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2011

剧情片韩国2011

主演:孔刘,郑有美,金贤秀

导演:黄东赫

播放地址

 剧照

熔炉2011 剧照 NO.1熔炉2011 剧照 NO.2熔炉2011 剧照 NO.3熔炉2011 剧照 NO.4熔炉2011 剧照 NO.5熔炉2011 剧照 NO.6熔炉2011 剧照 NO.13熔炉2011 剧照 NO.14熔炉2011 剧照 NO.15熔炉2011 剧照 NO.16熔炉2011 剧照 NO.17熔炉2011 剧照 NO.18熔炉2011 剧照 NO.19熔炉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16:12

详细剧情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仁浩(孔宥 饰)来到雾津,应聘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人权组织成员柔珍(郑有美 饰)。仁浩妻子早亡,8岁女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索贿5千万韩元。同时,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金贤秀 饰)、贪吃的陈宥利(郑仁絮 饰)和弟弟自杀身亡的全民秀(白承焕 饰),民秀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导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隐秘被慢慢揭开,真相令韩国震惊……本片取材于2005年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真实事件,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

 长篇影评

 1 ) 无声的控诉

结局跟很多主旋律电影不一样,正义没有胜利。
电影里说,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在现实当中,这样的坚守太难了,有可能会丢掉工作,有可能会失去亲人,甚至可能丢掉生命。代价这么大,这份坚守的意义是什么?
看到男主角最后抱着死去的男孩子的遗像,在警察的镇压中一遍又一遍喊着他的名字,我想,意义就在于无愧吧。


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很抱歉,但用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守住了自己,我无愧于心。
为师不尊,为官不正,为医不德,为富不仁,为慈不善。触目惊心的真相,让人心酸崩溃的结局,作为旁观者,我很难受,很震撼,很愤怒,但我却无能为力。我想我不会再有看它第二遍的勇气了。

 2 ) 我今晚为什么选择了[熔炉]

今晚在学校里放了这部电影,结果从头到尾大家表现冷淡,不断有人离场,说说笑笑,甚至各种不满。到最后,有一位女生站起来斥责我:能不能换一个电影?你让大家安静地看,可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也有选择的权利……
百思不得其解的夜晚,我在微博上发表了这篇长回复。


※我今晚为什么选择了[熔炉]

今晚向王璐争取了看电影的机会,我选择了韩国2011年的剧情片[熔炉]。却没想到引起了很多人强烈的反感。
首先我想在此诚挚地道歉,如果今晚这部电影无意间伤害了任何一位同学,我都为我的过失道歉。
但我却想辩解些什么。一路回家的路上,我听着这部电影里起到关键作用的歌曲,赵诚模的《荆棘》,一直在思考一些什么:究竟是我的审美已经脱离了大众,还是大家只是在对现实做抵触。
[熔炉]取材于2005年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真实事件,改编自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来自首尔的美术教师仁浩同对聋哑学生实施性侵的慈爱聋哑学校的老师进行斗争的故事。
在展开我的讲述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你们不能否认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因为在它上映之后,它改变了韩国的立法。因为[熔炉]的上映,一部关于“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目前已通过韩国国会正式颁布,当时的嫌疑人也已重新被警方逮捕,它让我们看到一部现实题材影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有时候一部电影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从电影放映一开始,有些人就表现出了极度的不耐烦,在整个放映过程中,不断有人离场,从头到尾一直有人在后面大声说笑。我知道电影中对学生实施侵犯的镜头引起了部分人的不适,我对她们的离场表示理解,但第二节课结尾的时候,某位同学的斥责让我觉得难以理解。
觉得内心煎熬吗?你是否知道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这是我们的社会,这是我们的同类,那些孩子比我们年长几年,他们当年就是这样“存活”下来的。发生在2005年的事件,甚至连“历史”都称不上。
这世界上的“真实”有很多种,这并不是最残忍的这种。今年9月份我看完这部电影,至今没有办法从播放器里删掉,当初看到最后民秀牺牲的镜头也是泪流满面。我当然知道这样子真实的电影会让大家觉得沉重,觉得不舒服,可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自然就不会为了幸福去奋斗。
也许今晚,我可以选择一部非常水逼的商业片,选择喜剧,选择枪战,可我没有。我更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个真正的世界,而不是关灯之后一个小时的黄粱美梦。这部电影对我震撼非常大,我很想让大家也体会这种感觉,让你真正感到胸腔里跳动的良心。
但是我错了,错在我遗忘了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在某些人心里,比不上一部爆米花电影。
甚至有人过来问我:“班长,这是部什么类型的电影啊,完全没看懂。”
我承认我几乎不看商业片了,这么多年看的更多的都是电影节电影或者小众电影,十分偏爱现实主义题材,也很爱烧脑片。喜剧和爱情片是我的大忌。上次放[致命魔术]的时候就已经有体会了,我的喜好有点偏门,可那些电影都是国际市场和著名影评人非常认可的。包括这次的[熔炉],就连苛刻的豆瓣都给出了8.9的高分,可能好多人连8.9的概念是什么都不清楚,也就是超过80%以上的观众都给出了9分的高分。
中国电影为什么一步步走到了这个地步,不能说百分之百,起码百分之八十,都是电影审核制度导致的。早就过了“百花齐放”的时代,电影工作者不敢说,不敢拍,拍了被剪,太有深度没有票房,没有票房就赔钱,所以他们宁肯不要名誉和内容,也要票房。中国的影视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部如同[熔炉]一样的电影,在韩国,是一部电影改变一个国家;在中国,是一个国家改变一部电影。我甚至可以感觉到,今晚在座坚持到最后的同学里,甚至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我为我自己的选择感到可悲,我甚至为中国电影感到可悲。
我也很想大声辩解,也很想说:“不想看你可以不看。”可我没出声,我从头到尾没出声。这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大家只看了50分钟,刚刚铺好了前戏,高潮还早。在你们要求换电影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是害怕了吗?还是只是对我自作主张的选择感到忍无可忍。很多作品,不曾去体会,永远不可能收获感触。我们将来的生活,也许比电影更残忍,那我们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才选择长大?才肯选择擦亮眼睛看清世界呢?
感觉就像做错了一件事,却又错得毫无头绪。
有谁真正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上看这件事情呢?我当然知道众口难调,当然知道你们各人有个人喜欢看的东西,我永远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满意。所以今晚,我只是又深刻地懂了一个道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那位起立要求换电影的同学,敢于反对的精神我很欣赏,可你的理由我无法接受。你说“电影不好看还可以退票”,起码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制度。我当然愿意尊重你们的意见,我从来没想过一个人决定这样的事情,因为到头来只能自讨无趣。可你说换掉,那你告诉我,换成什么?你们如果自发形成一个决策,我二话不说当即执行。可你们做不到,总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所以我只能选择一部你们都不了解的,而且非常优秀的电影,让大家自己评判。
我当时没有主意了,所以把正在放映的侵犯尽头跳过去了。但这是我今晚最无法原谅自己的行为。
因为我感觉我玷污了这部作品,我没有尊重它。我没有让大家都能尊重它。一部电影,两个小时,每秒24帧,每一帧后面都浸透着整整一个团队的努力,我没有资格跳过或者删去某一段,尤其是在一部伟大的作品面前,我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每次在电影院看完电影,我都会在字幕出现的时候,能坐多久就坐多久。中国人有个非常令人恶心的习惯,灯亮走人,从来不肯等字幕放完。在任何发达国家的电影院,字幕是一个电影完整的一部分,电影结束后,所有人都会等待片尾放完在离开,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电影片尾多有“彩蛋”的原因。“彩蛋”是给懂得尊重的观众的馈赠和礼物。
好像扯远了。但我只想表达一个中心:我向今晚无意间伤害到的同学感到抱歉,请你们不要指责这部作品,我宁愿你们来指责我;但我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人不满也好,有人斥责和反对也好,我依然坚守着我所坚守的一切。
也许你一句话可以改变一部电影放映的进度,也许你的起身离开会带动身边的人跟着你离开。也许你们讨厌我的审美……有些事情,懂的人自然会在心里默默鼓掌;不懂的人,我也不会强迫他同我一道。只是希望大家学会尊重,学会尊重一个人,尊重一部作品,尊重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曾经苦难。


=============2015.10.27更新===================

不知不觉这一篇“不是影评的影评”已经在这里放了两年。如今它能够获得这么多的关注我真的是受宠若惊……感谢所有豆友们的阅读与回复。

2012年,高二第一学期就要结束前的一个夜晚,我因为一次班级里电影放映发生的不愉快,写下了这样一篇介于“自白书”与影评之间的文字,然后发在了豆瓣里。

意外的是,两年之后,这篇影评居然默默的积累了216个“有用”的评价还有56个回复。现在它已经被系统顶到了[熔炉]这个电影的首页,虽然排在五篇长评的最后一位,但这也是我在豆瓣最火的一篇评论了……再加上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TOP250中排在第41位,直到现在,我基本还会隔两三天就能看到新的回复。这些回复里,有支持我当初的想法的,有批评我的,也不失有观点不同在下面小撕一逼的。

然而两年过去了,当我现在又打开这样一篇文章,一下子就能回想起那个冬夜,一个愤怒而委屈的少年在寒风中蹬着单车,听着电影里悲情的原声带,脑海中组织起这些文字,又在台灯前噼里啪啦抒发了出来,想被理解和认同的那种迫切的情形。那个少年这么生动,我有些想念,却惊觉原来自己回忆的视角早已变成了一种看着不懂事的晚辈在玩闹一样。

一年闭关磨砺,高考,一次疯狂而大胆的选择,一年开拓新知“长了见识”的大学生活,一下子认识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如今我再回头看这篇文章,原来太多的观点,早已和当时的我那么不同。这样的不同让我惊喜与诧异,我觉得我需要一个好的时机反思这些新的思考,并把它们再次记下来。我希望,再两年之后,要毕业的我看着今天写下的这些字句,依然能有现在的惊喜和那份诧异。

这篇文章下面的一个豆友说:反过来想想你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种精英阶级的所谓优越感和道德绑架呢?就好像电影里校长说他们的胜利才是正义的胜利一样,异曲同工。

从他的评论里,我才发现我自己原来是这么顽固的一个精英主义者,然而在此之前,我却很少有机会来反思这个问题。时不时的,我总会有这样一种优越感,认为别人的观点都是肤浅的。事实上,太过精英主义曾让我变得十分理想化,追求的境界和现实的差距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变得愤青。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情境里,尽管当晚大家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想要看的片子,我也不应该选择[熔炉]。一个考试结束即将放寒假的夜晚,从气氛和情绪上都没有人想看这么沉重内容的电影。搁到现在说,我想表达的诉求在那个晚上没有市场也没有受众,我完全失败地安利了一部好片,暴力地播放甚至可能让它流失掉五十个本来可能欣赏它的观众。那五十个人里,一定有人会喜欢它,会有共鸣,会流泪,会愤怒……但就连那样一部分人,在一个集体期待娱乐的氛围中,也不愿转换情绪投入这样的悲怆中。

一个可悲的精英主义者,总是期待在一个环境中,有少数的精英可以与他一起控制着一切,暴力地洗脑,推销着一种又一种意志,要求所有人都能和他们处在一个频率上。而当这一切失败,他们就会愤怒地指责别人的无知和愚蠢,而被指责的人只会更加的不满,矛盾因此越来越深。事实上,这两个阶级间完全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大多时候,“情境”确实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变量。

正如三月份总要看雷锋电影,母亲节要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国庆节要看[建国大业]一样,情境自然而然对选择做出了约束。任何一个领导者,如果逆反了大的情境,在不合适的场合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后果只能是可笑的。或许这样一部[熔炉],适合在某一堂法学课上看,在一堂韩国电影专题的拉片课上看,甚至在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或者时代责任感和主人翁正义感的主题班会上看,却偏偏不适合那个快要过小年的夜晚。

两年前的我,比别人多看几本电影杂志,就开始大谈“商业”和“艺术”的价值,如此直接地对“商业电影”嗤之以鼻,这其实除了满足了自我逼格需求之外再无任何鸟用。既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实际例证,对电影的理解只能说刚刚拧开了门把手,却以为自己早已奔跑在了门后的那座殿堂里,还脑补着自己对这殿堂里的珍品名画肆意评点,宛若这一切都是我书橱架子上摆的小玩意儿一般。

挚友曾经特别认真的批评我对于商业电影的偏见,而我如今也想不透当初自己的那种傲慢。电影的这两种取向,根本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关系,它背后有复杂的工业实践和不同地域不同背景所塑造出来的不同价值取向,绝对不是一点点思考就能说明白的。回想起杨绛老先生的这句”你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感觉自己在被刷拉拉的打脸。这句话,真的还是可以拿出来时时鞭策自己冷静自己的啊……

总结起来,我依然支持我最初的推荐的理由,不改我对[熔炉]深沉的爱。但我确实犯了自我服务偏见这样的错误,盲目乐观,浅薄的优越感,并且还有虚假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比如西方国家和中国在电影院里习惯的那一段,原文下面的评论有打脸)。

欣喜的是,两年后能看到这些不足,不管是别人的评论还是自我的观照,这些确实是性格里小缺陷。写在这里,希望对过去两年的岁月有个某些层面的总结,也希望两年后再来看着一段话,我能有新的发现。

最后,谢谢大家的回复与关注。厚着脸皮安利一下自己的个人公众号Escapetome,没什么定位,闲言碎语,如果关注不胜感激。

 3 ) 2011年,一个让整个韩国战栗的真相被揭露!【整理】

听起来有些不可置信,
但却是在一所聋哑儿童学校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从2000年起,校长串通手下的老师们利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对就读校内的聋哑孩子们施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虐待和性暴力行为。这件丑陋得让人不想提及的事件,却可惜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现在,到了讲述这件骇人听闻的事实的时候了。


从2005年6月,校内的一部分教职员工对聋哑儿童的性暴力行为被公之于众,到2009年一本叫《熔炉》的小说诞生,2011年一部以小说为蓝本的电影《熔炉》诞生。将近6年的时间,每每事件被提及的瞬间,总是牵荡着千万韩国人的心,制造出暴雨般的社会舆论倾盆而下。


从2000年起的4年间,韩国光州的一所聋哑儿童学校的校长和某些教师相互勾奸,对校内的残障耳聋实施长期卑鄙下流的性暴力虐待。校内的知情人员更是漠不关心、极力掩盖事实。而最让人吃惊的是,整个事件的加害者和责任人实际并没有受到法律严明的处罚,而是至今还站在讲台上授课。当时法律界的这一“棉花棒”处罚行为,和舆论的漠不关心导致了这一事件被世人迅速淡忘。但幸亏被害者坚持不弃的长时间孤军奋战,和事件原著小说的畅销,再次引起了极大的省会反响。如今部分人权团体也对小说中反应的现象展开了相关调查,甚至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宣布将此事件再次翻案调查。


熔炉》虽然看似是一部以儿童性暴力为题材的电影,但更重要的是剧情发展的方式和过程。比起整件事件本身的进展,与如今社会现实的融通,使剧情的真实感被迭加而更显充实。只需交上被称为“学校发展基金”的贿赂金,就能成为私立学校的老师;对校园非礼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腐败警察;法官和检察官对接案律师的有利判决,即所谓的“任职礼遇特惠”;对各自职能范围各有说辞,而拒绝谈论事件的市厅和教育厅;对过错没有丝毫悔悟,目中无人的基督教团。在社会所谓的”无贫贱富贵之分”的等级制度上看,各自极力掩盖事实的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无不时刻地强调着“我们就是特权阶级!”这么一句肮脏龌龊的台词。


“幸福社会”是否只是不存在的范特西。区区几个人就能组成的金钱集团,就能排个名利资产,转而就能形成社会的阶级层,这就是我们如今的社会。阶级层很快就能成为权力层,而在这不合理的制度系统内,这样的特权层掌握着所有反对自己的下级阶层的弱点。电影《熔炉》就是这样以略为极端的形式,把社会系统内的阴暗面编述成了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

 4 ) 正义可能不会缺席,但一定总是迟到。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不,不是的,这杯鸡汤我不干。我想说的是,正义可能不会缺席,但一定总是迟到。西方不是有句著名谚语吗,“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我知道迟到总比不到好,可是本该属于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幸福被残忍的剥夺后,再如何事后弥补还能挽回吗?是一句正义迟到就能回应的吗?
很早就知道熔炉这部电影,但是因为自己泪点很低,看小说看电视常常要求he,一件悲惨的事情与我而言不只是饭后谈资而已,我会难过很久,所以熔炉一直刻意回避。昨天,还是看完了。你知道这部电影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在哪里吗?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小说的内容,再悲惨,你可以安慰自己,没事的,哭一哭就好了,反正是假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可是熔炉不是,你知道,在光州的一个听障学校,是真的有这样一群孩子,被那帮禽兽不如的老师性侵犯长达五年之久。并且在二审中,缓刑释放,甚至部分人还返回学校任职。何其荒唐?
影片催泪的地方不少,我是看到这两个地方哭的最惨。一是校长方的辩护律师指出莲豆是听觉障碍者,怎么会出现证词中所说的听见微弱音乐声的情况,进而质疑证词的真实性。于是法官决定当堂验证。音乐响起,我看到,莲豆的手,缓缓举起。

那一刻,是真的绷不住了。她还没有我妹妹大,生活已经剥夺了她说话的能力和听到世界的能力,却还不肯放过她。还要被迫站在法庭上再一次回想诉说那些不堪的经历,经受着别人的质疑。可是啊,她又如此勇敢,在法庭上面对律师的刁难,她做得很好,找出了性侵她的校长是哪一位,证明了她的确可以听到音乐声。
事后还回想起关键线索,帮助发现校长性侵的视频,尽管后来这个视频被那个道貌岸然的检察官拿走了•••••二是民秀问仁浩老师可不可以把想说的写下来,他也想在法庭上做得像莲豆一样好,他迫不及待的想让害死他弟弟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你能看到,那一刻,他眼睛的光那么亮,不同于影片开头那双死气沉沉的眼,重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可是却被告知,他不能上庭,因为,奶奶已经同意和解了。民秀立马就绝望的哭了,我也是啊。

他说,谁原谅了,我自己都没原谅啊。凭什么呢?没办法啊,奶奶也没办法啊,家里那么穷,儿子瘫痪在床,儿媳离家出走,孙子又是残障儿童,而自己,已经老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当我看到奶奶这张伛偻的身影,我知道,不能怪奶奶的。

这里,心里涌起的是铺天盖地、无可奈何地、难以言喻地悲伤。
最后,即便性侵的事实被证明,校长、老师还是被释放。原来,这世界上的黑暗那么多,光明都来不及照亮啊。为了权钱利益,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医生、门卫••可以泯灭自己的良心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正义迟到根本就不是推脱的借口好吗?!在熔炉里,对民秀而言,他的正义永远未来临,最近的聂树斌案也是如此,洗雪冤屈又如何?他们已经死了,带着满腔愤恨死的。还是你以为真的有什么泉下有知?没有的,人死之后就是一堆黄土白骨,那些冤死的人也不能死而复生。这是已经被翻案的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人冤死还有多少人的正义迟迟得不到伸张呢?无数的黑暗还没有被发现,在角落里腐蚀、发烂、长蛆•••就像我开头说的,正义可能不会缺席吧,但一定总是迟到•••最后,就如影片最后所说,哪怕这世界有许多不公和黑暗,也请不要让世界改变你,请始终怀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

 5 ) 《熔炉》烘烤集体的良知

看韩国影片《熔炉》时,我脑中闪现过另一个真实的影子,忘记这则新闻报道于哪年哪月了,报道的题目便是《少女在敬老院遭多人强奸怀孕》,事件是失去双亲的一对姐弟,被送到养老院,12岁的姐姐三年里遭到数人强奸,直到怀孕才被亲戚发现。结果是少女的亲人找养老院领导,找当地政府反映,意料之中的情形出现,封口、掩盖、否认、推诿,甚至横眉怒对采访的记者。晃荡的视频画面中,清晰地演绎出了熔炉里炙烤的一颗颗被拷问的良心。 这样的事件绝非偶然,因为对应的是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与道德的鞭挞,社会的关注度也极高,至于能不能施行制裁就是另一回事了。英国的《儿童10大宣言》里不断强调儿童的安全成长权利,小孩子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背心、裤衩遮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坏人是可以骗的”等等,远观这些法律相对完善发达的国家,可以看出全社会对儿童的保护,也足见伤害儿童的罪大恶极了。 想来坏人是除不干净的。那些单枪匹马做尽恶事的魔鬼还不算最可怕,因为“小红帽”随时警示人类提防可怕的“狼外婆”,像《可爱的骨头》这样的电影也会不断搬上银幕给观者一记警钟。可怕的是一张无形的犯罪网络,不分地域国家,总能因地制宜地演练出滔天悲剧。靠的不外乎权钱勾结,沆瀣一气。 臭名昭著的娈童癖神父奥利弗•奥格莱迪便无拘无束地犯下了这种集团式的罪恶,纪录片《大急救》可谓勇敢之极,因为这样一部由奥利弗与一些受害者及受害者家人昭示的面目实在令人惊愕无语。而他至今逍遥法外,只是从美国遣送回了家乡,这又表明了不言而明的“真相”, 从梵蒂冈的红衣主教到全球天主教会企图掩盖个别神职人员对儿童及其教徒的性侵犯、性猥亵案的。引用这段,自然不是针对宗教信仰的诽谤,不过举例说明了金钱、政治之外,利用宗教旗帜钻漏洞,打擦边球的双面罪恶。除此之外,还有权钱交易使之猖獗的贩卖儿童,有关这类题材影片,意大利、瑞典、俄罗斯、乌克兰很多国家都拍摄过。 谈回到韩国影片《熔炉》,观看时,不难体会到整部影片不得不“管中窥豹”的设计感。这也是整部剧出彩之处,导演的拍摄思路一直遵循着整个事件的走向,毕竟真相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真相。同时,从民秀的弟弟自杀,孔侑(饰演姜仁昊)到聋哑学校报到,随后引出两个女孩被校长强奸,兄弟俩被班主任猥亵,用几个典型人物表现故事,“节选”的意图,随戏剧的面孔就呈现出来了。相对黑洞一样的真实事件,这自然是恰当的改编方式,其中点缀的有关孔侑的个人家庭,及所有参与事件中正反人物的立场,成为了饱满故事骨架的血肉。 《熔炉》在大体上稳步展现了真实事件,在细节上也做了必要的补充与说明,这也是这部剧经得住推敲的所在。爱吃零食的小女孩儿是全剧翻找历史痕迹的页码,在法庭上,女医生描述小女孩儿的遭遇,这一段则把追踪真相的案宗足足摞叠到了小女孩儿受侵害时的2000年。这样穿针引线的方式在剧中多次出现,是值得回味的。 我觉得,真相,通常只有时间找得到它。可是有一些人他们从未放弃过寻找,即便要加入到一场生死未卜的战斗,代价是牺牲一切包括生命。这些人的执着信念,多半没有可装入“小册子”的宣言做指导,不过有个最实在的理由——活着的尊严与人世不可放弃的正义。就像剧中郑有美所言:“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样一群人又从另一面丰富着我的联想网络,想起微博里有关“什么是贵族?”的讨论,引用陈凯歌导演的话:“所谓贵族,就是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人。”这话耐人寻味,屹立于道德高地、俗世圣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贵族在“土财主”面前真正提升了它的价值。而在这部《熔炉》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贵族”的稀缺与宝贵。 毫无疑问,在通往正义的道路上,脚下的绊石,眼前的迷雾,斩不断的荆棘将悉数登场。有学者研究“雾”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寓意着扭曲的人性,是光明背后的罪恶。在韩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小说家金承钰有部现实主义作品叫《雾津行纪》,小说中亦描绘了主人公乘坐大巴前往大雾弥漫、不见消散的雾津。这一隐含寓意的“气象”借用到光州聋哑学校性侵丑闻上,或许是一种巧合,却足以表现出全剧不言而喻的氛围,在黑暗之内的雾笼罩的灰色地带,寻找出口的方向。 又因改编自真实的事件,2005年被揭发,时至今日仍没有完美的结局,所以看待这部剧的角度与意义大概已脱离了欣赏电影戏剧的初衷,无所谓优与劣,支持电影多少是一种追寻正义的希望与态度了。总之,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鲜明特色,大概只适用于这部剧,常言“过犹不及”,黄东赫导演却利用这一步险棋,在《熔炉》身上淋淋尽致地泼洒出了无语凝噎的悲愤。 显然,这种拍摄方式与电影故事本身是某种“珠联璧合”的关系。因这是真实的还在继续着的悲剧,故几大段赤裸裸伤害儿童的画面被放大、延长、重复,透过银幕流泻的才会致观者对恶棍无法抑制地唾弃。这样看,这就不是一部电影艺术那么简单了,由此传递出的是丑陋的现实,呼吁民众的关注,与抗议的精神。是在追求司法公正的道路上,拷问了复杂的人性与道德,《熔炉》创造的票房纪录也是有利的证明,韩民众发动签名运动,要求政府重新对此案进行调查,并取缔了事件中光州聋哑特殊学校,这些多少是令人稍感欣慰的结果。 事实上,真实的情况要比电影故事来得惨烈黑暗。“鱼死网破”的说法往往讽刺的是正义一方无谓的牺牲,“邪不压正”也是有条件的,总之道貌岸然的本质被揭穿,这些一丘之貉、一条船上的权势恶霸,要抱拳出击时,所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一两个恐怖的镜头能够完全展现的。电影《熔炉》把这样的现实刻画得露骨直白,有些伤到了看片的“情绪”,但经过一进一退式的结构编排,电影至始至终给人以力量,电影的艺术魅力也就随之展现了。

 6 ) 《熔炉》始末

年初看完《熔炉》之后,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似有千言万语无限愤怒,却又不知如何说出,只能化成无聊的的九个字“没看着急,看了郁闷,唉。。。”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世界末日辣椒酱贴出的一个视频,在这里要感谢她!
心脏再度被重重一击,但这次不仅仅是因为电影,而是《熔炉》上映后的种种。
奈何自己依旧愚钝,笔下干涩不知如何宣泄,只能将视频内容按照时间线和自己的理解整理成文字写在这里,算是一种宣泄,亦或者抛砖引玉。

其实你也可以直接看视频,台湾公视做的一档《熔炉》特别节目,文字内容皆出自这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3Mjk2Mzg0.html

===========我是第一次写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分割线==========


光州,距首尔四小时车程,当地私立听障学校,下属特殊学校、庇护工厂、社会设施院,是获政府补助又能向企业募款的社福法人单位。同时又是私立学校,受《私立学校法》和现行《社会福祉事业法》双重保护,经营自主,完全不受外界监督,已发展为家族式企业,高层皆为亲戚姻亲。


2005年6月
========
该校教师全应燮被校方诬赖性侵学生,而向当地身心障碍家庭问题咨商议中心举报,第一次曝光听障学校的罪恶:从校长到老师10多人,从2000年开始对住宿的听障生施暴或性侵,受害学生年龄范围7——20岁

性侵丑闻引起当地人权团体的愤怒,组成委员会为受害者发声,同时展开司法程序。

经过调查,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只举报6人,4人受到司法审判,其中校长、总务主任一审分别被判5年、10个月,2名性侵老师被判2年。然二审大逆转,校长、总务主任皆没有前科且与被害者家属达成协议(使用公款)而被判缓刑获释。

人权团体在判后六年始终坚持抗争,然成效有限。


2008年
======
女作家孔泳枝读到关于此事件的网络新闻,被“在法院下判决的那瞬间听障者哭了”所触动的孔泳枝,经过查阅方才得知事件真相,大为震惊。立刻前往光州,与受害学生相处数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创心灵后,将该事件改变为小说,2008年底至2009年中连载于网络,点击率超过1600万人次。


2009年
======
小说《熔炉》发行单行本,旋即大卖。同年,尚在服役中的男主角孔侑在部队读到这本书,深受震撼。


2010年8月
========
孔侑退伍,向所属经济建议翻拍此片。


2011年年初左右
============
《熔炉》开拍


2011年9月
========
电影《熔炉》上映。
网络出现要求重启调查百万人签名活动。


《熔炉》上映第六天
================
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此案。
重启调查后发现,现行性侵害防治法刑责太轻,性侵身障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性侵幼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公诉期七年,两名性侵教师已过追诉期。

网民要求提高性侵案量刑标准和废除追诉期。

光州警方提出因强奸致伤,公诉期延长到十年。同时调查后14人涉嫌性侵,由于涉嫌性侵校长已过世,将有韩国政府负起连带责任,赔偿受害学生。

向光州身心障碍家庭问题咨商议中心吐露受性侵的听障学生又当年的12名增加到30多名。


电影上映第37天
============
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1票弃权压倒性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要点: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加害者如任职于社会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新法于2012年7月实施。

同时催生“熔炉防治法”——《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并纳入外部监督力量,目前尚在审理中。

《熔炉》下档后一个月
=================
光州私立听障学校被取消社会福祉许可证,学校被关闭,由光州政府接管,缴回韩币57亿元法人财产,用于身障者福利基金,并成立国立特殊学校,预计2013年开学。

++++++++++++++++++这是时隔5年的分割线+++++++++++++++++

没想到还会有更新这篇文章的冲动,其实《熔炉》在看过一次之后就被我深藏硬盘,但有什么用呢?

同样的事情甚至就在身边发生!而这一次根本不会有电影

 短评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世界改变...

10分钟前
  • qw-p
  • 力荐

不说别的,光电影那股正义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沸腾。

11分钟前
  • 阿巴厮
  • 力荐

他们至少有电影的力量在支撑着弱势群体,而我们呢?因为【熔炉】的上映,一部关于【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目前已通过韩国国会正式颁布,当时的嫌疑人也已被警方逮捕,【熔炉】让我们看到一部现实题材影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有时候一部电影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14分钟前
  • 力荐

不能用电影的标准来评判它,因为这事件本身已经震撼得出一身冷汗,能拍出来就是已经了不起的事。

15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孔侑在里面对自己的母亲说:我在她被性暴行的时候来不及去阻止,现在这些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如果这样都做不到,我又怎么能当一名合格称职的父亲~

20分钟前
  • niania兔
  • 力荐

《内咸》--鲁迅

22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這個世界的絕望在於,眼睜睜地看著那麼多的不公不平每天都在身邊發生,自己再怎麼努力卻依舊無可奈何;而這個世界的希望也在於,明知是蚍蜉撼大樹,卻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執著地選擇了這一條艱難而幾近不可能的路。

24分钟前
  • 又又
  • 力荐

“奋起反抗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电影以真实故事改编,又一部极其精彩反映社会阴暗的题材。每个人物都刻画的立体丰满,情感同样控制得当,无力感充斥全身。电影完结,愤怒、无奈、唏嘘、悲伤各种情感如同“雾津”的浓雾一般,久久未能飘散,始终萦绕心头。★★★★

26分钟前
  • Q。
  • 推荐

好感人啊''''看得我都想杀了那些坏人''''

30分钟前
  • 王大锤家属
  • 推荐

当邪恶的力量已经渗透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当权者手中,我们还他妈向谁去央求公平和自由

3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我在想演戏的小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33分钟前
  • 落大雨了
  • 推荐

大概只有套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才能略为表达我看完本片时的心情——震撼!震撼!!还是TMD震撼!!!我可以理解部分人站在纯粹艺术的角度对这部电影技法上的乏善可陈评头论足,但是我无法相信有人面对它由始至终散发出的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时居然能做到完全无动于衷。

38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能伸到你的家里,你说什么做什么我都能看得到。

39分钟前
  • 大鼻先森
  • 力荐

韩国电影总是有本事让我能痛痛快快哭一下。影片最后的信里,问孩子们这件事发生后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孩子们说,知道了自己也是有人关心的。我一下子就泪崩了。

43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又一部没有大场面的五星级韩国大片,值得鼓掌叫好。 电影里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网友说“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

44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力荐

我们愤怒的不仅是禽兽的行径,更是禽兽逍遥法外,正义无处伸张,无能为力才是最痛苦和绝望的。一个非常容易感动观众的题材,尤其还是真实事件改编。其实电影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包括对犯罪场面的描述太刻意未也太多了。但仍喜欢这样的电影,这才是电影应有的立场。这就是我们和韩影的差距。3星半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意料之外是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战斗中的电影,而不是想象中闭合的圆满故事。这个世界的确有太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奋斗,虽然“大多数人在电影院哭成泪人,却对电影院门口的乞丐视而不见”。

46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故事本身就能给到五星。那股站出来的正义让人沸腾,而无声的背影和哀嚎撕碎人心。特权阶级的民主践踏过良知,瓦解成兰花盆里的碎石,倾倒在地。战斗过的勇士会知道,还没赢不是绝望,只是,还没赢。

47分钟前
  • TTTZB
  • 力荐

令人绝望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本身。

4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想起一级恐惧的片头台词来:想找公平就到妓院,想被人干才到法庭。深雾中到处是颤栗的呻吟。

52分钟前
  • 茱湮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