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

记录片美国2020

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

导演:Tom Barbor-Might

播放地址

 剧照

成为你 剧照 NO.1成为你 剧照 NO.2成为你 剧照 NO.3成为你 剧照 NO.4成为你 剧照 NO.5成为你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7-28 00:05

详细剧情

记录小朋友成长初期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感想

第一集 成为你

2岁的时候宝宝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3岁左右就会有自己的强烈爱好,这个时候不要扼杀 其实不会对成人后的发展影响什么,但是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在各种方面都要多尊重孩子的意愿,小男孩也可以穿裙子,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

第二集 移动

让我想起我女儿第一次翻身 第一次爬行

要多鼓励尝试,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成长。

 2 ) diversity

上周末犯胃病时躺在床上无意中看到这部纪录片,讲 100 个孩子诞生后两千天内语言、动作、和社会性等各方面成长发育,欲罢不能的看完一遍,有种打开盲盒的惊喜,这周刷第二遍。很珍视记录片中体现的 variety , 不仅跨越国家,从婆罗洲、蒙古、尼泊尔到英国、美国、日本;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婴儿成长。amazing 的是片子关注到 minority:那个尚未有明显性别意识穿明黄色裙子去上学的三岁英国男孩,那个严重视障比哥哥晚几个月随着肌肉发展才学会走路的双胞胎妹妹,还有听障宝宝学手语的过程与正常宝宝相差无几。不同肤色的宝宝,健康的,有障碍的,可爱的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共同成长。世界本该如此。

 3 ) 一些想法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这部纪录片,第一集还没看完就有一些小想法:

发现有个小男孩沉迷于穿漂亮裙子,他爸爸妈妈还认真的陪他一起挑选然后带着他去上早教课。想到自己小时候只喜欢穿黑色的土土的【老北京布鞋】,那会儿我爸他们经常穿,好像叫【好汉鞋】,就那种男鞋。我妈给我买的凉鞋皮鞋我都不穿。然后我爸妈就任我想穿啥就穿啥了。

边吃饭边看剧边喝水,想到自己从小时候就有这个【坏毛病】:一边吃饭一边喝水。好像传统意义上这样对肠胃不好,稀释胃酸,balabala……但是现在我31了也没啥肠胃问题,而且这个【坏毛病】也一直延续至今。我爸妈也从来没管过我说这样不好。我现在喂宝宝吃辅食的时候,中间也会给他喝水。

又想到小时候我爸妈会给我和我姐自制【可乐圣代】,就是晚饭给我们一人倒一杯可乐再放一大勺冰淇淋,就和现在的雪顶似的。真好喝。

看到有个3岁的小朋友很喜欢拍照,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拍得特别好(我也不太懂,弹幕都说拍的好)。然后弹幕有人说【看哭了】另一个人弹幕说【可能因为小时候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没有被家长支持所以很羡慕】。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什么痴迷的爱好了。但是倒没有羡慕的感觉,因为没觉得从小被爸爸妈妈逼着怎么样过,或者限制着怎么样过。

真的很感激自己的父母从小给了我这么自由的空间,最起码在幼年时期,我想要的他们都能满足我。他们不是那种会经常对我说【不】的家长。这样的童年就会很快乐。现在明知道【孩子过早吃零食不好】,可是我和我老公都很爱吃零食。我那天就和他说,以后也不要太限制宝宝吃零食,毕竟咱俩都没有自制力。吃零食真的好快乐呀!

 4 ) 审视自己缺失记忆的2000天童年时光

真得美得不可言喻,里面每一张童颜都是壁纸,做了一些笔记,回顾一下童年^O^如何交朋友: 跟婴儿要眼神交流会迅速跟你建立情感联系 婴儿最喜欢看人脸, 他会意识到笑脸😃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 8个月时婴儿会识别陌生人看到会紧张和不安 1岁左右会走路了,会很好奇自己探索这个世界,注意盯紧,要让他在自己的视线里 过渡期需要玩具陪伴 假象的24小时朋友 帮大人分担家务,赞扬孩子帮忙,要及时口头赞扬,不要用礼物 让他意识到团结很重要 多交朋友是受益终身的技能 日本会举办婴儿比哭大赛,激发婴儿的恐惧应激反应 因为父母每次在婴儿不舒服时都能帮他缓解,情感就是这样连接的 第一天上幼儿园会让他体会到社会情感的连接 三岁到七岁时学语言有极大天赋,到了7岁之后会关闭 五岁小孩会三种语言 让孩子自己体验学会独立解决一个个问题会对成长有很大帮助 10个月左右喜欢丢东西,他在尝试理解重力原理 两岁会将事物分类 三岁好奇心最强,一小时能问30个问题,学习新知识,学习能力最强

 5 ) bocoming you

很不错的一部纪录片,画面很美,软软糯糯的小可爱们萌到爆。推荐给粑粑麻麻们,在带娃打怪升级的路上,稳定持续输出而又不附加条件的爱比财力付出更为可贵。也推荐给正在找自我的孩纸们,时光转瞬即逝,要保持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心态不容易。 1、it’s the breakthrough she needs to start forming her identity. the world becomes all about "me" 2、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how that childhood obsession have any bearing on who we bocome adults 3、gender is superficial just like the clothes they wear 4、emotions protect us from danger,guide our behavior,and once we can control them,they help us to face life’s challenges 5、music and rhythm, have a special quality that helps children find the emotional balance,but calm contentment,can come from being deeply absorbed in any favorite activities 6、the surprising truth is,these difficult feelings should be good for emotional development,only if he can figure out a way to manage them 7、language is a gift of childhood.as children get older,their ability simply to pick up language fades,by around the age of 7,it is all but vanished,that's why those who come later to a language,will almost talk with a telltale accent 8、childhood is the most creative time of our lives,and some of those creative ideas will only bear fruit if they're accompanied by a little concentration 9、children's boundless curiosity and love of learning is where huge possibilities begin

 6 ) 笔记

1. Who am I?

没出生或者出生后,爸爸妈妈就会给取的名字,婴儿几个月就可以知道那是叫他。(多和孩子交流,喊名字,眼神沟通)

在大一些,可以认出镜子中的自己(多和宝宝玩照镜子的游戏,帮助他自我认知)

2岁左右会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物权,秩序的敏感期。(充分交流,理解宝宝的行为和感受;充分共情,让宝宝知道你是很在意他的感受的;运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来化解一些情绪。)

3岁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差异。 4岁有性别意识,个人中心感下降,喜欢群体玩耍,男孩早于女孩,并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注意引导性别意识,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注意性格的变化) 5岁对自我有一定认知,知道喜欢的食物等,了解自己的一些性格爱好(可以让孩子做一个自我认知介绍,写下10年后的自己)。

3.Making friends

刚出生之后的小婴儿开始用眼睛与人建立连接(多看黑白卡,多联系追视)

当他可以看清楚后,他会冲你笑来引起你的注意

几个月后,他不在看到人就笑,而是懂得区分熟悉和陌生人。

1岁多,当他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他就会离开熟悉的人,但当达到一定范围,他就会意识到,然后走回去,或者大哭。

2岁多还不懂得合作与分享,只有自己的感受。但他喜欢探索,喜欢帮助别人,来感受自己的能力!(多鼓励赞扬孩子,不要用奖励的方式,更能促进他的合作意识)

3岁多他理解了合作,可以找除家人之外的熟悉的人合作来完成任务。

4岁多他们可能有一个依赖的物品陪伴他们或者是虚拟出来的小伙伴,给他们安全感,帮他更好的感受他人,更好的与他人建立连接。

5岁多进入学校,离开家人,但很快他们就能找到新的朋友,making friends!

4.Feeling

几个月的婴儿还不懂情绪,只是最原始的饥饿感寒冷感会促使他们哭泣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1岁后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

2岁后他们进入情感混乱阶段,就是可怕的两岁,他们时而兴奋,时而哭泣,时而难过,时而生气。

3岁后他们懂得表达一些自己的情绪,这有助于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还不能很好的和别人相处,不能共情别人的感受。

4岁学着与他人相处,感受他人的感受。

5岁可以表达并模仿各种情绪,进入到情绪控制的关键时期。

 短评

每个宝宝都是生命的奇迹啊~日本居然还有啼哭大赛,真是开了眼界😅

5分钟前
  • C_菇凉
  • 力荐

完美安利了婆罗洲巴瑶村 难得的是内容非常多元化 挺有趣的 值得一看

7分钟前
  • 等到风景都看透
  • 力荐

华美的拍摄,精致的剪辑,苹果就不是鸭梨,把关于儿童成长的纪录片拍成了宣扬文化宽容和世界通联的华美散文。只是在追求高端大气的同时,现实意义弱了很多,也没几句精彩的旁白给Colman大姐说,但社会导向还是好的,更没几个冷血动物能抵抗萌娃的高能挑逗。

8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

Great! Learned a lot! 苹果🍎出品不错!

12分钟前
  • 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
  • 推荐

解锁AppleTv纪录片。配乐声音调得过大。虽然不是主题本意但地域对比最明显的,还是在欧美出生的孩子天然更容易享有幸福的童年,在这一前提下,好像别的讨论就没什么意义了

14分钟前
  • Redux
  • 还行

好看!苹果出品的纪录片质感都好棒。满满的感动,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是一个miracle。

19分钟前
  • 囧兔
  • 力荐

时而笑,时而哭。

24分钟前
  • 款款
  • 力荐

第142个标记看过的人(还有个名叫:呱呱坠地两千天)

28分钟前
  • 2006-03-19加入
  • 推荐

还是有些新的信息的 语言部分很印象深刻

31分钟前
  • Iridescence
  • 推荐

8.5/10应该和我妈一起再看一遍的纪录片

35分钟前
  • Boy kill boy
  • 力荐

孩子很美好,你一直在成为你的路上努力着。

40分钟前
  • Pam
  • 推荐

世界各地的带娃方式,从美国、伦敦、纽约、耶林谷丛林到难民营。华人依然走在内卷最前沿😓

44分钟前
  • Laisky
  • 力荐

没太多干货,不过小朋友很可爱,尤其最后一集,小朋友牙牙学语和尝试讲笑话,把我逗乐了。一边看一边想想自己的娃,小朋友成长真是非常惊人和有趣!

46分钟前
  • 小黄兔
  • 推荐

2000 days lay the foundation of your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I wish I could saw it ten years before, but never too late, learning is cruci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eing, walk on

47分钟前
  • 瓦瓦
  • 力荐

没有想象中精彩。知识点基本和以前看过的差别不大。开场日本这个情况有点惊讶~视障小女孩真的好棒!sign language♥️

48分钟前
  • Rhine
  • 推荐

好看!我都快被这些小家伙们萌化了。

52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EP1:两岁开始有自我意识;三岁发展出强烈的兴趣爱好,但和未来的兴趣走向无强关系,三岁时无性别意识;四岁时,有了性别意识,放弃个人主义,开始融入集体;五岁时,对于自己想成为谁,远大的畅想。

57分钟前
  • 努力努力再努力
  • 推荐

拍摄的非常精彩!

1小时前
  • Johnny.R
  • 力荐

不同年龄的课题重点不同,自我意识、移动、情感和爱、交朋友、语言表达、思考好奇心。5岁是黄金年龄。通过表演训练孩子表达情感和建立同理心,通过集体的音乐创作和表达寻找快乐。被感谢被需要对孩子是很好的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1小时前
  • 梦游仙镜
  • 推荐

生命的成长历程,可惜没有中国

1小时前
  • 拾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