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

大陆剧大陆1999

主演:许亚军  原华  刘威  刘莉莉  何琳  刘希媛  滕汝骏  

导演:安战军  李小龙  

播放地址

 剧照

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2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3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4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5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6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3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4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5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6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7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8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9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9 12:16

详细剧情

  故事从1978年讲起,陈福生(滕汝骏 饰)是一名电影放映员,育有一子名为陈焕(许亚军 饰)。干部林汉民(韩小磊 饰)是陈福生的邻居,而他的女儿林平平(原华 饰)和陈焕则是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在文革中,林汉民蒙冤受罚,而品学兼优的林平平亦因为父亲的政治问题无缘理想中的大学,与此同时,陈焕被师范大学录取,两人从此渐行渐远。  之后,林汉民的冤屈遭到了平反,之后,林平平进入了北京大学深造,而她和陈焕之间的缘分亦遭受着种种考验。时间如流水一般静静流淌,在时代车轮飞速向前旋转的同时,陈家和林家,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被迫裹挟在轮下,不断向前。

 长篇影评

 1 ) 编剧李晓明叙说“一年又一年”

提起李晓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由他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渴望”,以及“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等一批深为观众熟悉和喜爱的电视剧。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推出的连续剧“一年又一年”入围中宣部“五个一”奖和共和国50周年10部献礼片,编剧还是李晓明。带着对这部戏的兴趣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现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的李晓明。

记者:“一年又一年”以编年体的形式反映了20年来的巨大变化,这个创意是怎么产生的?

李晓明:。戏从1997年年底开始酝酿,1998年春节动笔,9月完成若就编年体这个形式来说,想法更早一些那是我在帮助别人策划剧本时,忽然想到,文革后到今天的这段历史可以细细抖落,逐年来写。

  为迎接建国50周年,我们中心准备献礼片,我就想起当初这个打算:细细地写细细地写也有很多种方法,我想最好是一年一集,从1978年年开始,一直写到1998年年。动笔之前我在北京图书馆泡了一个半月,把1978年年到现在的“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能找到的,都找来很快地捋了一遍。实际上是在呼唤自己回忆,包括当时的一些国家大事,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等等。然后决定材料的取舍。我的原则是不管当时这事算大事算小事,只要今天看着有意思,我就留下它。当时特别大的事今天看来是无意义的,我也不要。当然同样是20年,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我是按照我个人的一种感觉,但我觉得我的感觉或许能代表相当一批中国人的感觉。

客观地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盛唐也好清朝开国也罢,这几个盛世,我们都没有赶上,而从史料和各方面来看,当时它再怎么强盛,也不会比得过我们这20年的中国。也可以说,有史以来这是中国的老百姓活得最好的20年。生活水平的提高,确实可以用翻天覆地来概括。

当然,作为一部电视剧,它能承担的任务是有限的,它也不可能真正地成为一部编年史。我还是写两家人,一个是干部家庭,一个是贫民家庭,这样涵盖面广一些。这两个家庭实际上都是老百姓,是老百姓的两端。这也是我比较熟悉的两个范畴。虽然我没在胡同里生活过,但我可能对这种生活有一种天然的感悟能力。另外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个人真正经历过感觉到的历史,所以我在这戏里写的主要人物,就是我们这个年龄:40岁出头,插过两年队,77,78级的大学生。在这部戏里我还用了一个电影院的放映员,尽可能地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脉落捋了一遍。又通过副食店老太太以及顾客和售货员的关系,反映出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这种变化。戏里用电视,文学,流行歌曲,以及婚姻,感情,道德,价值判断等若干个点 。连下来形成一条线当然一个电视剧不可能把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写出来为什么叫“一年又一年”,它本身就像个流水账一年又一年,过得也挺快;一年又一年,变化也挺大。完全是在个人感觉,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口语化,生活化的东西。

记者:这部戏和别的献礼片相比,除了编年的形式外,还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李晓明:戏以1990年年划界,分成两种风格1978年年到1989年,是写改革开放怎么从无序到有序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纪实的东西多一些,观众看这个戏就会想起当年自己的生活来;从1990年开始,戏的风格,样式到人们的服装,已经跟今天比较靠近了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中国非常平稳地走过了这些年这一段,剧中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物感情的纠葛多一些写到1998年年,越写越近,观众也越看越近甚至感到:?这不就是昨天的事吗实际上这个戏就是想引起观众的回忆,联想,并由衷地感慨一声:这20年变化确实大我觉得这就是向新中国50周年献礼了。

所以与其他的献礼片相比,这个戏离人民的生活更近。其他的献礼片更多的是向大家展示一段过去的历史。而它是要唤起人们对现实的一种共鸣。献礼片也可以拍得很好看。这并不需要你去迎合或是编造什么东西,而是要选取题材的一个点。搞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就要摸准观众的脉,说白了,我个人觉得有意思,没骗自己,我就这么写。一个人当自己的感觉膨胀了,觉得自己写什么别人都应该认为有意思,他的东西就没人看了。所以我每次动笔开写前几集时,是最痛苦的,都要无数遍地问自己:你这么写有人看吗我尽可能设身处地作一个普通观众,冷眼看自己的东西:??如果这个戏是别人写的我会不会看这么多频道,人家为什么要挑中你这个戏停下来?你想告诉人家什么?这些都要事先想明白。我写了这么多剧本也还是常常为这些问题苦恼。

记者:这部戏跟你以往的那些戏相比有哪些同与不同?

李晓明:与我过去的戏相比,它有相同的一面,即那种布尔乔亚式的都市人生,写这些东西是我的强项我个人性格比较平和,我写的戏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东西也比较少。我觉得那种东西是属于非常态的,真正大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还是那种说不清楚的,缠缠绵绵的东西。

应该说这个戏有它的难度。这里的人物关系都是封闭的,21年的跨度,从头到尾就是这些人物,非常完整。这就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因为每年一集,剧中这么多人都得出来晃一圈,而且任何人物都不能丢。别的戏三集不露面没事,这戏三集不露面就是三年不露面,这三年他上哪儿去了,还得说清楚。所以这种情节结构上的排列,特别困难,这种困难观众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我已经绞尽脑汁,使它尽可能地让观众看着自然,以至于你到后来已经不会再去想这一年一年的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人物关系上了。这种方式有时倒逼着你回归到一种生活的原来状态,按照一种生活的正常逻辑来写。

记者:在剧中人物的塑造上有些什么想法?

李晓明:。陈焕这个角色,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高级知识分子 - 北师大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现在的作品写老年知识分子很多,写中青年知识分子相对少一些我想展现的是这样一个人:他看书作学问,平时生活很枯燥,很单调,但也很松弛离婚以后,也有女孩子追他他不花天酒地,也不像老一代知识分子那样过于严谨。他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高级知识分子。戏里我设计的每个人都是“主题先行”的。为什么让他学经济呢?因为这20多年他要不时地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是一种什么状况。我尽可能使这个戏的人物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反映出社会中最典型的这部分人。所以这个戏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设计出来的东西。但它又别于那种瞎编的戏。它必须调动作者全部的生活积累。

记者:在这部戏里你和你的同学的影子非常明显,是这样吧?

李晓明:在戏里我等于是把我的经历,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合二为一又一分为二了男主人公跟我一样,1978年年初从插队的地方考入北师大,但不是我就读的中文系而是政教系,女孩儿半年后上了北大中文系,毕业分到北京电视台,而且是剧本编辑,写的又好像是我。给人物起名字时,也真的是去想那些大学同学的名字。这个戏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写完后基本把我这些年生活的感觉掏空了。

记者:请谈谈你的创作和生活体会。

李晓明:我应该算是中国电视剧产量最高的一个人我从1986年年开始写剧本,精确计算了一下,名副其实是我的剧本有300多集,当“枪手”的也有100多集,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写了将近400集电视剧,共700多万字。写这么多再没几个好戏就说不过去了。我认为我是中国比较纯粹的职业电视剧编剧。但我一直评价自己是个一流的编辑,二流的编剧。

我现在写剧本最大的障碍就是怕重复自己,因为我写的题材面儿比较窄,就是当代都市生活。老想有点变化,但并不容易。“一年又一年”如果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连续剧我可能就不写了,正因为它有点像做古诗似地讲求一种“格律”,形式上有一定的严格的要求,即一年一集,这一年事再多你也得把它说完,那一年事再少你也得把它说出一集来。这倒刺激了我的创作热情。现在电视剧完全市场化了,而且这个市场已经被港台片冲得稀里哗啦。国家拨款,企业赞助早已成为过去,电视剧的创作与播出完全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剧本乃一剧之本,对于编剧的要求就更高了。这对我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的创作高峰已经过去,以往的生活几乎让我写干了,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当代生活这个阵地,因为这是很考验一个人对生活的判断和敏感度的。我现在的 觉就是被逼入绝境。但我这个人又偏偏就喜欢这种事,从写戏的角度讲,这叫置死地而后生。

李晓明说,他有两到三年的时间一个字没写。原因是当时他们中心让他当副主任,管生产管剧本,班子开会决定为全心全意把生产搞上去,自己不要再搞创作。中心搞了个长青藤剧场,要求一年要拍312集电视剧,他在一年的时间里看几千万字的剧本,但是发现老没有好本子。后来别人说,最好的编剧在那儿看本子呢。(1999年9月28日)

转载新浪:好人好梦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8633a60100aqit.html

 2 ) 请回答1978

偶然发现一部这样的电视剧,从1978年到1998年,21年,21集。

每一集都和当时时代变迁中的大事相结合,比如打到四人帮、恢复高考、右派平反、知青返城、粮副食品供应紧张、第一批人下海、价格双轨制、自由市场出现、物价上涨、拆迁、股市暴涨暴跌、海南炒房、亚运会、国企改革、下岗、男足世界杯、股市又一波牛市大妈们炒股被割韭菜、香港回归、九八年抗洪。

在巨大的时代洪流中,又有丰富的细节;彰显着时代特色,又和普通人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男主的父亲是电影放映员,每一集都有不同的电影在放映,就像是中国电影史的一部缩写,从最开始没有国产片,只有引进的比如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到终于开始有国产片《小花》、《庐山恋》,再到《黄土地》、《芙蓉镇》、《红高粱》、《大撒把》、《末代皇帝》、《少林寺》、《英雄本色》、《妈妈再爱我一次》,后来开始引进西方的电影,比如《廊桥遗梦》、《碟中谍》、《泰坦尼克号》,最后落点在《甲方乙方》。中间经历了国产片的兴起、衰落和电影业的不景气,和好片子的再度兴起。

剧里也提到了电视的普及对电影业的冲击,一部部优秀电视剧的出台使没有好电影的电影院更为萧条,比如《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渴望》、《射雕英雄传》、《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一代女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

除了电影、电视,流行歌曲也是个标志元素,音乐本身的选择体现时代背景,同时作为配乐出现又极好的烘托了场景,最开始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春晚上费翔唱了一把火,赶上大兴安岭大火,老太太调侃大过年的唱什么不好,非得唱一把火,这不着火了。再到摇滚的兴起,崔健的《一无所有》、《北方的狼》,后来逐渐又有《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糊涂的爱》、《同桌的你》、《相约98》等,怀旧怀的有点催泪。

二十年的变迁,有太多的细节来表现,非常真实。当然片子本身还是一部献礼剧,有主旋律,但细节上的认真让人感动。人物本身的性格也非常的鲜明,对女性的刻画也很好,每个人都在寻求尊严和自主。

家庭不幸福、处处低人一等的群英要自强,不依赖男人,独自瞒着家人开了小饭馆,虽然也经历了被合伙人坑这样的低谷,但最终凭一己之力有了立足之地。

家庭很幸福的大姐陈青,是又红又专的国企工人,每天早出晚归拼命给国家做贡献的劳模,直到一天下岗被裁,虽然家里条件不错,有老公开了工厂赚钱,但还是完全无法接受在家里做家庭妇女,她说我才41岁不能就这样了。而她的母亲胡大妈,在看到女儿找工作无望的时候,也是在想着不能就做家庭妇女了吧?作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能够鼓励女儿再就业、创业,还挺难得的。

平平和小欧,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事业,可能她们也很难说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平平从知青考到北大、毕业进了北京电视台,不满足于当时工作的无趣进而自费出国读书、留在美国,又作为美国公司首席代表派驻北京,直到被裁。她给人的感觉,确实是不够踏实,虽然一直在追求什么,但似乎比较容易被外界和表象所迷惑,内心永远处于不安定的状态,这一点二十年后今天许多人身上也依然存在。剧中对于她结婚后再出国读书、自己打拼这样的一些事实,几乎没有反对和讽刺的声音,包括丈夫、父母几乎都是支持,这很难得,即使到今天,这依然是许多人会反对的吧。

所以,这真的是一部过于理想的电视剧,角色的每一次失败都最终全身而退,只是陈焕和平平的感情处于悲剧状态,但这对于两个家庭、这么多人来说,其他的事情已经足够完美。现实中应该有更多的悲惨与狗血吧,从最初看这部剧的时候,就总会担心大海投机倒把是不是会被骗的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林一达是不是会被判刑入狱、陈焕会不会变坏等等,可是都没有,最终大家都走在正途上。

不知道如果拍一部从1998到2018的电视剧,会是怎样。

 3 ) 一年又一年

根本停不下来的刷完《一年又一年》,大概也是自己看剧少,很久没这么痛快又迫切的看一部剧了。

前半部分边看边思考国家的政策影响着人的心理意识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穷怕了的人们,一旦国家放开政策就开始怯怯的动作,多次尝试探到了边界后就玩着擦边球变着花样贪婪而又急迫的赚钱。人的命运终究是要放在时代里去折腾,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和所能享受到的物质和思想意识终究是在时代的舞台上去发挥,都是时代提供的,而时代是这样形成的,在中国这种一党、执、政党、指挥、枪指挥、一切的体制下,国家政策创造环境形成时代。个体如蝼、蚁,能想多大事、能有多大产国家、政策都已给你画了圈。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别是在群体里生活的时候,为了虚荣心(别人面前有面子)、为了自我享受(吃好吃的穿好看的用好用的用贵的时髦的)、为了自我精神满足(职位头衔学历以及外面的世界还有自我价值的大多时候自我高估的认知等),所以一旦给一个个体空间他就会不断地折腾。

个人终究是蝼蚁,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有的人在这个时代的前进中进的更快,有得人慢些,跟着时代改变至少是平均数,但不肯与时代为伍的会被淘汰。

剧里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都在拼命地折腾,下岗待业的亮子,年轻人有股劲特别是没钱的时候,不务正业怠工的大海,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一直没有遇到能激发他的积极性的事情,勤劳正直的青儿,下岗后做苦力硬是折腾出一片天地。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找到存在感的群英,一直不满足于现状的平平。而陈焕也是比较典型且比较少见那种专心且能够精心做学问的人。

剧里对如林一达、林平平、朱群英、大海、亮子、陈焕这些人的人生轨迹安排相对合理,逻辑根本是出身和周槽环境。普通人每天关心柴米油盐电视剧和当下的日常流行,如陈焕一家,官宦人家每天关心政治经济政策,林一达政府部门的工作是跟商人打交道最终选择从商,亮子的家境就是很草莽所以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和成就也相当草莽,大海的混合家庭让她基友普通人的耿直也有精明的一面。

该吃的亏一次都不会少,大海做生意被坑,一达做股票全军覆没等教训,后来当机会再来一次的时候,大海能够留个心眼赚下第一桶金,一达加杠杆猛赚一笔彻底翻身。大海感慨,在商海里扑腾了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自己控制自己。

感情,当人的物质匮乏时愿望就是能有个看着顺眼的人搭伙过日子,俗话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极其幸福的。例如大海和青儿,例如群英和一达在四川插队的结合。但当温饱足之后,精神追求便成为人们极其重视的一面,人们会要求尊严会要求地位会寻找存在感会寻找精神共鸣非生活琐碎类的共同话语。

我们总是羡慕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温馨感情,但到了自己身上就会加上很多物质、精神的条件。有句网络语大致是物质的灵魂要房要车、有趣的灵魂要方要车要存款要学历要好工作要幽默要好气质要好谈吐要好社交巴拉巴拉

平平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且有极高人文素养的高级知识女青年,她不但需要一个生活上无微不至照顾她疼她爱她还需要一个生活里不断制造浪漫和惊喜的小确幸,还要具备与她的精神世界高度相当且能够价值观高度契合的人,她需要一个综合体程度极高的男人,她更需要被征服,享受被征服的感觉,比如她喜欢看一向斯文的陈焕摔酒瓶发脾气,而后又撒娇式的让他对她又气又爱的妥协照顾,她需要一个王,并对她俯首。她是理想主义爱情观的典型代表,既需要物质生活的全面照顾又需要精神生活的高度满足。而这种太理想型太绝对的观念,能够找到契合对象的难度极高。感情里人是需要冲动的,她内心里是爱陈焕的,只是未能达到那种全心全意的程度,陈焕的不浪漫没有给平平一个冲动一下去再次把自己给他的机缘,陈焕对平平的包容和默默地爱以及不想勉强她、不喜欢制造冲突的性格也致使他一直安静着始终不说出口,平平需要被征服的感觉,所以她永远都不会主动,于是两人就这样彼此端着客气着。这份感情很可惜,可见人能够敞开怀的沟通是多么的重要,人都太在意自我,所以失去了跟爱的人在一起的机会。小欧和亮子如果在一起会幸福吗,我想大概会是幸福的,亮子对她的关怀和顺从会让小欧在生活上满足,亮子的幽默也会让小欧开心,小欧对文化对思想境界的追求并不会太多,他跟亮子在一起这方面的谈论少了也更加自然的弱化了这方面。亮子说我不是变心了,我是认命了,人和人的关系也往往决定在那一个转身,小欧不甘心,她年轻时谈过几次恋爱发现人是善变的,心里终究是对爱情质疑的。

陪在身边很久很多年的朋友和亲人,我们对他们怀有深情,而激情更多的是来源于新认识的朋友。对刚认识三个月的新朋友,交往过程中经常有新鲜感也容易激发想象,但缺少的是与老友在一起时的那份踏实和自在,人和人的感情终究要靠时间来积累、沉淀一下,经历也经受住了了岁月的洗礼才是佳酿。

不管贫穷和富贵,人终究是要有个精神寄托的,每个人都有心结,年轻人中年人是爱情友情,老年人是子女或者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爱好。时间一长,你的心结就慢慢成了疤,平时不会让你太痛,但总会在某些时刻(特别是脆弱时)让你内心狠狠的悔不当初的痛一把,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

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时代一个又一个的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但人性里的希望、贪婪、抗争在不断以不同形式重复上演。

2018/10/10

 4 ) 大时代的小家庭——《一年又一年》观记后感

第一~六集 主要太喜欢男女主的设定,为了俩人,跳着看剧情,后来觉得这么写实的电视剧,跳着看有点可惜,还是老老实实都看吧。 有郑晓龙参与,除了知道那部《甄嬛传》,他参与制作的耐看的剧可不少呢,虽然水平更高,不过知晓度都没《甄嬛》高。特意百度他的简历,原来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女主的设定和经历肯定渗透了自己或者周围人的经历。我喜欢。还有《北京人在纽约》,也是他的作品。以前出国啊、中年人的故事这些话题离自己太过遥远,最近都要刷的。 百度了剧情,自从知道男女主俩人离婚不是因为移情别恋,心里好受多了。 PS,想起遇见的一位北京劳模,大姐青儿第一集的表现可不是唱高调,那个年代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还不少呢。 第七集 1984年 结婚 太好了,俩人结婚了,住的就是那种筒子楼吧。但是一间小屋收拾的无比温馨,上下铺拼在一起,最多的还是书架和书,能看书,能听音乐,能打情骂俏,能煮面。租不租房,面积大不大能有什么区别呢,就是喜欢学校小屋的这种感觉。 俩人一起去双方父母家蹭饭的时候,感觉平实、温馨又搞笑。 “得,我们俩现在算是走哪蹭哪儿了”。 第九集 1986年 在图书馆的沙发上打开第九集,光看有些罪恶,打开word记录点剧情和感受吧。 那时候的出国潮,对我辈而言,现在也没啥区别。 想起阮老师桌子上的照片,白裤子和黄色上衣,双腿搁在书桌上,恣意潇洒。 平平出国,机场送别。 表示理解平平,不想看那些破剧本,跟丈夫的差距一天比一天大,再这么下去就三十了。在见识过北大后,是应该出去闯荡一番的。 还能看到陈焕跑步,太有追求了,他的出现都是在图书馆中,看书,学习,教书。 平平来信了,继续想念陈焕。信中感慨美国的发达水平。三十年后,我来到这里还是会感慨。 平平要刷盘子,学着像外国人一样独立。陈焕继续在图书馆读大部头的书。我想,我就是冲着陈焕这种八十年代的有追求的知识分子去看的。 群英继续在饭馆做厨师,原来已经瞒着家里好几年了。也是自立自强信念的驱使。不小心发现了丈夫和小蜜的照片(后来是误会)……要悲剧……说出“你也靠不住”。“女人一贪上钱也就不值钱了”。哇,群英要承包经营饭馆了,只是不想依附任何人,终于不做家里的保姆了,而是另外请了一个小保姆。在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忍够了,尽管他们也没欺负她,不过在大家讨论问题时候插不上话本来就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忽然有一种感觉,我不想回家坐在家里看是因为有点冷,合租室友不愿意这么早开空调,没有舒服的可以让自己依靠的沙发,以后要买一个。 老太太喜欢上了气功,那个年代也真是神。林家老头子冷不丁的话也挺好笑的。 1986年,射雕英雄传及香港武打片在大陆火的一塌糊涂。 第十集 1987年 北京的胡同,那时候是八十年代,现在如果老城区有这样的胡同,也还是一样的感觉,只要住的是邻里街坊。 倒买倒卖,大海要倒霉了。 这算是一个普通百姓家庭摊上大事儿了,陈大妈晕倒了。这个北京老太太演的真好。 教授给了陈焕两千块钱救急,那个年代的教授真仗义,可能都这样。不过摊上陈焕这样踏实上进的研究生,谁不喜欢? 大海小富过后,开始骑车回收旧家具,改装家具,并帮别人做家具。我怎么觉得做家具和用家具都是一件享受的事儿。 西游记要上映了,论那个年代电视剧对电影的冲击。《末代皇帝》出来的那一年。八十年代陈冲是真的好红好红。 中央要下决心反腐了,推政企分开。林一达是那个年代干部的写照吧。要下海自己办公司了。 陈焕硕士毕业了,人家可是从政教系转为经济系的,说了,要去美国找平平了,没准可以直接在美国读博士,会选择这条路么? 一达去媳妇开的饭馆吃饭了,媳妇一直没有告诉他自己在外面开饭馆的事情。 第十一集 1988年 林老头和林老太一块晨练了。 林老头说,咱们两家将来最有出息的就是陈焕了。 仍旧是跑步的镜头,然后在学校讲课,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不就是李老师那代人的奋斗轨迹么。 我看电视的时候,反而绷着一根弦,为别的事情烦心。 陈焕当时的工资是一个人一月80元,妹妹表示对知识越多越贫穷,脑体倒挂的现象不满。 焕哥说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整齐不一,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知识分子需要能够守住清贫,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物价要上涨了。林母要拿存折取钱买东西。大家都排队往银行取钱,都拼命往家里买东西。 这年流行《英雄本色》,电影院有救了。 囤积居奇,物价要降了,商人要倒霉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陈焕在图书馆抱了一堆书,认真看着坐着笔记。 群英川菜馆,生意红火,不倒买倒卖,手艺赚钱,屹立不倒。一达主动来找群英说话了,不过这集配音变了,有点不习惯。女方一直在努力缩小与男方的差距,可是男方在复杂的社会中不像原来那般了。群英说,男人在事业不顺心的时候才会想到女人。一达开始担心群英会离开自己了,俩人已经分居多日了。群英只是想到顺心的时候他会不会想起自己? 开餐馆不是不相信家人,还是林父明白事理。农村出来的孩子要强起来也是不要不要的……不愿意成为一达的附属品,有自立的资本了!就这么要离婚了??其实也没第三者么。只是,群英说“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主动选择把孩子留在林家,要净身出户,太有骨气了吧。其实一达不想离婚。 平平要回来了呢。 陈焕挑灯夜读,用台灯,真正的知识人其实都习惯用台灯吧。墙上都是平平从美国寄回来的照片,会不会有点担心呢? 电影院要放点带色的片了了。因为电影院不景气,好歹要为大家凑点过年奖金了。 群英要离开这个家了,环顾四周,其实不太舍得。干了很多年的家务活,全部的家务活,只是不愿意成为一个净吃白饭的人吧。 第十二集 1989年 动荡的一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香港人来北京了,证明改革开放一直高歌猛进。 官商勾结在继续……反官倒反腐败不太顶用啊。不对,一高干子弟倒批件吃回扣得了几百万。一达要脱不了干系了,要跑路了。大海还是很仗义的,要借钱给一达救急。录像机还没有卖出去。 儿子畏罪潜逃,林父一世英名,关键时候群英善良孝顺的本性展露无疑。 平平终于回来了,只回来一个月。感慨“北京的污染太厉害了”。 许亚军的声音还是很有特点的,好听。 平平秀在跳蚤市场买的大牌的便宜衣服,跟家人讲中产阶级的生活。说了,美国的穷人都是有色人种,以及留学生。在金钱社会要拼命赚钱……陈焕坐在沙发上,听她讲话,一言不发…… 回到家后,俩个人,“这些照片我天天看,有他们陪着,我心里踏实,我想你。”这大概是是他出口的最浪漫的话了吧。 小学徒跟着师傅干,也算踏实,陈师傅退休后,要当经理了。学徒制没了吧。 陈师傅被举报私自放映录像片,要出事了,处以罚款,严肃处理,没准没有退休工资了。从第一集起,就喜欢他,踏踏实实一个工人,放了几十年的电影,一辈子的老实人,家里有这么一个踏踏实实的父亲,就像顶梁柱一样,做好工作,按时回家吃饭,绝对是孩子们安全感的来源。想起他当年放《少林寺》时候,他边放电影边在放映室学拳的样子,末了笑出一排牙。也是为了给大家整些将近,结果害的电影院被罚款。就这么退休了。 平平想让陈焕去美国,自己再读个学位。暴露了美国拿绿卡的小野心……陈焕还没做好准备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奋斗。焕焕一直想去美国深造,但是没有定居的打算……人家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管理学。焕焕只是想用自己的专业换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怎能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开加油站进而换取小洋房?焕哥说了,到了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专业!真的是太有性格了,他一定能在学术上成功。但也为后来俩人的离婚埋下了阴影。焕焕是不会为了钱放弃自己的专业和事业的。 群英和婆婆说知心话了,这些年的误会解开了吧,不过群英还是要离婚,为的市委自己留下些自尊。 两大家子一起过春节,热热闹闹,很是羡慕。 焕焕还真是几年就一件绿外套,典型的知识分子,不过第一本专著出版了,要提升副教授了。系里不放,陈焕出国的事情可能要推后。如是在那个年代,我可能不会成为这样的知识分子,但是一定欣赏这样的知识分子,奉若榜样,爱人更好。 儿女们不省心,一对对关系都遭遇危机,这个年过的不顺。 一点国家大事和政治大事都没显露,可是又映射了这一年国家并不太平,家国命运相连,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太平。 第十三集 1990年 看电视剧还真是一点也不觉得饿呢。晚上回去煮面吃? 大海从海南炒房地产回来了,也算艰难,吃了三个月的方便面,这次挣了20多万,还是惦记着媳妇和女儿,回来了,是个北京爷们儿。家里所在的胡同已经被拆了,城建的浪潮开始起步。那么家人搬到了哪里呢?让我想想,那时候是分房么,不,还需要自己掏钱。 丹丹人小鬼大,后来考上北大了,有那么一个优秀的舅舅辅导以及做榜样,考上也并不意外。 青青一年多没有大海的信儿,一直哭,原来是担心大海发了财不要自己和女儿了,这对的感情也深厚的很。 那年开始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把大家感动得一塌糊涂,人们受够了浮躁的社会,愿意来到电影院为真挚的情感哭一场,谁知道有多少的眼泪是为了电影,有多少的眼泪是为了自己已经失去的曾经的本心呢? 陈焕收到平平美国的来信了。那时候的操场是当时的北师大么?北师大在北京人的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 群里在催稿,国内,出来了,似乎可以躲一躲,但有时候又似乎少了一些压力。自己没有目标的话,便有抹不掉的空虚感。 搬上楼房了,能每天用上热水洗澡了。 林父爱做简报,陈焕又出书了,依旧爱吃挂面,俩人是家里最能聊得来的人了。陈焕拿到了访问学者的名额,要去美国了。动荡年代踏踏实实做学问,终有所成。 那年《渴望》红遍大街小巷,我还没有看过,攒着。但是主题曲好听。 也曾心意沉沉,对刚失去餐馆的群英来说,听着这歌,终于要哭了。奋斗了那么久,房东不守信誉收回房子。不过应该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一达回来了。在街角坐在汽车里等着骑车回来的群英,还没有签协议,要不别离婚了好么? 第十四集 1991年 焕焕从美国访学回来了,戴上了近视眼镜。想必在美国访学期间收获很大。毕竟是知识分子,对美国人的认识和平平不一样,或者他感受之一是美国知识分子的敬业精神。平平在商届摸爬滚打,可能更social一点,更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有更多违背自身意愿的妥协,说得不好听有自卑心和自尊心交混在作怪。 总之价值观不一样了,分道扬镳的信号。 这不律师送来了离婚协议书。陈焕很爽快的答应了。 平平把清单什么的列的仔仔细细,不亏陈焕,但是陈焕也不贪图这些。 他把结婚照从墙上拿了下来。吃了面条,开始找烟抽,一桌子的书,散乱着放。这或许是为数不多的爱好。林父林母来看望焕焕了,实在是舍不得这个女婿啊。 焕焕对陈家老人说,也是对自己说吧,自己很爱平平,是唯一爱的女人,但是平平不爱自己,也可能是惯性的依赖。说自己即使留在美国,可能还是会分,毕竟物质的满足不能代替情感。话说,焕焕戴上这副银边近视眼镜,文质彬彬,儒雅秀气,真的好看。 第十五集 1992年 开头太有喜感了,流行文化衫。 焕焕一回家就被大家逼婚,哈哈。也要文化衫,写的是“别爱我——没钱”,笑死我了。 小欧妹妹,这么丑的姑娘也敢带来跟你哥见面? 林一达要炒股票了。 大海踏踏实实开着自己的家具厂,不为所动,赞一个。还是很讲义气的,借给不靠谱的哥们钱了。 焕焕大姐介绍的第二个相亲对象,直接领家里了。这个焕焕能看上,姑娘看不上。见一句打一句,不好好表现,姑娘估计觉得他很闷……面对他消极抵抗的状态,老爹要亲自出马了。 仍旧是这间小屋,不过用上电脑了,够早的了。 桃花要来了,经济学的本科生找她开名人讲座,那么崇拜。 跟老爹闲话,说起跟各机关部委分析经济形势,老爹忽然来了兴致,让儿子站在剧场的舞台上给自己讲课。陈教授要笑场了。老爹提出说说平平吧。父子真心话开始,像一个人的自述,陈教授站在舞台上诉说着思念与无奈。这段时间见过的姑娘,好像是寻找一个替身,但是肯定失败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这样的机会无条件爱一个人……思念也是一种幸福,哎,作者是不是把你写的太完美了。 陈父哭了,为儿子的爱情故事感动。觉得陈父的角色选的特好,就像是从胡同拉来的大叔一样,特自然又特给人温暖。对了还有那位农村表叔,这个角色一点也不多余,设定比较好,基本上几集出来一回,也就几分钟,通过他的视角展现社会发展对农村农民的影响,包产到户、办乡镇企业、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增加…… 这年的中国,股票和房地产都疯了。一达把全部钱投在股票上了。 小欧工资100多元,饭店前台,这是当时比较高的工资水平了吧。 陈教授在小屋子里写论文。忽然觉得房子什么的都是外在的,思想是自己的,享受再好的物质不就是为了一个产出? 陈父的农村兄弟也富裕了,估计是在乡镇开企业了吧。是的。 焕焕终于穿了一件格子衬衫了啊,跟叔叔聊天,还要去农村做调研。接地气的知识分子啊。 第十六集 1993年 哎呀,焕焕会游泳了。 又出了一本学术书,送给林父。那个年代,出了6000本,自己要包销2000本。哎…… 一达要高薪聘请陈焕,还给房子啥的,毕竟是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但是只是买焕焕头衔,骨子里也还是不认知识分子的一套。被我焕焕拒绝了。这样的知识分子被贴上的标签就是自甘清贫,耻于谈钱。但是陈焕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街头。 群英要再次结婚了,跟饭店的搭档。 当年那个本科生要考焕焕的研究生了。这是追教授的节奏啊。 股票狂跌,房地产低潮,上一集陈焕对经济形式的判断太准确了,可惜一达没有听,破产了,应该是很惨,陈焕叮嘱他不要行贿,避免了后来更重的惩罚。陈教授已经有隐约的白发了,学者款标志型白发,更有型了。以后也慢慢学点经济学的东西。 《北京人在纽约》热映。平平消失了好几集了,是不是该出现了? 陈焕很认真的再看这个电视剧。故意显现出字幕:导演郑晓龙和冯小刚之类的,哈哈,俩个剧是同一个制作人啊,细心的观众才能发现吧。 成功安利燕儿看此剧,打赌会喜欢。 第十七集 1994年 平平出现了,气场不一样了。终于也是美国的标准白领了。 原材料涨价,发不出工资……这一年工资水平下降……why? 这研究生,要借老师的炉子改善伙食,拿着书现学现做,应该是考上了陈老师的研究生,专门给老师做饭来了——大胆热烈。来打探老师的感情问题了?还要看照片,感慨比我想象中还漂亮。 俩人要怎么见面呢? 这年流行《大撒把》,要看看。也是描写妻子出国后跟丈夫离婚的故事,陈父推荐儿子去看看。北京人在纽约也是这个故事,那个年代出国拆散了多少个家庭? 平平来陈家看望陈父了。想了想,还是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了。 青儿41岁时候下岗了。合资后裁员。大势所趋。 陈父眼睛不好,看不成电影了,改成听电影了。 第十八集 1995年 平平来北师大了。在漫天飘雪的冬季。盼望下雪天气了。 来到筒子楼以前住的那间宿舍,要见面了么? 其实陈焕早知道她回北京了,只是只要知道她也在一个城市,就挺好。 直接推门就进来了,陈焕出去门也不锁。墙上挂的是自己的照片。 陈焕刚好从外面回来,又是他不小心吓了她一跳,真是太自然了。 聊天似乎很愉快。 平平好洋气,戴个墨镜,头发微卷,不算张扬,很有范儿。 赶紧复合吧,我都堵得慌。 碰上那个研究生,连平平都看出来你那研究生对你不错么……是个好姑娘,结婚的时候别忘了请我…… 女主承认自己当年请律师算的那么清楚是故意气我的陈教授。 我觉得彼此心绪难平,都会失眠。 女研究生跟踪老师偷听谈话,恩,要等到毕业表白么,陈教授那么聪明不会不知道吧。 大姐自立自强,在社区给人送东西赚钱。 平平和母亲谈心事,这辈子不会再结婚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不会有比陈焕对自己更好的人了。 第十九集 1996年 北京房价,3800元一平方米。 平平说了,总觉得有一种漂泊感,在国外觉得融入不进去,在国内又整天说英语,压着牙坚持,生怕被别人比过去。这话《北京人在纽约人》里也有,郑晓龙对在国外奋斗的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解析很透彻。 陈教授的房间,烟雾缭绕。 研究生拿来毕业证书给导师看,挺漂亮的,对老师说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一直都有,工作不好找。于静是来告别的,但是想要老师请自己吃顿饭。坐在饭馆里,女主是这么说的,“我都25岁了,你是第一个请我吃饭的男人”,她要的是一个形式,她希望这个男人是自己崇拜并且喜欢的导师。眼眶湿润了。 陈老师其实明白,说,于静,我觉得很对不起你。点了一支烟,“你是一个好姑娘,会有男人请你吃饭的,但这个人不应该是我,都没有胃口,就走吧。” 为什么要等待?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结果,我希望这种情感能够陪伴我一声。 夜晚的天桥,分别的路口,陈老师伸出手说,如果我伤害了你,表示抱歉,于静终于抱了一下自己的老师,然后说声再见。心疼那位好姑娘,也心疼陈老师。眼眶湿润了。 那时候的师生关系这么纯洁透明。 96年的股市高峰,牛市,连大妈都来炒股了。 大姐给人送煤气。下岗职工的真实写照。 平平和小欧地道偶遇,两个情场失意的大龄女青年,必须去喝一杯啊。 第二十~二十一集 1997-1998年. 昨晚熬夜看完的,后来有点冷,直接把电脑搁在腿上看,所以一起记录吧。 已经要1998年了,印象深刻的是那首《相约98》,其实老疑心俩位天后是在酒吧喝酒时的时候想出来的歌曲,一语双关。 小欧问平平国外时候是不是经常去泡吧?可是哪有,一是忙,二是资金紧张,所以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舒爽。平平这样的高干子弟,也需要边打工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那个年代有理想的人都得吃一番苦头,只不过国内农村的小县城的要到大城市吃苦,大城市出来的有追求的人去国外吃苦。 最后两集尘埃落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亮子不太够得着小欧,于是找了一个地位匹配的人结婚,小欧不是没有失落,即使重来,也还是不会选择亮子。 群英还是坚决的和一达离婚了,然后再婚,这次找了一个老实巴交和自己地位相符的人结婚,一达经历人生大起大落,最后忘不了的还是群英。 要等着看的,还是陈焕和平平这一对。 俩人保持一种朋友的关系,林父生病的时候,陈焕在医院的时候,拦住叛逆少年,就那么几句话竟然把他劝服了,教授果然是教授,这一幕扫在平平的眼里,眼角里全是笑。 俩人都被重新催婚。但是一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另一个是“看准了一个人就要喜欢一辈子”,除非复合,只怕都要单身下去。 那位女研究生倒是长情,继续读了博士,在结尾的时候直接问老师“现在跟你求婚,你会答应么”,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不会”。其实这位女生这么大胆反而毫无违和感,也许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那个年代大部分师生关系的写照,君子作风。 最后的离别,总算是留下来一些希望。第一次告别,他主动去她喝酒的地方找她,然后聊聊,她是一定要回美国的,即使要重新找份工作,但毕竟还好。下雪的夜晚,俩个人相互挽着——这不是情侣是什么,但是演的一定也不夸张,关系好的朋友真的可以这样,何况40岁的时候,真的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吧。 第二次告别,他主动打电话找她到自己新分配的房子看看,然后继续说话,她那么倔强,不会承认跟他离婚已然后悔,这些年找对象的参照物就是他,可是还是不愿意留下吧。 他建议她好好创作一些东西,比如剧本之类的,毕竟是搞影视专业的,她听从了建议,重新回到美国后就花了半年时间写了一本《我们的故事》,是的,能够记录下来那一代人的经历本身就很精彩了。 也许她会再回来的,他在机场跟她留言说还会再见面。我希望这样。 零星观后感: 可能也跟演员演得好有关,我觉得这部剧中,男女主角的关系处的特别自然,无论是青梅竹马的朋友,还是后来结婚成为夫妻,还是离婚后再成为融洽的朋友。也跟俩人一直都在进步有关,尽管男主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女主高干家庭,但是起初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老三届名牌大学生弥合了家庭出身的差距,这是后来俩人能够结合的前提。哪是那么多的青梅竹马都可以前进一步顺利成为夫妇的。 不过也只要在大城市才有可能发生,即使以前的家在北京的筒子楼,上海的弄堂也都没关系,一起继续考进本地大学,感情基础在,兜兜转转,我想,后来认识成为夫妻和青梅竹马成为夫妻,谈话和相处模式是不一样的。小农村和小县城的话,需要不那么反感的有男生/女生一起跟上前进的步伐。环顾周围发小,连大学毕业的都很少,一下子卡掉了…… 真的是好喜欢许亚军这个演员,开始深度喜欢上是因为《李春天的春天》,两部剧角色都很讨喜。八卦什么得丝毫不影响我的喜爱度呢。马上看他的访谈…… 其实那个年代大陆有不少好演员,女主演的也好,大眼睛会说话一样,但是不属于大红大紫那种,好吧,这样的剧本来就是给上年纪的人看的,大家顶多就是喜欢。一般也都出身大院或高干家庭,有一定的文化、生活背景熏陶,就像是在演自己经历的事情,手到擒来,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会觉得好新鲜,有此类生活经历的人会感觉好真实。 郑导应该是出国潮时期的一批人,剧中平平自述的双重身份认同模糊、漂泊感差不多是一代又一代努力融入国外主流社会的心路历程,这段在《北京人在纽约》中也有。这样的观感在近几十年内仍旧不会过时,只要发展中国家的人趋之若鹜去发达国家,并且面临从一种价值文化观念转型到另一位价值文化观念的时候。 陈教授应该很优秀,按剧中人物的设定,今年应该就是60岁左右,正是越老越吃香的专家,手握不少学术资源,成为一些人眼红的对象。但是反过来看,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参加高考,跨过人生最重要的独木桥,八九十年代,在人心浮躁、纷纷趋利的时候,他们忍住出国的诱惑,忍住下海的诱惑,忍住学商勾结的诱惑,守住阵地,埋头苦读,终有所成,换句话说——这也是他们这代人坚持不懈辛辛苦苦换来的成果。怎么觉得就像是在了解我导经历的年代~……陈老师埋头苦读的场景应该会激励我好几天的吧。感谢郑导把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塑造的平实、光亮接地气,看来骨子里还是很尊重知识分子、尊重人才的。最近一些影视剧已经出现了不少个猥琐满嘴跑火车的“专家”,可怕的激烈的反智主义啊…… 最后,极其羡慕平实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

 5 )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是感情

作为一个七零后,最近才在朋友的推荐下,第一次看了此剧。(全国热播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里泡图书馆,没有电视看)
虽然,前十年的历史有经历无印象,但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了,而后十年却是真正切切地经历了。
弹指一挥间的20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恍如隔世。

谁曾想,一个时代的人会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命运起落,
谁曾想,读书在N多年的时间里,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寄托,
谁曾想,从物质的贫乏到物质的极大丰富,从对电视手表的艳羡,到汽车走入家庭,片子中,陈焕妈妈多次在面对新生事物时的态度,(要这个东西干啥…… 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反映)大概只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才有如此大胆的想像,但当时的我们,都拿这个当故事来说,没人信。
倒回20年,谁都不会相信!

导演以一年一集的方式(编年史的方式)展开剧情,现在来看比较平常了,不知道在当时是不是算创新。但至少很用心。 当年的重大生活事件或变化(如蛤蟆镜、录像厅、霍元甲等),其实每集当中,导演还都以各种方式呈现一两首当年的流行歌曲、一两部当年的流行电影(陈焕父是个很好的载体)。既是记录,又是回忆,还有暗喻。

看了上面多篇评论,似乎更多地着眼在陈焕与林平平的情感中,其实个人觉得,此剧演员很多都演得精彩,令人喜欢。

喜欢之一:陈焕妈。一个地道的老北京妇女,朴实的、生活化的话语或令人捧腹,或直击要害,又非常得真实。象前面说的,每每大海给家里整了个新玩意儿,她的评论总让人觉得落伍,但当年,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最搞笑的是那句:还是我女婿说的对,这是股市,不是银行。

喜欢之二:大海。或许演得就是刘威成长的经历,反正看他演大海这个角色是相当地顺手,那种轻松与自然,应该既有表演功力的反映,也有对生活真实地了解所致。而且,前期(在工厂到练摊)的表演较后期(当老板、炒股)要好,当然,后期的戏份也少了一些。
喜欢之三:陈焕爸。 片中多次出现他在放映口的特写,如同油画,耐人寻味。小小的放映室,从生活到电影,一样地感悟朴素的生活真理。真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其实,片子中的情感有好几条线索,呈现的也是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在面对命运、感情时的抉择。
大概数一下:陈焕、林平平一对,大海与陈青一对,林平平哥哥与群英一对,亮子与小欧半对。2对分手,一对没成,剩下的一对,先是瞧不起,后来是提心吊胆,折腾十余年,苦尽甘来,最后总算过上了好日子。背后,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性格的使然。

令很多人动容的,或许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变化得令人目眩的时代里,那些不变的东西。对爱的执着、坚守。变,很容易;不变,有被动,有主动。主动的“不变”,才需要一份定力。
记得前些年,“提速、提速、再提速”是见诸报端的热词,到今天高速铁路、飞机出行、汽车进家庭已在生活中普及。在速度中,我们已经看不清生活的本来,只有与速度俱进的欲望,欲望似乎也被提速了。第七集8分40秒左右,陈父就有一句话:心呐,静不下来了。(为了找林平平哥哥的名字,随机地放了一集,刚好听到这句)


于是,有人开始提倡“慢生活”,慢一点,更健康。(好象广告语啊)

我们终于要从暴发户阶段迈向大众小资的阶段了。


PS1: 终于找到了,林平平哥哥叫林一达。
PS2:片头歌曲有点象渴望的旋律(或者那个时期的电视剧主题曲),不知道作曲的是不是一个人。
PS3: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句短评:“林一达和陈焕相比较,也许我还是挺不切实际的一个人,因为我更欣赏陈焕,然而如果要我居住在他的陋室,我怕是吃不消的,所以我在深刻地反省自己,提醒自己珍惜自己的拥有。”这是大实话,问一问喜欢陈焕的人,如果与他在那样的斗室里,那样的学生床住上五年、十年,现在有几个愿意的?
PS4:猜想:如果再来个续集,99-09年,这十年又将如何写呢?

 6 ) 从感性到理性

本来是冲着许亚军去看这部剧的,因为在那个有些浮躁怠惰的夜晚,忽的想起一位好友曾经跟我说过,《一年又一年》中的许亚军还是蛮单纯的。
    在土豆中搜素,没想到真的还有这部老剧集,照例是按照一贯的“拖”着看电视剧的方式,虑掉其他人物线索,直奔陈焕和林平平的剧情,而且是从林平平从美国回来后开始看起的。他俩离婚这么多年了,各自都还是单身,平平回来后也没有马上去见陈焕,似乎有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情,想去触碰但又不敢触碰爱人(还是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抑或曾经伤害了最爱自己的人的那个不堪的自己)的错综纠结的心绪;陈焕也说,知道平平回来了,不盼着见面,只要知道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就已经很满足了。很有情节张力的戏,让人对他俩这么多年后第一次见面的那场戏充满强烈的期待。终于还是见了面,还在那间简陋狭促却温馨的宿舍单间里,万语千言,心绪难平,双方却都保持着克制和冷静,使得那些不经意的情感流露——一句富有潜台词的话、一个凝视,一种不由自主的慌乱无措——都因承载了十几年的时间和情感重量而变得让人难以承受和直面。
    不算长的见面中,林平平说错了两句话,本来出于好意,或者说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歉意,但话一出口,却只戳到对方的痛处。揭的是对方还未愈合的伤疤,提醒的是两人在这段感情中自始至终不平等的地位。林平平本以为表达了歉意可以让自己真正安心,没想到只换来对方的愈加难堪和自己更深的愧欠感。伤害是已经在了,不提起也许就是最好的补救了。男人的自尊原来也是这般坚不可摧。
    两人的结局让人伤怀,也许两个追求纯粹理想追求的近乎执拗的人,只可能有这种现实的收束吧。
    为他们的感情叹惋没多久,第二天,又从第一集开始看这部剧,本来是想从头去梳理他们俩的感情线索,从他们的过去找出会有这样结局的原因,却发觉这实在是一部平实细腻的好剧。演员都是本色演出,那涌动着鲜活家常气息的场景和人物对白,掀动着我心底小时候的记忆,虽然是不同的城市,但却曾经历过同样的时代。以今人的眼光来回望过去的日子、曾经的时代,有些淡淡的感怀忧伤,但更多的是感悟到,原来我们都曾幼稚过、年轻过,在那时那刻,我们的眼光都只盯着眼前或过去,不晓得稍微放远一点,其实那遥不可及的、想象之外的未来原本触手可及。不由想起霍金斯的那句,年轻时代就要敢想敢做,即使把裤子撑破了又怎样呢,撑破了就坐下来吧,呵呵。
    从过往曾经真实的幼稚和冲动中看到生活的潜藏的无限可能性,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从剧中萦损柔肠的感情戏中走出,渐渐回复理性,再来看陈焕和林平平的情感,似乎能看的比较清楚了。男人只是你的伙伴,不是你的支柱。即使共同拥有曾经真纯的回忆,没有了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事业开拓奋斗阶段)的相互陪伴,即使再见,两人各自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起的机会也不会太大的。空守回忆是不足以走向未知漫长的未来的。这个才是两人做出那样最终选择的内在原因。
    

 短评

这就是大陆的请回答1977啊,特别带劲。

5分钟前
  • 西沉
  • 力荐

五十年大庆时的主旋律,当年很喜欢看,还觉得许亚军很帅… = = 始终还是喜欢把一群人搁在时间和年代中自然风化的故事,岁月自有其不动声色的力量。

9分钟前
  • levitating
  • 力荐

中国电视剧表导编高峰,无愧于世纪之交的使命

14分钟前
  • 原节子
  • 力荐

一年一集 这就是中国的请回答1988呀。

19分钟前
  • Melanocyte
  • 力荐

特别喜欢这个“放映员陈福生的一生”,为别人放了一辈子电影,却从没有作为观众去看过一部电影,老了得了眼疾只能听电影的情节真的太感动了。时间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变化是如此残酷,太真实了,真实到不像是在看剧。

21分钟前
  • 24city
  • 推荐

更像是纪录片的电视剧。

24分钟前
  • 张无情
  • 力荐

每个人物刻画得都很到位,好喜欢陈焕妈妈的神吐槽,简直是吐槽界的祖师奶奶

29分钟前
  • 豆子菌
  • 力荐

小视角,大格局,看完一部剧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更难得的是这么宏大的背景丰富的内容居然只拍了21集,想来过去的电视剧大多如此,再复杂的故事,20多集也能讲完,每集每分钟都满满的是内容,再看看现在,唉,一声悲叹...另外说一句,许亚军演活了陈焕这个天使一般的男人。

32分钟前
  • EuropaIvy
  • 力荐

陈焕是1978进的北京师范大学,修读政治经济学,本科毕业后留校,随后边当讲师边读研究生,出版专著,升任教授。在喧闹的人人捞金的八九十年代,他对下海无动于衷,住在学校宿舍里清贫度日,直到最后一集才分到房。他有一个不爱他的妻子,他对她说他俩的关系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失败。他还有一个爱他的一路读到博士的女学生。是不是有《斯通纳》的感觉了,如果拎出陈父的线,大概会是一出《天堂电影院》,拎出群英的线,会是女性餐饮创业奋斗史,拎出一达大海的线,会是股票房地产的动荡过往,女主的母亲还是出版社编辑。一部映射出许许多多时代侧面的剧,最后一集《相约98》唱到“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可最终,人只有一天比一天更衰老,爱情也只令人心碎。

36分钟前
  • 树上霜
  • 力荐

舔许老师颜值巅峰最好的素材,分分钟美的像幅画。若是现实里无趣的男孩子有陈焕儿这么好看,他就是在一万场音乐会上睡着,我也会在会后把他吻醒

38分钟前
  • 你不认识我
  • 力荐

陈焕说平平不喜欢他,跟他结婚只是因为被感动了,当他想明白这一点也就坦然接受离婚了。平平说她难以再爱上任何人,因为不会再有人像陈焕一样对她好。我曾经也怀疑我对我老公是不是真爱。看到平平才发现,幸亏。现在想明白,我们最爱的是自己,谁对我好我爱谁。

41分钟前
  • 嘉禾
  • 还行

那时候觉得许亚军特好看=_=!

45分钟前
  • 推荐

20年过去了,我们的观念没有变的更多元更包容,反而更局限了。

46分钟前
  • 业余影迷徐淼淼
  • 力荐

祁厅长真的好适合演这种苦情而奋力向上又和白富美纠缠不清的男青年啊!

51分钟前
  • 木棉花开
  • 力荐

据闻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电视剧。焕儿家的老太太老爷子都非常可爱,里面对感情观的刻画比现在的剧要更开放包容,如果是现在,估计一定要给焕儿平平小欧弄个感情上的“尘埃落定”。比现在打着独立自主女权旗号的某些电视剧,里面的女性角色才是真坚强独立。

5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改革开放近20年大概会是新中国最蓬勃向上的年代了,这是无可替代的黄金时代,怕也是后无来者了。最开始时人还很纯朴,互帮互助不求回报;那时的学生青年还在较真诗和哲学,还在乎青梅竹马;那时的亲人和朋友都是真心实意的。后来的后来,一切都变了,好多事也回不去。(几天连续看完,感谢友人推荐)8.8

5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我小时候就是中年人品味么?

59分钟前
  • 伝説の少女A
  • 推荐

请批量生产大海和陈焕

1小时前
  • OH12390
  • 力荐

撇开九九年拍摄的渣画质,以及又红又专的植入,真心是部好剧,二十一集浓缩成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每家每户的故事线很完整很紧凑也很真实。结局没有很庸俗的大团圆,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符合每个人的人设,这样的本子和创作真是近十年来难有。。。

1小时前
  • 小锅子
  • 力荐

迄今为止看过最高水准的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要排第二了。

1小时前
  • sug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