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女2001

剧情片英国2000

主演:内详

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

播放地址

 剧照

父与女2001 剧照 NO.1父与女2001 剧照 NO.2父与女2001 剧照 NO.3父与女2001 剧照 NO.4父与女2001 剧照 NO.5父与女2001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7-27 18:44

详细剧情

  秋日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  父亲抱抱女儿,登上了小船。女儿在湖边静静的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来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来返返,风雨无阻。多年过去,小女孩为人妇,为人母,转眼老去。  已然老去的她日日来到湖边,直到湖水干涸,化为滩涂。她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暖暖的臂弯。

 长篇影评

 1 ) 动画片原来可以这样拍

很让人感动啊,不需要任何煽情,就这么安静地让你无可救药地被感动。
故事的意境有点像“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但是更单纯,更执著,也更
有哲学味道。喜欢里面的自行车铃声,荷兰人都是这样打招呼的吗?

 2 ) 这最初的爱,如光

我一直很害怕永恒,永恒,要积蓄多少时间和空间的流转,要经过多少琐碎而贫乏的寻常,永恒太长太宽了,直让人有一种无法把握的虚弱感。

还有生命,它有着与永恒极其相似的性质:冗长,繁复,并渐渐走向虚无,无法被观照,甚至无法被预料。也或许因为有爱吧,连同爱所附带的背叛,遗忘,冷淡,让人深深无力。仿佛一个被扎破了洞的充气娃娃,渐渐干瘪下去。

今天看Father and Daughter,英国、比利时与荷兰合拍的动画作品。八分钟。八分钟贯穿而来的永恒与生命,如一条细绳。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文艺的原因吧,现实中太难掌握的东西,一进入画面文字和音乐中,就变得清晰了,清晰到可以轻易感觉到这巨大体积的沉重与柔软,一如被扯动了心脏,痛而酥麻。

片子的视角其实很简单,死亡,人生,轮回,生活,还有爱,都是热衷探讨表现的问题,没什么大不同,讨论出来的,也无非是些人人都懂的道理,一点都不玄妙,也不绕。可这恰恰是我喜欢它的地方:平实,朴素,有力量感。看似巨大庞杂的东西,其实都是最简单的,简单直接,就需要用简单直接来表达。片中的父亲和女儿,我始终看不清楚他们的脸,制作者根本就是有意简省了,人的面部在这大而辽阔的时光长河中,本来就是不重要的。他们只是两个朦胧的身形,游走在时光的斑驳中,从生到死,从小到老,宿命般的没有表情。

片子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比如当女儿还是小女孩儿时,她骑车经过一个佝偻的老妇人,很多年过去了,当女儿变成了老妇人时,她依然骑车,经过的则是一个小女孩儿,身形与当年的她无任何不同。在很短的片子里,她重复的动作就是不停骑车,在各种各样的年龄,路过各种各样的人,那些人其实都是人生其他阶段里的她。她经过的,是她的人生,还是别人的?

这是一种轮回。

其实生活也不过就是这几个常规动作,一样骑车,一样经过,可简省的,早已省去了。

只有爱,对爱的渴望,是不能简省的,也简省不了。爱无法潦草。就像这女儿一生等待的父亲,已死的父亲,这份怀念和希求是必须的,没有可商榷的余地。当她(我们)一点点苍老,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苍白的过客,曾经坚实可靠的渐成了虚空,只有最虚的东西成了最坚实的,那是感情,惟有感情。

我始终坚信,人需要这样一种感情,是关于永恒的,这不是那过客一样的寻常友情,爱情或者亲情,而是可以连接生死流转的爱,爱,仅仅是爱。

在Father and Daughter里,爱,死亡,生命是相互相等的,他们的意义总和等于:生生不息。这种悲情,是一种力量,挖掘这悲情,就是在挖掘生命的力量。

一直忘不了片中那个父亲拥吻女儿时的亲昵。他把女儿高高抱起,亲吻她红扑扑的小脸,对着她娇憨的小小身体,流泪不止。当然,这些实在都是我的想象,事实上根本没有画得如此仔细,也没有必要这样细致。每个女儿对父亲的想象,本来就是无止境的了,因为她们亲身经历过的,就已包含了这一切的想象。

父亲的爱,最初,如光。

 3 ) 写给六楼妹妹的信

六楼上的小妹妹:

你好,抱抱!嗯,让姐姐抱抱,不哭……
你可能不记得我了,正如我印象里的你还在襁褓中酣睡。
我的妈妈和你的爸爸是同事,我们生活在同一幢家属楼里。
你出生的时候,我正准备离家求学,转眼间你都上小学了呢。

还记得你爸爸是一个很和善的胖胖的大男生,人很好。
他的职业是国家机器的末梢,或许不太招人待见,简称城管。
咱们家乡每年都要争做全国卫生城,于是你爸爸总要加班。
他与同事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对付永远清不完的现场:
违章搭建、占道经营、施工噪音、满街的“牛皮癣”。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之前的六年里爸爸会不会给你过儿童节?
你是他的小公主,总是穿着小裙子,高高地骑在爸爸脖子上。
爸爸的职业不能带来多少收入,妈妈自从有了你就没出去工作。
你的家庭算是窘迫,明天就是儿童节了呀,同学们攀比着。
别人家长用钱堆积出孩子的虚荣和快乐,妹妹你想要什么呢?

我想你也是需要的,漂亮的文具、小花裙子、或者一套童书。
爸爸想到了,托我妈妈买了哦,就放在他的第一个抽屉里,可是
他却再也没机会给你,爸爸不能抱抱妹妹了,爸爸再也不能亲亲你。
五月的最后一个下午,他们接到一个任务,某处违章建筑必须被拆除。

意外就在爆破的一瞬间发生了,四米高的一堵墙倒下,灰尘呛得人流泪。
所有的同事都出来了,唯独不见妹妹的爸爸,等到发现时,他走了……
妹妹,不要怪爸爸,他很勇敢哦,他在危险来临的一刻,努力想跑回你身边。
他不想你刚刚开始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以后的儿童节,你怎么可能笑得出来呢。
你那么乖,那么小,那么柔弱,那么娇嫩,找不到爸爸,谁来保护你呢……

妹妹,我们不哭了,看动画片吧,你看这部动画里的小姐姐也失去了她的爸爸
也许父女之间有千般百般的恩情和埋怨,并非生活在一起就能说清楚的
并非所有父亲都有机会,时刻陪伴孩子长大,他们为了各种理由离开
其实,也是因为害怕,他们怕责任、怕束缚、怕你长大会属于另一个男人
而且我相信每个女孩在成长中,都很想拥抱和保护父亲,结果却处处伤害他

动画片里的小姐姐每天都会去看一眼,矗立在爸爸离开的地方,直到她变老
才敢走近,那个或许叫做死亡的小船啊,躺下竟然像是在爸爸的臂弯里
原来,一直到最后,最想念的人还是爸爸,嗯,妹妹,我们都是一样的啊

愿你一切都好,妹妹,爸爸其实没离开,一直在我们心里,不是吗

祝福你~

我是四楼的小熊姐姐啊

 4 ) 成追忆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它的情景,在学校黑暗的报告厅里。
    也记得第一次被它感动,是那样的深。但是,却不记得是哪一天了,甚至记不清是在哪一年,只是记得在偶然的一次报告中看到了这样的一部电影,一部深深的感动了我又让我经历了多年寻找的一部电影,虽然,它只有八分半。
    那还是在上学的时候,那天只是听说系主任请来了一位从国外回来的专门研究动画的朋友,晚上正闲来无事,几个朋友就相约去了,关于报告人讲了些什么都已经无从记起,印象中好像也无非是和其他出国的人一样的经历了艰辛、拼搏,最后终于逐渐被承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来就开始放影片,开始放了一些迪斯尼和其他机构的作品,也很惊艳,并且制作精良,基本上都是故事很简单,但是效果奇佳,处处充满了视觉奇观,但是对于这些作品记得的也仅仅是画面,没有太深的东西让我们感动。
     接下来就是它了,毫无征兆的向我走来。
     虽然只有八分半,但是也不能把每一个画面都记在心里,但是那种感觉和画面中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的温情与忧伤是永远都无法忘怀的,记得那暖黄的、写意的又极富感染力的画面,记得那舒缓忧伤的配乐,记得父亲离开时的留恋,与女儿穷其一生的对父亲的想念与企盼,还记得画面中时时出现的形单影只的飞鸟,和缓慢飘过天空的云彩。还记得黑暗中它对我们的感动,以及结束时变回年轻的女儿和归来的父亲拥抱在一起时,全场爆发出的长长的掌声。这就是它---一部名叫《父与女》的动画短片,获得73届奥斯卡的最佳动画短片奖的电影。
     是的,它的确能被称之为电影,因为它包含的一点也不比一部90分钟的电影少。看完之后很久都没能从影片中脱离出来,至于后面那报告人说了些什么,也都记不清了。一直沉浸在情感的蔓延里。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在亲情的把握、叙述以及营造上十分成功的影片。影片的女主角当然是那个一直在成长的小女孩,男主角却是记忆中的父亲,而出场不多的真实的父亲只能算是男配角。其他的配角还有转动的车轮和水。
     影片的开篇是不知原因的离别。
     最开始是一组飘忽的云,在云的下面父亲和女儿骑着车在昏黄的傍晚来到了海边。简约到极致的画面,平静的陈述着,一如时间平静的流淌。堤岸上的树很高很高,海鸟在他们的顶端盘旋。父亲停下来,将他的大车靠在树上。小女孩也从她的小车上跳下来,学着父亲的样子将车靠在大树上。父亲抬起头,望着通往天边的大海。女儿还很小很小,她抬起头看到的,只是她的父亲。父亲走下堤岸来到海边,还是舍不得女儿,转身又奔了上去把女儿举了起来,像是往常一样亲热地拥在怀里。可是离开的心意已决,女儿就那样站在岸边看着父亲的小船越划越远。女儿似乎也知道事实已不可更改,骑着小小的单车慢慢的离开了。从此便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守望。
    女儿又来到海边看着远方,可是除了一望无际的海面只有父亲走时停靠在树下的单车还在那里。
    树叶随着风飞快的生长着。女儿也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顶着狂风还是来到了海边向着父亲远去的方向看着,留下痕迹的依然是只有那辆树下的单车。
    下雨了,女儿穿着一身蓝色的衣裙(这是整部影片里仅有的一点亮色),来到海边,这时父亲的单车已不知去向,只剩下空空的海面对着她。
    这一组镜头下来影片似乎完成了一个段落,因为这几次女儿都是向着来的方向回去的。也许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生活是向前走的,有许多我们改变不了的东西就尝试着接受吧。
    接下来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幸福又平凡的一生。
    女孩和伙伴们一起骑车经过,也许是放学的路上也许相约去郊游,当伙伴们兴高采烈的往前骑时,女孩却又停在了那棵树旁,静静的看着远方,可是远方除了远方还是一无所有。前面的伙伴发现了掉队的女孩,向她招着手催促她赶快前行,女孩收回目光向前骑去,车轮转过一格格斑马线一样的树影。
     女孩坐在男友的后座上。勾着脚紧靠在男友的后背上。在经过那片海边时,女孩别过头看着远方的海面,任由男友带着她向前远去。(在这里插进了一个我到现在也没能弄懂的镜头,是夜里。唯一的一次黑夜。一束手电筒的光带着人的脚步走过画面,我不知道导演的具体意图,但是我想应该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一个隐喻,人在黑暗中用手电筒除了照亮还应该是寻找吧,让我想起了电影《半生缘》里的最后一个镜头)
     女孩(应该说是女人)已经有了一双儿女,和丈夫一起来到海边玩耍。当丈夫领着两个孩子下到海边时,女孩却站在岸堤上,就是当年父亲和她离别的地方,向远方看着。
     到冬天了。女孩已是中年。女孩独自起着自行车来到了海边,满目皆白,一望无际。不知道雪的下面还是不是水?也许雪就是两种物质的临界,暖一点就变成了水,冷一点就变成了冰。
     女孩已显老态。当一个小女孩从她身边匆匆驰过的时候,女孩已扶不稳车把。这是女孩第一次下到岸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昔日的汪洋已是无尽荒草,沧海桑田的变幻总是在不觉中划过指尖发脚。
     女孩已经骑不动车了,推着车走走停停来到海边。虽然步履蹒跚,可是车轮却一直向前。到了岸边,停好车转身下去的时候,车子却无风自倒,女孩转过身扶了一下却因力量不够又倒了,随后使劲地把车子扶住,转身刚走,车子又倒了。女孩转头看了看,还是继续走了下去,似乎抛下了所有的牵挂。
     下到曾经的水边,没有犹豫,径直走进了如今已是荒草构成的海洋。像当年父亲一样,就那么向前走着……,不知走了多远女孩来到了一小片空地,中央是一条半埋在泥土中的小船——父亲的小船。女孩怔怔的看了看,摸了摸船舷,想起了当年父亲离别时的样子。女孩走到了船腹前轻轻的躺了下去,就像小的时候依偎在父亲的怀里一样,温暖的阳光就像父亲的目光一样照在身上,“睡吧”,她听见父亲说。恍惚间,女孩仿佛感觉到了父亲的气息,是啊,那是父亲!她看见父亲从远方归来,女孩向着父亲的方向奔去,随着奔跑,从女孩身上流走的韶华又回来了,弓着的背直起来了,蹒跚的步履变得轻盈快捷,满头的白发又变成了万千青丝,女孩又成了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站在父亲的身前。父亲还是象离开的时候那样伟岸,他们对望着,打量着,既熟悉又陌生,当朝思暮想的情形真的出现在眼前,人往往都是近乡情怯。女孩又继续前奔,到了离父亲只有一步之遥的面前,堆积的情感终于喷薄而出——父亲和女儿紧紧地拥在了一起,影片到了高潮便戛然而止。
     影片的情感一直都是压抑着的,细水长流,一直到最后喷涌而出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怎样的如花美魇,都敌不过似水流年,可是这至亲的情感却在流年中似水蔓延。
     淡淡的风吹着淡淡的云,淡淡的云变幻着它的样子,时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悄的溜走了,而生活也在时间里沉默的进行着,虽然有很多时候我们是那么的不情愿。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便如女孩般不停的寻找着,每个人都有自己寻找的东西,有人是那样执著,有人是那样沉默。
     整部影片的画面大相无形一般简约至极,不着笔墨却境界全出,如同很多东西一样,到了至高的境界都一样的返璞归真。画面虽显温暖却不够温馨,在温暖的上面却让人感到笼罩着一层沉郁和些许压抑。也许因为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据作者自己说他的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其实是来自中国(还是日本?)的一本书,据作者MICHAEL自己说,这是一本中国或日本僧侣撰写的关于绘画和书法方面的书。他已记不清那个僧侣的名字了,那本书也不知放到哪里了,可是他清楚的记得书中绘画的线条和笔触。“它们深邃而成熟,仿佛自然天成。”真正的美是跨越种族和文化的,在CG日益当道的现在,如此纯粹精湛的手绘已不多见,足见作者的功底以及对艺术的理解,画面中信手拈来的云霞和树林,倒影和天空以及一个个面目模糊却个性鲜明的形象,使我们觉得这样写意朴素的风格比那些精雕细琢更来得直接,更能直指人心。
     影片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也是相当平实,大部分都是静止镜头,只有三四处的地方运用了推拉和平移镜头,一直都是在静静的讲述。剪接也是自然流畅,片子中的镜头几乎全部是远景和全镜,象观众的一双的眼睛,远远的、平静的注视着故事的发生,只是偶尔切换到主人公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空旷的虚无,或许还有一直存在的企盼。在以往的经验当中,人物情感迸发的时候,要用特写来强调表现,既表达人物分明的情绪,也含蓄地表达导演的主观感情,让观众也达到一种情感的统一,而本片没有,几乎找不到一个中景,更别说特写。人物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个简约的轮廓。在这里影片的画面和镜头已不可分。
     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对白也没有旁白,只有时而响起的悠扬舒缓有节奏明确的音乐。“我并不是有意要避开对白或是旁白配音。我只是比较喜欢作品中没有现实世界中声音的打扰。声音会传达很丰富的信息。所以除非画面和这种声音非常和谐,否则是不该轻易应用某一种声音或对白的,因为这会造成一种很不舒服的冲突。在〈父与女〉中尝试使用的手风琴和钢琴的配乐,缠绵地表达了小女孩对父亲的思念与呼唤。”作者如是说。悠扬的手风琴在故事中跳跃起伏的穿梭,表露那种热切的渴望和孤独的思念,洋溢着俄罗斯味道的手风琴响起的时候使我很容易就掉进了导演编织的网里面,语言是有国界的,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有很多时候是绕开心灵说话的,音乐是直指心灵的。作者深谙这一点,所以巧妙的避开了这个障碍。质朴却颇具匠心的音乐总是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响起,编排细腻的管乐和弦乐各安其位,一个小交响的配置隐藏在暗涌的情感里与情节丝丝入扣,和手风琴交替出现的钢琴又使我们被调动起来的情感受到最敏锐的弹拨,我沉醉了,沉醉在那女孩发自内心却又不显山露水的呼唤。
      表达亲情的文艺作品尤其是电影不胜枚举,在父亲与女儿这一问题上做文章的,就动漫界而言,大到EVA中的美里、宫崎骏的红发少女安妮、《他和她的故事》中那个别扭的小女孩,小到几乎一切长篇动漫里都有的配角父亲与女儿,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动画片《咪咪流浪记》,在那里面有很多和此部影片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一个女儿执著的寻找自己的父亲,只不过一个偏重于行动,一个蕴藏于情感。而MICHEAL的成功在于他选用的是一根亦真亦幻的线索和一些足够牵动你情绪的片段。
      影片始终伴随着一种轮回似的寓意,充满了一种东方哲学的意境,这可能是作者不仅仅是对东方的绘画和书法感兴趣的结果。就好像一直出现的车轮的转动喻示着生命成长和四季的更迭,所有人物的出场都是伴随着车轮,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在女孩小的时候在路上和她相遇的都是老人,而当她的年纪慢慢变大甚至慢慢变老的时候,和她相遇的路人都是变得越来越年轻,就像是两条逆向流动的河流,相遇的总是相反的,就好像没有人能逃脱时间之轮的转动,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永不回头的是那疾驰的时光之箭。女孩在自行车上变老了,可是海岸依旧是那片海岸,大树依旧是那排大树,远方依旧是远方,思念也依旧是思念。
     另外在片中出现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水,平静纯净的水。水具有很多层面象征。它感性、平静,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亮人的内心。水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就像一面镜子,其实反映着的是观者的内心。还有在影片中时常出现孤单的飞鸟,形影相吊的树木还有天空中单朵的云彩,这一切象征意味的符号反复出现,平添萧瑟,都表现了女孩情感上的孤单与无靠。
     当最后,已经变成老婆婆的小女孩找到父亲的小船,像小猫一般弓着身子躺下去的时候,屏幕前的我完全能感受到她当时的平静与安心,那是她心灵的归宿,终于找到了。顿时心头的热流汩汩而上。结束时超现实主义的结尾让她在奔跑中回到过去,奔向父亲的那一幕,叫人感动的一塌糊涂。正如前面所说,这样压抑之后喷涌而出的情感是没有人能抵挡得了的。就象累积了千年的雪山于刹那间崩溃一样,那种感觉是一泻千里、势如破竹的。想起了多年前的一首小诗:你若是一滴透亮的眼泪
          我原是你藏着的忧伤
          划一道浅痕
          在你的脸上
          在我的心上
     希望每个人都能追逐自己想要追逐的东西,也记得自己被生命、被情感,被一切所感动的那一刻,因为那并不常有。

 

 5 ) 你的父亲独自漂流在海上

每个女人一生中都有这样一个致命的男人

哪怕从未谋面
他的血液 也在你的血液里流淌

最习惯的比喻
父亲是一座山 母亲是一片海

其实,坚强立着的是母亲
那里有春夏秋冬 你可以漫山遍野地跑
而父亲 却是一片海洋
你不知晓它的温度 它的深度 它的季节 它的心情

当这片海想对你说些什么的时候
你只是一个追逐浪花的小女孩
你只关心沙滩上闪烁的贝壳和逃窜的寄居蟹
海在低语什么 你没有去听 也未曾记得

当他生气的时候 咆哮的时候
当他沉默的时候 呜咽的时候
当他孤独的时候 绝望的时候
当他平静的时候 安详的时候
当他包裹着你的时候 离开的时候

你都只是一个小女孩

你只能这样站在岸上
看着你生命中第一个男人
走向大海
独自漂流在海上

你看不到他 听不到他 触摸不到他
那些深深浅浅甜蜜苦涩日复一日的
风起云落

但你再也忘不掉他
即使你从未理解他

你的父亲独自漂流在海上
你说什么他听不到 也未曾记得
他知道你还是一个小女孩
那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女孩

你有了自己的爱情 自己的孩子
你白发苍苍 年华老去
你一次一次来到荒凉的海岸
你说父亲我恨你
父亲 我爱你
父亲 我想你
父亲 我找到你了
…………

只有冬天的雪
无声的落
只有你父亲
独自漂流在海上

再也没有回来
再也没有离开

 6 ) 在抵达死亡之前,要穿过齐脖的深草。

读此文之前请先观看此片,八分钟的短篇,意象丰富

http://6.cn/watch/5056264.html


随手记一下我对这个东东的理解

虽然这个东东叫做《Father and Daughter》,我觉得叫《Death and Life》更确切一点

关于父女亲情的问题,我就不分析了,各人有各人的体验,我要说的是生和死

片中的大海,象征的是死亡。因此一开始的父亲不是要去哪里上班,而是已经死去。令我倍感郁闷的是,去死还要自己划船,真辛苦。此处需注意父亲返身跑回高地紧抱女儿,然后无奈离去。蒙神恩宠,谁叫召唤他的是死亡啊。

然后是女儿每年来岸边。。等待父亲归来。。此处注意天气变化及路人变化,构成了此片的互文和复调结构。还要顺便说一下的是日文译名:《岸边的两个人》。突出岸边(生和死的界限),很明智。不过还是原名更朴素些。

对小孩子来说,死亡是远远眺望的神秘大海,它带走我们的亲人。

人慢慢地变老,掩在死亡之上的海水渐渐退去,变成了滩涂。原来这滩涂上也有复杂的地形,有水鸟,死亡从平乏残酷的海面变成了涵义更丰富的地域。此处需注意,大海变成滩涂时,正是女孩成为老妇人时。理由是那时已失去了丈夫和孩子。

当她最后一次到来岸边,破旧的自行车几次摔倒。她扶起,又摔倒,扶起,又摔倒(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终于,她放弃了,回头看了一下,不再去扶(抢救无效)。横躺的自行车留在身后,象征已无归路。她走下堤岸。这时,堤岸已经从“水鸟栖居之地”(沼泽)变成了“人可企及之地”(草地)

“在抵达死亡的核心之前,要穿过齐脖的深草。”

这是我最喜欢的意象。从垂死到死的路也很长啊。一路上,高草被如残烛的生命碰得沙沙作响。

最后,老妇人找到“将父亲带走的”“半埋在沙里”小船,试探着摸摸船舷,踩踩沙面,终于心满意足地躺下。(此处我的哭点。之前还在悠然地吃西瓜,到这儿就像被人砍了一刀,痛死了。)这时死亡和父亲合二为一,她是躺在死亡的怀抱里,也是躺在父亲的怀抱里。之后极易懂,不赘。(同时感叹人家这动画做得节制,父女相见两次停顿,如果是我国动漫界处理,恐怕就是啪啪啪啪四个角度的五官特写,然后女儿飞奔上去扒在父亲身上+一分钟旋转镜头+哈哈哈咯咯咯的傻笑声回荡在天际中~寒~我们果然是单细胞的国度~)



P.S. 我也有不明白的镜头,比如女孩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在和父亲分别的地方停下,又跟上伙伴的脚步,可是为什么要特意去拍一个道道树荫和车轮的特写?这象征着什么呢?一次又一次的恋爱?

很多人会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出现“怎么觉得生命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我是不是就快要死了”这样的念头。非常遗憾的是,生命对你们来说还远未结束,你们只是幸福度比较低一点而已。在这个片子里,中年人所面对的死亡,不也还是呈现出大海的模样吗,所以,加油吧!



  keywords...简直就是俳句表
  
  蒙神恩宠的父亲
  自己划船去赴约
  仅能远眺的海,下面藏着什么
  水退了,沼泽上有水鸟栖居
  在抵达死亡的核心之前
  要穿过齐脖的深草
  垂死到死的路,很长
  路上高草被生命碰得沙沙作响
  一只小船半埋在沙中
  父亲,我走到了。

 短评

爸爸为什么不回来了?

4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有一天我回变成小时候,然后爸爸就在那,永远也不离开我了.... 对爱的人,你可以守望多久?

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简单的画面,勾勒出女儿对父亲的盼望,那是一生的守望。对一个人的爱可以延续多久?大片桔黄色的背景,恍若记忆里的某个黄昏,人们从这里告别,从这里等待,从这里久别重逢,在梦里找到回家的路。

9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忍住没哭。都说父爱如山,其实女儿对父亲的爱,何尝又不深刻呢。

10分钟前
  • 力荐

秋日傍晚的暮色,高大杨树投下的影子,被水波惊起的飞鸟,简单细腻的画风,全是乡愁的味道,细节极美。这场等待多么漫长,最后连河水都干涸,长出茂盛青草。她回到童年的废墟,做一场梦,梦中重新变回少女模样,朝着父亲飞奔。其实等到这样的幻觉,也是好的。不断倒下扶不稳的单车好让人心酸。

13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爸爸你离开之后我再也没有长大。我怕有一天你来接我的时候,认不得我的样子。

15分钟前
  • dum-dum
  • 力荐

感人至深,第一次看動畫短片有想哭的衝動,so nice

16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爱是一场轮回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没心没肺,没多大感觉:(

24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像是水墨风格 父亲知道自己生命将要结束,他想在最后给女儿留下一个希望,于是他告诉女儿:孩子,爸爸将要远行,等着我回来!女儿于是便日复一日的去海边守候父亲的归来!自行车的车轮仿佛是生命的轮回,迎来一个又一个的生命轮回!最后父女的天堂里的相见,这正是生命的又一轮回吧!~

27分钟前
  • crystal
  • 还行

年幼之时他离她远去,她心中惆怅不知他的归期。多年以来旧时时光总是在她脑海浮现,她也常望向远方期盼他的归来。等到岁月之轮亦使她变得苍老,她终于决定走向沧海桑田的父亲之路。等到她发现她童年曾见过的记忆小船,她仿佛看见他就在身旁。

29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力荐

永远在等待,永远在交替,连河水都已干涸,终点却在哪里?自行车的铃声和滚动的车轮,童年的回忆随钢琴声远去,直到垂死时的幻象,结束漫长一生的守望。

3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也许到了白发苍苍时,也有那么一瞬让我们回到过去

35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力荐

8/10。视听分析课。隐喻蒙太奇:大树和自行车象征父亲的依靠,女儿渺小的剪影依靠着树木林巨大的倒影(对比蒙太奇),骑车路过陡坡、风雨摇曳地前行是因为人生路上没有了父亲的帮助,最后树旁的自行车不断倒下象征父亲生命的终结;云彩的大远景空镜头属于抒情太奇,从老年过渡童年拥向父亲是心理蒙太奇。

3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听,静静的讲故事。一生的等待,也许心力憔悴却没有歇斯底里,也正是这样才更加震撼人心吧。

42分钟前
  • Kyle
  • 力荐

虽然大家说感人自己就憋着劲的说别哭 结果还是哭了 确实感人

4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只有死亡能将我们分离,也只有死亡,能让我们在一起。

47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天地真大,人真小

5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飞到天上的气球不再落地,枯黄的树叶飘落又沉到水底。夕阳照着单车的锈迹,我的皱纹慢慢爬着像水面的涟漪。你说当夜幕降临,便是重逢之际。此刻晚风乍起,弯月笑靥如谜,山冈上熟悉的黑影,为我送来长眠的讯息。

54分钟前
  • 阙凝
  • 力荐

父亲其实也在一直看着你,只是已经没有可以拥抱你的身体

5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