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

动作片美国1997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奥莉维亚·威廉姆斯,威尔·帕顿

导演:凯文·科斯特纳

播放地址

 剧照

邮差 剧照 NO.1邮差 剧照 NO.2邮差 剧照 NO.3邮差 剧照 NO.4邮差 剧照 NO.5邮差 剧照 NO.6邮差 剧照 NO.13邮差 剧照 NO.14邮差 剧照 NO.15邮差 剧照 NO.16邮差 剧照 NO.17邮差 剧照 NO.18邮差 剧照 NO.19邮差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7 18:44

详细剧情

  2013年的地球一片荒芜,经历过一次毁灭性的战争后,世界原以建立的文明荡然无存,人类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片焦土之上,在饥荒与暴力下生不如死。一个名叫霍尔内斯特的恐怖组织,以其对居民们的暴力镇压而迅速扩张,规模庞大。组织的统治者伯利恒上将(威尔·帕顿 Will Patton 饰)甚至妄想统治世界。  一个无名无姓的流浪汉(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被捕后,被强行加入了这个组织。终于,他抓住仅有的一次机会成功逃走。在一辆废弃的吉普车上,他发现了一具骷髅骨架。为了取暖,他穿上了骨架上的邮差服,并且他意外的发现了一包过期邮件。从此,他开始往返于各个城镇之间,为之送信,并谎称自己是邮递员。很快,他赢得了小镇人们的信任,并带领大家与极权统治者展开了顽强斗争。

 长篇影评

 1 ) 如诗歌一般的邮差

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一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它美妙秀丽的风景,也不是因为它独特悠久的历史,而是因为在这座岛上,曾经诞生过许多美妙的电影。比如意大利本土导演托纳托雷的“寻找三部曲”中就有两部的故事背景就放在西西里岛——《天堂电影院》以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比如法国殿堂级的导演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更别说在这片土地上大量取景的影史上牛逼哄哄的黑帮片《教父》了。当然,还有这一部《邮差》。

  起初,我是不知道《邮差》也是发生在西西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的,只是在看这部电影时,所产生的感觉,让我顿时便想起了《天堂电影院》,那些古朴的而又逼仄的建筑,那些碧蓝的海水,以及善良的但却“自给自足”的人们。更何况片中伟大诗人聂鲁达和《天堂》中的放映员艾费多是由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这一切都是我将这两部电影联系起来的原因,后来查阅资料,发现两部电影都是在西西里这片土地上完成拍摄的,我的一些猜想和疑惑便迎刃而解了。
  而我就是如此的,像爱上《天堂电影院》一样,我爱上了这部《邮差》。来说说我是怎样的认识到这样的一部电影的吧?这么多年,看这么多的电影,那些浪漫情怀令我一直觉得,要是与自己的喜欢的人或者事物来次不平凡的遇见方式,定是件美妙的事。对于《邮差》,就是如此的。最初是我在看韩国电影《爱情小说》时,有一幕场景,剧中的三个男女主角一起相约在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电影的画面上是这样的,在一个房子里,一个痛苦的年轻人,搔头抓耳的对着我本以为是神父但其实是伟大诗人聂鲁达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好痛苦,但是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我想我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可能不是单纯的因为这句台词而已,因为在《爱情小说》中接下来的剧情中,三位男女主角又再一次各自的复述了这句台词。其实,在电影《邮差》中,年轻人马里奥找到聂鲁达述说自己心中对感情的迷惑,寻求帮助的场景,并没有像在《爱情小说》表现出来的那样强烈,她是那样的静逸,带着一丝躁动,就像西西里人们的生活,以及那一片碧蓝的海。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好痛苦,但是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马里奥在初识姑娘阿特丽契之后,对聂鲁达如是说。大致说来,初来的爱情,就是这样的感觉的吧。也许你不曾感觉到,不曾知道我的名字,但你的笑容,你的身影,已在我的心中翻江倒海了好像一整个世纪。马里奥是这样的一个年轻男子,生在长在这片美妙而逼仄的小岛上,祖祖辈辈都是靠捕鱼为生,生活的苦闷把这个年轻人的脸拉扯的有些僵硬。他笨拙却又有一些温柔,渔网在他的眼睛里是悲伤的,他时常透过屋子的窗户看海的远方,他对父亲说想去伦敦或者纽约,但终于是没有去的。他的这一颗年轻而痛苦的心灵,几乎在一瞬间便令我想起了高加林,那个作家路遥的笔下,小说《人生》中的躺在麦垛上想象山的那一边不一样生活的年轻人。但不同的是,高加林是一个有着强大精神世界的知识分子,而马里奥只是这个小岛上识得几个字而郁郁的年轻人。假若没有聂鲁达以及聂鲁达的那些美妙诗歌,马里奥也许最终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悲伤的渔网下平凡的风景。
  聂鲁达是上个世纪秘鲁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共产主义拥护者,在1948年,他被秘鲁官方通缉,辗转反侧流放到了西西里这片土地之上。某种程度上而言,聂鲁达就是马里奥的信仰。马里奥最初对他感到兴趣,是因为诗人身边总是伴随着一群姑娘,被许多的人爱戴着。他感到非常的不解,后来机缘巧合下,马里奥又成为了聂鲁达的“私人邮差“,他带着他的这些疑问,开始与诗人聂鲁达来往,他开始喜欢与聂鲁达讨论和请教诗歌,渐渐的两个人亦师亦友。马里奥一颗年轻的心,在与诗人与诗歌的接触下,渐渐的被影响着,那些情怀和暗喻在他的内心中慢慢的编织出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而马里奥在爱上阿特丽契之后,通过向聂鲁达的讨教,最终也是靠诗歌虏获其芳心。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这其中浪漫的爱情,因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在这个电影中所占的比分非常有限。我喜欢的是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故事, 喜欢的是她带给我的感觉,哀伤而又温暖,就像诗歌一样。电影的大多数场景,大多数配乐,大多数对白,总是令人欢喜而又轻快的,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他们生活中的困苦和被剥削,不要忽视马里奥在电影最终的动乱中死去的事实,不要忽视诗人聂鲁达是被流放在离自己祖国遥远的另一边。电影虽然没有极力的刻画这些现象,每每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这些苦痛和黑暗是那个时代也是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里真实存在的。但电影就像和煦的风一样令人温暖,她给人以希望,虽然在最终时不忍心的破灭了,但她给人的温暖却是绵长而又真切的。

  聂鲁达在电影结尾时的四分之一处,在马里奥与阿特丽契的婚礼上,宣布自己已经被赦免,已经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这对于马里奥来说,无疑代表着某种精神向往的崩塌。他丢失了自己那份”私人邮差“的工作,渐渐又回到了生活与理想的困顿与斗争之中,他无比的怀念与聂鲁达神交的日子,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做诗人的潜质。他在报纸上看到诗人采访,却并没有看到诗人念及西西里除美妙的风景以及淳朴的人们以外的什么,比如他的名字。他等待诗人的来信,就好像在等待着他信仰的回归。他想起曾经诗人要他介绍西西里岛上美妙的事物,他拿着那个收录机,走在西西里的各个地方,寻找美妙的声音。再困难而混沌的生活里,也总是有着我们喜爱的美丽。马里奥收录的声音是这样的。
  “第一,海水流淌声,轻轻的;第二,海浪声,大声的;第三,掠过悬崖的风声;第四,滑过灌木丛的风声;第五,爸爸忧愁的渔网声;第六,教堂的钟声;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从未感受到天空如此的美;第八,我儿子的心跳声。
 看着马里奥伙同邮局的老板四处收录这些他们早已习惯的声音时,我的眼眶莫名其妙就湿润了, 我始终觉得,美好的事物,哪怕再微小,再显而易见,总是值得去收藏和记录的。我始终觉得马里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寻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从而坚定的想要做点什么,并且他做到了。在工人的集会上,他被邀请上台宣读自己的诗作。但在拥挤的人群中,他还没来的及上到台前,就遭遇了政府的打压,就那样轻飘飘的逝去了。白色的诗作稿纸在黑压压的人群中飘零,虽然没来得及朗诵,我却认为马里奥是无怨无悔的,因为他已经来到了他曾在窗台前凝视的远方。聂鲁达在四年后,回到西西里,听到阿特丽契说起马里奥的这些事情,平静的就如同轻轻流淌的海水声,我相信他的内心早已翻腾的犹如海浪。

  最后感谢这部电影的这几个演员吧,首选感谢聂鲁达的扮演者,他就如同他在《天堂电影院》中的艾费多一样,温暖有爱;感谢马里奥的扮演者,他在电影拍完后的第12个小时里突发心脏病去世,感谢他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绝唱;感谢阿特丽契的扮演者,她的心灵就如同她的面容和身体一样纯真而又美丽。

 2 ) 你带着我的梦闭上了眼睛

某一年曾有一个催人入梦的下午,微风轻拂,阳光压低树影,小粒的芒在课桌上方轻盈的漂浮着,大教室里那台老式的29寸电视里传来一阵流畅漂亮的旋律,像一只手风琴在山间小路上利落而明快的滑行……噢,这电影真美,我喜欢,那个时候正埋首在课桌上沉睡的我,恍恍惚惚的想着。

从那以后又过了许多日子,记挂着《邮差》这个名字,就像记挂着一个美好的梦,它和那个下午和谐的气息毫无间隙的融合在了一起,是从未亲眼目睹又清晰在心间生长的欢喜与信念,Louis Bacalov的配乐纯朴而优美,就像是一块黑森林蛋糕那样扑鼻的意大利味道,征服了一个在睡梦中的懒散学生。

在我的影视经典鉴赏课上,在那些艰涩与沉闷的影像之中穿梭,在阳光反射强烈的屏幕上仔细辨认着细节,在努力练习眼球耐力的几小时沉默中,到底有多少愉快的体验?我曾固执的不放弃每次观影机会,以求取得电影真经,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从电影里截取不同的需要,获得不同层面的理解,现在渐渐懂得,世界上原是少有错过这件事,在那个年轻的年岁,即使囤积住所有的故事,你所能够用来消化的,也只有二十年成长经验那么多。

所以,我是那么自然而然的爱上了《邮差》,那么自然而然的默默爱了很久之后,才真正去观看了这部电影,在明快的主题配乐声里,一边微笑着,一边不知不觉任泪水滑落,这份感触,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点,既不惨烈到心痛难安,也不是为了附和它众多的荣耀而给与矫情的捧场。《邮差》的美,有如朱自清那篇《背影》,每一个动词,每一个陈述句,都没有多余的煽情,它并不是一种有预谋的制造感动,它简单朴素,把手段淡化到无形,却勾引了我们最敏感的精神触觉,因为血肉之躯,有多少可以利用的弱点,就有多少祈求指引的渴望。 我们需要信仰,来弥补一切的不幸与不足。从产生自肉体的缺陷或者病痛,到命运中的坎坷与失去,所有不完美的圆,都将经由强大的精神补给来获得圆满。一个缺乏淡水的意大利小岛上,渔民们辛苦又贫穷的生活着,因日晒和海风而备受折磨的年轻人的脸跟土地一样粗糙,冷酷的政府和党派总是对纯朴的民众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命中也有闪亮的瞬间,导演Michael Radford用温和的、微笑着的语气处理了整个电影的基调,尽管在政治取向上有着明显的左倾,却仍与“揭露”、“鞭策”、“控诉”这些恼怒又盲目的词汇绝缘。我们始终记住的,还是马里奥骑着他的自行车在山路上飞快奔驰,带着急切而兴奋的心情往来于邮局和聂鲁达的住处,他就像中国八十年代诞生的那批文学青年一样,用着懵懂初生的理想主义光芒,催促着自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邮差》给我们一个极好的时代投射联想,越是苦难的时光,越需要梦想来支撑现实,越是苍白沉寂的表象,越有暗涌的热烈思潮。如果一切唾手可得,谁还懂什么叫珍贵,钱也是,爱也是,书本也是,音乐也是。用精神的饱满来弥补物质上的苦难,这个道理印证在很多个时代,马里奥跟着聂鲁达学习写诗的那种快乐,跟今天我们在KTV唱上一晚的快乐相比,都是快乐,只不过前一种更似经过提炼的纯质大麻,而后一种却是飘浮在小肥羊火锅汤里的罂粟壳罢了。频繁的刺激会导致感觉迟钝,泛滥的选择让很多人不再会选择,不过批判这个新世纪就如同在宋祖德的博客上跟帖咒骂一样理直气壮而且没有任何难度,所以我的意思其实是在说,为什么《邮差》这样大动人心,那是因为这个新世纪已经绝种的某种情怀,因为宠辱不惊的影像态度——你永远不会忘记在无产阶级革命游行中间那场混乱的冲突,马里奥为上台朗诵准备的诗稿像一片落叶被人们夺命的脚步碾碎,这个时候那醉人又明快的电影主题音乐该死的响了起来,带着无法抑制的心灵颤栗,眼泪比想象中更快的清洗了脸上的油腻,你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达到了精神高潮……马里奥失去了可以聆听海浪仰望星空的生命,阿特里切失去了她的丈夫,儿子失去了爸爸,聂鲁达失去了一个真挚的朋友,命运会让人失去很多的东西,但是它从来不能夺走幸福。 为什么这个电影的坦然显得一点都不做作,像我这样对当今文化充满了敌意和警惕性的人,都可以暂时放松神经,它用一种友好又平等的方式进入我们,马里奥用诗歌获得阿特里切的爱,岛上那些目不识丁的文盲渔民们对诗人聂鲁达怀着崇高的敬仰,这些东西让文学重拾了它该有的尊严,虽然像《西西里岛美丽传说》那样刻画无知民众的人性残酷面也很凌厉,但因感动流眼泪总比因悲惨流眼泪好受一些。我想,这个电影依然遵循了我的奇货可居道理,当陈凯歌在纪念嘎纳六十周年的三分钟短片里都能用起了高考作文里倡导的首尾呼应,令情节散发着利欲熏心的谄媚味儿,我就基本上明白了,为何总是会对十三年前的一部《邮差》念念不忘。它用刮痧般的风格教你学会如何治愈伤痛,和Maximilian Hecker那种熏香按摩般的迷魂音乐一样,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愈疗系能量。

我也曾用力的研究过文化投机这回事,我知道同性恋电影比较容易在电影节和电影杂志上有出头之日,也知道如果一时打不到暴力和情色的擦边球那就弄个土到掉渣的题材,起码不能叫座也叫好,但是让撰稿人真心奉献文字的,只有那些真正被需要的作品。 “第一,是海湾的海浪声,轻轻的;第二,海浪,大声的;第三,掠过悬崖的风声;第四,滑过灌木丛的风声;第五,爸爸忧愁的渔网声;第六,教堂的钟声;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从未感受到天空如此的美;第八,我儿子的心跳声。”

仅在这部电影拍摄完毕的12小时后,饰演马里奥的意大利演员Massimo Troisi就因心脏病发作,英年早逝。马里奥留给聂鲁达的是以上这段话,Massimo Troisi留给观众的是一部《邮差》,我想,那都足够让你长久的凝视远方,回想你在这个世界上丢失和忽略的一切。

 3 ) 吟诗的邮差

干净而洗练的画面--令人感受到诗句在人和景物的互动之中横空而出;简单却富有深意的故事--可能会遗忘细节,却不会不记得那种隽永的味道。
应该说是那个邮差,那个淳朴率直的邮差,那个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的邮差,那个待人以诚的邮差,教会了我们吟诗。

 4 ) 我把忧愁的渔网,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1999年的夏天,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常回家看看》给本就炎热的夏日平添了许多聒噪。我陪着怀孕的姐姐,在夏日的庭院里读了几乎所有倪匡的书。放书的大纸箱底,有张修修忘记拿出去的《邮差》,我也由此知道有个叫聂鲁达的诗人。

同样是一个夏日里的故事。
这是一个意大利南部的小岛,我们可爱的主人公似乎得了种[一上船就头晕感冒]的病,可问题是他生为渔民的儿子,于是父亲眼里他成了一个不成器的懒惰者。他只能放弃他脑子里关于美国的许多想法,戴上帽子,拿起邮包,去给这岛上的一个胖子送信。
他好奇这胖子为什么能收到那么多女人的来信,好奇为什么这胖子的名头远大于他的肚皮。他的几行字就可以换来雪片一般全世界各地美女的求爱信,他随口说出的句子在Mario眼里就成了海洋一般飘着旋律的诗句。几十年后这个胖子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时我娘亲还是个日日背诵毛主席语录的孩子。
这个胖子是聂鲁达。诗人聂鲁达。
其实我并不喜欢他20首情诗,但他那[海洋般眼睛]的生动比喻却直入我心。他少有诗人的忧郁,他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喷薄的热情。
于是,我们老实的邮差走进一个题为诗歌的世界里。

后面的故事像许多影片一样,出现一个女人。
当爱情遭遇诗歌,总会多加了许多浪漫。(前提是这些诗不是太糟糕的话。XD)于是,与但丁情人同名的Beatrice姑娘就真的成了诗句猎网里的猎物。平心而论,我至今没见过面对送给自己亲手写的情诗还丝毫不动容的姑娘,起码当年我没这个抵抗力。Beatrice说,诗歌是暗号。当老实的Mario写出她笑容是灿烂玫瑰时,那不是恭维,而是他真的在她的笑容里看见了玫瑰。
老实人的诗,终于打动了岛上最美姑娘的芳心。
他们美好的婚礼,是整部电影最欢快的时刻。

聂鲁达给了Mario信仰,给了他才华,也给了他一次没有重逢的离别。Mario至死都追随他的好友聂鲁达,但他至死都没再等到诗人对他的回望,哪怕是封亲笔信。
或许,正如聂鲁达的自传题目《我承认,我曾经历尽沧桑》那样,他命运多舛的生命里,Mario连插曲都不是。

扮演Mario的意大利演员马西莫不是我喜欢的演员,却是我最尊敬的演员之一。他因为这部电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为此片硬是推迟了心脏移植手术,结果在电影杀青12小时候离开人世。
他诠释的Mario有一双真诚,朴实却又略带忧愁的明亮眼睛,羞涩的像一个童话。诗歌是他梦想的最终皈依,即便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美结局。
但我想,他因为梦想和聂鲁达离去,他是安心的。
事隔多年,当聂鲁达站在海边读Mario留给他的句子,说不清那低头不语的表情里藏了怎样的心情。我喜欢诺雷特神似的外表和深沉的演技。
Mario录下Beatrice肚子里的声音时,我泪流满面。久违地。

我爱这种静静的意大利电影,[偷香]里的村落或者[邮差]里的海岛。旅行时我常恐惧西班牙或意大利的偷窃抢劫者,可每次看见那落驳的墙皮又会看的有些痴迷。即便是在近十年之后的冬日里将这部电影重新温习,他夏日般的单纯与温暖仍旧扑面扑鼻。
诗歌,爱情,信仰,美丽的姑娘,一个靠谱儿的邮差对诗人热情诚挚的张望……

尽管看完电影多年后我才知道聂鲁达的20首情诗作于他20岁那年,但我仍固执的沉迷于电影里的虚构。
Mario给了聂鲁达一个triste的比喻。
于是20首情诗的第七篇里,我读到:

[俯视着黄昏,我把悲伤的网
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5 ) 一桩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

本篇影评摘自豆瓣时间《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口述稿, “我”即戴锦华老师。

豆瓣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意大利电影,《邮差》。叫做“邮差”的电影太多了:中国的、外国的、久远年代的或者非常晚近的。但是在我个人的记忆当中,这一部《邮差》始终占据着一个极端特殊的位置。

我想大家如果看过这部电影,如果喜欢这部电影,你们也许已经知道,这部电影的编剧、联合导演,也就是影片的主演,就是马里奥的扮演者马西莫·特洛伊,而不仅仅是这样的一个字幕信息,向大家透露着关于这个影片的第一个最为外在的秘密。

好,先岔开去跟大家分享一个理论的滥套。就是说我们经常以为我们应该通过文学作品去挖掘它深处的秘密,其实经常谜底在表面,对吧,不是说揭开谜面然后获得谜底,而经常谜底就写在表面上。在这一段字幕信息当中,它已经向我们传递了很多关于这部影片的秘密,如果大家并不了解意大利文化的话,可能我们也没有机会直接地获知,马西莫·特罗伊这个影片的编剧、联合导演和主演,在当时的意大利文化当中意味着什么。他曾经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影视两栖明星,同时是个喜剧明星。我很难找到一个恰切的比喻,某种意义上说,他在当时的意大利文化当中所充当的、所扮演的或许是曾经卓别林的位置。作为一个喜剧明星,他如此成功,受到广泛的爱戴,也就确定了他在这个职业当中的那种成功者的位置,意味着这样的一种在市场、在成功学面前的确定无疑的地位。

但是这部电影它在表面上,在影片甚至还没有展开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故事正是马西莫·特洛伊本人,从未满足于他作为一个影视两栖的极端成功的广受欢迎的喜剧明星的位置。他一直渴望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他对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的定义是,真切的、感动人的、直抵人心的。他没有明确地说,在他其它的表述当中,我们也看到他对这样的一部真正属于他的电影,真正是他希望和社会分享,和他人分享的电影,同时是关于社会、关于历史的一个真实的、真切的、诚挚的、负责任的表述。

另一个很有趣的关于这个影片的花絮或者信息,就是作为一个如此成功的大众明星,大众偶像,一个成功者,他这部心目中的电影筹备了很久很久很久,像那些筹备了很久很久而未能拍摄的电影一样,他所面临的真正的最主要的困难只是一点,就是投资!换句话说,他在通俗的大众文化市场的知名度,并不足以帮助他为一部他心目中的理想的、严肃的、诚挚的电影,一种直抵人心的、携带着生命的力量、携带着对于高尚人性的歌咏的这样的影片,却长时间地受到资金和制作上的困难。

关于这个电影的一个最为感人的并未在荧幕上呈现的故事是,当他终于筹到资金,影片开始开拍的时候,他长久存在的心脏问题进入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状态,医生认为他应该立刻住院手术,否则的话他将有生命危险。但是马西莫·特洛伊完全把医生的劝告放在了一边,他坚持在心脏状态极端差的情况下,拍摄了这部电影,作为导演和主演。而影片拍摄完成杀青后十二天,马西莫·特洛伊离开了我们。他的生命,他用他整个的生命完成了这部电影。用一个我通常并不喜欢的矫情的说法,在银幕当中,马里奥这个角色所携带的全部的温柔,全部的善良,全部的真诚,全部的微末,全部的执着和奉献,事实上是导演编剧用他的生命所创造的。所以当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感知到,这是马西莫·特洛伊透过银幕,透过岁月,透过生死,向我们送来的一个极为真诚的和温暖的微笑。

好,在把这个表面的谜底和关于这个电影之外的电影故事讲述完成之后,我们就进入到对这个影片的讨论。同样,那个写在表面的谜底也告诉我们说,像比如说《让子弹飞》一样,这是一部演员电影。这是一部导演自己同时作为主演,作为一个在绝大多数电影当中几乎不可能的全方位的个人化的主创所完成的一部电影。所以像类似的电影一样,我们可以体认到一种非常不同的电影的再现方式,非常不同的在摄影机前后,同时在创作同时在工作所形成的一种电影的表述方式。

那么好,电影把我们带回到了20世纪的前半叶,把我们带回到了20世纪前半叶那个激荡的、惨烈的、尖锐的、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大时刻、大时代、大场景的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段当中。但是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大波大澜的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馨的小故事。我们到达的是意大利的一个小渔村,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因为偶然而进入到他们中间的大人物所引发的小人物的生活及其变化。其实这是社会新闻或者花边新闻或者娱乐新闻所钟爱的故事,也是一种寻常的、通常是悲剧性的时刻,就是一个小人物由于种种偶然遭遇到了一个大明星,或者遭遇到了一个大人物,他个人的生活因此完全改变。但是这场改变并不是对等的,因为对于大人物来说,这只是他生活当中的一次偶遇或者一次插曲。当他离开这里的时候,一切像从未发生过,而小人物的命运却再难以被逆转。

这是我说花边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或者戏剧性的情节剧最热爱的这样的一种司空见惯的故事。但是这部电影则不同,在这部电影当中,所有我们刚才所描述的一切都发生了。但是发生着的这一切不仅改变了小人物马里奥。尽管像类似的故事的套路一样,他确实把小人物马里奥最终推向了一个悲剧性的终结,但是在整个影片的叙事系统当中,在影片的视觉呈现当中,在影片通过视觉语言所建立的这样的一个价值的表述和价值的系统当中,我们看到马里奥之死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悲剧。

好,我刚才说出了这个马里奥之死的时候,我真的对大家非常非常的抱歉,我真的第一次感到剧透是具有伦理上的非正义性的。因为这样的结局的出现是如此的突兀和猝不及防。而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在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心灵遭到重击和重创的这样的生命体验。所以我对大家感到抱歉,我只能祈祷你们在听这一讲之前已经看了这部电影。

这样的一个所谓小人物的命运被改变,因此遭遇到悲剧性结局的套路,在这部电影当中也没有被改变。可是把这个结局拿回到叙事总体、叙事整体当中去的时候,我们却不能简单地把这个结局判断为悲剧结局。因为它包含了小人物和大明星的生命,真正在思想、在信念、在历史选择的意义上的一次完全平等的相遇。它意味着小人物终于令大人物和他变换了位置,同时改变了大人物的、大明星的生活,而且这种改变是深刻的和内在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故事称之为一个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人与人之间的生命的,甚至夸张一点说灵魂的相遇的时刻。同时,它是一个盈溢着情感、饱含着温情的时刻。

而在我的观影经验当中,这部影片的第一次观看,我记得还是大荧幕上的观看,它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很少被温情故事所感动。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有一种你们看来也许很扭曲的、很病态的这样的一种文化,就是我们耻于做情感的流露,我们耻于做真诚状的自我表达,我们耻于表达我们也有柔软的地方,我们也会被柔软所打动。但是这部电影在第一次观影的时候,它不仅触动了我的柔软,它不仅打动了我,不仅以温情打动,并且唤起了我心里的温情,而且它让我不耻于去尝试跟大家分享这份温情。原因是在于它在这样的一个司空见惯的大明星与小人物的偶遇故事当中,在这样的一种平常的关于——现在我们可能会使用那个我并不喜欢的词叫“正能量”——充满正能量的对高尚的人性的展示当中,在这样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情的故事当中,他同时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时代,传递了一个时代的逻辑,传递了一个时代对于人类生命的改变。而这个时代本身正是由试图改变自己的生命,同时改变时代与社会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

所以我说在这个故事当中,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与人的相遇,灵魂与灵魂的相遇或者相撞,它也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最终创造出来的温情,而是在于它正是通过诺贝尔获奖诗人聂鲁达,著名的拉丁美洲的20世纪最伟大的歌手,与一个小渔村的被周围的人们所蔑视的,被周围的人们所视为不成器的、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这种不对等的关系的相遇当中,刚好传递了在20世纪曾经为成千上万人所分享的一种社会理想,不是单纯的政治理念意义上的社会民主,而是更多的作为乌托邦理念和乌托邦冲动的社会平等。

在诺贝尔获奖诗人,与一个半文盲的渔村的游手好闲的年轻人的相遇当中,在他们的交谈,在他们的分享,在他们对于语言、诗歌、隐喻的讨论当中,我们看到了这份平等。同时我们看到了那个旧有的故事套子当中的平等中的不平等,就是关于马里奥的怀念,马里奥的记忆和聂鲁达的消失无踪。他确实来信了,来信说把我的东西寄回来,他完全无视他曾经拥有的情感和他做出的承诺,但是最终这种不平等被结局所反转。

因为在整个的主体的故事情境当中,我们看到的是马里奥的十次的送信,然后马里奥经历的爱情的倾诉,马里奥的婚礼的聂鲁达的出席,我们看到了这一系列戏剧性的场景,这一系列的满载情感的表述。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在故事的主部过程当中,始终是聂鲁达在言说,聂鲁达在指点,聂鲁达在教诲,而马里奥在倾听,始终是聂鲁达作为中心、作为行动者,马里奥在追随。而到最后,马里奥用他的真诚,用他的爱,用他的行动,用他对自己生命的改变,使得聂鲁达成为了一个倾听者,聂鲁达成为了一个追随者。

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不会忘记影片的最后的那个蒙太奇段落。在整个蒙太奇段落当中,充满了银幕空间的是马里奥满怀着真诚、满怀着深情为聂鲁达所捕捉到的小渔村的声音,由声音所形成的真切的、经常更为深刻地、更为无言地携带着我们的记忆,携带着篆刻到我们身体当中的这种生命的记忆的声音。而在这个声音当中包含了马里奥的行动,马里奥的改变,马里奥的抉择和马里奥最终尝试在公众场合,在公众聚会当中去朗读自己的诗。

所以我说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并且让我不耻于去流露我所受到的感动,并且想跟大家分享这种感动的,是这个故事背后的时代的逻辑。一个今天被我们遗忘了的,被我们再度唾弃了的逻辑:关于平等的梦想,关于平等的追求,关于平等梦想的追求固然作为乌托邦冲动和乌托邦理念,但是它可以如此的真切地实现,实践在人与人之间,它造成了故事当中这个无限迷人的温情的场景。

这部电影是一部真正的有着双重主人公的电影,他是故事中的渔村的所谓游手好闲的、不成器的年轻人马里奥,他也是偶然地在政治流亡、在政治驱逐、在政治迫害当中寄居在这个小渔村的世界级的大诗人聂鲁达。故事集中在他们两个人的交流,那么必然地,是因为聂鲁达所改变了的马里奥的生命,但最后也是因马里奥而改变了的聂鲁达的内心。

那么我们延伸这样的一个讨论,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译名,我想是一个台湾译名,跟“邮差”完全没有关系,它的名字叫做“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我相信这个译名参照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对吧,伟大的拉美作家的一部小说的名字,就是《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当然非常有意思的,这也是少数的外国文学作品曾经被改编为中国电影,那么就是李少红导演的《血色清晨》。那么为什么它叫“一件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这个翻译同时把故事的主部坐落到了马里奥身上,而且坐落到了在影片当中马里奥所经历的一次爱情。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原本应该是一个有着happy ending、有着大团圆结局的故事。因为面对突然遇到一个年轻美丽迷人的姑娘而坠入情网的时刻,相对于马里奥,这个为渔村的人们所不齿的年轻人来说,仍然会是不可能的爱情。它的最终的成就,经由了聂鲁达的帮助。

如果我们把这个爱情故事当作影片的主部的话,我们大概就会把聂鲁达当做一个叙事学所谓的施惠人。通俗流行语言当中所谓的“助攻”来予以讨论了。但是这样的一个叙述,并不能完全自足的是,正是在这个“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的爱情线索当中,那么单纯、那么迷人、那么像童话又那么具有现实的质感的求爱事件,联系着聂鲁达,聂鲁达这个施惠人究竟以怎样的法宝,赐予马里奥,而使他的不可能的爱情得以成功,得以完满的呢?在影片中非常清晰,是诗。不仅是诗,不仅是诗歌,而且是对于诗歌的本体论的深刻理解,就是关于语言,关于隐喻,关于诗歌的媒介,以及诗歌的神秘和诗歌的魅力所在。

那么我为什么说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再度地不仅满怀温情地,也许眼里含着泪地沉溺在这样一个迷人的,一望而知小成本的小影片和小故事当中呢?是因为我们只需稍加回忆,在今天我们所置身的社会与现实当中,诗究竟占什么位置?诗还有没有可能再像影片当中,具有那样的一种魔法棒一样的神奇的力量?我们今天还能不能想象一个少女,因为她的求爱者开始读出诗句的时候,开始讨论诗的时候,就被震撼,就被迷住,望向他的眼中开始有了尊敬,有了爱慕,甚至有了崇拜。那么我在这儿讨论的并不仅仅是诗歌,对于诗歌这种最古老的艺术形态的社会态度,而是在于诗歌在影片当中所具有的那个特殊位置,准确地召唤出这个被我们遗忘、被我们葬埋的20世纪的历史。

在那个时刻,诗歌是变革世界的梦想、变革世界的信念,是利他主义的逻辑和原则,是深知自己渺小,但是仍然不惜以一己之身去承担社会的苦难,去承担历史责任的选择。正是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曾经赋予诗歌以那样神奇的、神秘的、崇高的位置。而今天当我们想到诗歌的时候,我们不仅饱含着功利主义者的、现实主义者的轻蔑,我们同时还会非常轻松的去引用诸如米兰昆德拉的句子,说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是“刽子手与抒情诗人联合统治的时代”,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审判原本就包含了对诗歌的审判。

当我们引证米兰·昆德拉的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完全的忽略了米兰·昆德拉作为经历那个历史,参与那个历史,携带着伤痛,携带着伤口,携带着创伤,所言说的这样的故事。我们遗忘了那段历史,我们简单地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去反观的时候,我们审判诗歌,我们审判变革世界的梦想和冲动。我们忘记了,我们同时审判的是我们自己,同时审判的是我们的现实,同时拒绝的是我们的未来的可能性。

所以我说在这个意义上,诗歌在整个故事当中所居的那样的一种叙事功能的角色,再度把我们带回到一种特定的历史时刻,一种特定的回首历史、回眸历史、重新去触摸历史的内在在电影文本、又远远大于电影故事的这样的一种表述。而我说它会感动我,还在于今天整个世界都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一种想象自己能够分享和加盟胜利者,加盟强权者,加盟主流社会,去审判那个特殊年代的这样的阵营当中。而马西莫·特洛伊作为他的时代的成功者,却丝毫没有分享那个成功者阵营的逻辑,仍然饱含深情地、饱含勇气地、饱含真诚地,像故事中的马里奥一样,像故事中的聂鲁达一样,去穿过权力所制造的物障、制造的种种阻隔,深情地回望那个时代,同时为我们召唤那个时代,把那个时代带回到我们的银幕上。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段落当中,我们始料不及地遭遇到那个悲剧性的时刻,我们始料未及地在一场剧痛当中,几乎来不及自我抚慰,就必须再一次地跟进电影的故事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次在影院、在环绕立体声的环境当中,听到了马里奥曾经深情地为聂鲁达所捕捉到的渔村的声音,同时我们听到了在聂鲁达的想象、在他人的告知当中,马里奥个人生命的那个转折的时刻和悲剧的时刻。在所有的这种声音当中,我们跟随着聂鲁达,我们认同聂鲁达把自己重新放置在倾听者和追随者的位置上。

好,在这个影片当中,戏剧性的场景,人物之间的关系,精彩的对白,截取了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同时大家可能会忽略了,却事实上也被它所捕捉了,正是影片当中电影语言的元素。准确地说,在这部电影当中非常突出的,首先是空间造型总谱在影片当中所传达、所携带的那个整体的力量,也就是说他对于影片外景的选择,美工师的工作,有效地使用电影语言,建构了一个特定的似乎远离尘世、似乎远离世界的这样的一个宁静的同时贫瘠的小渔村。正是这样的一种空间环境,在他们相遇之时已然携带着戏剧性,同时携带着我们未曾预期的或者难以预期的可能性。

进而在影片当中最强有力的,是场面调度的元素。 我好像已经跟大家谈过,就再重复一次,所谓的场面调度。所谓的场面调度,最早借自于戏剧理论或者戏剧实践的概念。在戏剧舞台上,场面调度指的是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道具之间的相对位移,这是舞台叙事、舞台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形态和手段。那么也正是在调度的意义上,那个肉身在场的演员才能够用他的身体传达表演之外的,或者作为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的表意手段和表意信息。

场面调度是舞台语言,也是戏剧语言。那么电影从舞台艺术当中,从戏剧艺术当中借到了这个词,它给它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在电影当中,不仅是一个画框内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对位移、人物与道具之间的相对位移在表意,而且是摄影机与人物的相互关系、摄影机与人物的相对位移、摄影机在特定的空间当中运动同时形成它与画面中的人物的不同关系,是电影最基本的语言形态,最重要的语言形态,也是包含了电影语言最丰富的可能性的形态。

那么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们看到的正是十次送信,一场婚礼,在这样的一个戏剧性的段落和场景当中,最为微妙的、最为准确的、最为感人的表意,事实上不仅发生在两个人的动作、两个人的形体、两个人的对白当中,而且发生在摄影机与人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人物与人物在同一画框当中、在不同画框当中的相互关系和位置。那我们看到两个人逐渐走近的过程,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场面调度的复沓和在每一次复沓当中的微妙的变化来传达的。

那么最后送别的场景是在影片当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两个人完全地使用了对称的对切镜头。两个人以在完全对称的画框中的位置,以完全对等的景别,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影片最终想传递的关于这段人与人之间温情故事的主题,就是平等的存在。平等这个理念,在电影语言当中,最终是以完全对称的对切镜头来视觉地、直观地传递给观众的。也可以说在电影的那个时刻,它更像是一种对于平等的期待,或者说是一种对于平等将以我们始料不及的方式到来的预告。

所以我说,这部影片它代表了我最喜欢的一种影片类型,就是不是为大资本,不是为奇观,不是为大明星所支撑的这样的一种电影表象;不是为工业系统,而是由人对于生命、对于世界、对于电影的爱,来支撑的作品。

那么最后还是想再一次提醒大家,如果你们看这部电影,如果你们再一次观看这部电影,请你们记住,这是特洛伊透过银幕,用他的声音,向我们送来的一声问候和一种召唤。

谢谢大家。

本篇影评摘自豆瓣时间《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
更多精彩解读,请戳//douc.cc/2ByaT5

 6 ) 给beatrice的情诗

看了电影邮差,没想到是讲聂鲁达的。 他的诗熟悉的也就只是那句“当华美的叶片落尽 ,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意大利的海还真是蓝得醉人啊,小渔村也很有味道,音乐也很动听,女孩子也很美,所以是好看的电影。

那个美丽的女孩叫Beatrice Russo.这可不是一般的美女的名字。电影里的聂鲁达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个反应是说了声“Dante".

"Dante Alighieri.He fell for a certain Beatrice,Beatrice have inspired boundless love."

传说是这样的:但丁( Dante Alighieri, 1265-1321)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9岁时第一次遇到8岁的Beatrice,对她一见钟情! Beatrice 18岁嫁给了一个银行家, 但丁见过她几次,但每次都只有目光的交流。 但丁后来娶了别人。 Beatrice23岁去世时,但丁悲痛欲绝……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女子竟会爱得这么强烈,这么持久…… 他在拉丁文学、哲学和宗教中寻求解脱,
还是排解不了对Beatrice的怀念, 于是写下了《新生》(La Vita Nuova)—— 31首风格清新的情诗, 从此Beatrice成为他心目中象征纯洁爱情的天使,缪斯的化身。 后来但丁在政治上也不得志,被流放, 他以自己的流亡经历和对Beatrice不灭的爱写下《神曲》—— 而且在《神曲》中让她成为一位仙女,藉著她的力量才能由炼狱进入天堂。

至于情诗,现在的人是连字都懒得写的了。好不容易有些爱写诗的,可能还一不小心就写成“梨花体”,倒还不如就抄点现成的经典情诗好了。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by Pablo Neruda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it is as though you were absent,
and you hear me from far away and my voice does not touch you.
It seems as though your eyes had flown away
and it seems that a kiss had sealed your mouth.

As all things are filled with my soul
you emerge from the things, filled with my soul.
You are like my soul, a butterfly of dream,
and you are like the word Melancholy.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and you seem far away.
It sounds as though you were lamenting, a butterfly cooing like a dove.
And you hear me from far away, and my voice does not reach you:
Let me come to be still in your silence.

And let me talk to you with your silence
that is bright as a lamp, simple as a ring.
You are like the night, with its stillness and constellations.
Your silence is that of a star, as remote and candid.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it is as though you were absent,
distant and full of sorrow as though you had died.
One word then, one smile, is enough.
And I am happy, happy that it's not true.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
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目光已经游离而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我积满一切的灵魂
而你从一切中出现,
充盈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
像一只梦想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
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
一只如鸽般细语的蝴蝶
你从远处聆听我,
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静谧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籍着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亮若明灯,
简单如环
你如黑夜,
拥有寂静与群星
你像我的灵魂,
像一只梦想的蝴蝶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远隔千里,满怀哀恸,
仿佛你已不在人世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就已足够
而我会感到幸福,
因那不是真的而感到幸福

 

 短评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电影总是会哭了,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事儿~

4分钟前
  • L***
  • 力荐

大师不经意间进入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展示出一点点温柔,却改变了其命运的方向。整个氛围和感觉让人不知该哀伤还是欣喜,到底什么算是诗怎样又算作诗人呢?“诗歌不属于写它们的人,而属于需要它们的人”。

6分钟前
  • xīn
  • 力荐

爱情→缪斯→诗歌→死亡。用真诚的情怀和诗意的暗喻重新解构生活。聂鲁达相关。又名: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你曾问我岛上最美的是什么,我为你录下海浪、风、父亲忧愁的渔网、教堂忧伤的钟声、星空和新生命的心跳。当你听到这些,会想起我。”

7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有个很特别的译名: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人生在世,唯有爱情与诗歌不可辜负。小岛邮差马里奥与大诗人聂鲁达相遇相知,逐渐领略到了诗歌妙处,并触发了天性中的诗性,最终收获爱情与信仰。诗圣聂鲁达因政治原因流亡意大利确有其事。由于以诗人为主角,所以全片的人、事、物无不与诗有关,甚至连思想境界也是诗意的。马里奥的诗性是与生俱来的,聂鲁达作为精神导师更像是一个挖掘者。诗歌不属于写它们的人,而属于需要它们的人。

12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美的大门通向死亡,可是谁能说傻乐着过一生更好……

13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推荐

“即使它讲的是海,这首诗是献给你的。你若没进入我的生命,我也永远不会写这首诗”

16分钟前
  • andhkwtllwx
  • 推荐

去年南美洲讲学时参观过诗人聂鲁达的两个故居,印象深刻;今年讲课查资料又发现本片是IMDB网上80年代以来北美电影市场上最卖钱的非英语电影TOP100中的头10名,因此找出来重温一遍。 确实经典!

1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她的笑容像蝴蝶飞,她的乳房像两团燃烧的火——偷诗、求爱、得逞。

2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如果没有聂鲁达的闯入,马里奥也许永远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暗喻”,什么是“诗意”,也许一辈子不会写出一行诗句。但这并不代表诗歌没有意义,诗人写出来的固然是诗,但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和美好的地方,它们才是诗歌真正源自的地方,这些何尝不是优美动人的诗?诗歌不属于写它们的人,而属于需要它们的人。

23分钟前
  • tangerine
  • 推荐

诗歌不属于写作的人,应该给那些最需要的人。

2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4.5星。到底什么是暗喻 诗人说是用一件事来类比另一件事 比如天空在流泪 那是下雨 笑像蝴蝶一样绽放 那是迷恋 我和你如同干瘪的海绵吸收海量的水分 那是师徒 我和你犹如星星一样互相照耀 那是爱情 身心像海浪一样起伏无常 那是人生 把所有情感像渔网一样撒向大海 那是诗 没有诗 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 有了诗 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 这一句不是暗喻 PS:我踏马也搞不懂什么是暗喻,可能每一句都不是,管他呢。

27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爱情、共产主义和身份,都用诗歌做了很好的联结,诗是最有力有效的语言,既能在影像中加具各种力量与情感,又能做衔接一切区别的桥梁,这个故事无论怎么拍都成立,在于它透露出了诗歌以及供人去感受的本质。

28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聂鲁达的脑残粉。为了抄好他的诗,嫌自己字太丑,去练字,再去找各种版本的翻译,有些不通的地方发邮件问了很多译者,他们总告诉我「聂鲁达曾说,诗的被过度阐释总是通向乏味」,在片子里听到这句就像他亲口告诉了我一遍,我只在夜晚读,读得到星辰的时候,也嗅得到大海。

29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用你给我的暗喻实践一生

30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力荐

感谢诗人与诗,赠与生命这些色彩与纯净。

35分钟前
  • shu
  • 力荐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慢慢觉得自己年轻时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都没有深刻理解,或者说觉得现在可以深刻理解一些东西了。其实十几年前这部电影公映的时候我就去看过,还记得那张海报很吸引人,另外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的脸型,他呆憨的笑容,悬崖边上的海,以及女主角的胸。那时对聂鲁达的诗一无所知,也分不出剧中对白哪些是意大利文,哪些是西班牙文。最要命的是我记忆里一直认为这个故事是个浪漫喜剧,直到今晚重新看一遍,才发现我的选择性记忆,让我生生忘掉了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

39分钟前
  • dotann
  • 力荐

在《天堂电影院》送胶片给托托的老头在半片中变成接受别人录音带礼物的诗人,奇妙的身份转换。另外片中的邮差扮演者拍摄完毕后随即去世,也许连正片都没看上,可惜。

4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我不仅为聂鲁达的情诗折服,也为他和马里奥的友情感动。他们在离别时刻的拥抱,令我落泪。那是彼此共度的时间,那些时间令残酷也变得柔和。

42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意大利式的幽默与哀愁,即使是在暴乱的结尾也缀合着舒缓的音乐。这是一部能用"纯洁"形容的作品,即使嫌恶诗歌的自己也会在此寻找到情感的美妙,领略镜头的精致,是继《黄金三镖客》之后最让我喜欢的意大利电影。唯一的遗憾是,这位面容英俊而口音淳朴的男主角在拍摄结束的第十二小时因心脏病逝世。

47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故事其实挺克制的,但看得我泪奔了。不要随便教别人认识美,因为那个人可能真的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美。

52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