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

喜剧片大陆2014

主演:林志颖,小小志,王岳伦,王诗龄,张亮,张悦轩,田亮,田雨橙,郭涛,郭子睿,李锐,何炅

导演:谢涤葵,林妍

 剧照

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2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3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4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5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6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3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4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5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6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7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8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19爸爸去哪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3 04:00

详细剧情

  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和广泛热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伊始,该档真人秀强势走上了大银幕。  此次外景地挪到了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林志颖、田亮、王岳伦、张亮和郭涛,带着他们的小宝贝小小志、田雨橙、王诗龄、张悦轩和郭子睿来到了这片野生动物的王国。在代理村长李锐的安排下,大人和孩子开始他们新一轮的任务,比如父子合作叉烧包、清理大象粪便、帮河马刷牙、去蟒蛇窝里找食材。惊险刺激之余,他们也与可爱的动物亲密接触。父亲们爽朗的笑声,孩子们无邪的笑脸,印刻在每一个人的脑中……

 长篇影评

 1 ) 我们不都曾是需要喝nai nai的小屁孩

虽然一直在看<爸爸去哪儿>,但对于因亲子互动而掀起的各种感动浪潮我一直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总觉得,现在的社会,如果已经只能用这样不自然的窥探方式来制造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体会到的亲情与感动,那未尝不是一件心酸的事。

但看到第6期里,Kimi不知所措的到处找林志颖但又要在镜头前强装镇定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然后Kimi奶声奶气的说,"在回来之前,都见不到爸爸了"。看到那里一下就忍不住湿了双眼。

他第一次说"爸爸"而不是"爸比"。

童年总是有这样的时刻,当你想要像平常一样撒娇,耍赖,卖萌,任性,你一回头,却发现那个你以为会一直在那里的依靠不见了。可在那一瞬间,任督二脉像是突然被打通。恐惧,委屈,迷惑忽然都被某种奇怪的力量抑制住了。然后你便硬着头皮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处理自己的处境。

我还依稀的记得,小时候出去玩跟父母走丢了,一个人在人海茫茫中不知所措。我不停地走动,大脑飞速的转动想着以前心不在焉时父母让我记得的那些电话号码。最后,在经过观察后我向一个面善的阿姨说明了我的情况并借了手机打给了正着急的快疯掉的母亲。

当所有人都认为小孩子最容易嚎啕大哭的无助处境,却往往是他们最冷静最坚强的时候。

因为当人觉察到自己无依无靠的时候,求生的本能会让人变得强大。

那天,爸爸突然问我,你觉得我们这样送你去这么远的地方读书,不能在身边照顾你,你一个人要处理所有的事情,这样是不是很残忍。

我愣了一下。然后很认真的回答他说,让我出国是你们为我做过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我从没有后悔过。

我没有告诉他们,有多少次,当我习惯性想要找一个肩膀想要放弃什么都不管的时候,我回头发现你们不再能够让我依靠,我不再能像Kimi一样往床上一赖然后大叫"拔拔麻麻"就期待一切可以被解决。然后我开始学会,自己默默的pick myself up, 然后硬着头皮去摸索。

而孩子们,都是在这样"在回来之前,都见不到爸爸了"的觉悟中开始成长。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可以松开"爸比"那双温暖的手, 用我们本能的坚韧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I've come so far.

那样的时刻,总会让人热泪盈眶。

 2 ) 喜欢森碟和石头

森碟就是风一样的吕子,长得好看,还不娇气,看节目感觉她的父母很会教育孩子。

尤其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看到她爬树那段,一副无所畏惧的感觉。

风一样的女子向你跑来

而石头呢,就是很典型的男孩纸,小直男,不善言辞,很爷们。

照顾弟弟妹妹很贴心。男子汉也有一颗温柔的心呐。

也会很淘气。和郭涛长得太像了。

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也很可爱。林志颖真的是不老男神。

没到片尾挺多小小志对林志颖说: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嘛。就觉得特别特别温馨。

 3 ) 别人家的孩子们(看完第七集决定弃了)

看更新的拉到最后就行了

韩版也看了,观后感在http://www.douban.com/note/316427782/

通向「想太多」的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48641/?start=100#comments

大家都想很多的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48641/?start=200#comments

民那越想越多的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48641/?start=300#comments

不大善意的「删留言告示」:

因为这个节目和这篇文章的特点,所以这次呢我会容忍各位围观群众针对LZ个人进行「揣测」。but,基本的礼貌还是要有,任何上升到人身攻击(尤其是对LZ的家人进行恶意揣测与批评)的留言会被删掉哦:)

善意的「入帖需知」:

呃,才知道上首页了……上首页就意味着麻烦啊!LZ要工作啊,还要上夜校啊,所以没有很多时间打理应付。

LZ写长评呢是因为喜欢这个节目也乐意分享心得还有码字对我来说算是一种放松休闲。我想同学们看文呢也是喜欢这个节目为了寻找共鸣还有图个休闲放松。

谁都不是花时间花精神找气受的,是吧?是吧……

所以有几件事先「广而告之」一下,麻烦民那都读一下再自行判断要不要看正文。

1. 我经常自称是xxx的「脑残粉」,但是身为抖S残缺美爱好者的掌门人,姐走的是「黑黑更健康」的路线,越是喜欢越是高标准严要求到处找茬,而且也压根不在乎别人的观点。
所以跟走跪舔路线的粉丝无法沟通啊——哪怕男/女神是同一个。请抱持着「我偶像拉屎都自带rap散发玫瑰芬芳」的粉丝们尽量克制留言的欲望。
因为这肯定都是无用功

2. 这节目的定位是「真人秀」,所以我还是把它当「秀」在看,爸爸和孩子们都是「秀」里的角色。对我而言,一个秀的华彩一个角色的精髓都体现在细节当中。所以我的大脑在看秀的过程中仍然——虽然转速很低——保持运作。
如果就是看小盆友「好萌好萌」看亲子关系「好感人好感感人」的同学呢,最好就回避。不然可能会扰坏以后你们看这个节目的心态。没有必要。

3. 我本身是问题儿童。有反社会倾向,曾经霸王作风,再加上母上看《成长的烦恼》看坏了一直坚持放养,所以年少时通身都是毛病。幼儿园时期就见过心理咨询师(并与之斗智斗勇),当然也遇到过其他去心理咨询的小盆友。
所以那些认为「小朋友都是一张白纸」啊或者「小孩子都很单纯」啊,总之认定小孩就是天使(或者智商奇低的玩偶)的同学,还是不要被我各种奇怪的见解污染的好。

4. 在阅读正文前,恳请大家都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
-- 搞过什么恶作剧(当时出于什么动机这么做)
-- 自己特别讨厌的小盆友和大人(为什么讨厌他们)
-- 曾经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讨好过大人(是如何去讨好)
-- 做过哪些自己不乐意的事(基于何种动机)
-- 第一次看到死去的小动物有什么感受
-- 小时候会觉得「死亡」是个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的概念么,
-- 父母做过的什么举动给你留下过「被伤害/抛弃」的记忆,为什么?
-- 在感到「被伤害」之后有过什么样的回应?

PS: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都不曾遇到过,那你实在太幸运了!

5. 最后,如果你觉得「儿童心理学」这个学科纯属扯谈,儿童心理学家都是神棍,小孩都是白纸都很单纯很是天使,那你认为这世界上这么些冷漠的、残酷的、无情的、邪恶的大人们都是怎么来的?

--这里是我觉得「想太多」总比「不想」要好的分割线----

这节目算是版权买着了,很有看头。因为观众可以从各种角度各取所需。要治愈的可以看各色孩子卖萌,想学习的可以看各位三郎教子,很缺爱可以看温馨亲子互动,喜欢纯情小言的可以看青梅竹马,甚至就连习惯宫斗的,也能从小盆友们的身上嗅出金枝欲孳的气息,

人类是很有意思的动物。小的时候当然不会自省不懂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大了起来又浑然忘了自己曾经小过只能推测当年之所以了那么些蠢得不得解的事情肯定是当时脑子里有积水。

小孩长大就是人类从小兽进入文明的一个过程。我小时候不大像小盆友,长大了自然也就不喜欢小盆友。因为小盆友都拎不清,烦!若有个鲜龙活虎的在旁边,别说跟在边上观察,只怕不出24小时就把伊一顿老拳揍死沉尸塞纳河底了。别说五个!

所以隔着屏幕看剪辑过的影片就很好。烦的部分大多被去掉了,就可以直接看那些「有意思」的,又不用自己出力去周旋。太好了!

而且通过这几个小盆友,不仅看到人的原生态,忆起自己过去的熊样,还能窥见那些明星父母私下不为人知的一面。

跟陌生的大人说「你们家的小宝宝这么可爱啊」,给摄影师发狗尾巴草「谁把我拍得漂亮就给谁」,或者要求自己的爸爸「说爱我。要全世界都听到」,这都超出小盆友的认知能力,家长也不会特意教自己的小孩说这种话,必然是身边有大人(时常)这么干,就有样学样模仿起来。

所以说小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但又不尽然。就几次简短的采访已经能看出王岳伦是个自我意识强又好胜的人——别人爹都在担心带不好孩子让小盆友吃苦,他就怕女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爸爸」。到了学唱歌的单元,也只有他一个拿出威逼的手段迫女儿不要输阵。
而恬恬小盆友倒不怕输,只怕没得饭吃。比起同龄的其他小盆友,她似乎早一步脱离「小兽」的阶段。不但知道怎么哄大人,而且非常自觉主动地愿意「分享」。放羊的时候把自己的小羊让给森蝶,交玩具的时候也是最爽快利落的。

打从一开始我就不大喜欢她。一方面我小时候是霸王型的,她自然就是我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横!),我记仇。另一方面,人类天性自私本来就在小孩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第二集羊跑的时候,每个小盆友都是喊「我的羊」。要换成大人,大概只会叫「羊跑了」。小孩的领域感和占有欲之强,假如放到野生环境里,搞不好也会跟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在自己的东西上撒尿。所以四岁的小孩对「自己的东西」太过大方就让我觉得不自然。
但这是标准大人喜欢的孩子,「懂事」的孩子。所以所谓「懂事」就是要求小孩「不自然」。反倒是那些「自然」的,不肯把玩具交出来,闹脾气哭叫的小孩,会被视为别扭的、不乖巧的。
可恰恰又是这些过早脱离「小兽」阶段出巢的孩子,在外界环境感到自在,比起还只敢在父母翼下的孩子,又更容易向外人撒娇/野。几个小盆友中也唯独最老道的恬恬向父亲以外的大人发过脾气。

而在社会文明准则中,对家人以外的人耍任性又要比「不肯交玩具」来得野蛮。人类真是有意思!

几个不情愿的小孩中,闹得最厉害的天天其实是最讲道理的。他把自己的情绪很明确地表达了出来,这样大人就能跟他沟通,也留出了讲价还价的余地。最后也真的跟老爸达成了「君子协定」。
不料张亮被迫食言。当时天天哭说「这是什么破约定」,能用到这句话,说明父子间平时都是有商有量的,也都守信用。别说小孩了,谁不恨至亲说话不算?饶是这样,天天也没有在地上打滚撒泼,只是后面找各种理由闹别扭来发泄不满。张亮这样也没有疾言厉色,还是好劝好哄。第二天情绪过去,这孩子讲理又贴心的一面就显出来了。

因为自小跟母上也是这种相处模式,我自然认为亲子间是应该这样相处——互相讲理,好好沟通,彼此信赖。不过在没有「尊长」的环境长大下长大的小孩也容易目无权威而且缺乏安全感<--好吧,我只是在说自己。天天小盆友到目前都一直很乖巧。

如果说天天是爸爸的好哥们儿,那Kimi就是那种爸比的脑残粉。孩子实在太惯性地讨好大人。
最心爱的小黄明明是可以争取的(只要肯折腾),他只是狂哭着作别罢了。那个蜘蛛屋,换另外哪个孩子不要发疯,明明之前很害怕的Kimi真要住进去了却一点也不闹腾。
小家伙戳着死蜘蛛说「玩具好好玩」的时候阿姨我在屏幕前狂掬一把辛酸泪——这都是为了不让爸比心烦的伪装啊!后来爸爸说要跟闹钟做好朋友就欢天喜地带着闹钟君出门。
Kimi跟恬恬一样「舍得」,但却不是情愿的,而是为了让大人高兴。两集里就数他对爸爸的「崇拜」感最强。不知道平时家长是怎么的,但是小小年纪就这么「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憋屈个性看着太可怜。
跟天天相反的是,这种在有「偶像」标准下成长的孩子,习惯把家长的「标准」作为真理维护,如果父母为人正直,正义感也就特别强。别看平时怯弱得女孩子一样,保护小羊倒是很勇敢直白。

剩下两个就是传统中国家庭的孩子。我们小时候身边肯定不少石头,咳,我小时应该都揍过一打石头。

森蝶在家肯定很受宠,所以才那么能哭。这跟巴浦洛夫犬的原理一样,要是孩子一哭就有人哄(或者有人骂),那就表示哭能吸引到关注。如果又是那种你一哭,家长就开始「疯疯猜猜看」(「是饿了吗?」「是累了吗?」「是冷了吗?」)的,猜不着就干脆又给吃又给休息又给加衣。如此一来家里的孩子肯定就不带讲道理的,一有情绪直接给哭上几个钟头,反正哭就能解决问题不是。
难得的是森蝶虽然被宠却不娇气。到了自己没有问题的时候,或者没有别人可以替她解决问题的情况底下,不仅自己动手能丰衣足食,还有余力可以照顾别人——当然这也得益于家教。
田亮跟森蝶完全就是情人的相处模式——聚餐的时候两个爹端起啤酒,恬恬说的是「爸爸少唱点」(这必然又是家里学来的,小孩哪知道喝酒的好坏),森蝶却表示「爸爸,我也要喝啤酒」——前者是正室/老妈,后者那是女盆友的即视感。
田亮喊森蝶洗菜,孩子明显不会洗好嘛(这样洗蕃茄肿么会干净啦)却一句推拖的话也没有,后来还主动拿碗,完全就是小两口出门吃饭的节奏。田亮平时肯定一丁点父亲的威严都没有,标准女儿奴无疑!叶一莤你辛苦了。
PS:拘脚那一段笑死。

至于石头兄,他是需要爸爸的肯定和夸奖。抽签的时候就要求郭涛「谢谢我」,但老爸硬是没谢。挂着伤的石头,去找锅去放羊一句怨言都没有,郭涛也没赞一句好来,从头到尾都在跟儿子传达「我最不喜欢这样那样的小盆友」(言下之意,你要是这样那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末了还要在外人面前拆儿子的台,换我是石头也不愿意表演(人家肯定已经准备好要给老爸挣脸了)
这种「只有批评没有赞美」的教育模式看得人就来气。石头还是从天天的爸爸张亮那里得到了最多肯定。一个从吝啬夸儿子好的父亲,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坦诚地表达意愿」,这不是太滑稽么?

中国老一辈的父母没有对小孩说「你好」、「谢谢」和「对不起」的习惯(不像老法分分钟把stp, pardon挂在嘴边),却要求孩子出到外面自然而然就能分场合使用这些象征「礼貌」的用语,搞得我小时候遇到不少小伙伴明明内心十分澎湃却无法启齿对外人道谢。

这五位父亲里面,王岳伦是根本不带孩子的(连头发都不会梳你真是够了),恬恬的教养跟他关系不大。森蝶应该是奶奶带的。
林志颖在指使Kimi收拾碎鸡蛋的时候全程命令句式,石头向老爸提供帮助要使用「遥控机器人」的游戏(机器最后不会期待使用者说「谢谢」),这两个孩子也就不擅长道歉和道谢。
张亮把水洒到天天脚上后立刻道歉。之后天天往锅里撒盐也立刻道歉「给你们惹麻烦了」

可见言传总是不如身教啊。小兽们是通过模仿和揣测周边的人事物才进入文明社会的。小伙伴们,要是你们的小孩礼貌不够教养不好,那肯定是你们没有给做好榜样惹。

PS:本来不认识张亮是谁,但这节目太加分了。大长腿+好身材+会做饭+声音美+会带孩子,脸的部分就完全可以忽略!准男神配置啊。话说他老婆的声音也很好听啊……

----------我是死掉的分割线----------

我对「Kimi爱玩死蜘蛛」这一行为的解读,似乎引起了很多同学的置疑。

在跟基友讨论之后,认为还是有必要展开一下。

「讨好」自己喜欢/依赖——即对自己生存环境较大——的生物(特别是同类)是一种动物本能。年轻猩猩会给头领猩猩捉虱子表示「顺从」,园丁鸟会搜集pikapika的物件吸引异类……不一而足
只不过人类能用更为复杂的方式去执行这一行为。比如收到不喜欢的礼物时我们会假笑,看到boss分明很丑的照片我们会赞美,明明妈妈的菜做得很难吃我们也会大口大口咽下去。
当然每个人个性不同,「讨好」的对象、频率和程度会有区别。

是以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认为「儿子刻意讨好被前者视为偶像的父亲」是一个禁忌的、暗黑的、有辱孩童天真的想法。

我将「Kimi爱玩死蜘蛛」理解为「讨好」正是遵循奥姆剃刀原理,选取了更为简单的解释。

否则,如果一个4岁大的小孩「真心喜爱跟死掉的动物玩」,问题要复杂得多。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只有人类才使用的概念——「死亡」

耶鲁大学有一门公开课专门讲「死亡」,这个概念之深奥与复杂许有哲学家穷极一生去钻研。但是在4岁的时候我们对「死亡」有什么样的认知?

1. 凡是「活」的东西都会「死」
2. 凡是「死」掉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活」过来
3. 「死」掉的东西是不会动也没有反应的

以上我是在4、5岁时期对「死」的理解。所以我不会跟「死」掉的东西「玩」,因为死掉的东西是不会「玩」的,而且不管我肿么逗它们,它们也不会跟我「玩」。

不过楼下也有同学提醒我——对「死」的认知,每个人的发展程度不同。也是有人直到很大了还热衷于跟死掉的小动物「玩」(也就是说一直也没分清「死」和「活」的不同)

当然,我不是儿童心理学家,也还没有为人父母。只能凭个人的角度,认为家长还是应该在时机正确的时候极早让孩子认知到「死」的基本意义,并教会小盆友肿么去对待动物的尸体。而不是去混淆「活」和「死」的区别,把死掉的动物称为「玩具」(aka从来没有生命的「物」)。

也即说,假如我身边的朋友指着地上的死蜘蛛跟自己的小孩说「这是你的玩具」,或者我的某个干儿子/女儿表示自己「喜欢跟死掉的小动物玩」,我会觉得……唔,很有问题啊,大家要坐下来谈谈啊,你们不应该这样教小孩啊,应该要告诉他们说「它死了,不能和你玩了」

但因为这只是个秀么,所以我其实选择了比较简单的那种方式来解读Kimi的行为啊——他怕蜘蛛(看房子的那段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因为他知道死掉的东西是不会动的,所以在一再向父亲确认「它死了」之后,他才敢假装兴致勃勃地跟它玩,从而让爸比觉得自己乖,让爸比省心。
在很多人的定义里,这不是非常贴心懂事么?只不过我自己的个性不是这样,所以看得憋屈而已。

所有那些认为我「把孩子想得太复杂」的同学你们是多大的时候才对「死」有所认知的呢?

-------那些年我戳坏的G点--------
回复里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

凡言必称「小盆友多么天真可爱」的同学都有一个倾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大人(也即是楼主)。

然后这些同学在对我的意图进行了最大恶意的揣测之后得出了:1. lz是在妖魔化五个小盆友,2. lz是在指责五位家长。

实际上,我除了从细节上分析各位小盆友的个性,和造成这种行为模式可能的家庭环境之外,并没有一句话说到「这样教小孩是不对的」,或者「这种个性的小盆友是不好的」。

上帝关上了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反之亦然。所以并没有一种个性会是「完美」,也没有任何一种个性是「残缺」的。而同时每一个「优点」也会自有相应不便——一个人不可能既八面玲珑同时又刚正憨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亦是一种平衡。中国人应该最容易理解这一点——消而长,盛而衰,万事万物皆如此。正因为这些「不同」和「不完美」,世界才多姿多彩。

我本人不认为「不同」或者「不完美」是应当避忌的,或当视而不见的,或者见而不论的话题。所以更不会用「天真单纯」去归结每一个小盆友,把分明不同的个体强行套用在同个形容词下。

只有在「礼貌用语」这个无关个性的部分,我说了家长如果想要小盆友正确地使用「谢谢」和「对不起」的话需要以身作则。这一部分确是「社会道德」。
  
至于「死亡」的观念,我也一再申明了——这是个人观点。只有在对方是「朋友」的前提下,我才会想要和伊交流讨论一下是否伊在涉及这个概念时跟孩子的交流是否合适。其他人不在我的「关心」范围内。
  
plus,我也说了这些小盆友跟我相比都已经是天使了。我夸了Kimi和恬恬大方,说了天天贴心,赞了森蝶不娇气,奖了石头能扛。
  
所以那些「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着的同学们,究竟我overthinking,还是你们自己overthing并且overreacting?

-------3到6集的观后-----------

看过韩版后觉得天朝版的娱乐性低了些(笑点很不够啊),所以追剧的积极性没有辣末高(森蝶妹纸是支持我的力量)。就随便看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直到第6集,除了女汉子定位相当明确,而且形象日益丰满(抠脚、闻鞋、陷进泥潭了大咧咧地穿上鞋走人、坚持不屈地赶天鹅)之外,其他几个孩子似乎都还没有找到准确的性格定位。

石头哥很man,大家都这么说。但这是个非常模糊的界定。什么叫man?石头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又很能玩,运动神马的应该强项,胆量想必也过人,就不能出个游戏让人好好表现一下?
不过这两集敬语用得非常自在,而且郭涛在选完房子后也(在我看来是有点转化过于剧烈地)主动对儿子表示感谢外加抱抱。

天天的特别之外在于他比较偏好跟大人相处,而且招呼大人比招呼孩子还来得自在。在这种大设定下,偶尔地犯二会很有趣。还是那个问题——当展现这些多样面貌时应当有逻辑。

两个奶娃反正就是……奶娃。在幼儿时期,女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比男孩子要强。但是情绪管理能力,4岁跟5,6岁还是差得太远。这两个孩子的年龄真心不适合上这个节目。

Kimi比两个女孩子都要娇弱得多。比较好笑的,林志颖前天才「指教」田亮说「孩子哭就让他去,等哭完再说」,转头就在Kimi「我不要去」的泪眼攻击下败阵。
话说,这已经是第几次了?都第三期节目了还不能去出任务,甚至对着哥哥姐姐大吼大叫的,你们真的不考虑换个孩子么?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可以因材施教,但凡事都有个底线。作为社会人,礼数是文明最基本的面貌(如CM所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孩子),应该是跟语言同步掌握的东西。
在外人面前吼叫(而且是对年长的),别说在韩国要被爸爸们削死(放养孩子的李钟赫也不会容忍俊秀做这种行为),就是放在法国也得被父母好一顿教训——孩子大呼小叫被视为「野蛮」这应该是文明社会的通理吧。
可以说看完第六集后,我是真心讨厌Kimi。这就是个「熊孩子」,只不过因为胆小怕生所以危害性不如恣意放纵的那些来得大而已(林志颖的粉丝尽管来吧!)
自我中心、无理取闹、没有礼貌、不顾他人感受、没有团队精神——熊孩子特征齐全100分。

而且Kimi已经是这种个性了,林志颖居然还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默默走掉!!!
如果你在四岁的时候,一转头发现爸爸不见了,会是什么感受?这根本就是「遗弃」的行为!这种做法真的会让孩子瞬间变得坚强和勇敢么?只会让孩子觉得「我做了什么让爸爸不高兴了,只要我做了爸爸想让我做的事,爸爸就会回来」。
这里没有「成长」只有「勉强」(他居然还在船上说什么「不要逼孩子出任务」,那请问你使的是哪招?这不叫「逼」叫什么?叫「沟通」么?叫「劝解」么?)
就是教孩子骑自行车的时候也不可以偷偷放手,应该要说好「我放手喽」然后 才可以放掉,这不是最基本的道理么?
父母离开之前,应该跟小孩说好离开的原因和回来的时间,就算闹也要坚决地在陈述清楚之后分别(而不是偷偷走掉)。只要能遵守约定按时回来,一两次之后小孩就会接受这样的模式<--这是一个6岁就习惯「独自在家」的小孩的生活体验。
哄骗神马的最差劲了!孩子不是小猫小狗,就算智商不如大人仍然是有理解力和感知力的好嘛。

关于「偷偷走掉」的详细http://www.douban.com/note/316940390/

---------弃剧的分割线----------

先头已经说了,是带着「看秀」的心情在看综艺节目,虽然很喜欢森蝶,觉得天天很有可挖的戏,不过就制作组非常不来塞,而且两个四岁小盆友严重拖进度。

像我这种对小孩不是很喜爱的人,很烦小盆友哭闹。一直repeat这种戏码观众我实在开心不起来。尤其有一个小盆友永远不在节奏上,看得人心烦意乱。

再加上精力和时间有限,于是就此弃了。森蝶妹纸你好好的,别因为参加了这档节目被太多曝光而影响到生活。

 4 ) 我是你的大树

第一季感觉是最近几年来好看的综艺节目之一了 真诚动人又发人深思 五个萌娃都太可爱了 各种纯真和感动 真的好温馨 这些旅行很有意义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记录下来了 等他们长大了再看肯定会充满美好的回忆

看着DayDay从第一期的满脸抗拒到后面的贴心暖男 还有“风一样的吕子”Kimi 恬恬 石头都很可爱了 还有最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歌曲《爸爸去哪儿》这么好的一首适合亲子唱的儿歌 轻快的旋律 俏皮的词句 美好的画面让这首歌迅速成为了2013年最有传唱度的歌曲之一

 5 ) 荼毒小朋友的烂节目,不能忍。

小孩还是不错的,节目设置是渣渣。 看的过程中数次被激怒,制作者为了制造所谓“节目效果”不择手段,根本不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类来尊重,屡屡传输错误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各种愚蠢的游戏和情节设置摧毁着孩子的自尊、天良和思考能力。直到“换爹”,愤怒值破表,不说点什么难以平愤。 对孩子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的节目缘何得到众多中国人追捧?这些人是和节目组一起把脑水当蹿天猴儿给放了吗? 48195人打出了9.1的平均分,只能说人民终于不会思考了,你说什么它就信什么了,即使你端出一盘屎,告诉它“这个很好吃”,它也会尝一口,皱下眉头,然后说“仔细尝尝确实挺好吃的”。 这个节目很缺德,它可怕之处在于并非通篇都是错误,要全是错的那傻子也能一眼看出来有问题,它是在一些正确的事情里间杂些不太容易发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有个美丽的外壳包着,跟糖衣寄生虫似的,乍一吃挺甜嘛,然后虫子钻肚子里贻害终生。 一、【换爹】 节目组很甜很甜地说“这是在培养孩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在一个针对幼女犯罪(多为熟人作案)频繁的国度,你硬生生剥夺孩子本能的防范意识,作死。 田亮他闺女一直爆哭,只会讲一句“我要找爸爸。” 王诗龄的反抗比较温和,虽然表情明显抗拒,但她知道“要听大人的话”,至于大人的话是对还是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听话,即使如此潜意识还是发出了危险信号,这个每天中午睡成猪的小女孩,这次被抱上床后,说“我不睡,我坐在这里。” 忘了石头还是天天,问“我不脱鞋行吗?” 小孩子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是潜意识很清楚: 不能和陌生男人进卧室,不能被脱掉衣服,我不和叔叔一起睡觉,即使这个人是熟人,即使爸爸让我和叔叔一起也不行。 “我不睡,我坐在这里。”——一旦睡着了会有危险,就算我很困我也要醒着。 “我不脱鞋行吗?”——脱了鞋,逃生将增加困难。 节目后半段不知道节目组又搞了什么幺蛾子,田亮他闺女被拧过来了,小女孩卸掉防备,未来她是否也会对这个恐怖的社会卸掉防备?以及受到这节目影响,是不是会有更多小女孩卸掉防备?因为【不肯和叔叔睡觉就是不听话】。 二、【要饭】 节目组宣扬“不劳而获”是几个意思?就不能让小朋友们“劳动获得”吗?或者拿钱去买? 小孩会认为【当我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伸手去要就行了】。 扩展一下,我想要你的玩具所以你要给我,我想要你的零食所以你要给我,我想要你的爸爸妈妈所以你要给我,没有为什么,【因为我想要,我就跟你要。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和代价,你快给我,我跟你说谢谢了。】 而他们之所以能要到,原因不外乎几个: (1)在拍电视,人家不好意思不给。 (2)村支书交代了,来要什么就给什么。 (3)节目组给钱了。 放现实里你去要要看?八成要不到。 三、【变装】 现今社会可能也会有很多人教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但如果是一个装束奇怪的人呢?比如神仙、比如袈裟僧?或者变形金刚葫芦娃奥特曼超人孙悟空黑猫警长? 我不是陌生人,我是神仙,我会变出你想要的玩具,跟我走吧!我会带你去更好玩的地方,因为我是神仙!【所以可以跟“神仙”走。】——小孩成功被拐。 虽然我看上去是个和尚,虽然你看着我不像你爸,但这是化妆,我就是你爸,跟我走吧。什么?你还是不信?这是录节目呢(这是做游戏呢),《爸爸去哪儿》都演过的,我就是你爸,化妆了,跟你做游戏呢,快跟我走。【所以爸爸之所以长得不像爸爸,都是因为化妆了,在做游戏。】——小孩成功被拐。 而整个游戏的设置则会在小孩心中植下一颗危险的炸弹。节目最后揭晓这些怪人【真的是爸爸】。所以当一个陌生人跟我说他是我爸爸时,即使他长得不像,他也可能是爸爸,【因为电视演过】,是做游戏呢。 媒体的力量何其大,小孩子最容易接受表面信息,“因为电视演过啊”,这句话里面蕴含的能量超乎想象,不仅仅是针对小孩。 四、【抢房】 1、不凭借实力,仅仅靠抢来获取东西,简直就是当下中国的缩影。“手快有手慢无”、“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之类的概念甚嚣尘上。 而一旦有了争抢,人性的丑恶就会暴露出来,这种反人类文明进程的东西能别再灌输给下一代了吗?“凭本事不行吗?”“靠认真努力不行吗?”换个场景就是“按次序不行吗?”“排队不行吗?” 2、整个系列都在宣扬一种错误的认知: 豪宅是好的,破屋是坏的; 有钱是好的,贫穷是坏的。 给孩子灌输物欲,而作为一个人类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却只字不提。 节目组污秽的大人们都该向第三季里的诺一学习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破山洞,小诺一说“【爸爸,我觉得咱家挺好的】”,还在灶前试着生火。 3、跑猪、赶鹅、做饭、捞鱼,几乎所有环节都在排名次,人为加强等级社会的概念,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赢,胜者王败者寇。如今社会已经被这种价值观搞得乌烟瘴气,你们还在继续给下一代清洗大脑,真是某某的好助手。 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最后一集张亮说的好,不就是个游戏嘛,咱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呗,等下咱把雪人堆完不就行了? 游戏,重在完成过程,有没有享受到,有没有学到点什么。争争争的那些,争个屁啊! 五、【砸蛋】 撒这种谎有意思吗?玩这种闹剧有意思吗? 1、骗小孩说鸡蛋马上就能孵出小鸡马上就能飞,想要孩子了解这颗蛋的重要性不需要这么搞。 2、故意砸人家的宝物,【让小孩以为自己保护不了该保护的东西,自信给击得粉碎。】而这种“无法保护”,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进来的是认识的叔叔”,所以缺乏戒备,因为叔叔是大人,所以小孩子护蛋时战战兢兢,并不敢很反抗【大人的权威】。 3、说了不能动,叔叔却还是动,还给摔了。【为什么大人不能遵守正确的事情】。 4、天天甚至为了这件事撒谎,小心翼翼,不是尊重事实,不是尊重自己的内心,而是一切为了【讨好大人】。

 6 ) 宝贝,欢迎光临不完美星球

看了四期,最终还是忍不住来写评论了。
———————————严肃的分割线———————————
首先,必须得承认,成为一名合格的爸爸/妈妈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负地认为假如我成为爸爸/妈妈,我肯定不会是什么什么样子,而是什么什么样子,从而让我的小孩得到我得不到的一切,经历我没能经历的事。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成为“合格父母”这件事本身,就不简单——因为,它是一个“习得”的过程。
没有人天生是好爸爸,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懂的怎么照顾孩子。一个好爸爸,就如同一个好女友、好男友、好丈夫、好妻子、好女儿、好儿子、好女婿、好上司……如同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任意一种身份一样,是需要经历、不断地改进成长,而最终习得的。
当然,教育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很难去简单地评价好坏对错。也许一位好父亲,突然面对另一个孩子时只有手足无措的慌张。要知道,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是有针对性的,是特殊的,甚至可以说是“日久生情”的。
之前我一直都认为,在正式成为父母之前,任何一对夫妻都应该“先培训后上岗”,学会怎么与孩子相处,怎么照顾孩子等等。但现在我的观点是,其实成为爸妈所需要的品质,比如有责任感、比如乐观、比如勇敢,都是早已在大人成长中固化下来的东西。这些深层次的、不可动摇的个性上的品质,要比如何换尿布、冲泡奶粉等,还要重要。因为后者可以学习,前者却是本性上的东西。
———————————评论分割线————————————
张亮、张悦轩父子,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亲子关系典范。尤其天天小朋友在第四期护蛋测试中的表现,让我这个怪阿姨居然看哭了。
其实第一期时,我对天天的印象并不好。嫌弃农村有臭味的少爷脾气、赖着妈妈不肯出发、张亮把水不小心泼到他鞋上时大喊大叫……就这样,直到后来执行任务的时候天天的表现才开始让我慢慢改观。再等到石头说张亮做饭难吃时,天天护短地跟爸爸说,“我觉得你做得每一道菜都好吃”,“爸爸大声地说你爱我”,所有煞有介事又单纯可爱充满孩子气的安慰话,让我的心也暖暖的。
第四期里,天天说谎后知错就改,认真地向张亮道歉,乖乖地伸出小手,说“打我吧”。那一幕张亮看着天天的眼神里其实充满了歉意、欣慰和爱意的。就像郭涛说的,天天的的确确在那场测试中表现得是最好的,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我也能够生养出一个像天天一样真诚温暖的小孩子。但这与家教是密不可分的。必须说,张亮是一位合格的爸爸,他的尊重、平等、温暖、认真地表达爱,都是值得学习的。不单单是在父子关系中,在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任何的一段亲密关系中,都是必须的。
那天跟朋友聊天,谈及自己个性中的缺陷,都不约而同地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有些亲密恐惧。在面对亲密关系时不够坦然,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能会为了某些理由迁就自己或迁就对方、不肯认真大声地表达爱意、有时候缺乏耐心、忽冷忽热……所有的性格缺陷,最早都是来源于家庭。父母的关系、他们的教育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如果父母不是善于表达爱的人,那么子女也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难以启齿;父母是爱抱怨、相互埋怨的人,子女也往往是坏情绪篓子。我并非是批判这样的教育,一样,他们很可能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或能力超凡的孩子。但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在优秀之外,总会有与最亲密的人、所爱之人或多或少的隔膜。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无能”,不懂得怎么去爱、怎么去相知相守。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节目里的五个宝宝也都非常棒,慢慢了解就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爸爸们也是。
或许本不必苛求完美。
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完美的星球上,带着爱与缺陷,一同成长。

 短评

看完第二期,森蝶是我最爱,木有之一。

5分钟前
  • PL
  • 力荐

亲眼看到明星的小孩和自己的爸爸关系变好,小孩也享受和父亲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美好时光,丢掉平时玩的玩具和游戏机一起在乡村玩耍,但是小孩子过度曝光于大众之下还是不太好,有利用小孩子赚钱的感觉。

8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Kimi挺自然真实。cindy无心计。张亮不错。天天好胜。小肥妞好吃懒做。石头霸道

10分钟前
  • 余额荡漾
  • 推荐

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特别好看,题材也很吸引我,而且现在那些小孩子都长大了,回头再看这些很有感觉

12分钟前
  • 橐龠
  • 推荐

时下真的是中国全民娱乐的时代,也是全民情绪泛滥的时代。当励志梦想被反复嚼到无味的时候,就开始打亲情牌了。

15分钟前
  • 巧初
  • 推荐

最后还是哭了,从念信开始。湖南台真是了不起,还真是没想到这个节目会好看成这样,angela请继续这样天真地长大……

20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我这么不喜欢小孩的人也会觉得好可爱啊~~~~

25分钟前
  • 印一张纸
  • 力荐

太好看了~五个小孩子都好可爱~ 小小志萌,石头好man~天天好帅,田雨橙漂亮,王诗龄胖嘟嘟的又能说。总之都好喜欢啊

28分钟前
  • 小菲二二
  • 力荐

还是第一季最好看,第三季都没怎么看。

33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推荐

“你是我写过的最美的情书”

3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看了两遍 被萌得没有力气打字了 谁打了1星2星的滚出地球好吗。。。。。

41分钟前
  • dumplings
  • 力荐

没有林志颖那样的男朋友,有林志颖那样的爸爸也不错啊~

46分钟前
  • 力荐

做为被全能老爸带大的孩子表示超级真实好看,爸们的冏,娃们的萌,相映成趣,自然不做作。360度全方位无嘈点!哭点笑点萌点三点全露!剪辑摄影洪涛团队自然是驾轻就熟极具水准,最最神来一笔是主题曲,父爱如山,直接泪崩。

47分钟前
  • 独省
  • 力荐

年度娱乐,核心价值观超越这一年出品的所有中国电影

48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虽然有缺点,但是整体不错。另外韩国脑残粉闭嘴。

53分钟前
  • 阿半
  • 推荐

可我还是喜欢韩国原版啊。

54分钟前
  • 卡伊
  • 还行

小小志好可爱.好软~~明明难过的不行 还一直超听话~~爸比好温柔 台湾腔被小朋友说出来真的是要萌哭了的节奏~!||看到现在觉得Kimi独立性好弱……而且拿爷爷奶奶东西也不会说谢谢…11月15号的这期看得我更是失望。不是说强迫小孩还是什么,起码也四岁了…

57分钟前
  • 冯小院儿
  • 力荐

五小孩选得太好了,个性鲜明,不愧是变形记团队交出来的答卷,狂点十亿个赞!~

60分钟前
  • 么么的小白
  • 力荐

大家理解下说韩国版好看的人吧,不这么说怎么能体现出他们高贵冷的气质呢。

1小时前
  • 路过
  • 力荐

没有胡言乱语的主持人没有奇形怪状的嘉宾没有恶意搞笑的游戏,却能让人笑到哭的综艺节目。要看!

1小时前
  • 马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