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

爱情片日本2007

主演:小池荣子,丰川悦司,仲村亨,筱田三郎

导演:万田邦敏

播放地址

 剧照

接吻 剧照 NO.1接吻 剧照 NO.2
更新时间:2023-07-28 00:18

详细剧情

光天化日之下,一家三口人被素不相识的男子坂口秋生(丰川悦司 饰)先后杀害。不久后坂口自首,却在镜头前露出了神秘微笑。28岁的OL远藤京子(小池荣子 饰)经常受到同事的议论和支使,沉默寡言的她几乎没有朋友,也与家人的关系疏远。她偶然从电视上看到坂口被捕时微笑的画面,心中似乎有所触动,从那一刻起便开始四处搜集关于坂口的一切。被捕后的坂口面对警方不发一言,连他的辩护律师长谷川(仲村トオル 饰)也对其束手无策。远藤的出现仿佛打破了僵局,她好像是真正能够读懂坂口内心的人……   本片荣获2009年每日映画最佳女主角奖(小池荣子)、2009年横滨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高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仲村トオル)、最佳导演和最佳男配角(丰川悦司)奖。

 长篇影评

 1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这部电影看了好几天才看完,一是节奏慢,一是字幕烂透了,后来索性不看字幕了裸看,发现还容易懂些。最后的逆转实在是太突然了,非常理解不了,其实前面坂口杀人、京子疯狂爱上坂口就已经不好理解了,后面京子杀死坂口再吻律师,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然后看完了豆瓣里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又仔细听了最后的对白,好像稍微理解了
   首先,最后的对白是这样的,这对理解片子很重要,京子杀死坂口,然后冲向律师说:“我要杀死你,只杀一个人的话是判不了死刑的吧?”然后杀律师未果,于是吻律师,然后被拉走,然后律师呆住,起来冲着被拉走的京子大叫说:“我来为你辩护,好么?”京子无奈地回头说:“不要再想着怎么处理我的事了,别管我!”电影结束。
   然后我觉得可以确定的是,京子从头到尾都是只爱杀人犯坂口的,坂口本来是麻木不仁的,但是京子的爱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人性,像豆瓣里其他豆友说的那样,人性苏醒的坂口价值观向社会大众趋同,从而背离了京子孤独的世界,京子不能接受。不过我倒不觉得京子认为坂口的这种态度是一种背叛,她只是不能接受自己不和坂口一样,她也知道坂口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为了变得和坂口一样,也做了个杀人犯。
   解释片中人物所有行为的唯一原因,就是孤独。因为孤独,坂口杀人;因为看到坂口的诡异笑容,京子觉得不孤独并爱上坂口;因为不孤独,坂口人性苏醒;因为坂口人性苏醒,京子再度变得孤独;为了不孤独,京子杀人,进入坂口的阵营。
    那律师的线怎么解释?律师不是京子、坂口的世界里的人,律师是被社会大众接纳并景仰的主流人群,他会爱上京子或许是因为好奇,或许是因为边缘世界的诡异吸引力。他并不孤独,但是他向往孤独,某种程度上的。
    坂口死了,却安详得仿佛重生;京子还活着,却好像是行尸走肉了。那和律师的吻是为什么呢?其实现在也没想明白。试着给几种解释吧,一,是为律师的帮忙给的感谢,不过这似乎不是孤独的人会做的事;二,像豆友所说的,是对律师所代表的主流社会的控制奴役?京子得知坂口人性复苏的时候,愤怒地说,我们总是被忽视,终于又机会可以忽视别人了,你却放弃?京子知道律师很重视自己,但她也知道自己只爱坂口,于是给了那个吻,就是表明态度:“看!我知道你重视我,就算我吻你也好,我都是毫不在乎你的!”算是京子对主流社会的惩罚吧!你们一直给我孤独,也该轮到我给你们孤独了吧!最后拒绝律师的帮忙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心态。
    一直都是一个人——京子在片子里反复说的一句话,听着有些心酸,难道我们不是一直都是一个人么?什么时候有过陪伴了?所以,当一个孤独的人终于有了陪伴,就可以理解她为了保护这种陪伴而做出的疯狂行为了吧!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可耻的人是可怜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部关于孤独的片子,也是部关于陪伴的片子。但是故事讲得太晦涩了,但愿我真的理解了它要表达的。

 2 )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进十佳?

1、无法理解小池荣子为何会爱上死刑犯丰川悦司,仅用共同的孤独感来解释未必可以说通。
2、丰川悦司杀掉完全无关一家人的动机也解释不足,诱因是什么?仅靠少年时的不幸遭遇也是无法说通的。
3、实在无法理解这部电影好在什么地方?为何会进十佳呢?

 3 ) 抑郁之巅峰

抑郁之巅峰
看海报,以为是纯爱片,枉然。
丰川的演技一如既往的NICE,小池栄子的胸一如既往的BIG。
其實吧,神經病患者乃智慧之巔人士,普通庸俗之人太多,所以把智慧之巔人士孤立且牢加管制(神經病院)。
男女主角應該屬抑鬱症人士吧,故事宛如導演在詮釋自己一個人的‘好心情’MS在告訴眾人抑鬱的人也有愛情,且愛情的力量不可小視,恩,就是這樣。
所以,這乃是部講訴抑鬱者內心瘋狂世界之作。

 4 ) 蒙娜丽莎微笑之后现代版

  看完心中很复杂,这不是一部让人舒服的电影,也许多少和刻意冗长缓慢的铺陈有关,使得姗姗来迟的高潮惊悚得叫人措手不及。京子在杀人未遂之后的强吻令人瞠目结舌,相比之与杀人犯之间莫名的情结简直就是把观众逼入了穷途末路。完全不能理解这一行为的逻辑,影片无疑从某种意义上成功了,它不期待你的理解。

  京子是被社会扭曲的,如果没有遇见电视中的杀人犯,那么她可以成为你工作中稍显内向的同事,生活中温婉单纯的邻屋……但是当导演把打火机送到她面前,一切都逐渐偏离了正轨。即便孤芳自赏的京子原本就不屑于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不能改变群居动物本性上拒绝孤独的事实,所以在发现“同伴”时京子乐坏了!那种长久积郁之后的爆发急不可待,同时加速了京子走向毁灭的步伐。在代表社会舆论的媒体向她投注大量报道和兴趣的贪婪面前,她以沉默和微笑作为抨击这个世界的抵抗和讥讽。这一切都是她期望的,是逆反的愉悦,她知道自己并不是孤身奋战,这是关键了。

  最后,这种病态情感的演绎总是能在女人身上得到更为惊艳的戏剧效果,因为女人是彻底的情感动物么?因为女人是门深不可测的学问?都不错,因为“女性本身就是一个家”。

 5 ) 接吻,指的是最后那个吻吗?

为什么最后她要吻他,连看了几遍,都不明白,想杀又没有杀,最后就结局了……
到底是为什么啊????????

 6 ) 爱上杀人犯,玩的不只是心跳

       日本电影《the Kiss》,中译名《接吻》。我觉得译为《吻》更好一些。本片导演万田邦敏,编剧万田邦敏及妻子万田珠实,主演包括小池荣子(饰女主角、28岁公司白领远藤京子)、丰川悦司(饰男主角、43岁杀人犯坂口秋生)、仲村亨(饰律师长谷川)。

    该片荣获2009年日本每日映画最佳女主角奖(小池荣子),2009年横滨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奖,2009年高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仲村亨)、最佳导演(万田邦敏)和最佳男配角(丰川悦司)奖。

 

    (一)最大的困难:故事是否站得住脚

    43岁的无业游民坂口秋生,闯进陌生的人家,没有任何预谋和图谋,却将一家三口全部杀害,然后报案自首,并在媒体的镜头前露出了没有任何不安的神秘微笑。28岁的公司白领远藤京子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了这一幕,对这个杀人犯突然产生了特殊的关注和情感联结,并开始执拗地施与自己的爱。她与拘禁中的坂口秋生通信,给坂口秋生送日用品,搜集所有与坂口秋生的身世相关的信息,去拘禁处探视,还坚持与其办理结婚手续。最后,在坂口秋生被执行死刑的前日,远藤京子在拘禁处为其过生日,并趁拥抱的时候将其刺死。

    女性爱上男杀人犯、死刑犯,这种超越常规的爱情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在以往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也有涉猎。作为影像作品,在表现这样一个特殊题材的时候,最最困难也最最关键的是,要为观众提供可信的、至少是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否则,观众对故事不买账,也意味电影从根本上的失败。

    看过三遍之后,我从最初的排斥和怀疑到不得不承认,《吻》以缜密的结构编织、细致的电影语言、有层次感的心理揭示,使故事基本上可以在逻辑上站住脚。对于表现这样一个特殊题材来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实属不易。

    追寻《吻》的故事逻辑,当然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坂口秋生的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二是远藤京子爱上这个杀人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我就对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一些梳理。

 

    (二)杀害无辜者的心理动机

    关于坂口秋生杀害一家三口的动机,电影中明确地排除了所有直接的、现实的目的。这一家人与坂口秋生完全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陌生者,也可以说,坂口秋生杀害他们,完全是一个随机的、偶发的行为。既然没有任何直接的、现实的动机,那就必然有深层的心理动机。坂口秋生杀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这是观众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电影必须给出解释的重要关节点。

    电影中安排了远藤京子与长谷川一起拜访坂口秋生的堂哥。因父母双双车祸身亡,坂口秋生被伯伯家收养。寄人篱下的日子很难过,年幼的坂口秋生对父母的死没有记忆,经常追问别人,并希望得到父母的遗物作为纪念,却难以如愿。就这样,坂口秋生在孤单中长大,虽然性情温和,却越来越孤僻,几乎不跟任何人交往。成年之后坂口秋生也没有恋爱结婚,一直是一个人独居,成为脱离社会、脱离人群也被社会和人群遗忘的“边缘人”。

    这里提供的坂口秋生的身世、经历和个性,非常重要。在严重缺乏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的坂口秋生,与社会和人群始终没有达成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难确认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感的缺失,使他漠视自己的生命。而一个漠视自己生命价值的人,也同样会漠视别人的生命价值,在他的心里,杀人便不再是严重的事情。如果生命如草芥,那么消灭一个生命不就像捏死一个虫子一样简单吗?当坂口秋生被媒体围拢、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不安。可以想见,当他举起钝器杀人的时候,他的内心也几乎是麻木的。

    但是,促使坂口秋生举起钝器的“即兴”心理又是什么呢?在与律师长谷川的一次谈话中,坂口秋生说道:“我开始并没有打算故意杀人的,但在我闯进他们家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女主人)会死在我的手下。”

    那么坂口秋生闯进被害者家中的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促发了他的杀人动作?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点,也是个非常容易被观众忽视的点。看过三遍之后,我终于可以根据电影提供的影像语言和我个人的逻辑推理,找到一个靠谱的答案。

    电影一开始便正面展示了坂口秋生的杀人事实,但被害者家中的一切并没有出现。观众只听到女主人热情的招呼声,然后看到坂口秋生进了门。接着是放学归来的女儿进门,很快却又露出一张恐惧的脸意欲冲到门外,立刻又被拽了回去。再接下来,下班归来的丈夫,一边说着怎么没有把报纸拿回去,一边进了门。接下来,就是新闻报道一家三口被杀。

    电影在开始的时候,这样故意隐去杀人的血腥场面,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悬疑。坂口秋生经过与藤远京子的接触,内心开始发生变化,生命意识开始被唤醒,由最初面对杀人事实的麻木不仁、死不开口,开始体验到情感上的冲击。这时候,电影通过他的噩梦复现了他当时杀人的场面。隐约的画面上依旧可以看出,女主人被杀的时候正坐在餐桌前。接下来的一组镜头是,坂口秋生点着一支一支的小蜡烛,一边唱着生日歌,一边将蜡烛放在被害者家中的各个角落。最后,他又走到餐桌前,拽起一个可爱的小鸭子玩具的线绳,在餐桌上拉着,小鸭子歪歪扭扭地走,很有童趣。忽然,小鸭子被拉到了餐桌边,掉了下去,正好打落在女主人血染的手上。

    看来,当坂口秋生闯进被害者家中的时候,女主人正在家中布置温馨的生日晚餐。这对于坂口秋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呢?从小在父母双亡严重缺乏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也许从来没有人给他庆祝过生日。面对这样的场景,那“注定了她(女主人)会死在我的手下”的“即兴”心理,应该是一种强烈的妒忌和愤怒。

    电影在最后安排远藤京子给坂口过生日,与坂口杀人场面这一段,正好形成了呼应和对照,我相信这是编剧和导演有意为之。因为妒忌别人拥有爱、拥有过生日的快乐而杀人的坂口秋生,最后终于也有了爱他的人为他过生日。他那颗自暴自弃的冷漠的心,终于被爱温暖着了。也正是因为爱的温暖而苏醒过来的生命意识,促使他感受到杀人的罪恶和恐惧,也促使他愿意接受“杀人偿命”的结果,紧闭的口终于开启,向律师长谷川说出了他的杀人过程。

    无论如何,坂口秋生都是难免一死的,但是临死之前,他的灵魂因为爱而终于苏醒、终于得到了救赎。

    总之,我根据电影所提供的影像语言和个人的逻辑推理,将坂口秋生杀人的心理动机概括为两个方面:其杀人的心理根源在于漠视自我的生命价值从而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如果不是这样,对陌生者的妒忌和愤怒不足以引发杀人;其“即兴”心理在于因看到被害者家中温馨的生日准备场面而大受刺激,产生强烈的妒忌和愤怒,如果没有这个“即兴”原因,漠视生命价值不至于直接导致杀人。

 

    (三)爱上杀人犯的理由

    接下来分析,远藤京子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爱上了杀人犯坂口秋生。爱情跟杀人不一样,不需要追寻现实动机,直接探索其中的心理根源就足够了。爱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起源于感觉,而不是起源于理性。但是爱上杀人犯,确实需要一种很不一般的心理动力。

    京子的身世与经历电影中没有介绍,只是知道她与家人没有来往,一个人独居,在公司中被同事戏弄和利用也是忍气吞声。看来,她与坂口秋生都属于“边缘人”。电影又反复通过京子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了她爱上坂口秋生的心理依据:京子在看到新闻报道坂口秋生杀人的瞬间,突然感觉到自己找到了同类、同伴——他们是一样的人,一样的被社会与人群遗忘,一样的孤单和寂寞。

    京子反复强调,她跟杀人犯坂口秋生是一样的人。惺惺相惜,爱上同类,这种爱情心理并不奇特。但坂口秋生毕竟是一个残暴的杀人犯,难道,京子对他的杀人行为也抱有理解?难道,京子的内心,也隐藏着杀人的欲望?当律师长谷川说“你跟他不一样,他是一个杀人犯”的时候,京子喊道:“不,我跟他是一样的!”当坂口秋生对京子说“我跟你不一样”的时候,京子又是暴怒地喊道:“是一样的!”

    杀人是一种报复,而杀跟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陌生人又是报复谁呢?

    ——报复一个模糊的“大他者”。

    所谓“大他者”,就是指与自己对立的那些人的集合体。那么,京子强调自己跟坂口秋生是一样的,实际上就是强调她与他面对着同样的敌对者、“大他者”。

    这个模糊的“大他者”,可以是不相干的他人,也可以是社会或媒体。当京子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坂口秋生被警察带走时脸上露出的神秘微笑时,她一下子便被攫住了,那不就是对他们共同的“大他者”的一种蔑视的表达、一种胜利的表达吗?——他,我,我们这两个被人群与社会践踏和抛弃的人,终于引起人群和社会的惊慌和关注了!

    京子要与坂口秋生结婚的消息传开之后,媒体围上了京子,想从她口中攫取新闻。这时候,京子完全复制了坂口秋生被警察带走时的表现:一言不发,微笑面对。

    京子对坂口秋生的爱情,既有惺惺相惜的怜爱,又有联手抵抗共同的“大他者”的强烈愿望。这样两份力量,给了她执拗的“勇气”。

    她和他都是弱者。在遇到他之前,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跟她同样的弱者,当她遇到他的时候,因为他已是被拘禁的杀人犯,所以变成比她还弱的弱者。爱一个比自己更弱的人,会让弱者变得坚强、自信起来,因为她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影响他人的力量,看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谁不希望确信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呢,尤其是弱者?那么这一点,也可以看做是促成京子爱情的第三种力量。

    但,京子爱情产生的逻辑起点,注定了她的爱情必然是一个悲剧。正因为京子对坂口秋生的爱情产生于对“大他者”的共同对抗,所以当一直坚持不发一言以对抗“大他者”的坂口秋生,终于主动开口向长谷川说了自己的杀人经过之后,京子暴怒了。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宿命的悖论:缺乏爱的坂口秋生,因为得到了京子的爱而恢复了生命价值感,恢复生命价值感的他,体会到杀人的可怕和罪恶,从而放弃了对抗的姿态。而京子对坂口秋生的爱,正因为他的对抗姿态而产生。当他因为她的爱放弃了对抗的姿态之后,她对他的爱也面临崩塌。当坂口秋生说“我希望你能活下去”的时候,意味着他的对生命的珍爱、对京子的珍爱,他的灵魂已经得到了救赎。而京子的灵魂似乎还没有得到救赎,暴怒地说了一大段讨伐世界、讨伐社会的话。也可见,京子对坂口的爱奠基于偏狭意识之上的,不具有拯救自我灵魂的力量。京子做出与坂口秋生同死的选择,与其说是对爱情的忠贞,不如说是对爱情的绝望和对生命的绝望。

 

    (四)杀人犯的灵魂救赎过程

    《吻》在表现坂口秋生的灵魂救赎过程的时候,电影语言细致而丰富,层次感非常强。我将这个过程分为八个层次。

    一,坂口秋生杀人后被媒体围住,一言不发,被警察带走时,面露神秘微笑。这时候,坂口秋生的心灵是铁板一块。

    二,京子给坂口秋生多次写信、送日用品之后,收到了坂口秋生的回信,“我不知道为何会对一个人产生惦念……为什么杀人我也说不清楚……” 坂口秋生开始有了心灵的微微悸动。

    三,京子第一次探视坂口秋生,他向她表达礼貌的谢意,但温柔之情隐约可见。

    四,京子第二次探视坂口秋生,京子困得忍不住打了呵欠,不好意思地笑了,坂口秋生也笑了,眼里柔情清晰可见。京子将手贴在通话的圆孔上,让坂口秋生闻一下,上面有肥皂的香味,因为她辞去了公司的工作,在拘禁处的附近租了房子,并在附近的肥皂厂工作。坂口秋生闻了京子的手,然后将自己的手也贴了上去。接下来的这天夜里,坂口秋生做了杀人现场的噩梦,惊醒之后,又在幻觉中看到沾血的手从门缝伸进了他的房间。这意味着,坂口秋生的内在情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爱的温暖唤醒了他的生命价值感,杀人这件事情的残忍和罪恶,在他的心中苏醒。

    五,京子第三次探视坂口秋生,提出跟他结婚。坂口秋生被带出探视室之后,无声地哭了。爱与痛的纠葛,他的心灵苏醒了。

    六,面对律师长谷川,坂口秋生第一次开口说话,讲述了自己杀人的过程,并流露出痛悔的感情。

    七,京子第四次探视坂口秋生,得知他放弃了对抗,向长谷川说了杀人经过之后,非常震怒。坂口秋生说“我想圆满解决这件事”、“这是我自己的事”。他彻底意识到了杀人的罪恶,并决定接受惩罚。

    八,当京子借拥抱的机会,将刀刺进坂口秋生的心窝时,他没有任何挣扎,而是表情安详地,紧紧抱住了她。

 

    《吻》是一个可能让某些观众排斥甚至愤怒(因为不能理清其中的逻辑)的电影,但也是一个经得起琢磨的、耐看的电影。看过三遍之后,我依旧有兴趣再看一遍。

 

    最后八卦一下:小池荣子的F杯直接袒露出来应是比较有冲击力的,但是藏进衣服之后,实在是有些臃肿笨拙了,再加上八字脚、萝卜腿,整个身材是比较的一般了。看来有的身材更适合脱了看。不过,演技真不错,很会用表情,有发展潜力。

 短评

看不懂

7分钟前
  • 喷火国王小怪兽
  • 还行

被异化的社会人,感觉自己能理解。音乐完全多余,这样一个故事完全不需要配乐。

8分钟前
  • 推荐

85/100,维系向内坍缩的姿态,直到目击你完成刚刚那一吻。

13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力荐

音乐不错。这种变态的潜流也许每个人都有吧

14分钟前
  • 乌鸫
  • 还行

没事多出去走走,和他人交流交流,别老是自己一人呆家里,孤独久了,会犯病的。PS:中文字幕真是一朵奇葩,各种信口胡说。

15分钟前
  • 麻油
  • 很差

女人是左撇子

19分钟前
  • Yolanda
  • 还行

囧。。很沉闷,为啥叫接吻我都还想不通来着。。。

21分钟前
  • 啊思思。Hannah
  • 较差

长评里说这部电影被差评的理由在于,对日本社会环境的不理解和先入为主的逻辑观念,不能同意更多。实际上这是继《CURE》《害虫》之后,又一部莫名其妙的奇迹电影。为了电影而电影,和为了诉求而电影,这电影史由来已久的矛盾,在本片中实现了平衡。结尾的相爱相杀,如《枯岭街》的光影回溯。

22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节奏很慢的另类文艺片,病态之爱

27分钟前
  • prost
  • 还行

哪里有好的字幕

31分钟前
  • 可可肚子
  • 还行

大叔啊你又堕落了- -。。。。女主角她在想什么啊接吻竟然接到别人嘴上。。。

33分钟前
  • ZR
  • 还行

想到金基德,想到呼吸孤寂得要命

38分钟前
  • lynch516
  • 还行

编导同志,您二位看过金基德的《呼吸》了吧?!小池大姐,我觉得您演技真不咋地。。。。

39分钟前
  • jun.
  • 较差

寻找同类的渴望

41分钟前
  • BIOTD
  • 力荐

三观不正

45分钟前
  • 👤sHIRO🦾
  • 很差

很难评价

48分钟前
  • 太宰的人间
  • 推荐

20090501

49分钟前
  • 公園仔
  • 还行

两个抑郁症的故事。中间略沉闷,结尾有爆发力。相比《呼吸》我倒是更喜欢这个。ps电影天堂版的字幕做得也很一般

51分钟前
  • Creep
  • 还行

坂口杀人理由已经很离谱,京子的爱的理由就更牵强,除非说这两个人精神都有问题,否则我也无法理解。小池荣子演技还可以,就是卖相难看了点。

53分钟前
  • chl°e
  • 还行

丰川悦司真是越老越精神,原声很出彩,一看原来是做神啊神的人搞的。另外,东瀛风作的字幕很烂,这很可能是导致这个片子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58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