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猎人2004

记录片法国2004

主演:Norman Winther,May Loo,Alex Van Bibber

导演:尼古拉·瓦尼埃

播放地址

 剧照

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2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3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4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5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6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3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4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5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6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7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8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19最后的猎人200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7 18:56

详细剧情

  昨天我看了一个电影,是个法语片<最后的猎人,le dernier trappeur>,片子很很美,同时又有一点淡淡的忧伤,人们该好好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了。Trappeur中文翻译成猎人,但所指的是专门利用陷阱和夹子狩猎的猎人。片中男主人公Norman和他的印第安妻子Nebaska生活在远离城镇的大山中,延续传统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处。而如今文明的发展,让那种自然和谐的生活越发无处藏身。Norman不得不开辟新的居住地才能捕猎到皮毛动物,他有妻子Nebaska和忠实的雪撬犬相伴。片中虽然没有很多镜头表现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但几个细节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很彼此关怀爱护的。Nebaska为劳累的Norman按摩脊背,帮助他建好新的木屋,女人的灵感让Norman那天一定带上猎犬Abas, Norman开始并不喜欢Abas,但结果正是Abas把他从冰水中救出。女人们是很少愿意嫁给一个猎人的,现代的妇女更愿意稳定的生活,住在城镇中。没人愿意把生活系在毫无保障的夹子上的。但Nebaska还是和Norman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那种纯朴的心灵最美。

 长篇影评

 1 ) 那山那水那雪那狗那人

狗(意外死亡)纳努克→狗(替代、救命)阿巴什 人与狗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循环&平衡 “一个动物的死亡可以换取五个动物的生存,我就是一个动物”

猎人,这个职业在现在几乎已经不纯在了,假设有,我也想去体验一把,在深山老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自然,感受自然,捕捉自然的美好。字数应该凑够了哈哈哈哈哈

 2 ) 最后的猎人

《最后的猎人》是尼古拉瓦尼埃执导2004年上映的作品。电影中的诺曼是这世界上最后的仅存的对庄严的落基山脉有着深刻理解的猎人。他尊重自然,对自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猎人的信条就是,获取但不贪求。但这何尝不应该是人类的信条呢?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不贪多”呢?我们的索取早已不再是生存的需求,而是变成了虚荣以及纵欲的掠夺。人类自豪的把自己当成地球的统治者,毫无节制的索取,肆无忌惮的破坏。但其实,我们并不是这个星球的主人,以前不是,以后也不会是。在人类之前,生命就已经存在;如果人类消失,生命还将继续存在。所以我一直认为,环保从来都不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就像《大自然在说话》里面所说的,大自然不需要被拯救,真正需要被拯救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因为,我们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大自然其实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大自然。

 3 ) 礼赞大自然

景美。
配乐好。
场景够帅。
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

在大自然,没有什么物种是有害的。
人类有自己该扮演的角色,
人类对生态平衡也有他自己的贡献,
只要他不对自然需索无度。
获取但决不贪求,这是猎人的信条。

狗拉雪橇,大雪,狩猎,捕鱼,修船,自言自语,帐篷,暴风雪,访友,应有尽有。

徜徉在缓慢的节奏中,以为回到了大自然。直到诺曼发现林业公司的入侵导致森林被大量砍伐,原来这是当代社会。雪橇狗纳努克的车祸亦是如此。但是自然的馈赠带来了新伙伴——阿巴什。掉进冰窟、悬崖翻车,群狼围困,种种难处考验着这对新搭档。不过,最后都有惊无险。

当朋友说,生活就是这样,还能怎么样,只能如此了。诺曼是孤独的,他也曾心灰意冷,准备就此放弃了。但是他认为:猎人最重要的不在于能猎到什么,而是一种体验。

美景出奇处,英雄多寂寞。

 4 ) 遥远的北方是我的家——看《最后的猎人》

没有雪的冬季实在太过乏味无聊了,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早上一觉醒来推门出去发现整个世界都变成白色时那种带着颤抖的快乐恐怕很难再享受到了,小时候的雪真大啊。

几天前的寒流来袭,让人在温温吞吞的暖冬中稍微体会了一下本该属于冬天的寒冷,那天,我特意在寒风之中步行了十几分钟,那种干脆利落的寒冷让我觉得很舒服,好像整个人都清澈起来,我想,尼古拉斯丹尼尔Nicolas Vanier和诺曼温德Norman Winther应该是最懂那种感觉的人了。

我是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专访里知道的法国人尼古拉斯•凡尼尔,他被誉为仍在人世的最知名的极地探险家,他在北方的冰雪里行走了近30年,而诺曼温德是他导演的电影《最后的猎人》里的主人公,也是他的朋友,在看了那篇专访后,我当天就下了这部电影,一部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诺曼温德扮演的就是他自己,一位“这世上最后仅存、对庄严的洛基山脉拥有深刻理解并尊敬自然的猎人之一”,而这部电影则是戏剧化浓缩式的展现了他的猎人生活。

荒芜辽阔的冰雪大地,忠实而骄傲的雪撬犬,夜晚的篝火和四周的狼嚎,清冷的月亮与偶尔划过天际的流星,瑰丽无比的北极光,还有孤独坚定的猎人,这些曾经属于杰克伦敦笔下的北方世界在尼古拉斯•凡尼尔《最后的猎人》中完全被展现了出来。

不同的是,男子气十足的杰克伦敦属于19世纪那股狂热的征服世界的热潮,他所表达的是人的勇悍与坚强,人对自然的抗争与征服,而作为探险家的的尼古拉斯•凡尼尔却只想把那个他热爱的并与之相伴半生的北方极地展现出来,它静默的伟力,它雄奇的美感,并且告诉世人,人是可以如此和谐无碍的融入这个世界,就像熊、狼或驯鹿一样,他们都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非站在它的对立面。

电影里,诺曼温德最迷人的地方是他在我们看起来如此危险和艰苦的环境里,那么自然而智慧的生活着,甚至是充满诗意的生活着。 他从松树上取下凝结的松脂融化后来修补他的独木船,他凿开坚硬的冰层用最原始的方法钓鱼,他熟练的驾着雪橇穿行于茫茫雪原,他用斧子伐木自己盖起过冬的房子,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自然优雅,就好像都市人熟练的在地铁里刷卡通过一样,显然他做的所有远比刷卡进站困难许多。

由于下载的是一个法语配音且字幕欠奉版,所有对话的部分只能靠猜,这让我对影片的感知和了解少了许多,一定有很多有助于了解他感情和思考的部分流失了。通过他与城镇里人们的交流,他和印第安妻子的对话,能够隐隐感觉到他不被他人理解的孤独和面对现代文明的担忧。

电影中许多地画面都像国家地理杂志精选图片般的壮美,充满了静谧的诗意,而在对北方冰雪世界诗意的描写外,导演也让人们看到了现代文明对于古老传统的侵蚀,里面那个噪音巨大的雪地摩托就像现代文明的象征一样打破了雪野上保持了百万年的平静,也让诺曼温德有些动摇,当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的雪橇犬以及他坚持了一生的生活方式与生命信仰。

影片的开始就是北方极地的夏天,诺曼温德在冰雪融化的溪流上驾着独木舟而来。在影片的结尾,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冬季后,他又驾着那叶小舟驶向远方,坚守着最后的猎人精神,守望着这片古老荒凉却充满生机的世界。


一点题外话

在三联周刊尼古拉斯•凡尼尔的专访里最打动我的是他说起他的小女儿,“那一次他们一家三口骑马穿越落基山脉和育空地区,然后乘坐狗拉雪橇跨越2500公里到达阿拉斯加,全程被拍成记录片《雪的孩子(l'Enfant des neiges)》,电影中小女孩脸蛋冻得通红,总是拽着一只脏兮兮的布娃娃,她在篝火旁抱着奶瓶,睫毛上挂着雪片蹒跚跑动,这一家人就在荒野中搭建木屋生火做饭,夜晚到就近的村镇酒吧喝两杯,迎着晨曦走出酒吧,映照出两大一小的身影。从此小女孩总是出现在记录片中,她一点点长大,能在踞木头的时候帮把手,坐在雪橇上亲吻抚摩另一个更小的小孩红彤彤的脸蛋——那是她的弟弟。尼古拉斯说第一次带上女儿去北方,她正好在咿呀学语,她学会了“狗”、“狼”、“雪橇”,回到城里,全用不上,要重新学习“汽车”、“房子”、“马路”,他希望与家人分享北方的魅力,一齐感受在冰冷荒芜的环境中人像被扔进大洗衣机一样洗去了灰尘的感觉,就像原始部落家庭那样生活,就像最后的猎人。”

我身边的朋友总是在想如何给自己的孩子创造自己能力所及的最好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这个想法也没什么错,但一个朋友跟我讲,他的朋友为了孩子上更好的小学,交了10万块借读费不说,还在学校附近租住一间房子,只为了能让孩子多睡上半个小时,这种做法我就实在不能理解了。

上什么样的小学和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并无直接的联系,至少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对孩子最重要最宝贵的还是精神的引领和人格的浸润,而非一群特级教师们的重点培养。 我想,电影里的这个小女孩未来不管做什么,至少她拥有对大自然的爱,对周边生命的尊重,面对困难的坚强,面对生活中一切艰难危险的勇气,而这些远比多读几本书,会画几笔画或是多拿几个一百分重要的多。

 5 ) 关于最后的猎人我想说

死是生命的延续,一个动物的死亡能带来五个生命的生存,我就是一个动物。这句台词让我又重新审视了个体的生命在大自然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又那么庄严神圣,通篇的声乐又怎不是北极光跳动的口哨呢,我想也呈现了狼群的灵性了吧。现代伐木公司的进驻,让原本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让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让原本多样的动物类别变得单一,我们总是在得到的同时又失去了些什么,倒不是说对与错,只是参与到大自然的平衡动态中加快的脚步让我们失去了物种应该承担的责任?

 6 ) 周星驰说《可可西里》是武侠片,那么本片也是武侠片

非常不错的纪录片,但本片的内容和剧情看来,虽然是主人公演自己,但剧情上来说,不能是纪录片,应该是故意而为之,但不管这些,本片还是依然很好看。

风景没的一塌糊涂,同时也表现出最后猎人真正的意义。

猎人和雪橇犬的一段是本片最为吸引人的故事,貌似个武侠片,一个不起眼的被看不起的小人物,关键时刻救了大侠的命,然后被器重,让平淡的故事看起来有滋有味。

不然的话,这只能是风光片了。

对于片中关于生死的命题,我是相信的,大自然总会各种各样的威胁来考验敢于挑战的人,如果你真的死了,也只能是命中注定。是一部好影片,非常喜欢。

 短评

美!开场就被音乐和画面征服…

5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力荐

美丽的雪山~美丽的极光~最后的落基山脉滴猎人的守候吧~~~at 华数高清看吧~只是这个没有节目名单很不好~~查了半天才知道是这部~~~

8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推荐

向往的生活

13分钟前
  • 八喜
  • 力荐

与自然和谐共处

14分钟前
  • 苏苏
  • 推荐

18分钟前
  • soso
  • 力荐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这俨然就是他的生命!人类,该如何停止你工业恶魔的步伐?

19分钟前
  • kobie
  • 推荐

大自然之美

21分钟前
  • 哈喽邱大宝
  • 力荐

算是半个纪录片,但非常好看,朴实感人。

26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大自然总是特别给力。相比之下,人类呢。

30分钟前
  • Greenfall
  • 力荐

有没有人想到猎人的女人的孤独?显然她的圈子没有猎人那么大…

33分钟前
  • 打盹的拉布拉多
  • 还行

我也想要的生活 踩在厚实的雪地上 养着一群狗狗

38分钟前
  • 二十一克
  • 推荐

今天晚上看资料馆的片,明天后天考资料馆的研,我也算死忠了吧。摄影和配乐大气磅礴,全景拍的很舒服,对话和细节切特写。工业化的威胁一直缺席,却也无处不在,没有刻意渲染这种谴责,而着力表现自然和人的互动。

42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一定要睇下,依排我自己都好向往D田园生活。好似甘极端噶还是免了我。

44分钟前
  • 我不是柏柏人
  • 力荐

真美好……

48分钟前
  • 。。。
  • 力荐

摄制组也很不容易!

49分钟前
  • 音量
  • 力荐

猎人从属自然

53分钟前
  • LJ
  • 力荐

害羞的阿巴什真是萌……但不同意片中的自然观,即使没有猎人,大自然也会平衡自己;如果非要靠猎人来平衡生态的话,那只能说明生态已经被人类破坏到一定程度了——顶层捕食者都被人类杀得差不多了。看片末字幕发现出场的熊、狼、猞猁、水獭竟然都是人养的,有种被骗感(迁徙的鸟剧组也专门养了几种鸟)

58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狼从不伤害人,只有书里会把它们写得无恶不作。

1小时前
  • 白驹在空谷
  • 力荐

太美了~

1小时前
  • Freja
  • 力荐

“那努克”这个名字应该是致敬吧。太震撼了。一赞摄影团队,二赞动物团队。很难想象在那么冷的天气下,究竟怎么拍的。感谢给力的摄影机和胶片,很感人!不知道没有人狗狗会被狼群吃掉是不是真的。求花絮。

1小时前
  • 🌞娘卷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