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乐与路

剧情片香港2001

主演:耿乐  舒淇  吴彦祖  吴耀汉  俞飞鸿  

导演:张婉婷

 剧照

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2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3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4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5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6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3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4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5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6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7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8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9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6

详细剧情

  香港的创作乐手Michael(吴彦祖)因故滞留北京,与一群真心热爱着摇滚乐的北漂青年相遇。他们有着自己的乐队,乐队主唱叫做平路(耿乐),队里还有个活泼反叛的领舞女孩儿杨颍(舒淇)。Michael被这群年轻人深深吸引着,他喜欢他们对音乐苦苦的执着精神,一路跟着他们到乡下走穴。  然而,本土文化浓重的北京既可以深刻的诠释摇滚音乐,又可以高傲的把它视为粪土、垃圾。平路他们生活拮据,在音乐的路途上不断碰壁。唯一不变就是对音乐发自灵魂的热爱,如同那歌里一声声的诘问:“我想到光的深处,那里有风么……”  边缘的生活方式,坚挺的灵魂,感动每个人的是歌声还有梦想……

 长篇影评

 1 ) 《北京乐与路》--美丽的怪胎

《北京乐与路》是香港导演张婉婷拍的一部关于北京地下摇滚人的电影,通俗的说就是香港的商业化与北京地下摇滚乐杂交后的怪胎,是摇滚乐被三角恋强奸后生下的杂种。
准确一点讲,这是一部将三角恋的的故事嫁接到摇滚乐上的电影,讲的是一个香港的富家公子看上别人的女友的故事。当然艺术毕竟是高于生活,电影忽略了富家公子与艳舞女郎的文化差异,于是整个故事看上去就更像一个“故事”,也就是不怎么的真实可信。当然按照琼瑶阿姨的标准来讲,三角恋的故事怕的还不错,男女主人公也都是俊男靓女,情节安排的也够感人,算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但影片中表现的北京地下摇滚乐的部分确显得过于流于表面,过于俗套。俗套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错,错就错在这样的一部俗套的电影却是要嫁接在自以为不俗的北京地下音乐之上。

一次不成功强奸,勉强生下了一个还算美丽的怪胎。


 
 

 2 ) 不要苛求太多

这只是一部电影,不是摇滚纪录片。我们没必要对他描绘的东西真实与否,是不是烂俗计较太多。看这片的时候我刚接触摇滚。至少对于菜鸟的我,他还是给我带来不少冲击。有人说他就是架在摇滚上的三角恋故事,我不在意,或许导演他的确只是想用摇滚的形式来演绎一段感情,这又有什么不妥?我通常不会带着某种既定的情感去看电影,因为那样看完之后,你可能得到了满足,也可能失望很久。我喜欢带着空白去看,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每个导演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拍,但并不一定都有那个能拍出自己想法的功力来。你如果带着同样的想法去看,岂不真的失望之极?我看乐与路的时候就是简单的看,看到了很多跟我接触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值了,那就值了。

 3 ) 北京乐与路

    这已经是2001年的电影了,我却在今天才看到,于是仍旧把它看成一张白纸或者黑屏,让我在上面自由自在的漫话了。
    很难相信这是寰亚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纯正的京骂,更重要的是那些熟悉的影像、情感,还有音乐。
    有朋友告诉我说:那片子一点都不真实,北京地下摇滚的生活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丫导演就是一骗子!
    我不知道。
    很简单,其实我也听了很多年的摇滚了,然而摇滚人的生活我一点都不了解。导演是歪曲还是煽情,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只知道现在突然听到那些过去的音乐,看到那些似曾相识的片断,我不得不感动。

    耿乐的扮相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汪峰,尽管他的头发比汪峰还要长,尽管他走的路要比汪峰艰苦的多,尽管他在电影前半段基本上都是以子曰的音乐为背景出现的,尽管他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
    耿乐饰演一个地下摇滚乐队的主唱(平路),他短短的一生也许仅仅代表了北京摇滚的一个很虚幻的侧面,但我却无端地觉得很真实。
    他十八岁在北京站跳离了父亲的火车,也从此跳离了父亲对他寄予的希望——火车司机,从此踏上了自己的乐与路。
    他自认为很叛逆,认为所谓摇滚精神就是反叛,所以很暴躁,很没耐性,浑不吝,然而却在一个唱片公司那里受到了空前的羞辱。那个人很轻蔑地对他说:“年轻人,今天我心情好,就免费教教你:能红起来的乐队,都是在外面反叛、里面听话的。”他愤而离去。
    这个时候,突然响起了鲍家街43号时代的汪峰那首著名的《晚安,北京》,画面则切换到了颓废的他和那个酒吧女疯狂地做爱。
    于是,一个人坐在破败的城墙边,从不流泪的他,哭了;
    于是,他在一个小站邂逅了自己开火车的父亲,上演了类似朱自清先生《背影》那感人的一幕;
    于是,几近崩溃的他在倒在一棵大树下发出了这样的宣泄:
        我到这傻B地方来干什么啊我
        我唱着垃圾歌给谁听
        我本来是想好好搞音乐的
        结果给音乐搞了
    最后,他死了,车祸。他倒在满地的玉米棒子中,长发飘飘。伴随着子曰的声音: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他的墓志铭是这样镌刻着的:路也有疲倦的时候。

    舒淇饰演平路的女人,一个艳舞女郎。这个角色没有太特别的地方,纵然她与他同样反叛,同样深情。不过就连一向对她没什么感觉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舒淇在片子里果然很pp,正应了黄舒骏在《改变1995》里唱的那样:老魏告诉我,台湾的女孩舒淇最美。

    吴彦祖在耿乐的墓前为他点燃了一把用无数朵小白花编织而成的吉他。顺着熊熊的火光,我仿佛看见了张炬的影子。我几乎从来不与任何人谈论有关唐朝现如今的没落,虽然我打心眼里承认这个事实;而且,我一直认为,这个没落便是从张炬的车祸开始的,真的。我甚至也看到了家驹。我默哀。

    片子里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让我无法释怀:耿乐死后,他生前的朋友们在酒吧里为他共唱一首《晚安,北京》。酒吧门口,一张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红色海报被一阵风吹走,飘得无影无踪。而就在几个月之前,我正好写了一篇有关崔健的文字:《上帝死了》。
    影片的DVD版还特别奉献了另外一种结局,揭开了一个所谓的秘密。我个人以为很是无趣,但是结尾定格的那两句话倒是可以玩味: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背后没有秘密
        说这话的人,既不明白爱情,也不明白秘密
    大家说呢?

 4 ) 凑和

追着张婉婷这个标签,找到了这部影片。我算是个落伍的人,看了下时间,竟隔了有7年。
每次,特别有感觉的东西反而写不出长篇大论,只有散乱的几个123。
1、北京。一开始晃动的北京街头的影像是典型的纪录片语言,再配上摇滚,我一下没认出来是张导的作品,倒是想到了李玉去年的《苹果》。据说片子是导演很多年前的作品,只是一直没通过审批。
北京是个素材特多的地儿,而所有围绕北京的片子,不是古代就是底层,穷得让人心难测,少有光明灿烂的东西。

有一点倒是挺好,北京人一点也不媚外,对于香港人,完全可以不鸟。人民商店的老板告诉香港小伙子米高,这里人民说了算!乐队里的人叫米高“港农”,骂人也要人文主义。

2、对比。
一处是关于北京和香港的对比:
北京摇滚的特色是穷;香港摇滚什么特色?香港摇滚没有特色!——是啊,摇滚源于愤怒,香港人没有愤怒,也没有时间去愤怒,自然就没了摇滚。
(杨颖和米高黑夜一起去上厕所的路上对话)大陆的黑是一直这么黑下去,而香港的黑是一阵后又能亮起来——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啊!

一处是两对父子的对比:
平路声嘶力竭告诉父亲“我签约了”,父亲却什么都没听见,他希望的只是儿子回家一趟,看看母亲。
米高老爸处处给人赔笑,死命地喝酒,还要忍受别人对儿子的耻笑。这时的米高再也拽不起来了,他只有低头,抢过酒瓶一醉方休。

3、张导好像非常钟情于舒淇,《玻璃之城》里用了她,这里也是,一开始彩色头发出现的摇滚乐队老大的女人,却是心地单纯。我却发现,舒淇真是要多土有多土,要她像乡妹子真是可以非常到位。而那个第一次上台救场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后的一鞠躬倒是给了我一点小小的震撼,无论是舒淇本人还是她演绎的杨颖这个角色,都是很有潜力的。

4、同样不是一部纯粹的摇滚片,贴上标签,带着张氏特有的时代感。
影片里用舒淇之口两次说出了“千禧年”“新纪元”这些有着各自特定含义的词语。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一群人的命运总是要和时代连在一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才值得被记录被刻画。
当然,语言在这里也是一个惯用的标签。米高一开始那口港式普通话让乐队人都笑了,给他一个封号,叫港农。

5、除了开头的纪录片风格,中间插入的四个人的自述同样也是。每一个人都对着镜头来一段陈述,内容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6、影片最后打出字幕:特别感谢罗大佑。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了。

 5 ) 《北京乐与路》:为什么我突然落泪了

《北京乐与路》:为什么我突然落泪了 ——《北京乐与路》中的镜头组成、摇滚音乐或其它                    (文:火神纪)

  原谅我太喜欢这些画面,以至于无法舍弃其中的任何一张。颓废,张扬,凌乱,或者死寂。

  摇滚音乐是什么;摇滚音乐是一种安逸的死。   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听说过这样的落寞,可是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我思,我歌,故我在。别人的看法跟我似乎没有任何关系。   我想我的;我写我的;我唱我的;我做我的。这便够了。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告诉这个世界,我们活着。至少我们还在挣扎着艰苦的活着。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自己的思索,我们自己的呐喊和疲惫。

  摇滚音乐人。长发,染得乱七八糟;香烟,酒精,大麻,性。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暴躁,易怒。杨颖的台词颇有点意思:自杀的一种方法就是嫁给做摇滚的人,一定死得痛快;又痛又快。   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莫大的差异让他们郁闷得近乎残暴。尤其是当他们面对自己所深爱的人时,他们无须再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掩饰别的任何东西,由爱及怒由此而生。   这部电影被赋予了太多的东西,在我眼里摇滚成了一个最美好而最不切实际的梦。画面里的描绘婉转而直白。悲凉,当我看到的时候这种感觉如此强烈。

  三四组镜头的剪接,类似文本里的排比;华丽而有序。可是要驾驭这样的东西并不容易,弄不好会被误以为是伪蒙太奇的意识流。不过还好,这方面在这部电影非常清晰而且恰到好处。

  比如关于摇滚音乐的演出;电影里曰为“走穴”。这边是稀疏的客人和一张门票一块五毛钱的打折;那边是恶俗的《纤夫的爱》和杂耍表演,可是挡不住这边几个误以为走错门的人不停地诅骂、砸场以及那边的人山人海和热气沸腾的喧哗。   摇滚是什么?摇滚是反叛、永不妥协和永远自我的中心世界。所以,纵然被人砸场也依旧进行自己所追求的那种表演。   我们可以忍受他们的侧目、白眼和讽刺式的讪笑;因为我们有我们的梦想,而他们永远不会明白。   而吴启彦和父亲的对话正是这两种东西的最大冲突之处。在吴启彦看来,音乐是艺术,在我写不出音乐的时候,我不可能会违背自我为讨生计而写那种恶俗的东西;在他父亲看来,这仅仅只是一种交易,别人给你出唱片,给你钱,有人愿意买你写的东西,那就随手写一些给他们不就得了。   这样的冲突永远不会完结。

  还有平路死之前的那一段,由四组镜头完美地组成了一段戏:平路疯狂的飙车,杨颖狂乱的寻觅,吴启彦看似公正的审判和李逵无奈的逃亡。这一段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我始终认为,这一段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平路的疯狂是失意,飙车是一种精神世界的解脱,所以他在开车的时候会疯狂地喊着:谁敢比我更快。   杨颖的狂乱是担忧,而寻找是担忧的唯一出路,她的眼神非常的迷乱,因为自己所承诺的那个男人,那个疯狂的男人消失了。那是一种皈依般的虔诚。   而吴启彦的审判是自我的面对,他一直在做的梦是因为自己狂怒时失手伤人,梦在这里是一种潜意识的释放,其实他一直没有办法面对自己所犯的过错,所以他每次梦醒来总会气喘如牛。而今他解脱了,类似一种自我地升华了。   而李逵的逃亡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这部电影里的李逵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一直这样认为。他代表的是平路的妥协以及温柔,纵然他只是平路所养的一条“傻头傻脑”的狗而已。   然而李逵代表的更多似乎是这群人,不管是平路,杨颖或者吴启彦。他们一样傻头傻脑地活着,一样无奈地活着。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着杀戮,只是李逵所面对的是饱腹的杀戮而他们所面对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杀戮。当然,在物质生活上他们也同样无奈而疲惫。   这四组镜头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释放出来的视觉张力是很有杀伤力的,我在看这一段电影的时候突然落泪。   平路的死,杨颖的绝望,吴启彦的宣判和李逵倒地时黑色的镜头。那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种幸福,一种自我的幸福。一个玩摇滚的人最终死在自己的音乐里,那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纵然他们在不停地拼杀,不停地逃亡,可是最终这样的结局让我庆幸,因为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在祈盼他们会幸福地活着。

  我第一次看张婉婷的电影,惊艳得不知所以。   这部电影有着一种独特的细腻,也许是因为看惯了男性导演的电影,而会突然迷恋上女性导演的电影。   当然,这部电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镜头技巧组成,这是这部电影除了音乐之外最吸引我的地方。

  比如很多地方一种摇晃的镜头,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起法国电影《无法撤消》里的那些寻觅的特写,我记得看那些特写镜头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晕眩的感觉,这部电影倒恰到好处。这样的镜头描绘带给我一种支离破碎,很彷徨迷惘的感觉。这样的镜头用一种锐化过的颜色,看起来饱满而温馨。   还有用主角的视角镜头。比如杨颖起床时漂移的目光来描绘环境:角落里《我爱摇滚乐》杂志封面上雷锋满脸的无奈,凌乱的房间、窗前柔软的阳光和醉酒未醒的男人,一种疲惫而且杂乱无章夹带着那种毫无规律的生活苍白而空虚的感觉从画面上传达出来。比如杨颖被抓进看守所时拿下隐形眼镜时的视角:利用镜头焦距的改变制造出一个渐渐模糊的世界和同样被关看起来像是成堆的人群,我看的时候有种很晕炫很凄迷的感觉,这样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这时候再用了一个近镜高清晰的特写杨颖的脸庞,我突然想,这是不是想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主观得接近有点自闭的女人。这样的镜头非常便于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干净利落而且可以很简洁地告诉我们导演想告诉我们的那一切。   另外还有一种跳帧镜头,这应该是剪接出来的效果。跳动的画面,连续而不连续。这样的镜头尤其适合描绘那些狂欢的人群,制造出一种很紧凑又很突兀的感觉。也适合描绘一些紧张的场面。   另外还有高吊的俯瞰镜头。描绘平路和父亲两个人擦肩而过,一个开着火车一个坐着汽车,镜头从近镜渐渐升高,大视角的描绘。东来西往,似乎永远没有办法沟通。当然这里是导演特意制造出来的错觉,后面在火车站的父子相遇,那一段才是戏肉,也是同样的镜头组成,只是一个靠拢一个远去。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落寞。

  我最不喜欢的是这部电影里的那几段独白。也许只是为了表达某些我看不懂的东西,或者仅仅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一些题外的东西。可是在我看来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隐忍,是隐忍。电影有时候跟诗歌一样需要隐忍,需要一种不那么直白的表述。而电影的其它部分其实已经很明白地说明了所有的东西,为什么要加这几段呢。   也许只是因为太迫切地想说明白什么反而让人产生一种抵制的情绪,很多东西让我们自己去玩味不是更好么。

  说回这部电影重中之重的配乐部分吧。

  崔健、郑钧、秦勇、秋野、张楚、何勇、戴秦、吴彤、汪峰、张浅潜、子曰、黑豹、唐朝、瘦人、轮回、木马、扭转的机器、夜叉、舌头……这样的一份名单会让所有喜欢摇滚音乐的人们为之而疯狂。   这部电影的光亮不再是台前的那些演员了,而是这些我们很熟悉的摇滚音乐人。   最初本来是想写汪峰的《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的乐评的,后来辗转找到这部电影,我才发现,原来我以前想写的那首歌,其实不仅仅只是一首歌,而是一部电影。

  所有跟北京相关的电影似乎永远离不开鸽子和自行车,似乎北京除了满天飞翔的鸽子和满世界凌乱的人们骑着自行车飞奔而去之外就再没有其它。地面上是大队的自行车,一大群鸽子在灰沉沉的天空里飞过,带着一种厚重的味道,这部电影就这样打开了序幕。似乎所有和北京相关的电影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声音,鸽群飞翔时的那种呼呼呼的声音。   最早的关于这种声音的记忆是在很小时候看电视剧集《末代皇帝》那种糜烂的味道,后来是《十七岁的单车》。   我非常固执、武断而且不客观地认定这是北京特有的声音,我喜欢这种声音。跟北京的摇滚音乐一样动听而让我迷恋。如天籁般动听。

  第一首进入我们的耳朵里的是子曰乐队的《磁器》。酒吧,平路的乐队表演和疯狂的群众。这也许是带着我们入戏的一首歌。摇滚,标准的摇滚。愤世嫉俗的歌词和喧嚣的配乐,歇斯底里的表演风格,半带说唱半带咆哮的唱腔。而这种狂躁之后加一段轻柔的音乐,打架斗殴听起来很温馨。也许是因为声音制造出来的反差效果吧。   子曰乐队的《光的深处》,阴暗的房间里和窗户依稀的阳光,汗流满身地嘶吼。   唐朝乐队的《国际歌》,豪迈而爽朗。我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在香港的红墈的那场摇滚之乐的VCD里面,摇滚的合唱和摇滚进行曲。   子曰乐队的《乖乖的》,台下不满的观众和旁边电视里的太极拳,还有上台愤怒的观众。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冲突。   第二次《光的深处》,一个失望的父亲和砸场的人们,父亲特写的背影很落寞。   而改编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是一种救场如救火无奈轻装上阵,杨颖的表演带着一点情色味道永远比平路愤世嫉俗的摇滚更受欢迎。   几个依稀可以辨认出来是汪峰《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的音符之后带起的争吵声和温情地漫步,黑暗漫延和光亮的渴望。   子曰乐队《乖乖的》伴随着平路的失意和杨颖与吴启彦狂奔之后气喘吁吁的散步和聊天。最强的效果是气氛上的反差。而《乖乖的》的歌名带着一种灰色的寓意,所谓的摇滚反判,永远只是包装。外面反判而里面听话的乐队才是被捧得红的乐队,也许这是真的,摇滚精神也一样需要面包来支撑,所以真正的反判并不受人欢迎。乖乖的,《乖乖的》;先填饱了肚皮再来玩摇滚吧。而平路带着的那种不肯妥协的真正的摇滚精神只能被注定被拒在唱片公司的门外。这首歌在这里更多的是灰色的寓意和批判。   鲍家街四十三号的《晚安北京》的前奏配乐,没有唱词。平路在唱片公司撞板之后疯狂的发泄,抱着一个女子疯狂地做爱。吉他和贝子的声音异常地刺耳。   汪峰《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的音乐部分。很轻柔,很温暖。配合慢镜的特写,那天下午的阳光看起来异常的暧昧。第一次牵手的还没有开始就颓败的爱情被另一个男人的失意彻底地扼杀了。带着一种暖黄色的镜头看起来很伤感。

  而上面说到的那个平路之死的四组镜头的完美组合基本上是《晚安北京》的MTV诠释。汪峰落魄的音域和感性而颓废的歌词,“睡去”和死去的寓意,“国产压路机的声音”和“破碎的轮胎”是平路的飙车和车祸。而音乐结束时平路苍白的脸庞和蹒跚的步伐,还有吴启彦的宣判和李逵的倒地,再响起来的是子曰的《你也来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所以我说/你说/他说/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样的唱腔和平路平静的脸庞。很悲情,我是在听到这首歌时落泪,禅意的引用是不是意味着一种轮回。平路近似于哀求的声音煸情得恰到好处。纸吉他的焚烧是梦的焚烧,李逵逃出生天之后狂奔到主人的坟前和杨颖失声的痛哭那一段估计也赚了不少泪水,不过带给我的感动远远没有平路倒地的那个镜头,因为这一段的煸情味道过于明显,反而没有前面那一段来得自然而顺畅,而且声入境中,不由得悲由中来。

  完整的一段《晚安北京》,在平路的追悼会上,听起来也没有前面两次在这部电影里听到这首歌时那么震撼。   最后作为主题歌的《回忆之前忘记之后》和那些欢乐时光的特写镜头,很悲情。这首歌并不像这部电影的主题而更像是总结。梦中的梦和繁星的碎片,摇滚的梦永远没有结束。

  而记忆很深刻的除了平路之死之外还有那个墨西歌跳豆,豆里的虫子终究会破茧而出,杨颖的放生带着一种生命的延续寓意深远。这一段和李逵的逃出生天似乎带着同样深沉的寓意让人感动。   生,生的不停延续;这才有了梦的衍生和存在。而梦,只是为了让我们生的这个世界变得更美。   写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落泪。因为曾经,我曾经有过的类似的梦想,我曾经幻想过的我将在自己的诗里死去。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悲悯情结的矫情。我不否认。   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死是最美的一种死法。   因为生存,因为梦想。在最美的梦想里死去是最安逸的死法。   摇滚成了一个代表的典型事物,说到底,这部电影想要表述的依旧是生存和梦想。

2006-06-14;丙戌年五月十九。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北京乐与路   ■译名:Beijing Rocks   ■IMDB:0312412   ■导演:张婉婷   ■编剧:罗启锐   ■类型:歌舞/ 剧情   ■上映:2001年10月25日/香港   ■演员:耿乐、吴耀汉、舒淇、吴彦祖、俞飞鸿   ■片长:110 min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级别:Argentina:13/Hong Kong:IIB

 6 ) 所有的不快乐,都来自于清醒

我是在02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看完这部片子的,之前我已经一个人在酒吧唱了一整夜的卡拉OK。
耿乐、舒淇和吴彦祖,三个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北京----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另我感兴趣的摇滚题材,首先感谢张婉婷让这一切糅合在一起。我其实已经期待很久了,也关注过各种报道。看完整部片子,在“鲍家街43号”那首《晚安,北京》的旋律里,忍不住泪流满面。
生活中的我,之前有点像吴彦祖,由于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原因,对生活意义的了解很少,颇有些白痴。因为不知道,所以什么东西都是梦幻和美好的,不肯向不完美妥协。虽然辛苦,但自己不觉得,因为太幼稚。
后来我才发现我其实是个大笨蛋,多数的时候,我和耿乐一样,也许是在过于理想化的意识清醒后,无法再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也许现实并不残酷,只是由于之前的幻想太充实,脑海里根本没有给现实世界留一点空间,用幼稚来排斥成长,逃避责任和义务,在社会里没有自己的任何位置,不但如此,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冷笑世人的愚蠢。其实,我才是真正的笨蛋。
对于舒淇所扮演的角色,开始我是不屑的,后来,当她把那颗破碎的“墨西哥跳豆”偷偷放进花盆时,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她才是活得最性感的一位,该疯狂的时候,她放纵,该清醒的时候,她明白。她是最聪明的一个,也是最善解人意的,由于她的举动,吴彦祖还是继续沉迷在自己以为的世界里,多好。
所有的不快乐,都来自于清醒,或是清醒后的无法适应。真相都是要人命的.请你不要醒来,若是你有一天醒了,请你学习舒淇,不仅自己要勇敢面对,更要善意欺骗那些沉睡的人,只有这样,才是最完美的。

 短评

这两句我记住了:: "能红起来的乐队 都是外面反叛 里面听话的"呵呵 ,这里的黑和你们香港不一样,香港的黑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摸到电灯,而这里的黑,就他妈黑麻麻一片,想他亮就只能等到天亮 !

2分钟前
  • cflyf
  • 推荐

平路最后撞向装玉米的卡车的情景让我想起张炬,而在那个小火车站里与父亲的相见则让我看到现实的温情,和残酷的现实。想起《燃情岁月》里一刀说催斯汀的那句话:一个人若是遵照内心生活的话,他要么成为一个传奇,要么成为一个疯子。

5分钟前
  • 西四小二
  • 还行

新旧时代的交替,传统与现代、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碰撞磨合,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亲情爱情友情中的矛盾纠葛,张婉婷想讲的东西太多,最终也没讲出个所以然。这片子应该是合拍片吧,片子里的京味儿挺浓的。发现早期的一些合拍片在文化理解上还是蛮精准的,这后面的就越来越不伦不类了。

10分钟前
  • 粵語殘片
  • 还行

杨颖(舒淇 饰):我知道自杀的方式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嫁给唱摇滚的,保证死的痛苦,又痛又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唱摇滚的够酷,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站在天安门的台上,唱一首歌 。如果可以跳一支舞,就他妈的更好。—— 片名来源:该片在上映前夕一直是贯以《北京乐与怒》的名字,因为摇滚(Rock & Roll)在香港被翻译成“乐与怒”,但北京与“怒”相联系就显得不适宜,因此电影局要求导演对影片的名字做一下修改。经过一番讨论后,将片名改成了《北京乐与路》。

1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一头扎进火锅里,跳进这沸腾的生命里。

18分钟前
  • 珊瑚树红春常在
  • 还行

虽然我的青春平淡无奇的过来了,但在我内心的深处,我知道,我也曾幻想过我可否留一头摇滚的长发,拿着一把吉他,在夏天的校园中,甩甩头,用力吼几嗓子。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但99.9%的人不会去做,他们会穿干净的衣服,进入社会,过平淡的生活。

19分钟前
  • zqfox
  • 力荐

想不到给北京摇滚唱挽歌的,是香港人。能看到十年前的这么一部不成熟的吃力的涂鸦,该知足了,好歹有点残存的体温。现在才是真的“一无所有”,没有过去也没有回忆,这是一个“亡命之徒死绝了的时代”。

24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还是上大学那会儿在学校礼堂里面看的,当时很震撼,很想到北京看看摇滚乐手的生活。如今在北京已经呆了不少日子了,反倒没有那种冲动了。或许,摇滚只是年轻人的呐喊,而我已经老去了...

25分钟前
  • free_wings
  • 力荐

我可太他妈喜欢这部片子了(忍不住跟着片子骂脏话了),这部片是纪录片吧,曾经的北京摇滚太真实了,耿乐演得很让我动容,最后死的也非常理想自我,吴彦祖和舒淇又帅又美,小清新心动。里面的bgm味道特别对,劲劲的很冲又很有意思,北京摇滚是在愤怒和逆境中发展的,没有这些就没有摇滚乐,可有这些却无法让摇滚登上大众舞台。

29分钟前
  • 保你直升四袋
  • 力荐

本来只想随便找部乐队片来追忆一下千禧曼波,没有料最后一场真的是神来之笔!好久没看到这种桥段设置了,像钩子一样立刻拉住了我,上一次被结局震到还是爱乐之城的最后8分钟。当那颗豆子被悄悄埋入土里的时候,杨颖不再只是一个单薄俗套的花瓶圣母,一位涉世极深又拥有着赤纯之心的好人形象彻底立住了。谁能不爱舒淇呢555555

33分钟前
  • 言且身
  • 推荐

龙精虎猛的小狼狗耿乐、在水一方巧笑倩兮的舒淇、墨西哥跳豆吴彦祖。摇滚还是玉米?洗洗睡吧,醒了再说,晚安北京。

38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香港没有摇滚

42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虽然很多很多的批评,可是作为我看的第一部有关于摇滚人的电影,我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一遍一遍的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们就是这样,他们就是这样,很多都是这样…………我看这个片子,看了两次,哭了两次。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觉得我找到了他所要说的。

43分钟前
  • 勃然大虎
  • 力荐

一直想看,也是为了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看的,虽然不曾玩摇滚,可是会想起一些飘的日子,一些什么都没有仅仅剩下梦想的年轻岁月,晚安北京和回忆之前忘记之后,还是默默的看完了整个字母,闭上眼睛聆听。

48分钟前
  • 烟花四月
  • 力荐

“自杀的方式有100种,其中最痛苦的是嫁给摇滚”。怀揣摇滚梦的北漂青年,在操着一口地道京片子的耿乐面前,显得多少有些违和,反倒是走穴睡通铺发型也不乱的吴彦祖,和青春少女的舒淇二人的感情戏,有几分动人,豆浆油条也能帅出天际,尤其是摆地摊卖美国垃圾打口CD的片段,一个端着老北京炒酸奶、一个吃着麦当劳,一起坐地铁逃城管,一起牵手踩过京郊外的银杏叶,很是浪漫。北京的摇滚是在愤怒中成长起来的,黑旋风李逵失去了它的主人,鲍家街43号吟唱着《晚安,北京》,香港农民干了一口二锅头雪碧、墨西哥跳豆不再跳,唐朝怒吼着《国际歌》,西城大爷摇着蒲扇拉着二胡遛着鸟,日子还得继续。

51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耿樂那句臺詞,“北京搖滾樂的特色是窮”

53分钟前
  • △▲凉度▲△
  • 还行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背后没有秘密。说这话的人,既不明白爱情,也不明白秘密。

56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推荐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后,又一次看了这个电影,尽管演员的表演太夸张太假,很多事情拍摄出来的和乐手们的真实生活大相径庭,但是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在这个极少人关注摇滚的社会里,居然还有人敢拍摇滚题材的电影,这本身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导演想说的已经都表达了,至少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真诚……

60分钟前
  • 富不过二代
  • 推荐

我知道自杀的方法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嫁给唱摇滚的,保证死得痛快,又痛又快……

1小时前
  • 汽水|不core不得嗨
  • 推荐

7分,拍得是真不咋地,故事段落间非常断裂,处理得很不流畅,镜头也缺乏设计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三个演员实在是太太太青春了,所以实在不忍心扣分。耿乐真是很有那个劲儿,虽然在舞台上唱二手玫瑰还是有点违和,后半部分让人心疼,看到老父亲眼泪都下来了;一直不怎么喜欢吴彦祖,在这个片子里也演得跟角色设定很贴切,舒服养眼;舒淇不用说,穿那么土依然很可爱,跳舞萌死了。北京的风很大,秋很美,那时候的电影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光影质感,后来不知道是设备换了还是大家的审美变了,反正那种质感就没有了,因而让人怀旧。很多有趣的段落,现在看来依然可以会心一笑,也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吧。#补遗#

1小时前
  • U 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