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2023

剧情片日本2023

主演:安藤樱,永山瑛太,黑川想矢,柊木阳太,高畑充希,角田晃広,中村狮童,田中裕子

导演:是枝裕和

 剧照

怪物2023 剧照 NO.1怪物2023 剧照 NO.2怪物2023 剧照 NO.3怪物2023 剧照 NO.4怪物2023 剧照 NO.5怪物2023 剧照 NO.6怪物2023 剧照 NO.13怪物2023 剧照 NO.14怪物2023 剧照 NO.15怪物2023 剧照 NO.16怪物2023 剧照 NO.17怪物2023 剧照 NO.18怪物2023 剧照 NO.19怪物202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12

详细剧情

  平静的湖畔小镇,疼爱儿子的单亲妈妈早织(安藤樱 饰)、为学生着想的爽直老师保利 (永山瑛太 饰)以及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本过着安稳的生活,却因为一次校园冲突,发酵酿成轩然大波,惹起社会与媒体的关注。当事态越见严重,竟在一个暴风雨的清晨,两个孩子双双失去了踪影……

 长篇影评

 1 ) 《怪物》:懸疑故事下的酷兒愛情,謊言助瀾下的怪物誕生

「白線的另一端是地獄」

「幸福應該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

「我們轉世了嗎?」

日版《親密》所言不假,作為是枝裕和相隔5年的日本片,此次總算回到過往的水平,與坂元裕二合作譜出一段三線性視角展開的懸疑故事。三線性視角從安藤櫻飾演的母親著手,再到永山瑛太的教師視角,最後到兩個男孩的視角,三個視角開啟皆以一場大火為背景,熊熊烈火燃燒猶如夜晚的怪物般試圖吞噬一切,也試圖照亮一切。

這是是枝第一次拍羅生門的故事,安藤櫻的母親視角看到了兒子在學校被老師施暴而學校毫無作為,自己在別人眼中變成了張牙舞爪的怪物家長;永山瑛太的教師視角在誤會以及謊言中推波助瀾,成為社會眼中的施暴(怪物)教師;最後來到兩個孩子的視角看待一切始末,霸凌始末揭曉,前因後果皆有了答案,一層又一層謊言與誤會包裝的是兩個男孩的情竇初開,只因同儕壓力、社會風氣、親子關係影響,在正常與不正常間自我懷疑,白線內與白線外之間拉扯,成了旁人眼中的怪物。

三線性視角中安插了田中裕子飾演的校長視角,表面上是孫女身亡不久所以心不在焉,無暇處理學校家長與老師的紛爭,實則以謊言作為包裝讓丈夫替自己的過失殺人頂罪,藉以維持學校校長的身份。過失殺人且殺的是自己的親孫女,怎麼尋都無法尋求救贖,只能以「謊言」苟延殘喘度日,或是在平日的午後與小男主麥野,以樂器吹出五音不全的低鳴旋律,藉以表達出隱藏在內心的真實謊言。

三線性視角最後皆以颱風天作結,颱風天的設計想起了《比海還深》,看的出是枝又想再藉由天氣的大轉變讓角色說出心裡話,藉此真相大白、撥雲見日,但此次颱風天的高潮設計自然是不如《比海還深》強烈,坂元裕二的三段式劇本設計雖然說高明,但無法將角色全都齊聚在一起收尾,最多就是讓片中真正的主角孩子們能有個雨過天晴的溫暖收尾。

結尾兩個孩子在颱風過後雨過天晴之際,向草叢自由自在奔馳,搭配著明亮的暖色調以及令人會心一笑的台詞:「我們轉世了嗎?」,是與《親密》開頭的遙相呼應,也是是枝在現今日本社會風氣下用最溫柔的方式為兩個情竇初開的男孩所圓的秘密戀情,或許他們真轉世到了沒有怪物的世界也說不定。

收尾搭配教授的配樂,情感涓涓細流同時又波動著內心,猶如兩個孩子轉世來到另一個世界的證明,也猶如教授與觀眾做最後的訣別。教授的最後一部電影配樂作曲,便跟著這兩個男孩在秘密後花園奔馳,一同轉世來到春暖花開之地。再見了教授,會永遠想念你以及你所創作的一切的。

★★★★

#怪物 #是枝裕和 #坂元裕二 #坂本龍一 #安藤櫻 #永山瑛太 #高畑充希 #田中裕子 #角田晃廣 #中村獅童 #黑川想矢 #柊木陽太 #Monster

 2 ) 突破金棕榈的瓶颈有多难,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两年,是枝裕和导演非常高产。继去年凭借《掮客》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并为宋康昊摘得戛纳影帝后,这次他又带着在本土创作的影片《怪物》重返戛纳。

电影《怪物》剧组在戛纳

目前,这部新作在银幕场刊上的评分为2.3,暂列第二。这个成绩对于是枝裕和这样已经拿到过金棕榈的热门导演来说,确实算不上太过理想。相较于《小偷家族》场刊3.2的高分,更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银幕场刊评分

影片《怪物》的编剧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坂元裕二,他的代表作有《东京爱情故事》《四重奏》等。而此次《怪物》的故事则通过一桩悬疑事件切入:

平静的湖畔小镇,安藤樱饰演的单亲妈妈早织、永山瑛太饰演的老师保利,以及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却偶然因为一次校园冲突,渐渐酵酿成轩然大波,引起社会与媒体的关注。当整个事态越来越严重,竟在一个暴风雨的清晨,两个男孩双双失去了踪影……

电影《怪物》将于6月2日在日本公映

这次,是枝裕和再度引入最擅长的儿童视角,只是故事结构采取的三段式,从三个不同角色的感受出发来看待同一件事情。这样的结构并不新鲜,但对于是枝裕和来说,这尚属首次尝试。

当然,也正因为感受的差异,故事的悬念感便由此而生。尤其是安藤樱饰演的母亲,作为影片第一段落的主视角,她的孩子以及所遇到的人,个个都散发着古怪气息。而当观众准备随母亲视角慢慢解开谜团时,是枝裕和却笔锋一转,又把焦点放到风暴中心的老师身上。可以说,这是一个节奏感比较强的悬疑故事。

影片名为“怪物”,不仅仅是因为影片中出现了有关“怪物”的意象,更在于故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古怪的一面,而这些古怪或多或少都来源于一些悲伤的记忆,或者周遭身处的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怪物》的本质,还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以及跟自己的相处,只不过因为孩童视角比较突出,所以打上了鲜明的是枝裕和烙印。

谈到创作初衷,是枝裕和做出了这样的阐述:“我是第一次和坂元裕二合作,他是我最尊敬的活跃的编剧。我比他大一点,但我们生活在同样的时代,在昏暗的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我们写了关于忽视、刑事罪犯和伪家族的故事,这些故事甚至有相似的主题。尽管我们是在不同时间点写的。然而,我们采取了各自独特的展现方式。这就像吸入相同的空气,呼出的却不同。我在2019年加入剧本的开发,那时疫情让世界天翻地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故事反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裂痕。这次能够与我想合作的制片人、编剧、包括坂本龙一合作,我感到非常自豪。”

由于《怪物》属于不便过度剧透的影片,关于各个角色的命运和选择,我们在此不过多讨论,为更多影迷留下观影时的快感。

回望是枝裕和的导演履历,我们不难发现,他称得上是与戛纳电影节关系最为紧密的亚洲导演(甚至没有之一)。从2001年的第三部剧情长片《距离》开始,是枝裕和便踏上了这条长长的戛纳红毯。直到2018年《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榈时,他入围过戛纳电影节的作品数量已达到七部之多。

2001《距离》
2018《小偷家族》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空气人偶》和《比海更深》这两部作品并没有进驻主竞赛,而是入围的一种关注单元。尤其是2016年的《比海更深》,考虑到前一年的《海街日记》还处于主竞赛梯队,这待遇显然是属于被降级。

这也从侧面说明,哪怕戛纳存在着所谓嫡系,对明星影人有着种种优待,可一旦发现创作者存在着自我重复的势头,戛纳也会亮明态度,不留情面地将之遏止。

2009《空气人偶》
2016《比海更深》

近年来,是枝裕和确实身处于自我重复的漩涡里。

纵观是枝裕和的绝大多数作品,往往都是脱胎于社会新闻、漫画、小说等先于电影而存在的叙事载体,而非原创故事。这样的创作手法,对于切入点的选择和深挖内核的决心有着较高的考验。而他赖以成名的杀手锏恰恰正在于此——绵里藏针的口吻和笔触。尽管以家庭题材为主,他也绝不满足于表面上的温吞和柔情,而是直面伤疤所在。

是枝裕和

正如《无人知晓》里随夏天一同腐坏的廉价出租屋,这些孩子难道生而有罪,否则为何遭此惩处?正如在《距离》里,浅野忠信饰演的投毒小组第五位成员,兼具施害人与受害人的双重身份,他的在场便是一根情感的搅动棒,质询观众,原谅要从何而起?正如《小偷家族》里不被社会接纳的重组之家,他们要的只是一份彼此陪伴,为什么会难如登天?

2004《无人知晓》

观看是枝裕和造诣最高的几部电影时,我们面对温馨甜蜜的影像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将平等地诘责所有人,类似社会事件的发生是否与我们的冷漠息息相关。观影结束后,我们或许会萌发出强烈的动机想要改变什么,或许人格产生些微的升华,由此增加一个认知世界的角度。无论如何,他都能成功唤起一些潜藏在利己主义下的良知。

2008《步履不停》

然而,是枝裕和新近几部作品均不在此列。如果说《真相》《掮客》的隔靴搔痒是因为采用外语创作的水土不服,那么回归日本本土的《怪物》,其多线索的情节结构则会让我们想到《第三度嫌疑人》里的发挥。

甚至影片中男孩之间的那份复杂情愫,也会让影迷们不自觉地拿它跟去年荣获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那部《亲密》相比较。倘若是枝裕和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仍然独立,那么他的思维方式便多少有些滞后,或者说呈现出一种疲态。

是枝裕和《怪物》
卢卡斯·德霍特《亲密》

打破自我重复的魔咒,对任何一位创作者而言都绝非易事,特别是在某一领域取得过杰出成绩的顶尖高手。在摘得世界最高电影荣誉后,或许没有人比是枝裕和能更清醒地意识到瓶颈的到来。

为求新求变,他选择的方法是出国拍摄,采用不同的语种丰富形式。但创作外化的扩张与攫取,所导致的却是内在意志与专注的流失。无论《真相》还是《掮客》,都难免流露出一股疏离感,而这份疏离则终将成为他持续钻研的阻碍。

是枝裕和年逾耳顺不久,放在大师的维度里讨论,还有着诸多可能性。身为影迷,如果能见到是枝裕和挣脱漩涡,再度推陈出新,那才是幸事一件。因为就现状来看,失去了锐利锋芒的生活流电源,终究太容易沦为一碗寡淡的白开水。

作者| 岛主+队长;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他人即地狱

@FFMUC23 的最后一部,怪物,弥补了在戛纳没有看到的遗憾。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这里的好既代表了“优秀”也代表了“易于服用”。

“易于服用”

我认为这是坂元裕二参与编剧和类型片拍法的共同作用,充满悬疑感的设置必然更容易吸引观众。故事被切分成三段不同的视角,这不仅是形式上的花活,更是和表达的内容高度统一的。在每一段的故事里,观众从未获得过“上帝视角”,而是用一种类似POV的展现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强迫)观众在每一段故事中和主视角人物共情,另一方面观众的部分疑惑会在下一段故事中被解开。让观众在“ta为什么要这样”——“啊原来是这样”中循环,在多次的“提问“——“解答“后,我们发现被反复诘问的对象都只是在自己有限的视角内,做出了理性选择。

谁才是怪物?

不止一次地看到文化学者或创作者提到现在没有明确的敌人了。萨特提出的“他人即地狱“,上野千鹤子说“所以我们有明确的敌人。比如父母,比如父权社会,这些都是姿态鲜明的敌人。正因为他们姿态鲜明,我才得以反抗。因为我的痛苦根源在外部。但是到了下一个世代呢?她们不得不在自己内部寻找痛苦的根源。”显然,孩子们,单亲妈妈,老师,校长从上帝视角来看都不是那个怪物…但是在他者的视角中,他们往往单独或合谋成为了那个怪物。我认为所谓的怪物是一种系统性的信任缺失。在互联网时代,任何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监管缺位,都会被放大并迅速传播。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信任既难建立,又易崩塌,影片中还着重展现了“逃避主义”的处理方式,但在愈发注重个体感受的现代舆论体系中,我们无法责怪这种方式。

没有解药

是枝裕和通过视角的切换,完整的展现了在这种系统性的信任缺失中,一句话就可以刮起的蝴蝶效应。我们不能期待创作者既提问又回答,作为观众的我们同样没有回答的能力。导演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之所以是“开放”,是因为无论是观影结束的当时还是已经过了几天的现在,我都认为最终两个孩子在明媚的阳光下奔跑是非现实的场景。同时,我同样尊重愿意相信那是真实的观点。无论真实与否,伴着缓缓想起的钢琴旋律,两个孩子飞奔出草丛,冲向不再有栅栏的铁轨,这是导演留给所有人的温柔。

坂本龙一

写到最后刚好是音乐部分,水到渠成又恰逢其会。可能是因为故事被切分成三个部分,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更倾向于在“理解”而非“感受”,但有三个时刻我实打实的被情绪击中了,这三个时刻都伴随着极其出色的配乐。第一次是母亲在面对机器人般的学校老师时,响起的管风琴声;第二次是校长和Minato一同吹起的圆号和长号,伴随着号声,会想起母亲寻找Minato时隐约听见的声音,会想起天台上的Hori老师,会随着镜头缓缓摇到水边。非线性的三段时空在此交汇,每个人物的情感在此叠加,被铜管乐器诗意化。(回顾时突然想起了使用爵士乐的燃烧,也是由铜管乐器带来的诗意);第三次是结尾,Minato和Yori携手飞奔,冲出草丛,最终到达没有阻碍的终点,干净的钢琴旋律缓缓响起——黑屏,琴声继续昂扬。结尾的《Aqua》收录在BTTB这张强调做减法的专辑中,静水流深,伴随着流淌的钢琴,影片中影片外的故事缓缓涌上心头…三段单类乐器构成的旋律,让我留下了最深的记忆,比起声部的堆叠,我想做减法是一件更难的事,想到坂本龙一已离我们而去,鼻子一酸最终还是没忍住。

仔细想来,我并不是因为情节落泪的,而是音乐结合戏里戏外的画面把情绪顶到了流泪的阈值(当然这个阈值本来就低)。转念又想到perfect days结尾其实也是靠feeling good和役所广司的演出顶起情绪的,可能我就是爱看虚伪的人文关怀和胸口碎大石。

 4 ) 什么是怪物?谁是怪物?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有幸抢到了7月8日香港的“《怪物》是枝裕和導演映後談特典場”的票,虽然位置不好,但还是沉浸其中,安静的看完了整部电影,无比震撼

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是枝裕和,也是第一次看是枝裕和,当一部作品在你心中有很高的地位,看完之后还在那个位置甚至更高,说明这部电影是真的优秀,我说的就是《怪物》。全片是从多个角色的角度出发,以每个人的角度探讨整个事件在角色自己心中产生的误解,也反应各种社会问题,电影在这种平淡的氛围下讲述着这么一个故事,其实从每个人的视角出发,每个人都是“怪物”,每个人都可能是“人头猪脑”

这里必须提一下已经去世的坂本龙一,他为这部电影献出了无比精彩的配乐,电影原声带中《20220207》这段平静且悲伤的旋律,看完电影依然还在脑子里回响着,回去忍不住想下单CD、黑胶,这是这部电影的配乐给我带来的感觉

回到标题,什么是“怪物”呢?举结尾当例子,为什么要拍这样一个结尾呢?这其实和前面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但如果这是个开放式结局呢?当母亲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同性恋”,他在她的眼中是否也是个“怪物”呢?就像柊木阳太饰演的星川依里在他父亲严重有病一样,都是“怪物”,但是觉得他们是“怪物”的人,难道不是“怪物”吗?

永山瑛太饰演的保利认为一切的起因全是因为黑川想矢饰演的麦野凑,麦野凑喜欢星川依里却有因为他拥抱了他而难过,安藤樱饰演的麦野早织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保利身上,这些谣言和误解也是出自“怪物”们

能力有限,我能看出来的也就只有这么多,因为不会粤语和日语,映后访谈也没听懂多少。不过这确实是一部值得细细评为的佳作,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能到电影院身临其境的感受这部电影,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在现场有许多次掌声响起,第一次是在银幕上出现“纪念坂本龙一”时,第二次是在影片彻底结束的时候(这次我是第一个鼓掌的),也可以看出观众们的热情,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看电影,难道不是全宇宙最浪漫的事情吗?

 5 ) 观后感|与是枝裕和导演连线,为少年们的奔跑流泪

#是枝裕和导演映后谈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分三个篇章,采用三方视角,逐渐厘清同一条故事线。然后你会发现,从外界视角看到的混乱恐惧焦虑和各种各样的“怪物”,实际都是纯粹的情感在机缘巧合下造成的多重误会。悬疑性也非常足。

“怪物”究竟指的是谁呢?麦野对母亲说自己被老师骂为怪物、母亲是为保护儿子大闹学校的怪物、保利是被说成体罚学生的怪物老师、星川被父亲认为是有病的怪物。

明明大家都是纯粹善良的人,做着情理之中的事,却会因群体、舆论、谎言、偏见、社会被视作怪物,而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和是枝导演连线发现他好呆萌,每个问题都要望着天思考,一脸迷惑哈哈。(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他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听不到他那边,调试了很久zoom,结果最后还是用打电话的方式把声音播出来)

问他对于“怪物”想要传递什么信息,他说这问题好难啊,我也不知道,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关注点,所以看自己想看到什么。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电影得了酷儿金棕榈奖,这个奖一得,大家瞬间就预判了是有LGBT元素,但前期宣传里从未提过有这样的情节。他说得这个奖的时候他都觉得很纳闷,因为他不觉得里面的内容应该定义为LGBT,只是少年成长过程中懵懂的感情。但是后来评委跟他说,这只是说明这部电影在不同的群体中都值得看,他就接受了。

是枝的残酷温馨日常流与坂元的隐隐作痛青春物语结合在一起,再伴着坂本龙一悠扬的琴声,情绪缓缓流动起来。

“虽然我也不太明白,我有了一个喜欢的人,因为不能对别人说,所以说了谎。因为如果暴露的话,就不能得到幸福了。”

“那么,对谁都不能说的话,就把它吹出来吧。”

为少年们的奔跑而流泪吧。祝福那些不能喜欢自己、不能被别人喜欢的人们,“接受真实的自己”就很好了。

 6 ) 人们总是相信他们看到的就是事实

三个人的视角,同一件事,却是三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妈妈视角:孩子被霸凌,学校不作为,老师有暴力倾向。

老师视角:一个小孩在霸凌另一个小孩,明明自己是真心对待孩子们,却被说成是不合格的教师,最后被学校辞退,女朋友也跑路了。(真的惨)

男孩子们的视角:是少年时期懵懂青涩的相互喜欢。是不能顺着爸爸的遗愿长大成人的痛苦纠结。是发现和对方距离拉近之后身体产生了迷之反应的慌乱。是无法言说的少年心事。

电影快结束时大片的绿色和两个孩子的笑容干净美好又治愈。是他们接受了喜欢对方的事实么,还是他们冲破了栏杆转生到了另一个世界呢。

转生之后会变成什么呢?(两只鸽子!跳戏)

一直被父亲虐待的yori当着父亲的面推开自己家门对湊说「ごめん、嘘!」的时候一定用了好大的勇气吧。

PS:对于失去了孙子的校长的感情描写也真的很细腻了。在妈妈眼里是在超市里会绊倒陌生小孩的坏婆婆。是出了事情只想草草了事不关心学生的坏校长。感觉她知道火是yori放的也不想yori被抓到。也是在她在音乐教室告诉minato把说不出来的都发泄在长号上。

细腻。窒息。是我看是枝裕和的感受。

还记得看完《无人知晓》难以描述的心情。

趁着上班之前,看到109新宿有一场合适的就买了票。坂本龍一さん监修了音响设备的电影院真的很高级。虽然票好贵。

日语水平有限,也许我看懂了吧。

「誰かじゃないとつかめないものではなく、誰にでもつかめるものが幸せ」

 7 ) 究竟谁才是怪物?

故事其实很平淡,三段式,前两段甚至有些无聊,最后才联想到很多细节。

依里虽然个子小小,但意外的很成熟。看到前面我还在脑补,他是一个反社会人格,长相人畜无害但确实这个班级的老大之类的,所以才被他爸称为怪物。

但看到后面才发现不是,很心疼他,应该是很早就觉醒了吧,所以才被叫怪物。明明是个小孩子,但却把在学校交不到朋友看淡,甚至面对在霸凌中想要“自保”不理他,在电车拥抱一时无法面对自己性取向的凑,显得那么包容,明明也很生气但凑发line叫他来他就来了。

全片让我记忆最深,回放无数次的两个场景就是,凑被妈妈抱住的时候,出现在洞口的依里,以及被爸爸威胁和凑先是说完我喜欢女孩子,但最后还是跑出来说刚是骗你的。

再说凑,前面还以为他真的在霸凌同学,没想到却是个温柔的孩子。不自觉喜欢上依里,因为对方要转学而述说不舍,无法直面自己的性取向,到挣扎,最后到坦然面对。

最后他们一起去往美丽新世界了吧。

 短评

哭了

10分钟前
  • 十二
  • 推荐

对我来说是一部足够打动我的片子,坐在我旁边的姑娘们一直流眼泪,说“这个片子好东亚啊”

13分钟前
  • Olivia🌿
  • 推荐

同性、家庭、校園暴力、後311創傷…看得出來很想拿獎。儘管他自有風格、穩定發揮又切題,但他最終是一則死板的命題作文。音樂啊,為阪本龍一淚目。

16分钟前
  • 白石春子
  • 还行

学生和校长在教室里吹圆号,我在影院哭的好大声

19分钟前
  • 祝大葱
  • 力荐

B+. 确实是绝不可以被剧透的电影。视角切换的三段式结构给人近乎悬疑片的快感,每处“闲笔”或反常都在后续的“反转”中得到验证,甚至变成情感上的重击;而这种叙事上的”骗术”和故事的核心也是一脉相承的:是枝裕和讲述的是谎言的伤害,而有时我们欺骗的不止别人,更是自己。(还是要感慨,我,尤其是我,怎么会这么晚才意识到“怪物”是什么?)2023.5.17 Debussy

23分钟前
  • 双晚
  • 推荐

文本技巧(坂元裕二式?)和表演控制上真的把这个故事的悬疑性和戏剧性拉满了,但相比于前两条线如此郑重其事声讨无人承担罪责的日本成人世界,即那个真正的国族“怪物”。由这两个小男孩共同建立的“真相”,则显得有些轻巧和虚假,失去了是枝裕和惯常对孩童忠实的跟随和捕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概念先行,不断为故事的可信性做补充的刻意感,乃至议题感。同样情感,在去年戛纳的《亲密》中以更现实主义的作法获得了确认。

2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最值得关注的两个表演镜头:1. 安藤樱抓住儿子肩膀长长定定地注视着他等待他的回答;2. 钢琴曲的尾声中校长在雨中身体佝偻承受风雨的模样。每个人都在他处有自己的生活。【看安藤樱表演最感慨的是,想起第一次被她惊艳到的小偷家族里的样子,怪物中的安藤樱完美地呈现了全然不同的模样。看着怪物里的她,我甚至会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小偷家族的演员另有其人。给演员一点时间与空间,让她消失,让她REBORN 】

30分钟前
  • 列张
  • 推荐

从知道是枝裕和这次要拍的核心内容后,就在猜测他会用怎样激进的方式突破自我。直到看完全片,你才明白他还是那个他,在表达方式上甚至有些执拗的他。一个人对于一些人而言,永远都有可能是那个“怪物”,可这就不能拥有自我了吗?而真正能够和你感情交融的,正是那些你的“同类”。是枝裕和用细密的勾连,让你的对面不再是落空的座椅,是抚摸你发梢的指尖。安藤樱和黑川想矢的极佳表演让一切几近完美。

33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日本版亲密with a happier ending,三个不同的视角有意思但没必要

37分钟前
  • upstream
  • 推荐

很遗憾,是枝裕和在成为一名悬念大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一段故事以不同视角重述,的确让电影更加“好看”,却也造就了一部但凡被剧透便再也不值得看的快消电影。我们不禁怀念起从前是枝裕和电影中作者与人物之间亲密又疏远的关系,怀有无尽的好奇,并发出真诚的关切,而这一切在《怪物》中仅剩下对热点议题的拼贴,以及演员在极端情境下完成的应激反应,以考察观众的同理心。一种制作规格升级后的再次迷茫。

3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3.5真的太喜欢了 所以这个光明的结尾是导演改了的吗😭😭😭所有人看似是怪物 所有人也都不是怪物 一会复盘呜呜呜…

43分钟前
  • JC
  • 推荐

和《亲密》有那么一点撞题,又很有是枝裕和之风,前期沉稳地叙述,揭示不同人物看到的表象和自身出发点带来的后果,积累到最后揭开真相,蓄积了情感,爆发巨大的能量。不过这个结构还是有待商榷。两个孩子缘何被推向边缘,进入自己的小世界,不为人言说又彼此心知肚明的情感,尽收眼底。成人始终只见其表象。暴风骤雨之际,也只有无畏无惧的孩子才可以抵达彼岸。

47分钟前
  • 秦婉
  • 推荐

#76戛纳主竞赛# 未能为挚友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而追悔半生,亦或共同面对艰难人生甚至粉身碎骨,我坚定不移的选择后者

48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力荐

#Cannes2023-6 是枝裕和和初次合作的编剧坂元裕二以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一个带有单亲家庭、校园霸凌、师生关系等社会热门话题要素的故事,三次视角的转换却剥茧抽丝地呈现了“真相”的更多维度。少年之间至纯至善的情谊赋予了影片汹涌澎湃的情感内核。“怪物”究竟是没有共情力的成年人、无意识地党同伐异的同学,还是无法面对自我边缘身份的少年,这是影片让人回味无穷之处。

52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It's beautiful. 宇宙膨胀到最后,时间会倒流。我们,火车,猫猫都会回到一切的起点,人类会变成猿猴,恐龙会统治地球,一定要早早做好准备呀。敏感细腻的少年心事像清脆嫩绿的初夏的森林,不知不觉生长得葱葱郁郁。于暴风骤雨中勇敢地往前奔跑,秘密都随着管乐低沉的声音消散在宇宙,最后河流依旧,我们柳暗花明。是枝欲合展开故事的方式像片中的通往秘密基地的甬道,经过狭小而深邃的暗角,到达锈迹斑驳的旧车厢,一片充满想象的灵动的天地。在我作为孩子的依稀记忆中,我确信那是属于他们的华丽飞船,定会载他们到达想去的世界。

53分钟前
  • 许多熊
  • 力荐

3.5,被彼此困住的是枝裕和与坂元裕二。一个崇尚把一切不好的都抹去、全员善人于是一切都是好事,一个崇尚把事情最坏的一面写出来、全员善人但都像怪物。水清无鱼和四处留情共存能不能繁荣不知道,他们俩的结合似乎没有,the story is just too sophisticated to be true. 还是坂本龙一的绝响更动人,音乐响起,boy's love在终结后永生。

56分钟前
  • 蓝詹
  • 还行

见证是枝裕和用尽全力把掮客背刺观众的给还回来多视角塑造的悬疑氛围质量远超预期,以紧凑的情节和谜题吸引观众,最后再落到对无人担责的成人社会的议论(全片最大怨种当属全程misunderstand和被misunderstand的Hiro sensei😢真的太冤了🆘

57分钟前
  • DA_JR11
  • 推荐

还得是是枝裕和啊,悬疑中见温情三重叙事线令人印象深刻,这个玩法虽然已经老套但依旧能拍出新意,三条线的代入感都很强,但有些故事弧感觉有些牵强…全程在思考为什么大家都不跑路,这样的学校还有什么可待的啊……两个小男孩都太漂亮太可爱了!

1小时前
  • 球球球
  • 推荐

影片分三段,各以安藤樱饰演的单身母亲、瑛太饰演的老师和男孩自己作为视角,讲一对男孩失踪始末,是枝裕和的叙事保持水准,让我始终好奇怪物究竟指代什么。我常用细雨来形容是枝裕和的短镜头,让他更善于编织绵密的情感,谁能想到他也拍了boy‘s love,德霍特《亲密》东亚姊妹篇(二者故事其实很不同)。但坂元裕二的编剧总是着迷于结构,情节一清二楚、一目了然,第三段依然没有逃脱出日本商业片的温情套路,单身家庭、校园霸凌等议题点到为止,不了了之。坂元裕二和是枝裕和显得并不调和。导演还是自己写剧本吧。2.5

1小时前
  • 南悠一
  • 还行

#Cannes76 三个视角和他们的三个故事 层层剥开的真相和情感 只是我更希望他们是友情的救赎

1小时前
  • 子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