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楚锡流浪记

喜剧片其它1977

主演:布鲁诺·斯列斯坦,埃娃·马特斯,克莱门斯·沙伊茨,威赫姆·冯·霍姆伯格,Burkhard Driest,Clayton Szalpinski,Ely Rodriguez,阿尔弗雷德·埃德尔,Scott McKain,Ralph Wade,Michael Gahr,Vaclav Vojta,Yuecsel Topcuguerler,Bob Evans,Der Brave Beo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2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3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4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5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6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3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4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5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6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7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8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19史楚锡流浪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6

详细剧情

  史楚锡(Bruno S.  饰)是一名街头流浪艺人,穷苦的生活让他感到走投无路,在邻居的怂恿下,他和女友艾娃(Eva Mattes 饰)决定远赴美国,开始他们的淘金之旅。在艾娃通过出卖身体筹得路费之后,三人上路了。初到美国,一切都显得光明而充满希望,三人均找 到了稳定的工作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存了一笔小钱。一次偶然中,史楚锡通过朋友得知他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获得属于自己的房子,做梦都想有一个家的史楚锡毫不犹豫的出手了。  第一次付款的日期很快就到来了,可是史楚锡却发现他们无法支付高额的房款,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次付款日。银行没收了史楚锡的房产,在异国他乡,史楚锡重新变成了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在无谓的挣扎之后,史楚锡终于认命了,在一间荒芜的游乐园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长篇影评

 1 ) 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看看电影吧

看完相当压抑,好像在布鲁诺的人生里,浓缩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所有软弱、无力反抗的时刻。强大积极的人可能希望通过分析他的成长背景、性格成因来解释这种弱者的人生,以期弱者群体能够自立自强,和普通人一样,好歹能安然存立于世,避免如此悲剧。可这种想法除了滥施同情以外并没有任何现实的作用,弱者总是会存在,这是社会的常态。甚至强者也偶尔会陷入布鲁诺式的无助境地,被物质的或精神的桎梏,透不过气。所以布鲁诺不需要同情,他活在他失败的人生里,引起更多庸庸碌碌过活的你我一点自觉和警醒,也许就是最大的意义。

 2 ) Thoughts in my mind

忘了在哪里收藏到想看列表的。喜剧?不觉得,从头看到尾107分钟的电影只觉得特别压抑。看着主人公史楚锡的生活经历联想到了自己的相似之处。自己和他有着相似的性格,有时候跟很窝囊,没有自尊,不被人尊敬。读大一的时候英语阅读课老师跟我们说起住在美国贫民窟的那些人,贫民窟的那些人不太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很懒惰,导致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看完这部电影,我想不要随意去评判一个人懒惰与否。因为这些品质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联。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一个原生家庭所能带给他的只有这些,不能用自己相对好点的家庭教育来要求他。1977年的电影,开头是西德中年男人史楚锡出感化院(类似监狱但更人性化)被释放,被捕的原因是自己酗酒生事。他某种程度上算是个艺术家,热爱音乐,拉风琴,弹钢琴,吹管乐器。虽然感化院的院长在他即将被释放的时候劝告他要滴酒不沾,但他出院后又立马奔向酒馆,遇到了同在酒馆坐着的女朋友,和他女朋友坐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整天无所事事的混混。(同龄中年男人)自己猜测在他改造期间他女朋友跟着这两个人同居、胡混。他点了一瓶啤酒之后,和他原来的女朋友打了个招呼,他女朋友并不敢回应他。同坐的两个男人把他骂走,他只好一个人到别的地方去坐着。两个男人也没有工作,不知道在餐桌上谈论什么,也丝毫不在意这个女人的感受,趴在他头上哭泣也丝毫不关心,女人求着他,他给了起身给了女人一巴掌。女人哭着走到史楚锡旁边,说自己不知道住哪里了,史楚锡说自己公寓,可以住他那里,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公寓,(他家也不算差,好歹有自己的公寓,单元楼,在院期间同样爱好音乐的一个邻居老头帮他打理家里),开始享受生活,弹钢琴,女人帮她打理一切,但另外两个男人却纠缠着这个女人不放,多次找到他家里滋事。丝毫不把矮个子史楚锡放在眼里,史楚锡也丝毫不反抗,任由他们砸家里的东西。砸了又走,过几天又来砸,直到他女友被殴打得脸上是伤还说算了算了不要报警。女友想着离开这里去美国生活,说再也不会从他身边逃走了,跟他说着到了美国可以发财。史楚锡没有旅费,女人背着他去卖身,凑够了钱去了美国,住活动房子里,史的工作是汽车修理,女友的工作是餐厅服务员,生活就这样继续,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一次银行职员上门催他们还房贷,女友知道要还就在当服务员的同时在偷偷兼职卖身。一段时间后,西德的那两个男人又偷偷来她工作的餐厅找她,他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多钱可以还房贷,很怀疑,就到了餐厅来找她,结果在卡车上找到了女友,女友和那两个粗鲁的男人一起,告诉他自己要和他们两个去温哥华了,离开这里,史被两个男人骂走,史毫无抵抗的意思,走开了,女友又一次彻底离开了他。回到他的活动房子里,银行职员又一次上门催钱,由于无力偿还,银行把他房子卖掉,homeless了。他没有了钱,去街上持枪抢劫了35美元,一路开着自己的维修店里的卡车走了。到最后只剩下4块钱,坐在咖啡店里用掉后,在无人看管的游乐场里缆车上用枪自杀了。

联想到自己曾经的家境和生活条件算是挺优越的。如今又是如此的寒酸。曾经想要考重点大学,然后完善自己的人格。也是种种原因让我永远错失掉。永远也不可能按原来的那个预设过下去了。所以我不能接受了好久,也终于以复读了两年为代价,不甘心也得接受了。低落了这么三四年。不止一次两次想过接下来的人生真的好烂啊,我已经没有那种强大的动力了,支撑着让我奋力前行,觉得自己没有生活,感受不到原来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美好了,感觉很没意思,不想再继续下去了,难道我真的会这样很穷吗,难道我要一直这么穷下去吗?不止一两次不想继续了,真想死了算了,但想想,连死都能做的出来,为什么不试试去闯呢,说不定会有所成就。的确,我没能去重点大学,但仅仅因为人的一生当中没有去重点大学就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就为了所谓的这个星球上给人们定义的这个东西,难道就要离开?想生命中还有和重点大学同等重要的东西值得我去追求。重点大学不是the top thing in this world,我不是不牛逼,只不过因为其他因素导致我不能将自己的努力花在考重点上。我还是很牛逼的,中考从阶段100多名通过自己努力考到32名,进了重点班,我还是很牛逼的,只不过我现在没有一件具体清晰的事情让我去付出努力,还是有很大潜力的。现在是很懒,那些强大的能量没有被我调用出来。

因为这个艺术家生活太糟糕了,也很单调,导致他女人厌倦了,离开了他,选择了相对更精彩的生活。

我也要有精彩的生活。赚钱,然后开一个自己的咖啡馆,两层或者三层,带木楼梯,设计很考究,很有艺术气息,要参照很多咖啡馆才行。这就是我的窝,平常有店员帮我打理,我可以读很多书,厌了就世界各地旅行,累了再回来休息。弹钢琴,弹吉他,写歌....这大概就是我追求的生活吧。

 3 ) 你想要一只什么样的鸡

“你的女友跟别人跑了”
  “对”
  “你身无分文了”
  “对”
  “你的房车被别人拖走了”
  “对”
  “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
  
  “干杯!”
  “干杯。”
  
  IAN死的那天晚上就是看的这部电影,不知道他看完没看完,也许他死的时候他家的电视机里还放着这个叫《Stroszek》的电影。
  雪后苍凉的街道,没有表情但是却听着音乐的人群,为了50马克就可以让别人操的鸡,尖头的漆皮鞋,美国梦,一点也听不出阴郁的旋律。
  史楚锡是个神经病,这样人就该死,IAN也是。
  
  “你想要只什么样的鸡?”
  “会跳舞的么?”
  “会弹钢琴的么?”
 

 4 ) 我要爱你们,我的朋友们

从监狱出来的疯子,被抽了纳粹的鞭子,跪在自己的钢琴上,音色虽不好,却有一处可落脚弹唱.这顽固的疯子,不过从一处地狱去到另一处地狱,即使万分努力也落得离散无助,四处皆在碰壁,最后一死了之——跳舞的音乐鸡,二十五美分一次的表演,反复吟唱,所有的动物尽数欢叫,为走投无路者之自杀献上最后的挽歌。

一个妓女始终是作为妓女活着,一个贫穷的艺术家在困难里不至于低头,起码在表演时能有让其骄傲之处;在牢狱中不至于低头,起码知道还有一天可以出去;在受凌辱的时候不至于低头,起码知道世界天大地大,柏林待不下去,还有佛罗里达、亚美利加。

岂料世界的每一处都是鞭子,都是不容人自由存活的牢狱——你们那么努力的尝试,房子、电视、汽车……这些光鲜的表象哪样属于过你,最后还不是在漂亮的拍卖会中被银行统统收去。那台古怪的来自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文中的机械——嗐,我读过的,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机械——不过无论是来自何处吧,那生命能量是真的。死物是没有能量的,我们的生命中也都是死物的:但是布鲁诺的能量,很强,比爱娃要强,所以爱娃不似她描述他所说的那么Sauer,她竟和几个司机私奔去了加拿大。妓女始终是作为妓女——去美国的旅费,是来自男人的床;付贷款的钞票,又是来自男人的床。这么一个轻松的活计,让爱娃体会不到生活的绝望:实在走投无路时,不过张开腿。但是布鲁诺却不行,这位疯子艺术家,他一点英语不会,顽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能凭意象去判断周遭发生的一切。美国梦是个彻底的囚笼,好似那只被没收的学舌鸟,变了他们自己一样:爱娃改变了所以融入了。只会德语、不明就里的老哥俩,却拿了枪去抢银行,那架势完完全全是要去捍卫正义,不带半点迟疑。结果却是仓惶:死的序幕,生的告别。最后的三块钱递出去,以及一次献给陌生人的临终忏悔——这不算什么,如那位临时神父所说。确实,生活的绝望和麻木是唯一的真实,认识不到这点,倒不如就离开这世界,因为这里已经没有再能走下去的道路了:艺术家为何自杀,因为他对这世界再无挂念。

最后让动物们为自己献上一首合奏曲。打开彩灯,拉下缆车的启动阀。就这样来回数趟,汽车的引擎燃烧着,一声枪响,艺术家的孤独生命终结在异国他乡。

这不是你的世界。

我要爱你们,我的朋友们。看看,这世界还有音乐和舞蹈,鸭子打鼓,母鸡弹唱,兔子拉响了汽笛,多么美好!

--------------------------------------------------------------

以上抒情怀部分结束,技术层面上讲:宛如《陆上行舟》或者《巴黎德克萨斯》,剪辑无懈可击;配乐中温馨希望配合画面颇具感染力,但展现荒诞时很是悲凉,尤其是动物表演那段,所在非人间的气氛渲染到了一种或可谓之“极上等抽象”的境界,小人物大悲剧的结束,极具力度。演员方面,小老头的神经兮兮及布鲁诺的精神压抑大约是本色,前者装疯成功,后者是真疯子:一切都很好,最糟的却是唯一那段颇长的剖白“德国所受的是实在的痛苦,而这边是精神上的”——这段是片子唯一的败笔。或许赫尔佐格打算做提升,我却看到了一个下降:这里过分突兀了些,对理解形象无帮助,反而显得教条化。但又不能省掉,因为此处是爱娃离去的又一宗伏笔。
片中史楚锡在后院中表演艺人歌剧的那段,是演示抽离的经典场景:虽然结构上不如《三分钱歌剧》,但是极纯粹,也利落。此段对爱好德片的观影人而言,绝对不容错过。
我也不是这么个疯子,非史楚锡们不会轻易赴死。生活确实比他热闹,但生活本身没他纯粹。

 5 ) 被抽走梦想的生活

        沃纳•赫尔佐格是一个充满“反社会”气质的导演,而且表现的经常轰轰烈烈,比如把一艘船拖过大山。相较而言,他与看上去呆滞木讷的演员布鲁诺•斯列斯坦合作的影片倒是显得平静许多,但是却反讽意味更浓,余味更耐人寻味。如《加斯•荷伯之迷》(本片还有个更惹人注目的译名《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中,封闭的加斯•荷伯走入人类社会的命运反倒让人心酸,看看多么“反社会”。而《史楚锡流浪记》的主人公显得更加正常,这就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从德国到美国,德国的现实早已残酷无比,却也未能圆了他的美国梦,这个充满喜感的故事却让人五味杂陈,黑色幽默之后留下黑色的余思。

        片中主人公布鲁诺,开场就从监狱出来,常常酗酒惹事的他属于典型的无产阶级一员,这次出狱的他看上去真要洗心革面,拉着手风琴,滑稽的演奏,想要打造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实的世界充满残酷,这个弱小老实的男人,却不断受到同一阶层的流氓的骚扰和侮辱。不过,他也有所收获,平时也不会看上他的妓女伊娃因为受到凌辱和胁迫,出于一种避难和寻求安宁的本能,来到了布鲁诺身边,而这一被世俗看来很不登对的风骚妓女配木讷失败者的组合,让他们面临的骚扰更加严重。布鲁诺在德国的生活看上去困苦不堪,一个底层中的底层的角色,让人感到同情,一次次肉体上扎扎实实的殴打,让这个小个子男人似乎永无安宁之日,然而,他却表现出了坚韧和勇敢,以及面对生活的勇气,把目光对准了美国。布鲁诺和伊娃来到了美国,他们为美国梦奔波,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是个活动式的简易房,却给了他们家的感觉。然而,现实再一次给了布鲁诺重击,在这里,没有拳打脚踢,却有人情冷漠,生活渐渐困顿的他无力支付贷款买下的房子,而伊娃卖身攒钱的行为让他感到情绪复杂,更渐渐的与爱人形同陌路,只能任伊娃随一班卡车司机而去,而他只能默默独自乘着缆车,在与生活的现实脱离的半空结束自己的生命。

        布鲁诺从表情到口音都带着滑稽的味道,他生活顺遂开心时,这份滑稽令人感到愉快,如一个孩子一般。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打造一份新的生活,却发现要不断面对外力的干扰,在德国有流氓,在美国有银行。当布鲁诺在美国不顺时,与伊娃的一段对话可谓道出了赫尔佐格在本片试图表现的“反社会”主题,在伊娃眼中,布鲁诺已不必面对拳打脚踢,而在布鲁诺眼中,这里无形的精神的凌辱与肉体的伤痛没有本质的不同,“人们的不屑弥漫在空中,清晰可见,这比以前更残酷”。这正是布鲁诺的悲剧,他从这个社会的底层走向那个社会的底层,从这个国家的弱势延续那个国家的弱势,从面对流氓粗暴的直来直去的拳打脚踢,到面对态度和善却实则冷酷的银行特派员的不断上门催缴,从布鲁诺渴望安定生活的角度看,都是一种骚扰,而后者在商业逻辑合理性的背景下显得更为令人无奈。离开了故土,布鲁诺就缺少了一份精神归依,而伊娃的离开更让他无所依靠,重新在醉酒中于生活原地徘徊。片中有个经典镜头,布鲁诺的房子最终被拍卖,拍卖后这个活动房子被车拖走,有个从屏幕抽走的效果,而留下一片空地和布鲁诺。这就如布鲁诺生活的梦想和最后的尊严,被彻底抽走,而抽离了这些,他的生活空心化,他不再有梦,因为已无梦可梦,家乡的梦是黑暗的,美国梦是破碎的。他甚至选择的自杀方式都那么特别,在缆车中离开,似乎都不愿倒在那片令他伤心的大地上,当然,这样的自杀方式需要先买张缆车的乘票。

        赫尔佐格再次显得激进的批判社会的合理与激动人心的奋斗感召,其对美国银行人员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他们蛊惑人们贷款消费时宛若天使,催促人们还账时又于举止得体间咄咄逼人,将布鲁诺家中的东西,直到房子拿去,留下的倒更像一个“不根据自己收入水平不合理消费”的失败样本供人耻笑,接着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实际上,演员布鲁诺•斯列斯坦本人的经历就有些《加斯•荷伯之迷》和《史楚锡流浪记》结合的意思,在底层游荡,直到遇上赫尔佐格发掘,算是意外的走了下运。不过,片中的布鲁诺可没有这么幸运,而现实生活的我们从赫尔佐格的影片中总能找到一些现实的影子和感受,自己似乎获得没布鲁诺这般惨,却发现生活中那些困顿、失落与迷失都在布鲁诺的经历中时有闪现,这也正是赫尔佐格的魅力,他显得极端,却又归于人类社会运转的本质和规律之中,给观众猛的一击,然后慢慢回味,慢慢沉思。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2cfbd4541415af4fd009062e.html

 6 ) “事情就是这样,循环转圈儿。”

“这是我最后的三美元。”

“谢谢您,欢迎再次光临。”

……

只要25美分,就可以看到跳舞鸡、钢琴鸡、敲鼓鸭和消防兔,随便哪一个都能让人笑上几分钟。多划算的生意啊,消费,取乐,喜新厌旧,好在永远都有新的选择,永远不缺“下一个”。

……

布鲁诺·史楚锡长得像猩猩,是那种很小型的黑猩猩。眼球乌溜溜的,嘴巴前凸,下颌皮肤松弛、叠成好几层;鬓角留得很长,又杂乱,让人联想到动物的毛发。衣服永远不平整,打扮也滑稽,身上算不得肮脏,但就一副理所当然会被当作流浪汉的样子,甚至是从小失智、后天受过刺激的那种。

爱娃是典型的劳动妇女,无论是身材还是技能,都很难想象是女主角的配置——所以她当然也就不是什么女主角,除了在德国酒馆里的第一次出场。那时她裹着裘皮大衣,焦糖色的波浪卷发盖住小半张脸,只看得清一双眼睛和轮廓精致的鼻尖,是被皮条客欺凌、被史楚锡捡回家照顾的街妓。她是温柔的无助的纯真的(看她教小八哥儿唱歌时的眼神),是电影艺术中最常见的女性形象;但到了美国之后,角色的另一面展现出来——她依然温柔依然谅解,但也精明能干,英语娴熟以至于能够游刃有余地对付生活。她是史楚锡唯一的翻译;她在餐厅打工,与客人们任意调情;她解决贷款的问题;她需要自己的房间了。

后来,像成年人抛弃自己的小孩一样,爱娃甩掉了追上车来的史楚锡。她是与美国的卡车司机们一同离开的,去往“会很好玩”的温哥华。

……

史楚锡的演员,是整部影片成功的关键,其人自幼丧家、精神不稳定,辗转教养院与看护所,后来自学乐器,成为流浪艺人——片中角色几乎完全是按照他本身设定的。

片中史楚锡一出场就展现出令人反感的异常性:一个犯人,还是个笨蛋;长得不仅丑,而且显露出返祖现象。他反应迟钝,耽于酗酒,思维与常人不同、因而难以达成有效率的交流。生活在底层,似乎也没什么关系的样子

回到家中,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探望“老朋友”——一架直立钢琴,一架三角钢琴,几只铃铛,甚至还有占据一整面墙的排钟。他问,如果布鲁诺有一天不在了,这些家伙们又该去哪里呢?

去水果摊,他称了一公斤葡萄,“还有一公斤给爱娃的柑橘”。

上街头表演,拖着一只大箱子,在灰蒙蒙的冬日里停下来。他抽出箱子里的乐器,背上手风琴。他说,女士们先生们,布鲁诺要用他的钟琴(glockenspiel)为你们表演点儿东西,因为布鲁诺现在有爱娃了。

人生之艰难就在于,其本身是没有奖品的。你得自己瞎编一个。

爱娃是他的奖品。

……

史楚锡开枪自杀时,坐在缆车上,而缆车实际上已经环绕过一整圈了——上山、下山,爬坡、降落,他抱着猎枪安安稳稳坐在上面,还是那副面无表情时就微微带笑的样子。

对此,早在出狱时他便有所预言——

“那么他将被清除出去……”

“先是送看护所,最后就进监狱啦。”

“他将被清除出去……严严实实地关进精神病院里。”

“被清除出去。”

“事情就是这样,循环转圈儿。”

“对天发誓,希望死去。”

 短评

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有一股未开化的生猛:没有什么巧妙撰写的戏剧冲突,但处处都是触目惊心。两个场景后劲很大,一个是Eva为了筹路费出去卖,对不停讲价的猥琐男说做吗50块,脸上满满是对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期待和欣喜;一个是邻居老大爷端着枪去银行“讨回公道”,拿到钱转头就去小超市买食杂,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扣押时愤怒又无力地控告着,你们也是一伙的,你们全是一伙的。兔子以为自己真的在开车,鸡以为自己真的在跳舞,鸭子以为自己真的在打鼓,我们以为自己真的在为梦想的生活而奔波。

6分钟前
  • 顺德陈村粉
  • 力荐

Herzog之三。渐入佳境。精神折磨比肉体折磨更让人难受。

10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一听音乐就跳舞的鸡,一看灯光就按警铃的兔子,始终逃脱不了一种命运的束缚。史楚锡想摆脱自己的命运,但却又重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埃娃不希望再做妓女,但情势所逼,又重操旧业。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进行着一种循环呢?

1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大家都用原名出演。电影特地为Bruno而写。一开始觉得满眼都是Kaspar…然后突然明白,Bruno一直都在演他本人。后半段黑色幽默绽放。Bruno爱弹琴,Herzog就写给他。Scheitz真棒。跳舞鸡弹琴鸡大概是所有人的焦虑人生。(拍卖单口是怎么回事 2018.4.1 天山

16分钟前
  • 力荐

兜圈子的车,跳舞的鸡。西西弗斯式的缆车,最后一张游乐园入场券。

20分钟前
  • SupErModiFied
  • 推荐

他没能成功融入他国的生活,那里的物质环境更加丰盛,仿佛也更加和平而无人欺负,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比以往受到了更加强烈的摧残,因为他毫无办法,诸事艰难。导演以不凡的果断与理性逼真记述人物精神和物质上的煎熬的悲惨境遇,不避讳地展现他显而易见的生活与性格上的缺点而没有将其圆润成一个令人讨喜的仿佛完美受害者的角色,并以饱含同情的姿态描述他在另一种环境中生存而缺乏所需技能与毅力时的无助困境。影片具有超强的激发人同理心的力量,但需要超脱角色本身的思考才能领受故事的现实意义以及电影的魅力。

24分钟前
  • 漫长的告别2018
  • 力荐

音乐好 普通人在唯利是图的社会难以找到位置 悲剧 循环象征 悲观主义 环境与人性的主题 剥削 人的无能 环境制约的强大 一听音乐就跳舞的鸡

28分钟前
  • 南团
  • 推荐

喜欢德国部分,还有结尾的跳舞🐓。美国梦部分,在荷索自述里就是没有钱,机动、即兴的拍法,看得出来那种游击队作战的散漫模式。德国部分的布鲁诺独奏,老头儿的月光奏鸣曲,还有抓握医生手指的早产儿(几个小娃娃看着都像迷你版的小老头儿,或者金斯基),太触动了。

3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我的角色没有影子,他们都来自黑暗世界,这样的人物自然没有影子,光使他们疼痛。他们默默地在那里,然后消失。”——赫尔佐格

33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7.6/8.1 这电影的名字是导演一个同学的名字。导演当年写作文,让同学史楚锡代写,作为报答,他通过电影,让同学不朽。

34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赫尔佐格剧情长片里少见的现实主义题材,就连背景音乐也罕见地用上了流行音乐。这一次导演彻底展示了对现代性的怀疑,它彬彬有礼、让人无法拒绝,它也冰冷无情随时抛弃每一个人,个体在现代性面前和电影结尾的动物几无区别,价值经由社会判断行为也经由社会规训。

38分钟前
  • 克莱登课外教培
  • 推荐

赫尔措格回顾展+大师班看的2k修复。其实若不是赫尔措格控场好这片儿都不知道要跑到哪儿去了。埃娃·马特斯好棒。音乐很有结构作用。“美国梦的破灭”写得也很有意思。拍卖师笑死人(其实早在纪录片里看过啦哈哈)。片尾动物简直神来之笔。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9.5;看的版本少了八分钟。赫尔佐格的片子怎么也满是隐喻符号

45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死是唯一的选择。翩翩起舞,不要自以为,也许正被人利用。20110718,13:55

47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力荐

4.5 赫尔佐格展最后一部,赫老与法斯宾德混血之感,比起不正常与疯狂,聚焦的更是边缘的底层,沃伊采克里一句“每个人都是深渊”,也同样适用这部,拳打脚踢的生活是苦,彬彬有礼的逼迫更是悲惨的深渊,绝望的狂欢节,过于寂静的喧嚣;美国部分有一丝出戏,特别是拍卖一幕,是不是赫老趣味发作哈哈

4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卑命如草芥的微渺灵魂在尘世的苦苦抗争,无形的精神凌辱比肉体的拷打更能摧毁生命。

5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一个精神失常的疯子的故事,人生是如此辛酸。生活就是一脸傻相,一滩狗屎,不幸的事情就会发生在你的身上,然而不会降临在别人身上,不公平,告诉你,没有公平,你活该倒霉,谁叫你善良,叫你傻。再美的旋律也会被不怀好意的人迫害成一滩噪音。摄像美,配乐美,可再美也不能拯救你残破的生命。

52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还行

不小心瞄了一下簡介嚴重影響觀賞啊... ...

57分钟前
  • Syd
  • 力荐

伊娃问:“你也受过惩罚?”布鲁诺答:“有,但当时的凌虐是有形的,今天他们对你的伤害却是无形的,他们不会拳脚相加,而是彬彬有礼地伤害你。人们的不屑弥漫在空中,清晰可见,这比以前更残酷。”布鲁诺最后坐上的缆车椅背后面写着”is this really me?“

59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感谢EE出了D9终于让我看了完整版~小史同学看着好悲情好心疼

1小时前
  • 菠菜逛基辅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