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之怒

喜剧片其它2015

主演:大卫·桑德伯格,乔玛·塔科内,安德刘斯·卡宁,爱莲妮 杨,比约恩·古斯塔夫松,大卫·哈塞尔霍夫

导演:大卫·桑德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功之怒 剧照 NO.1功之怒 剧照 NO.2功之怒 剧照 NO.3功之怒 剧照 NO.4功之怒 剧照 NO.5功之怒 剧照 NO.6功之怒 剧照 NO.13功之怒 剧照 NO.14功之怒 剧照 NO.15功之怒 剧照 NO.16功之怒 剧照 NO.17功之怒 剧照 NO.18功之怒 剧照 NO.19功之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9

详细剧情

  《KungFury》(中译名《功之怒》)是一部以80年代警匪片为背景,并包含了功夫、机器人、恐龙、纳粹、雷神、维京海盗、时空穿越、80年代电子游戏、80年代动作片、变种犀牛人等等等等元素于一体的名副其实的神片。众多的复古元素、高大上的特效、合不拢的脑洞和全程高能,好听到爆的80年代电子音乐,绝对让你在看完预告片后欲罢不能。  本片是David Sandberg自导自演的一部短片,2013年12月他在Kickstarter上发起集资,集资目标是20万美元,最终筹集到630,019美元, 但因为没有达到100万美元的长片集资目标,所以最后选择制作成30分钟的短片。

 长篇影评

 1 ) 功之怒

《KungFury》(中译名《功之怒》)是一部以80年代警匪片为背景,并包含了功夫、机器人、恐龙、纳粹、雷神、维京海盗、时空穿越、80年代电子游戏、80年代动作片、变种犀牛人等等等等元素于一体的名副其实的神片。众多的复古元素、高大上的特效、合不拢的脑洞和全程高能,好听到爆的80年代电子音乐,绝对让你在看完预告片后欲罢不能。
本片是David Sandberg自导自演的一部短片,2013年12月他在Kickstarter上发起集资,集资目标是20万美元,最终筹集到630,019美元, 但因为没有达到100万美元的长片集资目标,所以最后选择制作成30分钟的短片。

 2 ) 生于1995年之后的人还是别看这片了

这部片子根本就不是为你们服务的。

就算你们觉得这片有趣,你们也不会明白在没有手机没有彩色手机更没有WIFI手机的时代、放学后马上跑步回家、拿着木椅坐在一台小型彩色电视前看动画玩游戏……的岁月是怎样的。

你们今天随处可以下载动画,还随时可以去辱骂无偿翻译动画的字幕组,而我们小时候看动画没得选择,必须在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频道看,错过几分钟就没有机会再看到那几分钟了……可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快乐。

不明白这些,你们就不明白我们为什么爱这部短片、被它所感动。

这片有个毛脑洞?这片一点脑洞都没有!不过是将八、九十年代的流行元素(尤其游戏元素)集合起来重拍一遍罢了。它们早就“过时”了、“老套”了,一点都不新鲜。我们在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脑洞”这个破词还它喵和你一样没出生呢!

看到纳粹胡乱跑来跑去却不干扰主角打架,你们觉得傻逼,我们却觉得怀念,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吞食天地》、这是《快打旋风》、这是CAPCOM二十年前出品的每一款2D动作过关游戏,这是当年我们拿块铜版扔进一台巨大的街机里看到的场景!

你们不懂我们,我们也上不懂父辈的戏剧样板剧、下不懂你们的非主流矫情!

世界观不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最好永远别呆在一块。你们今天说我们爱好的东西很无聊,几年后的下一代人也会说你们的非主流智商低下!

如果你出生于1995年以后的话,那么直接无视这片就行了。你们不用被我们的落后雷到,我们也不用被你们的矫情气到!

 3 ) Kung Fury, 80年代梗在社群时代的逆转胜

[开头注:应该可以打到“力荐/五星” 评级,我只是需要看些其他的确定一下]

Kung Fury是一部重口味电影。导演甚至毫不掩饰地在开场半分钟内就让三个帮派成员爆掉了一台警车。但是比起这个在美国电影中常用的番茄酱设定而言,它的80年代混搭致敬风才是令人瞩目的焦点。

实际上,与其说它是一部充满80年代电影风格的短片,不如说它是布满了那个时代某些作品经典梗的片子,只有完全浸润并喜爱那种文化的群体才能会心一笑(于是我更疑惑为什么制作组自己不会想到去Reddit宣传,它明显能比Dropbox的广告更受欢迎)。

比如电影开头两基友击倒大魔王,不补刀却站在原地互相抒情。 不管是进度条还是这种经典立flag对白都可以让人马上明白接下来的突然中枪剧情。所以之后的血腥画面虽然方式奇突, 但合情合理,毫无惊吓感。

而这种心照不宣在全片中俯拾皆是。

-----photo missing-----

[比如你知道开头警车和帮派对峙,以及好基友握手对白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只是完全没想到怎么发生。你也非常熟悉那种动漫-以及网游式的人物出场方式——只是完全没想到会用在电影里。]

对,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在于,那些番茄酱四溅的画面完全融入在了80年代流行影像——不管是警匪片冒险片还是电动游戏——极为常见的桥段里。所以当年的狂热爱好者们只会把它们看作自然而然的画面,而不是像老一辈人,或者热爱文艺片的高雅阶级一样受到惊吓。

而那些老梗,以及这一代电玩嬉皮共享的幽默精神也使电影的情节设定充满惊喜。

----photo still missing----

[比如黑客那招让人无法反驳的黑掉时间的方式。在最后到希特勒那踢馆时由真人实践,背景龙套喧嚣捧场的魂斗罗格斗技巧,还有贯穿全片的随意渗透的次元壁]

连接剧情的是各种老粉们猜得到或者猜不到的神转折。

猜得到的包括离别时分煽情对白中自然插入的手提电话硬广,猜不到的包括那句介绍黑客的“He is the most powerful hacker” 指的原来不只是强到能黑掉时间,而是真的 “powerful” 。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全程高能。 大部分镜头其实都是过去某部作品里出现过的桥段。只不过它们的出现时机和表达方式总是那么匪夷所思。

背景:::

:: 喂背景是和影片无关的 ::


如果没有Kickstarter,David Sandberg可能只是又一个为导演梦穷困潦倒的悲惨主角。 实际上,只有Kickstarter而没有其他帮助的话,他的悲惨程度可能也是和原来差不多。

在所谓的“放下一切去追梦”以前,怀抱电影梦的瑞典人David其实有一个规划完善,看起来非常理想的职业路径——通过拍广告片和音乐视频来赚取日间薪水并练手,直到准备完善或者被人注意到视频作品的时候一举成为大导演。

很可惜,这个合理到可以放在导演系学生职业出路建议书里的生活被他顺手抛弃了。他辞去了日间工作,决定全身心投入去打造一个自己一直想做的作品——一部叫Kung Fury的80年代元素电影。

就像很多会编程的创业者一样,自己懂视觉设计的David觉得他已经解决了最难的一环,只要把片子拍出来然后做完后期就行了。当然了,也像前者一样,他在开始后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

他默默做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像每个有电影梦的人一样投入了所有的钱,破了产,卖掉了沙发。直到最后决定在Kickstarter上找出路。

--不单纯的社群募资

就像每个发展壮大的平台一样,Kickstarter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美梦成真的点金场。[实际上,我应该在之前那篇介绍Product Hunt效应的文章里提到过KS的变化]

幸好,这个人在默默工作的两年至少做出了点什么东西,离他理想中的电影是还差得远,但要做个预告片应该是够了。于是他又找了人一起花了五六个月时间——在现在也算是Kickstarter campaign中准备时间较长的一种——为这次发布做准备。

最后,这部电影的众筹项目上线了。

然后什么都没发生。

Kickstarter发展后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在于竞争的激烈性,而是信息过量后必然出现的新项目被忽视和挤压。尤其是发起人在社群中的知名度并不怎么高,难以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带来早期关注的情况下。

David自己是个无名之辈,但幸好他认识一个知名度高的人,一个在他的电影——当时还是预告片——里演雷神的人, Andreas。

----photo missing all the time ----

[其实我觉得他更适合代言日本某著名漫画里的一个著名人物]

Andreas把链接分享到了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而他的为数众多的粉丝中的一个在看完预告片后又把它转发到了Reddit上。

虽然我很奇怪宣传组怎么会没想到Reddit这个明显和本片气场完全契合的社群,但总而言之,之后发生的就是媒体传说。 原来20万美元的筹款目标马上被击穿,一路上涨到60万美元以上。 而那个两分半钟的预告片也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诚然,捐助款项越多对电影参与层面越高(比如可以演个非龙套角色)的设定也是成功要素之一。 而之后随着电影发布的MV也在传播上极有帮助。

——逆转胜的最佳时机

就像我有时和几个程序员发邮件时会用"live long and prosper" 结尾一样,那一个年代,那一类影视作品的爱好者们有一套共享的世界观,可以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中交流。

现在,时机发展得正好。 比如当年被指责助力虚假网络泡沫的分析师又被新一批人追捧,比如当年默默收集漫画和电玩的小宅男们终于成长为互联网上有能力发声(和出钱)的群体。 而FB,Twitter,Reddit这样线上社群的出现成熟,以及众筹、分享等新概念的崛起又放大了他们的能力。

于是那些同道中人私下认证的台词,或者小群体中抖机灵的梗终于汇集在了一部作品里。准确地说,一部由同一个世界观下的群体们出钱投资(出钱多的还得到了挂名出力演出的机会),最后又由他们共享的电影。

在那之前,想到追逐电影梦会出现的大概是魏德圣和李安——这两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含辛茹苦地坚守情怀的事例里——那些主题深刻的电影概念。在那之后,瑞典人David通过这部中产阶级难以理解的作品完成了一个群体的狂欢。今天,他那个连头像都没有的IMDb页面已经证明了这位非主流电影爱好者的成就:

----photo missing one more time----

David Sandberg, Kung Fury的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

让我们祝愿他,不要重新服药,不要补上脑洞。



:::注:::我是看图片的分割线

*大概有人会直接拉到这里,本文有图片的版本在豆瓣上是http://www.douban.com/note/502038855/ 有加粗字体和放大标题(...)的版本在公众号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E3MDMzMA==&mid=237420736&idx=1&sn=37fb1a69ba04d981c1bddbc9edd2fbee#rd

*放在这里的影评是把原文关于剧情那段拉到开头,方便不想知道背景的人。所以就是发表过了,各位营销号不要抄了。。。

 4 ) 大开脑洞

8,90年代的集合游戏、动画、真人版的画风让人很难与2015年联系在一起。影片很短、很扯、很开脑洞,比较简单粗暴但又有剧情的峰回路转,让人大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比较遗憾的是涉及到的功夫都处理的日本化了,也许与日本的游戏风靡有很大关系。

几处比较有趣的场景记录一下:1.给警察局打电话,对着大哥大开枪,结果子弹在警察局横飞;

2.时间的穿越借助黑客的力量,雷神的锤子的也有此功效;3.把胳膊卸下了,用枪一插成了电风扇;4.把人连头带脊椎都拽了下来;5.把人摔成纳粹标志状。等等,很有趣。

影片有很多处有致敬的意味,不能完全看懂,只能看个热闹,难免减少了对短片内涵的理解。总的来说,片子很短,怀有猎奇心里,想开脑洞,爱看血浆暴力场面的,大可一看~ 至于与功夫的相关性则并不是很强。

 5 ) 80后们的集体狂欢

在这部诞生于众筹模式下的神级短片里,瑞典导演大卫•桑德伯格用筹集到的60万美元将80后们最熟悉也最喜爱的功夫、警匪、恐龙、怪兽、街机、美女、游戏、音乐、肌肉、时间旅行、跑车、打斗、枪战、科幻等元素全部糅杂在短片《功之怒》中。

全片欢乐畅快、酷到掉渣,而且到处是梗。不得不说,这部短片里装满了80后们温暖的记忆,最适合集体观影怀旧。

最后,不得不由衷地感慨一句,即使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情怀和真爱不够的话也是绝对制作不出这种神作的——看片的时候,不记得有多少个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遍布在家乡各个街道的录像厅中——在那一个个昏暗、狭小且常年弥漫着烟雾的空间里,在那一块块闪烁着炫光的银幕前,有着我最快乐的少年时光。

 6 ) 很怀旧,还可以。

2015年,奇幻喜剧动作科幻短片电影《功之怒 | Kung Fury 》

制作意外的精良,细节也很到位,风格非常的怀旧,当然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很怀旧,浓浓的80年代风格,也就是我小时候的那些流行的东西。

其实这个算是比较小众的电影,cult电影,从各个方面都充满的那个时代味道,也算是故意复古了,不过有些镜头和片段,有的时候我真的似乎以为我看的是个老电影呢~

元素很丰富,潮水一般得回忆不断的浮现,在这方面这个电影做的还是不错的。

---我是怀旧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也许我还没有那么老,这样的分数也许也会被喷,但是我的感觉还是感觉导演玩的很H,并没有把我们带进去吧。

 短评

我去满满的80年代CLUT片概念啊!老式收音机,牛仔裤,街机,充满混乱和不切实际但看起来毫无违和感的元素混杂在一起超屌炸!

8分钟前
  • 66号公路灰狗
  • 力荐

这长度正合适

10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这不就是瑞典的《李献计历险记》吗?只是少了矫情的旁白。如果这片来自80年代,你们会觉得挺烂的,但放到现在拍,你们却只看情怀。

12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还行

全无节操之作,评分也必须恶搞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音乐、道具、氛围还原80年代质感,很逼真。不过故事、动作是印度大片水准,完全摆脱逻辑学、物理学、人体构造学等的羁绊,实现了和筷子兄弟同步。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吹过头了吧。这么饥渴?

21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又雷又神又雷神,脑洞全开,献上膝盖!

2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通过此片了解会玩的80后的精神世界,与其说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元素混搭,倒不如是充满象征义的文化反哺,把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搜刮出来炒冷饭,通过众筹的方式使怀旧风格化。

2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超级cult自制电影,80年代风格和夸张的对白与动作大赞。迪斯科音乐、8bit、街机、迈阿密风云、回到未来、霹雳游侠、蛮王柯南、变形金刚等元素满满的怀旧。只有真正的粉丝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相比之下《弯刀》跟小儿科一样

28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乃们八十年代人真会玩,偶们九零后的看完已跪。

32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神选功夫条子携恐龙骑士黑客cyborg奥丁之子半兽同僚大战超时空功夫希特勒和他的功夫机甲,火爆横版街机动作场面,无厘头电话枪击黑客时间,三十分钟短片实在不够看,期待出长片!

3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哈哈哈哈哈哈都是些什么东西啊痴线版的昆汀附体吗简直奇葩爆了啊宅男操翻世界了~~~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独家熟肉 | 《功之怒》:混过录像厅、打过红白机的必看,各种高能碉堡 *外挂中文字幕由奇遇字幕组@塔拉Tala 独家译制,同时自购了《功之怒》iTunes正版原声原声OST一并打包其中。http://t.cn/R2MTM8R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碉堡已不能形容哥哋震精…

40分钟前
  • 大炎
  • 力荐

电话杀人挺搞笑。你国挫货还好意思叫自己微电影么……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导演功夫脑残粉啊。开始搞不清到底是真人还是3D动画,后来发现导演绝对大龄宅男

44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力荐

FCUK THIS SHIT !!! THIS SHIT IS MARVELOUS !!!

4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烂到爆……炸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屌炸了

4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哈哈哈哈 什么鬼 最喜欢俩小短腿对打那

51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