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 2020

科幻片英国2020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迪宝·卡帕迪亚,John,David,Washington,伊丽莎白·德比齐,肯尼思·布拉纳,迈克尔·凯恩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播放地址

 剧照

信条 2020 剧照 NO.1信条 2020 剧照 NO.2信条 2020 剧照 NO.3信条 2020 剧照 NO.4信条 2020 剧照 NO.5信条 2020 剧照 NO.6信条 2020 剧照 NO.13信条 2020 剧照 NO.14信条 2020 剧照 NO.15信条 2020 剧照 NO.16信条 2020 剧照 NO.17信条 2020 剧照 NO.18信条 2020 剧照 NO.19信条 20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6

详细剧情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惟一的线索与武ddd。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

 长篇影评

 1 ) 《信条》解析

被低估的《信条》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从《记忆碎片》用正序和倒叙两种手法讲故事,到《盗梦空间》梦境中时间变慢,到《星际穿越》中引力使时间变慢,再到《敦刻尔克》的三段时空,“时间”是诺兰的电影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信条》的主题仍然是时间,不过这次不再是时间变慢,而是时间倒流。

尤其是正向人物、逆向人物同时出现在同一个镜头,让人瞠目结舌。

《信条》目前豆瓣评分8.0,这个分数对于其它导演来说是成功,但对于普遍8.5分甚至9分的诺兰来说是失利。

这篇文章主要是解读电影里剧情和细节,帮助大家理解这部电影,至于电影的好坏就交给你们自己判断了。

只要有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后决定多打1星,那这篇文章就没有白写。

线

某月14号,身为CIA探员的男主角接到一宗任务,去基辅歌剧院拿到钚241。

(当然,看到后面我们会知道其实它不是钚241,而是逆转熵的算法的一部分。)

除了男主角之外,还有两方势力想得到算法,分别是俄罗斯寡头萨塔尔的手下,以及乌克兰特警。

男主角成功拿到算法,开始拆除歌剧院的炸弹。

他的第一个任务是拆弹,最后一个任务也是拆弹。

男主角伪装成了乌克兰特警,结果被乌克兰特警识破了。

就在乌克兰特警即将杀死他的时候,有个人用逆向子弹杀了特警,救了男主角。

这个人的背包上有一个红色挂件,其实他就是尼尔。

男主角撤离时遭到队友背叛,面对刑事逼供他选择了服下毒药。

服下毒药的男主角却活了下来。

原来,这不是毒药,而是让人假死的药。

上司说,这是信条组织对他的考验,考验他会不会为了保密而服药自杀。

(看到后面我们会发现什么考验、测试都是幌子,其实男主角就是信条组织的创始人。)

男主角通过了考验,成为信条组织的成员。

外界都以为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服药自杀了,以为他已经死了,所以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什么都没有,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提到他的名字,演员表上也写的是他叫The Protagonist,即主角。

男主角刚加入信条组织就奉命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不是核战争,而是来自未来的攻击。

劳拉博士给男主角展示了大量逆向物品。

所谓逆向物品,就是一切动作全部倒转的物品。

比如正向子弹是从手枪发射出去,而逆向子弹则是从枪靶上退回到手枪中。

正向子弹是从手上掉到桌子上,逆向子弹是从桌子上“飞”到手上。

劳拉博士说,这是一场战争的残片。

这场战争指的不是发生在斯塔克12号的战争,而是发生在未来的大型战争,所以留下了大量战争残片,以至于能堆满整个房间。

《信条》的成本高达2亿美元,经费绝对不是问题。

但诺兰还是选择了留白,没有拍摄未来战争,而是让我们自己想象未来战争的惨烈。

男主角分析逆向子弹的材料,顺藤摸瓜找到了印度军火商普利亚。

与此同时,信条组织给男主角分配了一个助手尼尔。

(安排尼尔做男主角的助手的人其实就是未来的男主角。)

尼尔第一次和男主角见面就知道他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喝酒,给他点了可乐。

男主角说他宁愿喝苏打水,尼尔说:鬼才信。

对男主角来说,他是刚刚认识尼尔。

但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几十年了。

在未来的某一天,男主角会招募尼尔,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情况会反过来,对尼尔来说是刚刚认识男主角,但对男主角来说他已经认识尼尔几十年了。

男主角和尼尔见到了普利亚。

原来普利亚也是信条组织的成员,普利亚叫男主角去找萨塔尔。

其实叫普利亚做这件事的人正是未来的男主角,所以是未来的男主角叫普利亚叫现在的男主角去找萨塔尔。

但是普利亚只知道是信条组织的高层叫她这么做的,却不知道这个高层就是未来的男主角。

普利亚以为她在利用男主角,殊不知是未来的男主角在利用她。

男主角决定从萨塔尔的妻子凯瑟琳入手,而萨塔尔的手中有凯瑟琳的把柄,也就是一幅画。

随后,男主角和尼尔去自由港仓库偷这幅画。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撞自由港仓库是实拍的,诺兰真的买了一艘飞机,然后让它撞仓库。

这一期间,他们遭到两个黑衣人的袭击。

一个黑衣人和男主角打了起来。

这个黑衣人打架是倒着打架。

就在男主角要杀了黑衣人的时候,尼尔制止了他,叫他留个活口。

黑衣人逃跑是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滑了出去。

男主角问另一个黑衣人的下落,尼尔谎称他把他解决了。

事后男主角再次找到普利亚。

普利亚一听就知道这两个黑衣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普利亚还告诉男主角,钚241(其实是算法)现在在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手中,他可以靠钚241接近萨塔尔。

通过这番谈话,男主角发现普利亚什么都知道,却不告诉他。

男主角由此得知普利亚并不是全心全意帮他,而是别有用心。

男主角此时还是一个菜鸟,但并不是傻子。他一边按照普利亚的话行动,一边也在提防普利亚,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男主角见到了萨塔尔,萨塔尔却想杀了他,男主角一句“你喜欢听歌剧吗”化解了危机。

次日,男主角说他可以帮萨塔尔抢钚241(其实是算法)。

晚上,萨塔尔的下属偷他的黄金被他抓住了。

黄金自动就从箱子里“飞”到了萨塔尔的手里,说明这是逆向的黄金。

再结合萨塔尔对男主角说的他小时候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萨塔尔叫下属把逆向黄金埋在指定地点,被年轻的自己挖到。

这就是普利亚说的“逆向时间胶囊”,未来埋进去的东西会被过去的人挖到。

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的萨塔尔挖到了一箱黄金,上面还有一张写着他的名字的纸,纸上还写着详细的攻略,告诉年轻的萨塔尔如何利用这箱黄金作为启动资金发家致富。

小萨塔尔挖到黄金不是巧合,是老萨塔尔知道小萨塔尔会去哪里挖东西,就把逆向黄金埋在那个地方。

男主角刚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手中抢到了算法就被萨塔尔找到了。

萨塔尔抢算法这一段可能是整部电影最复杂的一段,相对来说最后的斯塔克12号大战都比较容易理解。

萨塔尔的车是倒着开的,他戴着氧气面罩,而凯瑟琳没有戴氧气面罩,这说明萨塔尔是逆向的,而凯瑟琳是正向的。

萨塔尔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后面艾弗斯说的“时间钳形行动”。

现在有两个萨塔尔,一个是正向萨塔尔,一个是逆向萨塔尔,他们要通过时间钳形行动抢走男主角手中的算法。

此时男主角能听到逆向萨塔尔说的话,声音是从箱子里传出来的,而且是倒着说话。

男主角看见后视镜是破碎的,结果逆向萨塔尔的车撞了后视镜一下后,后视镜却变得完好无损了。

逆向萨塔尔用凯瑟琳要挟男主角,叫男主角把算法扔过来。

我们看见男主角把箱子扔给了逆向萨塔尔,但没看见他还有一个动作,他是把空箱子扔给了逆向萨塔尔,然后把算法扔进了银色汽车。

这个过程被逆向萨塔尔看见了,他通过无线电告诉正向萨塔尔,算法在银色汽车里。

此时正向萨塔尔在红色房间旁边的密室里,他没有出去,而是叫下属拿走了算法。

男主角被萨塔尔的下属抓进了红色房间。

他看见对面的蓝色房间里,逆向萨塔尔逼问他算法的下落。

蓝色房间里的空气是逆向的,所以逆向萨塔尔不需要戴氧气面罩,正向凯瑟琳却需要戴氧气面罩。

男主角骗他说算法在宝马车里,其实此时两个萨塔尔都已经知道了算法的下落,并且已经拿到了算法。

这时,正向萨塔尔走出密室,出现在了红色房间,打了男主角一顿,因为他知道男主角在撒谎。

尼尔叫的增援来了,两个萨塔尔同时走进旋转门,然后凭空消失了。

男主角问:他去哪儿了?

艾弗斯说:他去了过去。

这种现象之前也发生过,男主角在自由港仓库的时候看见旋转门里突然出现了两个黑衣人。

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

一个人从正时间进入逆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消失了。

一个人从逆时间进入正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出现了。

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我们等会儿再分析。

凯瑟琳中了逆向子弹,逆向子弹对正向人的伤害很大,她在正时间活不久,男主角提出带着她一起去逆时间。

男主角走进旋转门,进入逆时间。

他需要戴上特制的氧气面罩,因为正向的氧气无法进入逆转的肺。

此时,时光开始倒流。

鸟是倒着飞的,车是倒着开的,人也是倒着走的。

对男主角来说一切都是倒着的,对其它人来说男主角的一切行为也是倒着的。

比如男主角吃饭的时候,在其它人看来他不是把饭吃进去,而是把饭吐出来;

再比如他拉屎的时候……

男主角进入逆时间后,看见路边停着一辆银色汽车。

其实算法就在这辆汽车里,但男主角此时还没意识到。

男主角看见路边的空箱子,他把窃听器和追踪器放进了箱子里。

过了一会儿,箱子“飞”到了逆向的萨塔尔的车里,于是男主角就能知道逆向萨塔尔说的话,以及他的位置,从而可以追踪萨塔尔。

后来逆向萨塔尔又将箱子“扔”给了正向男主角,这就是为什么正向男主角能听到逆向萨塔尔说的话。

与此同时,算法从逆向男主角的车里“飞”到了正向男主角的手上。

男主角这才意识到之前他看到的银色汽车就是自己开的这辆,之前他把算法扔到银色汽车里,也是扔到了现在他开的这辆车里。

但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算法已经被萨塔尔拿走了。

逆向萨塔尔撞翻了逆向男主角,并且点燃了汽车。

汽车爆炸了,下一秒却结冰了,因为逆时间一切都是逆向的,热传导也是逆向的。

我们再从萨塔尔的视角回顾一下这件事。

正向萨塔尔家暴凯瑟琳后就一直躲在红色房间旁的密室里,等待逆向萨塔尔给他通风报信。

正向萨塔尔一直等到男主角被自己的手下抓起来才出现。

男主角在逆向萨塔尔的审讯下谎称算法在宝马车里,正向萨塔尔从密室走出来打了他一顿。

随后,正向萨塔尔进入旋转门,进入了逆时间,变成了逆向萨塔尔。

逆向萨塔尔开始审讯男主角,并且对凯瑟琳开了一枪。他的所有动作的顺序和男主角看到的都是相反的。

他走出蓝色房间后,在宝马车里找算法,却没找到。

他上车追正向男主角,看见正向男主角把空箱子扔给了他,然后把算法扔进了银色汽车里 ,于是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正向萨塔尔。

尽管男主角逆转了时空,也没有改变萨塔尔拿到了算法的事实。

这时,男主角才终于明白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就算逆转时间也不能改变。

诺兰的电影里多次提到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是不能改变的。

这就是“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

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能因此改变历史的进程。其基本含义为,我们的世界是已经被改变过的最终结局。

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在《信条》中频频出现,比如凯瑟琳看见有人跳海,最后得知那个人就是自己。

再比如男主角在自由港遇到的黑衣人,男主角看见有一辆银色汽车从翻倒在地变为了正常行驶,男主角最后看见有个人替他挡了一枪……

《星际穿越》也是类似的设定,男主角觉得有个人在帮他,后来才知道当初帮他的人就是他自己。

诺兰多次强调过去不可改变,就是为了表达: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逆向男主角回到了自由港仓库,这才发现当时他遇到的黑衣人就是自己。

这时他才明白,从对方的视角看,他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前提下滑了出去。

但从他的视角看,他是被飞机的发动机吹了进去。

逆向男主角进入旋转门来到了正时间,尼尔扒下了他的面罩,发现他就是男主角,所以尼尔在男主角要打死黑衣人的时候阻止了他。

男主角再次见到了普利亚。

普利亚告诉男主角,未来有个女科学家发明了逆转熵的算法。

她就像奥本海默一样,一发明算法就后悔了,因为这个算法会让世界毁灭。

她只好将这个算法分成了9个部分送到过去,然后自杀了。

未来人仍然不肯罢休,他们用逆向时间胶囊和萨塔尔联系,指引萨塔尔去找这个算法的9个部分。

萨塔尔之前已经找到8个部分,如今第9个部分也找到了,正是男主角帮他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手中抢到的。

男主角一直觉得这个行动中有内鬼,他曾以为内鬼是尼尔,现在他终于知道内鬼是普利亚,她表面上是信条组织的成员,实际上是萨塔尔的人,她的目的就是让男主角帮萨塔尔抢到算法,而她的阴谋也得逞了。

男主角说他是这个行动的主角,普利亚对此却嗤之以鼻,说他只是一个龙套。

男主角还得知还得知萨塔尔将算法的开关和他的手环相连,一旦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算法就会启动,从而毁灭世界。

萨塔尔想要自杀,并且让全世界给他陪葬,而时间地点就是他和凯瑟琳在越南度假的时候。

那天是14号,基辅歌剧院爆炸、斯塔克12号爆炸、越南度假都是这一天。

他们兵分两路,男主角、尼尔去抢夺萨塔尔放在斯塔克12号的算法,凯瑟琳去越南拖住萨塔尔,阻止他自杀。

男主角、艾弗斯在逆时间呆了一段时间后,等到14号那天再次进入旋转门来到了正时间。

尼尔同样是在逆时间里一直呆到14号,但是没有进入旋转门。

凯瑟琳则是一直回到13号,再进入旋转门。

男主角、艾弗斯、凯瑟琳已经变成了正向的,所以都不需要戴氧气面罩,而尼尔仍然需要戴氧气面罩。

越南度假的时候,正向萨塔尔和正向凯瑟琳吵了一架,然后都离开了游轮,其中萨塔尔去指挥下属去基辅歌剧院抢算法了,凯瑟琳则是去陪儿子了。

从未来来的逆向萨塔尔、从未来来的逆向凯瑟琳回到了游轮,他们都假装成刚刚离开游轮的正向萨塔尔和正向凯瑟琳。

只不过凯瑟琳知道她面前的萨塔尔是逆向萨塔尔,而萨塔尔却不知道面前的凯瑟琳是逆向凯瑟琳,他以为面前的凯瑟琳是正向凯瑟琳,因为未来的凯瑟琳已经被他用逆向子弹杀了,没法从未来来到现在了。

逆向凯瑟琳给逆向萨塔尔展示了她的枪伤,逆向萨塔尔瞬间就明白她不是正向凯瑟琳,而是逆向的凯瑟琳。

但他知道得太晚了,逆向凯瑟琳杀了他,处理了尸体。

逆向凯瑟琳跳进了海里,恰好被正向凯瑟琳看到。

逆向凯瑟琳杀了逆向萨塔尔,但是世界并没有毁灭,因为男主角这边抢夺算法的计划成功了。

他们计划分成正向部队(红队)、逆向部队(蓝队)两个小队用时间钳形行动抢夺算法,因为萨塔尔也有正向部队和逆向部队。

红队和蓝队同时进行,时间都是10分钟。

片名Tenet就是两个顺序相反的Ten。

红队和蓝队的时间是完全相反的,红队开始行动的时候,蓝队已经结束了行动;而蓝队开始行动的时候,红队已经结束了行动。

所以红队下飞机的时候,看见蓝队倒着从集装箱里走出来;

蓝队正着从集装箱走出来的时候,看见红队倒着下了飞机。

男主角和艾弗斯进入了基地,却发现门被锁住了。

男主角还看到地上有一个蓝队队员的尸体。

他想翻蓝队队员的包里有没有手榴弹,却看见他的包上有一个红色挂件,从而得知他就是之前(其实就是今天)在基辅歌剧院救了他一命的人。

就在逆向萨塔尔叫下属杀了男主角的时候,死去的蓝队队员突然复活了,替男主角挡了一枪,并且撬开了锁,然后在男主角、艾弗斯进门后关上了门,倒着跑了出去。

男主角、艾弗斯杀了萨塔尔的下属,拿到了算法。

虽然拿到了算法,但是竖井上还有一个炸弹,会在第10分钟爆炸造成山崩,现在距爆炸只有10秒了。

眼看就要被山崩活埋的时候,天上掉下来一根绳子,将他们拉了出去,拉他们出去的正是尼尔。

原来,尼尔本来是蓝队队员,中途他改变计划了。

他进入基地里的旋转门,进入了正时间,扔下绳子,开车把男主角和艾弗斯救了出去。

他去往旋转门的时候我们还能看见一个倒着跑的人,这个也是他,就是即将去开车的他。

男主角被救出来后,看见尼尔背包上的红色挂件,他终于明白,救了他多次的人正是尼尔。

在歌剧院救了他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他,刚才又将他拉出了基地。

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

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

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艾弗斯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帮男主角挡一枪,然后壮烈牺牲。

男主角问尼尔时谁招募的他,尼尔说招募他的人就是未来的男主角。

尼尔还告诉男主角,这整个行动就是一次大型的时间钳形行动,而未来的男主角就是这个行动的总指挥。

未来的男主角是这个大型时间钳形行动的红队成员,而尼尔是蓝队成员,他不是从10多天后回到10多天前那么简单,而是从几十年后回到几十年前。

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

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

而且结局早已注定,是不能改变的。

尼尔是从未来来的,所以对他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

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

这样的剧情让人联想到《终结者2》。

约翰·康纳遭到来自未来的T-1000的追杀,同样来自未来的T-800救了他。

而派T-800来救约翰·康纳的人,正是未来的约翰·康纳,而且电影最后T-800也牺牲了。

只不过《终结者2》是一开始就揭晓了T-800是未来的约翰·康纳派来的,《信条》则是最后才揭晓。

《终结者1》、《终结者3》、《终结者4》、《终结者6》也是类似的剧情。

电影最后,凯瑟琳看见一辆汽车在监视她,就把时间地点发了出去。

未来的男主角收到了时间地点,他回到过去在普利亚杀死凯瑟琳之前反杀了她。

他还说,他才是主角,其它人都是龙套。

男主角和尼尔的友情开始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友情结束的地方,他们的友情结束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友情开始的地方。

整部电影也是如此,一开始时间是正流的,从男主角被萨塔尔审讯时开始逆流,时间回到自由港那天,再回到电影开始的那一天。

整部电影就像片名Tenet一样是一个回文结构。

网上有个段子,说罗伯特·帕丁森收到通知去拍《信条》前传,约翰·大卫·华盛顿收到通知去拍《信条》续集,结果他们发现他们拍的是同一部电影。

最后再说一下电影里的几个细节。

1.萨特方碑。

人们在庞贝古城遗迹挖掘出一个石碑,上面写的是:

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

这是一个回文石碑,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同样的5个单词。

而且这5个单词全都出现在了电影里。

SATOR就是萨塔尔,AREPO是凯瑟琳认识的画家的名字,TENET是信条组织,OPERA是歌剧,ROTAS是自由港仓库公司的名字。

2.尼尔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麦克斯。

片名Tenet出自庞贝古城遗迹的萨特方碑,而电影麦克斯曾去庞贝旅游。

尼尔和男主角第一次见面就问他:你会挟持女人和小孩做人质吗?

“女人和小孩”指的就是凯瑟琳和麦克斯。

当男主角提出要和凯瑟琳一起进入逆时间的时候,尼尔很爽快地同意了。

凯瑟琳不记得她和萨塔尔度假的具体日期,尼尔却清晰地记得是14号,连男主角都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

男主角救了凯瑟琳和麦克斯,麦克斯长大后又报答男主角,这也很符合电影中“因果循环”的议题。

在和男主角一起执行任务的时候,尼尔亲眼看见男主角多次拯救凯瑟琳,把凯瑟琳视为最重要的人,所以最后尼尔愿意牺牲自己拯救男主角。

至于尼尔到底是不是麦克斯,就像《盗梦空间》的陀螺一样是个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3.电影中时间逆流的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中熵只会增加,或者保持不变。

麦克斯韦假想过一种能和熵增相抗衡的能量控制机制——可以逆转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麦克斯韦妖。

《信条》中,未来人就发明了这种能量控制机制——旋转门。

从红色房间进入旋转门,人或物体变成了逆向的,在他看来整个世界都是逆向的,连时间也是逆向的。

从蓝色房间进入旋转门,世界恢复正常。

4.为什么男主角在自由港看见两个他同时出现,在审讯室同时看见两个萨塔尔同时消失?

约翰·惠勒提出了单电子宇宙理论,电影中尼尔也曾对男主角提到过该理论,而且蓝队的队长也叫惠勒。

所有的电子和反电子是唯一一个电子在时间中前行并回溯的结果。

截取整个宇宙时间线的任一时刻,这个电子会因为自身时间线在宇宙时间线中循环而被截取很多次,并且全都是这个电子。

既然有反粒子,就有“反人”,所以电影中可以同时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同一个人。

下面这张图,你可以将这条曲线看做一个电子,也可以看做一个人,其中竖轴代表时间。

假设这是一个人,他叫甲,他一开始在正时间,当时间为3的时候,他进入旋转门,进入了逆时间。

假如这个时候乙在旋转门外面,就会发现两个甲凭空消失了。

那么甲去哪儿了呢?答案是他去了过去。

这就是男主角在审讯室看见两个萨塔尔凭空消失的原因。

当甲在逆时间中前行,来到了时间为1的时候,他再次进入旋转门,进入正时间。

假如这个时候乙在旋转门外面,就会发现两个甲凭空出现了。

这就是男主角在自由港仓库看见两个他凭空出现的原因。

一个人从正时间进入逆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消失了。

一个人从逆时间进入正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出现了。

在时间为1和2之间的时候,这个世界同时存在2个甲。

在时间为2和3之间的时候,这个世界同时存在3个甲。

假如甲不停地走进旋转门,不停地进入正时间和逆时间,那么同一时间我们可以看见无数个甲,这就是惠勒所说的全世界的电子和反电子其实都是同一个电子。

《信条》确实太复杂了,比诺兰以往任何一部电影都更复杂。

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这部电影的确不止8.0分。

有时候一部电影的价值并不会一上映就被人们发现,很可能要很多年后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价值。

就像《银翼杀手》,刚上映的时候人们都觉得它是烂片,几十年后才发现它是神作。

《信条》刚上映的时候, 人们纷纷说, 诺兰失手了。

也许未来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 这部电影被低估了。

也许《信条》的评分会像电影中的剧情那样,现在从8.5降到了8.0,过段时间可能还要降到7.5,但未来有一天它会从7.5重新升到8.0,从8.0升到8.5,再从8.5升到……

 2 ) Neil最后的任务轨迹

大量剧透!!!今天二刷结束后对最后的temporal pincer movement的分析尝试。

首先这次的任务目标并不是阻止爆炸,而是要在倒计时结束且Sator还未自杀前,取出会引起世界时间逆转的算法。一旦算法取出了,就算Kat虐杀Sator或者倒计时结束炸弹爆炸,也不会导致世界末日。红队和蓝队在十分钟内时间流向相反,红队为正,蓝队为逆,即红队开始任务时蓝队已经结束任务,所以能得到蓝队获取的所有地形和战略信息,来更好地展开任务。下图是我画的任务示意图,Neil的任务轨迹是用绿色的线表示的。(红色的数字是红队手表上显示的倒计时,绿色的是蓝队、Neil的倒计时)

红队的任务是要掩护Ives和主角两个人组成的splinter group进入基地内部取出algorithm算法。一下是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1. Neil和蓝队一起展开任务(此时是红队的任务尾声),所有队员是逆时间作战。

2. 在红队和蓝队倒计时都为5:00时两队同时攻击一座建筑掩护splinter group进入基地地下内部。

3. Neil的倒计时还剩四分钟左右的时候,看到Volkov(俄国雇佣兵)在基地入口设下陷阱,决定通过基地的timestile(转换entropy方向的旋转门)回到正时间去提醒主角和Ives。Neil在进入timestile蓝门前看到对面未来的自己倒退着进入红门,确认自己可以进行inversion(这点是主角在Sator拷问他之后第一次进门的时候Ives强调的,如果你没有看到玻璃对面的自己进入机器意味着你有去无回。这个细节出现了很多遍,逆时间主角在vault和自己肉搏的时候就是观察到对面自己未来的动作之后,才挣脱正时间的自己进了机器。)

4. Neil回到正时间线任务开始4分钟左右,开车追赶主角和Ives,但没有赶上,眼睁睁看着主角进入基地入口触发机关,入口被机关炸塌陷了。

5. Neil把绳子扔进主角所在的基地中心,把主角和Ives拉了上来。向主角告别,再次进入了timestile回到逆时间。(三个人死里逃生之后Ives问主角是怎么打开锁的,主角表示不是他打开的,Neil应该是从这里知道他再次拯救主角的宿命)

6. Neil打开锁住的铁门。

7. Neil为主角挡枪身亡。

补充的一些细节:

基地内有timestile这个时间机器Ives在briefing的时候提到过,正是因为这个机器所以基地的敌人里也有逆时间士兵。如果Neil没有任务进行一半进行inversion的话,是不会见到结束任务的主角的,正如之前所说在红队任务开始的时候蓝队的任务就结束了,所以Neil其他的蓝队队友早在十分钟前就离开了战场。

从主角的视角来看5,6,7的顺序则是7,6,5,所以在Volkov隔着铁门举枪威胁的时候,主角看到背包上有红绳的士兵起身挡枪,门被打开,士兵倒退着从timestile离开。

在一些大佬的影评里面看到说Neil是在这个时候去歌剧院救下的主角,但我更倾向于歌剧院的Neil发生在Neil与主角正式见面之前(见面的那个餐厅似乎是叫mumbai yacht?),因为在歌剧院的时候Neil是正时间的,如果此时Neil赶去乌克兰营救主角再回到stalsk-12开锁感觉有点奇怪。我自己的想法是Neil之前在另一趟时间旅行的时候救了乌克兰的主角,此时完成移除algorithm的任务之后直接回到了基地的timestile接下子弹赴死。

关于Neil挡枪的细节其实我有一点没想明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Volkov开枪用的并不是逆子弹而是正常子弹,所以这颗子弹的轨迹对于逆时间的Neil而言的顺序是子弹从落点回到枪膛,然后Volkov松开扳机。 那么如果按照主角和自己打斗那一段剧情的逻辑,在这颗子弹回到枪膛之前,Neil一从Timestile出来身上就已经会出现子弹造成的致命伤了。(主角在游轮上伤口就开始滴血,而对于逆时间的主角来说此时打斗还未发生。)所以按照这个逻辑,Neil就是一经过timestile来到逆时间,身上就凭空扎着一颗子弹,但是这个致命伤并没有让他死亡,直到他开完锁后这个子弹离开他的身体回到枪膛,他才牺牲,这个顺序….?

这也是我对这个机制最大的困惑之处,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will happen,就像主角自己与未来的自己搏斗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所以在未来他一定会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完成这件事,那么他的自由意志完全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把控力吗。。。确实Neil在主角得知了是自己在于自己搏斗这件事情后解释说,如果当时告诉你了,谁知道你会怎么做,但这看起来完全就是宿命论耶!!!我的脑力只能至此,再想下去是虐待自己,欢迎大家讨论指正,土下座!

 3 ) 无剧透!《信条》观看指南,看过这篇更懂电影!《信条》解析第一期

最近的院线前有《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重映,后有即将上映的《信条》,简直就是诺兰粉提前过年。

我们作为粉丝捧杀出来的“诺学家”,早在年12月份的时候,也就是《信条》第一支预告片发布之后,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就做过一期预告片解析视频。

今年5月份放出的新预告片之后,我们也通过仔细地观察,再结合网友们的帮助,成功捕捉到了《信条》的核心脑洞。

尽管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但当真正看过《信条》之后,仍然被电影里爆炸的信息量干懵了,而且这也是许多我们接触到的,都还对诺兰电影有些研究的,影评人群体第一次看完片子后的统一感受。

有点找回到了当年模拟考试的感觉,而且这次老师出得卷子有点超纲了,考点也非常密集。出了考场之后对答案的时候,也有个别觉得考的不错的,但是讨论之后发现,诶~好像有道大题没看着。

所以我们觉得在上映前介绍一下电影里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在看《信条》的时候,能腾出时间消化情节。内容虽然不涉及剧情,但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剧透。所以想要“裸考”的同学也可以先点个收藏,看过电影之后再来“对答案”。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首先这回的《信条》并不像诺兰之前的电影里,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那样,通过电影里的角色,去给观众做大量的讲解。

甚至用画图的方式,把每部电影的核心脑洞和科学理论掰碎了告诉观众。这恰恰也是以往诺兰电影被批评的地方,大量的台词对白给观众上课。这回诺兰算事有点放飞了,不多废话直接上剧情,全看观众自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先从电影最核心的概念开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举个例来说,如果把冰块放进可乐里,只可能变成冰可乐。如果不做其他变化,是不可能出现冰块越来越冷,可乐越来越热的。这个定律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包括牛顿定律、电磁方程、相对论等等定理和基本方程都不一样。因为在其它的定理中,物体的状态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观看一个球在光滑平面滚动的视频的话,其实我们分辨不出是正放还是倒放。但是如果有热量参与进来,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过程不可逆的,所谓“时间之矢”就会出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时间前后的差别。

后来克劳修斯引入了一个参量,来度量热量的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这个参量就是熵。

熵在孤立系统中只会保持不变或者增加,永远不会减少。在物理上熵也用来描述混乱的程度,也就是说事情总会朝着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把你或者哈士奇关在房间里,房间只会越来越乱,只不过乱的速度不同。

宇宙作为整体来看,也是符合熵增加规律的。那会不会出现熵减少的反常现象呢,事出反常必有“妖”,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麦克斯韦妖”就出现了。

也就是预告片里,白板上的符号。而在电影《信条》里诺兰加入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类似“麦克斯韦妖”的技术在未来实现了。任何物体甚至是人,都可以进行熵减和熵增两种状态的切换。

伴随这熵减同时出现的就是时间反演,或者说是逆转时空,也就是预告片里呈现的“倒放”效果。

在时间反演成立的前提下,诺兰还在《信条》里加入了第二条规则“祖父悖论”。这个大家相对熟悉了,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成功杀死自己的祖父。那么未来的自己就不会出生,也就不会发生刺杀祖父的事件,悖论就产生了。

关于“祖父悖论”有很多种理论进行解释,比如引入平行宇宙概念,其实被杀死的是另外一个宇宙的祖父,所以自己并不会消失,刺杀仍然成立。而在《信条》诺兰也提出了对“祖父悖论”进行解释,因为涉及重要剧情,等到公映之后在下一篇文章细聊。

只要接受了熵减的设定,就可以很顺利的享受电影缜密的故事线了,玩弄时间线也是诺兰导演的传统手艺。

《记忆碎片》里诺兰在时间线上改个刀,把回忆和现实穿插在一起。

《盗梦空间》是诺兰在时间线上抻个面,把梦中的时间一层一层的延长。

电影《信条》里,可以说就是诺兰带大家在时间线上调个头,注意哈是调头不是穿越。《信条》里根据熵减呈现出的视觉奇观和情节,以我的个人观影经历来讲,是闻所未闻的。借用国外网友制作的一张图,目前为止诺兰已经集齐了所有的宝石!

但是好像刚才介绍这些不是很“量子”,现在搞科幻没有量子力学是不够看的。所以再介绍一个理论,是约翰·惠勒提出的单电子宇宙理论。

惠勒观察所有的电子,发现它们的所有性质都是一样的。惠勒的假想基于一个概念,就是单个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概念。如果看过我们《星际穿越》那期节目应该记得,库珀在五维空间传递信息就是通过一个叫“世界管”的东西,而世界管就是世界线的合集,这也是《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在书中介绍过的电影理论依据。

单电子世界线(乞丐版)

而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轨迹,在惠勒的假想里是迂回的,是在过去和未来来回穿梭的,所以当我们在单个时间点测量观察的时候,才发现电子有这么多数量。而其中逆时间方向的,都是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也就是最近经常被提起的“反物质”。

不过关于反物质和物质相遇,会完全转化成能量,相同质量下的反物质,爆炸威力是核弹的多少倍之类的性质,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毕竟《信条》的导演是诺兰,不是迈克尔·贝,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还是要强调的是,即便你不理解上面的这些科学概念,依然可以通过大银幕的呈现,去感受诺兰所创造的这个概念下的世界给你带来的视听上的冲击。

大概念没有障碍之后,再介绍三个背景知识。

1.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

事件发生于2002年10月23日,超过40名车臣共和国的绑匪闯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了剧院内超过850名人质。经过几天的周旋,双方的谈判破裂之后。俄罗斯军警和特种部队,使用了非常具有争议的方式——向大厅释放麻醉气体,然后才进行突击营救。

虽然行动整体上成功,没有让绑匪引爆炸弹跟人质同归于尽。不过有超过100名人质,因为吸入过量麻醉气体不幸身亡,这也是麻醉气方案受争议的原因。

2.军事术语“钳形行动”

意思就是把已方军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对敌方进行进攻,形成类似钳子的形状。这种战术从冷兵器时代有已经有了,单从找到的演示动画来看。

钳形行动的优势,可以迫使敌方两面作战,形成局部以多打少,逐步积累己方的优势最终合围。这个军事概念也在电影中被诺兰进行了全新的创造和展现。

3.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启动于1942年,是美国研制核弹计划的一个代号。该计划的牵头人罗伯特·奥本海默,也被后世成为“原子弹之父”。

不过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却有了一种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感觉。尤其在“胖子”和“小男孩”爆炸之后,他开始深深的反思,之后一直致力于反对美国氢弹的研发,推动世界原子能和平。

除了刚才提到的三个跟《信条》关联的背景之外,再说三个需要仔细注意的细节,相信也是看懂《信条》的三把关键钥匙。

第一个就是预告片多次出现的红色和蓝色,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红色代表正常时空,蓝色代表逆向时空。只要看准颜色,就不会被电影的奇观,还有视角的转换搞晕。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毒面罩和氧气面罩的区别。防毒面罩类似猪鼻子,氧气面罩类似象鼻。分清楚两只区别,就不会被电影里貌似出现的Bug困扰了。

第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电影里会多次出现的小挂件,它是理解电影情节和角色之间情感非常关键的道具。

说回到电影《信条》的标题Tenet,最早出现在庞贝古城遗址里的,萨特广场挖掘出来的回文石碑上。其中可以读取出5个单词,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这几个单词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可以作为彩蛋观看的时候收集。

最后,如果要说看《信条》之前,最适合回顾诺兰哪部电影。我们觉得并不是《盗梦空间》,而是诺兰早期成名作《记忆碎片》。看的时候可以重点练习一下,对故事情节和影像细节的记忆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记忆力,即便片中的物理概念一窍不通,也不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以上就是《信条》解析系列的第一期——非剧透映前篇。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信条》公映当天,第一时间发布包含剧透的解析。紧接着还会出一篇,讲讲我们看电影时候发现的彩蛋和脑洞,以及网上可能会有分歧的争议点。

希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4 ) 10大知识点,帮你看懂《信条》(不含关键剧透)

作者: 鲸鱼

★本文不含关键情节剧透★

10年前,中国观众给诺兰的《盗梦空间》冠以“银幕奇观”的名号,10年后这个title同样适用于《信条》

《信条》的结构是回文式的,前半部分男主角像个游戏萌新,去了解和掌握在逆向世界生存和打斗的技巧,并在影片后半部分把这些技能全部应用,正式进入游戏通关模式。

看诺兰的电影你很难溜号走神,心率也会跟着狂飙。在爽嗨过后,便能体会到电影形式上高能反转的乐趣。

影片的秘密,藏在片名里(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帮助各位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我们贴心整理了《信条》中出现的十个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在观影之前阅读。


1.熵

片中出现的那些神秘的逆向武器,其运行轨迹与正常武器相反,子弹可以从弹孔里自动回到枪膛。据说它们是由核裂变的反向辐射物制成的,熵也是相反的。

那么熵是什么呢?

熵是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4年提出的概念,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引入的一个参量。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熵就是用来代表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熵越高,说明系统越混乱,反之则表示系统越有序。

就拿前不久的热搜#9000块巨幅拼图被丈夫1秒毁掉#举例,拼图拼好时,熵值是最小的,因为它们都摆在了应该摆放的位置上。

然而丈夫为了更好的拍照效果,将桌面倾斜,拼图瞬间毁于一旦,这个时候熵就顿时增加,因为它们彻底乱套了。

可以预见到他们的家庭内部也即将熵值最大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了热量不能从低温的物体自发地转移到高温的物体,之于熵来说就等于世界上的事物都无法自发地趋于有序,而是越来越混乱,这就是所谓的熵增定律。

既然如此,熵一旦是反过来的,就会出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倒行逆施”。

放在这部电影中,你就能看到:原本已经破碎的玻璃会瞬间恢复原状,原本翻了个底朝天的汽车会立刻“鲤鱼打挺”回到马路上行驶。

现实中固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当事物呈现出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状态时,很难不令人瞠目结舌。

后来熵的含义也引入到了其它领域,比如管理学,曾著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对抗熵增。”

2.时间钳行运动

男主角通过旋转闸门回到过去时,身边的人提醒他注意“时间钳行运动”。在结尾那场大战中,红蓝两队也采用时间钳行运动进行作战。

钳行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称,不论是英国上班族两地生活式的钳行运动,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所使用的钳形攻势,无一不是两个事物彼此呼应——要么是城市,要么是军队。

电影中的钳行运动的主体是时间,当人处于时间逆行时,在另一个时空里会有一个对称的自己,他的动作和运动轨迹都与这个时空的他截然相反,而他必须要在这个时空里兼顾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否则将无法再返回。

如同《星际穿越》中库珀在五维时空里能够透过自家的书架,看到过去的自己一样,时间钳行运动也像在照镜子,一旦某一刻你发现镜子里没有自己了,那一定是出事儿了。

只不过,在时间钳行运动时,它们都是相反的,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这种对称放之科学领域也近乎常态,就像诺兰说的:“每个物理定律都是对称的。”而且现代物理学家研究认为,时间逆转也是可以实现的。

再来看看电影的英文片名TENET以及整体的人物命运,实际上也都遵循了这种对称回文式的结构。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行为就是时空逆转,你发微博、发朋友圈,在多年后重新翻看,实际上就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对话。你使用花呗,不就是在花属于未来的钱吗?

3. 钚

反派萨塔尔苦心孤诣要寻找能够改变世界的9种算法,其中一个就是钚元素,尤其是钚241。在他小时候曾经捡拾过散落的钚,其他人都为此丧命,唯独他活了下来。

肯尼思·布拉纳 饰 萨塔尔

钚是一种放射性的金属元素,1940年被科学家发现。钚能释放出高能的氦原子核,因此被用来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1945年在日本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就是钚制作内核的铀钚弹。

钚有二十种放射性同位素,寿命最长的是钚244,半衰期为8080万年,而最短的是钚241,半衰期只有14年。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曾检测出核事故泄漏出的钚241,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恐慌。

钚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它的毒性仅次于钋,此前还曾有传言称5克的钚就能毒死全人类(后被辟谣)。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钚列为了一类致癌物。

4.间谍

诺兰没有采用《盗梦空间》那样的偷盗类型来拍摄《信条》,而是采用了间谍片的类型,这也是他实现一个自己的愿望:

我随时准备尝试间谍片类型,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我从小就喜爱特工电影,它的内容非常有趣、令人兴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间谍活动就已经很活跃了,而在之后半个世纪的冷战中,间谍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肩负重任,破解政治秘密,富有传奇色彩,因此间谍小说也随之兴盛,其中以伊恩·弗莱明约翰·勒卡雷为代表,延伸出了两个不同的派别。

伊恩·弗莱明笔下的“007”詹姆斯·邦德风流倜傥,拥有高端装备,在情报机构之间自由往来,是一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间谍形象。

而约翰·勒卡雷在《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等书中,塑造的都是现实主义的间谍,充满了复杂的人性和宿命色彩。

《007:大破天幕杀机》

《信条》的男主角显然更倾向于伊恩·弗莱明的007式特工,不仅身手不凡,还与美女有小暧昧。

5.基辅 德里亚斯特 奥斯陆 塔林

片中总会有一些地名你没听过,比如你能说出上述这些城市分别位于哪个国家吗?

《信条》在7个国家实景拍摄,剧组先后辗转爱沙尼亚、意大利、印度、丹麦、挪威、英国和美国等地。

诺兰认为实景拍摄很有必要:

拍摄的全球性与故事相符,因为它涉及到整个世界作为共同体所面临的威胁,这些利害关系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好了,下面来公布答案——

片头发生恐怖事件的基辅歌剧院位于乌克兰(但实际是在塔林的Linnahall拍摄的,这里曾举办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德里亚斯特位于意大利,是亚得里亚海东北岸的港口城市;

奥斯陆是挪威的首都,片中飞机撞墙事件就发生在奥斯陆的自由港;

塔林则是爱沙尼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6.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影片开头那段发生在基辅歌剧院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真实发生过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2002年10月23日,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将那里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

绑匪与警方对峙了三天三夜,在10月26日早上,警方用麻醉气体麻醉了厅内的所有人,39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还有至少129名人质因麻醉气体而死亡。

这一事件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倒计时》(又名《生死倒计时》),俄罗斯政府资助了700万美元的拍摄经费,外加8架直升机和6架战斗机。

《倒计时》

7. 奥本海默和曼哈顿计划

普利亚在片中提到了奥本海默和曼哈顿计划,这两个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奥本海默就是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

二战期间德国试图研究制造原子弹,得到情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迅速反应,开始实施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要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其实1939年的时候,科学家还只是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原子裂变现象,却马上就要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但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奥本海默以及爱因斯坦费米冯·诺依曼等人,纷纷投入到了原子弹的技术应用研究中。

经过复杂艰难的科研过程之后,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弹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制成功。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终结。奥本海默也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8.九个核大国

《信条》中,事关人类生死的九种算法被拆开,分置在九个国家,以防止心怀不轨的人得到它而危及全人类的生命安全。

这九个国家就是九个核大国,分别是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以色列

不过,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在1967年1月1日之前制造并且爆炸核武器的国家才是合法的有核国家,因此只有美、俄、中、英、法五国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它们又刚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其他的拥核国家则被称为非法拥核国家,其中以色列的核弹头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

9.祖父悖论

《信条》里的反派萨塔尔通过时间倒流回到过去,妄图杀死全人类,但问题是,他杀死了他的前辈们,未来的他岂不是也一并消失了?他又何必这么煞费苦心呢?

尼尔说,这就叫做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其实原来叫外祖母悖论,它源自于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行者》中讲的故事。

如果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在父亲出生之前把外祖母杀死,那么你也就不会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了,那么,又是谁把外祖母杀死的呢?

对此,可以用平行宇宙来解释:当你回到过去时,其实是进入了另一个平行宇宙,那里所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到这个宇宙里发生的事。

此外,也可以用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来解释,也就是说人可以回到过去,但不能因此改变历史进程。如果穿越者想要做出与现实世界不符的事情,会有某种力量阻止他。

10.戈雅

影片中,凯瑟琳·巴顿把戈雅的一幅赝品画作卖给了自己的丈夫萨塔尔,但知情的丈夫就此抓住了她的把柄,让她难逃自己的手掌心。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如今已经是世界各大拍卖行炙手可热的拍品,他创作于1816年的铜版画《斗牛》曾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估价50万英镑。

戈雅自画像

戈雅是18世纪的一位宫廷画家,早期以巴洛克式画风为主,《裸体的玛哈》最为知名。晚期他又发展出一种极富表现力又令人不安的风格,并公开指责战争的暴行、教会的道德堕落和社会政治的灾难,比如那幅著名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戈雅与诺兰的作品在精神层面是一致的。

戈雅的黑色绘画系列是早期暗黑风的萌芽,那是他在去世前几年的创作,画作的色调偏黑和灰,主题阴郁,画中人带有鬼魅的表情,如同被魔鬼附身,令人不寒而栗。

而到了近些年,诺兰通过《蝙蝠侠:黑暗骑士》等超级英雄电影将暗黑风发扬光大。故事阴暗,反派做主角,邪性又病态的宗教性和仪式感,将黑暗气质散发得足够入骨。

《盗梦空间》里也曾出现过一幅抽象画,看来诺兰的确很偏爱这种另类的审美风格。


最后再补充几个小知识点:

【1】

片中男主角接头的暗号是“这是个混沌的世界”、“黄昏时分无敌人”,他还开玩笑说这是惠特曼的诗。

其实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并没有创作过这两句诗,但“混沌”、“黄昏”、“敌人”这些字眼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草叶集》中。

比如《铭言集》《幻象》中就写道:“永远是混沌初开,永远是周期循环,是成长”;

《自己之歌》里也有“当我嗅着黄昏的边缘的时候,请正视我的脸”的诗句;

在他的《和解》一诗中提到“因为我的敌人已经死了,一个如自己一样神圣的人已经死了”。

诺兰对诗歌也有一定的喜好,《星际穿越》中他就引用过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的诗句“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2】

凯瑟琳·巴顿的儿子提出要去庞贝城玩。这座昔日繁华的城市在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而在庞贝遗址上,就曾经发现过TENET的字迹。

【3】

诺兰习惯于跟同样的团队合作,但是这一次,配乐师不再是汉斯·季默了。

当得知老搭档因档期冲突不能再合作时,他还是有一些紧张的情绪。这一部启用了《黑豹》的配乐师路德维格·戈兰松,他创作的电子音乐以出色的重低音震撼观众的耳膜,如同心跳一般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制片人艾玛·托马斯也说:“新的血液激发了克里斯的创作能量。”

路德维格·戈兰松

【4】

在影片最后的那场大战中,多次出现士兵手表的特写镜头,这正是汉米尔顿为《信条》特别定制的卡其海军系列深潜(BeLOWZERO)腕表

这款特别版腕表采用质感轻盈的钛合金表壳,配备蓝色或红色尖头秒针,象征影片中的经典配色。

在此之前,汉米尔顿手表曾为诺兰的《星际穿越》创作了“墨菲腕表”(The Murph),备受影迷追捧;为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影片《2001:太空漫游》设计了时钟。

目前,汉米尔顿手表已在500多部大银幕影片中亮相。

 5 ) 这一次,好好谈谈这20多年的诺兰

文/ evarnold 2020.9.12

这是对《信条》的第二篇影评,之所以还要写,三个原因:

一是前一篇影评,几乎一半的评论“你没看懂”。我是天蝎座,想新开一个被人怼和怼人的地方。

二是我第一篇影评被顶到了热评第二位,但我自己也并不满意,毕竟分成很多次更新,而且基本都是手机打出来的。

三是诺兰的确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仍有很多话想说。

本文想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诺兰电影的一贯主题是什么?

2.诺兰是动作大师吗?

3.实景拍摄、IMAX2D、胶片、音效式音乐、交叉剪辑到底加分多少?

4.如何看待《信条》的“烧脑”?

【1】诺兰电影的一贯主题是什么?

很多人说是“时间”,这的确没错,诺兰自己也是这么说的。但我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时间”是表面,核心主题其实是“因果”。

关于时间的有趣电影太多了,其中大部分也确实与因果有关。这是自然的。时间本质上是人类创造的幻觉,是用以描述运动、分析因果的一个工具。因此时间与因果之间就像是铁轨与火车,在某些层面是一体两面,但各自分量不同。

在诺兰电影中,夺人眼球的是时间,但真正让人沉迷其中的核心,仍是因果。

《记忆碎片》的倒叙+顺叙的剪辑手法让人耳目一新,也给了诺兰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每一段落倒着向前推进时,既是上一段的因,也是下一段的果。最终呈现在盖皮尔斯身上的刺青,都是故事的因。

《致命魔术》里的双雄对抗,双方在不同时间中相互窥探对方的笔记(或留言),实质上是通过笔记给对方“下套”,以因带果。

《黑暗骑士》,不同群体阵营、立场之复杂,除小丑外,所有人物都在关系网上挣扎煎熬,因果成为组织故事推进的主要手段。

《盗梦空间》原文Inception,指的就是为了某个目标(果)而在潜意识里植入一个相对应的靠谱有效的动因。

《星际穿越》,父女俩在大尺度的时空中完成了各自的因果链条。

《敦刻尔克》,因果成为识别三条时间线前后的重要标尺。

纯粹讲时间的伟力的,应该是像《飞跃巅峰》《荒岛求生》这样的电影。而诺兰的电影,始终更进一步,因果是他甩出的王牌。所以他的电影一贯有重量、有嚼劲,让人在震撼中有所顿悟——也就是主题够好。

在他之前的所有电影中,因果之火车与时间之铁轨虽然可以组成复杂的叙事网络,但是两者的方向是同向而行的,所以多少好理解一些。但在《信条》中,诺兰进行了更大胆的探索,他在铁轨上,放上了两列对称且相向而行的列车。这是反常识、反直觉的一步。所以《信条》在野心上是伟大的,虽然在执行上是失败的(这一点后表)。

【2】诺兰是动作大师吗?

是,也不是。诺兰既可以构建最新奇的动作奇观,但也会在各种普通场面上翻车。这是非常诡谲的一点,而且一以贯之。

在这里,我首先要匡正“动作”一词的定义。好的“动作”,不是说有好的武指就够了,比如,在我眼里,漫威电影宇宙的动作都不行。好的“动作”,本身就是“戏”。用这个标准就够了。动作可以推进故事前进,动作可以构建人物关系,动作可以代替台词。《终结者2》是好的动作片,因为莎拉康纳全程看着T800一动不动地守了一夜。《谍影重重2/3》是优秀的动作片,因为杰森伯恩的动作逻辑非常清晰,链条完整。《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是杰出的动作片,因为几乎不靠台词,动作就代为构建了几乎所有的人物关系。

而诺兰的电影中,你只能零星地看到如上述般出色的动作设计(《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中还是稍微有一些亮点的)。诺兰的动作思维仍停留在画面性的层面,而非故事性的。他讲故事的方式,仍然主要靠台词,而非动作。

这一点在《信条》的文戏中非常明显,几乎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平庸。豆友空白岸评判得很到位了:至少在《信条》中,“诺兰确实调度不行”。这在诺兰这一级别的大导演中是很少见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比如说,对比《阿凡达》,杰克与夸里奇上校第一次见面,看看卡神是如何用动作构建两者的微妙关系的;再看看主角与印度女军火商、与尼尔、与女主、与反派的几乎所有对话场景,看不到动作,全是没有魅力的行活。诺兰是不是受007系列影响太深了?

而哪怕是007这样的电影,主角应该在动作上是有第一推动力的。但《信条》的主角在动作上几乎没有关键推动力,尼尔都比他强。

诺兰的动作还有一个小小特点,就是很多时候不会完整展现动作的结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比如,子弹打中一个人,结果不会用画面直给,而是靠人物动作的反馈、声音的补充、甚至是直接剪掉。这可能与分级有关(展现了诺兰学习希区柯克的机智一面),但客观上的确影响了动作的力度。

这当然无法阻止诺兰对动作奇观的追求。这一点就应该不吝推崇。在视听上,诺兰的历次杰出动作场面有:《蝙蝠侠:侠影之谜》的蝙蝠车逃窜、《黑暗骑士》的公路围剿、《盗梦空间》的天旋地转与连环kick、《星际穿越》的旋转对接、《信条》的机场与公路两场大战。而诺兰的车祸般失败的动作场面有:《黑暗骑士》的拯救警察人质、《黑暗骑士崛起》的警匪大战、《盗梦空间》的雪地大战、《星际穿越》的马特达蒙攻击库珀、《信条》的基地大战。这两者的特点是:一旦与诺兰充满想象力的设定相结合,诺兰能拍出花来;而一旦陷入到大场面动作,几乎一定是混乱不堪,连基本动线都展示不完整。这几乎像是两个人拍的。

所以,诺兰是动作奇观大师,不是动作大师。

【3】实景拍摄、IMAX2D、胶片、音效式音乐、交叉剪辑到底加分多少?

这些都是诺兰的标签。

整体上,正面来说,它们都是诺兰的个人偏好与风格,肯定是加分的;但反面来说,这些标签并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不是行业的整体趋势,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旗帜效应(除了声音)。

实景拍摄,如今能如此坚持,是十分可贵的。这赋予了诺兰电影一种独特的真实感,尤其是动作场面。CG背景至今无法完全取代实景拍摄,因为不仅影响观众的潜意识,更影响演员的表演状态。两者之间并无好差之分,只有风格之分。只是我觉得也不用太吹嘘,因为这只是导演们在技术层面上的偏好。至少在《星际穿越》一片,当年大肆宣扬的实景拍摄其实并没有震撼到我,这种拍摄方式劣势也很明显,机位、景别受到一定制约,该片真正炸的镜头都是非实景拍摄的。同样太空题材,我个人还是更享受《地心引力》带来的技术快感。在技术上,毫无疑问墨西哥三杰的影像品质更引领时代,这点在行业奖项上也是证明。

胶片,如同实景拍摄,见仁见智,风格而已。在很多场合,诺兰都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想法。胶片在存储上有着“把字刻在石头上”的霸气;但在影像质感上,数字摄影几乎已经可以追平胶片了,更别提各种便利性与低成本。

IMAX,这个可以一说。毫无疑问,诺兰自始至终都是IMAX(胶片)的第一鼓吹者,但卡神才是IMAX影院建设狂潮的第一推动者。两位导演对IMAX的欣赏点不同。卡神看重的是“照片级别清晰度”,这可以大大提升他的3D影像的真实感,从而让3D体验进化到下一个时代(当然对于十年后现在的我们来说,苦不堪言的3D时代终于算是过去了)。而诺兰看重的是更多的画面信息量(包括更高的清晰度和更大的画幅)和更棒的景深。客观评价,诺兰更真诚,大大点赞。但是看诺兰总是因为IMAX摄影机大小和噪音问题,经常用其它机器补充拍摄正反打,很多场景来回切换的画幅也算是有一丢丢的尴尬。诺兰并不像卡神那样,遇到技术困难,就用更强大的技术资源来征服它,而更像是个暗恋的绅士,对象有脾气,那只能默默忍受,用备胎寻找安慰。当然,细想之下,IMAX的巨大画幅,可能真的方便了诺兰,也让他惰于更精细的场面调度。而对3D的态度,我显然更站诺兰这一边。《阿凡达》之后,仍然没有更好的3D,只有更骗钱的3D,卡神开创的技术潮流,终究只有卡神自己更让人受用,这算什么事。看诺兰的2D,简直是一股清流。而从《信条》的第一个镜头开始,诺兰就已经证明了,3D和2D对纵深的表现力,远远没有你想象的有那么大差距。

目前来看,实景拍摄+IMAX+胶片+2D,诺兰还可以逆流奋斗下一个十年。

音效式音乐,或者说诺兰的声音设计,我觉得是在《信条》中大大退步了。Ludwig Goransson的作曲当然没问题,几乎原版复制汉斯季默的味道,电子乐上头得很,我这几天开车一直放,仿佛会倒车开。但是,我又要说但是了,优秀的音乐,和优秀的声音设计,是两回事,这已被影史N多经典案例证明了(比如诺兰最为推崇的《2001:太空漫游》)。网传《信条》有震坏影院音响的新闻,而在我三刷《信条》时,影院厅真的就出故障了。而且隔壁影厅的声音竟然还会传到本厅,真的是有史以来最炸的声音设计。在这一方面,诺兰可能陷入了“我执”。如今唱片行业已经沦陷在“响度战争”中起不来了,诺兰可能正是将“响度战争”带到电影行业的关键人物。最早诺兰的声音风格是“笼罩式的哀伤旋律”,以《致命魔术》最为突出;然后是《黑暗骑士》,诺兰还会在公路围剿桥段故意不放音乐,让音效做主打,算是很有追求了。可能从《盗梦空间》的第一部先行预告片开始,当时没放什么激烈的镜头,但是音乐很响,效果很震撼,诺兰仿佛发现了声音的新大陆。随后的《盗梦空间》正式预告片,那首著名的《 Mind Heist》一放,成为了音效式音乐的全体狂欢。然后从《黑暗骑士崛起》这部开始,汉斯季默的重点就从旋律退回到节奏,效果还算非常不错。这回我还回影院重温了《星际穿越》,问题也并不明显,并不是全程都炸。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我的天啊,全程轰头。这回《信条》来了,诺兰已经不在意画面内容与音乐音效的相互关系了。尼尔初探自由港的音乐,情绪完全不对。诺兰可能看多了抖音。

最后说说交叉剪辑,我觉得这一直是诺兰最迷人的地方,中前期都堪称完美,这个就不用再赞美了,诺兰“时间尊主”的地位就是靠这个绝活立起来的。但是从《星际穿越》开始,交叉剪辑就出现了情绪和逻辑不对位的问题(库珀旋转对接时剪墨菲烧玉米田,是打断而非赋能),感觉诺兰开始为了交叉剪辑而交叉剪辑。到了《敦刻尔克》,好么,算是艺术探索,交叉剪辑正式登上C位,主持了全片结构,成为关键看点。但是,讲真的,一周、一日、一小时的三条线,其交织并没有看出有什么明确的艺术表达。这使得《敦刻尔克》在战争片的时间维度的探索显得有些“有破无立”。这回到了《信条》,原先的交叉剪辑退位给了事件呈现,已经没有堪称亮点的表现了。

【4】如何看待《信条》的“烧脑”?

我先抛出我的看法:“伟大的目标,失败的执行”。

还是那句老话,诺兰创作《信条》,应该就是旨在探索商业片的信息密度极限。他之前的电影,复杂,但好懂。我以前从来不觉得诺兰电影“难懂”。只要是能有“单一解”的,都不应该算难懂,包括《信条》。真正的“难懂”是指:更深刻的作者性表达(如老塔),或者多重意义的解读(如林奇),或者因为时代之障造成的厚厚的理解之墙(如费里尼)。诺兰的伟大,不是因为他电影的复杂而难懂,而是他电影复杂却好懂。这是他在执行层面一以贯之的牛逼之处。而《信条》烧脑,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就是因为简单无趣的“信息过载”,完全是故意为之。作为诺兰粉,我相信他是有很多路来避免目前这个局面的。这一点,我尊敬他的野心,但不认同他的执行。诺兰不应该无视广大观众和粉丝要求“一刷能懂”的需求,而任性地在“信息过载”上信马由缰。

时间逆流的确是极有吸引力的设定,因此《信条》更显得可惜。

对我来说,烧脑的反而不是设定,而是人、物关系与动作流程。人、物关系设计过多了,动作流程交代过少了。

信息在以下方面是过载的:印度女、迈克尔凯恩的出现、赝品画这个“2号麦格芬”、赛艇上语焉不详的谋杀。这些人物和情报,在前期集中出现,作用却像猴子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干扰观众的预期和判断(印度女的立场和阵营一直交代不清;迈克尔凯恩更不是关键人物;画也不是关键物品,却承担着一场动作大戏)。他们在本质上并不影响主线剧情,各条线索有其他很多方式可以组织。可以围绕“算法”这个核心“麦格芬”,把印度女、迈克尔凯恩砍掉,情报作用归集在劳拉身上,阵营简化为“信条”与“萨托”两个势力,好早早展现本片核心卖点——时间钳形行动。

信息又是在以下方面是缺失的:两次时间钳形行动。《信条》最有魅力的时刻,的确是公路大战后,萨托进出旋转门的那个瞬间。事实上,公路大战太关键了,它承担着培训主角和培训观众的重任,绷着“懂”和“不懂”这条细细的红线。所以,主角的视角,萨托的视角,应该完整地“交叉剪辑”一次。甚至,把凯特的视角加进来都不为过,让观众充分、完整、彻底地享受、消化思维的快乐和想象力的震撼,然后再去接受后面的两场动作戏,包括结尾的超大型时间钳形行动。如果这么做了,这将是多么好的一部电影。而现在,大部分观众只能看各种解析,然后不知应该感谢诺兰,还是感谢营销号。

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可能还是因为,“时间逆转”这个核心概念,有自身的重大缺失。

诺兰的设定,以往都是滴水不漏、浑然天成的。但是“时间逆转”这个想法,可能真的撞上了逻辑之墙。在第一篇中,我就提出了一个针对“存在”的悖论,目前没有看到好的解释。这几天,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悖论,这个悖论的案例甚至就出现在第一场戏:

当主角在拆炸弹时,背后有个真的特警要杀他,结果尼尔的逆向子弹解了围。

主角先看到了阶梯上的子弹洞,然后子弹逆向打中了特警。这个好理解,对不?

但是在逻辑上,阶梯上的子弹洞,和特警身上的子弹洞,有何本质不同?为何阶梯上子弹洞可以先有,特警身上的子弹洞却后有?

同样的逻辑,可以再放到公路大战上(后面的凯特中弹或许可以用“玻璃墙蓝色房间那一半是逆向玻璃”搪塞过去)。我们看到宝马车的后视镜上先有裂缝(果),然后萨托的奥迪撞上了(因),裂缝消失了,这个非常好理解,对不?先忘掉我第一篇提出的悖论吧!接下来是另一个悖论:

如果萨托的奥迪在撞碎宝马车后视镜玻璃的同时撞死了一个正常的路人,那在这个路人眼中,自己是何时死的?被撞死的路人,和宝马车上的裂缝,有何不同?

所以,还是这个结论,这个“时间逆转”的设定,在镜头之外,是不自恰的。

不要说自己“懂”,诺兰都不懂!

 6 ) 《信条》与背后的诺兰:走火入魔的边缘

《信条》毫无疑问会是诺兰作品里最为“极端”的那一类存在,在现有的评论语境下,这个“极端”更多还是偏向于贬义。

而且就烧脑程度来讲,也绝对是诺兰所有作品之“最”,各种新奇理论与视觉概念的狂轰滥炸,让几乎所有观众都为其困惑。于是也有了借用影片台词的观影建议:不要试着去理解它,感受它。

然而过度的烧脑根本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你把《信条》的故事框架、运动逻辑和隐藏细节看得越明白,你就越能发现诺兰的失误与偏执到了何种地步。

1. 声音

在8月2号,我特地去IMAX影院看了《星际穿越》的重映,除了被影院独有的视觉体验给震撼到之外,我还发现了另一个以前未能注意到的点:《星际穿越》无论是配乐,还是音效,或是两者的混音,在IMAX影院里的效果是前所未有的可怕(尤其是曼恩博士对接失败时的爆炸巨响),毫不夸张的讲,我的内脏都在共振。

当然,在观影结束后针对这点我也只是发了几句牢骚,对影片的音效仍然持肯定态度。但我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我所体验到《信条》里的“音响灾难”在这时就已埋下了祸根。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个人非常中意《信条》的配乐。相较于诺兰前几部和汉斯季默合作的作品,配乐家Ludwig Göransson仍然交出了如此令人振奋的答卷。除去大量打击节奏乐器和电子乐元素的加入,在乐曲的结构上也和影片整体的回文结构作呼应,正放倒放的顺序编排明显下了不少心思。而刻意而为的嘈杂电子音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窒息与焦虑。就配乐的功能性与实验性来讲,《信条》的配乐是成功的,但使用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

回到我之前讲过关于音量过载的问题,这也是诺兰的一贯操作了,在《星际穿越》里配乐与对白的响度就已经逼近工业标准范围的极限了,但在影院内的特定环境所产生出的特殊效果下,这种配乐盖过对白的小瑕疵是可以被忍受/忽略的。

但《信条》就完全不一样了,诺兰几乎全程都在滥用配乐/音效,将极富韵律的配乐与极具代入感的音效进行粗暴的混响,并逼近影院音响功率的极限。而最终观众所听到的就不再是「声音」了,而是「吵闹」。那些本该错开的旋律最终被整合到一条轨道上,观众对声音的筛选与感知也最终化成了煎熬,本该享受的「听觉盛宴」也变成了「噪音污染」。《信条》做的实在是太过离谱,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我都合理怀疑诺兰是不是有某种听力障碍....

自由港这段,诺兰甚至故意让音乐盖过了对话,对此我是完全困惑的,同时也很好奇内地字幕人物是如何听清这段的具体对白的....

2. 打斗

诺兰的动作戏拉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主要集中在《黑暗骑士》三部曲里的动作戏。

《侠影之谜》里的动作戏是诺兰最不成熟也是他最为典型的失败案例:为了掩盖演员动作的拙劣,大量使用《谍影重重》所运用的手持摄影+快速剪辑,以增强临场感。这种强烈依托于视听技法的操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但如果使用得当,每一个剪辑落点之间的动作衔接逻辑都是清晰可见的,那便能化拙为巧(《谍影重重3》里的摩洛哥室内打斗便是最好的例子)。可《侠影之谜》完完全全暴露了诺兰处理动作戏的思维贫瘠,是最典型的反面案例。省去了拳脚之间的动作,看不见真正的碰撞瞬间,展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个个杂兵被打倒的画面。没有美感、没有过程,甚至没有逻辑。《侠影之谜》的动作戏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到了《黑暗骑士》与《黑暗骑士崛起》里,诺兰学乖了,不再只是一昧晃动镜头+快速剪辑,而是改为早期香港武打电影的拍摄手法:镜头大多以中景与远景为主,通过大广角的全景镜头来最大限度的还原演员整个身体的肢体动作,而非刻意将视角局限于某个身体部位。同时减少剪辑的次数,不会在打击动作的关键节点进行剪辑,而是在动作即将开始前或是动作完成后在正式剪切到下一个机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观众可以完整的看到打斗双方的动作幅度/力度,而非用局部镜头将这些动作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保证演员自身的武打功底过硬,武术指导的动作设计要好看才行。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黑暗骑士崛起》里贝恩与蝙蝠侠的“史诗级”王八拳之战。

到了《信条》,诺兰终于开始重视起演员身体素质和动作设计这块了。男主约翰·大卫·华盛顿在转行演员之前是一名职业橄榄球选手,身体素质这块自然是没话讲。而影片的动作设计也下了很多心思,同一空间内正向与逆向的打斗概念是非常新鲜的,不仅只是为了好看而已,在设计动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正向逆向两方每一次出拳,每一次格挡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因果链的完善。从最后呈现在银幕上的效果来看,光动作设计这块,诺兰终于克服了他长久以来的短板所在。

但与此同时,剪辑和摄影又重新退回了《侠影之谜》的水准:大量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将视角硬生生局限在无用的特写而非完整的肢体呈现,用剪辑去刻意隐藏真正的碰撞瞬间,只展现出拳后的结果,打击感在此缺失。也许是场地过于狭窄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摄影机的运动,于是镜头大都也只能是过肩镜头,没有更多的选择。但动作场面上「打击感」与「流畅度」的缺失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仅靠音效来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了,真要说差的话也没到《侠影之谜》那种地步,要不然我真的会痛斥诺兰“暴殄天物”。

3. 灾难

现在回看《盗梦空间》后半段的雪山大战,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是绝对的调度灾难。也许是受限于PG-13的分级,枪战戏简直儿戏,只有开枪镜头与中枪的镜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破坏瞬间,子弹仿佛不存在,只有通过类似早期电影中枪时的浮夸表演才能明白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好在剪辑仍然能利用剧本内部张力生成回转与推进,并利用高效的多线叙事来保持充足的视听节奏。所以无论如何,《盗梦空间》第三幕整体仍然是优秀的,足够趣味的。

但《信条》的第三幕就真的很离谱了,我实在想不透的一点就是,诺兰是如何在拍出《敦刻尔克》这样作品后又重新倒退回比《盗梦空间》更差的水准的?可以说《信条》第三幕完全就是《盗梦空间》第三幕的“升级加强版”,是彻头彻尾的灾难。而且不仅如此,诺兰在高度放大自己缺陷的同时,还丢弃了自己所擅长的部分——剪辑。

在这之前,诺兰一直与李·史密斯合作,而到了《信条》,剪辑师换成了詹妮弗·拉梅(主要作品为《海边的曼彻斯特》《婚姻故事》)。那么剪辑班底的更换会不会对电影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影响也不仅仅至局限于第三幕,几乎贯穿全片。

最直接的一点体现在对话正反打上,讲真这也是诺兰的老毛病了,大部分的对话场景的戏剧张力都只能粗暴的依靠台词和表演,影像意识几乎从未尝试介入其中。不过还好,李·史密斯的剪辑很好的掩盖了这点,通过画面与配乐的节奏对位,不同场景之间的先后次序,设计景别构图的转换关系,以及台词信息处理的轻重缓急,让段落的观赏性大幅提升。

那《信条》又是怎么做的呢?大段大段的设定、概念介绍真的就只是通过正反打来呈现,场景与空间的关系完全没有任何有效的处理形式,就真的只是作为背景板存在。策划撞机的那场戏所使用的交叉剪辑显然是对诺兰以往作品拙劣的模仿,场景与角色的往返没有生成任何新的意义,超高速的叙事节奏对情绪的叠加起伏更是致命的,观众只能拼尽全力去跟上台词,而无法体验到任何由视听层面所带来的观影交互。

影片中段那场飙车戏更是如此,关键信息的错位与缺失是此段烧脑的根本原因。难道诺兰是刻意省略关键信息吗?绝对不是,诺兰是完全暴露了自己调度贫乏的缺点,且没有任何剪辑上的巧妙构思来及时救场。无论是从哪方视角来看,这一追车段落都相当让人困惑。在看完各种影评解析将逻辑捋顺后,你会对诺兰的意图感到困惑,信息与空间几乎是同步破裂的,正逆两方的视点处理繁杂而低效,重要的时间恒定参考系也被毫无必要的快速剪辑所摧毁。本来应该是绝佳的概念奇观呈现,却被创作者毁成了这个样子....

第三幕的时间钳形行动,不用我说了,毁的更加彻底。从任务介绍开始剪辑就一直在赶,观众根本来不及理解,就只能自暴自弃般去“感受”。而战争场面呢?可以这么说,「空间」的概念几乎完全消失,诺兰将所谓「奇观」全部依托于各种“倒放”所产生的违背人类视觉本能的效果展现。不留情面的说,《信条》在第三幕彻底沦为一场好莱坞工业体系所支撑下的大型田径运动行为艺术。更要命的是,诺兰还全方面继承了《敦刻尔克》不让敌军露面的拍摄思路,并将其嫁接到《信条》这种追求直接对抗的动作情境里,外加蹩脚的平行剪辑和令人迷惑的角色动机,使得第三幕顺理成章的成为年度级别的剪辑/调度灾难(我实在是没法想象诺兰的电影会在剪辑上如此拉胯)。

过家家一般的奇观呈现,正放倒跑的行为艺术

细想过后,我发现造成这一灾难的不仅仅只是剪辑与调度的颓废,还有诺兰在好莱坞最为显眼的作者印记——实景拍摄

诺兰对实景拍摄的执着,在《信条》里算是彻底锁死了观赏性的上限。我们都知道,诺兰模拟时空逆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倒放」,两拨演员,正着演戏或倒着演戏,后期制作时再倒放,成了!这就是诺兰展现此类视觉奇观的操作。也不是说这样不好,但在第三幕的大战中能很明显的发现许多慢吞吞跑步的士兵,那是因为在拍摄现场他们是倒着跑的,所以后期倒放处理后动作才会如此怪异。

但问题在于,许多诺兰粉丝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为了坚持实景拍摄而不得不牺牲的部分”。这不禁令我诧异,难道不应该是「视觉效果」决定「拍摄手法」,而非「拍摄手法」决定「视觉效果」吗?这难道不是电影制作思路上的本末倒置吗?如果他们的逻辑真的成立,那这简直就是诺兰对观众的“视觉霸凌”,一切观影乐趣都要从手法获得,而非效果本身。

撞机完完全全就是为了满足诺兰的实拍癖而创作的桥段

这样的问题在诺兰以往的作品里也存在过,但高明的剪辑、叙事与配乐组合形成的节奏律动很好的掩盖了这一缺陷。然而这几点在《信条》里几乎都是缺失的。所以事实便是,诺兰所热衷的实景拍摄手法是对观众品味赤裸裸的绑架行为,也是对他作品最为致命的反噬。

4. 反噬

提起诺兰,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玩转时间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复杂却又无比清晰的故事脉络,对于前卫概念/设定的探索,IMAX胶片摄影所带来的沉浸感,以及对实景拍摄的痴迷。这些元素作为诺兰最典型的作者印记,被刻入了每一部类型迥异的电影之中,并不约而同的焕发出好莱坞式的作者魅力。而这也是诺兰在新千年之后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他的作者性在当下的好莱坞里实在是太亮眼了。

但在《信条》里,那些曾经带给我无限观影乐趣的作者元素,要么缺失,要么退化,要么变味。于是在电影结束之后,我不禁诞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诺兰曾经所坚持的作者印记,到了现在已经开始反噬他的电影本身了。

首先是故事形式,我们都知道诺兰这次拍的电影类型是“谍战片”:给出确定目标,招兵买马,计划筹备,执行任务,失败,再执行,再失败,补救机会,决战,反转,千钧一发,拯救世界。其实按这个大体框架来看,《盗梦空间》就已经很有谍战片的味道了(除了主角不归属于政府管控,亦或是背叛政府)。但即使处于不间断的“事件驱动”框架下,《盗梦空间》依旧保证予以每个重要角色足量的篇幅来进行人物刻画。而《信条》所做的,就更加极端:这一次诺兰是彻底让概念与事件先行,人物塑造全都是模板化和模式化的。说得再直白点,工具人。感情戏几乎没有任何值得记住的点,唯一出彩的还是男主与尼尔跨越时空的友谊,然而这段友谊是如何呈现的呢?只是在影片临近结尾时用台词草草描述,然后正如尼尔所言,走向了终点。哪怕是剧本内容极简的《敦刻尔克》,在处理角色这方面仍然严谨。再看看《信条》里正派与反派的角色塑造,尤其是动机这块,连“合理性”都丢了....

大概是诺兰电影里最让人膈应的反派吧,真想不通他是如何写出这样的台词的....

至于叙事诡计所带来的的烧脑感,也是诺兰作品的一大卖点:在新奇的概念设定与高密度的文本信息量下,诺兰仍然可以保证基本的故事脉络和逻辑框架,并给予观众特定的思维模式,观众在遵循这套模式的同时坠入创作者所挖好的叙事陷阱,并予以完美解答。让观众疑惑,而后又能让观众找寻/理解答案,是诺兰能被如此追捧的重要原因。但《信条》里的烧脑,就真的很没意思。诺兰把一个“终结者”式的剧本包裹在繁杂的概念设定之下,并用快节奏的叙述和跳切手法来延缓观众理解消化的速度。没错,是延缓而非悬念。所以真正烧脑的部分并非在于多么难理解,而是根本没有时间让你理解,观众就只能被情节“赶着走”,那又何来“感受”呢?所以《信条》的烧脑本质就是诺兰在竭尽全力的用拙劣的手法去掩盖这个似曾相识的套路。

至于视觉效果这块,诺兰的实拍癖实在是太过出名,以至于这早已成为影迷圈中见怪不怪的梗了。在好莱坞CG泛滥的时代,他的这种“老派”作风确实蛮讨喜的,以至于现在衡量一部商业大片的标准之一就是实景拍摄的占比比重。这样的风气是否绝对正确我就暂且不提,我真正要说的,是在看完《信条》后冒出的一个疑问:诺兰对「IMAX胶片」与「实景拍摄」的执着是否从根本上锁死了他的调度水平?

IMAX70mm胶片摄影,是当下最顶级的视觉盛宴。据诺兰所述,其最高分辨率甚至可以达到恐怖的12K,几乎没有同量级的摄影机可以达到这个级别。而诺兰之2008年《黑暗骑士》后就一直在使用IMAX胶片摄影机来拍摄(除了《盗梦空间》,从画幅上就能看出来并未使用IMAX)。你甚至可以说IMAX是诺兰的“作者特权”,1.85:1的画幅就是最为粗暴有效的视觉辨别符号,当IMAX实景拍摄的质感显现在大银幕上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颤抖,并把这种感觉条件反射般同诺兰的名字绑定在一起。

诺兰作品里那些拙劣的动作片段用IMAX银幕呈现后观感就截然不同,正如他所期望的那般,是完完全全为电影院而生的作品。银幕上的细节与颗粒就足以让人惊叹,在巨幕面前,观众几乎自愿屈服于电影的掌控(如果是用手机或电脑,那情况就截然相反)。所以可以断言,银幕尺寸与分辨率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它与观众之间的权力地位区别。而诺兰就是利用IMAX得天独厚的优势去掩盖他在调度上的不足之处。

但IMAX也有其不足之处:噪音过大且极其笨重。由于IMAX在拍摄时会产生大量噪音,所以诺兰在拍摄对话戏时会采用另一款常规的胶片摄影机。而诺兰又特别喜欢现场收音,所以我不免怀疑他的电影音效如此夸张是不是为了掩盖现场IMAX胶片摄影机的噪音(仅为猜测)。至于IMAX过于笨重的问题,在诺兰以往作品里也有体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镜头的机位选择和运动轨迹,而实景拍摄的决策更是令执行难度更上一层。所以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不免要牺牲部分调度上的构思。

于是回到我前面所说的问题:IMAX胶片摄影与实景拍摄限制了诺兰的调度水准,而最终在银幕上的视觉效果又能弥补这一缺陷。所以诺兰有可能会依托这一点去刻意忽略场面调度的重要性,而把一切交给IMAX的画面质感。这么说的话,诺兰是否已经陷入了一种非常不利的死循环,而《信条》就是反噬的开始?

(诺兰也绝对是有想过跳脱这一循环的,《敦刻尔克》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随后这部《信条》的调度水准实在是令我困惑)

综上所述,诺兰那些标志性的作者印记在给他的电影带来无数闪光点的同时,也不免产生了诸多缺陷。但在精妙的文本结构下都可以自行忽略。但《信条》脱离了以往诺兰电影的既定模式,甚至比《敦刻尔克》还要大胆。过于追求叙事复杂程度的同时,也让诺兰以往被屡屡诟病的缺点暴露的愈发明显,单个缺点不断积累,最终对影片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诺兰的野心与他的短板在此片中无限膨胀,在任性圆梦的同时,也到达了入魔的边缘。

那么,在失利之后,诺兰的下一部作品又会如何?我想没有人能预测。经历了《信条》的观影落差之后,我再也无法断言诺兰的未来会是怎样,究竟是继续走火入魔,还是谷底反弹,这个问题比《信条》本身还要烧脑....

 7 ) 《信条》终极解析,假画卖家身份脑洞解密,诺兰想要我们悟到什么?!(第3阶更新完毕)

第三阶(前2阶在后面)

阿雷波的秘密

上期我有提到过,主角初次见到尼尔,尼尔有问主角,“你会威胁妇女和小孩吗”,这句话其实我有更脑洞的“过度解读”。

或许,可不可以阿雷波也是信条组织的一份子,是未来主角安排阿雷波回到过去,接近凯特,让凯特和她的儿子受到威胁,从而让整个事情按照未来主角既定的方向发展。 所以在片尾未来主角,才执意要保护凯特和她儿子的安全,因为从始至终,凯特也是未来主角的棋子,但凯特和她的儿子,是无辜的受害者。

阿雷波为何能和凯特如此亲近,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未来主角能把熟知凯特的印象,分享给阿雷波,从而让凯特在某一段时间,和阿雷波互为蓝颜知己。 所以阿雷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未来主角的投射。

在那块庞贝石碑中,只有萨托和阿雷波是人名,在全片只有名字的阿雷波,怎么就这么重要到能在石碑五句单词中有名字呢? 一个是反派的名字,那另一个名字不应该就是主角吗? 还记得主角的在影片是没有名字的吗,或许那位接近凯特的阿雷波,只是用了主角的名字作为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后人

在决战前,主角给凯特一台手机,有危险便留言,给后人。 主角通过留言,逆行回到凯特留言的时间,救下了凯特。 我认为后人不止出现在结尾,而是贯穿着全片,后人代表的是未来的信条组织。 主角在开头不久吞下自杀药丸,镜头直接切到了在船上醒来,中间的故事被省去。或许就是信条组织(后人)的出现,完成了对主角的解救,种牙,送到船上,等待苏醒。

在追车戏主角和尼尔遭遇枪战时,尼尔呼叫“救兵”,这里的救兵就是胡子男军官带领的信条士兵,他们在主角差点要被萨托毙掉时出现营救,也是算好的。 而在主角逆转重新回到飙车出车祸后,他还是直接醒来,尼尔告诉他,信条组织的人把他救下。

以上说的,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后人是提前知道,并将主角营救,在歌剧院尼尔用逆转子弹救下主角,尼尔也等于是后人。 用尼尔结尾的话说,就是全部事件,都是未来主角安排的时间钳形战术,后人其实已经默默直接或间接渗透在这条闭环时间线上。


诺兰的深层表达

我不少看过《信条》的朋友,总结一个词是“DUCK不必”。 《信条》刻意编织的复杂叙事线,过于解释性的对白但结果还是让观众脑子一团浆糊,最致命可能是角色在表面上沦为工具人,难以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力量。 这些说的都对,但也并不能作为《信条》是一部失败作品的标签。

到底看一部电影,是为了能看懂,还是看它如何用更革命性的做法去诠释故事,很显然《信条》没法做到传统电影给你的感觉,有多少人能说看一遍就能舒服的。 看《信条》时我更多思考的是诺兰的为什么,如果《信条》的故事用传统的手法拍出来,是否比现在我们看到的更成功,还是更无趣。 《信条》应该是诺兰目前作品中最诺兰的电影,非常具有个人作者向,所以自然喜欢的人会加倍喜欢,不爱的人中途犯困。 《信条》不会成为诺兰最好的电影已成事实,但它也并不至于是一部让人失望的电影,起码对于我来说不是。

诺兰希望把自己的学问和对电影的革新,都放置在《信条》里,从中我也能体会到诺兰对解构电影本身更大的野心。 推动角色与观众的催化共情作用,一直都不算是诺兰的强项,必须承认《星际穿越》算是诺兰做得最好的一次,而《信条》角色的情感力量,则被掩埋在过于负荷的各种逆转事件里。

但仔细回味的话,诺兰作品中的角色,都在有着人类辉煌的科学成就理论背后,付出着个人悲剧的代价。

《信条》中这些后人通过红转蓝,走在并不属于自己的逆行时间,回到过去,拯救世界,但最后这条蓝色的时间线,会埋没在历史正向的洪流中,信条组织(后人)也一样,被世人所遗忘。 未来的尼尔和过去的主角再遇见,尼尔救了主角2次,那些看不见保护则更多,未来尼尔就是过去主角的保护者。

而或许在主角的未来,主角成了尼尔的保护者。 在尼尔结尾有说到,对于他来说,曾经和主角相处的时光,那是一段美好友情的结束。尼尔用了结束这个字眼,如果尼尔这次逆行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死,为何会用友情结束这字眼,能解释的就是在尼尔逆行或出发前,未来主角已经去世。 但就像片尾主角不会告诉尼尔他会死,尼尔也不会告诉主角未来他也会死,只要任务能完成,他们这些无名的小人物牺牲就不算什么。 印度女也一样,她虽然对凯特没有任何恩怨,但她信奉信条的规矩,想要更安全锁死在演算机秘密,但却被主角阻止,主角亮出是信条创始人身份,印度女也恍然大悟自己并不是信条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这也意味着自己也得死,但印度女却毫无畏惧,在我看来,印度女也算是一种光荣的牺牲。

这就引到最后主角为何坚持要让凯特活下来,我个人的理解,凯特正是代表着铭记这些无名战士的局外人,就算全世界不知道,但凯特知道,凯特或许将来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长大会继续歌颂这个传奇给后代,曾经有这样一群后人,他们逆行回来拯救过世界,虽然他们都没有名字。 片尾里凯特穿着蓝色调的衣服,她的儿子麦克斯穿着红色的衣服,也暗示了逆转门的红蓝色,象征了整部电影的开创时间钳形战术的信条组织。

看到这里如果大家认为角色的牺牲就是诺兰要表达的悲剧,其实还并不全面,《信条》更大的悲观哲学在于,信条组织的成员知道了宿命的存在。 宿命论是一种极为悲观的理论,大到从宇宙诞生到毁灭,小到人的一生,都是注定好的。 影片中的时间概念被量化拆分,不管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已经固定。

在宿命论的阴影下,其实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可怜的,就连片中只诠释坏到骨子里的萨托也是如此。 身患癌症的萨托,也只能用假画这样的事情逼着凯特和儿子不可以离开他,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看出萨托的孤独和脆弱。 在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层面,凯特是在谋杀亲夫,片中的每个人都在被根本触及不到,甚至无从考证的未来人的威胁,相信了自己的宿命,在时间中变得扭曲和迫不得已。

诺兰在影片中用了大量的事件,让我们去感受那种不可阻挡的宿命悲剧,但,这就是诺兰想要表达的吗? 我们来看影片中那些对立的台词,“发生的已经发生”(代表宿命),“无知是我们的优势”(代表真实)。 还有尼尔最后说的,“这是这个世界运作的信念(宿命),但不是(我们不作为)袖手旁观的借口”。 之后主角问尼尔,你相信什么,尼尔回答“现实”

透过角色们无畏的行动,我更能体会角色在即使清楚自己宿命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努力做到自己所坚持的信条和意义,相信他们所相信的,守护着他们愿意守护的,就算这一切已是命中注定。 就像尼尔最后说的,随便你怎么定义“宿命”,但我管它叫“现实”,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在《西部世界》中的接待员,一直追求的就是自由意志,摆脱自己早已被编写好的宿命程序,但更为重要的,或许是“现实感”。

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道哲学概念命题,但真实活着的“现实”,是一种无法剥夺的体验。 如果我们的宇宙和世界,都是安排好的,我们的命运早已写成一本书,你愿意翻到最后一页看结局,还是保持着“无知的优势”,活好当下,体验现实呢?


Q & A

Q:主角到底是在未来招募尼尔,还是逆转到过去招募尼尔? 好问题。 我本来想把尼尔是不是凯特儿子最热门问题放在最前,但我必须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主角到底是逆回过去招募尼尔,还是在未来招募尼尔,很严谨去分析的话,诺兰没有给出100%的答案,两个说法在影片中都有自己的矛盾点。 因为有了尼尔是凯特儿子的热门讨论前提,所以让大家更愿意相信主角是在未来认识并招募尼尔,但尼尔到底是不是凯特儿子,其实也并不是标准答案,既然前提没有依据,结论自然不能成立。

我们先看逆行派的说法,逆行派认为主角逆行回到过去认识更年轻的尼尔,之后招募尼尔并成立信条组织,并和尼尔相处一段美好友谊时光,之后尼尔按照主角的指示,去到歌剧院救过去的主角,然后再去印度和过去主角见面。 逆行派说法的证据是结尾尼尔对主角说的那句话,尼尔说:你(主角)在过去有个未来,对于我来说是多年前,对于你来说是多年后。 这句话表明主角逆行回到过去招募尼尔,这样也省去尼尔逆行多年回到过去的路程。

但矛盾点在于,主角在第三次去找印度女时,印度女有和主角最后两句台词,有说到:“信条组织是在未来成立的,并不是在过去。” 所以如果按照影片的台词逻辑,主角确实在未来成立了信条组织,然后自己再逆行多年回到过去,为的是招募尼尔,因此成立信条组织和招募尼尔,并不在同一个时间点。

未来派人认为主角在未来招募尼尔,成立信条组织,之后让尼尔逆回到歌剧院那天救过去主角。 未来派的依据当然是比较认可尼尔就是凯特儿子,然后认识尼尔和成立信条组织在同一时间也更有合理,尼尔能从信条组织中获得锻炼和和成长。 其实不管尼尔是属于过去还是未来,对于主角的视角来说,都是未来,而对于尼尔来说,都是过去。

这里就看大家更愿意相信哪一种了。 所以我在上一期视频说尼尔就是来自未来并不是太严谨,这里更正一下,影片结尾应该是主角在他的未来,认识并招募了尼尔,于是尼尔按照指示,去歌剧院救主角,之后展开影片中任务。

Q:尼尔是不是凯特的儿子? 呃...这个问题...先说结论好了,理性告诉我,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但我内心希望是。 网上现在目前铺天盖地的各种例子,严格来说不是证据,只是推测。 比如罗伯特帕丁森为了尼尔这角色染成了黄色,凯特孩子有提到去庞贝城玩,凯特孩子Max名字有“最大”的含义,Neil则有nil零的的意思。

还有一个文字游戏maximilien最大化的单词中,max是麦克斯,尼尔neil则是单词最后字母倒过来写,正好印证max和neil。 我内心希望他们是母子的原因,是因为尼尔回到过去,就多了一个层感动机,就是拯救母亲和自己。 而且结尾主角为何要力保凯特,也是因为凯特不能死,不然对未来的尼尔成长增加变数。

当然,要想推翻这个设定也有很多例子,首先就是第一个问题中尼尔如果是在过去被招募,那肯定就不会是凯特儿子。 如果尼尔是未来被招募,那我们算个时间差,在年龄上很难核对得上来。 尼尔在影片中有提到自己获得过物理学硕士学位,影片中尼尔看起来像30-35岁,那他从未来逆回到歌剧院,就必须在未来15-17岁就开始逆,在这之前他必须拿到物理学硕士学位,而且要在逆行时间待上15-17年,尼尔的人生有一半时间在逆行,显然有些不合理。 当然你可以说尼尔正好在逆行时间学习物理学,可以,但你要拿到学位,不是考个试就直接拿到的吧,总得去学校读几年书吧。

所以更合理的话应该是主角在未来几年后,认识了年轻的尼尔,那时尼尔还在读着物理学,并和主角度过一段友谊时光,然后年轻尼尔逆行几年,回到歌剧院那天。 那这样算下来,尼尔在年龄上就不会是凯特儿子。 当然,我直接这么说好了,这就是诺兰又一次像《盗梦空间》结局一样玩的狡猾,刻意让尼尔身世引发讨论。 但就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条确凿的证据,能让我确定尼尔就是凯特的儿子,甚至有人问过饰演凯特的女主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直接就否认,并说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到蓝光版出来后,再来一帧帧去找线索,或者诺兰直接站出来谈这个问题

Q:既然发生的已经发生,未来人肯定知道萨托失败,为何还要尝试? 这里值得注意是部分未来人不相信祖父悖论,相信平时宇宙说法,所以才去尝试和萨托沟通。 举个栗子,我们现在有时光机能回到180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可以阻止这场战争,然后就有部分人去和1840年的人取得联系,并指导那人如何阻止鸦片战争爆发,但最后结论就是,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

Q:到底什么是时间钳形战术? 影片中的追车审问和结尾红蓝队进攻,都是典型的时间钳形战术,但诺兰玩得比较复杂,因为敌我双方都有正反时间的人。 片中胡子长官对主角有解释过单向的时间钳形战术,他说到:队友先顺着时间观察,然后退回(时间)展开攻势。 比如机场仓库那,主角还没学会时间钳形战术,但萨托已经用了,萨托就是等机场撞仓库的事情发生后,让手下逆行回到之前,把画转移,以确保威胁凯特的画不受损。

如果还不懂,你就想着你现在要追一个女孩子,但因为你笨,你每次和女孩子搭讪相处的时候,并不是很成功,于是你利用逆转门回到过去,用未来的信息和咨询,来追那女孩子。 从女孩子的视角来看,她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时候你(现在)有点笨,有时候你(未来)又那么懂她的心,久而久之女孩子觉得你很可爱很精分,就喜欢上你了(逃...)。 此外有一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男主认识女主的方式,和时间钳形战术有点点类似。

Q:未来人是把逆转门送回过去?还是现代人根据未来人指引打造的? 逆转门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祖父悖论的典范。 如果大家看过德剧《暗黑》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暗黑》里有一台时光机,时光机的制造者是钟表博士,但钟表博士制造时光机的详细工程图纸,是未来人穿越到过去,把图纸给钟表博士,从而让钟表博士制造出来的。

所以同理得证,到底是未来人先研制出逆转门,把制造图纸送回过去让我们制造出来,还是我们先制造出来,未来人才能有逆转门研制技术呢? 如果你知道逆转门是一个悖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因为没有答案。

Q:逆转人怎么吃喝拉撒? 就...正常吃喝拉撒呀,只是逆转世界的人,看到你的一切动作都是倒退的,你小便时小便会退回膀胱,你拉粑粑时粑粑会冲回你身体。 但有可能的是吃喝拉撒都要在空气是逆转过的房间才舒服,就像影片中逆转角色在特质密封的氧气房可以自由活动和呼吸。 所以逆转人在逆行世界真的挺痛苦的,有可能逆转人在没经处理的空气中,你越用力尿就会尿不出,你用力拉粑粑时,越用力可能受到空气阻力越大,那种感觉很奇怪就对了。 就像影片中说的,当你在逆行世界奔跑时,感觉风是往后吹的。

Q:印度女真的是信条组织的人吗?她有和未来人联系过吗? 这个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印度女是信条组织忠实成员,眼尖的网友甚至还在印度女第一次说话时,她的双手做的就是信条组织交叉的手势。 而且在追车审问后,救兵到场时,尼尔也解释这些军队是印度女的,我们的人。 所以印度女就是现在这个时间信条组织的指挥官。

至于她有没有和未来人接触,答案当然是有,但印度女也有自己的遗憾,她和主角第一次在家中见面时,就有说道:我们每个人都能和未来人联系,但未来人会响应吗? 我的理解是印度女虔诚信奉着未来的信条组织,但当印度女想知道信条组织真正老大是谁时,却没有得到回应,而是接到一条条未来下达给她的任务,她深信不疑并严格执行。 直到最后她被未来主角杀死,才知道信条组织创始人是主角,但她依然愿意赴死没有质疑。

Q:尼尔结尾到底是怎么逆行进去开锁的,门口不是被炸了吗,开了后他又怎么出去? 这场戏影片所呈现的是主角进入洞穴,门口炸弹爆炸,主角和萨托通话对峙,之后逆转尼尔开门,逆退出洞穴。 但这里很多人认为,尼尔退出洞穴,当时洞穴已经爆炸封死他怎么出去,换句话说逆转尼尔怎么进来的。 没错这确实像是一个bug,但诺兰也没展示这一段,可以自行靠观众脑部修复这个bug。

我们以尼尔视角看的话,尼尔为了让自己进去,要先把封死洞穴打开,因为热战已经结束,尼尔可以慢慢想办法弄开洞穴门,比如尼尔自己炸开,或者胡子男军官帮他炸开。 之后尼尔开始逆转,然后去到洞穴口,看到正向自己或胡子男军官,在弄开洞口石头的逆行动作,逆转尼尔在能进去之前进到洞穴,然后就是等待。 等到主角暗中从洞顶逆行下来,萨托手下从井里逆升上来,然后三人扭打在一起,此时门是锁着的,逆转尼尔赶紧开锁,等门开后,逆转的主角和胡子男军官逆行出门,逆转尼尔关上门,把自己和萨托手下锁在里面。 这时逆转尼尔正好站起来,萨托手下开枪击中挡子弹的尼尔,尼尔牺牲,主角和胡子男军官继续逆回出洞口。 也就是说,尼尔永远死在了逆行时间,萨托手下一开始进入洞穴时,就发现有具尼尔尸体躺在那。

Q:结尾到底有几个尼尔? 如果你认为尼尔就是凯特儿子的话,有6个。 一个是孩童时期的尼尔(1),一个是逆转回到歌剧院的尼尔(2),一个是歌剧院救主角的尼尔(3)。 在史托斯克12市,一个是刚开始蓝队的尼尔(4),一个是蓝转红开车按喇叭警告,然后在顶上救主角的尼尔(5),一个是牺牲在里面的逆转尼尔(6)。


未来背景&逆转门&演算机

我们首先要清楚这部《信条》在讲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阻止未来人类要灭绝掉现在人类的故事。 在未来几世纪后的人类生存环境,沸腾的海平面上升,食物短缺,人类处在灭绝边缘。这个设定让我想到了1995年的《未来水世界》。 《未来水世界》背景也是冰川融化,地球几乎全被海水覆盖。

不过,《信条》人类的未来科技,科学家利用改变“熵”的方向性,研究并制造出了逆转机器,也就是影片中看到的逆转门。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词汇,简单来说(我知道不太正确但只能简单说)就是让物品从无序状态回到有序状态,影片中的子弹射出打入墙体是无序,回到弹夹变回子弹状态是有序。 这里不需要大家太理解,我们目前要清楚的是,未来人类利用熵增和熵减的原理,可以让某物体时空逆转。

比如我只要是进入逆转门,我的熵量就会颠倒,从而变成了一个逆转的人,从我的视角来看,我的时间感和意识依然是向前的,只是我所处的环境和时间在倒退。也就是说,我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回到过去。 那么影片中的逆转门是如何运行的呢,根据片中主角进入逆转门,除了外面的金属门会旋转,里面的大圆盘也是会旋转的,在金属门旋转封闭的过程中,人会进行一个熵变,然后从另一个门出来,从而实现了逆转。 逆转门这样的设计构造,还有红蓝颜色的选择,其实也是从物理中的CPT对称获得灵感。

CPT对称是物理定律中一种对称性质,有此性质的物理量在电荷(C,Charge),宇称(P,Parity)和时间(T,time)一起被反向变换(即正负变号)后不变。 同样CPT对称理论知识非常庞杂没法简单说,大家只要明白CPT对称,可以引申得到我们宇宙的一个“镜像”,而通常科学中观测量子时,还有知名的麦克斯韦妖理论,这些动画造型和颜色,就是影片中的逆转门的造型或红蓝颜色。

关于逆转门的红蓝,最明显是出现在塔林追车戏港口的逆转门,红蓝是诺兰为了让大家更好区分正反时间用的,包括带氧气罩,除了更符合逆转原理,很重要一个因素也是让观众更好区分正反时间里的角色在什么状态。 虽然影片没有明说,在强调一遍,影片没有明说。 但根据角色们使用逆转门,我们又能进一步了解逆转门的使用方法,如果你要从正时间逆转到反时间,那么你就要从红门进入,转到蓝门出来。当你要从反时间回到逆时间,你就要从蓝门进入,转回到红门出来。 在机场仓库戏那一段,逆转主角为了回到正常时间,就是先进入蓝线门,然后从红线门出来,变为正向时间。 港口逆转门,正向时间的主角也是从红门进入,从蓝门逆转出来。

在影片里,一共提到了4个逆转门,分别是在奥斯陆机场,主角第一次碰到逆转人那个。 塔林港口,主角在红蓝房间被审问那个。 特隆赫姆外海,信条蓝队逆转的地方。 还有史托斯克12市,也就是尼尔偷偷进行逆转的门。

影片中时空逆转的原理,和时间穿越本质的区别是,时间穿越是瞬间进行,而影片则是真实时间的逆转。 比如我想买彩票发财,彩票一周后开号码,于是我就记下刚开的头奖彩票号码,进入逆转门,然后带着氧气罩在整个逆向时间过一周,之后把彩票号码给一周前的自己,然后我再通过一周前的逆转门,转回正向时间,再过一周,就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所以在这一周里,会出现3个我,分别为正常的我A,逆行送彩票号码的我B,还有送完彩票的我C。 所以C的我想要回到一周后继续正常生活,其实自己已经过了3周。

因此比如我想回到20年前告诉自己,记得有钱就拿来买房,付出的代价是很惨的,因为你这样折返就需要花掉40年,而且20年还是逆向时间。 那么该逆转门只能人进入造成时间逆转吗,并不是,只要是物质进入逆转门,从该物质的视角来看,世界就已经开始时间逆转了,只不过说人是有意识能感知时空在逆转。 影片中未来的时间胶囊,就是通过逆转门后,然后被埋起来,之后随着时间的逆行,被片中反派萨托挖了出来。

让我们回到未来故事线,在未来某一段时间,有一位女科学家,她研究出了一套演算法,这套演算法比逆转门厉害,演算法可以让整个世界直接熵变逆转,从而会导致世界湮灭。 看到这大家应该也分清了,逆转门和演算法,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虽然它们都有“熵”变的概念。 影片中似乎没有具体提到是先有逆转门,还是先有演算法,我个人理解,未来人先研发出了逆转门,之后还是那群科学家中的一位女科学家,在逆转门熵变研究基础上,研发出了可以直接逆转整个世界的演算法。

注意,这个时候还是演算法。 于是当演算法发明出来后,当权者就认为可以把这套演算法实体化制造出来,然后送回到过去,在过去某个时间点启动演算机,让过去的世界湮灭,从而使得环境不受污染,这样未来的人就不用受苦了。 因为未来人认为是过去的人类不爱惜地球,才让未来的人类遭受地狱般的生存环境,这里诺兰玩了一个环保议题的主张。 未来人要毁掉过去的世界,就涉及到了著名的祖父悖论,那就是如果你回到过去杀了你祖父,怎么还会有你,如果没有你,你又怎么杀掉你的祖父呢,这是一个悖论,所有没有答案。

但未来人类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平行宇宙假说,可以放手一搏,或许这样可以改变未来环境或创造新世界,再不行最多就一起死,也没差,反正未来人已经对活着不抱希望了。 于是说干就干,当权者要求女科学家他们把演算法实体化,制造出了演算机,也就是片中的由9个部件组成的...像骨肉相连的金属串。 只要9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就能让全世界逆转,从而导致世界时空正反对碰,世界湮灭不复存在。

关于这个设定,我在《信条》预告解析中,有解释过正物质和反物质接触的后果,比核弹还要猛,在这就不展开了。 于是在未来,当演算机制造出来之后,女科学家后悔了,并成了反抗者,因为她认为如果过去世界被湮灭,未来也会不复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何让过去的人类历史,来承担这项罪名。 在影片中,印度女就把未来的那位女科学家,比喻成当年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奥本海默也被誉为是“原子弹之父”。 当时原子弹研制出来并轰炸广岛与长崎时,奥本海默曾经感叹道:“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同样的在未来,那位女科学家也认为自己成为了死神,打开了毁灭全世界的潘多拉盒。

于是女科学家把演算机拆分成了9个部分,她认为最好藏匿这9个部件的办法,就是利用逆转门把演算机逆转后,分别藏到拥有核武的9个国家的核弹安全房,因为这些地方是受到最严密保护的。 这九个核武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 藏好9个演算机部件后,女科学家就自杀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女科学家后悔制造了演算机,那么她直接当场销毁不就好了吗,还费事去逆转然后送回过去,这不是给敌人制造机会吗? Well。。。其实这样的逻辑动机,有一部分原因,当然是为了剧情需要。 但如果仔细想的话,或许这也是女科学家最好的选择了,影片其实用了极少的篇幅讲述未来,基本都是靠少量台词,来让观众自行脑补。 所以我的脑补推理是,当时在未来女科学家研制出演算机后,演算机自然不会一直在女科学家手里,就像二战时期如果奥本海默研制出原子弹后悔,他也没权拆除原子弹。 说不定女科学家还被软禁之类的,逼她制造更多的实体化演算机,所以女科学家不想服从才自杀的,影片中印度女也有提到,女科学家之所以自杀,这样她就不会被迫再打造一台。

总之女科学家没法当场销毁演算机,所以女科学家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演算机分成9部分送回过去。 当然这一切行动不是女科学家一人完成的,在未来,一定也会有站在女科学家立场的人或组织,协助女科学家把演算机9个部分秘密逆转到现今的9个核武国的核仓库。 那在未来站在女科学家那边的组织,很可能就是信条组织的迭代后人。

于是未来的当权者,为了找回演算机,他们开始回顾历史,想找一位过去的人和他们进行沟通,然后让那人找到演算机并重新组装,未来人发现了在上世纪冷战苏联政局动荡时期,是最好时段,用印度女的话说,苏联解体前那些年,是核武史上最不安全的时刻。 接着未来人就做了一个时间胶囊,放了一些金条和一封写给萨托的信,埋在了萨托出生的地方,史托斯克12市,让萨托成为帮助未来人找回演算机并激活的人。

当然,从未来人的角度,他们其实不用找萨托这个人,因为按照影片的定律,发生的事已经发生,所以当未来人发现需要找一个过去人联系时,一查历史就能查到萨托这个人和需要放置时间胶囊的地址。 而萨托也从那时候开始,和未来人进行了沟通,在几十年时间里,萨托找到了8个演算机部件,还差一个。 《信条》的激励事件,就是萨托为抢最后一个演算机部件钚241展开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场歌剧院的枪战戏。


拉片细节解说

整部电影的视角,其实也还算清晰,那就是观众和主角一起,经历了如何从一名普通特工,变身成信条组织的创始人的故事。 对了主角从头到尾没有名字,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诺兰这么做也呼应了结尾最后那段话,那句话大概是没人知道这个世界差点毁灭,大家生活如常。 主角没有名字,或许就是为了表达救世英雄的默默无闻。

我们先来看第一场歌剧院的戏,这里需要清楚歌剧院事件时间点,是和结尾越南游艇,还有史托斯克12市热战发生在同一天。 如果看过第一阶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我说的影片第一场歌剧院的枪战戏,是没有开头的。 我们现在就来补完开头内容。

在歌剧院枪战之前,美国中情局CIA的一名卧底,正坐歌剧院包间,他已经拿到了演算机的一部分,具体美CIA知道信条组织多少秘密,影片没有做太多解释。 但从后面主角被救后,CIA小领导说主角通过测试,侧面说明CIA和信条组织是有协助和合作的。

整个歌剧院的枪战戏,我认为(推测)其实一共有四波人,外加一个神秘人,每个组织都各怀鬼胎,各自为营,但目的都是拿到演算机部件(除了神秘人)。 这四波人分别是恐怖分子,乌克兰的军队,主角和其他三名CIA特工,还有萨托的俄罗斯雇佣兵,也就是搭载主角的那两名司机,当然或许那些恐怖分子里,也有萨托的人。

一开始,恐怖分子袭击歌剧院,随即乌克兰军队赶到,在歌剧院外等候多时的主角和其他三名特工被唤醒。 这里我一直很好奇,主角他们为何是被唤醒的,难道是之前被打了麻药,还是他们在睡觉?或者是诺兰想致敬一下自己的《盗梦空间》? 这个问题我们先留着。

之后主角的司机根据乌克兰派过来的特种兵的队徽,给了他们预备好的一种,我这里查了一下,他们预备的四个乌克兰的徽标,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可能这也是不想引起纠纷吧,因为在影片中乌克兰军方挺坏的,无视表演厅观众的生命。

CIA主角他们参与行动的一共有四人,他们跟着乌克兰军队混进去,目的是解救CIA的卧底。 在这里诺兰玩了一个细节控,如果大家想要区分主角他们和军队,其实主角他们用的防毒气面罩,内圈是黄色的,而乌克兰军队的面罩内圈,是没有颜色的。

之后乌克兰军队释放了麻醉毒气,把剧院内的所有人麻醉,其实这场戏影射和讽刺了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分离主义者,闯入莫斯科的文化宫剧院,劫持了850名观众,当局当时也一样释放了麻醉气体,麻醉表演厅所有人,之后强行攻入,击毙39名歹徒。 但也造成129人因吸入过量麻醉气体死亡。

让我们回到电影里,影片中军队释放麻醉气体后,醉倒众人,部分恐怖分子也醉倒,但还有部分已经备好防毒气面罩。 这时候军队强行攻入表演厅,主角和队友则趁机上到vip包厢,去找到卧底队友。 主角见到卧底后,说了一句暗语:“我们都活在暮光世界”,对接暗语下一句是:“黄昏时没有朋友”。 这两句暗语致敬了罗伯特帕丁森的《暮光之城》,这句话也是出自沃尔特.惠特曼的诗《草叶》。

对好暗号后,主角在衣帽间拿到了钚241,也就是演算机的部件,并一起在茶水间集合。 接着卧底和其中的CIA特工换了衣服,这时候本应该主角他们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顺着下水道离开就好。 但主角在救卧底过程中,看到了乌克兰军方想用定时炸弹炸毁整个表演厅,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包括受争议的用麻醉气体,到时乌克兰军方也可以说是恐怖分子所为。。 所以主角在完成解救卧底任务后,又和另一名已经换装的特工,折返回到表演厅拆除炸弹。 在拆除过程中,被留守的一名乌克兰士兵看到,并警告主角离开不要多管闲事(说的是英文)。 这句话可以侧面说明,CIA其实和乌克兰军方私下可能互通过这次任务,但中途乌克兰军方反水,灭掉了CIA的特工和卧底,拿到了演算机部件钚241。

正当主角要被毙掉时,神秘人出现,用逆子弹干掉乌克兰士兵。 这里也不卖关子了,神秘人就是尼尔,不过此时尼尔并没有逆转,他的动作是正常的正向,只是手里的枪或子弹是逆武器。 有人会觉得,这里其实尼尔完全可以用正常手枪救主角,但影片为了开头有个惊喜嘛,所以用了逆武器,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尼尔不想在现场留下证据,用逆武器就是最好的选择。

之后主角成功把炸弹扔到包厢层,解救了表演厅的观众,主角在和队友回到车内,那两名司机反水,他们认为主角带着演算机部件,但其实没有,而且卧底也已经换装成特工。 于是就有了后面在火车轨道酷刑逼供的戏份,目的就是要主角说出卧底和演算机部件的下落,以及CIA接下来的计划。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主角这时只是CIA的普通探员,他并不知道什么演算机,也不知道时间逆转,主角当时的只是执行任务,解救卧底而已。

于是主角在情急之下,吃下了前面那位特工偷偷露出的自杀药丸,影片出标题,之后主角正式加入信条组织。 TENET的标题,在预告片已经聊过了,是出自庞贝的一块来回文石碑,影片中凯特儿子也有提到过,去庞贝古迹游玩。 众所周知,石碑上的五个来回文单词,分别对应影片中的几个关键角色和元素。

TENET代表了片中的信条组织的名称或代号。 SATOR则是反派萨托的名字。 AREPO阿雷波是神秘假画卖家的名字。 OPERA歌剧院顾名思义指的是歌剧院事件。 ROTAS指的是萨托奥斯陆机场仓库的路特斯公司。 上面说的相信全网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我这里再多解释一些,庞贝中的SATOR Square 其实这些字母一开始不应该用英文理解,而是拉丁语,在拉丁语体系,这些词又蕴含着什么意思呢。

SATOR指的是祖先,创造者,神,在影片的结尾主角和萨托谈话中,主角就说萨托是个疯子,而萨托则说,或者我是一个神。 萨托在影片中,正是饰演一位关于人类存亡命运的破坏神。 AREPO阿雷波则是意味着死亡和重生的神。 TENET则是平衡和维持,在影片中信条组织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平衡的维持。 OPERA拉丁语是意为工作和任务,也就是主角开头的任务。 ROTAS是轮换的意思,和红蓝逆转门很贴合了。

诺兰为何要在这段戏出TENET标题,其实这场火车铁轨拷问戏,有很多诺兰的私货表达在里面。 很明显就是火车,诺兰和谢耳朵一样真的太爱火车了。 在《蝙蝠侠》系列,托马斯韦恩就在哥谭建立了轻轨火车系统,《盗梦空间》的火车更是一个关键的剧情元素。

在《信条》中,主角在行驶的火车两边被用刑,两边的火车其实长得是一样的(我有仔细看),不过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在行驶,让观众有了一种来回的错觉,也暗示了影片的来回因果循坏。

雇佣兵把已经奄奄一息的另一名特工推倒,算是致敬了《盗梦空间》kick的动作。

之后雇佣兵调整时间,也侧面暗示影片和时间的关系。 这里或许有人不理解雇佣兵调慢时间是什么原因,在对话中,雇佣兵有说,等到7点,主角的队友就能成功逃离,估计就是带着演算机成功出境之类的,但其实主角队友已经被乌克兰军方拿下了,但主角和雇佣兵都不知道。 于是雇佣兵就想在7点前,对主角拔牙齿用刑,逼着主角说出队友的下落,主角认为只要忍到7点,雇佣兵自然会杀了他,自己也不用继续受苦。

但时间快到7点时,雇佣兵明知道问不出来,但对用刑意犹未尽,还把主角的自杀药丸扔掉,还故意回调时间,其实意思就是我就要虐你虐到死。 这时主角看到前面队友伸出一颗自杀药丸,于是主角扑上去吞了药丸。

这时候标题TENET出现,这部电影剧情虽然是一个来回循环,但一定要划上一个起点的话,在主角吞下自杀药丸出标题时,就应该算是整个循环故事的起点了。 下一场戏,主角被救了下来躺在船上,上司告诉他队友全没了,在他昏迷过程中,给主角重建了牙齿,演算机部件(钚241)也没了,任务失败。 但重要的是,自杀药丸是假的,主角通过了测试,可以加入信条组织。

关于这颗自杀药丸,有很多人认为是真的,因为如果是假的,影片后面萨托那颗CIA自杀药丸,吃下就不会死了。 这里我认为可以分2个假设去讨论。 一个假设是主角吃下去的是真的自杀药丸,但在还没死而是昏迷时,被信条组织成员或尼尔及时救下,但为了对主角保密,故意告诉主角吃了假的自杀药丸,这是一个测试。

另一个则是主角吃的,确实是假的自杀药丸,是未来主角调包安排的,因为未来主角知道会有这么一出受刑逼供环节,于是事先在把队友那颗自杀药丸换成假的,以至于当时主角吞下也不会死掉,但之后把这个说成是测试,以借机让主角加入信条组织。 在这里大家更相信哪一个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主角加入信条组织后,就带着观众一起了解信条到底是什么。 主角去到女科学家那,研究逆向的子弹,并从子弹分析出产自印度,从而找到印度女。

之后女科学家带主角参观来自世界各地的未来战争遗骸,有各种复杂物件,从而推断出未来的大型战争。 短短2个场景几句台词,却思细级恐引出了2个大的隐藏剧情线,一个是未来到底是怎么样战争,另一个逆子弹的来源。

我们先来看未来战争,女科学家认为这次研究任务,是阻止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据影片的定律,发生的已经发生,所以未来的战争必将发生,而且根据战争残骸的逆物件推断,未来人类使用了类似于核弹的逆武器,从而爆炸后辐射到了很多物件,让这些物件逆转。 也就是说,未来的战争是一场类似影片结尾的时间正反大战,但更为惨烈,使用的武器更威力。 比如可能有一方拿核弹直接逆转,然后再引爆,这样的威力就像逆子弹一样破坏性增加,或许逆转过的核弹爆炸,从而造成了核爆周围的物件被辐射逆转。

第二个隐藏剧情,就是那逆子弹,主角说和现代武器差不多,这也说明未来战争发生在不久将来,而且是持续性的。 更重要的是主角研究的逆转子弹枪支,是印度女卖给萨托的,萨托或许把这些武器按照未来人指示埋好,等未来人挖出来后,通过逆转使用。

不过,我还有另外一种推论,就是这逆子弹和枪支,其实和萨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看过全片我们知道,印度女是信条组织的成员,和萨托是对立的,印度女每次和主角谈话,其实是一个引导主角的过程。 所以主角在研究逆转子弹时,或许依然还是未来主角安排的一个局,目的就是让主角从子弹的出产地,顺藤摸瓜找到印度女,让印度女来引导主角一步步去了解信条真相,顺便在印度认识尼尔。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断,因为在下一场戏主角闯入印度女家之前,其实后来的主角已经和印度女交流过了,印度女其实从头到尾都是按照信条组织指示行动的。 所以既然印度女是信条组织的人,自然也不会卖武器给萨托,当然不排除印度女是一个灰色的军火中间商。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些逆子弹,就是为了引领主角认识印度女用的。 所以让我们来复盘整件事情,可能是未来主角安排印度女逆转了子弹或枪支,然后放到女科学家研究所,女科学家研究出逆转枪支源自印度女,从而让主角根据这条线索找到印度女。

之后主角去了印度,认识了助手尼尔,这时尼尔是未来人,他逆转回来有2个目的,一个是引导主角,另一个是和主角一起完成该完成的任务。 影片其实有暗示,在主角和尼尔第一次见面时,尼尔帮主角点了一杯健怡可乐,因为主角的最爱就是健怡可乐。 尼尔在一开场,就说了两句类似于谜语的话,第一句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最后能活着出来。” 这句话其实是暗示了接下来的任务,可以在时间正反来回中反复进行,但必须活着,所以时间不是问题。

接下来尼尔第二句是:“你会劫持(威胁)妇女和小孩吗?” 这句话暗示了接下来的任务,会利用到凯特,还有片尾干掉了印度女。但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再过度解读就是关于尼尔自己的未来,也就是影片没有展示出的尼尔第一次认识主角的未来,这个我们放在下一阶聊(非常脑洞)。 之后主角和尼尔潜入印度女家中,当主角用枪逼着印度女丈夫说出逆转子弹的买家时,印度女说了影片中的第一句话:“泄露客户信息,会违反我信奉为准则的信条(tenet)” 说完后,下一秒印度女就和主角透露了萨托是她的买家。

那么印度女是不是违反了准则呢,其实恰恰相反,印度女第一句话说的,就已经暗示自己是信条组织成员,会按照信条组织的安排做好每一件事,这里的不透露客户信息的客户,其实就是信条组织的老大(未来主角但印度女还不知道),于是印度女接下来和主角的谈话,就是引导主角去如何认识萨托。 要认识萨托,主角必须要有一个新身份,新身份需要资金来源,接着主角去找了迈克尔.凯恩饰演的爵士,爵士出钱出力出咨询。

插一句爵士和主角所在的餐馆的服务员管家,就是诺兰第一部电影《追随》的主角。 爵士告诉主角,要想认识萨托,要先从形同陌路的妻子凯特下手,想要认识凯特,从一幅假画着手。 凯特作为拍卖行的鉴定师,经过她的鉴定,让一副假画流入拍卖行,并被萨托买走,而正好凯特和做假画的阿雷波关系亲密,这使得萨托很气愤,并以假画威胁凯特,如果离开他,就让凯特坐牢。

然后迈克尔凯恩给了主角一副也是阿雷波仿的假画,这幅假画隐约可以看到一只鹰,这仿造戈雅专辑F的《巢贼》画作。 需要强调的是,影片后面萨托用餐盘装的一幅女人和小孩的素描,是和主角拿在手上的《巢贼》是不同的,这里我已经多次确认过了。 戈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画风奇异多变,代表作你们一定看过,有《着衣的马哈》,《裸体的马哈》,《1808年5月3日》,《农神吞噬其子》等。

影片中的戈雅《巢贼》,创作于1812-1820年间,在现实中2010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近134万美元售出。 画中内容是一位狩猎人正准备偷走鹰巢,而此时老鹰正叼着猎物回巢。 影片中的主角,或多或少就像画中狩猎人。

片中没有说出凯特是否故意让假画进入拍卖行,但前后理解,我认为是无心之过,从而让萨托抓住了凯特的小辫子,让凯特无法离开萨托。 而阿雷波因为和凯特过于亲密和贩卖假画,也被萨托给废了,不能走路不能说话。 之后在餐馆里,主角靠着这张画,说出自己的目的,如果凯特帮主角引荐认识萨托,主角就帮凯特把画偷走或毁掉,这样就能还凯特和孩子自由。

但这时萨托手下到场,控制欲很强的萨托,当然不会让自己妻子和别的男人接触,但正好在这场打架中,凯特发现主角身手不错,于是决定让主角帮助她偷画(或毁画)。 接着凯特引出了萨托在奥斯陆机场的秘密富人储存仓库,那幅假画就在那里。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主角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利用凯特,主角压根就没想过要帮凯特偷画或毁画,主角后来和尼尔去奥斯陆机场仓库,也是想知道萨托仓库背后,是否藏着萨托和未来人沟通的秘密。

于是接下来就是主角和尼尔计划,并决定用挪威的波音747飞机撞向仓库,从而得到勘察空隙。 具体仓库遇险抽掉氧气这些就不多复述了,值得注意的是仓库的服务员,有提到仓库结构和美国五角大楼一样的。 说到这大家应该可以知道诺兰在影射什么了,影片中一架飞机撞向长得像五角大楼的仓库,其实就是暗示了现实中911事件,当时美航77号航班,被恐怖分子利用撞向五角大楼。

主角和尼尔在仓库这场戏,主角初次见到逆转门,以及逆转人,这里一起结合影片后半段主角再次回到仓库一起聊。 首先解决大家的迷思,为何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是逆转主角同时从两个方向出来呢? 这就涉及到我前面提到的参照物视角,这里我再细化一下。

影片初次展示的仓库戏份,是以主角和尼尔视角去看世界的,所以可以看到主角蓝线房间跳出一个逆转黑衣主角,行动都是逆向的,而尼尔另一边是红线房间,跳出来的是正向回来的黑衣主角。

但后半段重新回到这场仓库戏时,是以逆转主角的视角看世界,我们就能看到逆转主角看到的西装主角和尼尔,都是逆过来的,之后在搏斗过程中,逆转主角好不容易进到蓝线房间,等待着对面另一个自己出现进入逆转门的镜像,他赶紧跳进去进行逆转。 然后逆转主角转回到正向时间后,我们跟随逆转主角的视角,这时候看到的世界就变回了正常的样子,这也是为何尼尔追他时,他是正向奔跑的。

 短评

非常诺兰,非常符合粉丝口味。在一个复杂逻辑下讲述的逆熵故事,而且诺兰仍然拒绝解释,观影门槛比以往更高 ,甚至于它根本不烧脑,而是颜面暴击直接把你锤懵。在表故事的单纯和里故事的晦涩之间,诺兰找到了足够的空间来放那些奇观化的动作戏,顺便嘲讽观众“看不懂就睡一觉”,挺欢乐的。(配乐加分(德比茨基的头身比真的吓人

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你要真让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帕丁森他妈的帅疯了。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11分钟前
  • 000
  • 推荐

我虽然没看懂但我绝对不能打三星

13分钟前
  • ㅁㅁ
  • 推荐

看完电影出来下楼差点走了上行的电梯🙃

16分钟前
  • mirai
  • 还行

罗素兄弟:不能让别人看真剧本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啊!大甩卖啊!看懂算我输啊!

21分钟前
  • 尔尔马
  • 力荐

看别人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辣鸡编剧辣鸡导演全是漏洞。”看诺兰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不行不行我脑子都烧坏了等等我得再看一遍。”

26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诺兰的电影作者化风格非常强,他就像是时间的管理者,这部新片依旧非常的烧脑,观影过程中看似好懂,但当五方最后那句台词一出来,故事立刻变得烧脑起来。【信条】就像一集豪华美剧的首播集,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在时间里穿梭的故事线让人想到Netflix第一神剧《暗黑》,有着一样的时空悖论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烧脑也是源自这其中的时间线和人物身份。一部电影演完了,结果你发现这才是信条宇宙的起点。诺兰套用了007电影的模式,演员嘴里科普着科学原理,还带着诺兰标志性的英式幽默,这些台词就是解释一下关键场景所需的叙事逻辑,对观众来说就是不明觉厉的观感,而类型套路也没有时间让主角思考,叙事只是快节奏的一路往前推,能不能消化就是电影结束之后的事情了。诺兰的电影,好玩的就是解读它如何烧脑,又到了广大网友秀学识和智商优越感的时间!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诺兰在新片中又玩了一次“魔术三步骤”,把视觉奇观和超高速的叙事节奏作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该显而易见的伏笔,到了后半程才逐一揭晓。看完电影才发现片名的精妙之处,整个叙事结构也是TENET式的,这个太妙了。整体类似于《盗梦空间》,用007、碟中谍式的间谍动作类型元素为“量子逆转”的科幻概念做框架,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全片高潮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

3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概念和结构压倒一切,诺兰这回是真的一根筋走到底了,用简单的核心设定编织出复杂精细的故事。遵循了谍战类型片的种种俗套,但动作戏和高潮场面却拍得没劲(尽管将倒放这个古老技术用到了极致),人物情感和性格转变在高速剪辑和繁复规则压迫之下自然也就荡然无存。唯有帕丁森的角色立住了,自知宿命却坚持逆行,很容易想到[终结者]和[降临]。时间悖论因果循环的核心也同质于[星际穿越]。对于评分,我比较纠结。一方面,谈到所谓“烧脑”,即需多刷才能完全“看懂”的电影,我更倾向于奥特曼[高斯福庄园](以写实而意味深长的人物关系、前史、对话与隐晦暗语为重心)和林奇[穆赫兰道](以梦境逻辑与真实可感的情绪氛围为核心)这两种类型,纯粹理工解谜性质的[信条]并不合我胃口,但在一个方面如此极端且尚有新意的电影,值得四星鼓励。(8.0/10)

3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诺兰的信条,就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亲手拍出自己导演最不好看的电影。一个纯粹用台词堆砌起来的故事,如果消音,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几乎为零。这点在盗梦空间当年上映之后就一直被业界批评,看来诺兰是听都不想听,还把缺点放更大了。所谓的七国取景,全是些家门口就能找到的地方;所谓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看起来也像普通间谍事件般小打小闹。因为保密演员无法阅读完整剧本,以致许多人表演时只是单纯念台词,自己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3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诺兰:“有关。”记者:“请问这部电影和时间穿越有关吗?”

43分钟前
  • 一只拖鞋
  • 力荐

荒谬之下你我在最美的时候相遇。正反双打拍的很妙,但毕竟是悖论,逻辑上无法自恰于是从头到尾都在突突突,文戏寡淡,女主那么多戏份比不过帕丁森的一个回眸。可能是今年院线商业片之光了。*乱世拜信条* A: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你见遇光时的好最:B

4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52分钟前
  • Evarnold
  • 还行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看不起在公园里倒着走的大爷大妈了,原来人家都是从未来回来的权贵。

56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真的被诺兰逼疯了,感觉智商完全下线。和他之前任何一部电影体验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玩技术或结构,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和悖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视觉奇观和故事脉络,待多刷后再尝试理清逻辑吧。

5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诺兰的片子有个最大好处是配乐足够恢弘磅礴,只要音量开得足够大,我就可以听不到周围的那几条观众评论音轨~

1小时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大!脑!在!燃!烧!时间的顺流和逆流都不稀奇,但把顺流逆流放在一起组成时间的咬合状态并利用之——这就是诺兰牛X的地方了。太多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就像一场信息量的核爆,想说剧本写得这么繁复究竟有没有必要?(我看电影不是为了爆炒脑花啊魂淡)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就像《盗梦空间》用多重梦境重构侠盗片,信条》则以时间逆转的方式赋予特工片新的可能。其实回头看,剧情并不特别复杂,包括矛盾构成也很常见。但引入时空逆转概念之后,结构上的花样就更多了,会有意误导观众,就有意思了。此外,本片是典型的高密度叙事,信息量极大,剪辑又很跳,这种强叙事密度,让观众一开始完全没时间去思考和理清思路,所以才会觉得难懂。而最后,影片又一次注入情感元素,煽情一把,也是很诺兰了。另外,帕丁森、华盛顿、德比齐的表演,也为本片增色不少。喜欢这种实拍的硬,是特效无法带来的体验。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尼尔在基辅歌剧院救了男主角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自己,最后又将他拉出了基地。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为男主角挡了一枪,然后壮烈牺牲。尼尔来自未来,这也意味着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很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而且结局早已注定,不能改变。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从来只有单讲时间逆转和时空穿越的,却从来没有在一个画面里把正向和逆向时间同时呈现的。它如《盗梦空间》的那个折叠城市,首尾完美张合,开头即结局。最后一场大战,将为IMAX观影带来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银幕体验。两男主的相遇,勘为一道恍如隔世的弧光,泪目。看完《信条》你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诺兰所有的作品,将以《信条》为中心,形成过去和未来的完美交互。它是一个圆点和轴心,也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理念的终极倒放和正反打。(就不用担心评论剧透了,想剧透可能都无从下手…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