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播放地址

 剧照

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2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3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4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5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6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3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4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5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6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7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8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9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9 00:15

详细剧情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长篇影评

 1 ) 豆瓣9.1,刺痛千万中国家庭,但我想为这部国产新片鼓掌

教育,一直是中国各阶层共同关注的话题。 无数家庭倾尽全力把孩子送去国外上学,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那么,国外的教育真的那么好吗?又究竟好在哪儿? 最近热播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正是聚焦于外国教育,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

他乡的童年

导演:周轶君 主演:周轶君 首播:2019-08-28(中国大陆)

这部纪录片的策划者周轶君本人,作为一位母亲。 选择这个题材,最初是为了化解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的焦虑。 而在中国做父母的为什么如此焦虑,究其原因,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大众关注这个片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题材击中了当代都市家长的教育焦虑。

“我们这一代人在价值观、教育方式的问题上都会跟前辈不同,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语言和下一代交流。” 她想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人如何教育子女,去寻找关于教育的答案。 片中她走访了5个国家去了解与我们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让很多人借此看到教育的更多可能,这部纪录片目前在豆瓣拿下9.1的高分。 片中走访的国家包括——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

这次要介绍的,分别是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的教育现状。 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出发,对教育作一次深刻思考。


1、「芬兰」

这个人口仅500万的北欧国家,却号称“教育最强国”,文章开头的截图就出自"芬兰篇"。 在三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的测试中,芬兰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全球教育者瞩目的焦点。 更让人们惊诧的是,芬兰孩子的学习时间比其他国家都少。

此外,芬兰还没有考试,没有排名,连毕业考试也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参加。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避免竞争,让孩子觉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很多中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要有竞争意识,做什么都要力争上游。 而芬兰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一样好”。 芬兰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培养“成功者”,而是培养“好人”。

对于什么是“成功”,他们的回答很朴实:“有一个妻子、有点钱”。 这种观念让整个社会的氛围是温和放松的,这也得益于弱化竞争的芬兰教育。 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有不擅长的领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发现自己的长处。

有别于国内某些人鼓吹的“挫折教育”,芬兰教育的特点,是以鼓励引导为主的“积极教育”

在芬兰课堂上,画画也不是为了比较谁画得更好,而是一种自由表达的方式。

听到这里,周轶君流下了眼泪。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在被数落的环境中长大,小小年纪总是被指责这不好那不好,动辄还会被拿去跟同学亲戚比较一番。 我们的教育中,似乎缺少这样的宽容和鼓励。

芬兰的学校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和管束,学生有着充分的自由。 其中很多的情况,大概是国内学校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芬兰的教育理念认为,孩子们可以随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应该被干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你可以奇装异服来上课。

你也可以边吃零食边上课。

iPad不离手,累了还能来个“葛优躺”。

芬兰的教育还提倡让孩子亲近自然。 目的是培养孩子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懂得爱惜自然。

教师经常将孩子们带到森林里上课,而且在森林里什么课都可以教,甚至是数学课。

课程内容大都是游戏性质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大自然。 比如老师给学生一些色卡,让他们去寻找对应的东西。

如此佛系又不提倡竞争意识的芬兰教育又是如何做到领先世界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芬兰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 首都赫尔辛基和周边任何一个小村子里的教育质量是没有区别的,政府对每所学校的投入都是相同的,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学区房。 “愤怒的小鸟”创始人Peter Vesterbacka 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问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离家最近的那一所。”

此外,芬兰还拥有职业素养超高的教师队伍。 芬兰的师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工资待遇优厚,成为社会上最抢手的职业。 师范教育也是学生入大学时申请最多的专业,竞争率为1∶10。

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师资,都必须经过五年的师范专业培养,取得硕士学位后才能当老师。 在芬兰,教师之间同样没有竞争,也没有上下级关系,工资也没有差别,以5年为一档递增,这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

加上政府的教师培训计划,让他们有不断进修、成为专家的机会,整个教师行业因此更具吸引力。


2、「印度」

而与芬兰的平等随和、大不相同的,是印度。 我们对印度的普遍观感是混乱、落后、贫富差异巨大、阶级分明。 但就是这样的国家,却培养出了很多经商和科技方面的精英。

这就必须提到印度的“Jugaad”文化。 所谓Jugaad,指创新或简单的解决方案,它也经常被用来表示创造力—— 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或用匮乏的资源创造新东西。 因为这个国家资源有限,所以就迫使大家养成了一种“寻找替代方案”的思维。 比如家里的花洒坏掉了,就在铁桶上戳几个洞,来代替花洒。 这虽然是一种简陋的替代,但也体现了某种程度的灵活和创意。

这种思维让印度人有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优势。 当他们发现正确答案不可行时,就Jugaad一下,因为解决20%也是一种解决。

印度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敢于表达自己。 “印度人真的很敢想讲,哪怕他的想法非常可笑,但是他依然敢说出来。”

成长于”混乱“与”匮乏“中的印度人有着十分灵活、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位于加尔各答的西孟加拉邦国立法学大学里,一位法律课教师引用哈利波特里的故事为案例来上课,这门课程十分受欢迎。

在印度的课堂上,学生们不接受标准答案,喜欢和老师辩论,而老师也欢迎学生们的意见表达。 这也许是一个缺乏秩序的社会带来的深层影响,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有自己的见解。

当然,在印度这样阶级分明的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基本都集中在高种姓孩子身上。 所以在印度偏远的地区,教育又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

在一些贫困的村落,利用互联网接受教育不失为一种出路。 所以有人建立了“云中学校”,采用SOLE(Self-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nment)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主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 “云中学校”,看上去有点像网吧。

在各种资源分配如此悬殊的两极分化下,印度的教育者们也在努力寻找出路,因为教育是希望。

“废物变玩具”的倡导者,阿尔温德·库布塔就是其中之一。 库布塔是一名工程师,年轻时的他发现很多穷孩子没有玩具,便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废品垃圾中寻找材料制作玩具。 穷人用从路边捡到的塑料瓶也可以制作简易的玩具,这种做法立刻受到欢迎。

如今他在网络上也有自己的频道,会录视频教大家怎么利用废品来制作有趣的玩具,同时还能借此理解很多物理科学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印度是混乱的,也是多姿多彩的。 印度的教育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令人称道,而是在混乱与落后之中,总有个体在努力在改变。 个体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这成就了印度社会进步的动力与希望。


3、「英国」

镜头转到英国。 绅士文化,注重礼仪似乎是大众对英国教育的印象, 周轶君首先采访了几个将孩子送到英国上学的家长,他们对于英国教育的看法几乎一致认为:“礼仪是英国贵族教育最重要的一点”。

然而在英国工作多年的教育研究者李爽表示:“在英国私立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体育”。

穿着、举止这样的礼仪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外在,但体育带来的是一种精神面貌,是一种内在精神。 它教会孩子们遵守规则以及团队意识,这些才是成长道路上很重要的品质。

“礼仪不仅是外表装扮,更来源于身体健壮带来的自信感。”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展现优雅的仪态。

甚至有人曾说,在英国私校,如果你没有喜欢的运动,那么你将没有朋友。 就像威廉王子的好友至今仍是他的幼时同学,而凯特王妃刚好与王子是同个House的同学。 通过学校“社会圈层”所缔造的关系,单纯且牢固。

而在名牌私立学校,还设置有戏剧课。 让孩子充分感受心灵敏感细腻的一面,也是对“沟通能力”的一种锻炼。 它同样强调自信,肢体接触中让孩子学会表达。

在戏剧课上,孩子们不断地靠近、聚拢,交换着练习的体验和趣味,试探着人与人之间最恰当的距离。

这不是要让孩子们成为演员,而是让他们在戏剧课中学会沟通、团队合作和自信。 如今戏剧课已从英国公立学校移除,但私立学校无需实行国家提供的课程大纲,在课程设置上更加自由。 这也是英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最大区别,这让身处私立教育的孩子们具有更自由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喜欢的课,做喜欢的事。

私立学校的艺术教室在每天的午休时间,放学之后都是开放的。 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坐在一起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也可以决定自己想要学习的兴趣课程。 比如一个学生来到私立学校,有某个兴趣,可以成立自己的俱乐部,学校会提供一切支持。

私立学校还有一个教育特点是,不仅仅关心学习成绩。 德威公学的副校长表示—— “我们想培养这里的孩子们,不仅是为了进入大学,更是为了他们在大学之后的人生。 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我们非常关注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学习,每个学习日的课表,大部分当然和学业有关,但我们的午休时间,放学后的时间,让学生们充分从事课外活动。”

在这里,知识本身虽然也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 老师们指引孩子们杜绝死记硬背,将他们推到未知的领域,就像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所说—— 我们应该避免机械式学习,教会孩子批判、独立的思考。

英国教育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还在于,非常注重学生对于社会的看法。 每个孩子从小时候起就会订阅报纸,目的是引导他们关注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除了教育孩子们关注社会,英国也鼓励孩子参与慈善,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帮助残疾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去动手、去实践,而不仅仅是说说。

然而英国引以为豪的精英教育,其高昂的学费以及极高的入学门槛,注定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享受到。 阶层固化导致教育分化,而教育分化又进一步加深了阶层固化。 这也是英国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


4、「以色列」

以犹太民族为国家人口主体的以色列,尽管土地资源匮乏,还有持续不断的争端,却仍然成为了纳斯达克上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 拥有大学学位的比例世界第一,人均专利率最高。 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1500万左右,仅占世界人口的0.3%,却贡献了大概20%的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福布斯富豪榜里前50位的亿万富翁中也有20%是犹太人。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如此优秀的民族?

在以色列,有三件重要的事:教育,教育,教育。 他们重视教育,尤其注重对孩子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周轶君来到了,在以色列号称创业公司基地的,Green Start学院。

很多孩子在这里进行发明创造,研发属于自己的专利。 十几岁的孩子,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 “我们做工程,做电子产品,给机器人编程,也负责项目公关,商业部分,寻找赞助商。”

这里的孩子,头衔不是CEO就是创始人。 但是96%这样的创新企业都会失败,尽管这个数字已经比全世界的普遍数字低。 而作为家长,对”失败“有着极大的包容度。

在以色列,失败被认为不是坏事。 相反,他们认为失败是“接近成功”的代名词。

曾经有三个以色列大学生,提出了一个登陆月球的项目。 耗费了1亿美元后,登陆舱在距离月球表面5公里的高空坠毁了。 但这三个人,在以色列被视为英雄。 因为他们的壮举,让以色列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成功接入月球轨道的国家,差点成为第四个成功着陆月球的国家。

以色列人不把失败视为结局,孩子也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定义。 当一个孩子明白失败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就可以享受创新的过程。 以色列教育也十分注重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决定创造力。 以色列知名教育家德隆,在家经常跟孩子玩一个游戏: 随意拿出一些物品,比如水杯、钥匙、手表、遥控器,然后让孩子们开脑洞,为这些物品创造一种联系。 德隆说,有能力在不同的物体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在人生不同的选择之间建立联系,这是创造力的前提。

在教育家德隆的家中,孩子可以自由决定作息时间。 13岁的儿子一直自由选择自己几点睡觉。 通常他觉得累了就去睡觉,晚上七点,或者凌晨,都是自由的。 而11岁的女儿从8岁开始,晚上11点将近午夜才睡觉,早上7点起床。 周轶君担心孩子睡眠不足的问题,德隆却认为,孩子需要学习,什么对他是好的或是坏的,“如果孩子觉得这没有问题,那我也觉得没问题。” 在使用iPad的问题上,德隆也不限制,他认为孩子比他更知道怎么管理好自己。 而在孩子这边,尽管父亲没有限制时间,但他有自制力让自己不会整天沉迷iPad。 “我的父母给了我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他们相信我有这种能力。”

德隆说:”我的责任是让他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不是告诉他每个小时他应该做些什么。那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因为我想让他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生物。“

以色列被称为“中东硅谷”,而特拉维夫则不仅是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更是这个国家的创新心脏。 谈及创新的要素,特拉维夫管理学院主任乌迪·阿哈罗尼说,“我们质疑一切,辩论是犹太教的一部分。” 以色列教育非常注重思辨精神,在以色列没有所谓的权威,孩子们从小被培养要去质疑权威。

即使是在军队,最普通的士兵也可以去质疑将军的权威而免受责罚。 阿里尔博士作为军方制药部门主管,他认为以色列之所以成为创业大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保持个性、善于质疑。 他的士兵可以挑战他,甚至可以提出疑虑并与之辩论,“这也是让我们的组织真正灵活的原因。”

总结起来,以色列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外加对失败的无限包容,以及无处不在的质疑精神。 在领略了国外这些不同的教育模式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而优良的教育,又反过来会促进经济乃至国家的进步。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相信在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由于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不同,有些教育模式也许并不适用于我们。 但关于教育,我想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爱与包容。

*本文作者:RAMA

 2 ) 没有最好的教育,但是有最适合的教育。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毕竟我是一个不懂纪录片和教育的渣渣。

看完了《他乡的童年》,原谅我吧,我真的忍不住吐槽,我实在震惊豆瓣9.2的评分。

先抑后扬,黑人问号式吐槽一下先~

01

这是记录片?

导演全程是作为访问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像是妈妈为孩子找好学校四处探访,也像领导下乡考察,带有主观倾向和引导性。片子拍出来有一种VLOG和宣传片的赶脚,还有主持人全程提问让我觉得这是访谈类节目,所以评分也只能给3颗星了。有豆瓣影评说“好看的不是这个纪录片,而是他国的教育”,这大概是9.2分的来源。

02

这个片子的主线重点在哪里?

《他乡的童年》,看名字我就把重点放在了“他乡”和“童年”上,结果发现内容和标题出入太大……“他乡”大概隐射的是国外,所以为什么最后会强行加入了中国?童年不知道隐射的是不是童年教育,不过片子里面有的探访的是幼儿园、有的是大学、有的是小学,且是中高阶级类型,单一又杂乱,让我真是摸不着头脑。

教育本身是个很大的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品尝可能会更好。教育做为纪录片是个新颖的题材,但是作为纪录片我觉得内容还是得划个主线和重点比较好。比如从年龄阶段、社会阶层、传统与新型对比、教育发展等为分类穿入主线探究记录,才不会如此片面。

强行总结一下,如果把这个片子得内容线总结成——(中上层阶级)教育的多种可能,似乎好像还挺说的过去的。

03

最后一集中国你确定不是凑数?

最后一集中国的实在拍的太烂了。前面国家都拍的是学校,到中国我以为也会拍学校,会提到中国的应试教育,结果你就给我看兴趣班、夏令营这些?让我突然出戏。难道我们中国的教育就没有可表扬的?

再者说,中国现在不也有引入了很多新理念教育吗?比如在地自然学校、猫猫果儿幼儿园、华德福、紫水晶蒙养园等这种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而且现在的传统学校确实也在引入项目制学习和STEAM教育,并且中国的应试教育也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呀,拍出来也不比北欧的教育差。

这个片子在去年9月份特别火,在一些公众号文章的宣传下开始乱带节奏,比如“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直击中国教育的痛点”、“中国教育到底差在哪”……于是乎大家泛滥情绪,都开始走向“中国的教育真是糟糕,国外的教育真是好”的节奏,大家都想去追求别人家的教育理想乌托邦。这节奏真的是被带偏了~当然,这不是这个片子自己带的节奏。

好了,吐槽归吐槽,这片子也不是说完全不好。

她好就好在教育题材,算是很新颖了,可以让大家更多的关注教育。而且选取的都是“优秀教育”,这片子可以作为看世界的一个窗口,让大家了解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和一些比较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获得思考,促进观念的改变、教育的发展。

再说说这个片子里呈现的内容,片子总共6集,分别讲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中国的教育。每个地区的教育都被订上了标签,导致刻板印象。

聊一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仅自己看片后的主观感受。

日本:集体主义

日本教育注重集体化、秩序化,一切都是标准化的一套流程,比如上课、吃饭、甚至脱鞋,都给人一种整洁、礼貌、有秩序的感觉,感觉这模式有点像我军训的时候。

我最喜欢日本教育里的校服、仪式感、热情、用心。日本的校园服饰真的是审美在线,好看又简约,现在国内的好多校服款式也开始借鉴日式和英式的;日本的仪式感应该是做的最好的了,让人觉得每件事都充满了生活意义和幸福感;日本人很重视他人感受,所以不易表达不好的情绪,所以学校的师生永远看起来都是充满热情、元气满满的样子,所输出的都是正能量;日本注重细节,所以什么都考虑的很用心,看起来特别有爱、负责。

日本教育里我比较震惊的是他们的课堂节奏特别快,老师那令我窒息的语速让我目瞪口呆~校长说这是故意设定的节奏,好吧……虽然我不懂这种方式,但是存在即有它的道理。

但是采访中也提到,日本也在担心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一是日本的学校霸凌现象特别严重,二是趋于同质化的集体教育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

芬兰:没有考试和竞争的个人化定制教育

芬兰的教育是大多数人看完都会向往的教育乌托邦,他们教育免费、没有考试、没有竞争、学习自由轻松,所以被称为“教育最强国”、“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芬兰人低调安静、追求公平、不攀比竞争,可以说非常“佛系”了,加上芬兰是高福利社会的硬性基础,所以他们的教育如此优秀并不奇怪。芬兰的社会福利宛如“世外桃源”:免费教育、校餐免费、妈妈党乘车免费、政府每年赠送成长“百宝箱”,教师自动加薪、0暴力等。

我最喜欢芬兰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素质。

芬兰注重自主探索的项目制学习、跨科学的STEAM整合教育、森林自然教育、积极教育。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定制教育方式,芬兰老师说:“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学数学,那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芬兰老师甚至故意混龄教学,达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所以他们的老师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真的太牛了。学生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真正在做自己喜欢、想做的事情。

芬兰的教育理念在众人眼里都是好的教育,被各国吸收学习,中国现在也很流行PBL、自然教育、STEAM教育。所以有些人不要在鼓吹他国,贬低自国了,人家什么国情你什么国情?应试教育没办法完全翻盘改革成为你的乌托邦教育,但是一部分教育者在创新进步,教育以各种方式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已经很不错了。没听过一句老话吗——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没有绝对好的教育,所有教育都是有两面性的。在采访中,芬兰的校长也表示现在的孩子们得到东西太容易了,芬兰的“西苏精神“越来越弱,他希望芬兰的教育中能多一点竞争。

印度:苏格拉底式教学

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严重的国家,我对这个国家的刻板印象是脏乱差穷,但在视频中才了解到印度出了很多跨国CEO。他们大多以sole(自我组织)的方式学习,擅长在课堂上battle老师得出最终结果。

印度的教育是很落后的,但是他们的废物利用课程和公民课还挺好的。最震惊的是他们有超过50%的女学生因为青春期“月经”而退学,因为没办法满足女学生如厕的公共场所设施。

英国:精英教育

英国阶级分化严重,所以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也出现明显分化。英国教育注重内在素质培养、体育精神、参与社会。当然他们也注重学科知识,但不盲求。感觉培养出来的都是绅士……

以色列:创意创业教育

说到以色列我就会想到犹太人,因为都说犹太人特别聪明,善于创新、勇于尝试。以色列是创业大国,虽然创业成功率并不高,13—18岁的学生都开始创业成为CEO,他们推崇以好奇心为驱动力的创新研究,鼓励学生创意创业。

以色列的学校有各自的教育侧重点,片子中就提到有传统的宗教幼儿园,也有学科教育幼儿园。

中国:拍的太烂,无话可说

以上是我在纪录片中直观所看到的内容,整理后依旧觉得太过于片面,毕竟我也从来没有去了解过“他乡”的教育。不信你去看看《我在美国教中学》里的“中国对美国十大误解”,去看看大家向往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个嘛玩意。

最后聊一下我眼里的中国教育。

近几年,很多人在吐槽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什么抑制孩子的天性、禁锢孩子的创造力、高考定终身的畸形化。中国的教育确实是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但是和他国教育一样,有好有坏,世上没有最好的教育,但是有最适合的教育。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的教育应该就是最适合中国的教育,它相对公平(不是绝对公平),中国中下阶层占大部分人,这些人可以通过高考来促进实现阶层的流动和提升。还有,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参加高考,制度也没有强制要求考高分,追求高分的更多不过是人自己的观念和欲望而已呀。像我这种我爸妈从来不在乎我考几分的人,根本不觉得应试教育不好,哈哈哈哈~

所以,要改革进步的不仅是教育制度,更多的是人的观念要更新进步(特别是父母)。“一考定终生”、“高考是唯一的出路”这些都是人自己臆想总结的,并不是制度要求你去追求的东西,可以信也完全可以不信。

现在中国教育有9年义务教育、助学金、奖学金、大学生贷款、创业金……这些福利不香么?现在有的学校也在开设一些新课程,开展外出研学活动,不算进步么?中国也在不断出现各类新型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如果你有钱你也能享受类似于芬兰的乌托邦教育……(不小心暴露了大实话)。

总的来说,我觉得中国教育在原本基础上,不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挺好的。

注:图片来自《他乡的童年》视频

 3 ) 中国孩子不快乐

【20191009】发掘传统与回到日常

对这集(主要是后半段)中国孩子的直观感受:别管在学校之外拓展什么传统与自然教育,中国的孩子是满脸不快乐。

他们可以在很小的年龄读很多书,但却不能够与他人坦诚交换意见,有点东西就抱定自己的牛逼而不愿与他人对话。

他们在与自然和老师的互动中,心不在焉又想要表现自己,我看不到真实的好奇心,只看到疲倦和自矜。这毕竟是在课外班,他们在课内的压抑只能在这里宣泄。

他们的谦虚与腼腆不是真诚的,而是爱惜羽毛又自恋,又有一种害怕袒露真实自我的自卑。

孩子啊,你并不只是与他人竞争的孤岛,而是能与他人互相成就的人。你可以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而不是伪造出一个满足大人期待的形象。读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不是用一本书评价世界,后者不就成了书本拜物教了么。

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大人。传统文化、科学知识是要学习,但最重要的是回到日常,回到人的本真;而不是每天被家长灌输夹带私货的“人生哲理”,不是要学会较劲、自矜与自动伪装。

爱孩子,爱中国。救救孩子……

 4 ) 关于童年和教育的一些个人经历与思考

前阵子在阿姆斯特丹,经常去公园里躺着晒太阳,看到许多小孩儿在阳光下草地上撒欢奔跑(btw 阿姆的城市公园做的是真出色,绿草、树林、湖泊养护得很好,干净整洁,又不失自然的野趣和多样化的物种)。每天这么看娃子看多了,忍不住开始思考关于童年教育的种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身体/运动的关系,与艺术的关系,还有,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与自然的关系

不知道我们这一代90后,有多少是在农村和大自然中长大的;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感到幸运有一个在农村长大的童年。小时候家里养鸡,奶奶总会带我和堂弟去鸡舍捡鸡蛋,每次在草垛里发现蛋总是无比惊喜,会跳起来欢呼;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热乎乎,带着母鸡的温度(or/and 绒毛);爷爷会带我们去田里给蔬菜浇水,给南瓜花授粉,摘熟透的西红柿,捉叶子上的毛毛虫;和堂弟一起在田里挖蚯蚓,捉蝴蝶,捞蝌蚪,寻灵芝,放火烧野草,偷人家田里的花生来烤了吃,也是野的很。

所有这些灵动的记忆,都是早年在心里埋下的种子;虽然7岁开始进城上学,但心里一直对大自然,对田野有着血缘纽带般的亲昵与迷恋,而这种联结会在日后的许多瞬间浮现。初中时候别的女孩子在讨论郭敬明,我在反复读《瓦尔登湖》,总感到有一种乡愁一样的情绪;读王维的诗,读德富芦花的随笔,都更能与那种细腻的自然情愫产生共鸣;去看关于海洋的展览,看着浩瀚神秘的深海生物,分分钟流下泪来。

之前读纽约时报,看到有篇报道说在这个一切都电子化、屏幕化的时代,真正的精英阶层反而转过身,让孩子去接受“自然教育”。电子产品是廉价易得的,电子产品的陪伴也是;许多看起来让生活“便利舒适”的科技进步,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精神鸦片和对人的奴役。所以真正有想法的家长,会对此感到警惕,而更加注重“人”的陪伴和与“自然”的接触。尤其在这个时代,自然教育和与人的接触,才是真正的奢侈。只有在自然的浸润中,我们才能渐渐领悟,what it means to BE,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2.与身体/运动的关系

在阿姆斯特丹参加 improvisation workshop 的时候,有人过来和我说,“哇,你跳舞应该很多年了吧!” 我说没有,才两三年而已。“那你小时候应该 move 很多吧!” 我说,哈哈也没有,小时候就在读书,基本没什么运动。对方表示一脸懵,好像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我知道他不能理解的点在于 1.)你跳舞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像是不怎么运动的人 2.)怎么可能一个人从小到大没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

说来也惭愧,也可惜,中国的身体/体育教育向来不太受重视(不知道近些年是否有所改观)。我自己也直到近几年开始接触当代舞、行为剧场、即兴这些表演艺术,才猛然发觉自己的 mover 潜质。所有人都和我说 “You are a born mover.” 而我只能暗自惊讶,这样的天赋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应试教育等等琐碎压抑着,竟然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依然有这么强大的爆发潜力。想起奶奶时不时会讲的一个段子,说小时候带我去上海,在人民广场,我兀自跑到广场中央,开始一扭一扭地跳起舞唱起歌来,吸引了老头老太们围观;真是三岁看老啊。只能希望,这一代的父母们能够对孩子的天赋更敏感一些,多些鼓励、包容和支持吧。

各种运动、户外活动和更广义的肢体训练(舞蹈、戏剧)不仅仅有助于打造强健的精神体魄,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很多时候身体的开发会极大程度上激发人心智、情感、创造力、表达力的开放,让一个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和谐地处理与自身关系。在近些年参加的无数肢体工作坊里,我观察到不同的 inner being 在肢体上的外化和表达,有的人非常强势独立,有的人乐于与别的身体接触、建立连接,有的人比较孤僻,有的人轻松温暖。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会体现在肢体行为上,反过来,身体训练也会帮助人塑造更好的自我;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国内各种戏剧工作坊、舞动疗愈等等开始兴起的一部分原因吧。

Monocle 八月刊的主题是 Urbanist,试图从多个角度讨论“怎样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有篇文章就专注于不同城市里的游乐场和公园,其中讲到阿姆斯特丹,是这么说的:

The Netherlands might have the most accident-proof population on the planet. Trained from the age from two to swim, children in this low-lying flood-prone nation quickly develop a tough skin.

我看到了大笑。想起在阿姆斯特丹的公园里,年轻的爸爸们一边晨跑一边推着婴儿车飞奔遛娃,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狗;又或者孩子们赤身裸体地在草地上自顾自玩耍,也不知道父母在哪个角落乘着凉。“荷兰人好生猛啊!”我和朋友开玩笑。他们的育儿方式似乎和国内传统父母“捧在手上怕摔了”的心态截然相反。这篇文章里,一位荷兰的城市游乐场设计师道出了背后的哲学:

Safety can be viewed differently through a risk-benefit analysis, which simply means that if you learn how to deal with risks, you learn how to handle them. […]You can put a fence around water to stop drownings or you can teach people to swim. Looking at safety in different ways is very important.

第一集里,日本幼儿园的老师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草坪上的障碍)就在那里,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才好;面对不方便时,孩子才会开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果平平整整的话,孩子就不需要去操心,也不会思考任何事情。”

3.家庭教育的影响

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深入了解了一些人的童年经历,再看到他们当下的状态,真的万分感慨:童年的一只蝴蝶翅膀扇动,会在成年后的你身上掀起一场飓风。

BF是犹太人,和他在一起之后,深刻感受到犹太人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而这样的重视又会言传身教地传给下一代,如此形成很浓厚的家教传统,和犹太文化传统交织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对自己的族群、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比如 Shabbat,也就是犹太安息日,从周五晚上持续到周六晚上;依据传统,这段时间内不能使用任何带电的物体(比如电灯、电脑、汽车等)。BF小的时候,父母对此遵循很严格,周末晚上只能在家,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出去玩。“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什么呢?交流。”一家人会在每周的这个时刻,吃晚饭,互相交谈。“我当时不能理解,觉得其他小朋友为什么还是可以看电视、出去玩,我就要呆在家,很委屈。但是现在长大了,能够体会到这份传统对我个人和家庭关系的积极影响。尤其你看现在,人们聚在一起也只是各自盯着各自的手机,似乎遗忘了的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我的许多非犹太朋友也会很羡慕我们家庭的温馨和睦。”

还有之前和他讨论到小孩问题,他说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组建自己的家庭然后生两个娃(相当认真地)。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说,但很少人真正知道为什么想要这样的人生。于是我不依不饶追问,你觉得这个想法的根源是什么呢?他说,“因为我从小就受到爸爸妈妈的很多关爱,我想把这份爱传递给我的孩子们。” 而另一方面,有太多的例子是因为父母的忽视/失职(其实更多时候是unaware)而导致家庭问题,进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疤、症结甚至创伤,对他们成年后的生活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人叹息又爱莫能助。

(先写这些,anyway 很期待以色列那一集)

 5 ) 不是剧评的剧评

Disclaimer: 参与了部分字幕翻译,所以看了不少素材。

其实剧组拍的第一集不是日本,是芬兰。只是播放顺序和拍摄顺序不太一致。第一集是去年年底拍摄的,所以接到翻译任务后,我在年初就看到了拍摄素材。拍摄素材远比正式播放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我也比较幸运地能看到比较完整的访谈。所以这篇评论并不是评论这部纪录片,更想谈谈自己看了那些素材后对于幼儿教育的一些想法。

芬兰

芬兰是剧组拍摄的第一集。说起芬兰,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遥远,寒冷或者社恐。因为之前去过两次芬兰,所以对我而言,这些想法可能不一定准确。于我而言,芬兰最大的特征就是祥和。朋友住的小区就十几户人家,电费自付,水费平摊。要是在国内,估计大家就是可劲着用水。而芬兰人并不这样,大家都会有默认的共识,比如就不在自家洗车了。如果要问,这样的共识来自哪里?可能讲述芬兰的那集能够解答部分疑惑。芬兰的幼儿教育讲究最多的就是平等。各种细节上都体现了这种。比如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可以回去读书,想读什么读什么。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就会怎样怎样。

印度

印度这集也非常有意思。如果说芬兰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追求极致的话,那么印度则是在因地制宜上做到了极致。其中两位受访者都会教孩子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可能和我们小时候的手工课还不一样,不是买预先制作好的材料来教小朋友做,而是直接利用各种可以找到的闲置物品来教。比如一根废弃的吸管就能做出不可思议的玩具。惭愧地说,我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动手能力,最多就是给 Mac 换条内存或者给自行车换个轮胎。看到素材里的受访者能把很不起眼的小东西玩出花来,不由地赞佩他们。

日本

毋庸置疑,日本的教育讲究的还是规矩。当然片中有两段还是打破了这些教条,一段是那个圆形的幼儿园,一段是哭的教育。两段可能都是循规蹈矩的日式教育里的另类,但是也给我很多启发。如果说在一般的环境下作出颠覆性的创新很困难,那么在日本这种环境下,就更困难了。比如哭的教育,是帮助大家通过哭这一形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别说在陌生人面前哭,就算是在熟人面前哭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种创新教育实在难得。而圆形幼儿园的园长特意将水龙头设置在土地上,而且水龙头可以自由旋转,他自己甚至拿着水龙头对着小朋友洒水,而这么做的初衷只是为了引导小朋友在使用这种装置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些细节上的设计恐怕也颠覆了我们对于日本的认知。

的确,上面这些素材让我打开眼界,原来幼儿教育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思路。我想这也是此片的最大意义:如果我们能放下成见,去了解他人,去了解世界,然后把这样的观念带给下一代。恐怕也是主创团队最大的希冀吧。

 6 ) 豆瓣9分好剧,一集就让我酸成柠檬精

从小到大,你一定抱怨过无休无止的考试和以分数论成败的评判标准。

在豆瓣电影Top 250中冲至第13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或许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这部印度影片探讨与反思的教育制度,何尝不是我们经常思索又深感无奈的现状对于中国式应试教育的批评,多年来早已屡见不鲜,但只有从外部对比,才能更好地看清我们自己的问题。

最近著名记者、作家周轶君走访了几个国家、地区,了解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关于教育的乌托邦。


纪录片的第一站来到了日本

以前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很有礼貌,在意细节,他们的社会很有秩序感,而且和自然风景也保持着比较亲近的距离。

本片首先为我们展现出了最具温情的一面

幼儿园中,孩子们在快乐地游戏。

母亲为孩子的童年考虑,决定专门在家陪伴他的成长。

在一个设计成圆形的幼儿园里,操场上的杂草不事修剪,故意让它维持自然的形态。

还让孩子们自己种植作物,亲近由自然带来的果实。

在过生日的时候,他们甚至能骑上幼儿园里的小马,这让周轶君不禁直呼“太幸福了!”

在这里,就连爬树都是被鼓励的,这也会让很多中国孩子羡慕。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嬉戏的过程恐怕总是伴随着各种斥责:“危险!”“快点回来!”“整天这么顽皮!”

看着幼儿园长跟孩子们玩闹的场景,会感叹这才是真正热爱儿童的人。

就算周轶君说园长才是这里最淘气的孩子,他也毫不生气。

但千万不要以为这里只是让孩子们玩那么简单,在一些小细节上同样体现着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教育。

比如这个故意设计得很难关上的门,是在提醒他们做事要有始有终,照顾别人的感受

在另一个幼儿园中,老师们元气满满,向孩子们传授着一些比较大的字眼。

令人惊讶的是,老师背后的黑板上竟然贴着一些《论语》的句子,或是小林一茶松尾芭蕉等人的俳句。这些内容,可能一些成年人理解起来也不太容易。

在提及想成为幼师的原因时,这位老师笑容满面的回答中,充满人情味。

孩子们的力量虽然弱小,但老师也会相信他们,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的日常劳动中。

幼儿园长的一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们学习:孩子也可以是父母的老师,我们要尊重作为个体的孩子,不断提升自己,更新观念。

这位园长还会组织专门针对父母的培训。毕竟,父母这个职位实在是太复杂了,需要不断地学习。


芬兰这个寒冷的北欧小国,高度发达,人口稀少,在2018年的全球幸福指数中排名第一

等车的时候,陌生人之间自动间隔一米,尊重个人空间,可以说是社恐患者的天堂了。

教室里,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他们的课程也包含着很多户外活动,让他们得以更好地亲近大自然。

比起考试,学校与老师更重视学生们学习的方法。

后来这位老师在讲述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理念时,最后也提到了这不会带来“竞争”,看来他们真的对这点真的很重视。

芬兰的教师之间也没有职称体系,每隔几年就自动增加工资。

他们还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致力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的场景,让周轶君不禁感动落泪。

由于学生构成的国际化,所以他们能够用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会多种语言,也有着各自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许,这样的孩子,才是关于童年最好的答案。


而在印度,由于印度人敢于表达的个性,平等讨论甚至挑战老师被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情。

一个采用《哈利·波特》的原著小说来讲课的大学老师,不仅鼓励学生发言,还把学生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

在贫穷的乡下,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外面的世界对话。这让普通的乡下青年也得以拥有远大的理想。

这样的理念也影响了条件富裕的天堂学校。

学校的创建人认为旧有的教育制度强调服从,这降低了学生的自信,所以天堂学校以平等的自由主义作为精神内核。

这间学校通过引导孩子主动寻找答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老师也会带着学生谈论一些比较重大的话题。

节目采访的一对母子,也许会颠覆很多我们对于印度的固有印象。

再看着这个孩子如今的画,会感觉到里面有种治愈人心的力量。


提起英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会是文质彬彬的绅士,但他们对于精英教育的理解却首先来自于体育

和中国不同,英国更好的学校是私立学校。

他们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关注社会的意识,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

学生们可以在戏剧课中学习表演,在诗词课上讨论伟大的诗人,或是选择乐器、健身、游泳这样的课余爱好。既学习了技能,也收获了快乐和友谊。

对于中英教育思维之间的差异,一位来自中国的幼儿园教师说的话非常耐人寻味:


在创业之国以色列,我们见到了一群十几岁的创业公司成员,他们的CEO是一位16岁的少年。

他们认为创业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并且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的看法。

从一些细节中,就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创造力的来源:

父母会跟孩子进行一些锻炼想象力的游戏,并且从小让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

学校里的教育小丑在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普及一些简单的知识。

民主学校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数学、英语、圣经、文学、体操、舞蹈、唱歌……

老师会把小狗带到教室里来,让孩子们学会跟它和睦相处。

以色列人拥抱失败,因为那意味着敢于尝试的勇气……


回到中国,场景就变得有些沉闷起来,我们更多只能在传统中寻找一些更好的答案。

但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令人惊喜的教育思维,比如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对一些身边的问题给出答案。

其实,有时多问一个“为什么”,事情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更值得惊喜的,是台湾的一种通识教育

学到时间,就让孩子们做日晷。

学到风筝,就让孩子们做风筝。

学诗词,就带他们去看诗词里的花草树木。

学天文,就带他们去仰望星空。

最后还让他们放飞自己做出来的风筝。我想,这样学来的东西一定会是他们终生都难以忘却的记忆。


看了一圈别人的教育模式,虽然里面的很多理念可能我们还无法实现,但仅仅只是了解,也算是一种进步。

我们的教育现实,用陈丹青的话来说:“四个选项哪个是对的,一路考到大,就考傻掉了。把他扔到生活里面,扔到活人面前,他经常不知道怎么反应。”

窦文涛的《圆桌派》中,曾经用调侃的语气总结过这样的现象。

这让做不出孙子小学语文作业的王蒙也感到很生气。

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沉浸在一个统一的梦想中,将青春都挥洒在僵化的解题思路里

但是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也没有人教过我们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自处?如何去爱?甚至,如何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希望,这样的情况,在未来能够有所改变。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 ——罗大佑《未来的主人翁》

 7 ) 教育并非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常说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常说“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教育”这个词,无论用什么语言,无论和平还是战乱,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曾经的战地记者周轶君,走访了5个教育强国,寻找“幸运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寻找那些站在世界创意顶端的人们,接受着怎样的教育。

照搬这些“他乡的童年”,既没有现实可行性,也没有文化适应性。但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我们明白了应该怎么看待成功与失败,理解了精英教育本质的意义,找回了那些曾经视为珍宝、如今却被遗忘的文化。

教育并非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质疑一切

我们必须要有个观点,不是因为我们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而是我们要质疑,我们质疑权威

“世界硅谷”以色列,人均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创新企业和高科技公司。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中东国家,记忆里刻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战火纷飞的恐惧。战乱过后,以精明著称的民族,在这片远比海南省小的国土,成就了“创业大国”的奇迹。

深究原因,这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犹太教的质疑精神。在常人的观念里,信仰不容质疑,教义即真理,但犹太人却质疑一切,热爱辩论,他们的圣经《塔木德》就有大量的辩论。

除了质疑,以色列还有一个闻名世界的独特文化“Chutzpah”——大胆、直率。他们相信,相比起只说漂亮话,诚实地指出问题,一起去面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点在中国的语境中很难实现,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你想要表达不一样的观点,最好巧妙地包装一下,先认同别人的观点再表达相对中庸的态度。

虽然更认同Chutzpah,但是文化决定了我们说话要更谨慎。

另一个国家也有相似的质疑精神。

财富《世界500强》的CEO,印度人占了30%。“特产”CEO的印度,除了脏乱差和各种光怪陆离的神,还有很出色的电影和大学。

印度大学崇尚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即“产婆术”。所谓产婆术,就是帮学生助产出新的想法。因此,大学课堂里学生挑战老师是家常便饭。

不要怀疑,这两位“大叔”是大学生

学生认为挑战老师是课堂的目的,老师也同样觉得提问是教学的关键。“大学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这多少与《三个傻瓜》电影里描绘的死板课堂不一致。或许也有可能,这部11年前轰动全球的电影,改变了印度的大学?

质疑一切的批判性思维,这些年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鲜前卫理念了。然而微博各种跟风键盘侠,微信群各种神奇的谣言,连随便看个视频的广告都是“成功其实很简单,熬夜读完这9本书”(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读完9本书就可以成功),我很难相信,我们真的拥有了批判性思维。

自我管理

我的责任是让他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每个小时他应该做什么

最近屡上热搜的电视剧《安家》里有一个情节让妈妈们直呼“过于真实”——老人的喂饭问题。虽然老人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如果每次吃饭喝水就有人喂,孩子何必学会自己吃呢?

喂饭、穿衣、哄睡……家长辛辛苦苦为孩子操办一切,看似为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殊不知这种爱正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他乡的童年》采访了以色列知名的教育专家埃亚勒·德隆,他主张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孩子,他的孩子从小就自己把握作息,自己决定玩多久的iPad。他说,孩子比我更懂得什么才是对自己好的,我的责任是让他们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们每个小时应该做什么。

这系列纪录片看下来,发现这些他乡的父母和教育者并不排斥电子产品。印度一家国际学校的老师就指出,电子产品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是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们。

我也一直认为把孩子和电子产品剥离无异于让原始人放弃使用工具来狩猎。

自从有了iPad,5岁的虾同学现在起床睁开眼就开始念叨各种恐龙的特点,经常给我提问诸如“五大洲七大洋分别是什么”,他基本能懂得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牢记了八大行星的排序和大小。这些都是他自己感兴趣利用iPad学的,我们谁都没有要求他背什么。

工具本身是无罪的,如果不能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而是事事帮ta管理,那么工具就变成了“网瘾”。

一生很漫长,我们能陪伴孩子的只是一小段路,当他们走到我们触不可及的地方时,他们还会自己吃饭吗?还能自己生活吗?

积极教育

哪怕我们的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也不擅长美术,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

芬兰是设计的国度,美感就像陈年美酒,芬兰人就是酒中的青梅,个个都浸透了酒的香醇。作为一个精神芬兰人,芬兰的每一个教育理念我都深感认同。

比如说不竞争的观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考评、没有考试、避免竞争。他们不希望因为考试的结果,而否定那些努力学习的人:“如果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但考试得了第二名,那我会怎么想?”

他们唯一评估的是,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学习。

没有考试没有竞争,因此芬兰人的认知内驱力很强,不是为了得到荣誉和地位,而是单纯希望学习知识、提升和表达自己。

周轶君跟随芬兰小学生的现象学课堂《时间、年龄、我自己》,探访老人康复中心。在孩子和老人互相画肖像时,周轶君感悟到,画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为了成为画家或者得奖,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看事物的角度。

她说,从小就被说你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无形之中被剥夺了很多爱好。我能理解她感触落泪,毕竟从小因为看各种闲书、因为喜欢下四国军棋,挨了不少骂。

“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因为喜欢音乐,对周轶君这番感慨深有认同。当在人际关系中觉得被抛弃,当工作生活遇到挫折,当自己的努力都不被认可时,只需要听着喜欢的歌,就可以登上那艘“黄色潜水艇”,在思想的乌托邦里觅得安宁。

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谁都夺不走的东西。

也许有人不认同避免竞争,毕竟物种进化就是弱肉强食的竞争优胜结果;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也不可能不竞争。那么来看芬兰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积极教育”。

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团队合作、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以及最重要的“爱”。积极教育提倡的是,哪怕孩子什么都不擅长,也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力量。

这些很大的词,却在我们的社会里缺失了。这些年在社会感受到的是,善良正直没有用,聪明圆滑才能如鱼得水。

在日本,幼儿园老师们也爱拿一些“很大”的词教学生。真理、爱情、节度、忍耐……幼儿园的校长说,这些词描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老师在这些词里面注入思想和感想,传授给孩子。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同样喜欢给孩子出一些很大的问题,比如:“爱人容易还是被爱容易?”“失败和从不尝试哪个更糟?”“自由是什么?”

我们总是倾向认为小孩子不懂这些,然而事实上,在人生的早期就接触这些人性美好的词汇,去思考哲学的话题,能增加他们的思考深度,形成更好的道德观。

要相信,每个小孩都是哲学家。

宽容失败

在以色列,投资人会给有创业失败经历的人投资更多钱

第一次对以色列刮目相看,是因为很喜欢《人类简史》这本书,而作者就是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跟着这位作者用文字走过了人类的漫长历史,宏大又不缺生动,深刻又毫不枯燥,让我在豆瓣写下了“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的感言。

以色列如今的成就,还要归功于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以色列崇拜的英雄不是那些一举大获成功的人,而是哪怕失败了,依然不断尝试的人。

希伯来语中,失败这个词没有负面含义,可以指摔了一跤,可以指犯了个错,可以是不成功。他们不把失败当成结果,而只是一个不成功的经验,从中学习并且再次尝试即可。

在我们的文化里,却是极力避免失败,而且成功的定义也相对没有那么宽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芬兰的孩子对于成功的理解: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你已经算是成功了。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一样好。

印度篇里有一组很有趣的对比,就读贵族学校的富二代和住在贫民窟的追梦女孩,对人生的追求有着相似的理解。

这位富二代在印度最知名的贵族学校就读,这所学校就是电影《起跑线》里,主人翁不择手段要让孩子进的私立学校。聊起学校有很多课外活动,富二代的爸爸说以前他被要求要专注学业,才能考进好大学。这位有想法的孩子对爸爸说,但你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没有钱,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开心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的天真发言,然而,另一个为了做演员,不惜离家出走住进贫民窟的女孩,在主持人问她如果你的女儿梦想成为明星你会不会同意时,也说出了类似的想法。

“即便是什么都不想追求,我也可以接受。”这位有梦想的女孩,将来一定是个伟大的妈妈。

如果成功的定义不只是与权力、金钱、荣誉、地位有关,如果成功的定义里有多一些善良、正直、诚实、快乐、追求梦想之类的词语,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些呢?

生活教育

让孩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产生联系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1%,森林也成为芬兰很重要的教室。在森林里,他们上数学课、自然课、语言课,什么课都可以在森林里上。

老师介绍说,在森林上课是为了让孩子与自然接触,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周轶君问,那在非洲的学校怎么办,他们没有森林。老师解释说,可以利用本地的特点去上课,这是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远道而来,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呢?我好像也说不出太丰富的内容。我们在课本里学习天文地理,学习文法算式,却对眼前生活的城市一无所知

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倡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如今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多过现实世界的我们,再不走出去接触自然、了解城市,恐怕会忘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另外附送一些觉得很有意思的对话。

这位芬兰的老师说,很多年以后,孩子们会忘记上课学的内容,但他们一定会记得他们跟老人的对话

日本的集体性追求的是包容差异的“共振”

英国课堂上解读诗歌,主持人问他们会不会要求背诵,学生如是回答

英国的精英教育,远不是表面上的礼仪和语言文化,培养的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是英国知名的私立学校校长对学生的期望

最后一集回到中国,采访知名作家张大春。这里的“并不一定要”他强调了三次

反复看了三四遍这部6集、总时长超过300分钟的纪录片

椰子制作了一个比较粗略的思维导图,权当记录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椰子的小草原

回复“他乡的童年”获得思维导图高清图

 短评

祝轶君节目顺利谈论很多问题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明知当前的某样事物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进的,但是又迷茫于不知什么是正确,朦朦胧胧中有对美好的期待,然而美好具体该是什么样子的,却无法去描述、构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去思考的机会,提供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一期介绍了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看时最大的感慨是教育者们有一种自己的理念,他们所设想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2分钟前
  • 低端到不用改名
  • 力荐

芬兰注重自然人的培养,探索个体本身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日本和英国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日本的社会性强调自律、和尊重秩序带来的集体力量,好公民的特点是不麻烦别人,而英国的社会性强调自信、以及个人影响力和团队协作带来的社会进步,好公民的特点是忠诚的异议者。

5分钟前
  • 木犀
  • 推荐

最后一期失望,以至于怀疑前面几期是否立足于前五期五个国家的真实童年。这是中国的童年吗?是大众教育吗?中产阶级乃至小众的群体才能接触到的童年。所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的智慧”的理念是好,但是一层层传递下去并将其普及,太难了。

10分钟前
  • 影喻曉匣
  • 还行

虽然是当爸爸的年纪,没有孩子的我,以后也未必有孩子的我,依然饶有兴趣,看得津津有味,舒服……

12分钟前
  • sandro蓝天白云
  • 力荐

你所展示的,不过是人们对于昂贵教育的向往,并没有触及真实的内核,这些教育行程的背景,所需的经费,所在的文化。除了让国人躁动地,无理性地泛滥情绪,没有任何落地地启示。糟糕透了。

15分钟前
  • 山巅
  • 很差

老周在做好事 老周做了好事

17分钟前
  • 白若涅
  • 力荐

立意和题材都很好很感兴趣,可惜制作上有些粗糙,片子的节奏也控制得不好。还是期待后面几集。

21分钟前
  • COS_白日梦
  • 推荐

第二集介绍芬兰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动又羡慕。先不要急着去说节目好坏,它只是呈现他乡的一个窗口,很多人不从自己的角度反思,反而说出别人福利高教育怎么好都不稀奇这样的话。简单的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才显得很可笑。

22分钟前
  • 施子
  • 推荐

周轶君究竟有没有拍好这部纪录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这几个国家的一些小小的孩子们的童年成长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我们能否做得再好一些。(好不是单纯把小孩培养成精英,好是让一个人健全快乐得长大,然后TA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23分钟前
  • 裸吻鱼🍭
  • 推荐

芬兰那一集周问校长,墙面这么空,不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是「扫黑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标语,校长说绝对不可以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驯鹿那个世家,生活了18个世纪,下一代也没有走出去的打算。驯鹿总需要人们照顾的。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25分钟前
  • solo
  • 推荐

很有意思,就是周轶君老师的旁白略生硬了点。

29分钟前
  • SteadytheBuffs
  • 推荐

“小的时候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二十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就不好了。”

32分钟前
  • 阿瓜
  • 推荐

芬兰那一集看哭了,活在世上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告知“你可以不必成为最优秀的,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而这是他们孩子从小到大的共识。

35分钟前
  • Ayo_whale
  • 力荐

五星献给我的女神小君君

38分钟前
  • 阿贝
  • 力荐

一个值得注意的前提,不竞争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等等,是不是有钱没钱都可参考的教育。看到两个地方:1.小君君哭倒在老师怀里,感觉她背后曾经站着一个十分严苛的母亲,母亲有多严苛就说明孩子“活出来”(live up to and grow out of)有多艰难(尤其是女孩);2.日本园长订购菜苗,看到快递小哥跪地托举苗盘送到园长眼前。(当然这有可能是个误解,比如取景之类的需求)。总体来讲教育应该是不二的,一个人应该又自由又自律。既能高度自主又能高度协作。一个现实是所有个体高度不自由同时高度不合作的内耗。

41分钟前
  • 西渚
  • 推荐

看过芬兰集,看得很舒适也很向往(除了略生硬的旁白)。但还期望可以做得更深。希望给到观众的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很好很突出的方面,还可以在纵向上探索这些“好”是怎么得来的,是贯来如此还是存在一步步改革动作?可以给到其他不同社会哪些借鉴意义。横向上也想看到除了好,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利弊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平衡。

46分钟前
  • 双木林
  • 推荐

看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在中国,做一个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孩子能逃过一劫:大人强加的意志,老师的要求和训斥,成绩考学的压力,恶性竞争的压迫感,功利地学习各种“特长”,扼制自由和想象力、恋爱和青春期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应该很难快乐吧。

48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惊现小君君!她不评判不偏颇,我喜欢她从容的视角,只是提问和展示这一切。教育纪录片真的应该普及,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啊。

50分钟前
  • 光粒
  • 推荐

我 精神芬兰人

55分钟前
  • 窈七
  • 力荐

真的让人引起强烈的警觉,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单一,且只强调标准答案。缺乏想象力,这是我长大以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56分钟前
  • 星のAbb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