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战争

科幻片日本2013

主演:冈田准一,荣仓奈奈,田中圭,福士苍汰,西田尚美,桥本润,铃木一真,栗山千明,石坂浩二

导演:佐藤信介

播放地址

 剧照

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2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3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4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5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6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3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4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5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6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7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8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19图书馆战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6

详细剧情

进入正化年间(始自1989年),为了改善混乱堕落的社会风气,日本政府颁布《媒体良化法》,并成立特殊部门对所有可能影响世人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查封与销毁。可与此同时,言论自由也遭到粗暴遏制和打压。为了捍卫自由思想,名为“图书馆自卫组织图书队”的组织应运而生,他们为了保护书籍拿起武器,许多人为此献出生命。高中时代曾被视为“王子大人”的图书队员相助,热血女孩笠原郁(荣仓奈奈 饰)决意加入图书队,可是负责训练她的二等图书正堂上笃(冈田准一 饰)似乎总有意刁难笠原,而女孩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图书特殊部队成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笠原和堂上教官、同期手冢光(福士苍汰 饰)的友情和信任日益加深。未过多久,左右言论自由的重大事件到来,图书队和媒体良化队宿命的战争拉开大幕……   本片根据有川浩的“图书馆系列”的第一部改编。

 长篇影评

 1 ) 以荆棘捍卫理想——图书馆自由宣言

大概算是完结纪念(虽然写的时候才播了一半)。别看个标题就跑来嚎“设定好假呀”或者“堂上好萌呀”,给老子把滚动条拉到最底下去,看预言书《华氏451》!
——————
图书馆自由宣言 1979年修订

社团法人 日本图书馆协会
(1979年5月30日通过)

第1 图书馆拥有收集资料的自由
第2 图书馆拥有提供资料的自由
第3 图书馆严守使用者的秘密
第4 图书馆反对一切审查

【图书馆的自由遭遇侵犯时,我们团结一致,为自由斗争到底。】


这是架设于真实存在的《图书馆自由宣言》上的,近未来幻想物语。

【奔跑吧,热血娘!】

2014年,高中女生笠原郁在书店里为一本等了十年才等到续集的童话感动落泪,却正好遇上良化队例行审查。笠原宁可被当成小偷也不愿交出书,幸好得到一位挺身相助的图书队队员解围,从此就把那名(既不知道姓名也不记得长相的)图书队员当作自己的王子,并满怀着对王子的憧憬,在五年后成为了关东图书队的一员。

这个看起来很少女漫的开头,却有一个一点都不少女的背景设定:所谓“良化队”,顾名思义就是《媒体良化法》的爪牙,而《媒体良化法》的要旨,则是打着“取缔毒害青少年的不和谐出版物”的旗号,对已出版的书籍肆意检阅查封。为了与之对抗,旨在保护书籍与维护图书馆自由的《图书馆法》应运而生,两法并行三十年后,“良化队”与“图书队”的对抗已经演变为经常性的武装火拼……燃烧没?沸腾没?感受到“有害书籍爱好会大战忧国骑士团!”的火热气息没?

女主角笠原郁,是时下动画片里少见的泉野明TYPE的姑娘,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典范:一头短发,大大咧咧,运动万能,热血白痴,而且竟然还身高170(笠原:“而且”和“竟然”是什么意思啊!)——所以外号“山猿”,也可以叫她猴子。凭借卓越的运动能力与满腔热情,她成为了图书馆精锐部队“图书特殊部队”的一员,然后,理所当然地……“青春!热血!梦想!爱与和平!《白痴新人笑话大全》就此展开!”

因为不熟悉图书馆业务被魔鬼教官和精英同期生骂,眼泪一次次流下来;在例行“迎新”活动中给了前辈假扮的夜袭大狗熊一记颜面直击,成为图书队“杀熊”第二人(第一人是当年面对“狗熊”时作出了与笠原一模一样的反应的堂上教官);由于爹妈来袭,哦不,来参观图书馆而手忙脚乱破绽百出四处求援,力图假装自己只是一个最普通最普通的图书馆馆员,而非图书特殊部队的杀熊女战士;在书店里遇见良化队又在欺负小朋友,于是试图模仿她的“王子”拔刀相助,却忘了自己根本就还不够有资格拔刀的阶级……

但是!我们的《图书馆战争》,它其实并不是个描写“空有理想的热血新人从看似世故懒散的前辈们那里学会真正的爱与勇气”的励志故事,而是一部讲述“热血母猴子进了猴山”“强中更……哦不,猴中更有猴中手”的动物题材武打片。真的。

在图书特殊部队队长,豪放中年打架男玄田龙助的领导下,图书队连“当街与良化队肉搏引来路人围观”的事情都曾经发生,相比之下,笠原耍帅失败的那一次情况实在还算温和——只不过原本是堂上接到笠原的电话,得知这个白痴想学“王子”的样子,将良化队打算从孩子手中夺走的书籍以图书馆的名义接管,却被敌人“教育”她“你阶级还不够”(接管图书至少必须有“图书正”以上的阶级,而笠原是图书士),于是堂上与玄田队长一起打算去给她收拾烂摊子并且向良化队员道歉,但最后却因为堂上看见良化队员欺负笠原于是当即热血冲头,演变成了两名二等图书正加一名三等图书监一起耍帅出示证件接管图书……无奈的是,主角永远是神经最粗的那一头,在堂上如此明显的关怀之下,笠原的思考重点却在于“那当年救了我的人他的阶级也没够嘛!”结果被她的魔鬼教官怒骂“那家伙只是个无视规章纪律的冒失鬼!傻瓜就别去模仿傻瓜了你这傻瓜!”……

【燃烧吧,少女心!】

这里且不剧透当年那个回去之后因为越级征选图书写了半年检查的笨蛋王子,单说被笠原视为魔鬼教官的男一号堂上笃,此人芳龄二十七岁,冷静果断,充满责任感,勇敢可靠,唯一的缺点或许是……身高165。

当然,剑心(158)、爱德(鞋跟+本人+呆毛=全长165)和亚连(168)的前例纷纷告诉我们,身高一米六五的男生其实也不算矮,堂上的悲哀在于,后有比自己小五岁却比自己高五厘米的母猴子的巨大压力,前有“已经二十七岁了再怎么发育晚也不可能现在突然窜高了……”的惨淡前景,于是初代“杀熊者”不幸就此沦为“臭脾气的矮子”。

其实总是板着一张臭脸、穿制服像东海林将司(那个尤其酷似东海林的蓬松发型或许可以像豆丁爱德的呆毛一样起到增加总高度的作用)、穿迷彩服像相良宗介的魔鬼教官堂上,当年也曾经是个冲动无大脑的热血白痴,而且同事、上司等人提供的多方面证词充分显示,他和笠原的思考方式(曾经)根本就是一个波长——杀熊就不用再说了,那次玄田队长带着图书队全员与良化队街头群殴的原因,其实就是交战中有人朝无辜儿童开枪威慑,导致愤怒的堂上从掩体里冲出来怒吼“谁干的!站出来!看我把他揍回老家去!”(然后就演变成了打群架)——五年后,笠原在良化队在居民区开枪时也跳了出来,说出了一模一样的台词。

堂上X笠原这对再明显不过的官配,因为是笨蛋X2附赠一个闷骚一个无脑属性,所以感情进展一直处于比中学题材的少女漫还慢的地步(喂现在的少女漫都可以第一回KISS第一本【消音】了好不好!),到目前为止的所谓让人心扑通扑通跳的画面,基本上都是笠原犯错,堂上怒吼,笠原落泪,堂上笨拙地安慰一下,笠原遇险,堂上救援之类,梦幻气息不重,汗水和硝烟的味道倒是比较浓。

猴子生动多彩的表情和动作之下,那颗发育迟缓的笨蛋少女心到底有没有偶尔扑通猛跳个一两次,说实话,很可疑。而堂上心里明明已经一再波澜万千了,却依然要死命维持严肃的魔鬼形象,不仅令人感叹他的辛苦,更要赞美Production I.G社的精良制作。极少走形的画面与丰富精致的细节,使堂上那张硬板着的脸上出现各种微妙或夸张的表情变化越发生动鲜活,也成了我们追看《图书馆战争》动画版的一大乐趣——不过说白了其实只是幸灾乐祸喜欢看别人倒霉吧(就好像当年特别喜欢看千鸟拿折扇殴打宗介?)。

“狗熊”夜袭事件之前,堂上多次私下请求玄田队长取消这个(当年因为“杀熊第一人”堂上才变成惯例维持下来的)例行活动;柔道训练前,女子组第一的笠原要找男同事切磋,堂上黑着脸赶开所有跃跃欲试居心不良的情敌候补(?)自己做她的对手;笠原为了加强业务水平奋力温习专业知识时,只有他注意到她因为奋力温书脸上长出了青春痘;被记者包围的笠原差点因为汹涌袭来的非议而失态怒吼的时候,堂上带她冲出人群,然后把宣泄情绪放声大哭的笠原的脑袋按在自己的肩膀上……破坏气氛地问一句,那个……当时的身高差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踮脚?内增高?站台阶?

令人欣慰的是,笠原的双亲来袭之际,广大“矮子X猴子”派观众纠结的内心终于在身高问题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准)岳母比(准)岳父高!(准)岳母比(准)岳父高呢!555堂上你嫁得出去了笠原家的女人都是矮子控!”(可身高都属中等的这对夫妇到底是怎么养出如此茁壮的一只猴子的……)

但令人扼腕的是,堂上这个假装冷静成熟的蠢蛋在与(准)岳父坦诚相见共浴澡堂之际,在(准)岳父不动声色地问出不知决定过多少无知男青年人生的名句“你觉得我女儿怎么样”之时,居然在“她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部下”这句本来就很蠢的回答后面加了更加无可救药的四个字,“手冢也是”!?(准)岳父最后能在分别时抓着堂上的手郑重吐出“小郁就拜托你了”这决定命运的几个字,真不是因为对高个子男人的同仇敌忾么?

附带一提,那个可能会被同仇敌忾的高个子男人是手冢光,图书馆协会会长的儿子,22岁,身高180,精英,万能,完美,高自尊,唯一的弱点是恐高。

或许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在中学乃至小学时代都奔忙于拯救世界的缘故,如今的许多漫画和轻小说里,普通正常的社团活动、校园爱情、学习做人、处理人际关系和填补内心空洞什么的,都被推迟到了大学,甚至大学之后。既然《蜂蜜四叶草》里能有二十二岁的萝莉,《图书馆战争》里自然也就能有二十二岁的低情商天才少年手冢——但是情商到底要低到什么地步,才能因为教官说了一句“你要多向笠原学习”就跑去跟人家告白说“我有个提案(提,提案……),请和我交往吧”?

一回合之后,在白痴猴子动用从猴爪到猴毛的所有细胞一起努力思考之后,在手冢与堂上交换了一些不着四六的恐怕只有低情商如手冢听了才意识不到“啊这家伙是情敌么”的对话之后,得知手冢告白理由的笠原怒吼“喂其实你喜欢的是教官吧!”,手冢也自己给自己发了“朋友卡”,就此从情敌A转型成又天然冷又天然呆的冷面笑匠,在笠原的爹妈来袭之际还十分GOOD JOB地扔出了一句“听说你父母来了?节哀顺变。”

这么三个白痴的连三角恋都算不上的爱情故事(手冢你喜欢的到底是女主角还是男主角啊!),势必需要“傻瓜主角身边的聪明朋友”适时点醒,然而不幸的是,今时今日,“聪明 ”一般都被直接解释为腹黑,而腹黑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喜欢袖手旁观看好戏。

女方亲友是笠原的室友柴崎,美其名曰情报贩子其实就是八卦女王,在寝室里每天都戴的不同款的休闲眼镜还是现实中的某眼镜制造商打在动画里的软广告。男方亲友则是导致许多女生当初决定要追《图书馆战争》的重要理由:石田彰配音的笑面腹黑美青年小牧。柴崎会在笠原烦恼于手冢的告白时冲到宿舍阳台上大声喊“纯情少女!我发现了一个纯情少女!”,而小牧会因为看见堂上接笠原的电话时表情有异于是跟过去看热闹。但其实也不能怪这些损友太缺德,谁叫自打笠原在面试时讲到王子大人导致全场哄笑的时候开始,自从巨汉队长玄田为了看好戏招收笠原入队又为了看好戏把她分到堂上手下之后,“矮子+猴子”的笨蛋X2组合就已经成了图书队的一大名产或者说休闲娱乐呢?

【战斗吧!图书馆。】

在政治手腕、战斗过程等等细节上,《图书馆战争》常有相当精细的设定与剧情安排。对于《媒体良化法》与《图书馆法》的设定,其实也有动画中没篇幅去提的背景:《媒体良化法》成立的真实动机,是为了保护部分政客个人利益(真是越看越像银英里那个由某政客幕后支持还没事干焚书玩的忧国骑士团了……),但由于在日本一旦立法就不能废除,想要与《良化法》对抗,就只能依仗另一部能与之抗衡的法律,即由《图书馆自由宣言》引申出的《图书馆法》。

当然,从常识上来说,一个和平、稳定、统一的国家内部很难有可能出现两支彼此对抗的独立武装,这也是《图书馆战争》的背景设定最为人诟病之处。就连故事里的小牧自己都说“我们的社会因为政治策略的复杂交错才变成了这样,要是被一个身处没有‘媒体良化法’和‘图书馆自由法’世界的人看见了,反而会觉得滑稽可笑吧。”——而当时他正与笠原一起躲避良化队的追击,保护一本被称为“预言书”的重要书籍:美国作家雷•布雷德伯利的《华氏451》。

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华氏451》的男主角蒙泰戈是一名消除队员,十年来一直做着焚烧违章书籍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一名少女,并通过她认识了其他人——一些被称为流浪学者的人,他们沿着废弃的铁轨逃亡,每个人负责一字不漏地记住一本书,通过这种方式,将已经被毁掉的书籍留存给未来。

这本书或许就是完成《图书馆战争》的世界观的重要灵感来源,而籍由图书队员之口提起它,将它作为“预言书”来珍视与保护,则显然是再诚恳不过的明确致敬。知道有书被烧毁、可以通过记忆拯救被毁掉的书是一种幸福,远胜过《1984》里的情形:你不会知道,也不会记得有些书已被篡改,也不知道并且不记得有些书曾经存在。

《华氏451》向来被归为反乌托邦类小说,但与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我们》和《美丽新世界》不同的是,它并未详细描述那个需要烧毁所有“违章”书籍的世界的背景设定,只是用诗一样的文字举重若轻地讲述着深远的预言。而《图书馆战争》真正想要描绘的,当然也同样不是那个并行《媒体良化法》与《图书馆法》的年号为“正化”的日本,而是用极端化的故事背景与激烈的剧情冲突来突出的主题:少女的成长是主线,对书籍所担负的知识与自由的珍视、守护与向往是主题,同时更有蕴藏在故事设定本身中的隐喻:

《华氏451》中,用来销毁书籍这一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的,是文明的起源,火。《图书馆战争》中,用来保护书籍的,是暴力的道具,武器。

用为人类带来文明的火焰,去焚毁智慧的结晶,文明的火种;以最野蛮的工具和手段,来捍卫知识的果实,蛮荒的启蒙。这不是寓言,是千百年来反复上演的文明进步与倒退的历史,更有千百万人投身其间,将书籍伪装成废纸,把文字隐藏于图案,用童话来装载讽刺,以荆棘去捍卫理想,用血肉来代替护盾……不是为了战胜什么,推翻什么,只是想要保护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自由,并将这些珍贵的礼物传承予未来。

原本可以言尽于此,但最后,我还是想以那本“预言书”中描写流浪学者们的一段话做结:

“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象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头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但他们克敌,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附:由日本图书馆协会自由委员会官网提供的《图书馆自由宣言》中文版http://www.jla.or.jp/jiyu/freedom_chinese.html)(这个中文版是中国人翻的,翻译得太和谐啦!文首那个“斗争到底”的版本才最准确也最燃。)

 2 ) 图书馆战争

好莱坞的动画以拟人化的表情著称,而日系的动画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风格。所以我一直比较喜欢日系的动画。而在日系动画里,我则偏爱那些画风简单,清新自然的作品。比如宫崎峻的《龙猫》《回忆岁月的点点滴滴》。其实他的动画里除却少数部分,比如汤婆婆的住所、以及哈尔老师的宫殿用了大手笔去烘托那种华丽,其他大多都是简单的线条朴素的构图。哎,改天一定要细细写一写他的所有作品。

之前我写过一个《跨越时空的少女》走的也是画风简单,清新自然的路线。今天要说的这部也是同一个路线。可能相比来说,《图书馆战争》的构图更为简单,人物线条用钢笔构勒,有些画面甚至可能略显粗糙。但是依然是一个值得一看的作品。

准确说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个13集的电视剧。剧情很简单的,说是在某某年的日本,为了扼杀自由的声音而通过了一部法律《媒体良化法》,借此可以以“良化”为借口清除不一样的声音,甚至可以使用武力。同时,为了对抗这个不公平的法律,又通过了另一个法律,即同意图书馆成立武装部队,以保护图书馆内的各种资料。从此,图书队和媒体良化委员会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女主人公笠原郁是一个1米75高的姑娘,有男孩子的性格,留着利落的短发。她小时候曾为了保护一本书而与良化队抗争,力有不支的时候,一个图书队的队员如白马王子般突然出现,保护了她和那本书。自此她立下了进入图书队的志愿。

入队后与魔鬼教官堂上结怨,那是一个比她还矮一个头的暴脾气男。想也想的到结果,魔鬼教官其实一直偏爱笠原,一直保护她照顾她,原来他就是当年的白马王子。在战争中,两个人渐渐了解到相互的心意,克服一切一起坚强的面对着未来的坎坷。

据说小说还在继续写,不知道动画会不会及时跟进。

其实看了已经很长时间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突然想起来写这个。是其中的什么打动了我?或是与我今天的心情有契合之处?简单的故事,简单的音乐,简单的构成。连人物性格都是简单明了、一望即知的。有什么不一样?大概是那种对目标的坚持吧?

面临极大的压力时,人通常会经历坚持、绝望、反弹、再绝望的过程。强悍一些的,会有二次反弹三次反弹,柔弱一些的可能就在某一次的绝望中放弃了。但人又是奇怪的,当你知道有另一人与你同样的处境时,你就会变的较坚强。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当你知道有另一人也在黑暗中行进时,即使看不见他,你也会平静沉着起来?

我们究竟是被压力打倒的?还是被孤独击败的?难道说“不孤独”才是使我们强大的真正秘密武器。人是社会性动物,被认同的需要充斥着我们的全身。哪怕是只被一个人认同,都会给我们强有力的支持。真正孤独的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我们的心灵。

在这样一个流行速食的年代,拥抱随时可以找到,身体的饥渴太容易解决。不要呲牙,你去浏览一下网路,到处都是“寻找陌生人”“五分钟的拥抱”这样的活动。看的多了,我不禁瞠目结舌,现在居然有这么多人孤独而彷徨着。可往往在解决身体的饥渴的同时,却反而带来更大的心灵空虚。SO,how to 办呢?

没想到战争反而解决了人类心灵的问题。那时候,生存成为唯一需求,谁还管你是否孤独。虽然图书馆战争,不涉及生存,其目标也一样简单而直接。当人全身心追求一个简单直接的目标时,生活线条反而变得清晰明确。

那么你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

 3 ) 能不能 别这么浪漫

       去年的十月新番《战斗司书》给了我对二次元世界里“图书馆”的第一印象:古典、华丽、包容、浪漫、充满人文气息。还有……“独立”。
    《战斗司书》中的“书”是记载人生前记忆的石砖,阅读方式是触摸。这样的设定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武装司书们崇高的地位和使命——保护那个属于过去的世界,当然还有眼前以及未来。因此他们不惜系牺牲一切,乃至和创造他们的露露塔为敌。看过小说应该知道露露塔的实力即使集合全人类的力量也难以企及,但武装司书背负“正义的伙伴”之名,最终无所畏惧地消弭了露露塔沉淀几千年的“绝望”,从而让世界免于毁灭。
        对,不是军队,不是政府,更什么某个高高在上的领袖,只是几个强化了战斗力的少年、少女、阿姨、大叔拯救了世界并且我更愿意相信,对自由和幸福的无限向往和坚定信念,才是他们做到这一切的关键。
        
        
    回过头在看06年的《图书馆战争》,依然有莽撞的热血的或是美型的傲娇的少女,依然有帅气的严厉的或是好言的智慧的上司,图书馆依然傲然独立,自由和幸福依然是人们的追索之物,咖啡从现磨到速溶,依然有阵阵醇香。不见了北欧风格的石结构城堡、雕花的窗棂、回旋的楼梯,随意的穿着,取而代之的是庄严的现代建筑、太阳炙烤下的训练场、略显破旧的食堂、帅气的绣着洋甘菊的制服。
    这就是图书队员和良化队员驳火的战场,这就是守护自由的最后阵地。
        
        
    既然十一区能存在《银魂》、存在《日和》,那存在《图书馆战争》也并不是一件太值得惊奇的事。但如此设定,至少对来自天朝的我们,多少有点振聋发聩。位于亚洲东部的这块土地对扭曲甚至扼杀文化,素来有不手软的传统。印刷术发明之前,焚烧是最简单粗暴却也立竿见影的方法,谁都不知道我们现在看的儒家经典是不是和《共产党宣言》一样相比德文原版早已面目全非。面对不利于巩固自己统治的各种文化和思潮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统治者采用了修正、扭曲、煽动、掩盖等等各种手段,让本来就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翻身的广大老百姓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聋子、瞎子。于是君主专制如此丑陋不堪却能在中国延续二十个世纪。背负着无数英烈洒下的热血,我们在世纪中叶时隔一百余年再次成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以为自己和国家都站起来了。可在封建社会尚能于荆棘丛中顽强发展的文化却久久睡去。多么讽刺,让新中国走上弯路的最大责任人居然也曾经是一个对新文化充满理想和憧憬的进步青年!让新中国受伤最深的十年居然被堂皇地冠以“文化”之名!
    一直到今天,我们获得了所谓自由了么?自由?是在“东风”导弹和“歼11”战斗机保护下的不受别国侵略的自由?是不受当权者肆意课税和征用的自由?还是自主选择谋生道路而不是被迫走规划好的人生道路的自由?我们只是要拿掉眼罩,摘掉耳塞,做个耳聪目明的人,享受这世界上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自由。很遗憾,我们不能,而且,我们也无法为此一战。
    所以,这就是我们喜欢上《图书馆战争》的理由。每个动漫作品都是一个世界,那么至少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看着许许多多人们为了自由而战,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赢了,这会是一副怎样耀眼的光景。
        
        
    笠原郁死死抱住那本童话不放,是因为那本童话已经让她等了十年;笠原郁立志成为图书队员,是因为同样在那个夕阳刺眼的下午,一个高大的背影挡在了她身前,遮住了阳光,却遮不住笠原郁傻傻的眼睛里,虔诚的光。
    直到新的一轮阳光洒向挥汗如雨的训练场,我们才发现,原来笠原郁的身型竟是如此魁梧,那位“王子殿下”却远没有那个背影来的高大。无妨,如此题材自然不能再照搬传统的英雄美女形象,笠原在加入图书队时,想必根本没有考虑过性别,纯粹是出于对王子殿下的痴想。
    这是何等浪漫。
        
        
        
    笠原郁虽然参了军,但她依然是一个女孩,要强的,脆弱的,热血的,机智的,会把那本堪称和她的“王子殿下”邂逅信物的童话书放在枕头下,会一边忍着眼泪一边自言自语“请不要对我这么温柔”的少女;堂上笃现在是个严厉的教官,但他同时也是个细腻的,鲁钝的,柔情的,刚毅的,会在和笠原的父亲交谈时支支吾吾,会冒雨地冲到高档餐厅抢回自己爱护的女孩的三十岁不到的青年。然后自然而然地,堂上身边有喜欢捂着嘴笑喜欢叙说故事的小牧,笠原身边有智慧和美貌兼备的腹黑女王柴崎和除了惧高其余全能的可靠的手冢,他们的头上有玄田队长稻铃司令,他们的身下有无数的百姓无数的书。至少在那个架空的日本架空的关东地区,这些看似普通人承担起了维护自由的重任。
    这是何等,何等的浪漫。

 4 ) 图书馆自由宣言

图书馆自由宣言(1979年修订)
社团法人 日本图书馆协会
(1979年5月30日通过)
为具有基本人权之一的认知自由的国民提供资料和设施,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任务。
日本国宪法基于“主权在民”的原则。为了维护和发展国民主权的原则,保障每一位国民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即保障国民的表现自由是不可或缺的。
认知自由,与保障表现者的自由二位一体。因为只有保障了认知自由,表现自由才能全面确立。
认知自由还与以思想自由为基础的所有的基本人权密切相关,是实现对这些基本人权有效保障的基本条件。因此,正像宪法昭示的那样,全体国民必须为捍卫认知自由而不懈努力。
所有国民都具有随时获得需要的资料并加以利用的权利。全社会来保障这种权利,就等于保障了认知自由。图书馆正是承担这种职责的机构。
图书馆不受权力的介入和社会压力的左右,它依据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包括图书馆间相互合作在内的图书馆的整体力量,将收集的资料、完善的设施提供给国民利用。
在我国,不能忘记曾经出现过的历史事实:图书馆非但没有保障国民的认知自由,反而作为对国民进行“思想善导”的机构,起了阻碍国民认知自由的实现的作用。图书馆必须在反省历史的基础上,捍卫国民的认知自由,并把这一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广和发展下去。
所有国民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因种族、信仰、性别、年龄或其他原因而有任何区别。
对外国人,该权利同样受保障。
提出有关“图书馆自由”的基本原则,目的是为了保障国民的认知自由,因此,它适用于各级各类图书馆。
为了完成自身承担的任务,图书馆确认并实践如下事项:
第1 图书馆具有收集资料的自由。
图书馆作为保障国民认知自由的机构,应当对国民所有的资料要求作出回应。
图书馆根据基于自身责任制定的采集方针进行资料的选择和收集。在选择和收集时:
(1)对有多样化的、甚至对立观点的问题,广泛收集反映各种观点的资料。
(2)不以作者的思想、宗教、党派为依据排除其著作。
(3)不以图书馆员个人的关注和兴趣为依据选择资料。
(4)不因来自个人的、组织的、团体的压力或干涉而放弃收集自由的原则,不因惧怕纠纷而自我限制。
(5)接受捐赠或托管资料,实行同样的原则。
图书馆收集的资料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并不表示图书馆或图书馆员支持这种思想或观点。
图书馆应当将成文化的采集方针向社会公开,以求得到来自社会的广泛的批评与合作。
第2 图书馆具有提供资料的自由。
为了保障国民的认知自由,作为原则,所有的图书馆资料都应当提供给国民自由利用。
没有正当理由,图书馆不得对资料进行特别处置,不得改变资料内容,不得对资料进行撤架和废弃处理。
在下列情况下,提供资料的自由将受到限制。这些限制适用于尽可能限制,而且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必须对这些限制重新进行检讨。
(1)侵害人权或个人隐私的资料;
(2)经法律判定为淫秽出版物的资料;
(3)捐赠者或委托者拒绝公开的非公开出版的捐赠或托管资料。
图书馆肩负着着眼于未来利用而保存资料的责任。图书馆保存的资料,不因一时来自于社会的要求,或个人的、组织的、团体的压力和干涉而废弃。
为了对国民的自主学习或创造提供帮助,图书馆的会议室等设施,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料的场所,并且这些资料近在身边、随时可以利用。
图书馆的会议室等设施,除以营利为目的的情况外,不问个人、团体,公平地提供利用。
图书馆策划的集会或活动,不因来自个人、组织、团体的压力或干涉而改变初衷。
第3 图书馆为利用者保守秘密。
读者读什么书是其个人隐私,图书馆不得向外部泄露利用者的读书事实。但是,依据宪法第35条获得法律认可的情况除外。
对于读书记录以外的图书馆的利用事实,图书馆同样不得侵害利用者的个人隐私。
利用者的读书事实、利用事实,是图书馆经由业务工作获悉的个人秘密。所有参与图书馆活动的人,必须保守这种秘密。
第4 图书馆反对一切检查。
检查,作为以权力压制国民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手段被经常使用,它和以国民的认知自由为基础的民主主义水火不相容。
历史和经验证明,检查,包括对图书馆资料收集的事先限制,进而对已经收集的资料实施撤架、废弃处理,不论对内对外,都带来了灾难。
因此,图书馆反对一切检查。
来自个人、组织、团体的压力和干涉,带来的是和检查同样的结果。图书馆同样反对这类对思想和言论的压制。
外部的压力和干涉,容易导致在图书馆内部的自我限制。图书馆不能陷入这种自我限制,应当捍卫国民的认知自由。
当图书馆自由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团结起来,捍卫自由。
图书馆自由的状况,是体现国家民主主义发展的重要指标。当图书馆自由受到侵害时,我们图书馆人要行动起来,排除侵害。因此,图书馆运营的民主化和图书馆员凝聚力的加强,是不可欠缺的。
捍卫图书馆的自由,是捍卫自由和人权的国民斗争的一环。我们愿意和一切在捍卫图书馆的自由方面有共同立场的团体、机构、个人合作,承担矢志不移地捍卫图书馆自由的责任。
国民对图书馆自由的支持与合作,只有通过图书馆活动、亲身体会图书馆自由的珍贵才能得到。我们应当持续不断而又努力地捍卫图书馆的自由。
捍卫图书馆自由的行动,可能会给相关的图书馆员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首先要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了不利的事态,给受影响的图书馆员以支持和救济,是日本图书馆协会的重要责任。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李国新 译

 5 ) 书与书的互文性

即便是对爱书之人,假如作品中出现的书籍仅仅是一个道具的形象而不是精神内涵,那么这一作品注定无法打动人心。这个问题正是《图书馆战争》的薄弱之处。因为并没有看过小说(据说还有漫画),所以我就动画的表现来谈这一作品。

最初接触到《图书馆战争》的契机是轻改的真人电影,虽然从演员到剧情不可谓不优秀,但我甚至没能撑过前面的二十分钟。直至今日补完了动画番,我才意识到坚持不下去的根源是故事的薄弱感。这种薄弱感主要不在人物和剧情,而是在设定和设定的内涵。从动画提供的信息来看,良化部队与图书队是两股主要的敌对势力,此外还有司法部、媒体以及其他民间组织的介入,在矛盾表现上完全能够做到复杂而丰富,加上“日野的噩梦”等诸多历史事件,足以描绘出图书队的斗争史。然而就动画的表现来看实在无法令人满意,直到最后一集还有弹幕在刷“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为了一本书至于吗”。之所以会有这类弹幕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观众的理解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作品本身并没有给出一个捍卫图书的明确意义,好的作品应该是自然而然引起观众的共情,而不是因为“阅读自由是某种常识”而忽略了设定和铺垫,同时强行要求观众共情。

在《图书馆战争》的某一集中出现了一本被称为“预言书”的珍本,这本书即是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华氏451》,因为这本六十多年前的小说反映了《图书馆战争》中的时代状况,而被认为对未来进行了预言。对比这两部作品,就能很清楚的发现为什么看似设定简单的《华氏451》至今为止仍被认为是醒世著作,而《图书馆战争》虽然有着复杂的设定,但图书队的正义之举却仿佛一场胡闹。

要让一部科幻作品显得真实可信,需要细致的世界设定和形成现状的合理的逻辑。在《图书馆战争》中,良化法的制定和推行没有前因后果一蹴而就,没有导火索没有黑幕,就像科幻电影开头崩出一个飞碟猛地出现在地球上空。良化法和良化部队必然是逐渐成势的,却仿佛无源之水一样突兀出现。而图书队虽然有其背后的势力,但也没有进行具体的交代,图书队的出现就像是与良化部队为敌的另一只飞碟,而两只飞碟开战的原因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无论是审查制度还是捍卫阅读自由,都是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的事物,但这绝不是作品偷懒不去阐述原因的理由,因为现实世界中并没有扛着枪的审查人员以及同样扛着枪的图书馆员,光天化日的市区内展开战斗,而他们的战斗信念还需要观众发挥自己的现有知识加上想象力自行推测。因为最近正在整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观,我可以为审查制度被后的极权主义书写长篇大论的檄文,再为图书队的反抗行动找到无数的论据,然而面对着对此毫无交代的动画,我看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

相比之下,《华氏451》虽然只是展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未来世界,但这本一百多页的小说却构筑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社会,这个世界里只有相当于良化部队的消防队——职责是焚烧书籍,而相当于图书队的群体直到小说的最后才出现,而且两边不要说是真枪实弹的战斗,甚至连对手戏都没有。但《华氏451》的世界却是完整的,焚书的理由以及反抗焚书的理由都清晰可信,小说以形象的方式展现了没有书的世界里人们陷入了“自杀”式的精神空虚,人人都成为耽于享乐的行尸走肉。《华氏451》赋予了人物的行动丰富的内涵,好的小说是能够看出“主题”的,但《图书馆战争》则难以被冠以“反抗极权”或者“阅读自由”的主题,动画中的矛盾像是硬性塑成的,不是为了展现矛盾而写故事,而是为了写故事来制造矛盾,究其根本,动画的主题其实是“恋爱”,而仿佛国家内/战一般的背景只是为了形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让恋爱变得有趣。二者在主题上大相径庭。

就恋爱这一主题而言,《图书馆战争》表现得很优秀,但恋爱剧情的优秀不足以掩盖它设定上的简陋,就算单纯将之视为恋爱番也会有隐隐的膈应感。直到最后一集,笠原在记者面前发表了关于图书队战斗信念的观点,我几乎大跌眼镜: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在动画一开始就说出来呢?关乎图书队建立的理念居然在前面毫无铺垫的情况下放在了结尾,像一个拖延症晚期的闷雷,不仅无法带来暴风雨,而且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自此动画中保护书的行为完全丧失了升华的空间,书只能是单纯的书,而无法代表艺术,代表人性和自由。自此为止,《图书馆战争》只能被定性为设定奇特的恋爱番。

相比于番剧的表现,《图书馆战争》的剧场版在这一点上要优秀得多。被限制了写作自由的作家反省自己面对审查制度的不作为,决心将这段经历写入童话之中。这多少有些布拉德伯里创作《华氏451》的意味,该作正是对麦卡锡时代的审查制度的反抗,虽然布拉德伯里后来自己否认了这一点,不愿意让自己的作品与某一具体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但不可否认他本人就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猛士。剧场版在真正关涉到“书”的问题上多少有了一点灵魂。

我认为《华氏451》如果放到二次元的世界里,或许就是《图书馆战争》。虽然以上似乎都是对《图书馆战争》的批评,但原因之一在于我对这部动画抱以很高的期待,而它最终却令我失望。《图书馆战争》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部优异的作品,当小牧说出“预言书所说的像是我们现在的状况”之时,该作品其实意识到了书与世界的镜像性,作品与作品之间是能够形成互文,从而产生出新的意义与内涵。假如站在《华氏451》、“反乌托邦三部曲”等众多小说的肩膀之上,《图书馆战争》或许能够在动画界获得与之相同的地位,青春恋爱与反乌托邦的结合也能够将这一传统主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然而,然而……

《图书馆战争》中承载着我落空的期待,不知是否也承载着创作者落空的野心。

 6 ) 同学推荐~

四月新番中除了反叛鲁鲁修R2外中,我认为最看好的一部动画,画面的给人的感觉清爽利落,故事背景设定也十分严谨,有模有样的。剧情也十分搞笑,男女主角的身高反差是让我觉得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从一开始就如同小夫妻般地相互吐槽也觉得十分有趣。不过该认真时认真的态度也让本片不会落入纯搞笑的小品式动画,看看制作公司就知道呢,之前我十分推崇BLOOD+也是本公司的在2006年的力作。经过楼下一提醒,感觉是还蛮像逮捕令的风格的。

 短评

革/命小青年打打杀杀的清新生活 偶尔有小红心飘过...你说还有菊花?

6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设定好奇特,

7分钟前
  • 荒淫清春
  • 还行

对男女主皆无爱-1

8分钟前
  • Marcela
  • 推荐

无论是动画还是小说都爱!

12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12

17分钟前
  • 茶咚茶咚茶
  • 力荐

原来是爱情片

20分钟前
  • 人造人
  • 还行

总觉得打起仗来像过家家(教官赛高!

24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不错看

25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推荐

半好半坏

30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华氏451,一定要找来读读

34分钟前
  • 平日
  • 推荐

堂上教官!!!!!!!

38分钟前
  • 橘汁
  • 力荐

。。。

39分钟前
  • Ms. Brightside
  • 较差

关于图书的动画,很爱哦

42分钟前
  • 苏乏
  • 推荐

8 立意无话可说 虽然格局欠佳 但是这部作品表达的东西不亚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与密尔的《论自由》;晚饭在饭桌上和家里人讨论文化是什么 我们总把文化久远传承挂在嘴边 却根本不明其内涵 正是自由的言论 出版在滋养着文化 而审查 压制言论出版自由只会导致文化的退化与落后 看看如今的日本和这里这种对比就一目了然;垄断的法律必然是恶法 恶人制定的恶法是对本应尊崇的法律的最恶劣的践踏 面对恶法的人们能做的只有拿起武器去捍卫自己的自由 直到恶法被取缔为止

43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无爱

44分钟前
  • 没头脑又不高兴
  • 还行

不错

48分钟前
  • 苏打夹心
  • 推荐

伪战争

53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绝望了~

55分钟前
  • 慢点儿
  • 推荐

超好看

59分钟前
  • popm♫
  • 力荐

豆瓣推荐

60分钟前
  • Tuberose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