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青春的青春

爱情片美国2007

主演:蒂姆·罗斯,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布鲁诺·冈茨,安德烈·赫尼克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剧照

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7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8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9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4:26

详细剧情

  本片改编自罗马尼亚神学家伊利亚德的同名小说。1938年,年逾七十的哲学教授多米尼克•马泰(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本打算自杀,却被闪电突然击中。严重烧伤的多米尼克得到了罗马尼亚医生斯坦库里斯库教授(布鲁诺•岗茨 Bruno Ganz 饰)的救治,痊愈后,多米尼克竟发现自己返老还童,并分裂出另外人格。不仅如此,多米尼克还具有梦中学习、透视、意念移物等特异功能。为了躲避纳粹医生鲁道夫(安德烈•汉尼克André Hennicke 饰)的追踪,多米尼克化名辗转于瑞士、罗马尼亚、马耳他、印度等地,直到二战结束。六十年代,某次登山时多米尼克遇见一名叫做维拉尼卡的女子(亚历山德拉•玛利亚•拉拉 Alexandra Maria Lara 饰),与他年轻时的未婚妻劳拉一模一样。维拉尼卡及朋友山中遇险,被多米尼克救治后便拥有了梦中追溯语言起始的能力,却因此加速衰老。多米尼克一方面希望维拉尼卡助他完成语言及时间起源的著作,一方面又不愿看到爱人因此早夭,矛盾中痛苦不已……  本片获独立精神奖最佳摄影提名。

 长篇影评

 1 ) 最后一朵玫瑰

如果说让我印象最深刻场景是什么,我只能说是影片结尾在死去的多米尼克手里的那最后一朵玫瑰,那朵玫瑰是真的很漂亮,就和多米尼克一生或是再生一样。但是再漂亮又能怎么样,也只是被人摘下不久将会死去的一朵花。过得精彩又怎么样,死的时候还不能瞑目。
      最后一朵玫瑰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是劳拉还是维罗妮卡?我觉得是劳拉,可能一开始就错了,在“梦里”一直守护多米尼克的根本就不是第二人格,而是死去的劳拉。劳拉送给多米尼克玫瑰是什么意思呢,是爱情么。当然了这是我自己的“粉色想象”。

 2 ) 没有青春的青春?

  (准备看)等待了9个月 终于在p2p上下到这个电影
关于一个70多岁的语言学家被雷劈后还童的经历 他研究语言起源和人类认知(和圣经中提到的有关)该片重视对东方文化宗教语言的研究 显然对轮回很感兴趣 但是最终可能还是回归到西方宗教体系中去 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信仰没什么差别 8过老美在这方面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现在看到一半)感受到一个学者首先要有足够的寿命和状态 能活90多应该差不多 男主人公多米尼克被电击后就从70岁还童到35岁 其次 要有过人的阅读能力 多米尼克因电击获得了超人的阅读力晋升为智人 再次 要有第一手的资料 多米尼克研究语言起源遇到了另一个被电击的人维多妮卡 她不仅有多米尼克年轻时情人的面庞还因电击轮回了古老的佛教徒鲁皮尼的灵魂 时不时给托米尼克还魂些埃及语、梵语、巴比伦语的第一手资料
   (1:45:33一半多一点)维多妮卡在不断的还魂中为多米尼克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资料 但是她在越来越接近人类“母语”的过程中飞速老去 而研究者多米尼克仍旧保持着灵魂的兴奋(我觉得用这个来鼓励研究人员很好) 逐渐两个主人公靠近了“Youth Without Youth”的主题 Youth已经不是能够看得见的东西
   (ending) 学者总归是孤独的 所以编剧自然加载了双重人格的部分来填补孤独时的空白 表现为无穷尽的自我对话内省 这种情结在美国十分畅销 当人格中的某一个获得绝对胜利的时候学者就获得了解脱 死掉了
    这个结尾让我很无语 太高深的东西难收场是可以理解的

 3 ) 这是一部我的电影

不论是从看电影的机遇,还是电影里的任何SIGN。这部片子都是讲的我。

首先,我也是1月8日;其次,影片多米尼克的第一个年龄出现在26岁,而我25岁,26岁时我将正在读研;然后,影片中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我的一模一样;并且,在多米尼克与女人在海边时,我当时的预感是“这个女人是他梦境创造的一个整理与学习的工具”,而当女人衰老时,我的进一步感知"当女人死去,男人即完成他的过程,他也会死"
PS:我是不可知论者;

最后,阐述几点:

1、多重人格的统一的使得人走向完美的过程;
2、当人看透时对未来有可预见性;
3、人的尽头即是完成生命的意义

 4 ) 解读影片的三个细节

最早诱使我看这部片子主要是因为里面包含的印度元素和梵语对话。写这个所谓的小影评主要是想分享电影里的一点点不大容易察觉的三个小细节。

首先想说一下女主Veronica的名字. 男主角在电影中段接触到的女孩Veronica是一个“穿越”式的人物,其中她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讲梵文的女人Rupinī. 导演取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其实是别有用心的,在梵文中,rupinī是阴性名词,意为“能够转变形态外表的女人”(form-changing woman)。这对于这个Veronica无疑是非常适用的。她不仅在前世是中观派高僧的女徒弟,同时在更早的前世居然还是一个古埃及人,随着影片的继续,Veronica的身份继续延展,越来越上古,故Rupinī的名字也正正当当的映射了她的角色特点。

第二个比较有趣的小细节发生在Veronica和男主角在马耳他度假之时。她夜半醒来梦游到了海边差点没死掉。她回忆自己的梦境时讲到是一个狗头人手上拿着什么什么东西要带她走。男主角后来认定这个狗头人其实是湿婆(Śiva),导演对这个剧情的设定起初让我很不理解。首先毫无疑问的一个结论是,Veronica梦中所见之“人”是古埃及神明Anubis,而绝不应该是湿婆神。在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狗头神Anubis是掌管木乃伊制作,保护以及携带死者摆渡离开人间前往Osiris所在的冥界的媒介神。故他的角色有点类似于古希腊神话里的Hermes或古印度吠陀经的火神Agni。除了制作木乃伊,Anubis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是带领死去的人来到冥界之神Osiris面前,用死者的心脏与代表古埃及人信奉的评判一切的标准(ma’at)的一片羽毛放在天平上丈量,一次决定死者死后之命运,这些东西都在古埃及的死亡之书中有所记载(Book of the Dead)。 可见Anubis跟死亡与毁灭的关联是非常密切的。 之所以排除了作为狗头神Anubis之外的其他可能性,是因为首先,以动物头作为神明的古老泛神教文化系统中最主要的便是古埃及文明,且影片在这件事情发生前就已经表达出Veronica可以讲古埃及语,并被男主角用象形文字把她的话书写了下来,这都是相对可靠的证据来表明Veronica梦境中遇到的人其实是Anubis。其次,按照影片的发展,另一个证据是,Veronica的时空穿越具有愈发上古的趋势,因而在影片这个桥段发生的时刻,梦到湿婆的可能性远小于梦到古埃及狗头神Anubis。为什么?湿婆神在印度文化中进入主导地位的时间大概是在吠陀时期以后,即至少晚于公元前15世纪,而古埃及文明繁盛的全盛时期要早于这个时间点,就算按照湿婆最早进入印度的时间来看,同时期的古埃及也已经进入了新王朝时期了。这个先后顺序是很明显的,且湿婆神也和狗脑袋扯不上太多关系。

可男主角为什么还要说Veronica梦境中的人是湿婆神呢?照理说按照导演的设定,男主角获取知识的速度之快和欲望之强是不应该犯下这种明显的错误的(不过或许也是因为男主角是Orientalist? 不过古埃及文化在西方人的视角中貌似也是Orientalism的一个分支啊)。所以如此看来这显然应该是导演刻意留在这里的一个凝聚影片主题的隐喻。古埃及的神明Anubis和在印度教中充当毁灭世界角色的湿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即世界的毁灭和个体的消亡,与影片中经常提到的核武器毁灭世界有着毋庸置疑的联系。这恐怕也是导演故意留下这个明显“错误”的原因吧。

第三个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所展现的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在不同的古典文明体系中,对于时间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有些文明系统,如中国文明或古希腊文明,皆认为时间是线性的。而电影中所展现的一些元素,如Veronica的转世经过“事实验证”(当然是在影片的context中)以及男主角的返老还童,或多或少都展现出了一点点时间的可逆转性和循环性。而这种可逆转性,导演也聪明的把它放在了印度文明的体系里,微观来看,即是个体的转世(saṃsara)理论。宏观来讲,则是印度的《往事书》或《摩柯婆罗多》中所表述的yuga理论。Yuga理论认为时间的运转是环形的,又开始有结束,且开始和结束位于同一个节点,经过四个不同的yuga之更替,世界进入彻底的毁灭(由湿婆完成),再完成全新的再生(由毗湿奴Viṣṇu完成)。且这四个不同的时间划分时期,是“每况愈下”的,一个yuga不如一个yuga,直到最后一个黑色yuga(Kali Yuga)的完结,整个世界杯毁灭重新由毗湿奴创造。这种思想的体现,也或多或少的在男主角的核爆理论中体现。男主角在电影最后和自己的另一个人格说,核爆的益处便是能够让世界对于人类更加完美,也让人类更加进化。这一点同印度教中毁灭世界的动机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部电影尽管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地方,也有那么一点文艺腔,不过其中对传统印度文化的映射和传达是非常出彩和漂亮的。其中的一些梵文对话也很好听,比如katham asi?

 5 ) 科波拉的十年一剑

在欣赏这部作品之前,我为了清理硬盘差点把它删掉。后来我却花费了三个宝贵的午夜把它反复看了三遍,最终决定为它写点什么。然而真正动笔的时候,回想已经被我牢记在心的每一个镜头,再一次陷入科波拉所引导的意识流,那感觉简直可以用呆若木鸡来形容,竟然无从下手。因而这篇文字也注定意识散乱,没看过本片的朋友们还是不要浪费时间读下去了,强烈推荐你们先去把它看完。没办法,只有科波拉才敢也才会把那么多玄奥的意识形态约束在两个小时近乎梦呓般的镜头语言里,然后让你越看却越没有睡意。

 

“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 ” ——尼采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与轮回的故事。

科波拉的胃口真的不小,他除了希望表达个体生命的轮转不休之外,似乎还想把整个人类的起源与归宿也涵盖进去。作为本片若干个平行的大主题之一,科波拉却在这个概念上点到为止。多米尼克毕生通过上古语言追溯人类的起源(最终差一点点成功),另一方面却因为自己的先知先觉而看到了人类的结局。一个洞悉了人类始终的天才,最终无法正视自己的生命。“其实我已经八十八岁了。”他不止一次对维罗妮卡,也对自己说道,而维罗妮卡的身体却在无数灵魂的来来去去中透支着,帮助远古的生灵们回光返照。生命呈现出两个极端,天才却从中看到了圆。多米尼克的返老还童是对自身轮回的回溯,而看高一层,电影所反映的全人类史前,当今与下一代物种的更替亦有“春风吹又生”的意思。不过这个意思很隐晦,科波拉似乎也不敢深究。

最后分裂体在镜子中说的话耐人寻味:“……毁灭才是意义,这是人类应该付出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你写不完你的书,为什么你总是一个失败者。”没错,多米尼克注定无法完成,他的事业爱情生命,因为他先于别人看清了轮回,于是在圆里他看不到终点,看不到起点,他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我将孤零零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是多米尼克在片头的独白。最终他孤零零地倒在清晨的雪地里,瞳孔依然不散,手里幻化出代表着生命的第三朵玫瑰,栩栩如生地逝去。他真的解脱了吗?

 

“如果我把春梦与现实经历混淆的话,那么我的生活将比我想象中的要有趣得多。” ——多米尼克

这是一个关于梦境与现实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看作是一次两个小时的超长梦呓。高清摄像机摄下的画面配上曝光不足的琥珀色调反造出模糊感,不时倾斜或干脆完全颠倒的镜头模拟出瞳孔的第一人称印象,包括纳粹在内的所有人梦呓般的对白。它与Dreamworks的梦幻不同,它能够直接掘出你脑海中对最真实的梦的最原始的印象,美梦噩梦抑或春梦。如果你是个做梦爱好者,或许你还会跟着电影莫名其妙地叨叨几句。

多米尼克在梦境与现实中来来回回,自得其乐。他在睡梦中学会了无数种语言,他相信自己与危险的女纳粹欢好不过是一场春梦。这种混淆最终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不过对他来说,把杀身之祸变成一场梦也不是难事。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末了,多米尼克回到1938年12月20日的精选咖啡馆,见到了昔日大学里的老友们。“我知道我是在梦里,只要我想,我现在就能醒来。”“如果不是梦,那么你们知道广岛原子弹吗?你们知道人类登月吗?”他把他的老友们吓坏了。而另一边,1969年12月20日的旅馆却打电话去咖啡馆寻找多米尼克。是时空交错?还是彻头彻尾的一场春梦?是1938年的春梦?还是1969年的春梦?庄子认为逼真的梦境与现实是难以区分的。那么好吧,连庄子和多米尼克,甚至连科波拉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还是别深究了。

一个镜头过后,多米尼克一瞬息完成了三十年的衰老,记不清一分钟前讲过的那个“关于蝴蝶的故事”。他真的醒过来了,然后带着对生命的疑惑,消逝在不知哪一年12月21日的清晨。这不是悬念,这是一个无法勘破的谜。

 

天才感到寂寞,于是他们分裂出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自我与分裂的故事。

多米尼克的第一次人格分裂伴随着牙齿的新生而产生。这个分裂出的人格不是对立面那么简单,貌似比多米尼克自己有着更为超自然的预知和洞悉能力,他总能告诉多米尼克事情的真相,下一步该做什么。我认为玫瑰那段是全片最为意识的部分,分裂体为多米尼克变出了两朵玫瑰,但蒙太奇过后,分裂体消失而医生出现,两朵玫瑰却真真切切地横在多米尼克的膝头。从意识到现实的瞬间回归,是耶非耶?我的思维被打上了结。医院里的晚上,他们在病床上交谈的那场,分裂体的位置飘忽不定,似乎暗喻着多米尼克本身也无法掌控分裂的动向。他永远与多米尼克穿着同样的衣服,他无所无时不在,即使连多米尼克在纳粹的枪下生命受到威胁时也不忘要在角落里近乎幽默地来一句“You really have no choice”。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多米尼克没有分裂出三个,算是照顾了我们的智商。出于正常人的思维,我一直认为精神或人格再怎么分裂也不能逃出我们的脑颅,然而伴随着维罗妮卡偶然的一回头,惊悚的效果产生了——多米尼克也开始怀疑这个分裂体在客观上是否真的存在。最终多米尼克终于决绝地将其扼杀于镜中,看着另一个自己随着玻璃一地破碎,野兽般的咆哮沉入地狱,而自己的生命也在第二天结束,手里绽放出第三朵玫瑰。

人格和精神真的能够分裂至产生实体的程度吗?不用科波拉解释我们也知道这不过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真正的分裂者,他们或许能比我们理解出更多的东西。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事业的故事。

即使是在这样一部类似卡夫卡风格的电影里面,对爱情与事业的追逐依然是一条非常明显的主线。天才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事物,被片初弥留之际的幻觉展露无遗。“我将爱你,至死不渝。”可怜多米尼克活了两辈子,却没有几年真正地享受爱情,而疯狂追逐了两生两世的事业,不能说一事无成,却也得不到一个善终。天纵奇才,却在爱情与事业上双双落败。

一抹倩影,两个芳名。维罗尼卡第一次还魂后,多米尼克抱着她念叨着劳拉的名字。劳拉又或维罗尼卡,在多米尼克心中恐怕不过是前后延续着的同一人吧。劳拉的爱情敌不过多米尼克对事业的热爱,而失去了伊人,多米尼克也落得像具行尸走肉一样做着不知何时是头的研究。初见维罗尼卡,多米尼克毫不犹豫地用了真名。也不知有没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若轻轻来上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倒是合情合景。

可惜多米尼克命中注定不能兼得两者。维罗尼卡的通灵带来了连多米尼克都不会的远古语言,却几乎透支光了生命。眼看事业的大圆满与爱人的生命只能选一,多米尼克最终还是选择了爱情。然而造化弄人,选择爱情的方式却是离开。“我不愿你失去年轻和貌美,你可以像以前一样。”不知那是怎样一种剧痛,但多米尼克至少还是将那一抹倩影永远留在了心中。看到这里,才知道原来得与失也能变得如此纠结。

让我费解的是多米尼克的表情——与劳拉分手以及初见维罗尼卡的那两段,多米尼克的反应似乎比面对纳粹的时候还要镇静。我不怀疑蒂姆·罗斯的表演,难道按照科波拉的观念,即使到了人生中最紧要的直击灵魂的关头,天才也能在表意识上维持一份淡定从容?虽然整部电影的情感深藏不露,但导演大可不必这么吝惜高手的演技。
 

信者有,不信者无。

这是一个关于科学与超自然的故事。

返老还童、意念力、通灵,人类的三个大谜团,在这里汇集了。说它们是用来反映更深层主题的表现手法也好,是特别展示出来的哲学意义也罢,总之凡是能够让人大吃一惊的东西,科波拉一个都不想放过。然而这些东西由科学家来解释都未必可信,艺术家们表达了自己的思考,顺便娱乐完大众也就罢了,不必当真。

只是这些元素使情节愈发地扑朔迷离,电影本身也更难定位。大部分与超自然有关的情节都在夜幕下发生,平添了悬疑与惊悚的意味,尤其是暗夜中多米尼克用意念力摆平鲁道夫那段,颇有希区柯克的味道。而维罗尼卡在遭遇雷击后通灵通得一发不可收拾,匪夷所思处连多米尼克都惧怕了。于是我们在目睹维罗尼卡从依人小鸟变成远古凶灵之时,只会瞪大了眼睛“啊,啊”不止,哪里还能够思考维罗尼卡的一切遭遇不过是被导演用来平添多米尼克的孽缘罢了。若不是有助于多米尼克的研究和故事的可看性,科波拉犯得着牺牲这么一位美女天天和灵魂们纠缠不休么?




“唯有道。”这是多米尼克在练汉字时写下的,科波拉给了一个大特写。这确实是一部很东方的电影,除了道学之外,还小玩了一把佛家哲学。道和佛的概念之大不必多言,而科波拉意犹未尽,还把上文的诸多元素玩了个遍,学多米尼克返老还童,过了一把玩瘾。这样玩火是很容易自焚的,幸亏玩火的人是科波拉,虽然电影形神俱散过于玄奥,上映后在欧美反响不好,但无数经典特质加起来正是经典,看不懂的人虽然没趣,倒也不敢说自己能比大师高明。其实本片的预算仅有500万美元,完全由科波拉自己投资,即使是焚也大可焚得起。大师晚年自娱,共鸣者欢喜赞叹,剩下的,对不起,你们浪费了两个小时。

关于电影中出现的三朵玫瑰,多米尼克有生之年得到了两朵,死后获得第三朵。前两朵可以理解为事业与爱情。纵观多米尼克两生,虽然命途多舛,其实事业与爱情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最终能够决定这两朵玫瑰的取舍。然而最后一朵,我认为代表的正是生命,与多米尼克开了莫大玩笑的生命、多米尼克终究无法理解和掌控的生命。人真的无法掌握自己的生命吗?真的只能在离去的前一刻,趁着瞳孔还未消散,最后欣赏一眼自己的生命在掌中绽放出的艳丽?这种理解很消极,但是否我们只拥有生命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是否有高于生命之上的更为超然的存在,我无从知晓。

The end.生命在黑色的幕布上盛开。不由自主地返回电影开头——倒退着的钟表,骷髅头,微笑的劳拉,玫瑰,一生两世的印象。一梦惊醒,恍若隔世。

 6 ) 青春

“青春”
@严彬

1】
雷声劈开我的记忆
一九八九年,马车穿过蓝色森林
我在大街上看到爱情
看到青春期脱落的牙齿

“在一次有关青春的国际会诊中
你有过一次真实的性生活”。

2】
你的乳房轻微地颤动
像风中的桃花

你好,纳粹小姐!
你的头发像着火的桃花
在我的额前开放
我潜伏于你的秘密心脏
正如我伏在自己的墓前

你好,小姐
雨打桃花时你急速颤抖
如同我的心脏。

3】
我是一个有魔力的人
一匹比时间更会奔跑的马
在时间面前我看到时间在衰老
爱过我的女人们气喘吁吁——

4】
预言家:
人们会在拥有一切后变得悲观。

2011.5.31.

 短评

还可以

6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这儿部还真的是一般,看过一遍了,连名儿都没记住,又荡了一遍,看着看着,才慢慢想起来,好像看过,一般一般。看着儿遍,才知是科波拉老爹的作品,失敬失敬...

11分钟前
  • leslieQ
  • 还行

太对胃口了,向科波拉致敬!

15分钟前
  • 时间
  • 力荐

实话实说 故事很简单 但我就是整不明白导演啥意思……

18分钟前
  • 花都满
  • 还行

炒不好一盘大杂烩

22分钟前
  • 无心
  • 还行

我应该把玫瑰放在哪里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抛开 科波拉 这次过于宏大的企图:生命、轮回甚至人类的源起的哲学思索;科学与玄学的辩证。抛开他对东方哲学粗浅的表达。作为电影的电影躯体却是足够伟大的。

26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雷劈物语

29分钟前
  • benlovingmusic
  • 推荐

2009-02-08,想表达的东西貌似有点儿多,魔幻主义的味道浓了一些。7

31分钟前
  • itrek
  • 推荐

庄生晓梦迷蝴蝶,只是当时已惘然...

3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晦涩难懂。。各种扯淡的情节。。

36分钟前
  • freeup
  • 还行

在年轻时受了劳拉的离去,返老还童后维罗尼卡重获青春抱着孩子.非浮士德

37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还行

又是黄粱一梦

38分钟前
  • eel
  • 推荐

没懂啊我擦!!

41分钟前
  • gnitiz
  • 力荐

直言看不懂,也需迷入其中...馬特戴蒙還來客串...

43分钟前
  • 野人泰
  • 力荐

中段看得满眼泪——呵欠打得。但终场镜头结束一回想,我居然还满喜欢。科波拉暮年复出的这部个人独资制作,在没有投资方与制片人压力下,被他几乎是尽可能地塞进了包括彻底误读的东方文化和完全为个人意图服务的语言学在内的各种元素,统统揉散到梦呓一样的意识流镜头里团成庄生梦蝶,乱,过玄,但提神

45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这才是真正有回味的“返老还童”故事。

4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奇幻,宗教,哲学,真是迷人的电影

49分钟前
  • 齐自多
  • 力荐

神秘,追溯时间的第三支玫瑰。

53分钟前
  • 麦兜
  • 较差

看过,但是印象不深刻。

54分钟前
  • 小小白药不能停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