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播放地址

 剧照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2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3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4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5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6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3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4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5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6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7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8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19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7 17:39

详细剧情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难以忽视的真相》《他叫我马拉拉》)带来新作《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这部全新的三集纪录片探索了著名技术先驱、商业领袖和慈善家比尔·盖茨的思想和抱负。在辞去微软首席执行官职务之后,盖茨将时间和出色才智投入到解决一些世界上最持久的问题上,由此便开始了现代史上最伟大的职业生涯第二幕。该剧集深入并真实地描述了比尔·盖茨在人生历程中经历的成功和挫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让我们了解了比尔·盖茨,他的乐观、好奇心和热情曾激发他对微软的初始愿景,现在也激励他为世界上一些最复杂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走进比尔》记录了这些努力与个人时刻,采访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以及他们的朋友、家人、慈善事业和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塑造了一个富于创新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在改变世界之后,他可能还将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长篇影评

 1 )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我小时候的第一个偶像。2000年上初中时候,比尔盖茨,哈佛大学计算机肄业,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真是炫目的摇滚明星。只是后来,互联网和谷歌的炫目掩盖了微软和比尔盖茨。

年少时候没想过会有一天,孩子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曾经那么崇拜比尔盖茨。于他们而言,比尔盖茨可能不过是活跃于上个世纪的一个美国资本家,穿着羊毛衫,跟巴菲特一起打桥牌。即使他有创新,也跟爱迪生,福特,IBM的故事类似。或者孩子们的视角也对,盖茨可能不过确实只是人类成功史特别平凡的一个。

比尔盖茨的人生更像钢铁侠。成功的商业精英,利用自己的资源改善世界。厕所革命、骨髓灰质炎、核能等等,用他的话,就是需要非凡的领导力、巨大的资源和汇集一流科学家和人才的事情。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次创业。他有这样的能量和素质(才和德)去革新旧的局面,改变很多事物的走向。巴菲特是他的好朋友和捐赠人。

不过看他做的这些事情:新农村建设、传染病防治、贫困人口医疗体系、核能与能源体系,更不论他无能为力的投资更大的基建和治安,都是建国以后中国GCD和中国人在做的事情,真是翻天覆地,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感慨人在公门中,自然好修行。

其实挺奇怪比尔盖茨为什么选择“传统世界”的这些事情来改变世界,没有继续在IT、互联网发力。不像谷歌一直在谷歌地图、youtube、Google X、不作恶等等方向发力,这是一个人的三观和审美,也是组织文化。这也是微软一直在互联网方面不是很擅长的地方,微软专注于2B,在云计算时代重新赶超回来,就是另外一讲了。

跟巴菲特、布隆伯格等等他们类似,比尔盖茨也是典型的受美式优秀教育的案例。家长重视教育、家庭恩爱,教育方面既能发挥天性,又能补充短板,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夏令营活动,优质的学校教育可以接触到大量优秀的人才。中学同学一起创业,国内比较类似的是家境优越,毕业于深圳中学的马化腾。

一流人,自信、自立、通透,入道;而且专注、有章法,修道有成。不入流的人,迷茫、贪嗔痴困累躁,入魔;而且混乱、散漫、眼高手低、自欺欺人,不学无术,无道。很感谢有这样的纪录片能让我看看一流的人的模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拍摄超一流人物的一流纪录片,非常推荐。纪录片的节奏很赞。几条线索像交响乐的不同部分,有机的交汇在一起。配合比尔盖茨越发睿智沉稳的眼神,和评价自己当时听证会的“naive”,行走在森林大川,有一种在年少和年老之间的心静,优美的节奏。可能孩子们不太能适应,三十岁看正好。

我觉得人生很幸福的一件事,跟巴菲特打桥牌应该是排名前列的。

时间不多了,生命之河流畅,时间是买不来的。珍惜生命,专注,做有意义的事情。

 2 ) Work harder

比尔盖茨太牛了,他的家族传承不仅有智慧还有仁心和实践,Toni Morrison 曾说if you have power, please use it to empower those without power. Mary Gates: Each one of us has to start out with developing his or her definition of success. And when we have these specific expectations of ourselves, we are more likely to live up to them. Ultimately, it’s not what you get or even what you give. It’s what you become.

 3 ) 一个不臭的商人

这部纪录片让我对比尔盖茨有了全新的认识,相比较另一部纪录片《走进沃伦巴菲特》,我更欣赏比尔盖茨一点,因为除了金融操作,他的确创造了微软的奇迹,还涉足了欠发达国家痢疾病的改善,核能的安全使用探索,尽管核能的安全使用探索受到了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影响,但他做的事情并非完全商业,特别是组织给不发达国家孩童打疫苗,改善厕所条件等,都显示出他是个有情怀的人,另外和他妻子的感情,我认为是最美好的一类,相互平等,相互成就,相互敬重,相比于沃伦巴菲特,家务孩子都不管,妻子感觉自己没有成就感,比尔盖茨的妻子既能照顾号家庭,同时自己也有成长。没有浪费自己的才能,这已经是最难能可贵的结果了。

纪录片尤其是人物纪录片,会比电影好看很多,因为更真实,也不需要考虑情节需要跌宕起伏,其实生活远比电影精彩。

从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身上,我都能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品质,那就是FOCUS,看书的时候非常忘我,工作的时候非常投入。如果看书没有办法进入心流,其实知识的获取是非常片面和粗浅的,他们都能极快进入心流状态,且都能做到看完书后记住90%以上的内容,这个当然是天赋,但是我们普通人如果足够沉浸,也可以记住70%-80%。

另外,我一度也觉得工作不需要特别拼,因为觉得会影响身体,但是其实更优的做法是: 锻炼好身体,然后更努力地工作。因为不够努力,产生的结果一定不够完美。但是厉害的人,无不努力锻炼,只有身体跟得上,脑袋才跟得上,所以透支身体去工作的方式,我也并不认同,且工作之外一定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不会总结不会复盘不会自省,成长依然会很慢。

 4 )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2019.09.27

第一集。盖茨的确是伟大的。伟大的人生需要良好的家庭背景、过人的天赋、勤奋的努力以及莫名的运气。盖茨在做的事已经是人类的事,有关生命的事,这样的人当然配得上伟大。非常好的片子,有亲情的感动,有上进的鼓励,开阔视野,长见识,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感谢。 2019.09.28

第二集。任何人都会有弱点的,无论他多么伟大。这集依旧从盖茨的事业成就推演到解决人类社会性问题的执着于努力,与此同时面对友情也表现出脆弱固执的一面,这才是一个人该有的样子,性格上明显的两级分明。唉!每个人都是会离开这个世界的,盖茨也是会老的,看着他沧桑的面容诉说至亲故友的离去,再加上现在为社会、人类做的事情,敬佩之余多少还是会感觉有些伤感。 2019.09.29

第三集。也许正是盖茨的智力和地位注定了他承载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尽管大多数时候的付出注定是徒劳,但还是得有人去做,而且得时刻提醒自己「更加努力」。无论何时,家人都是最重要的。最后盖茨母亲讲的话真好,「成功的定义说到底,那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你给予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怎样的人」。

 5 ) 接受与反思

比尔盖茨纪录片。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他在上初中八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芯片知识并且接触到了编程。中学开始看到《财富志》,还认识到做CEO、大使、将军,会因为职业而改变什么?改变世界?那些因为职业而带来成功的人,他们有哪些知识,他们做了什么事而变成这样?是什么推动他们成功?为什么行业之间差距如此大?如果你想成为谁,你需要具备什么?这些知识,在他初高中就开始形成,并且他对这些感兴趣。打开天花板,没有局限性,产生更多的自我期待。出名要趁早,其实见识更多的东西也应该趁早,没有设限。在这块产生很多思维链接,我会有解决问题的路径依赖,他对待新问题的时候,用新办法跳脱出思维陷阱,去客观看待跨行业的解决方式。而我呢?用个人过去的经历还有固定思维去解决问题,我的视角过于浅薄和狭隘去理解书里面或者视频里的思维,但其实我领没有躺平去接受书或者视频给予我的视角。

 6 ) 扒光“世界首富”,这9.1分新片太敢了!

没有人不想一夜暴富。 但更多人都相信,勤劳和努力能够带来更加切实的财富。 如何最大程度的赚钱,想必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过。 但你有想过,如果你成了世界首富,这钱你会怎么花呢? 如何合理、有意义的花钱,更是一门学问。 为此,Netflix就搞了一出大事情。 他们真的去到了世界首富的家里,在他的身边调查取材,一探究竟——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主演: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 首播:2019-09-20(

没错,他是真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对于这个名字,想必没有人不曾听过。 哈佛退学,微软创始人,连续13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2008年,比尔·盖茨辞去微软执行董事的职位,正式退休。 然而直到退休10年之后,比尔依然位列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位。

「世界首富」的传奇一生,我们多多少少都略有耳闻。 撇开这些老生常谈的奋斗故事,这一次,网飞却把眼光聚焦在了比尔·盖茨退休之后的生活。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难以忽视的真相》《他叫我马拉拉》)执导。

豆瓣评分8.7,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豆瓣评分9.1,超过60%以上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 「世界首富」的第二人生,便在这短短三集的时间里,渐渐展开。

卸下微软总裁光环的比尔,实际上和普通人无异。 不吃早餐,喜欢汉堡、牛肉、坚果。 每天都必须有可乐来续命,茶和咖啡更偏爱咖啡。

从小就不爱出门,喜欢被关在房间里,一直看书。

姐姐吐槽他,是个“古怪的人”

外面风光无限的「世界首富」,回到家不过只是个“肥宅”罢了。 但,“肥宅”和“天才”之间的距离,可不仅是一罐可乐而已。 小时候,比尔就意识到自己比别人聪明得多。 脑子转得快,极其擅长算数,初中的时候便获得全州数学竞赛的第一名。

直到现在,他依然每周会更新书单,不管去到哪里,都会提着一大袋子的书。 书本的内容大多高深莫测,极其晦涩,涉及各个产能领域。

对于一个话题的钻研,他不是读一本书就足够了,他会读起码五本书。

曾经和朋友度假的时间里,他一共读了14本书,几乎一个小时就能读150页。 而更神奇的是,他可以记住90%以上的内容,输入大脑,转化为自己的内容,与别人侃侃而谈。

比尔的大脑里,通常都在高速、多线程地运转着。 他在读书的同时,也在处理各种事务。 而当他不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他正在处理一些情感生活。

对于这个复杂又睿智的大脑,妻子梅琳达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杂乱无章”。

太多的人想了解,世界首富的脑子里每天都在想些什么。 但对于他身边的人而言,这个乱七八糟的大脑里一点意思都没有。

比尔自己都未曾意识到,他和所有普通人都不一样—— 他喜欢复杂,越是复杂,越是兴奋。

他的大脑相当于电脑的CPU,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刻。 但他的时间,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地争分夺秒。

退休之后的比尔,反而没有变得轻松,反而比他在微软的时候要更加紧绷了。

曾经掌管微软的时候,比尔会给自己留下一个星期,称为“思考周”

他把自己封闭在胡德运河的小别墅里,疯狂阅读,疯狂汲取新知识。 这是属于他的“CPU时间”。

这些吸收和思考得到的知识和问题,也都逐一地投入到了他第二人生的事业,和太太一同创办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 如果说微软时期的比尔,全凭个人聪明才干而称霸IT界。 那么退休之后的比尔,则不断地在从身边人的影响和鼓励下,积蓄着再度前进的动力。 小时候的比尔,就表现出了极其内向的一面。 安静、自闭、社交恐惧。

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最多鼓励和帮助的,是他的母亲玛丽·盖茨。 玛丽非常积极投入地参与孩子们每天的活动,不断试图激发比尔的兴趣。 给比尔安排社交活动,让他学会与人沟通交往。

但12岁的比尔,和母亲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地融洽。 甚至,比尔曾在饭桌上对母亲大喊大叫。 用他自己的话说,“充满讽刺、自作聪明、粗鲁无礼”。 父亲被气到当场往比尔脸上泼了一杯水。

他们甚至全家都去做了心理咨询,直到比尔终于恍然大悟。 他所抗拒的、被母亲改变的性格和生活状态,原本只是希望通过抗争换来公平,却造成了父母更大的痛苦、更多的不公平。 “生活就是这样,也得顺从母亲一下。”

此后一直到比尔创办微软、忙于事业,母亲也一如既往地是他坚实的后盾。

为他准备好采访的衣服,整理好家里的卫生,还会时不时给他提出一些实践上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比尔的母亲玛丽,同样也是美国的一名商业人士,是金县联合劝募协会(King County’s United Way)的首名女性总裁。 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也离不开母亲对比尔的影响。

母亲的存在,便是比尔前进的路标。

另外一位影响了比尔的,是他的好朋友,也是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 他们相识在湖滨中学的程序员小组,一个计算机房里。

比尔与保罗

这个小组由保罗·艾伦创办,比尔和他的好朋友肯特一同加入了小组之中。 高中时期,湖滨中学与一所女校合并,校长找到他们,希望比尔能够帮忙设计程序,合理地安排全校的课程表。 原本是最佳拍档的肯特,由于参加登山小组不幸失足去世了。 抛开悲伤的情绪后,比尔和保罗第一次携手合作了。

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其他的学校、组织找到他们寻求帮助。 从这里开始,保罗成为了比尔最好的朋友。 比尔为了保罗从哈佛辍学,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接着,一起创办了微软。

随着时间的流逝,微软愈发壮大,而朋友合伙创业的问题也逐渐显露。 比尔是个十足的工作狂,24小时都疯狂沉迷于工作。 而保罗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编程工作越来越懈怠。

微软已经不再是当年窝在西雅图的一个小办公室了,它越来越大,大到他们都无法控制。

比尔决定,雇佣一个新的总裁来管理微软。 而这个管理者的到来,无意中也挤走了保罗。

保罗和比尔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原本亲如兄弟、无话不说的至亲,却在公司事务面前变得冷漠,不再联系。 打破这层隔阂的,竟然是因为保罗的癌症复发。 面对镜头,当问到对保罗有什么遗憾的时候,比尔沉默了。

或许正是因为对好朋友的离去抱有无限的遗憾,比尔才对于消灭危害人类健康的医学事业,有着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 他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鼓舞人心,他希望实现的是“效果最大化”。

让所有的悲伤和痛苦,都从医学手段改善提高的那一刻,完全消失。

而对于基金会的工作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比尔一生的伴侣,梅琳达·盖茨。

曾经的梅琳达,也是微软的一名员工。 和我们想象的办公室恋情不同,梅琳达和比尔的相识,与办公室根本毫无联系。 有一次,梅琳达去参加一个交易会晚宴时,现场只剩下两个位置可以坐了。

没想到随便坐下之后,随即到来的便是比尔。 畅聊了一个晚上之后,比尔向梅琳达发出第二轮跳舞邀请,结果,梅琳达拒绝了。 几个月之后,他们又在停车场碰到了,车还停在了一起。 聊了一会儿之后,比尔又发出邀请:“你愿意两周后的周五晚上跟我出去吗?” 梅琳达又拒绝了,行程都安排到两周后了,“这约会安排不够心血来潮,提前两天跟我说吧。”

结果,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比尔打了电话过来:“现在(约会)的话,还嫌不够心血来潮吗?”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约会。 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很多次……他们结婚了。

事业蒸蒸日上,比尔变得越来越有名气,成为了备受全民讨论的「世界首富」。 但这一切对于梅琳达来说,是一场煎熬。 她极其注重隐私,不希望向公众暴露家庭情况,更不愿意成为人们口中议论的“世界首富的妻子”。

比尔经常为了工作而频繁出差,家里只剩梅琳达和女儿,“这个房子里感觉不安全”。 或许正当比尔开始沉浸在事业的成功、科技的发展之时,微软爆发了反垄断案。 经过长时间的官司,法院判定微软的行为构成市场垄断。 作为创始人的比尔开始被恶言相对,甚至被激进者砸臭鸡蛋。

他受到了极大的冲突和打击,让他不得不静下心来,开始思考微软的发展。 2000年,比尔和梅琳达成立了基金会,夫妻二人共同管理。

为此,原本极其注重隐私的梅琳达做出了史无前例的重大选择—— 为基金会发声,开始应对媒体。 梅琳达在基金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女性,她总是能从比尔经常忽略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走进人群中,引导社会开始更加关注女性和儿童问题。

比尔和梅琳达,一个从数据、技术出发,一个着手情感、伦理角度。

这对夹杂着理性与感性的神仙眷侣,把基金会推上了更高的台阶。 他们一起在一个日常的报道中,发现了非洲依旧疟疾横生、造成儿童无辜死亡的新闻。

几乎从零开始,设计不需要管道排放、不需要外接能源就能处理排泄物的马桶。 甚至还做出了一套新的处理系统,一边产生能源,一边净化出可饮用的水源。

比尔还发现了,至今依然肆虐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这个60年前、西方国家早已销声匿迹的儿童传染病,由于卫生条件的恶劣,依然大面积地在贫穷地区传播着。

为了绝对地消灭这个疾病,比尔甚至求助了自己的好友沃伦。 不管前途多迷茫,还要砸下多少钱,他依然想要最大程度地消灭它。

面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比尔萌生了开发新能源的想法。 和核能电厂、公司合作,分析重大核电事故的原因和缺陷,致力于设计出能够强力抵御灾害的新型核电站。

比尔的努力和不放弃,有的成功了。 他致力研发的新型厕所和欧姆尼处理器,与中国的骊住集团签约,已经逐渐在非洲等地区投入使用。

坚持了9年的核电项目,在2015年与中国签下了核电站建设合作计划。

有的,还正在前进的路上。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推广普及,依然存在着困难。 不停砸下的巨额资金,却依然还存在着宗教和文化的隔阂。

不管怎么样,比尔都绝对不会放弃。 这些看起来复杂又奇妙的问题和想法,对于我们而言,虽然遥不可及,但这也正是比尔·盖茨作为「世界首富」第二人生的抱负和心愿。

也只有比尔·盖茨,才能够存在如此高深奇妙的想象。 十年前,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聪明的大脑和卓越的才干。 十年后,比尔·盖茨也依旧成功,在于他的执着和坚持。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已经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做些慈善也是应该的。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向伟人看齐。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像他对待自己那样地,坚定并且始终坚信着。成功的定义,并不仅仅在于赚钱或者享有怎样的荣誉。 这一切,都是我们对于自身所划下的定义与期待。

当你追逐“成功”之时,把目标着眼于自身的话,或许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努力一点,再坚定一点,做好“成功”的自己吧。

*本文作者:阿呆

 短评

第三集结尾看得有些动情,他做的这些事如果都能顺利推行,取得成效,我想五十年后他值得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伟人。

6分钟前
  • 我开心最重要
  • 力荐

纪录片是按照非虚构人物特稿的方式,多线同时讲述。剪辑和解说非常花心思,很会调动观众情绪。比尔盖茨是每个理工男的终极理想版。

11分钟前
  • 大头
  • 力荐

1. 被感动。真的有人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努力。而这个人富而有仁,慈悲感恩,聪明高效,坚定执着,人类智慧的最高级执行者!2. 纪录片里Bill有着超长的阅读时间,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强的理解能力。在3集中面对不同领域的困难把问题具体化,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学科的探索,以及金钱优势对领域的投入研发推动进程。是一个理工男的极致梦想了。3. Bill对家庭的付出是真的少,男人还是终究活的恣意些。

13分钟前
  • H
  • 力荐

特别感动,尤其是消除polio,以前觉得排斥vaccine已经够难了,没想到阻碍大到只有草图来排查户籍接种疫苗。toilet technology是网红项目信息了解的多点儿,一直很佩服,真心希望中国制造能助其控制成本。“What was the worst day in your life?” “The day my mother died.” 泪奔,以前听妈妈对外婆讲,外婆在她春节好歹有个娘家可以回,不在了就没娘家回了,真是要大了才明白那个心情。比起乔布斯当初硬套用现实扭曲力场来试图矫正大家对他的看法,盖茨先生能轻松很多。gates notes是少有的我一直读的博客,虽然自己不会编程但很欣赏他对教育的态度,他是这个时代可爱的企业家。如果摊成本,polio项目支出跟结果要再三思的,可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价值观之下,这种知行合一让人既感动又敬佩。

15分钟前
  • 姜小白
  • 力荐

有一个慈悲心的科技天才,真正的富而有仁。

17分钟前
  • 明目折腾
  • 力荐

看完之后让我看清一件事,所有阻止Bill成功的东西,都是反社会反文明的,比如恐怖主义、Trump的封闭政策等等。

18分钟前
  • Arthur〰️
  • 力荐

Most people are carried away with geniuses and luck,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success is working hard.

20分钟前
  • Fantasy
  • 推荐

最聪明,最有才能,最有资源的人。也遇到项目做不下去的难题。 //为该片传递的精神 打满分。

22分钟前
  • 林峰
  • 力荐

巴菲特捐出半个身家给比尔盖茨就是为了植入可口可乐?不愧是真爱😄

24分钟前
  • 罗纳耳朵多多
  • 力荐

最喜欢第三集,第三集里他是一个有点弱点的人了。印象很深的有两个点,一是Bill承认他guilty of being a technophile who thinks technology is the solution for everything,但tech确实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事实上这部片子里每一个部分,Bill好像都找到了给出答案的tech,却没能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原因不是他的tech有缺陷,而都是tech之外的东西:人性的弱点,战争,政治。二是导演问他,想对当年反垄断诉讼时的自己说什么,他说naive。就连Bill Gates当年也没看清,当年的诉讼并不是Microsoft做错了事情,而是Microsoft的存在带来了问题,至于这个问题是不是Microsoft有意为之,都不是重点。

26分钟前
  • 龄童
  • 还行

不停阅读与思考,热爱工作,用心投入,追求更好,永不停歇生活与工作的交叉拼接,一点一点地看到 哦原来他的生活一直是hard harder模式亲情,友情,爱情厕所,脊灰,核能raise up the questionscale the problemchoose the best solutionnail it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if you fail, step back n figure out reason n then keep moving forward.optimization 很多解法已有,但如何更好地推广出去实现更大更好的效果呢结尾爬山的比尔坚毅 执着 永不停歇科技与人 理论与现实 得到与回馈

31分钟前
  • diya
  • 推荐

感动,伟大的人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往往都是来自内在动机,财富以及其它,只是副产品。

36分钟前
  • Elizen
  • 力荐

比尔盖茨在反垄断法之后的一生。基本上10年里面干的三件大事一件都没有成功。厕所的改革,无疾而终。灭绝非洲疾病,被战争所耽误。最后想解决温室效应的问题,被中美贸易战所耽误了。一个成功人士,曾在公众面前被砸蛋糕,真的太难了。看看我们,其实好很多了。能有什么太大的烦恼呢。比尔盖茨才是真的心系天下真心累。

41分钟前
  • xmokok
  • 力荐

离开微软没有减速,而是加速改变世界。

46分钟前
  • 林木木
  • 力荐

好羡慕“同时读5本书”的能力…

50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Bill gates 绝对是有那种allure的。他坐在那里接受采访的那种睿智是进化到了知识和认知界顶端人群的状态。他不光为了自己活,更为了改变世界和身边的人,他们也许生存能力低下,条件不允许,他在做基金会和马桶普及以及妇女教育等事业时已经说明他不是一个光从社会索取,而不回馈的人。他真的很有魅力🥰

51分钟前
  • Monica-in-BJ
  • 力荐

“比尔盖茨不是爱因斯坦,而是洛克菲勒”,点题了,比尔盖茨确实极具商业头脑

54分钟前
  • 今日立冬
  • 推荐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他说我(做慈善)不是在做inspiration,是在做optimization,是个终极技术宅去用技术去暴力解决世间一切问题的思路。

56分钟前
  • Fermionian
  • 力荐

喜欢片子的结构,有种看非虚构报告的感觉,工作和生活,过去和现实互为映照,艾伦那一节真是桃李春风一杯酒;前面都是讲技术难关,经济难关,但迎难而上上下求索反而感觉很带劲儿,然后毛衣战出来了,瞬间感觉变身荒诞片,然后戛然而止;一切的基础是强大的大脑,良好的家教,以及其本人非常坦诚承认的good luck, 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对普通人毫无参考价值,但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是作为人类无差别的良好品质;亲自给大学写信咨询厕所问题,但是many of them didn't bother to reply, 看到这里心情有点复杂,即使是比尔盖茨也会吃闭门羹,被拒绝实在是人生常态,rejection不应该是终点而该是转折点;首富也看纽时畅销书,唯一可以模仿的点哈哈;

60分钟前
  • 雲水
  • 推荐

10.7 work harder. "He had come a long way to this blue lawn, and his dream must have seemed so close that he could hardly fail to grasp it."

1小时前
  • arlm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