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

剧情片美国2010

主演:马特·达蒙,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塞西尔·德·弗朗斯,米兰妮·让帕诺米,玛尔特·克勒尔,杰·摩尔,蒂埃里·钮维,戴克兰·康仑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剧照

从今以后 剧照 NO.1从今以后 剧照 NO.2从今以后 剧照 NO.3从今以后 剧照 NO.4从今以后 剧照 NO.5从今以后 剧照 NO.6从今以后 剧照 NO.13从今以后 剧照 NO.14从今以后 剧照 NO.15从今以后 剧照 NO.16从今以后 剧照 NO.17从今以后 剧照 NO.18从今以后 剧照 NO.19从今以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7

详细剧情

  《从今以后》被选为2010年年纽约国际电影节的闭幕电影。  故事的地点分别发生在美国、英国和法国。  美国,蓝领乔治(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可以和死人说话。他的超能力,一度让他成为全美宠儿。精明的哥哥准备把他打造为全方位娱乐红人。然而他放弃了一切在建筑工地上 工作。  法国,记者玛丽(西西·迪·法兰丝 Cécile De France 饰)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的生还者。那次经历之后,她似乎拥有了通灵能力。  英国,学生马库斯刚失去了双胞胎兄弟杰森,他正在绝望地想要寻找答案。  与死亡擦肩的神秘、对未知世界的迷茫、痛失至亲的悲伤、寻找答案的迫切,在冥冥中将这三个本来毫无关系的人连在了一起,进而颠覆了他们未来的一切……

 长篇影评

 1 ) 《从今以后》:不到黄泉不流泪

刘强爱电影第一百零六集之《从今以后》:不到黄泉不流泪


L:“从今以后”这个译名有问题。
Q:怎讲?
L:万能地百度了一下,hereafter除了“从今以后”,还有“死后”、“来世”、“未来”三个含义,我倾向于选择“死后”——第一个部分是巴黎女探寻死后的世界;第二个部分是杰森死后,弟弟马克思追寻哥哥的灵魂;第三个部分是亲人死后不久,许多人来找通灵者乔治,寻求跟亲人的联系。看,都跟“死后”有关系,从什么今,以什么后,这个译名纯属扯淡。

Q:从死了的今,以死了的后。
L:那还不是“死后”,清楚明白。

Q:片子呢,觉得怎么样?
L:很一般的电影,还是剧本的问题。影片的三个部分,单说,都还挺不错的,可是交叉到一起,问题就出现了。在影片的前四分之三,就是三个部分还没有交际的时候,看得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同时表现这三个故事?是,面对死亡,他们三个可以说分别是初一初二和初三,马克思没见过死后世界,只是一个寻找哥哥灵魂的普通人,当然是初一,巴黎女亲眼见过死后世界,但也只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了看而已,算是个有过濒死体验的普通人,属于初二,通灵人乔治就牛逼了,他有特异功能,能够跟死人沟通,这当然是初三的水平了。好,我告诉你,你看,我们学校有初一,初二和初三。嗯,然后呢,so what?我们得不出这个学校很大,或者这个学校人很多,这个学校教学质量高,这样的结论,因为你只是陈述了这么一个情况。影片的前四分之三给我的苦恼就在这里,找不到影片的方向,就是表现三个人物的状态而已。还是要强调,这不是三个部分的问题,而是三个部分各自为战,影片进行到四分之三了,还搞不清出分着三路军是要去打谁,准备用什么战术?

Q:最后四分之一不是合在一起了吗?
L:是啊,我忍了一个多小时,就等着这三部分人最后能出个什么化学反应,可结果呢?巴黎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写出了书,借图书博览会,还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乔治;乔治呢,在狄更斯故居看到那幅《狄更斯的梦》,终于学会跟那些“幻象”和平共处,最后通过帮助马克思也找到了他的真爱巴黎女;马克思就更简单了,找到乔治,跟哥哥取得了联系,在哥哥和乔治共同的鼓励下,决心自强不息,开始独立面对生活……哇,鼓掌,真是皆大欢喜,好啊!这个片子告诉我们,告诉我们什么,你说!

Q:好人有好报。(笑)
L:你看,你自己都笑。我的观感是,人的命,天注定——三路人,最后机缘巧合,严丝合缝地碰到了一起,就像俄罗斯方块,完美地组成了工整的一层,接着,哗,消掉,只给我留下了“无尽的虚无”……

Q: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L:主创自己昏昏然,写出的东西岂能昭昭然?能看得出的是,主创想说明以下三点,一,死后的世界确实存在,濒死体验是真实的,这不是一个借鬼写人的片子,找个专家出来说半天,为的就是把这一点夯实,二,我们亏欠死人,死人同样也亏欠我们,互谅互让才对,三,我们要学会了生死,向前看。可这三点最多只能算是材料,并不是一部电影的主心骨,所谓主心骨,是一部电影所表现出的某种观念,形而上形而下倒无所谓,关键是要能看到这个观念,这个观念让主创感到不写这个故事、不拍这个片子就不行!《巴别塔》,世界是广泛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涟漪效应;《降灵》,好人不做坏事的唯一原因是没有找到一个理由;《灵异第六感》,感情就是我之于他人和他人之于我的意义……反正我是找不到一句话来总结《从今以后》的主心骨,我相信,本片主创也找不到。

Q:那他们为什么会拍呢?
L:“这回咱们拍个欧洲文艺片吧”,也许哪个主创这么说。(笑)其实,优秀的欧洲文艺片也是有主心骨的,只是没有其它国家的电影那么清晰、显眼罢了。形散(的话)神(千万)不(能)散,不仅是散文,也是其它所有艺术形式应该遵守的创作规律。

Q:亮点呢?
L:那个演马克思的小孩子真不错,尤其是跟马特·达蒙在酒店房间的那场对手戏,小孩子发挥得真是情真意切,显得马特·达蒙倒有些做作。(笑)对了,再补充两粒老鼠屎,虽然整锅汤不咋地。一个是马克思在知道哥哥被车撞身亡以后的表现,有点儿不合常理,他通过电话,听到了那帮小痞子抢哥哥的手机,导致哥哥逃到马路上丧命,那么爱哥哥,他为什么没有去找那帮痞子算账,无论报仇成功与否,都应该表现一下,这才是人之常情,与其有逆常情,还不如直接设计成哥哥打电话时被车撞了,简洁明了;第二个老鼠屎就是那个学菜女的死鬼老爸,你女儿好不容易喜欢上了这个通灵师乔治,你为什么要把最私密的事情告诉乔治,活活拆散了这对情侣,以前对不起女儿也就算了,现在更是对不起,难道人死了就成神经病了吗?说到这儿,一不做二不休,我就谈谈最厌恶这个片子什么地方,就是为了让剧情合理,随便定规矩,比如人死了不久会在亲人身边,过一阵子就离开了;比如,鬼魂可以把活人的帽子摘了;比如,鬼魂不能预知死亡。定这三条规矩就是为了能让杰森的鬼魂救马克思这出戏合理化:试想,如果鬼魂能预知死亡,能一直呆在亲人身边,好嘛,灾难将至,咱各自救各自的亲戚,那辆被炸的地铁估计就是空车了;如果鬼魂不能摘马克思的帽子,那马克思也就死了,电影就演不下去了。这种情境设置,人为感太强,很明显是为了让影片能运转下去的无奈之举。作为一门线性发展的艺术,电影就像是一枚台球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槽道自由下滚,写剧本就是设计这条槽道,让台球能滚得好看、滚得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滚得惊心动魄又不至于冲出槽道。不及格的编剧,设计不出好的槽道,逼急了就大手一伸,把台球拨一拨,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这片子里的各种规矩、马克思不找仇人算账、最后那个十足多余为了“明确”告知观众乔治喜欢巴黎女的想象画面,等等等等,都能看到编剧的那双大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2 ) 与衰老无关的伊斯特伍德

与衰老无关的伊斯特伍德



地点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部影片完全是围绕着三个以不同的方式深受死亡的困扰的人展开故事的。乔治是一个工人阶级蓝领,因为他可以和死人说话,而与死亡的世界建立了某种特殊的联系;地球的另一边,一个名叫玛丽的法国记者刚刚经历了一场濒死的可 怕体验,已然撼动了她对生命的认识,甚至还对她在现实当中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作为伦敦的一名在校学生,马库斯刚刚失去了最为亲近的人——双胞胎兄弟杰森,所以他正在绝望地想要寻找答案。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探求事情背后的真相,他们的生命也终于开始有了交集,因为他们都相信死后的世 界有可能或一定存在,也迫使着他们的未来被永远地改变了。
以上是美国最新电影《从今以后》(Hereafter)的大致情节,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我想撇开电影谈论一下这位导演。而事实是,谈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必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谈起。其实早在1955年,伊斯特伍德就开始在美国银幕上崭露头角。之所以将时间起始点设置在1960年代,不仅因为《荒野大镖客》三部曲(1964、1965、1966)使伊斯特伍德成为当年最招人喜爱的偶像明星,成为美国牛仔的代言人,而且那是美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份。“迷惘的一代”正在被“垮掉的一代”所覆盖,黑人和女权主义等人权运动风起云涌,性解放摇滚乐迷你裙牛仔裤塑料制品……也自那时开始风靡全球。战后的保守主义至此走向彻底终结的同时,人类的思想解放翻过了一道史上最高的屋脊。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始自那个年份。当然,这些无关本文所述宏旨,之所以陈述这些,旨在说明,伊斯特伍德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即便他现已年逾八十。
现代人的生活意义并非古典主义的建功立业、名垂千古。“意义”并非靠谱的事物,价值亦极其可疑。就我看来,现代生活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或完成自我,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并不重要,个体的自由成长(包括生老病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大值。至于功业和美名,仅是衍生之物,而非人生目的。也正是这些个体的自由成长才能组织一个相对和谐的人类群体,正是确保个体价值的最大呈现才能免于使一个民族或国家在老龄化社会中走向垂死。
换言之,吃老本或“资格主义”遭遇现代生活完全是不堪一击和可耻的。作为“老一代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伊斯特伍德弃其名号如敝屣。他满腔热忱、怀抱敬畏的在出演众多电影的同时,还导演了诸多杰作。《换子疑云》中对人类法律机器的质疑、《百万宝贝》中对生命与爱的凝望、《决不饶恕》中对“正义的残忍”和“衰老的青春”所作的沉思……它们无不震撼人心且直击灵魂。可以说,这三部电影统一地表达了伊斯特伍德电影作品的滞重、空盈的美学风格,而且这一美学风格是伊斯特伍德的,也就是说,是个体的。
《从今以后》沿袭了上述的美学风格。不过,正如看过该电影的人所达成的共识那样,这并非伊斯特伍德最好的电影,甚至还可以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冗长而沉闷的叙述,三条互不相干的线索最后过于巧合的交叉(尤其是女记者玛丽和通灵师乔治的一见钟情),人们昏昏欲睡的大概并非沉闷本身,而是逻辑和节奏的失序,且后者足以滋生前者。也就是说,当内容(情节)和形式(电影叙事策略)彼此侵害,其结果只能如此。
即便如此,我仍然要盛赞伊斯特伍德。这部电影让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导演的成败得失衰老与否,而只是让你看到一个个体对生命和死亡的艰涩思考。如果不告诉你导演的名字,你完全无法想象它是一个老人的作品,它的实验性质和审慎态度以及精致的画面语言,只能来源于一个对待职业保持欲望和活力的导演之手。我们不知道伊斯特伍德什么时候死,也仿佛无法猜测他什么时候出生。他是一个现代人,现代个体,现代艺术家,现代性使他超越了一个古老个体才无法摆脱的年龄印迹——现代性使他趋于终极,而非衰亡。(专栏)

 3 ) 它让我再次想起远去的亲人

《从今以后》,又译《通灵感应》。8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皮特·摩根编剧,马特·达蒙主演作品。

时隔十年,再次重温,依然感动得泪流满面,它让我再次想起远去的亲人。

是的,诚如片中小男孩马库斯所问, “What happens when you die?”

故事以法国女记者遭遇海啸复生、英国小男孩马库斯失去双胞胎哥哥,以及马特·达蒙饰演的美国蓝领工人灵媒人乔治三条互不相关的线索展开。女记者无法释怀溺水前的影像,而马库斯则无法放下意外去世的哥哥,乔治抗拒灵媒人的身份孤独的打工孤独的生活。

这种生活直到记者终于无法继续此前的主持工作,而将自己的遭遇写成书《从今以后》,在伦敦书展上签售;小男孩马库斯被养父母安排去书展见他们曾经收养的现已成年的保安哥哥;而乔治则决定摆脱现状去伦敦参观自己最爱的作家狄更斯的故居。于是,他们三人在书展相遇。

小男孩马库斯苦苦哀求乔治帮他通灵,见一见他的哥哥杰森,在酒店房间对话的那一幕,令人泪目。他的情感如此真切,又如此朴素,久久难以平静。

在这个片子上映的几年前,我最爱的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导演的《巴别塔》也是采用的这样三条线索交叉叙述的方式,而很多年以后,杜琪峰先生制作的电影《树大招风》也同样如此。都是影史上的经典。

 4 ) 你死后会发生什么?

你死后会发生什么?

                                         一
“What happens when you die?”(你死后会发生什么?)
这是《从今以后》(Hereafter),10岁的男孩在自己的双胞胎兄弟死后,在Google搜索中打入的问题。
Google给出的回答很多。输入百度,第一个回答是:人死后会,水分蒸发干枯。
而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是非科学的物质性回应。

                      二
2004年圣诞节后印度洋上的海啸在大屏幕上铺天盖地的席卷了海滩、宾馆、度假的人们…一条街道上的棕榈树中了魔法般依次倒下,法国经济女主播被海浪卷入海水中。
衣裙在水中飘曳宛若水草,而沉浸水中的投影,和排山倒海的海啸对比,唯美的好像梦境。完美的电脑动画技术,让伊斯特伍德(Eastwood)导演的《从今以后》开篇气势恢宏,紧扣人心。
视觉的震惊之后,情节才开始慢慢舒展。
巴黎,死后余生的女主播Marie Lelay(塞丝•弗郎斯饰),因为眼前总是出现她在失去知觉时看到的一幕画面,开始写一本关于死后的书。
伦敦,一个单亲的吸毒妈妈疏于照顾自己的双胞胎儿子,Jason死于车祸,Marcus则每天沉湎于思考人死去会怎样。为此,他到处寻找可以通灵的人。
旧金山,灵媒George Lonegan(马特•戴蒙饰)宁愿放弃高收入和名气在一家工厂里做工人,只为了得到普通人的平静。他反复说,这种能力不是天赐礼物,是赌咒。
三个生活在不同背景、不同地点的人似乎都因为一个题目“人死后”而有了某种联系。因为这是电影,编辑和导演会戏剧化创造巧合,他们--注定会相遇。
George说能够传递别人死去的至亲的消息不是天赐的礼物,因为这带给他巨大孤独。他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他狄更斯的小说朗读声中入睡。他的特异功能来自于幼年时的复杂脑部手术,可以说,他死去过一回之后,才获得这样的禀赋。但他却失去了正常人的快乐,因为一接触别人的手,就接触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尤其聆听到他们死去的亲人的信息。
而Marie曾经拥有令人瞩目的主播工作,但脑海中一副有透明光线、人影排练晃动、平和而静谧的图画反复出现,她想要了解的是,在她晕眩之后发生了什么。她专程去拜访瑞士的一个科学家。科学家说,很多人在昏迷之后再回到清醒,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画面。是的,她已经死过了一回。

                          三
曾撰写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女王》(The Queen)剧本的皮特•摩根(Peter Morgan)并不相信死后的存在,但是他却在这部电影中巧妙的以很受西方人关注的死后的问题为题眼。关于死后复生的人看见过的平和画面,也是西方研究者调查过很多病危后又奇迹般复活的人们的亲述经历。
死亡和孤独对好莱坞的老牛仔伊斯特伍德来说,也并不陌生,他多少次在影片中饰演那个提着单枪和生命,面对黄沙夕阳的独行客。今年他已经整整80岁了,“死亡”应该是他思考过很多次的问题。这部影片并非给你答案,只是在寻找在提问方式,他似乎在讲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要面对死亡,不论是你的亲人还是天灾人祸。
他让三个故事的主角在伦敦图书会上相见,George拒绝了重做灵媒的机会,专门去伦敦寻找狄更斯的旧址。而Marie在图书会上朗读她的新书《从今以后》。Marcus则到书会上去探望监护人的孩子。
George碰了Marie的手,读到她落入海啸之后的溺水的瞬间。他终于在影片结束之前,在伦敦地铁站那样典型的小广场上约到了Marie在。影片暖色调的咖啡店、石地板,鲜花和书报亭的背景中,他看到了他们相拥亲吻的画面。
你知道,让一个读够死后心灵的灵媒那里,看见温暖的画面,是奇迹。毕竟是要两个经历过死亡的人,才突然有这样的默契。
这部电影,得益于编剧和导演的巧妙。对于马特•戴蒙这样的演技派演员来说,这样的表演不带有挑战。
                           四
我大学刚毕业,在公司实习的那个夏天,这个世界最疼爱人--我的姥爷去世了。父母为了让我完成实习的工作,直到他出殡的那一天才通知我。而我和他隔了整整一个太平洋的飞行距离。
哭过整整一个星期之后的一个早晨,阳光特别的灿烂。我似乎看见一团白色光温暖的抚在我的脸上,听见姥爷对我低声说话的声音。那一刻我坚信,他走了很远的路,最后来和我道别。
如果你问很多人,相信不相信有死后的灵魂,他们会说不敢肯定。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愿意相信,他们的爱人和亲人不会因为死亡而永远的离开。
这,我想,就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
要经历了一生之沉积,一个导演才可以把死亡的意义表达的简洁而轻盈;死后,除去生命,你依然会被牵挂。
被爱人和亲人。

 5 ) 要是没有我的虚幻 你如何理解你的现实

自从连续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看了俩个礼拜的电影之后,我就出现了严重的审美/丑疲劳,再看什么都兴奋不起来,还屡屡的在电影院里睡着,话说看stone这大闷片睡着了还情有可原,但看the town这种满屏幕poker face的居然都能睡的美美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看完Hereafter后,必须说好片,值票价!破片儿看完后你可能会记得他的种种龌龊,好片儿你却往往说不出来什么,因为你已经丢在里面了。其实小ben同学在the town里面也算用心良苦,但最怕的就是这种面面俱到最后却什么也没到。诚然我们花钱就是来被骗的,但也别认定我们就很傻很天真了,套一句刚在校内上看见的话就是“对于我这个年纪的小龙女,谁当杨过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当尹志平”。生活如此,电影也如是We do live a life, but we die for those moments。

-------------------------------------------------------我素分割线-------------------------------------------------------

言归正传,首先要说的是hereafter是一个非常不Clint eastwood的Clint movie…这是一部关于死与生的故事,但这里面却没有老牛仔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那些爱恨情仇 纠结不清,更像是轻轻地给我们讲生活中三个我们都认识的人和他们的三个平铺直叙的故事。
作为一个心地邪恶的人 我就去掉前戏和过程 直奔高潮了

George - It’s not a GIFT, it’s a CURSE:
乔治同学是一个神棍来的,每当他碰到别人就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被触摸人身边死去的人,也能听见死者想对生者想说的话。乔治同学一度作为职业神棍made a fortune, 但后来却洗手不干,变成了一个普通蓝领工人。每每有人再去找他的时候,他都告诉别人,it’s not a gift, it’s a curse。当神棍乔同学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和他在厨师班上碰见互有好感的小妞儿一样是即好奇又嗤之以鼻的,小妞儿一边撒娇一边逼着乔帮主给read,结果看见了自己死去的父亲asking for forgiveness for “what he had done to her when she was a child” (18禁情节可以自己想象)。小姑娘颤抖的逃跑,在楼梯间里面痛哭不已,也从此在没有出现在神棍乔的生活过。
我们一直说俩个人在一起要彼此坦诚,但太多的时候却恰恰是无法坦诚相对。知根知底,对彼此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就像freddie 唱得
You are headed for disasters
Cos you never read the signs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Every time~

Marcus - Good Nite Jason:
这是一个tear jerking story….一对双胞胎jacob & Marcus和一个酗酒的单亲妈妈生活在一起,俩个孩子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妈妈,应对social worker,因为绝望生活的本身所以反而充满着各种希望。这样的生活一直这样延续着,即使再不如意,每天晚上俩个孩子也可以对彼此说一声晚安。直到有一天哥哥被车撞死,妈妈被带去了戒酒中心,marcus也被迫被别人领养,从此他便戴上了哥哥的帽子,四处的找寻能再次和哥哥说话的方法。到了晚上,他依然会着空气说一声,good nite Jason,仿佛一切都没变。
这个瞬间我想起了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里面Ben和Daisy终于在合适的年龄相遇: Daisy对Ben说我要你记住我们样子,深情对望后俩人互道晚安入眠的一刻。即使我知道从这个瞬间后你就不在这里了,我还依然原意骗着自己,在每天睡前对你说一声晚安,我相信你能得听到。U know "there are always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one to tell u to have a good time, one to tell u to be safe." If I can only choose one, I rather be the later one…
 
结局:
之前Tiff完了就一直有人跟我说 这片子结局不好 特狗血 特好莱坞,可是看完后这恰恰是我今年看过片子里面其实最最喜欢的结局 没有之一。在看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以老头这么多年西部片的经验来说,不管前面的故事线怎样去平行交错,最后总是为了那决斗时掏枪的一刻。可像乔神棍这样一位谁都不能碰的主儿,得给他安排怎么一口子啊。。。于是老先生就把一开始曾经在洪水中死过一次看到过afterworld的美女记者发给神棍儿了,第一次相见时,神棍乔坐在那里看着她在人群中四处的找寻。神棍恍惚间就开始了YY,想象中俩人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世界中心就仿佛只有他们俩人,四目相接后 紧紧地拥吻在一起。YY过后,神棍淡定的起身,俩人握手say hi,这次神棍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和别人接触了。
我不是一个相信一见钟情的人,但却绝对相信眼缘。有些人你看见第一眼,你就明白he/she is soooo special to u and it’s only for u。即使中间隔了再多的阻力,再多的人群,你也会有冲动的跑过去告诉他/她,嘿!你是不一样的!当然更多的时候,眼缘也许并不是第一眼的,浮生左右中那个心有灵犀的转瞬,终会成为我们不能忘记的甜蜜。原来你就在这儿阿!当每个人都背负了太多的过往的时候,这样的邂逅也许是老头能想出来最好的答案了吧 :)

We all know that sometimes we are spoiled by things too good to be true
And life may not like lyrics or movie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ose and thorns
We have to get our feet on the ground
But it’s these kind of sweet things, these kind of sparkling moments to remind us we r still alive

这一看表都快5点了,赶紧倒下吧。。。希望你也能听见我对你说的这声 晚安 :)

 6 ) 神秘题材的文艺片

不知道为什么达蒙挑了这个剧本,难道就是因为导演是伊斯特伍德?个人觉得对于导演还是主演来说都不是特别的出彩,本片的文艺本质限制了达蒙的演技的发挥,在电影中的表演只能说中规中矩。伊斯特伍德也是,他比较擅长的是有强烈剧情冲突的故事片,偏文艺的东西好像有点不是很擅长,而且为什么选择一个通灵的故事,难道只有通灵题材才能更好的说明人的生死吗。只能说不妨一看。
达蒙在电影中饰演一名有通灵能力的人,这个超能力在别人看来是很酷,对于他自己来说确实个沉重的负担,让他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连搞个对象都吹了,然后很郁闷,然后就去散心。
女主角本来是个正常人,因为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也变成有通灵能力的人了,然后生活也变化了,当家主持人的位置不保,想写书也没有出版商想出钱。最后和达蒙相遇了,两人好了。
还有一个小男孩,双胞胎兄弟死了,两人之前关系超级好,这个活着的特别想和死去的在联系,就想到了通灵,然后遇到了一个骗子又一个骗子。最后遇到达蒙了,帮他通灵了,对话了,然后为了感恩,帮助达蒙泡女主角了。
其实剧情就那么点事,絮絮叨叨说了两个小时,我不知道伊斯特伍德想通过本片表达什么,人的生死轮回?人生的意义?还是为了证明通灵真的有,人死了确实又鬼魂,或者说有天堂。关键是看了此片之后,大家能了解到点什么?电影不是剧情,也不是悬疑,只能说是一个大牌导演也一个大牌演员合作的普通电影吧。

 短评

爱这种影片 很喜欢

7分钟前
  • 新街口的
  • 推荐

老牛仔的电影总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无需任何花销的包装,只用简单的手法、朴素的技巧和平淡的故事就能轻而易举的打动人心。尽管影片结尾的爱情戏份让人诟病,但对于这个一个时刻透露着绝望气息的故事,Happy Ending又有什么不好呢?至少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完美的。★★★★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视觉效果震撼 但有点将剧情削弱

9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这个故事宣扬了门当户对的观念:神汉一定要找个神婆

11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推荐

还可以,打发时间看的

15分钟前
  • 黑基兔
  • 还行

本来可以对hereafter有更深的理解,但止步于流水般的叙述。

18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整体故事不错,就是情节叙述稍显薄弱。里面那个小孩好眼熟

19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还可以

23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还行

题材我还蛮喜欢的,达蒙也很帅,小孩演的还不错,就是剧情没讲好

26分钟前
  • 乔植
  • 还行

开头太震撼了

28分钟前
  • Cokbye
  • 还行

为了最后不到30分钟的相遇,全片3/4的篇幅都用来铺垫了,真是冗长繁杂,而且三条线之间也几乎没给什么关于人物间关系的线索和暗示,让人看的确实很是抑郁,还是怀念当初那个扎扎实实讲故事的东木头;不过像他这样功成名就不再为名声所累的老家伙在自己的暮年偶尔鼓捣点别的对影迷而言也是种乐事

2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开头引人入胜,过程平平淡淡,结尾则高潮迭起,很棒的故事,于人已思考,反省

32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与死亡擦肩的神秘、对未知世界的迷茫、痛失至亲的悲伤、寻找答案的迫切,在冥冥中将这三个本来毫无关系的人连在了一起,进而颠覆了他们未来的一切……

3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开场的灾难场面终于解释通了本片为什么会提名奥斯卡的视觉效果,确实很震撼。三条线并没有构成神奇的化学效应,反而对剧情和情感有削弱。已年过八十的东木头,在这部电影,与其说是讲人性与情感,倒不如说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探讨。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剧情有点冗长

41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还行

这大概是最不具伊斯特伍德风格的伊式电影了,对情感的把握竟出奇的收敛,虽然叙事上稍嫌不够精炼,但很意外老爷子竟然越拍越从容了。

4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东木爷爷讲故事越来越慢,这次更是三条发展缓慢的平行故事线,观众等了两小时的故事高潮竟如此乏味甚至可笑,唯有小男孩的眼泪能触动观众。倒是影片第一部分非常给力,灾难戏惊心动魄却不喧宾夺主,悲伤孤独情绪的烘托更是出色,可惜随着剧情发展情感越来越淡,到结局时已所剩无几。只怪剧本差强人意。

46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还行

剧情挺有深意 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51分钟前
  • 不侠与
  • 推荐

刚坐下十分钟就流泪了,二十分钟后眼泪又下来了,不过依然挡不住这是个烂片,挺好一题材,故事却很扯。唯一喜欢双胞胎兄弟那条线。

54分钟前
  • 畸零人
  • 较差

不愧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ps昨天晚上刚看完这个,今天日本就真的海啸了。。。

59分钟前
  • lolic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