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十载同行

日本剧日本2019

主演:宫崎骏 Hayao Miyazaki

导演:Kaku Arakawa

播放地址

 剧照

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2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3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4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5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6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3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4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5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6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7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8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19宫崎骏:十载同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7 18:38

详细剧情

  NHK电视台从2006年开始跟踪拍摄宫崎骏,制作出纪录片《十年一梦》。宫崎骏是日本当代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创作了一些在时尚独具标志性和广为人知的动画电影。宫崎骏特许了本片的导演和摄影师Kaku Arakawa,仅他一人跟随他工作并拍摄纪录片,镜头将记录下独家、真实的宫崎骏幕后生活。第 一集与2019年2月24日首播,第二集将于3月30日播出,第三第四集分别是4月21日和5月26日播出。  在第一集中,导演记录拍摄了宫崎骏制作《悬崖上的金鱼姬》(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构思人物和情节。宫崎骏探索了他的身体能力和想象力的极限,以召唤出令人难忘的主角。

 长篇影评

 1 ) 宫崎骏戳心语录

“我是电影的奴隶。”

“以真心赋予作品,不参杂任何矫揉造作。”

“我想迷失在自己的思想里,但这并不被大众所接受,因此我堆砌笑脸。”

“我希望人们快乐,这是我的原动力,因为如果我能让大家快乐,那我的存在就有价值,我需要能感觉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人一定要活的充实,用他们全部的力量,在他们的时代里,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把人生过的充实,这是我们能做的全部。”

 2 ) 杨晓林-宫崎骏: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

杨晓林-原载《影博·影响》2014年第1期。节选自《动画大师宫崎骏》一书。

宫崎骏(Hayao Miyazaki)的作品具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唯美影像和哲学思考,代表了日本动画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巅峰成就,在日本,宫崎骏是继黑泽明之后日本第二位闻名世界的导演,被誉为“动画诗人”、“动画之神”、“国民电影作家”和电影界的“国宝”。影片《千与千寻》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的广泛赞誉,奠定了他在动画电影界的大师级地位,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他在全球拥有无数的崇拜者,甚至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动画大师”。

宫崎骏生平及创作

学生时代。宫崎骏,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二。宫崎骏的家原本住在东京文京区,后来为了躲避“二战”战祸,全家由东京搬迁到东北部的枥木县乡下。后因战事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伯父在鹿沼市经营了一家名为“宫崎飞机”的公司,主要制造著名的“尾式”战斗机“尾舵”和驾驶舱防风罩等军需附属产品,战争期间曾有1000名员工在那里工作。宫崎骏的父亲在那家公司担任主管,因此家庭生活条件非常好。就是在这个时候,宫崎骏迷恋上了飞行器,迷恋上了飞翔。宫崎骏小学一到三年级都在宇都宫市的小学就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了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1947年,宫崎骏六岁,由于母亲患了肺结核,在床上整整躺了9年,其中得病的头几年一直住在医院里,影片《龙猫》就折射出他在那段灰暗的、缺少母爱的日子里成长的影子。1958年年末,他高中三年级时准备考大学,在一家三流电影院观看了日本首部长篇彩色动画片《白蛇传》,他回忆说:“当我看完《白蛇传》后,如同醍醐灌顶般地顿悟过来,我开始觉得应该画一些表现儿童的单纯的、大气的东西。”

东映动画和东京电影时代。1963年,宫崎骏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东映动画公司。宫崎骏与那些心目中的大师在一起工作总觉得受宠若惊,总想如何才能达到大师的境界。他第一部参与的作品是东映在1963年12月上映的剧场动画《旺旺忠臣藏》,紧接着参加了东映首次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动画《狼少年肯》的拍摄工作。员工一进公司就被警告作画时必须按经典的模式走,否则票房无法保证。而富有创新意识的宫崎骏和高田勋年轻气盛,热情高涨,经常与公司发生争执。

1965年秋,宫崎骏进入高田勋导演的《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的制作小组,担任场面设计及原画。影片在1968年上映后,成为日本新动画里程碑式的作品。虽然现在看来,这部作品与中国的动画影片《海尔兄弟》不相上下,但以当时的制作水平而言,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这部82分钟的作品耗时3年多才完工,比计划超出了整整8个多月,预算超支严重。影片结果赔得一塌糊涂,创造了东映最差的票房纪录,高田勋也被降薪贬职。

1971年,宫崎骏离开东映动画,和高田勋、小田部羊等人一起进入“A-Pro”工作。宫崎骏和高田勋合作执导了电视系列片《鲁邦三世》的第一部,执导了全部23集中的后17集。借助这位日本家喻户晓的风流英雄,二人迅速蹿红。宫崎骏得到了执导《鲁邦三世》第二部以及该人物影院动画片的机会。

1972年,中国送给日本的一对熊猫在日本掀起了熊猫狂潮。人人对这种可爱的动物充满了好奇,于是宫崎骏产生了把熊猫搬上银幕的想法,和高田勋合作《熊猫,小熊猫》,宫崎骏担任脚本创作。1975年,宫崎骏准备制作52集系列片《寻母三千里》,并担任场景设计,高田勋为导演。作品同年被日本文化厅授予电视动画奖的优秀播映作品奖的称号,荣获儿童节目优良影片奖。

1979年4月,日本国营电视台NHK每周播出电视动画《未来少年柯南》。这是宫崎骏首次担任动画监督,负责全部26集中16集的人物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导演,高田勋为第9、10集的导演。剧情方面也是首次在动画中出现“被洪水淹没的高度发达科技的未来”这一主题,主人公柯南和拉娜一对标准的日本动画男女主角“勇敢少年+温柔少女型”搭配。这与同一时期的《大白鲸》及《小飞龙》也很相象。1979年12月,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上映,再度展现了《未来少年柯南》的冒险风格。尽管这部电影当年叫好不叫座,但巨大的罗马水下城市的创意令人叹为观止。影片中好色、幽默、机智、勇敢的小偷神探鲁邦三世,简直就是一个瘦肉型的詹姆斯·邦德或书生相的印第安纳琼斯。从宫崎骏的这一次导演开始,“鲁邦系列”成为日本动画的保留节目。

1982年长篇漫画《风之谷》在德间书店的Animage杂志上开始连载,这部漫画一直连载到1994年才完结。这部连载为时12年、长达7卷的漫画巨著,不但包含着史诗般的宏大篇章,跨越生命和生死的追寻之旅,对人类和自然的深层哲学思考,更是宫崎骏自己对环境保护和人文主义不断深入思考的结晶。1984年3月,剧场动画《风之谷》公映,丰富的想像力及深沉的内容震撼了观众和整个电影界。《风之谷》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人性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十余年日本动画的走向,女主角娜乌西卡,更是连续十年占据历代动画最佳人气角色排行榜冠军之位。优美精致的画面,丰富多彩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对话,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切使得宫崎骏作为老少咸宜的“国民动画家”声誉鹊起,也因此片而奠定了他在全球动画界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将他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而影片体现了因人类的愚昧战争和过度掠夺而反噬的自然,巨大的菌类组成的腐海,因为人类产生的毒素而散发着毒气,更是被环保主义者作为圣经宝典珍重不已,宫崎骏作为“环保主义的教主”身份由此确定。

吉卜力工作室发展期。1985年,在德间书店的支持下,吉卜力工作室[i]创立,宫崎骏开始了个人动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十年,同时也是日本动画大发展的十年。

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是吉卜力的开山之作,影片根据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格列弗游记》第三卷改编。电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画出故事所发生时代的世界景观,有点科幻色彩,也有点神话色彩,还有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味道。1988年上映的《龙猫》是宫崎骏根据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精心编织的精巧童梦。宫崎骏热爱描写自然,《龙猫》带有其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同年高田勋执导了自己在吉卜力工作室的首部动画长片《萤火虫之墓》。考虑到学校也许会出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初衷而大批量组织观摩,吉卜力最终决定将《萤火虫之墓》与《龙猫》一起捆绑上映。尽管《萤火虫之墓》是一部杰作,但它根本不适合儿童观看,这种为了分担票房风险的策略以失败告终。

1989年,宫崎骏带给观众的是宛如空中飞翔的歌声那样明朗的《魔女宅急便》。影片成为年度最卖座的电影,而这也意味着吉卜力成为票房保证的开始。

1991年,宫崎骏和铃木敏夫担任制片人、高田勋担任导演的《岁月的童话》上映。票房收入18亿7000万日元,是当年日本本土电影的票房冠军,成为1991年最卖座的一部电影。《岁月的童话》淡化了童话色彩,改变了一贯的宫崎骏式的童话叙事模式,而采用了散文化的叙事风格。

1992年的夏天,《红猪》上映,又成为年度票房最佳的电影,甚至连《虎克船长》和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都不是对手。宫崎骏以《红猪》表现了自我的追求,虽然是成人的故事但一样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带着激情在蓝天碧波间畅游,拥有名望和荣誉,却也有孤独和悔恨,这就是波鲁克·罗索——亚德里亚海上的红猪,也是宫崎骏自己的写照。

1994年《平成狸合战》上映,宫崎骏担任策划,高田勋担任原画、编剧和导演。这部动画全体工作成员的平均年龄是29岁,本片首映观众人数达到325万4132人,票房收入26亿5000万日元,成为年度日本本土电影票房的第一名。

1995年,宫崎骏为“恰克和飞鸟“(CHAGE & ASKA)二人组合的新作歌曲On Your Mark[ii]制作了一部长六分多钟的音乐电影,被认为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实验剧场版。宫崎骏用自己对歌词的理解,融合自己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以动画的形式创造出了一个未来世界,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现实童话。飞行器、邪教徒、现代都市、羽翼天使,再加上影片开初部分飞快掠过的辐射警告标牌,这就是宫崎骏所描绘的充满不安的未来大都会。

吉卜力工作室鼎盛期。1997年7月12日公映的《幽灵公主》,至次年2月共上映184天,票房收入179亿日元,平均“日进斗金”,全国观众三千万人次。主题曲由久石让作曲,宫崎骏作词,米良美一演唱,单曲专辑当年发行38万张。其它周边产品不计其数,带动前作《龙猫》、《风之谷》、《侧耳倾听》、On Your Mark的动画录影带销量进入年度前六名。该片成为日本当时有史以来第一卖座电影,吉卜力又一次改写了历史。1998年迪士尼买断了《幽灵公主》在海外的版权,在全美100个城市的1000家影院放映,同时也在欧洲市场公映。在《幽灵公主》制作的最后半年里,宫崎骏由于过度疲劳,右手得了严重的手疾,不得不接受按摩治疗才能参加工作。已是56岁的他忍着伤痛完成了这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动画。在《幽灵公主》的首映试上,宫崎峻宣布从此封笔。1998年1月14日宫崎骏正式退出吉卜力工作室,在附近成立了名为“猪圈”的新工作室安享晚年。

1999年,高田勋担任编剧和导演的《我的邻居山田君》上映。故事原作本是四格漫画,于朝日新闻连载,讲述一个有祖母、双亲、儿子和女儿的五人家庭的生活,一直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这也是吉卜力第一部完全在电脑上完成绘图和动画制作的作品,没用过一张动画胶片。这部漫画风格的简笔水彩画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评论界好评,但票房还是无法和年度票房第一的《幽灵公主》相比。

1999 年底,年届60岁的宫崎骏因为《幽灵公主》持续大获好评,加上爱徒近藤喜文的逝世,激起雄心万丈,撤回封笔宣言,重出江湖。2001 年7 月20 日,他导演的《千与千寻》在日本公映,引起巨大轰动,4天票房即达到近20 亿日元的天价。本土票房超越了前作《幽灵公主》和电影《泰坦尼克号》,在日本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人看过。日本动画的年度经济总额才5000亿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亿日元左右,超过300亿日元票房的《千与千寻》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票房“怪物”,是日本影史票房总冠军。《千与千寻》在美国、法国极受欢迎,迪士尼以巨资买下宫崎骏部分影片在美国、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的DVD发行权。迪士尼将其引进美国作商业放映,更一举击退《冰河世纪》、《小马王》等片,摘下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大奖。2002年2月17日,该片赢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小金熊第一次授予一位动画电影人和一部动画电影,而且为此破例准备了两只小金熊同时授予两部电影。

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后,宫崎骏再次宣布要退休。2002年,宫崎骏担任策划、森田宏幸担任导演的《猫的报恩》上映。这可以说是一部结构简单、节奏轻快、故事内容异想天开的动画片。本片创造了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奇幻猫国,并且把猫国设定成主角小春进行冒险的地带。但是由于《猫的报恩》的票房不是很理想,宫崎骏再次执导了《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4年上映两天就创下了14.8亿日元的历史纪录,比《千与千寻》首两日的入场人次多了37.2%,同时也打破了2003年日本年度票房冠军《跳跃大搜查线2封锁彩虹桥》创下的历史最佳首映纪录。影片最终达1422万6千人次的入座数,并以196亿日元的傲人成绩稳居年度日本电影票房榜首,再次印证了宫骑骏在日本影坛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片2005年在美国公映,票房收入达421万美元,排名第一。之后宫崎骏第三次宣布退休,由儿子宫崎吾朗执导了《地海传奇》于2006年7月上映。影片气势辉煌,尽管2006年也夺得日本年度票房冠军,但是毁誉参半,影片最终成了日本年度票房冠军,但宫崎骏对作品却不甚满意。

2006年7月,宫崎骏为《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开始了准备工作。宫崎骏独自一人完成了水彩的故事大纲,这在动漫场景中很少见。这是一个围绕着5岁男孩宗介和想要成为人类的金鱼公主波妞而展开的故事。宫崎吾朗的儿子(宫崎骏的孙子)是主要角色宗介的原型。2008年7月19日,《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在日本481家影院全线上映,这种情况史无前例。影片一经上映,连续五周荣登日本票房冠军,将排在第二位的好莱坞大片《木乃伊3》远远抛在后面。

2010年,由宫崎骏担任编剧、米林宏昌任监督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上映,最终获票房96.5亿日元,获得第34届日本电影金像奖年度最佳动画。

2013年宫崎骏导演兼编剧的《起风了》上映,该片讲述的是日本零式战机的开发者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影片在日本454块银幕上同时公映,首映前两日总共动员约4.75万人入场观看,票房收入接近10亿日元,打破了不久前《怪兽大学》创下的票房纪录(8.475亿日元),首周初登场排名和观众满意度排名均位列第一位。影片传递了一种平和的反战信息,宫崎骏本人也指出了日本应对以往历史罪行道歉,以及不能随意修改宪法等。如此言论激起了日本右翼保守派们的愤怒,称其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左翼”倾向电影,有人甚至给宫崎骏打上了“反日”和“叛国者”的标签。吉卜力工作室9月1日在威尼斯电影节会场发布了宫崎骏息影的消息,《起风了》将成为他的最后一部作品。[s1]

[i]“吉卜力(GHIBLI)”这个名字事实上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热风”。在“二战”时,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将他们的侦察机也命名为“吉卜力”。宫崎骏是个飞行器狂,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于是决定用“吉卜力”作为他们工作室的名字。而在这个名字的背后,还有一层含意,也就是希望这个工作室能在日本动画界掀起一阵旋风。

[ii] On Your Mark本意是各就各位。

 3 ) 匠心

第一集是2006年开始拍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完成后两年——这大概就是在《不了神话》拍摄时计划的那部长篇吧。 创作《悬崖上的金鱼姬》时,他说“天赋会在日复一日的作业中消耗殆尽 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评价儿子处女作《地海战记》时,他说“你得有用电影改变世界的决心 哪怕什么都没有改变” 回忆年轻时的坎坷,“我不想就这样结束 我想做动画 但我不认为自己有机会 我知道我可能不会有机会 ”,然后有了《风之谷》的原作漫画、43岁时动画上映 儿子在制作《来自红花坂》(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时遇到了核泄漏引起的一系列困难,他说“他必须身先士卒 拼尽全力 他应该抱着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决心 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完成 为了自己他必须这样做 因为他选择了这条路”,其实就是他自己吧 老爷子的口头禅是“麻烦死了”,但是“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放弃呢’ 我会直接说‘闭嘴’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很麻烦的 如果人生中的麻烦消失了 你反而还想去把它们找回来”

 4 ) 创作还要要求愉快吗

波妞抱紧宗杰的那一幕,我看到了重逢的喜悦,没有发现喜悦是通过波妞舒展的脚趾,宗杰上扬的衣摆,还有衣服被紧抱产生的肌理而传达的。外行人只会觉得好美好,意识不到这是一遍一遍在细微处调节而呈现的,创作者心中接近完美的效果。

宫崎骏说,波妞想告诉那个孩子,别去想“我不应该被生下来。”其实这是宫崎骏自己的想法,或许是因为体弱多病体育不好,也让家人操更多的心,无法实现飞行员的梦想,他想,或许我不应该被生下来。

“出生,而非死亡,才是最大的损失。”

一遍一遍改稿,拼命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还要要求创作过程愉快吗。

在宫崎骏看了儿子的电影首映后,他说里面有太多对自己的致敬。可是宫崎骏自己,每步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有自己母亲的映射。

过去无法改变,错过是无法赎救的。是解脱吗,希望像《紫罗兰的永恒花园》里说的那样,获得新的身躯,灵魂得到永恒的守护。像《悬崖上的金鱼姬》里的坐轮椅的老婆婆,轻快自如地行走。

 5 ) 《宫崎骏 十载同行》

十年一梦

“我脾气不好,可这就是我。”

好麻烦,但是如果有人说“不做不就行了”,我会让他闭嘴,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很麻烦,当你不烦的时候,又想找些事做

死也要完成分镜,没有办法,死之前要完成分镜,无论如何要做完电影

《起风了》,看他们怎么过日子,自己的人生过的有多充实?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地过充实

画稿不行就扔

我会四处走走散心寻找灵感

《起风了》一个长达4秒的镜头花了团队1年03个月的时间,“群众也参与了社会建设,要花心思画他们”老爷子夸“做得好”眼里有泪花,“虽然真的很短”“值得的,超越了那几秒”

从《波妞》开始,老爷子就一直在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以为《起风了》是结束,没想到还有《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虽然没有在预计时间完成,但是愿意一直等下去,不论是否会完成

《起风了》那个年代每个人都要全力以赴才能生存,“他们不会这样拿包包袱,一定是紧紧抓牢的”

战争是时代的产物,当时所有人都很被动,他们别无选择,我们现在也没有,他们历尽艰辛,依然很实在的继续生活的精神面貌。

风起了,我们必须努力活下去。

一个动作会改变别人对他的印象。

你不该再让他说话,而是让你的电影去说话,该纪录的是被隐藏着的绝望深渊。

时隔多年地震了,有余震的危险决定要不要停,“为眼前的乱世制作怎样的电影”

人们怎样在这股强风中生存,这电影一定要回应现今时代的变迁

前去现场踩点/海边/国外/地震区,还签名了

老爷子说是退休了,但是再给美术馆工作,私下里也一直给书画绘本,日常生活,画漫画,总是从哪里就翻出一本画满写满的笔记本,他说“这不是工作,是兴趣”

铃木敏夫对波妞的评价是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我们制作过类似的电影了(龙猫),想看有趣的东西,他毕竟是个厉害的人物,不是吗?不想他失去光芒

个人工作室和吉卜力工作室的距离步行3分钟,不需要朝九晚五,但是从9-8到11-8了,这样的爷爷指的敬佩,工作室会一起停下工作去看日落,小柜子里放着糖和小点心,准点会提醒大家起来做操

不管是谁的错,总之是要让人解决

不管你愿不愿意,作品都能反映出创作者的思想,要认真对待

全世界的孩子都会喜欢老爷子的动画,无脸男在哪里都很受欢迎

有灵感了要马上运用

我们要做不放弃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把自己逼到流鼻血的决心,一定要奋斗到底,才能生存下去,这是唯一的出路

老爷子家境好,却为自己在战争时期得到的特权感到不公,因为妈妈患病在床不能拥抱自己,所以渴望得到爱,没有得到过拥抱,却把这种温暖通过电影给了全世界的孩子

猫猫巴士是充满想象力的,我就想不出来,固定思维

看老爷子的动画以前,我一直觉的动画是小朋友看的(幼稚园那种),看了之后,原来大人也可以

这些对白对5岁的小孩子而言毫无意义

不忍心把羊放在仓库里,就放回了自己家,还每天给他们晒太阳

再拍一部龙猫不好吗?有什么值得拍的,我们已经创造了龙猫,想看点不一样的

父与子;说出来也是一件好事,父亲对儿子不明示,这条路一定很难走,在外人骂他之前,我先骂,这是最好的保护,对他说“放马过来,就这么多”,儿子以父亲为榜样,不想借助父亲的力量又想证明给父亲看,不求助但是很尊敬“你叫他先不要去死”

当大家对未来都没有希望,要做什么电影

我只是制作自己想制作的电影

时隔多年,《起风了》期间又地震了,能否制作对震后观众有意义的电影,能在这艰难的时期成为广大市民的支援

 6 ) 宫崎骏式父爱观:去吧!成为我的威胁!宫崎骏式人生观:来吧!倾尽全力活下去!

宫崎骏式父爱观:去吧!成为我的威胁!

宫崎骏式人生观:来吧!倾尽全力活下去

宫崎骏式事业观:拼吧!用必死的心态完成人生使命!

宫崎骏式世界观:好吧!经历残酷人生依然选择善良!

===============================

啊,我喜欢的男人们都是变态工作狂,没有生活、没有女人、不顾家庭的那种。。。

宫崎骏在老朋友死了之后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开始给儿子写剧本培养儿子真正长大,宫崎骏与铃木演双簧:大爱无言,悄悄帮忙,萝卜与大棒,实现儿子梦想,力助儿子成长!

宫崎骏为了实现儿子画漫画当导演的梦想,嘴上说着儿子不是那块料的宫崎骏,让儿子设计公园,给儿子写剧本,给儿子画分镜,给长大儿子鼓掌,然后可以制作死去之前最后的一部影片:起风了。

等儿子长大之后,终于放心了,宫崎骏妩媚一笑,说,去告诉吾朗:threaten me!!!

无后顾之忧的他,抱着必死之心制作人生最后一部影片:起风了;

起风了的制作过程反映了十年纪录片的主题,也反映了宫崎骏追随一生的世界观:也就是:

理在事中,幸福都在过程里,生活生活就是既然生下来了就好好活着,倾尽全力活下去,活在当下,乐冠千秋;

我们一心追求真善美,并不是不懂的假丑恶,只是我们在暗黑的深渊里,选择赞美光明,我们终其一生,但求成为一道光,燃尽自己,点亮人心;

你啊你,记得要幸福呦!

 短评

人生中重要的事情就是很麻烦的

7分钟前
  • 小杨老师
  • 力荐

天才是一种魔咒,折磨着天才自己,也折磨着天才身边的人。天才一次次将自己逼至绝境,再一步步走出绝境的过程,宫崎骏在儿子吾朗身上也原样实施了一遍。不去创作的钉板上亲身滚一遭,褪几层皮,死过再活回来,怎可妄想拿出代表作、经典的传世之作?好在吾朗用《虞美人》最终解脱了这魔咒。《起风了》一个4秒的群像镜头,花了一年多时间去画,每天坏脾气的念上几十遍:好烦啊好烦啊,还是继续画了下去。不疯魔不成活啊,光靠天分走不到终点,要变成耐得住烦的匠人。最动人的一幕是,吉卜力工作室外,邻居小女孩说:爷爷,哈尔的移动城堡,谢谢你。嗯,这也是我在大银幕上重温《千与千寻》那天,心里默默说的话:爷爷,谢谢你。

11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原创内容过低,由之前NHK跟踪拍摄的三部纪录片《聚焦宫崎骏与“波妞”300天亲密接触》、《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父与子300天的战争》与《起风了:1000日的创作记录》(铃木敏夫为了宣传而做的合作)拼凑而成,新鲜素材近无,一个很单薄的科普向作品,与如今风行的解读电影剧情无疑,同样喜欢加解读内心式的语句。而且因为是不同创作者拍摄的原片,所以分裂之处比比皆是,比如荒川格在后两集的彻底消失。唯一成脉络的反倒是和宫崎吾朗的感情,第一集算作了一个小的铺垫,第三集展开讲述父子感情,将两个纪录片做了延续融合。一个特殊场景加两人矛盾吐露心声,使宫崎骏作为父亲失败的一面展现在了银幕之上。同样应当还有动画内母亲的影响,荒川格当时拍摄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可后面两部的创作者就完全不顾家庭影响,而这次编辑时也就完全不管。

15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还行

他说,我是电影的奴隶。

20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Always love watching him work.

21分钟前
  • Bejdlxl
  • 还行

渴望温暖真实的秘密力量。(然而我可能要向命运低头)

25分钟前
  • 위 이
  • 力荐

借着b站五月免费纪录片周看的,想要了解这样一位动画大师的日常,看完后更加敬佩,他的思想、态度、对动画的付出和笔耕不辍的努力都让人尊敬。

30分钟前
  • 山月
  • 力荐

原来这么多年吉卜力一直有个御用的纪录者,跟拍宫崎骏十年的导演不知道会和老爷子养成怎样的神仙友谊

34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推荐

详细记录了《岸上的波妞》和《起风了》的创作过程,如果要是有纪录片还原一下《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和《幽灵公主》的创作过程就好了。创作者是真正可以接近自由的。非常重要的一条线是母亲、宫崎骏自己和儿子的关系传递。宫崎骏一把年纪了还亲自开甲壳虫上班,亲自做饭,一直抽烟,时而敏感时而暴躁又时而温柔。我想他一生是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以及事业伙伴铃木敏夫。最感动的是最后一章制作《起风了》的过程。创作的过程是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进他又不断给出答案,那个答案的标准只有一个:能否说服自己去相信。起风了试映结束他鞠躬说:真是不好意思,平生第一次看自己的电影的看哭了。

35分钟前
  • 宋不吃
  • 力荐

小女孩:“谢谢您创作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不客气…😊”

37分钟前
  • 蓦兰
  • 力荐

做他的孩子压力太大了,还不如一直做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他应该是会死在工作台上的那种大师。

3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明了:《宫崎骏:十年一梦》其实是之前NHK拍摄的「宫崎骏」相关纪录片精剪成的纪录剧集,前两集源自《聚焦宫崎骏与“波妞”300天亲密接触》,第三集出自《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父与子300天的战争》,第四集则是《起风了:1000日的创作记录》。—— 本想在《千与千寻》国内上映之际找看有无其幕后制作花絮/纪录片观影,却在豆瓣发现这部新的纪录剧集,经豆友提醒在B站找到在线时,没想到就看到了《千与千寻诞生的秘密——创作全程记录》,真是因福得福的双重惊喜呀! -9593

4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啊,我喜欢的男人们都是变态工作狂,没有生活的那种。。。宫崎骏在老朋友死了之后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开始给儿子写剧本培养儿子真正长大,宫崎骏与铃木演双簧:大爱无言,悄悄帮忙,萝卜与大棒,实现儿子梦想,力助儿子成长! 宫崎骏为了实现儿子画漫画当导演的梦想,嘴上说着儿子不是那块料的宫崎骏,让儿子设计公园,给儿子写剧本,给儿子画分镜,给长大儿子鼓掌,然后可以制作死去之前最后的一部影片:起风了。无后顾之忧的他,抱着必死之心制作人生最后一部影片:起风了;理在事中,幸福都在过程里,生活生活就是既然生下来了就好好活着,倾尽全力活下去,活在当下,乐冠千秋;我们一心追求真善美,并不是不懂的假丑恶,只是我们在暗黑的深渊里,选择赞美光明,我们终其一生,但求成为一道光,燃尽自己,点亮人心; 你啊你,记得要幸福呦

44分钟前
  • 恰若初见
  • 力荐

已看完。两遍。其实这部是在《不了神话》的前三年就完成了,当时宫崎骏72,完成他的第十一部长片《起风了》后,就息影了。三年后,才有了《不了神话》。但这部《十年一梦》2019才首播,所以会有《不了神话》在前的错觉,很多按时间刷片的可能两部会倒过来。不过无论哪部,要记录和表达的核心都是一样的。这部《十年一梦》毕竟时长在这,记录的作品及创作更多,包括《悬崖上的波妞》《起风了》,也看到了宫崎骏的家庭(母亲给她的影响)及个人成长,包括宫崎吾朗(的传承)与一生的事业伙伴(也是宫崎骏当年的伯乐)制作人铃木敏夫(他其实也是宫崎吾朗的伯乐),包括高畑勋对宫崎骏的影响。基本上通过《十年一梦》可以看出宫崎骏整个动画生涯的创作理念、世界观、人生观,及他具体是如何用生命在制作的。对了解《起风了》背后母题也会有进一步认识

46分钟前
  • Alto
  • 力荐

我们要做不放弃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47分钟前
  • 晓安呐
  • 力荐

赌上性命

48分钟前
  • 荔蘿
  • 力荐

十年,大师住在同一个房子里,同样的水池前,用同样的壶做咖啡给记者喝。所以,为何要追求物质呢,如果我们的人性和内心足够的美好富足。

50分钟前
  • 绿色的边
  • 推荐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54分钟前
  • 丸子和小玉
  • 力荐

“每一部电影都是要为了改变世界的”

55分钟前
  • Lu, Jian
  • 力荐

HKIFF19 更多是《悬崖上的金鱼姬》制作花絮吧,干货性质,记录暴躁老爷子宫崎骏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香烟不离嘴,创作焦虑时会让摄影师停止拍摄,对待儿子又爱又恨,看宫崎吾朗的第一部片很失望,“导演是要时刻想着改变世界的!”

59分钟前
  • Pincen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