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八月

战争片香港2002

主演:叶童,徐忻辰,林泉

导演:杜国威

 剧照

五月八月 剧照 NO.1五月八月 剧照 NO.2五月八月 剧照 NO.3五月八月 剧照 NO.4五月八月 剧照 NO.5五月八月 剧照 NO.6五月八月 剧照 NO.13五月八月 剧照 NO.14五月八月 剧照 NO.15五月八月 剧照 NO.16五月八月 剧照 NO.17五月八月 剧照 NO.18五月八月 剧照 NO.19五月八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4:28

详细剧情

  五月(徐忻辰 饰)和八月(裘立尔 饰)是一对感情十分要好的姐妹,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之中,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战争的到来在瞬间粉碎了两姐妹的家庭,父亲死了,整个家全靠坚强的母亲(叶童 饰)一人撑着。  祸不单行,八月生病高烧,母亲冒着危险来到被日军封锁的街道找药,之后不幸牺牲,侥幸逃脱的五月带着妹妹来到了教会建造的难民营之中。难民营的生活艰苦又充满了危险,终于,五月和八月盼来了亲人。跟随着舅舅,两姐妹来到了镇江并认识了同她们有着相似遭遇的男孩方毅(薛斌 饰)。很快,镇江也沦陷了,一次又一次陷入绝境的五月和八月这一次能够从险境中逃脱吗?

 长篇影评

 1 ) 打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来赚好评的烂片

一句话:退去南京大屠杀的外壳,就是部垃圾电影

除了叶童,其他人的演技太差。
一些台词蹩脚(比如五月舅舅回家,五月询问有没有找到妈妈的时候,等等),让人觉得很小儿科
情节安排很难以让人理解,一盘散沙,尤其是最后的结尾。
至于和不和史实,有很多人评论过就不说了。
至少在我看来,这个一点都没有南京大屠杀的感觉。
真实感不是说哭戏多,人杀的多了,尸体多漂几具,炸弹再炸几下就能成的。
评论的人也是,比起实际的电影内容,更对于他的象征意义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这是影评,不要太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
看了国内上映过的所有这一题材的电影。南京大屠杀唯一推荐的就两部,《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侧重点各不一样。至少这两部任何一处的真实性都比这部作品强上几十倍

 2 ) 在五月还是八月

五月是春天到达夏天的过渡。
八月是夏天到达冬天的过渡。

五月和八月是一对姐妹。她们生活的季节满是战火。

这部片子被禁,原因是有一段字幕与历史不符。许多人认为这部片子很糟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耻辱。耻辱,对于中国妇女被日本人强奸?!
多好笑的原因。

当时日本人的恶行是无人不知的,那样的烧杀掠抢也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不那么光鲜的一点。可是谁都应该去面对历史。无论在历史中我们扮演的是罪人或是受害者。

如果没有这样一部电影来揭露这样的历史,那从此以后,谁还能记得同胞曾受到的苦难,谁还能珍惜如今的安宁呢?

五月八月。
这不是戏说。

她们的童年,被埋在厚厚的芦苇下。
战争把多少孩子的童年埋在废墟下。
不只是芦苇吧,还有尸体。
童年没有甜蜜的味道,而是火药刺激着嗅觉。

他们不能分清季节了。
五月还是八月。

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五月带着八月去洗澡。
八月问五月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八月说你听话,妈妈就回来了。
五月用水擦洗八月的脸,忽然一具男尸从远处迎着五月漂来,五月愣住了,她盯着那具裹着水草的尸体不能回过神。八月看着五月,问,姐姐你在看什么,五月撩起水拍在八月的脸上让她不能睁开眼,用手推走尸体说,没什么。

五月很冷静,害怕却不惊慌。她的童年异常坚韧。或者说五月没有童年,她直接越过童年成为了战争的承担者。

同样没有童年的还有一个男孩,男孩大五月三岁。他的画他的语言还有他的责任心是一些成年人无法触及到的。那张坚强并着仇恨的脸是谁给的,还能有谁呢。

是战争。

五月八月这部电影已经修改了它的错误。
它的角度让人看到战争,看到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错误。
只是不知道这个错误什么时候才会被承认。

五月八月。你们的季节,应该是12月。
应该看到飞雪的季节,却只看见了飞血。

五月还是八月,谁能分得清。

 3 ) 扛住整部影片演技担当的叶童和了解叶童需要知道的事

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推荐这部片子,然后说一些关于叶童的事。 这部片子的拍摄手法有点特别的,整部片子最吸引人的部分反而放在了前半部分,由叶童一手带起所有的情绪和爆发,以她的视角来引导观众进入情绪,看的过程中很清楚的就能感受到叶童演技的巨大张力和厉害之处,很多人吐槽她的国语,在我看来她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香港演员,香港演员演国语片能够用国语演,哪怕她的国语略有瑕疵,但是在她很棒的演技之下,是瑕不掩瑜。她是一个非常敬业且认真的演员,这一点我要为她点赞。 这部片子可惜的地方就是前半部分爆发的太快,而在叶童的戏份结束之后,后半部分演员的演技实在不怎么样,且剧情单调,导致后半部分很失望。 八月和五月两个小演员演的挺好,可是看完又在想,如果五月坚强一点,不去尾随妈妈,妈妈自己一个人绝对是可以安全回到家的,一想到因她,害死了妈妈,内心深处不免对她有一点稍嫌怨念的指责,可是如果没有她尾随,大概我们也不会看到片中如此伟大的母爱。大概这就是我可惜的地方之一吧,想看见妈妈在经历苦难后能够生还,想看见叶童一直演下去,就会错失最精彩的母爱之处。真的是熊掌与鱼不可得兼。 叶童在前半部分的演技和表演方式,让我想起了1993年她主演的《新孽海花传奇》,不过在相隔近10年之后,她的演技相比那时候更加沉稳,深藏不漏,我很喜欢她的《新孽海花传奇》,抛去台湾制作的粗糙及剧情的被迫删除导致的BUG,叶童在其中演技之精,在了解她之后,她堪称我最爱的演员,没有之一。 对于不了解叶童作品的人而言,很多的人都把她局限在了内地知名的反串角色—许仙,每当有人说起叶童无论演什么都是许仙的时候,我很是有些无奈,但是又有一些轻嘲,因为他们不懂叶童之好。就算在家喻户晓的《新白》里,没有仔细静下心看的人,也不会懂这部戏里叶童的演技是有多么的精湛。所有的赞美与盛名,20年来的火爆不断,在内地永远脱离不了的许仙之名,静看之下才会知道叶童演技的厉害之处。 对如今的港台来说,叶童大概已经荣升为上一辈的演员。她与周润发同走星路,见证上世纪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以《和平饭店》送周润发赴好莱坞,以精湛演技为周润发送行。她与赵雅芝同行一道,于年少初识,于而立之年共成《新白》,后又有《三花》,成四部剧,走五世情缘。 在她的时代,她是港台最耀眼的女星之一,(本来无“之一”二字,未免争议加上)。她的片酬曾坐拥港台第一名,(需要的话我可以贴出当年报纸截图),而赵雅芝紧随其后,她的演技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质疑,她的与众不同和风情万种于角色之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她曾是香港无数男人女人的爱慕者,她也曾在十六岁就许己一生。 真的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叶童的好,因为喜欢她是真的值得的。但是我也知道很多人对她有着太多的偏见。她曾说,她喜欢演绎和从前完全不同的角色,只要有机会就想要尝试。所以后来她拍摄了一些别人觉得很差的剧,但是某些角色却是她喜欢的。我们没办法决定一个演员的优劣,因为你不能代表那个人决定她想要什么。 因此我能平和看待一些大众认为她出演的评论略差的电视剧,也依旧很喜欢她。喜欢她洒脱的态度,自我的人生,喜欢她仿佛飘荡在空中的思绪和精神领域,而近十几年,她用大部分的时间环游世界各地,做她想做的事,让我很是钦佩。 她十六岁出道,她是香港最独树一帜的演员,周润发在香港红了二十年,叶童从开始到最后与他一起合作,作了全程见证。她或许称不上容颜美貌,她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时,在她的妩媚中都带有落拓的味道,她的眉目和眼神永远是英气的,在温柔与倔强之中徘徊。 内地观众谈起叶童时似乎只有一个《新白》,而谈起赵雅芝时,多加一个《上海滩》。可是啊,八九十代的当年,金像奖史上第一个拿到双影后,1次金像奖最佳女配,6次被金像奖提名的她,大概只有生在那个时代,才知道,那个年代,是真正属于她的。在成就上,哪怕是林青霞也要望其项背。 横跨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女演员,除了张曼玉大概没谁比她成就更大。而张曼玉的成就,属于她的运气,也是遇见了好多作品,堆也堆出来了。在我看来,她的演技远不如叶童。 而叶童,她太低调,根本不做任何宣传,在00年前几乎内地综艺活动都不怎么参与,而商业活动更是不理,如果在香港问道叶童如何你说她不是巨星,有人会笑你无知的。 她低调到内地大部分人只觉得她是许仙,让我非常难过。 众星云集的九十年代,那是一个让我向往的时期,因为有她——叶童。 可惜我晚生了二十年。 在此安利一个早起的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filmtv-234710-1.shtml 讨论张曼玉与叶童 叶童——成就记录 金像奖:2次影后,1次最佳女配,提名6次。 金马奖:提名1次最佳女主。

最后说一句,我确实真的是CC的粉,她是我最喜欢的演员,没有之一。

 4 ) 感动与惊怒

昨晚在央视6套看了这部片子!很感动!片中好几个镜头都很震憾心灵!看完之后对日军侵华和南京大屠杀再次惊怒!抵日情绪更强烈!

 5 ) 哪些影视作品给你留下了童年阴影?

初中的一个夏天,吃完饭大人看电视,我不想做作业也凑到旁边站着看,电影频道正在放《五月八月》,一部讲述1938年南京被日军入侵那段时期的故事,叶童饰演几个小孩的妈妈。看的时候正好播到叶童把孩子藏在阁楼上,自己出去给他们找食物和药品的片段,记忆中的剧情似乎她会失踪好好久才回来,导演并没有拍她在外面遭遇了什么,只有家里紧张不安等待的孩子,和她每次回家时一次比一次更加疲惫的脸和凌乱的头发衣衫。有一天夜里她冒险出去给生病的小孩找药,再三叮嘱孩子们不准下楼,乖乖等她回来。但孩子们太害怕母亲一去不回,于是悄悄下楼去寻找。眼看着找到了母亲,却发现前方出现了巡逻的日军,叶童一下子惊吓到极点,回头望望鬼子,又望望孩子,咬咬牙主动弄出声响,吸引鬼子后往另一个方向逃去……

孩子们本能地跟着追去。可以想见母亲很快被日军抓住,拖进了帐篷,而后面的画面太可怕了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叶童被拖进白色的帐篷,从孩子的视角看去白色帐篷里影影绰绰,只听到男人兴奋的笑声和母亲的哀哭,突然叶童奋力把头伸出了帐篷,冲着孩子大声哭叫着“快跑!快跑!”帐篷上的黑影攒动,她猛地被拉回了帐篷里,更加惨烈的哭喊声……她又奋力一挣把头伸出叫孩子们快跑!可以想象白色帐篷上一个女子的头竭嘶底里挣扎哭喊的画面吗?手脚似乎都被强力控制在帐篷里面,一副永远无法挣脱绝境……再被拖回去以后,便只有声声惨叫。镜头转到了又害怕又伤心的孩子们,他们终于抛下妈妈逃跑了回去……隔天再没见过母亲。

这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残酷的女性受到身体侵犯的场面(我是女生),并且是发生在小孩心里具有权威象征的女性角色身上。之后几天那个帐篷上的画面在心里一直阴影不散,直到今天想起还是会心跳加快几乎要流泪……

2018.4.8

 6 ) 若是青年你该看看

此星只为影片题材,如今我们的青年只知道评论这个国家有多少缺点哪些弊端,大加赞赏国外有多好,想着出国赶紧离开这个国家,那你永远都只是个“逃兵“,享受他人成果的”寄生虫“,为什么你从来没想过你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改变他的不足呢?也许你一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什么,可是还有我,还有大家,改变需要带动,作为这个国家的国民,我们也该像八月五月一样相互照顾学会生存,不是出国逃离。对于那些只知道评判这个国家有多不好的青年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我们都有责任为这个国家的兴盛而努力,只是批评改变不了什么,躲避也只是懦夫的所谓!

 短评

记得我哭了,终于把叶童从许仙身上给拽回来了。。。

3分钟前
  • 祺安
  • 推荐

叶童姐姐很好。不过最后场戏找来一堆小孩子来哭长江……有点过了吧

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这个小时候看过,最后大家唱首歌哭得稀里哗啦的

12分钟前
  • 若松先生
  • 力荐

透过两个小女孩的视角,展现战争对普通人正常生活的破坏,人如草芥,儒雅的父亲,知性的母亲,都撕成碎片。母亲的牺牲。最后小孩子们在芦苇江边,前途未卜,又不失去希望。

15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我觉得他们的名字很好听

19分钟前
  • 绿豆
  • 还行

小男孩儿很有爱

20分钟前
  • fight for you
  • 推荐

你要是五月会怎么办?

21分钟前
  • Mermaid
  • 力荐

五月和八月可爱的孩子在悲惨的时代

23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力荐

虽然没有大场面战争,但是通过一对姐妹的视角来还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也是不错的选择,叶童的出色演出令影片加分。

25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五月八月把阿宝放进了木盆里,随着河流飘走了。

29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以兒童為敘事角度頗有新意,但角色欠缺衝突和張力。一對孤鶵投奔舅父家本可大造文章,可惜許多場口均淺嚐即止,令故事顯得有氣無力。再者,南京大屠殺於十二月發生,連修女也得喊一句:「聖誕快樂」,但環境以至衣著俱沒有冬天的影子,著實是一大紕漏。結尾愰若舞台劇般的喊叫尤其突兀。

32分钟前
  • 痞子蔡
  • 还行

愿中国永远不要沦落在别人的铁蹄之下

33分钟前
  • 身骑白马走三关
  • 力荐

小时候看哭得我肠子都直了!!原来导演是我很喜欢的香港编剧杜国威啊!!

34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为什么中国电影里的小孩子都那么不懂事?找的这些小孩的演技真做作!

39分钟前
  • Amy
  • 还行

挺喜欢叶童的,至少她的演技很赞。片子也不错

43分钟前
  • 一米二米三
  • 推荐

44分钟前
  • 左右兩瞞ing
  • 力荐

两个可怜的孩子

48分钟前
  • 托腮
  • 还行

2002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我们去八马路电影院看电影,看的就是这个片,那时候给我们这么小的孩子看这样的片,简直要吓死了,记得我们好多人都吓哭了。。现在想想,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真的没必要给太小的孩子看冲击力太强的画面,很容易给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53分钟前
  • Knight
  • 推荐

叶童怎么就会不显老的。

56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再次觉得我国电影应该分级…这部电影小学时学校组织看的虽然是爱国主义题材,可是内容真的太残暴血腥童年阴影,很长一段时间不敢独自回家

5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