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情片香港1990

主演:张曼玉,梁家辉,文希莲,廖峻

导演:罗卓瑶

 剧照

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2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3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4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5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6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3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4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5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6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7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8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19爱在别乡的季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8

详细剧情

  李红(张曼玉 饰)和丈夫南生(梁家辉 饰)本是生活在广东番禹的一对夫妻,后来在李红的努力下,终于成功申请到了去美国签证,南生则留在国内等待机会。李红到了美国后发生改变,写信告诉丈夫自己想回家。南生一直劝慰鼓励她,直至南生收到那封申请离婚的信,他一方面难以相信,另一方面也担心妻子,遂偷渡到了纽约。南生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因为偷渡者的身份更是连同学拒绝收留他。在走投无路之时,南生结识了一位有中国血统的15岁妓女Jane,暂时安顿下来的南生继续寻找妻子。南生渐渐了解了一些关于妻子在美国生活的片段,南生当初的想象一点点被颠覆,本来想帮助妻子的他也快心灰意冷了。突然一天,分别多年的两人竟然偶遇,而一切都已不再如前……

 长篇影评

 1 ) 这种异乡与咱无同款。。

这不是散文,是一部电影。
在目前《南京!南京!》档期,谈这等小情小调似乎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不去看南京因为怕胸闷,看别乡季节是为能安静的寻靠一点温暖。
然而还是打错了算盘——除了片名,没有一丝的温暖。
残忍、残酷和冷冰冰的世界。


一对广东番禺的夫妻,赶上了八十年代末的出国热,女的(李红)拼命学英文,每三个月去领馆申请一次签证。穿的是文革结束后的服饰,讲的都是一个时期落下的阴影,听来可笑也悲哀。
终于在上海美国领馆拿到了签证。
刚到美国,她不时写信,说想回家,她丈夫南生叫她挺下去千万别回家。
信越来越少,终于,南生收到一封信,要他立即办理离婚。此后是n多的退信。
……
李红舍弃了这个贫穷的家庭?李红究竟发生了什么?
丈夫南生于是偷渡到纽约寻找他的妻子。


南生到达纽约的时候,带了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红本子,六十年代的搪瓷杯,一身破旧的中山装。语言不通,他去找过去认识的灾纽约的同学(画家),结果画家同学表现得异常热情,让观者一度不知道导演将如何导下去,一度认为李红一定是另嫁了他人……然而画家同学碰着酒杯大称:“有我一口就有你一口,别谈钱,放心住着”,却在当夜在南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他突然推出门外。
南生流浪街头的时候皮鞋也被乞丐偷走了。却因乱认识了具有中国血统的15岁妓女Jane,他根据点滴的线索寻找他的妻子李红。于是随着不同认识李红人的讲述,一节节、一段段,李红过去一年的非人生活出现了。

影片充斥着大量美国街头的冷落景色,完全不是以往的灯红酒绿,这也许更接近真实的美国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
华人与黑人居住的破旧地区,灰黄的大楼,从英语教师到台湾人的便利店,南生一点点的了解到妻子的生活状况,许多是他不忍卒读的。李红由于贫困所迫,生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简直像个牢房,一张结婚照却清晰的挂在墙上。

在某一日送信的过程中,邂逅来得措不及防。
李红的关爱与无助,南生得喜悦与震惊……一晚上的温存与过往的艰辛苦水一并融合。仿佛还是过去的样子,仿佛还是那么的充斥着贫穷和幸福。然而跟许多的悲剧一样,幸福嘎然而止。第二天,李红忽然变成另外一个人,凶巴巴的大声呵斥然后凶巴巴的离开。纽约已完全改变了她。而南生也终于在这个早上死在李红慌乱的手下。
影片的结尾,浓妆艳抹的李红不知所措,血泊中是南生与李红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而地上南生那本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本子和一支旧钢笔随着血印在阴雨天里兀自淋漓。。。


“思乡起,祖先坚心离唐山,不知离乡背景是安怎?”
“心疑虑能圆满?这种异乡与咱无同款” ……悲戚弥漫。哭。
   

导演:罗卓瑶ClaraLaw
主演:张曼玉MaggieCheung
     梁家辉TonyLeung
     廖峻JunLiao...
上映:1990年12月6日香港
奖项:1990年第二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2 ) 不造乌托邦

一直都知道梁家辉是个好演员,今天看了他演的黑金,剧情很不错,演的也很好,这里就不细说了。于是就找他演的电影来看,所有就看了这部爱在别乡的季节。
这是部好电影,90年拍的,而我现在才看到,好不容易在网上找到的资源。梁家辉凭此片得影帝,的确是实至名归。其实张曼玉也是可以凭此获得影后的,只是这部影片不是以她为第一视角,尤其是她卷款(洗衣店老板的)逃跑之后,到变成一个在公园里到处骗钱。这期间没有给她单独的内心独白镜头,让张曼玉在片尾见到梁家辉的时候,全靠张曼玉个人镜头表演来展示是不够的,也许她和梁家辉接吻的时候,那眼泪包含的含义太多,可导演你可想过,观众没有那么快的消化速度啊。所有张曼玉本可以变现的更成功!
另外,本片折射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无论是绿卡或者是偷渡去美国,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张有心去美国寻求更好的发展,可内心是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和当时国内人性束缚的影响,没能适应美国。其实很多那个年代去美国的人,现在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他们的结局也不是这么差,就像中餐馆的夫妇俩,不也混的可以嘛。还知道帮助张,说明既适应了美国社会,又还心存善念。又若珍,她是去美国的第二代,一身的美国流行文化风格,少无所谓,天不怕地不怕。他们都能适应美国社会,可以唯独导演设定张这个角色不能适应。也许出于电影本身需要夸张手法和故事情节跌宕的需要,也是出于对当时社会宣传——万恶的资本主义的需要。梁没去美国之前,自己不要妻子回来,去了之后,父母不要他回来。这就是不经历,不明白实际情况。
其实这部电影和甜蜜蜜也很像,但是甜蜜蜜的结局很好,男女主角即使在经历世态炎凉和沧桑之后,最终还是在美国的街头相遇,岁月在变,真心不变,岁月在变,初心不变。我作为一个80后,很多事情我们不在那个时代,让我们主观意识去了解、去感受,都只能得知皮毛。也许罗导演拍的对,世间事哪有那么多像甜蜜蜜一样的温暖。影片有很多暗示性的情节,都是一笔带过,比如张说很多信都收不到,是不是被监视,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梁打电话,父母不让他回来,也在暗示国内当时环境。但去了美国的两人又想回来,这是互相魔化对方,也是这是导演的平衡之术,不然我们都看不到这部电影。导演想表达的太多,如果在最后又给你一个像甜蜜蜜一眼的结尾,那怎么让你思考?有时候电影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不造美梦,不给观众内心一个乌托邦。

 3 ) 观后感

偶然刷到《爱在他乡的季节》电影解说,刚开始看到夫妻两人为了拿到签证历尽艰辛,就很好奇,但是解说电影的视频没更新完,就想着直接去把整部电影看完,没想到结局竟是这么悲惨!

那个年代的人们,觉得美国遍地都是黄金,想法设法的要拿到签证出国,殊不知去到那里又是另一番艰辛。李红在美国,没钱、没房子,只有一条命,住在无比潮湿的地下室,每天过的胆战心惊,经历的种种磨难,也是导致她后面精神分裂的原因。李红一个月给家里寄七封信,跟南生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想回家,但丈夫却劝她,为了山山不要回家,要她坚持。殊不知,最后妻子给他寄的最后一封信却是跟他离婚。

于是南生就踏上了漫漫的寻妻之路,没有钱,只能偷渡到纽约。好不容易找到个画画的朋友,问到了李红的消息,但又因为朋友怕他连累自己得不到绿卡,半夜把他赶出家门。虽然在路边睡觉的时候被流浪汉偷走了半边鞋子,但所幸遇到了个热心女孩“珍”。在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纽约,珍确实帮了南生不少忙。后面也因为钱的原因,南生不得不去当拉皮客赚钱养活自己…但南生一直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他厌恶了这里的生活,给家里打电话说想回家,结果家里人像当初自己劝说李红那样,不让他回家,何等的讽刺啊…之后珍,想回乡下念书,她觉得南生竟然可以一个面包吃七天,那么她也可以做兼职养活自己,南生也开始找了个正经的工作好好生活…

当看到男生遇到李红的时候,我想到的最坏的结局,最多也只是李红有了其他的家庭。殊不知,李红一直在想念他和山山,还给他们织了很多的毛衣,给山山留了好多可爱的玩具。李红说自己写了好多好多的信,但都没收到丈夫的回信,刚开始还以为是家里的老人作梗,不想让李红回家…不过李红与南生终于相聚了,他们也度过了美好的一晚。但结局真的是太令人意想不到了,李红到了白天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只讲英语,甚至忘了南生和山山,曾经写的信也都是被白天的自己给拦截了,并没有寄回去。南生觉得李红很奇怪,于是一路跟着她,发现她完全变了一个人,南生想要唤醒李红,李红却把他当作想要非礼她的坏人,拿出簪子刺向了她最爱的人,最后南生被刺中心脏,倒在了她的旁边,手里还拿着沾满鲜血的全家福…

果然悲剧成就了经典,是那个年代害死了他们…

 4 ) 影评|《爱在别乡的季节》:沉沦在“美国梦”碎的一刻

文/王栩

(影片信息:《爱在别乡的季节》,导演:罗卓瑶,编剧:方令正,主演:张曼玉、梁家辉、文希莲,中国香港,1990年)

电影《爱在别乡的季节》一开场即表现出一股压抑中的挣扎。冷暗色调的画面里,一对衣着普通的夫妻悄无声息的收拾着同样普通的行装。置身在这间属于他们自己的灰朴朴的居室内,他们小心、谨慎,尽管收拾的有条不紊,却依然能从丈夫将一件灰黯的外套罩在妻子身上,以此遮盖住妻子所穿的那套依旧还十分簇新的西式套裙的用心处当可得见影片的压抑在接下来的叙事里会无处不见。

此时,天还未亮,夫妻二人抱着熟睡中的婴儿,走出家门。影片隐去了此刻应当响彻弄堂的脚步声,这倒不是主创人员对生活常识的疏漏,相反,夫妻二人走出家门时的静默恰恰是对生活常识的反映,突显出一种对周遭环境的打量,它是对来自暗处的一双窥伺的眼睛不一定存在但不得不有所警觉的自我训练有素的内在心理反应。

直到坐上开往上海的列车,妻子李红才在座位下面悄悄地穿上长筒丝袜。镜头在这一画面所停留的时间足以浓缩一个时代的压抑,它让普通人无时无刻不敢有所懈怠的神经藉由意蕴丰富的电影语言得到有效地展现。

“展现”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门外申请签证的排队人群这一场景中也有着明晰的寓意。那一列排成长龙的人群,带着焦虑和期待等着“好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好运”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概念,对它的操纵则掌控在美国领事手里。这就使得弥漫在人群里的焦虑化作对领事一家的祝祷,虽说这番祷词对自己能否获得签证毫无任何帮助。而期待呢,影片用一个深具象征性的画面将普通人从麻木性思维惯性里所衍生出来的期待表现的恰到好处的深刻。当领事的车驶过排队的人群,那些或坐或站的人们不约而同的用近乎端正的站姿向这辆只不过坐着一个公务人员的轿车行着恭敬有加的注目礼。这一画面传递了某种训练有素的外显,它让组织行为范式对普通人而言成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在这般焦虑和期待的冲撞下,离开比获得去美国的签证成为妻子李红更为急迫的渴念。循着这一渴念的主导,李红多次签证遭拒。在领事看来,这个女人申请赴美的理由并不充分,影片以李红接受领事面谈时的急躁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李红还是如愿以偿的取得了赴美的签证,在以孩子的名义唤起了美国领事的恻隐之心这一表象的掩盖下,为了赴美无所不用其极的普通人的心计于此时此刻概括出“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现实性意义。

带着喜极而泣的欣慰,李红赴美已满一年。这一年里,拉扯着儿子山山长大的丈夫南生不仅背负着巨额债务顽强地撑持着,还要面对左邻右舍欣羡不足、阴损有余的窃议。那些窃议聚焦在李红一个月寄回七封越洋家书,这足以让留在国内的南生顶着莫名其妙的“万元户”的头衔成为众人视线内的焦点。

这种于日常生活下累积起来的精神高压在李红寄来的一封要求同丈夫离婚的书信面前达到了峰值。为了一探究竟,这一年来未曾有过片刻喘息工夫的南生偷渡到了美国,开始了自己颇为悲壮的寻妻之旅。

寻找李红的过程同时也是南生经历一场人性蜕变的旅程。这段旅程灰暗,却又令人无所适从般的真实。美国向南生敞开了一个消解了国别界限的现实舞台。这个舞台释放出叫做“生活”的怪兽,它所带来的精神高压相较于南生在国内所感受到的某种压抑的氛围更加可怖和惊惧。初到美国的南生在投靠一个儿时伙伴的当晚,即被后者赶出了家门。从这个小时候一起在少年宫学习过绘画的儿时伙伴的口中,南生毕竟得知了关于李红的零碎信息。李红曾经住在如同垃圾堆一般的地下室里,如今却已人去屋空。骤然中断的线索让南生心头空落,混合着被儿时伙伴赶出家门的不解,露宿街头的南生躺在异国的土地上,于袭上心头的傍徨中沉沉睡去。他的脸畔,偎着那只破旧的搪瓷缸,缸里空空,寓意出这个男人渐次面临放空自己、告别过去的精神阵痛。

经历了一场场毫无意义的寻找,南生在同十五岁华裔少女珍的相处中彻底蜕变。珍不经意地引导着南生认识“生活”这头怪兽,并且从它那里汲取自身所需要的养份。在对“生活”如此近距离的打量下,固守在南生脑海中的传统意识观念逐渐崩塌,却又除之不尽地撕扯着这个男人残存的理性。

或许,“理性”正是南生在寻找妻子李红的过程中亟需改造的一种本能。在国内,它是同压抑、窒息的氛围依顺谐从的伪饰,在美国,则是求取生存的应激反应。影片藉由一个个与李红有过接触的人士在回忆中所勾勒出来的这个女人的概貌,几无差池的反映了李红改造“理性”的必由之路。这条路上,李红的挣扎显得徒劳,最终迷失在为了攫取钱财而不择手段的谋生方式上。可这样的谋生方式未尝不是正确的,在珍的简单、直接的“说教”下,南生为珍拉起了皮条。同传统意识观念分裂的阵痛让影片以南生痛苦的嘶喊浮现出李红在美国一年所经历的精神劫难。李红的迷失即为南生的沉沦,夫妻二人终于相会在“美国梦”碎的尽头。

影片虽属虚构,但它虚构出了一种关于生活的沉重,沉重的让故事里的人物、时间、地点、乃至于国度都具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就连这个故事本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对生活真相的揭示就在人性蜕变的一刻。

(全文完。作于2021年7月2日)


——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

作者简介:王栩。所用笔名有王沐雨、许沐雨、许沐雨的藏书柜、王栩326,定居重庆。

 5 ) 美国这么有杀伤力的

我还是觉得戏剧的夸张。 前面申请的艰难,到美国这么遭罪的。。。

弱势群体,连走路都会因为风而摔倒

 6 ) 举头望明月 月圆人团圆

我一个八零年代生人,我的海外华人故事的影视认知是《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你让我看这个?

假如王起明没有混出头,是不是也像李红和南生那样,外国的月亮圆不圆不知道,他们甚至等不到下一个月圆之夜。

一对中国夫妻前后去到美国,女的失踪了,男的去寻她,结果疯的疯,死的死。要证明外国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也无需用一个故事去推倒论证。或者他们想用破碎弥补现实中的缺憾:那毕竟只是一个故事,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现实中能做些什么?这中间有多次对“非如此不可”的质疑:被人强暴了,为什么不报警?美国梦难道比人的基本尊严都重要?安全问题、生计问题都无从解决,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只为代表家族唯一的希望,刀山火海绝不回头,“千万不要回来”?为什么家人冷漠到,都不问你到底在那边怎么样,而只是一句“千万不要回来”?

由于电影的叙述方式,我们不太能清晰地了解李红是如何独自一人在美国站住脚,比如那些刻板印象的刷盘子、糟糕的居住环境,她的生活还未真正展开,就发生了那样的事。回去是不能回去了,身心都破碎了,她无力应付正常的生活,所有行为的动力只是为了活着。她骗婚可以活着,变换招式骗钱也可以活着,这样就维持住了:我在美国打拼,源源不断给家里寄外汇的美好假象。

她的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去寻她,一面是妻子下落的寻而不得,一面是极度的“自由”:他是偷渡客,是黑户,他在美国,但他不是美国人,他没有身份,他悬浮在真空里。他阴差阳错做起了皮条客,他疯了一样喊叫,这里是美国,这是他们做梦都想来的地方。

等到他们终于重逢,在短暂的破镜重圆的幻梦之后,她用她扭曲的脸失控的利器刺向她的丈夫。如果你爱她,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我必须要不断心理建设,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否则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故事,我无法接受做梦付出的代价。

1978年,邓小平做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开启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除了派遣留学生,中国也开始出现自费留学生。1981年,政策上对自费留学人员和公费留学人员一视同仁,对自费留学的限制逐渐放宽。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这是李红当时出国的背景,口子敞开了一点,然而出去绝非容易。为了证明她“一定”回国,她主动添加了回国这边的砝码,孩子尚在襁褓,作为母亲的她,怎会忍心将他舍弃?李红以隐忍开路,一路经历假离婚,假结婚,却在她登上去美国的飞机之时,开始了她的团圆梦。美国梦还没有很清楚,团圆却是她最为确定的也是归途,她疯了都还惦记着她那个为了团圆准备的皮箱,装满她所有的爱恨。

那个短暂的夫妻团圆,张曼玉贡献了她向演技派转型的实力,梁家辉则终于在他被动息影之后再次展现了他非凡的天资。这是当时内地影视剧不太去表现的部分。他们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这实际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比太多洋鬼子都富有。

曼玉一哭人断肠

纵里寻她千百度

这是一个香港班底创作的大陆出国潮的故事。为什么香港人会关注这个议题?从同理心来讲,香港人一直处于边缘性与夹缝性的生存样态与去中心的文化之中,他们对身份认同与焦虑有着天然的敏感。导演罗卓瑶是移民二代,她会否有那种通过这对大陆夫妻的美国梦的刻画亦是对更早期的港澳移民生活的回望以及表达对自身身世飘零之殇?如许鞍华所言,“如果我们从中国剥离开,历史就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内地文化的对比中,我们才能定义香港文化。”除这部《别乡》,《人在纽约》、《客途秋恨》、《浮世恋曲》这些出自九十年代初期的电影无一不集中展现了香港的乡恋情结。

三十年后,出国已经变得稀松平常,即使未走出国门,那些漂泊异乡的故事仍在继续,“故乡的云”依然令人梦魂萦绕。我们走在路上,我们终会团圆。

 短评

香港影人的大陆想象,浅尝辄止。红歌红太阳红皮书连同红色年代,罗方夫妇隔岸观海,仅停留在符号层面,带着主观的暴烈。二十年后北上,不知道年末的新作,这份功课有没有进步。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展示残酷不遗余力,角色憋屈长久的情绪在最后时刻导致失控。

10分钟前
  • 阿喆_Aloysha
  • 还行

没钱就不要移民了,实在太惨了。。那个莫名其妙的闽南语民谣时不时唱两句,有点扣分,主角明明都是广东人,唱什么闽南语??

15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丈夫对想归国的妻子说不要回来 父母对想归国的儿子说不要回来 不离不弃的床垫 大大小小的毛衣 洒着鲜血的红色本本 文革时期的盖口杯 多带感的某种政治讽刺意寓 只有这样的良心导演才配得上观众口袋里的银子 PS:梁家辉多种因素导致拍N多烂片 依旧掩盖不了他神演技 对角色吃透度太深

20分钟前
  • 骑猪_追奔驰、
  • 力荐

哎~ 看到那个画家想起了《八十年代访谈录》里的阿城,忍不住想当年小舅母一个人去美国念书是不是也是这样子~~ 小时候对于小舅母的记忆就是每个周日下午可以吃着她做的冰冻啫喱看唐老鸭~

25分钟前
  • vivi
  • 推荐

除了片名 一丝温暖都不给

26分钟前
  • llxx8023
  • 力荐

香港人埋汰大陆人,自以为的深刻罢了,并没有埋汰到点子上去,如果能更好的理解求生和生活,可能才能真的拍好这样的题材。在香港人眼中,大陆人有卑微木讷的情感,市侩的内心,苟活的贪婪灵魂,这些人仿佛为了赚钱可以低贱到令人发指。我出生在鸭绿江上游,与朝鲜一江之隔,有时候我们看朝鲜人也觉得可怜的不行。但我们从小到大都能见到江对岸的孩子戏水玩闹,大人说说笑笑。他们真的苦,有时候饭都没得吃,但真的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没有灵魂,那样僵直呆傻愁苦。他们的快乐反倒更简单,你如果过度同情过度解读,就显得蠢了,与想象皇帝是用金锄头一样的愚蠢

30分钟前
  • 九段
  • 还行

三十前的张曼玉适合梁家辉 三十后的张曼玉适合梁朝伟

33分钟前
  • 東郷柏
  • 还行

看开头实在是不错,后来越来越狗血,想表达的意思太赤裸裸了,缺乏含蓄,不过演员很不错。

34分钟前
  • 吉野君
  • 推荐

从电影的英文片名就可见调性,时代洪流下被身份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悲惨故事,应该是罗卓瑶导演执导水平最高的华语片,处处见抨击,面面是讽刺,三个人物的代表性和象征性都很强,梁家辉的影帝实至名归。

35分钟前
  • 亲切的昊子
  • 推荐

梁家辉的表演逼真得我不敢看。

37分钟前
  • 弥岛
  • 推荐

论相比梁朝伟,为什么我更喜欢梁家辉

42分钟前
  • Kuit
  • 推荐

一边是文化大革命,一边是布鲁克林,残酷的世界把导演逼疯掉了,最后二十分钟粗暴无聊的影(秀)射(逗)多少浪费了梁家辉出色的演技

47分钟前
  • lakeblur
  • 还行

好在有个悬念一直撑着整个故事,揭开谜团的同时就把种种处境说透了。遗憾就是用力过度,最后竟然倒在女神像下,有点太过了。《我的祖国》这个歌用得恰到好处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结尾大悲,有着时代潮流中命运的无奈感。摄影不错,贯串的台语歌烘托主题大亮。两位男女主演在本片的演技实在是太棒!细看他两在楼道偶遇的情景,梁家辉的回眸,先是惊讶、然后愤怒夹杂一点的感动,再回来不信和心底的排斥,这一串的心理体现,真厉害啊!8

5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革命之后的幽灵,所以他们必定在夜晚交欢,在早晨别离,对于彼此都是狂人与鬼魂。当然有幼稚粗略的政治幻想,但梁家辉乘坐偷来的跑车与雏妓一起搜寻旧日爱人的生活碎片,遭遇两相映衬的狂欢节都很有趣。他们的他乡生活其实都已经变好,但爱还被捆绑在幽暗与恐惧中。我很喜欢这种鬼气。

52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故乡的《爱在别乡的季节》里是一种藕断丝连的状态。按照罗卓瑶方令正这对CP的理解,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失联和割裂的原因显然是一场浩浩荡荡令人心碎的颜色革命。在这个语境下,东方人与西方人的生存处境完全一样。女主角从一场浩劫里逃到另一场浩劫里,可被理解成作者视点的男主角显然是以历史幸存者的身份和重访历史的姿态,在这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大河里作着一种搜寻工作。在异乡人抑或新移民的指引和推动下,他最终看到了一种狂热而混乱的文化景观。对于这个传统的中国男人来说,那个崇拜男性阳具的世界令他感到惊恐和不适。直到他完全从那种梦幻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才真正跟过去建立了联系。然而这对夫妻也完全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于是便把故乡描绘成了一个似有还无的梦。信则有,不信则无。毕竟,人生就像一场虚实交织真假难辨的戏。

53分钟前
  • Muto
  • 推荐

前面的铺陈叙事都很不错,可惜后面有些夸张过火,甚至令人无语了...梁家辉演的不错~

54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个人感觉对当年状况没有亲身经历只有耳闻的导演和编剧还非要拍主角是大陆身份的电影挺尴尬的——甜蜜蜜就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描写而且故事好可以免责。本片另一个问题是随时随地都在插叙,像在读一本脚注很多的书,注意力常常被打断。整体来说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反而哪个都没讲清楚。看了两个版本,粤语版画质不高,国语版张曼玉的配音非常难听,尤其最后一场简直让人耳朵受罪。ps:让梁家辉和张曼玉在“一条大河波浪宽”的音乐里演吻戏,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观众

58分钟前
  • 蓝色薄荷
  • 较差

喜欢,感同身受。虽然由于时代的设定,难免有地方过于直白,但老一代移民这种“宁可在美国洗盘子,冒着被抢被杀的危险住在混乱的街道,也比回家好,那里没有自由、隔墙有耳”的状态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怕是永远忘不了梁家辉在哥伦布公园女神像下倒在血泊里的场景。张曼玉真是华语哭戏第一人,牛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