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剧情片英国1984

主演:朱迪·戴维斯  维克多·班纳杰  佩吉·阿什克罗福特  詹姆斯·福克斯  亚历克·吉尼斯  奈杰尔·哈弗斯  迈克尔·卡尔佛  萨伊德·杰弗瑞  

导演:大卫·里恩

 剧照

印度之行 剧照 NO.1印度之行 剧照 NO.2印度之行 剧照 NO.3印度之行 剧照 NO.4印度之行 剧照 NO.5印度之行 剧照 NO.6印度之行 剧照 NO.13印度之行 剧照 NO.14印度之行 剧照 NO.15印度之行 剧照 NO.16印度之行 剧照 NO.17印度之行 剧照 NO.18印度之行 剧照 NO.19印度之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20:12

详细剧情

  英国女子艾德娜(Judy Davis 饰)与未来的婆婆摩尔夫人远赴印度,此行既为了探望艾德娜在印度做地方法官的未婚夫朗尼,亦可同时拓展视野。艾德娜的心思不在白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而是更渴望了解印度的异域风情,并因此与当地医生艾斯结识,艾斯对英国人充满纯洁的敬佩之情,虽然偶有失望,但他仍然为摩尔太太的优雅气质赞叹、时常帮助白人解围不惜让自己陷入尴尬。好心的艾斯为了满足艾德娜的愿望,担任向导带领艾德娜与摩尔太太参观郊外的马拉巴山洞,岂料两名女士在山洞中倍感不适,艾德娜更是浑身伤痕的跑出了山洞……此行引起轩然大波,英方认为艾斯对艾德娜欲行不轨,将其监禁。艾斯的命运,此刻掌握在了艾德娜的手中。  本片根据E.M. Forster小说改编,获1985年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奖等十余项专业褒奖。

 长篇影评

 1 ) 印度之旅

很好看的片子,引发了很多思考。夏日晚,散步前看完。

粘贴简介。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电影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英国女子艾德娜(Judy Davis 饰)与未来的婆婆摩尔夫人远赴印度,此行既为了探望艾德娜在印度做地方法官的未婚夫朗尼,亦可同时拓展视野。艾德娜的心思不在白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而是更渴望了解印度的异域风情,并因此与当地医生艾斯结识,艾斯对英国人充满纯洁的敬佩之情,虽然偶有失望,但他仍然为摩尔太太的优雅气质赞叹、时常帮助白人解围不惜让自己陷入尴尬。好心的艾斯为了满足艾德娜的愿望,担任向导带领艾德娜与摩尔太太参观郊外的马拉巴山洞,岂料两名女士在山洞中倍感不适,艾德娜更是浑身伤痕的跑出了山洞……此行引起轩然大波,英方认为艾斯对艾德娜欲行不轨,将其监禁。艾斯的命运,此刻掌握在了艾德娜的手中。

 2 ) 希望打破地域、种族、宗教、文化隔阂的人性之善永存

这部电影给了观众非常饱满的视角,从印度原始浓郁的地域风情到处于殖民地时期的异域元素的碰撞,从印度古文明的神秘力量到近代英国民主文明的植入,从英国统治下近代印度社会出现了矛盾、隔阂、仇恨到最终达成谅解、建立友谊,如同一部史诗画卷,最美的一笔是人性中的“善”。

在恒河的岸边,东西方文明交织在一起,大部分人是不适应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双方敌对情绪剧增,剑拔弩张之势下的印度屈服于大英的淫威之下,从英国来到印度的统治者鄙视印度落后的经济与习俗,不友好的姿态令印度本地的居民敢怒不敢言。

英国文明的植入起初没有获得成功,而是在印度的土壤里蜕变了,英国女子艾德娜与未来的婆婆摩尔太太来到印度,她们来探望的朗尼已经在这个土壤里变了样,不再秉持绅士风度与礼仪,有一个画面,在城中朗尼的车子撞到了人,连声道歉都没说就急驰而过,在这里,人与人之间也不讲民主平等,朗尼已将自己视为印度的统治者,这正是来到印度的英国殖民者最初的心态。

但幸运的是艾德娜与摩尔太太则是以“旅游”的心态来到印度的,她们对这个美丽的国度充满了好奇,眼中的印度并非糟粕,而是被印度美丽的异域风景深深吸引,对当地的人民也是友好尊重,但这并不代表她们内心完全摒弃了种族观念;印度医生艾斯也是一个具有非常典型特点的殖民地统治下的原住民,他渴望得到大英殖民统治者的尊重,那一晚他与摩尔太太友好、平等的交流是他期待已久的场景。我看了一些评论,大多认为艾斯对英国人的态度极尽谄媚,话语里带着虚伪的奉承,但我看过影片后觉得他也是发自内心的敬仰英国现代文明,他甚至认为举止优雅的摩尔太太带着神圣的光环。

于是,印度与英国两国人民关系的微妙变化通过这一次旅行的际遇慢慢展开了。在艾斯与艾德娜、摩尔太太熟识后,自愿成为他们去马拉巴山洞的向导,两位英国宾客也是自愿深入到印度本土的原生态中。双方关系逐渐开始从敌对转向试着融合和接纳对方。但不愉快还是来的太快,摩尔太太选择退出旅行,艾德娜执着而勇敢,当艾斯与她握手相助的镜头把双方的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第一次,两种肤色的手握在一起出现在镜头里,她与他交流了婚恋价值观,她不爱朗尼,的确,他们在精神世界里南辕北辙,可她该不该嫁给他?这也是第一次,两种肤色的心灵开始碰撞,以致艾德娜表现出惊慌失措……

山洞里的回声反复的响起,她自己也怀疑是真的融入了印度那原始、粗糙的世界?那来自英国那个带着身份和荣耀的自己在哪里,她恐惧失去已拥有的那些,包括身份、地位、名利……然而却又被在印度发现人性的美、内心原始的纯粹所吸引,她迷茫了,矛盾的心被撕的伤痕累累……然后,她真的太害怕失去自己的本色和来自本族的压力,在英国族群的诱导下,她诬告艾斯强奸了她,却又在庭证环节彻底悔悟,宁肯选择忍受本族人的唾骂,也要还艾斯清白。这是痛苦挣扎后,人性向善的力量,战胜了她对站位的恐惧。艾斯被释放后,成了本族英雄,这是第一次印度人从英国法庭争取到了正义的宣判,是艾德娜转向内心和善念,是菲汀坚持真义与友情的不易成果。多年以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艾德娜两次在印度受到冲击,但正是在冲击和矛盾中认清了方向。第一次,她在荒野处看到了忘情拥吻的雕塑,让她顿悟婚姻的前提是爱,她内心不想和未婚夫朗尼结婚,但不久就抵挡不住世俗的压力妥协了。可在游马拉巴山洞时她再次打破成规,与艾斯产生了友谊和好感,一翻苦痛挣扎后她选择忠于内心的感受,勇敢的选择了爱与善。

印度之旅以巧妙的方式讲述了英国与英属殖民地从统治到合作伙伴的两国关系演进的历史,英国新经济文明给印度的生活带来了物质的进步;而追求浮华奢靡物质生活的英国人也在印度得到了灵魂的洗礼,他们学会了反省自己,遵从内心和人性原始的情愫,爱与善不再被物质裹挟,灵魂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3 ) 《印度之行》:阶级的壁垒与人性的黑洞

1、“史诗级”大导演

大卫·里恩之为“史诗级”大导演,原因有二:

其一,他导演的《桂河大桥》(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日瓦戈医生》(1965)、《印度之行》(1984)等作品,都是史诗片的经典之作。在我心中,大卫·里恩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史诗片导演,而《阿拉伯的劳伦斯》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史诗片。

其二,史诗片之外,大卫·里恩还留下了《相见恨晚》(1945)、《雾都孤儿》(1948)等诸多佳作,他的电影成就足以使他成为殿堂级的电影大师。在BFI于2002年评选的“世界顶级导演”中,大卫·里恩位列第九位。

2、最后的“史诗巨制”

大卫·里恩以史诗片著称,而《印度之行》是他的最后一部导演作品,这是他最后的“史诗巨制”。

大卫·里恩以《桂河大桥》开启其“史诗生涯”,以《阿拉伯的劳伦斯》奠定其“史诗风格”,《印度之行》则是其“史诗终曲”。

与当下的CG大片比,大卫·里恩的史诗大片最明显的特点是“手工制作”、“实景拍摄”。在大卫·里恩的时代,CG特效还没有出现,大卫·里恩影片中的宏大场景,都是“实景拍摄”的,而影片中精致的布景,都来自美术师、建筑师等匠人的“手工制作”。

大卫·里恩又是一位精益求精甚至吹毛求疵的导演,所以,他的史诗片拍摄周期都非常长,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拍摄周期便长达20个月。

《印度之行》之为最后的“史诗巨制”,也意味着大卫·里恩所代表的史诗片时代的彻底的落幕,此后再无如此“手工感”十足的史诗片了。

3、当文学经典遇上电影经典

大卫·里恩式史诗片的四部代表作,无一例外全是改编自文学名著。

其实,大卫·里恩一直是一位很喜欢改编文学名著的导演,他在四十年代便改编过狄更斯的两部小说:《孤星血泪》(1946)和《雾都孤儿》(1948)。

而且,大卫·里恩非常擅长改编文学名著,他的改编履历上几乎没有失败之作。其中,《桂河大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改编都可以说是超越了原著的——如今,这两部作品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伟大作品,而它们的原著只是一般的文学名著。

E·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六部长篇小说,每一部都是经典之作。他在20世纪世界文坛的地位与大卫·里恩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不相上下的。

《印度之行》的改编,是文学经典遇上电影经典,也是文学大师遇上电影大师。

E·M·福斯特生前是不太“信任”电影的,所以,在他生前,他没有一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1970年,他去世后,他的六部长篇小说中的五部,陆续被改编成了电影:《印度之行》(19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莫里斯》(1987)、《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1991)、《霍华德庄园》(1992)。唯一没有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是《最漫长的旅程》,这是E·M·福斯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其自传色彩最重的小说。

五部电影中,有三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霍华德庄园》)是美国导演詹姆斯·伊沃里导演的,而且这三部影片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詹姆斯·伊沃里称得上是E·M·福斯特的电影代言人。

而大卫·里恩则是改编E·M·福斯特小说的始作俑者。有趣的是,小说《印度之行》是E·M·福斯特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1924),而电影《印度之行》是大卫·里恩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它们这“最后的”相遇似乎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

4、严谨而不失自我的改编

1970年,大卫·里恩拍完《瑞恩的女儿》后,有约14年时间没有执导剧情片。也就是说,在执导《印度之行》之前,大卫·里恩其实已经处于退休状态。

退休了的大卫·里恩有着充足的时间来筹拍《印度之行》。他先是去印度旅行并实地考察,然后在新德里住了下来,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打磨剧本。

年过七旬的大卫·里恩,其精力明显不如五、六十年代了,而《印度之行》又是一部完全在异国拍摄的影片,对导演及整个剧组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为了保住创作上的“晚节”,大卫·里恩唯有慢工出细活了,所以,他花了充足的时间去筹备和打磨剧本。

大卫·里恩对《印度之行》的改编一如既往的严谨,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被原著束缚的导演,他的改编并没有完全忠实于E·M·福斯特的原著,比如电影的结局与小说是有较大的不同的——对故事,对人性,大卫·里恩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但大卫·里恩对原著中关键情节或核心精神的改编,是尽力做到保持原貌的。影片中的洞穴,是神秘的漩涡,也是人性的分野,原著中没有“真相大白”,电影同样没有给出答案,精准地留出了原著中的留白。

5、阶级的壁垒

从小说到电影,《印度之行》都是一部英国绅士式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自省的作品。

英国自我标榜为“绅士的国度”,但英国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实在不怎么“绅士”,而是充满了斜视、鄙视与歧视的。

马拉巴山洞事件后,英国驻当地行政长官杜顿先生对大学校长菲汀先生说:“我在这里生活了25年,深知若有英国人和印度人过从甚密,那注定会有劫祸。”

从影片的故事来看,“劫祸”是“注定”会有的,但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英国人的偏见和恐惧——“白人的外貌对有色人种总是存在吸引力”和英国人的高贵不可侵犯。

善良的摩尔太太和好奇的葛丝小姐代表着试图打破阶级壁垒的人道主义的力量,但彼情彼景,加上意想不到的事件,她们的善意其实激发了阶级壁垒双方的直接对抗。

大卫·里恩毫不客气地表现了英国人的傲慢与虚伪,但也不掩饰印度人的卑微与混乱。

阿齐兹不过得到摩尔太太和葛丝小姐的一点点友善的亲近,却不自量力、好大喜功地招待她们去马拉巴山洞旅行——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其实凸显了他在殖民统治下的卑微的扭捏之态。

阿齐兹本质上是一个软弱且缺乏主见的男人,他被释放后,迅速膨胀,非但没有理解葛丝小姐的苦衷,更拒绝了来自菲汀的真正的友谊。

从刚抵达印度的穿过市场,到马拉巴山洞旅行的蜂拥而入,再到对抗殖民法庭的民众集会,印度式的混乱无处不在——这样的混乱在今天的印度依然随处可见。

阶级之间有偏见,但也有文明的差异。

从E·M·福斯特到大卫·里恩,他们其实都以一种相对平等的视角去描述两个阶级中的人们,这很英国,也很绅士。

6、人性的黑洞

山洞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阿齐兹无法辩白,葛丝小姐说不清楚,向导不知所云。没有人知道真相,甚至,可能E·M·福斯特和大卫·里恩也不知道——因此,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真相。

摩尔太太和菲汀先生坚持以人品推断事件,其他英国人坚持以偏见判断事件,印度群众以愤怒诠释事件,印度教授哥博利则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他才是洞悉一切的智者?

鳏夫阿齐兹紧紧拉住葛丝小姐的手,那一刻,是他们的“肌肤之亲”,也是葛丝小姐重新审视她和朗尼之间的关系的时刻。这是影片中最暧昧的段落,眼神、光线甚至他们脸颊的汗,都散发出暧昧的光与气味。

接下来的洞穴之中,是眩晕?是幻觉?还是欲说还休?

而葛丝小姐的受伤与情绪失控,更加神秘。

真相在洞穴中已经被吞噬,人性同样在黑洞中迷失,难以捉摸。

7、神秘的印度

E·M·福斯特1912年到1913年间,曾在印度游历。这段时间的游历给他提供了写《印度之行》的基本素材。但印度之大,印度文化之深,E·M·福斯特难以参透,所以,他在书中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

影片开拍前,大卫·里恩也在印度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许这段时间的生活也使他认识到,印度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因此,他也没有必要“僭越”原著中的“神秘力量”——这是尊重,更是理解。

哥博利在故事中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他也是一位身体力行践行“神秘的”印度哲学的大学教授。

阿齐兹向摩尔太太和葛丝小姐大力推荐马拉巴山洞的时候,作为曾游历山洞者他语焉不详,其实是给出明确的暗示。出游当日,他故意误火车,更自谓知此行不祥。山洞事件发生后,他在菲汀面前表现得对事件及阿齐兹皆漠不关心,理由大概是“你关不关心,它已经发生了,它就在那里”。摩尔太太坐火车离开,他却在车站祈祷,给了摩尔太太一个“临终送别”。在这些情节中,他都是一个置身事外的冷漠的“智者”。但当阿齐兹和菲汀“断交”(“断交”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之后,他又充当了“解铃还须系铃人”中的牵线者,帮助他们重逢,最终也解开了阿齐兹和葛丝小姐之间嫌隙。

对摩尔太太和葛丝小姐的“印度之行”,哥博利仿佛一个知晓一切的“先知”,他一方面恪守“天机不可泄漏”的“先知守则”,另一方面其实也在悲悯地注视着这一切。影片的最后,事过境迁,“先知”走进了人间,担起了“化解”之责。

哥博利看似与其他印度人不同,其实,他骨子里是最传统的印度人,敬畏天命,顺其自然。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代表创作者对印度人的理解。

有趣的是,影片中的印度人皆由印度演员出演,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哥博利,他其实是由英国演员亚利克·基尼斯扮演的。

亚利克·基尼斯是大卫·里恩的老朋友了,在《印度之行》前,他们已经合作过五部作品。他素有“影坛千面人”之称,他演哥博利确实能演出不少印度人的神采,对许多观众来说,足以“以假乱真”了。

这个角色的选择,似乎不只是亚利克·基尼斯与大卫·里恩的私交,也代表了“英国人视角下的印度人的样子”。

8、吹毛求疵的大卫·里恩

一如大卫·里恩之前的“史诗巨制”,《印度之行》在色彩和视觉效果方面,仍然堪称完美。

在色彩和视觉上,大卫·里恩确实是一个吹毛求疵的导演。

影片开始那场穿过市场的戏,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混乱而热闹),大卫·里恩让剧组“再造”了一个真正的市场,让几乎所有的群演都在“真实的场景”中表演。

大卫·里恩不仅对场景要求高,对细节也几乎是从不妥协的。

影片中有一场戏,前景、中景都非常完美,却因为后景角落上出现了一条晾在绳子上的小红布(在影片中是虚焦的)——破坏了场景和色彩的“和谐”,被要求重拍。摩尔太太在火车站走的那场戏,因为摩尔太太的头巾与火车站部分墙体的颜色大体一致,缺乏对比感,同样被大卫·里恩要求重拍。还有,影片中的火车头原本是黑色的,但大卫·里恩认为红色更为好看,便涂成了红色——事实证明,这么一改,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其实,这些细节普通观众根本不会在意,但大卫·里恩就是这么一个吹毛求疵的导演。

但大卫·里恩也有妥协的时候。

阿齐兹和菲汀重逢的场景中,大卫·里恩其实是希望拍到雪景的。奈何其时离下雪的日子还太远,在制片组坚持要求杀青以节省成本的情况下,大卫·里恩只好放弃了最初的想法,但他在没有雪景的情况下,也拍出了印度的“阴冷”。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最初给予《印度之行》的制作预算是1000万美金,但影片最终完成后,总成本却达到了惊人的1800万美金。多出来的800万美金,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为大卫·里恩的吹毛求疵买单。

当然,没有大卫·里恩的坚持,也不会成就这部经典之作。

9、渊源

《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传主汤玛士·爱德华·劳伦斯和E·M·福斯特是挚友,他们之间曾长期通信。

《阿拉伯的劳伦斯》虽然是伟大的电影作品,但其对汤玛士·爱德华·劳伦斯的塑造并非完美,为了故事的可看性,影片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其精神世界的探索——在精神层面上,E·M·福斯特可能比大卫·里恩更了解汤玛士·爱德华·劳伦斯。

 4 ) 一记三十年

我的记忆里有一部电影,三十年前看过且印象深刻,连观影的场景,我都记得。这是——《印度之行》。

可能年纪大了就爱回忆,时间允许的话还会追逐记忆中的过去。两年前,我就在线上重温了这部影片,当时肯定是迁就了怀旧之心,但没有太认真去看,自然就没有新的感受。上个月读梁永安教授的《文学七日谈》,书中谈到七部文学名著,诞生于一百年前的《印度之行》即为其一。这几天读完了这部小说的电子版,并又一次看了同名电影。

我都奇怪,到底是什么,让我把一个好印象保持了三十多年?这次,我试图找出答案,它不在电影里,就在书里。

是小说/电影的主题自带电流吗?应该不是。梁老师概括它的主题,是“在探讨一个印度人和一个英国人是否可以成为朋友”,反映的是文化隔膜、种族冲突,还带有殖民时期的政治色彩,富于批判精神。我以为,这样的题材并不比那些高扬人性的,更能打动人。

有一个答案是无法否定的,那就是,当时年过七旬的史诗片导演大卫·里恩,用镜头和配乐呈现了小说中那些具有神性的描述。电影大师诠释文学大师,对色彩、视觉等细节吹毛求疵,才给人以视觉享受和情感传递,使那些具有神性的场景,嵌入人心,久久不忘。例如:

“此时已是白昼的最后一抹余晖,当他凝望着马拉巴尔山的群峰之时,它们宛如一位女王,仪态万方地向他缓步走来,山色与天光刹那间融为了一体。群峰在消失的瞬间又似乎无处不在,夜晚凉爽的祝福降落人间,繁星闪烁,整个宇宙就是一座峰峦。”

“当大象朝山上走去时,一种全新的特质骤然降临,那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上的静寂,不但是之于听觉,而且全面侵入了其他的各种感官内核。生活仍一如既往地继续,但却丧失了所有的重要性,不再有任何结果,也就是说,所有的声音都不再有回声,而所有的思想也都停止了发展。”

如果有人说,是女演员漂亮,才让我记住了这部电影,我大概不会否认,不管朱迪·戴维斯算不算真的美女。现在发现,她的样子,与小说里瘦小、一脸雀斑、既学究气又懵懂的少女,相去甚远。

或者,上面的答案都不完整。

五年前,从尼泊尔回来,我入手了一本叫《印度北部》旅行指南,开始琢磨景点、线路和交通,还花掉很多精力来熟悉印度的历史、种族、复杂的宗教,以及印度建筑、艺术、市集、美食等,力求有一个通俗的了解。虽然最终并未成行,但自己对于南亚次大陆那一片土地的好奇之心并没有消退。

我不确定,是这种好奇源自于《印度之行》?还是因为更早萌生的种子,让我记住了《印度之行》?

 5 ) 一次没有国界的旅行

       本片是根据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本片以印度城市为背景,写治安法官的母亲摩尔太太与未婚妻阿德拉小姐到印度去看他,在一次历游山洞时,阿德拉小姐在幽暗的山洞里恍惚中感到有人侮辱了她,从而引起纠纷,使印度医生阿齐兹蒙受了不白之冤。这部影片展示了英国与其殖民地印度两个民族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充满辛辣的讽刺、优美的抒情、含义深远的象征和富有哲理的预见。
    影片导演D.利恩以严肃的态度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突出表现殖民地印度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无法沟通。影片寓意深刻、含蓄,叙事紧张,表演松弛,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观看影片的感受来做一下简单的人物分析。
阿德拉小姐:
    阿德拉小姐去印度旅行是为了看她的未婚夫。从影片一开始我们就能很轻易地看出她对印度文化的向往,但现实与她的想象存在很大的距离。
    在大多数英国人都反对与印度人走得太近的情况下,阿德拉小姐依然坚定地与阿齐兹成为了好友,并与摩尔太太一起答应与阿齐兹去游览马拉巴山洞。
    在影片中有主见的阿德拉小姐曾想解除与地方治安法官的婚约,但随后在她独自骑车去丛林中发现了废弃的神像、在后面追赶她的猴群,惊慌失措的她跑回家后重新回到了未婚夫的怀抱,并承认自己当初太傻了,这是为什么?我想是因为她头一次隐约地意识到印度神秘的文化对于一个传统的英国人来说,不仅是令人难以理解和怪异的,而且会引发她的恐惧。她需要一个文化上与她接近的人来缓解她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感。
    随后就是影片的高潮山洞事件。在开始时巨大的回声很明显给摩尔太太带来了极大的不适,但是阿德拉小姐却显得兴趣盎然。但在两人随导游上山时,她并不非常恰当地问了阿齐兹与他太太的感情问题,这时的她是那么的迷茫。在这种情绪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阿德拉走入了山洞,幽暗的环境,摇曳的火光,脑海中不断闪现的可怕影像以及突然传来的呼喊声让她终于崩溃了,她不顾仙人掌把她刺得鲜血淋漓,只想逃离那个地方,那种令人恐惧的感觉让她在下山后极度崩溃的状态下控告阿齐兹强暴她。
    地域与种族的差异、异国他乡的孤独以及来自人类灵魂深处的孤独感爆发,虽然她最后想起了一切并撤销了指控,但是回到英国后的她那种孤独感并不会消失。
    我最欣赏阿德拉小姐的勇气,在那样的情况下,她完全可以不撤销指控,这样她也不会受到来自自己同胞们的排斥,但正义、坚强、勇敢的她在法庭上说出了她刚刚回忆起的真相,也体现出了人性中善良的本性。
阿齐兹:
    这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印度人,他说英语,谦卑恭敬、小心谨慎地接近英国人,英国人表现出的任何一丝一毫的热情都会使得他受宠若惊。他对来自宗主国的英国人既心怀戒备同时又充满向往。
    当最后控诉被撤销后,我们头一次看到他一身印度民族服装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时的他已经完全意识到这种不平等的交流是不可行的,无论他怎么做,也只能勉强被英国人说“还算是个绅士吧”。他是一个印度人,无法真正融入到英国文明之中去。所以他对菲汀怒吼,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他放弃了赔偿,虽然当时的他并未原谅阿德拉,他这么做体现出了他人性中善良的光辉的一面。
    片尾阿齐兹真正原谅了阿德拉,并承认自己开始欣赏她当初的勇敢,可见文化之间的鸿沟完全是可以跨越的,沟通种族、宗教、人心之间的桥梁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份善良与博爱。
摩尔太太与菲汀校长:
    两个善良的英国人,在侨民中他们是非常突出的两位。善良的摩尔太太不相信阿齐兹会对阿德拉不轨,坚决不出庭作证,而菲汀一直在积极地与阿齐兹交流,并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为他的辩护出谋划策,同时力图阻止英国人与印度人矛盾的激化。
    虽然在印度他们常常会遭到印度人的不理解甚至排斥,但他们的善良与友爱成为他们与印度人之间交流的桥梁,种族、肤色、宗教、文化的冲突并没有阻止他们,善良与真诚没有国度之间的差别。
    总而言之,看了这部影片后我又看了一些影评,说体现了殖民统治造成的冲突,但在我看来,整部影片体现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文化、种族、宗教、肤色、甚至国家之间的利益的冲突,都无法阻止人性的光芒照亮并温暖着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因为善良与真诚而真正地联系在一起。

 6 ) 再观《印度之行》

初次看影片《印度之行》还是个小女孩,当时懵懵懂懂的,虽然没有完全了解该片的含义,但是,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有种神秘的力量被吸引。还有,觉得女主角并不好看。
若干年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重观此片,深深被震撼!影片深藏的思想和能量是巨大的,深刻的。这就像看《红楼梦》,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影片整体恢弘大气的手笔,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无不令人折服。同时还发现,女主角其实很美,一种自然、真实之美,这种美,是现代人贯看的好莱坞之人造美女无法企及的。唯一觉得遗憾的是,音乐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常说好书拍不成好电影,由这部电影,我对原著有了深深的期待。想,如果有时间,有精力,看看原著吧。

 短评

9分作品,又是一部让人看得很舒服的电影。本片的前一个多小时让我误以为本片是一部印度旅游观光片,但影片最后一小时剧情突变,所有的铺垫都转化为了戏剧冲突,充满张力。结局也结的很不错。整个故事配合导演的镜头让本片的观影体验非常良好,大卫里恩总能将自己的电影包装的像个艺术品但又不缺乏戏剧性,非常厉害的导演。只是前半部分还是有点点长了,稍微缩减一下可能会更好。本片的群戏也是非常精彩,最出彩的当属佩吉奶奶的表演,虽然出场不多但将这个善良的角色演的非常到位。其次就是朱迪戴维斯的表演,前半段虽然发挥不是特别大,还有点被抢戏,但后半段法庭戏份的发挥确实值得一个提名。印度人的扮演者表现也十分不错,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表情也太丰富了,显得很不自然。非汀的扮演者正脸总让我想到纳达尔老了以后的样子所以很出戏😂

9分钟前
  • 罚款时间y
  • 力荐

「身處印度令人面對真我」大衛·裏恩爵士將一個一無所有的山洞以宏大敍事扎扎實實地鋪陳出又一個毫不流俗的英國人在異域的故事 且影片多次運用「阿拉伯的勞倫斯」所賴以成名的鏡頭剪切 轉切大象洗澡水那一刹那真是妙不可言啊!!!

10分钟前
  • 暴力卡車
  • 力荐

观感超越了所谓的文化和宗教的差异,体验到了个体之间的信任和勇气,人人平等的价值。首次去到印度的英国白左贵族女人,看不惯英殖民者对印度人的歧视和粗暴,在同样看不惯此类行为的同胞帮助下,结识友善自卑的印度医生,因为一场误会,友善和信任受到考验。壮美的风景内,人与人之间没有尊卑的情感,格外引人注目,包含了对自我和归属的认知。

14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大概人始终无法面对自己的孤独,就像长于文明,却向往神秘,而涉足“荒野”被感到敬畏的同时又会感到陌生与无助,最终无所遁形的退回文明,自然会迫于屈服中寻求依靠,从而获得短暂的平静与安慰;导演画面语言的衔接真是出神入化真可谓“晚节渐于诗律细”功力随随便便就化境了,值得回味,佳作

18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力荐

大概符合老派英国太平绅士的胃口。

19分钟前
  • 蓝sir
  • 较差

神秘现象制造诡异而暧昧的氛围,和福斯特的文字很一致,也延续了大卫·里恩一贯的影像基调;若干个人物、一个事件串起两个民族的碰撞,门不当户不对的宗教和文化,满怀虚假的交好,最终仍要揭开温情面纱;至于解释山洞之谜,我倒觉得庭戏结束时女主茫然看着屋顶上方的片刻失神,最能阐述其变化。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提琴是好东西,特别适合异域风情的电影配乐先是传票特写,再是人物中景,在是人物特写。挂画勾勒出对印度的想象。朱迪戴维斯可真好看,是那种异于西方的好看之前在说恒河上的浮尸,音乐响起,前个镜头所有人肃穆,后个镜头河水在月光下泛起涟漪。镜头本身的冲突,反差蒙太奇,形成召唤错位感与联想,完成召唤结构。47分钟后,第一矛盾冲突告一段落,主题配乐再次响起猴子的那个镜头段落很有趣,人与猴子始终也未在同一个镜头中影片的节奏实在太慢了,今天应该不会再有人能花这样的代价去拍电影了,于是今天也不会有大卫.里恩了有机会看完吧

25分钟前
  • 公园最冷的一天
  • 推荐

无原著在前,只能评价大卫里恩的电影。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长河中,两种文化在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中体现了小到个人大到种族冲突和矛盾,但我仍可以看到的它普世的价值,比如你如何坚守内心的行为标准,即使没有神在看,没有绝处逢生的反省,没有法官的拷问,这也是这部电影影响至今的魅力。

30分钟前
  • 全面回忆
  • 力荐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给人以震撼的电影。我爱E. M. Foster的小说。 我爱Judy Davis!

35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力荐

N年前观此片时,仅记得一女子修长的脖颈,面上的悲戚混杂着决裂望着上方,似在听从某种召唤。她是被幻觉强奸的;而幻觉来自于内心。

37分钟前
  • Juneau
  • 力荐

英国人怀着无限的眷恋体面的离开了,一个民族主义的印度(医生?)虽然独立但还是捐弃前嫌加入了英联邦。亚力克·吉尼斯再次让我没认出来

38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男主一开始是英国人的极端舔狗,受到冤枉后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讨厌英国人,连昔日好友也避而不见,几年后故人来访,时过境迁,男主终于大彻大悟,回归理性,摆脱了盲目的媚外思想和民族偏见,有了自己的主见,也让他能够理解当年英国小姐在民族偏见下的艰难处境与改正错误的勇气。当人性受到强烈的文化差异,民族偏见,社会环境的考验后,还能不能坚持一份理性的思考和一份冲破各种外界枷锁的勇气?大卫利恩的宏大画面下总是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使他的电影能够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当得起艺术二字。

43分钟前
  • 被杜撰的雨
  • 推荐

1. 真是没有想到,到后面一个小时,片子就越来越深刻了,了不起的导演。普通的故事能弄成这样的巨作,功力太深了。

47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在David Lean最后这部影片里,看到了一个大师对种族的巨大关怀和对人性的拷问

52分钟前
  • 蘭女
  • 力荐

应该是个人最爱的一部大卫里恩作品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粗暴却表现精致的文化冲突故事(在那个年代当然称不上俗套),就把非常容易走向乏味的旅行片变得精彩起来。而被现在回首可以认为”怀旧“的色调,感觉直接被詹姆斯伊沃里继承到随后的作品,并拉开了1980年代帝国往事的哀怨色彩。

57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约翰布尔曼与大卫里恩交往甚密。他回忆说有一次里恩告诉他,“我这一生的悲剧就是总与想要我的女人在一起,而从没勇气去追求我想要的女人。”里恩总共有过六位妻子。额度追平亨利八世。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97990700/

5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原本只是普通人的普通旅行,一些杂乱的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琐事,却偏偏被纳入了「殖民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冲突中而身不由己,当然最后大卫李恩还是显露出老牌殖民主义者的「文化自信」中,而影片中限于时代的对印度人「反殖民」的表现依旧是充满愚昧和荒谬的,群体象征刻板而无序,唯有个体可以在时过境迁后恢复理智讨论与调和,也是一种旧时绅士观。

1小时前
  • 451½°F™
  • 推荐

山洞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阿齐兹无法辩白,葛丝小姐说不清楚,向导不知所云。没有人知道真相,甚至,可能E·M·福斯特和大卫·里恩也不知道——因此,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真相。摩尔太太和菲汀先生坚持以人品推断事件,其他英国人坚持以偏见判断事件,印度群众以愤怒诠释事件,印度教授哥博利则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他才是洞悉一切的智者?鳏夫阿齐兹紧紧拉住葛丝小姐的手,那一刻,是他们的“肌肤之亲”,也是葛丝小姐重新审视她和朗尼之间的关系的时刻。这是影片中最暧昧的段落,眼神、光线甚至他们脸颊的汗,都散发出暧昧的光与气味。接下来的洞穴之中,是眩晕?是幻觉?还是欲说还休?而葛丝小姐的受伤与情绪失控,更加神秘。真相在洞穴中已经被吞噬,人性同样在黑洞中迷失,难以捉摸。

1小时前
  • Clyde
  • 推荐

大卫里恩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中间一段有些暧昧不清,但整体把控很好。其实E.M. Forster写的几本书的内容从今天的角度看无一不是肥皂剧最爱,但其间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气息还是让人欲罢不能。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人性之光电影。Mrs Moore仁慈智慧风趣有原则,简直宝藏老太太啊。她儿子真是完全不随她啊。Adela有个性有想法,关键是勇气啊,是连教授都佩服的勇气,这也是为啥老太太特喜欢她。Fielding教授,智慧平和公正,急公近义,坚持原则。Godbole神神叨叨,就是变化无常神秘莫测的命运啊。Aziz医生热情莽撞,善良,小心翼翼,愤怒,犯错,诚心诚意,认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1小时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