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

动画片法国,美国2007

主演: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达尼埃尔·达里约,凯瑟琳·德纳芙,西蒙·阿布卡瑞安,加布里埃尔·洛普斯·贝尼茨,弗朗索瓦·杰罗斯梅,蒂莉·曼德布洛特,苏菲·艾崔,阿里耶·埃尔马莱,马蒂亚斯·姆利库斯,西恩·潘,吉娜·罗兰兹,马修·格克齐

导演:文森特·帕兰德,玛嘉·莎塔琵

 剧照

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2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3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4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5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6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3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4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5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6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7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8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19我在伊朗长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4:27

详细剧情

电影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Marjane Satrapi的同名漫画,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映了伊朗的社会变迁。   1979年之后,伊朗发起了伊斯兰教革命,社会动荡不安,革命的失败更使伊朗失去民主的希望,日渐保守,人民苦不堪言。九岁的Marjane早熟、敏感,她聪明地瞒过官方爪牙,迷上了西方朋克乐队和流行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伊朗的生活更加艰难,Marjane渐渐长大,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让父母担心不已,她14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奥地利上学。   在奥地利,Marjane身为一个伊朗人,不得不面对别人的歧视和自卑的情绪。当她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赢得大家认可的时候,爱情的伤痛和对家乡的思念,却使她决定回到父母身边。   此时的伊朗,依然经历着战火的洗礼,宗教对妇女生活的限制越发严苛,Marjane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在这个充满专制的国度...

 长篇影评

 1 ) 课本当中不是这么写的

    适中的放映时间,就是再给我长几只眼睛我也楞看不出来这是政治色彩浓厚的电影。浪费时间做一个政治狂热评论家不如去体会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

   小女孩最终也没有长大,也没有变成万众瞩目大家所期待的一个知书达理成功的人,对她来说家是一个包含一切但容不下自己的地方。虽然出生在一个白色恐怖环境,但一直不接受身边的人所做的,不听别人听的ABBA,BEEGEES,却特立独行选择IRON MAIDEN这样的音乐,与身边那些俯首称臣的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面敢于说真话的小孩子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父母不想让她有什么闪失,所以把她送到了欧洲。

   几年的欧洲生活之后,她也发现这种生活并没有一种爱能让她像在故土的感觉,人种的差异,还有被迫说出自己是法国人的话。几段感情之后,仿佛看到了真爱,但是慢慢相处发现,和自己想的还是差距甚远。置于舆论不管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


   我了解一些两伊战争的历史,也不知道小女孩所表达的视角是好是坏。我关心的只是她一生的颠沛流离,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开明的父母,正直慈祥且睿智的奶奶。
    
   在她成长的环境下面,接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街头朋克文化,还有一些聪明的举动,当我看到小女孩为了逃脱警察追捕而让另一个男人去坐牢的时候也不免感慨,幸运的是她被奶奶的一些话及时挽救了,没有继续错下去。
 
   每个人对自己的一生都有着最终的选择权。别人可能会说你的朋克音乐是噪音,流落的生活很差,跟老师顶嘴就是不对,离婚和放纵就是处在道德边缘。
    

   
   一生没成为万众瞩目光芒四射,课本中的成功的人,那么你想成什么。

 2 ) 看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说法语又变成电影剪了好多原来漫画中的情节。
而故事中说的那些伊朗的生活和主人公作为伊朗人的内心焦灼,还不是这类异国文学一贯的么。
没什么特别,只是说出外界一直以为并愿意看到和相信的“真相”,封闭、无自由、男女分隔不平等。
感觉这个主人公真是不讨人喜欢。
自私、自以为是,满嘴自由民主,逃往国外,遇事就跑回家,全靠有钱又有门路的老爸。
她没一个守得住的朋友,跟所有人都不亲(因为是伊朗人么),好像对所有人也都不好,
确实,对欧洲人来说她是伊朗人,对伊朗人来说她是外国人。
可这种人缘。。。也要从自己性格上找原因吧。。。
对她来说,感情的失败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女主人公的悲剧主题怎么都这样。

看过之后,全办公室的人都只想知道,她爸从事什么工作,是个什么人(她爷爷是王子)。

太法国了,以致难过不足以伤感,温情也不够暖人心。。。

 3 ) 文明的阵痛


文明的阵痛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宗教绝无强迫。
——《古兰经》(第二章第256小节)

浓郁的波斯细密画美感、舒缓的中东音乐,黑白动画片《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一个伊朗女孩的成长史。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成长经历,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人民起义、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由此这部玛赞·莎塔碧的自传体漫画电影承担起它几乎无法承受的文明阵痛。
这是一部政治片或文艺片,轻松的漫画形式已盛不住那沉重的内核,以致作者不得不在影片中穿插这样一些话来鼓舞起观众的勇气:“是恐惧让我们失去了信心,我们要勇于面对”。观看这部外国影片,我竟丝毫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片中那些只有十四五岁的年轻纠察队员查禁酒的粗暴行为让人联想起中国文革时代红卫兵的打砸抢,二者都以革命之名,不过,一个是无产阶级大革命,一个是伊斯兰革命。
据说片中的画面是玛赞一笔笔手工画出来的,在电脑时代,这让人惊奇。更有意思的是,画家当属伊朗人中的异议分子,笔下的画面却那么传统,让明眼人一眼看穿她对细密画这样一种有着八百年历史的伊朗乃至整个中西亚绘画传统的钟情。细密画受到伊斯兰教苏菲派“人主合一”学说的深刻影响,但玛赞却敢在片中对宗教采取一种审视甚至调侃的态度,这会让那些原教旨主义者十分的不满。其实,即使是对苏菲学说,某些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者也是无法做到宽容以待的,这是多灾多难的穆斯林的悲哀。但画面中只有黑白二色,却是对鲜艳亮丽的细密画的背叛,在细密画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由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的幻想世界,那些信仰虔诚的细密画家们毕其一生执着地绘制真主眼中的世界,土耳其诺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畅销小说《我的名字叫红》很生动地描写了这群细密画家,玛赞与他们同又不同。黑白二元对立是那个特殊时代的背景色,也是作者玛赞的性格特点,沐浴过西方文化的她将复古视为倒退,对此感到出离的愤怒。她是在利用细密画的抽象化特征使自己的故事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魔力,她对发展与民主的思考也足以引发所有人的遐思。
别怪那个叫玛赞的伊朗女人偏激,她见证与经受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几乎被逼疯。我是为之动容了,也许因为我本就是一个软弱的书生。看到影片里那些身处地下、躲避专制迫害的伊朗共产党人时,我不免生出一种旧日的悲情,毕竟我是一个接受了正统红色教育的人,那是我无法摆脱的烙印。当女共产党员卢法站在绞刑架下时,我心一颤;当年幼的玛赞在课堂上勇气十足地站起来质问宗教老师:“我的叔叔在沙赫(注:国王)统治下被关进了监狱,但是却是这个新政权绞死了他……”,我同样发问了。小玛赞的共产党叔叔鲁戈什被绞死了,需要出国治病的戴勒叔叔也死了。杀死他的凶手除了身体的病症之外,还有拒绝发放签证的官僚体制和革命难以避免的异化。革命的到来是为了拯救人间的苦难,却在激进狂热的催眠下变得冷漠、无情与麻木,所有抛弃了人道主义的革命最终将身败名裂,这种屡见不鲜的教训应该为世人吸取了。
有一段对话让小玛赞铭记终生,那时伊朗正经受着两伊战争的蹂躏,国内的政治清洗又让人们人人自危,德黑兰的街头白雪皑皑、寒冷萧条。玛赞与奶奶关于战争的话题被一个卖小吃的老头听到,老头无奈地说了一句话:“愿主阻止那些野蛮的行径。”“愿主听到你刚才的话。”奶奶回答他。有心人是可以听出话音中的暗讽的。作为抚慰心伤的宗教不应包打天下,不应承担过多与之无关的内容,让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只有如此,高贵、纯洁的精神信仰才能免受污名化。
电影故事起自成年后的玛赞在法国机场上的回忆,她想回家了,却没有签证,不得不一个人坐在候机大厅一根根的吸着纸烟,吞云吐雾中往事也如烟浮过脑海。最终她没能登上飞机,落寞地搭出租车离开……这样的结局让人想起伊朗著名诗人导演阿巴斯一部影片富有诗意的片名《何处是我家》。流亡在外的和待在国内的艺术家都在思考同一个人类难题,却都没留下答案,这当然不只是他们个人的困局。
从历史上看,每个文明体都面临过命运的抉择,是进行勇敢的转型,还是抱残守缺、继续沉沦,考验过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古老文明。转型中的阵痛在所难免,而阵痛中的批判和反思恰是一个民族具备强劲生命力的表现!因此,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是对伊朗的反动,我觉得无论作者目前的政治立场如何,都不影响她作品的伊朗文化属性。就像当年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曾饱受国人的非议,现在却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了。
就像影片所说,国内情况在90年代已有很大改观,伊朗人拥有了更大自由度。进入新世纪,玛赞这部注定要在伊朗引发争议的电影在全球上映,她更不敢回国了,但事实是伊朗政府并没有为难她那些留在伊朗国内的亲戚。
安然 2008-2-20

 4 ) 伊朗人眼中的伊朗

看这部电影时我刚刚结束了在伊朗的一个半月旅程,在游览波斯古迹和清真寺之外也已经亲身经历过伊朗的反政府游行、警察执法、全国断网,与很多鲜活的年轻人和偏保守的中年人交谈过,在我印象里这个原本只在新闻中出现的国家现在变得十分立体。在看本片时Marji和她的家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这不是西方人眼中的伊朗,他们让我想起了一路上真诚交流过的无数的伊朗人。影片结束后一查,这是伊朗女插画家的自传式电影,影人照片里的女人就是Marji本人。

当然我的看法还是存在一定偏差的,与我交流过的都是至少会讲一些英语的伊朗人,这通常意味着受过良好教育,家庭条件中上,和影片里第一视角的伊朗中产家庭重合,因此会感到更多共鸣。我对伊朗的印象也更加倾向于这个群体。

1、巴列维王朝

现在回头看可能觉得巴列维王朝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时期了,富裕家庭出身的Marji几乎在“何不食肉糜”的天真无忧中度过了童年的最初十年。两代国王都相当西化和现代化、崇尚西方工业模式,这个时期的社会也比较世俗,女人们出门是不强制戴头巾的,穿着和男女之间的距离也比较随意。但尽管巴列维王朝推进了伊朗的社会进程,受益的仍多是中产以上阶级,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政府腐败独裁、国王自身维持着奢侈生活、底层人民和宗教人士在积蓄不满。而巴列维国王以让渡石油资源获得美英支持的立场成了革命的导火索。影片里的父亲和朋友说这样的政体不会长久,但他们也不知道伊朗究竟会向何处去。

2、伊斯兰革命

Marji的父亲兴高采烈地看到国王政权被推翻,认为国家终于走上了正轨。Marji的家庭深受共产主义影响,有着“人民会掌握政权”的美好愿望。反抗中被士兵射杀的年轻人,被释放的处于边缘的共产党人,自以为在主持正义的残酷儿童…在沙赫倒台后几个月的短暂和平中充满了不安定。政治集会如雨后春笋,这代价昂贵来之不易的自由却没有保持多久——人们以99.99%的投票率参与了建立伊斯兰共和国的民主投票。Marji的叔叔还在辩解说这只是转型期的阵痛,大半国民未受过教育,民族主义与宗教信仰才能使人民凝聚在一起。然而他天真的理想还是落空了。

在看这部电影前不久刚好在读奥尔罕帕慕克的书,他来自更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的上流家庭,书中写到“我们把虔诚与贫穷画上等号,却从不敢高声说出”…“我与土耳其世俗中产阶级的每个人共同惧怕的不是神,而是信奉者的狂热。” 与伊朗的历史互相映照着让人心惊。

3、霍梅尼时期

在外流亡十年的霍梅尼成为革命的必然领袖,得到人民空前支持,以几乎神话的地位建立了稳固的政权。革命卫队铁血清扫反革命分子和异见人士,内乱严重消耗着伊朗,高压政策致力于消除世俗主义和西方文化影响,同时女性的地位大幅降低。沙赫政府统治下处死了3000人,新政府时期则死了30万人。在此期间发生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危机等标志性事件,还有漫长的两伊战争。

Marji在社会剧变中开始了她的青春期:年轻女孩子们被强制带上面纱头巾出门,遮住头发和身体的每一处凹凸轮廓,在空袭、物资紧缺和反美宣传中度日,却仍热衷西方朋克乐队,偷偷在市集中买下英国重金属乐队磁带,在警察抽查中赶紧倒掉家中自酿的葡萄酒。因为Marji生长的环境让她对新的政府充满太多疑问,父母担心她也会像另一个年轻姑娘一样被革命军人强奸夺去童贞后处死,忍痛将她送到维也纳读书。

4、哈梅内伊时期

这也是我们今天能用双眼确认的伊朗。社会在极端宗教化中挣扎出一丝呼吸的缝隙:尽管妇女在公共场所仍然被强制带上头巾,但头巾下露出大量染着红色、紫色、绿色的额发;伊朗家庭的自酿酒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在没有警察的海滩上,大胆些的伊朗姑娘也会享受海水浴;年轻人们激进地向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伊朗的新一代有大量并不虔诚信奉宗教的伊斯兰教徒;街上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游行、燃烧的车辆、带着防护面罩盾牌严阵以待的警察们…最近的苏莱曼尼和民用客机事件让政局再次动荡起来,谁也不知道20年后的伊朗会是什么样,只能怀着最好的祝愿深切地关注这片承受太多痛苦的土地。

5、说回电影

电影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Marji的奶奶,一名智慧优雅的老妇人,她教导Marji不要对暴行怨恨或报复;永远保持自尊和自我(integrity);是恐惧让人们失去知觉变成懦夫;在任何环境下记得自己还有选择。

我不太喜欢说这部电影是“我在中国长大”的调侃,诚然有不少让人联想起我们近代史的场景,但简单粗暴地说“哈,这和中国一样”只是一种傲慢,诉诸情绪的愤世嫉俗并不负责任。伊朗不是中国、朝鲜、古巴…它有自己独立特殊的发展进程,有动荡地不知往何处去的迷茫,有激烈的阶级冲突和更加暗潮涌动的宗教冲突,有太长的阵痛期,有明显并不安定的现状。把目光放在这样的国家上,实在应该多一分真诚和虚心去了解,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简单归类。

 5 ) 假借东方人的嘴,来说西方人眼中的伊朗(我们看的多了)

让我有些许失望的片子,嗯,可能因为我是中国人,片子的女主和早期那些新中国第一批出去艺术者的作品并无二致,在伤痛中迷茫,变成了香蕉人。可是,不得不说他们其实依旧是那个时代最幸运的人,但不是说所谓的艺术,就是在不断剖析和挖掘自己的伤口。
很遗憾的说这部片子依旧是在迎合西方人的口味,当然,这可能也是无奈的,可能想要在那里获得关注,必须用这样的故事来博人眼球,都30多年了,还是这样的老套路。充斥着莫名的对战争、人权主义肤浅or根本故意肤浅的理解!对伊斯兰人的头纱问题,也粗暴的和妇女解放连接在一起。很显然,伊朗不是地狱,就算当时是,现在肯定不是,就算现在也是,那么地狱里的人在挣扎的并没有被关注,我只看到的是边缘人的放逐。所谓的经历过革命和战火的伊朗背景,并没有让在维也纳的marjane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充其量就是一个留学生在他乡的故事,而这样的人,在中国一抓一大把!很容易理解这部片子为什么给伊朗当局禁播,作者说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无罪,可惜,不小心被人包装成民主战士了!西方人就喜欢这样的主儿。

 6 ) 我在北京长大

《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的导演之一玛嘉·莎塔琵在伊朗长大,这个故事差不多就是她的自传。此时的玛嘉已经三十九岁,在法国安居乐业,创作的漫画不仅畅销还获过不少漫画奖项,本片改编自她的漫画,去年荣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马上迎接她的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对于同样成长于穆斯林家庭的我来说,影片中的亲切之处却不在于宗教氛围,第一次看无字幕的法语版本时看着那个活灵活现的幼年玛嘉在黑市买“铁娘子”的磁带就想笑,想起高中时在西单买打口带,同样是“非法”的买卖,其中蕴涵的普世的青春期叛逆把戏,玩味出西方音乐中流行的叛逆乐趣,透着少女的可爱,等到有字幕下时再看一遍又是另一种滋味。这个世界的人们、国家、女人共通之处太多了,很多经历都是共通的,革命在记忆中就是幼年时的狂欢,大人们的各种表情、言行在孩子的眼睛里有些很可笑,有些无法理解,无法感同身受,又潜移默化在成长之中。同影片里的小玛嘉一样,一个国家的变化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改革、经济发展,都在我个人的记忆之中,生活的细微之处,印刻出万千图象,其中深入心灵的无所依存没有归属的感觉又是那么相象,同样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中长大,幼年时正是本土文化青春蓬勃,外来文化如潮涌来,紧接着是随着社会变迁潮来潮去的文化现象。曾经是小女孩的时候父母好似潮流青年带来各种新玩意,聚会周周有,幼儿园听着大人们搬来的录音机播放着台湾歌曲,看着各种充满新思想和旧传统的动画,穿着香港电影里青年们身上的喇叭裤,到小学时邻里“不良青年”唱起了崔健,大孩子炫耀杰克逊肤色还健康时出的磁带,书店里总有让人新奇的书籍,人们幻想着一个美好自由每天都在更新的外面的世界——西方……回首已成往昔,今天的我和那个坐在飞机场里的伊朗女人一样,停留在那个心里有个机场的时代,也黯然于那个机场的虚幻,护照和签证的实际。共产主义依然是童年时天真而幼稚的幻想,资本主义在经过了青春期后还是那个充斥了物质和自以为是的无聊资本主义,外面的世界如同青春幼稚空有身体欲望的男孩,让简单的少女迅速成为一个懂得妥协而内里坚定独立的女人,又在妥协之后在婚姻中的遭遇里明白童年时梦想的可贵。不同的是,我没有经历过伊朗女孩在机场的来来回回,我始终在开篇的那个机场里,象前苏某个喜剧电影里困于机场的倒霉蛋,现实和内心中的机场重叠于接人的时刻,空有等待,没有玛嘉的机票,没有玛嘉的护照,我的住处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膨胀迁移到远郊,每天都能从窗口看到飞机从天空飞过,没有玛嘉兜转于天空往返于机场的轨迹,没有玛嘉对渐近理想中共产主义世界的找寻,眼瞧着此时的周遭正在兴起的极端民族主义,向往下潜于低处的低处内心中的内心,失落愤怒小心地诉诸于键盘连接的网络,沉溺于网络中下载的声光影像传递来外面世界的幻象,碰撞于显示器外充斥了整个房间的现实,幻象逐渐也失去了魅力。离了婚的玛嘉在法国暂时落脚,我还未婚却已经象个老妇对婚恋看得很淡,理想虚无连飘渺都谈不上,心态随着飞速发展的经济迅速成熟,内心却愈发空虚。曾经头脑里也经常在闲暇时跳出漫画式的想象,一些与生活有关无关的联想,简单离谱的构思,逐渐化成乘坐公车时对车窗外实际存在的景观的思索,这些想法都快速滑过视野,直到每天疲倦得坐上车就闭着眼睛睡上一觉等着终点时听到售票员高声报站时再睁开眼睛。

电影做为艺术中的一种与我的生活越来越紧密联系起来,也越来越数学化了,镜头要分解开来看,空格键随时暂停暴风影音里的声像,对白在字幕里,资料在百度里,WORD工具控制每篇稿件的字数,越来越不艺术,又要艺术。一切都是设计出来的,这一篇也要设计,要设计得似玛嘉在影片中的构思,但不可能,我没有那个底蕴,没有那份成熟而纯真活泼的心态。

同是穆斯林家庭,我的父母更知道共产主义,和玛嘉父母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伊朗大逆不道得信仰共产主义不同。我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来源于资料,而不是父母,幼年生活中我对于宗教了解的只有禁忌,没有其他。搜索这个片子的背景资料时我才了解到波斯的细密画,玛嘉意识流的表述透着细密画行云流水的细腻,通透出作者个人,画风中又很机智地运用了表现主义,这个我到是一眼看出来了,对蒙克的《嚎叫》我更熟悉,玛嘉的命运即将与维也纳牵连时路灯扭曲成嚎叫,直到空袭如哥斯拉降临,小玛嘉小小年纪就表现主义起来,现实如同表现主义般夸张,战争中集体倒下的士兵刀枪斜挺看上去象阿拉伯美术字中的一种。玛嘉用女人的机巧将政治历史渗透进一个女人成长的故事中,保持着天真小女孩的气质,纯真视角,漫画风格中暗含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画面中个人亲历的生活用多角度多视角表现,转述的部分全是平面化的侧面表现,混杂着浪漫想象的部分如同绘画,节奏明快如同阿拉伯美术中图案的线条节奏,黑白表现出伊朗女性的色彩,一个伊朗女性的叛逆在自嘲中解放。



TOM专稿  请勿转载

 短评

还算不错,老太太依然是电影的灵魂人物

7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推荐

虽不完美,但很多地方都让在异乡的我特别感同身受。忠于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也需要时间的打磨,自由真的有代价。无比思家,无条件对自己好的只有家人啊。

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黑白配色大爱,画风大爱,女主角大爱,自嘲大爱,配乐大爱,黑色幽默大爱,风格有范到要死,又不失深度与内涵,结尾还轻而易举地让我哭了……天啊一切都这么对我口味,能不能给六星?

13分钟前
  • kathyy
  • 力荐

欲自由,必自律。

1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没有庸俗的幸福,才有深刻的痛苦

16分钟前
  • 拾叁空城
  • 力荐

伊朗大院子弟的苦难呗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又是。一朵。颠沛流离。的。女子。

2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很遗憾,以影片的开头看来它简直可以媲美灿烂千阳这样的作品,可是到后面它沦为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矫情的血泪史,前后的厚重感和后面的严重脱节让优秀的动画设计都失去了光彩。政治斗争和摇滚都是人的两个极端,所幸我对他们全部都没有兴趣

28分钟前
  • 新西兰孙小社
  • 还行

像自由一样美丽

33分钟前
  • 苏更生
  • 力荐

看这部电影时我刚刚结束了在伊朗的一个半月旅程,在游览波斯古迹和清真寺之外也已经亲身经历过伊朗的反政府游行、警察执法、全国断网,与很多鲜活的年轻人和偏保守的中年人交谈过,在我印象里这个原本只在新闻中出现的国家现在变得十分立体。在看本片时Marji和她的家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这不是西方人眼中的伊朗,他们让我想起了一路上真诚交流过的无数的伊朗人。我不太喜欢说这部电影是“我在中国长大”的调侃,诚然有不少让人联想起我们近代史的场景,但不假思索地简单归类只是一种傲慢,诉诸情绪的愤世嫉俗并不负责任。伊朗有自己独立特殊的发展进程,有动荡地不知往何处去的迷茫,有激烈的阶级冲突和更加暗潮涌动的宗教冲突,有太长的阵痛期,有明显并不安定的现状。把目光放在这样的国家上,实在应该多一分真诚和虚心去了解。

37分钟前
  • 一文
  • 力荐

You will meet a lot of jerks in life. If they hurt you, remember it's because they're stupid. Don't react to their cruelty. There's nothing worse than bitterness and revenge. Keep your dignity and be ture to yourself.

39分钟前
  • 力荐

感觉和《天与地》很相似。本片可以说是漫画作者的自传,视野广阔,坎坷的经历令人感叹。法国不是美好的,可她依然回到了法国,伊朗不是美好的,但她依然说自己来自伊朗。

41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marjane的奶奶無疑是本劇的靈魂,在碳黑色戰火中散發著茉莉的芬芳,驅散迷惘與無知。

45分钟前
  • 安可期
  • 力荐

是恐惧让我们失去了信心,我们要勇于面对。

50分钟前
  • N次方
  • 推荐

简单朴素的线条与黑白画面与童年回忆的特质相契合,银幕中的世界时常被裹挟在一片黑暗之中,阴惨可怖。情感真挚,镜头语言也很有想法。但女主人公/导演对伊朗社会的描绘不够深入。在精英阶层无法完全摘去的滤镜中,真正的伊朗底层民众或沉默或消隐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偏于表象化的图景。(8.3/10)

5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加上书这是第三遍了,电影没有漫画来的好看。Marjane无疑是幸运的,不光她来自和天朝一样的样历史悠久神秘风韵浓厚的东方古国,同样经历“革命”推翻独裁又重回往昔,只是百万牺牲在战场上的普通人有哪个可以像她那样祖父是正经王子,一家人liberal的要死,说出国就出国呢,屌丝永远是屌丝,无论哪里!

55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07年法国票房前十、观众评价前十、媒体评价前十的电影。简约的形式与朴素的感情完美结合之作。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但依旧击中心灵,并非为了远方的战火,而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你从哪来?”—“伊朗”。

56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我的感叹是,这姑娘在伊朗时,由于社会的原因,什么都不能做,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但她生活还算积极,还有点追求. 到了法国,没人管了,反而消沉.最后因为男女关系而不能自拔. 没有限制,放纵的日子固然对外人很有吸引力. 真正过上的人可未必快乐.

59分钟前
  • bymbrofeng
  • 推荐

作为动画。。。做到特别到这个份上已经。。。不错,真好。。。深刻

1小时前
  • lisa|离
  • 力荐

是伊朗精英阶层眼中的伊朗,不是西方视角的伊朗,黑头巾下仍有自由不屈的灵魂。玛嘉的反抗仅流于对西方流行文化的追随,她家人给我的震撼更为深刻。无数死于新政府屠刀下,不愿苟活的革命者,那才是伊朗的脊梁。政变、革命与战争对于孩子来说,都太沉重了。

1小时前
  • 草木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