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世界

剧情片其它2010

主演: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崔娜·蒂虹,马库斯·瑞格德,威廉·约翰·奈尔森,乌尔里奇·汤姆森,卡米拉·戈特利布

导演:苏珊娜·比尔

 剧照

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7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8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9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04:54

详细剧情

  瑞典医生安东(米克尔·佩斯勃兰特 Mikael Persbrandt 饰)常年工作在苏丹的难民营,每天直面武装暴力造成的伤痛与死亡;休假时则飞返丹麦,与分居中的妻子玛丽安(崔娜·蒂虹 Trine Dyrholm 饰)轮流照看两个儿子。男孩克里斯蒂安(威廉·约翰·奈尔森 William Jøhnk Nielsen 饰)从伦敦迁至丹麦,母亲的病逝令他与父亲心生隔阂。在新学校中他与安东的长子伊莱亚斯(马库斯·瑞格德 Markus Rygaard 饰)结识,后者因瑞典人的身份受到同学的歧视与欺凌。克里斯蒂安教会伊莱亚斯以暴制暴,两个同样来自破碎家庭的男孩成为好友。  安东带着两个儿子和克里斯蒂安外出游玩,因误会被人连续掌掴羞辱。安东坚持以宽容忍让的态度化解此事,却不被孩子们理解。在发现库房里的火药后,克里斯蒂安开始怂恿伊莱亚斯加入自己危险的复仇计划。而此时已经回到苏丹的安东因为救治了恶贯满盈的当地大佬,内心正经历着一场道德的煎熬……  影片原名《复仇(The Revenge)》,后更名《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于2011年相继摘得第6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和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两项殊荣。

 长篇影评

 1 ) 更好的以及不好的

《更好的世界》讲述了无法消解的暴力与复仇,人要宽恕对方,对得住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影片借助两个全然不同的时空,连接起了北欧和非洲。北欧那边生活富足,精神的创伤却难免。非洲那边难民成堆,每天都会发生惨剧。而同样的暴力因子和复仇手段,却在两地滋生上演,逐步卷入黑暗边缘。不仅如此,片中还出现了两个小孩、两对父子和两个家庭,导演不断放大个人体验,扩充至世界局势,开展了一场危险的试验。选择忍让还是报复,是继续生活还是走向毁灭,这是个体麻烦也是世界问题。许多人指出,女导演苏珊娜·比尔野心不小,答案正是在此,影片包含了一种宏大的世界观,有如大爱。

如果没有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更好的世界》可能不大会受到关注。因为这种类型的片子,简直就是奔着奥斯卡而去。尽管有大气且漂亮的摄影,人物情感也很丰富,但难民、动乱、医疗援助、直接指涉,说起来真是太露骨了。对戛纳那样的电影节来说,他们可能更希望你老老实实说中产阶级的破事儿,再不然就玩得隐晦点,不用说得太明白。所以像《更好的世界》的结尾,关于生死和白纱的跨年龄谈话,那简直是不大可能发生的。这种话应该是让评论者和观众发挥联想,自己去说。更不好听的讲,这分明就是自我粉饰,追求和谐。毕竟以奥斯卡的做法,它很少会选择问题没解决的“低落电影”,而会倾向于《入殓师》和《更好的世界》这般。大家彼此伤害,误会难免,但结局一定要追求融合团圆,看似积极。

电影前半段很抓人,帐篷里的景象总是触目惊心。赤裸裸的伤口,即便黑色肌肤和凝固的血液会让人分不清,可是一旦回到那种环境,面对那些麻木绝望的眼神,观众都会不舒服,医生也总是疲惫不堪地拖着身躯回去。如果非洲世界的拍法还是标准流程,显得过于遥远,那讲述个人家庭经验的北欧段落好像非常真实。这分明是在重复许多人的成长体验,如果有人打你、欺负你了,父母会怎么做。我所认识的人里面,许多父母也就是跑去告状,于事无补。再不然就是片中克里斯蒂安做的,打回去,而且要打得狠,打到他血淋淋,永远记住那教训。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后者的做法是对的,一味的忍耐不是办法。你可以不作恶,但你首先要让自己强大。或许这是所谓的人性悲观,可就好比眼前的社会现实和世界大局,不是人与人的瓜葛,就是国与国的战争,麻烦从来没有一天会终止。

说到这该死的暴力,北野武曾被记者追问,为什么痴迷于表现夸张的暴力。北野武自不相让,反唇相讥了一把。拍了那么多美好爱情动人电影,这个世界有变好吗?因此,这也是面对《更好的世界》结局,许多人会心生出的一种幻灭。这边是解决了,可在那边呢。医生忍无可忍,发飙了一把,但他也只能交给难民去解决,任其发泄。他自己,还是保住了双手的纯洁。医生一直坚守个人准则,被打不还手,可是他的人生准则在非洲行不通。面对人性戕害,面对那些亲人被残杀的难民,他在情理道义上,根本说服不了对方。谁敢保证,如果他当时手里有枪,就不会朝地上的黑老大打上一通。毕竟他也要疏导自己的愤怒,不可能无限量吸收下去,好似无底黑洞。

人无非痛恨自己或者痛恨别人,一旦放任这种情绪,结果便会不可收拾。李沧东的《薄荷糖》曾讲述了一个被暴力所毁灭的男子,他本是暴力的受害者,最终却陷入施加暴力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救。他问一个被自己拷打过的人说:人生是美好的?对吧?对方听了,战战兢兢。几乎可以说,美好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尤其是教会成长期的孩子,这并不容易。

克里斯蒂安的所作所为不是单独存在的,如果跟《大象》等影片里的孩子相比,他的暴力倾向简直有理得很,谁希望痛恨自己。《更好的世界》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孩子的不对,总是来自于家庭之失、父母之过。克里斯蒂安把对父亲的恨转移到了其他事情上,从他埋头打CS一幕,便不难猜出导演在想什么。当然,正因为这样的想当然,太多的倾向和想当然,这也是我觉得《更好的世界》难以再往前一步的原因。孩子问题在家长,世界问题在报复。如果每个问题都能找出规律和原因,为什么这个世界依然这么糟?《更好的世界》把问题说得太明白,倒不如留点思考的余地。

《更好的世界》的点可能在这里,医生的作为优先,他可能只是教会了孩子什么,可能只是救了一些人。然而他让世界变得好一点了——比你刚刚见到的,要好上了一些。只是话说回来,不知道这是一种盲目乐观还是自我安慰。比如放到两次世界大战以前,人类好像迎来了崭新局面,结果还是让自己陷入一种更加糟糕的境地。人在一个环境生活久了,那么他们的看法便会根深蒂固,难以改观。对北欧国家来说,他们好像已经进入了无欲无求的境地,然而这些人一样活得很累,一样摆脱不了做人的难题。

这部电影努力在告诉观众,什么是对的,但反过来,这种力量有时候很有限,就好似精心设置的说教,编得太圆。它还不如更尖锐一点,直接告诉观众什么是错,让主人公发现一个置身其中却又无法收拾的痛苦局面。这种体验,恐怕要黑暗出许多。如果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具体生存环境,在伴随着动荡和动乱、饥饿与死亡的许多地区,暴力经常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这才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且,一点都不美好。【国际先驱导报】

 2 ) 不存在的乌托邦

安东是一位往返于丹麦和非洲难民营之间的医生,两个国家的对比,通过对比映射出电影的主题什么是“更好的世界。”在非洲,安东整天都面临着战争,死亡,贫困,一个又一个的伤者。然而在影片的开头,导演却用大量色彩鲜艳的镜头来描述非洲广袤的土地,天真的孩子,淳朴的百姓。善良和暴力都出现在同一个国度,不免让人唏嘘。安东秉持着医生应有的职业操守,尽力救活每一个伤者。当有一天他要面临暴徒的首领,一个被千夫所指的恶徒,他顶着民众的责难,医治他。当他的腿伤逐渐恢复,他看见一个被自己凌虐而救治无效的女尸,毫无同情心的他说出了一系列污秽的言语。医生面对这个极恶之徒,将他驱逐出医务站,任凭他被愤怒的民众殴打,也会暴徒的生命将会终结在这些民众的手里。

面对如此邪恶,没有人性的生命,那些理性而善良的人该怎么做?当人性中的善和恶发生碰撞时,上帝手中的天平会倒向哪一方?

回到丹麦,安东要面临即将崩溃的婚姻以及在学校被欺凌的儿子埃利亚斯,一直行善的他,却无法终止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暴行。

一位刚丧母的男孩克里斯转到了埃利亚斯所在的学校,并且和埃利亚斯在一个班级。因为母亲的去世,克里斯一直对自己的父亲怀恨在心,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冷漠。

懦弱的埃利亚斯和孤僻冷静刚毅的克里斯成为了朋友,并且以暴力的方式回应了被别人欺凌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目睹了埃利亚斯的父亲被欺负时,一个非正常的报复计划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

无论是在战乱的非洲还是在平静的校园,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歧视,矛盾,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美好的,走到哪儿都要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人性与道德之间的挣扎。

暴力的恶性循环是世界性的问题,以暴真能治暴吗?以治暴为由的暴力是一种善良吗?

同情心的缺乏是暴力存在的原因之一。天使与恶魔总是同时出现,更好的世界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乌托邦。

 3 ) 【譯】《更好的世界》:人性本善(作者:Roger Ebert)

翻译:瑪嘉麗塔成 / 校对:小双 (cinephilia翻译小组)

文章鏈接: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4666

剑桥大学一名学者在其书中曾提到:缺乏悲悯之心是所有残忍的根源。作者Simon Baron-Cohen认为,人的本性并不坏,但有些人不能体会他人情感,是故“在缺乏悲悯之心的人的眼中,他人不过是物品罢了。”

尽管我不知导演苏珊娜•比尔(Susanne Bier)拍摄《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时是否读过这本书,这部电影倒展示了同样的观点。影片中的故事平行发生在丹麦和非洲,其中一些角色表现得十分无情,另一些则费劲心思地表现出悲悯之心,而夹在这两者之间的人们只能由自己进行道德判断。

《更好的世界》荣获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影片是关于两个男孩和他们的父亲之间的故事。Elias(马库斯•瑞格德Markus Rygaard饰)和Christian(威廉•约翰•奈尔森William Johnk Nielsen饰)在学校里认识,Christian当时是个转校生。Elias是个戴牙箍的可爱男孩,他在学校受到欺负时,Christian突然出现,并奋力地保护了他。“再也没有人会欺负我了”,Elias说。

现在回头来看看他们的父亲,Elias的父亲Anton(米克尔•佩斯勃兰特Mikael Persbrandt饰)在丹麦和非洲无名小国之间奔波,他在非洲开了个免费诊所。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都来找他帮忙,包括被当地武装恶霸头目“大佬”(Evans Muthini饰)残忍伤害的女人。Christian的父亲叫Claus(乌尔里奇.汤姆森Ulrich Thomsen饰 ),Christian的母亲死于癌症,因此他对父亲一直有怨恨。

Anton要经常去非洲,而Claus时常在伦敦,于是他们的孩子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一天Anton回到丹麦的家,他和Elias看见一个叫Lars(Kim Bodnia饰)的坏脾气当地男人与无意冒犯他的人们起了争执,Anton插足调解却被Lars掴了巴掌。Anton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为儿子做个好榜样,他带Elias去Lars工作的修车厂,本想与他和平理论,但Lars并没有兴趣和他讲君子之礼,结果不欢而散。(译注:这里作者的叙述与片中情节有出入,应为“Anton的 小儿子和Lars的儿子因为秋千起了争执,Anton上前调解,Lars发现后毫不客气地与Anton争执了起来,且扇了他一巴掌。”)

Christian是一个非常内向却情绪极端的孩子,早先他保护Elias免受学校恶霸的欺凌,现在又为大家制定对Lars的复仇计划。与此同时在非洲,Anton的诊所碰到了棘手的病人:人人憎恨的“大佬”前来寻求医治他那溃烂化脓的腿伤。

撇开情节,导演所做的是在这些故事中剪出一种对比之感,对比这些性本善与性本恶之人。平行叙事的结局难以预料,哪怕它们有某种叙事逻辑可循。
我十分喜爱比尔的两部旧作,《战火中遗失的记忆》(Things We Lost in the Fire)和丹麦与美国合拍的《兄弟》(Brothers)。但这部电影却不乏有些炫技之嫌,尤其是非洲叙事与电影其他部分无法有机融合,对比的感觉像是刻意做出来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倒十分不错(两个小演员演技精湛),对他们父亲的刻画也十分到位,易得到观众认同,片中还有一位不幸卷入家庭危机中的母亲。

片中在非洲和丹麦发生的其实是两个故事,它们都非常有力量,每一个都能单独拍成一部电影。在镜头的来回切换下,它们却像个不自然的说教故事。电影的高尚旨意毫无悬念地打动了评审们的心,但我倒觉得这是今年五部提名中最弱的一部。这部电影的片名暗示了什么呢?更好的世界中不会有那样的残忍?是的,毫无疑问。

瑪嘉麗塔成:http://www.douban.com/people/cheerupk/
小双:http://www.douban.com/people/wxs723/

 4 ) 名不副实

这是我看的第一场上海电影节展映电影,小孩冒失的叫声和某些人时不时的评论和预测使得观看的过程有点小小不足,但我的失望还是来自于影片本身,也许是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双料最佳外语片头衔使我对此片的期望过高吧。
总的来说,演员的表演优于剧情,尤其是饰演Christine的小演员和饰演Elise母亲的女演员,前者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感,深邃、坚定而怀有敌意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后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努力保护孩子的母亲,其中怒斥Christine害死Elise的那场戏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爆发力,稍加冷静后望着Christine的眼神中又细腻的表现出了复杂的情绪。本片的摄影也不错,美丽大气的景色令人向往,人与景相融合的角度和色彩也相当用心,但有很多镜头不知用意何为,感觉很多余,比如Elise的父亲盯着蜘蛛网看若有所思,比如Christine自杀前镜头拉到了湖上,一度令我以为他是要跳湖而不是跳楼。
而对于导演,开始的几分钟镜头晃动的厉害暂且不说,我对她驾驭此类题材的能力有所怀疑。导演好像过分追求一种大团圆的效果,将基调定格为希望与美好,于是在情节设计上便有几处比较突兀,比如Christine与欺负他的男孩冰释前嫌、Elise父母的重归于好、Christine被救下后扑向父亲的怀抱等。片名是“更好的世界”,那么导演所认为的更好的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我并没有看到一个清晰的答案。丹麦和非洲哪个是更好的世界吗?完全没有可比性。还是探讨如何面对内心的愤怒、仇恨以及体内的暴力因子吧。Christine选择以暴制暴,却难免伤及无辜,差点铸成大错,Elise的父亲则是坚持原则,并不是一定要以德服人,化戾气为祥和,而是放开怨念,不与暴力之人一般见识,这多少有点精神胜利的味道。
看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宽恕的时候,等于释放了一个囚徒,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囚徒就是你自己”。如果导演的用意是如此,那么“大人物”的所作所为与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矛盾极大的挑战了Elise父亲的原则和容忍度,最终使他爆发,这又该如何解释?而对于Christine,经过爆炸事件,他眼中的世界就变美好了吗?对于这个敏感、极端、凡事总往坏处想的孩子,下次再遇到有人欺负他或是一些让他愤愤不平的事情,他会一改暴力倾向选择不予理睬、若无其事的走开吗?暴力分子和暴力事件不会因为你的忍让和沉默而消失,反而会变本加厉,让更多的人受害,如此还能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吗?所谓更好的世界,个人认为,如果指的是通过提升小我而改善大环境,才能体现人的社会性和道德性,也更有说服力,否则就有自欺欺人、自我中心之嫌。

 5 ) 更好的世界

      上午起床晚些,出门遇着阳光,突然晃眼。就这么暖起来了。下午坐在后院,怀抱着书,似看非看。太阳西斜,阳光被云层及大气过滤了一般,透彻至极。走到栅栏外的一片荒草地,脱掉鞋子,双脚走在柔软的枯草上,放纵自己的矫情。我知道,枯草会发出绿芽来,重新开始一个四季的酸甜苦辣。

    身旁的那棵枇杷树上,结满一簇簇小小的果粒,我看着他们从开花到结果,从冬到春,只是不知还能否再陪他们过一个夏。枇杷不远处,是一棵矮小的桃树,枝桠的顶端有微弱的嫩芽,有含苞的花。这样的桃树是不会结果子的,花朵只是给天空与大地的点缀,只是一霎那的芳华而已。只是这桃树真的勇敢,心怀枯死的虚无,依然放纵的开。

   太阳慢慢西沉,这周围的温度依然浓烈。我舍不得进屋,怕错过美好光景,春风沉醉。这一片明媚时光,把一腔的动静都搁浅了。觉得再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世界。此时此刻的情境,犹如《更好的世界》片尾出现的那一张张照片,树叶,流水,竹林,山峰,蛛网,那大自然中最美丽与单纯的事物。叫人伤怀又感动。仿佛是对这个世界那诸多的沉重问题,做出的轻轻回答,释然有一点,无奈也有一点。

    最难忘的是中间的一段,他被一个与自己同样大的中年男人扇几个耳光,却不还手。回家之后,他跳进湖水,阴沉的天空下,抚摸着被打的脸庞。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找到那个人,问他为什么会那么做。他对那人说:我并不怕你。那人又扇他耳光,他依旧不还手......看这一段,其实五味杂陈,不知是该同情他还是敬重他。而他并不是懦弱,只是用一种宽恕一切的态度来对待世界。这是导演用艺术进行的理念实验,放进现实世界,不知该跌成怎样的粉碎。所以,那里孩子们的打架与复仇的行为才更是这个世界的面貌,弱肉强食。于是,两条发生在同一时间空间的线索,构成了对立与质疑。感情变得复杂。导演用一点点渗入骨髓的细节把问题解剖给观者看,却又小心翼翼地用一个温情的结尾试图去回答自己设下的题,不免太轻易,不免太儿戏。但轮到任何人,这题你都无法答得圆满。因这世界本就残缺。很少有女性的导演,能有如此开阔的眼界,不再只从自家幽微内心做文章,而是放眼满目疮痍的土地,做一次努力的抵抗。又如此冷静,又蕴满温情,那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算给得恰当了。

    并不是所有的重伤者都能康复,并不是所有想要死去的人都能被拯救,就像上帝只是虚幻的慰藉,就像苦难一直都继续着。所以,那些企图用自己一己之力去抵抗荒凉的举动,都是英勇的不朽。就像电影中那个隐忍的医生,用微薄的脸庞,去迎接粗暴的手掌。也知没有人能力挽狂澜,但如若可以,不要袖手旁观。不然世界怎会变得更好呢......

      我夜晚下课,送走最后一个小朋友,是新来的小女孩。要去做饭时,她和奶奶又回来,要我在所有作业本上签字,她爸爸妈妈都上夜班,无法照顾到她。走时能感觉到她的愉快,说老师再见。我把她们送出屋门,再送出大门。下午看见过小女孩的爸爸,看到他残破的右手。我知道生活的艰难。成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都有残缺。我只能尽力,用自己一点的力量,来弥补哪怕那微弱的一点残缺。我知道残缺的疼痛。

    夜晚一人行走,星星与月亮俯瞰的大地。身体在尼古丁的支撑下,有一点点迷幻的力量。每一次的失望,都会让自己更坚强一些。我知道没有不消失的美好春光,也知道没有过不去的幽暗黑夜。便告诉自己,要想着记着那些勇敢的花朵,心怀枯死的虚无,依然放纵地开。

 

 6 ) 羞耻、暴力以及更好的世界

译名更好的世界、文明社会以及复仇,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影片核心。情结在此不赘述,这里只是想到自己成长当中的琐碎小事,顺着影片情绪吐一吐。      1.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同感,在回想当中,中小学变成了一个有着恐怖记忆的地方,而这种感觉和个人经历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竞争和斗争时刻存在,喜欢和讨厌的表现方式都伴以对抗姿态,孩子熟练社会动员,敌意和伤害被赤裸裸地表达,“群体”成为一种安全和成功的个人存在方式,无援状态就是被孤立——“没有人和我一起玩”。当想起当初那些嘲笑、歧视、辱骂、欺凌,不论是作为一个有意施加伤害的人或是一个无能为力的旁观者,你绝不能忘记受者在人群当中无措的脸,这些表情在日后逐渐被放大,在某些时刻则和电影当中人物痛苦、惊恐、茫然无助的脸相重合。大学之后,看群体过程,Zimbardo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及李猛讲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脑海里浮现出的典例无一不发生在学校,由是对学校教育这一整套体系发生了全新的认识。它的核心不在于紧张的竞争性的学习、或刻薄或亲切或总是很负责的老师、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空间,而在于生产出一整套以荣誉为核心的控制技术,核心机制便在于分分钟的监视:置于讲台最近处的“特殊座位”,带袖标高昂着头游走校园的校级值日生,教室后门时刻存在的缝隙。人人监视人人,儿童成为技术的一部分。罪责总是对集体“犯罪”的耻辱:个人卫生差、学习成绩拖后腿,甚至“反应慢”、“长得丑”,都成为集体和个人的耻辱。惩罚则是更加多样化的:嘲笑、讽刺、起哄、歧视、孤立、辱骂、肢体暴力。当个人自我意识还不那么强烈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这样的技术有着怎样残酷的本质和杀伤性的力量。孩子的脆弱总是被大人低估,同样小孩子的残忍也总是被低估,他们或许知道结果,而后果却远远在想象力之外。   这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都不难料想:其一是压迫产生反抗,暴力催生暴力。其二,结果更加普遍也更加隐性,人自然而然地被驯服,甚至想要被驯服,迎合统治成为标榜自己正常的方式,人们训练出自我控制的技能和一套检视自我行为的技术。      2.   我更愿意承认在初中时期的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无关成绩、人际和青春期,而是自我意识的缺乏,对机器厌恶却不知如何应对。那些年里,人真的会发自内地谴责自己与集体行动相悖的行为,我讨厌它,又没有能力在内心里反对,害怕它而迎合它,享受来自权力方的肯定,实际上恐惧又无措 找不到对抗的方法。说是失败者,其实回想起来,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后来学校环境氛围都不错的高中、大学,自己都得到了该得到的愉快和成长,在有限的资源里追求知识和友谊。然而这并不说明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性格成熟或者懂得这样环境中的自我生存之道,这种看似正常的心理状态或许可以归结为总是作为“正义团体”一方的顺风顺水和对体制的不敏感、对于羞耻的懵懂无知,以及无甚理论可循却传统又自由的家庭教育吧。其实,真是后怕。我在人际中的所谓”快乐“和"正常",无非是因为自己加入监视的螺旋,忽视了压抑体制下受难的他人和自我。这给我留下的是有意识领域出现之后的非道德感,个人对体制的理解和敏感 或许真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于是就有了一个逆向的过程。在我对一切理性和成熟的人际交往有了认识和期待之后,无意识的隐性暴力还是隔着时空和对象打了回来--在自尊、羞耻、文明这一切概念形成完全之后。此时的孩子已经明白,文明的代价是痛苦及把以暴制暴直接打击回去的伤害降到最低,而沟通理性之所以是理想型的理论 则隐隐向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展示,文明不过一场自我折磨和修行,恰如自由。《更好的世界》里,Anton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的符号出现:医生,在非洲的难民营进行人道主义救助工作,有着对悲悯、文明、宽容、理性、原则的深刻理解和诠释。这样一个父亲,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被猝不及防地被汽车修理工施以暴力(因为拉开正在打架的两个小孩而被对方小孩的父亲扇耳光)。这一幕,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观众,带来的都是深深的心理震动,对,不是难堪,而是心理震动。孩子的反映是直接的,即使最小的儿子,也会以咒骂来进行自我平复,稍大的儿子Elias和好朋友Christian则从此埋下了复仇的计划。而Anton选择带孩子离开,为了不使父亲的形象失败以及让孩子明白暴力的错误性,他带着三个男孩第二次找到汽车修理工,暴力与文明的较量最终以文明被施以拳脚而不奉还结束。他告诉孩子只是拳头而已,不疼,而真正的失败者是使用暴力的人。除去暴力,他无法再证明自己的强大。这里撇开后续剧情和孩子们心里发展的因素不谈,电影及现实生活抛出这样一个困境给我们:如何终止暴力?出手,比打击者下手更重?还是在以另一种理解宣告他们的失败?后者或许会成为拥有强大心理的人,他必先经过的便是文明的自我折磨。Anton本人以及他的经历使人明白,对施以伤害的个体说原谅其实意义并没有想象中大,宽恕普遍意义上的、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在受苦并永恒令他人受苦的个体,是道德和文明真正的意旨所在。      3.   不知道跑到了哪里,且把话题扯到孩子。可能是雌性激素的关系,女孩子到了一定阶段都会有一种亲近儿童的倾向。家里的小孩子们成为被观察的对象,同样被观察的还有”环境“和他们的互动。父母、亲友长辈、朋辈群体、家庭教育、社会习俗等等一切构成个人的”环境“。在这些观察中,人们总不难发现积极沟通和理解的一切可能,也很容易看见环境所能带来的不可预期的影响。所以,当再次回想和思考起成长至今的种种,便不难检视出它们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我们终生要达到的更好的世界,不在于振臂和呼号,大概恰存于这些烙印中的小事吧。   直感叹,人长成人,真的好不容易。   

 短评

《告白》和这片能比吗。。。。不知日本人咋就拍的那么阴暗呢。

5分钟前
  • 醒夢一如
  • 力荐

四点五星,虽然故事讲述和镜头拍摄相对粗粝,却无法掩盖导演那颗悲悯的心:我们总试图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勾勒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却无奈世界的运转永远不会按照我们的思维轻易践行。于是两个世界都有着罪恶之花的耀武扬威,也会有良善之人的不倦悲悯。一部非常有人文关怀的电影。

1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孩子们的故事更像一个模型,而非洲则是真实的战场。用双线对比去暗示无处不在的暴力与仇恨。无论广度与深意都颇用心,斗争与仇恨无处不在,没有哪里是乐土。最精彩的显然是那个饰演克里斯蒂安的小孩,太帅了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怕了北欧人,他们过得太好了。

17分钟前
  • 卫西谛
  • 推荐

明天 估计就会出现许多 牛x人士的评价 来弥补过往的遗失

20分钟前
  • Roman的空想
  • 推荐

人在面对暴力时所处的困境,是宽容,任其为止还是以暴制暴?暴力本身的根源和施暴者的反思让这困难的选择归属到了面对暴力的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之中。电影的双线叙事非常精彩,但个人觉得在某几个情节上的处理还是稍显刻意。苦逼正太其实很萌。

23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成人黑暗投射到孩童心灵的倒影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两个破碎的家庭,两个崇尚暴力的男孩,非洲和丹麦两条叙事线,故事的核心就是两个孩子的复仇,内容没什么争议性,一切只与道德有关,旨在探讨人自身的价值观。整部影片很工整,一切都是那样的严谨规矩,重要的是影片彰显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无论人所处的世界如何,关键在于一颗悲悯之心。★★★★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果然拿了奥斯卡,没办法,谁让评委喜欢这一类的呢?

30分钟前
  • 会飞的猪
  • 力荐

苦逼的正太最具杀伤力,行动力强破坏力大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32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很典型的北欧式剧情文艺片,很人文,很认真,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仇恨与包容什么的,一度让我想起了《告白》。总体来说没什么新意,前半程铺垫不错,后面发力不足,中规中矩之作,值得一看但不值得抱过高期待。看来今年奥斯卡外语参赛片整体比较疲软。

34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有张力

38分钟前
  • Tezikitomoco
  • 力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4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命题很大,也属于标准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类型,但结尾太过和谐,非洲那条线也不够展开,相对而言摄影似乎更胜剧情。不过影片整体属于四平八稳很难有失水准的高质片。当我们面对世间各种矛盾与冲突之时,是该以暴制暴还是应该选择宽恕?★★★★

46分钟前
  • Q。
  • 推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48分钟前
  • 恩来居士
  • 推荐

那些云唱着歌,我坐在车上,望着孩子们追逐着的笑脸,还会感觉到累吗?(人生会有终点,但不是现在。朝着前方前进吧,亲情爱情友谊伴我成长。这是最好的世界!)

50分钟前
  • 老顽固 老思想
  • 力荐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5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有时候你感觉你和死亡之间有那么一层白纱,当你失去亲人或者熟人时,那层白纱就会慢慢消失,而你看待死亡也就更加通透了,可那也是短短的一瞬,之后白纱又会偷偷回来,你也会重拾生活。”游走于两个世界,人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时代的罪恶与善良。(一群小孩在追车大喊着 how are you!)

57分钟前
  • yøulanda
  • 推荐

1.走不出的悲伤情绪,两个破碎的家庭仿佛这个斑驳离痕的世界,关爱是磨合剂,让世界更美好;2.摄影真心喜欢,美丽的画面与苏丹的残破乃至这个世界的不美好行程鲜明的反衬;3.克里斯蒂安的扮演者很帅,瑞典医生安东对3个小孩的亲身说教很给力。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充满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电影。Anton的形象充满了人文情怀、悲悯、能让整个世界都温柔下来的光辉,如果我们能持续矫正面对琐碎之恶”以牙还牙的流行做法,这个世界确实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世界。

1小时前
  • 一湄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