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柜来的人

剧情片台湾1983

主演:钮承泽,张世,庹宗华,林秀玲,杨丽音,张纯芳,陈博正

导演:侯孝贤

播放地址

 剧照

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2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3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4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5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6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3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4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5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6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7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8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19风柜来的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3

详细剧情

  阿清(钮承泽)、阿荣(张世)等男孩生于风柜长于风柜,他们在高中毕业后等待征兵的日子里百无聊赖,每日通过赌博、打架、看白戏等形式来挥霍过量的精力。因为一次较严重的打架事件,也因对周遭环境的厌倦,他们怀揣几颗忐忑的心,离开风柜来到高雄。起始,自然只能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乱撞。  在阿荣姐姐的帮助下,他们有了暂时的栖身处。而安稳下之后,阿清和阿荣因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产生分歧。一封家书勾起阿清有关父亲的复杂回忆,加上眼见爱慕对象小杏(林秀玲)与男友(庹宗华)情感变故,阿清沉默了下来。

 长篇影评

 1 )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电影[风柜来的人]故事很简单,仅仅讲述了一个少年从家乡—一个澎湖小岛来到高雄的成长见闻,没有任何多余的波澜或是跌宕。年少时候的青春义气,成熟历练后的沉淀回归,都是对自己满怀深情所热爱的故土的浓浓眷恋。阿清也好,阿荣也罢,甚至于为了生计不得不出海的黄锦和,他们的脸孔却都写满相同的符号,烙印在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生根发芽,结出代表一个时代的果实。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数矛盾的结合体,无可救药地爱着这片所痛恨的土地。你看过她青春焕发的美丽,也见证了她伤痕累累的躯体痛苦的表情,因此你发现自己渐渐地读不懂她哀伤的呻吟和孤独的叹息。而当她远离你的生活之后,强大的对生活的陌生感却又使你重新燃起了对她的渴望。

所有人都说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了整座森林,所有人都说沿途的风景再美丽也别因此丢掉了自己的目的。可是这么多年来你已经错过多少,将要错过多少她注视着你的哀怨的眼神。

我不只一次地在梦里回到那个无比熟悉却又异常陌生的江边小城。一年又一年,许多人来过,许多人离开。有些时候,甚至忘记了夜晚江风的温度。直到你站在那里听着滚滚江水日复一日,心底涌起的酸楚与悲悯,附水东逝。

因此你知道,乡愁,不只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更多时候只不过一张窄窄的船票。它是Paul对哥哥说出I will never leave Montana时候的决绝与顽强,是阿远和祖父谈论台南天气时候的低沉婉转的吉他声,也是恭平和母亲每天散步的碎石子路和亭亭与寒子初识时伫立一旁的那颗高大的榕树。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对人的感触来源于观众臆想中对情感中某一点的无限延伸,有时甚至超出了对电影本身的认知。然而,正是这种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无雷同特质渲染出电影的闪光点。就像[小武]中,灰暗肮脏的画面,却在小武被拷在路边环视一周后暗淡的眼神中实现了升华。他生于斯长与此,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拖曳着他疲惫蹒跚地屈从于现实的生活。故乡的气息浸入了他身体的每个地方,无法摆脱,也无法舍弃。

不管你爱她或是恨她,在这个只有你理解的土地上,我们都将迷失在纵横交错的道路间,拥抱她曾经有过的美丽。

 2 ) 台北不是我的家。

      1983年,侯孝贤长片处女作《风归来的人》的发表在三段式短片《儿子的大玩偶》之后,奠定了自己在台湾电影圈的地位,其间散发出的浓烈的个人印记与电影风格,登时成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标杆旗帜,在为后人不可效仿之时,亦为影迷、专业影评人津津乐道的评谈话题。
《风柜来的人》描述了一群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孩子在台北都市和风柜乡村间游弋的故事,如果说《冬冬的假期》讲述的是城市少年在乡间的云淡风轻中找到专属儿童的邪邪的纯真的回归的话,那么《风柜》便是描绘乡村少年憧憬繁华奢侈抑或打拼挥霍青春生命的资本的乡村突围。侯孝贤其中的态度虽然表面上冷眼旁观,拥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知天命,但依旧凭借罗大佑之口在主题曲《鹿港小镇》中唱出了“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这样的句子,充分表明了那种标识有显而易见追忆“童年往事”冲动的态度。
 
风格
         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贤德”两大旗手之一的侯孝贤,对比杨德昌,可得一股气定神闲的恬淡,也许说“气定神闲”并不十分恰当,至少在《风柜来的人》中那种在杨德昌中电影中角色强烈的主观自我意识并不匮乏,青年人意欲在大城市一展青春姿态的意气风发可谓英气焕然,只不过在风格上已然寻到侯孝贤沿用至今的长镜头性征。
         《风柜》一片的风格基调,可追溯至侯孝贤自朱天文当年推荐的《沈从文自传》中领悟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侯孝贤处理场面调度时的恬然,而这种恬然的具体表征是其惯用的长镜头。即使有影评人指出侯孝贤的长镜头美学传承自小津安二郎的衣钵,但无疑相比类似日本文化里过多三纲五常的小津风格,侯孝贤的镜头使用不但自如有余,且贴合他悲天悯人的悬壶济世情怀。在《风柜》中,摄影机永远被安置在距离演员甚远处,以构成至少中全景的构图,无论情节中的冲突矛盾到达怎样的程度,侯孝贤永远以一种苍天俯瞰式的客观视角远远凝望,镜头的时长甚至可以用“闷”来形容,这样的调度风格极为贴合《风柜》中被描述的一群迷茫在城市的天空下,彷徨在自己的青春里的情绪。因为相比一个时代的发展前行,一个城市的急剧加速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小个体的成长实在“无足轻重”也无人关心,他们的激情也在时光的流转中渐次消褪。这让人想起北岛在《失败之书》中的压轴散文《他乡的天空》中描述的那一群交叉在命运注脚上的灵魂,面带笑容却内心阴霾抑或愁容满面却激情澎湃。侯孝贤寄予这一群众生相的远观和长镜头,正是引发观影者思考的绝佳方式。
 
主题
       以作者电影论来考量侯孝贤《风柜来的人》,我们能轻易归结出侯孝贤创作生涯中几个连贯不断重复的关键词,或者说——母题。这些故事情节上的元素构成了风格之外明显的“侯孝贤”印记。
         第一是“乡愁”,“乡愁”是《风归来的人》中阿清和父亲的天伦记忆,是《童年往事》中外婆要每天带着阿孝咕回到大陆的捷径,是《南国,再见南国》中没有家园的扁头和高哥,甚至是《红气球》中宋方对中国故土的一丝眷恋;第二“畸恋”,是《风柜来的人》中阿清和小杏的若有似无,是《咖啡时光》中的阳子和她肚子里不需要父亲的孩子,是《海上花》中梁朝伟和刘嘉玲扮演的“才子佳人”;第三是“兵役”,是《风柜来的人》中阿清最后站在闹市街头甩卖磁带的原因,是《恋恋风尘》中阿远痛失女友阿云的缘故,也是《最好的时光》中张震对舒淇的一见钟情和依依不舍。
         台湾电影在往后似乎脱离不了这些侯孝贤制作的主题词,即使红极一时且依旧火热的“青春片”,也极难走出这个怪圈,无论是《蓝色大门》中的孟克柔林月珍张士豪,还是《海角七号》中对台湾本土文化的依恋,由此可知,侯孝贤和台湾新电影对整个台湾电影史的影响之深,不容小觑。
 
隐喻
         《风柜来的人》表面上看似一部风格强烈但实则依旧阐述青春残酷的物语,但作为一个大师初试影界深浅的处女作,其深层的意义想必远非如此简单。
         阿清作为风柜小镇的来客,代表的是台湾本土的过去,即使是茁壮成长的青年,也更像是台湾过去的主人(原住民),他有一个给他带来美好回忆的强势父亲,而后“父亲已死”造成了巨大创伤,因此他的迁徙,不仅是青春的骚动,更带有强烈的反抗意味。从风柜到台北,阿清目睹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另一种形式的弱肉强食法则——从原始的街巷肉搏到了弥漫有城市铜臭的文明战争,就如同当年蒋带领国民党来到台湾对这片土壤进行的大刀阔斧改革,一切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的进军,却不知晓是否该询问当地原住的意愿他们是否接受这样的变更,而《风柜来的人》中的阿清以及他的伙伴,便是在这样一种无意识的前提下,被繁华的台北无奈的同化着,以致于在结尾处,当他们在台北街头的大排档觥筹交错之时,那些谈笑风生显然已经进驻了都市气息的血液,而这个群体肩上背负的,显然——是台湾的未来。
         1983年,年轻的侯孝贤已经开始对都市的文化,历史的变迁,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即使这种思考还稍显表面(相较中期《悲情城市》的彻底反思),但他依旧如同一柱标杆一般屹立在台湾新电影这艘巨轮的船头。虽然如今这艘陌路穷途的老迈已经离冰山不远,侯孝贤也试图在船头插上异国颜色的旗帜,但若没有当年风柜的初出茅庐,也难有如今可让影迷追忆的当年的花样年华。

 3 ) 少年夏不安

《风柜来的人》。1983年。侯孝贤出品。
开始的几个安静的镜头深深吸引了我,黄色裙子的小女孩,用粉笔记录比分的老头儿,还有那种肮脏狭小的巷子,以及明晃晃的太阳。我似乎能嗅到空气中的海腥气。
整个电影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而就是在那些琐碎的事情中,少年们慢慢成长,悠长缓慢的节奏,所反映的是他们的茫然和恍惚,就像耀眼的晴空和纷乱的都市。
在电影中,我看见了侯孝贤,他演一个“没注册”的姐夫,标准的猥琐男。这个发现让我哈哈大笑。
但总体来说,这个电影非常轻柔,非常清淡,少年对于父亲充满敬仰和依恋的回忆,对于姑娘最初最纯朴的渴望,都描写得很委婉和含蓄。
我看着这部电影,不停地回想着自己的少年时光,在残存的记忆中,我和阿清他们一样茫然而焦虑,对未来好奇,对未来不安。

吸引我的,还有那个叫风柜的地名,多么富有诗意。我一个网上写字的朋友,甚至用它做为自己的马甲。

 4 ) 谢幕


    从风里走来就不想停下脚步 如果欢笑可以骄傲我们要它响亮
    向风里走去就不能停下脚步 如果年轻凝成泪水很快就会吹干
    青春正是长长的风 来自无垠 去向无踪 ……

                                   —— 李宗盛 《风柜来的人》

    曾经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词曲间唱的是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阳光、沙滩、海浪……,而在澎湖的小镇风柜,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风柜来的人》记录过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无所事事,争强好胜又血气一身地斗狠,而离开了风柜到了高雄,不得不面对着生活带来的磨难、在反复的挣扎和难以避免的伤痛面前,悄然地成长。
 
    几天前学妹说要做个青春主题的电影专题,我推荐了《风柜来的人》,事实上,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侯孝贤远远不只有这样一部带着青春色彩或者个人情怀的电影,无论是之后的《童年往事》或者《恋恋风尘》,都让人再三的感动。《童年往事》散发出了时代变更的浓烈气息,这不仅仅是局限在导演自身成长的记忆,而是对于三代人不同角度的一次切入,因而生与死之间,影片的气氛让人心情低沉,而在《恋恋风尘》里,毫无疑问因为侯、朱、吴三人联手,散发出让人迷恋的执着,影片包含的细腻情绪几乎可以理解体验为敏感、焦虑、不安,在低低拨动的吉他声里显得尤为的阴郁。

    其实简单的说,《风柜来的人》更像是一出青春的谢幕,而尤其是这样一个充满着伤感离别的季节看来,更为的贴切。“来来来!做兵大拍卖,三卷五十块!买一卷送两卷!”阿清在送别阿杏之后用这样一种方式摆脱着心中的阴影,可能这里面有宣泄的嫌疑,因为较之阿清在电影里其他时候的愈发内敛,这街头上的大声叫卖无疑是又一次更为彻底的决裂。而在送别阿杏的场景里,没有如泣如诉的依依惜别,也没有即便是生硬挤出的泪水。我们见到的是一如印象里的侯孝贤,不远不近的距离里,就在人来人往中,阿清目送着大巴车远去,消失在都市的热尘中,一脸的落寞无奈。

    有人也说这叫卖声确实生涩,我们可以理解那时候台湾电影并不是那么重视着现场录音,这在其他多部台湾电影里面都有这样的不尽如人意。而在这段反复叫喊、显得有些生涩的叫卖声外,镜头不再停留于站到高处大声叫卖的阿清身上。于是我们的视线移到了高雄闹市街头的平民大众身上,他们对于这样的高声叫卖或是无动于衷、或者习以为常——依然忙碌于自己手头的买卖,讨价还价,又或是面无表情,陷于不可知晓的沉思。而更为讽刺一点的说,这个场景可能真的和阿清他们无关,仅仅是为了谢幕,一切切。阿清可能仅仅是因为好友要去当兵的一时冲动站到了凳子上,再是大声叫卖,而对于这样一部夹杂很多伤感情怀的电影,如此超然的结尾狠狠地抽了自己一记,至少,于我是无言的怅然若失。是煽情么?不像,也许只是触到了内心深处不可预知的东西。

    有那么一天,你也要和青春谢幕,不带着太多满心忧愁与神色慌张,而这谢幕也不会是充满着华丽气息或者带着五彩斑斓的光环,只因为大多人的青春其实就是如此的平常,平常得那样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又或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投射到我们曾经躁动不安的记忆。关于《风柜来的人》,贾樟柯说“电影拍的是一群台湾青年,但总觉得是在讲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 ,他上大学那会,因为看过《风柜来的人》,顿悟到原来电影与真实的生活如此之近,而贾樟柯也因此对侯孝贤电影推崇倍至。

    有人又说《风柜来的人》切入点选择得恰当,在城乡结合位置的地点取材、同时又撩拨着每个人所珍惜保存的青春情愫(这也是后来贾樟柯所借鉴的),在台湾地区八十年代、在城乡差异之间,对于阿清这样一群年轻人,在风柜的无所事事显然不可能是他们青春的全部,于是他们走出了风柜,离开了那个摸爬滚打过十来年的家乡,到了高雄这样一个可谓陌生的大城市。显然他们尚未有充分的准备去适应这一切,而生活教他们学会了选择与接受成长,而不是混沌里的拒绝与背叛。只是对于这样的青春,伤痛显得那样不值一提,所以,才有着最后那句话:

    你不回风柜?
    
    回。
 
    终于还是要回去的,不管是因为当兵或者是将来。显然阿清在面对着自己出生与成长的小镇风柜,这些真实情感在充满着灰色、亮色,欢笑、泪水的回忆里一一闪现,曾经笑容满面的父亲,曾经贪玩迟归的自己。那个时候他的神情是那般的凝重,那些不曾为其他人所留意的悲欢离合,应该指出的是,年轻的生命如同《童年往事》里的阿孝咕一样,又一次遭遇了死亡带来的触动。

    有意思的是影片里不曾出现过李宗盛的同名歌曲《风柜来的人》,相反出现的替代却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而和影片发出的一样声音就是“台北不是我的家”。都市的喧嚣与浮华取代不了这些年轻人心里最美好的那个家。这是台湾八十年代、尤其是侯孝贤电影乡土情怀的一个标志性声音。甚至,当侯孝贤逐渐着远离这种方向,取而代之以城市背景的台北梦,无论是《千禧曼波》,又或者是今年戛纳上无所收获《最美好的时光》,虽然法国人说欠老侯一枝金棕榈,虽然以后会有一大系列加起来的十部大作,但可能都带给自己不了如此真切的美好与感动。这些华丽躯壳背后的残架,其实不见得比青春情怀来得更为的体贴与亲切。

2005.5

 5 ) 撕不开的岁月

风柜来的人,就这么在我的书柜里躺了一个又一个夜晚,始终没有打开它,因为,无法有适合的心情。日子长了,便误将风柜划到书柜的范畴,愚蠢的以为是个柜子之类的东西。直到,看到开始的一刹那,镜头推进,缓慢恬静,站牌,风柜。我知道,候孝贤来了,带着惯有的不卑不亢,惯有的缓慢淡然,惯有的对于我的杀伤力,很难摆脱。

风柜来的人,包括很多人。很多已经来的和正在来的,来了很久的和初来乍到的。天真的,无知的,狂妄的,忧伤的人。一如我们每一个人,也一如我们每个人日子的一角。翻过来,是青春,躁动,稚气和无畏。翻过去,是成长,反派,忧愁和善良。皆是暗涌。


有人说,在故事里看到成长,是成长吗,不,或许不是。青春过去了未必就是成长。其实,很多时候青春什么都未曾换来,成长也不会就是最终的归宿,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结果来证明。就是这样,日子来了又去了,却怎么撕也撕不断。喜欢,因为你会经历,甚至没有一个拒绝的理由。喜欢,侯孝贤,不是全部,却是这一瞬间,足够。

阿清在信纸上画下昆虫的坟墓,层层叠叠却不想休止。小杏涂上劣质的唇膏,问道好看吗。阿荣看到姐夫也会有那么一丝的无奈触动。郭仔以卖磁带结束,无法留下任何印象给别人,包括他自己。阿清小杏阿荣郭仔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后来回想起来,连他们的名字也模糊不清,需要到剧情简介这类的地方去查。他们留不下深刻的记忆,因为他们中,总会有一个你,你会找到自己的摸样,而把名字记成自己。

不是悲伤,也不是平淡吗。用否定词的意思,是真的无法找到肯定的形容词来表达。他们是这么轻易的就碰到我的内心,然后轻易的走掉,连影子都没有留下,风柜。

有人说,会因为一部电影的名字来想去看这部电影,我却因为这部电影来记住了这个名字。风柜。撕不开,也抹不掉。就像阿清始终用同一个表情,从一开始直到结束。

 6 ) 你的鹿港,我的风柜

1982年对于28岁的罗大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他以爆炸式的音乐,配合爆炸式的发型,在禁锢年代发表了极具批判意味的《之乎者也》专辑。墨镜、黑衬裳,巨大黑影之下有一股掩盖不住的遗世独立的傲气,激情与迷茫体现在了一张波折重重的唱片身上,唱出了动荡时代最普遍的乡愁。变革和留守之间的矛盾,纯真年代和成长带来的阵痛,模糊却逼真,混杂着蓬勃的生命力。学医的他,没有用手术刀去治疗病人,却企图用音乐来治疗社会病,和每一个有心病的人。

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候孝贤导演37岁,他的第三部长片《风柜来的人》以一种过来人的回望姿态,沉稳安静低地叙述着过往青春的躁动迷茫,以及年轻人向世界和时间妥协过程中的无奈,不动声色却异常动人。他找到了当时还没树立自信的李宗盛做电影配乐,这一年,这个音乐青年25岁,他制作和演唱的同名歌曲《风柜来的人》和影片异常吻合,在片尾忧郁回旋。23年后的2006年,李宗盛在台北“李宗盛理性与感性世界巡回作品音乐会”大型回顾演唱会上唱了这首歌,深情回顾了这段往事。

影片《风柜来的人》里也有一个“鹿港小镇”,只是作为不是配乐的配乐“无心”出现,它是作为道具和家具的录音机里发出来的,一不留神过去了。罗、李两代音乐教父在电影《风柜来的人》默契交汇。那是1983年,“鹿港小镇”在几个年轻人蜗居的屋子里呜咽回荡。写歌之前罗大佑并没去过位于彰化县的鹿港小镇,却用一种“真实的幻想”写出了令人感触的旋律和歌词,尖利的吉他如同海风呼啸。而所谓风柜,是澎湖列岛上的一个小镇,也就是产生“外婆的澎湖湾”那个地方,在美女兼才女朱天文的小说里,风柜被海浪、盐碱、大风、烈日侵蚀得颇为荒凉,和北边的鹿港隔海相望。

好玩的是,后来的1987年,台大气象学专业出身的城市青年黄舒骏,在向罗大佑示威表示要超越他之后,于1988年推出了首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而在1989年的第二张专辑《雁渡寒潭》里面,也写到了一个小镇,都市人的《伤心小镇》,这个小镇不曾真实存在,伤心却是真切,而且无处可逃。青年们在逃离故乡,所有异乡在变成故乡,身后故乡却在变成异乡,就像《风柜来的人》主人公阿清、郭仔,他们对城市充满好奇向往,从风柜坐船来到了高雄,上岸了,再苦也不想回头了。

2008年,罗大佑过了天命之年,李宗盛不再作音乐了,候孝贤成了国际大师,黄舒骏是电视节目评委。看着1983年的电影,重听1982年的《之乎者也》、2007年的《理性与感性》专辑心有戚戚。鹿港小镇也好风柜也罢,在变与不变之间矗立,青春、阳光、海浪、仙人掌、杂货店、妈祖庙、爱人、渔村是不是被钢筋水泥、霓虹灯代替了?只有“从风里走来就不想停下脚步”的人最清楚。你的鹿港,我的风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鹿港或者风柜!

 短评

青春期只是一次对家庭的暂时否定、对友情的过度调用以及对爱情的盲目忧伤,青春的逝去于是成了宿命一样的回归,而它的短暂也说明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在中国的文化里一定是不受欢迎的。看过的电影总是忘,对青春这样的词汇已经脱敏,真的是老了。

4分钟前
  • 57
  • 推荐

要是你以为是“出柜的人”……风柜是个地名。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侯式电影,相较喜剧风格的“贺岁”三部曲,配乐风格一变,画面和内质立刻就感觉内敛起来。总的来说,1983年算是一个新侯的起点。据说其中某些转变是因为看了《沈从文自传》。

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那扇门开开关关,那些人进进出出,那镜头摇摇晃晃,顺着楼梯从下往上。那风柜来的少年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成长。这故事里有少年无处发泄的精力,对人生的迷茫,也有突然间就想明白的顿悟。犹如那句话一样: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风柜的海边挑逗四人舞及高雄的楼顶彩色大银幕。另外,豆导估计终于能够住上高雄最顶尖的豪宅了。

17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挥霍却不知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好像河边自家的果子,以为随时可取,可怜果子竟落水漂走。又如家中坐久了的木凳,却忽然遍寻不着。老年了才恭恭敬敬地晒太阳,其实那东西与少年时有何不同?而最要命的是那种劝也白搭的伤感;或者相反,阳刚得像广东人说的"死鸡撑锅盖"。——阿城说的。

18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青春总是无疾而终

23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25分钟前
  • 深山夜读
  • 力荐

侯孝贤的片子总是充满质感,太过熟悉反而恍然若梦的气息,仿佛透过大荧幕逼近你,不知不觉让你沉浸。在他特有的笃定、克制、不疾不徐的叙事风格里,从剧情、人情、甚至微小清淡如夏夜虫鸣的细节中,蓦然看到生活本身。导演手法朴实,却直达目的;很高级,也诗意。

26分钟前
  • Olivia
  • 推荐

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27分钟前
  • 艾玛呀
  • 力荐

成长是必经之路,青春无神话可书。电影娓娓道来家庭故事,默默叙述少年迷惘,是侯孝贤一贯的平淡而隐忍的风格,真实不矫饰的生活气息。风柜让我想起九份,《恋恋风尘》的爱情无疾而终,《风柜来的人》则停留在羞于启齿的阶段。被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年轻人,不知未来,何谈去爱。年轻的豆导。朱天文编剧。

29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已下 钮承泽的演出太出彩了!青春的躁动、孤独、没心没肺、 重情重义、复杂的心思都表达得酣然畅快。如果说那就是他自己,能够不受摄影机打扰把自己表现得这么真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故事一如老侯其它片子那样散乱平实,实则有他的精神贯穿始终。结尾将视野扩大到普遍人群,在叫喊中推向迷茫的青春高潮。

30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小毕青春期了,小毕还打架,小毕初恋了,小毕很伤心

35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力荐

那是他们看过的最昂贵、最震撼的电影——俯瞰高雄,原来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还微小。

3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很喜欢结尾的处理,大声的吆喝让角色以及电影本身的情绪都有一个宣泄的出口。可以从中引申出很多东西,或者也可以看作是告别。生活与回忆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影院放的电影就是《洛可兄弟》。

4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北影节说起的看完洛可兄弟后本片再次遇见的奇妙体验终于发生在我身上了!实际上未看过洛可也不是坏事,因为一旦看过便是终极剧透。其实更奇妙的体会在于重温阿玛柯德后紧跟本片,少年故乡青春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大师手里滋味万千又一脉相承,各自记忆里的地名与悲欢在跨越语言和时间的共通电影语言里永存

4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台湾的青春片都是很能带来相似的感觉,看,这也是我的青春啊!挥霍却不知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

51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我十分迷惑搞不懂,为什么明明一部台湾电影,却好像在拍山西老家,我那些朋友的故事”——贾樟柯

5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1.侯孝贤初立风格之作,实而亦不逊于此后的数部"手册十佳"。2.中远景长镜与心理蒙太奇并用,自然流畅,云淡风轻。3.青春与乡土情结,斗殴和台球母题。4.纸上扁虫外勾画曲线+父亲打蛇(几日后风干为皮)记忆的交剪。5.欧洲彩色宽银幕电影=空楼洞景,[洛可兄弟]。6.延后音桥+车站送别噪音掩声。(9.0/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看到热评: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言语虽短却又直击人心,看过太多青春片,已经很久没有触动我的了,这部片子值得一看

1小时前
  • 李峋(已入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