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3

主演:王冰,吕中,马少骅,孙淳,李光洁,孙宁,徐敏,郑天庸,戈治均,廖丙炎,张洪睿

导演:张黎

播放地址

 剧照

走向共和 剧照 NO.1走向共和 剧照 NO.2走向共和 剧照 NO.3走向共和 剧照 NO.4走向共和 剧照 NO.5走向共和 剧照 NO.6走向共和 剧照 NO.13走向共和 剧照 NO.14走向共和 剧照 NO.15走向共和 剧照 NO.16走向共和 剧照 NO.17走向共和 剧照 NO.18走向共和 剧照 NO.19走向共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20:21

详细剧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当中的二三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对于中国,则是风云变化的几十年。在这当中,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其中,中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走向了民国;新思潮开始传来,旧制度渐渐走向衰退。千疮百孔的中国也正向着更光明的明天前进着。   在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许多亦正亦邪的人物,慈禧太后(吕中 饰)、李鸿章(王冰 饰)、袁世凯(孙淳 饰)、孙中山(马少骅 饰)等他们被记载在历史课本里,和中国的历史相挂钩。借由这部剧,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那个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时代。前路虽然艰辛,但我们也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长篇影评

 1 ) 瞿鸿禨反腐的下场

晚上看走向共和到第40集,袁世凯派人收买吴毓鼎弹劾他的老师瞿鸿禨,这个看上去很不可能的事情,袁世凯这么分析:一个正直忠诚又有才干的御史,要是能够出面弹劾瞿鸿禨,他一个人就比我北洋一个镇的军队都要有力量。没有什么人不会被收买,就看你的筹码有多大,现在还没被收买,是还没碰到像我袁世凯这么大的庄家。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次大赌局,就看发生在何时何地。

 

基于这样的分析,这件事居然还真成了。当然,剧情安排瞿鸿禨大人主动推动了这件事。瞿鸿禨自持一腔正气,却屡屡得理而受挫,恍然大悟下,对学生这么反省他的反腐生涯:

 

“咱们打了一张牌叫整肃吏治,表面上看,正气凛然。昨儿个我才想明白,老佛爷不看重这个,她也不在乎你贪污腐败。可是你跟她离心离德啊,你就死定了。这一点啊,这么些年,咱们就没有想明白。”

“你看看人家,玩着、闹着,又搞女人、又搂钱财,可是政治上永远正确,屁股坐的永远是正确的地方,那才是真高!咱们从一开始啊,就败了!”

 

这么一醒悟,就自知逃不过这一劫,主动帮学生写参劾自己的奏折,还告诉学生要怎么做。就这么被革职回老家了。

 

 

看了这一段,深有感触。结合冯仑讲的那句话,“最可靠的人是最危险的,这是无数的大哥用性命换来的。所有的人愿意忠诚,他一定是要额外的回报的。当没有额外回报的时候,忠诚就变成了所有跟你对抗的资本”,就能大致揣测到大哥们的心思。为什么大大小小的大哥们一再说,“有些人,是有忠心没有才干,这个嘛,还可以让他慢慢历练;可有的人,是有才干没忠心。我告诉你,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留着他的”,可是做小弟们的就总也不能明白呢?

 

打着道义的凛然大旗,固然能得一些赏识,但不是被袁世凯这样的大哥拿来当刀(如吴毓鼎),就是被慈禧这样的大哥所厌弃(如瞿鸿禨),很简单,刀有时也会割到自己的手,除非,你长在大哥的手指上,只会砍别人,永远不割到自己。

 

回过头我们想想腐败问题。我们做个角色互换,如果你是大哥,你希望你的小弟们都很清廉、天天对着你苦口婆心、说这个那个都有问题,还是希望你的小弟们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听话懂事、能读懂你的小心思?记住你是大哥,你的目标肯定不是做孔圣人。有句话叫“无欲则刚”,无欲无求的人,可以为师为友,做小弟?大哥在你面前会没信心的。当年的王翦就很明白,带军打仗路上还一个劲儿派人向秦王请赐田宅,秦王这才相信他绝无二心。

 

水至清无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在大池塘,一起染吧,用不着你独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 ) 一曲琵琶知音少——《走向共和》剧中的袁世凯与沈玉英

一曲琵琶知音少
——《走向共和》剧中的袁世凯与沈玉英
文/荞麦花开





《走向共和》全剧有三条情恋线,罗文、田沫;孙中山、宋庆龄;袁世凯、沈玉英。这三条情恋线,叙事手法高妙的编剧,都巧妙运用了中国文学传统里如元杂剧中惯用的“贯串道具”,寄情于物,以物表情,感人伤怀,荡气回肠,令观者如我,情难自已,中心久久不平。
一、玩具
1.田沫买了一个绒线玩具猪,要送给罗文,因故未果。后因罗文被袁世凯“收买”(接下“钦命”参议员的议员证、受了北洋买给每一位参议员的别墅楼),田沫泪斥“卖身投靠”,与之一刀两断。
2.大事接踵,袁氏称帝,未几丧身,府院纷争,张勋复辟……罗文赶到报馆,报馆已被段祺瑞的人砸得稀烂,罗文为田沫担惊受怕,翻检田沫的物件,却在一地狼藉中找到一个玩具猪。他拿着这个绒玩具去医院找田沫、看望因坚持新闻正义被段氏当局行凶打伤的总编。田沫此时已知罗文过而能改、反对袁氏称帝拒不签字,她含泪对罗文道,“这个玩具猪,本来就是买给你的……”两人相拥,悲喜交泣。
二、钢笔
1.孙、宋初见,小庆龄尚在童幼,宋父携女为好友孙文送行,码头边上,孙叔叔和蔼地给小朋友打招呼:“这是庆龄吧?”临行匆忙,无物为赠,取下随身的钢笔一枝,送给小姑娘。
2.多年后,二次革命失败,孙文逃亡日本,“突然冒出”一个姑娘,明眸皓齿,笑靥如花,服侍前后,体贴备至。孙先生讷讷而问:“我还不知道你的芳名?”洗衣晾衫的姑娘粲然一笑:“我的名字啊,你早就知道了~”然后摸出那只钢笔,亮在孙先生眼前,调皮地插在孙先生衣袋里,“我不要你的东西,我爸爸说了,你是个穷鬼~”留下孙先生一脸的恍然惊喜,“你是查理的那个……那个二丫头!”
3.正果修成,喜结连理。草坪婚礼上,孙先生不好意思地侧头低语:“庆龄,对不起,我没钱给你买戒指……”新娘莞尔一笑:“先生,早就给我了~”先生诧异中,庆龄摸出钢笔。先生旋转笔盖,庆龄调皮地伸指指指笔盖上的金圈,先生又恍然,微笑着旋下金圈,套在新娘的纤纤指上,两人相视一笑,莫逆在心。
三、白绸
这是全剧最重头的一条情爱线,从第一集贯串到最后集,也是本文的重头部分。按《走向共和》全剧,就戏份多寡而言,袁世凯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男主角。甚且整部剧68集,完全可作一部《袁世凯传》看。袁世凯与沈玉英的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真是看得人荡气回肠,感怀难胜。按史上袁世凯有正妻于氏,袁世凯称帝后,于氏“顺位”为皇后;沈氏虽为大姨太,但名分上始终是妾而不是妻,并无剧中艺术化表现的袁府“后宫之主”的地位。但《走向共和》集中笔墨凸出沈玉英,确乎造成了相当感人的艺术效果。至少我是看哭了。
1.第1集(所标集数为海外版全68集集数,下同),袁世凯客居京华,长安居大不易,他栖身于一红粉知己的安乐窝,这红粉佳人,却是一青楼头牌。沈玉英的初亮相,是给袁世凯遮风挡雨,一股泼辣劲儿骂得龟奴辈狗血淋头:“呸!你们这些王八羔子,也配说袁爷!他现在是秦琼卖马,英雄落难。朱洪武还有个讨米叫花的日子呢。一朝腾龙在天,你们哪,后悔的地方都没有!”打发走了这起子势利眼儿,沈玉英回到房来,袁世凯自顾自地拨弄下琴弦:“立马横刀凭谁问?却是一红粉佳人!”稍后他说明原由,李中堂来京奏事,该是我走的时候了。临走,请佳人再抚一曲,他濡墨挥毫,在一条白绸上走笔淋漓。书罢,把绸子披在沈玉英肩颈上,道:“英子,这副对联你拿着,日后我要是有出将入相的那天,你拿着它来找我。”沈玉英展绸而读,声泪俱下:“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慨多。”沈玉英一把跪下抱住袁世凯,感泣难已:“袁爷!有了你这句话,我就值了,值了!从今以后,我,我会花钱把自己赎出来,寻个清净的小院儿住下,一门心思地,等着你回来!夜夜等着你,你可要回来呀!”镜头上打,袁世凯也不免英雄气短,眼角潸然。
2.第14集,甲午战败,袁氏回京。前番他流落京华,借李中堂之势复起;这番李鸿章丧师辱国,千夫所指,他也跟着吃了瓜落儿。情蹙势窘,他又一次来到了旧地青楼,遣兴排郁,既见斯人,又有意为她赎身。哪知龟奴却道,“自打您一离开这儿啊,她就搬到乡下去了。真想不到,这世间还有这么有情有义的婊子!”袁世凯闻言,神色微惊,这女人竟是言出必诺,真把自个儿赎出去了!走前,他对龟奴道:“从今往后,别再叫沈姑娘婊子了。”
3.第23集,袁世凯告密,太后声泪俱下,在朝堂上怒斥皇帝,接着发作袁世凯:“袁世凯,你首鼠两端,我岂能容你!”喝令推出。袁世凯吓得七魂出窍,大呼太后,荣禄跪求,太后终免其一死。袁世凯幸免于死,深夜回到北洋老巢,众将来迎,赵秉钧道:“找着了。”官轿抬到一处幽静小院儿,袁世凯推门而入,不回头地吩咐“你们都出去!”,喘息初定,他看呆了——英子淡妆素服,端坐床沿,等着他。她果不负所言,赎出自身,独居小院,洗去铅华,夜夜静待,良人归来。袁世凯不动声色:“果然是非常之人,有非常之能。”然后眼角一热,平地起澜,他一下奔过去,扑在英子怀里,紧紧搂住,如紧抱住母亲的孩子,边哭边嚎,“英子,我差,我,我差点儿就见不到你啦!太后,太后她要杀我!”沈玉英也一瞬间宛似慈母,轻拍着男人的头顶,呢喃道“不怕,我们不怕!”熨帖抚慰着这个男人雄强外表下伤痛脆弱的内心。经典史诗电影《斯巴达克斯》(1960)有个片段令我难忘,与罗马军队决战在即,斯巴达克斯紧紧搂住爱人,把头脸埋进妻子怀里,这个坚强无比的大男人竟然也发出了小男孩躲进母亲怀里一般的喃喃呓语,“别让我软弱……”
4.第35集,太后回銮举行新政,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遵懿旨,倡明女学破旧除新。然而破除老顽固们脑中千年森严壁垒,谈何容易啊。为夫君擂鼓助阵,英子自作主张,领着总督大人的姨太太团,唱了一出好戏,也当了一回梁红玉。但看英子领着“姐妹们”,大大方方,言笑晏晏,穿街上桥,走过天津城的大街小巷,走过路人老少形形色色的指点喧嚷,来到女学招生现场。现场已经乱成一锅粥,女先生吕碧城闺阁单纯,显然已经应付不来这副局面。沈玉英走到女先生前,大大方方道:“碧城先生,我们这些,都是你的新学生!”吕碧城高兴道:“你们来了,我们天津新学可有希望了!”一壁看热闹的士绅们不禁啧啧叹曰:“这群芳毕至,新学生辉呀。”沈玉英与吕碧城咬耳朵:“是袁大人派我们来的!”——哈哈,原来是,果然是,办事向来“不拘常格”的袁世凯事先布置的~
5.第58集,南北和解,孙氏解职,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电邀孙中山北上会商大计。盛大的西式招待酒会上,大总统夫人沈玉英(按,如前所述,史实是袁世凯自有正妻于氏,这种盛大端重的场合按礼节惯例只有正妻夫人能出席,是不可能让姨太太出席的。这里是剧集艺术加工)一袭尊贵红色长裙,向孙文伸出纤手:“孙先生,我能请你跳个舞吗?”舞池里,袁夫人与孙先生翩然共舞,孙先生动作朴实,袁夫人舞姿灵动~——看来袁夫人在西学女学的熏陶沐浴下,已由一昔日名妓中式夫人,快速娴熟了西式太太的社交本领~成为大总统府内能管家、出门能交际的贤内助啊~真是:泼辣能叉腰骂街怒退龟奴,义烈能言出践诺赎身从良,体贴能化身为母慰抚夫郎,机智能乔装演戏助阵女学,社交能登堂出众仪范公场!——厉害了,英子!
6.第65集,夫人给大总统剃头。英子:“你,真的想当皇帝?”袁世凯:“听谁说的?哪有的事儿。”英子把他脑袋搬过来,仔细擦干净头表泡沫儿,“别动!你连我也要骗啊?”袁世凯:“你真想当皇后?”英子俯下身来,似开玩笑似正经道:“想。”袁世凯仰头大笑:“要是一个婊子,也当上了皇后——哈哈哈哈!”沈玉英也笑了,捉住男人的头颈,“要是一个痞子,也能当上皇帝——”袁世凯:“那才算有理想有抱负呢。”沈玉英:“那我也算,没看走眼。”(荞麦按,第1集里,沈玉英打发龟奴有句话“(袁爷)一朝腾龙在天”——今儿个这可不就是,将要“腾龙在天”了~)
7.第67集,大公子袁克定“欺父误国”,袁世凯受到误导,真以为民意调查,全国民众希望恢复帝制,希望他当皇上。事情败了,不但孙文蔡锷起兵,连北洋内部都反对他,段祺瑞逼宫,冯国璋请大总统退位下野,袁大总统四面楚歌矣。但楚霸王临到头来,还有一个虞姬不离不弃;袁世凯哪怕到了穷途末路,都不会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有他的英子。本集里的这一段戏真是看得我眼泪潸然:
袁府偌大的西式大厅里,黑黢麻乌的,镜头里,只见匾额上四个黯淡的大字:诞膺天命。灯光亮,原来匾额下还歪着身子坐着苍老委顿的大总统。他手搭凉棚,试探着问了声:“英子?”沈玉英从厅外走过来,袁世凯仍在唤她,“英子,关了它,关了它……关灯……”灯光关,黯淡的微光下,袁世凯原先的光头上短簇的白发丛生,同样结霜染白的,还有他的眉毛,鬓发,胡须。在微弱的光线下,他仍是手搭凉棚,偷望向人来的方向,英子走过来的方向。他的脸,未干泪痕。一件天大的事做错了,他怕了,怕到骨子里了。此生别说登顶,做人上之极,求为长安一布衣老死闾巷,亦不可得矣。人说,帝王是最大的囚徒。欲做帝王而不得,方为最大的自囚。
我看这个镜头,老是想到《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干什么总是不成,砸大锤卸装甲车履带,也砸了班长的手,他对自己的自责和灰心绝望已到了冰谷谷底,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黑暗冰冷的装甲车内,什么人也不要见,所有人都找不着。这一刻的袁世凯,就是那一刻的许三多啊。不同的是三多还有未来,还有尝试。至少理论上有。但袁项城,真的是什么都不能再有了。
然而他还有英子。他所有的伤痛与脆弱,黑暗与绝望,都还有这个女人来抚慰,都只有这个女人来抚慰。他示意英子穿上那件没来得及也永远来不及穿的,皇后服。他给她挨个扣上扣子。她捉住他的手,苍老冰凉的手,含情含泪地看着他,一如几十年前在玉春院,他要走那天。他让她站远了看,他苍老的头点了点,微笑满意道:“我总算,让你当上了皇后。”她展颜一笑。他连着唤了两声英子,噙着泪,“咱们这辈子,”连着挥了两下手,“没白活!”英子微笑着骄傲地点点头,昂昂下巴,不让泪珠滚出来。做女人,做一世女人,有这么个男人,对你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换我,给个太后老佛爷都不换啊,还要什么皇后。
英子骄傲地转身而去,无限满足地走到夫郎身前,她满面挂泪,手执白绸,无言递给夫郎。他手摸白绸,老泪横流。他的老手在那两行仍然温热滚烫一如往昔的字句上摩挲,那是他写给她,几十年来,无时无刻不珍藏她心底的两句话: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慨多。他说:“还留着呢。”微微苦笑,仰头一句:“我总算没有,辜负你。”英子一笑,泪落出眶:“我知足了!”我说:跟这样的男人比,世上的须眉,黯然无色——《大宅门》里把杨九红从青楼里带回白家,始重终弃的白景琦,算得个啥呀。阿朱说: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后悔。萧峰说: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阿朱。这一刻,这个男人,可以说句: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英子。这一刻,这个女人,可以说句: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袁爷。天下后世,无人能够质疑这句。(写到这里,热泪滚滚,夺眶而出。办公室同事惊觉:你怎么了?!)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袁世凯终于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尿毒症发,是压倒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西医主刀大夫准备手术,请夫人离去时,病床上的袁世凯挣开五指,嘶哑着嗓子奋力道:“不!她,不,走!”霜发斑斑的女人,将白发苍苍的男人,依然像几十年前那个夜晚,如母亲一般把孩子的头搂在怀里。剧烈疼痛,他的头上冒出黄豆般大的汗珠。他感受着她温热的体温,走完了人生最后的一程。

 3 ) 《满清末代王朝》,一点感悟

一 慈禧太后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地鼠”,谁冒头就敲谁几下脑壳。 李鸿章势大,便用张之洞翁同龢牵制,反过来再以李鸿章压制这双方。光绪帝和他老爹个头大,放在身边亲自看护。 不冒头也要套出你的心思,时不时抛个诱饵,投石问路,几个回合下来你就原形毕露。 太后想去北洋观兵,光绪帝兴奋的要死,马上露出冒进的尾巴。醇亲王在军舰上得意忘形,即兴赋诗一首,醇李联手抢班夺权之心昭然若揭,慈禧一顿痛斥,天生胆小的醇亲王肝胆俱裂当场吓死。即使自己身边的亲信李莲英也不忘敲打,“让你去北洋溜达溜达,是看看你出了宫是什么德性!”同时又探了李鸿章的底,北洋待遇优厚,李鸿章在银行有存款,但这些都在容忍范围之内,因为李鸿章,“劳苦功高,给大清争了面子”,慈禧多疑,但聪明,不昏聩,所以谁诋毁李鸿章都不买账。 北洋观兵,一石四鸟,皇帝先露了头,检阅了李鸿章的家底,拷问了醇亲王光绪老爹,又敲击了身边的小李子。 二 太平天国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军队“私有化”,国家正规军八旗兵绿营兵拼光之后,曾李左张的地方乡勇便成为主力,千年以来的兵之大忌产生了,将专其兵。 于是便外重内轻,满轻汉重,山头林立,各图自保。每个人都口口声声朝廷社稷,但各个都有个如意算盘在心里。 所以,李鸿章能以地方身份领导全国洋务,足见之奇葩。同样来自地方和中央多方位的掣肘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内耗之大足可料想。 这种上下猜忌,左右倾轧的格局最终酿就了甲午海战的苦酒。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旅顺告急,李鸿章求助山东巡抚李秉衡,光绪帝亦多次诏谕,但李秉衡就是按兵不动;两代帝师翁同龢,掌户部大权,对北洋经费大肆节制,以至北洋水师修缮不及弹药奇缺,临阵只能八艘军舰参战;甲午海战持续九个月之久,但大清国另外一支南洋水师却始终坐视;翁同龢节制北洋经费却鼓噪开战,心机狠毒可见一斑,光绪帝只会鸡血般上蹿下跳,慈禧太后只关心六十大寿,每天几百道菜依然无处下箸。 隔岸观火,落井下石,难怪李鸿章慨叹,北洋以“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甲午海战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正如他所料,拼光了全部家当后,自己的政治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甲午战败,几家欢乐几家愁,消除了政敌,地方督抚弹冠相庆,即便是那慈禧老佛爷,心痛之余或许也在暗暗欣喜。上上下下全无家国,唯有自己的机关心思如意算盘,岂能不败?独独苦了我四万万生灵。 将专其兵之弊,流毒甚广。 且不提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单就中日第二次战争,也几乎败于这军队私化之上。地方军阀多亦如李鸿章,“保船避战”,或如李秉衡之流坐视不理,即便是那最高统帅蒋介石也如慈禧太后一般有个小伎俩,借日本人之手消除异己。 实是多亏了我共产党,扶大厦于将倾,救社稷于危亡,犁庭扫穴,复土开疆,折冲樽俎,纵横捭阖,匡扶华夏,扬威域外,千年时局,一朝鼎固。 三 盛宣怀问李鸿章,为什么不查办利用北洋军舰走私一案。李鸿章说,军舰走私,牵扯太广,水师不能乱。 李鸿章所言极是,法不责众还是颇有道理的。水至清则无鱼,很多事不可书生意气,现实总比理想复杂的多,凡事总有个得与失,利与弊。当事情已经败坏到影响大局的时候,彻底根除无异于挥刀自宫,势必挫伤根基。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初的时候,就曾因为贪污警员太多面太广而被迫妥协退让。 这也是清末,处于最高统治阶层的慈禧太后不敢大手术的原因,也是慈禧太后相对于光绪帝老道稳健的地方。 但是,时不待我,清之所以亡,皆因一个“晚”字,它的人民已经失去耐性。 四 中途弃主已是大忌,偏又落井下石,若非李鸿章海量,袁世凯从此便会“夭亡”。李鸿章看得不错,四姓家奴(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奕劻),不反才怪。 野心总是伴着能力膨胀,能量爆棚,自然胆子渐肥,没有谁一开始就想谋反,王莽,袁世凯也如此。 五 历史上,政治力量的博弈往往是很微妙的,真的可谓毫发之差差之千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时候,一个细节就有能改写历史。崇祯皇帝时期,明清和议,就因为陈新甲将密约无意中泄露,最终导致和谈失败,双方再次反目,最终明朝灭亡,不然明朝还可苟延。 再比如,维新变法,康有为这个二货,宫廷戏看多了,居然整出个帝党和后党,就因为一念之差,严重估计了帝后矛盾,鲁莽地制定出一个臭屁的“围园杀后”,才最终导致“戊戌六君子”,导致变法失败。中国历史就此改写,不然变法一旦成功,中国将比之今天还要强盛数倍。 历史的得与失,往往间不容发!细节往往能够扭转历史车轮的走向。 这就要求参与历史博弈的政治力量,都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国家无比忠诚无比严肃的态度,肩负历史重任,万万不可儿戏,慎重,再慎重,你们的肩上扛着的是历史的车轮! 政治博弈中有对抗,更有相互的妥协,妥协不一定是投降,妥协有时候是一种明智的斗争方式,有时候妥协比对抗更重要。 宋辽和议,享百年和平。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斯图亚特王朝妥协,结果走上了光明大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合约》,也是成功范例。 现在的某些香港人,太过高估自己的实力,无责任无节操,将历史重任等同儿戏,有时候历史发展就断送在这些心胸狭隘颟顸愚钝还高傲自大的人手里。 六 电影《指环王》里有一只至尊魔戒,它能够诱惑你去占有它,有了它,就会拥有控制一切的力量。魔戒诱惑每一个生灵,即使高贵的精灵族,勇敢善良的甘道夫,也抵制不住引诱。 人世间,权力就是那魔戒。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扇地狱之门。 贪欲,是地狱里的魔鬼。 诱惑有多大,贪欲就有多疯狂。 而权力是打开地狱之门的金钥匙。 所以,清帝逊位实是被逼迫,孙文让权也是出于无奈,袁世凯称帝却也是,人性使然。 谁也别骂对方有多卑劣,吹嘘自己有多崇高,在权力这面照妖镜前,再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现原形,露出禽兽的本性。 道德与崇高,储藏在乌贼的墨囊里,…… 七 爱国主义是个好东西,就像漂亮的糖纸,如果需要,谁都可以将自己的私心包裹进去,推销给外人。 西方各国要求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帝,这下踩了太后的尾巴,立马跳将起来,出离愤怒了。 中法战争,藩篱尽撤,她不怒。 甲午海战,海防尽失,她不怒。 权力要失去了,她便出离愤怒了! 将自己的私心,用爱国主义的糖纸包裹好,抛出去,一切为了大清江山! 正如同光绪帝训斥刚毅,“向十一国开战,你疯啦?!” 即使几十年后的战争疯子希特勒也不敢同时向十余国宣战。 这是,作死的节奏。 为一人之私,与全世界为敌。 割别人的肉从不心疼,踩自己的尾巴就急眼,假国家之名,行苟且之事,以崇高的名义绑缚最无耻的私欲,不惜裹挟天下苍生,甚至这满朝耿忠之臣。 义和团就像哮天犬,被适时的放出。 八 袁世凯三次差点掉脑袋,鬼门关过来的人深知权力的威仪。 利刃在手,乾纲独断,生杀予夺! 在权力的角逐中,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往上爬,越往上越安全。 九 慈禧太后要向十一国宣战,臣子们怎么看? 明明知道主子错了,奴才该怎么办? 公开反对开战的,你敢“逆鳞”,马上摘掉顶戴花翎,当猪宰了。 刚毅、徐桐,专是顺风接屁的庸才,主子胡闹,奴才也跟着煽风点火,只图主子一时高兴,顺了主子的心思。但他们不曾想,将来主子闯出祸来,捅了篓子,最后无法收拾的时候,谁来顶罪?!奴才专是为主子卖命的,所以这一百七十四个大清官员替主子顶包也算是死得其所。 反对是死,支持也是个死。 所以,荣禄、李鸿章是睿智的。 对待主子,有时候更应该像对待孩子。孩子胡闹,劈一巴掌打过去不对,跟着他一起胡闹也不对。好的方法就是让他闹下去,背后为他做工作,疏通铺垫拯救。等栽了跟头碰了壁,撞了南墙呼呼流血,走投无路,绝望无助的时候,再伸出双手扶起来。这时候的主子,气也出了,火也败了,性子也磨没了,知道错了也后悔了,痛苦又绝望,你的双手就是救命稻草,你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即亮了自家本领,又有救驾之功,关键是自此以后主子便更信任更依赖更离不开你了。 所以,李鸿章装傻,荣禄装糊涂。 李鸿章告诉全天下人,太后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是伪诏,两广决不奉诏。并联合刘坤一、张之洞抛出“东南互保”方案,将国家损失减到最低,同时通过辜鸿铭向西方列强表明中国坚定抵御入侵的政治立场,以博得政治回旋之余地。 辛丑和谈,李鸿章单刀赴会,舌战群儒,拼了老命救主子出水火。难怪李鸿章辞世让慈禧太后老泪纵横,这才是股肱之臣,国家栋梁! 荣禄在这方面也是高明至极,装糊涂,作缩头乌龟,不掺合不表态,敷衍塞责。但是在背后偷偷为主子做工作,找后路。在大炮的标尺上做手脚,炮弹轰不到洋人的使馆,给洋人送水蔬菜粮食,并告诉洋人,北京的乱子,不是皇太后的意思,她老人家也控制不了,这样将主子从困局中慢慢打捞出来。 慈禧责怪的时候,荣禄说了一句话,奴才这条命,绝不随便卖。 这句话,值金子。 洋人要杀大清一百七十五个官员,第一个就是慈禧太后。 老太太吓得要死,绝望痛哭的时候,荣禄才最后整出杀手锏,“太后啊,您怎么不想想,李鸿章能让洋鬼子杀了您吗?” “太后,李鸿章要是挡不住,奴才立刻回北京跟洋鬼子拼了这条老命!” 荣禄的下一句让慈禧感动地直哭,“只要卖得值,奴才也卖!” 为主子卖命的至高境界就是,一定要卖得值。 十 清末的预备立宪,实际上是加速了满清灭亡。 假若你不想给,就别贱嗖地撩,撩的结果是全国上下集体炸毛。 自古社会变革本质上都一样,利益重新分割。 蛋糕就这么大,你多别人就少。 整个锅你都端去,甩给别人的全是鸡头鱼刺,人家不给你砸锅会飞呀? 宪政的本质是权力下移,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进入权力机枢,其中当然包括立宪派,汉族官僚,地方督抚,甚至革命党。所以,宪政一下子便把满清贵胄孤立了起来,全国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瞅着你,说吧,这蛋糕怎么分? 这一时期,连革命党的活动都跌入低谷,全国上下屏气凝神,就等你揭锅呢。 结果,皇族内阁,钦定宪法大纲,全国都炸毛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皆骂。 第一:太平天国之后,清朝的政治格局就已经异变成弱干强枝,藩镇割据的态势已经形成,庚子国变中“东南互保”便是一例。这立宪本应是权力下移,但结果不下移反而还上提,妄图揽权于中央,借机消除割据。比如1906年设陆军部,统率全国的陆军,该部的尚书及两位侍郎都由满人担任,这样陆军就全部由满人统率;还有设立度支部,控制地方的收支,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 汉族官僚没发现蛋糕变大,反而还小了,能不急眼能不骂街吗?特别是那个袁世凯,皇族内阁里居然没有他,他能不生二心? 第二:士绅,传统中国特殊的一个阶层,介于官与民之间,官非官,民非民,多是科举未仕或落第士子,或者是退休回乡的中小官吏。他们是官与民之间的润滑剂缓冲垫,往往要依靠这些士绅调节官民矛盾。调节矛盾的时候,他们还往往站在民众一边。因为本乡本土,同在一个村子里住,谁也不想半夜被人在院子里扔石头。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往往一头扎进官府怀抱,比如太平天国。 但是,1905年废科举,大部分士子回乡,成了士绅。没了科举,前途暗淡,名利不保,他们本身就对清政府满是怨气,这股无名之火无处发泄,要搁在以往,无非私底下发发牢骚,或者借酒浇愁。但是,预备立宪了,各省设立咨议局,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以他们的资历完全可以进入,日后便是省议员,名誉地位又回来了,于是他们成为了立宪派。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咨议局就是个空壳子,狗屁权力没有还处处受制,因为清政府压根就不想权力下放。不死心的立宪派还曾在1910年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巨大的国会请愿运动。但是当他们的要求被拒绝,特别是“皇族内阁”成立以后,他们多数人绝望了。于是咨议局便成了牢骚局,以前是独自唉声叹气,现在是聚在一起组团骂街。他们的心,同清政府渐行渐远。以前是一盘散沙,现在咨议局成为了他们的岗楼据点和聚集地,一个呼哨就能将全国各省连成一条战线组成一个阵地。 第三: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而这些费用都以各种名目强加到百姓头上,老百姓也跳着脚骂街。 全国上下,干柴烈火,革命党只不过浇了桶油。 十一 北洋水师每年军费是六十万两白银。 甲午战争赔款是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大清国岁入是八千八百万两白银。 可清朝官员之间的贿赂却是以万两银子起步。 袁世凯行贿庆亲王奕劻是五十万两。 户部侍郎唐庆昌为保自己的官职给奕劻一次就送去一百万两的银票。 管中窥豹,满清官场贪腐之严重,令人发指。 庆亲王奕劻卖官鬻爵朝野尽知,就连慈禧太后都知晓。 但是慈禧却看中了他的忠心,是一家人。 “你的毛病根儿呀,无非是一个财字。” 最多劝诫两句,“咱大清要是真给糟蹋的亡了国,你那财还从哪儿来呀?” 瞿鸿禨精忠为国,一生廉洁,结果却被慈禧罢黜,因为他,“分布羽翼,窃权不轨”。 慈禧太后说的好,“有些人有忠心没有才干,这个吗可以让他慢慢历练。可有的人是有才干但没忠心,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留着他的。” 慈禧所言也极是有道理,自古以来,从未有因贪腐而失国,只有离心而丢江山。 历代统治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你可以贪,但不可不忠。 苏绰定律,穿越古今,黄金法则。 十二 病重的慈禧太后告诉自己的亲侄女隆裕皇后,你就要做太后了。 可是,当时她的亲外甥光绪还没有死…… 可是,光绪没有子嗣…… 该剧很隐晦的讲述了这个千古之谜。 慈禧太后最终也没能放过光绪帝,她亲手剪断了大清国最后一缕阳光。 一己之私,一人之怨,竟然扯上一国之本来陪葬。 口口声声家国天下,…… 十三 孙中山的革命党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南北对峙。 从一开始就隐藏着失败。 袁世凯是攥紧的拳头,而孙中山却是摊开的手掌。 就个人因素而论,袁世凯老谋深算,权力场上摸爬滚打几十载,几次差点丢掉脑袋,揽权,弄权,拉拢排挤,借刀杀人,隔岸观火,落井下石,阳奉阴违,见风使舵,荤的素的,明的暗的,那是样样精通。相比之下,孙中山便纯洁的如同小白鼠,招招式式,处处居于下风。 这革命的正途,窃以为,实是需要经历一个先集权后放权,先专制后民主的历程。只有权力集中才可以凝聚力量,壮大声势,推翻反动势力。待到天下厘定,再还政于民,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宪政共和。 而孙中山的革命党从一开始就忽视这个问题,不能抓权或不屑抓权,这可能和他标榜的民主宪政有关。殊不知逢乱世必要大权独揽,一是为了自身,二是为了革命。 首先是党权,同盟会和以后的国民党都有一个通病,松散,鱼龙混杂,有组织无纪律,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赵秉钧是国民党理事,却暗杀了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二次革命,孙中山振臂一呼,十个省的国民党都督有八个省不响应,以致革命失败。孙中山为此也一度痛心疾首,曾有另起炉灶,再造新党的念头。创建中华革命党的时候,孙中山竟要求每个党员在入党誓约上按指模,发誓“愿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如有二心,甘受极刑”,其急迫之情可见一斑。就算后来的国民党也是什锦杂拌糖,什么物色都可入党,政审把关不严。还有国民党的党建工作也一直饱受诟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烂得一塌糊涂,直到离开大陆为止都不曾改观。 还有就是对军权的控制。孙中山在海外遥控革命,极少亲自参与起义,所以武昌起义后,各省革命军自己选出了领袖,军权始终和他无缘,孙中山成了精神领袖。而这各路诸侯后来便演化成了新军阀,直到蒋介石时期都难以驾驭。 再有政权,且不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个空壳子,就说袁世凯与唐绍仪不睦,内阁当中全体同盟会员便愤而辞职,如小孩子般赌气任性,就足以证明其政治上的幼稚可笑。武昌首义,革命党人将政权拱手让于旧官僚黎元洪,以至于受人钳制遭人暗算,以至张振武惨死,也真是傻的可以。还有,孙中山放弃临时大总统的位子,甚至后来居然放弃正式大总统竞选,虽出于无奈与难言之隐,但奋力一搏也可以乱了对方分寸,总比拱手相让的好。 权力不集中,就攥不紧拳头,打出去就没有力道。 而这革命党人,便成了浮在水上的油,飘在天上的云。 难怪袁世凯说,孙中山最大的法宝就是他的威望。 不过经过后来的努力,特别是广东革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国共两党的合作,国民党的改组,这党权、政权和军权也渐渐抓了起来,虽然差强人意,但是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便是例子。 可是,集权容易,放权难,蒋介石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后,便死死抓住不放,全国统一之后,宪政就不提了,直到离开大陆。 攥在手里是能力,而放手人间则是人性。 集权,放权,如同炼狱,考验着灵魂。 十四 孙中山最大的功绩就是,以后无论谁当皇帝,全天下都会和他玩命。 吃独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孙中山没有想到,国民党最后以涅磐重生的方式,在台湾实现了共和。 十五 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绵延千古。 秦汉时期郡守县令自辟僚佐,便是其遗风,这样直到明清时期的幕僚。 李鸿章有盛宣怀,张之洞有辜鸿铭,左宗棠有胡雪岩,袁世凯有杨士琦和徐世昌。 自古至今,似乎都有一种惯例,也可以说是潜规则,公事往往需要通过私人关系去疏通办理。 需要办理的事情,上层交给下属的往往是政策,其他事宜你自己去筹划。左宗棠收复新疆,朝廷却不给钱粮,胡雪岩通过私人关系拼了老命给他筹措军饷。李鸿章筹划北洋水师,军费开支也是盛宣怀给他想办法。即便是袁世凯,背后也有个周学熙。 辜鸿铭给张之洞出谋划策,袁世凯身边也有军师徐世昌。 一个“智囊”,一个“钱袋”。 这些幕僚围绕在官员身边,形成裙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推古及今,哪位领导身边没有几个“钱袋子”,没有几个“狗头军师”? 然而,“以私害公,非忠也”。

 4 ) 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慈禧太后并不是我在《走向共和》中最喜欢的人物,然而之所以选择她来做分析,是因为从她身上可以看出封建专制政体下一个国家治乱兴亡的根源。 《走向共和》的剧情几乎一直围绕着国体政体之争,而国体政体之争的背后又是权力分配之争。封建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各方势力各种思想你方唱罢我登场,疏陋如我,并无法断定其优劣,故本文只想从慈禧这个人物对待绪、康、李、荣、瞿、岑、袁等人的态度来谈一谈封建专制政体之下的治乱之道,俟以对中华民族的今天有一点微弱的启示。愚以为,在《走向共和》中,慈禧的作用就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车轮下各位英雄乃至枭雄的人生轨迹,是故分析慈禧,也就能见出各位英雄的志向襟怀。 观罢《走向共和》不由感慨,其内圣外王之说,诚有以乎!有言道:欲知一国之兴亡,必先观其内,一国之内为百姓,百姓之内为法制风气,而天下之风气,必起于天子。 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问道:“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崇祯帝说“诸臣误我”,然而慈禧恐怕不能如此推卸责任。满清之亡,固然是亡于腐败的宗室吏治,亡于袁世凯这样的乱臣贼子,然而慈禧也难辞其咎。 孙中山先生在剧中有言,“我们不是不信任袁世凯,而是共和政体本身就是对任何个人的不信任。”那么所谓的专制集权,也便是对某个个人的极度信任了,孙晓说,这种信任的基础建立在在位者是一位“君子”,否则天地间的一切都会失序。如果说权力就好比一把刀,那么约束这把刀的刀鞘便只有两个字——道德。 “天之历数在尔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从这些至诚的诰文,到孟子笔下的王道霸道之争,再到程朱陆王笔下的天理与人心……如果,道德的烛光仅仅照亮了瞿鸿禨一人,那么封建专制这柄闪着寒光的宝刀何以在我中华大地上横行数千年?古有圣君,今有贤臣,李鸿章在,张之洞在,岑春煊在,瞿鸿禨此生不孤矣!因为,他们都是阻止这柄宝刀滥杀的刀鞘啊! 乌托邦本身都是美好的,然而为何乌托邦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就会走样?因为无论何时都会有一种聪明人,无论制度本身有多么完善,他们也依然能够玩弄制度于鼓掌之中:第一在于执行制度过程中的双重标准,第二在于借制度之名行私欲之实,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片面地强调一种制度的优劣是可笑的,因为任何制度的执行者都是人,而任何制度的执行最终都依赖于人的心。只不过所谓的封建专制过多地依赖了君王一个人的心而已。在《走向共和》前半部分展现的这段历史里,也就是依赖于慈禧太后一个人的心。 集权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还是在于掌权者的心。袁世凯弄权,李鸿章同样也弄权(甚至后期孙中山先生也不免暂行权宜之计,在国民党内搞集权),然而一者为私,一者为公,手段一样,动机不同,那么性质也就大不相同了。纵观中国近代史里对慈禧的批评,无非是说她专制集权,然而我以为慈禧之过,却不在集权,而在于她少了一样东西,又多了一样东西,她少的那样东西,叫做担当,而多的那样东西,叫做私心。 先说担当,私以为权责永远应该是统一的,《英雄志》中有云:“然太后虽为弱女子,亦可能有英明处,何以言为病灶?其实这个病,不是病在她这个人,而是病在这件事,她抓了权,却不肯担责。她不担责,却又抓了权。故而有责者无权、有权者无责,做错事不知痛,便如行尸走肉……” 再说私心。天子之内有私心,无乃社稷苍生之祸欤?平心而论,我对慈禧是有三分敬意的,她决非昏聩不堪毫无政治头脑的权谋家,人谁能无私?君和社稷,私心和公心,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不矛盾的,然而等到发生了矛盾冲突,非要作出取舍的时候却要怎么办?圣贤给了我们答案:礼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然而慈禧不能做到,义利发生矛盾时,公义总是让位于私欲,大是大非面前一旦退让一步,便埋下了断送江山社稷的祸根。 《走向共和》第二十六集的主要事件是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辛丑条约的签订。如果说之前慈禧太后决意和洋人决一死战,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血性。那么这一集中慈禧太后的形象则远远颠覆了之前给我留下的好印象。在位者一旦做出决策,便应该赌上自己的一切为这个决策负责,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用慈禧自己的话说是“死得光彩”,某种意义上说,慈禧的这个决策虽说愚蠢,却并没有错,然而面对洋人的问罪,慈禧竟然不惜牺牲一百七十四名“祸首”,不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将决策的责任完全推到主战官员身上,将失败的后果完全转嫁到人民身上,只是因为“我真是不想死啊……” 为了保住自己一个人的性命,甚至想让荣禄做自己的替罪羊,甚至答应洋人的一切条件,将天大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弄得荣禄元气大伤,李鸿章油尽灯枯,“祸首”们蒙冤而死,为国尽忠的义和团死得轻于鸿毛。义和团抵御外侮,何罪之有?那一百七十四名主战官员何罪之有?对比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说的“如果一枪能抵一亿两白银,那索性再打我两枪好啦”,人格之高下立判。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说的是君主一个人犯了过错,不能让所有人代自己受过。“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说的是任何人有了过错,都要由君主一个人代为受过,这句话是慈禧经常挂在嘴边的,然而观其行止,却是“朕躬有罪,加以万方”。抵御外侮本来是正义的,慈禧承认了那一百七十四名主战官员是“祸首”,也就等于自己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自己打折了自己的脊梁。 然而这位昏君身上映照出的却是一位位贤臣的人生信条。正如梁启超所言:“没想到,中堂大人还是摆脱不了这个下策……我为中堂大人可惜啊”。对于儒生而言,比生命更重要的莫过于“名”。“世上最难写的,莫过于自己的名字。庆王爷,您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让我来替您签了吧”,看到这里泪如雨下,中堂啊中堂,你究竟为的是什么呢? 签完辛丑条约的中南海西花厅,长长的谈判桌两边所有的人影都隐去,只剩下桌上摊放的一张张卖国条约,李鸿章一个人坐在桌边,灯光渐暗,渐渐地李鸿章的身影也消失不见。我相信导演安排这个镜头是有深意的。山河破碎,然而却只有一个人会为了这张卖国条约心痛,甚至心痛得耗去最后一丝力气。长长的谈判桌边,李鸿章很孤独,这里没有庆亲王,没有光绪,甚至也没有慈禧,很快地,也就要没有他了。 中堂,若你不在了,下一回……还有谁来卖国呢? 我并不会如梁启超一样为李鸿章不值,因为我懂得他,但我相信慈禧永远也不会懂。她以为这就是对她一个人的忠。 在第三十九集第四十集中,慈禧常常提到的一个词便是“忠”。因为这个忠字,她疏远了瞿鸿禨、岑春煊,却亲信了袁世凯和庆亲王。当袁世凯交出自己所有的兵权时,他也从慈禧那里得到了莫大的信任,如此以屈为伸欲擒故纵的把戏实在令我冷笑不已,而慈禧竟然完全被蒙蔽。如果说在戊戌年袁世凯的观望态度让慈禧有所察觉,那么之后他下的赌注却足够大,也骗过了慈禧。 君王为何每每亲佞臣,远贤臣?在于佞臣每每迎合了君王的私心。慈禧的私心在其权位,于是袁世凯便制定了十二年的预备立宪期,保障了慈禧的利益,却贻误了中国走上君主立宪之路的唯一时机。 然而看到袁世凯的种种演技,我却不禁冷笑,袁世凯何忠之有?他不过是抱那个最粗的大腿而已,等到把自己的大腿变得比谁都粗的时候,便会图穷匕首见,什么忠义,什么情分,全都不过是骗小孩子的玩话而已。而瞿鸿禨岑春煊不同,正如瞿鸿禨所言,太后正是看中了他这份“定力”,可惜瞿鸿禨的定力何曾定在慈禧太后一个人的身上? 因为所谓的离心离德,慈禧远贤臣,又因所谓的同心同德,慈禧亲小人。慈禧曾说,做臣子的最关键的在于忠心和能力,然而何为忠?当然我不否认这世界上真的有忠于某一个人的愚忠,然而这恐怕也就是狗对主人的感情罢了。何况,慈禧身边连这样的愚忠也没有。袁世凯忠于她,李莲英忠于她,不过是从慈禧的利益里可以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罢了,不过是私心和私心交换和勾结,何忠之有? 所以,慈禧不懂李鸿章,也不懂瞿鸿禨和岑春煊,也就更不能懂得孙文。在这天地间,儒生们只会忠于一样东西,一样高乎这世间的东西。 “吾本息机忘世、槁木死灰之人,念念在兹于古之忠臣义士、侠儿剑客,读其遗事亦为泣泪横流,痛哭滂沱而若不自禁,今虽不能视富贵若浮云,然立心之本,岂能尽忘?我身入梏炬,我心受梏方,天地大无耻,吾对之以二字,曰……正道!” 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 这就是儒生们毕生的道统。当李鸿章抽着陀螺说出“卖国!”当岑春煊半夜在关帝庙前勒马大呼“臣救驾来迟”,当徐桐面对一丈白绫说出“臣领旨谢恩”……这并不是对慈禧一个人的愚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尧舜本来就是没有私心的,儒生们又岂会忠于君王一个人的私心呢? “天下为公”并不是孙文一个人的独创,从本质上来说,孙文的思想其实并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范畴,所以说他是一个儒生也不为过。我看这个思想便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便是“廓然大公”吧。封建君主专制便是建立在君是圣君,臣是贤臣的基础上,若是君臣都没有私心,那么自然同心同德,做臣子的又何必单单忠于君王一人,乃至一家一姓之天下呢? 这也就是孙文曾想在国民党内搞集权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权力在他一个人的手里是妥当的,因为他没有私心。故窃以为,政体本身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权力本身并没有变,从专制到宪政,变的只是分配权力的方式。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掌权者的心,心正者,即便集权,也能为天下兴利除弊,心不正者,即便宪法在上,谁又来秉公执法呢?即便有人执法,法不责众,你又奈我何?从专制到宪政也就是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自律倘不奏效,他律又何尝尽能奏效了? 正如剧中所言,宪政的宪字,就是限制的意思。然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者何须限?须限者又何尝正?可见宪政本身也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悖论而已。 ---------------------------------------------------------------- 咏篆香为李中堂作 夜来谁共西风寒,独上高楼思悄然。 宛转焦心随漏浅,淹煎白首伴更阑。 芬芳任我形为烬,庄正由他迹作烟。 但得残息还一寸,宁使妖氛在人间。(完全出律了 泪……)

我的公众号:龄官(lingguan1123),主要发布原创剧评,欢迎关注。

 5 ) 《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

算来我什么资格评价这部电视剧,因为我总共只看了前40集,并没看完。但即使是这40回我也看得很不容易,是陆陆续续从天网下的。没能用其他方式看的原因想来您也知道:因为它被禁了。
在这部电视剧里,慈禧太后、李鸿章、康有为,甚至袁世凯的形象以及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的描述都与我们从官方的教科书和学术书籍或刊物中得来的印象相差极大。但如果要说历史的真实,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部电视剧。
片中的李鸿章无疑是被着力塑造的人物,不同于以往的卖国贼形象的是,这里的李鸿章是一个讲求实干,精于世故,老成谋国,苦苦支撑国事的偏于正面的形象:他为北洋水师的军费与朝中以翁同龢为代表的不解时艰、唯尚空谈的清流派争斗;耍了手腕,但顾全大局去争取本来敌视他的南洋大臣张之洞;视满朝的非议诋毁如过耳云烟;马关和谈时尽其所能与日本人周旋(看过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甚至把自己在日本被刺后治疗所需的医药费都当作筹码,他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那一段拍得最为震撼,当然,也最让每个国人痛苦);戊戌变法时聪明地自保赴欧考察而不参与帝后之争;义和团运动时一言看破慈禧意图而联合张之洞不奉上命,力求东南自保以为国家保存实力;但在签订辛丑条约这种找骂不讨好的差事找上头时又走向前台与列强周旋(剧中在正式签字时李鸿章拦住了一起主持议和的庆亲王,而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说:王爷还年轻,这种要背千古骂名的事还是由我这老朽担当了吧。)。
在我看来,剧中的李鸿章是一个智者,他处在那种历史条件之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苦心维持时局;他也是一个有着高明手段的政治家,在外交、内政、经济、军事、管理等各方面都显示出自己的天才;而且,他还是一个实干家,他洞悉官场的一切潜规则,并不把事情简单化地划分为正确的或错误的,而是看到自己要达到的效果后使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去做:所以他虽然不喜欢还是去结交李莲英,在朝廷的谕旨与自己的判断冲突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又不正面对抗谕令,最后的事实却总是证明他是对的。
 在这部剧中,不仅是李鸿章,慈禧太后和袁世凯也并不是我们以前想象中的那样昏聩,无能。须知他们能从布衣爬到极高的地位必然会有相当的才能,慈禧对义和团的看法是:“你以为我看不出他们那种刀枪不入是骗人的?可那一条条汉子是真的,用好了他们就能对我有利”;而袁世凯在管理按辛丑条约规定不准中国军队设防的天津时居然想起引进警察制度,让原以为可以在天津横行无忌的列强必须收敛自己的行径。当那一队留着长辫,却配备着标准的近代警察装备的士兵跑步入场时,那两个洋人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那帮签条约的怎么会这么笨,这么重要的一条都没想到。”
“不是他们太笨,而是袁世凯太狡猾了”
看过张岱的《西湖梦寻》(抑或是《陶庵梦忆》?不好意思记不清了)的朋友应该记得里边有一段提到贾似道指挥救火的场景,张岱的评价就是:贾虽是奸相,但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一段可以与我上文提到的袁世凯的事对照着看一下。
总结:走向共和最大的贡献是更新了国人久已被禁锢的历史观和思维方式,构造的人物摆脱了过去脸谱化,程式化,正邪一看即知的窠臼,使历史人物比较丰满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还历史以真实,是难得的佳作。某位朋友在标签中将这部电视剧称为“中国电视剧之最”,我认为直至现在为止,它配得上这个赞美。
有点不足的是甲午海战那一部分,明显的偷工减料,而且减得很严重,也许是经费不足,也许是编导觉得具体战争过程对这部电视剧而言并不重要,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得了。
本来想认真评价一下这部电视剧,却发现仅一个李鸿章就写得够长,看来只好分开来评了,不过对一部长达59集的煌煌巨制而言,只用一篇文章写也是不公平的,想到这,我也就心安了。

 6 )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清末民初“大人物”详细分析

“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谭嗣同

或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二句更为世人所熟悉,然而这版本是康有为改的。不错,改后全诗霸气外露,豪迈千云,符合就义之气节。然而原诗叙述口吻更为客观,是时代的缩影,是清末民初“大人物”们的缩影。而《走向共和》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明争暗战有血有肉的陈列出来,不失为历史普及的好材料。从而使人好好品味那些早已熟知却不甚了解的人物。

康有为:既然从谭嗣同的诗开始,那不妨先看看其师康有为。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坏他的坟墓,说他是 “古今第一大保皇派”。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呢?仔细了解发现,他当然配不上“古今”二字。然而说他是民国第一大保皇派,却是错不大多的。当年康有为联合张勋拥戴溥仪复辟,连摄政王载丰的积极性都不如他。张勋就更不用说了,看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简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康有为戊戌后流亡海外搞“保皇派”,处处为难孙中山。每天叩拜光绪所赐的衣服,训梁启超忘恩负义。后代历史学家研究他和他的弟子很难,因为他总是隐瞒事实,鼓吹自派学说。但我幼时所知的康有为,是怀着进步思想的,是清朝改革派,是为变法鞠躬尽瘁的伟人。怎么会这样?四个字:其人迂腐。这种迂腐,杨度也有。用袁世凯的评价:康有为书生气过重,过于纸上谈兵,不办实业。说白了,康有为是一个满脑子被君宪理想占据的人,这是他人生的全部。只要有机会,就不会管任何局势,实力,缓急去大刀阔斧的实现理想,是个死脑筋。自觉有理在手,恃才傲物,听不进良言。因此,他的想法虽然是好的,却怎么也不能实现。这不得不说是专制主义的毒害,忠皇之心太过于根深蒂固,科举制度下的书生是改变不了的。

梁启超:那为什么梁启超就改了呢?为什么辛亥革命一成,他就回国赞成共和,不搞君宪了呢?难道他不记得谭嗣同就义前要他坚持这理想了,抑或他的学生徐锡麟转投共和打动他了?不是。用李鸿章对他的评价:“卓如,你老师不如你睿见,你迟早该自立门户”。这说的意思是,梁启超会顺应时代潮流。康有为参加过3次科举,连末代状元张謇都说南海先生才是真大才。但监考司徐桐认得出康有为的卷子,总以其主张过于狂放为由,不让中举。所以他直到40多岁才得光绪召见,这种知遇之恩从此为康有为悲剧的人生打下基调。但梁启超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康有为的君宪思想,未受科举毒害。以谋求万民幸福为任,对国体的立场并不坚定。他没有和清皇直接接触,所以不会犯历史错误,顺应潮流。袁世凯称帝时想找梁启超做君宪顾问,张勋复辟时想拉拢他,他断然拒绝,正是如此。当然,我们不得不说,李鸿章劝他自立门户确实为后世做了好事的。像后来梁启超组建进步党,帮蔡锷离京等等。如果没有梁启超斡旋,还真不知胃口大的袁世凯会把民初的政治体系毁成什么样。

慈禧:慈禧自己说:“我这个人,最要面子”。这大概就是她整体的写照了。简单说来,就是要让自己过的舒舒坦坦,有头有脸。她要的手下,最看重忠心,其他次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奕匡贪财的程度在清朝恐怕仅次于和珅,可她就凭他忠心,让他坐到了军机首辅。而瞿鸿机清廉爱民,慈禧一听人家说他有自己的小揪揪,马上革职回籍。慈禧做事最爱争。恭亲王奕昕朝政上争不过她,最后直接出家了。后来李鸿章找奕昕说,这太后怎么就管她寿辰,不理北洋备战甲午了呢,我要不要争争?奕昕说,这个嫂子阿,我最了解了,千万别和她争,服从就是了。也就是说只要属下摆出一副万事都是为了服从和孝敬太后的样子,那具体这是个什么事,根本无所谓。李鸿章深知这一点,所以一句:太后之事无小事,哄得慈禧心花怒放。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不给北洋水师钱买炮弹,却拿这笔钱去修葺(仅仅是为了修葺就花六十万两银)颐和园。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开始赞同变法还政光绪,后面又追杀戊戌六君子。还有她向来谨慎,但一看外国支持光绪不支持她就向十一个国家宣战导致辛丑之变了。另外开始恩宠岑春煊后又怕其为康党革职查办也是因为她性格上问题。用她在戊戌政变后说的话,我就是担心谁不让我过舒服日子,要是真这样,我决不放过他。一志金钗就几万两黄金的太后,恐怕是清朝第一人。但她又不全是负面的。以上这些历史错误,是因为她一些传统的女性思想作祟,过于保守和爱面子。然而她的政治觉悟却很高。她甲午之后不罢免李鸿章,后来力保袁世凯实施庚子新政,都是因为她明白谁是能帮助清朝延续统治的。在她当权的时代,她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训练了一班绝对服从的奴才,力保政策的执行力和国家的统一,对人的体察细致入微。如此,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总而言之,慈禧是并不比道光,咸丰们差多少,但她总也不开明,走不出个人观念狭小之限,以致于耽误了很多事。除了上面那些以外,还有就是没有为国家培育多少栋梁之才,把皇亲国戚宠坏了,间接覆灭了清朝。

光绪:通识历史教育中的戊戌变法容易培养学生片面同情光绪而憎恶慈禧。然而,一个人总是多面的,而历史的偶然总是脱离不了背后的必然。慈禧在戊戌政变中的表现此前提到,是因其自身性格观念所致。而光绪的失败,自然事出有因。除了无实权军权之说外,我觉得还有如下些原因。首先不妨看看,光绪帝载载湉是个什么样的人。咸丰皇帝死时没有儿子,慈禧把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过继过来做太子,是为光绪。奕譞体弱有病,代朝廷检阅北洋水师后吟诗一首,结果被慈禧怀疑不忠,说了两句吓死了,胆子就这么点大。这样看来,他儿子光绪不屈于慈禧的权威才怪。再者,光绪过于操切,变法一开始就裁撤六部,废军机大臣,让杨深秀刘光第这些六品以下完全没有权势和人脉的人直接处理奏折,必然引起官变。这么没头脑的决策只能说明光绪和康有为一样,只有热情抱负,不管实情局势,没有政治觉悟太天真。还有个小原因,就是翁同龢提前下野。由于奕昕突然病死,走之前说翁同龢不忠,导致慈禧下定决心将他革职。结果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都在外地,朝堂上无人与刚毅徐桐对抗。康有为是翁同龢介绍给光绪的,如果变法时他仍是军机大臣,变法时间或许不会这么短。另外,光绪被毒死也是因为他太天真的缘故,公开表现出一副和慈禧袁世凯耗时间的样子,于是非慈禧所能容了。

载丰:其实清朝的灭亡,载丰“功”不可没。光绪无后,慈禧便生了立溥仪为继之心。但溥仪太小,所以他便擢拔载丰为军机大臣让他先行历练。可是他做的事基本就是和袁世凯作对。这种只看私人恩怨不顾国家大局的举动只能用娇气来形容。结果知道慈禧死,载丰也没学出什么经世治国的本领。他将所有要职都给皇亲国戚担任,最后完全腐化了清廷。在兵权上又没斗过袁世凯,遇乱世没有变通的能力,只得被赶下台了。后来孙中山到访载丰,觉得他在清廷逊位的事上做出了贡献,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李鸿章:曾国藩给李鸿章的遗言是,凡事退三步。这是曾知道李鸿章不喜归隐,操心诸多。甲午战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平生最敬重李鸿章,不光点名要李来马关签约,后来还钻研梁启超所写的李鸿章传。再后来,载泽端方的五大臣到日本考察宪政,伊藤博文公开批评清朝没有给李鸿章发挥的余地。从伊藤的表现我们得以窥斑见豹知李鸿章是清末难得的有才干和头脑的人,且政治手腕也不输张之洞等人。然而他被迫背下了许多骂名,实属无奈。这才干方面,众所周知,创立轮船招商局,培养清末第一官商盛宣怀,修铁路办铁厂,创建当时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办洋务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当年张之洞的汉阳铁厂面临破产,是李鸿章用官督商办救的。所以张之洞虽然总想与李鸿章争,却又不得不服。李鸿章担任内阁总署(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时,手腕很硬,外国人对他又恨又怕,他的继任者奕匡连他的十分之一也不及。鄙人幼时见不平等条约的签字均有李鸿章在场,对他颇有偏见,现在想来,是不对的。慈禧每每派遣李去谈判,自是信任李的能力,而且李鸿章确实能争回一些利益。但每次都要去签不平等条约,任谁都不愿意,所以李鸿章这份为国分忧的心难能可贵。他在马关被日本乱民一枪击中脸部,近70岁仍不退缩并以此减少战争赔款,让人钦佩。所以,后来梁启超劝李鸿章不要去签辛丑条约,说以先生之才可以领导革命做民国总统,何必出此下下策遭后人唾骂。但他回应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他心底并不是不知清廷制度之腐,只是不想首鼠两端,打自己一巴掌。后来奕匡在辛丑条约上迟迟下不了笔,李鸿章说:“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你路还长,让我这七旬老人来写吧。”在感人至深同时敲响了晚清缺少像李这样后继儒才的丧钟。

甲午中日战争,在我看来,必然是对清朝打击最大的一场。洋人在晚清的眼中一直是外来势力,所以吃败仗只是无奈,过一会儿便好了伤疤忘了痛。然而日本却是自古是中国的藩国,输了颜面何存。所以这一仗乃是敲山震虎,让中国人痛到骨子里,间接催生了后面的各种革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倒要感谢日本这个催化剂了。《走向共和》中对于甲午战败原因分析是比较客观的。从军心来看,北洋水师建立已久,官僚腐败,而提督丁汝昌软弱纵容。日本新式海军受天皇感召,满脑子民族主义,来势汹汹。从装备来看,日本吉野号战舰是新式的,航速比北洋最快的军舰还要快7节/每时。话说这吉野号本是李鸿章订购的,岂知慈禧怕修颐和园的钱不够,不愿拨款,日本趁机出高价买去。所以北洋战舰大而慢,日舰小而快。从决策上来看,李鸿章下令死守威海卫,而光绪认为战不能退,士气不可泄,冒然出击,直接导致战败。可笑的是,李鸿章竟然要承担全部责任,辞去直隶总督。另外,古书兵法上所讲一鼓作气的策略我认为是纸上谈兵的。装备,军力,地利,分兵,战点这些才是实的东西。孙子兵法也没说一腔热血蛮干能嬴的,关键要巧。

翁同龢与瞿鸿机:洋务派之外的清朝朝臣,除了徐桐刚毅这般未开化的顽固保守派之外,就是翁和瞿这样懂古典政务自恃清高的大臣了。徐桐和刚毅对洋人的那种视为怪物的观点最终也每让他们有善终。鼓动义和团的下场就是被洋人逼死。翁同龢与瞿鸿机有看点正是因为他们若放在别的朝代,则可视为为官清廉,大公无私的典范,可惜在清末民初的大环境下,只能落得悲哀的下场。他们的共同点,则是心胸都很狭窄。翁同龢在钱财上为难李鸿章,打小报告这些做法在他自己眼里认为是对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品行端正,骨子眼里看不起办洋务的大臣。就像瞿鸿机与袁世凯作对,一开始不过是因为看不起袁世凯没有科举出身。他们可以办政务上的事,却生怕科举等与自己相关的制度被否定,只因担心自己的名誉有损。如此这般导致他们在政治改革上出于下风,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更为天真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在乱世中虽不至于有大作为,但为官端正清廉,可明哲保身。然而慈禧却不看重这个。一旦挑拨,慈禧就罢免他们。归根到底他们在朝为官没有摸清统治者的脾气,这样再自恃清高反而容易招到统治者的厌恶的。“杨翠喜”案斗不过袁世凯正在于瞿鸿机自恃有理,去不知程序上有讲究,最终被人反咬。另外,瞿鸿机被其徒吴毓鼎参劾一案我倾向于是瞿自愿的。事实上,就算吴不参劾,瞿被慈禧架空事实已在,被罢迟早,瞿不如做个顺手人情,送其徒一辈子荣华富贵为上策。

荣禄:荣禄这个人一直是不喜出头但心里有个样子的。所以比起李鸿章,慈禧更喜欢他。当年翁同龢一状让荣禄去凉州待了20年,他一声不吭,足见其忍耐力之好。慈禧觉得亏待他,所以让他在甲午之后接了李鸿章的班。他知道自己才干不如李中堂,所以一切保持原样,上朝议事也不发言。但这并不代表他是没有主见的。他自知光绪大动根基的变法不可行,任刚毅和康有为在朝堂上吵而一言不发,其后在颐和园一跪就是两天,以看太后脸色。后来他力保袁世凯,要求严惩刚毅许彤以平洋人之气,这些都看出他在关键问题上还是很有见的的。这种隐而不发的个性恐怕更为可怕。戊戌变政里,荣禄悄然用兵,秘密操作,才使得慈禧在政变中大获全胜。

袁世凯:事实上,李鸿章对于袁世凯的培育,荣禄让袁世凯在天津大练新兵,以及二人后来联合推举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等等,在历史大潮下,是没有错误的。一则袁世凯在办事上确实是有这个能力,二则晚清实在是缺乏一些又忠又厉害的人才。李和荣禄都知道袁世凯是一只饿虎,所以临死前对袁的劝诫都是不要生出谋逆之心。没想到后来果不出所料。这样一个枭雄,从其人生的经历来看,没有什么亏的。军机大臣,总统甚至皇帝,他都尝过。从被人追杀寄人篱下到叱诧风云呼风唤雨,袁世凯学会了谨慎和自保。只要能保住或上升自己的地位,他是不在乎政治立场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政治上可以犯罪,但不可以犯错。” 这大概是他处事观的写照了。他能从团练升到军机首脑,因为他知道和谁在一起能被统治者青睐。他在戊戌变法中站对立场,也是出于他的政治嗅觉极高。他善于把握别人的关键人物的喜好和弱点从而笼络别人,譬如奕匡和李莲英。这使得他在慈禧晚期如鱼得水。同时,他心机极深,诡计颇多,例如“杨翠喜案”中他抹杀证据的手段以及强调西式的传讯方法让载丰无功而返。他心知慈禧死后,载丰必然发难,所以深植党羽,掌握实际兵权,却又在慈禧面前演一出移交兵权之戏。间接导致了后来载丰被罢黜倒台。我相信,任何一个与其同时代的官员都不会愿意与这种人为敌的。瞿鸿机的下场就是明证。在“宋教仁案”后毒死内务总理赵秉钧体现了袁世凯心狠手辣的一面,间接导致了段祺瑞和他的离心离德。孙中山在法治的地区长大,政治手段是比不过在清廷的人治系统下打拼的袁世凯的。袁世凯钻《临时约法》的空子,让大总统的职权接近皇帝就是他手段更为狡猾的例子。袁世凯称帝一事是让他身败名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受清廷政治系统的毒害。袁世凯看了半辈子皇上的尊贵,觉得自己是中国的华盛顿,功劳比皇上还大些。况且虽然他这个大总统权利无限,但做黄帝是他的心愿,使得他犯了政治错误。其次,杨度也责无旁贷,这个死脑筋火上添油了一把。再次,袁克定伪造的媒体体气氛也让袁世凯认为称帝的时机到了。这个错误导致了袁世凯含恨而终。当然,袁世凯的出现对于历史的推动是有正面贡献的。除了最后的称帝,他确是审时度势之人。庚子新政中力陈变法,坚决废黜科举的措施都与他看清世界局势有关。而最后他虽位居首席大臣,却仍然不愚忠于清廷,也和他认为革命的大体趋势是不会熄灭的是分不开的。所以作为一个政客,他的精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对于民主的贡献,他的价值观还是受限,这确实是他个人的悲哀吧。

北洋幕僚:

徐世昌:跟随袁世凯最久,对他最熟悉的莫过于徐世昌了。与袁世凯最交心的也是他。组建天津新军的阵容,在东三省为他安插势力,以及后来料理内阁事物,徐世昌都出了力。徐世昌知道袁世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所以他总是很会躲乖退隐。而袁世凯念在旧情,也从未把他怎么样。辛亥之后力荐袁世凯出山,反对袁世凯称帝,都能看出他识得大体,是能辅佐君王的好文臣。

段祺瑞:在这一干直系军阀中,赵秉钧忠心,但不得不为“宋教仁案”赔上性命;张勋愚昧;冯国璋喜欢躲在暗处;曹琨鲁莽;段祺瑞则狡猾。袁世凯民国以后重用的军人就是赵和段。赵死后,段任陆军总长,掌握了军队的总指挥权。在袁世凯手下,段祺瑞确是表现出对袁世凯言听计从,心甘情愿做打手。但实际却利用袁的信任,培植了自己的死士。等到袁世凯称帝时,段祺瑞便可以站出来反对了。最后毫不客气的要挟袁世凯交出陆军权,活活气死了袁世凯。袁世凯认为段祺瑞最像他,但段祺瑞却背叛了他,这也是一种悲哀。但段祺瑞总算是袁世凯的实际继承人,在府院之争中黎元洪兵力不如段,最终落败。张勋不成气候,也必然被段祺瑞直接消灭了。

杨度:我不明白为何君宪派的人都容易变的书生气。康有为如是,杨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孙中山说要公平竞争,大大方方的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最后直接导致了兴中会的壮大。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但好胜心太强,所以一直不服孙中山的理论。最终成了策动袁世凯称帝的引子。他对政治上的交易操作,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但一听君宪,就一股脑干劲。我们姑且把这个叫做瘾吧。至于他后来又变换政治立场,大概也与他不服孙中山有关吧。真是世外奇人。

孙文:最后在看看孙中山。其实人们对他的了解很深入,他的伟大也无需赘述。孙文首先是一个执著的人。和君宪派的许多人一样,他对自己的主张矢志不渝。这种思想让他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革命了还要二次革命。知道民主为止。但他早期直接陈书李鸿章,和康有为争论,却是没必要的。因为上面两人的政治观与孙文明显不同。除了很烈,孙文也很纯粹。他心中的理想大于他对于权力的追求,这是很难得的。这才使得他愿意让位给袁世凯,加快了共和的进程。但他这种纯粹使得他政治主张有余,政治手段不足,被非革命党人窃取许多革命果实。他的刚烈,纯粹,以及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让民国不至于倒在摇篮里。这也算是天数使然吧。用毛主席的话就会是,孙文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短评

吾国近年最好电视剧集

5分钟前
  • 行云天下
  • 力荐

百年之后,李鸿章万万没想到是,还吾公道的是一部电视剧,而不是教科书。。。

7分钟前
  • 与李白大醉一场
  • 力荐

治世的时候上面要有人,乱世的时候手里要有兵,什么时候都要有银子,最好还有命

11分钟前
  • lakeblur
  • 力荐

有个评论说这电视剧十年无人能超越,现在17年过去了,仍然没有。

16分钟前
  • 吃瓜尔
  • 力荐

一个在认天命的前提中求变革的李鸿章 一个有抱负没手段的光绪 一个假开明真短视很自我的慈禧 一个目的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来事儿但小心眼的袁世凯 一个思维禁锢的康有为 一个不坚定的梁启超 一个立场坚定天赠模范朋友家人但实际上用着他人的血肉之躯实现理想国的孙中山

19分钟前
  • NoEnoughPants
  • 力荐

孙大炮,对不住了,我们还是搞砸了

22分钟前
  • 响亮的名字
  • 力荐

要看完全版,不要看阉割版

23分钟前
  • 海马
  • 推荐

李中堂,这么多年都误会您了。

27分钟前
  • 乾隆裸衣斗貂蝉
  • 力荐

非常值得一看,有点理想主义情结的历史片,不同于一般历史片仅仅是权谋或者苍凉。

31分钟前
  • 挑灯看剑
  • 力荐

真正有意思的是06年到17年评论的变化。

32分钟前
  • 琅琊阁玄字技师
  • 力荐

认识中国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当下

35分钟前
  • 昊明
  • 力荐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0分钟前
  • 裴黄婷婷
  • 力荐

看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已经知道了结局

45分钟前
  • 看个电影
  • 力荐

我想这片是独孤求败了,十年之内恐无人超越

47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一脸兴奋的跟哥哥说:“这是革命牛啊!”,倒霉的哥哥...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革命狂弟弟...

51分钟前
  • JACKIEXIA
  • 力荐

看完之后超崇拜李鸿章。。。“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李鸿章传》)

53分钟前
  • 黄业霖
  • 力荐

虽然存在国产电视剧的一系列通病,但中立的视角和史实的再现十分难得,加1分

54分钟前
  • 推荐

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即使把电视电影一起排名,我也把它排在霸王别姬活着前面

56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一部真正尊重历史的历史剧,与各种歌功颂德剧和戏说剧大不同。慈禧、李鸿章、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塑造非常成功,也基本真实、客观、公允(看的时候,我特意查了不少史料),与历史课本也是大不同。台词一流,极富年代特色。海外版68集。

59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国产剧我一直都推荐《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不再公开播放,后者收视极其惨淡,其历史和情怀永远令我潸然泪下。这两部片和其中演员都未因此得过什么奖,但奖项都太不值。我们从不缺好演员,从不缺好编剧,只是情怀没有出口,情怀也卖不起价钱。每次重看都会有新感触,好的作品禁得起年年岁岁的重复。

1小时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