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

悬疑片英国1949

主演:约瑟夫·科顿,阿莉达·瓦利,奥逊·威尔斯,特瑞沃·霍华德,伯纳德·李,保罗·赫尔比格尔,厄恩斯特·多伊奇,Siegfried Breuer,Erich Ponto,维尔弗雷德·海德-怀特,Hedwig Bleibtreu,Harold Ayer,保罗·伯奇,Martin Boddey,罗伯特·布朗,保罗·卡彭特,Reed De Rouen,西奥多·戈特利布,Paul Hardtmuth,Charles Irwin,莉莉·卡恩,格佛雷·肯,马丁·米勒,埃里克·普罗曼,卡罗尔·里德,Annie Rosar,K

导演:卡罗尔·里德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三人 剧照 NO.1第三人 剧照 NO.2第三人 剧照 NO.3第三人 剧照 NO.4第三人 剧照 NO.5第三人 剧照 NO.6第三人 剧照 NO.13第三人 剧照 NO.14第三人 剧照 NO.15第三人 剧照 NO.16第三人 剧照 NO.17第三人 剧照 NO.18第三人 剧照 NO.19第三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6:15

详细剧情

二战后,美国作家马丁(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应好友哈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饰)邀请到维也纳工作,岂料刚到达目的地就传来了哈里车祸身亡的消息。哈里葬礼上,马丁遇到了当地军官卡洛维,卡洛维很不客气的请他马上离开维也纳。马丁没有理会,决心留下调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达?瓦莉 Alida Valli 饰)一起调查事件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内幕越加扑朔迷离,首先是他们的房东遇害,接着马丁自己发现被人跟踪,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时候还有个第三人在场。于是,一切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个神秘的第三人。

 长篇影评

 1 ) 一部英国电影,两个美国人

看了特别版后面的花絮,发现ORSON WELLES居然背负着票房毒药的恶名。JOSEPH COTTEN是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的人选,ORSONWELLES则是导演CAROL REED非请不可的 -- 结果是导演和制片人彼此妥协,促成了COTTEN和WELLES的重聚。虽然WELLES再剧中的戏份不多~但是他的角色让然堪称经典,比COTTEN所饰演的主角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哪个有关摩天轮那段场景。

虽然这一部英国片,但是制片人,两个男主角,加上女主角都不是英国人。JOSEPH COTTEN和ORSON WELLES是美国人,女主角VALLY则出身于意大利统治下的克罗地亚。只有扮演警官的演员是英国人。

 2 ) 黑色电影的经典

近段赋闲,着实看了不少片子,整体感觉有些消化不良。不过看得多的重要好处就是有利于质量的甄别,几十部片子卷过,闭上眼睛想想哪部还记得便胜负立判。

以此标准论,《第三人》确实是经典的可以。也许这根本是废话,卡罗尔•里德的这部片子在影史上已经快被说滥了,但是也只有亲眼看过才能感受到这种力量,而且一遍不够,我连接看了两遍。

黑白电影有一种独特的光影魅力,Film noir即是因此得名,灰黑阴暗的街道,在煤气灯下映照出苍白,拉长摇曳的黑影飘过镜头,人物突出的眼神,这才是最纯正的黑色魅力。黑白的景象很纯粹,不会迷乱,处处设置都紧贴剧情的发展,单看每一帧甚至都有老照片般的慑人魄力。在这时,光的作用才最突出,看Orson Wells出现的那个不能再经典的镜头,人物隐藏在黑色的门廊内,只露出脚部,接着突然的灯光亮起,人物的脸部才完全可以辨识,真相大白,完美的影像把悬疑气氛刹那间拉伸到顶点。接着Joseph Cotten追去,被汽车挡住,Orson Wells的身影随着汽车的略去而消失,镜头再转向一边的深巷,微微倾斜,高大的反差打光投射在墙壁上的是长长的慌张逃离的身影,Joseph Cotten追上去,他的影子替代了Orson Wells的影子,Orson Wells则重新消失在广场的夜幕中,悬疑再次被提升。这段镜头也只能说是完美二字,展现了黑白电影的全部魅力,也是黑色电影的经典极致。况且还有最后那段下水道追逐戏,墓园的树林的固定镜头,无话可说。

英国是侦探故事的老祖宗,美国是黑色电影的老家,那么这种“中大西洋电影”(Mid-Atlantic Film)就结合了两者的精华,成为悬疑作品的典范。Joseph Cotten事业失败,投靠朋友却落得一场空,发挥爱好充当起了侦探角色,爱上了朋友的女友,在事实被揭发后又陷入朋友道义与社会道德的痛苦挣扎中,主线设置便足够曲折。既有英雄又有反英雄,Orson Wells的反面角色魅力十足,乖张的表演十分抢眼。Alida Valli面容姣好,所作所为让人又爱又怜,所有角色都性格突出。而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战后共管的维也纳,更是具备剧情发展所需的一切要素,对这个混乱场景的描写则充满表现主义的手法。整个舞台表面混乱实则秩序井然,所有情节都在随着创作的意志逐层展现,完美的控制着整步电影的节奏。谈到线索释放的技巧和结构,简直无可指摘。其中的人物关系,看了一位台湾影评人转述的《电影与历史》中的内容,分析出了一种关系意识形态的微妙处理。我自己当然是玩味不出这种深意,但仅论可以感知的电影元素,《第三人》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示范。看过两遍,在仔细玩味里面的小细节,和一些无关主体的笑料,像用猫的喜好来引出Harry的出场,文化重建委员会邀请Martins做的报告反映的美国通俗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冲突关系等等,也都巧妙异常。娱乐性,现实性,观赏性都在里面得到了体现和融合。

一部优美的犯罪电影,完美的技巧和手法,难以形容。看那么多的电影,也无非是为了寻找像这样的自己深爱的片子,值得在日后不断的回映。有这种快感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付出时间财力淘碟的回报,享受电影的乐趣,才有力量继续从浩大的碟堆中泛出一部又一部塞进碟机。

 3 ) 利益与情感下挣扎的个人抉择

    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无疑属于大师级人物,而他执导的《第三人》更是成为黑影经典,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不断提及,无论是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气氛烘托都堪称经典。总的看来,这部电影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等等,而这样多的元素一起集中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导演没有些功底往往很难控制,使得电影显得松散而莫名其妙。但是,卡罗尔做到了这点,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载入影史的佳作。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背景,时间是二战战后不久,地点是维也纳,那时的维也纳被几个大国分割管理,而这就为本片首先构架了一个政治背景。众所周知,二战后,战时看起来紧密团结共同对敌的同盟国盟友们已经开始相互猜疑,极力为自己赢得战后的红利,特别美英和苏联的矛盾正在显现,二者的矛盾也为后面“第三人”利用这样的矛盾与警方周旋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在惊险电影中,经常有些很平凡的人因为时运等诡异的原因被卷入不平凡的事件,比如本片的主人公霍利.马丁先生,在一阵颇为欢快的背景音乐中,他出场了,来自美国,应维也纳的朋友哈里.莱姆之邀前来工作。但是,一到维也纳就得知了哈里的死讯,而在哈里的葬礼上又遇到一个看起来很欠揍的军官卡罗维“请”他离开,而霍利不吃这套,希望留下调查出真相。故事进行到这里,似乎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老套路,霍利将查出好友哈里死亡的真相,而卡罗维怎么看都像一个试图掩盖内幕的反面人物,将是霍利的直接对手,正是开始给观众一种表面的第一印象,才为后面的转折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在黑色电影中,孤胆英雄往往都会碰上美女,而美女又往往不是蛇蝎美人,就是麻烦制造者。而本片中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也不能逃脱黑影女角色的定势,虽然不那么“蛇蝎”,但是绝对的“麻烦”。霍利试图从斯科姆特身上找到些线索,两人一时成了临时拍档,而随着调查的深入,麻烦事也越来越多,房东被害,霍利被人跟踪,更令霍利疑惑的是在哈里遇害时有个神秘的“第三人”?谁是“第三人”就成了最大的悬念,而这个过程中卡罗维又不时窜出来“捣乱”,加上斯科姆特的护照问题,可能被苏联势力遣送回捷克。总之,在整个过程中,电影的节奏一刻不停,而且显得愈加复杂,但是时刻都紧紧抓住寻找“第三人”的主线,所以一直在一个清晰的主线上推进,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在一种紧张的剧情中紧跟导演思路,应该说这样的观影感觉是非常爽快的。
    而本片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但在剧情的引人入胜上下文章,还进一步深入人性和感情方面,使得片子更加立体,更深层次的做到了引人入胜。从本片开始一直到霍利追查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与哈里应该是那种很“铁”的哥们儿,到了为了兄弟可以两肋插刀,不顾死活的地步。同时,霍利渐渐爱上了斯科姆特小姐,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虽然朋友已死,但是仍然让霍利处于一种为难的境地。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天晚上,霍利发现跟踪自己的竟然是哈里,他的好友实际上并没有死,进一步的,本片中霍利最大的情感冲突被卡罗维告知的真相激发出来,原来他的好友哈里竟然是个盗卖假药赚取暴利的奸商,而被他的药物残害的很多是弱小的婴儿,所谓死去的墓穴里的“哈里”实际上是另一个替死鬼。霍利此时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他的好友竟然是个为了私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恶棍,他在一次与哈里的直接对话中,两人的冲突已经充分暴露。哈里试图接近霍利,但是霍利一直试图和他保持距离,片中的两位演员在这场戏中表现了精湛的演技,哈里的老奸巨猾和无耻被表现的入木三分,而霍利在心痛之余表现的原则性也被演的充满了正气。更令霍利无法忍受的是,哈里对斯科姆特对他的爱完全不当回儿事,而从心理深处,已经爱上斯科姆特的霍利对斯科姆特在哈里死后还那么痴情的爱是存在嫉妒之心的,而此时他心中也交织着爱情、友情和人性的冲突,最终,为了他坚守的人性原则底线,也为了心爱的女人可以不被遣送,他选择了和卡罗维合作,共同诱捕哈里。
    而黑影中女人总是制造麻烦的特点在关键时候体现出来了,斯科姆特先是得知霍利试图诱捕哈里后斥责他的背叛,让霍利再次陷入心里的挣扎和犹豫中,直到卡罗维带他看到了被其好友所害的孩子们时才下定决心。而在诱捕现场,斯科姆特又突然出现,导致哈里逃出诱捕他的咖啡馆,于是,剧情转入了最后一场精彩的地下管道围捕中。这场围捕中,庞大的下水道系统显得颇为壮观,哈里带着绝望而狰狞的面孔四处逃窜,伴随本片很受称道的光影表现,还有空旷的音效,哈里那种走投无路的紧张感很是传神,一直到他终于被击毙,这部充满悬念而又紧张的影片终于到了末尾,在哈里真正的葬礼后,霍利在路旁等待斯科姆特小姐从远处走来,她却丝毫不理会他而继续远走,霍利本来带着美好的希望来到维也纳,却失去了爱情和友情,这个片中显得并不那么“无敌”的孤单英雄此时显得颇为落寞,也更显高大。
    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多层次的黑色电影,无论是一起意外死亡引发的扑朔迷离的事件;还是主人公在友情、爱情、人性之间的挣扎抉择;或是在这起罪案调查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力争我斗,都显得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让整部电影都显得充满了亮点。而且电影中人物刻画的非常鲜明,在紧张的故事中也不乏幽默的对话和如霍利误打误撞到一个文学讲演台上的喜剧情节,使得片子又有了另一层次的看点。当然,本片拍摄与1949年,冷战已经渐渐成形,所以也有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比如片中苏军的长官就显得生硬蛮横,而哈里也因为受到苏军庇护才可以长期逃脱追捕,显得苏联势力的面目颇为可憎。《第三人》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经典电影,卡罗尔.里德以其出色的导演功力为我们描述了在二战结束的晦暗年代里,在各方势力争夺下的维也纳的一段精彩故事,绝对是黑色电影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精品。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b95ad85862e6bb80810a1857.html

 4 ) 异常拉胯的英国影史第一(ง •̀_•́)ง

好吧,这是一部曾被评为英国影史第一的黑白电影,豆瓣上的影评也是多多赞誉有加。今晚看过之后,抛开比较出彩的摄影和某些隐喻不谈,总觉得这部电影其实非常拉胯,人物心理刻画矛盾浅薄和动机不足是致命伤:比如身为已经极度穷困潦倒而只能远道而来投靠老朋友的小说家男主马丁斯为啥总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像盛气凌人的纨绔贵族;而身为权威而又与他毫无瓜葛的少校警察为啥多是表现出对男主放肆行为不应该有的客气、忍让甚至是关怀;男主马丁斯,不但不像极度穷困潦倒之人,反而表现出了像硬汉侦探般的好奇心和毅力,他与老朋友哈里也是九年未见,从剧情看也谈不上多深的了解和感情,他对事件真相的敏锐和追寻与他自身的处境极不相符;此外,反派哈里叫男主远道而来的动机和考虑也是语焉不详,费尽心机制造了死亡假象却又反复“找机会”自我暴露,最终作死,真不知是为了个啥……而女主的存在对剧情完全就是可有可无,最后,她没有选择与男主在一起的最后结局也真不知道是想表达个啥ԅ(¯﹃¯ԅ)

 5 ) 《第三人》观影预习

作为一部已经68岁高龄的影片,尽管我认为《第三人》一点都不过时,但要看懂看透这部经典之作,做一些观影前的预习功课,还是很有必要的。
2017年4月25日,《第三人》的导演卡罗尔·里德逝世41周年纪念日,我在深圳迷影荟与一些会员分享了这部影片。下面的预习“材料”来自我在活动前做的准备工作以及观影后的交流分享。

1、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是什么?
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准确定义。

黑色电影是一种电影类型还是一种电影风格?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倾向于后者。
从电影类型的角度看,黑色电影大多可以归入“犯罪电影”这个类型中。
但黑色电影不是一般的“犯罪电影”,至少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犯罪电影”。
借用一句百度词条的话:“(黑色电影是)调子阴郁、情绪悲观、表现愤世嫉俗和人性危机的影片样式。”
大体如此,但我也不完全同意。

所谓“黑色电影”,我看过一些,我的定义与判断如下:

a. 罪恶。为什么不是犯罪?犯罪是法律层面上的,而罪恶可以是法律层面上的,也可以不是法律层面上的。黑色电影中的罪恶,有时候很难用法律去界定。
b. 黑、暗。黑,灯下黑,夜景较多;暗,场景多晦暗,便于罪恶运作。
c. 基调。灰色的地带,隐晦的欲望。人性的复杂,是非的多指向性。
d. 黑白与彩色。“黑色电影”多是黑白片(黄金年代是20世纪40、50年代,那时候黑白片仍然是主流),但也可以是彩色片,比如布莱恩·德·帕尔玛的多部作品以及近年的《夜行者》(2014)、《夜行动物》(2016)都可以说是黑色电影。当然,对于“黑色电影”来说,黑白片的明暗对比和光影效果让其具有天然的优势。
e. 人物。侦探(警察)、硬汉、蛇蝎美人、暴徒、恶棍、酒鬼、告密者、中间人(拉皮条者)……这些人物出现的概率比较高,但并不是标配,比如《第三人》中,美人不但不蛇蝎,而且善良、痴情。

根据以上五点,可以将《第三人》中的种种元素对号入座。但《第三人》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恰恰在于它当中有一些难以对号入座的元素,正是这些“PS”的部分使得《第三人》既属于经典的“黑色电影”,又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黑色电影”的藩篱,向电影史殿堂更纵深的方向走去。

2、 城市电影、历史电影

除了一小部分镜头是在伦敦的摄影棚拍摄外,《第三人》主要是在维也纳这座城市实景拍摄的。从制片的角度来看,《第三人》是英国电影,但维也纳才是《第三人》的永远的标签。由于欧洲城市的旧城在二战之后大多保存得很好,《第三人》中维也纳的街景大多在今天仍有迹可寻,维也纳甚至有一条旅游路线就叫“寻访《第三人》的踪迹”(大意)。
《第三人》的故事背景和拍摄时间都是二战后维也纳“四国共管”(美、英、法、苏)时期,在当时看来,《第三人》讲的是一个“当代故事”。影片的开头对“四国共管”的介绍,部分使用了记录影像,历史感十足。抓捕安娜时,更是“四国警察”共同行动,再一次强化了这个历史背景。
当年的“当代电影”在风靡西方世界之后,在电影史中沉淀为“城市电影”与“历史电影”,并且成为维也纳这座城市的标志性电影。

3、 潮湿的街道、下水道的罪恶


《第三人》上映后,一些维也纳市民对维也纳在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非常不满的,认为维也纳被抹黑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维也纳确实被抹黑了,但这种抹黑并没有给城市带来伤害,反而给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为了“抹黑”维也纳,导演卡罗尔·里德特意“抹”湿了维也纳的街道。影片中维也纳的街道,几乎总是潮湿的,现实中当然并非如此。卡罗尔·里德和该片的摄影师Robert Krasker某夜看见洒水车在街上洒水,觉得洒水后街道潮湿的感觉,与影片的氛围特别切合,此后,他们在拍摄晚上的街景时,都会预先在街道上洒水,造成街道潮湿的感觉。
潮湿的街道,罪恶滋生的温床。
而罪恶藏得更深之处,自然是暗无天日的下水道。
维也纳的下水道网络,绵延数千英里(?一说一千多英里),而其主干水道,空间之大,堪称宏伟、壮观。影片中下水道的戏不过十来分钟,但场景之错综复杂,追逐之紧张刺激,让其成为了影史上不可复制的经典段落。

4、 伟大的阴影、倾斜的世界


摄影师Robert Krasker因《第三人》获得第23届奥斯卡金像奖黑白片最佳摄影奖,绝对是名至实归的。该片的光影构思、摄影构图,都极其用心,随便从影片中截取一个画面,都可能是一幅经典的摄影作品,特别是影片中的倾斜构图,堪称一绝。
据导演介绍,《第三人》中所有的镜头都是倾斜的,只是倾斜的角度不一,有的明显,有的角度小到一般观众根本意识不到。是的,卡罗尔·里德刻意制造了一个“倾斜的世界”,配以“伟大的阴影”,完美呈现了维也纳“四国共管”时期的匮乏与失衡——罪恶是个体的罪恶,也是历史时期与社会环境的罪恶。

5、 创作的交锋

亚历山大·柯达和大卫·塞尔兹尼克是《第三人》的两个主要制片人,这两个人的来头都不小。亚历山大·柯达在战时以及战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军情五处的人(也就是“007号特工”所属的“单位”),是一位手握重权的制片人,而大卫·塞尔兹尼克是权倾好莱坞的霸道总裁式制片人,此前的代表作有《乱世佳人》(1939)、《蝴蝶梦》(1940)等。两人来路不同,但都是制片行业的一方诸侯。具体到《第三人》的创作层面上,两方诸侯的态度和做法却大相径庭,亚历山大·柯达是信任以导演卡罗尔·里德为首的艺术创作群的,基本不干涉创作,而大卫·塞尔兹尼克一如既往地喜欢越庖代俎,各种指手画脚。大卫·塞尔兹尼克曾经获得空前的成功,但他的成功套路并不适合所有的影片,《第三人》剧组如果完全听从他的指挥,很可能最后拿出来的只是一部平庸俗套的作品。譬如,他认为“第三人”这个片名不好,应该改成“维也纳之夜”之类烂大街的片名;又譬如,他觉得男女主角马丁和安娜最后应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而现在凄美动人、意蕴悠长的结局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大卫·塞尔兹尼克是一个伟大的制片人,但也是一个有局限的制片人,作为影迷,我很庆幸这位“暴君”没有成为《第三人》的最高指挥官。《第三人》上映后,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亚历山大·柯达和大卫·塞尔兹尼克并没有因此举杯共庆,反而反目成仇了。不过,他们反目成仇的原因不是创作分歧,而是利益分配不均。

6、 另类的音乐


齐特琴是维也纳的一种很有当地特色的乐器,用它来给《第三人》配乐,更能突出影片的维也纳特色。
导演卡罗尔·里德在拍摄《第三人》之前,甚至没有听说过齐特琴。他与齐特琴邂逅在维也纳的一家小酒馆,演奏齐特琴的琴师叫安东·卡拉斯。
在决定用齐特琴为《第三人》配乐之前,卡罗尔·里德其实已经聘请别的音乐家为影片创作配乐,但他对配乐不满意,最后决定“冒险”用齐特琴为电影配乐。
安东·卡拉斯只是一位传承了先人手艺的琴师,他不懂现代乐谱,他在小酒馆的演奏兼有经典呈现与即兴创作。卡罗尔·里德只好让他在录音棚录制了大量的素材,然后他来挑选,作为影片的配乐。
《第三人》的电影原声黑胶唱片也伴随着影片的热映而在西方世界大卖,安东·卡拉斯因此致富,从琴师摇身一变成了酒馆的老板。
卡罗尔·里德似乎对影片的配乐感到很满意,甚至用齐特琴的琴弦为影片制作了别致的片头,预示着影片的故事将在琴声中推进。
作为一个音乐盲,我对齐特琴作为影片的配乐还是觉得很协调的,但我身边的朋友不这么认为——

“今晚《第三人》的音乐,就音乐本身而言,我不太喜欢,听着闹心添堵。但从形式上考量,恰恰它的侵占性和隔阂感,有打破空间之嫌,用的好。”(向阳花)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这音乐很不舒服,闹腾,后来看到有文章专门介绍这个音乐,评价挺高,有理有据。……”(罗骏)

当然,也有人表示喜欢的——

“从第一个主线人物出现,每个人都是不安的,齐特琴的音质恰如其份,用马勒的工业金属声能行吗?肯定不行,没有人性古旧的延续。”(平)

7、 告密者的“正义”与犯罪者的“邪说”

马丁·霍利在参观医院之后,决定成为诱捕哈里的“诱饵”,但他的“正义感”并没有那么简单——

“社会教育的结果是,我们认为“正义”和“道德”大于人性,而且经常去用“正义”和“道德”去要求和批判别人。君不见今日之贪官受审,夫妇相残,大义灭亲之举屡现,这才是人性和道德的沦落。为剧中女主角的真情真爱称赞。”(谈金录)

我的回应是——

“大义灭亲是一种扭曲的正义,有时候会变成极端的邪恶,在苏联、东德,正是人人大“义”灭亲,每一个人的身边人都可能是监视者和告密者,这比任何罪恶都可怕。就算霍利正义了,他仍然是告密者与背叛者。假如告发哈里的人是看门人,因为两人只是点头之交,那就另当别论。”


奥森·威尔斯说他参与了《第三人》的台词创作,但真正属于他的即兴发挥的台词其实只有下面的这段“歪理邪说”:

“意大利在博尔吉亚家族的30年统治下,经历了战争、恐怖、谋杀和流血,但是却产生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之间相互友爱,因此享受了500年的民主和和平,但是却产生了什么?布谷鸟钟而已。”

哈里的这段“歪理邪说”说的是事实,乱世确实更容易出现伟大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但这不足以成为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他的那些掺假的青霉素除了害人以外,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野心家、狂热分子也许会欢呼乱世的到来,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肯定会选择太平盛世。博尔吉亚家族的30年统治也许“意外”催生了文艺复兴,但身在其中的意大利普通民众翘首以盼的肯定是500年的民主和和平。如果人人平等是最重要的普世价值,“伟大”也许毫无价值,而布谷鸟钟却是值得拥有的“平庸”。

8、最好的阵容、完美的呈现

天时、地利、人和是一部伟大电影诞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天时,二战后“四国共管”时期;地利,维也纳,维也纳,废墟中的维也纳。这两者只可邂逅,不可强求,《第三人》刚好“偶遇”了它们。
电影到底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人和,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前文已经简单介绍了导演团队和摄影团队对影片的贡献。该片的剪辑也颇有特点,较之一般的黑色电影,其节奏是比较快的,而每场戏的信息容量也比较大,观众如果不能做到屏息凝气,很可能会错过一些关键或有趣的细节。《第三人》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影片,因为每多看一次,总能在熟悉的基础上看得更多,看得更透。
剧本是一剧之本,其对影片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该片的编剧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格雷厄姆·格林的一生颇为传奇,除了种类繁多的写作外,他还做过新闻、外交、情报等工作。战时他与制片人亚历山大·柯达同属军情五处,他来创作《第三人》的剧本,有与制片人的交情的因素,但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格雷厄姆·格林写这个剧本时,是亲自到维也纳边“体验生活”边写的,所以,他才能把当时的维也纳的状况写得那么透彻。而马丁·霍利的角色中,也有不少格雷厄姆·格林的影子,比如身份都是作家,比如格雷厄姆·格林当时在维也纳确实主讲了一场“文学演讲会”,等等。马丁、安娜、哈里、卡洛维等角色的成功塑造,都是在格雷厄姆·格林手上就完成了“胚子”的,导演和演员只是恰当地将其表现出来。卡罗尔·里德算不上伟大的导演,但却是出色的“巨匠”,有了格雷厄姆·格林的剧本作为底子,他的“巨匠”手艺才发挥得如此出色,从而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
本片男女主角约瑟夫·科顿(饰 马丁)和阿莉达·瓦莉(饰 安娜)都是大卫·塞尔兹尼克手上的明星——他们也是大卫·塞尔兹尼克对本片最大的贡献。其实,他们在影片中的形象,并不是大卫·塞尔兹尼克所想要的,特别是阿莉达·瓦莉,大卫·塞尔兹尼克希望她是光鲜、靓丽的,但她在影片中却出奇地朴素,把她明星的光环都掩盖了——幸而大卫·塞尔兹尼克鞭长莫及,否则安娜这个角色很可能是一个失败的角色。约瑟夫·科顿和特瑞沃·霍华德(饰卡洛维)都是那种成不了巨星但却也让人也忘不了的明星(性格演员),约瑟夫·科顿演一个不得志的作家,特瑞沃·霍华德演一个很绅士风度的军官,都非常可信。
影片中的不少配角也是一时之选,比如饰演哈里住所的看门人和安娜的房东(包租婆)的演员,都是奥地利的国宝级演员,他们当时在奥地利知名度远比几位主角大。这些老戏骨都非常敬业,比如饰演看门人的演员,他其实是一句英语都不会的,为了演好角色,他非常用功地学台词的发音(只是发音,来不及真正学这门语言了)。卡罗尔·里德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指导小演员演戏的导演,他在《坍塌的偶像》中指导“小正太”的表演极为成功。《第三人》中的小演员是剧组的一位场工(?)的儿子,当时只有两岁多,有时会来剧组玩,导演经过观察,觉得他是合适的人选,便让他出演了指证马丁谋杀看门人的小孩。小朋友的天真烂漫让观众印象深刻,也成了他一生中非常珍贵的童年影像。

9、 花絮:奥森·威尔斯

从戏份来看,奥森·威尔斯只能算是影片中的男三号,但他却是影片的最大亮点,因为他就是“第三人”,因为他完美阐释了“第三人”!
奥森·威尔斯的形象如同他的天才,不走寻常路,他最适合演的就是处在灰色地带中的“第三人”之类的角色。制片人亚历山大·柯达和导演卡罗尔·里德坚持选择奥森·威尔斯来演哈里,当然是正确的,但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奥森·威尔斯的一生,是荣耀的一生,也是痛苦的一生。他是天才,早早地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他此后虽然仍然佳作不断,却影路坎坷,经常为筹集拍片资金而殚思竭虑、到处求人。他的坎坷,有经济因素(作品不卖座),也有性格因素——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打发的主。为了争取更大的筹码,奥森·威尔斯对《第三人》剧组的邀约一直半推半就,各种拖延,以至于拍摄哈里出场的时候,他还没有进组(用的是替身,只拍腿脚和身影,但这却意外成为人物出场的经典段落)。最终谈妥的价码是,奥森·威尔斯工作两周,酬劳10万美金(这在当时算天价)。奥森·威尔斯进组以后,也不消停,他与剧组最突出的是矛盾是他不愿意进下水道拍摄,不能接受里面臭气熏天的环境。为了劝服他,剧组对下水道进行了局部清洗,并且在追逐戏中,能用替身就用替身,此外,部分近景镜头采用摄影棚拍摄。所以,在实景拍摄的下水道戏中,观众看到的哈里,是奥森·威尔斯真身的部分并不多。影片是在冬天拍摄的,此时维也纳的下水道是整座城市最暖和的地方,演员在下面是绝对不会哈气的,但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奥森·威尔斯在其中哈气了——这出卖了他,他哈气的场景其实是在伦敦的摄影棚里面拍的。影片中,哈里垂死挣扎的双手特写令人印象深刻,但那也不是奥森·威尔斯的手,而是导演卡罗尔·里德的手(导演是多么有奉献精神啊,此处观众应该热烈鼓掌)。
尽管奥森·威尔斯是如此难以对付,但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他是《第三人》之为影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6 ) 第三人

《第三人》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黑色电影,也是一部经典片了,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 《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最后停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是演员奥森·威尔斯,虽然出镜时间不长,但给人记忆最深刻。 据说,影片拍摄中,编剧格林和导演里德因为最后一幕起了争执。格林想要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哈里和Anna重修于好,而导演里德和制片人觉得基于哈里的种种作为,Anna不应该再理睬他。再电影放映后,格林写道,“导演里德和我之间为数不多的几次重大争执中,有一次是关于结局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第三人》被奉为一部经典黑白片,是因为在那个预算紧张又没有太多特效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运用很多拍摄手段来完成。比如片中多次运用了“阴影”,用来暗喻潜伏的黑暗或邪恶;还有“拱门”,代表重生,抛开旧的,进入新的;以及“窗户”,对“阴影”的披露。 拍摄用了深焦、斜角镜头、三人/多人镜头…让画面更丰富,烘托更深刻的氛围和情绪。这不单单是一部电影,应该说是一部艺术品。

昨天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厅看的,一次不同的观影体验。

 短评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8分钟前
  • 花二刀
  • 还行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13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

17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2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21分钟前
  • Ocap
  • 还行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2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26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

2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32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33分钟前
  • 狮子真好吃啊
  • 推荐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37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42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49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53分钟前
  • 湖光酱
  • 力荐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5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55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57分钟前
  • Feixia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