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

大陆剧大陆2010

主演:段奕宏,吴秀波,左小青,赵峥,王媛可,杜志国,万茜,杨立新,周璞,午马,朱泳腾,王志华,馨子,刘洁,陈彦妃,高明,张亮,巫迪文

导演:毛卫宁

 剧照

上海,上海 剧照 NO.1上海,上海 剧照 NO.2上海,上海 剧照 NO.3上海,上海 剧照 NO.4上海,上海 剧照 NO.5上海,上海 剧照 NO.6上海,上海 剧照 NO.13上海,上海 剧照 NO.14上海,上海 剧照 NO.15上海,上海 剧照 NO.16上海,上海 剧照 NO.17上海,上海 剧照 NO.18上海,上海 剧照 NO.19上海,上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4 12:15

详细剧情

  刘恭正(段奕宏饰):民族实业家,在旧上海创造了一个“大世界”的奇迹。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命运,在一场繁花梦飘逝之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落得两手空空,面对一个爱和恨交织了一辈子的情人韩如冰。刘恭正和韩如冰两人之间既爱又恨、既疏又亲、充满了相惜与相斥、误解与理解、分道扬飙与重修旧好的几十年恩怨情缘。  顾业成(吴秀波饰):在黑白两道间如鱼得水,既心狠手辣又仗义疏财,既贪赃枉法又盗亦有道,成功地凭借租界这块温床,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流氓变成了鼎鼎大名威震一方的上海大亨。  佟光夫(赵铮饰):深受西方金融思想熏陶的佟光夫从开办小银行做起,后来成为国内着名的金融家和国民政(螃蟹)府的财政大员韩如冰(左小青饰):刘恭正、顾业成、佟光夫三人少年时代的同窗,侠骨柔肠,却又性情乖张的奇女子。因家道中落被后母卖入清和坊书寓,少年时代的刘恭正暗恋如冰却一直没有表白,只是佟光夫和顾业成曾经代为牵线。如冰被离开皇宫的老太监明公公看中,要将她纳为夫人,并要求她代续香火以作赎身的交换。如冰为救刘恭正答应明公公要求,与刘恭正产下一儿一女,但两人终生未成亲.

 长篇影评

 1 ) 《上海上海》人物原型分析

最近在看上海上海,讲述了中国动荡的年月里三兄弟在上海的发展。不错的一部电视剧,看电视剧之余对剧中人物的原型产生了兴趣,于是对那段历史重新回顾了一下。

首先从刘恭正的大世界说起,历史上,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由黄楚九创办。那刘恭正自然是由黄楚九抽象而来。真实的黄楚九是以医药业起家,他以中法药房为基业,于1912年创办新新舞台,1913年创设“楼外楼”屋顶花园。同时又合资成立新业公司,租地建造“新世界”游乐场(今南京西路、西藏中路口)。“新世界”拆股后,又于1917年集资创办中国最大的“大世界”游乐场。1918年又独资创办中华电影公司,1919年开办日夜银行,1920年合伙开办“上海日夜物券交易所”等文化、金融企业。这与剧中刘恭正的经历以及产业十分相符。

但与刘恭正的痴情所不同,黄楚九贪恋女色、妻妾成群、外室无数。其外室孙氏生有一子,想必便是剧中韩如冰的原型,但终究来说,韩如冰这一奇女子不管是其个人性格还是其经历,都更像是一个小说里的人物。而她与刘恭正的这份情感纠葛,给这部戏增添的不少的亮点。

1927年后遭黄金荣、杜月笙等人打击,黄楚九急恨交加,从此重病加身。1931年1月19日病逝,享年五十九岁。而剧中的刘恭正不知结局会是如何,只好耐心的看下去了。

前面提到黄金荣和杜月笙,关于杜月笙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他一改传统流氓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文,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充当打手。”而在剧中那个四季长衫的青帮老大,想必大家都能猜得出,便是三兄弟之一顾业成。而杜月笙四太太姚玉兰,就是剧中顾业成夫人姚玉兰。杜月笙的五太太孟小冬,即是剧中宋小冬。历史上的孟小冬曾师从余叔岩,与梅兰芳曾有一段佳话,后与姚玉兰杜月笙一起赴港,嫁予杜月笙。剧中宋小冬也是师从余叔岩,且剧中还有顾业成爱听余派,并为宋小冬送花一幕。相信他二人在后面也应有一段美丽情缘。

三兄弟另外一个,佟光夫,其原型应该就是1915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陈光甫,中国银行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190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年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翌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27年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同年创办中国旅行社。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商太古洋行合资开设宝丰保险公司。1936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194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并主管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1950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易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定居台湾。196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台北复业,任董事长。1976年卒于台北。与佟光夫经历颇为相符。

前面与杜月笙一起提起的另外一个人黄金荣,是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流氓“三大亨”之首。通过其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比较重要的几条。
1900年:在苏州结婚,娶了林桂生,之后回到上海。
1903年:获得法巡捕房一枚银质宝星。
1922年:杜桂生发妻下堂,娶了露兰春。
1922年:晋升为巡捕房华人督察员。
1923年:与露兰春离婚。
这几条在剧中均有体现,我们可以轻易的判断黄金荣就是王鼎松的原型。而杜桂生便是桂芳姐,露兰春
便是杜兰春。据记载,露兰春的看家杰作《枪毙阎瑞生》中“莲英惊梦”的一段唱,后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使其抑扬顿挫,缠绵多情的唱腔风靡一时,她也成为擅演时装戏的京剧名角。露兰春的这段经历在《上海上海》剧中未曾修改,只是露兰春换成了杜兰春。

历史上孟小冬、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四人曾在上海大剧场同场演出,这便是剧中大世界的四朵金花。除了粉菊花未曾提及,与剧中人物不符之外,其他均尚未做太大变化。

上海上海这部电视剧,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很多地方还是可以看出历史的影子,也许通过这部电视剧无法去了解一个完全真实的历史,但至少可以通过他让我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尽力去了解那尘封的往事。

 2 ) 挺好的剧从中间烂掉了

在刘恭正开赌场前我是没有快进的,我也一直把他当黄楚九的原型来看。虽然觉得韩如冰为了一笔财富守一个诺言的设定很矫情很牵强但是也可以接受,因为情节确实挺吸引人的。(另一句现实中应该没有这种人,为了一个诺言一个约定一笔财富毁自己一生,毁孩子一生,其实早把实情告诉刘恭正什么都能解决,但也没后面那么多戏了。)看之前我看了些豆瓣评论,我以为是三兄弟的发迹史,36集应该有一部分以杜月笙为原型的顾业城的戏,然而没他什么事,他的故事都在交谈里,开头杀那个人杀得我挺激动的,我满怀期待的等着看顾业城的发家史……好吧,没演,但是刘恭正怎样做生意也挺有意思的,虽然他每次起步都是老太监的钱,其实我好想说他是软饭男,后面居然还短了人家20万……20集之后整部剧的主题就开始歪了,特别是几个孩子长大后那些国恨家仇都特别无趣特别无聊,忍不住一直要快进。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演小楠那个演员陈彦妃,这个演员每部戏都是一副个性十足的刻薄样……很多豆友说烂尾了,其实从中间就开始烂了,越到后面越烂,如果这剧能一直保持前20集的水准绝对会成为老上海题材的经典作品,可惜了!

 3 ) 表演精彩,看着过瘾。

都是老戏骨,表演都很精彩,看着很过瘾。只是有一些只有一两个镜头的演员演技实在差,成年明达鹏演员太看着那么老演技又那么差,说明导演没尽心。我不能确定上海“囡”的发音,剧中刘恭正和韩如冰好像是读作nv,百度百科里读作“nan”,应该是剧组搞错了吧。刘恭正真是个典型的生意人,超级现实,赚钱不择手段,谁都忽悠谁都骗!大亨刘恭正为人处世都不如一个女人韩如冰。有一些穿帮的地方:第四集顾业成从赌场走的时候,没拿钱就离开了。第九集刘恭正婚礼,阿成把他和韩如冰的女儿送去,那孩子刚出生,怎么那么多头发呀?第十七集大世界里边顶缸表演,缸上写着繁体和简体两种龙字,那个年代哪来的简体字?第二十四集开头,刘恭正顾业成去码头前坐上的车,和到了码头后下的车,根本不是一样的车啊。第二十七集前半部打字说淞沪抗战经过几个月已经结束,后半部亚男过生日十九路军又开始抗日,到了第二十八集开头又说签订了停战协议,是不是剪辑的时候前后顺序搞错了?第三十一集刘晓南给佟小海打电话,居然问你在哪啊,难道对方有移动电话?你往哪里打电话他当然就在那呀。第三十一集莫雨村去看话剧参加酒会直到带着刘晓南坐车离开都没有保镖,军统为什么不下手呢?

 4 ) 仁者见仁,爱者见爱,我见政治与沧桑

我喜欢这个故事。

首先,我得承认,我在前面十五集基本上是一看见男一号和女一号在一个镜头的戏就跳,对他俩腻腻歪歪“其实我爱你你爱我但是我就不能告诉你我为什么不能嫁你”的戏码兴趣不大。

那我是从何时起开始不再摁快进键呢?从几个儿女先后选择共产主义的时候?在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在生日会后,潘凯第一次被抓的时候?

我感谢这出戏,尤其感谢后十集,那一个个子女令人气愤又无奈,那一次次被抓、一次次讹诈,赫尔曼被骗走家产手中滑下电话说出我被骗了的时候,顾业成、顾老板为那几个子女导出奔波,到处找人买面子。那几个孩子太傻了,他们的父母说出跟我的父母一样的话,我呢?我也曾说出跟他们一样的话,未来也可能会说出顾业成、刘恭正佟光夫一样的话。

看完30集,我才恍然发现,剧情是在离奇地重复,这几位少年少女、陷入的都是同样的戏码,一次又一次的抓人,一次又一次的讹诈,一次又一次放弃家产救她们。尤其是给日本人的钱,这钱,干什么不好?抗日不好吗,但我又说不出让父母放弃孩子、钱都捐给抗日的话。但为什么我会陷入这重复的剧情,为什么我没有吐槽?大概是,感情融入了进去吧。

其实我也知道这剧情不靠谱。几位上海大亨的子女,一个个冲在最前线,然后被抓、被赎,然而这就是戏啊,戏是什么?把有趣的人物丢在着火的房子,撤下梯子,让他们自己爬出来。

一开始,我是真的有给这几个孩子一点教训,让他们张长记性,别老给父母添麻烦。顾业成第一次求人,我真是看得悲怆,然而剧情直转之下,不是几个熊孩子乱闹然后他们的父母收拾乱局的故事,虽然他们不如他们的父母、每件事都能解决得漂亮,但从刘亚男闯入江上蛟的屋子的那一场戏开始,我突然被震住了.......他们是净给父母添乱了,但他们也并不是熊孩子,他们只是一群在家国危亡之际、选择了自己的路的、一群没他们的父辈那么聪明的孩子。潘凯死了,他是第一个,然后是刘亚男,然后是刘晓男........

可能是个人的感觉吧,总觉得31集版的更干脆利落,36集的有些拖沓。

 5 ) 钱与情

也来写点自己的感受……

“上海上海”和很多大陆电视剧一样,水墨舒展的前部,曲折跌宕的中部,牵强草率的尾部。看完感慨颇多,遗憾颇多,尽管洋洋洒洒36集的剧集里,可圈可点的情节不少,也有成熟演员的细致表演将人带入场境角色,恰到好处的暧昧环节,丧子的悲恸凄惨感人,可是欠缺缜密的编剧越往后破网越大,严重降低了整个故事的可感性、可信性,以及对故事结局的认同性。

本来是冲着段奕宏这个演员来的,后来发现粉吴秀波和左小青的人也不少,个人认为此剧中着实要数吴秀波的表现优胜,当然还对另外两个戏份相当少的演员的印象深刻,一个是提纲挈领、火眼金睛的老太监,一个是敛财贪色致使刘家漂亮大小姐命丧黄泉的那个叛徒酷吏,这两个人一老一少,台词少,所处的剧情段紧凑,表演上不着痕迹。



故事主体上,依旧是死铁的哥们义气+拧巴的爱恨情愁,三个光屁股长大的朋友,刘恭正(段奕宏饰)、顾业成(吴秀波饰)和佟光夫(赵峥饰)分别走商道、黑道、政道,相互扶持帮衬、如何在大上海立足扬名又在时代里浮沉的人生历程。三人小时候的女同学韩如冰(左小青饰)是一号女主角,韩与刘应该算青梅竹马,从小就种下了情根,顾与佟也是喜欢韩的,只因女主角做出了选择,也就隐匿了情感。

“卿若践我三生约,我定酬卿一念痴。”这是戏里韩如冰反复对刘恭正言说的一句台词。男主角写给女主角的诗句是“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个句子真的很感人,字字凿凿,满满的承诺。可是我更喜欢-卿若践我三生约,我定酬卿一念痴,此句赋予诗情画意,我在暂停播放吃饭的路上一直念叨着这句诗词,真是情意绵绵。不说诗词了,反正刘恭正和韩如冰的感情真是看得让人心焦,大家都问,如冰为什么不告诉他了,她不能嫁他,是因为她信守一个诺言,而这个不准改嫁的诺言是为救他的性命而作的一个交易。他们彼此相爱,却因猜忌、傲气,给予对方抽筋动骨的伤害,她拒绝他的求婚,他在她孕产时拒绝探望并娶妻,她又在婚礼上呈现他们的私生孩子使他难堪,她一次次挑战他的勇气与斗志,却又一次次帮助困境中的他实现可能……,这对相生相克的恋人终于走到一起是本剧唯一让人宽心的圆满之处。



刘恭正,从父亲手中接过一个戏院的基业开始创业,立志赚大钱,出人头地,他做到了。刘是一个锐意求新、头脑机灵、敢打敢拼、遵信守义、正直善良又有些心高气傲、野心激越的这么一个商人。段奕宏在此片中的表现尚好,所体现的这个商人也有些痞,但儒的成分多。刚猛的劲有些收敛,也不比袁朗和死啦死啦那样俏皮,这个商人更冷漠理智、更沉稳自持。

都说顾业成这个角色其实是杜月笙,黑白道通吃,残酷又温情,盗亦有道之徒。吴秀波的表演稳健内敛,眼神面部表情丰富到位,对如冰的爱隐藏在一双微愤的眼角,一只握紧的拳头,还体现在为她行事办差的细致与风风火火里。对孟小冬的爱体现在专注、欣赏的眼神中。顾说话语速平稳,逻辑严密,总能点到问题症结,勇于承担,雷厉风行。长衫肃容,锐眼慧心。这部戏所体现的50年跨度在这个角色的妆扮和表演里体现最真实自然。顾业成欠于丰富和浪漫,可是更有血性和担当。

光夫这个人,典型的西洋海龟,眼镜,严谨,刻板,纯厚,老实,温柔,政府正规部门,专业的金融知识,独当一面的职业技能,后来自己独立开了上海第一家私人银行,可是人脉圈子总交织于政府、政治,得支也受困。对朋友谏言献策,不避讳,不护短,开门见山,同时原则性强,按部就班,不允徇私舞弊,规则维护者,关系的平衡者。



电视剧前半段主要是三人的奋斗史,当然作为主线穿插的是阿正与阿雪的相好与争斗,阿成对阿雪的照顾,新婚妻子贝心洁的加入,梨园四大新秀名角,其中两位做了阿成和光夫的妻子。还有英国友人赫尔曼的奋斗史和情感经历这条辅线的推进与描述。后半段主要是四个家庭的孩子(刘恭正有两女人)的成长,国家局势的变化,家庭规模与状况同国势一起没落,因抗日&内战而引起的企业倒闭、财产缩水、子女激进,白发人送黑发人等家庭变故。狗血的编剧在此体现,四个家庭死了三个孩子,刘恭正和韩如冰的双胞胎孩子都死了。在我们观众看来这些牺牲是很突兀和不必要的。年轻演员挑选不够细致,表演参差不齐,使得后半段有些粗糙浮粒起来。

╮(╯▽╰)╭,看也看完了,聊也聊得差不多了,想到最后一帧画面,2010年的上海,开篇还在辛亥革命,100年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改变还是得抓住机会,尤其年轻那会。缩略看完几位大亨抑或枭雄的一生光景,事业与家庭,利益与情感,前者是硬的,用来填饱肚子或向外贴金,后者是软的,用来疗伤和滋养心灵。钱和情都很重要,哪个更重要,呃,每个人也许都要面对的纠结。

 6 ) 上海黑帮

说到90年代初的中国,便不得不提到帮派,说到90年代的上海,便不得不提到叱咤风云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最近在追看一电视剧《上海上海》,剧中从杜月笙(片中刘恭正)、黄金荣(片中佟光夫)等人创业开始描述,直到杜月笙客死他乡终止,基本与史实符合,单其中的某些偏颇与失实估计也是在广电总局的压力下被和谐后的结果。

关于这部电视剧,必须从三大亨中的杜月笙的成长史开始讲起。

杜月笙出生在上海高桥镇的一个个体户家庭,因父亲缺乏经营手段,从小生活在艰苦的环境当中,当他出生时,其父正好看见月亮升起,故取名月生。而杜月笙这个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意在附庸风雅。
当年杜月笙从高桥坐船到上海十六铺马上岸开始卖唐山梨,因机缘巧合加入青帮,并到黄公馆开始为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做事,其中种种细节不再赘述。言而总之,当时的杜月笙只不过是黄金荣手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走卒,而剧中却把他们描绘成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就这点而言,与史实却有背离之处,但编剧巧妙的把同一时代的人物放在相同的年龄层次上,也不得不说是一手妙笔,因为到后期黄金荣与杜月笙关系之间的巧妙变化若在不同的年龄层中反而难以体现,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年纪相当的人身上,就显的好理解许多了。

杜月笙凭借自己的聪颖和魄力,很快拿到了黄金荣手下一家赌场的管辖权,并一举成为黄老板的接班人。其后杜月笙凭借自己在商场上的手腕,开设多家赌场,妓院,烟馆,成为在上海滩可以和黄金荣分庭抗礼的大亨了。此时杜月笙做了一件事情,不仅让黄金荣对他感恩戴德,并且一举确立了自己上海一哥的地位。

事情要从黄金荣在上海开设上海大舞台(片中大世界歌厅)说起,当时黄金荣请了一位歌手在台上表演,名叫露兰春。黄金荣每天有三大爱好:抽大烟,搓麻将,下澡堂。但自打他看到露兰春之后,每天就只剩一个爱好了----看露兰春。他为了讨美人欢心,不惜重金请来上海政界,商界无数名流为露兰春捧场。但看上露兰春的可不止他黄金荣一个人,皖系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莜嘉也迷上了这个风情万种,倾国倾城的美人。在一次露兰春演唱结束之后,卢莜嘉竟献上大捧鲜花并调戏道:“小姐唱的真美,可否到舍下为我再独唱一曲?”黄金荣看到此情此景早已火冒三丈,哪里还管他是什么卢永祥的儿子,上去就是两记热辣辣的耳光。卢莜嘉从小骄纵成性,哪里受过这等委屈,但看到在场的全是黄金荣的手下,也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得道理,只说了一句:“黄老板是吧?你有种!”就恨恨的离开了。事发后第二天,黄金荣就被巡捕房逮捕,关进了上海龙华监狱里。林桂生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救黄金荣出狱,但始终没能成功,继而只好求杜月笙来办这件棘手的事。杜月笙轻而易举的通过当时法租界的老大疏通巡捕房的关系,3天之后就将黄金荣救了出来。

此事一出,可说全城轰动。大家纷纷议论黄老板的时代过去了,杜先生上位了。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黄金荣在这件事情之后一蹶不振,并为了露兰春与其揭发妻子林桂生离婚,从此不理正事,每天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而杜月笙却在这次事件后名声大振,从而获得了上海滩的绝对霸主地位。

这段情节在电视剧中也有详尽的描述,尤其在黄金荣与杜月笙宾主关系改变之后的镜头张力更突显出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和导演的拍摄功底。

当杜月笙成为上海霸主之后,他的野心也更大,梦想也更大,为了让自己成为上海滩真正的闻人名流,他开始向纺织业,面粉业,渔业,航运业,金融业等社会各个领域进军,并凭借自己的铁腕和麾下众多智囊的妙计迅速成为大上海的商界领袖。不但在商界,在政界,杜月笙的所作所为也令人咋舌。不但和上海市当时的市长吴铁城共同分赃,和军统局座戴笠称兄道弟,甚至连当时的委员长蒋介石也聘请他为御前高参(杜月笙为蒋介石策划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二惨案,共产党员死伤三百有余)。
由此看来,杜月笙彼时在上海滩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了,那为何杜月笙后来会客死他乡而不是荣华终老呢?剧中的讲述和事实可说是相当的吻合。也正因为这部电视剧尊重事实的精神,成为观众了解那个时代,尤其是那个时代的上海的重要来源。

杜月笙一生精明强势,但可说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他这一招棋就错在他把身家性命押在了国民党身上。杜月笙一直把蒋介石当成他在政治上的靠山,在内战爆发之前甚至是爆发之初,共产党也曾多次与杜月笙接触,希望能依靠他在上海的势力顺利实现对上海的解放和控制。但杜月笙始终相信拥有美式装备和大量资金的蒋介石会成为内战的最后胜利者,谁曾料到,美酒加咖啡的国民党军队彻彻底底的输给了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部队。

从此杜月笙的也就流转到了香港,但他并未收敛在上海时大把花钱的财主习惯,从而渐渐落魄,直至客死他乡。而电视剧也正是在一代枭雄的陨落中接近尾声的,他的死不仅代表了黑恶势力在中国的消逝,也代表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局限性。

 短评

命运的红线

5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还行

如冰和恭正你们就这么一直相爱相杀下去吧,呀呀呸的

8分钟前
  • 红豆
  • 还行

还不错,演技在线

9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喜欢吴秀波演的杜月生,超有范的,情节上虽有我非常不理解的地方,但对于历史的重述还是非常具有可看性的~

14分钟前
  • lilychen2_2
  • 推荐

觉得那个女主角色劲劲儿的,跟国民圣母似得,做啥事都有道理,别人都不对,看了就让人讨厌,所以整部片子后半程倒着看完。。。。。。

18分钟前
  • 冰蓝icey
  • 还行

冲着吴秀波给3星

22分钟前
  • amÏ
  • 还行

特别想抽男女主角,虽然老段,我也是爱过你的。这个片儿,就看吴秀波眉间的那点美人痣~

27分钟前
  • 曾经依然
  • 还行

吴秀波就适合演年代剧,民国戏,亦正亦邪的大人物

32分钟前
  • 半半
  • 推荐

就想一直追着看

36分钟前
  • 飞飞~
  • 力荐

段奕宏,吴秀波你俩迂回那么多集累不累得慌?赶紧搅基啊混蛋!

38分钟前
  • 🌊🌈♐
  • 推荐

吴秀波演霸而邪的大亨最带感了!但这片里印象里最深的居然是他指着女儿又气又爱得骂:人家根本不要你!!!

43分钟前
  • 朱朱朱古力♥
  • 推荐

清晰商人的视角。努力去听普通话+上海话+四川话+英文,很有成就感。。。

44分钟前
  • 潘萄籽
  • 还行

多一颗星,给那个有点小可爱的狠角色,那个即挑得起西装又撑得住长褂的吴秀波啊。~(@^_^@)~

49分钟前
  • 享受阳光的葵
  • 推荐

顾业成

50分钟前
  • 真姬
  • 推荐

老吴脱水版,发挥不够看金山

53分钟前
  • tangmm
  • 还行

男人到底什么才是最能填满内心的

54分钟前
  • 北影厂彪哥
  • 推荐

活活被段奕宏和左小青的感情戏腻歪死!唯有顾业成,狠角色,很赞!原来吴秀波穿长衫演大流氓也可以这么倜傥!

56分钟前
  • 十二楼的贾小润
  • 还行

奔着段奕宏去的,最后喜欢上吴秀波。我作证,没有奸情。各自婚娶,一点Y的机会都没。

59分钟前
  • 静临
  • 力荐

一个没有钢铁和石油,没有制造业和现代工业的国家,娱乐业、金融业的所谓“大亨们”是无法拯救国家的。平日里一个个都叱咤风云,“临安府纸醉金迷”,日军一来全部抱头鼠窜...制造业才是国家的支柱。

1小时前
  • 朔风
  • 较差

一是自己的志气,二是不服别人的霸气,三是老天爷给的运气。老吴的戏都值五星。

1小时前
  • aloysiu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