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

喜剧片美国1998

主演:詹森·舒瓦兹曼,比尔·默瑞,奥莉维亚·威廉姆斯,西摩·卡塞尔,布莱恩·考克斯,梅森·甘布,萨拉·塔娜卡,斯特芬·马克尔,康妮·尼尔森,卢克·威尔逊,迪帕克·帕拉纳,安德鲁·威尔逊,华莱士·沃洛达斯基,布赖恩·滕博姆,埃里克·蔡斯·安德森,库玛·帕拉纳,斯蒂芬·迪南

导演:韦斯·安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青春年少 剧照 NO.1青春年少 剧照 NO.2青春年少 剧照 NO.3青春年少 剧照 NO.4青春年少 剧照 NO.5青春年少 剧照 NO.6青春年少 剧照 NO.13青春年少 剧照 NO.14青春年少 剧照 NO.15青春年少 剧照 NO.16青春年少 剧照 NO.17青春年少 剧照 NO.18青春年少 剧照 NO.19青春年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3

详细剧情

  才华横溢,有一腔理想抱负的热血少年马克斯·费舍尔(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饰),在休斯敦一间贵族预备学校就读。初入名校的马克斯,却把全部的心思都投注于社团上。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很快在各种社团里游刃有余。然而过分忽视功课的他,不久就面临着被退学的威胁。因缘际会,他与事业成功的商业大亨赫尔曼·布卢姆(比尔·默瑞 Bill Murray饰)成为了忘年之交,学会了很多人生真理。然而这一切都终结在了才貌双全的女老师露丝玛丽·克罗丝(奥莉维亚·威廉姆斯 Olivia Williams饰)手里。马克斯深陷爱情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本片凭借着处处充满针锋相对的机智对白与幽默感,以及新老演员对角色的成功塑造和诠释,荣获1999年第5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男配角提名及1999年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等多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借青春片的幌子表达韦氏情怀

      Rushmore不是那种有着复杂的剧情或大段经典台词的高逼格片,但若把它当做一部欢快嬉闹的青春喜剧片来看又未免太低估它了。韦斯安德森的片几乎都是这样,用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剧情去诠释自己的世界价值观。在他的世界观里,永远没有坏人,只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没有什么事值得让人郁闷,就算是死亡【请参考天才一族里父亲墓碑上那段逗比的墓志铭】。只要 RUSH MORE,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但不同于普通的心灵鸡汤电影,韦氏电影还会揭露一个“残酷”的事实:有很多事情你是无法控制,也无法改变的。穿越大吉岭里母亲依旧逃避着三兄弟,布达佩斯大饭店里Zero也没能阻止饭店的衰落,而本片中Max梦寐以求的女教师也从未真正属于过他。但不能因为这个你的人生就停止不前,就算到头来你改变不了什么,哪怕是像Max Fischer那样用一种荒诞幼稚的方式也要一往直前 。到头来,说不定会有一个电影中那样的舞会在尽头等着你,就算没有,能拥有这一段记忆,把这段记忆自己珍藏着或与别人分享,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后记【想到什么写什么】:
*越来越喜欢韦氏电影的调调了,又是一个用童话表现现实的导演。
*安德森不缅怀昨日的世界也可以拍出信息量极大的片子。
*JS当年才18岁啊....看他的个人简介发现他居然也是科波拉家族的人。。。
*本来应该讨论Rushmore的为什么我整篇影评几乎都在对韦斯安德森进行个人崇拜....
*安德森的片子里小孩永远早熟大人永远幼稚。他对音乐的品味也永远那么高。
*记一句让我差点泪奔的台词:
——You are like one of those clipper ship captains.
——But I have been out of sea for a long time.
——你就像那些快艇的船长一样。——但我已出海太久了。

 2 ) rushmore

1.让我想起很多我不愿承认的回忆(试图掩盖父亲的职业,羞愧感,金钱的窘迫也有一点,无法控制的愤怒)跑无意义的社团活动,装作自己懂很多的样子,就是会做很多滑稽的事情,太细腻的被把握住讲述出来了,愚蠢的年少,永远用错地方的热情,但真诚热忱,而且拥有勇气,觉得自己能做成任何事。 2.我永远爱wes anderson,每个人物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女性角色 3.亚洲小女孩好可爱 4.真诚又温柔的父亲角色让我落泪 5.我真的好爱这样的电影,就是轻轻柔柔的,没有角色会有让人害怕的攻击性,永远都是让我想大哭的温柔 6.max真厉害,15岁结束了rushmore 7.并不是当爱情片看这样,,, 8.盯住那些富家子弟,瞄准他们,绊倒他们。(让我想起我去到的,精英小学校,人人生为天才,可是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可能是我在自负,,) 9."骨气是需要被记住的""尊严是最无用的东西"显然需要保持尊严赢了

 3 ) 和解?

蛮闹腾的一部电影,似曾相识的怪诞风格,是Wes Anderson执导的,那就不奇怪了,只是这次的主角是真人,而且是青少年。在青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当然Wes Anderson镜头下的Max Fischer不只如此,他精力无限,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影片的第二主角是比尔·莫瑞出演的中年男人Herman Blume,这两人皆是错位的,Max Fischer是早熟的青少年,Herman Blume更像个发育迟缓的成年人。生活中,各有各的不如意。Max Fischer从小母亲过世,缺失母爱,Herman Blume则老婆婚内红杏出墙,两个儿子又粗野莽撞。Herman Blume到贵族学校Rushmore做了一次演讲,即刻赢得了Max Fischer的青睐,他心有戚戚焉,主动上前自我介绍,两人竟然结为忘年交。两人居然爱上了同一位女性:学校才貌双全的老师Miss Cross。当Max发现Herman与Miss Cross的恋情后,立即对Herman采取了一系列的报复行为,直接导致了Herman的离婚。当然,谁也没有最终得到Miss Cross.

于是两失恋者组成联盟,化干戈为玉帛。每个人都要接受彻底的破碎教育后才能成长。。

影片有个完美的结局,似乎所有的人都和解了,但生活不是这样,生活永远是一坨屎,很多人事永远无法和解。

 4 ) 关于wes anderson的怪诞与温暖

刚看完青春年少 片尾max和他幻想中的情人翩翩起舞 大幕拉上 之前骨子里的荒诞就这样落幕

wes anderson用的是一种怪诞的手法来展现不同类型人在不同时期的迷茫 这种怪诞不是恶搞的无厘头也不是荒诞的闹剧 只是极端化的人物和夸张的片头字幕 他讲述的是那些被琐事困扰的人的癫狂的梦想和期望 他们想要跳下火车在山顶奔跑 他们要在学校建水族馆 他们爱上知道没有可能的人 为得到他行走的遍体鳞伤 却还是在最后坚强的说 还好没有人受伤 他们做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神经之梦 梦想不分贵贱高低高雅与否 有的看上去很不可思议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肯前行 他们前行的疯疯癫癫跌跌撞撞 最后沦落监狱却还是残留着那丝愿望 梦想就是脸上出神向往的表情和激情 是一种热度

我们的生活怎样才算有深度 怎样才算轰轰烈烈 怎样才叫传奇 那只是生活罢了 那些也只是困难和生活中的几道坎罢了 为什么不用戏谑和假正经的态度对他们摆摆手 嘲笑一下那愚蠢可悲的坎 然后就忘掉他继续那样无所顾虑的走下去 wes的电影里面 无论多么艰苦的时光总是轻松荒诞 让人们看得直抱怨 他有什么要伤心的 这算个什么事嘛 其实生活中的那些苦难回想起之时不也是如此 如同看待未长大的儿童犯下幼稚的错误般 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自怨自艾 和生活持有相同的肤浅的态度 然后轻松的跨过它就够了 wes的主角总是很迷茫 他们陷入了生活的瓶颈 他们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无论是梦想亦或是爱情亲情都无从得到 他们选择的使用荒诞但是无谓的行为去面对 一种奋不顾身的轰轰烈烈 遍体鳞伤的释然 丢下所有的行李踏上新的征程 跳完最后一支舞就去爱上另一个人

每次看wes的电影都很轻松 宛如一支诙谐的赞美生活的情歌 那里面的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 也可能是过去的你将来的你 因为我们都曾经历一段不得志的生活 浑浑噩噩般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可悲 被生活困苦住 我们要的传奇的不是 荡气回肠的爱情和史诗般的人生 我们要的就是那里面能够勇敢的去直面生活的人生 哪怕用荒诞的方式 却也是在行走着

 生活其实就是一坨屎 我们不要假惺惺的给这坨屎画上一朵花或是配上一段古典音乐 挫折来临吧自己想象成大义凛然的战士 豪言壮志的说要对抗他 其实他就只是一坨不那么完美的屎罢了 不值得我们这么伤心这么绝望 用屎的态度去对待他 然后勇敢的跨过它 回头对他吐一口吐沫就可以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永远不要对生活绝望 永远持有这样的信念 wes的电影就告诉了我们这些 用诡异的方式拥抱了破碎的我们温暖了我们

 5 ) 天才只在青春年少

      Max从来就不是一个天才。
   上课解答出世界上最难方程式,震惊全班这种事只能在梦里想想,他从来就不是那种成绩全级前十、身材高大、篮球吉他课外活动一个不差的天才少年。他只是,很可惜,一个会写点剧本的眼镜男,往往还不能兼顾学业。校长评论他是“全校最难搞的学生”,每天都有新想法:创办各种各样奇葩社团、建水族馆、批判拉丁文课程,没过多久又想法设法恢复原课….回头看看,每一件事都见不到大成就,反而耗去了Max所有的精力,甚至令他被学校劝退。但Max还年轻,大家都原谅了他的冲动,把它归咎于年轻人的激情热血。我觉得这就是韦斯.安德森在《青春年少》里传达的青春观:青春就是一段时间,你有无数想法和计划,每一个看上去都那么诱人,让你心甘情愿为其奔波,哪怕早已超出能力范围。在青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天才,或者说,天才只在青春年少。
    在Max所有青春式的冲动中,对教师Cross暗生情愫【1】可能是最轰轰烈烈也最荒唐的一段吧。Max比同龄人早熟,名片、西装都能看出他希望被当做成年人对待;向成年女教师示爱,更者,他所有社团活动,兴趣爱好,会不会都是他宣示自我成熟的一种方式?他站到一群人中间指挥话剧、服饰细节全都亲自敲定,还收一个小跟班,显而易见,他很享受那些作为领导者,证明“Max Fischer is unique”的机会。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里总有一个早熟的年轻人,不合群,不按常理出牌,试图向这个混乱的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像《月亮升起之王国》里私奔的童子军和少女,《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在表哥面前渣渣的小狐狸….相反,也总有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深陷琐碎日常的焦虑,对生活欲求不满,企图寻回过去的荣光,像《月亮升起之王国》里的单身汉警长,《天才一族》里与儿女关系恶化的父亲,或《青春年少》里被两个儿子拖累的校董Blume。
    两个儿子的生日宴会上,Blume坐在椅子上,看着泳池对面,镜头最初聚焦在他脸上,随即变焦至他视线所及,家人朋友在玩闹,又重新聚焦回他毫无欢喜的脸,仿佛将他与几尺外的家庭隔离开来,为之后的出轨埋下伏笔。过了一会儿,他潜入水里,彻底与陆上分离:陆上的吵杂消失了,一个孩子在他身边游过,只听见划水的闷响。这是我心中全片最美的镜头之一。潜入水中很适合象征人物与环境的疏离,《毕业生》中Benjamin极不情愿换上父母赠送的潜水服,潜入泳池,看不见地上亲友的神情,听不见他们的叫喊,仿佛世界突然与他无关。即使阳光照射,泳池壁浅蓝的瓷砖闪闪发亮,也只让观众感到如潜入深海的压抑。
    Max与Cross的恋情也与Benjamin的经历有些类似,不过Benjamin那场恋爱更多是出于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才被一步步引诱上床,而Max恰好是太成熟,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前文所述,他急于通过一场恋爱进入成人世界,反而伤害了身边的人。
    Max不是一个人,在公立学校他遇到了另一个自己:Margaret——同样是课外活动中的风云人物,同样想法独特。Margaret告诉Max,科技节的成果是她伪造的,她以为结果会那样,然而并没有,不知Max是否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都是极端自信的一类人,有想法,却缺乏足够的能力或运气,往往结果不符合预期,唯有其他手段补全。Margaret向海军介绍实验成果,和Max向Cross介绍理发师父亲为“某高级医院教授”,或坚信自己最适合女教师,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最后他们还是释然了。最后一场慢舞,观众看到的还是那个胸有成竹、固执的Max,不过对某些过早要求的东西,他或许可以在舞后放开了。
    请善待身边像Max一样的奇葩,他们可能自诩天才,横冲直撞,古怪而偏执,然而他们不是天才,更不是疯子,他们只在青春年少。



   【1】二刷后突然有一个想法:Max和Cross聊天时曾说,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且之后也看出他父亲没有再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在青少年时期把对父母的感情移情到其他成年人身上,从而产生倾慕,而且童年缺乏父母关爱的人会更加依赖这种感情。所谓的“大叔控”“御姐控”很多都是这么来的。Max对Cross的感情有可能是他对母亲角色缺席的一种心理补偿?

(另:时间比较久远,人物名字记不太清了,可能有拼错无视就好)

 6 ) Let’s rush a little bit more/

What’s the point? She loves you.

女孩子们聊天,当聊到理想型的标准时,很多时候,通常是那些没有恋爱经历的女孩子们,是说的最多的,大学时的某次宿舍座谈会,一个女生把理想型标准从第一第二第三按照重要性一直列到了第十一二条,其中有不少条一说出来就推翻了之前的标准变成排名更靠前的。从她排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其实标准的存在就是为了被一些意外来推翻的。很多女生再遇到男票前,大概都会期待着他会有着像电影或小说里的一样的标准,这叫做少女心。可是,当真正遇到的有感觉的人时,那些剧本里的标准真的马上就死了,烧了化成灰了,去他妈什么颜值身高有房有车,这个男人就是right man啊。今晚,我的各种少女心对于理想型的标准,全被18岁的Jason Schwartzman推翻了。
他不高,带着奇怪的红帽子,过度装逼嫌疑犯,喜欢比自己大的女人,这些几乎都有悖于我的理想型标准。可是今晚,偏偏被他rush到了。喜欢走起路被挺得直直的男生,显得自信;又粗又浓的眉毛把眼眶衬得特别深邃明亮;除了学习,对所有事情都很有热情的认真劲儿,和我好像;搞起情敌心狠手黑的冷酷劲儿,从电梯出来单手拎着蜂箱还把口香糖摁到墙上的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转到公立高中后开始抽烟但依旧穿着常春藤校服的反差萌。标准,总会被新遇到的推翻。在他身上感受到的最冲击的,其实还是一种不顾一切青春感,
上映时Jason18岁,拍摄时应该更年轻。真正的少年的故事。


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到了还是马上要踏入社会了,最近的我总是会颇赋愁思的感慨到,我的青春,真的结束了。人,可能还是年轻的,可是那种感觉和心理,已经不是过去时候的那样的了。某天看到微博上一个考研打卡的妹子发了人家寝室聚餐的照片,上面都是年轻的妹子,眉清目秀,不施粉黛,一个个的笑的很开心,很真。看了之后很羡慕,她们好像还有一种冲劲儿,有种不怕失败、敢赌敢做的勇气,很有精神气儿,【大学生】式的精神气儿。这样的羡慕持续了好长时间,持续到我都开始怀疑,难道我真的没有冲劲儿吗?没那么老吧。为什么发愁和羡慕?在矫情个什么劲儿?
人生的方法和经验,有时候通过自己来发现真的太不容易,若是真的由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把情况搞明白,会把自己搞的伤痕累累。借助他人的经验来搞明白自己人生的状况,很有幸,也有点可悲。这段时间来我的无病呻吟的自我怀疑,由这部电影告诉了答案。青春里的所有傻缺,所有自以为是,所有倔强,都是以没见过世面为前提的。那时候我知道的太少,见到的太少,一心以为我所坚持的必然是唯一的正确的,那件事情必须以我为中心,少了我不行。一度匮乏的尴尬感和羞耻心,加上从未考虑过事情的后果,促成了一件件青春里的傻事。那种如同英雄式的勇气填补了年少时期的无知,无知加勇气,便给青春期少年的人生经历添了最大的一把火,让他在短暂的年少时肆意挥洒着自以为是的倔强和精力。我是学渣,那又怎样?我搞了那么多社团,写了棒棒der话剧,我可是要扳倒富家子弟的;我就是喜欢老师啊,我为她把拉丁文复活了,我为她准备建一个水族馆我做了这么多她就该喜欢我啊,所有情敌必须搞死啊;转了学我还是能兴风作浪;可是,在与Cross撕破脸还强吻未遂后,在与Blume在母亲的墓地前无力的说出那句What’s the point? She loves you后,随着那颗倒下的大树,Max他的横冲直撞式的青春好像按下了暂停键。他脱下了常青藤校服,穿上了普通的羽绒服,在理发店做父亲的帮手,音乐也唱起了I am waiting,I am waiting……在医院电梯里遇到颓的不行的Blume后,他觉得还有一丝希望,抓住了这个机会,上演了一出他和Cross最后的爱情剧,可惜,他依然还是个孩子。
好样的少年


印象中那种思绪和想法异常丰富的人,生活上总是不免有些孤独。没有别人像他一样,他是独一无二的。直到Margaret Yang走进了他的生活里,一向自信和独立的Max似乎变得柔软了些。Margaret Yang是我很喜欢的角色之一,眉毛浓密笔直,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亚洲人的聪明劲儿,独立自由,敢说敢做。


在新学校的新话剧演出和在Rushmore一样坐满了人,Max也和以前一样,又不一样了。舞台上和幕后的他和以前自信,不一样的可能是放下了那份偏执。向别人介绍父亲是理发师时和当时谎称父亲是医生时的神情一样自然。最后以牵到Cross的手后的一支舞结束了这场轰轰烈烈旷日持久【长达】四个月的爱情。这样的青春,到底是荒诞不羁还是一败涂地。可能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他以后成为一个【正常】的规规矩矩的大人,他应该会想念这样的青春。现在的大人有的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时时刻刻把尴尬和羞耻挂在嘴边,青少年时期干过的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成为大人后却鲜而为之了,成年人的生活让我们多了很多见识,因为这种见识也让我们少了年少时的不顾一切的勇气,那时候觉得年轻可以做任何想做的,而成为成年人之后加以好多来自环境和自身的顾虑,很多事情就永远的埋在心底了。讲真啊,每个人所能真正经历所投入其中的生活和生命,也就是短短八九十年,这样的时间跨度在历史中根本不算什么,这一辈子不好好为自己而活,而处处在意观众的眼光,何况【观众】还指不定根本就没在意过你,就算表面上过的风生水起的,安静的时候问自己时,是真的吗,这样的生活是让我真正快乐的吗?Max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生赢家,没在意过别人的目光,所有的事情都出于内心的真正意愿,为了爱情努力过,也放弃过,轰轰烈烈,也依旧风生水起。Max父亲对他说过,你是一艘快船上的船长,你一大海为家。而Max说,这话没错,但我已在大海上流浪太久了。有什么关系呢,生来就是自由的人,规规矩矩反而会成为你的枷锁。
你还是赢家的


Arashi的【生活艰难也许快乐】的最后,鸭川的大哥的一句话:青春是没有终点的,只是有人擅自终结了它。不想做青春的终结者,那份不知廉耻不顾一切的勇气,还是好好珍藏着吧,说不定哪天就可以拿出来冲击一下乏味的生活了,就Let’s rush a little bit more吧

 短评

若能用爱不释手这个词来形容一部电影的话,我一定会用到这部电影上。场景设计和手法都满足并强化了我对安德森电影的所有想象,片中那份青春期少年无可救药的痴心和忧郁更是直击我心。整个世界都不了解我,但同时也阻止不了我。Max这个角色估计只有舒瓦兹曼才演得出味道。

9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我觉得这是 Wes Anderson最好的一部片子

12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重看2018.04.20】我愿意为她建一座海洋馆。

15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Wes Anderson的什么月升王国、狐狸爸爸都没打动我,这部真是把我萌到了!初恋大过天的怪咖少年啊,stay young forever!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悖论,幽默而略显伤感;韦斯·安德森永恒的小格局故事,快摇横移对切慢镜的镜头语言组合,自成一派的配乐选择,爱啊!还有那个萌死人的杰森·舒瓦茨曼

2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一部轻松的青春轻喜剧,有点别致,音乐不错。看完后狂想穿常春藤的校服,我心驿动ing。

27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们的少年心已经随着街边的落叶被扫走了。【肯定句】

29分钟前
  • friendbeast
  • 力荐

好看~充斥冷笑话和夸张行径的校园青春,其实还是有点伤感的,至少到了后面也笑不大出来了。谁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没有过这种苦恼和悸动呢,所幸初恋即使很酸也掩盖不了其美好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萌到天杀的剧情和演技,哪个纯情少男没有过蠢蠢欲动的欲望,但哪个长大的男人实现过他的剧本和野心

36分钟前
  • 马可new仔
  • 还行

当初Wes Anderson拍Rushmore,Bill仅取片酬九千,却写了张两万五美金的支票给Wes,让他租拍摄所需的直升机。Wes至今仍珍藏此支票。

37分钟前
  • 游坦
  • 推荐

安德森可能也曾是个情感早熟,性格古怪,独立特行,才华横溢又不被认同的少年 :-)

4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Olivia Williams,被忽视的女神。

44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Wes的劇本總是不屑玩二流文藝導演所謂的不言韻味,他把青春期的一切都坦坦承承得表現,觀眾不用猜測任何角色的內心也能懂他們的表裏。在這樣的直白下誕生的韻味,才是真正的高手之作阿。

48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三星半,片中麦克斯就是韦斯安德森,他以为自己站在一个成熟了的、“过来人”的视角在回顾自己的青春,片中他让主人公有所变化,有所成长,然而韦斯安德森并没有,他还是麦克斯,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好在足够纯粹、有趣,不像后期的作品又有点冷静过了,现在看来狐狸爸爸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平衡点。

50分钟前
  • 🌵🌵
  • 还行

少年之爱就是,当我爱上你时,你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我的一切都可以给你,不论我才华横溢还是别人眼中的怪胎,我只要你的笑容,即使撞的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我懂爱吗?这种怀疑就是我长大的时候,再过几年回忆起来,谁没有个傻逼的时候------致我们的《青春年少》 (十五岁少男与忘年交老板抢老师噗)

53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开始还奇怪CC怎么出青春片,后来一看运镜和构图原来是WA。一如既往的青春明媚,扳着脸说笑,以及高大的比尔默瑞。

5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不喜欢这个故事也不喜欢男主个性浮夸花俏却做事普普的能力,对待女教师也不够有礼貌。虽然他不算屌丝也很会写剧本啦可我就是不喜欢他~演技最好的是比尔莫瑞啊,好几个眼神充满了时间的沧桑感。

57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这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太,现实中定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所谓少年心气的丧失,也就是做了一堆傻事后走上主流价值认定的“正轨”;无限羡慕米国少年无视挂科、课余发展18般武艺。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天(qi)才(pa)男孩成(shuai)长(lao)记。15岁的时候爱上一个人,想为她建水族馆,都失败了,然后心灵就停在了那年9月。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病床上中风的老头儿听到魔鬼学生跟他讲话一下子就苏醒了!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雨宫萤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