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门客栈剧版

台湾剧中国台湾1996

主演:马景涛,夏文汐,郭晋安,陈红,李立群,关礼杰

导演:李惠民,赖水清,姜明海

 剧照

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2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3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4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5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6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3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4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5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6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7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8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19新龙门客栈剧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东厂督公魏忠贤(李立群 饰)手握天下大权意欲称王,御林军总教头周淮安(马景涛 饰)和侠女邱莫言(陈红 饰)同信王朱由检(郭晋安 饰)结盟,里应外合想要推翻魏忠贤的暴政。得知了他们的计划,魏忠贤派出刺客想要出掉朱由检,无奈之下,朱由检踏上逃亡旅途,并和另外两人相约相见于龙门客栈,从长计议。   周淮安一行人抵达龙门客栈,哪知道刚出虎口,便落入了狼窝。客栈掌柜金湘玉(夏文汐 饰)亦正亦邪令人捉摸不透,将周淮安等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毫不费劲。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湘玉爱上了侠肝义胆的周淮安,而周淮安和门当户对的邱莫言之间的感情亦日渐升温,与此同时,朱由检大盗了魏忠贤登上王位,却渐渐将矛头指向了曾经一同打天下的周淮安。

 长篇影评

 1 ) 风云变 更新中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新龙门客栈 风云变 前言 玖柒

那是特别的一段日子。我们那个城市曾是六朝金粉之地,常被认为是涉台重鎮,因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常有机会看得到最新制作的连续剧。而我几乎没有别的娱乐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最大乐趣就是在家看电视。 那一年,残冬未尽,寒假将要结束,在等开学的间隙,因为电视台要播出最新引进的连续剧,说是再由马景涛和陈红主演,因为看不着电影版,我待在家里想看剧版。果然,那天早上电视剧频道播了第一集,很快地,电视上出现了字幕,哀乐响起,播出了相关消息,跟着,第二集就没了,代之以反复播出第一集。于是,整整一天,我把第一集看了至少六遍,跟着别的频道就开始播出电影 三大战役 和 大转折,以及进军大西南。

那是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剧版新龙门客栈。因当时情况特殊,电视台不能正常播出,就让我这个痴痴看戏的观众把看头看了个够,因此对开局印象极为深刻,往后如有人提起要表达“忠義”二字,我总推荐去看杨佩佩制作剧版新龙门客栈的开头。依稀记得东厂番子抓举黑伞徐徐落在山崖,开始围攻天山派之时,一位白须的老者对坐下弟子慷慨陈词:

-不是 人的日子!今日之變,是為救天下蒼生!

【有删节】

以後很多年都记得那几句。后来开始研读历史章回小说,才意识到那竟是周淮安与师父的诀别之时。入境再看找来的碟版转制版本,开头竟然说的是龙门客栈的大概情况,先出场的是老板娘金镶玉,这可就不对了。

实际播出的版本,第一集开头就是清流这一组织被魏忠贤识破,因此抓了兵部尚书与其他成员,周尚书哪怕被灭族,也要求负责查办的人手下留情,给子嗣留一条出路。在此之后,东厂众人围攻天山派与小桃花源,其中详述天山派被攻破一场,特意提到周淮安受困受害,在师门众人合力襄助之下独自逃走,骑上惊马越过绝壁,求得一线生机,而将小桃花源众人被戳之事略过,只提邱莫言携宝刀赶路,身后已成废墟,在逃亡时,她身边还带着一个清秀的小丫头,两人相依为命。

改了如此宏大,令人热血沸腾的开头,可真是遗憾。不过,剧名是新龙门客栈,如若开头不说龙门客栈里的事儿,似乎也不妥,但论及主题和感情,我还是更偏向于从前那个冬天看到的,令我意外又感慨的开头。后来,每到年后,耳边时常萦绕那首歌:

谁能够无动于衷,如那世世不变的苍穹, 谁又会无动于衷,还记得前世的痛。 当失去的梦已握在手中, 想心不生波动,而宿命难懂, 不想是只怕是没有用。 情潮若是翻涌,谁又能够从容, 轻易放过爱的影踪。

如今,当失去的梦已握在手中,想心不生波动,不想只怕是没有用。这是属于年少时观看记忆的一部分,庚子年盛夏来之前将其记录下来,为的在回想那个黄金般的岁月时,手边还有可供追念的东西。文字是记忆的载体,亘古不变。


【待更新】


 2 ) 江湖有风凉

这部电视剧优点和缺点都挺明显的

缺点太长太水,非要抻五十集

后边真是没话找话,后边跟龙门客栈有什么关系,而且前面的智商后边迅速掉

优点就是,台词经典,个性鲜明,苍凉的风格比较独特,班底挺好的

看完感觉和一般的武侠剧不一样,不是简单的正义战胜邪恶,不是简单的宣传正义

它讲的不是侠,是江湖

什么叫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就是人,人性,写意的现实社会

这是古龙的江湖,九十年代那些香港电影都受古龙的影响,张炭也不能幸免

古龙的江湖里没有常规的侠,武也是一招致命

他只有人,他写的是人

龙门客栈一开始就勾勒了一副血腥江湖的残酷画面,但是我想电视剧毕竟比较温和,几集后应该就会温情了

果然没错,后来越来越欢乐,结局也俗套

但是真的如此吗?

里面没有一个人是好人,没有一个人是坏人

没有一件事是对,没有一件事是错

没有一个人无情,没有一个人懂爱

侠义到底是什么?除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对国家有什么意义?

国家是什么?到底该怎么治国?

好像每个人都没错,为什么所有事都错?

每个人在一个环境里如鱼得水,另一个江湖里弱到爆

一切都没有答案

只有无情无义的沙漠,走过有情有义的人

最终的大团圆结局,我看不到什么正义战胜邪恶

看到的只有宿命的无力,和无力里的坚守

 3 ) 《新龙门客栈》周淮安非死不可吗?

三年前看完了电视剧版《新龙门客栈》,就是马锦涛那一版,有一个问题一直盘桓在脑子里:

周淮安为什么要死?

换种说法周淮安非死不可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周淮安的成长史。

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当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当今的国防部长)周瑞昌,从小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约十岁之后他和邱莫言分别被家族送到天山神社和小桃花源学艺,好为将来消灭魏忠贤阉党做准备。

在这期间周淮安学了很多武功,已经天下数一数二的顶级高手(郭靖那种级别的)。

但他心中所奉的仍然是儒家之道。

他的理想也是以“天下”为先。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其他都可以舍弃。

一、师徒情

周瑞昌被魏忠贤陷害入狱,天山神社惨遭东厂袭击,师父让其逃走。初时,周淮安不愿意。师父拿出“天下大义”来劝解他。于是,周淮安走了,然后师父和众师兄弟无一生还。

二、父子情

父亲被捕,周淮安并没有极力去营救,也许他们父子之间已经达成默契,万事以社稷为重。

三、友情

周淮安和邱莫言与其说是好朋友,不如说是革命战友,虽然邱并不仅仅满足这样的关系。可以说是周淮安有意无意断送了邱莫言的幸福。是他的拒绝,让邱莫言投入朱由检的怀抱。后来他的一再出现,加深了邱朱之间的矛盾。所以后来莫言出家,对他打击很大。

四、兄弟情

周淮安和常言笑小时候本来是好兄弟。两人一起爬树,小常因为他还从树上摔下来。对于这些,他全部都忘了,他十大人物,想的都是天下,谁还记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后来因为和小常政见不可,亲手杀了这个兄弟。对于这点,周淮安没错,因为小常的疯狂和滥杀无辜,已经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

五、爱情

当初为了和莫言帮朱由检夺位,他一句话没说,便告别金镶玉,毅然决然的北上。后来因为莫言的问题,被朱由检赶出朝廷,他才回到了龙门客栈。金镶玉当然欣喜万分,没想到,他只是因为灰心意冷才回来的。后来更是因为小常死后的一系列问题,自杀而亡,再次舍弃金镶玉。

好,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周淮安一定要死吗?

是的。

因为他的理想破灭了。

这要是对普通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情,因为大家都懂毕竟理想和现实是有落差的嘛。

但是周淮安不同。

他一生都为理想而活,最终却发现他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关键这不是一个朱由检的问题,只要是帝王在,他的这个理想注定实现不了,即使放到现在,放到未来,也不一定能实现。

所以,他彻底绝望了。

那么他的理想是什么呢?

平等。

只有两个字。对。

小常临死前苦苦逼问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周淮安说: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只想活的有尊严。我尊重别人活着,也希望别人尊重我活着。”

简单来说就是尊重生命,人人平等

这样的理想太普通了吧?它不就是天赋人权嘛。

这样的理想也太高了吧?会危害到太多人的利益。

所以说周淮安的理想只是理想,当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的世界崩塌了。

他复出的代价太大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情义,到头来却换来一个这样的结局,他接受不了,无心再活下去,所以只有死路一条。

退一步讲即使他不自杀,别人也不会让他活着。因为他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进别人的心里,弄的那些利益集团,人人寝食不安。

身边的人只有莫言洞悉了命运,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她选择出家。还记得她出家前和周淮安说的话吗?

“我的事情不是靠朋友就能解决的,就是我自己也解决不了。”

周淮安和邱莫言,一个身灭,一个心死。

都是为了理想殉情。

他们始终都是一类人。

很多人看完这部剧,认为周淮安很虚伪。我不这么想,他虽然不完美,但不虚伪。喜欢小常的很正常,因为小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嘛,身世不幸,凭借头脑和能力步入青云。你看,多好的一个大写的励志故事。但是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除了为生存而活的人外,还有一批为理想而活的人,即使他们活的那么痛苦,甚至绝望。

这也是我一直认为电视剧版《新龙门客栈》要比电影版好看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剧才是真的武侠。

它不是表面的打打杀杀、行侠仗义,而触及到了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不管主角还是配角,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是立体的,不是单纯的好或是坏,它会探究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是一个合格的武侠剧应该探究的问题,更是现代电视剧应该关注的问题,对现在很多影视剧把人拍成单细胞生物简直不能忍。。。

再说这部剧其他的看点

1.音乐一流,胡伟立大师创作的的同名专辑《新龙门客栈》豆瓣8.6 分

2、咆哮教主唯一一部没有咆哮的剧

3、陈红的盛世美颜,兼具侠女和大家闺秀气质的邱莫言

4、李立群的魏忠贤史上第一

5、关礼杰的常言笑精彩的可以写一本书

当然电影版《新龙门客栈》也很好看,尤其是它呈现出来的视听效果,堪称世界一流。但是拿掉视觉,它的精神内核还剩什么?

嗯,几乎没有了。

这也是为什么金庸和胡金铨都说徐克不懂武侠的原因。

那种打打杀杀的热血刺激,和现代版的《速度与激情》有什么区别?

一时飙起的肾上腺素, 走出影院就没了。

一个码头站(matouzhan)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

 4 ) 人生这场戏

土豆说,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其实,不全面。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编剧和演员。我们都有自己的长项,也有自己的弱项,人生的悲喜剧,往往是因为好的导演写不出好的剧本,或者好的剧本遇上坏的演员。我们高估,或者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我一直很想写一写常言笑。看过那么多评论,讨论,争论,我看到的却仍然不是我心里的常言笑,但其实我也无法真的概括出我心里的常言笑是怎样一个人,我只能说出我最强烈的印象:这是一个难得的人,因为他做到了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三项全能。

是的,常言笑对于自己短暂的人生,是一个杰出的导演,杰出的编剧,杰出的演员。他真的把人生写成了戏也演成了戏,一幕一幕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场一场嬉笑怒骂神形兼备,近看仿若雕琢,远看行云流水,一路挥洒昂扬,一路走向灭亡。
连退场,也是艺术化的布景与对白。
这样的人生便只有放在新龙门客栈的背景里才不会失之匠气。因为新龙门是一场很大的舞台剧,每个人都浓妆艳抹放大着生活里的欢乐悲凉,每个人都努力表演出一种姿态,一种哲理,从零到九十各自挑选一个角度去明媚忧伤。
在一片zhuangbility的小资indie浪潮中,常言笑是一个尖锐强音,如同大时代里一个摇滚青年。

自负的,敏感的,高歌着以暴易暴还生活一点颜色看看的,摇滚青年。

常言笑的人生从灭门开始,是一场注定的悲剧。或者流浪江湖庸碌一生,或者卧薪尝胆报此血仇,或者被杀,或者杀人,或者活在阴影里,或者成为别人的阴影,终究不能是正常的人生。如果常言笑只是一个优秀的演员,那就挑一种角色演下去,大爱,大恨,都可以演得出彩。
然而常言笑也是一个优秀的编剧,他要改动人生的剧本。可惜和芸芸众生一样,他撼动不了命运的走向。
如果不能更改结局,如果不能延迟我的毁灭。
那么,我还可以让它来得更早一些。
你若要灭我绝我,且让我自己来布置这偌大战场。

其实在各类书籍影视作品中,我们见过很多有自毁倾向的人,越是天才越如是。天才们的自毁,有些时候是消极的,有些时候是积极的。我眼中的常言笑一直是在以一种消极的姿态积极地走着他的自毁之路,正因为此,他才常常让人觉得不可理解;以他的身份而言,他坦白得近乎自暴自弃,仿佛从不担心被揭穿,仿佛随时等待着被揭穿——因为一揭穿,游戏就结束了。他不在乎游戏的完整,他要的是——痛快。
他的自暴自弃,是消极的自毁,和潜意识中的自救。
人生的吊诡在于,越是如此,越没有人伸手来救他。

与之相对应的是许显纯的困局。魏忠贤不懂,为何我给你留了那么多的路,你偏偏就要选那一条死路?
因为人人都以为,那留出的活路是局,是诱敌深入再陷人以万劫不复。所以宁愿选死路,宁愿背水一战。
许显纯不相信魏忠贤的好,正如魏忠贤不相信常言笑的坏。
这是后话。常言笑在东厂这个戏台上如何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身为导演的调度能力,也是后话。我仍然想从头说起。
然而哪里是从头?是那个爬树的孩子,还是13岁那年烧红半边天的火焰?

常,言,笑。我其实很想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给自己改名叫常言笑。我仿佛在脑海里可以看见,一个半大孩子对着铜镜,一遍一遍命令自己说,笑,你要笑。
其实他笑得很假,人人都看得出来的假。从大漠里第一次出场,我就觉得他笑得刺耳和夸张。大事小事一笑置之,可是你如果大事小事都要笑,你就无法像自己所说的,把它们都当作闲事。
心无挂碍者,便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样的人才是轻松的,不管他脸上笑不笑。
常言笑的笑只是一张面具,松松挂在脸上,人人都知道那是一张面具,但是他就是不摘下来。
金湘玉对金燕子说,面具这东西,带上去容易,摘下来可就难了。但其实金燕子的面具是很容易摘下来的,因为管灵风不知道她戴着面具,她只是在同时扮演面具前后的两个角色。但是常言笑不同,他只有面具,而面具后的脸——“那是什么东西?我早已经把它忘记了。”

其实他没有忘。一个好的演员是不需要脸的,只需要一张又一张合衬的面具,惟有在退场卸妆之后,才现出属于自己的面孔。然而伟大的演员却从来不卸妆,即使在生活里,也不由自主地扮演着各种角色。人生如戏,或者人戏合一,都需要一个舞台,一群对手,以及一群具有戏迷思维方式的观众。像《三幕悲剧》里的查尔斯爵士,有他的萨特斯韦特先生。作为一部电视剧里的角色,常言笑的观众自然是我们大家,但是如果把戏里人生看作真实人生,常言笑的对手和观众是一体的,是他身边的管灵风,朱由俭,魏忠贤,许显纯,曹天,贾廷,这些同样有着演员职业精神的人物。
是不是觉得我漏掉了三个最主要的人呢?周淮安,邱莫言,金湘玉。
我说过邱莫言无趣。这个女人对一切规则之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而且让我觉得她不是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是认为不符合她规则的优点统统都无趣,这样反而使她更无趣了。她熟读诗书,比周淮安更明白常言笑的优点,然而她从来没有觉得常言笑比周淮安好。她不是常言笑的对手,也不是常言笑的观众,而是一个没有交集的路人,唯一一次有一点深度的夜谈是因为一开始把常言笑错认成了周淮安。邱莫言不但忽视常言笑,也忽视金湘玉,如果有更多交情的话,她照样会忽视管灵风。如果说岳灵珊一心爱上小君子剑林平之,从来不曾尊重令狐冲,她毕竟还是懂得令狐冲性格与爱好的。邱莫言不如岳灵珊可亲。
如果邱莫言是路人,那么周淮安我只能叫他——稻草人。周淮安是常言笑努力争取却得不到的观众,他看不到常言笑精彩的表演——他看不到任何人的表演。他是空心的,没有心,没有实质,看似餐风露宿坚韧不拔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站了一辈子,风吹雨打日晒从不气馁,吓退了一群又一群的乌鸦,其实,他根本从来就没有动过。
周淮安这个人,没有也可以。他是一个符号,一台王权正义的复读机,他的优点是没有缺点,他的缺点是没有优点。在邱莫言与金湘玉之间,与其说他心意难以捉摸,不如说他本来就没有心。常言笑或许狠毒,特别是后期已经接近疯狂,但他始终是绝对认真对待每一个对手的,正视,透彻研究,然后击溃,这是对人的一种基本尊重。所以最后他死在空心人周淮安手里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一辈子都不明白为什么他得不到周淮安的心,因为他以为周淮安是有心的。

——可是还有金湘玉?是的,所以我说,常言笑其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脸。金湘玉不是常言笑需要演戏来迷惑征服控制的观众,也不是常言笑操练演技的伙伴或伪装徐图的对手。金湘玉和常言笑一样是面具人,一样是人人都知道带了面具的人,一样是笑得很假的真灵魂。
常言笑为什么喜欢金湘玉?因为他们很像。
金湘玉同样是个很好的演员,人前人后的变脸,适当的低调与高调,掩饰与做作,颇得戏中三味。所不同的是她就只是个优秀的演员而已,不是一个称职的导演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编剧,所以她的人生一味顺流而下。
常言笑和金湘玉单独相对,这是他们人生中少有的,不戴面具的时刻。
小树林那场戏,因其绝美朦胧而显得不真实,却恰恰不是戏,而是脱离舞台的两个人直面彼此真实的面孔。
假作真时真亦假。
这场戏不用多说了,有一首歌写得如此完整全面,其他的语言都属多余。

你试着将分手尽量讲得婉转
我只好配合你尽量笑得自然
我就是不能看心爱的人显得为难
你刚握过的手留着一丝温暖
不知道够不够撑过这个夜晚
我目送你远走站得太久倦意淡淡
散了吧,认了吧,算了吧,放了吧
该原谅,该潇洒,别回想,别留下

在我看来,金湘玉没有什么理由爱上周淮安,她当然可以回我一句子非鱼,我只是单纯觉得有些遗憾罢了。并不是遗憾她不爱常言笑,只是遗憾她在周淮安身上浪费了感情。在我看来常言笑固然会喜欢金湘玉,并不代表他们可以成为一对美好的恋人,或许朋友式的恋人已经是他们能得到的最圆满的结局——前提是金湘玉提升一下她的智慧。
在常言笑的剧本里,本来没有金湘玉,所以他没有及时伸手抓住她。等到他动了这个念头,又太过尊重她了,放弃了进一步的努力。其实常言笑若想赢回金湘玉,何其容易。

是不是有时候爱需要纠缠
会不会有时候爱就不该心软
要够坚持才代表爱得够勇敢
我如果能尽情将感觉呐喊
含泪问少了你今后我怎么办
那现在身边会不会还有你作伴

散了吧,认了吧,算了吧
放了吧。

他们就这样错过了。对金湘玉而言,她错过了一个真正有心的男人;对常言笑而言,他错过了通往命运终点前的最后一条岔路,从此自歌自舞自伤怀,将胸膛顶上荆棘,在月光里放声唱自己的挽歌。
天亮时,玫瑰都变成红色,被扯碎的剧本纷飞成一片一片。

我说了很多,同时也漏了很多。我很想认真探讨一下常言笑对人心的认识和掌控能力,以及他后期一系列的戏剧高潮,但在此之前,我仍然想再稍微推敲一下,除了自毁倾向以外,常言笑人生的基调。

他自己说过,只求痛快,不管痛楚;也说过,只有仇恨让人清醒。
我对仇恨这两个字很陌生。我想,我们都很陌生,在如今这样的社会里,在我25年的生命中,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做仇恨,并不知道这抽象的两个字代表的是什么。我没有试过也没有机会试过,去恨一个人,食肉寝皮置之死地而后快,没有。我们的生活充斥着更为浅薄和琐碎的情感,比如失望,比如嫌弃,比如嫉妒,比如无端逞口舌之利的暴躁。我不太理解真正的恨是怎样的,所以一直在回避这样的话题,以前写小说时候也一样,我只会让我笔下的人说,我学不会恨他。这方面先天不足的我,来看常言笑的人生,也同样——看不出真正的恨。
常言笑有多恨魏忠贤,这是个颇值得玩味的问题。他的恨和狠,似乎最后都发泄到许显纯身上了,严寒连带着也没有幸免。魏忠贤的一个念头,许显纯的一番策划,最后藉由严寒的一双手,造成了常家灭门的惨剧。理论上讲,他应该或者最恨魏忠贤——罪魁祸首,或者最恨严寒——实际执行者,为什么他最恨许显纯呢?因为之前严寒并没有暴露——但之前他也不知道许显纯是策划者,还是应该最恨魏忠贤才对。我只觉得,许显纯是他的一个发泄口,是他可以想怎么恨就怎么恨,连同恨自己不能恨魏忠贤的恨都一起拿过来泄愤的对象。
如果常言笑真的恨魏忠贤,许显纯就不会死得这么惨了。
这出戏他做得张扬之极,实际上欲盖弥彰。

常言笑的人生总是欲盖弥彰的,或者说,他自己是欲彰弥盖,而在别人眼中误读为欲盖弥彰。他一次一次往枪尖上撞,除了一份飞蛾扑火的心态以外,更多的是满足戏剧化的心理需要。试问还有什么理由,在人去楼空的龙门客栈里,常言笑孑然一身独自面对生死未卜的结局时,会仰天长笑落寞挥手,高呼一声“再见了,龙门客栈!”
他明明知道,他没有观众。下一刻,他自己也倒在四起的硝烟里。
他搭了戏台,就一定要坚持唱这出戏。这潇洒已极的姿势和掷地有声的台词,和夕颜舞动的水袖凄清的歌声一样,是一种表演,表演给永远都不会来看的那些人,表演给自己。

后来,周淮安说,常言笑你只懂得演戏,不懂得做人了。
我好想笑。什么叫“做人”,人,是做出来的么?如果人是做出来的,那么做人和演戏又有什么分别?周淮安你做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复诵的君臣父子,仁义道德,究竟应该怎样去实践呢?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每当想起老子这番话,我就忍不住心中冷嘲:周淮安,你真的是个非常——守礼的人啊,“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回到正题来说说常言笑的剧本。认真说的话,常言笑写的不是长篇连续剧,而是即兴发挥的情景剧,只有一条主线,情节随机应变。这条主线看上去好像是从报仇到夺权到癫狂,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他自始至终在做的就是在扩大战场,以他摇滚青年以暴易暴的哲学,向命运挑衅。他做每一件事都不怎么考虑后果,无论在哪个环节上失败了,也足以留下轰轰烈烈的传奇。炸龙门客栈时如是,逼死许显纯时如是,向魏忠贤自揭身份时如是,栽赃周淮安时如是,勾结多尔衮时如是,囚禁朱由俭亦如是。正因为他的不在乎,这些事都成功了,所谓富贵荣华赌中求,向命运挑衅也是要靠赌的。赌徒要的不是胜利,不是银钱,常言笑要的也不是复仇,不是权力,不是天下。
他要的是那一点彩头罢了。
所以我才能说,常言笑的剧本不是事先写好的,到后来,这剧情已经一味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完全没有了方向。

没有方向的剧本依然精彩纷呈,这就是常大导演的功力所在。

剧情中没有具体讲常言笑进入东厂的背景,以及他去往龙门客栈卧底之前,在无名指系统具体的级别和职位。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应该不会低,但也不应该太高。如果本来就低的话,以他在龙门客栈颇具争议的表现,不会不但不惩处反而一下子升到和四大(三大)档头平起平坐;如果很高的话,东厂的人,包括小指系统都不认识他,也说不过去。
很多事情是经不起细想的,新龙门客栈的剧情尤其如此。大部分时候我们不需要推敲事件的逻辑性,因为它本身是不怎么注重逻辑的。如果讲逻辑,京城大漠苦水镇满洲军营就不会宛如四合院,一天可以串好几次门。这四个地方,其实只是四个戏台子,演员演过这场,换了装又要赶另一场。有的人只在一个戏台上精彩,比如金湘玉和她的龙门客栈;有的人在任何一个戏台上都宛如梦游,比如逆来顺受顺来顺受万受无疆的周淮安;当然也有的人在任何一个戏台上都能唱出别样的戏来,比如常言笑。

京城东厂里老道狠毒的常言笑,大漠客栈里开朗潇洒的常言笑,苦水镇的义士常言笑,满洲营的汉奸常言笑,各有各的套路。我不打算分析那一种更接近真实的常言笑,因为答案是显然的——他们都是真实的常言笑。他们说的都是真话。
常言笑从不说谎,但他骗过人。
当然人是不用说谎的,如果不说谎比说谎更能骗人——于是魏忠贤被骗了。
当然人是不用说谎的,如果威势本身已足够压服人——于是曹天被骗了。
当然人是不用说谎的,如果一个暗示就摧垮了信任——于是金湘玉被骗了。
说到底,都是你们这些被骗的人不好,是不是?是不是?!
我也很想,发疯一样大笑,像他后来常做的那样。

有两场重头戏还是很值得说的。一是扳倒许显纯,一是陷害周淮安。前者以大见小,后者以小见大。

扳倒许显纯的戏,做得很大很张扬,在任何一点上,常言笑都是大张旗鼓针锋相对,不留一点余地。按照常理而言,政治斗争应该是面上不动声色底下暗潮汹涌的,这种明目张胆的狗咬狗行为,实在无异于自杀,而且在东厂这种地方,政治生命的自杀也就是实体生命的自杀。常言笑在玩火,但他放这样大的一把火,又是什么目的呢?他从龙门客栈身份未揭穿前就开始与许显纯作对,而且是带有挑衅性质的,直接导致龙门客栈炸毁以后许显纯打了个时间差险些就把常言笑掐死了。 ——结果,魏忠贤救下常言笑,许显纯落下了欲置常言笑于死地而后快的口实。最后常言笑杀死许显纯回到魏忠贤面前请罪时,只说了一个理由:我不要他死,他就要我死。
本来是惯常脱罪的话,此刻在魏忠贤心中,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没错,这是事实,常言笑一手造成的事实。
其实许显纯真的容不下常言笑吗?许显纯当然可以容得下常言笑,如果那是一个小川或曹天一样的常言笑。常言笑拒绝委曲求全,也没有时间韬光养晦,他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接近魏忠贤,而他必须踩在许显纯的尸体上才能接近魏忠贤。许显纯的尸体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的手段,是他向魏忠贤展示的手段。
一个导演必须要了解观众的心理,常言笑也必须要了解魏忠贤的心理才能决定给他看怎样的戏。

魏忠贤的心理,一直是个很有趣的话题。无须讳言,我确实很喜欢这里的魏忠贤。这世上有人洞察人心所以看破红尘,也有人洞察人心用来为己牟利,魏忠贤当然是后者,我所赞赏的也是他洞察人心的功夫,无他,仅仅是智力上的强者崇拜情结而已。洞察人心四个字里,有大智慧。
魏忠贤是否知道常言笑是卧底?当然。魏忠贤何时知道常言笑是卧底?我想他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了,至少远在雪天烤火讲故事的情节之前。常言笑讲的那个故事不是自揭身份,而是一种保证,打消魏忠贤残存的一些疑虑。曹天出卖朋友,贾廷出卖女人,而我常言笑,出卖的是自己,我的所谓复仇理想,早已经被东厂的环境腐蚀,远不如权利金钱来得实在。
且不说这话的真假虚实,这种说话方式很符合常言笑在魏忠贤面前塑造的一贯形象,更主要的是符合魏忠贤自己的心路历程,所以,他信。
魏忠贤宠爱常言笑,叫他“小孩儿”,几乎冲口说出“你真是——(我)——年轻(的样子)啊!”
如果常言笑能活到魏忠贤那个岁数,他大概确实是又一个魏忠贤,但是常言笑是活不到魏忠贤那个岁数的,他是除夕夜抱着一箱花炮的小孩,一定要在12点前把整个夜空都点亮,你让他留一半每天都可以玩一点一直到十五,那是不成的。
魏忠贤养着常言笑,与苗人养蛊异曲同工。苗人最得意之处,就是蛊放出去威力无穷,所以许显纯死得再怎样惨,魏忠贤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至于最后的反噬,那是一早就知道的事情。聪明人就是这样,他们喜欢玩配得上自己的游戏,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面接受结局,一面竭尽心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些像安德·维京的那个巨人的游戏,一次一次挑战只为了看自己一次一次如何死去。

常导演是很了解魏忠贤的,所以他不是铤而走险,只是履险如夷。演这出戏的过程中,他对曹天贾廷的调度堪称典范。贾廷只能是魏忠贤的狗,所以要稳;曹天可以是任何人的狗,所以要用。如何把人变成走狗这方面,他倒确实跟魏忠贤学了不少。说实在的,许显纯倒真是个有志气的人,可惜所谋不老,所算不深,急于求成,被常言笑狙击成功。转眼常言笑当上督公以后,手下再没有许显纯,没有另一个常言笑,只有狗了。这一点上,常言笑输给魏忠贤一分大将之风。话说回来,他所追求的东西和魏忠贤本来不同,他是狗熊掰棒子,玩过就丢不想明天的人。
本来么,他是没有明天的。
常言笑在东厂的日子,常常让我想起几句歌词。
Now I wonder what it is you’re after
Keeping company with this disaster
Why you never tried to tame your master
You just blow through the coals
blow through the coals
blow through the coals
till everyone knows
that your smile is just a ghost

灭许显纯的大张旗鼓显示的是他的简单直接,那么陷害周淮安的蜻蜓点水,倒显出他思虑绵密内心复杂了。这里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同周金二人定情信物一样重要的小脸谱,常言笑如何能轻易从周淮安身边拿到,周淮安何至于全无察觉,金湘玉又如何连如此浅显的栽赃都看不穿,这中间影射的种种问题无须多言。常言笑所做的,是往湖面投一颗小石子,等着看究竟能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我不能说最后的结局他预料到了,最多是预料了七成吧,但他随机应变的本事实在发挥得淋漓尽致。

话说回来,常言笑究竟为什么要陷害周淮安呢?
常言笑是否恨周淮安呢?如果恨,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人,而恨周淮安呢?
我们的选项其实还挺多的。因为爬树没有拉住他的手?因为刺他一剑都没想过回头?因为十多年里不闻不问,岔路口上只会撇清,还是,只因为金湘玉呢?
说实话,我看到常言笑死的那一段相当诧异,周淮安抽出他的剑,平静地说,我尊重别人,也希望别人尊重我。
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确定,你们两个没有拿错了对方的台词本?这句话难道不应该是常言笑的?
我们第一次看到常言笑咬牙切齿地说出“周——淮——安!”这三个字是什么时候呢?不是他摔下树的时候,不是他抚着伤口对镜自语的时候,而是金湘玉在小饭馆买醉的时候。
周淮安不尊重自己,这是常言笑很多年来已经默认但不愿明认的事实,当他认为周淮安也根本不尊重金湘玉的时候,想来有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的感觉。
周淮安给常言笑的判决书是七个字:你不尊重生命。言外之意,常言笑滥杀无辜,倒行逆施,通敌叛国,置生民百姓于水火江山社稷于倒悬。我当然不能说他不对,只是他也未必好多少罢了。他当然是正义的,爱国的,爱大明天下芸芸众生的,只是爱国容易爱家难,爱天下人容易爱身边人难,爱抽象的概念容易爱具体的生命,难。他可以尊重万千黎民的福祉,只是不见他尊重身边的常言笑,邱莫言,金湘玉,不见他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想法。并不是苛责他,男人就TMD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金湘玉曾经说,我的天下就只有这间龙门客栈,那么好,你就不应该和胸怀天下的男人搅在一起,胸怀天下的男人还是应该找胸怀天下的圣母,周淮安始终是应该娶邱莫言才对,自己亲手杀死自己孩子的邱莫言大约也更符合他“尊重生命”的定义。
气话,都是气话。

看官都在说气话的时候,常言笑身处其中,大约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无从得知常言笑是否知道周淮安曾向金湘玉许诺不杀魏忠贤,总之他下手栽赃了。只一试,便试出这二人远非情比金坚,不过金湘玉大闹一场的后果却是伤了邱莫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邱莫言永远是护着周淮安的,而朱由俭大部分时候是在吃醋的。如果我再晋江一点,不妨说常言笑恨周淮安是因为金湘玉爱周淮安,朱由俭恨周淮安是因为邱莫言爱周淮安,说不定还能整出一个乌汉内心深处也恨周淮安因为小宁儿心里仍然爱着周淮安,真是你才爱周淮安啊你们全家都爱周淮安!常言笑此时只怕是在心中冷笑了三声。机会,大好的机会。一方面继续分化朱由俭和邱莫言,另一方面可以卖给金湘玉一个大大的人情,顺便再次栽赃周淮安。
作为导演,这资源调动得妙手天成;作为编剧,这情节设置得无懈可击;作为演员——
作为演员,为什么这画面如此温柔伤感?
救金湘玉出狱逃亡的这场戏,我在心里重播了很多次,仍然忍不住想拉着常言笑问,你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的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你的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你的心是真的,话是假的?
你的一切都是真的?
你的一切都是假的?
一个演员的境界,最高——也不过如此了。人生大小事,能够把目的混入手段,手段混入情感,真心做假戏,假戏做成真,亦真亦假非假非真,常言笑你不是演员,你是……表演艺术家。
只是金湘玉伏在马上扬尘而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对常言笑和周淮安,为何有这许多不同。
难道真的是眼泪给了你,责任给了他?
水晶鞋给了你,十二点给了他?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不愿意细谈常言笑最后的时刻。简单说,他疯了。上帝若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只不过他的疯狂里总还脱不了一丝做戏的味道在,疯狂的外表之下仍然有异常的犀利。如果不是他最后时刻的酒醉三分醒,我们也不会在他的狂态中见识到周淮安的无能,以及朱由俭“皮袍下面隐藏着的小”。
这里的朱由俭和历史上的朱由俭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年轻气盛,勤勉努力,刚愎自用,刻薄猜忌,总的来说就是志大才疏又不会用人的典范。但是朱由俭是真实的,也是吸引人的。如果说金湘玉只是一个好演员而不是一个好导演,那么朱由俭是一个好导演好编剧却不是一个好演员。他有雄心,有理想,有谋略,有手段,他的剧本写得头头是道,给每个人都安排了适当的角色,出场与退场的时间,到头来却只有他自己是那个失败的演员。
这种挫折感大概足以击溃他的自尊吧。他一步步后退,恳求,哀求,瑟缩,哭泣,他灵魂中最卑微的一面被常言笑拎出来昭示天下。
——皇帝?哈哈哈……这就是皇帝?!哈哈哈……
常言笑的笑声里,不知有几分开心,几分悲哀。只是那笑声让我明白,其实常言笑根本没有认真想做皇帝。

乱世中,我们寻求一种破和立,不破不立,常言笑就是那种破的力量,周淮安却无法成为立的力量——不仅仅因为周淮安是所谓的“保皇派”,而是因为周淮安本身——没有足够的力量。
一个空心人能有多大的力量?一个领袖需要的不是胸中一股不知来自何方的“浩然之气”,而是在大谈崇高理想,道德良心的时候,付出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最后周淮安去说服多尔衮时用的理由竟然是“你要保全自己的名声”,这不能不让我瞠目以对。
当“名声”二字似乎不足以完全打动多尔衮,周淮安便提到满洲内部的权势争夺,暗示多尔衮觊觎皇位。
有趣,很有趣。

常言笑是不管你新秩序是否能建立起来的,他此时只管肆意的打砸抢,带着末世群魔乱舞的疯狂。魏忠贤曾经要许显纯看《西游记》,告诉他孙猴子是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此刻的常言笑,更像《悟空传》里,灵霄宝殿上狂笑的六耳猕猴。
何妨引用一二?

“不,他已经跳出去了。”如来道,“我用紧箍束住他的心中的真与善,只逼出他的恶与仇恨,他对生命只要还报着希望,就不能不与自己的力量争斗,但他不可能战胜自己,到时他就不得不求我为他分出是非,那时,我说孙悟空是如何,便是如何了。但是我还是算不到……”
“……他宁愿死,也不肯输。”

常言笑最后说,我不想死。
之前被周淮安误伤时,他大叫着,我不能死,我不能死。
那时候他想死,但是不能死。他必须要战胜自己的命运。
后来他能死了,但是他不想死。
为什么呢?
曾经有一个早晨,我从梦中醒来,靠在墙上,想起一首歌,然后,哭得发不出声音。
那首歌是这样唱的:
... because you came across it
and lost it.

常言笑战胜了命运。
然后失去了它。命运,方向,自己。
我在动笔之前就想,如果我的上半句是——人生如戏常言笑,那么下半句应该是什么。
想了很久,或许,还应该是这句老话——
我命由我不由天。

 5 ) 黄沙中的利刃

这部是从高中时代就认定的我心目中的国剧最佳,当初也不过是看了一麟半爪,已足以惊叹最有古龙味的剧,居然不是一部古龙剧。一直不舍得补完它,是想拖着延着,不愿看到终结。惟愿所有人都留在最初那个客栈,风云际会,各怀心事,唇枪舌剑,虚与委蛇,笑里藏刀,多么多么有趣。可是一切皆有终结,哪怕剧已是有点过度拉长。今天突然看了一集剧情突飞猛进的38集,3个重要人物下线,4对情人的表白,忍不住写下点感触。

管灵风和金燕子:这一对是全剧最意难平,居然如此轻易终结,想必是编剧写至这里,也觉得已再无他法可终了。开端时最爱看管和金燕子斗嘴,何其有趣,张力十足。后来开始怨管太瞎,居然就是就是看不出,当然在男性朋友的眼中是金太作,以至于能将这天作之合搞成骑虎难下。直到将近最后,看她被严总管骂被金湘玉点,却是忽然明白了她的痛苦。她的本体就是小青,温驯贤淑触手可得。可是他不爱这本体,他不可自制地被金燕子吸引,神秘感和征服欲是关键词。可是这身外化身毕竟不是本体,脱下帏帽他还爱吗?显然并不,他仍然厌弃小青。于是这变成了她解不开的悖论。他对金燕子情真意切,可她却不知道去除了神秘感和征服欲,这情意的地基会不会一夜崩塌,这完全是一个薛定谔的猫状态。归根结底,他爱的是一个幻影,死亡才是将这爱而不得的真心定格的唯一方式。

常言笑和金湘玉: 小常真是全剧最让人心疼的人物了。多年来一人负重忍辱,孤狼终日还永远言笑晏晏。夜探灵宫周淮安一剑刺来,他和邱莫言安返信王府,却留小常一人痛彻肺腑,死命挣扎着上药,在强敌环伺的东厂,黑暗中睁眼熬到天光,不知是否能熬过这一遭。他本该天煞孤星,清醒知道没有谁可陪他一程,却还是忍不住对金老板动了心。小酒馆里误抱住了她,轻轻轻轻用唇碰一下她的头发,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树林里与她牵马同行短短一段路,不说话也是无言的美好,未曾想她一开口就是彻底的拒绝,他只好笑着说“我还要再待一会儿,这短短一段路已值得回味与怀念”。那一回头无言的落寞,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仰头痛饮,胡琴独抱,毕竟还是只有自己,只是多了一段黄昏。

39集:魏忠贤跟金湘玉初见面,他写了“冬雷振振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决”。颜夕以为这是情人誓言,永不相绝,于是一意等下去。在魏看来,却说是与友人临别的赠言,他的意思莫非是:我无颜与你决别,天地尽头也许才能再见你?哎,阅读理解不是一个老师教的,导致的悲剧啊!

 6 ) 不输电影版

  因为男主是马景涛而几度欲弃的片子,却难敌夏文汐、关礼杰和李立群精彩绝伦的表演而咬牙坚持了下来。
  情节和台词、甚至音乐都是好的,没有脸谱化的好人与恶人。好人也有令人咬牙痛恨的地方,坏人也有值得同情之处。关键是,一个人转变的前因后果交代的非常清楚,没有突兀,也没有为变而变的不合逻辑。
  戏中的几段情,都刻画的非常动人。莫言与周淮安,本是心心相印,终敌不过似水流年;金香玉与周淮安,先爱上的人注定痛苦更深;莫言与朱由检,男人的野心和猜忌,终于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金香玉与常言笑,只可惜,别人比他来得早一步,于是没有了可能。
  陈红在此片中的惊艳,甚至比在《大明宫词》里更好。郭晋安那会正年轻,也开始彰显出应有的实力。更不必说骨灰级演员李立群,塑造魏忠贤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反面人物,而是一个复杂、鲜活、充满了致命的魅力的角色。关礼杰演技大爆发,亦正亦邪的常言笑,人物之丰满,塑造之深刻,也是前所未有。夏文汐时而风情万种,时而颓废痛苦的精准演绎,让电视剧版金香玉不输电影版。于是可怜的男猪沦为了炮灰,难得小马哥这次没有咆哮演出。但是角色设定的不讨好,比起前面几位复杂、立体的人物,理想主义的周淮安,还是显得弱了。
  

 短评

無敵編劇。

8分钟前
  • 沈昆默
  • 力荐

主题曲爆好听啊……

11分钟前
  • 风雨暗花
  • 推荐

超级迷恋关礼杰啊,小学时候

14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马景涛的周淮安比梁家辉的更英俊柔情MAN。夏文汐的金湘玉不及张曼玉的味道但是也有一番风韵……副咖数起来就豪华了,郭晋安李立群关礼杰陈红潘虹屈中恒岳跃利……该剧值得一看

18分钟前
  • 微果儿
  • 推荐

一片火舞黄沙,快意江湖恩仇,刀光剑影之后,人们记住的还是两个女人。一个吹笛一曲破阵子,侠骨柔肠爱的含蓄;一个唱着小曲在屋顶,风骚入骨爱的直接。苍茫肃杀的风景里,她们的情愫却浓烈到了极致。无情无义的乱世中,她们演绎了自己有情有义的精彩。

22分钟前
  • 小晗要当锦鲤
  • 力荐

1.周淮安并不虚伪,不必狂喷他,他绝非岳不群;2.常言笑并不完美,卧底做久了迷失了疯了,如是而已;3.金镶玉离不开龙门客栈,离开后的她很无趣;4.邱莫言近乎完美,侠女+大家闺秀,偶尔小器;4.魏忠贤很有趣,也很阴险;5.朱由检很无趣,很狡诈;6.管灵风自始至终一傻逼;7.陈红真美;8.拖沓扣一星。

24分钟前
  • 念东
  • 推荐

拖沓得很。不好看。邱莫言最后竟然跟小王爷结婚了,简直匪夷所思。还有了小孩,又自己动手打掉,令人恶心的改编。

29分钟前
  • 闻人林
  • 较差

当时我很讨厌金香玉就对了。觉得马景涛见异思迁,陈红演得那个好可怜,被抛弃了。不过郭晋安还是很帅的。

32分钟前
  • 浅。
  • 推荐

剧本很好,台词很好。不过,节奏拉托。。。。。改进一下是成一代经典啊。

34分钟前
  • lan liz&beth
  • 还行

马教主那个时候还年轻w陈红各种美

37分钟前
  • 力荐

超喜欢关礼杰

39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夏文汐气场很强大,关礼杰帅的

40分钟前
  • 小控控
  • 推荐

这电视剧我心中比电影版还好看,比龙门飞甲更强一百倍

45分钟前
  • 张姓美少年
  • 力荐

这版的流传度一般。

48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还行

小时候被那白骨手吓死了...

50分钟前
  • 白月光
  • 推荐

陈红太适合这类意境了,真正的神仙姐姐

51分钟前
  • 花簪
  • 还行

如果集数减少一半,此片可成经典无从超越

52分钟前
  • 魂断香销
  • 推荐

说实话 陈红好漂亮。。。。

56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追的最后一部台剧,陈红演得真好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剧最大的亮点是李立群老师饰演的督公,一个用现代化企业模式管理东厂的CEO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喜悦之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