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传

剧情片美国1959

主演:奥黛丽·赫本,彼得·芬奇,伊迪斯·伊万斯

导演:弗雷德·金尼曼

 剧照

修女传 剧照 NO.1修女传 剧照 NO.2修女传 剧照 NO.3修女传 剧照 NO.4修女传 剧照 NO.5修女传 剧照 NO.6修女传 剧照 NO.13修女传 剧照 NO.14修女传 剧照 NO.15修女传 剧照 NO.16修女传 剧照 NO.17修女传 剧照 NO.18修女传 剧照 NO.19修女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4:37

详细剧情

《修女传》由四度夺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弗雷德·金尼曼执导,是奥黛莉·赫本的代表作之一,曾荣膺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项提名。\r女主角嘉比雅(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饰)投身修道院,学习教会的戒律变成璐克修女。其后被送到医学院学习当护士,毕业后派到非洲的比属刚果服务。在那儿她认识了无神论的医生福图纳提,引起了她对宗教信仰的质疑。不久璐克生病,病后被送回比利时,当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医院旁炮声隆隆,修女们却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工作。比利时沦陷后,璐克参加了敌后工作,爱心使她无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制。当她听到父亲被杀害的消息时,撤去了她修女的誓愿,请求还俗退出了修道院。

 长篇影评

 1 ) 难以中和的信仰虔诚与现实责任

钟声清澈,神圣而悠远,扩散在比海洋更宽广的天空中。它穿透尘凡的喧嚣与纷扰,叩击着我们多愁善感的复杂心灵。波光摇曳,恬静而沉稳,倒映着河水旁边修道院的尖顶。微风轻拂,载有十字倒影的水面宛若旌旗在飘扬,用无声的倾诉召唤着我们的灵魂:Give to the poor and come follow me.

深沉而凝重的乐曲在耳畔响起,周围迅速充盈着虔诚和感动,Sister Luke的故事就这样随着钟声和波光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寻求心灵绝对宁静的虔诚和希望让更多人获得幸福的责任似乎就这样和谐地统一在了主人公进入修道院的决定中。

然而,不久以后,我们就会明白,这样的统一将短暂而脆弱,虔诚和责任的冲突毕竟无法在对自己要求苛刻的心灵中得到平衡,离开修道院也注定将成为Sister Luke最终的选择。

To be a nun or to be a nurse?——That is a problem.

[记忆中残存的电影剪辑]
剪辑一:影片开始的时候,在深沉而富有宗教氛围的音乐烘托中,Sister Luke开始了内心独白;那种肃穆的虔诚令我佩服与感动,使我明白Sister Luke的抉择基于两个目的:Give to the poor and follow me (the God).
剪辑二:Luke在医学院里成绩优异,天生的聪颖和名医父亲的耳濡目染,使她轻松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大夫夸奖了她,并希望她帮助其他修女学习。
剪辑三:返回修道院的Luke向院长忏悔,希望宽恕自己无法帮助宝林,院长却建议她在考试中故意通不过,把机会让给宝林,忍受屈辱和挫折,证明自己的谦卑,使灵魂真正得救。
剪辑四:院长告诉Luke,要想成为一名Nurse,首先必须成为一个Nun。
剪辑五:在刚果的医院里,Luke打电话给当地的修道院长,为自己需要照顾病人而无法返回修道院作弥撒再次请假。
剪辑五:Sister Luke离开修道院前向主教忏悔,主教说:You are too hard to yourself.

[头脑中凌乱的思绪片断]
片断一:或许有人会认为Sister Luke之所以选择进入修道院的,是因为最终想成为一名护士;当然,这与修道院长和她所代表的经典基督教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后者显然将无条件的虔诚和无保留的皈依作为评判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唯一价值信条。如果对于Luke来说,to be a nun不过是to be a nurse的手段或者程序,那么从进入修道院那一刻起,Luke就不得不面对一条并不适合她的道路,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 我不太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to be a nurse是不是首先必须要to be a nun;但是影片中刚果的医院里出现了没有皈依基督教的黑人护理士,因此假设影片反映的是当时真实的历史,我认为Luke完全可以直接to be a nurse而不必首先to be a nun,更何况Luke的父亲是有名的医生呢?
即使像影片中表现的布鲁塞尔精神病院一样,当时的风俗要求只有修女才能成为护士,我也不认为Luke会像我们将并不喜欢的某些必修课看作取得学士学位的前提而强迫自己去接受那样,把to be a nun仅仅看作to be a nurse的一个手段。如果是那样,所有的教规和戒律对于她来说,都将只是行动的约束而非心灵的准则,都将只是一种外加的规范而非发自内心的自觉需要。
而当一个人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地时,她通常便不会介意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是否完全适合自己的行走习惯;连寓言中的狐狸都可以为了穿过窄洞吃到葡萄而三天不吃不喝,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人自然可以做出牺牲。因此,如果Luke单纯地把to be a nun看作to be a nurse的手段,我想她就不会主动要求院长宽恕自己在医学课上的出色表现,就不会在无人监管的刚果仅仅因为宗教观点的争论就拒绝那位医治好她肺结核的绅士医生的送行,也就不会为自己内心深处不禁流露出的自我实现感而一次次地祈祷忏悔;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Sister Luke贯穿整个影片的心灵挣扎,归根到底在于对nun和nurse这两个职业、这两重身份谁为第一、谁为根本的两难判断:To be a nun or to be a nurse——That is a problem.

片断二:当然,成为修女还是成为护士,并不只是简单的职业选择——事实上从单纯的职业表现来看,在几乎整个影片中,Sister Luke都很好地统一了这两重身份:不论是在布鲁塞尔精神病院、在刚果的白人诊所,还是在比利时硝烟弥漫的战地医院,Luke都同时是一名虔诚而优秀的修女和一名敬业而出色的护士。可是正如影片中修道院长对修女们的经典告诫:You can cheat your sisters, but you can never cheat yourself and the God,我想,在Luke的心中,她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修女,这大概就是她不断面临心灵挣扎,最终选择回归世俗的原因之一。
成为一名修女,就意味着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上帝,遵守上帝的教诲和劝诫,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永远保持谦卑和沉默,使自己爱的情感超然于尘世之外。在西方基督教的思想体系里,人生而有罪,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用善行向上帝赎罪,取得主的怜悯,最终获得宽恕。既然人生而有罪,这种“原罪”就如同人灵魂的水印,既不能转嫁给他人,也不能让他人替自己求赎。因此,修女和教士除了可以用虔诚和善行拯救自己的灵魂外,似乎就只能引导“迷途的羔羊”走上正轨;他们的使命和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只能劝导人们从善,告诉人们如何通过行善减轻自己的罪恶,却不能直接帮助人们脱离尘世走向天堂——因为那是上帝的工作。
而成为一名护士,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病榻上忍受痛苦的病人,并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或痛苦,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主动帮助那些正遭受伤病煎熬的人们脱离痛苦。护士不能永远沉默,她要用自己亲切的语言和灿烂的笑容驱除病人心头的阴霾;护士不能永远谦卑,她的病人需要她在紧急的情况下站出来,用自己高超的医学技术和护理手段赶走病魔的侵袭。护士直接帮助病人,将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护士从病人处得到的最宝贵的回馈,大概也正是救死扶伤后那种充实的骄傲和满足。
这样看来,Luke或许从形式上完全可以同时成为一名虔诚的修女和一位敬业的护士,但实际上,她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优秀的修女和优秀的护士需要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因为出世与入世、谦卑与勇敢、沉默与外向、消极与积极,这两组迥异的人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美地统一于一个凡人身上,即使她比任何同伴都更伟大。

片断三:影片中导致Luke最终离开修道院的原因,似乎直接在于她无法宽恕杀害父亲的敌人。我觉得的确如此,但不仅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神父或修女,但我与正在中国佛学院学习的一位僧人进行过深入的交谈。我想,尽管他和Luke的信仰体系和宗教制度完全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解读。
佛教强调绝对消除情感与欲望,按照这种要求,真正虔诚的僧人应该做到“不食人间烟火”,俗世的喜怒哀乐不会进入他们的心灵。可是我所了解的那位僧人,尽管在佛学院中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但当他面对发生在身边的贪污腐败与玩忽职守时,依然不能熟视无睹。可是在我看来,他并不认为这种现实的责任感违背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也没有像影片中Sister Luke那样始终在信仰的虔诚与现实的责任间倍受煎熬。
同样拥有沉默平静的信仰要求,同样拥有强烈的现实责任感,为什么Sister Luke始终面临着心灵的挣扎而我所熟悉的那位僧人却生活得充实而逍遥呢?我想,这大概在于Luke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感吧。
Luke美丽、聪颖而富有责任心,她力求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她要求自己在最大限度上帮助那些身陷于病痛折磨中的人们,同时也要求自己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虔诚修女。而我们已经论证过,这种苛刻的要求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在凡人身上是难以实现的。
事实上,这种两难选择的悖论在逻辑上似乎是难以超越的,如果希望在这样的角色冲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只有像我所熟悉的那位僧人一样做到“难得糊涂”。可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者Luke,不会允许自己故意忘记上帝的教条,于是,她也就难以享受“难得糊涂”所带来的轻松惬意和自得其所;当她认为自己不可能再履行真正意义上修女的义务时,就果断地换下了修女服,回到了凡人的世界中。
也许在我的僧人朋友看来,只要把信仰留在心中就是最大的真诚,不懂得“糊涂”的人,注定无法在虔诚的信仰和现实的责任间找到平衡,也就注定要承受灵魂的挣扎和心灵的煎熬。可是那种基于“糊涂”的轻松和快乐,真的不会减少我们信仰的纯粹和虔诚吗?基于忘记教条和忽视那些难以被监督的宗教要求的自在惬意,真的不会减少他们和上帝或佛祖之间的距离吗?这种轻松,到底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还是欺骗自己心灵的廉价麻醉剂呢——That is a problem.

片断四:真的神正在地狱拯救迷茫的魂灵,而非在天堂歆享众生的膜拜。
我承认自己是凡夫俗子,不能从现实中窥见上帝和天堂的存在,我的智慧和精力实在有限,尚不能领会彼岸世界的幸福美好;所以我赞成Luke的抉择。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更愿意将自己有限的智慧和精力,贡献给“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实际行动中。
耳机里又传出修道院清亮的钟声,那钟声似乎就叩击着我的心扉,使我联想起在某个天主教堂度过的那个早上。当全身心地沉浸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时,我几乎真的感受到了那种超然于世的震撼和感动;可是当我把目光从圣坛上的十字架上收回,当我看到身旁衣着褴褛的虔诚信徒时,却发现那种完全服务现实的责任和使命依然占据着自己的心灵。
与Luke一样,对此岸世界与生俱来的责任和对彼岸世界超然生活的向往也时常同时出现在我的心中,但比她幸运的是,我的信仰和我的理想都统一在“使更多人过上更好生活”的现世要求下,而避免了那种徘徊于信仰的虔诚和现实的责任之间的心灵挣扎。
在钟声的叩问下,把右手放在胸口,摸着自己的良心,我愿意为以下的思考承担责任:我想如果超然的上帝真正存在,他只会觉得这种为现世谋利益的想法幼稚,但不会觉得它低俗;既然一切宗教都归结于使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没有必要压制别人以证明自己的神圣。如果真的有一个神,或存在神的世界,我相信神会赞赏那些虽然怀疑他的存在却愿意为了同样理想而奋斗的人,也会鄙薄那些为了证明他的伟大而剥夺自己同伴幸福和自由的人。因为前者充其量只是无知,像善良而单纯的小孩子值得同情,他们不懂得效用函数,可有着善良的动机;而后者却没有那么崇高,尽管也许他们说得很对。

 2 ) 有关于无法服从

有关于无法服从,内心的更加坚强的声音。关于无法避免的社会规范,正式或非正式;关于自己内心的遵守,某种意志或信仰。

路加或嘉比,所面临的角色冲突。

意志过于强大的人总是怀有疑问,不是无法信任,只是视生命过于庄严,无法以一个未检验的规范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无法完成的是服从。自己一直无法理解的军人的角色,完全放弃个人意志,这种再社会化的过程,之前的社会化在体内留下的毒还不知如何点点逼出。骄傲,不服从,多情,还有真实的仇恨,从嘉比到路加再到嘉比,每一步都,面孔清晰。这种挣扎,是否你也有过,路加只是总是说I should try.因为每一步都认真走过,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挣扎。心要滚动一下才能变成石子。挣扎自有万钧之力,叫人不苟且,不迷糊。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是在面对大天使干裂的双唇和渴望的眼睛之时,怎么忍心善良被不信任舍弃;在面对敌军入侵,身边的人的生活无辜的被改变,参军或牺牲,怎么甘心包容?如果褒贬失去分别,善恶如何报应?如果善没有分别,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面对生命,没有计较和分别,只是无法姑且概然的恶,看到敌军的护士不治而亡,就算没有狂喜,
至少从现实的层面来说,可以少一些伤亡。护士本是挽救生命的职业,但挽救的只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人的存在总有大过生物本能的意义所在。总要有善良和同情心。如果一定要救,应该不分彼此不分敌我。护士,教师,记者,这些职业是否应该没有国籍、性别、阶级以及一切的标签,如果分别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只是救赎人心之路如此遥远,该怎样在不满百的生年中减少人世间的苦恶?

 3 ) 美丽心灵

想起歌德《威廉。迈斯特》里的一章《一个美丽心灵的自述》--圣洁的爱的灵魂,在一个美丽女子的身上,夫复何求?

影片宗教的背景渲染出很多超越俗尘的气息。
觉得是赫本演技最出色的一部片子;
不,没有演技,心灵之美是无法表演的吧。

看完这本片子,回望尘世,应会隐隐觉得有些轻盈清澈的气息飘浮于稀薄的天空。

再偷亲爱的老歌德《浮士德》的结语来祈祷:
“永恒的女性带我们上升”

阿门

 4 ) 臀部决定态度——白袍的背面

  (本来想写成“屁股决定大脑”的,可是,前几天才说了以后要淑女的,就改成现在这样了。)

  说的是这部电影:修女传。奥黛丽赫本完美刻画了比利时一个虔诚的女子,从出家到还俗的矛盾心路。女主角嘉比立志服务非洲的穷苦黑人,传播上帝的福音。在影片的上半部,她努力遵从教会的严格戒律,以绝对的信仰、服从来接受各种严苛到近乎不合情理的考验。终于如愿被教会派到刚果。然而在医院的工作中,全心为病患服务的热情却越来越与天主教会繁冗的会规发生冲突——甚至在手术进行中,她必须摘下口罩,跪在手术室门口做弥撒领圣体。在无神论者福图纳提医生的影响下,她开始质疑教会的规定。二战爆发后,她的父亲在行医中被德军杀害。嘉比再也无法保持教义所要求的克制、宽恕,决定请求还俗。

  影片中女主角的虔诚固然可敬。然而如果注意到这部影片的背景,对她的同情与尊敬就不能不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嘉比一心向往的刚果是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从1879年开始,利奥波德二世强制刚果人开采橡胶,并屠杀了大量刚果人。于此同时,天主教会派出大量的修士修女传教,“感化”蛮荒落后、偶像崇拜的黑人土著。

  然而在这部电影中,却看不到任何关于殖民压迫的描述。相反,观众看到了在风景优美而蛮荒的非洲大陆,无私的修士修女为刚果土著而做出的奉献:修女们为孩子们打针,给土著妇女治病;一位被称为“白圣人”的传教士与被遗弃的麻风病人住在一起,最终自己也感染了病毒;一位虔诚的修女甚至被一个迷信的黑人用棍棒活活打死,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那帮黑人会得到白人统治者的严酷惩罚吧。然而在影片中,修女们用宽恕与爱感化了身边的黑人,使得他们在耶诞夜皈依基督教。

  皈依之后呢?南非大主教图图说道,“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而他们手里有了土地。”无论作为个体的某位修士或修女,在主观上怎样怀有对黑人的无私博爱,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他们同他们的祖国一样,手上沾染了黑人的血。

  美国人在1959年拍摄这部电影,那时的刚果还在比利时治下,要等到一年后才获得独立。自然我们可以料到这部白人视野的宗教电影,在刚果人及其他黑人眼中是怎样的伪善了。也许正因为这样的“政治不正确”,这部集名导名角于一身的电影,并不如奥黛丽赫本其它的影片那样广为人知。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影片对宗教的反思与认定,完全是美国式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带着浓厚的新教色彩:注重个人心灵对宗教的理解,摈弃繁冗的刻板的教义。。。影片开始时,女主角似乎是因为一段失败的情感而决定出家。然而,在如比利时这样的天主教国家,对于基督教的看法是同清教的美国人完全不一样的。一般的修女大都出生在宗教氛围浓郁的家庭,从小在教会学校长大,熟习戒律并视之为崇高的责任与幸福——自古以来,对贵族家庭的女子来说,进入修道院都是非常体面的人生选择。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培养出如嘉比那样充满质疑精神的美国式教徒。应该说,电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教对天主教的潜意识的道德优越。

  扯了太多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似乎太远了。不过,单从电影本身来说,还是可以一看的。赫本依然是天使般的清丽圣洁。单单为了她,也值得花上这两三小时。再加上对于天主教各种仪式及修女的进修历程,电影做了忠实详尽的描绘。对神秘而华丽的天主教感兴趣的人,更是一定不可错过这部影片。

 5 ) 北大史学系关于《修女传》的研讨

北大彭小瑜教授布置
-- 赫本主演的《修女的故事》
3月3日晚上的《基督教文明史》,放映一下奥黛丽·赫本主演的《修女的故事》。我希望大家能够写出比较好的心得感受(无须长),作为平时成绩。本周末我会在课程讨论区贴上与影片有关的详细思考问题大纲。其实该影片很形象地反映了有关修女制度的教会法规定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这么说,也许有点破坏兴致。注意:主人公最后退出修会的理由是:纳粹入侵比利时,她的父亲被杀,她渴望直接加入抵抗运动。隐修和服务社会的张力在这一情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彭小瑜教授的主题分析:

-- 《修女的故事》解读
由于3月3日《基督教文明史》放映的电影本身没有字幕,我根据自己的印象记录了主要的情节,供各位参考。

《修女的故事》(The Nun’s Story)介绍

导演:弗雷德·津纳曼 (Fred Zinneman)
主演:奥黛丽·赫本
制片:华纳兄弟,1959年
改编自同名小说(by Kathryn C. Hulme)

主要人物:
Gabrielle van der Mal, later Sister Luke (Audrey Hepburn), 卢克修女
Reverend Mother Emmanuel (Edith Evans), 所在修会会长
Dr. Fortunai (Peter Finch), 在比利时刚果遇见的医生

北大历史系师生影片交流:

学生一: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正是卢克修女离开非洲时那一车鲜花。
这里也是最让我思考和感到惭愧的地方。
首先假设一下站在那里的不是修女而是我(比如我是一个青年志愿者,一个热血、人道但并不怀有宗教感情的人),当我用行动和真心赢得了人们的爱戴时,我会非常感动、激动,打心眼里高兴。因为正常人恐怕都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也都需要那种被爱的感觉。
但比较卢克修女我马上就感到惭愧了。过修道生活是非常残酷的,姑娘们一进修院就被告知,她们要与自己的天性(nature)作战。面对一车鲜花,一车爱意,如果卢克和我的感触相同,那么她恐怕就要在小本子上为自己记上一笔了;作为献身上帝的人,我的理解是,不应该为外界给“自己”的荣耀而感到幸福,甚至就不该存有把这种荣耀视作是给予自己的的非份之心。否则恐怕又是一种任性和傲慢了。
修女的幸福不是渴望自己的爱和服务一定要换回什么,能够爱上帝、爱邻如己也许就是唯一的幸福(瞎说的,也许不妥)。如果不小心得到了爱的回报,那也不应该纳为私人的幸福,而应该理解为上帝恩泽的反馈,是来源于上帝、归属于上帝的。(不知道是不是曲解了)
因而我感到惭愧。剧中关键的一句台词是,也许你可以欺骗很多东西,但是你不能欺骗自心和上帝。自心和上帝,一个小我一个大我。修道,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解剖小我,融汇于大我的过程。所以,一个简单的“喜悦”情绪产生,都可以作为一面观察自己心灵的镜子。我是不是够谦卑,是不是仍旧束缚在自己的小我得失中难以释怀?上帝够高大,但是我是不是够渺小,是不是足够“勇于”渺小,把谦卑融如血液,变成在微小情绪中都不背叛修道的本能的原则?

我沉默,然后长叹--

真苦,但也真幸福!


学生二:

谈谈关于信仰实践的问题

如果简单将修道生活理解为与尘世完全隔离,显然是肤浅的。由原罪说直接推衍出的推论是:这个尘世是不完美的,并非充满“信、望、爱”的基督徒的“实践”所终能改变;终极问题仍须等到末日审判,由上帝来最后解决,真正的基督王国也只有那时才可以实现。

此外,实践行为不免代表道德属性,如何证明自己的行为是至善呢?谁没有罪,就投下第一块儿石头,卢克修女为父死,放弃修道,投入反抗组织,虽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基督所真正提倡的。

由这个片子,我还想到一些外衍的问题。就是一战以后教会与国家关系问题。此部电影似乎可和“lesson for today“相互参照。自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基督徒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一国之“公民”,又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普世教会的一员,这两套价值体系不免存在冲突之处,对个人来说,冲击也必是巨大的。如果在和平时代,基督的信徒可以博爱,如卢克修女在刚果;如果处于国家间的战争的?

彭小瑜老师:

别的同学有无高见发表?


学生三:

关于信仰,在任何宗教中,自发的信仰永远是最可贵的,受到重压而形成的信仰随时有崩溃的可能。修女到非洲后,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以一个白人赢得了黑人的欢迎,本身就说明了她的爱心。从这一点,他不愧于博爱。
2。修道院,布赖斯说过,教会实际借重世俗的权力管理自身。但双方的逐渐渗透使教会失去了原有的神秘,也使教会自身越来越接触了世俗的缺点。从柱头隐士西缅开始的修道院越来越流于形式。即使有克吕尼改革,但在重压下,正如前述。信仰的崩溃无可避免。而严格的等级制度本身就有悖于基督的博爱。
3。对于国愁家恨的看法。人毕竟生活在实际中,宗教的兴起本身就由于社会的动乱,但在信仰之下目睹了残酷的现实,没有对教义怀疑、没有怨恨上帝,却反躬自问,这难道不是高尚?或许宗教的完美化人们太难达到,担人人如果都做到了修女的地步,我相信宗教教导的博爱不过如此。到时或许不会有战争,或许不再令人迷惘。


彭小瑜老师:

可能应该结合默顿文章的精神来理解修女卢克。大家仔细阅读一下如何?


学生四:

我看过一篇英文影评,说故事的时间跨度是16年;
Zinnemann想通过一些化妆上的处理,让Luke的面容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但是他还是没有拗过Hepburn——
她离开修道院时与十多年前进修道院时一般美丽~~

彭小瑜老师:

卢克原本希望到为黑人服务的丛林诊所服务的,但是她发现这所医院也不错(有很多黑人患者),于是说能在这里工作很好。边上的修女上司表情变化了一下,因为修会其实是安排卢克去白人医院做那里的外科医生的助手(只有她有这方面的训练和资格)。但是即使如此卢克还是很受黑人兄弟欢迎,对他们很友善,认真训练了医院里的黑人助理人员,得到他们的尊重。在她离开的时候,他们在火车车厢内放满了鲜花。


学生五:

记得彭师以前谈到过,修道院一般不接受在世俗社会过得不开心,挺有心理问题的人。修道院不是避难所,修道也不是逃避。正如电影展示的,修道院生活往往是要帮你挑战自己、折磨自己,不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审判,而且是由自己初审。见习修女是这样,老修女更是要习惯这样。老师讲过,中世纪的修道院里,修士们一天至少有七八小时在唱歌,一个调子,吟咏不断。
我就想象了,这么样的唱歌,人的脑袋是个什么状态呢?是麻麻的了什么都不想,还是恰恰相反,会想很多,会有很多挣扎呢?(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影片中有好几处卢克修女陷入沉思的镜头,或者说若有所思的镜头。
这种思考不一定都是在虔敬的祷告,很可能也是在怀疑-否定怀疑-批判自我-呼唤上帝。
这种修行恐怕会终其一生,特别是当它变成一种认识自我的习惯时。
其实修院之外的人何尝不是呢?我又想起纽曼了,有点意思 。

 
学生六:

老师谈到,影片探讨了世俗生活与修道生活的张力的问题。而女主人公卢克修女也正是无法调和二者的理想而陷入了自我困境。
那么我就想到一点。首先,矛盾的是什么?是修道的体制和规章还是信仰本身?恐怕两者都有。
解决前者的问题,也许可以通过退出修会加入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实现(也许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女性通向社会、实现社会理想的渠道还不是很多,但在今天应该不少),比如成为一个志愿者。
可是后者的问题却似乎是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追随基督是理想也是实践,但在特定问题上没办法爱邻如己也是忠诚于自心、忠诚于基督。不作修女只是脱离了修会制度上的束缚,但只要做过基督的新娘,而且还爱着基督(只要摘下戒指,就可以让一切曾经干净的断裂吗?似乎不可能),那么信仰上的矛盾就没法终结。
卢克修女的事情,我现在觉得关键在于,她不仅在信仰上矛盾了,而且她的诚实令她不能满足于仅仅作信仰上的较量,她不能回避“行”。脑子里的事情或许还可以忏悔忏悔,但是只要有了“行”的打算,就是一个有实际影响的事情了,就很麻烦了。

唉幼,说得有点晕乎了。如果这样的话,我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呢:对于一个非常虔诚、有很强自律能力、又有可能突破规则的实践冲动的人来说,还是在体制外修道比较好。至少比较方便?
就象钟摆一样,此时参加抵抗组织,但这个实践以及支持此实践的信念也许还会摆动回来。而修会毕竟不是窜门的地方。。。

2007-11-05

 6 ) 修女传

可能这是赫本看上去最沉重的一部电影,不仅是命题,服饰也是最单调的。修女服,只有宽大裁剪的黑白两色。在这里,不再需要赫本漂亮的脸蛋。

修女说,我们选择来到这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希望得到重生。牺牲自己,牺牲一切,爱上帝,爱众生。宗教和人的本我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从现实世界来到宗教世界,意味着怎样的挣扎。出家,并不是世人那么简单的想法,超脱到自由的国度中去。

习惯不需要镜子也能整理装容。通常双手要放在衣服前襟的下面,除非需要做什么事情,否则不能让人轻易看到。为了表示谦虚,走路要轻声并靠墙。内在的绝对的沉默。也许这些我都做得到,但是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和其他的修女产生友谊。我不理解,不理解这样怎么能做到爱众生?

佳比成为洛克修女的第一天,收到了病人们的鲜花,说她是最漂亮的修女。她在忏悔录中写到:我为自己因此而高兴感到羞愧。我想这些宗教的约束是为什么,与善性、博爱有什么关系?如果是我,将在忏悔录上写什么:求主宽恕我因感动而落泪。

佳比是个出色的护士,她因此得到人们的喜欢和尊敬并不是因为她修女的身份,是因为她善良的本质。修道给予她的是历练,教会她忍耐和宽容,就像她经常所说的:“I'll try”。而她终究是她自己,是非常自主的,所以她始终都没能学会修女最基本的“服从”。她不理解修女与护士的区别,不理解为什么手术时要抛下病人中途停下来去参加教堂每日的祷告。

或许修行中的,人内心没有一刻是真正的安宁,都处在矛盾的挣扎之中。佳比的挣扎结束于父亲因战争而死。她无法摆脱对敌人的仇恨,终于决心不再当伪道士。神父说她对自己过于苛求。也许是这样,在这种自我的苛求面前,人人都是伪道士。

所以勇于正视,勇于面对自己才是可贵的精神,形式只是无意义的躯壳。佳比走进教堂,走出教堂都是自主的选择,这正是她的光彩,因为战争更需要护士,而不是修女。

穿修女服的佳比有圣洁的味道,特别是当她微笑的时候,这一点与赫本很符合。我对赫本的喜爱,正是源于她这种在西方女星中难得一见的东方神韵。

转而想到西方女性自主的开始,从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到玛格丽特的《乱世佳人》。也许手握钢笔的感觉比毛笔要好,对于女性而言,不再是柔软的哀愁,而是沙沙的犀利有声。提笔去战斗!

 短评

所谓信仰只是要人无限服从。故事有原型,一位不想嫁人想要实现个人理想的女人,其理想竟然只有通过做修女才能实现。手术做一半还要去祷告,这不合时宜的古代仪式活该被摈弃。最后一分钟我真想为主角的决定大声鼓掌!电影强调了个人挣扎,顺便说了这些比利时修女在刚果做的善事。怎么不再顺便提一下他们国王当年在刚果干的“好”事呢?

3分钟前
  • 一颗大豆
  • 推荐

奥黛丽演的不错,就是片子有点闷

5分钟前
  • wowh
  • 还行

呵呵,一部模仿Robert Bresson 罪恶天使的奥黛丽赫本宣传片。

6分钟前
  • xi hu
  • 较差

早该结束了,拖拖拉拉。

11分钟前
  • 歆然
  • 还行

前面越克制到了结尾后劲就更足。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在于这是一个没有偏见的故事,storytelling没有故意引导观众去相信什么是对的or批判什么是错的。

14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力荐

洛克修女的病症是对信仰的质疑而肺结核只是一个衍生物.

16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力荐

说AH不会演戏的,看的片少也不用到处炫耀……

18分钟前
  • \t^h/
  • 力荐

是修女,也还是美女

22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在自我约束与自我解放之间寻求平衡

24分钟前
  • keta
  • 还行

虽然奥黛丽有很多电影不错,但这部真的不行,勉强给2星已经是上限了。我不懂给5星4星的什么心态,难道因为是明星就该给那么多星?!!这部电影她的表现太一般了!!

29分钟前
  • junzijian
  • 较差

赫本惨白的一张脸,好憔悴。她的声音可真的好独特,女星里独一无二

34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从事宗教事务算是一种什么心态?上帝的妻子们。到底也没多少关于信仰。或者更多的是自我挑战?

37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Audrey Hepburn最最感人的一次演出,将路加修女的内心挣扎演绎得相当动人。

4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每种信仰每种生存方式都自有其意义和违和之处。宗教何尝又不是一种体制,只为适合的人准备。巫毒或神圣,痛苦或满足,请跟随你内心的方向。

45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整整两个小时讲她如何经历各种考验,结果她终于成为一个被爱戴的修女后,却决定放弃。但想想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只有那些真正全身心的去追求过的人,放弃时才更无怨无悔。拿不起的人何谈放得下。就像曾经听过一句话,说两个相爱的人分手时,曾经毫无保留付出的那个人,反倒是走得更干脆的那一个。

46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1.长的要死。。特别是作为一部独角戏。。2.艳尼传~~~~如果指的是她内心艳丽,至少不能和修女外表的朴素达成一致,那么说明这个翻片名的还挺有想法的。。。3.港译(或者台译)在电影片名翻译上的贡献不在于一直没有放弃意译,而在于一直没有放弃古典式的意译。。

48分钟前
  • 铁扇公主
  • 还行

有时候觉得宗教挺虚伪的,人真的能面对自己的心灵吗?或许只有信仰,才能理解。 看这个片感觉挺压抑的,一个未完的故事,虽然人生也可能就在这种迷茫中,结束。

53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没有比赫本更美的修女了银幕上除了安德鲁斯演的玛利亚。be a good nun then a good nurse境界是高啊。唤作我是宁死也不会剪掉长发的。pride & disobedience 这么有主见这么有质疑精神怎么好出家。战争带来的痛苦让她终于明白再不还俗就是自欺欺人cheat God。彼得芬奇精益求精的大夫能在刚果遇见真好。

56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尽管本片并不反天主教,但它对教会的描绘,迥异于当时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既非友善亲切的温情喜剧,也没有闪烁着虔诚光辉。它无惧于黑暗面的揭示,却摒弃了权威形象的刻板俗套。”

6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主题上多端寡要,自由派的宣传片

1小时前
  • Horac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