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证明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2

主演:段奕宏  裴秀彬  矢野浩二  李光洁  徐秀林  阿部力  蓝天野  彭心宜  班赞  孙一明  

导演:杨阳

 剧照

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2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3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4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5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6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3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4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5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6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7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8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9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04 00:27

详细剧情

日本战败前夕,从中国抓了很多劳工运往本土,其中有国军战俘,八路军战俘,他们在日本饱受非人的折磨,如若逃跑则被立即处死。萧汉生(裴秀彬 饰)和夏明远(李光洁 饰)知道他们目前修的是重要防御工事,便偷偷告诉属下消极怠工,寻找逃脱的机会。国共战俘刚开始时心存介蒂,但萧汉生的大义担当使所有劳工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为准备武装暴动,萧汉生让劳工们在劳动中偷偷准备炸药,想办法让朝鲜族劳工李继成(贾宏伟 饰)逃脱劳工营,指示他准备外围接应。劳工营总监冈田(矢野浩二 饰)接到命令,要他在工事完工后杀掉所有劳工,萧汉生感到,生死攸关的时刻来到了......

 长篇影评

 1 ) 日本最想隐瞒的那点事,中国15年前就拍出来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君电影院],ID:TVwanda

君君之前安利的韩国电影《军舰岛》,初步揭开了中国劳工被日军虐待的神秘面纱。

(之所以说初步,是因为真实情况比电影还要凄惨得多......)

出自《军舰岛》

很多人留言说,直到看完电影才依稀知道了这段“劳工血泪史”

也有人告诉君君,关于这段历史,早在十几年前,国内也曾拍过一部电视剧。

的确,我们并不是没有揭露这段罪恶往事的影视作品,只是知道的人太少了。

今天,君君就来聊聊这部国产良心剧,但愿可以通过它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这段血泪史:

《记忆的证明》I 2002

不同于“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抗日雷剧,《记忆的证明》完全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它讲述了二战时期,中国战俘和劳工被抓到日本某小岛修建工程,期间受尽虐待的故事。

豆瓣评分高达8.9,但标记的人只有一千多个,甚至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其实,不论从表演的走心程度、题材的新颖度、还是真实事件的还原度来看,这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国产好剧。

如果让我只安利一部抗日战争剧的话,那无疑就是它。

还记得君君之前提到的《日军铁蹄下的中国战俘与劳工》这本书吗?

全书如实记录了1000多万中国战俘与劳工及其悲惨的遭遇。

而这部《记忆的证明》,基本上就是对书中内容的影像再现。

中国战俘与劳工

二战期间,日军对中国战俘和劳工的所作所为,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骗工强征,押解运输,虐待压榨,卸磨杀驴。

骗工和强征

劳工们从哪来?

一是骗工,二靠强掳。

手段"文明"点,日军头目会在中国大街小巷贴满招工启事,上面写着诱人的待遇和福利。

战乱年代,许多人吃不饱饭,一家老小等着被养活,壮劳力们四处找活无门,看到这样的启示很难不动心。

然而,一旦去应征就等于踏进了地狱。

刚开始几天,日军为了安抚人心,会顿顿白面馒头伺候着,目的是让你死心塌地相信招工的谎言。

等骗来的劳工够数了,立马断水断粮,用大闷罐车集中装箱,送到各个地方挖煤或者修建军事要塞。

这是骗工,至于强掳,那就更不用说了。

男人们在路上走得好好的,会被突然冒出的日本鬼子强行掳走,哪怕是八九岁的小孩也不放过。

这些人中,有的是出来找活干等着养家糊口的;有的是出来给母亲买药的;还有的只是刚好路过......

被掳走的绝大多数人,从此再也没能见上家人一面。

劳工中除了普通老百姓外,还有一部分是八路军战俘和国军战俘。日本对这些人恨之入骨,对待他们也尤其残暴。

就这样,靠着各种抢骗掳手段,一波又一波的中国人成了日军的阶下囚。

押解和运输

劳工们一般会被日军押到两个地方,一是东北三省,二是日本某个岛。

押到东北的劳工,一般采用闷罐车,类似集装箱,四面不透风,一车可以塞下上百号人。

路上不给吃、不给喝、也不给上厕所,只是偶尔开门放个风。

如果是夏天,路上被闷死、热死、渴死和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到了冬天,光是冻死的人就占了一半。

死掉的劳工会被日军就地丢弃,很多人的尸首被野狗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押到日本的劳工,全部被关在轮船底部的货仓,同样是四面不透风,几百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没有吃也没有喝。

那些饿死病死的人,会被日军直接丢到海里喂鱼。

倘若遇上大风暴,货仓浸了水,日军会毫不留情的密封所有货仓,让劳工们自生自灭。

虐待和压榨

侥幸到达目的地后,劳工们要像畜生一样经过重重检查和消毒,一旦发现有病,一样要丢去喂狗。

检查合格的劳工,被编号组队。

为了防止鱼龙混珠和逃跑,日军在每个人的右臂上都烙上了印记。

“吃”

每人每天吃一个窝窝头,一碗棒子面。

哪怕不干活,这点东西也根本吃不饱,更何况他们每天还要干极其繁重的体力活。(口粮被监工层层克扣,所剩无几)

日本鬼子还有更绝的一招,那就是逼着小组比赛干活,干得好的小组可以获得另一组的食物当做奖励。

说白了就是用饥饿逼迫劳工们自相残杀,最后日本鬼子坐收渔翁之利。

“穿”

每人在工地领一身薄薄的劳工服。

这些衣服要么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要么是不要的破布烂衫改造的,冬天也是如此。

没有衣服穿,身体稍微差点的人会被活活冻死。勉强活下来的人只能捡一些树叶麻袋裹住身体御寒。

“住”

劳工们住的是十几平米的大通铺,小小的空间往往要被塞上几十上百人。

晚来的劳工连大通铺也没有,只能自己挖些坑洞,在里面铺上稻草,将就着住下。

通铺也好,坑洞也罢,都是冬冷夏热。

爬虫、跳蚤、蟑螂、蛇虫鼠蚁到处都是,有人在冬天被活活冻死,也有人感染上疟疾和瘟疫,痛苦的死去。

“干”

每天,劳工们天不亮就要起床,每日要被奴役18个小时以上,稍有懈怠就是一顿毒打

因为吃不饱,劳工们没有力气干活,总是抬着抬着就被石板砸断腿。每当这种时候,不给医治不说,还要挨上一顿鞭子。

“虐”

日军虐待劳工和战俘的手段极其残忍:灌辣椒水、人体过电、冰冻活人、狼狗掏腹、细菌试验、活体解剖、活人靶子......

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对于那些实在扛不住而逃跑的劳工,一旦被抓住,下场只有一个,死无葬身之地。

不仅自己要死,小组的人也要受到牵连:

(吊起来活活打死)

(被四周电网电死)

“卸磨杀驴”

为了让劳工尽快完成工程,在他们集体罢工或者反抗时,日军都会都会欺骗他们:

“干完活立马放你们回家。”

而实际上,不仅那些带头闹事的劳工要被杀死,等到工程全部结束,所有的劳工都会被集体团灭。

或就地活埋、或全体枪毙。目的是防止劳工泄露军事机密。

整部剧中,如此苛刻的劳工制度、悲惨的俘虏生活、日本人的残暴、劳工们的谋反与失败,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也被更加真实的展现了出来。

这就是那段被尘封已久、几乎要被时间掩埋的真实历史。

就像慰安妇事件、“731部队人体实验”、南京大屠杀一样,“劳工事件”也一直是日本政府企图掩盖的历史真相。

但事实就是事实,无论你怎么掩饰,怎么否认,依旧铁证如山。

从《东京审判》到《二十二》到《731部队的真相》再到《军舰岛》.....

越来越多的影像资料将一段段罪恶的历史清晰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出自《二十二》

而15年前的这部《记忆的证明》,与其说它是战争片,倒不如说是反战片、半纪录片。

它不像抗日雷剧一样,把战争演绎得如同过家家一般幼稚。

它不仅揭露了日本罪行,而且也告诉我们,在战争的洪流里,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而战争带来的只有苦痛与悲惨。

如今,与其日复一日重复播放那些抗日雷剧,倒不如多给这样的国产良心片腾些地儿。

让新时代的年轻人也更多了解、并牢记这段过往。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九一八”86周年纪念日,希望这样的血泪史能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回复电影名,在线观看!

 2 ) 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

    我从来不看战争题材剧目,至少不主动去看。从地图和书本上,按照坐标的位置理解战争很容易,从利益纷争开头,划分势力范围结束。可是亲历战争,应该是另外一种感受。我无法用语言形容看完战争片的压抑和愤怒,不论战争的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它带给个体的、国家的、民族的,全是伤害。不管大历史如何书写,组成历史的始终是人,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生命,也许没有人还记得他们的遭遇,湮没在大环境中的个人命运是多么微不足道呀。我们不断的追忆过去,追忆曾经生动的那些生命和故事,就是从这些回忆里,我们才能渐渐拼凑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从现在开始看《记忆的证明》。这是一部前几年的电视剧,我曾经很刻意回避的题材。坐下来看吧,看看除了战场上的枪炮厮杀,那些被遗忘的战俘、劳工的故事。

 3 ) 好看,但遗憾


我不是很喜欢这类叙述方式
以现代和过去相结合
算是比较新颖的方式吧
在现代有一个探寻的过程

这样也可以缓和压抑、沉重的气氛
比如有个地方 我差点涌动了
可镜头瞬间拉回了现代
我恢复了平静

可是,也许是喜欢自虐
但是我希望一直沉浸在那段历史里
我接受那种黑色的环境
这样更刻骨铭心

所以
遗憾,没有看见很多老段的戏 (基本是冲他来的,和这段历史)
遗憾,直到最后,我才明白夏明远的热血
遗憾,因为现代我不喜欢看,这部戏看的不算很仔细
遗憾,我没能多次涌动,没能深刻的体味那段历史

也许是,我太过铁石心肠
也许是,我心不静,没能体会电视的好

我知道,我会再看
看三宝为团座义无反顾
看老段忍辱负重,慷慨就义
看暴动的开始和结束,看努力和流血
看我那么多同胞的苦难和伤痛
看劳工们眼含热泪悲愤的齐唱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4 ) 非攻尚文——评《记忆的证明》

1.周尚文与冈田

周尚文和冈田本剧前半部分的对峙绝对是本剧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两人对峙,虽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却震撼人心,丝毫不逊于刀兵相见决战沙场。周尚文和他的劳工们手无寸铁又身在他国,可以说,在较量中可以说是毫无可博弈的砝码、毫无胜算的。再加上周尚文在最开始所使用的手段都看起来极其温和,更使我产生了一种忧虑,他,会不会在招架不住的时候功亏一溃?他,以这样温和的方式到底能不能带他的部下带回家?而冈田,有武器,有智谋,占尽地利。看来是必胜之局了。而事实上,在与周尚文的对峙中,冈田每次都是退败,究其原因,大约可以归咎为三点,一来,劳工的反抗和工期对于冈田的压迫,其中,中国劳工即使在冈田的分离下仍然体现出的团结不得不让人佩服,感叹和欣慰。二来,正义的力量。也许后一个理由听起来有点俗套,但是从周尚文提到日内瓦公约时冈田表情的瞬间不自然可以看出来冈田还是心虚的,在对峙中也就显得有些不自信和急躁了。三来,周尚文个人的勇气。他早就做好了舍出自己的一切去保证他的同胞顺利回家的准备了。正如古语所说,无欲则刚。还有那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种勇,是计较得失的冈田永远也无法拥有的!在较量中,周尚文,可谓是占了天时和人和。而这几个优势,不知不觉中在周尚文与冈田的对峙中给他赢得了胜算。

而到了影片的现今部分,周尚文更多的变成了一种道德标准,不论是宫崎美惠子、观众还是冈田自己都时时将冈田和周尚文进行对比。在这样的对比下,所有人都不难看出两者的距离,孰高孰下。其实,冈田在潜意识中也知道,自己不如周尚文,他只是不肯承认,他想做最后的挣扎。因为,他不愿承认自己的一贯的行事方式是失败的,不愿承认包含着自己理想、雄心、奋斗的过去都是失败的。直到影片的最后,他和周尚文的最后一盘棋,他看清了自己的颓势,最终明白了无论他多努力,和周尚文比也只能差半目了,而这半目就是人力而不可为的了,是所站立场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了。

2.周尚文与萧汉生

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我总是在想,周尚文的方法与萧汉生的方法孰优孰劣,如果没有萧汉生的暴动,周尚文以一人之力真的可以带领大家回到祖国么?说实话,我真的敢不肯定,不过看到最后,周尚文以棋救人,我也不得不惊讶于柔软、非攻的潜力了。也许,还是有希望的吧!

从周尚文和萧汉生的对比中,我觉得,周尚文比萧汉生更懂得军人的职责,军人的职责是保护百姓将百姓带离战争,而不是带领人民搞战争!人民只能是后备军,是不到最后关头都不能动用的力量。就像那段给我极深印象的两人对话中所说:
——“你根本不懂人民战争!”
——“因为战争根本不属于人民!”
和平、使人民远离战争,才是最符合人民利益、社会利益的选择,才是一个民族理性发展道路!妄想通过战争迅速崛起的日本,最终还是不能成功,而战争过程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却是很久都难以平复的。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战争一直没有远离,这也不得不使我们看到了,人的感性、非理性的力量。

3.关于电视剧

总体感觉,这部片子是一部制作很精良的电视剧,不论是从演员的表演,故事选材的深度、还是还原真实度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让我不得不为这部片子没红感到惋惜!我个人认为,唯一的缺点就是,节奏慢,过多人物表情的特写,过多不是很重要的过场戏,大多都在现今部分,都让这部戏的紧张度大大降低。这也算是有些令人遗憾的美中不足吧!
 
 

 5 ) 很有意思

  虽然有一些偏颇,有一些逻辑无法经得起推敲,但是比起后来的n多部狗血抗日剧来说,实在是好到不止十个数量级。
  这个题材就非常好,把主旋律非常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仓津岛。这样就很好地以点概面,同时也关注到了劳工与战俘。在这里,土匪、共党、国军相互较劲,但是又最终因为日本人,在几次大的事件后,慢慢地团结在了一起,甚至谋求外援帮助。这仿佛影射了现实中抗日的中国。冈田、山花、小林、池田等则是不同的日本人的代表,有睿智、有变态、有贪婪、有懵懂,也倒是非常传神。压迫固然存在,在于俘虏者对被俘虏者的优越感和控制权;但是更加难以承受的压迫则往往由于管理不善——如山花屠杀大个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如小林偷劳工的粮食却没有被冈田发掘。
  剧情也非常不错。周尚文和冈田的较量尤为精彩。周尚文本来处于弱势,一个羸弱的躯体,还是俘虏;却最终得以控制愁于工程进度的冈田。真是“柔能克刚”。一些设置也非常唯美:譬如冈田与周尚文的对弈,涵养而儒雅,很符合两个演员的气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周尚文在正面向冈田打招呼,积极主动,希望采取正常的国际化手段解决劳工问题;如果没有刘家正不断制造小矛盾,时不时转移着日本人的注意力;那么萧汉生等人的行动也不会那么顺利。所以,周尚文、刘家正、萧汉生,代表着三股势力,在暴动的过程中,分别从正面、负面和阴面起到作用。
  此外倒叙的结构,让每一件事从当年经历过的人那回忆出来,并且恰好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让人感觉很真实,同时也很清晰。
  虽然有些镜头挺血腥的,但是这部片子的美工依然不错,破烂的衣衫,晃动的灯光,阴郁的矿洞。既艺术又真实。而引入塌鼻子等角色,顺带扯入东北二人转,也显得非常真实,极具平民性质,很符合我们这个民族“苦中作乐”的精神。但同时也想到,苦中作乐,大概只是平民的心思;真正要夺取自由,还需要国军和共军一阳一阴的运作。
  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现代剧情很拖沓,有很多可以简练处理的东西。虽然描写不同代人的恩怨不应有所交集,这条立意很好,但是年轻人的爱情不应如此缠绕,毕竟这与主题无关。
  另外,个人认为让周尚文最后割腕而死算是一个败笔,略显做作,因为他可以推说住院了不知道,没有必要去担当。

 6 ) 堂堂中国魂

头可断,血可流,怎可辱没堂堂中国魂
 
不经意间看到了这部电视剧,中日韩三国合拍,一部触动心灵深入爱国情怀的电视剧。
不得不说,2008多事之时,看到这部电视剧,心情更是别样。
 
电视剧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三群人——八路军、国民党、普通民工——在那个战争年代不可能共融的三群人,在一个特殊时期——被日本军队俘虏,带到了那个可能被很多人都遗忘了地方做劳工。这段往事深深的停留在了时任八路军连长的萧汉生心里,不经意间这段往事被再度提起,是,就在青山小百合和萧家意外相识开始,这段往事,这块伤疤被揭开了。
我并不想评述那些个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日军形象,《记忆的证明》作为一部电视剧,它树立了太多的、深入人心的中国军人形象。
承认,有些时候我是一个有着愤青情怀的人;
承认,《士兵突击》过后,我被“军人”这个词触动再三;
承认,我爱上了国民党团座周尚文。
 
这个团座,让人心疼。
“周尚文,黄埔军校毕业,是正规军上校团长,过去他在第十九路军任连长。”
难得,这是一个我第一眼就会喜欢的国民党的军人形象。
曾有一个杂志如是评价周尚文:
“周尚文,世情人性极为通透,自身品格极为孤绝。既是文人也是武将,像一切佩剑行走的中古诗人,他的内心只对朗月清风交代,他的一生是古国高士的最后悲歌,血脉受损,弦断音绝,自此之后世间再无周尚文。他不属于痛苦和污秽,甚至不属于时代,因为他不可思议的美好,他只能属于形而上的理念人格。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只能说,这是人心对悲剧的天然需要,毁坏美好才能激浊扬清,让更多眼睛看到光亮。他是个可怕的人物,几乎像受难基督一样,总是气若游丝,病体将倾,但精神与人格的力量却大得离谱,是他保持了中国劳工与日军间的微妙平衡。……这样一位黄埔精英,以苍生为己任,放胸怀于四海……”
 
都说虎落平阳,其落难场景惨不忍睹。可是第一集中,他的气魄,让人震撼。
在那样一个糟乱的环境中,在一群战俘当中,火车车门打开那一刻,站在车厢门口的,是一个军装穿着整齐,军帽一尘不染的团座,就是他,周尚文。
起初,觉得他是那样的幼稚,他相信冈田的承诺,天真的以为,只要工程结束,他们就可以回家。他要兄弟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他的兄弟们是因为受伤了的他,才会放下武器的,那样重情重义的他,却为了全体人的生命安全,不惜牺牲掉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忠实的弟兄。
何为民族大义?此情如此。
他说,“如果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就和你们这群畜生拼了,我周尚文早就活够了。”
他说,“我的希望是有尊严的死去。”
他说,“你们认为我怕死吗?我的弟兄们都是因为我,才沦为战俘。我要一个不落的把他们带回去。”
宫崎医生要把他带离劳工营的时候,是全剧中周尚文最为激烈的反抗。一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谦谦气质和王者的风范,从未以武力解决问题。然而就在那一时刻,他宁死不肯离开,尽管三宝告诉他,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大傻瓜,叫他维持会长,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懂他的人不会这么说,他在拼死保全着什么,都会明白。
为了救那三个人,不惜自己的病重之身,还和冈田对弈一整夜。白色的棋子上,斑斑血迹。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终因体力不支倒了下来,当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永远的矗立着,不曾倒下。
这是全剧中,我眼中分量最重的戏。
“冈田中佐,前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上校团长周尚文,要求谈判!”颤颤巍巍的重病之身,说出来的话,这样掷地有声。
冈田很蔑视的说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时候的他,并不认为他眼前的,是一个军人,只是一个病人,一个生病的战俘。
整个谈话的过程当中,周尚文硬撑着,谁都看得出来,他的脸上渗着汗珠,双手一直扶着椅子。“那你就跟我决斗,我们每人手里一把枪,在三十米外同时开火,一枪定生死。你敢吗?帝国军人!”
就连冈田都要质疑,为什么,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战俘。是啊,说出这样豪言壮语的人,怎会是站在俘虏位置上的人。可是他是军人,伟大的中国军人,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救助自己弟兄的团座。
冈田决定用智力决斗,下棋。
“一言为定!”也许就在那个时候,这个人物的悲情人生就这样奠定了。两个人的命运赌在一盘棋上,不,不是两个人,还包括所有劳工的生命。
黑子先行,冈田走先。周尚文的表情,平静如一。
所有人的呼吸急促,时时闪过的探照灯让这个夜晚并不平静。一粒粒棋子落盘……
这一时刻我险些忘记了战争,如不是镜头中偶尔闪过的每个人的表情。就在棋局进行之中,周尚文咳嗽加剧,一口鲜血被他的手挡住了,没有喷出。可是此后的棋子上,满是鲜红,嘴角的红色,也是分外扎眼。冈田开始微笑,他以为周尚文撑不下去了,他以为这盘棋他赢定了。可是,他小看了他眼前的这个男人,这个军人。
咳嗽声,棋子声,声声入耳。
“不用查了,我赢你半目。”所有人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赢了!”所有人都在欢庆胜利,周尚文转身微笑,硬挤出来的笑容。所有人高呼“团座”,在淡淡的笑容中,在如漆的黑夜中,周尚文倒在了地上。
他撑了太久,在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的时候……
我以为,他会撑到最后,我以为,他会是一个倒在冲锋中的尊严军人。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他说,他最想要的,就是有尊严的死去。可是,我想都没想过,一个愿意和那个所谓的帝国军人决斗的中国军人,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同伴,在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的时候,那样默默的死去,采用的,是被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形式——自杀。
合上窗,整理好衣衫,静静的躺在床上。他憔悴的面容,让人心疼。
“父亲大人在天之灵,各位长官和家乡父老,周尚文穷毕生之力,保护黎民百姓,捍卫民族尊严,今天到了最后的关头,不得不舍生取义。尚文死不足惜,却无法带领同胞回归祖国,愧对先辈的教诲和父老的期望。尚文死不瞑目,雪国仇家恨,寄望于各路抗日勇士。今日化成鬼魂,抗战胜利之日,尚文将在九泉之下与国人同庆。”
滴滴鲜血自他的手腕间流出,而他的脸上,却是别样的笑容。
落泪了,是真的。即使是现在。
在周尚文曾经居住的小屋里,在他逝去的时候,那淡淡的光华逐渐消失。在他的葬礼上,所有的军人为他敬礼,因为这位军人,值得所有人尊敬。
“周上校,你是我军旅生涯中最可敬畏的对手。……军人不应用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我知道,你是带着悲愤和对我的鄙视走的,我敬佩你时刻带着王者才有的宽容。你的行为让我无言以对,在你的灵魂前我将永远无法站立。”
一个从不打算给任何中国军人敬礼的日本中佐如是说。
“面对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我们都有一个信念,我们都是中国人。
一个和他来自不同部队,有着不同政治观点的八路军军人如是说。
 
 “当我们的宽厚被他们误解成懦弱;当我们的仁德,成为他们忘记罪孽的理由时,唯一能给日本人留下记忆的,是血的代价!”
“我们宣誓,头可断,血可流,即便粉身碎骨,也绝不失我们堂堂中华民族魂!”
多事之秋的中国,正面临着无数的考验,可是我们知道,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何其抗压。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定要让所有人相信,中国不笑,世界会哭。若干年后,一定要让世界向中华民族,向中国人民致歉,为他们所作的一切不齿之事!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

 短评

2014-11-22 其实应该好好看看的……结局是毛?毛?

5分钟前
  • 张震未公开女友
  • 较差

高中时代教育频道播放,当时还不认识什么明星,具体细节也想不起来,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好看,扣人心弦!还记得当时的《上海电视》和《新民晚报》都有评论为神马中国人设要用个韩国人来演,也是一时热点了。

8分钟前
  • 豆友73196946
  • 推荐

当年看时候,还觉得挺好的,立意挺新颖的,后来看了五十年代的《桂河大桥》,突然好想问编剧,你是不是借鉴的有点过了!段奕宏的儒雅还是很让人难忘的。

11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推荐

气氛压抑,对待中日之争,既有情怀也有胸怀,故事和立意都是稀缺类型,但我对剧情走向提不起兴趣,4集弃

13分钟前
  • z先森
  • 推荐

萧汉生(共产党):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 周尚文(国民党):因为战争根本就不属于人民!

18分钟前
  • 你好
  • 力荐

很小时候看过的,我印象里最好的日本相关历史电视剧前三名,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记得有一个矢野浩二在房间里,听一个姑娘唱樱花的镜头,感觉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20分钟前
  • 果酱同学
  • 力荐

创作前后历时近5年,当然留给观众的印象和影响更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PS: 矢野浩二帮了中国影视业不少忙。

22分钟前
  • 蒹葭
  • 力荐

不记得剧情了……只记得小时候暑假在电视中看到,被惊着了……阴郁的氛围……又害怕,又想知道这些人的结局

25分钟前
  • 未央
  • 推荐

这么冷清,看来央视的人气不行啊。不过段奕宏演的军官是超帅啊!

27分钟前
  • 玛娜娜
  • 力荐

说它是一部抗战片,不如说是一部反战片。一直觉得在中国,真正宣扬反战思想的片子,其实不多。当然它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反战的主题,更在于塑造了一个个典型又生动的人物形象,各色各样有着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在面对或者回顾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他们的一言一行,展现众生百态。

30分钟前
  • 南国之风
  • 力荐

其实现代部分的戏更有意思一些,除了两个小年轻,其他日本人的演技都不错,还算合格地表现日本这方老兵的众生百态,而过去这部分的演员演技太良莠不齐了,老段话剧腔太严重。另外那个韩国人演的角色的智商太令人着急了。

35分钟前
  • 推荐

小时候看过感觉挺震撼的,现在才发现韩国演员裴秀彬居然是主演之一

40分钟前
  • 淡定
  • 力荐

2011-8-30,三星改四星~至今没看到结局

44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我们记住那段历史是为了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让人民远离战争 就像周尚文所说的那样“战争根本就不属于人民”,但绝对不是为了把老一辈的那段仇恨延续下去!个人评价:8.7分

48分钟前
  • 一袋米要扛几楼
  • 力荐

杨阳拍摄的比老陆川靠谱多了

53分钟前
  • 米伦狄
  • 力荐

没有脸谱化的角色,故事太惨烈。老段真绝色!李光洁在里面真好嫩…裴秀彬居然会中文(配音大概是赵岭老师)。减一颗星是因为时空穿插这个点没有把控好,两边的交叉过于频繁,导致剧情严重割裂,情绪刚培养好呢,就又转场了…实在是出戏。

54分钟前
  • 旅人之忆
  • 推荐

看完之后,我决定再也不买日货了。

55分钟前
  • 饭饭
  • 推荐

生灵涂炭的民族耻辱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面前,重温民族的痛史,警醒和鞭策

60分钟前
  • aspiration
  • 推荐

在我还电视的时候觉得最好的有关抗日战争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撇开"政治正确"这一点不谈, 光有 "你永远都不懂得人民战争。" "因为战争根本不属于人民。" 这两句对峙就够出彩了。

1小时前
  • Philia.
  • 力荐

zzh事件发生后想到了小时候看的这部剧,在我看来这部是央视当年抗日题材的一个特例,他太真实,太压抑,选题又太少人了解,是多数人不知道的抗日战争。 db很多人都大赞那句,“你根本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因为战争本就不属于人民”,充分表现了当年(或者现在依旧是)的豆瓣是多么的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我看来这句话正是说明果党失败的原因,虽然我很喜欢老周,但这句话他不该跟老萧说,他该去问问那些俘虏他的日本兵,为什么把中国普通人民拖入一场战争…该去问问后面他饰演的团长,为什么上峰要抓壮丁把人民拖入战争,该去问问他淞沪会战的好同僚飞将军孙元良,为什么强抢女学生,把人民拖入战争…然而最终老周也逐渐认同的老萧的主张,并且认同战俘团结起来组织暴动,我想那些推崇这段对话的人,大约是不愿意谈论后面这些情节的

1小时前
  • 江湖救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