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叔叔

剧情片美国2020

主演:保罗·贝坦尼,索菲娅·莉莉丝,彼得·马克迪斯,斯蒂夫·扎恩,朱迪·格雷尔,玛格·马丁戴尔,斯蒂芬·鲁特,罗伊丝·史密斯,简·麦克尼尔,凯蒂·布鲁尔,汉娜·布莱克,迈克尔·班克斯,伊莎贝拉·潘比安奇,布鲁格斯·詹金斯,扎克·斯特鲁姆,科尔顿·瑞安,布瑞特·伦茨勒,Alan Campbell,科尔·杜曼,Dave Hager,迈克尔·哈丁,大卫·布莱米,卡尔森·霍尔姆斯,理查德·道森,梅夫·格里芬

导演:艾伦·鲍尔

 剧照

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2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3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4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5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6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3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4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5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6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7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8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19弗兰克叔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3

详细剧情

  讲述1973年,少女贝丝离开南方乡村老家,前往纽约大学读书,她亲爱的叔叔弗兰克是位受人尊敬的文学教授,贝丝很快发现弗兰克是同性恋,和长期伴侣沃利住在一起,而这个秘密他隐瞒了多年。在弗兰克父亲/贝丝的祖父突然去世后,弗兰克不得不回家参加葬礼,并最终面对一个埋藏已久、他的整个成年生活都在逃避的创伤。

 长篇影评

 1 ) 《春潮》和《和弗兰克叔叔一起上路》观后感

首发于公众号:呐哈。

刚刚看完了弗兰克叔叔,正好前阵子还看了《春潮》,想一起写一写。

弗兰克叔叔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73年的事,已经46岁的弗兰克还没有结婚,他是大学教授,没和家人生活在一个城市。也不经常回家,他有一个很大的秘密,他是个GAY,和男友同居。有一天父亲死了,他必须回家参加葬礼,男友偷偷跟着一起去了。

他离家越近,就想起更多少年时的事,在他16岁时,他有一个男友,那是他第一次谈恋爱,也是第一次接吻,有一条河流他和男友会一起去游泳。但是有一天他游泳回来,他爸爸说:你们是要故意吸引人眼球么?就是为了做个酷儿么?你们这样会下地狱的你知道么?以后不要让我再看见你们在一起。

16岁的少年,转身就跑了,他和小男友说了同样的话,分手了,隔了几天他收到一个纸条,就是小男友给他的“我就是娘炮,我就是酷儿,原谅我,我就是这样”。小男友在那条河里自杀了。

父亲的葬礼结束,律师来宣布遗嘱:两个小孩一人2.5W美元,而弗兰克因为他和男人一起那些可恶的事只得到了我的憎恨。公然被出柜,还由律师来宣布了父亲的憎恨,弗兰克逃跑了。他是脾气很好的人,但是这次他打人了。后来他带着男友回家,出乎意料的,所有人都表示理解,弟弟说“没问题”,他妈妈说“妈妈知道的”,他扑在妈妈怀里哭了。

《春潮》讲的是祖孙三代女人住在一起,姥姥在外面很完美,体谅大度,在家里却很苛刻,她为了到城市里和姥爷结婚,成功后又写一封一封信举报姥爷,带着妈妈去领导家闹,污蔑姥爷耍流氓,后来也成功以受害者的姿态摆脱姥爷,但是妈妈一直不能摆脱姥姥,姥姥会用恶毒的话诅咒妈妈,而妈妈并不和姥姥吵架,吵也没什么结果,她默默的把自己生活就过成姥姥诅咒的样子:多病,穷困,没人爱,不稳定等等。她甚至也不知道女儿的爸爸是谁,女儿生下来就被姥姥抢走,姥姥剥夺了妈妈做妈妈的权利,直到最后,姥姥病了,躺在病床上,夜里,妈妈一个人照顾姥姥,她对着窗户说“你安静了,世界就安静了,就让我们这样安静地呆一会儿吧”。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世界很大,我们很自由,可以去做任何事,努力就可以。可是不是的,不说男友PUA,不说室友泼硫酸,不说非法囚禁,不说天灾人祸,就说每人都有的家庭,可能对于有些人是起跑线,家庭会给予更多的帮助来让你生活的不要那么辛苦,对于某些人,家庭就是天花板,你只能在这个范围内生活,家庭会把你拖死,你的世界,只有家那么大。

有的孩子很决绝,就像春潮里的妈妈。好啊,你诅咒我,你对我不好,我就用我的这辈子来报复你,你毁了我的一生,你毁了你的孩子,你满意了么?你不是事事都要强么?我就做你不能示人的疤。我毁了我这辈子,就是拼你一个不爽。

弗兰克叔叔46岁了,他喝醉了还是会骂男友“你这个娘炮,你这个弱鸡,你会下地狱的”。他父亲在他16岁时说的话,刻在他的骨头里,这么多年,他表面温和,其实每天都这么在心里骂自己。

我们默认的人成年后就能正确处理所有事情,但是不是啊。我们从两三岁过来,到大学还是孩子,怎么可能大学毕业就变成人了呢?父母没有教给我们的事,甚至父母也不会的事,我们也是不会的呀。去年我看言情小说时,总是在心里冷笑,当一个人这么成功的时候,怎么可能做这么幼稚的事。而今年我又明白,再牛逼的人,也只是一部分牛逼,不可能有人是十全十美,哪儿哪儿都牛逼的,而且可能更成功的人就能更明白,来到这世界,是为了什么。

几年前看过一个帖子,说我们这个世界是非常小非常小的几率才能发生的。要非常小的几率木星帮地球阻挡了撞击,要非常小的几率宇宙大爆炸,要非常小的几率地球上受引力影响产生潮汐,要非常小的几率才能产生人类。于是这也有一种理论——人择理论,即我们人类不是可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必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些宇宙星球,庞然大物,自然界这么多景象做的小概率事件,就是为了结果——人类出现。

这样一说,也许世界上真的有神的。他创造万物,最终为了人类。

而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什么呢?不是为了理智的获得成功吧,当然站在国家或者人类也没错,但对个人,我们还是为了体验,为了自我实现,为了价值感幸福感。所以,当然可以烽火戏诸侯啊,褒姒对于周幽王是更重要的存在呀。

前阵子看奇葩说,康永哥说了一段话:人在不同的阶段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可能你当时以为的一切,后来看来不值一提,我知道很多人羡慕青云上了哈佛,可是青云,后来再看,哈佛算什么啊。

我前几个月一直很焦虑,现在也间歇性焦虑,我希望我每天都在和客户沟通,希望每天都有高质量客户,如果今天没有找客户没有高质量沟通,那么今天的我,就是失败的。我很着急很焦虑,我还爱哭。

几年前在郑州,几年没有上班的时候我不着急,觉得有房有车一个月几千块就可以的时候我不着急,现在比那时候更好一些了,我却着急的停不下来。几个月了,我没办法改变我自己,试过短途旅行,试过不上班,焦虑还是会找到我。我也坦然接受这一点了,焦虑吧,回头看,也未必不是一段好日子。

就像我现在回头看我的家庭,跟春潮和弗兰克比,我还是幸运的。

 2 ) 出柜之后,我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ALAN BALL | Interview

导语:在艾伦·鲍尔的第二部长片《弗兰克叔叔》在多维尔电影节展映之际(该片获得了观众奖),艾伦·鲍尔接受了法国杂志《Le Bleu du Miroir》的采访。

这位《六尺之下》的导演(同时也是《美国丽人》的编剧)回顾了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并谈及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以及在大城市或市井小镇中的自我定位。

此外,艾伦·鲍尔还谈到拍摄剧集和电影的不同之处,并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以及其相对于流媒体平台的定位......

《弗兰克叔叔》在2020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映,并入选法国AlloCiné电影网站评选出的2020年最佳电影。30部影片,2020年最佳

注:法国多维尔美国电影节(Deauville American Film Festival)是在法国北部的海滨城市多维尔举行的专门为美国电影而建立的电影节,首次举行是在1975年。电影节的时间大约10天左右,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举行,每次参赛作品约有十多部到二十多部不等。

因为二战的关系,法国诺曼底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了铭记与美军当时的盟友关系,于是在诺曼底的城市多维尔Deauville每年会举办专门介绍美国电影的电影节,也被誉为“北方戛纳电影节”。

《弗兰克叔叔》影片介绍:

影片讲述1973年,少女贝丝离开南方乡村老家,前往纽约大学读书,她亲爱的叔叔弗兰克是位受人尊敬的文学教授,贝丝很快发现弗兰克是同性恋,和长期伴侣沃利住在一起,而这个秘密他隐瞒了多年。在弗兰克父亲/贝丝的祖父突然去世后,弗兰克不得不回家参加葬礼,并最终面对一个埋藏已久、他的整个成年生活都在逃避的创伤。(摘自豆瓣)

——正文——

文章来源:Le Bleu Du Miroir(有删减)

作者:Thomas Périllon

翻译:凌霄

公众号:抛开书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在你的第一部长片《无处藏私》之后的12年,你是否需要一个个人项目重拾做导演的欲望?

我喜欢工作。《无处藏私》之后,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拍了一部电视剧,《真爱如血》。我33岁的时候就有了拍《弗兰克叔叔》这部电影的想法,当时我回乔治亚州向母亲出柜。

她的反应让我很惊讶,她认为我的亲生父亲可能也是同性恋。那时候他已经去世了,我一直没有机会和他说起这件事。

《无处藏私》剧照

第二天,我和母亲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开车经过一个湖泊,母亲漫不经心地告诉我:"这是Stan Lassiter 溺水的地方。他是你父亲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后来我才知道,我父亲随同Stan Lassiter 的遗体坐火车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家乡参加葬礼。这个故事算是播下了《弗兰克叔叔》创作的第一粒种子。

《弗兰克叔叔》剧照

在看过《月光男孩》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之后,导演泽维尔·多兰说,他明白了创作关于出柜或是如今同性恋意味着什么的电影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人们要创造出对自己有意义的作品。我不会对自己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需要谈论它来实现某些事。"

只要是诚实的,发自内心的,我们就可以去做。《弗兰克叔叔》的故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要把它讲出来,希望大家愿意深入其中! (他笑了)

《月光男孩》剧照

《弗兰克叔叔》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70年代,看上去有一种自传色彩。在你看来,如果把影片置于当下,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想,随着社会LGBT群体接受程度的提高,情况会大不相同。不会再像70年代那样躲躲藏藏,弗兰克也不会用这么多年的时间来和家人确认自己的真实身份。

当然,我知道在很多家庭中,仍然有人没有机会自我接受,做自己。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出柜后,会把孩子赶出去。但我想这已经成为少数情况......

在《六尺之下》的结尾,克莱尔离开家人到纽约生活,寻找自己的方向。在《弗兰克叔叔》中,弗兰克只有远离家人、故乡和童年的创伤,才能做回自己。你认为在找到自己前先要离开吗?

《六尺之下》剧照

有时候,这是必要的。这是我的情况。我不认为这是一个规定,但当你来自一个小城镇,有时它是不可避免的。我需要生活在一个我可以找到和我有同样生活观、价值观的人。

当你成年后的生活步入正轨时,再度回到家乡,有时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的确如此,有时,当我看望家人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来自另一个国家的陌生人,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如此不同。

这不是一个评价他是谁的问题。举个例子,我家里好几个人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我不想评判他们,但我甚至不会去尝试和他们谈论这个问题,这就像我们说着不同样的语言。

你曾作为电影和电视编剧和导演。对你来说,创作一部电影和剧集有什么不同?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媒介。对我来说,电影更像是短篇小说,而剧集则是长篇小说。

在剧集中,你可以利用更宽广的框架,更长的叙事时间,为你要讲述的故事增添更丰富的色彩,而不必专注于故事的基本节奏。

拍摄《弗兰克叔叔》时,我的时间并不充裕,我们“只有”五个星期的时间来拍摄一部90分钟的电影。对于剧集来说,我们十天拍摄一集60分钟的剧目。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总会有一定的挫折感在里面。你没有足够的钱,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工作室的干涉,制片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幸运的是,这些都没有发生在《弗兰克叔叔》身上。我很开心能以自己喜欢的事情为生,所以这种挫折感非常小。

鉴于目前的市场现状,电影公司宁可拿出2亿美金将一个热门内容或强势品牌搬上银幕,也不愿意拿出1000万美金拍一部关于人本身的电影。我们还要再等12年才能看到Alan Ball 的新片吗?

我有太多的项目处于搁置状态......我一直在为实现一个或另一个项目而努力。我在等着支持它们的人。我倾向于写那种关于生活和人的电影。这里没有爆炸、空间探索和漫画人物。

以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电影公司宁可拿出2亿美金将热门素材或强势品牌搬上银幕,也不愿意拿出1000万美金拍一部关于人的电影。

所以,是的,我希望你不用等我的第三部电影十年,但这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你会不会尝试与Netflix、Apple或Prime合作,这对许多作者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以充足的预算来制作电影?

当我们尝试创作《弗兰克叔叔》时,我们曾找过Netflix和Amazon,但他们拒绝了。所以我们独立制作了这部电影,但Amazon Prime最终买下了版权。

我得说实话,自从流媒体平台出现后,我能够看到更多的电影。虽然无法替代在影院看电影的体验。

但现实中,《弗兰克叔叔》在全世界看到的人可能会比在影院上映后看到的人多得多。

我喜欢看影院内观众的反应,喜欢听他们的笑声,也喜欢感受聚集在影院上空的情绪。但流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我相信,电影院里总会有电影,哪怕会越来越"像”表演。不过,我们也要转向流媒体,去看那些谈论真实生活的电影,那些更加贴近生活的电影,重新关注人的体验。

对我来说,平台的发展可能是一些作者拍电影、发声、自我表达的机会。故事讲得越多,电影、电视剧拍得越多,越有力量的故事就越能深入人心。

在多维尔,我们很幸运地在一家电影院里发现了这部电影,有近千名观众对您的电影给出了强烈的回应。我们希望它能传到法国人的耳朵里,而不是传到在电影院里看到它的一千名观众的耳朵里......

是的,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场次上有大约12000名观众。我能感受到观众的反应,或是笑或是哭。我觉得是电影感动了观众,这种感觉让人很兴奋。

这和在家里一个人或在小团体中观看一部电影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但这也说明了今天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真爱如血》剧照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3 ) 不要被影评影响

看同性类电影的时候,千万不要看那些bitchy gay guy的评论,会立马毁掉你对一部电影的憧憬

不是你经历过的事,被别人拍成电影,就显得这部电影“老套”

中国人老觉得美式电影温馨圆满,十分不喜欢这种“自我认同、自我解救"的过程,老喜欢看一些什么讲人性黑暗社会冷漠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题材,喜欢鼓弄玄虚故作高深、尖酸刻薄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人越是故作高深,越显得平庸

希望看电影时好好看电影,导演想说啥,你理解就好,千万被加入自己的过度解读

 4 ) 格局太小,难成气候

影片开始部分特意提到了两个年份:1969(女主14岁)和1973年(女主考上大学)。

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纽约的同性恋在石墙酒吧维权制造了大规模的骚乱(《石墙》2015),反越战游行在整个美国此起彼伏,荷尔蒙高涨的年轻人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醉生梦死....

1973年,年初在主流公共电视台播出的多集纪录片《一个美国家庭》(An Amrican Family)在全美国制造了持续的观影热潮,加州中产阶级家里的大儿子高调出柜在银屏内外引发轩然大波;电影院里有着广泛同志基础的大明星史翠珊化身左派运动分子和右派帅哥罗伯特雷德福在银幕上卿卿我我腻腻歪歪,捞走大量票房的同时留下一曲深情款款的The way we were让人回味至今...

如果能结合一下历史叙事,《和弗兰克叔叔上路》本可以拍的更好,甚至可以拍成一部从女主的眼光见证同志维权史的奥斯卡级大片。但是现在拍的格局太小,白白浪费了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放弃飞机改公路旅行理由太过牵强,看得出主创有拍gay版《绿皮书》的初衷,结果路上的戏才几分钟就到家了,给人感觉虎头蛇尾,不伦不类。男主为侄女不被小gay欺骗感情而出柜,感情疏远的父亲去世结果阿拉伯男友比男主还不放心死缠烂打地陪同上路,死去的父亲旧恨难销在遗嘱里悍然让儿子出柜名誉扫地,.....这都什么事啊,这编剧,居然是写出过奥斯卡获奖片《美国丽人》同志编剧Alan Ball(也是本片导演)?!

 5 ) 从一个家庭的视角来反应特殊情感的社会历程

贝丝一家生活在美国乡村小镇。

爷爷对身为纽约大学教授的弗兰克叔叔一直不太友好,贝丝却非常喜欢叔叔弗兰克。贝

丝进入纽约大学读书,发现叔叔是同。接到爷爷去世的消息后,贝丝和叔叔开车返回家乡,弗兰克的男友沃里追赶同行。

宣读遗嘱时,爷爷不仅没有留给弗兰克任何遗产,而且说留下的只是对他是同志的憎恨。

弗兰克一度崩溃,原来在16岁时,他和初恋情人就被父亲发现,被父亲警告后,他和初恋男友诀别,男友自杀,这一直是弗兰克内心的阴影。贝丝对他说“做自己,是你曾经说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佛兰克回到家里,除了妹夫和姑姑之外,家里人都友好地接纳了他和沃里。家庭重归和谐。每个人都有享受自己美好生活的权利。

影片反映的是1973年及以前美国的社会。社会在发展进步,社会的包容越来越宽广。但是可以感受的到,这个过程还是非常的艰难的。

沃里的形象还是让人感觉有点抵触。或许加入穆斯林的元素,为了把社会的视角放大一下吧!

影片可以得7分。

 6 ) 没那么压抑的出柜片

波爷这部片子感觉有点儿仓促,电影的构局感觉有点儿散,不过故事的冲突、中心思想以及人物的构造还是很棒的。故事以侄女的角度讲述了叔叔弗兰克出柜的整个故事经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临死留的医嘱竟然是对儿子弗兰克同志身份的深深厌恶,诅咒同性恋下地狱,同时也将电影推到了高潮了,这使我想到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里的张家汉在被折磨的痛不欲生的时候求神父让自己下地狱,不能爱自己心里爱的人,灵肉不能合一,这种对自己精神上的折磨难道不是地狱吗?

电影一开始是以侄女的视角在讲述弗兰克叔叔,爷爷对弗兰克有偏见、弗兰克与这个小镇的人很不一样以及弗兰克说要做自己都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后来女主的男朋友也是同志,说明了当时的同志即使在纽约也还是隐瞒着自己的身份,藏在柜子里面的残酷现象。后来弗兰克对侄女出柜,父亲去世经三人讨论后驾车回小镇,有点儿绿皮书的感觉,但路上三个人的感情或者故事没啥东西,感觉这部分其实可以再添加一些东西;回到小镇后又是弗兰克的视角,有点儿懵;不过层层揭示的爷爷对弗兰克留下的伤害以及三人一起度过这段心理的斗争的故事还是比较饱满的。弗兰克经历思想斗争之后选择了做自己,然后去老爹的坟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把鲜花拿到了同性少年友人的份上做出了忏悔,然后回到家正式向家人出柜,完成了这段艰苦的出柜历程。剧中的沃利真的好可爱,熊熊的感觉。

这部片子不仅展示了同志的出柜历程,而且也表现了以侄女为代表的新独立女性,她们思想独立,接受多元文化,与小镇里那些传统思想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导演应该是想以新一代的青年视角来表达这种对同志群体自然而然的接受认同。影片视角新奇、语气幽默、情节跌宕,还算有趣。

 短评

“LGBT长辈+成长期少女+公路片”,同类对比有个几年前Lily与Julia的《与外婆同行》,有点相形见绌…尽管这部的基调显然更为沉重,也在试图树立些不同(比如Wally的中东恐同背景,又冷不丁从Beth的视角来点七十年代女性意识觉醒,还有《绿皮书》wannabe)。没有那种一路随心随性的打开心房,反而在不断深入南方的旅途中开始陷入痛苦的回忆和矛盾中,Alan Ball把《此时此地》的很多元素(甚至是演员)也完全无缝拼贴到这里面,但太PTSD那部剧了,所以觉得行进得很痛苦。Paul Bettany的表演是唯一喜欢的地方。

7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今年最名不符其实的公路片,有着非常成功精巧的剧作基础,连续的情感波动处理上也不错,莉莉丝真的是给我发现艾伦佩吉一般的着迷!PS:留遗嘱切记宁愿不提也千万别对家人留刻薄的话,以及如果你的初恋死了,那他就真的会纠缠你一辈子了

9分钟前
  • 力荐

直到最后才有点球爷的味道了:和自己和解就够了,既然亲情未必能跨越狭隘,那就干脆和死鬼老爹永别。然后立刻携夫回家见亲友这又是何必?

10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no problem no problem,just say no problem... ps. mom always knows

13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我们应该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非他们期望的人,因为自己的生活永远属于自己。原生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但不应是人生的归属,爱和幸福才是人生的方向。这一程还好有沃利跟着弗兰克同行,不然当生活突然崩溃而身边又无可依靠之人的时候很难预料发生什么意外。当然,想要追随真实的自我一定要锻炼出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抵抗那些偏见与蜚语,去守护值得自己爱的人。

16分钟前
  • AlanX
  • 力荐

即便是奥斯卡一年一度的命题作文,艾伦鲍尔也颇有将《弗兰克叔叔》打造成2020版《绿皮书》的意思。他的作品永远围绕着《六尺之下》的尸体展开,而人物也永远走不出死亡的阴影。本片则是在用一段显性而积极的父女关系幽幽观照着一段无法被理解和看见的父子关系。女主角在《叔叔》的「诱导」下越过了成长路上的某些障碍,而叔父也在侄女的青春期里回味着自己的青春记忆。可惜,这趟旅程并不轻松,越是靠近历史,故事越是变得沉重。倘若前半程略显糖水,那么后半段艾伦鲍尔无疑让我们感受到了「肝肠寸断」之苦。宣读遗嘱的那一幕看得人心惊肉跳:一个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自己的儿子,死后又以如此残酷的方式对自己的亲骨肉进行泯灭人性般的羞辱,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和绝望的仇恨啊。影片结尾将视点再次交予年轻人,好在与父辈血脉相连的她又与父辈不一样。

20分钟前
  • Muto
  • 还行

这是1973年的故事,现在是2020年,中间横着47年。47年能发生多少事?可以从晶体管的发明到现在集成电路大范围普及;可以从当时只有公用有线电话到现在的手机电脑人手一个;可以从欧美明面上没有同性恋到现在同性婚姻常态化。而47年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47年后的今天,大片土地上同性恋生存状况仍然是当初美国乡镇社会的状态,意味着在科技日益同步的今天,社会,公民和意识形态同步着别国47年的过去,而且还可能变得更糟糕。

23分钟前
  • 柯西莫
  • 推荐

不要等到没人反对才站出来做自己,因为你等不到那一天。也有生硬的地方,而且略有粉饰太平,但不失流畅好看。

2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好好的《Uncle Frank》,干嘛给翻译成《和弗兰克叔叔上路》啦?让我误以为是类似《绿皮书》《阳光小美女》《与外婆同行》那样的公路电影,结果“开车在路上”的戏份只占了不到20分钟的篇幅。且不说“上路”还有另一层含义,片中弗兰克是长子,按照我们一般的长辈称呼习惯,也应该译作《弗兰克伯父》。—— 11.27.13:53 -力:@疯狂原始人2 推荐这部《和弗兰克叔叔上路》,我看完了,拍得蛮好的,是我的菜。因为喜欢保罗·贝坦尼才看的。→ 刚知道此片时都不晓得这是部同性题材的电影,也没想到这是凭借《美国丽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艾伦·鲍尔的作品。

2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我刚看豆瓣、时光网、imdb的时候,这些讨论的电影的网站都很小众。现在豆瓣流量蹭蹭蹭上去了。还有个棒槌在该片底下评论“导演怕不是个新人”,连《美国丽人》都不知道,装什么资深影迷。

30分钟前
  • Joey_樵
  • 推荐

全程几乎无感。人物像模板,没有感受到想表达的东西。

33分钟前
  • Bonnie&Clyde
  • 还行

首先我必须承认前三十分钟非常非常特别吸引我,然后,就是他们离开公路以后,节奏变得奇怪,剧情水平滑铁卢式下降,直接降级为流水线同影好吧。结局很美好,但是也很突兀。而且弗兰克叔叔,我希望他能更完美一点,与女主心目中的形象更贴合,到电影后半部分,他的形象实在是太糟糕了,我很失望。要不是风景拍得好,我四星都不会给。我觉得女主的表现倒是挺不错的,我还蛮喜欢她的,这部电影里面的形象和小丑回魂里的区别好大,让我感觉她对自己演的角色都理解得很深刻

34分钟前
  • Poupaud
  • 推荐

保罗·贝坦尼这演技是影帝级的!

39分钟前
  • 邵禹升
  • 力荐

这个剧本在2020年的现在显得非常过时乏味

42分钟前
  • 阿泽aze
  • 还行

从一个理想的角度来说,LGBT与女性的确都是性少数群体,存在天然的同盟,但当Beth的男友出来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想多了。很遗憾的是,在公路上并没有多挖掘,过度沉溺于Frank叔叔的过往而忽略了人物纵向的互动牵连,Beth也如工具人一般在后半程几乎隐形,似乎她的作用只是作为男主的一个对照组。结局太过理想化,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让我几乎错觉这是一部家庭喜剧片了。

46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伤感而治愈

48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差点因为豆瓣里的评论,错过了这样一部好电影。故事没有多曲折离奇,但拍得行云流水,后面挺感人,演员们的表现也都十分到位,喜欢。

53分钟前
  • Marc
  • 推荐

最近看过最好的同志电影

55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

编剧很妙很温暖,挺好的

57分钟前
  • *OMG42*
  • 力荐

这是我喜欢的第二部同性题材的电影,第一部是《断背山》,一样感动的稀里哗啦,尤其是结尾妈妈那部分。没有尴尬镜头,拍的很安静,非常喜欢。

1小时前
  • 申由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