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剧情片美国2010

主演:萨姆·赖利,雷·温斯顿,50分,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米基·洛克,杰森·斯坦森,爱丽丝·巴雷特,盖比·霍夫曼,埃曼纽尔·施莱琪,小迈克尔·贝瑞,Starla Benford,黛西·塔汉,卡洛斯·雷格-普拉扎,Forrest Griffin,艾德·伯格托德,大卫·札亚斯,查克·齐托,安东尼·奇泽姆,Alan Davidson,斯蒂芬·格维顿,Doug Torres,约瑟夫·德博纳,本·戈扎那,罗纳德·格特曼,约翰·贝德福德·劳埃德,帖木儿·巴布鲁阿尼,拉尔斯·格哈德,迈克尔·珊农,唐·弗莱,克里斯·麦金尼,

导演:格拉·巴布鲁阿尼

 剧照

十三 剧照 NO.1十三 剧照 NO.2十三 剧照 NO.3十三 剧照 NO.4十三 剧照 NO.5十三 剧照 NO.6十三 剧照 NO.13十三 剧照 NO.14十三 剧照 NO.15十三 剧照 NO.16十三 剧照 NO.17十三 剧照 NO.18十三 剧照 NO.19十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00:14

详细剧情

  为给身患重病的父亲交付医药费,电工文斯(萨姆·赖利 Sam Riley饰)不得已卖掉了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文斯在他修理的房间里得到房主的一封神秘信件和一张不知道终点的火车票。一面是房主的离奇意外死亡和完全未知的危险旅程,一面是一笔足够改写人生的巨额财富,文斯最终还是决 定踏上这次神秘旅程。然而当他抵达隐蔽的目的地之后,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无法全身而退的疯狂杀人游戏。  本片翻拍自2005年法国犯罪惊悚影片《百万杀人游戏》(13 Tzameti),依旧由原作导演兼编剧的格拉·巴布鲁阿尼执导与编剧。萨姆·赖利、米基·洛克、杰森·斯坦森、雷·温斯顿等多位硬汉同台演绎这场生死博弈。

 长篇影评

 1 ) 豆瓣9.2,开年第一部高分国综,最不该错过它

最近,一档国产访谈节目低调回归了。

刚一上线,就在豆瓣获得9.2的评分,口碑十分强硬。

从2016年开始,这档节目保持着每年出一季的频率,季季都好评如潮。

我敢说,它绝对是开年最不该错过的国产节目,没有之一——十三邀 第六季

这是一档由许知远主持的人物访谈节目,迄今已推出六季。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摒弃了客观、中立的原则,带着许知远个人的“偏见”出发,来采访每一期的嘉宾,讨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正如节目的slogan所言: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可以说,绝对的真实和赤裸,奠定了这档节目的基调。

《十三邀》采访过许多我们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比如李安、张艺谋、陈冲、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等。

此外,它也曾采访过一些备受争议的公众人物和网络红人,比如罗翔、李诞、罗振宇等等。

在新出的第六季里,节目组的选题更加接地气。

比如在第一期里,就采访了一名作家兼大学语文老师黄灯,以及她笔下的“二本学生”。

通过70后的黄灯,以及她执教过的80、90后学生,窥见中国教育的变化过程,以及时代在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上留下的烙印。

黄灯是70年代生的湖南人,1992年考入岳阳大学文秘专业,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一家印染厂工作。

她是那个年代最早一批下岗的人,但她不甘于自己所处的生活处境,仍然对知识和校园充满向往。

于是他开始拾起书本、专心复习考研。

黄灯于1999年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又在2002年考上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随后,她开始在广东的某高校任院长,其后又转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做了一名普通教师。

在她从事教学工作期间,黄灯不但自己写作,她还创办了一间写作工坊。

这里的学生没有学分,老师没有报酬,大家都通过写作这种渠道来表达对世界的认知,抒发自己的情感。

黄灯之所以让学生坚持写作,既是为了了解学生,更是为了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因为她发现很多孩子在回答问题时,高中那套程式化、模式化的语言不经意间就出来了。

于是她鼓励学生用最真实、细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曾经有一名来自重点班级,但高考失利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成绩好的‘源头活水’让老师放心,但我们这些‘工业废水’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一名家庭贫困,父母在外务工,但却申请奖学金失败的学生,在文中写道:

“很久没有写作了,没想到再次提笔时却是自己的心情糟糕得不能再糟的时候。我没有心情去体会风的呼啸,只能用呼啸的风来写自己的心情。

阵阵凄厉的风声,不正是自己此时内心的哀鸣吗?”

还有一名家庭情况特殊的女生,在《我的亲人,是2800元买来的越南新娘》文中写道:

“我总在想,26年前

如果她没有被拐卖,

如果她逃离了那个农场,

如果她嫁给了一个家境稍微好些的男人,

如果她笨一点,软弱一点……

那么,她的生活会不会比现在好一些?

而我,能不能弥补她这么多年的艰辛?”

工业废水、哀鸣、拐卖……这些字眼深刻地刺痛了黄灯的内心,让她深受震撼,也让她坚定了让学生写作的决心。

这些年来,通过收集批阅学生作文的经历,让黄灯成为了一个对当代大学生、年轻人和教育方式了解得十分通透的人。

她在学生作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

这是一本充满血与泪的书——

既有那些二本学生残酷的血泪,也有黄灯在写作时被深深伤害、无能为力的血泪。

高考是当今社会最公平的一场选拔,但与此同时也是一座独木桥。

而这也决定了无论再怎么努力,每年一定会有人挤不过这座桥。

据统计,2020年高考人数约1071万人,一本院校共录取195万人,二本和专科类院校共录取771万人

和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鲜明对比,“二本院校”这个特殊身份的学生,折射了中国最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而他们的命运,也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在这档节目中,也为我们呈现了几个二本学生真实的生活处境。

伟福,一个九零年出生的男孩。

他从二本学校毕业之后就留在广州龙洞工作,成为了一名保险经理。

纵使他离家很近,但由于父亲不在家中,几位兄弟间的感情也比较淡漠。

每逢过节,他都没有很强烈的回家的愿望。

作为一个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男人,他谈恋爱的想法也不强烈。

他每天最开心的是,就是忙了一天之后,进入城中村里自己租住的小窝里面。

他把这个房租仅几百元、四周环境无序、混乱的屋子,装饰成了自己喜欢和舒适的模样。

在这间出租房里,他并没有发生过特别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生活就这么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用伟福的话来说,他已经习惯了每天下班后面对四面空墙的生活,也没有过多的奢求和愿望。

一颗装扮房屋和点亮生活的心,是他毕业之后能抓住的唯一确定的东西。

另一个年纪更大的男孩宇鑫,出生在粤西北的一个普通山村。

毕业后他遵照自己的理想,进了一家社工机构。尽管收入极低,他还是坚持了三年。

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老师曾竭力推荐他进入珠三角一个小城市的公安局。

但工作了不到十天,宇鑫就断然辞职,继续回到了社工组织。

毕业八年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担子,终于压在了这个男人的肩头,生活已经不受他的控制。

而他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够安居乐业,并在此基础上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

这个看似普通的愿望,在残酷现实的面前,对于宇鑫来说却显得遥不可及。

伟福和宇鑫是黄灯执教过的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也是“二本学生”这个标签下的一个缩影。

而他们身上的一些特征,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在这几十年间所发生的一些变化。

70后生的黄灯回忆,在她的那个年代,大学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他们普遍自信张扬,关心国家大事,也会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到了她执教之后,却发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的改变,对新一代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年轻人普遍成为了充满塑料和电子产品气味的空心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

他们也不再追求异性,会觉得没资格、充满自卑感,也会考虑很多结果。

二三十年过去,被遗弃感和缺乏意义感,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以黄灯为代表的70后,在那个大学生并不多,学历含金量高的年代。

只要努力读书获得文凭,就能改变自己甚至好几代人的命运。

尔后黄灯执教的06级入校的学生,几乎不愁工作。

他们不用担心留不下广州,也不用过多焦虑房子的问题。

到了15年入校的这一代学生,身上背负的压力明显成指数级增长。

他们既要担心工作和前途,也要为日渐升高的房价担忧。

黄灯的书籍出版之后,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甚至有的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毅然选择成为黄灯的学生。

但与此同时,她也遭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争议。

有的人问她,既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能不能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在沉重的现实面前,黄灯只能缄默。

而这个宏大的问题,就只能留给每一个人去回答了。

截至目前,《十三邀》第六季只播出了这一期。

和多数国产综艺节目追逐流量、比拼剧本的路数不同,它选择关照我们的现实生活,抛出一个个赤裸且带有“偏见”的问题,打开了新的新世界,并让观众自己去寻找答案。

正如节目制片人所说:“我们提供观念本身,观念之间的交锋,观念生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提供也不判断观点的对错。”

这种叛逆又大胆的良心节目,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

*本文作者:阿怪

 2 ) 关于杨扬的这一期

我近几天连着听了好几期十三邀,都很有触动。但是听完杨扬这一期后,特别有感触。一是因为我对她的了解很少,定位就是一个运动员,带着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但是这一期了解下来,觉得特别惊喜;二是因为这一期节目线条清晰,杨扬对每一个主题的表达也特别明确,让我很容易就能捋清楚思路;最后便是对于她说到的很多事情,我觉得很认同。

节目里首先聊到了她在赛场上的策略。她谈到自己研究对手,研究裁判吹哨的节奏,然后调整自己的应对措施,并且强调策略的重要性。这让我感到她拿中国第一个冬奥会冠军真的是实至名归。我很少参加体育竞赛,但我现在也算是个体育爱好者吧,也经常感到体育运动是个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她谈到自己比赛是的各种策略,让我联想到自己攀岩的经历。我很喜欢攀岩,但是我长得很矮小,臂长和身高比例也一般。对于稍微有难度的路线,多数时候我不能照搬其他比我高的人的做法,而得自己摸索出一些符合我自身条件的动作。身子如何摆,腿抬到哪里,手指抓点的哪个部位,脚点怎么踩,都很讲究。我常常戏称自己这一套叫“工程式攀岩”,稍微有点偏差,便会重心不稳掉下来。但是整个开动脑筋,把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也让我十分享受。因而我对杨扬在节目最后谈到的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深有共鸣。她说目前国内,体育还基本上只是被看作一个强身健体的东西,但是体育能带给人的却远不如此。她提到一定要引入竞赛,让人真正领略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我还想说,体育需要思考,需要行动力,需要坚持,和挑战心理的极限。但还可以带给人一种十分纯粹的快乐。有心理学研究表示当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沉浸其中的专注所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进行体育运动是一条体验这种快乐的捷径。

杨扬还谈到了她对于比赛中遇到不公判罚的处理。她认为有时候这样的不公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她又进一步说明这种刻板印象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他人的不了解。因此,她便在之后的比赛过程中主动与裁判沟通,平时遇到他们也会微笑和打招呼。我在YouTube看到一条评论,大意是杨扬的“思维很西化”,并且特别“会来事”。我更觉得杨扬很聪明,能力很强。诚然,中国人的传统教育是偏内敛的,而国外,尤其是美国,强调教人外放。但我觉得,有效沟通并不应该被判断为西化或中化,这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能帮助个体的成功,更能促使群体更高效快捷的完成某些目标,并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最后,节目有给到现役退役运动员分享会的一些镜头。期间杨扬对大家说,她感到如果成长是一个被外界逼迫的过程,这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如果是自内而外的想要改变,这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我们青少年时期,大概都有过”一夜长大“的经历,也许是因为某些重要事件的失败,因为由学校走入社会,因为亲人的离世,或是与爱人的分开。这些都更像是被迫的成长,常常伴随着眼泪。但是过去十年我独自在外,更多的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主动成长的机会。当我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我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当我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感兴趣,我可以写proposals来申请资金进一步的研究;当我意识到自己饮食结构不甚平衡,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状况,我便会花时间为自己准备健康好吃的一日三餐。我也常常偷懒,但是我深知,一切努力的益处都是我自己在收获,而偷懒放弃的代价,也须由我自己支付。

节目里播了一些现役或者刚退役的运动员感到很迷茫,感到自己除了运动什么也不会。我真的很想对那些小姐姐说,运动员们所具有的毅力,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是我辈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一旦她们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她们肯定可以做的比其他人都出色。

 3 ) 许知远对话刘擎

●智识提供力量,阅历赋予分寸感,追寻最本真的热爱,便是对生命的不辜负

●精神困境、意义危机,安全感来自何方?

●或精进或退守,唯有对自我的掌控赋予生活的安全感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团建,宁愿自己在家躺着

●远方的暴政

●影响我们命运的要素和产变量越来越多,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我们怎么感知它

●没有比较就没有任何视野

●目前的中国出现一种罕见的历史经验浓缩感

●没有目的地燃烧

●年轻的时候太容易浅尝辄止,但其实很多事情是需要阅历,需要修炼的

●社会想象

●996、内卷、躺平

●相对主义泛滥

●现在自由野蛮生长的地带越来越少,规训的网织得越来越密,分类评级无孔不入

●《双城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人物》陆庆松,因为不喜欢填各种表格,把清华大学的教授辞了,在郊区做自己喜欢的事

 4 )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葛兆光观看笔记

自然灾害要比人祸好对付得多(节目开始不久的这一句,歪打正着,放在目前的情势下,真是太让人唏嘘了。此时,葛老师也被封控在上海家中将近一个月了,据他自己说,只能翻看以前去美国、日本和欧洲瞎逛的照片,假装在旅行——摘录者按)。 任何预言对于我们搞历史的人来说,都不大靠得住。 形势比人强,思想总是无力的。我们能做的是把它往远处推一下,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坐标里去看。 过去太多人强调中国和日本,好像同文同种,一衣带水。其实我觉得,现在更应该强调的是中国和日本它有什么结构性差异,导致了后来的路径不同。如果你太多的强调一样,你没法解释中国和日本为什么在后来现代化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日本呢,它跟中国的差异其实并不来自于思想的差异,而是来自它背后语境,也就是政治和社会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想的不同。所以我们一直就讲思想史并不完全是只是单纯的就思想谈思想,它实际上是背后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特别大。 宋代以前基本上知识分子是认为说要得君行道,然后我们把我们的理想实现出来,可是到了王阳明就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叫做“觉民行道”。 警惕后见之明。很多原本简单的道理,没有那么玄乎,后来人总把它们越讲越深刻,加上了很多自己的体会,甚至完全离题,和现实离了八丈远。 朱熹:“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盛世是平庸的,因为才学都用在写诗歌上头,没有那个吃过苦,没有流放过,没有产生危机感,没有一个思想深刻的,嗯所以我还特意在前面写方法论的时候,写了一段叫做“无画处有画”。 我们能不能写一个没有思想的思想史?所谓‘没有思想’是说,没有精英的思想,没有特别天才的思想,关注的是下层民众。我写思想史时,心中有一个搏斗的目标——那些具有笼罩性的思维定式和陈词滥调。 我们说跟大学生讲历史,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就是跟大学生脑袋里面(灌输)的历史搏斗。 你说我们心里面有没有什么阴影啊(上山下乡),这肯定有。但是有些事情你得过去了,别一天到晚本事难受。过去有什么好,我们是因为现在你可以面对了。他老讲他这个怎么苦呢,那苦难就变成一个勋章,挂在你的胸口上。反正我不太愿意回来(下乡的地方),是这道理。所以我不觉得,苦难都是正面的。有些人也曾经在苦水里面泡过,也许他会反过来想,你们都应该受一受那样的苦,那怎么办? 什么是爱国主义?一种是走向民族主义或者孤立主义的爱国主义,一种是对国家负责任的爱国主义,你让这个国家更好,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这个是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的话,单纯的去抽离出来去谈爱国主义,它就变成会走向是非常狭隘的民族主义。可是过去因为没有分清楚区别,听不得人家批评你这个国家,听不得人任何的非议,但是你总得听人家是不是善意的,是不是真的为你好,对不对? 思想史跟知识史是不一样的,知识是可以进化的,他在不断的积累积累积累就上升了,对不对?可是思想是有时候是不断的重复,有时候想想,其实是蛮悲哀的。 国内历史书写从长时间自己想象自己,到西方的他者目光,再到第三个阶段,自周边国家去打量细部。 你如果把那些地方(周围其他民族)说成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其实是对那些地方不尊重。自古以来……可能反而是成见,要跳出立场框架,将历史放之于更大的背景之下。学着用对方的眼睛进行反观,树立全球眼光,以大家都能接受的价值观与历史认识方式去书写历史、讲述历史。 抗战激起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让一代人习惯用中国的史料、立场和逻辑去看问题。我们都不否认中国有特殊性,但你要不要共享一些普遍价值,比如说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现存的国际秩序,你是融入,还是另起炉灶?你认为你的特殊性是地方性文化,还是普世性文明?过于强调特殊性,就没有一体,只有多元。 我们传统的历史书写是不融于现代史学的,第一是常把中原王朝当作叙述的主线,第二是围绕政治,也就是王朝的更替、君臣的事迹,第三它基本上是以精英人物为主的,不涉及社会底层。 1895~1925年这个是作为转型时代嗯出现了很多新东西,我们仍然认为是从1895以后到1898,戊戌变法,中国已经出现三个路上了:第一个就是按照英美这样的人,我想第二个就是社会主义,还有一个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不仅包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包含了一个拯救自强的这么一个,其实这三个方向哪一个方向强一点。就出现一个事件有五四,就是这样开始是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但是很快,转让新文化运动。到了一九二几年,中国文化大讨论保守主义、传统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比这个跟自由主义的辩论?但到了1930年代那就是社会主义来了,其实就这三个东西在那不断的交错着。 问:新一代的这些哲学家,你怎么看呢他们的研究? 答:他们做的题目都很小,太碎了。他们不太关怀中国说跟大的政治命运有什么关系,好像他们只是一个专业,一个技术。我都不跟他们谈起来,这个很有意思。他们会批评我们,你选那么大的书干什么样,你写了那么大的宏观的问题能解决吗?有时候我想,就是说我们还把研究学术不仅当做一种就是我们的好像整个生命都在里面,同时我们非常自觉的说,我们做这个题目它到底能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批评的意义…… 历史学家是诊断病源的医生,不是开刀动手术,不开处方的医生,我们是给你诊断病人,你(政治家)听不听由你。

 5 ) 一个总是向世界寻求某种东西,个人目标明确,有点固执的理想主义者

十三邀第六季第二期的嘉宾是著名神经科学家鲁白,整期看下来,个人感受是鲁白教授是: ★一个总是向世界寻求某种东西,个人目标明确,有点固执的理想主义者。 ★他坚守自己的理念,在行为上不把世界拱手让给他人,有能力捍卫和坚守自己的底线,给自己在这个世界建构了一片安身之处。 ★他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洞察世事,在这个世界里有争取有选择,既能埋头过学术生活,也能能力管理和拓展专业领域。 鲁白教授说了不少关于脑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和关于现代医学与科学的发展,作为拥有人类某种智识高端能力的他,在事业上春风得意,那种骄傲和坦然,以及视野的深度和宽度,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许知远是怎么都要扯到哲学的一个人,鲁白教授很坦诚表达自己对意识,对灵魂的看法,他只有在有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就挺刚的,好几次把许知远给卡住了。 科学和哲学,心理学还有很大的不同。神经科学家不玩文字游戏,真要玩人家也把时间花在能变现的地方,这点还真是实在。 这一期看下来,有点点意识到科学家认证据认逻辑这点还是很较劲的,公序良俗人情世故人家也懂,只是比较客气,骨子里还是一丝不苟理性至上。

 6 ) 十三邀--第六季第一期黄灯老师

喜欢十三邀,感谢这个节目帮我打开了一个特别的视角,看到了社会的问题,看到了每个具体的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抗争和努力,加油啦。除了清北,中国还有这么多普通的青年,他们一定是祖国的未来呀💪

就像老师的名字一样,真真切切地用自己的力量点亮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其寻找看不到的意义

ky期间看了十三邀的这一期,买了黄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却一直未曾翻开。当然倔强的我总会有听起来貌似合理的理由,就像之前和学生讲太忙了所以语音作业没有批改完一样。改变的是,之前欺骗的是孩子们,现在是自己。今天开始还债了呢。

看书之前又重新回顾了这期十三邀,好几次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学过“教育公平”的我真的好愧疚,人造的词又理想又美好,固然不公是常态,他们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努力抗争。撕开自己的伤口打开自己的心房说给别人,写给别人看,写作者首先要拥有的就是强大的内心吧,靠着拙劲靠着坚持去建构自己,认识自己,进一步的思考,去寻找意义。

许老师去了不同的场景,从黄灯老师家里开始,讲述了记录这些学生的开始,分享了学生们的作品。老师通过学生们的写作这一通道了解学生,学生利用写作表达内心,是抛弃了程序化、制式化、应试教育下塑造的语言。例如那呼啸的风不正是自己内心的哀鸣,沉重的父子关系,拿不到奖学金的苦恼。对黄老师来说,她只能看到目前高等教育中的问题,特别是二本学生和专科生,尽可能理解他们的不易和困难。难过的是竟然写作对老师来说都变成了一种罪恶,因为她无力改变。必须明确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这是社会的责任,是教育这个命题下非常非常重要且急需解决的现实。第一步就是“看见他们”。

作为不被看见的二本学生们,毕业后他们都在怎么对抗社会、家庭、自我的重重矛盾和阻力呢?

伟福和正敏的家都在热闹的城中村,许老师形容他们的小窝“闹中取静”。伟福的家门口挂着“未居”,是未曾实现的地方吗?可爱的伟福在努力地一点点实现呀,把自己的家打造的异常温馨,很用心地装扮。这么努力的青年,在被问到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竟没有回答。对每个人来说最珍贵的不就是开心的那一个个瞬间,哎,现在年轻人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连最简单最珍贵的开心都没有了吗?弹幕里都在讲黄灯老师见到学生的时候眼里有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呢。正敏的眼里也有光呀,讲到写作的时候,听许老师讲夏目漱石外孙女的时候,都是对写作和表达的爱呢!这么阳光的女生写的文字怎么让人这么难受,她的妈妈迈过一串的如果选择了最难的路走,自己可以弥补她的艰辛吗?她不确定。。一个人不能替另一个人看她没看到过的风景,人的片面和局限以及独特都是因为这呀。

黄老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东西是重要的?

黄老师留给自己的问题: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和那些年轻人的命运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要回答,努力生活,尽可能将生活过的美丽,有苦也没事的,苦中作乐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

深职工作坊里的学生和毕业了的伟福正敏又不一样,他们在努力消弭原生家庭的影响。最好的方式也是写作,是表达。看到“工业废水”的时候实实在在地扎了心❤,怎么可以因为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呢?评价标准这么单一这些学生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家庭,怎么支撑自己走过人生中灰暗的日子呢?乡村少年这段好像九连真人的歌,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情绪、精神方面的缺失,父母无法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由此带来的遗弃感、不安全感甚至要伴随自己一生。

做社工的男孩子说自己有勇气的时候会去拿以前自己写的东西,是呢,在他的心里他放弃了理想主义,他没有勇气面对以前的自己。没事呢,努力去做到“安居乐业”就很好了,再有自己喜欢的写作,人生最快乐的事啦,努力去继续构建自己的人生意义呀。

 短评

十三邀基本上越做越好了,真是难以想象,与现实同频共振与大众相抵共情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第一集“黄灯”就看得我百感交集。许知远大概是在以一种他自己也无意识的状态,留守住了当代中国主流新媒体唯一的一块“思想的绿洲”。

6分钟前
  • 楚门
  • 力荐

钟书河这期 真的看到暴哭 太动人了 即便费劲心力才从泥沼深渊中存活下来 依然向往未来 深信一点点火炬就可以传递下去 在漫长的时光里 人这一生算什么 又何谈挫败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样纯粹、磅礴、又清醒的生命力更动人的东西

8分钟前
  • 黑牙刷藍毛衣
  • 力荐

黄灯这一集的社会意义能顶好几集,呈现了许多现实中的普通人状态,每一分钟都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可惜时长还是短了些,有些敏感问题看起来是不好详细谈,赶紧去读《我的二本学生》吧。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课堂上曾想考北电的男生坦言生长在城市有房子所以有安全感,爆粗怒批土地红利不创造价值,房价几年就翻几番,这确实让自己都有点…许知远下意识插话:罪恶感?男生连忙否认:不是罪恶感,这玩意儿你说我一个人能承担吗?可见,许知远包括黄灯仍然是少有的带有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人,而大多数人意识到了社会问题但不会归咎于自己,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启蒙者的位置。其实我所拥有的一切也是运气使然,我时刻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而心理承受不住,只能逃避到同温层。

10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或精进 或退守,唯有对自我的掌控,才能赋予生活以安定感。在这个单项度的社会,以前那个暧昧的多样性被牺牲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太焦虑了,丢掉了中国传统的智慧,太争斗了,需要一场文艺复兴,重新树立思想的尊严。

12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我对于许知远作为一个明明在他各种著作里表现出强烈的反时代意识的并且带着明显旧时代风度的知识分子感到了震撼和欣喜,在如此一个时代之下竟仍旧在坚持不懈的,独具匠心的处理着这个时代的问题。他貌似在之后也不再取巧性的去向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求解,而是落入一道道泥泞之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询问着,探索着。

15分钟前
  • yiyi
  • 力荐

给第一期五星,从中段哭到结束

18分钟前
  • 楚雨蕁
  • 力荐

第六集首期基本上是系列最爱了。以往的节目是透过许知远与嘉宾的交谈与碰撞,去展露珍贵的经历、阅历和真知灼见,这一期已经超越了常规访谈的层次,完全可以视为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了。它不仅描摹出了黄灯这样独善其人进而兼济天下的老师形象,点出了理想主义者唯有贴近现实、关注具体的人才足以绽放光芒;同时它也以黄灯收集的学生作文为线索,去触达每个人正在经历的生活,以及更广泛的教育问题与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困境。黄灯,是真如明灯般的良善之人。她对大学生的描述是:“空心人,带着塑料味和电子产品的气味”,一针见血。许知远的访谈节目俨然自成一格了,希望能一直做下去。

23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十三邀第六季了,就没有人想听听许知远的故事吗?你看,他开始准备讨论一些了

24分钟前
  • 林展
  • 力荐

走了六年的路,许知远越来越知道《十三邀》做不成一本实用的「答案」书。所以只好去做一本被现代人贴上各种现代性标签的「问题」书:只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负责提供答案。毕竟,所谓「问题」颠来倒去,无非「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那么几个,而所谓「答案」是五花八门的,甚至千奇百怪的——但,很多时候,知「食」分子抛出的问题越宏大,得到的答案越具体,越唯一。一个模糊不清的边界在于,我们不知该把这个节目定义为一部以知识生产为内容的「广告」片,还是把它归为一档以卖书带货为主的「脱口」秀。从第一期来看,作家老师们像是在说:喝这个吧,你看,所谓「二本学生」也可以从「工业废水」变成《诗人》和「知食」分子。让知识带领一个人脱离「应试教育」秩序很容易,但引导一个人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切实构建起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谈何容易。

28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凭第一期的选题就可以打五星。

32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被“工业废水”四个字狠狠击中……

37分钟前
  • 连翘
  • 推荐

黄灯真的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她在这个被社达思想荼毒的时代中重新唤起了一个悲悯的视角,让我们看见并能够体认到这份弥漫在社会中但常常被莫名其妙遮蔽的巨大的沉重感。也提醒我们去反思自己所处位置的正当性。“该如何面对他人的不幸?”这是不能逃避的问题

42分钟前
  • Shoreline
  • 力荐

这节目上过很多大神,大都是感觉他们很厉害,但黄灯是让我喜欢的,感觉她的温度可以熨帖内心,想去跟她说点事情。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底层生活,只有升学找工作的人大概很难理解这种普遍性的失落从何而来,我们又失去了什么。之前看和刘擎的番外篇,怀疑我们所做的坚持是不是只停留在行动而缺乏更深的探索,也许向内沉淀才是更好的出路;但其实和有质量的人相处也是一件乐事,这种质量倒不是说条件有多好,,更多的是一种本真。许知远好像也变得更加关注众生了,生活就是这样,成天那么严肃,会累。

47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书生气在生命科学的大拿面前就变成了一关心生死二是绝对敬佩了,窦文涛是,许知远亦如是

49分钟前
  • 青春只有钱能买
  • 力荐

是这样的,像我这样的人,能读到现在,是一个很小概率发生的事情,初中的大部分同学,大都早早步入了社会,有的在做厨师,有的在修车,有的赋闲在家,有的甚至还在蹲监狱。事实上,苦难离我很近,而生活的幸福对我来说是一种遥远的幻觉,我很庆幸,能够如黄灯老师所言,在生命的某一刻,领悟到读书才是阶级跃迁的唯一出路。我们这一辈,还没有被历史所书写,被文字所发现,但我们的感受是如此真实,我们的分离是如此痛苦,我们的孤独是如此深刻,我们的生存路径是如此的单调。所以我们值得被书写,被发现,黄灯老师告诉我们,要用书写去对抗生活的沉沦,觉察世界的参差,思考命运的起伏,但很多时候,书写仅仅只是书写,它改变不了什么。我们普遍地生活在一种无力感当中,时时刻刻在被裹挟着前进,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祈求眼下的苟且与安乐。

53分钟前
  • 三仛
  • 推荐

这一季的第一集可以看出,其实老许的语言体系是很难切入到现实主义中的,注定是个很难链接的对话,更多的像是倾听受访者的声音,相比于在理想国度去不断发问,在现实题材中用智识去寻求答案反而显得尤为艰难且无力。

54分钟前
  • 菲林
  • 推荐

刚刚看了黄灯老师的这一期,很喜欢, 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她在讲述的时候眼睛里有光,做她的学生是件幸福的事情吧!节目涉及了很多重要的话题:留守儿童,教育,成长,大学,写作...

57分钟前
  • 面条超人
  • 推荐

好看是好看,但总感觉许知远就像是一个冰箱空了的人,从始至终提着同一个篮子的菜,去换各种东西回来。有时候换来的菜好一些,有时候什么都换不回来。不变的还是他自己:抱着一份早已形成、无法改变的偏见,把开放性、可能性挂在嘴边,却怎么都做不到。

59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书还是要读的,笑还是要笑的,让我们死是万万不会去死的”

1小时前
  • 挂甲人
  • 力荐

刚看十三邀,内心受到震动继而全身发麻,在无序混乱的城中村中有个年轻人在追求秩序的美

1小时前
  • 世界呢分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