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杨家将

战争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3

主演:郑少秋,徐帆,郑伊健

导演:于仁泰

 剧照

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2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3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4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5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6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3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4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5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6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7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8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9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2

详细剧情

北宋年间,辽国兵马在耶律原(邵兵 饰)的率领下大举入侵中原,当今圣上着杨业(郑少秋 饰)和潘仁美(梁家仁 饰)两位重臣出兵抗辽。谁知潘仁美公报私仇,于金沙滩一役临阵撤兵,致令杨业陷入重围,困于两狼山城。杨家有子七人,依次为:延平(郑伊健 饰)、延定(于波 饰)、延光(周渝民 饰)、延辉(李晨 饰)、延德(林峰 饰)、延昭(吴尊 饰)和延嗣(付辛博 饰)。虽然前路凶多吉少,但为了营救父亲杨家七人依旧冒险出征。然而此一战凶险非常,一方面耶律原势要报当年杀父之仇,屠尽杨家父子;另一方面潘仁美作壁上观,意欲置杨家于死地而后快。苍凉两狼山,一曲忠义悲歌流传千古……

 长篇影评

 1 ) #付辛博# #忠烈杨家将# 么有作家的水平、将就着看看吧 @付辛博的BBT之家 @忠烈杨家将微博

      如果木有柴郡主、木有比武招亲、七郎就不会帮助因为帮六郎误杀了潘豹、或许这样之后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吧。
      七郎性子倔强、冲动、也许只是因为年轻、时间还么有好好打磨他、他就死了、我觉得好可惜、好不平。
      年纪亲亲的七郎随着几位哥哥一起上战场、当时他的义无反顾、让我觉得真男人。
      七郎死、所谓有因必有果、但是也不至于让他死那么惨吧、他是杨家最年轻的、你就让他万箭穿心而死、我想说、潘仁美你实在想替自己儿子报仇你可以直接了当、你为什么要诬陷一门忠烈的杨七郎为辽人。我真心想不通~
      为了救爹含冤而死、最后还魂回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的愧疚、只是淡淡的叫了声"爹"、让我好揪心好揪心啊~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七郎不要在那么冲动了、一切都听听周围的人就好了、反正不管怎样我觉得这部戏很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主题“忠、义、仁、孝”真的做的好到位。
      忠烈杨家将、值得一看、大家影院走起吧、在此预祝票房大卖~
      
     

 2 ) 不合时宜未必不好

昨天还是去看了想看很久的杨家将 踌躇了半天 想想 应该为杨家将做点贡献
整个四月 前有北京遇上西雅图 后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中间还夹带分手合约 似乎一整个月都在散发的爱情的荷尔蒙 在这样的夹击下 杨家将很难实现突围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于仁泰老了 他依然用着香港的老手法 讲述着所谓的玄妙 片中出现的两段仙人指引的戏份在我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 另外无论是擂台比武还是后面的面圣 都显得十分空洞 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使有血有肉的生命不免变的脸谱化 传统的忠孝义也不得不面临尴尬的处境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 需要的是朴实的描写 和现实的阐述 如果这样看来片中的许多繁枝末节就显得不必要了
而这也正是古装动作片的一大瓶颈 霍元甲尚可接受 但是到了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这部我这些看的少有的极烂片 它们都更加说明了古装动作片对于新思路 新手法的诉求 杨家将作为流传下来的千年佳话 他有着他历久弥新的原因 他需要的只是人们的关注
我之所以写本片 喜欢本片是因为我认为他不失为一部诚心之作 片中每一段武打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从两狼山的群战 到都夹缝激战 烈火征战 到最后惊艳无比的箭战(这段简直让我看到了中国拍一部决战中的较量的未来)和肉搏战 每段皆有不同 且推陈出新 无论从细节打斗还是从整体布局上都可谓上乘之作
片中一班新的老的 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帅哥卖力演出更是本片一直的最大卖点 每个人都要身披铠甲 骑马 打斗 和面临风沙和颠簸 据说在拍片是 所有演员也没有脱下铠甲 而是直接吃饭 (想想画面略有喜感)可以说每个演员都可圈可点 (在现今能拍出一部这么阳刚气质的影片是多么难得啊)
总的而言 杨家将有点生不逢时 它远比国产其他好多影片要好的多得多 只可惜他的怀旧情怀和阳刚之气 输给了现在价值观与流行文化

 3 ) 昨天看了电影,随便说两句

       虽然我是冲着帅哥才去看的《忠烈杨家将》,但不得不说,演员们的表现并没有局限于帅气的外表,超越了我原本的期待。随着商业化的影响,近几年的古装大片很容易走入大投资大场面却缺少内容的困境,相比之下,于导讲述故事的方法和重点都保证了电影的的可看性。我不了解小说中杨家将的故事,所以只能就直观的观影感受,来聊聊我对几个主要人物的理解了。
    先说大郎杨延平。身为杨门长子,他俨然是最沉稳,最能顾全大局的一个。在前往两狼山救父的途中,他不但要担当领导七子作战的统帅,还要照顾弟弟们的生命安全。据说原本饰演杨大郎的是古天乐,后因意外才换成郑伊健,但他把这个角色演绎的很到位,训斥弟弟们时的威严,看到预言时的沉重,领军作战时的霸气,面对死亡时的决然,都让我相信大哥就是这样一个人,值得依赖和尊敬。
    二郎杨延定是一个性格直率的猛将形象。相对于大郎来说,他没有那么多的谋略,不满就发牢骚,开心了就笑。但他依然是一个称职的哥哥,被困两狼山时带领六子突围,哪怕是在孩子气的对马儿说话的时候也不忘叮嘱自己的马要保护弟弟们。二郎最令人感动的是义气,在知道大哥赴死的决心之后,原本离开的他又反冲回来,原因是“不能让大哥一个人离开”。余波高大结实的外表很符合二郎的形象。作为初次演电影的“新人”,他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三郎杨延安,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原本我就是因为仔仔饰演三郎才去看这部电影的,他的表现简直超乎意料的完美。三郎是七兄弟中最为内敛的一个,他沉默寡言,却是一个像狼一样的行动派。作为队伍中的神箭手,他出手干净利落,与兄弟们配合默契,总是最及时的帮他们解除危机。全剧三郎只有四句台词,没有语言的支撑,仅靠眼神和动作,仔仔把这个人物诠释地得淋漓尽致!就演员本身来讲,他应该是个人性格和角色相差最大的一个,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演出。无论对周渝民是否熟悉,都不能否认三郎是这部影片中最出彩的一位。用网上一句评论来说,单冲剧情这个电影可以拿到5分(我给6.5分,毕竟取材于传奇小说,导演和编剧发展空间不大),如果只冲三郎,仔仔绝对可以拿9分(我给10分啊!!!!)。最后还是要说,造型真是太帅了!!几个兄弟站一排的时候我就只盯着他一个人看啊!!!!看完到现在依然处于被帅哭的状态!!!T T
       四郎和五郎要一起讲。七兄弟中他们两的感情最要好。四郎是七兄弟中最开朗的,李晨的个性刚好符合这一点。他好食槟榔的习惯是沉重的故事基调中的调味剂,从出战前练刀的情节可以看出武艺也是顶尖的。五郎不但是一名将士,同时也是队伍中的医疗官。故事开头他为两个受罚的弟弟调制药剂,进入两狼山后为父亲刮骨疗毒,也是他的一句劝让杨令公同意和大家一起离开。烽火台五郎坠马,四郎毅然留下和他并肩作战,两人一起切断后路为兄弟寻得逃生机会。他们推着一群敌军同时坠崖时的场景感动了很多人。两人默契的想起小时候调皮时的类似情形,使牺牲也产生了一种幸福而满足的意味。
    六郎是故事的相对主角,导演说过,这部电影就是表现六郎的成长。他看重爱情,不愿柴郡主嫁给他人没管住自己和老七去了擂台比武;他看重亲情,拼劲全力让自己背负的承诺实现。六郎的成长是急速的,仅仅一场战斗就让他的人生全然改变。我个人认为,吴尊对这种蜕变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十分的效果,但相对于之前的演技,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了。在他对着耶律元吼出“记住,我是第六个,杨延昭”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震撼。
    七郎年纪最小,自然是最冲动,做事情不经大脑。他的世界黑白分明,什么顾虑也没有。他在擂台中失手杀死国舅,为杨家的悲剧埋下祸根;他不听兄长的劝告去找潘仁美,最后白白惨死在自己人的手下。他的行为在战争中显得幼稚愚蠢,但他对家人的心绝不输于其他人。独自去找潘仁美的时候,这个最小的孩子就是抱着一命抵一命的决心,牺牲精神和所有兄弟无异。付辛博和众多前辈相比,演技的确稚嫩。不过这倒是很符合老七的形象,没有拖后腿。
    最后是耶律元,本剧中最大的反派。实际上,我并不觉得这个角色是“反派”,他与杨家将只是立场不同,本质上绝对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父亲死于战场,他抱着复仇的决心面对宋朝军队。骁勇善战的耶律元是辽国第一统帅,他善用计谋,调兵遣将,将厉害的杨家军一个个逼入绝境。邵兵的演技没话说,绝对的精彩。他和三郎都是这部电影的绝对亮点。
    杨家将代表的是忠孝仁义,杨令公代表忠,七子代表孝、仁、义,导演很聪明的把重点放在了后三点。对于观众来说,臣为君死的情节并不能激发多少共鸣,杨家父子兄弟之间的情义才是真正感动人的地方。与其说他们是为了宋朝在战斗,不如说是为了完整的家庭而战斗。佘太君对大郎那一句“带爹回来”是他们所有的动力来源,所以六郎对耶律元说“我身上背的承诺,比你更重。”同时,导演还通过鬼谷先生之口传达了“战争乃致祸根源”的理念。战争场面也做得不错,除了远景有点假,近景的打斗拍的很真实。全片95%的打戏,都是演员亲自上阵,每人都有自己的专属马匹,也并不像以往的剧中会出现以一胜百的状况,而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说实话,大场面的大戏还是要到电影院才能体现出效果,失去大屏幕后会有所减分。
    总而言之,还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钱没白花。

 4 ) 一部电影,为难了一群人

不论从哪方面而言,这都是是一部很难拍的电影。编剧故事很难写,电影的境界很难升华,演员硬要把它拗成英雄主义的战争片又难以逃脱它本身偶像电影的基础,电影能拍出现在这个模样,大家都为难了。

首先。不论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亦或是后代的评书如何来演绎这个故事,杨家将的故事从开场到落幕,环环相扣,情节顺时而发,人物逐一登场,各司其分,说句草灰蛇线,绵延千里都不为过,那么这部电影拍什么?要怎么拍?就是主创们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如果要想把杨家将的整个故事由头至尾的摆上屏幕,只怕没三四个小时都拿不下来。所以编剧们单只拿出整个故事中最精华、最高潮的部分做加工、演绎,实在是无奈而唯一的对策。至于故事情节中其他必需的部分,没关系,用些零散的片段稍作补充,只要观影过程中观众能看明白就行了,反正整出戏的重头在战争场面,这些片段只需要发挥他们过场戏的作用即可。

于是在这样的编排下,整部电影的聚光点都围绕着杨老令公和杨家七子身上和相关联的战场戏份,其余人物和情节显得多余而可笑。还记得杨六郎和柴郡主在花田里谈情说爱的那场戏吗?还记得擂台比武吗?还记得皇帝在某个类似哈利波特校长室里,那段为高潮部分做铺垫的前戏吗?还有柴郡主与杨六郎紧紧相拥,离别情深的戏码,统统都是败笔。

台词是可笑的、场景简陋的、人物是空虚的,连一贯能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奸角都显得傻、大、空,

电影的拍摄难点除了叙事方式,更难的一点在于如何表达你的人文主义情怀,你所想表达的情怀,又是否能为观众所接收。忠君爱国的思想在现在的社会已经很难引起共鸣了,反而在当前的场景下有很容易被质疑成封建社会的愚忠思想,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电影是很回避这一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的“忠孝礼义”,唯一的落脚点只能归于“孝”了,以“家”的概念为核心和出发点,才让一切有了合理的解释。

七子上战场,不是为了要击退侵犯边界的辽军,而是为了救父亲回来;父亲撞李陵碑而死,在电影的渲染下,我想几乎没有人认为是为了守节,还记得苏武的话吗?“大羊不死,小羊难活”,所以杨业的死是为了儿子们能活;而就算是父亲已死,也不能就地埋葬,而是要拖着尸首回去让母亲“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而从老大开始,一个个的杨家将最终成了战场亡魂,其实还是为了父亲能完整回家。

你能说忠君是愚忠,你能说爱国是死脑筋,但你不能批评孝道,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向父母尽孝是怎么样都不为过的。于是这走得又是一招安全棋,却遗憾得难免把杨家将的故事和精神狭隘了。

在上述两个问题存在情况下,各人物的戏份是否平均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好在这就是一部人物的群戏,看得就是人物之间的互动与撞击,单个角色若是戏份太过出挑倒会显得很有问题。以上两项均表现平平的电影,唯一能看的只有一票养眼的帅哥和精彩的打戏了。

所谓帅气是静态的,把杨家七郎一个个的拿出来单看,那都是百里挑一的美男,至少每个人都曾经有被观众记忆深刻的角色。而这厢聚在一起,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一眼就能看穿。

我认为此番角色完成度最高的,最右人物特色的只有杨大郎郑伊健和三郎周渝民。

早在古惑仔的时代,郑伊健就已经是带头大哥,此番再次出演大哥已经是驾轻就熟。何况岁月在他身上洗去了曾经角色中的匪气和痞气,褪去了不成熟,从男孩变成了男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现在的杨延平。沉稳,淡定,平和,对,是平和,你很难看到他的情绪变化,因为他是杨家七子的领军人物,是稳定军心的唯一关键,兄弟们吵架,等吵完了,才谈谈来一句“以后我再也不想听到这样的话”,就化解了大家尴尬的气氛。这才是众兄弟们信服敬重的大哥。

他没有情绪变化吗?不,他是有的。在整部电影里,他唯一的一次爆发是在两狼山,听到七弟单枪匹马得去向潘仁美讨援兵,他毫不犹豫也毫不客气得打了六弟(打得好!),“你就拦不住他吗!”。因为他知道,七弟这一去就是有去无回,必死无疑。同时,对照之前的擂台比武,对照后面杨六郎向父亲忏悔说早该拦着七弟时,你应该知道,老大可以忍你第一次犯错,却不能忍你一错再错。

在和母亲单独交谈的这场戏,简直把他在多重身份中担任的角色体现到了极致:看过“七子去六子回”的之后字条,他仍是坚持要去救父亲,然后安慰母亲,对母亲承诺既要救回父亲也要保全兄弟,言下之意,即使牺牲自己也全不在乎(当然,他最后也是这么做的),此时,他不仅对父亲尽孝,也对母亲孝顺,他不仅是儿子,更是长子,是大哥,他的身份影响、造就了他的性格。

他已经习惯把所有的情绪都化解为无形,只是淡淡得接受事情的发生,然后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连自己的死亡,就连听到耶律原那一番简直是羞辱的话,他也只是平静的,接受现实,接受自己死亡的现实。

而如果说郑伊健的表演需要我们细细去品,而周渝民的惊艳却是能直观感受到的,每个看过电影的女性观众都无不感叹于周渝民的出彩。武器使用上的讨巧使得他的特写镜头最多,不单单能让只想看颜的观众得到满足,最重要的是让周渝民有了发挥的余地。演员能通过什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动作、语言、表情或者说眼神,特写镜头让仔仔在眼神上有了发挥,让观众能更多和杨三郎有接触、有共鸣。

杨三郎是讷言的,他甚至比大哥更静。大哥的静,更多的体现在谋全局的沉稳,对兄弟们的关爱和照顾,大哥要在兄弟们都受伤的时候,查看每个人的情况,要在六弟慌乱无神的时候,镇定他的心神。

而他的静更多的是性格特征。平日里他也是静默的,默默得承受兄弟们的争吵,默默得承受着流血的伤口,他不会说父亲陷于危境是让自己多么焦急,他不会说自己腿上的伤口需要医治,直到大哥看到并给他递上了烫过的匕首。他和杨大郎,在队伍中共同扮演了守护者的角色, 而他守护的意味却还要更多一些。

还记得出征前,镜头扫过杨家七子的状态吗?他在做什么?只有他一个人手中怀抱着刚出世的幼子,那样的温柔,那样的满足,还有什么比这个场景更能打动我们的心怀?还有哪个场景更能说明杨三郎的形象?他天生的就是保护者,对家人,他是温柔的,爱护的,对敌人,他是冷酷无情、毫不手软的,拼尽所有来抵抗。

他用箭,为兄弟们除去视线中的盲角,护其周全,保护兄弟和父亲不受伤害。所以,战场上的他从来都是杀伐果断的,每个眼神都是那样的凶狠,每一箭都射中要害,即使和敌人贴身近战,也毫不畏惧,绝不犹豫。

你绝对不会认为这个人物没有存在感,就在于静与动的反差实在太大。在马厩里面,杨二郎问六弟,你有真正上过战场吗?你有听过过骨骼断裂的声音吗?你有看到过战友、敌人在你身边死去的场景吗?杨延安有,他见过,他的手上了结了太多敌人的性命,他对视着辽国神箭手的双眼,利落得射下那支箭,却从来不会胆怯于战争的凶残,也不会因此嗜血,对战争亢奋。

在死前的最后一刻,当他看见耶律源拖着哥哥们的兵器时,一切都了然了。那个眼神,让人神伤。

这就是仔仔诠释下的杨延安。人人都会爱的杨三郎。

于是,在这两个精彩角色的对比下,剩下的兄弟们显得很尴尬。

其中最最尴尬的莫过于于波的杨二郎--杨延定。作为一个从未在主流商业片中亮过相的内地演员,夹在一票港台明星中,相关经验和气场的缺乏让他很难把杨二郎演出挑。注意,是出挑。

他也是能打的,但是当镜头都给了四弟在沙场上赤身练拳的场景时,他的武艺从何体现?他也是有想法的,在苏武庙时想带着兄弟再突围,只不过被大哥否决了。他也是关心兄弟的,会关照爱马对自己的兄弟好一点,会在已经离开后,后返回大哥的所在处,不让大哥一个孤军对敌。百度百科中,对杨二郎的定位是单纯、直率,只是这份单纯和直率如何和七弟那种初出茅庐的青涩感做区别,而已经身为二哥的他,似乎在弟弟们面前还没有存在感和威严,这是最致命的问题。

而让我最感动的,还是在和大哥分手之际,他接过大哥的字条,雾气渐渐湿润了眼睛,却还是爽快得说,“我们雁门关见”。也许,编剧和导演对觉得的定位,只在于完成了这场戏份即可。但对于于波而言,这样的不完整是永久的缺憾了。

至于李晨--四郎杨延辉,林峰--五郎杨延德,这两位的尴尬在于,如果角色互换的话,你会完全没有违和感。甚至会觉得,让现实中活泼好动的林峰来演后来去做辽国驸马的杨四郎,文质彬彬,说起话来来一套套的李晨后来出家当和尚也许更合适。当然了,在港台演员压在内地演员之上这一合拍片中的定律来看,主创还给了林峰会医术这一特长,这两个人互换角色的可能性也实在不大。

一部戏中出挑的戏份就那么几个,现在是哥几个戏份分猪肉还分不了,更遑论出挑,群戏都出彩的除了《士兵突击》我还没有见过第二部。而对于这二位,角色的特性和之前的角色有所重复也是造成平平无奇的原因,尤其是林峰,在TVB这条电视剧生产流水线上,什么主角没演过,什么职业没当过,说到医生,古代有《布衣神相》,现代有《天涯侠医》;而有情有义的古装青年,林峰更是驾轻就熟,却了无新意。

至于李晨,他实在不是一个会将感情外化得很明显的人,连谈了新女友,也没有大肆宣扬,这次的杨四郎,很难让人点评出个褒贬。

一部戏中出挑的戏份就那么几个,现在是哥几个戏份分猪肉还分不了,更遑论出挑。而对于这二位,角色的特性和之前的角色有所重复也是造成角色平平无奇的原因。

在爱说电影这一节目中,主持人问林峰,“五郎应该算是比较内敛的角色吧?”,林峰的回答是,“算是吧,但要看和谁比了”。很可惜,二、四、五郎们,就这样被比下来了。

至于剩下吴尊的杨延昭杨六郎,和付辛博的杨延嗣杨七郎,实在是没有点评的亮点。倒让我想起另一对杨家将:胡歌和彭于晏。

作为杨家军中唯一生还并肩负杨家将保家卫国遗志的杨六郎,无疑是戏份最吃重的一个。他好了,整出戏的情感和境界都得以升华一个层次。《少年杨家将》中的胡歌,是我的成长经历中所接触到的描写杨家将故事里,表达得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

无论是之前的青涩鲁莽,还是成长之后的担待,胡歌都用出色的演技,令人感同身受并且信服。胡歌和吴尊,曾同出演影片《剑蝶》,前者演反派马文才,后者演大主角梁山伯,可是胡歌却用悲痛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失去爱人的痛彻心扉,而吴尊却用紧缩的双眉和抽搐的脸部,告诉没有什么叫做抽筋。对于这位商业电影的常客,我想说,请你再练练演技再接片吧,不然你演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样。

而当年电视剧中的七郎-彭于晏,今年练得一身好肌肉,只怕不必吴尊逊色,演技也更胜一筹,也许电影中的六郎让彭于晏来演,恐怕要好得多。

而至于付辛博,连要拍需要裸露上身挨打戏份都不知道提前练肌肉,而只在片场临时做俯卧撑来就急的人,也没有什么被点评的意义了吧。

其他女性角色:

佘太君-徐帆

只能说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角色,但是和杨业的那场夫妻之间的对话,对于你们这个年纪来说,真的合适吗?!!!太肉麻了吧

柴郡主-安以轩

这是一个很让人出戏的角色,搭配上吴尊之后,戏出得更加不知道去了哪里。

她是一个很神奇的演员,在于她的每一个角色,让人的感觉都是她自己,而不是角色本身。她的说话方式与表演方式并不会因为角色而改变许多,而这么多年来都有角色找上门,也许是因为演员背后更强大的因素吧。

安以轩是个只适合演林月如那样在穷山僻壤的小镇中长成的无拘无束的小姑娘,这才是她的本性。她连妓女的才情与媚气都演不出来,更遑论郡主的高贵。

李倩

之所以把她单列出来,真真是我的私心。想当初《大唐双龙传》中,还曾经迷恋过仲致配,现如今在同一部电影中碰头,一个已经是真正的少爷,而另一个却降级为丫鬟了。
也许男女演员戏路的差别就在于此吧。

花了一个下午还多的时间来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即便这部电影有许多的吐槽点,我还是会把战争场面一段段的拿出来反复看,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唯一的着力点吧。




 5 ) 见色起意不是罪过,每个人都帅得惊心动魄。

不是专业影评,先聊一聊剧中男色们。


上映的第一天,就心急火燎地去购票。目的很俗气,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周渝民。

小学六年级时,《流星花园》在安徽影视频道播出,正是冲刺升学阶段,家中一台熊猫牌电视机是严令禁看的。不过是吃晚饭时无意中多瞅了一眼,就再也没放下过周渝民的俊颜。

长的好看本身就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多少人对他们一见钟情,开始其实都不过是见色起意。

周渝民不是科班出生,但成名太早,又是风靡亚洲。一旦沾上偶像的头衔,演技就逃不出被人质疑。但是,周渝民其实是差了一个契机而已。那会当他《痞子英雄》和金钟奖视帝失之交臂时,实在很遗憾。这些年过去,尽管仔仔的演技还是会有被挑剔的地方,但是他一直是肯用心的人。我一直希望出现这么个角色,令他摆脱亚洲偶像的身份。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个转机。

他们都说,周渝民是台湾梁朝伟。当年伟仔也在香港TVB多年,后来遇上了王家卫,人生就成了另一番光景。仔仔其实也是具备这样的潜力的,当然,我不想他做梁朝伟第二。因为他本身已是独一无二的周渝民。只是如今的娱乐圈,太多渣人不厌的导演,毁人不倦的编剧。不求能一举翻身,但求仔仔慎选剧本。在这浮夸的年代实打实地慢慢来。


《忠烈杨家将》是周渝民第一次出演古装武打剧。蓄了两撇胡渣子,多了一些成熟味。但扮相却也意外得十分儒雅。不少人评论说,可以去演诸葛亮。嗯,那么不妨去演周瑜吧,还是本家呢,而且这个角色的心理戏该会更令人揣摩。

不说《忠烈杨家将》这部电影怎样,对古装武打剧了解甚少。但很感谢于仁泰导演给了仔仔这样一个角色。在那么多出挑的人里也挡不住他的锋芒。在两狼谷,他一刀扎进辽人的胸膛时,那凶狠利索的模样,顿时电影院里“好帅”声四起。而芦苇荡射箭的戏更是令人惊心动魄了。

昨晚在一部小说中看来的一句话,金刚怒目,菩萨低眉,都是他。在这用来形容周渝民,也是再好不过了。

想起大二的时候很喜欢看仔仔的访谈节目。面对他实在教人色心大起。跟主持人交谈的时候完全可用八个字来形容,君子如竹,倚风自笑。而一言不发的时候,就是另外八个字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部电影给了五颗星,完全是偏爱的成分,也是因为周渝民值得肯定。当时,在剧照评论里还戏言,因为周渝民,想把满天星星都摘下来给豆瓣。


多少人批评这部电影,有的井井有条,有理有据。也有的只是吐槽,发泄而已。这是一个充斥舆论的时代,矛盾突起,两方各执己见。而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多时候,会被恶评给吓退。其实,值不值得,每个人心里都该有属于自己衡量的标准。人生活着已经很艰难,如果还要被他人所左右,这真叫人辛酸。

票价团购或学生票也就二十多块,首映时和宿舍姑娘坐在电影院里,看到心仪许久的人,他的演出比自己想象中还惊色。傍晚跟舍友在家小餐馆点了一荤一素一汤。相机里还收获了张在电影院跟仔仔剧照的合影。这一天功德圆满。


另外,说一说其他男色们,当然,每一个都帅得惊心动魄。

郑少秋和郑伊健,双郑,很久没看他们的古装戏了,感觉一别经年,廉颇老矣,却仍然值得顾惜。

于波,最喜欢他仍是连城壁。

李晨,不由自主就会想起《北京青年》,让我有点出戏。

林峰,仍是挥之不去的风流倜傥,但这部电影中神情中规中矩。果然,男人不痞,女人不喜。

吴尊,模样太干净,由他演老六很适合。当他坚持要带父回家,那坚毅的小眼神,虽然决定很愚蠢,都不忍心教人责怪。还有一大卖点是裸戏。

付辛博,对他的了解就限于加油好男儿和一首《光荣》。因为没戴眼镜坐在七排看电影,付辛博的样子一直看的很模糊,直到老七死时魂归梦里,嗯,那个镜头很令人心生戚戚。


最后,总结下电影的看点,就像开头所说,我看的不是电影,而是某某某。而且就冲着老中青三代帅哥,没有替身演员的卖力演出,花上二十多块钱去一趟电影院看,怎么说也都是值得的。




================分割线==============




当看完豆瓣上的吐槽评论之后,我嘞个去,觉得自己有必要热血青年一把,为《忠烈杨家将》义愤填膺一下了。

在这个骚乱的年代,口无摭拦地吐槽已被标榜成一种个性。如果这也称得上是影评,我也来一发所谓的“吐槽”吧,实在已是不吐不快了!!!


豆瓣这块文艺又闷骚的平台,电影栏目一直处在水深火热的互掐中。像我这种既不是看过成千上万电影的专业户,也不是豆瓣资深文艺小青年,不能像他们对电影已有了中肯的审美能力。

于我这种普通看电影的业余人员而言,豆瓣其实就是一个风向标。每次都看了豆瓣的评分后,再去买票上电影院。但这场《忠烈杨家将》,自己是买了首映。


电影三颗星绝对是值得的!虽然情节有点硬伤,但劳资又不是文艺片,这是古装战争剧啊!首先战争场面恢弘霸气,教人感受到一种悲壮。比起《泰囧》那种卖低笑点,《忠烈杨家将》实在更触动人心,那是一种震撼。好吧,也许当下社会那种忠孝仁义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所以,又比起《北京遇上西雅图》这种小三话题,感情戏更能众人引起共鸣??!!

再者,虽然每个演员都帅得无与伦比,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他们实打实地用心演出呀!!!就像郑少秋六十多岁了都是亲自上阵,但一招一式绝不含糊!!郑伊健的动作戏也很值得一看。而电影里马背上的戏,武打戏都那么漂亮,帅得惨绝人寰,完全称得上是大场面。尤其是在电影院的屏幕上看时,放大了效果也都看不出粗糙,反而更壮观。

好吧,或许,《忠烈杨家将》就该拍成,君主昏庸,你就该没有任何忠心可言,该变节就变节,聪明点做人,不然会被骂愚忠的。然后亲爹被困就该见死不救。兄弟之间你死我活,应该各不相干,能逃一命是一命。这样才招人待见吗?

嗳,只能说,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早已没了赤子之心,比起宁愿相信小三上位的爱情,也不相信什么狗屁的忠义仁孝之情。



另外说一说《忠烈杨家将》情节,虽然是硬伤,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它其实又那么顺理成章。


郑少秋撞死李陵碑,不过是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子们。这有错吗?!!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七郎年纪最小,性格莽撞又率真,因为自责和内疚,他去找潘仁美,却被乱箭射死。但这就是七郎!哪个人年少的时候没有一股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劲!!!!!

六郎吴尊坚持带父回家,这有错麽?!!换做是我们自己,哪个忍心教血肉至亲的人埋尸荒野。这不过是一个儿子在尽自己最后的孝道。况且当时六个儿子都在,身怀武艺,难不成一具尸体都带不回去?

大郎郑伊健只身赴死,拦截住敌人,给弟弟们回家留了不少时间,二郎于波去了又回,大概是经历了心理挣扎,就算死,也不能丢下大郎一人孤军奋战。杨家将个个好儿郎,如果真做了那种,要兄弟命换自己命的人,估计大家又要吐槽了。

四郎和五郎之死,因为追兵太多。但林峰和李晨两人并肩作战的场面,兄友弟恭,各种教人热泪盈眶。有木有!三郎之死,太突然,但周渝民奉献了一场最精彩的射箭戏!!!


很多人吐槽说,电影没什么台词,情节过于简单。只能无力地说,在闷骚的豆瓣上,果然还是文艺片比较吃香。通常来豆瓣写影评的,都想从电影中找出一两句能颤抖人类灵魂的台词,山路十八弯的情节来深究一下,再写个意味深长的长篇大论。

这就是豆瓣呀。可惜我就是一枚俗人,刚在整理这段影评时,仍是有被《忠烈杨家将》感动到。看到很多给一颗星的,还有吐槽恶评的,以及竟然还有被吓退说不去看的?嗳,只能说,坚持去电影院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让豆瓣上的水军们去说吧。









 6 ) 忠烈杨家将影评——无题。

       说实话,我向来都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我很庆幸我没有错过它,强大的演员阵容,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等等等等每一点都做到了99分!(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是100分,因为还有1分要留点余地给时装版的~XDDD~~)尽管导演没有用什么大悬念来吸引人,也没有特地去渲染或凸显什么,甚至连每个人的死都是那么的迅速,这种设置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部无聊的烂电影,可于导就是这么有本事让电影一气呵成毫无拖沓又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真心赞~~
       先说七郎,很小声地说一句如果没有付辛博的话我根本不会去关注这部电影,然后请容许我仰天大笑三声~~真心觉得包子演技比以前好了很多!咳咳~回归正题!很多人都说是七郎是罪魁祸首,而且他的死是最没价值的,我却觉得未必如此。潘仁美恶行昭彰,杨令公忠心耿耿,同朝为官本就是对头,若得机会,潘仁美怎会不杀杨令公?只是恰好,七郎害死了他的儿子,让他更加坚定了要除杨家的信念。而七郎,家中幼子,父母的疼爱少不了,六个哥哥的爱护更是把他宠上了天,性子骄纵些本就正常,再加上年纪尚小,难免会冲动些,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活过一些无法无天的日子?可是危难的时候,正是这个“不争气”的七郎,为救爹和兄弟,不惜下跪求潘仁美,并非他认可了别人扣在他头上的谋杀的罪名,而是他觉得,宁可自己背下罪名去死,也不能让爹和兄弟们出事。“你儿是我杀,只要你出兵救我爹,我愿一命抵一命!”“我今天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最终,万箭穿心的结局成全了他的孝心。一个人,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魄力与担当一切的勇气,若非缺少了岁月的打磨,他朝必成大器!
        再者,我想说的是三郎。从电影一开场,我的视线基本是停在七郎身上的,可是渐渐地,我开始用心去了解每个人,关心的是整体而非七郎一人,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三郎,或者说,是周渝民。对他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花泽类那种温柔型上,可是这一次看到他的表演,完完全全让我改观了。三郎凌厉的眼神,甚至是气场,百发百中的箭,真的是perfect!同时,我很欣赏三郎的性格,典型的少说话多做事,开场1个小时一句话都没有的他,却始终默默地关心着大家,兄弟腹背受敌的时候他总是能一箭射倒兄弟背后的敌人。并且,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会如七郎一般意气用事,大郎要求独自留下,二郎坚持要留下陪大哥的同时把弟弟们托付给了他,他眼中是那么明显的不甘不愿甚至想一起留下,可他知道,他必须走,因为他是三哥,大哥二哥不在的时候,他必须担负起全部的责任,所以毅然带着弟弟们离去。他又怎会不知留下几乎是死路一条?可是他更不愿辜负,带着爹和兄弟们回去,是对大哥二哥最好的回报。最后,好不容易报了杀父之仇,一转身却死在耶律原手上,出人意料之余,心痛更甚。
     最后,我想说的是两大反派——潘仁美和耶律原。潘仁美是坏,可万箭射死七郎之后流的泪并不假,他爱自己的儿子,就如令公爱七子一样,电影的主题是孝,是子对父的爱,而在潘仁美身上,体现的父对子的爱,在这方面,他也只是一个痛失爱子令人同情的父亲。而耶律原,他知道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有命,他不怪父亲技不如人战死沙场甚至尸骨都找不到,他遗憾的只是母亲的含恨而终,出发点亦是“孝”,只是表现得过于极端罢了,若非立场不同,或许,他能与杨家成为好朋友。
     对于这部电影,我还想说:导演太狠了!各种催人泪下啊!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又是一波引人飙泪的场景!片中洒热血,观众飙热泪,这就是共鸣吧!希望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能更好地理解“孝”,以及“爱”。
     P.S.关于其他人,虽然还有很多想记下来的,不过还是暂且不写了~总之都非常赞就对了!而且剧透太多也不好嘛!好吧我承认其实是因为我智商太拙计了(看标题就知道。。),作文是硬伤,这篇影评写了删删了改改了写憋了我一晚上了,可还是想写些什么来抒发一下。
     再P.S.第一次写影评,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无视。

 短评

被海報吸引的妳以為裡面會有很多美男果體麼〜如果妳愛吳尊,第一幕你就可以滿足了!可我愛的是仔仔啊!好不容易等到他們都受傷了,要拉開衣服療傷!可為毛仔仔傷的是腿!尼瑪還是小腿!!嗶!所以三顆星!(以上是完全以肉為眼光的短評= =)

6分钟前
  • 藍懶不想出去走
  • 还行

周渝民 绯闻 林峰 李晨 新恋情 郑伊健 结婚 这部戏真的很好宣传啊

7分钟前
  • 树fjc
  • 还行

從小看小說的時候就深深喜歡這個故事,希望有人把楊家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從前那些所謂楊家將的電視劇看完我都覺得拍出來的是渣滓,于仁泰導演成功拍攝出這個我夢寐以求的故事,兒時的偶像鄭伊健,周渝民,還有丁蟹鄭少秋,場面浩大,打鬥激烈,追求故事的人就不推薦了,但是鏡頭的一些細節表達很好。

8分钟前
  • 海生
  • 推荐

“我背上背的承诺,比你更多!” 好久没看这么热血的古装侠义片,太壮烈了!唯一吐槽点,邵兵扮演的反派只是为了比谁娘更痛苦,就让佘太君家的7个男娃挂掉6个,要知道古时候生个男娃多么不易啊!!!

1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算命的最狡猾了,坑爹坑娘坑大郎!!还有我没记错的话,仔仔是不是哑巴啊哑巴~就算是辣么帅的精灵王子没台词也会没存在感的啊啊!!!

13分钟前
  • ♫LiNg™
  • 还行

不雷,也不烂,只是剧本和道具偏弱,前者是黄百鸣个仔的功劳,后者则是中国古装片积弱所致。于仁泰的好处其实都已经体现出来了,暗黑、气派的美术风格,细腻的情感,用慢镜展现人物神采等等。配上川井的音乐,妙不可言。两狼山城突围和芦苇丛对射两段动作戏很好。中国古装动作片,连于仁泰也救不了你了

17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一群有着极其强烈自杀倾向的帅哥们一个一个如愿以偿... 并且,前面30分钟,我私以为仔仔是聋哑人士~~~

22分钟前
  • 爱吃水果的XXX
  • 还行

《忠烈杨家将》,★★☆☆☆。七个葫芦娃长大了,改姓杨了,不救爷爷了,改救父了。

24分钟前
  • 卢比
  • 较差

冲着史上颜值最高的杨家将……

25分钟前
  • 俞晓之
  • 还行

虽然有周渝民 但这片不咋滴

26分钟前
  • 王三三
  • 推荐

果然,验证了豆瓣影评是粪坑这个真理啊,看电影无非就是图个乐,一个个评论的那个恨啊,那个怒啊,那个不争气啊,hello,你们看建国大业去好吗?

28分钟前
  • 异形7号
  • 推荐

居然是看《康熙来了》对于仁泰和郑少秋、郑伊健、周渝民、于波的访问那集之后才来看的。于仁泰受制于经费拍成这样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没有拍成儿女情长,拍得很感人。在演义中杨业是兵败被契丹大军围困于李陵碑附近的狼心窝,有道是“羊入狼窝,焉有生机”,遂碰李陵碑而死。实际上,《宋史》记载杨业是被俘后绝食而死的。剧中让杨业碰死在李陵碑下是跟京剧一样的艺术手法,更显悲壮。看完后感慨良多啊:天机怎可轻易言,仙语凡读要倒念;去七子六子回,回子六子七去;自古忠姓何止杨,几个留名在庙堂;李陵碑笑苏武庙,我朝奸佞他朝良。

30分钟前
  • 开放社会
  • 推荐

因为是杨家将,所以起评分高了

31分钟前
  • 八部半
  • 推荐

那么多年,男明星里最爱的模样只有周渝民。

33分钟前
  • 九份的咖啡店
  • 还行

如果大家再死快一点,应该就会有两星了吧。

3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卧槽周渝民太帅了!!!!!怎么办!!!!!!!!卧槽帅爆了!!!!!!卧槽!!!!!!!

36分钟前
  • 乱.
  • 还行

我想点名骂一下在短评里面写杨家“扑街”写的很欢乐的2B,带着你看完几集《十万冷笑话》之后学到的几句仅有的生硬的幽默滚回学校先跟老师学学“扑街”是什么意思先吧。

39分钟前
  • 罗荒野
  • 较差

我承认去看这烂片纯粹因为看到周渝民一张剧照。

41分钟前
  • yuanhan
  • 还行

2013年3月26日,蓝色港湾。脑残粉不解释。他之所以显得瘦小是因为站在身边的都尼玛太高大了,于波你185cm,麻烦死远点好吗?!

43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就只剩下拿帅哥卖肉卖颜卖腐当噱头了,有的也只是颜,估计影片本身的市场定位就是拍给九零后零零后追星族的,看着偶像们纷纷扑街被配乐感动,不是自己偶像的恐怕你连谁是谁都搞不清楚。整部电影也就这点追求了,突然觉得某人的电视电影成了极品,就连某人的抗日神剧都不那么难看了。☆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