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

剧情片澳大利亚,德国2015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Erika Bauer,Ruby Bustamante,Carl Dietrich,Marie Borkowski Foedrowitz,Ea-Ja Kim,Marina Michael,Hannelore Ohlendorf,Ottokar Sachse,Ralf Tempel,Jimmy Trash,Andrew Upton

导演:朱利安·罗斯菲德

播放地址

 剧照

宣言 剧照 NO.1宣言 剧照 NO.2宣言 剧照 NO.3宣言 剧照 NO.4宣言 剧照 NO.5宣言 剧照 NO.6宣言 剧照 NO.13宣言 剧照 NO.14宣言 剧照 NO.15宣言 剧照 NO.16宣言 剧照 NO.17宣言 剧照 NO.18宣言 剧照 NO.19宣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4

详细剧情

Cate Blanchett 将在在圣丹斯首映的电影 “Manifesto” 中扮演13个不同的角色。

 长篇影评

 1 ) 艺术应该追求真诚而不是真理

1.影片中除了情境主义宣言借由男性之口说出,其他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激浪派、超现实主义、波普、极简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当代艺术宣言都是女性之口说出。而历史上真正发表这些艺术宣言的都是男性,借女性形象说出充满男性气质的宣言本身就是对于历史上女性艺术家话语权缺失的一种暗讽。 2.情景主义者发表宣言的场景是真实的荒凉,而女性形象发表宣言的场景是繁荣的虚假,场景配上宣言让人感觉极度压抑、造作和浮夸,违和感和不适感挥之不去。印证了片头字幕所说的“所有当代艺术都是谎言”,即艺术都是虚伪的,抨击了“艺术要求真理不是真诚”这一错误价值取向。 3.影片赞同的是情景主义者的观点(即使人的日常生活重新成为真实生存的瞬间,使日常生活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只能在发自天性的游戏行为中产生,这分别对应了片头几个成人在玩烟花和片尾孩子们的玩耍,并且这些玩耍场景都是真实的,交流互动的,充满活力的——这才是培育发展艺术的真实情境。 4.影片临近结尾道格玛95的宣言被应用在孩子的教育场景中,一方面是提倡艺术创作要力求真实,另一方面教条式的宣言又扼杀了真实,这也是对当前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的讽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只能成为前人思想的复读机。 5.影片所有的主旨都在开头,后面都对前面所述思想的印证。

 2 ) 独白亦对话

Park Avenue Armory, New York

电影散场后尝试想象其前身装置作品的可能观感。偌大展厅内十三面屏幕错落而立,观者穿梭其间,彼此迥异的场景在四周明暗显隐,背景乐与独白起伏涨落。行走本身即是剪辑, 言语交响而成对话。单独场景情节的淡化与宣言自身的讲演性质使得各元素得以自由组合,也决定了作品相较于线性呈现,似乎更适于打乱,此消彼长,时而共鸣,将嵌套在内的联结与对立充分展开。

作品的声名一定程度上因凯特而起,单是“一人分饰十二角”的演技与化妆术卖点就足以让人看罢预告片立即将其收入待看清单。然而也正是这卓越的化妆术与驾驭力使得那些跨越性别、国籍、社会阶层的个体都顺利消解于他们的表述,成为纯粹的言语的载体。如果抛开话语的内容不看,这些形象都是极端刻板庸常的:潦倒的流浪汉、精进的金融业者、臃肿的女工、中产家庭的女主人、玩世不恭的朋克青年,诸如此类,扁平而又使人信服。他们置身于同样庸常而典型的生活情境中,以恰切的口音、语气和精神状态说出多数角色本身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读到的词句。而这才是作品的主人公——不是切换各种角色游刃有余的凯特·布兰切特,而是借她之口嵌入日常情境又跳脱而出的话语本身。

生活在此而言及它物,有时荒谬,有时恰如其分。片中宣言分布在一个半世纪的时延内,涉及艺术理念、政治与文化纲领等各领域,经过艺术家的拆解重组构成旁白、自语或呼告。而言语和情境各执一词的割裂恰是作品的张力所在。葬礼上的吊唁人几度哽咽,宣告着达达主义摒弃意义的愤世嫉俗;俄罗斯编舞师对台上动作散乱的银色头颅们高呼着艺术与反艺术;美术教师郑重写下Nothing is original,鼓励孩子们将任何启发灵感、触发想象的内容为己所用;新闻节目的凯特主播远程连线人造暴雨中的凯特记者探讨概念艺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些情境中作为指导语的宣言与接受指导的具体艺术实践几乎完全错位,说者与听者却也都以常态参与其中;有些宣言作为画外音呈现,倒也成为场景的解释,为视觉信息赋予了新意。影片或许为观者提供了前述自由组合中最接近创作者初衷的一种,但给人的感觉仍是无心插柳,冲突与交融皆为自发,也无需刻意调和。

2014年,圣彼得堡承办了第十届欧洲当代艺术宣言展(MANIFESTA 10)。印象颇深的是博伊斯的装置作品《经济价值》。作品极具生活气息,巨大的金属架上摆满了购自东德的白糖、面粉等生活消耗品,放置于冬宫风俗绘画展区1818-1883年间创作的画作面前,以呼应卡尔·马克思的生卒。这些物品年代久远,在展厅里散发着酸腐的气息,却并不惹人讨厌。两年后冬宫与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当代艺术家让·法布尔合作,将其作品大规模安置在馆内各处。法布尔的选材与主题显然更具挑衅性,那些密集排布的甲虫、情态诡异的动物标本、难辨内容的黑色画幅,于我个人毫无审美快感可言,更像是种无礼的入侵。当然任何评判只是一家之言,往往骂声并不阻碍艺术家声名远扬,他们被争议也被盛赞。而对于当代艺术的警惕,是我的立场,也是我的局限。

以片末引自情境主义(1957-1972)的喊话作结: The situationists of which you believe yourselves perhaps to be the judges, will one day judge you.

 3 ) 存在 在别处

若用电影的角度去思考,算不上一部出色的艺术作品,宣言也显得空洞无力,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大了,根本无法浓缩成一部电影,但是对于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可以当成一部对了解艺术的入门教材之一,开头的宣言有股莫名激动,有种像在某种艺术社团里得气氛,“存在,在别处” (existence is in elsewhere)一下子触动灵魂深处。或许这是大部分艺术家的迷茫困惑的问题……

萨特(存在主义),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4 ) 宣言的化身

* 本文首发于 ELLEMAN 睿士,亦发表于深焦 DeepFocus。

本届圣丹斯首映单元里最具实验性的电影得数由德国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尔德执导、凯特布兰切特一人分饰十三角的《宣言》。

朱利安此前的作品多为在博物馆展出的装置艺术与短片,在圣丹斯放映前,《宣言》刚在纽约军械库公园大道上以装置作品的形式展出,13 面巨大的荧幕上跃动着截然不同的形象,从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酒吧里的朋克女郎到压抑的家庭主妇,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妆容、不同的衣着,都在凯特绝妙的表演中显得立体迷人,最后呈现的马赛克拼贴形式大杂烩则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和音觉效果,产生巨大震撼力、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得观众沉浸其中。

在圣丹斯,《宣言》以传统电影长片的形式出现,影片摘取了二十世纪艺术家、活动家、导演提出的艺术宣言,涵盖波普艺术、激浪艺术、达达主义、未来主义、道格玛95等,试图探索艺术的本质及其元精神。以独白或画外音形式出现,宣言表达了对精神根基的渴望,既然原创是虚假的命题,只有发自肺腑的宣言能使这一切凸显真实,这只是一项运动的开端,宣言发出之后,形形色色的个体前仆后继,为此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影片兼具现代艺术的大胆气息,开头便是燃烧的烟火,在黑色幕布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热烈,瞬间将观众引入矛盾的境地,一个否定理性又渴望理性的状态。在电影的层面上,《宣言》谈不上吸引人眼球,导演坦言,若不是凯特的出演,这部片子的影响力一定会大打折扣。

大量的语言堆砌和简单的片段叙事,很容易使观众分心,抽离的体验令人疲倦,激情澎湃的演讲亦导致听觉麻痹。然而,影片的开拓性就足够伟大,全部取景于柏林,仅用了十二天的时间拍摄,在一个历史渊源复杂的大城市里寻找与多个思潮内核相符的场景,加以匹配角色与文本,项目本身就是一次艺术冒险,诠释着现代艺术的宣言。

通过角色对比制造的强烈冲突再次淡化了其电影性,《宣言》渴望引发对艺术本身的思考和讨论,渴望以全局的眼光包容万象,使得观众不禁发问:艺术是什么?然而,对提问者最尊重的答案是缄默不语,正如导演说的,凯特不是发言人,而是宣言这一本体的化身,她没有代表什么,没有呼吁什么,因为那就是她。有趣的是,影片选择了由一位女性来担任男性写出的宣言的化身。

 5 ) 《宣言》(Manifesto)与20世纪艺术流派

(去年当成作业的小文章,不算影评,姑且贴过来记录一下)

今年北影节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Cate Blanchett 主演的《宣言》 (Manifesto),导演并不熟悉,但Cate Blanchett 的演技真正能称得上一个人撑起一部电影,她在片中一个人饰演了13个角色,分别指向20世纪的13个艺术流派,不同的角色中,她的妆容、语气、语调、口音、气质都截然不同,演得真正滴水不漏、酣畅淋漓。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基调,略显轻浮做作的隐晦可说近乎直白。导演在一开头的旁白中就将他的意图和思考清清楚楚的说了出来,“我反对行动/我支持永续的矛盾和积极的表态/我不解释,因为我讨厌共识/我在写一份宣言,因为我无话可说/我只谈论自己的心,因我并无说服之愿/我无权将他人拽入我的河流,我不逼迫任何人来追随/艺术领域里人人都能独辟蹊径,只要他感到愉悦——会有人真心认为,他找到了全人类的共同精神基础吗?一个人怎能将无尽无形的混沌加以秩序化?就凭人?”

是啊,就凭人?那些掷地有声、锋利如剑的言语是他们真心坚信的吗?或只是一种处在近乎狂怒的激烈情绪中的宣泄?如果再尖刻一点,又能否怀着恶意揣测为一种消费主义下的自我营销?这些问题又会牵扯出更多更大的问题。如何判断艺术的价值?怎样界定艺术的范畴?艺术有普世的评判标准吗?或是那个终极的问号,什么是艺术?

导演似乎无意、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他选择耍一个小聪明,规避宏大,仅谈论“我”对20世纪艺术流派们那些不成体系的机敏见解。因为不成体系,电影结构被割裂成13个部分,整部电影仅用“20世纪艺术流派”、“宣言”、“Cate Blanchett”这三个点串联。导演似乎仅是想与人随意高谈一番现代艺术,本质上与酒馆茶肆中的闲谈并无不同,机锋有余,深度不足。整部电影都像一份主题为“20世纪艺术流派”的考卷——“你能明白我在说什么吧”——那些并不深刻的隐喻只是用来吸引同好。

但这正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机敏灵巧却不成体系,轻浮华丽而缺乏深度,这种类同的气质让人心生亲近,就像抓住了彼此的小辫子,擦肩而过的时候相视隐秘一笑。

艺术并不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艺术参与世界的进程,是世界的一部分。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就无法避免的随着世界的进程而发生重大的变革。“旧世界已垂死/新世界在萌生/在此变革期间/艺术家的角色也只能是革命性的”。立体主义和野兽派固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开端,但杜尚才是真正对古典“fine-art”举起尖刀的人——艺术不只存在于技巧、形式和被限定的美学之上,艺术也并不囿于画布、大理石和刻刀画笔之间。艺术可以是一个被艺术家签名的小便池,艺术可以让人大笑,艺术可以尖刻,艺术存在于特定的情境和意义之间,也存在于观众与作品之间。贡布里希说,只有艺术家而不存在艺术,这句话实可作为杜尚的脚注。

杜尚被视为达达主义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但也仅是后人所为,我怀疑杜尚本人是否会认可这个标签。苏黎世达达也许受到杜尚很大影响,但在根本上还是与战争、哲学深切连接,一战让达达的艺术家们反对逻辑与意义,他们只关心偶然、无意义与荒谬。电影中Cate Blanchett在达达片段中饰演了一位在葬礼发表讲话的司仪。“你们也许热爱生命,但你也养成了恶习/你们太热衷于你们被告知要去热衷的东西/墓地、忧郁、悲情爱人/你们如果不是这么懦弱/沉沦于所有那些被灌输的高谈阔论、那些作教义状的胡说八道/你们就会揭竿而起/玩起大屠杀的游戏/就像我们一样/但你们太害怕失去信仰/我们参阅一切,我们钟情无物/我反对体制/最可接受的体制,是规定不允许出现体制/逻辑的废黜者——达达/记忆的废黜者——达达/考古的废黜者——达达/未来的废黜者——达达/达达——眼下是一坨屎/但是从今往后/从今往后/我们要拉出五彩缤纷的屎/达达既不是疯狂/也不是睿智/也不是讽刺/达达——就是虚无。”Cate在死者下葬之前面对前来吊唁的人群发表了声嘶力竭的戏剧性讲话,关于生死、意义、达达、艺术与“在座都是蠢猪”,听者却毫无反映,麻木而悲伤,就好像台上的女人只是在正常的哀悼死者,讲话结束后哀乐奏起,死者下葬,仪式开始,就像“达达”从未发生。

续接的叙事指向波普艺术,我认为这个转接非常有意思,我眼中的波普一直是对达达和杜尚蹩脚的继承。Cate Blanchett在这段叙事中变成了一位中产阶级家庭主妇,为丈夫和四个孩子准备了精致的午餐,在午餐开始前进行祷告:“我要的艺术,既政治、又情色、还神秘/不要一屁股把博物馆坐穿/我要的艺术/从一条小狗的嘴中吐出/再五层高的屋顶坠下/小孩会剥掉其包装/尽情舔舐…我要的艺术/梳至肩膀/挂在耳边/刮自腿上/刷到牙上/安在腿间/滑到脚掌”这样毫无意义的祷词女主人说了七分钟,丈夫和孩子似乎早已厌倦却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他们满脸不耐,却又似毫无办法,终于结束后,一家人的手拉在一起,一起虔诚的重复道:“方,变成滴状。”——荒谬却又顺理成章,正如波普本身。

当摄影和电子技术让图像变得廉价而泛滥,艺术想要以图像动人似乎格外困难,有的艺术家选择拥抱哲学,抬高艺术的门槛,这些艺术家走向观念艺术;有的艺术家则选择拥抱大众,将门槛降低至零,安迪沃霍尔和波普艺术属于后者。消除精英艺术,让生活成为艺术,这些理念无疑是对杜尚的继承,安迪不过在20世纪后半叶的消费主义浪潮下进行了新的阐释。“要说他哪里比杜尚强,就是他的自我包装和营销吧,简直是网红的鼻祖。”——这么说的时候朋友却认为这本身就是安迪沃霍尔的意义:凸显了大众,形成了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关系,造成了杜尚所没有的张力。觉得很有道理,却还是无法不讨厌,很偏激片面的认为自安迪沃霍尔之后,艺术圈形成了营销和炒作的风气,但其实也明白让安迪沃霍尔背锅是不公平的——并不是他开启了这个时代,他只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一如波普。我也只是不喜欢这个时代,不喜欢我们自己的时代。

看完电影之后和朋友聊起来都觉得20世界的现代艺术流派十分有意思,似乎是艺术成史以来最自觉的一代艺术家,会自己给自己起名字、写宣言,不劳驾后人。归根结底或许还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动荡时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大战、共产党派、消费主义、科技爆炸,世界一下子变得让人太过目不暇接,艺术家们也困惑于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变得没人能回答。是否正是因此让艺术家们放弃了将这个无尽无形的混沌加以秩序?于是产生了流派,众多艺术家以己身为船、宣言为帆,想以此在艺术之海中掌握自己的航道?

以一个行外人的票友身份,我无意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正如这部电影一样。但这似乎也不影响我们兴致勃勃的谈论梵高与高更、莫娣与穆夏、索尔勒维特与马赛尔杜尚。“当我们谈论艺术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真的不知道。但我们持续谈论,满怀热情。

 6 ) 关于《宣言》的只言片语

“不仅要改变艺术界,它旨在改变全世界。我们在世界中寻找自我,向世界呼喊出自己内心的不安,我们要重现狂飙突进的时代。”导演朱利安说。 —— 引言

我并不是很懂艺术,但我熟悉我所理解的个人世界,充斥的虚伪,矛盾和永无止尽的贪婪。这是这个时代,这也是每一个时代。

身处于这样的或者那样的体制下,我们永远都是戴着枷锁前行,我们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自由的舞蹈,却不得不在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去推石头上山。

我们,用我们来欺骗自己,用他们去给他们做榜样。

铸建了一个庞大无比的监狱。

而宣言,

大概也算是一种反抗方式了吧。

 短评

了不起 信息量巨大内容繁杂 戈达尔 贾木许 库布里克和dogma95 莎士比亚和歌德 虚无的达达主义 past and future is life, but present is art @Museum für Gegenwart Berlin

6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力荐

又一次被演技折服,然而,是更适合在博物馆里放的镜像。

9分钟前
  • toska
  • 推荐

1.片段表演对于凯特完全没有难度,11天的拍摄期完成到这种影像程度确实依赖成熟高效制作团队;2. 形式上更适合装置而非电影;3. 宣言者成为宣言唯一可信/可欺媒介。3.5

11分钟前
  • Meng
  • 还行

豆瓣居然还有这个!走到里面的厅十二个屏幕一起说“宣言”的时候还挺震撼的。其次就是一进去全部是Cate的声音,又都是独白,像是carol一直在念信😂大多声音重合了实际上多的好多话都没怎么听清,不过这主题一直在讨论艺术是什么,我只想知道没有cate一人分饰12角的噱头,还有人看吗?

14分钟前
  • 蕭查某
  • 推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 有些电影书读的不多是没法看的。由此产生的逼格焦虑需要看十遍葫芦娃才能平复

18分钟前
  • TimberNord
  • 还行

我的艺术积累真的无法很好地评价这个collection,相对于电影节,这组短片确实更适合艺术展,各个艺术学派地宣言。在展览看,一个黑暗空间里同时放3个短片,同一个点Cate的角色同时读一段长宣言,surreal。Cate可能是少数几个能这么演的人。NSW Art Gallery展出到一月吧

20分钟前
  • Karo
  • 力荐

股票市场马克思宣言,葬礼现场达达主义,废物处理建筑美学,人偶复制超现实对视,新闻直播概念艺术,餐桌礼仪流行文化独角戏,小学课堂dogma95……将艺术史哲学史上的数十种宣言搭配情景独角戏展现,开心愉快

2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这就是个贫瘠的时代无需再问,出现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个证明。凯特布兰切特真是可以拉黑了…

28分钟前
  • Rhodesia
  • 较差

意外地还挺喜欢,大概可以看作上世纪各种艺术宣言的拼贴画,内容涵盖了从达达主义到波普艺术等多个流派,致敬了包括雷内·克莱尔以及吉姆·贾木许在内的多位电影导演。饭桌上那段貌似是凯特老公和三个孩子友情出演,真·献身艺术。以及,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大魔王每次化完妆后对着镜子狂笑不止的样子…

29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如果作为实验话剧或者最早的装置艺术来进行观赏会很不一样。就电影来说我可能更希望看到一个有叙事有引导的过程,而非赤裸裸地反叛以及dada, dada, dada……

34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还真有这条目……本来对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片(?)没报什么希望,然而真正震惊到我的是布兰切特一人分饰12角的自如与传神。化妆也细致,甚至每个角色的牙齿都不太一样。十二个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屏幕上,又突然在同一时刻看住镜头唱(?)出了充满仪式感的“宣言”。出艺术中心时我已怀孕。

38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观念先行,有病呻吟。

4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前年在ACMI看到这个展览感觉很羞耻就没进去,结果证明是明智的。女王用13个角色加全程尬聊向观众展示现代艺术的无病呻吟,简直是在逗我笑。导演赶紧回您的行为艺术小天地玩耍吧,别来祸害电影~~~~~~~~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现代艺术史名词解释合集。重新分条看了一遍,每个词条先维基下再观看,有了点背景了解就不觉得晦涩了。其实就是Julian Rosefeldt对20世纪先锋艺术各流派的注解(德国本身就是先锋派大本营),选个子高挑演技百变的电影演员来表现也选得好(赢了《天使在美国》里的梅姨)。

49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全程感觉是导演请大魔王把他对艺术的看法和吐槽对着观众狂喷了九十分钟,关键是也没说出啥道道来啊,开始还行吧,听到最后变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最佳诠释“有喜欢的演员照样看不下去”的电影是啥样。不是形式的问题,是说的东西撑不起来啊,在博物馆看反而应该会更糟心因为门票更贵

51分钟前
  • 米粒
  • 较差

13 reasons why...Cate Blanchett ROCKS!!! 满天满地各种聊,关于新闻生态、艺术史还有政治文化隐喻...有字幕了还要再看一遍!餐桌前的祷告,葬礼的悼唁,课堂上的演讲,Cate女王沉稳的声音让每段“好像很无聊”的台词都变得如此有力量。少颗星是因为无缘看到展览,所以必须承认改成电影形式上的不足。

53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片,不是读艺术史、哲学史、思想史这些的别费劲了,不信中国大学有好好让学生讨论过现代西方(不只是艺术)思潮。台词翻成中文你都不知道哪段是共产党宣言,哪段是戈达尔说的,里面致敬的恐怖片都不一定看出来是哪部。

56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推荐

一人演了12个角色,演什么是什么

1小时前
  • 玛雅頭骨
  • 力荐

人生第一次去深圳看电影——刚开业的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各行各业中的每一位都有离经叛道的艺术宣言,仿佛在看一场个人现场演出的大型装置艺术秀。台词、构图、布景均深得我心,德国这些光怪陆离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实在太适合作为此片的背景陪衬。Cate Blanchett每一句吐字清晰、字正腔圆的台词念读舒心无比,十分适合当英语听力及朗读材料使用。大魔王一人分饰十三人,不同角色和不同形象切换,连口音都不尽相同。最爱酒吧一段酷帅朋克摇滚范的大魔王。

1小时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艺术最忌讳说教,反艺术更加不应该说教,从头到尾的口号宣言,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相比之下,后半程会好于前半程。更何况在我看来,电影这样一门光影艺术,独白是画面苍白的无力拯救,不可能因为一个人分饰十几个角色就有好转。别的不说,在电影院的观感,实在有点糟心。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