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里斯

爱情片美国2002

主演:乔治·克鲁尼,娜塔莎·麦克艾霍恩,维奥拉·戴维斯,杰瑞米·戴维斯,约翰·赵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索拉里斯 剧照 NO.1索拉里斯 剧照 NO.2索拉里斯 剧照 NO.3索拉里斯 剧照 NO.4索拉里斯 剧照 NO.5索拉里斯 剧照 NO.6索拉里斯 剧照 NO.13索拉里斯 剧照 NO.14索拉里斯 剧照 NO.15索拉里斯 剧照 NO.16索拉里斯 剧照 NO.17索拉里斯 剧照 NO.18索拉里斯 剧照 NO.19索拉里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0:45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时代,对于人类来说,外太空早已经不再是万分神秘的存在,他们在那里建造了空间站,展开了对外太空星球的调查。心理医生凯文(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的好友吉巴里安(乌尔里奇·图克尔 Ulrich Tukur 饰)是一名科学家,此刻他正带领着助手们在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空间站里进行工作。  凯文感到十分的不安,因为他收到了来自吉巴里安的求救信号,与此同时,普罗米修斯空间站失去了和地球的联系,为了保护朋友,凯文决定前去一探究竟。当凯文到达空间站之时,他震惊的发现吉巴里安已经自杀身亡,紧接着,一系列诡异的经历让凯文坚信这一切都和一颗名为索拉力的行星有关。

 长篇影评

 1 ) 索拉里斯:电影与小说,两份答案

这两天重看了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顺便把莱姆的原著也找来看了。2002年索德伯格翻拍的那个也看了,不过除了温情脉脉之外,对任何深入性的东西都未做进一步的探讨,因此我的评论也只限定于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和莱姆的小说。有人赞美这是最好的科幻电影之一,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相当好的电影,但是未必算是最好的科幻电影。虽然这是一部好电影,而且涉及了标准科幻题材,太空站、宇宙飞船、未知的星球,但是好的科幻电影并是涉及了科幻题材的电影,而是问了真正的科幻问题的电影。

剧情并不复杂,索拉里斯星球上的航天站出了点事故,飞行员克里斯·凯尔文去探明原因,到那里的时候发现了种种诡异的事情,驻守的三名科学家中,跟他最熟悉的吉巴里安已经自杀身亡,另两名科学家也都神神叨叨,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而凯尔文自己也遇上了种种莫名的问题,并且遇到了他已经死去了十年的妻子。后来发现航天站上的其他人或者其他类人体,都是索拉里斯星球大洋扫描了他们的大脑皮层之后派出来的实验品,最后在扫描了凯尔文的大脑点图并且发向大洋之后,大洋停止派出了新的试验品。莱姆的妻子也采取了行动消除了她自己的存在。

在莱姆那里,小说一点都谈不上晦涩,wiki 的第一句话就讲得很清楚:Solaris 探讨的是: the ultimate inadequac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on-human species. 其中的逻辑也不复杂。在我们的大部分科幻电影和科幻著作中,我们想象中的外星生命都是人形和类人型,或者至少有着和我们类似的心灵,或者其他的可见的形状。但是外星生命为什么要是这样?在语言方面,姜特德的《你一生的故事》中的语言已经够复杂了,然而最终还是被我们所理解。而在在莱姆那里,这种智能体直接就是大洋,甚至连地球意义上的生命都不一定能算,因为不能复制和繁衍自己,这点超出了大部分科幻的想象,而到最后,我们跟大洋也没能建立起任何有效的沟通方式。小说里大量地叙述了人类对索拉里斯的研究,并且成功地杜撰了一门索拉里斯学出来,上百年来人们为这个问题反复地争论,然而到头来不过是为这种沟通的不可能性徒然添上一个注脚而已。

在塔可夫斯基那里,电影要复杂得多,除了人性、爱,这样常见的塔可夫斯基命题之外,电影里涉及了几个科幻故事中也常涉及的命题,例如人和非人的关系,这正是菲利普·迪克极为热衷的话题,《银翼杀手》从头到尾就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过在塔可夫斯基那里就是一笔带过,未作更多的探索。而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在小说那里,小说问的是这种人根本的局限:

    “我们要解开宇宙之谜,我们就做好了一切准备,这就是说,我们做好了忍受寂寞的准备,奋斗的准备,也准备殉道和死亡。出于谦卑我们没有大肆声张,但我们有时确实再想,我们很了不起。然而,这不是事实的全部,我们所显示的这些意愿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我们根本就不想征服宇宙,我们只是想最大限度地延伸地球的边界。某个星球有可能完全是沙漠,就像撒哈拉一样,另一个星球可能被冰雪覆盖,就像南北极一样,或者是热带景象,就像巴西的原始森林一样。我们博爱且又尊贵,我们不想征服其他人种,我们只想向他们传播我们的价值,并作为回报,接受他们的全部遗产。我们自认为负有交流的神圣使命,一种骑士气概。这又是一个谎言。我们寻找的是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世界。我们没有人以外的世界的世界的需要。我们需要的是人自己的镜子。对其他的世界我们无从着眼,摸不着门道。我们由这个世界而来,也窒息于这个世界。我们想寻找按我们的样式理想化出来的图像;我们寻找一颗星球,寻找一种文明,比我们的星球、我们的文明更完美,我们希望再其他星球找到的,是以我们的蒙昧过去为原型的东西,它也许已进入更高的进化阶段,但它也一定是基于与我们文明中一样的进化原则。可是另一方面,对那些我们不能同意的东西,我们就会奋力反击,最后只剩下我们从地球上带来的纯粹地球的纯粹美德,人类的英雄主义的功德碑!我们就是受这一道德的指引飞到这里,我们到了这里就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是另一方面,当真理显示出来时,我们却要隐瞒真理,我们不能忍受不同于我们的真理!”

而在电影里,这段话变成了:

    “…在这种情况下,庸才和天才都是一样的毫无价值,我们没有兴趣征服宇宙,我们想把地球延伸到宇宙的边界,我们不知道怎样处理其他的世界,我们不需要其他的世界,我们需要一面镜子。我们一直在为接触而努力,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上,我们陷入了一个愚蠢的人类处境,为了一个他害怕的目标挣扎,为了一个他不需要的世界而费劲心力。人类需要人类。”

这两种基调完全不同,虽然同样是从斯诺口中说出,但是在莱姆那里,这是一种我们的局限的悲叹,小说的结尾也是这样的一种无能为力,面对神秘莫测的索拉里斯大洋,我们完全不能理解。而在电影那里,电影的结尾更加神秘莫测,大洋的孤岛上克里斯回到了他的家乡,我们甚至不能明白这究竟是现实还是大洋的幻境。当海若转向了那副气势恢宏的《雪中猎人》的时候,整个电影的基调也就开始从外转到内,从我们与他者世界的关系转向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另外一个略带点科幻色彩的《潜行者》所涉及的问题,是塔可夫斯基自己极为热衷的问题。

在面临他者的时候,我们需要不需要外部世界?正是在这点上,小说和电影给出了两份完全不同的答案。

对于塔可夫斯基来说,神秘莫测的索拉里斯大洋不过是面镜子,用来审视自身的一面镜子。这个没什么太多的问题。塔可夫斯基实际上是在重申了那个古老的命题:“人,万物的尺度”。我以前写过一篇《为什么读科幻》,我们必须承认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因为我们毕竟是人,我们不可能超出我们自身来思考。小说也毕竟不得不用人类的语言写成。

但是,很多出色的科幻作品总是在扩展我们以往的定义,在面临他者的时候,都在反思我们作为人自身的局限,相应地,也在扩展我们作为“人”的概念,一步一步地颠覆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而问题是,塔可夫斯基审视的我们自身,绝对没有超出一个西方甚至是俄罗斯的视角。他并不是把这个概念扩展得更广,而只是钻得更深。当海若长久地凝视《雪中猎人》的时候,我们想到的这只是某个特定文化的产物,其他的元素还有巴赫的音乐,勃鲁盖尔,丢勒,安德烈·鲁勃寥夫的画。就是说,塔可夫斯基一点没有试图去掩盖他自己的文化背景。这可恰恰是一个科幻题材的作品所千方百计地避免的,大部分科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会想尽可能地摆脱作为某一个个体作为某个特定文化产物的特征,因为科幻更多地把人当作一个种族来看待。

在塔可夫斯基看来,我们连对自身的探索都未完成,怎么能去飞向太空?塔可夫斯基过多地把我们束缚在此时此地。他继承了俄罗斯思想的反思传统,同时他又是一个生活在冷战时代的人,在他看来,我们的文明的毁灭绝非是危言耸听,因而他的忧虑完全可以考虑。但是有意思的是,冷战时期也恰恰正是科幻的黄金时期(不是科幻小说史意义上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的科幻作家们拥有惊人的活力和想象力,后来科幻的题材里,以文明毁灭为背景的题材也太多了,Matrix, Fallout, 基地,等等等等,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现文明的毁灭绝非是世界的终结,甚至是另一种新文明产生的基础——无论是更好活更差。大部分科幻都有着不同程度乐观主义,人在探索的时候是绝不会缩手缩脚的,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终是一往无前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俄罗斯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区别之一。

塔可夫斯基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评论:

    我觉得影片具体呈现了“意识”这一概念,它得到了很好的表达。问题在于,影片中有着太多伪科学的招数。轨道空间站、器械,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深地感到厌烦。在我看来,现代的、科学的东西象征着人类所犯的错误。现代人过于关心物质性发展以及现实的实用性的一面,他就像一头食肉动物,只知道索取,从而使得人类对超验世界的兴趣消失殆尽。今天的人类就像蚯蚓一样:一条吞食泥土的小管道,身后留下的是一小堆一小堆的泥土。假使某一天他吞食了整个大地,使大地因此而消失,那么我们不必感到震惊。如果飞入宇宙使我们远离了首要问题——思想与物质之间的和谐,那么这一行动能有什么用处?

事实上,莱姆对塔可夫斯基的这个改编也极为不满意,虽然两人在拍摄中做了不少的沟通,但是依然缺乏最根本的认同,电影里的探索几乎完全是内在的。科幻的外衣几乎是完全不必要的,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抛开这个外衣依然成立。那段著名的失重30秒,也未必比《镜子》里的那段悬浮更能动人。其他的一些反复出现的意向,突如其来的大雨,反复地在《镜子》,《安德烈·鲁勃寥夫》里出现,这些影像都更让我们想到这是一个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而不是一个常见的科幻电影。

最后,我总觉得库布里克应该是这本小说最好的改编者。小说里面描写的壮丽的红色日出和蓝色太阳升起的时候,一下让人想起了2001一开始极为著名日出,小说里面描写的变化莫测的大洋的景观,又让人想起2001里最后穿越星门的那段神秘莫测。我想,如果真的有人能把莱姆的探索和描写给具象化的话,那一定是库布里克。库布里克既不缺乏图像上的想象里,也不缺乏对科幻问题的真正理解。而小说的终极主题,和2001里最后的那个星童的寓意有着殊途同归的感觉。不过遗憾的是,库布里克似乎是涉足了一个题材之后就再也不会涉足第二次的人。

 2 ) 聚念成人

博尔赫斯在小说《圆形废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几年辛苦,不断
想象,聚念,终于慢慢形成了他的儿子。故事的结尾是,他本人在一场大
火中发现自己不怕灼烧,才明白自己也是一个幻影,一个别人梦中的产物。
这样一个本来只是活在你的脑海中的幻影,她(他)可能是你梦牵魂绕但
已死去的爱人。但有一天,这个已死去的人却又活生生地在你现实生活中
出现,你会怎样?《飞向太空》(Solaris)中的克里斯就碰到了这样的情
况。索拉里斯星球上神秘的稠状液态海洋可以探知人类内心中最隐密、细
微的意识所在,并把它转化为现实,即把脑中的影象变成实体的存在。因
此星球上基地中的几个成员周围开始出现莫名由来的婴儿、女孩、克里斯
的妻子。克里斯的妻子哈丽因与他吵架自杀而已死去10年了,这一直是克
里斯心中痛苦的郁结所在。而这一因痛苦而清晰的印象反而让哈丽的再生
显得相对完整,其它还活着的那两位同事则产生的是婴儿和发育不全的株
儒。这个新出现的哈丽虽然和过去的哈丽在形体上一模一样,但她不知哈
丽的过去,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她的背后操控还是那个液体海洋,一个在
不断学习人类情感的神秘之物。这是影片故事中最奇妙的地方,新哈丽在与
克里斯的接触中,不断了解着克里斯与哈丽的过去。克里斯也由最初的惊慌,
(第一个哈丽再现时,克里斯是惊慌的把她骗入火箭发射舱中,点火发射送走
了事。但是不管用。随着睡眠来临,哈丽又一次静悄悄地坐在屋间里椅子上,
上一个哈丽留下的外套还挂在椅背上)克里斯慢慢开始适应、接受,以至几
次不忍心接受同事摧毁哈丽的建议,而返回救她,和她在一起。新哈丽也在
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爱,她爱上了克里斯,也即某种程度上成了真正意义上的
那个过去的哈丽。现在的她无法接受当前这个矛盾的境况:克里斯因她的存
在而困扰。最终她一如过去的哈丽自杀一样,选择了喝液化氮而死。虽然克
里斯将她短暂地召回复活,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去。克里斯和他的同事也获
得了解救,恢复了平静,因为他们又能回到常态的生活。影片的结尾没有明
确说克里斯是否回到了地球上父母的家里,到这里一切开始混淆下来。似乎
液态海洋根据克里斯的记忆,在海洋的表面复制了克里斯在地球上生活的地
方,远看象一个岛屿。岛屿上似乎生活着克里斯及他的父母,他们的行为按
照可能的状况发展。
塔柯夫斯基在这样一个奇幻故事下实际仍然关注着我们的情感世界。他在片
中的结论似乎是我们不要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去探求这个情感世界,虽然片中
克里斯的同事对发生的这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释。但他的解决办法是只有摧毁
它。但摧毁不是办法,只能带给人们更大的伤害。人类的情感世界的确是个
神秘所在,它大概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最让人困惑,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我
们对它不完全了解,但至少可以接受它,和它泰然相处,虽然它有时以让人
不知所措的方式出现。那神秘的意识海洋。

 3 ) 影评

《飞向太空》讲述男主苏联科学家凯尔文因老友吉巴里安之死来到索拉里斯星球上空的空间站,在此之前他与父亲告别,听退役宇航员提起星球上海洋会变成涌动的淤泥,上空出现了巨大的孩子的幻影,而这孩子正是另一去世宇航员孩子的样貌,凯尔文当时不以为然,认为是宇航员的幻觉。在家中带着妻子的照片,飞向太空。

空间站在几十年来因为异常与人员自杀,研究毫无进展,已经只剩下了最后两个科学家,随和的斯纳德和冷峻的萨托里奥斯,二人对此地的情形吞吞吐吐,只说可能会看到其他人。男主打开老友的录像想要知悉他自杀的缘由,吉巴里安说等他了解这里情况之后就会知道死并不疯狂,他们采取了对海洋发射X光射线想使之屈服,这时男主感觉到门外有东西,却一无所获。在找萨托里奥斯时谈话时发现他房里有人剧烈地敲门,里面有一个小男孩。追问无果后男主回去看录像,录像带中一闪而过出现老友的女儿,老友问他是否看到了,他说怕斯纳德他们看到她,他只能死,斯纳德他们想帮他,但是他们无法理解。

晚上男主睡下,醒来看到妻子哈莉坐在窗边,走过来吻他,男主以为在梦中,直到意识到不对。不是在梦里,哈莉不可能到这里来,眼前的人穿着与照片中妻子一模一样的衣服,有着一模一样的相貌,她似乎无意地踢走了床边的枪,随意走动看到了照片却没有认出自己,直到照镜子才发现自己就是照片中的人,她说自己好像忘记了很多事,但她能叫出男主的名字。男主吓得满头大汗,想要逃走,哈莉不让,说她似乎必须看着他,不能离开,又在随后谈到了斯纳特。男主顿时明白这诡异的事必然与索拉里斯星球相关,骗哈莉穿上宇航服,却发现她自己的衣服没有拉链扣子,只能撕开或者剪开,于是剪开衣服骗她去了火箭,说自己稍后就来,关上舱门让火箭发射,里面传来惨叫。

(前半部分到此为止,上半部比较枯燥漫长,悬念是星球的秘密是什么,而且让人有预感女主会再次出现,呈现效果结果非常像人鬼情未了和倩女幽魂,而且衣服的设定让人想起“天衣无缝”的典故,仙女的衣服是不用针线缝的。比较吸引人的是关于真理与道德的讨论,上半部分相对来说让人觉得不太有趣。另外看上去剧组很穷,对空间站的设置似乎过于日常了,走的不是硬科幻的路子,女主演技奇怪,所以昏昏欲睡。)

斯纳德来安慰男主,所有人都经历过这一情况,解释由于放射射线,海洋作出了回应。海洋是一个生命体,可以探测人的思维,将思维中的东西物质化,不会被真正毁灭。男主说他遇到的是死去十年的妻子哈莉,而哈莉仍然有可能会出现。又安慰男主不要过于自责,他们受够了巴吉里安。次日哈莉果然又出现在了男主的房中,男主让她过去,她用剪刀剪开自己的衣服(记忆保留),二人春风一度。(特别聊斋,只要胆子大,什么都能睡。而且睡完立刻旧情复炽,毕竟男主对妻子有感情。)次日,男主想把多余的衣服丢掉(哈莉第二有了第二件相同的衣服,而第一件的衣服也仍然在),结果不小心关上门,但是外面没法打开,里面传来剧烈的响声,哈莉竟然徒手把铁门撕开,浑身是血倒在男主面前。男主慌忙去拿纱布给她止血,却发现她迅速地自愈了,哈莉清醒过来,说看不见男主非常害怕,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男主心生不忍。

斯特纳来电话让男主过去开会,男主带着哈莉过去并向人介绍这是他的妻子。萨托里奥斯开始介绍基本情况,将这些出现的“人”称为客人,与人由原子构成不同,他们由不稳定的微中子构成,但在索拉里斯有着稳定的力场。萨托里奥斯将哈莉称为样本,男主再次强调他是自己的妻子,萨托里奥斯建议他给哈莉做个血液检测以便使他清醒,血液在强酸中再生了。萨托里奥斯问要不要做个解剖被男主严厉拒绝了,萨托里奥斯说这至少比解剖兔子更人道,男主回答杀了哈莉就像砍掉自己的腿一样疼,何况哈莉在撞门时同样感觉到痛。萨托里奥斯说男主很幸运,能够跟他们产生情感联结。(后面男主说自己对其他人有罪这一部分没完全看懂,是因为他有人性而看到其他人的冷酷,仿佛没有手脚一般吗?)

男主与哈利一起观看他带来的家庭录影,看到了他童年时美丽忧郁的母亲,开朗的父亲。母亲与哈莉惊人的相似。哈莉照镜子说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只要闭上眼就不记得自己的样子,随后问起了男主的母亲,他母亲恨她。男主原本想说谎两人没见过面,但哈莉可以探测男主的记忆指出了真相,后来因为哈莉与母亲的冲突男主只能一个人离开了一段时间,既没有和母亲一起,哈莉也不愿意一起。

次日斯特纳来找男主,提出两个计划,一个是将男主的脑电波转化为射线传给海洋,让海洋理解,说不定能够消除这些“客人”;另一个是微中子歼灭计划。并邀请他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

哈莉暗中听到怨愤大哭,又因为男主送斯特纳离开距离太远昏迷过去,(也有可能是男主动了哈莉死的念头,哈莉就死了一次?)直到男主回来才转醒。醒来后哈莉问男主自己到底是什么人,男主不愿意回答。哈莉说出自己推断的结果,哈莉已经服毒死了,她是另一个哈莉。男主默认,哈莉问起男主这几年的近况,以及自己的死因。男主说因为一次二人争吵,他搬走了,但是遗漏了自己的实验室样品,因为气愤不过过了几天才去找哈莉,她已经死了。哈莉说自己不会睡觉,“它”总环绕着她,不止在身体里而且更远。

宴会上斯纳特姗姗来迟,衣衫不整,刚刚与他的“客人”亲人有一场残酷的别离。各人谈论观点看法,萨托里奥斯指责男主不工作,认为哈莉根本不算人只是复制品,哈莉自白她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而他们才是真的残酷。男主跪倒在哈莉身前。宴席散去,男主回来发现哈莉已经可以一个人沉思,二人欣赏《冬猎》,又恰好遇到失重30秒在一起心灵平静。

次日哈莉服用液氮自杀,结果经历了痛苦又恐怖的复活。男主表白即使她不是哈莉他一样爱她,想与她一起在空间站生活。此时男主的脑电波传给了海洋,海洋有了变化。男主感受到了爱与痛苦,理解他来到这里的意义就是探寻爱的原因。斯特纳回答了吉巴里安实际上是死于羞愧。男主说是羞愧拯救了人类。男主开始高烧,梦到回到儿时的家中母亲照顾他。

醒来后,哈莉消失了,在斯特纳两人的帮助下实行了微中子歼灭计划。男主回到地球,回到家,在室内的父亲却对水流如注滴在自己身上恍若未觉,才发现其实仍然在索拉里斯星球建造的岛屿上,但他依然跪倒在了父亲身前。

赏析:电影与其说是科幻题材,不如说是哲学题材。主题上爱与人性比较好理解,羞愧的副主题是关于人为人类的无人性而羞愧,也为出于良知和爱背叛人类的想法羞愧,另外还有人与非人,导演塔可夫斯基的观点是人对于外太空的探索实际仍然受到人性的限制,应该往更深处了解人性,人类需要人类。这并非一般的科幻电影,如果去除科幻的背景,放入中国古代的聊斋其实大多数剧情仍然能够成立,因为爱是共通的,区别在于苏联的社会背景隐喻的官僚主义、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人性形成对立,而中国一般是批判自私自利或者功名利禄,偶尔还有孝道的出现。有的妖或鬼天生自私自利;有的妖变得越来越像人,比如白素贞,映衬出许仙的自私绝情;有的妖如聂小倩被树妖姥姥控制却因为爱情得以有了自我意识。妖作为非人,映衬出人性的复杂,也映衬出人对于自己最珍贵的爱的失落。从非人到有人性,《画皮》的主题其实也是这个,从经验、记忆到自我意识,再到懂得爱、痛苦和牺牲。

电影的哈莉显示的特性有不死、复生,探测记忆,因记忆而生,具有学习能力,从不能离开人而存在到能够独立生存、不死与复活象征着永恒,但无法死去其实也是一种痛苦。读取记忆相当于读心术,也因此展开了她与空间站人们的心理博弈,同时还有从记忆深处获取情感,懂得情感。另外导演的观念其实偏唯心,哈莉来自男主的内心,代表着男主的良心,也就是良心的外化,爱哈莉意味着保护自己的良心。

看第三遍时候发现其实乡愁算是一条隐线,男主第一次杀死哈莉后斯纳特教他用碎纸站在鼓风机钱模仿树叶的沙沙声;男主反复回忆起的母亲既是情感的根源,家的依恋与隔膜,也是一种乡愁,离开母亲之后的后悔;《冬猎》一图出现在男女主一起宴会后赏画心意相通的时刻,也在男主发烧时梦到母亲的家中,《冬猎》一图可能就是俄罗斯的雪景与烟火人家吧,和男主的童年相似。可能羞愧是来源于男主思乡?因为爱上哈莉相当于背叛人类,哈莉也意识到男主的深层依恋是家乡,所以没有让男主留在空间站与之相守。

女主的衣服是一条线索,比较没看明白的线索还有关于睡眠,除了睡眠是人的特点和睡眠接近死亡以外有什么。

后面是经典的台词,尤其是台词中导演显示出的思辨,令人敬佩在苏联背后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继承着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的文化。

专家梅森吉尔:我们在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人类建立的知识体系恰恰限制了知识的无限扩展,前进受到了限制,所以就在后退。

(男主在父亲家中与宇航员的讨论)

凯尔文:我对真理感兴趣,你却想用偏见说服我。我不会凭冲动做事,我有具体的目标,我不是诗人,要么撤走空间站,宣布索拉里斯危机;要么用极端手段,比如用放射物扫描那片海洋。

宇航员伯顿:不行。

凯尔文:为什么?不是你说的研究必须继续吗?

伯顿:你想要毁灭我们目前还不能理解的事物?对不起,不能为了知识牺牲一切。知识只有建立在道德上才正确。

凯尔文:是否道德却是人类说了算,记得广岛吗?

伯顿:那就别让科学不道德!(后凯尔文认为伯顿看到的只是幻觉,二人不欢而散)

(男主形象:愿意为了真理牺牲道德,理性冷静的科学家,非人文主义者,仅存的依恋遗憾是妻子哈莉,与后面观点的改变形成对比。伯顿的观点也有部分是源于索拉里斯星带来的。)

(中间感情部分基本不分析了,放在剧情介绍里。直接进入台词经典的斯纳特生日会。)

斯纳特:现在这个情况庸才或天才都没有用,我们才没兴趣征服宇宙,只想把地球扩展到宇宙边缘。我们不知道怎样对待其他世界,我们不需要其他世界,只需要一面镜子,我们拼命去接触,可是永远没有结果。这是人类愚蠢的困境,为自己害怕的目标而努力,我们根本不需要,人类只需要人类。

(简析:这段话相当于导演的心声,对于探索外太空的反对,在观念中外太空只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人类不知道如何去对待其他世界,只知道用自己的方式。电影中表现的方式体现为用射线扫描海洋,引来海洋的报复,再采用了脑电波计划看似相对温和,实际上仍是只为自己考虑,最后的微中子歼灭计划才是根本。对人类来说这或许是科学探索,实际就是傲慢、冷酷和残忍。一开始宇航员伯顿和男主的讨论说到这是不道德的,男主以为道德与否是由人类决定的,实际体现着人类中心。在交往中从来没有考虑过对方,而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一般习惯似乎应当是反思人类中心,做到换位思考友好相处,但是塔可夫斯基给出的结论是人类不需要另一个世界,只需要自己,把自己当做镜子就足以看出人类是怎样的,也就是内向反省。同时也正是镜子这一思路反映了空间站人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内心,不敢面对内心,想要杀死自己内心的爱只能造成越来越冷酷或者愧疚。Ps.这里其实很像仙侠剧出现的梦中的妖魔,但仙侠剧一般处理方式是克服自己的恐惧,而和这里出现自己最想念最爱的人不一样。)

萨托里奥斯:求知是人的天性,你却认为知识使人类有罪,做事要一时兴起。请问我亲爱的同事,你来索拉里斯看什么?你工作了吗?除了迷恋前妻,你对什么也没兴趣。你就是这样履行职责的,你已经脱离现实了。对不起,你完全是多余的。

斯纳特:够了。……别说了,克里斯,咱们别吵架,毕竟今天是我生日,我的好日子。

哈莉(流着泪说):当然,我觉得克里斯·凯尔文比你们两个更可靠,在野蛮的环境里他很仁慈,你们却假装与你们无关,认为“客人”这是对我们的称呼,是外部事物,是干扰。但它来自你们,是你们的良心。克里斯爱我,也许他爱的不是我,他只是保护自己,他希望我活着。“人为什么有爱并不重要”、“每个人的爱都不一样”,但克里斯没有,说这些话的人是你们。我恨你们所有人。

萨托里奥斯:那我问你......

哈莉:请别打断我,毕竟我是女人。

萨:你不是女人,你根本就不是人。懂吗?如果你真有理解力。没有哈莉,她死了。你是个复制品,机械制造的复制品!副本!矩阵!

哈莉(扶额,看向男主感觉到他的动摇):对,也许吧,但我……我……正在变成人,我一样有深切的感受,相信我,现在我没有他也能生活了。我爱他,我是人。

(男主跪倒在她脚下,萨托里奥斯喊他站起来)

斯特纳:人类啊!我们总是争吵,我们正在失去尊严和人性。

哈莉:不,你们是人,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因此而争吵。

(前情:哈莉吞液氮自杀又复活,男主表白后醒来,看到走廊上昨天哈莉自尽后留下的杂乱环境,捡起一幅画着三条狗的画,似乎含义是人类共同体。)

斯特纳:你的脑电图起作用了,海洋正在活动。

男主:人们说:“只要同情,就是折磨自己。”也许是这样。“痛苦使生活变得阴沉凄凉。”但我不接受,不,我不接受,难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本身也是对生活的伤害?不,当然不是。记得托尔斯泰吗?记得他爱不了全人类的痛苦吗?已经又过了多久?我想不起来了,帮帮我。我爱她,爱是只能体验的感觉,永远无法解释。人只能解释概念。你爱你可能失去的:自己、女人、祖国。直到现在人类仍然做不到去爱。明白吗,斯纳特?我们太少了,几十亿人里只有几个!也许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体验人类爱的原因。

(男主步履蹒跚,斯纳特和哈莉一起扶着他)

凯尔文:吉巴里安怎么死的?你还没告诉我。

斯纳特:以后再告诉你。

凯尔文:他不是死于恐惧,而是死于羞愧,羞愧这种情感将拯救人类!

(哈莉毁灭之后,男主躺在病床上醒来。)

凯尔文:最后还是不能在一起。斯纳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折磨?

斯纳特:我们已经失去了对宇宙的感觉,古人的理解已经很完美,他们从不问为什么、为了什么,我们却陷入了无休止的循环。

(男主与斯纳特聊)

斯纳特:一个人高兴时绝不会在乎“生命的意义”之类命题,这些问题应该等临死前再问。

凯尔文:但我们不知道生命何时结束,所以才这么匆忙。

斯特纳:不要匆忙,最幸福的人是对这些该死的问题不感兴趣的人。

凯尔文:有些问题就想知道答案,但这些真理需要神秘来维护:幸福、死亡、爱的神秘。思考这些,就像知道了死亡的日期。不知道何时死亡,我们仿佛就在永生。

 4 ) 困惑与释疑,以及何为真实

重看时想到几点,简单记一下:

1. 飞行员伯顿在离开后有一段长达六分钟的镜头,拍摄的是他乘车穿过城市高架桥。第一次看虽然赞叹导演把握到了空间无尽的科幻感,却也困惑为什么要拍这么久。这次才明白,老塔是用这个镜头再现伯顿驾驶飞行器穿越Solaris时的状态。拍高架桥而不是直接构造Solaris的场景正是其高明之处。

2. 我忘记了哈莉的连衣裙需要剪开的这个细节,所以又被触动了一下。而且有一点要注意:第一个哈莉被送走后,第二个哈莉出现时,是自己拿了剪刀剪开衣服的,也就是说,她保留着第一个哈莉的记忆——正是明白了这一点,第二个哈莉拼命把门扒开后重伤的样子,才让克里斯那么痛苦自责。但Solaris仍然没彻底懂得人类衣服是怎么回事,它以为就是用剪刀剪开。

3. 数了一下,第二个哈莉出现后,又有三次她是穿着那条连衣裙,裙子后面都是没有开口痕迹的。一次是去实验室抽血时,一次是去图书馆给斯诺特过生日,最后一次是和斯诺特一起扶着克里斯回床上休息。抽血前她撞门导致自己重伤,去图书馆前她试图服毒自杀,最后克里斯生病前她是喝了液氮自杀。看上去有两个可能:其一,重伤或自杀的哈莉虽然缓过来了,但在克里斯不注意时又经过了彻底“重生”,其二,哈莉的连衣裙也可以“自愈”。无论是哪一种,都加重了她并非人类的意味。
(当然,也许是我想太多,导演就是乐意让她穿那条裙子罢了。)

4. 最后克里斯跪下抱住父亲腿的场景,与伦勃朗的《浪子回头》极其相似,宗教意味很浓,个人觉得与上帝无关,但与宗教本身“重爱轻智”的倾向有关。克里斯的跪,是说他选择了“回归”情感。片中克里斯之外的两位科学家都是坚持不将Solaris制造的“客人”作为人类对待,而克里斯却对重生的哈莉一如对待妻子,尽管他也有挣扎,但还是以能否感觉得到“爱”而非物理意义上的构成形式来定义“人”。那个浪子回头式的姿势,就是在强调这个选择。

伦勃朗《浪子回头》

5. 自杀的科学家留下的录影,初看时会以为他是为自己有“客人”而羞愧,不开门是试图隐瞒客人的存在。但往后看会发现,他其实是说自己做不到把“客人”不当人看待,不肯开门也是担心另外两人要对“客人”做的事。自杀的原因,则是自己无法处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

6. 关于何为“真实”,曾经与朋友有过一次讨论。当时对她说,什么程度才算“真实”,其实不是看一个人多么彻底的与你彼此了解,而是这个人的存在曾经多么深刻的影响过你。存在的形式是不重要的,哪怕只是一个幻影。放在这部电影里,Solaris这面镜子照出来的不是人类自己,而是人类内心最渴望与之相伴的“生命”,当你爱时,他们就是具体真切的人,至于他们的物质构成是什么,真的不是我们用得着耿耿于怀的。

 5 ) 作为科幻片,作为艺术片……

我累了,永远走不出那个巨大的我了。妈妈!”

在电影的开头,塔可夫斯基就用一段长镜头在错离我们的感官体验,当镜头从作为对象的流水花草近景拉远,我们发现在那个原来的观察者位置的主体展现的是他茫然的空洞的双眼——他不再承担观察这个世界的责任,亦或者说不再作为世界实现自身的中介(从电影语言来说,他拒绝了作为线索人物这一身份),主体如漂浮在世界上空与实在的现实世界隔开了微小却又不可化约的距离。

在经常与《飞向太空》相提并论的《2001太空漫游》的开头中出现了类似的镜头效果,远古猿类在一次次与大自然发生激烈的关系中,获得象征性的进化,背景音乐also sprach zarathustra也在意味着“人”作为整全、同一之物的诞生,代表历史的骨头抛向天空化身成为现代科技的标志人造卫星,但是在《2001》中我们处于上帝的位置,即超验性的凝视效果,作为观众与崇高的全知者合二为一,我们能够从中榨取理念与现象统一的快感(例如我们可以知道电影中任何角色都不知道的“真相”,而且可以将电影本身作为一道可知的谜题来进行解答,以摸索导演所想表达的本质想法),这种欲望的索求在《飞向太空》里却受到了阻断,正如众多《2001》影迷对《飞向太空》的差评:《飞向太空》不过是借用了科幻的幌子在表达一些塔可夫斯基私人化的暧昧不清的爱情与人性。他们或许对前段还略有兴趣,在后半部分则难以忍受一种突然多出的“剩余”,他们指责塔可夫斯基把切近人类命运的科幻问题变成了爱情问题,对宏伟世界观避开不谈而去将重点落在几个不起眼人物的感情纠葛上。

早在两部电影的开头两位导演就像我们展现了他们的区别——在库布里克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史诗般的关怀,是宏伟的历史蓝图,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而在塔可夫斯基这里,一切镜头都是极度私人化的,是淫荡的,是窥私的,与其说是诗意,不如理解成不可知的与拒绝被解读的。这样的镜头在《飞向太空》里并不少见,如多处出现的对克里斯睡觉的观察,塔可夫斯基用无聊的长镜头缓慢扫过克里斯全身,这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塔式长镜头,它不像《乡愁》结尾安德烈捧着蜡烛走过水池,也不像《镜子》开头母亲坐在栏杆上远眺田野,这段长镜头不试图表达任何东西,或可说,它表达的即是不表达本身,如同一种阈限空间,它本身构成一个象征来指向索求活动的失败(例如恐怖电影中门后的未知,而这种空间即悬置这一未知导向门后空无一物),它创造了形式却不存在对应的内容,这种空间中会产生剧烈的、不安的情绪运动,它并非产生于某一实在之物,它本身只作为一种过渡被隐藏在一般的电影语言中,即电影中不会表达但我们都知道存在的空间(例如人物上厕所),它表达出一种一般观影活动的失败——在这里情绪的爆发点不是某一实在物,而是实在之物的缺席

我们在后面看到这一缺席的回归,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来自过去死去之物的复苏,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黑格尔式的有无短路:原来本应该存在的某物的缺席置换成了本应该不存在的某物的回归。正是这一短路产生了笼罩整部电影的倾斜感,在索拉斯星这个闭塞的空间中,恐怖的事情在不断上演却不存在一个可被理解的锚点,人的意识思维如同悬浮在地面上空,而这片地面即是人类集体的理性,如同在电影开头老飞行员伯顿的独白无法符合现代科学机器与理性,那有关索拉里斯星的一切异常都是来自深渊的不可名状之物,但这种细腻的情绪又不同于克苏鲁式的庞大,它是微小的不可捕捉的,如果说库布里克致力于向外探索“人”的诞生到进化,那么塔可夫斯基就在向内研究“人”的构成与消亡

在《飞向太空》中,一切故事都发生在“人”的内部,“人”作为一否定性的存在,它的边界被消解了,不再存在实体与主体间的严格界限,在这里主体与实体是合二为一的,原初的整合的世界借由主体这一中介来把自身涌现出来。为何凯尔文面对自己重生的亡妻时要竭尽全力地将她扼杀?因为这个新的个体不再是外在于凯尔文的异质性他者,而是诞生在一个深渊——主体自身之中,复生者的一切来自于凯尔文的无意识言说,她不再是康德式的物自体处于不可知的彼岸,吊诡的正是我们对于对象的全知导致了认识活动的失败,在索拉里斯星这一庞大的实体面前,我们感知到一处永恒的缝隙,在这一缝隙当中惰性的物在能动地凝视我们,让我们不由得想起尼采的“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塔可夫斯基用他的镜头语言将这一窥视感巧妙地展现出来,这也是《飞向太空》无处不在的恐怖片式的不安感的来源,这一永远在偷窥主体的缝隙来自何处?早在电影开头就做了回复,在那个黑暗的马厩之中,引起小孩恐惧的正是那条缝隙,它是马厩、马与黑暗组合为一整体所多出来的剩余,它也存在于伯德的独白中,那些摄影机所拍摄的录像与伯德陈述的那个诡怪的反常理的索拉里斯星所构成的差异之中,物正处在那差异之中偷窥主体。不同的是在地球上这一缝隙被回溯性地掩盖了,母亲安慰小孩那不过是一匹马,在这里整体被解构成了各个无机的部分,而在伯德那里科学家与政治家解释为伯德的精神错乱,或者是某种未被发现的科学现象,人会把这种来自物的窥视合理化,当这种合理化失效或是没完全成功时变会转变为一种被迫害妄想症式的歇斯底里。而在索拉里斯星,思维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这里彻底失败了,这是一个拒绝解释的世界,它无时无刻不在宣告人类认识活动的无意义,在这里暴露出来的是绝对的实体,一个前本体论的纯粹混沌的庞然大物

索拉斯星上到底有何物?答案是,一切都没有,这里的物是滑移的,摄影机拍不到,只有杀不死的幽灵不断地从主体内部复苏,妻子解不开的外套与无法追溯的回忆,结尾浇在父亲头上的热水,都化为一种旧日的创伤在主体的视域里涌现,并且深刻地威胁到他的生存,凯尔文在第一次面对苏生的亡妻第一反应便是一次次地把她抹杀使他回到原本那个黑暗的我们都知道其存在但又无法直面的空间中去。

当你凝视深渊时,凝视你的真的是深渊吗?当所有太空站的人感到生存受到这些幽灵威胁时,我们都知道,这些幽灵正是源自每个个体内部,此刻凝视主体的正是主体自身,或可说是化为深渊的主体,在索拉里斯星,凯尔文凝视的是一片空无,也是这种没有客体的凝视放大了主体内部的深渊,使之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体内另一个淫秽的“我”的存在,这个深渊终究外化为一个感官世界,然而这个被布置的外部世界是不完备的,那些结构的缝隙在不停地向外涌现幽灵,最终这个主体的内核被向外意识想象为一个不可名状的深渊,在那个无法窥视的暗处,另一个我在凝视着我,也谋害着我。

杀人杀我。

 6 ) 时间与生命体验

人们为什么去看电影?是为了娱乐还是其他?塔可夫斯基认为,普通电影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时间,为了已经过去了的或尚未拥有的时间。“他去看电影是为了获得人生经验;没有任何艺术像电影这般拓展、强化并且凝聚一个人的经验———不只强化它而且延伸它, 极具意义地加以延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艺术的本质是重新体验和再造时间。
在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中不乏对时间的追问与思考。在影片《飞向太空》中,更是把时间上升到了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层次上,时间不仅仅是作为人生经验的一个基本元素,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人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

 短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只是假定了太空这一特殊环境来阐述思想,换言之题材只是表达塔式哲学的媒介。他通过索拉里斯之海来引导观众——以形而上的思想引发我们的思考,在这点上,塔可夫斯基与库布里克是共通的。老库展示了科技与人类的未来,老塔提出的则是如何自知与自省,至于爱这么复杂的事情,让我们在无垠的宇宙中思考吧。

4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我想找条出路,到底有没有出路,我信佛,这有没有帮助。我试图接近幸福,可什么是幸福,我概念模糊。

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8/10。老塔以诗意的力量洞察大地与心灵,开篇从房屋旁湖泊平摇到浓雾灌木中人物的双腿/上摇至脸部,浮沉河蚌、棕马跑动、鸟鸣的美景旋即切换成耳朵特写,仿佛聆听生命;单调狭长的日本高速路和幽暗隧道,当男主角在陌生异化的空间站感受亡妻/亲情的爱,太阳雨中门前给父亲跪下净化了羞愧之心归属家园。

1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虽然表面上只是一种简单元素的编排,但不知道为何会给人一种力量之感。这种大师的长篇大作之所以长,大概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催眠人。

1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必须承认我的观看方式出了差错,科幻不是理解《索拉里斯》的入口。它的姿态不是眺望未来,而是回望过去。即便飞向太空,人类要面对的还是自己,是人性,是最不可捉摸的爱。那缓慢的诗意不是文明的神迹,而显露出内心最隐秘的感情。水是一种最高精神,是意识的化身,把回忆都淋湿、浸透。最后一个场景真叫人感动啊。

15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同样是科幻,库布里克谈人机、谈历史、谈哲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还原预测,无所不用;塔可夫斯基则一如既往地谈情感、谈回忆、谈宗教。塔氏极强的的内省力注定他只会把科幻当作人生的镜子、忏悔的神父,以至于整部电影中最惊人的部分不是哈莉的数次出现,而是克里斯在梦中对妈妈的一声轻呼。

1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057#在索拉里斯星,人的意识可以通过海洋而被投射成为血肉之躯的实体,在这里,意识与存在的问题被具象化:你对爱人的爱幻化成的人究竟还是不是你爱的人?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通过生与死、渺小与伟大的对立来谱写太空《奥德赛》,那么《索拉里斯》则是一部迂回徘徊漫游三界的《神曲》。

20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重看#siff@影城;人类困境的醒世恒言,索拉里斯如记忆之海,复刻的镜像世界,更是生命进阶的飞升,无论冰冷太空舱抑或家园湖畔,他的梦境里永远是父母相爱的时光,爱超越所有科学命题,星穿里无法说服我的一一兑现;结尾堪比2001般震撼,他跪在父亲面前,热泪盈眶。

2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BFI Southbank 有些地方抽象得让人抓狂,是完全超越理解力无论如何努力也够不到的沮丧。披着科幻外衣的老塔还是在各种地方露出它的本来面目,影厅里所有人似乎都在各自不同的某个时刻black out,结束全场松一口气= =

25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老塔这片太小看科幻了~不过话说回来,能把一个SF按着聊斋的思路拍出来,也真是一种技能。。。以及我终于知道为啥讨论interstellar有人拉出老塔了,这就是爱/就是人性的思路真是够了。。。

29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此片讲的不是人类如何理解宇宙,而是宇宙该如何理解人类。。。

3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真是影院嗜睡者无法逾越的一座大山。

33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还行

用「飞向索拉里斯」的概念呈纵横向的统摄与探讨渺小人类的最基本单位:爱。飞向太空即飞向人类自身,老塔的电影不能单纯听和看(视听的影像之诗),更像是一种依附于哲学之上的阅读经验(警世启示录)

37分钟前
  • Jeannels
  • 力荐

正所谓“大师是给人指引方向的”,只是后来得道者们的作品很多都比这个要有趣了。

3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很多人说老塔这部电影拖沓,我就一直没看。惭愧至今才看,毫不觉得沉闷,每帧都喜欢。原来,观影体验永远只能是私人的,无法与人感同。当电影里的克里斯谵语道,吉巴利安不是死于恐惧,而是死于羞愧。我才意识到,老塔把很多事物都看成了镜子,甚至连太空也是一面镜子,它是自我的问题,是人文和道德的问题,是爱的问题,而非科学的问题。这世上,理解从来都是稀罕事。不如在自我这条道上一条路走到黑,反倒可能在另一个心灵里激起涟漪。

44分钟前
  • 夜第七章
  • 力荐

塔科夫斯基将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经典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搬上银幕,由于看过小说,所以对于情节还算了然于胸。影片在获得1972年戛纳影展特别奖之前,塔可夫斯基曾被要求将高速公路上漫长的五分钟黑白镜头剪短,他毅然拒绝道:“我故意弄这么长,好让观众中的傻瓜们早点离开。”

45分钟前
  • stknight
  • 力荐

本片与[2001太空漫游]和[阿尔法城]一同被视为哲理科幻巅峰之作。塔可夫斯基缓缓流动的诗意长镜头贯穿全片,节奏慢得考验耐心,但令人回味无穷。没有特效和奇观,只有对人性的拷问与自省。索拉里斯海仿佛一面镜子,投射出人类亘古难解的关于自身的弱点与疑虑。高速路,水草,大雨,神乎其神的结尾。(9.5/10)

4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人类需要人类”到最后解谜的关键靠的竟然还是外美史常识,噗。人物存在不小问题,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缺乏说服力,便难谈打动。诺兰好莱坞,塔氏好难嚼;诺兰的爱是万能贴,塔氏的爱是神秘源。虽然前者被后者秒杀,不过事实证明这俩拼爱的说起虚无混沌的时候都拼不过没爱的库布里克。

49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我最爱的电影里能排top 3。有一种湿漉漉的特别的美。

50分钟前
  • naoko
  • 力荐

不要把科学问题当做爱情问题。塔可夫斯基和库布里克,一个是饱含了对全人类的爱。一个是完全没有进入人类情感的世界里头。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