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20

主演:莉莉·柯林斯,菲利平·勒鲁瓦-博利约,阿什利·朴,卢卡斯·布哈沃,塞缪尔·阿诺德,布鲁诺·格里,卡米尔·拉萨特,威廉·阿巴迪,查尔斯·马丁斯,凯特·沃什,Hanaé Cloarec-Bailly,让-克里斯托夫·布维,Tytouan Cloarec-Bailly,Charley Fouquet,Tatiana Gousseff,罗伊·哈特拉姆,克里斯多夫·泰克,阿诺·维亚德,Xanthe Elbrick,克里斯托夫·吉贝,艾恩·贝利,米歇尔·贝尔,高塞尔·巴特,Camille Japy,费斯·普林斯,亚历

导演:安德鲁·弗莱明,Zoe Cassavetes,彼得·劳尔

 剧照

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2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3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4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5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6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3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4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5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6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7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8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19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4:12

详细剧情

  二十多岁的艾米丽来自芝加哥,是一位雄心勃勃的营销主管,在她所在的公司收购了一家法国奢侈品营销公司后,她出乎意料地在巴黎寻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负责改进公司的社交媒体策略。艾米莉在巴黎的新生活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冒险和惊喜的挑战,她要努力与同事打成一片、结交新朋友,并开始新的恋情。

 长篇影评

 1 ) 一个人对任何恶意都毫发无伤是怎么办到的?

国庆时,我两天刷完了一部小甜剧《艾米丽在巴黎》,完全是冲着女主角莉莉·科林斯去的,因为很吃这位粗眉美人的颜,不料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不论剧情、时装、巴黎刻板印象以及被热议的其他,艾米丽是个很特别的人,她从不会被任何恶意打倒,或者说,任何恶意对她而言,都是毫发无伤。 举个栗子。 艾米丽是个来巴黎工作的美国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冲突间,让她面临着各种偏见,甚至恶意—— 比如五颜六色都敢上身,像只花蝴蝶一样招摇过市,会被服装设计师大声喝骂一句,“俗气!” 比如几乎一句法文都不会,就敢跑到法国上班,同事笑眯眯用法语给她打招呼,翻译软件一翻,居然是“乡下人。” 比如顶头女上司,从来看她不顺眼,从来都是她热脸贴冷屁股,任何提议都是no,间或还要给些小鞋穿,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任务。 ……

但这一切,对艾米丽来说,毫无影响。

她不自卑,不消沉,每一个打击她的人,下次见面又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当下被拒绝、否定的一瞬间,她也是灿烂笑笑不为所动,仿佛一切如空气、如流水般自然,她自信且自如,依然每一天都做着饱满、热情而积极的自己,环境没有让她发生变化,而是环境逐渐接受了一个不一样的她。

虽然剧常被诟病玛丽苏的成分,但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我觉得艾米丽这种毫发无伤太棒了,这也是我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越来越少被恶意困扰和影响(曾经非常严重)想讨论的话题:

一个人对任何恶意都毫发无伤是怎么办到的?

作为曾经一个很敏感的人,我和恶意缠斗的时间算很久了,我曾经写过一条微博,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虽然我们都常说是人敏感,很多你以为的恶意是庸人自扰,但未必,很多时候,敏感其实是准确的”,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感受的恶意真的不是因为多自我,而是别人实实在在攻击的恶意,只是区别在明或暗而已。 如何才能不因为恶意受影响? 一种是较难改变的,那就是性格,天生敏感的人势必容易捕捉和接受到敏感,而钝感的人则不会,他对恶意的感知是相对弱的,这是一种幸运,比如我就有这样的朋友,因为个性直接、脾气火爆的关系,得罪了不少人,也常有暗地里的恶意,但自己丝毫不知,因为心思也简单的关系,仍然每天乐乐呵呵,以为自己人缘好极了。但性格这个东西,几乎难改,只能随缘。

一种是我多年来践行的,那就是如何看待对恶意的态度,以及如何调整对恶意的行为。

如何看待恶意?我看过武志红的一个观点,他的说法是在于为什么有人更能承受挫败,而有的人不能,因为:

后者不容易把挫败感知为一个「客观意义、中性的事件」,而会觉得背后有一个「有主观恶意的破坏者」,所以挫败就是,「我」被这份恶意给打败了、降服了,这会引起强烈的羞耻感和恐惧感。因此,挫败变得难以忍受。

这也让我思考起自己如何面对恶意的?为什么以前会觉得难以忍受,甚至觉得羞愧,而现在则是被触动一下,就不受其影响了,这当然不是脸皮变厚,而是清楚,恶意是一个属于他者的行为,和自己无关。

就如同武志红所定义的「客观意义、中性的事件」,我理解的恶意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完全是属于一个他人的主观,这种主观和自己是完全不相关的,除非我自己去接受了这份恶意,那就是别人扔出来一把刀,那把刀其实是飞在空中的,而受到恶意的攻击,是自己捡起来把刀插在了身上,否则刀子仍然飞在空中,对人毫无影响,就像从不被恶意伤害的艾米丽一样。

所以对恶意的态度,大概就是清楚无论它是中性客观的,还是他人的主观,都和自己毫无关系,这里也要提到我曾经有过的小问题,那就是过度的自省,总觉得自己有诸多不足,需要改正或者改进,但更要接受,人是不完美的,切忌被不自觉的完美主义所控制,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留着就留着吧,根本不需要改正。

至于还有一些甚至都称不上缺点的,比如艾米丽的穿着,花里胡哨被巴黎人称之为俗气,但另一种层面,又何尝不是花枝招展呢?很多东西本来就是有不同角度的,自己若是喜欢的,又何必用其他人的框架来束缚自己?这种确定性和自信,每一个人都需要,也应该拥有。 而至于针对恶意的行为,同样也在这一层面,对于敏感而不自信的人,因为恶意而产生畏惧甚至逃避,束手束脚等行为都是很正常的,但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人活着,只要能办到,总要让自己舒服一些的,特别是对自己心灵的处理,抚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是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尽力做到的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甘之若素,就像艾米丽,一切如流水一样,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该干嘛干嘛,我也不认为什么无视是最好的反击,根本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有什么需要反击的呢?做自己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人生这条路,总有各种各样的绊脚石,能不被绊倒的地方,都不要让自己摔跤,生命本苦,希望我们都好好的。

微博:@一头萌鹿 公举号:迷宫中的萌鹿

 2 ) 轻巧的美式女性主义

这部剧让我感觉最扯的是美国女主教法国人什么是male gaze、什么是女性主义的那段情节(波伏娃气得要活过来,好莱坞什么时候拍出portrait of lady on fire那种电影再来和我谈女权和male gaze)。仅止于此倒也只显得自大,但更大的问题在于,女主显示其“女性主义”的场合,一次是在推销阴道润滑剂的时候抗议le vagin不是阴性词(la vagin),一次是在裸体模特拍香水广告时抗议说要考虑政治正确美国女性观众的感受,两次都是把女权当作营销手段的商业考量;而很多次女主身边男性的调情完全是性骚扰,办公室里收到dick的画、客户送内衣、各种男人说过的越界的话,女主却从来没想过要抗议甚至还对此迎合顺从,编剧同样似乎想用文化差异消解掉这些冒犯举动给人带来的不适,冠之以性感、法式之名。这简直是对女性主义和法国人的双重侮辱。这种喊喊口号式的女权实在太过轻巧,倒也配女主这么一个肤浅网红的设定。

 3 ) the Arrogance of Ignorance 典型美国出口毒奶

美国美白甜跑去巴黎时尚圈,教人家奢侈品如何搞流量营销。LVMH到底做了什么值得网飞如此报复。剧中关于法国的各种土到掉渣的硬套烂梗令人崩裂。红磨坊,美食,香水,香槟,波伏娃,玫瑰人生,法国男人的打炮能力,凡事普罗大众能想到的法国cliché, You Name it, 编剧一个都没拉。如果你不看女主的脸,很可能像我一样以为她是60岁的Carrie Bradshaw. 拜托!Darren Star 制作此剧时到底有没有去巴黎做田野调查,疫情耽误了?

关于这个,网飞的另一部Gen Z 的青春剧《How to Sell Drugs Online (fast)》明显要与时俱进太多,天时地利的梗一波波。毕竟是当地的编剧。

不管遇到什么公关危机,人见人爱的美国营销天才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口吐芬芳 ”To build a brand you must create meaninful social-media engagement"... 时刻保持自己高度的严谨和诚恳。私下却跟小红书里一月暴富,一夜爆美的网红们无差,每天穿得五光十色拿着羊角面包在各种旅游景点自拍,发些无关痛痒的台词,制造一些生活假象。不仅如此,剧中各式配角:中国富豪女,调香骚老板,俏邻居,酒庄女主,高级定制富二代,甚至法国第一夫人,最后都如众星捧月般折服于她。和工作一样,在感情上,她也是见一睡一,时刻保持着高强度的状态,毫无道德包袱。这就是所谓的女权主义的 “ American Perspective” ? 我看更像是一个美产自恋狂的巴黎巡演,典型好莱坞出口毒奶,还是过期的,回收着《Sex and City》《the Devil Wears Prada》《Crazy Rich Asians》各种老路子时尚剧的高级表演,与现实生活毫无半毛关系的戏剧冲突!

好在,剧中时不时会来几句自黑,比如Emily 对同事说自己是“ the Arrogance of Ignorance” (不学法语就想来混巴黎);好在,Lily Colins 还坐享万人艳羡的美貌(虽说颜值能打,但演技还是吃老本的傻白甜)好在,法国从来不缺宝藏男人,那个让我心甘情愿喝下这碗美国毒奶的法国邻居,这二颗星都给他的,人眼里有星星,嘴角有彩虹,身形高大,线条紧致, 慵懒又磁性地对你说“Enchanté, 神啊!谁能招架?谁?

临别前的那晚,人眼角闪着泪光,悲伤地看着蠢女主在和一富二代调情,我猜那一刻全世界的女孩都犯着花痴想搂他入怀,好好安抚,不信你可以Google "Who is the Hot French neighbor !" 或者看一下他Instagram #lucasnbravo 一夜暴涨的粉丝军团 (看过一篇10/2采访稿,当时他的followers 是11600)现在多少了?

补充阅读:

纽约时报总结巴黎人对此剧看法://www.nytimes.com/2020/10/02/style/Emily-in-Pari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1 (这篇豆瓣上有译文://movie.douban.com/review/12897404/

卫报总结的巴黎人对此剧看法://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oct/06/plenty-to-feel-insulted-about-french-critics-round-on-emily-in-paris

摘录:The berets. The croissants. The baguettes. The hostile waiters. The irascible concierges. The inveterate philanderers. The lovers and the mistresses. Name a cliche about France and the French, you’ll find it in Emily in Paris,” (大意是:贝雷帽,羊角面包,法式长棍,糟糕的服务,火爆的房东,时刻都在调情的法国男人,情人,小三。请您罗列一下关于法国和法国人的刻板印象,您定会在此剧中找到)。

Several women complained about the impossibly good looks of Emily’s downstairs neighbour, Gabriel. “I’ve lived in Paris for nearly 10 years and I’ve never had a neighbour as handsome as that,” wrote one Twitter user. (这段有意思:某Twitter 用户说到“我在巴黎住了近10年,从来没遇见过帅成这样的邻居”)

德国人的看法://www.welt.de/icon/partnerschaft/article217113140/Emily-in-Paris-bei-Netflix-Serie-von-Sex-and-the-City-Produzent-in-der-Kritik.html

摘录: “Für den von der Realität längst desillusionierten, aber doch noch hoffnungsvollen Millennialblick auf das Leben und Lieben in Paris empfehlen sich andere Serien, zum Beispiel „Le Plan Coeur“, ebenfalls auf Netflix zu sehen. Was „Emily in Paris“ am besten kann, ist in einer entrückten Pariser Traumwelt zu schwelgen. Und dabei sollte die Serie bleiben.“ (大意是:如果你真想了解千禧一代眼中的巴黎建议你看Netflix 的“Le Plan Coeur” ,如果你只是想对遥远的巴黎意淫一下,那么继续此剧)

最后,献上法国邻居在三年前曾为Chanel 做的广告插图

 4 ) 谁说不真实?剧里的人物和事我在巴黎都遇上过

昨天收到巴黎好友A的消息说她“这几天在看emily in paris,里面好多剧情感觉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只是有点没太明白,A说的“很久远”,是指剧情里描述的事情比较久远了,还是剧情里描述的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也有可能她是一语双关吧?

其实我也正想给她发消息,这部剧真的勾起太多回忆了!

接着A说巴黎最近很不像巴黎,疫情非常严重,第二波已经来了。

A是我几年前在巴黎认识的好友,土生土长巴黎女孩,只不过小时候有好多年随着父母在国外生活,包括在香港两年。她是我认识的最不矫作的巴黎人了,真的和Camille好像,和她相处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A知道巴黎很多很多超酷又隐秘的venue,她的工作就是给各种活动寻找合适的场地,并且办各种PR活动。A的爸爸是银行家,所以A也像camille那样算是个白富美吧,很多法国人会在背后吐槽别人,但我从来没听到A吐槽过谁。

很多人说这个剧不真实,最主要的两点,无非是剧中Emily全程开挂mary sue,还有中国人Mindy完全不像真正中国的富二代。但它毕竟是个喜剧,需要有夸张的桥段,很明显里面很多情节真的是非常夸张,但并不脱离现实,而且真的非常好笑,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巴黎生活过的人来说,我全程都笑到肚子痛。

随便说说剧中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巴黎人和法国人

一般你问一个法国人他/她来自哪里,如果是巴黎人,一定会说自己来自巴黎,而巴黎以外的人则会说自己是法国人。

出生在巴黎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巴黎人,要是出生在其他地方,后面才来的巴黎,都不能算真正的巴黎人(according to some french people)。片中Emily的书呆子情缘,就是这样,非常强调自己是巴黎人,甚至有点看不起来自normandy的大帅哥。巴黎人真的都把其他地方人当乡巴佬,可能全球大城市都有这个问题吧。

然后有巴黎市区和ile de france,一般在大区的也会说自己是巴黎人,然后别人会问:“哪个arrondisement?”(巴黎一共20个区)郊区巴黎人则会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巴黎市区外面一点点的哪里哪里。

当时在巴黎认识新朋友,几乎所有人都会先问你,住哪个区的?然后他们会首先以这个来judge别人。

所以,巴黎哪个区最好?

没有好不好,只有不一样。很多人说8区16区是富人区,但个人感觉那里新贵比较多,很多外国富豪法国新晋土豪都喜欢把房子买在香榭丽舍大街和凯旋门那块。

更多的old money则是在5、6、7。去过一个在6区的豪宅,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古堡,还有错综复杂的地下室和酒窖,在一条非常安静的小巷里,走出小巷后稍大一点的路上全是designer store/boutique。

我的另一个朋友从小长大的公寓在7区,他经常喜欢说小时候和YSL是邻居,7区也是比较装逼的一个地方。

13区中国人比较多,还有很多刚来巴黎工作的young professionals住在那里。1、4都是游客和酒店,2、3很多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17、18区中东非洲移民很多,感觉有点乱,也有很多游客和小酒店。10、11区都是年轻人,大学生。19、20区很多创业公司、园区,房租很便宜。

我自己住过18区和11区,刚去不懂,最早那间小到不能再小18区的房子房租比最贵的5678区同等大小的还贵1倍,后来我换到了11区,和3区就隔着一条马路,房租还很便宜,真香。

巴黎很小,横穿走完只要两个小时,我基本去哪儿都走路,而且真的哪里都很热闹,咖啡馆都要到凌晨2、3点才关门。

Tre

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人说法语,就是喜欢把tre念成chrey,而法语应该是把这三个字母分开念的,t-r-e。分开念有多难吗?真不难,我一个中国来的,都能念好,美国人为什么就不念?

后来我发现,美国人根本不屑以法国人的方式说法语,甚至他们还希望能以这种美式念法,突出自己是美国人。lily collins真的不会念t-r-e嘛?肯定不是啊!一定是导演规定她只能念chrey的。

导演很厉害,美国人在全球各地都是这样,极度自信,极度骄傲,觉得他们的美式口音和american passport就是他们可以在全球各地为所欲为的保障,有美国口音的法语才能显出他们的高贵。

他们也不是刻意这样,只能说从小主旋律超级英雄大片看多了,潜意识里播下了这颗种子。

白富美

其实这个片子可以被称作《三个白富美在巴黎》。

巴黎白富美

Camille妥妥富n代,像camille这样的一般被称作old money。这些人一般从小在固定圈子长大,父母甚至祖父母辈就一直从小玩到大,对外面的圈子一般都是有点看不起的,毕竟行为举止生活习惯都不太一样。old money们生活富足,但不算大富大贵,他们的祖上18代可能都是在历史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因此被封了领地),所以挺看不起暴发户的,像lvmh的arnault家族在这些人眼里就算暴发户。

像camille这家,现在还留着家里的chateau的,更是不太会和外人玩到一块。她找了乡下来的厨师Gabriel做男朋友,这种情况很少见。贵族要么都是找别的贵族,或者和富二代在一起,不太可能跨越阶层,更不要说给Gabriel投钱开餐厅了。

很多顶着法国贵族姓氏的人,由于家里入不敷出,其实早就把家里的chateau和房产卖了。很多这样贵族,慢慢就脱离了原来的贵族圈子,平民化了。

中国富二代

Mindy的形象塑造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了。真正的上海人,只要不是特别特别穷,更不要说Zipper King的女儿了,是绝对不可能去别人家做nanny的,绝对不可能!普通家庭的人都没有在巴黎给人做nanny的,更不要说富二代了。

你要说Mindy的爸爸cut her off,所以她只能……不,绝对没有这种可能!为了爽片的需要,只能安排这样一个crazy rich asian,增加戏剧效果。

在LA确实有很多像Mindy和她闺蜜这种打扮和妆容的亚洲富家女,整天club hopping,洒香槟。这些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富二代,小时候就去美国的,但出生在大陆的,这样的真不多。

美国 top 2%

虽然关于Emily的背景,片子里说到的不多,除了她从小在中西部城市芝加哥长大,妈妈是她高中的老师,没有别的了。但Emily每天换衣服换包,全是Chanel或者Dior,而且她极度自信,可以看出她并不是来自一个普通的美国中产家庭。

普通中产的孩子,绝对不可能二十多岁就全身designer clothes,也不可能时刻都那么自信。

别看Emily似乎很低调的样子,但低调中透露着奢华。

想想为什么Camille和Mindy两个富二代都会在街上主动找Emily搭话?只能说同性相吸,都是差不多的人,所以潜意识里都觉得可以玩在一起。

Emily说她直到工作,都没有来过欧洲。芝加哥的top 2%们也确实有很多没出过国的,就像Emily和他的男朋友那样,很多为了工作才出国一次,baseball和hockey是他们的生活重心。只不过芝加哥真的挺保守的,在美国,那些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向往城市生活的,一般都会去芝加哥,而不是纽约或者洛杉矶。

撩撩撩

欧洲人真的很会撩,法国人也真的很浪漫。在巴黎,到处都是情侣,随时在街上被喂狗粮。在巴黎单身,可能是最好的事,也可能是最坏的事。

我第一次去巴黎,就碰上个大帅哥带着我逛巴黎,剧里的桥段好多我都经历过,比如坐着小摩托逛巴黎,看夜景,塞纳河边野餐,还有更浪漫的这部剧篇幅有限都没有提到,期待第二季能有。

在欧洲真的经常会被撩,但大多数都长的一般般,偶尔来几个帅哥,但不可能像女主这样撩她的全是(只有)大帅哥,谁让Emily的middle name是mary sue。有时候去吃饭,隔着几张桌子的人,都会找人递来写有电话号码的卡片,还画了小画儿(其他地方的可能就只会递张名片或纸条)。或者在地铁里,在餐厅,在博物馆,各种夸你,法国男人嘴甜心细,简直每天都有蜜糖吃。

有次,我和一个男生约会,他竟然还说我夸人太生硬不够甜,我:???他教我(法国人特别喜欢好为人师):我们法国人夸人夸事,都一定要说具体的,要说的出实例,这样才能甜到别人心里,不要总是oh this is amazing……美式nice在法国人眼里就是虚伪。

法国人之所以嘴能那么甜,和他们的看书习惯分不开,学校里都要背各种诗歌,公共场所都能看见好多人在看书。

平时派对,美国人就是喝酒闲聊small talk,而法国人会从哲学,聊到文学,聊到政治,聊到宗教,什么都说,只要是深(装)刻(逼)的话题都行。

巴黎的男人会撩,而巴黎女人负责高冷就行。比如antoine后来接着几次给Sylvie道歉,送了好多次礼物,sylvie都是冷冷的拒绝。巴黎的女人大多都是这样,她们和同性好友在一起,都可以很热情,对待追求他们的男人绝对不会很热情,她们甚至和我说过:don't be friendly with guys!

也确实,越是得不到的,巴黎男人才越会觉得刺激,如果看到个帅哥,你马上就沦陷了,他们真的会觉得很无趣。看看Emily这样,Gabriel才会更想要得到她。

英语

在很多人的映像里,法国人不喜欢说英语,but this is outdated.

真正的情况是,法国年轻人非常喜欢说英语,他们追美剧,看美国电影,听英语歌。而不喜欢说英语的,大多都是老年人。

我就碰到不少法国人,要和我练英语的,还有主动说给我当翻译的,说希望能长进下英语水平。

Mean?Or critical?

我在巴黎基本没有碰到过特别mean或者rude的人,大多数人特别礼貌,毕竟是一个旅游城市,不太可能出现剧中Emily去店里买花,被花店主人强行塞不喜欢的花束这样的事情。

我的法国朋友还会很认真的教我说法语,他们还要学中文。

我觉得法国人不算mean,他们critical倒是真的,任何一样东西,他们都喜欢点评上几句,说出不一样的见解,如果你说了某样东西很A,那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他觉得这样东西很B。包括做事也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行事方式,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就像Gabriel那个永远不洗的铁锅。

还比如,每年的圣诞节前,hermes的橱窗开幕是一大盛会,各路妖魔鬼怪齐聚一堂,对着那些2平米不到的橱窗,评头论足,在大风里说上好几个小时——希望这个梗第二季会有。

营销能力:美国vs法国

这部剧讲的是一个美国营销主管到巴黎教法国人做social营销的故事。

众所周知,法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营销大国,两个国家都有数不清的为世人所皆知的著名品牌。

美国人的营销偏实际和普遍,宣传大家都能用且经常能用到的点,现实中比如星爸爸,麦当劳这类,所有人都用的起的平价商品。而法国人的营销偏高端和装逼,比如各大设计师品牌,富人经常会用,穷人向往但只能买一个的那种。

欧洲普遍讲究的是exclusive,追求高级且无用,而美国人更喜欢大众化的东西,要pop。这是一个很好的冲突点,可以制造非常多的喜剧效果。这里并没有说哪个更好,只是不同的方向和思维方式罢了,但目前看来,应该是更平价更大众化的东西制造的利润更多。

social media就是个很大众化的东西,互联网拉近了不同阶级间的距离。像emily的老板sylvie一开始就说越是高档的品牌越是不应该有social media。

法国品牌要制造的感觉就是好想他们对金钱不那么care,但事实是,在金钱面前,谁都care。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好多欧洲的奢侈品牌,都开始推出streetwear风格的东西,这部剧里也可以看到这种变化。


其他

真实的:

巴黎真的到处都是狗屎。

巴黎的面包真的超好吃!

不太真实的:

Emily叫同事一起吃午饭,我觉得美国人更不愿意和同事一起吃饭,反倒法国人更喜欢和同事一起hang。

没拍出来的:

法国人超爱看电影。

法国人超喜欢看漫画。

法国人确实喜欢给游客乱指路。

总之,我觉得这部剧还是很真实的,不真实的那些大部分原因只是为了喜剧效果,放大了那些梗。本来就是部喜剧,能让人大笑起来就够了,也算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笑的喜剧片之一了。


写累了。

其他的,想到了再补充。

PS 剧里的pierre cadault意指pierre cardin?grey space=off white?


更新第二季影评://movie.douban.com/review/14178343/

 5 ) “艾米丽闯巴黎“

#艾米丽闯巴黎# (Emily in Paris) (B+) 从服装,包包,鞋子,到巴黎美景,和演员的颜值,这部剧都没让人失望,肯定找回当初看“Sxx and the City” 或 Gossip Girl 的感觉,眼睛一直冒星星。可惜,台词比较一般。因为女主处于她所熟悉的文化之外,年纪又轻,还属于学习生活经验的阶段。但本剧确实关注到了美国与法国的巨大差异,及关于博主、网红和社交网络的影响力,是一次时尚养眼又尖锐的文化观察。

本剧的服饰很容易让人想起“Sxx and the City” 里的Carrie, 每套都很抢眼,不一定都好看,但绝对搭配得很有新意。而且摄影师一定会远近不同角度拍摄,保证服饰呈现的完整性。风景也拍的很美,每个角度都像皮克斯的《美食总动员》。

女主人公在剧中经历了很多culture shock , 时刻目瞪口呆,这不意味着对法国文化的赞美,而是讽刺的批判,而且几乎是毫不留情的。

从这部剧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的是法国人很傲慢自大,说话相当不留情面,比如直接对美国女主说:“你来法国居然不说法语,你才傲慢!“

针对米-兔的争论也被提及,法国人显然对艾米丽带来的“政-治-正确”美国观点很排斥。当女主提出广告里模特不应全果让周围男性注视时,法国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她没有全果,她有喷香水!”

挑逗变成了浪漫,吸-烟像吃饭,yellow—笑话或性—骚—扰随处可见,已婚人士有-情—妇似乎司空见惯,几乎每个男性角色都会说出冒犯女性的话。处处可见法国人眼中的“女性价值观”与当今美国有很大不同。就连生活中,法国人也很懒散,上班很晚,做事效率也不高。基本上看完本剧,对法国人印象是好不了。

不过女主的聪颖之处时面对文化隔阂和周围人的不友善,她一直很乐观面对,且能找到应对方式。比如在法国人眼里是性-感,在她眼中是“贬-低女性”时,她提出干脆广告词就是“Se—xy or Se—xist?” 让公众自己决定。

剧中几乎所有人都在说“巴黎很棒,很令人兴奋” 但最终,似乎令人兴奋的只有风景,灯光,音乐和服饰,而这社会人文环境,真的有毒,不是所有人可以接受的了的。

好在,Lily Collins及住在楼下那位法国帅哥真的养眼,看了会令人心情愉悦。

剧中有一句台词“中国人是背后说你坏话,法国人是直接喷你脸上。” 好像是真理。至少看完后又知道了很多网红地点,希望未来有机会去

 6 ) 巴黎很美,但巴黎的生活不一定那么美

这个剧真的是我的快乐源泉,而且这个剧激发了法国人,或者是生活在法国的外国人的再创作热情。在脸书上都有好几页分享搞笑图的帖子。

我不是来写评论的,我是来分享快乐的。哈哈上图解释。

艾米丽现实生活中的保姆房

剧中艾米丽所谓的“保姆房”简直就是豪华单身公寓了好吗,真正的保姆房只有9平米左右吧,大概是这个样子:

“巴黎的保姆房真正长这样”

艾米丽丢了车轮

自行车永远都会有一部分被偷。PS: 昨天逛街时好像发现了Emily的车轮呢🤣🤣🤣:

艾米丽加入黄马甲大军

随时都有黄马甲游行。

艾米丽被偷

小偷遍地都是。

艾米丽找个开锁师傅付了1000€

开锁真的。。。真的很贵。忘记钥匙的代价太高了。我真的不明白并没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为什么可以这么贵🤷🤷🤷😂😂😂

艾米丽在警察局门口排队

身在法国的外乡人都有的经验吧,半夜三更就要到警察局排队拿居留卡。😛

艾米丽自带啤酒到farewell

经典,哈哈。告别party法国人都习惯自带酒水点心到办公室来招待同事。

艾米丽伤了脚却没有电梯

巴黎的房子很多都很老,所以没能安装电梯。但是有的也有一个,嗯怎么说呢,就是很小很小很小的电梯,我怀疑我再胖一点都进不去的那种。

艾米丽失业了到失业局注册
艾米丽试图看懂工资单

老实说,我从来没看懂过。

艾米丽面对法国的五月份

在法国,五月有很多很多很多法定节假日,所以法国人的五月份,估计有一半时间在放假。

艾米丽试图逃出Châtelet地铁站

这一站真的是错综复杂。

艾米丽在Barbès买廉价香烟

哈哈,看剧最欢乐的应该是看到Mindy的时候,她说自己是上海人,然后对着两个孩子吆喝了一句中文,我扑哧一声笑出来。

另外,法国观众确实是很难讨好呀。看了很多法国网友和媒体的评论,大多数居然是,“你凭什么把巴黎拍得这么美这么干净!讨厌,我们巴黎才不是这样的呢,街上的流浪汉你怎么都没拍呢,河里的垃圾也没拍,这样美国人来了看到巴黎怕是要被吓死呢。”

最搞笑的一条推特:

在诺曼底住了3年,从来没遇见过一个帅哥加百列,连半个都没有!

下面的评论也很搞笑:

“亲爱的我呆了二十年都没见过一个。”

“原来他们全都搬到巴黎去啦!”

Anyway,这个剧还是让我收获了很多吐槽时的欢乐呀,就娱乐娱乐就好,不用太当真。

 短评

一直在等女主形象蜕变,第十集了还是挺土的😂,有点像做全案的广告狂人。

3分钟前
  • 苍天鸭
  • 推荐

美国土锤在巴黎,所有人都爱我,我的主意老好了,今朝就教一教你们这些法国人怎么做事!这既是无知也是傲慢

8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较差

对于看完剧一水儿夸男演员(们)帅的,偷偷告诉你们一个事实,法国真长成这样的,说真的,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可能在高级酒店见过那么一两个吧,别的大多歪瓜裂枣劝退

9分钟前
  • 恬儿萌
  • 推荐

女主好烦人,动不动就享受工作,看得有点想打她。法国帅哥好好看,每个眼神都在说“我好想做爱”,有这么帅的邻居,我每天都敲错门。

10分钟前
  • 辣手玫瑰陆1萍
  • 推荐

还行吧 法国城市旅游宣传片+法国杜拉拉升职记 男主有点像艾米汉莫

11分钟前
  • Turturkeykey🍗
  • 推荐

轻松不动脑,男主长得帅hhh

14分钟前
  • calvin
  • 推荐

在巴黎你只要吃牛角包和have sex就可以了,男主就是个天菜。

16分钟前
  • 扯面猫
  • 还行

《艾米丽不会穿衣服》

20分钟前
  • /
  • 还行

生活需要这样的快销品 太需要了 给满分不是因为有多好 而是舒服

25分钟前
  • 木村拓哉在度假
  • 力荐

Gabriel可以把这部剧一切的问题重刷掉,救命啊谁能挡得住法国男人!第二季请续上,but不要再虐我们男主啦!

28分钟前
  • 聊赠一枝春🌿
  • 推荐

可真是标准的netflix算法搞出来的剧,说剧本是程序员写的我都信。

30分钟前
  • Timetomb
  • 还行

太cliche了吧真的是,但真的每个男性都好好看哦。就很符合疫情期间看看。

32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纯美国视角的臆想,“美国奋斗B在巴黎格格不入”。讲真法国人是会羡慕美国的大流量high engagement & 无孔不入,但让他们做他们又会选择不做。我是真的反感带口音的外语,法语甭提了怎么中文也这德行,何况就这么几句,用点儿心行吗。Faites un effort je vous en supplie 🥺

36分钟前
  • 对岸升起炊烟
  • 推荐

我第一次觉得美人太瘦了是真的会浪费那张脸的

39分钟前
  • 尘世迷途书童
  • 还行

丽丽的朋友真的很像贾玲哈哈哈哈哈哈哈四楼的邻居好帅啊 我也想要这么帅的男朋友教我法语555

44分钟前
  • 卡歌壬
  • 力荐

请立刻续订第二季谢谢🙏!精致可爱的小短剧,一口气看完鸟~

49分钟前
  • Pomeloop
  • 推荐

在巴黎租房遇到楼下刚好住着一个又高又帅英文还贼溜的法国年轻厨子的几率可能比在我大成都相亲遇到170以上没有啤酒肚发际线正常的男的几率还要低的多 而这样微乎其微的巧遇也只有在美剧里面才会出现了

54分钟前
  • 143lh
  • 还行

文化差异还蛮有趣的

58分钟前
  • 薛定谔的脑子
  • 推荐

羡慕10:30上班的巴黎人儿了

60分钟前
  • 略大于宇宙的心
  • 推荐

美国编剧吐槽法国人跟看微博抖音营销号了解世界的中国人吐槽外国一样,全是想象。中国闺蜜设置很玩味。俗烂甜丽,特别合适国庆收拾房间的时候看。PF的造型永远鲜艳夺目,非常的美国人在巴黎。以及Lily这个工作建议找个中国人,全球领先水平。

1小时前
  • Helois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