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

剧情片日本2008

主演:阿部宽,夏川结衣,江原由希子,高桥和也

导演:是枝裕和

 剧照

步履不停 剧照 NO.1步履不停 剧照 NO.2步履不停 剧照 NO.3步履不停 剧照 NO.4步履不停 剧照 NO.5步履不停 剧照 NO.6步履不停 剧照 NO.13步履不停 剧照 NO.14步履不停 剧照 NO.15步履不停 剧照 NO.16步履不停 剧照 NO.17步履不停 剧照 NO.18步履不停 剧照 NO.19步履不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2:12

详细剧情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 位于偏远小镇的横山一家,生活平静祥和。父亲恭平(原田芳雄 饰)是业已退休的医生,却时时牵挂小镇诊所内的事务。长子纯平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却在15年前为救落水儿童而溺水身亡。次子良多(阿部宽 饰)与父亲意见相左,执意前往异地当起了绘画修复师。多年的打拼换来的却是失业,困顿的良多与带着孩子的由香里(夏川结衣 饰)结婚,相互扶持,继续生活。 又逢纯平的忌日,良多和姐姐千奈美(YOU 饰)带着家人分别赶回家中。平静的横山家再次热闹起来…… 本片荣获2009年蓝丝带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配角奖(树木希林)、2008年报知电影和2009年电影旬报最佳女配角(树木希林)、2009年每日电影奖最佳男主角(阿部宽)、2008年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影片。©豆瓣

 长篇影评

 1 ) 孩子们总不像你所期待地那样长大。

      我的父亲今年45岁。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帮着我爷爷送报纸,一开始的时候人都还没有自行车高。因为小时候吃过苦头,所以一直希望我好好吃共产党的饭安安稳稳一辈子有保障就好。然而我生性自由自在,无法接受一辈子只窝在一个地方的生活。父亲最后还是向我妥协,不过我猜他的心里一定也会觉得我没有像他如期所想那样长大,总归有一点令人觉得无奈。这样的说辞有点刻意煽情,然而事实真是如此。

    在电影海报里,阿部宽大叔说了“家人真的是想亲近,却又很遥远的存在”这样的话。我的友邻里,也有人曾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跟哥哥吵架了,一瞬间觉得他陌生了起来。其实,大部分亲人虽然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是他们实际上可能并不了解你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上学或者工作以后,你能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实际上极其有限。因为沟通不足所以跟亲人吵架其实是很正常的事,这也是你为什么会觉得他陌生的原因。
        
    如果能和家人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像个朋友一样分享彼此心底的真实想法。这样有助于了解彼此,也有助于驱除彼此间的隔膜感。但如同电影里良多遇到的问题一样,有时候家人其实对你所感兴趣的事情并不关心。父亲在午饭后无意问起“画作修补”的事情,良多刚要聊下去的时候父亲又关心起院子里的珍稀植物起来。到了最后,父亲关心的原来是“生活还能维持下去么”,良多只能苦闷地草草结束这个话题。良多的父亲恭平希望良多做个医生,然而良多却对于画作情有独钟。
        
    实际上,我做什么工作似乎也不是父亲关心的问题,他所关心的只是这个东西能不能让我吃饱饭而已。其实天下父母亲想的东西大都一致,只是大部分孩子们却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长大。不过,这并不能跟爱不爱父母划上等号。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亲,但是不代表我们的人生必须向他们的价值观妥协。虽然我们明白,当父母有一天意识到我们已经不是他们怀里的小雏鹰时一定会感到有些难过,但是时间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点,我们走啊走啊总会慢慢长大,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横山家之味》是类似于《天水围的日与夜》一般的温馨小品,没有刻意的制造高潮情节和人物相互的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普通寻常百姓各色性格人群的真实生活写照而已。如果想要体会到一些什么,恐怕得用上细腻敏感的心才行;正如想要领悟生活的真谛,也要用心去感知和思考。海边小城的乡下生活其实很恬静,如果有一些波澜那也是因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内心摇摆不定而已。这是横山一家一年里特别的一天,确也是天下许多家庭大同小异的一天。亲情这个话题,能讨论和感悟的东西并不比爱情少。

 2 ) 那些没赶上的事情

  ■入评理由:《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有人说这是最好的一部是枝裕和作品。

  ■片名:《步履不停》

  ■导演:是枝裕和

  ■主演:阿部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小津时代没能解决的家庭难题,交到了当代日本导演中最具有人文气息的是枝裕和手中。

在香港看完《步履不停》,几个朋友为它和《周围的事》哪个更出色而争论了起来。一说是枝裕和对细节铺垫和遗憾情感的表达,已经达到了与周围万物浑然一体的高度。一说桥口亮辅《周围的事》完全是十年一遇,水到渠成。此类话题一旦开始,往往不存在任何服众的结论。《步履不停》与《周围的事》虽然都是讲家庭,但一个涉及传统家庭,一个是讲现代家庭,所以小津这道魔咒会压到是枝裕和头上,而桥口亮辅却安然无恙。

同以往的是枝相比,《步履不停》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在无意间被拉近了。这要说到导演的创作缘由,母亲过世让他不得不进行一番心境调整。有个明显证据,无论镜头远近,《步履不停》里的海水,看上去都要比《幻之光》明亮许多。与明亮色调的干净透彻相比,影片情感徐徐流动,最后留下了一些触动你我的遗憾。当初可以漠不关心,只有后来才会慢慢明白。那些赶不上的细小事情,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遇上。

《步履不停》里的上下隔阂,好像只是由于长子之死引起。父亲的美好期望落空,儿子陷入两边不是的自责。换一种引发方式,这样的关系疏远同样可能在任何一个家庭存在。影片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来交代隔阂的存在,看似无意义的日常对话里却包含了生活的玄机。从如何烧制天妇罗到美味的鳗鱼饭,从小孩子的紫薇花到路边的蝴蝶,不起眼的关键物都会引发一些故事风波,编剧上做到了惊人的环环相扣。

住在老家的母亲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开车带她购物,事实上儿子不仅没有车,连驾照都没有。父亲一直放不下诊所,付出一辈子心血的东西,总还是希望能有人来延续。儿子老大不小,一方面要应对生计大事,一方面似乎还没有人生出口。由于一家人平时很少团聚,不同角色都会考虑如何讲清楚一些事情。比如二老对儿媳的态度会让人捉摸不透,有些牢骚不满实际上还是心有欢喜。儿子和双亲的有限沟通,更带出了人生无奈和矛盾所在。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的面孔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至于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人,只有观众去自行判断。另外还有小孩子的内心转变和姐姐一家的参照对比,总之《步履不停》充分利用了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做些文章。一些善意的小谎言,比如小孩子说到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设置得特别有说服力。

影片还有许多温暖人心的地方,像交代长子死忌,送寿司的转达了妻子的好意。儿子墓上不知道谁送的向日葵花,后来又还给了不认识的人。儿子几次意识到父母亲老了,但就是没有做出补偿行动。原因就在于这只是生活中的一天一夜,他不会发觉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不寻常。后来他在车上和妻子感慨说,来了这一趟,过年就不用来了,而路上的老人还在期盼他们很快就能再回老家。

至于《步履不停》的结局,乐观、悲观还是归于问题没有解决的生活。事后的旁白感慨并非是枝天生悲观,而是现实生活往往如此。在后来几年里,这个家庭并没有这次忌日的团聚而产生实质性改变。只有等到父母亲走了,主人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没做过的一些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惜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是枝裕和没有任何批评,更没有跟观众说要怎么去做,才能达成圆满。

尤其喜欢电影结尾,镜头突然摇升向上,出现了天与海的大全景。上升过程中,天空中的云层挡住了阳光,眼前光线骤暗了一下然后重新变得光亮。这个镜头拍摄可能是遇上的,因为出现在生活中正常不过。只是明暗本身就包含了短暂的时间流逝,云层让光线产生了变化,时间的流动得以用另一种视觉化来呈现。它确实太常见了,但你能在那一瞬间感受到有东西在流逝而走吗?那趟回家的一天一夜,对主人公来说,仿佛包含了人生的全部。【北青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626608/ 是枝裕和导演专访

 3 ) 逝者如斯夫

我喜欢逛日本超市,吃日本菜,自然也爱看电影里日本人做家务。

旧金山日本城购物中心二楼的廉价超市里有好多有趣的玩意儿:将白水煮蛋煮成小汽车或者鱼形的模子,精致的双层饭盒,刮粘锅底饭渣的草莓状小塑料片,花式切片器,各式各样的香水动物橡皮,粘双眼皮的液体贴纸,花草香气的热汤盐,五彩缤纷的鸟兽和纸,还有奇形怪状的小挂件小摆设。这份对待物品的琐碎与精致也是日本料理的特色之一。简单一个午饭,也要三碟五碗的拾掇上来,热茶沏在画着鱼生图案的细瓷杯里,寿司躺在波浪卷云大方盘上,红姜绿芥末白萝卜一丝不苟搭配得当,嫩黄的渍物跟油黑海带丝的小咸菜必用深方碟,酱油碟弃物碟是浅浅的长方盏,味噌汤白米饭则要上漆碗,乌冬面呢那必须是烧得滚热的生铁小黑锅,而鳗鱼饭,不用金漆方食盒就是不像样。哪怕窄窄一扇烤鱼,也要郑重其事的用分量十足的滚边彩釉大白方盘盛将出来,四边的空白显得中间那小小一块佳肴更为珍贵,半点马虎不得。

2008年上映由是枝裕和自编自导的《步履不停》就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在讲传统日本家庭生活琐事的电影。一大清早横山家中主母(树木希林饰)与来访的女儿千奈美(YOU 饰)就开始忙活,洗胡萝卜,削白萝卜皮,剥青豆,砸萝卜泥,切菌丝,炖肉,一样忙完还有下一样。千奈美的丈夫及两个小孩从外面回来大喝冰麦茶,边喝边赞,然后小孩子哇哇叫着吃冰激凌。外地的二儿子良多(阿部宽饰)和再嫁的寡妇由香里(夏川结衣饰)及由香里的儿子厚司坐火车回家探亲,而这一天刚好是15年前因搭救落水儿童而不幸去世的大哥纯平的忌日。良多一家进门后立刻加入到厨房大合唱中,剥玉米粒炸玉米饼。这还不够,为了这顿阖家团圆的午饭,横山老太还叫了大概170美元的寿司配餐,而且是最高级的海胆寿司。整个厨房的气氛热烈喧嚣,锅碗堆砌,观者动容。噗噗啪啦响的炸玉米饼的香味,恨不得透过屏幕飘进人鼻子里来。

这么热闹的一家子,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退休医生的老爸横山恭平(原田芳雄饰)。老头子的脾气又臭又硬,死好面子。可再倔,一闻到炸玉米饼的香味便马上跑出来吃东西;尽管不合时宜的在由香里面前说带着孩子再婚难上加难,却和蔼的给厚司零用钱,并鼓励加诱惑的劝说想成为一名钢琴调音师的厚司将来当医生。

其实不止横山家的老爸,每一位横山家的人物都极为丰满,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小细节让他们粗糙而细腻,坚硬又柔软,让他们俗不可耐,也让他们无比亲昵可爱。比如老妈私下里跟女儿聊天悭吝得不行,看不上寡妇拖儿进门的由香里,却又肯把自己珍贵的和服送给她,也知道给非亲生的孙儿厚司准备牙刷毛巾。再比如女儿千奈美虽然总是和事佬一样劝这个劝那个,可离开时和丈夫在车上聊天照样抱怨父母偏心死去的大哥。而阿部宽饰演的良多虽然嫌老妈啰嗦麻烦,老爸不通情理不讲道理,还是会乖乖的穿上老妈“火车站小摊上”买来的便宜睡衣暗自得意,甚至在失业困顿的情况下还偷偷给母亲零花钱;却依然鲜给家里打电话,不能体会老人隐藏着的深切牵挂。

这种亲人之间的不沟通与微小的误会,往往都是些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不屑解释,过后无从提起,也羞于承认自己的胸怀狭隘。很多的不满就这样过去,很多小疙瘩悄悄的结起,许多想说的琐事终被遗忘,不知不觉间磕磕绊绊便是一生。横山家这普普通通的一天,其实已是一生的全部缩影,欢笑与悲伤共存,满足与遗憾并行。有没有更好的模式?可不可以寻找一种更为完美的人生?

良多一家离开的时候横山老太要跟每个人握手告别,大家都尴尬,事后横山老头也嫌她莫名其妙。老太太身上还围着厨房的围裙,木屐敲的水泥楼梯哒哒响,佝偻着腰板慢慢爬坡,眼都不抬的说“你就别管我手的事情了,总之到哪都会牵着你。”

数年后良多一家给父母扫墓,又看见翩然而飞的黄蝴蝶,当年母亲说给他的菜粉蝶过冬变成黄蝴蝶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就说给了女儿。随后一个长镜沿着墓园停车场路旁的一株树冠徐徐上升,视角从良多一家的背影向天空平移,光线突的暗一下,又缓缓变明,灰蓝的天,浅浅的云,湛蓝的海,海边密咂咂的房顶与一块块间或的绿地,景色停住,时间也终于停住。

《步履不停》中横山家人共吃了三顿饭,散了两个步,说了一天的话,人与人之间交手回合数也数不清。那么传统的日本家庭,后院花草缤纷精致,门廊地板光可鉴人,物品摆设整齐得当,酒菜汤饭一丝不苟,大小碗碟铺满整个桌子,可卫生间里的瓷砖碎片依然散落在地上,总也不得修葺。几乎井水不犯河水似生活着的横山老头老太,为了大儿子的死十几年了也不原谅那个被救上来的可怜家伙,父子之间更是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但还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夹菜,喝酒,听唱片。导演是枝裕和的镜头稳健沉着,构图精致讲究,画面色泽清丽明净,几处配乐都温柔细腻隽永。这样暖色调的故事,我想无论如何也不是仅仅为了诉说人生的种种微小遗憾,这生活的快一步与人生的慢一拍纠结到一起,没想到终于析出的竟然是意犹未尽的慨叹,是对生活原本的衷心留恋,是无动于衷表面下深深潜涌的爱意。

原来面对着不可遏制的时间的水流,不完美是筛,少了那些遗憾,记忆便不肯长久;缺了问题,连存在本身都变得不够真实。在一次次细微的刺痛中,大大小小的缺憾过后,我们在平淡一生里终于学会的,那才是爱。

 4 ) 总是慢上一拍

可能夏日漫漫的气息太过宁静,加上缺少激起观众好奇心的情节点,影片意在冲击戛纳结果未能如愿。第二遍观看时我深陷其中,这样的家庭剧不会真正结束。 ——《日本时报》Mark Schilling 子女回到父母居住的老家,这部作品有意无意地带上了一层致敬小津的色彩。平常生活中的人生无奈,情绪入口却全然不同。——《午夜眼》Bryan Hartzheim 《步履不停》 Still Walking 导演:是枝裕和 主演:阿部宽、夏川结衣 此前的是枝裕和有过多部探讨死亡话题的佳作,他说《步履不停》不是为了讲述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生命悲痛,而是死亡意外如何改变普通家庭。在十五年后看来,长子的死就像丢进湖中的一颗小石子,动静不大却波澜扩散,影响及家庭内部的每个成员。又一年的忌日到来,家庭成员难得地重新团聚。大部分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人物在厨房客厅浴室里进进出出。跟以往别无两样的夏天微风,不足二十四小时的日常琐碎,一些秘密在不经意间被揭开。 现实的压力、长辈的去留、儿女的忧心,说起来影片真有点了无新意。正是这些平平无奇的周围事,一年里有黑泽清、桥口亮辅等人来进行角度各异的解读尝试。在作者导演们看来,透过每一个小小的家庭,它们都是窥见外面风雨和社会变动的窗口。 心浮气躁之人要看进《步履不停》,无异于三伏天捂棉被。影片的切入方式就像剧中人掰玉米粒,散落而下,一开始毫无头绪,直到制成可口美味的玉米天妇罗,才发现早先的耐心准备是物有所值。随着故事推进,最初的人物印象往往会出现偏差。开诊所的老父亲,他有一套自己的规矩习惯,别人干涉不得。小孩在庭院玩闹,伤了花草他立即喝止。别看父亲言语很少,出口经常不看场合,拍照片时心有不悦就掉头走人。这样的父亲啊,难怪小儿子良多会愤愤不平。不过影片在“抹黑”同时也替他洗白,和对门老太太寒暄、跟孙子聊天、事后斥责获救男子,老人也有真实可亲的一面。维系丈夫和儿子情感的母亲,看上去是名典型传统的持家女性,然而那张唱盘的故事带出了这对老夫妻生活的另外一面,他们并非大部分时间所见的夫唱妇随,结尾的画外音更是否定了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多数日本导演习惯于改编剧本,是枝裕和与他们不同,他一直采用从文本到映像化的一条龙创作。电影里经常出现大量生活化的对白,再从中提炼出深刻的细节。《步履不停》的讲究之处还在于整体色调的处理,干净透彻,尽量避开了喧嚣嘈杂的可能,传达不易察觉的生活美感。影片较多地采用了固定镜头,摄影时着重突出前后的景别差异和演员的群体演出,例外的几次明显运动包括屋内追逐蝴蝶和最后的吊臂摇升,效果出众。 良多一家三人留宿一夜,次日二老在路边相送,紧张的关系得到了缓解,所有事情似乎朝向坚定美好的未来走去。《步履不停》没有引出幡然醒悟的痛心疾首,当良多在墓碑前重复着母亲的浇水举动,他是否相信返家的那一天也是他人生的缩影?归途上的良多和母亲都想起了那个相扑手的名字,也只能叹句答案来得不是时候。人生一直快他一步,而他总是慢上一拍——来不及和父母沟通,说出答案。他没能让一切变得更加美好,哪怕是暂时的。由传统孝道和家庭观念所引发的冲突,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重复上演,试问每个人如何才能不留遗憾地走开。 图文版详解。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786099/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786258/

 5 ) 真是谁也停不下的步履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平凡的家庭故事?

导演是枝裕和说:“ 因为我想要写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 但却很有趣的故事。因为大家人生当中并不会常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却很有趣不是吗?这次的电影,我想要描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欢笑和残酷。”



而我想说的是,我的父母一生平淡,父母的父母也是,我也是,周围的人也是。真正的英雄我还没有机会遇见过。即便有那么几位了不起的人,他们在了不起之前,是普通人,了不起之后,也依然平凡。所以,这个世界还是由无数平凡人组成的世界。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过是孤单、寂静的小行星,在自己的范围里独立运转,既憎恨无人陪同,也不愿意与任何人同行。

那么。这部电影说的就是微不足道的行星们彼此之间的疏离和联系吧。我没有妹妹,也没有记忆中的哥哥,但是与亲人之间欲说还休的情绪却与你们相似。我们坐在一起吃饭,也会说些毫无意识,却只能在特定环境中表达的语言。坐在父母之间,现在的我与二十多年前那个小孩子我,以及二十多年后面目苍老的我,并没有太多不同。父母或许老了,但是我对自己说,“看不太出来啊。”

我们每个人,便是在这平凡岁月步履之间,飞快地——欢笑、哭泣、木然;成长、老去,死亡。我对生活太多眷恋,它却不留我一分一毫,这事想起来真是残酷呀。

*****************************************************

电影里,妈妈摸着小妹的刘海说:“你脸这么漂亮,就把额头露出来一点啊。”

现实里,我妈对我说:“把刘海剪短一点嘛,清爽又好看。”

怎么,全世界妈妈说话口气都一样啊。如果我有一个女儿,估计也会对她说同样的话吧。“老太婆,烦死人了。”不知到时候,她心里会不会这么嘀咕。

 6 ) 你走过的路,我也走过

看是枝的电影总能感觉一样东西的消失——镜头前的那片玻璃。欧洲的电影是语言话的,中国的电影是故事化的,而是枝裕和的电影,作为日本电影的典范,是无形化的。

他的电影中没有那种打破感,没有将镜头生生对准某个人或某件事,没有刻意向你呈现任何他的主观意识,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他所做的,只是将他的所见以胶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是一种对观众的信任。因为他相信我们生活在同样一种爱的世界里,相信我们可以感受他未说出口的话。
就像有些人喜欢用原木制作的家具,喜欢喝新鲜茶叶泡出的茶,炎热时去河岸的树荫纳凉,雨天将盆栽搬出享受甘霖一样。生而为人,可能会有某方面不同,但每天接受同一种日光,呼吸同样的空气,踏在同一片泥土上,有些东西不言而喻。

好像每个家庭里总有一个或几个不善言谈的男性。
就像电影中的父亲恭平,对两个孩子的打闹厉声喝止,在大家拍全家福时自顾走掉,在大家围着饭桌闲谈时假装没兴趣地看报,对老伴收藏的唱片孩子气地狼吞虎咽表示不屑。也许是放不下自尊,也许是不善表达或不乐意表达,毕竟这种东西说出来就不大真实也不大好描述了。但他的确是一直暗暗注视着家人的。所以他在洗澡时才隔着玻璃门问唱片的来历,在房间里和外孙厚司交换理想,这些就是他偷偷流露的爱。

次子从母亲那里听来黄色蝴蝶的故事。“那只黄色的蝴蝶啊,那是到了冬天不会死去的菜粉蝶。到了第二年它又变成黄色回到这里。”被女儿问及当年自己问过的问题“是谁告诉你的呢?”时,他也像母亲那样假装迷惑的自问,“唔,是谁呢•••”这种平静的思念,如同深水静音一般,一定已经传去了父母亲的世界。

厚司也是同样,被妈妈问及是否记得和已逝父亲的那次捉蝴蝶,无所谓地称不知道。在没人注意时独自站在钢琴前敲击单音,想象调音师父亲的工作。在夜深人静时对着夜幕向天国的父亲诉说黄蝴蝶的事。
他们的在意,他们的关心,他们的惦念,绝不少于执念将黄色蝴蝶当成长子的母亲。


是枝裕和的电影之所以成功,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电影中看似平凡的生活,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这样的人,抑或就是我们本身。
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我所要雕刻的东西本来就存在于这块大理石中,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敲去多余的石块而已。”
所以是枝裕和所做的,只是用明媚的夏日光影,清凉的和弦伴奏,不加修饰的平凡画面,为生活重新着上它应有的色彩而已。

大音希声,大爱无形。我一直跟随的你踏过的步伐,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正在踏着。

 短评

"你才25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剧情没有什么起伏,不温不火,朴实平淡的对话,安静的生活,温馨的生活细节,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总是娓娓动人。生命依旧不停的在循环,平淡、责任、羁绊、也许,这也叫做人生吧。当最后那只黄粉蝶飞出来的时候,却让人眼泪止不住的在流。★★★★☆

6分钟前
  • Q。
  • 推荐

时光借由一部电影,在一天的限定内被无限拉长。淡如水却又酽如茶,传递着市井家庭气息,给人安定的力量。稀松平常的家庭团聚背后却是伤痕累累不愿提及的过往,明明暗中碰撞得很激烈偏偏表面上云淡风轻。萦绕在父母心里的丧子之痛,孩子心头的独立之殇,一家人洗好了澡,吹着晚风,围坐着仿佛没有芥蒂。

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是枝裕和说,《步履不停》是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除了细节别无旁物,因为,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回想那一部看了无数遍的电影,不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最喜欢一个细节是一只蝴蝶,宛如哥哥的亡灵飞过,平实的妈妈立刻狰狞如同疯魔,追逐亡故的长子的幻影。一个平常家庭的创口顿时撕裂。

11分钟前
  • 柏邦妮
  • 力荐

试图用一个特殊的日子来讲述横山家数十年来的漫长岁月,不运用任何插叙,只是让时间一点点流过,从各人间的对话中了解这个家庭久远已逝的一切哀痛压抑温馨喜悦,然后日子还得淡淡前行。每个人物都刻划得立体有力,但是片长四分之三再往后有些情节:如蝴蝶入屋、孩子晨祈愿、多年后生孩子也开车等稍刻意

13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听说蝴蝶如果能够熬过一个冬天,来年就会变成黄色。从此,我每次看到黄色的蝴蝶,心里就会难过。

18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B站、爱奇艺、腾讯使用的是同一个片源同一个字幕翻译,质量极差,甚至让人产生了给字幕寄刀片的冲动!倘若《小偷家族》是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可口炒菜,那么《海街日记》属于炒菜没放盐,而《步履不停》就更夸张了,连菜都没放,纯粹在炒空气了。也许是我的口味太重了?电影本身的故事局限在哥哥忌日那天的全家聚会,基本上没有任何事件发生,纯粹靠对白堆砌来表达人物关系及内心波动,因此垃圾翻译使得本就淡入纯水的剧情更加索然无味。其实看到后面自然能体会到哥哥的死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些情绪的种子,随着时间慢慢生根发芽,有的长出了遗憾,有的长出了思念,有的则生出了绵绵的怨念,所以你会觉得《阳光普照》里似乎带着些许《步履不停》的阴影,只是前者更加残酷阴冷。全片拆分了很多镜头却都纹丝不动,镜头静止而生活则步履不停地缓缓走下去。

19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文艺青年被迫变成文艺中年 不得不卷入平淡生活 丧得没眼看 你说吃饭有哲理 其实也没什么哲理 一家人用五十年 既可说磨合,也可说凑合 到底怎样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呢 残酷着 温情着 蝉鸣之夏 光阴虚度 代际轮回 逝去之人的阴影 在世之人的不甘 做个钢琴调音师啊 一家人一起做饭 终究是高兴的

24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生活尽管再平静偶尔也有波澜 不停走着有些东西还是趕不上。

28分钟前
  • Yome
  • 推荐

我了解关于生命的哀伤,总是静默的,漫长的。

3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一看到这种生活流的电影就泪如泉涌走不动路。人间烟火的气息,代代步履不停...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人生就这么步履不停地前行着,那些舍得的舍不得的人和事总会一一远去,以至再也无法望见。你可能偶尔怀念,也可能丢了命似的道不了别。

38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推荐

东方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常常上演这种迟到的温情、无奈的残忍,并且自觉地不知悔改地步伐不停。秉承着同样的嘴硬和含蓄,他们塑造了家,捏造了国。

41分钟前
  • 57
  • 力荐

更喜欢比海更深。不过长子去世的设定又让我想到怡微分析过的,一个作品中从未出场的人却像个前提一样,对所有的人物和关系都施加隐秘而深刻的影响。

46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步履不停》没有引出幡然醒悟的痛心疾首,当良多在墓碑前重复着母亲的浇水举动,他是否相信返家的那一天也是他人生的缩影?

4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日本的家庭电影已经是世界巅峰了,步履不停是巅峰中的佳作。

50分钟前
  • 达到厂
  • 力荐

送走儿子后寡言的医生父亲念叨:“下次来的时候就是新年了。”与此同时儿子坐在远行的大巴上长舒一口气:“这次回家了新年之行总算可以省了。”转瞬下一个镜头就变成空的风景和儿子的画外音:三年后父亲死了。不多久母亲也走了,她最终也没坐上我买的车。这是日影特有的温情与残酷。玉米天妇罗。

53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9.5;和解总是慢死亡一步

57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夏至横山家,小津屋檐下,周围二三事,外婆炸玉米,攀折紫薇花,追逐黄蝴蝶。淡然疗心伤,四肢渐愈合。有了伴的路,步履停一停;牵了手的手,岁月不回头。

1小时前
  • 丁一
  • 推荐

我喜欢电影里的台词,真实不做作,却把这个家庭十几年隐藏的哀痛和矛盾表达的很清楚,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倔老头子送走良多后那句像是自言自语般的,“下次来就是新年了吧”,父亲所特有的不动声色的爱啊~

1小时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