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情片英国2002

主演: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Amit Arroz,Mark Long,Alexandra Staden,多米尼克·韦斯特,毕碧安娜·贝格,伊尔姆·赫尔曼,鲁道夫·霍辛斯基,Jean-Luc Nancy,Ana Samardzija,阿莱克斯·德斯卡,丹尼尔·克雷格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克莱尔·德尼,迈克·菲吉斯,让-吕克·戈达尔,伊日·门泽尔,迈克尔·莱德福,沃尔克·施隆多夫,伊斯特凡·萨博

播放地址

 剧照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2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3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4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5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6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3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4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5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6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7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8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9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6

详细剧情

  大师们的命题作文,八位电影大师用各自的手法为我们解读了时间的含义。  贝纳多•贝托鲁奇在印度寓言中寻找答案,10分钟恋爱、结婚、生子,生活如水;迈克尔•菲吉斯将屏幕分成四块,让灵魂回望10分钟,把楼梯作为生死通道;伊利•曼佐的镜头下,老去的电影明星回顾黑白电影的片段,10分钟,已是好几个人生;......最后,让•吕克•戈达尔选择了10个“最后的几分钟”,试图告诉人们时间的真相,也让人思索,时间的几分钟会是什么样子?

 长篇影评

 1 ) 十分钟年华老去。下。

Bernardo Bertolucci 《Histoire d'eaux》(意大利)

Mike Figgis 《About Time 2》(美国)

Jirí Menzel 《One Moment》(捷克)

István Szabó 《Ten Minutes After》(匈牙利)

Claire Denis 《Vers Nancy》(法国)

Volker Schlondorff 《The Enlightenment》(德国)

Michael Radford 《Addicted to the Stars》(英国)

Jean-Luc Godard 《Dans le Noir du Temps》(法国)

1. Histoire d'eaux 水的故事

东方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不同的肤色和语言。他离开吹笛的老人,遇见她。相识相爱,结婚生子。从最初的一杯清水,到婚宴上的酒,到妻子产前破了的羊水,到最后男人回到老人面前跪地掩面而流下的泪水。

不是很喜欢这个短片。除了片末老人悠扬的笛声。生活充满起落和际遇,不同地域不同言语的人们相遇并且共同生活。平淡平凡,看透风景,细水长流。也许这便是这一段十分钟所代表的含义。

2. About Time 2 关于时间2

说实话,不甚喜欢。或者说,对于Mike Figgis的四格漫画式影片,看起来觉得眼花和头晕。我不知道目光究竟应该集中在那里,也不知道如何将目光分别扩散到屏幕的四个方向去捕捉和看清楚究竟每一格里面究竟在放什么。结果就是,我的眼睛集中在四格中央的黑点上,然后每一格都没有看完看清。

依稀记得的是一些片段。走廊与楼梯里高跟鞋清脆的奔跑声,老人们呼唤孩子名字的殷切,孩子们年少的局促,女人欢笑的红唇与指尖流淌出的清脆钢琴旋律,情欲的亲吻和缠绵……

可是,我实在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多么惭愧。笑。

3. One Moment 瞬间

这部短片的色彩有着清新淡然的田园风格。Menzel运用了捷克演员Rudolf Hrusinsky一生中拍摄的诸多影片的剪辑拼接成了这一段十分钟。他在院子的苹果树下小憩,朦胧中见到自己。年少时候的身影缓缓走来。黑白、泛黄再到彩色的一个个片段;英俊年轻、瘦长挺拔,成熟坚毅、魁梧强壮,再到松弛苍老却平静的同一张脸。

一生里他饰演了那么多不同的角色,有过那么多的辉煌与荣耀。他隔着铁丝网看见两个女孩。年轻写在脸上,肆意欢笑,短裙在风中飘扬,光滑纤长的腿在阳光里显得白皙而性感。他看她们骑车而过,逐渐消失。一个熟透的红苹果掉落在他的头上。

十分钟。往昔的成就与今昔的垂暮。不可挽回的老去与对年轻风华的眷恋。一切在苹果掉落的瞬间,嘎然而止。

4. Ten Minutes After 十分钟后
 
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英语教学的节目。女人正在为结婚纪念日准备着丰富的晚餐。精美餐具,烛台佳肴,香槟蛋糕,还有摄像机。一切准备就绪,她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以及两人甜蜜幸福的庆祝。

门铃响了,女人殷切地跑去开门,却看见醉酒后神志不清的丈夫。进屋后他不停地找酒,跌跌撞撞并且粗暴地吼叫和推搡。她没有生气,只是劝着他并且替他脱鞋宽衣希望他可以睡去。但男人是愤怒的。片中没有交代男人酒醉与暴躁的理由。只是她无法安抚并且使他平静下来,反而愈发地令他狂躁,渐渐丧失了最后的理智。他卡住了她的脖子,她在挣扎与慌乱中,用刀刺向了自己的丈夫。

十分钟。结婚纪念的精心准备一片狼藉,甜蜜温馨被扭打和流血所取代。丈夫被送去医院,警察在现场要求做笔录。电视里英语教学节目依然在继续,柜子上一张张印证着曾经共同欢乐时光的照片,寂静无声。

5. Vers Nancy 面对南希

不得不佩服Claire Denis,居然可以请来Jean-Luc Nancy这个享有盛誉的哲学家,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让这位著名哲学家用了整整十分钟时间坐在火车里,展开了一场一对一的问答讲座,关于“介入”的意识形态,关于进入一个陌生地域的“挣脱”,关于时间、地点与自身交错转换的哲学思考。

专业的学术性话语冗长晦涩。女孩崇敬的眼神与身后黑人男子抽烟远眺的漫不经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火车还有十分钟即将到站。男人回到座位。他不经意地说,你们谈得真是兴致盎然。Nancy点头。

他答:“但是,时间结束一切”。

6. The Enlightenment 启迪

旁白来自一只小小的苍蝇。从它的口中缓缓地讲出Aurelius Augustinus这位基督神学大师对于时间的自问与论述。镜头忽高忽低摇曳不定,这是苍蝇飞行的轨迹。湖畔林间有一家人在野炊烧烤。人们的轻松闲散与旁白的哲理内涵相去甚远。一边讨论着过去、现在与将来,讨论着时间在点上的短暂与的永恒,而另一边则是嬉笑歌舞,尽情欢乐。

不同的肤色与不同的年纪,男女老幼,酒后小小的不和谐,平凡生活与真实家庭。而当苍蝇飞近正在烤肉的父亲时,他本能地举起铁勺挥舞驱赶,却勾到了上方的电线。瞬间,生命便消逝。接下来的情形是可以想象的。慌乱、哭泣、悲痛。欢乐被这些字眼取代,家庭不再完整。

片子结束在苍蝇撞上灭蝇灯的一瞬。旁白结束,蓝色的灯光变得模糊而斑斓,色彩融合在一起缓缓回归到黑暗。十分钟,一切的欢笑与惬意,任何的哲理与自省,都只是瞬间的逝灭。

7. Addicted to the Stars 沉溺于星

具有科幻的意味,从地球出发,穿越了时空,又来到80年后的地球。

此去经年,物是人非。机器与真人无异,城市翻天覆地,没有人行走,修女抽烟亦不行善。男人在夜里找到自己的家。推开门去,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眼前已是白发垂暮的老人,满脸皱纹,话语不清。自己仍是出发时的模样,正当壮年。父与子,相对无言感慨万千。他出发前的照片还在,身着宇航服,牵着十来岁的儿子,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他带给他外星球的石头,然后不得不离去。走到门口的时候,老人缓缓地叫他爸爸。他说,爸爸,我爱你。他回过头来,百感交集。他说,我也爱你。话毕,他只身踏着清冷的街,于天色渐白的凌晨回到基地。

十分钟,时间给这对父子开了这样大的玩笑。孩子从童颜等到鹤发,漫长的一生对于父亲而言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一生等待着的父爱与亲情,都因这一声苍老的“我爱你”,而显得格外悲怆与温馨,亦是感人至深。

8. Dans le Noir du Temps 在时间的黑暗中

写到这最后一部短片,Jean-Luc Godard的十分钟。涵盖了太多太多太多的东西,让一切的语言和文字都黯然失色,变得平乏和贫瘠。

拼贴、旁白、旧质的胶片、黑白与暗黄的色彩交错,开片的暗夜与剧终时的烛光,伴随着一部又一部名片佳作的片段。青春、勇气、思想、记忆、长存、爱情、沉默、故事、恐惧、永恒。最终回归到电影。画面的交替更迭伴随着旁白柔缓的磁性声音,让人看到一些清晰而陈旧的记忆影像。青春与幽怨,狂躁与沉静,政治与世界,战争与杀戮,善与恶,生与死。

人类生存中稍纵即逝的东西,在影片里面被一一呈现。时间的长河里,一切只是沧海一粟。可是分明在这短暂的十分钟的影像里,我们看见了Godard对于和平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无声呐喊与呼唤。
------------------------------------------------------

生命是一条河。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改变命运,每一个十分钟都在使年华老去。弹指间刹那芳华。一生那么长,又那么短。人类究竟可以做些什么?十五位导演各自有十分钟的答案。而我们的答案,又在哪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里的画面色彩与音乐。一部部短片间隔时候沉静的水流,导演各自运用的黑白或昏黄或明快的色彩,时而沧桑时而现代。配合着小号的高亢明亮与大提琴的委婉低沉,宛见时间长河缓缓流逝。不知此片是否有OST,如此看片之余若亦得原声来听,便真正完美了。

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3474895.html

 2 ) 贝托鲁奇《水的寓言》

十五部电影短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贝托鲁奇的《水的寓言》。

拍黑白片的未必都是大师,但是大师似乎都比较钟情于黑白片,《水的寓言》就是一部经典的大师电影。电影一开始,影片的构图、摄影机的运动、画面景别的转换、干净利落的剪辑、演员的表演,马上让人体会到什么才是高水准的大师电影。

《水的寓言》似乎是一部贝托鲁奇版的《南柯太守传》,剧中主人公经历了人生众多况味,最终又回到了原点。贝托鲁奇可能在影片中想表达有关佛教的宗教主题,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类似的思想。佛教典籍《金刚经》中对此有深刻的见解和阐述,《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影片中的男子在人生道路上踟蹰,到最后恍然大悟,他之前经历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幻影。老人平凡的一句话犹如暮鼓晨钟把他从迷途中唤醒,他虔诚地跪在老人的面前。影片到这里,出现了“过去”和“现在”两段时空交织的情况,已经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也分不清真实和虚幻,这也正是《金刚经》所阐述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部电影似乎可以做为上佳的佛教推广影片,但从电影角度来说,影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影片的剪辑。

在十分钟内试图演绎一个男人的一生,这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贝托鲁奇做到了。他截取了男人人生中的几个片段:做为偷渡者逃到意大利,遇到老人,为他找水喝——遇到女人,为她修理机车,女人对他产生好感——在女人的店里,吃东西、洗浴——两人结婚,女人面临分娩——儿子长大——出去游玩,发生车祸——遇到老人,老人说等他找水等了很久了。

片段与片段之间时间的跨度很大,有的片段只用两、三个镜头来表现,也可以理解为镜头与镜头之间内容极富跳跃性。

影片两个片段之间大量留白,宛如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有水墨的部分笔墨生动,留白的部分更是气韵十足,给人无限的遐想。

侯孝贤的电影也注重“留白”。他的留白,是让观众在银幕上体会到画框外的东西,但是银幕外的内容和情节跟银幕内的画面是在同一的时间和空间。戈达尔的电影经常“跳接”。一是作为“新浪潮”的旗手,在电影手法上标新立异;二是省略时空,加快影片的节奏。但他省略的时空跨度并不大,譬如前一个镜头是人开门,下一个镜头是人在屋子里跟别人说话。

《水的寓言》与前两者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影片镜头间的时空跨度极大,譬如前一个镜头还是男、女主人公两情相悦,下一个镜头就是结婚生子了。在电影史中也有类似的时空跨度颇大的镜头剪辑,但在影片中只是偶尔使用,譬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经典镜头——猿人抛向天空的骨棒剪辑为太空中的航天器。像《水的故事》这种通篇采用时空跨度大的镜头剪辑成一部电影,贝托鲁奇虽然谈不上“后无来者”,但应该是“前无古人”。更巧妙的是,影片采用这样“长跳跃式”的剪辑(区别于戈达尔的“跳接”)并没有让观众产生突兀和反感,反而整部影片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这是因为导演对影片有着娴熟的掌控能力。由于“十分钟”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导演对某些镜头的处理似乎有拖沓之嫌——这种“拖沓”并不是真正的繁冗,而是导演刻意控制影片的节奏。由于上、下镜头间的故事内容跳跃性很大,中间又缺乏必要的镜头衔接过渡,影片给人的感觉是跳跃性大,节奏过快。所以导演在处理单个镜头的时候,有意识地拍摄一些长镜头,处理得舒缓悠长,呈现一种记录式的效果。

剪辑的快节奏和悠缓的长镜头一张一弛,构建了整部影片的节奏。

上述作法除了体现导演对影片的掌控能力,也蕴含着导演对影片内容的深刻、独到地理解。

导演撷取男人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或许不是他人生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但这些都是情节发展的要点,而且这些片段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和质感。再加上影片中记录式的效果,更增加了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到影片结尾部分,当真实与虚幻相遇,更加强了两者碰撞而激发的力量。

影片的结尾是男人跪在老人面前虔诚地皈依,这个结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前面男人生活的片段就会显得支离破碎,结尾就像一条点石成金的丝线,把影片前面散乱的片段串成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长跳跃式”剪辑手法是为《水的寓言》量身定做,影片的内容适合采用这种表现形式,“长跳跃式”剪辑更突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受,这简直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影片十分钟的长度限制并没有妨碍影片故事内容地表达,反而促使导演在影片结构和节奏上进行探索,促成了一部杰作的诞生。

 3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的影评

        作为2002年戛纳电影节开幕礼,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投资,邀请世界上15位著名导演根据自己对“10分钟,年华老去”这一命题的理解,各自拍摄10分钟电影短片。《十分钟年华老去》这部新千年对电影历史本身的一个缩影回顾,带着对时间与历史这个永恒的沉重的命题,却做出了一份可以载入历史的答卷。而对于十分钟这个时间概念,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对于人与时间的关系,这或许是最好的诠释了。
        
        在《十分钟年华老去》的大提琴篇中,浑厚的大提琴音乐贯彻整个电影的始末。音乐作为人类生活文化不可抹灭的必需品,是对流逝了再也无法回头的时间做出的记忆式的奠定。似水年华,悄然老去,我们会以怎样的期待面对我们的明天呢?十分钟之后,看似只是漫长的生命中最短暂的瞬间,却也可以改变许多让人难以想象的东西。十分钟的岁月又飞速般的消逝,一如朱自清的《匆匆》:“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十分钟年华老去》以光影与声乐作为时间最重要的元素,无可厚非地让人觉得这就是导演们对时间、对生命、对电影的尊重。
        
        时间的思索是永无境止的路,生命是由无数个十分钟构成。我们的生命不停止我们的人生便在过去和未来中徜徉。大提琴篇中,八位导演拍出了八种不同的角度。就让我们在前六位的短片中,先静静地思索人生。
        
        
        
        第一部:《水的故事》 导演:(意大利)贝纳多·贝托鲁奇
        
       在黑白的画面中,一位偷渡来到意大利的印度人,由于一时的好奇心,看着同来的一个老者来到牛圈前,坐下休息吹笛。帮老者打水时,听着笛声跟随着自己的心声走到湖水旁。然后在这碰到了一个摩托车熄火的意大利女人。他和姑娘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安定的幸福生活。一天,他刚买的新车跌进了河里,所幸全家平安。这时候,如当初听着笛声而去那样,听着笛声飘来,寻音而至。在牛棚前的大树下遇到了老者。似乎觉悟到了什么,他激动地跪下。身边的景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镜头一转,附近偷渡来时的路已通了铁轨,火车隆隆地驶过。
        
        在这个故事里,水,音乐,人,贯彻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成为了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元素。
        .导演用暗喻的手法,以故事中各种各样的水:清澈的湖水,香甜的酒水,洗澡时的自来水,孕含新生的羊水,车跌进去的河水,暗喻了主人公人生的各个阶段。而其中,还有两处性器官与水的暗示,而两次都以成长变化紧密相关。一次在刚到意大利姑娘家的印度男子洗澡时沿着水搓澡的肥皂碰到了内裤,镜头一转,他和她喝着喜酒结婚了。第二次在婚礼的喜庆中,新娘子羊水破了,镜头一转,他们的小孩长大了。
        音乐,在影片中,参杂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故事的氛围。老者的笛声,男子对女子求爱的歌声,结婚时欢快的舞曲,小孩唱的印度歌,男子驾车时的印度曲,最后又是老者的笛声。在影片中,所有的音乐都是时间流逝的一种象征。
        最后是人。人作为消费时间的载体,这也是比不可少的。印度男子,神秘老者,意大利姑娘,还有姑娘的妹妹和小孩,都是不同的社会与不同的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而对于时间,对于历史,这是最直白也是最隐性的关系了。
        虽然说这是一个“水的故事”,但我更觉得这就是一个“黄粱一梦”的翻版。印度男子在最后一刻的大彻大悟隐含了东方独有的哲思,让人记忆犹新。
        
        
        
        第二部:《关于时间2》 导演:(英国)迈克·菲吉斯
        
        这个片子的银幕分成平均分成了4块,同时间里演绎着四分钟的人生片段。在四个块面中,一开始各自都没有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物关系渐渐呈现。也渐渐让人不禁赞叹导演拍摄手法的高超。一个男人的一生是如何与其父母紧密相关联的。但其中,两位来人的镜头让人不由的思索他们的一生就这样的结束了,有着怎样的含义在其中?最后两位老人坦然的面对生命中的重大事件,脸上即使从容也是无奈。
        
        
        
         第三部:《一瞬间》 导演:(捷克)伊利·曼佐
        
        “它印象般地传达了一种关于回忆的情绪,并缅怀了流逝的美好时光。”(豆瓣影评)
        导演像是一位画家,生动地描绘出了捷克著名演员鲁道夫的一生。有人评论,鲁道夫是幸运的。他被缪斯女神眷顾着,能让他的一生通过他所扮演的角色长存在胶片和视野里。我们可以跟随镜头目睹着岁月在鲁道夫脸上凿出的印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鲁道夫在晚年时期仍对自然和美丽生命的钟爱让人不禁觉得,这也是时间给予他的一种伤痛,让人惋惜而无奈。十分钟的回忆是美丽的,同时也是残酷的。无奈与珍惜并存,至少,在此刻是让人留恋的。最后的片段是这样的清新与美丽:“拿着球拍,蹬着单车的清纯女孩从果园外掠过,老人羡慕地注视着,惊鸿一瞥间,他被栏杆铁丝挂了一下,熟透地了的苹果从树上坠下,打到了他的头。‘十分钟,我们的生命并不更为漫长......’”
        
        就如影片最后的字幕那样写道,“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挽救一切。”
        
        

        第四部:《十分钟后》 导演:(匈牙利)伊斯特凡·萨伯
        
        在这个影片中,很好的诠释了在十分钟里,一个家庭的破裂,一个瞬间是怎样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从故事一出场,乏味枯燥的英文教学节目就一直持续这发出令人心烦的单词声。影片中的女主人一脸兴致勃勃地跟随着节目边念单词边布置与丈夫结婚周年的烛光晚餐。其间,女主人曾换过节目,出现她与丈夫以前的烛光晚餐录像。这不禁让人思索,丈夫与她的关系到底是怎样。随着丈夫喝酒归来,这层关系就一目明了了,辛辛苦苦地布置的晚餐被丈夫很随意的破坏掉,看到这些反而大发脾气。伴随着英文节目又开始持续念着枯燥的单词,丈夫吵闹,对妻子拳打脚踢,可妻子却一如既往地好脾气,努力地安抚喝醉酒还发酒疯的男人。其实从影片中可以找到丈夫与妻子感情破裂很深的根源所在。如果没有这个根源,就很难会有现在这种局面:妻子与丈夫结婚多年一直保持着重复的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或许从表面上看妻子是想要改变些什么——重新做蛋糕,学习当时最流行的英语。可是,作为一位家庭主妇,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若是单调,枯燥,令人乏味,那想必然的丈夫是绝对会远离她的。并且,从影片中还可以看出,结婚多年,却膝下无子。这是一个家庭破裂的必然因了。所以,十分钟演绎的一个场景,其实也就是她一生的写照。杯具也必然成为了悲剧——丈夫偶然被妻子不小心刺中去了医院,妻子被带到警局。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恐怖经典作品——《闪灵》,故事中的男主人因为女主人的生活逼压之下而发疯要砍死自己的妻儿。一个好的家庭,一定要一个好的女主人来维持生活。时间在生活当中,可以改变很多,也可以维持很多。
        
        

         第五部:面对南希 导演:(法国)克莱尔·丹尼斯
        
        在这一段落的影片中,对于那些如果不是对哲学很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这是可以直接跳过去的一个段落。这个段落描写的是相遇欧洲的哲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Jean-Luc Nancy,在一列告诉列车上和他的学生之间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同听这位教授讲课的还有一位站在车厢外,凝望着窗外风景的黑人。在这里,并没有交代黑人与教授还有那位女学生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对于黑人而言,南希教授所传达的哲学思想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他的面部表情冷漠,毫不在乎教授的话,而对于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的女学生来说,南希哲学性的思考,可能会给她带来莫大的启发。在火车上,看似很随意的谈话中,隐含了严肃深刻的哲学命题: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南希教授作为唯一的哲学阐述者,他所面对的受众其实不仅仅只是女学生和黑人,还有影像机前的观众。《面对南希》其实更进一步的层次来说就是——面对哲学,面对文化,或者面对历史。每位观众面对南希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作为“同样的人,都在同一辆的列车上,寻找着自己的终点。”列车作为时间,穿越了十分钟里能够穿越的空间,承载的看似时候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导演却十分用心地把它作为电影的题材严肃的表现出来,其实就是这一段落影片的精彩之处。
        
        在列车最后的时间里,黑人进来了,说:“快到站了!”
        
        南希与女学生的谈话也就结束。
        
        “时间结束了一切。”
        
        
        
        第六部:启迪 导演:(德国)沃尔克·施隆多夫
        
        “时间是什么?”
        电影一开始,就将德国古代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利利乌斯关于时间的询问搬到屏幕上,以苍蝇的视角来展开对时间的理解:“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与此同时,镜头也巧妙地符合着画外音,让观众能感受到哲人观念里这种时间的确切存在。
        
        作为一位观众,随着音乐的深入,漫长的镜头里出现着如印象派画家笔下的斑斓的湖泊景象,随后就是一家人来湖边野营时发生的一些事儿了。在这样如画的镜头中,旁白的内容逐渐深入主题:“过去的现在就是回忆,现在的现在就是沉思,未来的现在就是展望。”
        
        苍蝇就像是一位哲学家,关注着这一家人,也影响着这一家人。在最后,因一位年迈的老者触电而死结束了故事,同样触电死去的还有这只苍蝇。时间的戛然而止,让人思索着最后的旁白:“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

 4 ) 单说《百花深处》

     陈凯歌的一个短片子《百花深处》,英文译名“100 Flowers Hidden Deep”。以前曾经在某个课堂上看过,
今天看《十分钟年华老去》的短片集,又重温了一遍。

      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翻天覆地的古城。拆迁废弃的荒地上,只余一个留恋不去的“疯子”,还有一棵老树,
在夕阳里,静静地孤独地见证时光老去。

      一部非常不错的片子,短且深。京片子、古乐、叫人苦笑的幽默,反映出变迁背后的深深无奈和痛惜。最后
用动画表现的一段幻影仿佛梦境一样唯美,梦里花落知多少,我们失去的又何止于此呢……

   恰好今天又看了上期《南》上写陈丹青的一篇文章,陈提到对北京、上海等城市建设的置疑,指出中国城市
谈不上“建筑景观”,只有“行政景观”。在高楼大厦堆积起来的“政绩”中,有多少是真正考虑城市本身的呢?

      大概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也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不像日本人从什么东西上都造出个“神灵”,从这一点说,
中国人确实是个非常之现实的民族。但是,这种没有约束力的“无畏”不见得是件好事,极端之时,甚至可能转
化为野蛮和反人性……说远了。

      “百花深处”,是北京一个老胡同。第一次看这个名字,就觉着奇。前面两个字是艳俗的,后面两个字却又
显得深沉,把前面的“艳”活生生地压回去了,留有一点余香,反倒别有一番韵味。

        与它有关的,还有陈升的一首歌《北京一夜》,也是首老歌,女京腔和摩登的流行音放在一起,倒也有点意
思。那歌中写道——
    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北京一夜可别喝太多酒,走在地安门外,没有人不动真情
    北京一夜你会留下许多情,不要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

ps:在网上找了“百花深处”胡同的资料——

    “百花深处”的名字得自一个典故,明代万历年间,一对年轻张氏夫妇,勤俭刻苦,在北京新街口以南小巷内,买下20余亩土地,
种菜为业。数年后,又在园中种牡丹芍药荷藕,春夏两季,香随风来,菊黄之秋,梅花映雪之日,也别具风光,可谓四时得宜。当时
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于是这个地方被称为“百花深处”。张氏夫妇死后,花园荒芜,遗迹无处可寻。这个地方变成小胡同,但百花
深处的名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据说真的是一条普通到了极点的胡同,那条胡同狭而长,两旁是用碎砖砌的墙,墙壁上可以看见一些泛着青绿色的青苔,阳光下
千年的岁月在青石板的小巷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http://watercolor.blogchina.com/4082509.html

 5 ) 一点具体的小简介

   《十分钟年华老去》:芬兰/德/荷/西/英/中2002年出品,15位导演、15部短片, 并且做为2002年嘎那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做为播出,得到了不少媒体的赞誉。观看这类电影,就好像欣赏一种汇集不同风格的大杂烩,看导演们在这个命题作文下能各自演绎出什么个性的东西来。而且不同导演的水平差异也能表现的很明显。
DISK1:The Cello
影片时间:1小时41分41秒



导演 国别 代表作品 十分钟作品
伯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意大利 末代皇帝 水的故事
迈克·菲吉斯 Mike Figgis 英国 远离拉斯维加斯 关于时间 2
伊利·曼佐 Jirí Menzel 捷克 严密监视的列车 一瞬间
伊斯特凡·萨伯István Szabó 匈牙利 摩菲斯特 十分钟后
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enis 法国 日烦夜烦 面对南希
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ondorff 德国 铁皮鼓 启迪
迈克尔·雷德福 Michael Radford 英国 邮差 沉溺于星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dard 法国 精疲力尽 在时间的……

第一部:水的故事(Histoire D'eaux)
Bernardo Bertolucci (segment "Histoire d'eaux") 水的故事
黑白的景致,带着哲思。一个西亚人(我猜想他来自伊朗)听从内心的声音,走到一个陌生的开阔地,草丛旁碰到了酒吧小店的女主人,陌生、寂寞而快速的爱情,当动人的民歌唱起来,他们跳舞、结婚、生子,羞涩温暖的相握,平淡的快乐,最后在一个看似哲人的总结: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不顺利的话语中了了这个异乡人的一点心结。
短短10分钟讲述了几年的时光中过去的故事,非常喜欢里面的女主人公那种安静、恬淡、静默的面容,有种知天命而安然的平凡和喜乐。

贝托鲁奇很关心东方玄学,有过“末代皇帝”和“小活佛”,这十分钟,他的人物是偷渡意大利的印度难民。刚过边境,一个老者来到牛圈前的大树前坐下吹笛,告诉小伙子“我叫××,你会记得我的”,小伙子去为老者打水,碰到了一个意大利姑娘,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和姑娘结婚、生子,有了自己安定的幸福生活。一天他买的新车跌入了河里,所幸全家平安。这时候,他听到了笛声飘来,寻音而至,在牛棚前的大树下遇到了老者。似乎觉悟到了什么,他激动地跪下,附近,偷渡时的来路已通了铁轨,火车隆隆驶过。
故事名曰“水的故事”,似乎也表现了像水般平静流淌的生命。然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水流偶尔也会受阻。总有些东西是不变不动的,是老者所象征的领悟?我不得而知,也远远尚未悟过。
故事中,有两处性器的暗示,而两次都以成长变化紧密相关。一次在刚到意大利姑娘家的印度男子洗澡时,肥皂刚碰到内裤,镜头一转,他和她结婚了;第二次在婚礼的喜庆中,新娘子羊水破了,镜头一转,他们的小孩长大了。这两点也都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十分钟的影像里生命已经过了许多年,如水流不停歇,这个时候如果回头一看,或许能等等那被自己走得太快而拉下的灵魂。

第二部:关于时间 2
Mike Figgis (segment "About Time 2") 关于时间 2
用了试验电影的常用手法,麦克.菲吉斯(“离开拉斯维加斯”)在这十分钟里将屏幕分成了4块,是要将10分钟的信息量扩大到4倍?
开始的画面让我感到菲吉斯或许是把一个罪案过程从时间上打乱,当然4个空间注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电脑荧幕语无伦次的打出“一把楼梯,她停下,转向我,她,身着长群,举起了,躺下去”。影像上是诡异且绚丽的,似乎作者在等待观众梳理处这种显得无序的画幅关系。渐渐地,可以感到上面的2个画面和下面的2个画面是一把楼梯的上下关系。楼上一间房电视开着,女子在另一间房弹奏着舒伯特的钢琴曲;楼下的男子听见钢琴,慢慢地上着台阶。而故事也从上台阶的时刻开始明晰,人物关系渐渐呈现,基于观影经验而得出的故事前因可以想到。(以下文字可能影响观赏快感,建议观影前别看)
这其实是一个类似“鬼眼”和“人鬼情未了”般的故事,新的死者魂灵回归人间,驻足10分钟,得知自己的已死去的事实,接受现状,重新走下楼梯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安息。
这10分钟,是让魂灵回望的10分钟,这个时间通过楼梯连接了生死两界.

第三部:一瞬间
Jirí Menzel (segment "One Moment") 一瞬间
伊利.曼佐(“严密监视的列车”)这10分钟印象般地传达了一种关于回忆的情绪,并缅怀了流逝的美好时光。
午后、果园里,一切都是那么慵懒,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序曲”。果园里的老人躺在树下,昏昏欲睡,镜头里满是丰收的颜色。而他的幻觉里些泛黄但精致的黑白电影片断。“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片刻”,这片刻应该是美好的,你可以用它回顾爱情,越来越多的泛黄记忆的影像里,我们发现了他是一个老去了的电影明星。拿着球拍,蹬着单车的青春女孩从果园外掠过,老人羡慕地注视着,惊鸿一瞥间,他被栏杆铁丝挂了一下。熟透了地苹果从树上坠下,打到了他的头。“十分钟,我们的生命并不更为漫长”...
凝固在胶片上的形象忠实地纪录了我们的生命瞬间,在这些胶片的纪录中,我们老去。当用短暂的十分钟来回忆,除了叹息,更多的应该是美好。
“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挽救一切”。

第四部:十分钟后
István Szabó (segment "Ten Minutes After") 十分钟后
上个故事提到“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这个瞬间,在一生中或许平淡无奇,经常如此。但也可能成为成就一生的瞬间,或者另一个极至--毁灭一生的瞬间。
伊斯特凡.萨波(“靡菲斯特”)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毁灭性的瞬间,毁灭的地点和对象都是家庭。
妻子在为丈夫准备结婚周年的烛光晚餐,电视里反复教着英文人称代词的变化。酒鬼丈夫醉醺醺地回家了,他还要喝。丈夫发起了酒疯,妻子随手拿起餐刀,悲剧酿下了。她招来救护车,丈夫走了,接着,警车也来将妻子带走了。她挣扎着,说要跟丈夫去医院,电视里,英文教学节目继续着......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表意和象征成分的故事。它仅仅残酷地证明着十分钟里足够发生毁灭一生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在世界上太多太多,无所不在。我们既然逃脱不出时间,我们该如何避免悲剧呢?克制还是其他更多的品质...

第五部:面对南茜
Claire Denis (segment "Vers Nancy")面对南茜
系列片唯一一位女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军中禁恋”、“不知不觉爱上你”)作品,比较随意地拍摄了火车到站前十分钟一男一女关于异乡人身份的对话。
法语已经很熟练的男子对对面的女子谈及作为异乡人的他对法国的不可言表的浓厚情感,关于这种在异地的兴奋感受,言语难以表达,但两人都愿意用有限的词藻去挖掘这种感受。10分钟,在火车上穿越了不少空间,这种穿越于异乡男子看来更是一种带有满足感的超越。即使在异乡,他也相信着时间能将陌生消融,于是,他爱旅行,爱空间变化的兴奋感。包厢外吸烟的黑人进来了,说:“快到站了!”两人关于时空的讨论也就此结束,男子说:“时间结束了一切。”
个人感觉克莱尔.丹尼斯处理这十分钟命题作业过于随便,用这种“直接电影”的方式表达对话者的关心焦点,而对命题显得关注不够。大家火车到站前的10分钟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六部:启迪
Volker Schl?ndorff (segment "The Enlightenment") 启迪
启迪,典型的德国人爱关心的哲学问题。沃克.施隆多夫的这个故事基于一位德国中世纪哲人的诗句,画面拍的很精致漂亮,更以哲人关于时间定性的诗句作为画外音贯穿全片。至此,“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片里除了早已过世的鬼才法斯宾德外,德国新电影运动四杰的其他三人悉数到齐。Paul Engishby单独为这个片断配了乐。
开门见山提问“时间是什么”,这个古代哲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他的理解。泛着绿光的湖面上,各种“此刻”存在的人物生活、玩乐着。“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表述这些观点时,镜头也巧妙地符合着画外音,让观众能感受到哲人观念里这种时间的确切存在。Paul Englishby大提琴的长音引出了苍蝇的动机,苍蝇此时似乎成为了时间观念的见证者。渐渐地,人物间越来越有联系,故事漂亮地展开了。刚才哲人表述的三个现在时间,被引申:过去的现在就是回忆、现在的现在就是沉思、未来的现在就是展望。故事里,是一个家庭正在展开的野外烧烤派对,一群时尚的年轻人也来了,苍蝇与大提琴的声响里混入了重型电子舞曲。画外音依旧阐述着哲人对时间的观念。故事的结尾是一个触电事故悲剧,同样触电的还有苍蝇。死亡如此突然,“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里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
导演的观念通过画外音配合恰当地画面巧妙地传达出去了。如果单有影像或单有画外音,这个“启迪”的传达必然是枯燥的,幸得大师之手,发现理解古代哲人圣贤的思想也可以是轻松的。
10分钟,发生了一生的事,而至死,谁又能真的明白时间。

第七部:沉溺于星
Michael Radford (segment "Addicted to the Stars") 沉溺于星
迈克尔.雷德福(“1984”)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科学暂时未能企及的那里属于幻想,那也是人类思考的最远处,所以科幻故事常常蕴含了太多太多。
女声用仙音在唱咏着数字化的世界,精细的仪表显示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流逝在高科技下是以微妙计算的。宇航员拾起地上物品的一瞬,仪表显示飞行器已经过许多光年,到达了2146AD。以不断的时空飞行为使命的托马斯上校或许对任何一个时空都无法熟悉,因为他的现实时间消磨在时间的超越里。在陌生的2146年世界,他满屋目的地走着,享受着片刻的“真实时间”。上校来到一所住宅,见到一个老者,老者万分激动,而上校却保持着平静、压抑着时间错位带来的失落,原来老者竟是年轻上校的儿子。上校继续着他的时空旅行,在一片土地上放下儿子年轻时的照片。
看似荒诞的故事,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却不荒唐。这样的科幻小品不带任何批判色彩,只是隐约地表达着些许苦衷。
时空的穿越让你不会老去,你却无法融入和熟悉任何一个时空,必须背弃自己原有的生活、家庭,最终悲剧式地在时间穿越里被时间所抛弃。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百年。你去哪里了,我在这里等你,很久很久了。
宇航员从太空回到地面,他回家看望他的孩子,当躺在椅子上垂暮的老人对着年轻的他吃力地说出:爸爸,我爱你。方让我明白他们之间的牵连。看着年迈的孩子,他放下那块从外星球上拿回来送给儿子的礼物——一块石头,静静地离开。
大桥上,他孤独地走着,他又终将是一个人。
我是那么清晰地记得,那只温柔的手,把他最亲爱的孩子的照片,永远地留在了在那个灰色的星球。

第八部:在时间的黑暗之中
Jean-Luc Godard (segment "Dans le noir du temps") 在时间的黑暗之中
所有15个导演里资格最老的戈达尔出场了,热衷于出杂锦集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表现他强大创作功力的机会,于是拍出来的东西让人吓呆了。“红旗还在飘扬,老头更有力量”,74岁高龄的他依旧是电影的急先锋。
这10分钟,他把自己放在一个时间漆黑的处境里,分别用10个“××的最后几分钟”来阐述短暂的十分钟。这十分钟用了极简主义的配乐原则,钢琴反复演奏着简单的几个音阶,大提琴隐约地拉着钢琴的进行。这段配乐由安娜.玛丽.梅维尔创作,亚历山大.马尔特演奏,已经收录入ECM公司的唱片中,编号1591.
郊外荒野,点着的火把堆。孩子问:“为什么在黑夜里要点燃火把?”老者回答:“可能因为这个世界缺少光明,需要用火把来照亮,用来驱走什么,带来什么,特别是面对人群,我总觉得有如此的需要。”
1.青春的最后几分钟:一个女士抢了一把枪对一个年轻小伙子说:你是要现在结束生命还是漫漫死去?小伙子选择了马上!结果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他倒下!嘴里喊着“妈妈!” 他就这样的走了,带走了一切...
2.勇气的最后几分钟:炸弹落下,满身血圬的女人。画外音“保拉,我不知道你是否害怕?”。
3.思想的最后几分钟:女孩在清理书,并把一些书丢入垃圾堆,书名“有思想的幸福”,丢了书,就是背弃思想?放弃幸福?最终书籍还是进了垃圾车。
4.记忆的最后几分钟: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戈达尔式的字幕跳出“不失效的”。
5.爱情的最后几分钟:香颂唱着“告诉我你不会离开”,然而镜头却是离婚场面,关于告别以及一无所有的最终。
6.沉默的最后几分钟:戈达尔作品“小兵”中主角布鲁诺被阿拉伯激进组织行刑逼供的镜头再现,他沉默不语。布鲁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嘴硬,并不是为了理想,是为了面子吗?
7.故事的最后几分钟:女人在树下朗诵着关于死亡和神往天国的诗,然后躺在海边死去,男子和女子的声音:“她永远地走了”。
8.恐惧的最后几分钟:巴尔干战场,炮火连天。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巴尔干,恐怖就在于此,在于“习惯”。
9.永恒的最后几分钟:耶稣受难,字幕又一次跳出“永垂不朽”。
10.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洁白投影屏幕垂直方向上翻滚。
最后的意象:木偶在版画前舞动,多个声音说着:“他说,黑夜;她说,黑夜;他们说,黑夜。”
在时间的黑夜里,于戈达尔是影像狂乱表现的十分钟。任何事物都受时间制约,时间都让他们有着最后的几分钟。而时间本身,会消亡进黑夜吗?或许不会,因为黑夜也有着最后的几分钟。戈达尔不敢想,我们也不敢想:时间的最后几分钟会是什么样子的。


DISK2:The Trumpet
影片时间:1小时28分10秒



导演 国别 代表作品 十分钟作品
阿基·郭利斯马基Aki Kaurismaki 芬兰 没有过去的男人 狗没有地狱
维多·艾里斯Victor Erice 西班牙 南方 生命线
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 德国 天谴 几千年前
吉姆·贾木许Jim Jarmusch 美国 神秘火车 国际组织·拖车·夜晚
维姆·温德斯Wim Wenders 德国 巴黎德州 距离托那12英里
斯帕克·李Spike Lee 美国 丛林热 我们将被掠夺
陈猸歌Kaige Chen 中国 霸王别姬 百花深处

第一部:《狗没有地狱》Dogs Has No Hell(芬兰)
导演:阿基.郭利斯马基Aki Kaurismaki
郭利斯马基老班底的另一部短片。从一开始宣称躺在铁轨上只是因为「火车误点了」,到中间「为了爱情」带着女人远赴西伯利亚,完全都是郭利斯马基一贯的风格与调性。就是那种冷冷的幽默,与静静的热情澎湃。
我最爱后面那一句「看祖国是否还在」。

第二部
《生命线》Lifeline (西班牙)
导演:维克多艾利斯Victor Erice
画在手上的表,呼吸、除草、打铁,所有的声响如此的有规律所有的声响都是生命流动的足迹。这部短片拍的是一个新生儿脐带出血,稍晚才被发现。而拍得格外宁静祥和。

第三部
《几千年前》Ten Thousend Years Old (德国)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
荷索的纪录片,记录巴西亚玛逊河流域最后的原住民部落「乌哈乌呼」。片子的前半段是英法探险队第一次的接触,后半段则是二十年之后,他们再度回去寻找这个部落的残留。
乌哈乌呼族接触到所谓的现代文明,脱离石器时代的生活时,他们也一并感染上水痘与感冒,许多人甚至因此致命。失落的数千年里,他们保持着纯净,但也少了免疫力。
二十年之后,乌哈乌呼正逐渐被时间再次拋弃,新的一代甚至以自己的存在为耻。日月的变动对他们来说是实际的,而手中的闹钟滴答滴答,却只是抽象而游离的存在,象征着自身一点一点的流逝,而无以挽回。

第四部
《国际组织·拖车·夜晚》Int.Trailer.Night.(美国)
导演 吉姆贾木许Jim Jamusch
这部短片在说的故事是辛苦的女演员。她在休息的十分钟里不断地被打搅,整理头发、检查收音线,除了讲电话之外甚么事也做不了。十分钟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休息可言。对了,这部片子用了郭德堡变奏曲呦。

第五部
《距离托那12英里》12 Miles to Trona (德国)
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
不小心吃了过多迷幻药的中年人,正在跟时间赛跑,要在自己还清醒的时间内,想办法开车到最近的医院。沙漠加上迷幻药,变幻的光影疏落,实在是相当漂亮的景致。

第六部
《我们将被掠夺》We Wuz Rubbed (美国)
导演:斯派克李 Spike Lee
这是访谈高尔幕僚的纪录片,纪录着高尔与布什的选战开票日,从电视拨报高尔落后数十万票,到高尔的幕僚阻止他上台宣布败选的十分钟。可能是我不关心美国政治的关系,所以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触;但是那十分钟内的紧张与情绪牵引,确实是在这部短片里表露无遗。

第七部
《百花深处》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中国)
导演:陈凯歌
好酒陈瓮底!这是一部特有感情的好片子。冯先生是个老北京,住了大半岁月,看过花开花落。房子早已拆了,但他的心还留在过去,埋藏在那棵家族的大树下。搬家工人装模作样的搬着只存在于老先生视野里的家具,再加上那一口北平土话/京片子,突然又有了那种传统相声的喜感。而藏在传统段子里的那种深沉哀痛,却也一点一滴地表露无遗。那种昨日琼楼玉宇今日黄花的辛酸!

 6 ) 关于时间2

目前最喜欢的是《关于时间2》,写一点东西(刚刚不小心写讨论去了复制过来,讨论那里先不删了也..

个人一点看法,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析:

可以基本确定的是主人公,亲吻女人的人、写作的人、小男孩是同一个人的三个阶段。主人公就是mark。这三个阶段是主人公(死去)之后怀念自己的人生的几个故事。

电视机里的老人应该是二人死后的对应。(不过这么解释就让之后中年Mark去电视机前叫爸妈显得不合理,但是根据结尾的定格,以及女子弹琴时候老妇的“配音”应该是对的。)

Mark应该是在二战中死了。在这之前他遇见了那个女人,可是他们却错过于他没有性能力(所以不能生育?所以这个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个女人在医院跑?)

中年Mark应该是Mark死去的形态,他手里的照片是女人的照片,他在怀念女人,一直到最后的场景、老年Mark都在抱着女人的照片。

年轻Mark之前有一段很bdsm的(我估计是sex video),这是被他隐藏的回忆吗?

童年Mark应该是隐喻了后来参军的年轻Mark。

他们的相遇,中年Mark回去是担任了一种内心的另一个自己的形象;在这个场景里面所有的回忆元素都为他们对独白配音,所以这一段是人生中(life)最重要的回忆。

不太make sense的地方:女人在医院奔跑、医院的哭泣的两个人是什么作用;sex video是什么(有人说隐喻希特勒和丘吉尔,丘吉尔被斯大林 按倒在身下????我不苟同);为什么要把两个老人放在电视机里穿上衣服(也许是为了表示是死人);Martin是谁?

 短评

喜欢贝托鲁奇水的故事,生活如水的哲学意义发人深思又让人感动;曼佐对一个男人一生的描述,让人对生命之流逝伤感不已;施隆多夫对时间存在的探讨精彩之极,摄影方式也很特别;雷德福探讨了未来时间,同样满是伤感;戈达尔最后对时间在生命处处影响的总结达成全片完满,也让对时间的探讨达到顶峰。

4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力荐

今天看的是《ten minutes older》中“水的故事”和“关于时间2”。第一个嘛,太太太……淡如水了,也许像标题一样,流水般的日子过去,男人又回到原点。没有名字的主角。

5分钟前
  • 大v
  • 力荐

混噩无所清晰中度过了人生。还是回归永恒轮回。虚无与真实无法平衡趋向无望,那浮的在上沉淀的在下。灿若星辰的年华老去,片段的永恒性的瞬间回忆。生命并不为更加漫长。正如车站与站台之间,词汇与词汇之间。我们寻找词汇从这一领域到那一领域。进入现在时一切预想的都变小了正如我们的一生在时间里。

9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5 stars to godard who made me cry inside

14分钟前
  • 何倩彤
  • 力荐

补签。消化大提琴篇所需的脑力可能是小号篇的两到三倍。最喜欢施隆多夫苍蝇视点的漂浮摄影,以及戈达尔在破坏的同时重构了影像的逻辑关系还有文本的逻辑关系。萨博完全隐遁于冲突的长镜头、迈克·菲吉斯的四个分屏叙事实验性有余而叙事的完成度不足。

16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推荐

伯纳多·贝托鲁奇意大利末代皇帝水的故事;迈克·菲吉斯英国远离拉斯维加斯关于时间2;伊利·曼佐捷克严密监视的列车一瞬间;伊斯特凡·萨伯匈牙利摩菲斯特十分钟后;克莱尔·丹尼斯法国日烦夜烦面对南希;沃尔克·施隆多夫德国铁皮鼓启迪;迈克尔·雷德福英国邮差沉溺于星;让-吕克·戈达尔法国精疲力尽在时间的黑暗之中;

21分钟前
  • duanjf
  • 推荐

看这些导演都在关注什么

26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推荐

《水的故事》8分;《关于时间2》6分;《一瞬间》5分;《十分钟后》7分;《面对南希》3分;《启迪》5分;《沉溺于星》7分;《在时间的黑暗之中》6分。

28分钟前
  • kerrysun
  • 推荐

在永恒的时间面前,我们无法取胜,我们只有用文字和影像铭刻下时光的一点一滴,因为时间就如同奔腾的洪流不可阻挡,一切事物只要进入眼帘就被它冲走成为历史,日晷、水钟、沙漏、香、漏壶、蜡烛、盂漏等等只能够对时间做出表面性记录,而时间究竟是什么?

29分钟前
  • 冉笛
  • 还行

第一部:水的故事。第二部:关于时间 2 。第三部:一瞬间 。第四部:十分钟后 。第五部:面对南茜 。第六部:启迪  。第七部:沉溺于星 。第八部:在时间的黑暗之中

33分钟前
  • 小小
  • 力荐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水的故事》,在中国这叫南柯一梦。

36分钟前
  • 半袖
  • 还行

《十分钟年华老去》由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 准,15位导演各拍10分钟,串成一部150分钟的电影。每位导演在10分钟内所选择的主题和题材不拘一格。这十五部短片分为大提琴篇和小号篇。

39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在时间的黑暗中:我要用它去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我不知道 他会喜不喜欢。你想马上死,还是慢慢的死 。马上。。。。妈妈 有思想的我是幸福的,幸福的思想,可是现在我要背离这一幸福。 有很多书还很新,你真的要放弃它们?一旦放弃,就再也回不到你手中。垃圾车是它们的归宿。 我们一无所有,这是我们最终的结局。 有新的欲望在我心中升腾,就象初次上路却骄傲的那匹马。与你做对,我尝到苦果,有所了结。 他说 黑夜 她说 黑夜 他们说 黑夜

42分钟前
  • 4-ever
  • 还行

6/10。每个导演用十分钟尝试实验性的电影语言,有一镜到底、有实时对话、有广角分屏技术、也有把人一生的影像叠化放映、更有对自己昔日作品的混剪,但以短片的时长所限还想表达生死时间类的命题就太仓促了,整体的每个故事要理解起来都很费劲,大量多维度的场景切换会令人头昏脑胀,总之看得比较沉睡。

4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Cello篇還是木有多大驚喜。有點故弄玄虛。僅有一位女導演法國滴。水的故事還不錯。有些人解讀的很深刻。但偶只看看表面。

47分钟前
  • vivien
  • 还行

按顺序评分:三星半,四星,四星,两星半,两星,三星半,三星半,四星。大提琴篇在叙事方面确实弱了很多,大部分都是以独特的镜头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考,麦克菲吉斯,伊利曼佐和戈达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施隆多夫的荒诞和思辨结合、贝托鲁奇凝练的剪接,迈克尔莱德福的太空与伦理尚可一看

52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年华的老去是最无言的一种怅惘。就是十分钟让你老一次,每次都不一样。每个都是你,每个都不完全是你。最喜欢戈达尔

56分钟前
  • Anday
  • 推荐

水的故事、关于时间2、一瞬间、十分钟后都不错。面对Nancy——法国人自爆其短。

58分钟前
  • jagpumpkin
  • 推荐

没有巴黎我爱你和每个人有自己的电影好看

1小时前
  • Yolanda
  • 推荐

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十分钟就把“时间”这个神奇的物件讲述的让人回味无穷,时间的真像,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总是乐此不彼的追问青春,感慨流年。

1小时前
  • 饮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