播放地址

红尘1994

剧情片大陆1994

主演:徐松子,陶泽如,徐蕾,陈宝国,冯雷,柳健,马恩然,黄素影

导演:古榕

 剧照

红尘1994 剧照 NO.1红尘1994 剧照 NO.2红尘1994 剧照 NO.3红尘1994 剧照 NO.4红尘1994 剧照 NO.5红尘1994 剧照 NO.6红尘1994 剧照 NO.13红尘1994 剧照 NO.14红尘1994 剧照 NO.15红尘1994 剧照 NO.16红尘1994 剧照 NO.17红尘1994 剧照 NO.18红尘1994 剧照 NO.19红尘199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7

详细剧情

  古榕1994年推出的另一部电影《红尘》,以北京胡同为社会背景,展示了从六十到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变迁,给小人物带来的影响。古榕不是在电影的形式上出奇,而是以其精湛的画面叙事功夫,营造出流畅的,地道的北京胡同生活,同时拍出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独特的美感和情趣。

 长篇影评

 1 ) 北京大杂院的人情,人性,人生/苦难的臭窑姐的一声。

北京大杂院的人情、人性、人生/苦难的臭窑姐的一生

电影片名:《红尘》

播放渠道:优酷

上映时间:1994

豆瓣评分:8.3

推荐指数:🌟🌟🌟🌟

相关分类:北京胡同/大杂院/霍达/陈宝国

获得奖项:

推荐理由:

* 很好的一部片子,无论是故事的题材还是演员精湛的演技,让我们可以记住特殊时代小人物的悲哀

* 我想大部分人喜欢历史电影,都是因为它记录我们不曾了解的细节和故事,让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会随着历史的滚滚潮流,而被世人所遗忘

* 很喜欢和羡慕大杂院的人情,一年四季青砖黛瓦的老胡同热闹,坦白,摩擦和和解

* 特殊时代,大杂院众多小人物的人性,在影片中被展露无遗,这些角色不仅来来自书中发生的故事,演员的演技让这些角色在荧幕上更加丰满

* 德子媳妇、德子、梁大夫,三儿还有那个讨厌的居委会大妈,大杂院中有太多小人物,被动荡、时代所影响,这些故事让我们深深的叹息,来结束这些人物的人生

* 我谁的债都不欠了,这个世界都清了,我要找个好去处

* 我手是干净的,我心是干净的,为什么世人都嫌我脏呢?

* 毛主席呀,毛主席,从良的窑姐还算窑姐吗?

* 德子媳妇,出身红尘,确比任何人都善良,热心…….

* 希望自己可以做个心善和宽容的的人,永远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人的一生难免起伏,落难,能帮则帮,不要落井下石。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酸和伤痛,我们又何必再踩在脚下摩擦呢?

标签:高分/好电影/情爱/爱情/高评分/人性/豆瓣高分/老电影/好电影/强力推荐人性相关的电影/电影推荐/一定要看的电影/历史电影/老北京胡同/大杂院/WG

关于我

读书/电影/美食/旅居

HI,我在这里等你呀~

 2 ) 默默无闻的好电影(感想+几点疑问)

在豆瓣推荐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看到这个片子——“北京胡同,四合院,几十年社会动荡,变迁”等关键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一口气看完后心情不能平静。这种跨越年代,讲述人间冷暖的电影才是我心目中的大片。

说道这部片子不太为人所知,我想:可能是因为导演,主演相对不算太出名,所以淹没在94年好些名作之中显得默默无闻,再加上片中对白听不太清也没字幕,初期比较容易劝退,也许还因为缺少一张亮眼一点的海报。

谈谈女主:

她种种善良的举动(与邻为善,捐赠戒指,胡同口劝架自己受伤,邻居结婚精心准备礼物,黑子拿傻子撒气打他的时候上前制止,灵堂哭诉感恩,给医生女儿买书)也许唯一做得些许不太合适的就是开场时过于招摇?

相比之下,所谓的“高大上”孙主任则与她形成了鲜明对比:隐瞒自己丈夫的下落,弄了张假烈属证伪装烈属,和小叔子含含糊糊同居几十年……女儿也是骄横跋扈还找了个不清不楚的老男人。

片中的场景:

90年代时,还能找到这样旧旧的胡同,展现出5-70年代的风貌没有太大违和感,靠街角的宣传标语就可以区别出各个年代。不变的钟鼓楼则在一个个四季轮回中默默注视着这发生的一切。

对片中几个不太明白的地方:

一:就是孙主任来拿户口本时,女主为什么要跟她那么坦荡地说起自己的过去(照德子的说法,就差把在窑子里待过的事情都说出来了)。

但后来再次回想起堪称本片神来之笔的一段(似乎也有网友说这里演得不好有些过?)——灵堂哭诉后,这个问题就想通理顺了:从一开始家里毛像两边的对联,到捐赠戒指,再到这里的独白哭诉。这些都说明她对毛和党是打心底里感恩,信仰着的。那对联就是她的心里话。从她的立场上来说,是真心感谢毛主席和党把她从火坑里救出来获得了“重生”,而主任也是代表着党基层,女主自然而然地对她打开了心扉。

二:WG中被黑子诬陷拉上板车批斗,就这么被拉上去跪在上面也不太反抗,这点没有想通为什么,纯粹表达她此时的无力和柔弱吗?而黑子诬陷她时的一句台词也很疑惑:“斗我奶奶的时候,添油加醋,这笔账我还没跟你算呢!”照女主一直的为人,应该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才是。

三:这一点特别令人在意,孙主任来拿户口女主对她倾诉的当天晚上,德子发脾气踢了脚盆,怪媳妇就差把在窑子里待过说出来(此时外面邻居已经听到响动聚集过来听闲话了),女主哭诉着说了一句“我从那儿出来的又怎么样,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儿。你也知道的,我在那……我压根儿就没有……”被德子打断了,这“压根儿就没有”是指什么?

 3 ) 关于婊子

今天看《红尘》电影,所感之处,说的好听是讲一个苦命女人和车夫的事,说的直白,就是一个婊子的故事,在空间草率分享,写下一些话,再看时越觉得表达语无伦次

莫泊桑羊脂球是妓女的事,鲁迅先生的祥林嫂,在《祝福》里,虽不是婊子,但也作为一个女人,而在一种处境里,被“婊”了,杜拉斯言:“如果我不曾是作家,我会是一个妓女”,我理解不了她的话,但于我印象强烈,源于一个女性这样说,也源于曾见她满脸皱纹,七老八十却被年轻小男友搀扶,登报的画面,七老八十,血气则衰,还能爱吗,还会爱吗,又或者那是不同于常人的,真正的永远年轻吧,看许知远,他已经四十岁了,可仍像个青年,把自己推向镜头,尴尬,表现自己知识分子的清高,人至中年,大多是事业有成体面,同时也成为了自己孩子的长者,家庭和睦安康,志气既消,还能较真吗,还会较真吗,也许那也是不同于庸人的,真正的永远热泪盈眶吧,虽然我并不觉得他特立,

当我谈到婊子时,我是没有恶意和辱骂的,婊这个字,意义就是不守于成,无理由而注定是反对众人的,破坏人们基本的道德操守和安分,用在女人身上,是因为在性忠诚上,她同时和许多男人沾染,借以取利,于是便婊而婊之了,但这未免不是才气,在于一个女人,勾搭群体雄性,何尝不需要姿色周旋呢,但其有心的造作,刻意的搔首,机心四起,八面玲珑,也真让人讨厌,我所对其的才气,也只止于其敢违背常人所不违背的,敢做别人皆诛之于心的,到此而已,于是这样我们就借婊取言,说起另外的东西了。

《红尘》中的薄命女人,和那娶她的男人,眼看他们蹬着三轮,风光的来了,眼看他们拉着板车,在大雪中,一人自绝,一人颤颤背影的离开了,身系了婊的字眼,却不曾参透其中的三昧,人骂其脏,于是也觉得自己脏,于是男人也觉得做了绿头王八,耿介于心,这算古早时代,小人物们都曾有的伦理观念,社会普遍的风向是这样的,不出于俗,而融于俗,但自己的遭遇却是超出自己的范围,注定不俗的,当一种张力来时,于是故事像焚起了大火,要么在其中浴火出来,否则便是与之俱焚,而不出所料,世上的罗曼喜剧少,而人间悲剧多,他们与之皆焚了

人的痛楚,其中一个,便是自己的偏见导致的,首先是自己想不通,觉得这样的偏见是天经地义的,或者所有人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在一致的评价下,关乎名誉的偏见,自己是妓女,于是坐实了,于是自己肮脏了,丧失了一个”整洁人”的腰板,如此,一切按照人们的想象而上演,怀着婊名的人,与指人为婊的人,一方接受偏见,另一方负责实施偏见,像排练好,在一片祥和中,按着头脑的剧本,对婊子处以封杀之,

你情我愿的挨打,你情我愿的攻指,世上的事,多是如此,如果自己对自己怀着偏见,承认之,而别人也对你进行羞辱,平常牢固的三观,轻易被人攻破了,面红耳赤,败下阵来,身处于婊境,如女主一般,不也痛恨自己,满心都是酸楚却又不得反诘吗,

这问题在于,你承认自己的“婊子”人设偏见,自己将自己纳入绝境,而谁又能救你呢,古语所云,妄自菲薄,道出了此等境况,如果申而论之,那些高考失利,上了个专科的人,在学历歧视面前,婊子也,无钱无财,在金钱崇拜面前,婊子也,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光鲜亮丽面前,亦婊子也,像这样的偏见,在一种世故下,哪得能免,既成婊子,便定有婊子被人贬低的短处,于是乎你情我愿的挨打,于是乎你情我愿的攻指,好恶之义定,而行事之名成之,好恶定于人心,行事之名出于人言,如果自己不能定义自己,不能审视自己的偏见,是不是就会“你情我愿”呢。

“我如果不是一个作家,就会是一个妓女” 又或者做婊子也没什么,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不必得失于什么容纳,事情自己做,生活秩序自己决定,从那种庸俗里走出去,自己的世界和三观,自己建立起来的,牢不可破,活于其中,勾引男人,践踏偏见,和人无关紧要,做认为对的事,对得起自己的认知,而不必要重复《红尘》的悲剧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笔者,一起分享观点,共同进步吧!

 4 ) 走过文革的窑姐儿……

       她被父母卖掉,卖来卖去,成了窑姐……
    解放了,她也自由了,嫁给了一个拉车的。
    

    文革来了,人人都数说着经历的苦难
    她觉得,她的苦难比大家遭受的更多
    她应该得到同情,可以安全地站在多数人中间

    然而,她错了
    即使那样的红色癫狂
    也没改变人们对窑姐的看法
    被羞辱、被批斗……

    她等着个政策,等着个说法,等着人们同情她
    
    可是,文革结束了
    革委会那娘们儿也被踩翻了
    地主婆也回来啦
    傻子作为官二代,也上班去了
    可她,还是供人们消遣的窑姐
    

    她那拉车的丈夫
    却走了……
    她,也该走了……

    =====================================
       毛主席死了,她想要去祭奠
    那革委会的娘们儿说:我当我们革命群众死光了?
    
    像老舍的小说,但更像真实。事实上,解放后,许多窑姐在接受一段时间学习整改之后,确实也都如她一般,找了个穷苦人嫁了。那些女人中,如她一样经历的,应该很多……
    
    从对窑姐儿的态度来看,这个文革,毛用木有,当然,文革本来就没把人当人看,更何况是窑姐儿呢?
    
    今天的扫黄,不依然有人把她们游街示众、拍照曝光么。
   

   

 5 ) 变化

2010年12月6日晚间中央六套正在播这电影,上豆瓣来瞅下,感觉还蛮有意思。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事情,抛开剧情不谈,94年拍的电影,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正是五六十年代的背景,不像90年代的东西,更不像现在有些描写过去时代的电影画面充满了现代感。另外感觉过去的审美观明显不一样了,电影上半部分着力描写的穿着旗袍的美女形象,现在看来整个一糟糠之妻。

 6 ) 这才叫电影

最近不论电视还是电影,除了阿凡达,其他看的那叫一个失望;这有这部戏,我觉得才称得上是电影,真他妈够味,画面真实,剧情震慑人心,徐松子表演工地雄厚,看了久久不忘。

 短评

当年肯定看过,如今打卡重温。放在更深广的维度,它还是缺一点深刻;然而,如今,却要感叹,曾经是可以拍这种带有反省意味的片子的啊,编导演哪一环都没掉链子(如果挑剔,还是女主演的表演方式有点儿过)。多年前谁能想到,那时已经是“最”好的日子,再也没能盼来后继的发展与进步。

5分钟前
  • 故园遥望
  • 推荐

改天换地慨而康,却仍是从前模样~

9分钟前
  • 禾一
  • 推荐

地道的京腔京味,旧时街道社群、胡同里的百态,实则是国民性的外现,直指人心,刀刀刻骨。这是一个现代“祥林嫂”的故事,也不说劣根性吧,反正见惯了,仿佛这些个街坊邻居就在眼前。徐松子这角色表演层次分明入木三分,凭此拿个影后绝不过分,《芙蓉镇》里的泼辣主任和此片的懦弱天真,这种表演力道火候的拿捏,咋就不火呢?8.1

1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原来中国电影不是进步慢,而是一直在退步

14分钟前
  • 拉茉
  • 力荐

20221228子丑时,手机西瓜视频看完。新冠第四天。比起旧社会的万恶和新社会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人心的黑暗永远值得敬畏。如果每个人都不是罪大恶极,那这个物种组合起来的丑恶永远不能掉以轻心。现在看不到这种片子了。202212 看了《人世间》,徐松子演的春燕妈。

18分钟前
  • 天天读书
  • 力荐

蜜汁巧合再现江湖,因为春日影展徽章,前两天看了启功,阴差阳错间又看了缓存在哔哩哔哩里的这部,演员居然都有马恩然,还都有文革背景。

21分钟前
  • 推荐

徐松子老师演技真好

25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推荐

2015年5月16日 ,相隔10年后的第二遍

28分钟前
  • 偷自行车的人
  • 力荐

剧本好(原著霍达、剧本霍达)、题材好(这样的题材如今或许就被和谐了)、演员好(幸亏刘晓庆推了没演)。

33分钟前
  • 时生
  • 力荐

批判的不是那个时代,而是我们文化中反人性的那一面。

34分钟前
  • 人近中年
  • 推荐

我们都在旧社会。。

38分钟前
  • 我2
  • 推荐

徐松子原来就是芙蓉镇里的那个造反派?这回她演了一回“黑五类”真是神演技,即使一个风尘女子也演得有模有样的,除了个别地方表达有些刻意,别的什么都好

41分钟前
  • 快快乐乐每一天
  • 力荐

一段历史,一声叹息。

45分钟前
  • 吃豆腐爱做豆腐
  • 力荐

四合院的春夏秋冬很美。瞎折腾的年代,杯具的人物命运。

48分钟前
  • fish朵朵
  • 推荐

拍胡同小市民生活的,尤其是渗透着家居审美感的,至今没有见过更好的电影。“默默无闻的好电影”,这个标签好。

50分钟前
  • 周眠
  • 力荐

3.75

55分钟前
  • 曳尾于涂
  • 推荐

一场悲剧故事 看到了那个时期京城的生活状态 也看到了在那个特殊时期之下的悲剧 徐松子将旧社会过来的德子媳妇的喜和悲演绎得声情并茂 尤其是灵前声泪俱下四分钟长镜头哭诉 更是凸显功力 另外 本片里面每个配角都很出彩并皆具个性 特别是冯雷饰演的那个傻子 让人看到二十多年前他就是一个实力派的演员

59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徐松子演恶人满分,这里演弱女子太勉强,完全是戏曲的演法。对毛像哭诉那段过于直白,不好。 20120414想看

1小时前
  • zitsunari
  • 还行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93631/

1小时前
  • 半醉先生
  • 推荐

孙主任,好!

1小时前
  • 白天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