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

剧情片其它1966

主演:埃迪·阿克斯贝里,古德龙·布罗斯特,乌拉·阿克塞尔松

导演:扬·特洛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浮生 剧照 NO.1浮生 剧照 NO.2浮生 剧照 NO.3浮生 剧照 NO.4浮生 剧照 NO.5浮生 剧照 NO.6浮生 剧照 NO.13浮生 剧照 NO.14浮生 剧照 NO.15浮生 剧照 NO.16浮生 剧照 NO.17浮生 剧照 NO.18浮生 剧照 NO.19浮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9

详细剧情

  《你生活在这里》描写20世纪初一个十几岁的孤儿流浪在瑞典北方的经历,他干了一种又一种活儿,一路上遇到一些奇妙美好的人物。

 长篇影评

 1 ) 浮生一日

       在一天又一天无聊的日子里,我曾经反复的思索过,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还缺少什么,我拥有了什么,什么是我所爱的,什么是我所畏惧的,什么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什么是我最害怕失去的。
       人生是充满了无数歧途的单行道。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醒来,睁开双眼,双脚踏在地上,然后以无数种方式去面对这新的一天。这新的一天,是如此的平凡却又珍贵。因为任谁也知道,这一天或许只是昨天的延续,而这一天又或许突然变成人生的句点。在这一天里,跨越地球上的所有时区,所有国家,所用种族。在所有人生里,充满了愉悦、悲伤、对于新生命的渴望、对于苦难生活的无奈、对信仰的虔诚、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些或美好或压抑的人生都享有同样的可能性,那就是:活下去。
       在无数人不同的人生中选取同样的一天,竟然可以拼凑出差不多完整的一个人生。在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生里,我们总是能在幸福中看到悲伤的场景,在残破中看到绽放的希望。比如罹患癌症的母亲、比如记录阿富汗真实现状的新闻记者。我们看到泪水,出自无数种情感:思念远方丈夫的妻子、躺在病床上感恩的病人、前一秒还在乱跑乱跳的小男孩。我们看到艰辛的人生,来自不同的国度民族:擦鞋为生的小男孩、在迪拜工作的园丁、生活在船上的一家、在丛林中搭建简易棚子的一家人、十四口人挤在狭窄屋子里但仍信奉上帝的单身父亲。我们看到不同的爱恋:金婚的夫妇、新婚的夫妇、给奶奶电话的年轻同性恋男子、追求女生失败的男生、一起放飞孔明灯的情侣们。我们也看到杀戮、战争、暴力以及躁动的激情与惨痛:被屠杀的白牛、被割喉的羔羊、跳舞的美国大兵、对别人拳脚相向的人、失控的游行人群。在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里,都让我对于人类的情感与行为无比热爱,同时又无比憎恶。
       对于人类的情感,也许正想对于我自己的情感。我感觉到迷茫、没有存在感,同时又心存希望,始终努力。也许对于人生尚未感觉到美好,那是因为没有见过人生真正的天堂,而也许对于人生尚未感觉到人生真正的地狱。
       在人生的路上,我始终在彷徨中找寻,我或许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找寻,我只是默默地出发了,或者是不得不出发,在穿行于无数无聊岁月的日子里,我想完成一些宏大的梦想,但有时候却又感觉到束手无策。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所爱的人,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过什么对于我来说才是重要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在一个平凡无聊的一天中,认真专心的过我自己的人生,体会着其中的所有酸甜苦辣。

 2 ) 生而为人是一种运气

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想不到有什么信念坚强到能够支撑起浮生漫长,觉得老去是某一个瞬间发生的事情,像旷野中被一道闪电击中,而那时的闪电,无非就是某一段求而不得的恋情。后来才明白,除了爱,世界还有一千种颜色,哪怕是最简单的喜怒哀乐,唯有真切的体会才能知其真味,一切试图超越时间规律的成长都是虚有其表。儿时听闻多次的道理和故事,待到真正经历的时刻,依旧会衍生出无限的思绪。缓慢的苦痛磨砺人的灵魂,快乐正因短暂难得才显得珍贵,经历了这些,才会明白时间的缓慢或迅疾,都有它的良苦用心。人类,一个生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复杂种群,从500万年前南方古猿直立行走开始,就在经历着膨胀堕落毁灭重生的轮回,而人类的文明,也在审视我们生存的空间到自我的审视的转变中,渐渐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两大奥斯卡金像级导演联合YouTube,携手全球网民(显然没有中国),在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以人类的“怕”和“爱”为主题,集体创作了近4500小时的影片,经过剪辑,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Life in a Day》。 以往,看电影,是为了看他人的生活,可是这一次,我们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某个人的故事,而是作为整个人类的一生。2010.7.24,随机选择的一天,整个世界,从年轻到衰老从生到死。也就是说,我们将很难单纯的做一个置身事外的观众,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幸或不幸,都是屏幕里这些人类中的一份子。 2010.7.24,是我生日的后一天,那天,我大概在皱着眉头努力解决前一天剩下来的生日蛋糕吧,之后和往常一样读书码字看个电影然后睡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这样平凡的一天。然而,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一天会是平凡的一天,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钟,都有出生和死亡,每一天都有可能是生日或忌日。《浮生一日》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主题。 观影期间哭了很多次,大多时候仅仅是一个镜头,一句话,就足够引起共鸣,在这些快速闪过的面孔上,我们比以往任何一次更加容易看到自己的模样,在谈到爱,谈到怕,无论肤色或是生活环境,我们迸发出的都是相同的喜悦和恐惧。爱很模糊,爱自己,爱女人,爱一辆兰博基尼或是一种早已失传的生僻语言,爱一只安心窝在你臂弯里的猫咪,还有那个深爱着一个姑娘却连着被拒绝两次的宅男,这看上去很反励志不是么,但你必须要接受,一切都带来负面的能量,包括爱。 What do you fear? 一个尖锐的问题,很多人,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勇气直视自己的勇气,所以当看到镜头下的人们坚定的说出自己的恐惧时,是很感动的。害怕长大的女孩,害怕失去爱人的男生,害怕再次被卷入战争的老人,害怕被丈夫抛弃的家庭主妇,害怕猫害怕狗害怕孤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害怕上帝并不存在的姑娘,她说:“我信仰他,可万一他不是真的呢?那样我们只能躺在泥土里,永远死去?”看起来,人的怕总要比爱来的更具体实在一些,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里,你爱的人和物,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而你所害怕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来临。 其实大多数的时间,我们是没办法感受到这个地球上有64亿人正和我们分享着相同的情绪和感受的,《浮生一日》带给我的,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来自人类的集体认同感,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感到这道路上并不是独自一人,即使不同的种族、肤色、信仰,都无法改变我们面对爱微笑面对恐惧流泪这一种本能的反应。 作为一个纪录片,《浮生一日》其实是柔和的,它看似通过上帝视角解构了生命,但每一个视角中的上帝,却又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类美好和无害的一面,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更多的,却是战争、杀戮、歧视、疾病和死亡,所以,导演特意选择了一个由游行引发的踩踏事件放在影片的最后,人类的盲目狂热,是引起一切灾难的元凶。 太宰治临终前留下遗言:“生而为人,抱歉。”而我却觉得,生而为人是一种运气,因为人可以选择,即使是在极小的限度下,还是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活,选择积极或消极,抗拒或是顺从。影片里那个妻子得了癌症的丈夫说:“一开始,我害怕你的癌症,后来你得了。之后,我害怕你复发,可你又复发了。现在,你正在康复,而我再也无所畏惧。”是这样的,人无法战胜恐惧,却能同它和解,而人生,正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如果你有鼓起勇气走到尽头,那时,你也能毫不心虚的说,你从此再也无所畏惧。

 3 ) A Day At A Time完整版歌词

网上搜了一圈,国内版本基本都不靠谱,好多都把“I'm just one I know”里面那个关键的“one”给弄丢了。。。最后在一个日本人的blog上看到下面靠谱的版本。。。大家看看对不对

 
“A Day At A Time”

 I wanna drink from the clearest water
 I wanna eat the things I ought to
 I'm just one I know
 But I feel strong you know
 I wanna reach the greatest mountain
 Climb if I want without all the shouting
 I'm just one I know
 But I feel strong you know
 Clouds really should be white at least
 And oceans should meet us at the beach
 And I don't want to over-reach
 When I know what's in store
 Love life a day at a time boy
 Love life a day at a time girl
 Love
 Love
 I wanna drink from the clearest water
 I wanna eat the things I ought to
 I'm just one I know
 But I feel strong you know
 I wanna reach the greatest mountain
 Climb if I want without all the shouting
 I'm just one I know
 But I feel strong you know
 Clouds really should be white at least
 And ...
 ... oceans should meet us at the beach
 And ...
 ... I don't want to over-reach
 When I know what's//in store
 Roar

 4 ) 就连你的呼吸,都被记录了下来

回家前去家乐福采购了,回家塞进冰箱,这些天来都在工作,连同今天上午的长居,也是在连轴转,真的很想有休息的欲望。我一边吃饭一边看完了《浮生一天》这部由全世界各地的网友通过自己的摄影机记录下来2010年7月24日这平凡的一天的影像,通过youtube上传,让Scott两兄弟收集起来,剪辑成了这么一部视野宽广,意义深厚的电影。且不说因为youtube在国内被block而导致没有我们的画面,仅仅是看着这些内容各异、拍摄方式各异的画面,你就知道——生活才是最好的导演,生活的亲历者才是最好的演员,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置景和美术。然而仅靠Scott两兄弟,无论他们如何经验丰富,经费丰富,也无法穷极自己的能力去撑起“世界”“生命”这样庞大的主题。然后他们通过网络,通过人们与生俱来并因为英特网2.0时代而激增的表达欲,收集到了这样保罗万象的素材,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集中在剪辑和整合之上。

最后这个在暴雨中躲在自己的小车子里的女生对着摄影机自拍说,她一直想要在这一天里面拍摄一些特别的东西,但是因为打工了整整一天,根本没有办法拍摄。她很急切地希望这一天由特别的事情发生,自己是个特别的人,不想要自己每一天都这么平凡过着,不想自己的一生就这么静静过去。她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然后她说,尽管,今天没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情发生,但是,她觉得,这个晚上,似乎有所不同。

大概是因为Scott兄弟发起的这个活动,选择了7月24日这一天,这个不是任何官方节庆的平凡的周六,让大家用摄影机记录自己的生活,让这个女孩感觉到了有所不同。的确,想象一些这一天,你的一举一动,一字一句,都被记录下来,就连你的呼吸,都被记录了下来,有声音,有画面,只要是麦克风和镜头所及,都被记录了下来,那么这一天,就和你目前在世上存在的过去每一天,都不一样。

大概我的日记也是如此。

 5 ) Mamihlapinatapai

一个小片段。

女孩儿说她最喜欢一个词是“Mamihlapinatapai”,来自南美一种叫Yaghan的已失传语言。

表达的是两个人同时都希望开始一件事情,但没有人愿意打破僵局的那一瞬间的感觉。

她说,“Could be like two people at a party wanting to apporach each other and neither quite brave enough to make the first move.”

让我想起Frances Ha里的那一段独白:

"It's that thing when you're with somebody, and you love them and you know it, and they love you and you know it, but it's a party, and both of you are talking to other people, and you are laughing and shinning, and you look across the room and catch each other's eyes, but not because you're possessive or it's precisely sexual, but because that is the person in your life. It is sad and funny, but only because this life will end, and it's the secret world that exists there, in public, unnoticed, that no one else knows about. It's like the another dimension that exists around us that no one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at's what I want out of a relationship."

 6 ) 关于Empathy,关于Citizen Journalism


  Life in a day/我有一个梦想
  
  我必须承认,一直到真正准备看这部片子之前,我都是没有阅读剧情简介的。
  
  几天前,我妈看到我更新了想看这部片子的状态以后,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说:她仔细看了看这部片子的介绍,专门查了一下2010年7月 24日我发给她的短信,然后告诉我,那是我抵达南非的第三天。她说那一天,我见到了南非AIESEC NMMU的负责人Varonique,我告诉她,自己很欣赏Varo极度淡定地对待麦当劳里骚扰我们的流浪汉的样子。显然,字里行间,我对这个所谓艾滋病 流行率全世界第一的陌生国度,又紧张又兴奋。看到我妈的这条信息,我的大脑一激灵,立刻就想起那天发生的一切,好像那些记忆已经存储成了大脑中一段又一段 视频,因为这一条提醒的短信,而鲜活了过来。啊,原来那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个日子。
  
  好,现在用五分钟来回想一下。2010年7月24日,你在干什么?
  你记得吗?
  
  在你冥想的时候,在我剧透和发表感想之前,我先摘录一下来自豆瓣的相关影片介绍:
  “两位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联同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破天荒合作,并得全球网民掌镜,在2010年7月24日,以「爱」和「恐惧」为题,集体创 作了愈80,000段,共4,500小时的影片。”
  
  作为一个混迹于新闻界的新闻民工,这段影片介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终于成功地渗透到了电影界。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你我共同参与的纪录片——演员可能是你,你,还有你。这本是一个概念简单,成本低 廉的尝试:只要你有任何拍摄工具,不管它是一部有摄像头的手机、简单的数码相机,还是高级的单反;不管你拍的是什么,只要它记录了你那一天部分的生活;你 就可以提交这段视频。最终,经过这些大导演们辛苦的剪辑,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一种一向昂贵的艺术表达方式,打着“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口号,终于在网络发达、视频分享成为潮流的今天,走向了“全民参与” (participatory)、回归生活的路线。我觉得这是社交网络时代进入高潮期之后,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为什么呢?有人会说,分享不是已经成为 一种平常的景象了吗?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是都能有机会去旅行,去见识与自己的小世界所不同的人事物了吗?为什么我还要花掉人生中的一个半小时,去看这样一部 缺少专业性、脚本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影?
  
  很遗憾,首先,旅行不是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显示你“开拓了眼界”和“增长了见识”。你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吗?你有没有不知不觉地 妖魔化他们?没有夸张,但是你只要随便做一下中国社交网络的调查,就能看到无数次“外国人如何如何”且没有给出任何原因的言论;当然,我也听到过美国人歧 视第三世界国家的饮食习惯;我还听到过北大男生拿同性恋开玩笑,好像他们是完全不同的生物……
  
  你总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那种轻而易举就能拥有的优越感,可能是来自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的阶级,来自不同的现代化程度,来 自不同的语言。Life in a day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对我来说,不光是因为你可以看到平常轻易看不到的异国风情、人情事物,更主要的是,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公民们,他们 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比如,虽然大多数的中国人是无宗教信仰的公民(atheists),但是我看到阿富汗苦苦挣扎、没有水电的难民爸爸说:我相信上帝创造了我们,不是为了不管我们的(I believe God didn’t create us to abandon us)时候,还是忍不住动容; 你可以看到游历了190多个国家,在路上九年多的韩国人,一边说各个地区苍蝇大小不同,一边说到他想看到两个韩国统一的梦想;身在一个婚姻观向来保守的文明里,你可以看到世界那一头的纽约同性恋少年,给自己的外婆打电话,告诉她自己的性取向的直播;作为一个健康人,你可以看到身患癌症的美国母亲,她的小儿子喜欢玩的游戏,居然和我们的童年记忆惊人地相似……
  
  所有的排外,排斥,歧视,沟通破裂,战争,大概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这里:话还没有出口,你已经在拒绝去理解对方了。那一种情感上的漠视,用社会 学家Sam Richards的话来说, 就是因为我们很难做到“踏出自己的小世界而走到别人的小世界里去。(step outside of your little tiny world and step into the little tiny world of others)”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他关于Empathy的TEDtalk视频:http://www.ted.com/talks/sam_richards_a_radical_experiment_in_empathy.html)

时隔一年,我多希望我也曾拍摄下自己在2010年7月26日那一天的生活片段。如果你记得那一天发生了什么,恭喜你;不记得的话,也没有关系。希望life in a day给你一些小小的启示。


PS:
  在国外,或者可以翻墙看youtube的同学可以直接去

      http://www.youtube.com/lifeinaday?feature=etp-gs-lif-00 观看该片。


以上

 短评

真难看。这都算电影的话,新闻联播就是五星电视剧了。

6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较差

纪录片,挺平凡的,但这就是人生,不是吗?

10分钟前
  • 炫3D
  • 还行

1,真心想吃素;2,再次证明中国存在于另一个神奇空间;3,过于无序的视频堆积拼贴;4,大开眼界;5,出柜的小给超级Cute...

15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从前我害怕你会得癌症,后来你得了。我怕你会复发,后来你复发了。我想,我没有什么好怕的了。泪奔……

20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爱。死亡。新生。恐惧。幸福。失落。等待。贫穷。疾病。犯罪。狂欢。自然。生命。

21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众生浮世绘,平常一日;一沙一世界,一日一生。我以百分之百的诚意,推荐这部电影,它其实不是电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最真实的感动,永远来自于最平凡的生活。这是上帝的杰作,远胜于人造的故事。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一天又晃过了,期待发生点什么,但就像大多数日子一样,什么都没发生

27分钟前
  • fr2p
  • 力荐

很喜欢那个擦鞋的小男孩,抱着那个one laptop per child的laptop说自己对wikipedia的热爱

29分钟前
  • stefanieguo
  • 力荐

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3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知道哪些镜头会被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选上吗?真实的,细微的,平民化的,最好有点突出,比如环游世界了,跳伞啥滴··· ··· 影像中的生活,就是你我。

33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以「爱」与「恐惧」为主题,一个跨越五大洋七大洲全球参与的集体创作,当然,这类型的纪录片,往往是背后的意义大于本身。只可惜平台建于youtube,少了一个叫中国的神奇国度。1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一天的生活,一生的画卷,看尽生活百态,感受生老病死,尽管琐碎,但这就是生活。★★★★

35分钟前
  • Q。
  • 推荐

还是那句话,最深的感动总是来自最平凡的生活,哪怕只是短短几秒的镜头,或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中间哭了好几次。看完最大的想法就是一定要环游世界!东村这家电影院真不错,还有student tuesday,另外怎么最近老领到海报\(≧▽≦)/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如果有神的话,他每天看到的人生景象就如这电影一样吧。像这种片子,创意出来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筛选和整合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我们如此相同、我们如此不同。生老病死、恐惧与爱,一天之内的种种,神奇的世界。当然,中国不属于世界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最怕你得癌症,但你得了,然后治疗后我又怕你复发,结果又复发了,所以,我现在没有什么怕的了。"

44分钟前
  • 张维托
  • 推荐

http://video.sina.com.cn/v/b/59863368-1093625892.html

46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还行

人生苦短,你最怕什么?其实在一切发生之前,很多东西很可怕,但当一切发生了,一切也便如此了,别人能承受的、能经历的,你也可以。浮生一日,平淡无奇,死亡、暴力和眼泪抵挡不了爱的力量。一部美好的纪录片,兼具形式与叙事,温馨,大开眼界。★★★★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最后小女孩讲得前半段是真话最后两句就伪了。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其实和你的生活没啥不同,最重要的是你平时根本就不想也不会关心别人的生活,这样的片子给大家提供了宣泄和博爱心泛滥的机会。就像爱的大游行一样,本来是讲爱的结果踩死人了。

53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不平凡的,期待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能够降临在某一天的自己身上,然而当这种期待越来越无力,越来越疲乏的时候,我开始渐渐意识到,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角,那些平凡而又不出彩的日日夜夜,虽然没有预想的神奇和美妙,却足以点亮我的一生

55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当世界只剩下这床头灯,你那边是早晨已经出门。

60分钟前
  • 张天翼
  • 力荐

我彻底被最後那段片段的女孩感動了

1小时前
  • 陳小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