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是我(粤语)

剧情片香港2016

主演:惠英红,陈家乐,刘雅瑟,钱小豪,麦家琪,

导演:罗耀辉,

播放地址

 剧照

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2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3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4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5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6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3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4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5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6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7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8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19幸运是我(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0:32

详细剧情

一个在城市中游荡的不羁少年阿旭,因一盒鸡蛋而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因为工作失意、生活窘迫,无处可去的阿旭利用“计谋”住进了芬姨的老屋,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成为了临时室友然而,生活在各自主张世界中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无法平静,脾气古怪的芬姨立下规条,令年少轻狂的阿旭难以接受。从相互制约到彼此理解,从漠不关心到时时牵挂,两人的摩擦逐渐成为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找着温暖的陪伴,因为对方的出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幸运儿。

 长篇影评

 1 ) 茫茫世间,孤单与孤单负负得正

周五的早场,入场的时候,遇见一对银发夫妻。同行十几米,仅因为用微笑回应到他们的缓行与目光。便与我聊起:我们是来看惠英红的,今天人真少......
嗯,工作日的缘故,就我们三。

娓娓道来的剧情架构,几处稍显故意的笑点设置,泪点到来的合情合理,有点硬的支线和结尾。

有亲不相亲,无亲却相近。人和人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

老龄化社会大潮中的独居老人与经济下行阶段里努力生存的年轻人,生活中随处可找见参照的存在,放进电影里,用乐观和确幸包裹出明媚走向的结局。 让观者动容的同时,可以相对的被正能量感染一下,进而相信人间的美好,更用力而真诚的努力活着!

散场时分那对老夫妻认真与我道别,这两个小时同场观影的缘分,一如和片中旭与芬姨的相遇,人和人相遇的起点无非是一个微笑或者举手之劳的善良。搭配他们挽着彼此离场的背影,觉得比起IP大旗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国片,这样的电影才是会让人有力量生活下去的存在。

没太有主角光环的旭,跟当下大部分年轻人一样。香港是座包容的城市,豪宅与露宿搭配得并不违和。想起之前听《hard image》(一档电影主题播客) 有一期,主播聊起过香港这座频频出现在电影里的城市。记得这一段:
香港的影视工作者,大多就是抱着“开工就好”的念头过着当下,跟他们聊城市历史或觉得香港怎样大多聊不下去。即使有名的电影人,微信朋友圈大多就是po:今天去哪开工;收工和兄弟去喝酒;我要去哪哪开工啦之类。猛的看来会觉得没追求与大志,但其实这便是一座市民城市的体现。不似当下的北上广理想与野心蔓延起的无限生机。

仔细想来还比较认同这个观点。
在我奇葩的观光经历里,遇过的更多是这部电影里的香港,平淡而尽力。
有次圣诞遇见跳楼,瞥见坠地的人脑补起很多剧情。当地的朋友一边拉走我一边说:可能只是不小心,哪有那么多故事。
我吐槽朋友无趣,他白眼我:你就是想太多。
遇过老人独自去买波鞋。两双有折上折,寻我们拼单,因为本就是打折的童鞋款买单时老人不熟悉的刷卡动作让收银妹子些些不耐烦。同行友人事后跟我吐槽那位年轻妹子的白目,“折下几十块对我们是没所谓,但老人家就可以买份糯米鸡什么就是一餐,她都一样工作有什么好翻白眼。”
“就年轻啊,还不能体会的那么细腻吧。”

片中,旭的人物变化过程被还原得真实不显突兀,纵然本性善良,但人性中的那些小恶与年轻的毛躁及偶遇的无奈,这些微小都在生活中照得见原形。即便经历了无家可归,有技能不瞎作,安心在各个后厨开工收工的旭,在香港这座城市里总是有办法生活下来的。

柴米油盐落到哪里都是相同的。
芬姨说我喜欢吃鸡蛋啊!
一直觉得鸡蛋是个有些年代特征的存在。如我奶奶,至今都还是只要我生病就鸡蛋水煮面,还一定是两个蛋。
这部电影还是乐观向的,让旭和芬姨都找到温暖,把社会救助体系放大。茫茫世间,孤单与孤单负负得正,相处的累计是可以超越血亲的。

影片呈现的阿兹海默症部分,惠英红诠释得很真,好像据说她母亲患有此症,拍片的心路连带起对母亲的爱与歉。两年前看《Still Alice 依然爱丽丝》时就脑补过如果阿兹海默症降临到我至亲。记得那年还跟好友讨论过: 全身都瘫痪只有脑袋清醒和只有脑袋不健康哪一种活得比较煎熬?(因为同期的《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万物理论》)
假设性的脑补只有后怕没有应对方案。
最后我们说:活就好好活,死就好好死。

扯远。
坐标南京,院线没有粤语中字可选,较遗憾。
配音版口形上的违和让强迫症有点难受。
粤语是剩余不多的背负着独特文化的方言存在,需要珍爱啊!!

 2 ) 《幸运是我》:人生给予我的重创太多太多,我还是决定拥抱生活

在《幸运是我》播放结束后,灯亮了,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离开。直到片尾人员名单全部播放完毕大家才恋恋不舍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在看的过程中我哭了,我旁边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他抬动手臂时看到他也在默默的擦泪。

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刻意的表现,《幸运是我》像杯水,温暖又有力量。它“诚实”的描绘了香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客观的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分离崩溃和温情陪伴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有两个,一方面是得了“认知障碍”的芬姨所有的豁达人生观:“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阿俊想表达出“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样的价值观。

正是因为有了清楚的价值观,故事便围绕着它的本性展开,它涵盖了亲情、尊敬、爱情、家庭这四层关系,最后在阿俊的努力追求下有了改变。电影中的男主角阿俊就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的一个缩影,有着所有年轻人身上的特质:迷茫。近年来的香港电影很包容,他们愿意将镜头聚焦在小人物的身上,在焦虑的环境里,常处于歇斯底里的边缘,所以他们身上的意志和坚强往往更会让人产生共鸣。阿俊生活在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之中,失去母亲,父亲有了新的家庭不管他,可是他没有放弃自己,他坚持,努力并且看上去乐在其中。因为他给人传递出的本能信息是:你只有努力生存才能更好的生活。

更惊讶于这部电影中惠英红一改打女形象出演患有认知障碍的芬姨。爸爸是惠英红的粉丝,每每提到他对“穆念慈”的情有独钟,妈妈还会吃醋。小时候陪着爸爸看电影爸爸会给我放早期她的电影。不过我和我爸总是在这上面产生分歧,因为我太小了看不懂就只能陪着爸爸看然后他给我讲。她一遍遍的说:“不是我不想记,我真的记不住,对不起啊,我记不住。”我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全片她一直发挥着影后水准,她很自然的让观众有代入感,能感同身受这点真的太难了。看电影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看过她的专访,她的人生阅历也十分坎坷,正是她的经历才让有了这么扎实的演技,没有镜头里的距离感,引人共鸣。


电影中最动人的就是阿俊与芬姨相处的时光。阿俊对家的渴望是他童年成长的缺失,所以他和芬姨的日常生活更能打动人心。吃饭,睡觉这都是日常的小事,就是这么朴实的生活让我想到每次妈妈做好饭后也会问我她今天做的饭好不好吃,就算我应付的答一下好吃,妈妈的反应和芬姨一样,高兴的合不拢嘴告诉我多吃点。它会让你联想到生活,阿俊和芬姨顶嘴,两个人出门买菜,这些生活细节和对白就像活生生的从生活里扒出来的,看到芬姨发病的时候甚至我会怕,我的妈妈也会变老,也会不认得我吗?看到芬姨这么豁达的面对人生,心里更多的是感动。阿俊给芬姨换了电视,芬姨却想要以前的。阿俊对芬姨的不耐烦和发火的样子让我想起妈妈刚换智能手机的时候不懂操作,她会一遍遍的问我,问着问着我就很烦。但是妈妈还是努力学很快就学会了怎么给我发微信,看着阿俊不耐烦的样子,心里顿时有种对母亲的歉疚。

阿俊的情感爆发于医院里,他流着泪问芬姨:“为什么他连我的电话号码都没存?“当下被阿俊的真挚感动,人是感情动物。他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所以才会有一系列冲动的行为举动,这是人的本质。
导演没用什么炫技的镜头就是想平实的把故事讲好,唯一可惜的是结尾的剪接不太自然,看起来故事不是太完整,不过结尾芬姨的笑也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或许是美好的结局。

走出电影院,我拿出手机打给妈妈,简单寒暄几句挂断后,泣不成声。







 3 ) 有多少人可以感同身受?

整部电影看完后我问自己想到了什么,我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每一部电影给观众感觉都不同,而主题是什么,导演想传达什么,如果拍的好,自然就传达的很到位。

整片看完,有一个很特别的点触动了我,是芬姨记不清楚鸡蛋多少钱,打开冰箱看到冰箱里放了很多很多自己买的鸡蛋,然后没忍住哭了出来,那种无助感让我突然一下也想哭,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就会忘记一些事情呢?像一个知道自己做错事又无助的小孩子哭了出来。

电影的开头,我的天呀,那个镜头拉的让我觉得有点想笑,好像看MV,整个片头穿插芬姨和阿旭的当下生活片段。让我们先带着好奇继续看下去,其实如果没看后面,一开始传达给我的感觉是芬姨是阿旭的妈妈,因为抽烟过度得了肺癌死了!往后看才知道原来芬姨只是阿旭路边碰巧遇到帮助的一个婆婆?

在称呼和人物外形上的设定这点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有些许不行。比如阿旭的爸爸太年轻,芬姨这个角色又没有那么老,不上不下的感觉很不恰当。但没办法,惠英红人家也就这么大,演个女主总不能真变老十几岁吧。这个爸爸我就觉得少了一点年纪感,毕竟儿子看起来也有二十多岁了,总感觉有点压不住,但又好像情理之中。啊呀,这个也不纠结了,对于观众来说这个可能不算什么大问题。

共鸣才是最关键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让人回味的感触的难忘的便是那些共鸣的点。这里面描绘了很多点,例如:同父异母的弟弟生病了,亲生父亲可以二话不说的扇大儿子一巴掌;前妻死了娶了新欢,就可以很冷酷的不认不管大儿子;有时候毫无血缘的人都比亲生父母更关心自己…

《幸运是我》的剧情有些像《触不可及》,《当幸福来敲门》,《桃姐》几部电影的综合体,看的时候会脑海中闪现一些类似的片段。虽然主人公遇见的事情不同,但都是主人公遇到了人生的一个低谷,碰见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努力工作,找到自我,再帮助回去,共度难关,美好的结局又带点忧伤。本片的导演和编剧罗耀辉本身编剧做的这多点,之前写的很多电影都有杂糅那些年代火的电影桥段,所以这点也不奇怪,看多了好电影,自然在写的时候会有个惯性。

就像很多人说的,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只要是故事,总有那些一些缺憾…这种缺憾是会让人产生恐惧的,害怕自己也有这样一个主人公式的结局…然后开始反省,趁还没到那个时候,我再努力活一活,活出自我,活得比电影主角好一点。

也就希望,自己可以幸运咯,不要晚年孤单一个人,寂寞老人痴呆被形容的挺可怕的。

 4 ) 《幸运是我》:一部暖心的港式温情小品

一早就看完了这部港式温情小品,应该如何形容心中的感动呢,像微风、像斜阳,暖暖的,很安静。 《幸运是我》由两度提名金像奖最佳编剧的罗耀辉执导,这一部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影片讲述了一个“桃姐”式的小人物故事,少年阿旭带着母亲的骨灰从广州到香港寻父,却遭到冷漠回应,后来,他因一盒鸡蛋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因为工作失意、无处可去,他便略施小计寄宿在了芬姨家里,从此,两个陌生人开始了同住屋檐下的生活。起初,芬姨古怪的脾气让阿旭难以理解,但在相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成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人。 影片主演的两人从陌生到互相理解,那种都市人之间难得的信任和关心,点亮了影片“幸运是我”的标题。对于小人物之间情感的书写让人想到《桃姐》,同住屋檐下的相处模式则让人想起《我们俩》。然而,由于更为相近的文化语境,《幸运是我》还是会被更多人拿来和《桃姐》作对比。 作为新导演的罗耀辉当然无法到达许鞍华《桃姐》的气定神闲,影片的镜头语言、故事、节奏相比于后者都稚嫩不少,但作为一部导演的处女作,我想说,它真的还不错。 据说,影片的原型是惠英红的妈妈,红姐在影片中佝偻着身子,弯着腰,化了很憔悴的妆容,还染了白发,就是要达到100%的还原度。 红姐说,做这一切只为向妈妈致歉。在片中,芬姨所患的“认知障碍症”在香港叫“脑退化症”,而它的真正名字叫: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 当年的红姐因为不了解脑退化症,以致于耽误了妈妈的病情,她现在很懊悔,想要通过影片向妈妈道歉,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去了解脑退化症,这是拍摄影片的第一层意思。 在影片中,两个陌生人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亲相爱,这种相遇的方式,在都市里很难得,也很幸运。想想也是,一个年轻少年,一个孤独老人,本无交集,更没有相互照顾的义务,但影片中,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展开了,芬姨接纳了阿旭的暴躁脾气,阿旭也包容了芬姨的坏记性,并在发现芬姨患有脑退化症后,对她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对于芬姨和阿旭,两人的相遇对彼此来说都是极大的幸运,所谓都市里的“小确幸”不过如此,你正好遇见了我,我也遇见你,真幸运,原来你也在这里,这是拍摄影片的第二层意思。 影片的宣传语是“幸运是我,因为有你”,电影中其实也通过芬姨讲到了“做人嘛,就是你帮我,我帮你”,这不只是一句经典鸡汤台词而已,而是在讲“幸运”也是一种轮回:起时助人,落时得助,幸运随来。 所以,你看,这部影片虽然在讲小人物的悲喜,格局也不大,却反映了很大的社会问题,既有关爱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初衷,又有关照都市人之间冷漠隔阂的立意,甚至还有对于“幸运就是互相帮助”这一主旨的的巧妙表达,着实野心不小呢。 有人说,这几年港片已死;我说,不会。香港多得是警匪片、功夫片,繁荣好多年,然而,另一种透着文艺片气质的温情小品,虽然数量少,但却总会有惊人之作。 《岁月神偷》中朴素而感人的“一步难一步佳”,《可爱的你》中的“用生命影响生命”,更不必说《桃姐》,港片温情小品总有出路的原因,其实是在传达靠谱、感人的价值观。 《幸运是我》也不例外,当芬姨在街头寻找阿旭,阿旭对朋友说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当芬姨跟阿旭说“做人,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当阿旭选择了照顾芬姨,而不是一走了之;这一幕幕感人剧情的上演,让观众看到,原来香港也是一个如此温暖的城市。 《踏雪寻梅》的导演翁子光说“本片是近期港片中难得的诚恳和可喜之作”,是的,《幸运是我》的“诚恳”在于毫无卖弄做作之感,它细腻感人的情节,新颖、饱满的人物都让它成为今年非常难得的一部温情小品。 当一切都很好,这就是幸运。

(文/承泽明)原文发表于《南都娱乐周刊》2016年8月31日刊年度第32期

 5 ) 电影《幸运是我》:那一泓卑微的暖流



不同于《桃姐》的沉闷乏味,《幸运是我》在线性叙述的方式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从黑白线条交织的片头伊始,拥着骨灰盒茫然独坐江边远眺的阿旭和颓然独居家中垂垂老矣吞云吐雾的芬姨就此步入观众的视野,约三分钟的黑白镜头呈现的是“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的不幸和无奈,之后,片名跃然纸上,进入正片,色彩回归到真实世界的斑斓,预示着“幸运”的悄然莅临,随即一段平凡却动人心弦的故事拉开帷幕。


一个是背井离乡父走母死的无助少年,一个是人老珠黄繁华落幕的孤独阿姨,他们之间本不会有任何的交集,却在命运无常的推波助澜中相依为命,不是母子胜似母子。如果不是电影中光与影的穿梭闪念,很难想象满头华发形容枯槁老态龙钟的芬姨曾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当红歌女楚湘湘,这段经历颇有点像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绘的琵琶女,二者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悲不自胜,因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便顺理成章铸就了这样一段不可思议的关怀和心灵慰藉。


但芬姨的“悲”和琵琶女的“悲”又不尽相同,琵琶女的“悲”更多的是沉浸在对往昔琳琅岁月的缅怀中不可自拔,对比“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冷漠现实而油然而生的一种不甘和控诉的“悲”,而芬姨的“悲”却并未过多沉浸在对往日风光无限的岁月中流连忘返的沉溺,更多只是一种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些微遗憾。
芬姨虽然垂垂老矣,风光不再,如普通老太婆般平凡,生活拮据,但仍活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从她买菜时讨价还价的细致入微,窗户坏了也不闻不问,一个人做饭吃饭却兴致勃勃,还慈祥地微笑,被阿旭喝了一口的汽水不舍得扔掉擦擦瓶嘴后又接着享用,以及喜欢画画且总爱画一些非比寻常的东西,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芬姨其实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比琵琶女更乐观也更热情,只是偶尔因遗憾而吸烟排遣,如果没有遇到阿旭,她或许会将这个遗憾带到墓碑里久久不能安息。而这个遗憾就是她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儿子,照顾陪伴她,直到生命终了。
芬姨的过去像一个绮丽又轰轰烈烈的梦,梦灭后世界早已翻新,她虽然未能逃脱“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剧性宿命,但却因“幸运”而得到了一个善良的儿子阿旭,阿旭也因被父亲无情抛弃而“幸运”得到了一位贤婉的母亲芬姨。


命运交错间,相得益彰的靠近不仅温暖了两颗孤独抑郁的心,更牵连着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因仓促间的真诚而留下的永恒的温暖情谊。就像阿旭给当初还是陌生人的小月一件不以为意的外衣却在小月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感激一样,虽然小月因有缘无分而离开了香港,二人也未能成为恋人,但真诚的帮助换来的情谊竟比世俗的男女之爱还要暖人心,彰显着高尚几许,看着夕阳下独自矗立的阿旭的身影和画面切换中小月与满头华发的外婆热情相拥的欣喜,谁又能否定眼前的一切不是一泓动人心弦的暖流和催人泪下的幸运呢?

 6 ) 幸运来自对世界点点滴滴的善意

《幸运是我》这部影片非常沉静,自然朴素,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类型。很多人都说这部影片像《桃姐》的姊妹篇,但是看起来却并不像许鞍华导演的片子那样总带有几分沉重几许压抑,虽然也是表现香港底层市民的现实生活问题,但是却用了相对轻松幽默的调子,使得其中两个主人公的困境在相互帮助相互付出中得到了理想化的解决,给了我们一个温馨动人的结局。所以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兼具文艺气息与商业元素的好片子,我和9岁的儿子一起受惠于“大家谈影视”,去看的百丽宫影城的点映。回来的车上我说是文艺片里加了点幽默,儿子说是幽默里加了点文艺。我问他跟前几天看的《使徒行者》相比,更喜欢哪一个,他想了想说,更喜欢这个,我不禁为儿子的欣赏能力而暗自得意,结果他补充说,因为这个更搞笑。原来他更喜欢里面小幽默的部分。我开玩笑说让他写影评,他回答了四个字:五星,力荐。别说,这回答还挺专业的。
看这部影片能让人想起很多有相似度的影片。比如我前一阵子刚在自己公众号上推荐的马俪文导演金雅琴和宫哲主演的《我们俩》。《我们俩》故事发生在北京,但跟这部影片特别相似的是主人公的关系,两个主人公同样是一老一少,同样是老人孤独一生,年轻人初涉社会,同样是房东和房客,一开始在日常琐碎中有矛盾冲突,后来渐渐相互依赖,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不过在《我们俩》中,两个人都是女性,几乎所有的场景全部发生在一个四合院里,相对来说有点单调;而且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一点也不糊涂,非常精明,女孩虽然远离家乡,但亲人还健在;不像《幸运是我》中的“芬姨”年纪还不算太老,就已经患上了轻度的“认知障碍”(老年痴呆),而且少年主人公陈介旭母亲病逝后已再婚的父亲完全不接受他,相对于《我们俩》那种生活化的设置,这部影片的人物设置使影片具有了引发更多戏剧冲突的基础,所以这部影片既有特别贴近真实的生活化场景,比如两个人吃饭、看电视以及在路上一前一后的走路等场景,同时也有比较戏剧化的冲突,而正因为这些冲突的存在,才使得影片不沉闷,节奏也显得很明快。比《我们俩》看起来更轻松更舒服。张艺谋导演拍过一部《千里走单骑》,其中也有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的情感沟通戏,那部影片也因为其中细腻的情感表现和对跨越国界的人性捕捉而成为张导在尝试武侠大片之后著名的回归之作。很巧合的是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好先生》的剧情也跟本影片的情节有相似之处,其中关晓彤饰演的彭佳禾在父亲车祸去世后回国找母亲,已再婚的贫寒母亲却无力接纳她,她又找到了独居的奶奶,却发现奶奶已患上了老年痴呆,叛逆的少女佳禾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随时准备回美国,但还是逐渐担当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当然,这之外还增加了孙红雷饰演的陆远作为佳禾的监护人在老太太面前假扮她已去世的儿子,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部电视剧主要的情节还是陆远跟前女友和自己的老朋友现情敌以及老朋友的妹妹之间复杂而狗血的情感纠葛,但我更欣赏的是这条体现主人公美好人性的副线,而这条线跟《幸运是我》的情节非常相似,只不过发生地是在上海。其实,我们很多的影片缺少的就是对情感的细腻展现,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小人物的那一份人性关怀。动辄就以华丽的国外风景激烈的打斗场面或者奢华的上流社会等场景拼凑缺乏真实生活底蕴的所谓大片,但却往往忽略了对人性和人情的真实表现,缺少打动人心的感性力量。所以这部有笑有泪,有情有爱的《幸运是我》真的非常难得。
我记忆很深的是影片中的两场哭戏,一个是陈介旭偷偷到了生父那里,偷偷领着同父异母的弟弟出来玩游戏,却因为不知道弟弟吃花生过敏而使他进了医院,当父亲赶到医院时,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继母把弟弟推走,扔下了他给弟弟的玩具,父亲则即使在警察面前也不承认阿旭是自己的儿子,且警告阿旭不许再给他打电话。当父亲走后,阿旭像个小孩子一样伤心地哭了很久,那场戏让我特别难受,哭得难以自抑,很难想象有这样的父亲存在,被生生割断的亲情给孩子留下深深的伤痕。幸亏芬姨的存在适时地给了阿旭以精神的支撑和心理的安慰,此时此刻,两人的感觉真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另外一场是芬姨她自己一直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情况,直到那天她忘了付鸡蛋钱,跟人发生争执,被阿旭帮忙解决后带回家,回到家以后慢慢算一算,发现是自己真的忘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有病了,所以那一刻几乎也是崩溃的,痛彻心扉的痛哭包含着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感喟。不过,也幸亏有了阿旭的存在,她在伤心之余还不至于绝望。这两场戏是最感动人心也是最能体现影片主题的,虽然我遭遇了这么多的不幸,但因为有了你的存在,我才是幸运的。而互相帮助,彼此扶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同时,也为当前社会养老等难题提出了理想化的解决方案。
看网上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普遍都是比较高的,但也有人提出《幸运是我》的题目有点突兀,因为主人公都很不幸;另外很多人认为来自内地的女孩小月那条线太过刻意,尤其是最后的微信语音太长,而小月曾经跟阿旭在医院有过交集也显得太巧合而有点多余。不过,这样的设计主创人员当然是有他们的用心的。因为这部影片主要表现的是两个主人公的相互帮助,但又绝不仅仅只表现这两个人,而是将关注点放到了更大范围的人群上,这也就超越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相似影视剧中的那种集中表现“两个人的乌托邦”的主题模式。而所谓幸运不过是自己对世界的点点滴滴的善意所取得的回报。当一个人的生活处于鸟语花香之中时,对世界保持温柔的态度是比较容易的,而当一个人处于雷电交加之中时,很可能会产生恶意报复的心理,仇视世界,敌视他人,然而这样带来的后果却只能是让自己的生活雪上加霜。相反,即使我们遇到了不幸,也能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善意,给别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也许一份小小的善意之举对别人都将是雪中送炭;我们要理解人生总是有起有伏,人性总是有善有恶,生活也总是有开心也有不如意,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温度,将爱带给身边的人,也终将会收获到应得的幸运。也许这就是这部影片叫《幸运是我》的原因吧!

本文最早发布于本人微信公众号:贺彩虹的梦中歌

 短评

喜欢由小人物串起的世间百态,以及电影传递的“生活就是你帮我,我帮你”的理想,虽然有些乌托邦,还是容易戳中习惯了冷漠的都市人。不刻意的煽情点到为止,有人说题材像《桃姐》,倒觉得更像《天水围的日与夜》,在点滴的生活琐事中,让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尚存一丝互相取暖的温馨。

5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一星给惠英红,演技真好;一星给题材。但是电影浪费了这个好题材,可惜了。

6分钟前
  • momo
  • 较差

有佳句无佳章,整体有些细节既接地气又见真情,但有些地方导演处理起来又过于浮夸,没有很好的统筹起来。不像《桃姐》,其实更像《天水围》,属于普世上小人物的生存现状与窘迫。看好惠英红第三座影后,以及希望能拿第一座金马影后,她值得。

7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难得的还是题材与话题性,在当下的香港,对底层的关注。不过总觉得有些遗憾,总有些过于戏剧性和夸张的地方,不是太舒服。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她满街奔走寻他,好像他阿妈。他语气臭地关心她,好像她个仔。他终于删掉了生父的手机号,和她头偎一处,这两个孤独的人,幸运找到彼此,好像一对母子。

1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和红姐聊了1个多小时后,再看一遍,反而觉得这样刚刚好....坐等红姐第三座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后半段比前半段演得好。一星给主题。喜欢 “我怎么舍得离开香港?” 这句台词。背景音乐不错。

21分钟前
  • brant
  • 推荐

陌生的幸福。真以为今年找不出什么好港片了,幸运碰到这一部。无法跟《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比,但作为导演长片处女作,值得5星鼓励。群戏全部加分,尤其是红姐和陈家乐,不像演电影,而是真的在拿生活飙戏。“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人生苦乐,春风化雨。

2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温暖的港式小品,不刻意煽情却能做到以情动人。惠英红和陈家乐的表演都很优秀;剧本打磨的也够精致,节奏一张一弛拿捏的刚刚好,虽然是独居老人罹患阿茨海默的题材,却不沉重。作为导演处女作来讲完成度非常高,建议观赏粤语原声版。

25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芬姨看亚视只习惯二频道,那是记忆的印记;阿旭的耳后胎记,那是血缘的印记。人与人之间的纪念物,从来都不只是我买来送你的3D电视、你给我煮的没放米的稀粥,甚至也不是我递给你的一盒鸡蛋、你赠予我的全部遗产。人与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抱四星期待,获五星感触,其实幸运是我。红姐演技早已娴熟自若,此番再度突破,台词、动作与眼神都是满溢的戏。陈家乐与张继聪等人亦非常出彩。老年痴呆这个带有伤感性质的题材,处理得舒朗开阔、温馨暖人。最后一刻瞬息灿烂,仿如万物花开。大爱,希望锁定明年影后。

3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粤语版。好几次跟自己说,这才是今年在内地电影院真正看到的,第一部能称之为“香港电影”的港片。几乎要放弃人生的年轻小伙,被动放弃人生的老阿姨,他们因为买鸡蛋相遇了。看亚视,调侃3D,打边炉的修车朋友,失败父亲钱小豪……有意思的细节不少。结尾大陆女操国语的总结陈词是败笔。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这部2017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获奖作品告诉大家,忘了什么使徒行者和反贪风暴之流,港片真的还没有死。

4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太不容易了,感觉好久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院线新片了。戏剧化范围内,对于情感的表达有层次,对社会关系的探讨依旧惹人深思。人物塑造赖于红姐强大的表演牛逼得不行。陈家乐亦表现亮眼,且帅。

42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不幸是没有排片。

45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两个陌生人相濡以沫的故事,对比人情淡漠的社会有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剧本跟天水围这样的生活流电影相比还是流于刻意,但欣慰的是香港电影终于又开始回归市井和涌现新人了。比哈特~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八月的最后一天,在电影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了这部电影,好在竟然结局是美好的,恰到好处,没有虐心的生死离别。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脆弱的善良的心,若非生活所迫,谁都不愿意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55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力荐

瑕不掩瑜,3.5升5星。导演对电影很真心,电影也回报以真心,也聪明,除去阿甘厨房乐器一段其余全拍到了该去拍的东西,在被摄人选择上言之有物,他成功将“我找到自己”这样的鸳鸯蝴蝶派升华主题的生命意义,知道在何时放出芬姨前史,与别片不同却是谋划有度,结尾也在危险中处理的不错,很自信。

60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时至今日,还能看到这样细腻的港片,我觉得幸运是我才是。

1小时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力荐

奶奶也有阿尔兹海默症,病发时和红姐演绎得非常相似,为此加一星,导演不煽情不洒狗血的想法也深得我心,剧情看似平淡,却可以回味很久,就像阿旭对芬姨的陪伴

1小时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