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半解

爱情片美国2020

主演:莉娅·刘易斯,丹尼尔·迪默,艾丽克西斯·勒梅尔,沃尔夫冈·诺沃格拉茨,邹兆龙,贝琦·安·贝克,恩里克·穆西安诺,麦金太尔·狄克逊,凯瑟琳·科廷,亚历克·廷彻,邦妮·弗兰纳里,泰勒·克罗泽,斯潘塞·沃瓦克,帕特里克·约翰逊,加比·萨默斯,亚历山卓·巴格特,马克·德巴格,乔纳·福尔肯

导演:伍思薇

播放地址

 剧照

真心半解 剧照 NO.1真心半解 剧照 NO.2真心半解 剧照 NO.3真心半解 剧照 NO.4真心半解 剧照 NO.5真心半解 剧照 NO.6真心半解 剧照 NO.13真心半解 剧照 NO.14真心半解 剧照 NO.15真心半解 剧照 NO.16真心半解 剧照 NO.17真心半解 剧照 NO.18真心半解 剧照 NO.19真心半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1:23

详细剧情

  个性体贴的运动健将保罗爱上了学校校花,但他实在不善言辞,于是决定僱用内向的高材生艾莉帮他展开追求,毫不相干的两人也因此成为朋友。然而,艾莉发现自己竟然也对校花产生好感,她和保罗的友谊因此变得複杂。本片为编剧兼导演伍思薇的最新力作。

 长篇影评

 1 ) 爱不止一种形式(附导演访谈节选)

电影主角Ellie Chu

无论是《Saving Face》还是时隔15年后上映的《The Half Of It》,背后都蕴含着Alice Wu本身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是个人经历改编),剧中主角的个性都是导演细心雕琢出来的,她和自己笔下的角色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实单一面向的同性情谊并不足以概括这两部电影的主题,导演试图在电影中展示的是主角们对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而这期间伴随着情感、文化、阶级等等成长的羁绊。

《The Half Of It》背景设在一个白人占主体的美国小镇,主角Ellie Chu和她爸爸是小镇上显眼的POC(people of color)居民,Ellie除了帮同学代写作业赚点钱补贴家用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可以说是她没有什么朋友,直到某天学校橄榄球队的运动健将Paul因为一封情书误打误撞进入她的生活,Ellie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故事不止是代写一封收费50刀的情书这么简单。

Ellie原本的生活圈子被打破,她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人,一个是热情大方的直男Paul,一个是Paul的追求对象Aster。面容姣好的Aster是学校里风云人物(Big Man)的交往对象,镇上教堂执事的女儿。Paul形容她「漂亮,聪明,善良」。但表面风光的Aster也有自己的烦恼,经常手不离书的她似乎和身边的群体有点「格格不入」,无论是其他女生背地里的闲言碎语,她的拉美移民家庭背景,还是宗教有着很大存在感的小镇,都让她和Ellie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在自我认同上挣扎着,游离在主体文化的边缘。

但是一封无意的「代写情书」,阴差阳错地把小镇上这两个孤独的人拉到了一起。Ellie对她的文学课老师说,「你知道终于遇到和你同龄又懂你的人是什么感觉吗?」——我猜就是找到了「the other half」的感觉吧。文字让这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了慰藉,进而慢慢相互吸引、靠近(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柏拉图,但是毕竟是电影,总要有一点浪漫想象的不是吗)。

之所以想说「爱不止一种形式」,是因为「爱」本身就是像洋葱一样蕴含了多层情感的存在,在这么多层层叠叠的面向中,某些情愫不总是那么泾渭分明,特别是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界限不总是那么清晰,而影片的一大焦点就是处在青春期的主角们情感上的自我探索历程。在这个保守落后的小镇里,家庭生活在主角们的人生中也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个时候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对于主角们的成长也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Ellie那表面沉默寡言但行动上对女儿关怀备至、鼓励她去追逐梦想的父亲,还是和Paul一样性格开朗、包容的母亲,他们都是主角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关于Ellie和Aster的互动,已经有不少友邻的精彩分析了,在这里只想补充一点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在影片中的存在感不逊于宗教和上帝。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本身。但人又无时不刻不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这种他者的评价、外在的界定对于自我来说是一种束缚,因而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一点印证了片中主角们的生活经历,拘谨内向、避免出风头的Ellie,和一群性格迥异的人混在一起、隐藏自己真正爱好的Aster,还有背着母亲改进祖传香肠配方的Paul,他们都被禁锢在他人设定的某种「标准」之下,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人生都开始发生某种积极的变化。

萨特曾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写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上帝存在不存在;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连一条证明上帝存在的正确证据也救不了他。」有意思的是,影片中Aster两次对Ellie说愿她找到自己的信仰。我的理解是这种信仰不是某一个神,而是对于Ellie来说值得去信奉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萨特存在主义中的本质。Aster是在鼓励Ellie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去找寻真正的自我,确立她的本质——这就是她的「信仰」。


看了一些导演的访谈,特别喜欢以下这两部分,附上简陋的翻译,对原文感兴趣的朋友请见文末的网站链接:

第一部分「关于异性之间的情感」

我对真实的经历进行了虚构。比如说,我的母亲并没有在48岁的时候怀孕,就像《面子》里面的那样,但是我确实在剧本里写了。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正在经历她生命中的一段困难时期,我真的很希望她能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还没有结束,事实上,也许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注:当时Alice Wu想借《面子》这部电影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这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而在《The Half Of It》中,我想具体探讨爱的本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浪漫爱情的社会里。从我们出生开始,所听到的故事都是关于试图找到完美的另一半或完美的感情——这不是说找到最好的朋友,而是指找到浪漫伴侣。我无疑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但当我回过头想,我意识到我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一个直男,当我在大四的时候以同性恋的身份出柜后,他帮了我很多,让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因为当时我的父母并没有和我说话。那时候我感受到了那种被接纳的感觉。
当时我想要搞清楚的是,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友情,特别是在那个年代?那是1990年代早期,我想,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会凭直觉认为你是异性恋。如果你们是朋友,又都是单身,别人会猜测你们到最后会以约会告终。但如果说这本质上是你遇到了灵魂伴侣,却完全没有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欲望呢?那么这种关系该如何定义?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在探索亲密关系和爱的不同层面,特别是这种情感又和最后发展为浪漫关系的传统形式有所不同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如果是女同性恋和直男的亲密关系,那是什么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不是完全没有浪漫因素,这才是有意思的一点。所以我想这就是我写《The Half Of It》这个剧本的动力,它最初应该是一个主角们在20多岁的时候想通了的故事。
但在创作过程中,我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部电视剧,因为有太多的层面要探索,我不知道该如何把它们塞进一部电影里。但后来,记得在飞机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应该把这个场景设置在高中。部分原因是在高中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每一种情感都像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对吧?因此,一切情节都得到凝练,这样我就可以迅速地覆盖到很多情感领域。在很多方面,这是一个关于你遇到了你认为是地球上唯一也是最后一个和你有联结的人、而这个人最终改变了你的人生的故事。Paul这个角色对于Ellie来说就是如此,在电影开头的时候她根本不会觉得这个男生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但到了电影的结尾,他们之间的联结产生的力量成为了他们人生中前进的动力,这是我想在电影中探讨的一点。
而高中的好处是,一旦你进入了社会,这个环境会让你的友谊根基越来越窄。假设你上了大学,那么它就会把你的朋友圈进一步缩小。你考上了哪种大学?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属于哪个经济阶层?很快,不知不觉中,你就在某地扎根了,你的朋友都和你都有些相似。但在高中,你真的可以遇到非常多样化的群体,而这些群体都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地理空间里(像电影里的小镇)。在这种情况下,就像Paul处在他的运动狂社交圈里,Aster是在那些受人欢迎的富家子弟的社交圈里,然后,Ellie是完全在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圈子里。这三个圈子的人一般不会有真正的交集, 而在故事里头,他们发生了碰撞。这让他们三个人都进一步对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我认为高中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无论是阶级差异还是种族差异,学校的同一个走廊里汇集了最广泛的差异性。

第二部分「关于结局——这不在于是谁追到了那个女孩(It's not about who gets the girl)」

这很有趣,你可能会因为最后Paul和Ellie没有在一起而失望,又或是你可能会因为Ellie和Aster没有在一起而遗憾。(笑)在推特上有一个蛮有声势的小组,里面有在讨论「如果Ellie和Aster没有在一起,她们的人生会是…」。但事实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剧透,目标从未实现——有趣的是,我在角色身上进行了某种颠覆性的切换,开始时让人感觉就像是一部浪漫喜剧,然后我将其切换到中间,因为现实情况并不在于谁追到了那个女孩。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可能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在我看来对于三个主角来说尤为如此。如果Ellie试图假装下去,她深深暗恋着Aster,也许她是同性恋,也许她是双性恋,谁知道呢?她才17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我们肯定知道的是她可以对同性产生情愫,对吧?而且我认为,她没有对Paul产生浪漫的感情。实际上,这并不完全符合她的发展轨迹,也不适合她。
而对于Paul来说,其实我觉得,是的,他可能是喜欢上了Ellie,但我觉得他不清楚自己喜欢Ellie的什么,他的想法很混乱,因为在他的脑海里,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只能约会,对吧?他没有任何女性朋友,我觉得这种情况对于只有男性朋友的直男来说是经常发生的——他们和一个女生发展成为朋友,而他们对此唯一的解读是,「那么,我们一定是在约会。」但这不一定是真的。而我真的希望最后的结局对于这三个人来说都是成就时刻, 因为如果你想,如果故事的结局是Paul和Ellie在一起,只因为Ellie是这个小镇上Paul唯一的女性朋友,那么这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又或是Ellie和Aster在一起,然后他们都被困在这个保守的小镇上,这也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最圆满的结局应该是对每个角色的发展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对Ellie来说,那就是有机会去追求她的梦想,去格林奈尔学院读书。对Paul来说,终于可以对家人说,「嘿,听我说,我有个想法。」这可能看起来很傻,但实际上我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他研制了自己的香肠做法,他的家人现在不再忽略他所说的话。他要把他的家庭从经济上拯救出来,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事情。而他所在做的事情是他所热爱的,也是他想拥有的一切。而对于Aster来说,她终于可以说,「你知道吗?我又开始画画了,我想上艺术学院。」这对于17岁的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其实电影的结局也是新的开始,不是吗?这些角色又不是90岁即将离世的老人。退一步说,如果他们即将死去,那么当然,为什么不先聚一聚呢?(笑)
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如果是遵循老套「然后他们如何如何」那样,这实际上并不是最好的发展。但我想现在的观众们已经成熟很多了。我想说的是,浪漫喜剧有时在某些方面感觉就像童话故事,它们就像这种有趣的幻想,故事在那里继续往前发展——并不是说两个人不能找到对方并且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我们现在也知道的,在镜头停止播放之后观众会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继续在一起吗?他们会不会离婚?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事情发生。所以,其实我觉得你要做的就是要真实地对待你的角色,给他们真正的幸福。如果是真的应该和那个人结婚,很好,那这就应该是电影的结局了。 对于这三个角色来说,这种童话般的浪漫幻想不是他们的圆满结局。而且我想作为一个电影人,你的角色就像你的孩子一样,所以你要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

访谈链接🔗//collider.com/the-half-of-it-director-interview-alice-wu-netflix/ and //collider.com/the-half-of-it-ending-explained-netflix/

P.S. 本人是NPR死忠粉,刚好NPR也采访了伍导,提到了一些创作的心路历程、身份认同问题和亲情关系,可以说导演是诚意十足了。翻译了一下放在了豆瓣日记,感兴趣的友邻请移步 🔗//www.douban.com/note/761177506/,欢迎交流呀👏

P.P.S. 导演Alice Wu解说The Half Of It 🔗http://www.bilibili.com/av710600640

 2 ) 成为你自己

不是每个爱情故事都很浪漫,爱,不是找寻你完美的另一半,而是去尝试、达成和失败。

#

艾莉感觉到自己像是一个外来人。作为小镇上的少数族裔和异教徒,她有着博士学位的父亲不会说英语,只能靠学习电视里播放的电影来练习;她相貌平平,可以轻易藏匿在人海中;成绩优异,又不免成功落入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在学校的时候,她花一半的时间去躲避霸凌和种族歧视,花另一半的时间给同学们代写论文赚些外快。

人生原本就将这样平淡无奇的继续下去,心中的梦想和希冀都压抑在小镇暗淡的天空之下——直到一个男孩向她求助,希望她能帮他向校花写信。谁料写着写着,这个Straight-A girl, 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straight。


#

温情

一个内敛的书呆子,通过代写论文赚钱;一个傻乎乎的橄榄球替补边锋,笔法拙劣,甚至需要别人代写情书,本没有机会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因为一个女孩而有了交集——保罗需要有人来帮助他给心上人写情书,而艾莉需要那50美元的酬劳来交电费。

温情,是电影的主题。它没有直率的铺陈太多恶意,连本该保守的小镇世界也即狭隘又广阔,足以让一个直率的橄榄球替补边锋与没有出柜的女同性恋打成一片。

大概是全世界的青春剧都太爱把笔墨加在爱情上,好像青春只有躁动的荷尔蒙和搏动的脉搏,我们才如此喜爱这部剧——“不是每个爱情故事都很浪漫,爱,不是找寻你完美的另一半,而是去尝试、达成和失败。”

保罗和艾莉之间,该如何形容他们?不搭调,不协调,或者怪异?一个家里经营香肠店的男孩和沉迷书籍的女孩。但是,他们之间友情却如此真实而质朴,以至于比电影的浪漫情节更引人注目。

正如我们经常疑惑为什么会爱上毫不相似的他人,也会选择与我们差异极大的朋友。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喜欢相同的唱片、电影,小说,对某件事情患有同感,或许是当艾莉的钢琴被弄坏时保罗递给她的吉他,并对她说:“唱你的歌。”当艾莉认为追火车很愚蠢时,保罗仍然追逐,追逐那辆他赶不上的列车;如同Aster终于发现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如同艾莉为保罗的美食梦想而写信,勇敢的站出挑战Aster的婚约。三个人彼此成就,迈出人生的一小步。

一切略显突兀之处在青春的背景下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友谊,尤其是青春期的友谊,热烈、神秘而不自知。不自知其难得,不自知其中缠绕的羁绊远甚于一切外在的表征因素:种族、性别或性取向。


#

"The good thing about being different is that no one expects you to be like them."

成为你自己

只要看过几部美式青春片,就会发现这部电影和传统的美国青春电影很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校园舞会,狂欢派对,保罗和艾莉的碰面也是在教堂进行,甚至美式电影里根深蒂固的金字塔歧视链的踪影也难寻见。Squahamish,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比《伯德小姐》里的萨克拉门托还要保守而封闭的地方。

“It's just another place where the adults don't need to tell their children to not expect too much from life — they already know.”

Inkoo Kang在Hollywood Reporter上这么写道:这是成年人无需告诉孩子不要对生活抱有太大期望的一个地方——他们已经知道了。

每个人似乎都处于困境和挣扎之中。为了奖学金,即使老师有心帮助,艾莉仍因为有太多顾忌而无法离开小镇去更大的世界上学,只能看着自己的梦想如玻璃罩下逐渐缺氧的蜡烛,一点点熄灭。在不断地相处中,艾莉逐渐意识到她的与众不同,甚至她的格格不入,或许都是一种祝福。

“我从未想过融入集体的苦恼,与众不同的好处就是没人指望你和他们一样。”

正如Aster勉强接受那条她不愿意戴上的围巾一样,她承受着在这样的一个小镇里做一个漂亮女孩的苦恼——合群。被迫接受肤浅但能给家庭带来利益的男朋友,刻薄又毫无志向的朋友,严厉的宗教父亲的管教,接受自己被框定好的一生。被家庭传统限制的保罗只好让想开一家自己的香肠店的梦想的搁浅。

人人的孤独、烦恼、痛苦都如此琐碎,没有朋友反目,痛失亲人的剧烈,甚至不值一提。如同被困在一个铁笼子里,偶尔被落日余晖照耀,但终知光明之不可留。在看的过程中给人一种缓慢的,磨人的揪心感,好像发了一场剧烈的高烧,只能躺在床上一点一点的养好

多年来,我们习惯了看灰姑娘的情节。变换造型后的容光焕发就能使得平静如死水般的生活有所改变,交了popular的男朋友后摇身一变从校园中的书呆子变成风云人物。那太简单,太容易,太不真实,又被我们深深渴望着。毕竟生活已如此苦涩,何必要在电影中饱尝失意?

如果你在这部电影中期待同样的情节,那恐怕会大失所望,现实总在身侧有意无意的嘲笑我们的肤浅幻想。不管是艾莉,保罗还是Aster,虽然都勇敢的迈出了一步,但好像也不是能让我们得偿所愿的蜕变。

也许,最大胆的一笔还等待着他们画出。


#

我们为什么如此爱看青春电影?或许是因为不管是多么反叛的怪小孩们,都渴望在一部能反映他们现实烦恼的电影中找寻慰藉。

少见的亚裔LGBT题材,少见的不那么欧美脸的亚裔面孔,我更喜欢这部剧原本的名字—the half of it,真心半解。刚在Netflix上看完全片,心想,Netflix在拍青春剧上的发挥时好时坏,但这部电影足以称得上胜利。

自《Love,Simon》在票房上的大获成功后,青春电影也越来越敢尝试不同的LGBT题材。然而青春电影这么多年来,不断试图创新,多元,开放,翻来覆去,试图维护自己日益萎缩的市场份额,但也不是每一部都称为佳作,毕竟题材总是大同小异,种族牌也越来越难打。而伍导做的,是在一份本可以落入俗套的剧本中拍出新意。

整部电影拍的很克制。导演似乎有意用大量心理描写、在2020年仍然写信沟通的设定,火车和自行车的穿插将本就黏稠的氛围拉得更慢,尽量避免了幼稚的闹剧和生硬的狗血情节。取而代之的是浪漫而又柏拉图的气息,巧妙地传达着青春期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突然发现自己对同性有着若有若无的情愫以及应对突如其来的友情。

来自Leah的ins

导演把大部分的笔墨都留给了三角关系上,三位演员的表现也为整部电影组成了完美的三重奏,尤其是Lewis。Leah Lewis在六个月大时从上海被一对佛罗里达夫妇带回奥兰多,她房地产经纪人的父母后来从同一家孤儿院收养了她的妹妹Lydia。从小热爱表演的她拒绝将自己的角色仅仅演绎为一个符合刻板印象的书呆子,她温柔又坚定,演奏自己的旋律,透过她内敛的性格和沙哑的嗓音,可以感受到隐藏的力量,最终鼓舞她投向心仪的大学。

同样新颖的是导演在LGBT题材的框架下为我们展示了友谊的另一种可能,LGBT角色也不再仅限于传统高中剧中女主角身边的gay蜜或充当喜剧元素,就我而言,片中对爱情情节的刻画都没有艾莉和保罗之间的友情那么引人入胜或真诚。或许,LGBT电影未来的发展不会那么一帆风顺,但《The Half Of It》迈出的这勇敢的一步一定有其意义。

公众号:边缘库珀

 3 ) 搬运-Alice Wu导演对Ellie和Aster情感的看法

总结:

1. Eillie肯定是LGBT,可能是弯的,也可能是双,甚至以后可能是pansexual,导演不想定死。

2. Aster性向不明,导演说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十七岁的孩子,在一个非常保守的小镇长大,他们并没有接触太多关于“性向”的概念的机会。

3. 导演自己认为在温泉时Aster的情感大大转变,她似乎能够隐约觉察到什么,但又不够确定,也没有勇气去承认。而这种情况也曾经发生在导演本人身上(也是我的亲身经历2333)

4. 导演总后还是以“我们啥都不知道啊🤷‍♀️ 未来皆有可能” 的态度收尾。这篇访谈的作者也提到了,这种“代笔被发现最后女神和代笔愉快地在一起的”经典青春片套路(比如经典迪士尼电影灰姑娘的故事1和2,一个搞舞蹈替身一个搞假唱)在这里没有出现,而是刻画了友情的复杂性。访谈作者认为,导演没有把剧情落入俗套,写成一个“只要有共同语言就能把到妹”的爽剧。

5. 我对结局的看法很矛盾,一方面很赞同这种复杂性:看着保罗小哥十分讲义气地和racists对峙,以及傻乎乎地和Eille爸爸拍面饼时,就明白Paul这个角色的重要性,绝不是一个工具人的定位。电影三人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平淡版的春希雪菜东马关系的感哈。

6. 最后,道理我都懂,但我还要糖🍬

 4 ) Paul和Ellie 感情线 - 爱是什么?

继《面子》之后伍导再次佳作。伍导才华横溢但出品甚少,二十年间才执导两部,但这部部精品。两天之内把《The half of it》看了两遍,被其中情感描写打动不已。本来是冲着姬片去的,但最被打动最多的却是Paul和Ellie的友情。接下来对Ellie和Paul的感情线的解读,含剧透。

Paul和Ellie本是两个不会相交的圆。刚开始Paul的朋友圈只有他的橄榄球弟兄们,Ellie作为小镇唯一的亚裔且非基督教徒,她的朋友圈只有她自己,而她与同学们唯一的社交关系就是靠给别人写小论文赚钱,而她作为优等生也十分擅长。

故事的开始也是他俩偶然的交集,Paul想追校花Aster打算写情书但自觉文采不够,就让Ellie帮忙。Ellie起初只打算帮Paul写一封情书就结束了,对于之后怎样没有任何期待。而她帮Paul写情书有好几层私心。第一是赚50刀,因为她要帮家里交50刀电费。第二是被Paul无意激将到了,因为Paul对Ellie说“你从没恋爱过”, Ellie很好强地说“你想要一封情书?那我就给你写一封啊哼!”第三是因为她自己喜欢Aster,在走廊里跟Aster的简短对话激发了她想对Aster倾诉的欲望而这正是一个好的表达机会,即便她需要伪装成Paul。

本以为一封情书就结束的Ellie,没想到Aster给了回信,而Aster非常简短的回信一方面写自己也很喜欢Wim Wenders,一方面说“但我不会抄袭他”。

想来是Ellie在第一封情书里照抄了她跟爸爸一起看的电影里的句子。我不知道这部片子是不是Wim Wenders的,未考证只是推测。

Ellie于是把这个看做一个游戏和挑战,跟Paul一起game on了,这是两人革命情谊的开端。接着是帮Paul写情书,帮Paul用ghost messenger跟Aster聊天。如果不是Paul的大胆 (1st bold stroke) 约Aster吃饭,Ellie可能会跟Aster永远网聊下去,毕竟在Ellie看来网聊也是约会啊哈哈哈。

Ellie第一次觉得Paul不错是因为Paul拿石头驱赶那帮每次都要霸凌嘲笑Ellie的学生,他们喊得“chuga chuga chu chu”是用Ellie Chu的姓氏以及她家跟火车站的关系编排的,大概就是“chu chu火车要启动啦”的意思。长久以来Ellie都是一个人,突然有人帮她出头真的很感人了,这是他俩革命友谊的一个推力。

Ellie深受感动,更铁地帮Paul追Aster。接着Ellie和Paul一起各种分析Aster的喜好包括电影啊书啊演员啊食物啊,跟踪Aster去超市啊电影院啊用望远镜偷窥Aster家里晚餐啊。

两个人第一次的情感共鸣是在Paul(2nd bold stroke)突然问Ellie为何她家来到斯阔米十这个村儿。因为他觉得Ellie和她爸爸在这里都不开心。Ellie刚开始很恼火Paul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他俩正在stalking Aster,对Paul突然问这个问题感到奇怪,觉得他不认真对待追Aster这回事;另一方面是Ellie觉得她确实不开心,但她为什么要跟Paul这个看似开心的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开心呢。而Paul却说自己也感觉被困在斯阔米十,他想开自己的店,但不敢改良祖传腊肠秘方。这点与他俩之前讨论被困地狱那段相呼应(即便一个人讨论的是比喻20世纪最伟大哲学家被困地狱,而另一个人说自己奶奶被困明尼苏达,这看似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居然也是如此相通)。这时的他们都有种被困在这里想出走之感。

这次之后他俩就很自然地作为朋友经常hang out了,包括打乒乓球啊,一起吃饭啊,了解对方啊,比如来自哪里喜欢吃什么啊。Paul一直想推广他的taco sausage,他写信给某报纸想要人来尝自己的taco sausage可惜没人理他。Ellie问他他家里人尝了没,Paul说家人没吃过。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他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然而却不知对方背地里的struggle,Paul家孩子多,对每个孩子自然也做不到全然照顾。然后Ellie和她爸爸就作为第一批食客尝试Paul的taco sausage了。所以有时候最支持你的不一定是家人,也有可能是好朋友。

接着他俩讨论情侣追火车,Paul觉得很浪漫,Ellie觉得好蠢。在各种事情上两人观点经常相左,但不妨碍他们享受彼此的陪伴,并能慢慢接受对方的不同。

Paul某天晚上透过窗户听到Ellie弹吉这个时候我觉得Paul可能有点喜欢Ellie了,这种喜欢也有可能仅仅是朋友,或也有其他情愫而他自己也不知道。

接着是Ellie陪着Paul参加跟Aster的第二次约会,Paul很感激Ellie一直陪着他还给他加油打气。这一幕很温馨,然而Paul刚一走Ellie就说她觉得他完蛋了哈哈哈。。。好朋友就是我即便对你没底气我当面也给你打气。

然后在服装店hang out,Paul帮Ellie选择在演奏会上的衣服。伍导我记得你在《面子》里也有俩女主逛衣服店的场景吧。伍导可真爱逛街和自动售货机啊。

演奏会上Ellie被捉弄钢琴坏掉了,Paul从同学那薅来把吉他递给Ellie,让她弹自己的曲子。她唱的曲子很应高中最后一年的情感,感动了大家,Ellie因此走红全校。所以人的感情很多时候很相通。

之后Paul带Ellie参加庆功party,Ellie第一次被同学喜欢和接纳,玩得很开心一不小心喝多,Paul怕她喝太多立马把她带回家,并在第二天递上解酒药。

Paul在Ellie被霸凌时替她出头,在她难堪时帮她解围,在可能受到伤害时带她赶紧离开,真的是很贴心善良的好朋友。而Paul突然发现Ellie在帮他以Paul的身份给美食评论家写信估计是推荐Paul的taco sausage,也很感动。

然后Paul去参加橄榄球比赛,Ellie告诉Paul,Aster祝他比赛顺利,Paul问Ellie也会来吧,这个时候Paul已经很care Ellie了。

看到Ellie到场边给他加油超级开心,甚至开心超过看到Aster在场,频繁给Ellie挥手。

比赛之后他俩在伍导最喜欢的自动售货机又见到了。Ellie让Paul给自己喂一下养乐多,Paul喂了。然后Paul突然凑上去吻Ellie,Ellie急忙避开了。Paul问Ellie:“你难道不是想要我吻你么?”Paul觉得Ellie让他给她喂养乐多是暗示,而Ellie觉得朋友喂个喝的不是很正常么。即便是同一个行为,在不同人看来也有不同的解读。

这一幕被Aster撞到,然后很生气气地甩袖子走了,自己喜欢的两个人居然在亲亲啊哼!!

Paul看到Ellie的表情终于明白原来Ellie喜欢的是Aster,虽然他之前质疑过一次被糊弄过去了,但这次他终于确定认定以及肯定了,于是脱口而出:“This is sin.”就走了。Paul也是被吓到了,在这个闭塞且很基督教的小镇,他从没想过同性恋的问题,作为基督徒他也从小被教导同性恋就是sin,是要下地狱的。

接下来这幕很有意思,引用萨特,他人即地狱。这句话不能更认同。我们被各种人judge,贴标签,被要求同一化,被毒蛇,这个时候确实他人即地狱。

自自动售货机事件后Paul和Ellie就没再说话,两人都怅然若失。很亲密的朋友,突然因为闹得不愉快没了联系,跟分手的感觉其实蛮类似的。Paul就去查了可能每个ji佬自己都查过的问题 “How do you know if you’re gay?”(another bold stroke)。作为传统基督教徒的他愿意为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gay这件事。即便你超出了我的认知,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去尝试理解。

接下来就是特别感人的小教堂了。当Trig还在引用圣经里关于爱的描述时,Ellie和Paul都提出了异议。

Paul意识到爱有很多种,他终于明白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是用对方期待自己的方式,更不是假装成别人去爱人。而Ellie则认为爱不是伪装,是磕磕碰碰,想要触及对方,messy,大胆。爱是愿意毁掉一副还不错的画作去换取伟大的画作。这里点出这部电影的主题了,即探讨爱的参差多态,借此表达伍导对于爱的理解。

最后Ellie离开小镇,Paul给他带了自己的特产肉肠,追着火车想多看Ellie一眼,用自己的行动去阐述自己对爱的理解,即便Ellie曾经说追火车很傻。这一幕我也泪目了。

我觉得《The half of it》比起《面子》更佳,探讨爱的多种形态耐人寻味,结局也更开放且真实。Paul和Ellie的故事来自伍导亲身经历,她在大学时曾有个非常要好的男性朋友,两人非常intimate但又不是男女朋友,我们暂时叫他P。P在伍导对自己的性取向困惑的时候一直陪着伍导,也是亲密的好朋友。之后P结交了女朋友之后这个女朋友不喜欢P再跟伍导来往,即便知道伍导是gay,原因是不喜欢P和伍导的亲密关系。P就跟伍导逐渐疏远了。这件事对伍导影响很大,也是促成了她这部电影的剧本。

我们知道电影Ellie和Paul肯定是互相爱对方,但是这份爱到底是什么,跟我们平常看到的男友朋友又不一样。他俩就是我很喜欢跟你一起吃饭聊天一起玩,你有事我第一时间赶到给你加油打气,我关心你不愿你受到伤害,但我跟你之间没有性的冲动,至少Ellie对Paul没有。这份感情对Paul来说却有些confusing。这点也很好理解,毕竟如果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很强烈的感情,我们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感情。之后Paul知道Ellie是gay之后选择去了解并接纳了她,也出现了追火车站那一幕。所以这份爱是什么,我觉得我也不知道,但如果我是Paul我也会去追火车。我觉得伍导只是把不同人对爱的定义和表现呈现给我们看,至于我们自己如何解读见仁见智。

之所以非常喜欢这条线,是因为跟我个人亲身经历也很像。所以soulmate是什么?爱是什么?我们习惯用各种标签来定义自己,年轻时觉得自己是妥妥的姬佬,年纪渐长方觉queer可能是更好的label,这个定义也更贴近我对不同人的爱的感受。我们可能爱一个人没有性冲动,也可能对一个人有性冲动而无爱。我们可能以为对一个人的日思夜想就是爱,但那可能也只是自欺欺人。我们也可能曾经深深爱着一个人,但离别多年后才意识到这份爱。爱可能是浪漫的,也可能不是。爱可能是包容伟大的也可能是自私狭隘的。但无论如何,每份爱都是如此独一无二,由此促成了世间爱的参差多态。

 5 ) "I'll see you in a couple of years."

这篇影评给我podcast第七集的嘉宾二毛和二光,还有A。

上次看完一部片子暴哭,是在纽约Lincoln Center看《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的时候。《四季》音落,全场起立鼓掌,席导和女主走向舞台的时候,我蜷缩在座位里泣不成声。

再上一次是看《Love Simon》,似乎是在他还没登上摩天轮的时候我就开始哭。影院里结伴来看的美国中学生纷纷发出awwwww的声音的时候,我早就泪眼模糊。

这一次,看到Ellie冲过去捧起Aster的脸亲,然后带着狠劲说 "I'll see you in a couple of years." 我瞬间泪崩。看到最后Paul跟着火车跑,依旧带着他扑闪的puppy-like eyes和天真的big smiles,再次决堤。

这部片子没有太多故作玄虚的drama,虽然对中国人还是有脸谱化的表达,也少了一些buildup,但干脆利落的定机位,恰当干净的运镜和剪辑点,以及克制的爱情故事本身,都会让人想到《Call me by your name》的中文译名——夏日终曲。

PB说,这部电影真的好适合开始有点热的夏天穿着短袖、窝在清凉的地方看。

是啊,夏天总让人想起年轻的爱情。


昨天去采访一对lesbian couple,几个月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咖啡店,就聊了一下午。她们在一起那种互相摸脸和十指相扣的小互动,让我内心一直在awww。她们通过一个TTL的QQ群认识,认识7天就搬到一起住,现在在一起6年了。昨天去她们家做采访,聊了快三个小时,整个聊天带给我太充沛的情绪,导致昨天睡下去之后,似乎一直在脑海里过素材,好像在时间轴上播放她们说的话,做着剪辑,直到天亮。

她们是三观很正、长得很可爱的两个短发女生,虽然说自己是T,但是对“T”标签化的问题有很到位的反思。二毛从中学就开始谈恋爱,每个女朋友都可以谈五六年,曾经因为一个铁T前任也勉强自己去留长发,但后来发现实在受不了,而对方也接受不了TTL,所以分手。

二光没有早恋过,后来谈了一些短短的恋情,也是因为前任来到上海。她和二毛的第一次聊天就聊了通宵,然后见面一周就确定了关系,现在觉得六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想继续和她们家一只名叫瓜子的暴脾气猫,三个人一起好好生活。

二毛是和初恋女友在家里啪的时候,差点被妈妈撞见,被出柜,但快20年也没有成功。她有一个形婚对象,虽然父母都心知肚明。她妈妈会说,楼下小卖部的阿姨问我,你女儿有没有结婚啊,我都无法回答。二毛会生气:你为什么会在意这个无关紧要的人,而不在意女儿的幸福呢?

但她也知道:她是一个很好的妈妈,我也是一个还不错的女儿,这一切,只能说是时代的不幸。她之所以不理解我们,是因为彼此30年的时代差距,让她很难去理解同性恋这件事,而妈妈的生活圈子,也是一个很狭隘闭塞的环境。

二光也是很早就出柜,但前年才终于得到爸爸的一句,你去好好过自己的生活,爸爸不会拖你后腿的。

听完她们的故事,一方面真的很喜欢她们的性格,有体谅有温柔有耐心,但也有自己内心清晰的认知和力量。另一方面,我看着她们两个,就真的能够感觉到「爱」的在场。它发生在一个人烧饭时另外一个人从背后的拥抱,在两个人说着说着手指就交缠在一起的绕动,在二毛对二光有意无意的撒娇,在二光宠溺地捏二毛脸的时刻。

二毛说,她们刚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听一些歌就会突然流眼泪,然后去抱住二光,因为她觉得,自己怎么可以那么幸运。就像《花都开好了》的歌词——

如果没遇上/那么多转弯/怎能来到你身旁 现在往回看/每一步混乱/原来都暗藏方向

实在是很感恩自己能做一个storyteller,亲眼见证这样可爱温暖的lesbian love


二毛和二光说,她们通宵聊天的晚上,是6年前的八月。我问几号,居然,真的是我生日。那天是我和初恋女友复合后过的第一个生日(不过最终还是分手了 if you're wondering)

我总觉得自己的人生18岁才开始,在一尘不变的学霸生活后,第一次明白什么是热烈的爱,什么是低到尘埃甚至忘记自己的喜欢,这样好像才活过来了。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我们的回忆,中间分开的几年依然睹物思人依然triggering,而复合又分手后再搬回上海,一切,都稀释成了纯粹的遗忘。

曾经放学路上买1块钱鲜肉月饼的店,被iapm给替代了。曾经去的文具店,找不到五颜六色的包书纸,还有5角钱一包的粘纸。便利店里有新推出的好吃的大白兔奶糖雪糕,但味道似乎都不如小时候一块钱一根的小布丁。手上拿着iphone,但十几年前最想要的,是一部诺基亚5300手机。

和二毛一样,我们都有过为了喜欢的人想要更加女性化的尝试,但真的是走过了很多弯路,才知道自己是谁,究竟喜欢什么。我再也不会穿裙子,也不会故意去模仿甜美的女声,我会喜欢舒服帅气的衣服,喜欢拥有雌雄同体气质的人。虽然我没办法像二毛一样,可以准确说出“我要找80后东北T做对象”的需求,但当爱情和心动发生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清楚意识到它的到来。

前几天在路上偶遇二毛和二光,二光陪二毛去公司打卡,走着走着自然而然牵起二光的手,两人依偎着,而我身边是很久没见面的A。

我冬天刚认识她的时候,翻看她以前的朋友圈就在想,夏天的她应该很可爱。她就是个很夏天的人,像是便利店门外会遇见的心动女生。和她一起在沿街座位吃着avocado toast聊天的感觉,就好像初夏凉爽的风,香樟树下的光斑树影,日落时分房间里即将被收走的光芒,还有好吃意面之后的花香moscato。

而在朋友家,看着A腼腆的笑,露出可爱的虎牙和sharp jawline,想转头看她又不想多看的时刻,会想到Ellie迎上Aster的目光,想到蓝头发的Emma和Adele在路上擦肩而过的那一瞥,想到Marianne看站在篝火背后的Heloise,也想到Elio坐在旁边看Oliver和女生贴身跳舞时候不停的抽烟,以及,那次A在咖啡店里欲言又止的表情,和每次和她离开告别时,想拥抱又收回了的双手。

We had to get lost to be found.

So maybe, I'll see you again.

 6 ) 大概只有姬姥懂得这部电影的精准,苦难不该成为酷儿电影的底色

本期内容已做成视频,欢迎戳B站观看→: //www.bilibili.com/video/BV1oV411d78U

(视频里有我本人画的超魔性灵魂表情包)

《真心半解》由华裔导演伍思薇执导,没错,就是16年前拍《面子》的那个伍思薇。

《面子》可以算是伍思薇的成名作,影片结合她自己的移民体验,讲述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母亲意外怀孕,女儿又是没出柜的同志,一家人为了面子苦心维系,作品不仅呈现了华裔女同自我解放的故事,同时以小见大地呈现华人社区的状况,引出文化对话的可能。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打包推荐。

这次的新片《校园情圣》同样讲述华裔女同的故事。

其实拍《校园情圣》前,伍导已经离开电影工业十几年,是到了2016年,她突然间又有了想法拍这部片,但因为这又是一个以华裔美国人为主角的酷儿电影,她还是担心好莱坞依然不太习惯于接纳这些多元的故事和作者。所以她只是碰碰运气地把剧本投出去,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三个融资意向,两个来自院线,一个来自Netflix。

当时是2017年,Netflix还没有那么流行,拍出《罗马》《爱尔兰人》这些都是到2018年往后的事情。所以当时伍导也是凭直觉,她比较在意这个故事的原貌,就担心院线会不会为了市场考虑,到头来把她的剧本改成一些容易接受的青少年日常呢?出于这样的顾虑,她决定尝试流媒体平台,合作之后她发现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校园情圣》的故事开端很简单,一个华裔中学女生Ellie Chu学习很好,在学校就帮别人写作文赚取一点生活费,有一天呢一个看起来憨憨的体育系男生Paul,就拜托她帮忙写一封情书给他暗恋的校花Aster,谁知道这个校花同时也是Ellie心仪的女生。

听起来有点狗血三角恋对不对,但是看下去就会发现,这三个角色都不是以往青春校园剧里面常常被赋予的样子。

校花Aster不是那种家境富裕每天沉醉于扮靓拥有一群姐妹淘比起读书更喜欢开party的校花,而是家庭不怎么富裕不太合群比起社交反而更喜欢读书看画的校花。

而Paul也不是那种在百合番中纯粹跑错片场的铁憨憨,以前这类角色总是被处理成女主之间的障碍,或是被女主伤害的可怜异性,但在这里Paul却被平衡得很好,既没有横刀夺爱的威胁感,也没有落入自怨自艾的俗套,而是一个非常可爱温暖的小直男,在这段际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和转变。据说这个角色也是伍导为了纪念自己曾经的一段直男友谊。

更不用提女主角Ellie Chu,她简直让我眼前一亮,我不知道伍导是如何能够对中华女同性恋的某些特征拿捏得如此精准(并不是说所有姬圈姐妹都是这样的意思):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全中√

每一项都活灵活现!

一些女孩相处时独有的笨拙总是在各种惟妙惟肖的细节里戳得你会心大笑,看完之后告诉我,阔叶树那里你是不是笑得最大声。

总之总体感受就是好可爱一姬片!氛围让人想起2018年的《爱你,西蒙》,那是第一部青春片类型的商业同性电影,说来是不是很惊讶,2018年了,那竟然还是好莱坞第一部同性商业片。

《爱你,西蒙》

对的,因为以往的同性电影都是走文艺片的发行通路,《爱你,西蒙》是真正从投拍到发行都由当时还是好莱坞六大的20世纪福斯以商业片的制式进行,它的票房成功也让主流看到了同性电影走向商业的可能性。

当时我看完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不够,这种LGBT青春片我还需要更多。

等到了今天,我终于又得到了这部《校园情圣》。没错,我喜欢《春光乍泄》和《断背山》这种悲剧式的浪漫,但我始终坚信深刻和苦难不应该成为LGBT电影的标签,有的人可能会说像《爱你,西蒙》和《校园情圣》这种片转换个性别不就跟普通青春片一样吗,嘿,这位朋友,你说对了,因为同性的爱情去掉性别标签看起来确实就跟普通爱情一个样呀。

对于酷儿电影而言,不是说商业就是不好的,流媒体就是不好的,没有痛彻心扉就是不好的,毕竟随着社会的进步,同性议题已经进入了2.0时代,像《校园情圣》这样的酷儿电影,也呈现出了时代流动的迹象,不再反复讲述“自我认同”的阶段性主题,你看Ellie Chu就没有一秒钟怀疑过自己,因此也让电影有更多的空间,去讲述酷儿青少年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中的自我成长。

所以通俗一点、可爱一点、快乐一点,没什么不好。它们的意义在于将酷儿和酷儿电影平常化,所有的校园元素、初恋心情、糗事笑点都如此贴近生活,就像你身边的同龄故事和你曾看过的海量青春片,同性恋不再是一种架空的、看不见摸不着、自带悲剧色彩的叙事。同性电影也可以狗血、脱线、有缺点,不需要都拍成《断背山》才能获得认可,正如同性恋也不需要康庄伟大才得以自证情深。

所以,我只想说,这样的LGBT校园片请给我继续来更多,不需要多么苦大仇深和曲高和寡,只是要补齐LGBT人群在青春校园这个最最简单的电影类型中太久的“不在场”罢了。

插播一句题外话,因为这部电影对女同性恋的恋爱状态拿捏得太准,这便很容易在非酷儿观众中出现共情壁垒,我不止一次刷到过这样的评论:

大意就是看这部片笔直的朋友会完全get不到,但弯曲的朋友会get到飞起。我在我的视频中也发出了简单的调查提问,得到的反馈中也有不少直男直女朋友能get到,我很欣慰。但是同时也在豆瓣看到一些因为get不到就说片子差劲或者说怎么这都嗑得下去的评论,我很遗憾。因为个体经历和身份的差异,注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与某部电影发生共鸣,但仅仅因为自己无法共鸣,就揣测别人甚至整个群体的人都不能共鸣,或者根本就懒得去了解电影中的群体,这属实是过于自负。电影是为了让你【看见】你之前未曾正眼看过的风景,而不是为了【迎合】你所喜欢的风景。

这也更加表明,像《真心半解》这种,由女性导演、女同导演,以女性、女同视角,以女性、女同为受众,所拍摄的女同电影,有多么重要和需要。只有当这种由女同书写的女同故事多起来,女同观众才能被更真正地照顾到,也给主流里的非女同受众提供更多的,接触和理解这个群体的桥梁。

所以,我再次呼吁更多的女性电影、女同电影、女同文艺片、女同商业片。

 短评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 and bold ——Ellie Chu

9分钟前
  • Bamboo
  • 力荐

预告片很好看,从四月就开始等待,看完,个人认为,预告片比正片好看。

14分钟前
  • 茗烟之叶
  • 力荐

体育生是不是有两种极端,一种踏实勤劳憨厚,一种油腻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青春校园喜剧电影。cp自由组合都很好,但谁也没有和谁在这个电影里最后在一起也很好。

18分钟前
  • 咸鱼大王。
  • 力荐

伍导对自动售卖机有执念,掉地下的那些养乐多捡回家继续喝了吗

22分钟前
  • Axton
  • 力荐

和十六年前相比,青少年爱情反而多了一点复杂和成熟。这“狗血”的大三角拍得还挺有趣。BTW,细腻且有趣的直男真是太少了。

27分钟前
  • 南赫
  • 推荐

最喜欢的部分是:在大部分电影里爱情被形容成电流,穿过不同的环境性格与困境最终让两个灵魂感受到相遇,那是被夸大的万中无一的偶然性;而这部电影里爱情被描绘成河流,不同的灵魂都会浸入其中,趟过去,去想去的地方。

29分钟前
  • 紅豆生南京
  • 推荐

“大鼻子情圣”乱入“蓝色大门”,他爱她也爱她而她爱她的故事。三个主角都很可爱,就像一个可爱的等边三角形。若干年后他们会无比怀念这段校园时光吧,墙上的涂鸦、一起泡的温泉、帮着抠开的养乐多,还有那个追火车的人——点点滴滴都是青春...(就性取向话题而言,跟“面子”相比是倒退了,这个倒退与伍思薇的个人能力无关,而在于美国的右转)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Phd风评被害

35分钟前
  • 一贫如洗王道长
  • 推荐

Not every gay person has to go through the "self-identification" stage, and I was impressed that the film didn't exaggerate at this point. Because this is just a story about...love...

38分钟前
  • nervousplendor
  • 力荐

Paul问Ellie到底啥时候能跟Aster约会 Ellie甜蜜地说(互相写信)就是在约会——真实地笑出了声 女同性恋真的 双方不主动真的要一辈子线上了 墙上互动真实浪漫 感情戏颇为狗血 最后教堂戏略尬 特别喜欢那一段两个人说喜欢Aster的理由 Ellie在暗处 Paul 在明处 一段不(能)被看见的暗恋大概是不少青春期的男女ji佬都有的吧 情怀4星

41分钟前
  • Momo June
  • 推荐

这也是Alice Wu的自传吧,和saving face有太多相似处,可是纯情了...竟然看到陈冲女士照片出演哈哈哈真是久活见啦

46分钟前
  • Tor044
  • 力荐

最喜欢的是泡温泉那段,穿得太多是俄罗斯套娃哈哈哈哈哈!Paul妈妈误以为Paul是gay之后的反应好暖心。肚子里没点墨水还追不到心仪的女孩了…不说了滚去读书。伍导演别码代码了,众筹给你拍片(不是)爸爸长得好像尊龙

49分钟前
  • 银河修理员
  • 力荐

人到中年还在为别人的青春流眼泪。

50分钟前
  • 曾良君
  • 力荐

“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大胆” 伍思薇编剧功力了得,这么一部轻喜剧把四角关系、华裔家庭、爱与信仰等拍的笑中带泪,奇怪而又可爱。邹兆龙出演、陈冲另类客串都是惊喜。“与众不同的好处是,没人要求你跟别人一样” 观影体验跟《蓝色大门》《爱你,西蒙》《电子情书》如出一辙的轻松愉悦。“你有深爱过一个人吗?爱到你不想让对方改变任何地方”、“我一直以为爱只有一种方式,但是它有很多种”…爱可以是俄罗斯套娃般的衣品,可能是画作边缘孤单却充满希望的一笔,也可以是嘲讽追火车自己却上演的幸福。

5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人是追不上火车的,但是你会觉得为了心爱的女孩而追着火车跑的男孩很傻么,不,你其实很感动。爱情这件事,始于自欺,止于欺人,一开始你总要说服自己去相信些什么,去做些平时不会去做的事,它混乱、愚蠢,但是毋庸置疑的,也很勇敢。

53分钟前
  • tangerine
  • 推荐

我认证拉拉nerd爱写email和信。真是好青春好可爱的电影,拉片需要你伍导。

58分钟前
  • 失衡汇报
  • 推荐

好可爱一姬片!青春校园物语,氛围上让人想起《爱你,西蒙》。重点是伍导怎么对中国女同性恋的状态拿捏得如此精准啊?!红格子衬衫、秋衣套T恤、一脸生人勿近姐只搞学习不搞你、对心动女生永远只挤眼绝不开口约、撩妹全靠拼学识、不爱见面爱网聊,网聊绝不发emoji因为要酷,每一项都活灵活现!!姬急跳墙张嘴就问“这是阔叶树吗”简直笑到我锤床。【这就是我在《爱你,西蒙》评论中谈到的想看到更多的那种LGBT青春片,不需要多么苦大仇深和曲高和寡,只是要补齐LGBT人群在青春校园这个最简单的电影类型中太久的“不在场”罢了。】

1小时前
  • 糯木
  • 推荐

最后教堂那场独白,泪目了。不是爱谁,也不是跟谁在一起,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而是逐渐学会什么是爱,懂得爱,人也就跟着成长了。甚至不光是女主,还有那个男孩与校花,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什么是爱。很舒服的一部青春片,虽然在剧情设定和人物设定上,会有不少之前影片熟悉的影子,但在此基础上,还是做了很多有趣的突破。情感的描绘很细腻,搞笑的地方也很搞笑。某种意义上,人家也是网大哦,想起今天上线的另一部网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喜欢的女生脱衣服了,原地 180 度立定转身,目光斜上 45 度聚焦,"are these deciduous trees?" 哈哈哈哈哈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姬的!

1小时前
  • 狗不见🌈
  • 还行

她是社恐学霸,他是无脑运动员,她是绯闻中心的花瓶。表面上是情书意外把三个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三个有趣的灵魂彼此发现的过程。女主说,送别的时候追火车的人是笨蛋,看到对方追火车后流眼泪的人也是笨蛋——然而等到真有那么不舍的时候,谁又能不做个别人眼中的笨蛋呢?

1小时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