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好友

恐怖片美国2014

主演:雪莱·亨尼格,芮妮·奥斯黛德,雅各布·威索基,威廉·佩尔茨,科特妮·哈芙森,海瑟·索思曼,莫西斯·斯托姆,卡尔·巴恩斯,马修·波尔,米基·瑞凡,克里斯塔·哈索克

导演:列万·加布里亚德兹

 剧照

解除好友 剧照 NO.1解除好友 剧照 NO.2解除好友 剧照 NO.3解除好友 剧照 NO.4解除好友 剧照 NO.5解除好友 剧照 NO.6解除好友 剧照 NO.13解除好友 剧照 NO.14解除好友 剧照 NO.15解除好友 剧照 NO.16解除好友 剧照 NO.17解除好友 剧照 NO.18解除好友 剧照 NO.19解除好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3

详细剧情

  2013年,某所高中名叫劳拉·巴恩斯(Heather Sossaman 饰)的女孩自杀,一度引起轰动。劳拉自杀一年后的某个夜晚,她的同学布莱尔·莉莉(雪莱·亨尼格 Shelley Hennig 饰)正与男朋友米奇•卢塞尔(Moses Storm 饰)在网络上调情,这时朋 友圈的亚当·休厄尔(Will Peltz 饰)、肯(Jacob Wysocki 饰)、洁丝(Renee Olstead 饰)等人加入进来,少男少女嬉笑调侃,好不热闹。可是一同加入讨论的还有一个没有头像的神秘用户,他无法被踢出和挂断,更令几人震惊的是对方居然以劳拉的身份和他们说话。起初布莱尔等人认为这是某个黑客的恶作剧,谁知之前曾诅咒过劳拉的另一位辣妹瓦尔(Courtney Halverson 饰)暴走继而惨遭意外。  在鬼魂的逼迫下,布莱尔等人不为人知的黑色秘密浮出水面,而他们也不可挽回地走向死亡深渊……

 长篇影评

 1 ) 路边的电脑不要采!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某天你在街上捡到一个Macbook,拿回家后胡乱试密码竟然猜对了,随后进入桌面,有一定电脑知识的你知道这是MAC2018的全新款,但是在把玩的过程中却发现电脑非常卡顿,随后你视频远程请教懂电脑的朋友朋友,朋友告诉你之所以卡顿可能是因为内存不足,你打开电脑详情看了看,发现1TB容量的电脑还剩余14MB可用,但是在桌面和硬盘中又看不到占用内存的东西。

这件事激发了朋友和你的好奇心,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一些软件和终端,你们找到了被隐藏的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中,有一个叫“The River”的程序,和一个装满了视频的叫“奉献”的子文件夹。

朋友这时已经和你通上视频,并获得你桌面的图像,商量之下,你们决定先打开River,打开后发现进入一个古老的聊天室,有一个叫卡戎1的人给你发来私信,问上一次的奉献怎么样了。

这句话让你们想起了那个叫奉献的文件夹,赶忙回去打开。

这些竟然是绑架、虐待、非法入侵的犯罪实录......

每一个视频都有一个人名,镜头或监视器或第一人称,影像内容极其冷漠、纪实、反人类,几乎每一个完全超越了普通人能够接受的黑暗极限。

害怕、瑟瑟发抖两个词语根本不足以形容你万分之一的恐惧,那是一种像把一坨千年冰块放进水里放任它溶化的透心凉感。

这时朋友声音发颤的告诉你,你好像捡到了不得了的东西,这个River就是传说中的暗网,里面的人全是反人类又精通黑客技术的暴徒。

这时,你朋友那边的视频画面突然变得模糊嘈杂。

而你这边的灯突然全部黑掉。

卧室只剩下你捡到的那台散发诡异白光的电脑。

还没等你反应过来。

电脑突然开始播放你在网上的全部信息,你的照片,你的生日,你的住址,你所在乎的所有人,你父母家里电脑手机的摄像头被打开,你女朋友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像头被打开,你能清楚的听到他们在说话。

他们的所有信息也一瞬间被展示在你面前。

随后,画面全部消失。

灯被打开。

你朋友的视频画面中,只剩下一个空椅子。

从你自己的视频画面中,你看到了。

你的卧室门正在被,

缓缓打开……

现在我们回到这部电影。

这部《解除好友2:暗网》有多么令人不舒服呢——大概就是把我上面说的场景,细节丰富十倍、剧情丰富十倍、真实度丰富十倍后这样。

电影延续了第一部的伪纪录片“电脑桌面电影”模式,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猎奇且真实的新类型,而在这种新类型明明可以做得粗糙一点魔幻一点靠概念取胜的情况下,导演仿佛是铁了心要好好吓一吓观众,竟然把细节和剧情做得极其细腻。

有多细腻?

大家都知道,恐怖电影的一个通病就是被害人主角们往往都有一些智商问题,会做一些普通人根本不会去做的事,而在这部电影里的所有被害人主角,除了男主有些冒进的“勇气”之外,其余的都是妥妥智商正常、做事清晰、甚至可能比现实中大部分人处理危机情况都要优秀的绝对正常人。

举个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在发现暗网视频文件夹并逐个审核视频的时候,并没有像一些靠假血博眼球的恐怖片那样,将那些“奉献”的血腥视频逐个看完,而是基本就看了一个开头,便像每一个无法承受阴暗的普通人一样不敢继续看下去,而随后便有人开始录音收集证据,有人开始准备报警——这些非常写实的剧情以及角色们的做出的正常反应、真实处理方式都算了,让这部电影升华的最关键还是演员的形象和表演都处于水平线以上。

这所有的加成令这部电影从一开头就将你牢牢拉进剧情,跟随人物的心绪一起起伏。

而在剧情方面,无论是故事推进的节奏、反转、逻辑,还是恰到好处的音效,真实还原的IOS系统界面,都是令人非常惊喜的高质量,在外网评分这么低可能大部分原因是这电影真的让处于那种网络环境的外国人们害怕了吧。

因此,我希望恐怖惊悚悬疑片爱好者们,千万别错过了这部电影,这是这几年小成本电影中不可不看的佳作。

而普通电影爱好者们,我劝你们善良别淌这摊浑水——老实说,如果你没有经常看这类电影,突然看一部这样的,带给你的,可能会是一场基于现实,比神神怪怪更令你后怕无穷的恐怖梦魇……

-完-

PS:如果你真的要看劝你千万别像我这样选择深夜十二点半去看……吓得我只有靠写这篇文章写到太阳出来才敢睡觉……

不过这片子并不是宣传暴力的R级片,重点还是在于惊悚的剧情,非常硬核!

首发于暴走看啥片儿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胡岚仙人

 2 ) 我居然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脑桌面

暗网拓宽了桌面电影惊悚深度,也让它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此后一百多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永远企图打破现实和光影的界限。

就像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

采用大众拍摄工具DV,镜头开始摇晃,环境音不加处理,电影头回变得如此粗糙,却又异常写实。

后来,有人管这叫伪纪录片

©[女巫布莱尔],伪纪录片鼻祖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互联网汹涌,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人们开始既活在现实中,又活在网络里

人类花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虚拟开始僭越现实,抢先电影一步,网络模糊了现实与虚幻。

所以,近两年,出现一类网络展现真实的电影。

就像2018年的[解除好友2]

故事全在网络上,画面是一镜到底的电脑桌面,环视当下,莫不是生活日常。

©[解除好友2],一镜到底的电脑桌面,几乎没有剪辑痕迹

再后来,又有人把这,称之为桌面电影

桌面电影,名字即释义,泛指故事冲突和镜头全集中在网络和电脑桌面的电影

它因网络高速发展而生,时代性强烈,倘若往前再早个十几年,则会是别出心裁的科幻片。

其首次亮相,也十分网络。

2009年,国外出现一个寻宝网站,有人在英国某地埋了9000英镑,为赠有缘人,在首页留下九条线索。

©网站截图,名为“‘Al1’s Nine Grand Quest”

发布一年后,有个叫亚当·布彻的网友声称破解谜题,拿到奖金。

随后,他把破解过程拍成十分钟的短片[互联网故事],传到网上,点击量飙升。

虽然后来经人查出,网站主人就是布彻自己,但木已成舟,他赚了不少流量。

而这十分钟的短视频,就是一切的开始。

©[互联网故事],布彻将破解过程拍成故事,全程围绕他卧室的电脑、地图和桌面上的寻宝网站讲述

因桌面电影特殊性,十分考验编剧的架构能力,互联网人士的技术支持

故最开始,它只是一种新兴手法,没有人敢在长片中全程尝试,只是在短片或电影里某个段落偶尔客串。

像是2012年的多段式恐怖片[致命录像带],其中一段故事,便是从年轻男女在skype上的视频聊天展开。

©[致命录像带],视频两端男女主角的对话和女主在摄像头前遇到的灵异事件,构成这段故事

终于,2013年,出了部[巢穴]

故事全程发生在网络摄像头下和桌面,算是真正的桌面电影。

为完成社会学课题,女主伊丽莎白借助网聊软件“The den”结识全球网友,却看到世界角落的罪恶。

©[巢穴],全片故事一直发生在电脑屏幕前的视频互动下

有了长片,桌面电影一路高歌,数量增多,其逐渐从手法蜕变成类型电影。

技术模式已然成熟,桌面电影正式被命名,是在2015年。

得益于一个叫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俄罗斯导演。

桌面电影刚兴起时,他便热情十足,预感这将会在未来改变电影,而2014年第一部[解除好友],他正是制作人。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除此之外,他还参与制作了口碑爆表的桌面电影[网络迷踪],其自导的[网诱惊魂],在柏林电影节上也获了奖。

至于[解除好友2],幕后依然有他的影子

1954年,希区柯克拍摄[后窗]

全片大部分镜头聚焦于杰弗瑞的窗口,那里,观众看到对面楼人的生活百态,偷窥欲从未如此满足。

©[后窗]

不客气的说,每个人都有偷窥欲。

看电影实际也是一次偷窥,银幕上,观众窥见了他人人生,而[后窗]则将欲望放大到极值。

若干年后,电影还是电影,那个后窗窗口,成了电脑桌面。

网络时代,个人上网终端成为私人生活最后保留地,每个人都在其上裸泳,人性百态被无限放大。

如果我看到你的屏幕,我就能看到你的灵魂”,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曾如是说。

所以,桌面电影放大了当下新一轮的偷窥欲。

像是2014年的[弹窗惊魂]

桌面上全是电脑摄像头,手机镜头,监视器下的实时画面,透过男主电脑,观众看到被绑架女孩生活的点滴。

©[弹窗惊魂]

而在[网络迷踪]里,则更为高级。

大卫女儿被绑架,通过打开女儿笔记本电脑中的社交网站,抽丝剥茧,不止找到线索,还看到女儿在自己面前隐藏的另一面,拉近了代沟。

©[网络迷踪],目前桌面电影类型片中评分最高

同样的还有[解除好友2]。

马蒂亚斯意外捡到陌生人电脑,本意自用,却被硬盘的隐藏文件激发起好奇心,结果窥见了暗网的黑暗秘密。

©[解除好友2],暗网进入界面

当然,马提亚斯必然是玩不过“暗网护盾”那些黑客。

他偷窥暗网,同样,暗网也在窥视他

窗口切换之间,社交信息往来,银幕里外,桌面电影又完成了一次偷窥欲的狂欢。

桌面电影八成都是惊悚片

因为,其显然是小成本电影,恐怖惊悚类型无疑能让回报周期最快化,而且,还能打破长时间紧盯桌面的沉闷。

更重要是,还有暗网

和桌面电影一样,也是近两年兴起的名词,其真实存在于网络数据库,却又无法被普通搜索引擎索引,数据量更是普通网络的几个量级。

©表层网络和暗网比对图

暗网浏览时,IP地址飘忽不定,无法追踪,更不能做到监管。

因而,现实中的暗网和[解除好友2]中别无二致,属于法外之地,罪恶的天堂。

©[解除好友2]中,硬盘里的文件揭示了暗网人口拐卖和虐杀的一面

去年,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失踪,至今杳无音讯,据传,系暗网所为。

©章莹颖

此外,电影中还提到了一嘴“丝绸之路”,其在现实的暗网中也是真实存在。

©[接触好友2]中提及了“丝绸之路”

简单而言,这是暗网中的暗黑版“淘宝”,作为暗网中最大的电商,上面卖的基本上是毒品、枪支、性奴和人命

好在,创始人乌布利希在去年被判了无期。

©乌布利希和他的“丝绸之路”

现实里几个零星的暗网故事十分骇人,但大众了解的内幕还是少之甚少,无疑给了暗网一层都市传说的气质,完美契合桌面电影需要。

因此,桌面电影不但多为惊悚,且时刻潜藏着暗网的影子。

[接触好友2]是明说,而[巢穴]里,看客花钱观看虐杀直播,莫不是传说中暗网的所作所为。

©[巢穴],里面也有个背后的犯罪团伙,虽未说明,却和暗网一样不寒而栗

而2011年[梅根失踪]里绑架虐杀梅根的男网友乔什,暗网背景不喻而明。

©[梅根失踪]中,梅根被绑走

暗网拓宽了桌面电影惊悚深度,也让它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

纵使类型单一,画幅局限,丝毫不影响桌面电影崛起的力量。

低成本,快节奏,强刺激,其像一只猛兽,朝着传统电影,张牙舞爪。

科技、视听语言发展,电影无时无刻不在被解构整合,日新月异。

而当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到平日里腻烦不过的桌面,竟能如此精彩激烈。

方知,电影百年,从未老态龙钟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3 ) 如果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世界,还是就此止步吧!

前段时间中国留美学生章莹颖遭绑架一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美国警方在调查时发现绑匪勃兰特 克里斯滕森在绑架之前曾在“暗网”浏览网站“绑架101”中关于完美绑架幻想,绑架入门等类容的帖子。自此,“暗网”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我最喜欢的美剧《纸牌屋》第二季开头,男主副总统弗朗西斯谋杀那个女记者之后,记者男友卢卡斯试图在“深网”中找寻弗朗西斯一切丑陋肮脏的信息从而达到扳倒男主的目的,这里的“深网”就是“暗网”。看完这部《解除好友2:暗网》之后,细细想来,在这个大数据或者说被信息裹挟的时代,互联网背后隐藏的黑暗更加血腥而真实。扪心自问,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每天宣扬着爱与和谐,但是否真正去正视过这个世界背后的黑暗,是否真正想象过光明边缘更深处的景象。

电影主要讲述了男主马蒂亚斯在咖啡馆捡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内心的贪婪让马蒂亚斯将电脑带回了家,鬼使神差之下,通过电脑保存的用户名和密码,男主登上了电脑的个人主页,殊不知这刚好是一切罪恶的开始。

海报

然后电影交代了马蒂亚斯的女友是一名聋哑人,为了和女友阿玛雅顺利的交流,马蒂亚斯还去报了手语培训班,可谓煞费苦心。然而两人的关系还是每况愈下。因为这一天是男主和好友沙伦娜,达蒙,娜丽等人约好的“游戏之夜”,马蒂亚斯和好友们进行了联机视频,这时电脑发来了一条消息,告知男主汇给了他一笔钱,男主不知所以,却被告知下载软件(暗网),男主下载后发现里面有一个装有几千部短视频的文件夹,点开发现全是一些用户私人视频,或者虐杀妇女,儿童,绑架,人质交易的视频,男主吓坏了,这时电脑主人的好友发来消息让男主归还电脑,男主不承认,笔记本电脑上却出现了一个男人潜入阿玛雅家中的画面,阿玛雅正在洗澡,男人用阿玛雅的电脑让马蒂亚斯归还电脑,男主却在电脑中发现了前段时间被绑架的一名少女的消息,以此威胁男人不准对伤害阿玛雅,男人还是坚持让男主归还电脑并承诺释放绑架少女,还警告男主不得告诉朋友和报警,男人让男主劝阿玛雅来找男主,归还电脑之后就不会伤害阿玛雅。由于桌面共享,男主的好友们发现了不对劲,终于在阿玛雅走进地铁站,信号被屏蔽,男人无法监控笔记本电脑时,男主对朋友们说出了真相,但被暗网的人所察觉,先后将好友1推下天台制造自杀假象,好友2推进地铁轨道撞上呼啸的地铁,好友3被警察当做恐怖分子击毙,好友4被吊死在家中,电脑上却还放着伪造的遗书,制造自杀假象,好友2病危的母亲的诊治器械被远程控制停止运转,好友5被绑架。几近崩溃的男主想起了女友阿玛雅,开着自行车去接,暗网的人却操控笔记本电脑给阿玛雅发送错误地址,将阿玛雅引到了绑架女人的工厂之中,绝望的男主准备报警,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却发起了投票:马蒂亚斯是否应该活着,80%几的人认为不应该,紧接着男主边在大街上被呼啸而过的货车送上西天。电影的结尾确实原来这是一场直播,专门为富人们在暗网上服务,直播名字叫“杀人游戏”。

杀人游戏现场直播

其实从电影开头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个圈套,比如男主登录电脑密码试了多次未果最终却只是下面显示的问号,所有个人主页的账号密码都是自动登录等等,在这场杀人游戏中,男主因为贪婪丧失了生命,害死了好友和女友。因贪婪而起,以死亡终结。

这是一部典型的镜头电影,故事全在网络上,画面是一镜到底的电脑桌面,环视当下,莫不是生活日常。最喜欢的片段是好友3抱怨政府的言论被暗网的人记录并发给警察局,通过笔记本电脑拨打911,而后在警察上门调查时,暗网的人又控制了好友3家中的音响发出枪响,导致警察认为其是恐怖分子将其击毙。情节之巧妙令人惊叹。

好友3被击毙

关于电影我们不知道的事:

1.电影是完全秘密拍摄的,就为了2018年上映。

2.导演通过真实的暗网上传了电影的预告。

3.原始片名为《解除友好:游戏夜》。

人性的贪婪终将酿成大祸,我们都不喜欢这个世界的黑暗,却不得不承认黑暗也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惊心动魄,屏幕的背后是深不见底的人性暗河;极度恐慌,键盘的那面是毛骨悚然的黑暗传说;难以置信,说出名字的瞬间,双脚已经踏上地狱之城的游轮;无人知晓,输入密码的那一刻,生命已然送上恶魔的餐桌。

如果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还是就此止步吧!

2018 11 8

《解除好友2:暗网》

 4 ) 《解除好友2:暗网》与其他同类悬疑片比有哪些亮点?

正如重塑了古典艺术的文艺复兴和开创现代艺术的印象主义、达达主义等运动一样,人类的科技史上同样存在着几场颠覆了整个人类发展进程的变革运动——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

或许我们无法轻易地为三次工业革按重要程度排序,但身为亲身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互联网革命的见证者,互联网无疑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掀起最大回响的科技发明。

▲喂,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不是为了让你流连于召唤师峡谷。

“网络改变生活。”这句已流传了多年的话,相信当下不会有一个人能够对它产生质疑。无论互联网带来的影像是利是弊,抑或是介于两者之间,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已经或明显、或潜移默化地将它的影响范围延绵至了它的触角所能及的每一个角落。

▲互联网正在链接一切

电影,当然也不例外。

从数据储存、上传、下载,到后期剪辑、制作,互联网技术早已贯穿了电影制作的绝大多数流程。而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电影进一步发展,二者之间已经呈现出愈来愈不可分的迹象,这种“交媾”延伸至拍摄环节后,便诞生出一种全新的电影形式——桌面电影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桌面电影还称不上是一种严谨、成熟的电影类型。因此,有关它的具体定义也尚且有待其发展至成熟期后,再做具体的定义。就现阶段而言,本人对所谓桌面电影的理解是:抛却传统的摄影机拍摄模式,以电子设备(电脑、手机、电视)的屏幕为载体,通过屏幕显示的内容完成叙事推进的电影类型。换句话说,如今风靡的桌面电影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伪纪录片的一种变体。

当然,若是光凭文字,恐怕还不足以具体直观的把握桌面电影的面貌。因此,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桌面电影的截图:

▲《弹窗惊魂》(Open Windows )

▲《巢穴》(The Den)

上文之所以说桌面电影还不算一门成熟的类型,是因为现阶段的桌面电影的剧本,仍需寄身于悬疑电影、惊悚电影等成熟类型电影的框架之下,才能支撑起自身叙事的完整性。至于未来的桌面电影能否真正实现自身的独立性,我想这是对该形态电影有所关注的人,所聚焦的共同前景。

2018年堪称桌面电影厚积薄发的一年。除去那些可能未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外,共有三部桌面电影以强势的姿态闯进了大众的视野,引发线上/下的广泛讨论,它们分别是:

第68届柏林电影节爆款,由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的《网诱惊魂》

Profile导演: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编剧: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 Brittany Poulton / Anna Érelle / Olga Kharina主演: 瓦伦·凯恩 / 沙扎德·拉蒂夫 / 克里斯蒂尼·亚当斯 / 摩根·华金斯 / Emma Cater类型: 剧情

第34届圣丹斯电影节上的大热之作,印度裔新人导演阿尼什·查甘蒂的长片处女作《网络迷踪》

Searchng导演: 阿尼什·查甘蒂编剧: 阿尼什·查甘蒂 / 赛弗·奥哈尼安主演: 约翰·赵 / 米切尔·拉 / 黛博拉·梅辛 / 约瑟夫·李 / 萨拉·米博·索恩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俄罗斯上映日期: 2018-01-20(圣丹斯电影

以及近期的另一大热门影片,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对象——《解除好友2:暗网》

Unfriended导演: 斯蒂芬·思科编剧: 斯蒂芬·思科主演: 科林·伍德尔 / 斯蒂芬妮·诺格拉斯 / 瑞贝卡·瑞滕豪斯/ 安德鲁斯·李斯 / 贝蒂·加布里埃尔 类型: 恐怖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18-03-09(西南偏南电影节) /

剧情简介:马迪亚斯的女友阿玛雅是一名聋哑人,为了能够和阿玛雅顺利的交流,马迪亚斯煞费苦心,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却还是每况愈下,这让马迪亚斯的内心有着隐隐的不安。 一天,马迪亚斯在一家咖啡店里捡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鬼使神差之下,马迪亚斯将电脑带回了家,通过电脑里保存的用户名和密码,马迪亚斯登录了电脑主人的个人主页,发现这似乎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马迪亚斯通过这台电脑和好友莎伦娜、达蒙、娜丽等人联机视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发现了隐藏在这台电脑里的可怕的秘密。

《解除好友2》的形式创新

长期关注【开拍】的粉丝们一定清楚,我们在评述一部电影的时候,一定是从电影本体的角度出发进行评判,以便各位从中获得一些电影学习的启示。至于由影片所延展出的社会意义之类的方面,通常不属于我们所染指的范畴。

因此,尽管《解除好友2:暗网》引发了大众对于暗网额关注热潮,但撰写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浅析下本片在电影形式上做出创新。

01

“下岗”的剪辑与场面调度

首先我们需要重申一下上文提到过的概念:桌面电影和传统电影的本质区别,在于摄影机的退场

D.W 格里菲斯(美国早期电影导演,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以来,镜头一直是组成电影的核心要素。

▲格里菲斯率先运用了“闪回”手法,发展了特写镜头,并使得蒙太奇手法逐渐深入人心。(图为《党同伐异》剧照)

格里菲斯所发发扬的【镜头】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单镜头内丰富的场面调度,二是通过蒙太奇剪辑将单个镜头组成具有共同指向性的整体。这两种方式的开创,使电影真正成为了一门可以承担复杂叙事、以及表达深刻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传统电影中,镜头的构成离不开两个要素的参与:摄影机被摄主体。上一段所说的场面调度和剪辑也是以此为基础,尤其是场面调度,若摄影机和被摄主体二者缺一,传统意义上的场面调度(仅限电影)也就变得难以成立了。

回头来看桌面电影。摄影机的退场意味着,它将自身所承担的叙事和表情达意功能让位给了电子设备的画面。此时,观众的观看过程省略掉了摄影机这一起到组织和转述功能的媒介,产生出一种与被摄对象——即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直接性互动的错觉。

由此看来,看似业已消失的摄影机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复存在”了,而是经过某种抽象的分离,潜藏到了电子设备的屏幕当中。这也即是说,在桌面电影中,电子屏幕的实质是摄影机和被摄对象的混合体

▲电脑屏幕既“摄录”,又“被摄录”。

得出了这一前提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做出更大胆的假设:既然摄影机是“伪消失”,那么看起来已经“下岗”的场面调度和剪辑,其实也只是换了一副面貌藏了起来。

首先从相对易懂的剪辑层面切入。桌面电影的剪辑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一是表层意义上的剪辑,二是以一种本体论的演绎思维,紧贴剪辑的本质来阐释。

表层意义上的剪辑很好理解,即字如其意,指“Cut”这一动作。由于桌面电影的画面完全以电脑屏幕为载体,因而基于后期软件的强大功能,其剪辑的隐秘程度可以远超好莱坞的“连贯剪辑”手法,达到一种近乎完全“隐形”的效果。传统的过场镜头在这里可以通过【窗口切换】的方式加以替代,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完全不会意识到剪辑的存在。

▲实际上,桌面电影的剪辑工作同样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程,《网络迷踪》的剪辑工作就花费了长达两年的时间。

再来说第二点。归根结底,剪辑工作的本质是对拍摄素材加以选择、取舍、分解和组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镜头的并置,使之成为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且具感染力的绵延整体(参见吉尔·德勒兹的《运动-影像》)。为此,电影人们所发明的正反打镜头、视线匹配等技法,都是为了保障电影叙事连贯性做出的开创之举。

在传统的连贯性剪辑中,正反打镜头和视线匹配用于展示双人(或人或物)关系和他们所处的空间关系。这种在传统电影中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才能交代完整的“繁琐”步骤,到了桌面电影里只需一个多窗口的画面即可达成。

让我们来看《解除好友2:暗网》里的一个画面。此时的主角正在和朋友们交谈关于暗网的话题。

如图所示,在这一画面中,主角、配角(交流对象),以及他们所探讨的对象(即传统电影里视线匹配所接上的被摄物体)共同处于一个画面之中。也就是说,传统的三维空间在此被压缩成一个平面,我们可以同时从正面看到不同身处空间的角色的面部反应和被摄物体的直接面貌,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时性。这在传统电影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还是有例外存在的,德·帕尔玛所发扬的分屏镜头就属于扩展电影空间的尝试。(图为《姐妹情仇》截图)

在得出了上述结论之后,桌面电影场面调度的实质也变得一目了然:构成传统场面调度的各个元素(演员、道具、灯光、摄影机、背景等等)在此全部摇身变为成了一个个窗口,场面调度工作的本质没有变,只是处理对象的形式换了一副面貌。

总而言之,传统电影所具有的要素在桌面电影里基本都一应俱全,只不过是改变了形式,变得更加隐蔽了而已。

02

桌面电影的画面呈现与观看方式

桌面电影的画面构成是极为多元化的,因为窗口内可以呈现任何影像、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即是说在这点上,桌面电影或许可以被看作升级版的文献纪录片(在普通的纪录中插入或是完全采用新闻影像、图片或文字资料组合而成的一种纪录片形式)。此外,由于剧本的存在,桌面电影还保持着自身的虚构性,这也是它为何会被划入伪纪录片范畴的主要原因所在。

跟传统电影有所不同的是,在《解除好友2暗网》里,角色们从属的窗口通常都处于次要地位。比起角色的表现,角色所关注的对象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从单窗口的视频到多窗口的视频、图像、文字叠加一应俱全(《解除好友2:暗网》截图)

多元的画面呈现元素对应了更加灵活的观看方式,观众需要积极地转动眼球,从各个窗口里寻觅重要信息,从而加强了观众对角色的代入感。尤其是使用电脑观看本片的话,这种代入感还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质变:不仅观众和角色所见的画面一致,两者的观看方式更是也达成了一致。

可以说,桌面电影的出现也为“沉浸式电影”做了有益拓展,它在确保观众跟随剧情的同时,给予了观众最大限度的自由,所有信息被同时投到眼前,巨细靡遗,再用光标和鼠标暗示出走向,观众可以自行发掘而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影评人张岱语)

03

桌面电影形式创新带来的现实意义

桌面电影代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革新势力,为电影语言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可能。除此之外,桌面电影也在电影拍摄制作环节中悄然掀起了一场“革命”——创作者无需昂贵的摄影器材、照明器材以及许多人手等,即可创作出一部别开生面的电影。

不过,桌面电影现有的创新还都集中在形式的层面上。因此,扎实的内容依然是决定影片成败的关键。回顾近期的三部热门桌面电影,它们的剧本都在构建起一个逻辑自恰的悬疑故事之余,又并联了人性之恶、社会黑暗等支线。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方为桌面电影的理想状态。

▲角色们的不幸遭遇,实为暗网用户们乐在其中的游戏。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资讯,阅读更多评论及电影文化相关信息可关注公众号【开拍学院】。

 5 ) 《解除好友2》疑问与解答

《解除好友2》的片头我们能看到OTL公司的logo,OTL公司同样也是前段时间的热门电影《升级》的发行公司。

《解除好友2》和《升级》都具有科幻、犯罪、恐怖的属性,探讨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潜在隐患。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解除好友2》前半部分让人感觉有许多bug,比如这台笔记本三四周都没人来认领、马蒂亚斯那么轻易就试出了登录密码、笔记本里很多地方都选择了“记住密码”,再比如马蒂亚斯很容易就找到了隐藏文件、很容易就转移了比特币……一切都非常顺利。

而结局的揭晓,反派“故意让马蒂亚斯偷走笔记本、故意让他转移那笔钱、复制视频”的目的浮出水面,前面那些疑问就全部解释得通了。

换言之,主角做的一切都是反派想要他们那么做的。

对于本片,观众可能还是会产生以下疑问:

问:莱克茜为什么要站到楼顶?

答:群聊的过程中,莱克茜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我们不知道她母亲发生了什么,但从后面反派让赛琳娜在纳里和母亲之间选择的行为,我们可以猜测莱克茜也面临了同样的遭遇。

要么是反派杀了莱克茜的母亲,要么是反派也让莱克茜在母亲和其它人(比如父亲、男友等)中选择,莱克茜不愿意选择,导致两个人都死了。

莱克茜觉得是自己害死了他们,所以走上天台想要跳楼,于是反派就顺势将她推了下去。

问:反派对AJ做了什么?

答:反派进入AJ的YouTube,检索他发布的所有视频,将他说过的话剪辑成完整的句子“我受够了所有这些腐败”“我要打包好我所有的攻击性武器和爆炸物去市中心百货大楼那里好好玩一把”“杰夫,科克是姓”。

其实很多网友都做过类似的视频或音频,最为人熟知的是小红帽的“100块都不给我”,雷军的“are you ok”,除此之外马云等大量名人也曾被做成鬼畜视频,甚至有外国网友将奥巴马的演讲剪成了一首歌。

这种手段对普通网友而言都是很简单的,对一群黑客来说就更是小儿科了。

最恐怖的地方在于,电影第71分钟我们能看到AJ是戴了耳机的,那么电脑播放手枪装弹音频,又怎么可能被警察听见呢?

其实第19分钟早有铺垫,AJ向所有人展示了他买的新音响。

再回到71分钟,你会发现黑客播放手枪装弹音频时,正是选择的使用音响外放。

这说明两个问题:

1.反派全程都监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2.反派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杀人计划,AJ有音响所以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果AJ没有音响又戴了耳机就要用别的方法,计划非常缜密。

问:为什么反派刚刚打完电话,警察就到AJ家里了?

答:我们可以看到拨号界面是8:14,而电脑时间是8:24,所以反派在10分钟前就打了电话,10分钟后才对主角展示了报警的过程、通知主角他们报了警。

问:反派为什么不自己录一段声音,非要搞得这么麻烦?

答:可能有网友认为,反派完全不需要剪辑AJ的视频,他自己录一段声音放给911听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等警察事后发现这是别人的声音的时候AJ已经被打死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反派的目的有两个,首点目的是栽赃嫁祸,次要目的是玩游戏。

如果警察在事后进行比对,发现报警的不是AJ的声音,或者不是AJ打的电话,警察就知道AJ是被陷害的,就会展开调查。

因此,反派给警察听的声音必须是AJ的声音,才能达到栽赃嫁祸的目的。

问:为了栽赃嫁祸,反派对马蒂亚斯和达蒙做了哪些事?

答:反派先引诱马蒂亚斯出门,然后将艾丽卡·邓恩放到了马蒂亚斯的家里,还将视频里的反派P成马蒂亚斯的脸(之前把“马蒂亚斯”写成达蒙了,谢谢指正),再撞死马蒂亚斯,死无对证。

对于达蒙,他复制了视频,正中反派下怀,反派还在达蒙的电脑上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写道“我朋友和我做了很糟糕的事,我再也受不了了,证据在我服务器里一个标着‘贡献’的文件夹里,对不起”,再吊死达蒙,同样是死无对证。

问:如果马蒂亚斯不转移比特币,达蒙不复制视频,而是乖乖把笔记本还给卡戎四怎么办?

答:反派在达蒙的电脑里写了“认罪书”,既然能对达蒙这么做,同样也可以对马蒂亚斯这么做。

即便马蒂亚斯不转移比特币,反派还是可以把比特币转给马蒂亚斯。即便达蒙不复制视频,反派还是可以让他的电脑里出现视频,然后在马蒂亚斯和达蒙的电脑上新建word文档写下他们的“认罪书”,以及比特币、视频存放的地方,从而实现栽赃嫁祸。

马蒂亚斯的电脑里有比特币,房间里有艾丽卡·邓恩,视频上的罪犯又被P成了马蒂亚斯的脸,而达蒙的电脑里有视频和“认罪书”……警察想要不相信他们是罪犯都难。

问:既然黑客直接就可以将比特币和视频转移给马蒂亚斯和达蒙,为什么还要大费周折搞那么多步骤?

答:前面我说过,反派的首要目的是栽赃嫁祸,次要目的是玩游戏。

在保证成功栽赃嫁祸的前提下,反派还想要玩游戏,马蒂亚斯越是反抗、越是被玩得团团转,他们越是高兴。倘若马蒂亚斯不反抗,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就好比你打游戏,轻轻松松就打败大BOSS没什么意思,大BOSS太强大也没什么意思,有一定的压力而压力又不是太大的时候是最有趣的。

马蒂亚斯乖乖把笔记本还给卡戎四的确不会影响结果,反派仍然可以让他们成为替罪羊。唯一的区别是,马蒂亚斯乖乖归还笔记本会失去很多乐趣,他和朋友转移比特币、复制视频才是反派想要的结果。

电影结尾,我们可以看到屏幕上写着“现场直播,游戏之夜之14”。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反派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已经玩了14次“游戏”,前13次的人在卡戎四的威胁下都乖乖归还了笔记本,直到第14个“猎物”马蒂亚斯是按照反派的剧本来的,一步步走进反派布下的陷阱。

反派玩了14次才终于成功,这正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就好比你打游戏打了13次都没通关,第14次终于通关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畅快的感觉,仿佛是便秘2年终于通畅了。

《解除好友2》是一部非常反套路的电影,它最讽刺的地方在于,马蒂亚斯尽管是一个小偷,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充满正义感的,眼看反派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他就转移比特币来要挟反派把艾丽卡·邓恩放走。

然而,这种“正义感”恰好成为了他的弱点,也正是反派想要的,使他步入反派的陷阱。

换言之,如果马蒂亚斯没有正义感,看了电脑里的虐人视频之后什么都不做,只是把电脑乖乖还回去,反而可能全身而退,就像那前13个人那样。

这就好比只有善良的人才会被摔倒的老太太讹诈,冷漠的人不会去扶她,自然也就不会被讹诈。善良反而成了弱点,冷漠反而才能保护自己。

还记得那个好心好意帮助孕妇结果被先奸后杀的女孩胡伊萱吗?

谭蓓蓓因婚前与他人同居行为被丈夫白云江知道后产生愧疚心理,于是为了弥补丈夫,2013年7月24日,谭蓓蓓故意在路边摔倒,将扶起她的16周岁被害人胡伊萱以送自己回家为名诱骗至家中,恶魔夫妻俩用安眠药迷住小萱后,供丈夫白某奸淫。事后,又将胡伊萱杀害抛尸荒郊。——百度百科

其实很多案件都是这样的,罪犯利用受害者的善良,进一步实施犯罪行为,只有冷漠才不会中招。

所以说啊,别怪大家冷漠,毕竟坏人太可怕了。

同样的道理,《解除好友2》中,正义成了弱点,成了反派对付他的武器,冷漠才可能保住性命,和我们接受的教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大相径庭,这正是电影最讽刺的地方。

以往电影往往是正义战胜邪恶,这次却是正义方被玩得团团转,邪恶方却金蝉脱壳,全身而退。

以往电影往往是弘扬伟光正、真善美,《解除好友2》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讲述邪恶战胜正义,展示罪犯的可怕之处,这比“好人打败坏人”的电影更具有冲击力。

截止9月12日,《解除好友2》豆瓣7.6分,好于94%的恐怖片。

(9月13日上涨到7.8分,好于95%的恐怖片,好于79%的犯罪片)

作为一部没有鬼的电影,它的恐怖之处不在于妖魔鬼怪,也不在于血浆四溅,而是心理层面的恐惧。

手机、电脑、网络、社交软件都是我们每天接触的东西,但当它们被入侵、反过来对使用者产生危害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细思恐极、背脊发凉的感觉。

这几年赛博朋克主题的影视剧非常流行,《银翼杀手2049》《西部世界》《攻壳机动队》《机械姬》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都是探讨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后反过来危及人类的问题。

由于当代科技还远远没有发到到这种程度,人工智能危机并不是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对而言,那些发生在当下的科幻片,以及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电影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细思恐极,而《解除好友2》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解除好友2》让人联想到《黑镜》第三季第3集《黑函之舞》,后者讲述男主角肯尼的笔记本的摄像头被黑客入侵,从而掌握了他对着电脑自慰的视频(事实上肯尼做的事不仅仅是自慰,这里就不剧透了)。黑客要挟肯尼帮他做一件又一件的事,否则就将视频发给肯尼的亲朋好友。

当今每个人的电脑、手机里都有隐私和秘密,而它们随时都有泄露的风险,这正是《黑函之舞》的恐怖之处。

不少网友看了《黑函之舞》之后吓得连忙把自己电脑的摄像头遮住了,足以体现《黑函之舞》的成功。

而《解除好友2》更是让人细思恐极,可能吓得你对电子设备产生阴影。

《解除好友2》和《黑函之舞》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黑客可以入侵男主角的摄像头,还能看到男主角的电脑的显示界面。

《解除好友2》全片都是被盗的笔记本的显示界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更巧妙的是,片尾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发现笔记本显示界面仅仅是反派的电脑上显示的一部分。

换言之,我们看这部电影的视角,就是反派的视角。

最开始我们以为马蒂亚斯只是在和朋友们视频通话,只有马蒂亚斯能看到自己的屏幕,其实这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反派的监视。

被反派“玩弄”的不仅仅是马蒂亚斯和他的朋友,更是观看电影的我们。

入侵笔记本的摄像头和显示界面早已不是技术壁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操作,更何况这台笔记本本来就是反派的,对这群黑客来说装一个录屏软件太简单了。

从马蒂亚斯受到卡戎四的威胁,到马蒂亚斯转移比特币占领主导位置,再到马蒂亚斯正中下怀,成为反派玩弄的棋子,电影环环相扣,多重反转,高潮迭起,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揭晓真相。

更重要的是,《解除好友2》中黑客的一切手段都几乎是现在这个年代可以实现的,无论是前面说的入侵摄像头和显示界面,还是剪辑AJ的视频,还是控制AJ的电脑播放手枪装弹音频,还是将反派的照片PS成马蒂亚斯,还是控制达蒙的电脑写他的“认罪书”……这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

凯文·米特尼克被称为“世界头号黑客”,他在20岁的时候就入侵了五角大楼的电脑。

既然五角大楼的电脑都能被入侵,貌似这世界没有什么系统是绝对安全的了。只要你连了网,理论上就有被入侵的可能。

因此,《解除好友2》不仅仅是一部虚构的电影,它完全可能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可能已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例。

 6 ) 古今中外,人皆變態

其實像這樣"公開殺人秀"的惡趣味早在電腦發明前就滿街跑了,古羅馬競技場就是用來取悅那些有錢的有勢的貴族的,那些暴發戶最大的樂趣就是把活人丟去餵野獸,看著無冤無仇的人被野獸咬得血肉模糊可是一項餘興節目,中世紀的宗教法庭為了處決異教徒開發了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而且這些處刑過程都是公開的,拿火刑為例,大白天在大庭廣眾下一次燒死一堆人可以一星期上演個4、5次,民眾都已經看到膩了。

古時候的中國應該就不用說明了吧,凌遲大家都聽過,有時候為了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執政者還會要求平民百姓都要到場觀賞,想不看都不行。日本江戶時代、法國大革命時代,砍頭示眾早已司空見慣,十幾個剛砍下的新鮮人頭一字排開大喇喇放在公眾場合讓平民百姓看個爽,戰爭時期就更血腥了,十字軍東征、蒙古西征、百年戰爭、中國每次的改朝換代,屠城還只是小意思,抓到戰俘幸運的速速處死,倒楣的就各種公開酷刑秀,為的是什麼? 沒為什麼,只是為了讓那些打贏的人有個娛樂節目可以爽 。

 短评

还是那句话:互联网改变世界,同样也改变了电影,不仅是传播方式,也包括拍摄方式。如果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就去世的人,也就是完全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人,能够看到这种电影的话,他会有怎样的感受。我想很多东西对他来说应该是无法理解的。这是基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全新表达方式,得到的自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竟然爽到了,暗网大神们连鬼畜混剪都能玩出新花样,想到伊莱·罗斯的【人皮客栈】系列,就是小视频虐杀的部分,以前在reddit上追过一个关于误入暗网的外国网友的帖子,最后也是类似于片中几位主角的结局,细思极恐。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新的电影拍摄手法和审美正在逐步诞生、成型。

10分钟前
  • 田间箫鼓赛闲神
  • 推荐

同志们,就算躲得过密码被盗,监控偷拍,身份冒领,还有今日头条覆盖,抖音声控,淘宝相关推荐在前方等着我们。

1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可怕,后味无穷。主要是暗网对大众来说太恐怖了,难以想象背后的黑暗。

17分钟前
  • 倪克斯
  • 推荐

看完接着给电脑杀了个毒

18分钟前
  • 大島
  • 还行

网络版《电锯惊魂》…登堂入室的第一个镜头,直接从沙发吓到了地毯…WTF,一切都好,但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无措感也太绝望。5星题材鼓励,更何况是一部续集。

2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搜资源的时候好担心点开是真·暗网视频 虐杀订制 人肉搜索 鬼畜剪辑 死刑投票

25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后半部分一直在喊卧槽,不光光是吓人这么简单,好几处真的是背脊发凉,一万集《黑镜》贩卖的科技恐慌也比不了本片来自现实的暗网威胁!

3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这么牛逼 早都把北朝鲜搞瘫了吧 。。。

32分钟前
  • 门儿包
  • 还行

惊心动魄,屏幕的背面是深不见底的人性暗河。极度恐慌,键盘的那头是毛骨悚然的地下传说。难以置信,说出名字的瞬间,双脚已经踏入地狱的绳索。无人知晓,输入密码的一刻,生命已经送上恶魔的餐桌。在你阅读短评的同时,或许已经有人悄悄更改安全守则,在未知的角落看你入睡,然后敲下同意捕获的回车。

36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比特币真的很值钱,几年前为什么不买点!(重点误)

38分钟前
  • 戚阿九
  • 推荐

不要隨便拿走不屬於自己得東西.....

39分钟前
  • l6632154j
  • 推荐

本来只是随便看看,没想到意外地好看!可以说是「新时代的都市传说」类,一个人看还有点小孩怕,毕竟看得人全程菊花收紧。我第一次有点感激电影院里遇到点什么事就鬼叫的人。

42分钟前
  • 降半音耳朵
  • 力荐

看完电影后,想把自己在网上的所有消息删除!太吓人了!

43分钟前
  • 因巧克力而死
  • 力荐

苹果公司过来看看,1T闪存的MacBook Pro 到底什么人才买得起!

4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既然想拍得真实有代入感就不要搞什么反派一出场画面都会自动马赛克,脸书消息自带皮肤(参考QQ那种聊天气泡23333)还会自动消失同时还搭配屏幕抖动。还有各种自制鬼畜视频真是……蠢得真情实感,服了 服了

47分钟前
  • 很差

看完之后,马上删除,并清空回收站。要不电脑里放这么个东西,有点不舒服。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吓到我了。期间网盘还中断了两三次,以为黑到我的手机里来了😨表吓我

54分钟前
  • H
  • 推荐

1.陈冠希:这有什么恐怖的,这不就是我的亲身经历吗?2.库克:竟然敢黑我苹果不安全,内容引起不适,举报了。

5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