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战争片美国2016

主演:乔·阿尔文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8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9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2

详细剧情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JoeAlwyn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VinDiesel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本片根据作家本·方丹(BenFountain)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我真的没法像你们一样笃定地评论这部电影

0、电影上映一个多月前,我在台湾采访了导演李安。稿子见http://ent.qq.com/a/20161017/033103.htm?t=1476949334260

1、采访的时候,李安说这个电影的主题在拍摄过程中改了好多次,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发球过去,它又打了回来,所以改了很多次。很可惜采访他的时候我还没看电影,没法就内容提问。我一直在想最后李安确定了自己要拍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毕竟,这是一部本身就很好看的小说,也是蛮清晰的小说。我不知道在拍摄过程中,电影是怎么把球打回来的。后来其他媒体关于李安的采访一直没有涉足这点,很遗憾。

2、我一直都说,这部电影很像塞林格的故事。但其实小说像《麦田的守望者》,而李安的电影则像《九故事》。经由李安的过滤,这其实是变成了一个更加纯净又更加伤感的故事。

李安的比利更加有少年感。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对比原著里比利和拉拉队队员在后台亲热的那段对话,和电影的对比,就知道李安是如何在这个故事减去了尖锐、刻薄、世故,而放进了青涩,温柔、宽容。

李安是如何让自己回到了19岁来理解一个少年的世界?

李安是如何来理解少年?

李安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拍过少年。在我眼里《少年派》不太算。为什么他在62岁的时候,想要回到一个少年的世界里?

3、这当然不是关于“反战”的电影。李安事先自己知道这部电影大约会被扣上“反战”的帽子,然而他也说,这场战争左派右派都不讨好,没有人说这场战争的好话,他实在并没有必要去拍一个“反战”的电影。

其实李安很怕这部电影被理解成“反战”,但这还是发生了。

因为观众实在太需要从一部电影里寻找“立意”,“立意”让我们达成共识,“立意”让我们完成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找不到“立意”会让我们不安。

4、在我眼里,这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成长太痛了”,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层面。而“军人就是军人”这个层面我不太感受得到,我对成长有体验,对战争没有体验。但我猜,“军人就是军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什么“比利天生就是战争机器”,而是,我们如今所呈现的所有面貌,都由我们过去的经历塑造。战场塑造了军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改变。你经历过战场,你成为过军人,那就是你生命里永恒的一部分,你必须拖着这阴影前行。战争把人们分成两种:一种上过战场,一种没有上过战场。你从此永远无法完整的理解那一半人。

5、我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这部电影是没有关于他人的镜头的,这是一部纯主观的电影:所有的镜头,要么在拍比利·林恩,要么就是在拍比利·林恩看到的世界。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镜头——李安用情绪来传达情绪,所以既不对“渴了”做出解释,也不对“哭了”做出解释。但实际上,他放弃得更多,他放弃了所有解释的技巧——导演们都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他们经常拍一大片天空,一只鸟寂寥得飞过天边,然后镜头转移到主人公,于是你就明白了,主人公很孤独。

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几乎没有任何这样的镜头。

6、李安一定是刻意没有这些镜头的。然而我不知道,这是他对120帧的理解所致,是他对结果已经胸有成竹。还是他也并不清楚,这只是他的一次实验?

7、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明显的:因为导演没有解释,你只能自行代入理解。它非常考验观众的“敏感度”。而每个人的敏感和李安的敏感都肯定不是同步的,每个人从不同的镜头里感受到的情感浓度也不一样。所以你被这幕镜头打动,他被那幕镜头打动,或者他无动于衷,情绪是很难同步。

情绪是一种无法解释的东西。

8、比利对着两位班长说自己追打姐姐未婚夫的段落,和比利对着姐姐说一群在巴格达发了财的厨子和自己以及蘑菇的尸体同机回美国,都没有用闪回画面来交代,而只是让比利——说出来而已。闪回画面是讲故事,而让镜头一直对着陈述这件事的比利林恩,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见这个人。

9、不过有些镜头拍成这样,仅仅是因为技术上做不到:120帧的摄像机有一个冰箱那么大,使用的时候肯定很多是受限的。这部电影有些部分,肯定是属于“不得不拍成这样”范畴,这方面,没必要急着歌颂每一个镜头的正确。

10、这部电影非常非常让我困惑。我不知道未来电影是不是都应该这么“不解释”,我不知道“解释”是会带来伤害吗?是会带来什么伤害呢?作为一部电影的观众,我们是真的完全不需要达成共识吗?

在更多的120帧电影出现之前,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2 ) 革新,还是倒退?

虽然60帧/120帧比24帧显著增大了影像的清晰度,但两者以相同的摄制方式完成:剪辑。镜头清晰度的增加使得观众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画面细节,这样也就导致了前者的剪辑以更加断裂的形态呈现。这不是剪辑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分列于这个间隙两侧的镜头形成了落差。就好比原本观众在两个镜头间只要以惯常的步伐便可轻松跨过,而现在得以一种蹦跳的方式完成。

这便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产生观影不适的原因。尤其是李安仍然用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也即依赖蒙太奇讲故事),更加放大了这种不适。如果李安能够提前发现帧数变化随身带来的这个陷阱,那么他很可以借某些方式(比如减少剪辑频率)掩盖这一缺陷。但事实是,为了突出高帧技术能够带来的观影革命,李安非但没有让剪辑的频率降低,反而增多了。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要让观众更清晰地观察到画面的全部细节,全景与远景便失去了实际的效用,近景与特写应当尽可能地多一些。因而,我们看到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从头至尾展示的脸部特写,再加之场景对话以直接又机械的正反打完成,便产生了一种时间的停滞感跟场景的平面化,而这与电影本身追求的叙事性和3D影像的立体感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观众停滞于每一个镜头中,总是不经意地被人物脸部的细微表情所吸引,但还没等他们适度地沉浸其中,便立马被快速的剪辑运动推入下一组镜头。这种被卷入、抛出,再次卷入、抛出的反复遭遇构成了观众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中获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近景和特写不断瓦解了对话的场景感,变成平面化的呈示,这与影片所采用的3D拍摄理念背道而驰。

这是整部电影的两个内在矛盾,来自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新技术提出的要求。为了保护高帧技术带来的清晰优势,李安按着时间线亦步亦趋地安排整个故事的讲述,然后在关键节点通过闪回不断回溯。这不是电影的未来,反而有一种退化在其中。闪回这种极为机械的叙述方式虽然是默片惯常采用的手法,但出现在这两类电影中有本质区别。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特写 /表情未能产生《圣女贞德蒙难记》中特写 /表情具有的动情力量的原因就在于前者的影像以现实为衡量准则,而后者通过一种表现的方式获致更高级的真实。

但同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似乎也以一个反面教训为我们指出了电影的某条未来之路。高帧技术当然值得称颂,不应当放弃任何技术变化可能对观影体验带来的革命。但它似乎更加适用于一种长镜头的塑造,而不是蒙太奇的讲诉。长镜头保证了影像时间的绵延,这样能更强力地为观影给予浸透式体验,同时长镜头的使用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减剪辑的频率与数量,这样便能让高帧技术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剪辑断裂不那么明显地被感知到。

更清晰并不意味着更真实,艺术的真实总是重构的。正如佩索阿所言:“诗人是造假者/假造得如此彻底/以致能假造/真切感受到的痛/那些读他作品的人/充分感受到的痛/不是他有过的两种痛/而仅是他们所没有的”。这里的诗人同样可以是其他艺术家:虚假往往比照搬现实能产生更大的强力。

 3 ) 面对乌烟瘴气的评论,是时候拿出点创作者的偏见了

先表个态,内容三星半,技术加半颗星,是值得反复观看的佳作。本文带有吐槽性质,最近看了太多唧唧喳喳的评论,在此我作为一名菜鸟级别的创作者,为李安辩护。

1
李安从来就不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革新者,他永远无法给电影带来如戈达尔那样里程碑式的影响与贡献。但他绝对是个一等一的改良者。区别在于,他没发明什么新东西,但他利用现有工具的能力绝对顶尖。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几个作品都是接近“极致”状态的。我不是说它们完美无瑕,而是他在具有对现有电影语言广博而扎实的掌握基础上,都为自己的表达找到了相对最好的方式。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冷不丁就会出现如本片一样具有重大意义的改良。120fps不是他发明的,是个在Digital Video领域已经存在的东西。我们在许多体育比赛的直播中也领略过了60fps/90fps的威力,说这个120帧与电视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好像也不太为过。但为什么只有李安想到了借用这个技术,去拍这样的题材,从而创造出这样几乎全新的电影表达方式?本质上,他不就是把已经存在并且普遍认为不太可能用来拍电影的东西,拍成了一部出色的电影。这么一讲,李安牛不牛逼不是很明显吗?

2
有些人啊,就是乃义务。借着filmmaking平民化的浪潮,以为自己拍过几部连电影都称不上的东西(或者只是看过一些电影,连制作经验都没有),就觉得自己可以指手画脚了。你真以为24fps和120fps在拍摄上的区别仅仅就是帧率快了5倍?依我看来,虽然最终效果不能说完美,但按照其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度,已经是非常牛逼的级别了。我朝羸弱的电影工业、混乱的制片管理、糟糕的人才素质是根本没办法做出这样一部片子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照明问题。简而言之,成本会急剧加大,麻烦会急剧增多。室内照明,达到同样曝光的前提下,光圈需要开大二又三分之一档(这样会带来景深的较大变化)或光圈不变,灯光亮度提高二又三分之一倍(不论是加灯还是换大功率灯都是件麻烦事,会有一连串连锁反应)。(感谢温丝儿提供的精确数据)室外照明稍好一些,大多是烈日当头的戏。但人物常常会需要补光,这时靠普通的反光板应该就没用了,需要人为加灯。比如两位班长罚男主角做单杠的场景。两位班长本来就站在阴影下,没有任何逻辑光源,就会非常黑,所以能看出有额外的灯打在他们身上提亮人物。而且应该很多普通24fps可以使用的灯光器材都不能用,因为在120fps高速摄影之下会有频闪。其次,要使用普通电影拍摄不太常用的摄影机,并且还是3D拍摄,难度又会加大。(ASC肯定有专访,目前还没机会看到,技术问题可能会更多)

之后就是化妆、美术、服装、表演等等,只要出现在画面里的东西,通通都会受影响。简而言之,很多人看完60/120版本的第一感觉是非常非常清晰。那就对所有这些部门提出了比一般电影更高级别的要求,没有两把刷子就会轻易露馅。特别是目前的成品效果,化妆部门绝对值得表扬。在这些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又有几场特别难拍的大戏。比如中场秀表演,比如枪战。还要再做很多后期特效(特效成本又因为120fps会急剧上涨……)。安叔能把整部片子齁住不崩掉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3
什么样的人就会拍什么样的电影,如果他足够诚实的话。

没错,李安是走中庸那一挂的。因为他本人激进的地方无关政治,也不在观点。他激进的是情感。但是某些人少把平庸和中庸划等号,偷换概念,偷鸡摸狗。一方面,少有导演的作品能够具有如此充沛的情感能量但丝毫与煽情和滥情沾不上边的。因为李安的中庸能让他把握好度,掌握好每一个节奏,让整部作品的情感推进达到丝丝入扣、错落有致的效果。另一方面,从跨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作品更是功德无量。中庸非普通,而只是诸多风格中的一种而已。按照风格平等的原则,中庸做到极致就是大师。

影向标里某人以“纯粹感官刺激”为由给这片打了个不及格的分数,那希胖子大概要从坟墓里爬出来扇你两个嘴巴子了。因为你看到的是表层的“感官”,我看到的是“体验”。这种体验是全方位的,通过导演运用各种手段塑造出来的。而且这个“体验”足够诚实,因为分明就带着李安这个人人格上的色彩。这个体验是独一无二式的“安”式体验,看李安的电影就像是在读他本人的一部分。这种诚实的创作需要太大的勇气,就像是脱了衣服在公众场合给人看一样的感觉(做过创作的人都会明白)。如此这般还不是个牛逼的电影作者,那什么才是?

4
一个人的真实与TA在公众那里被认知的形象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而一旦有了这样的差别,便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张力。

电影制作的过程其实充满了未知和偶然,简而言之,变数是很大的,创作者不可控的因素可能很多。一个人可以在不经意之间凭借某种偶然,从而使得某个作品变得有点特别,而这个特别刚好又戳中了当时某些位置很重要的人的G点,继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参见霸王别姬……)而这种影响对于一个人很可能又是标签式的,一生一次的,从而让他的公众形象被长时间定义。(参见陈凯歌与霸王别姬……)虽然道理上讲,对自我最了解的人一定是自我,但面对山呼海啸的外界定义,一个人又很难岿然不动,所以他当然就会感知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稍微控制不好的人就会被外在的定义所绑架,从而很可能踏上一条无比危险的道路就是——努力让“我”变成一个“非我”的东西。我承认这种偶然性是电影艺术魅力的一部分,也是电影创作神秘感的一种。但它也真的是害人不浅,就像诅咒一样,会让有些人以为自己可以,但其实自己也许真的不可以……(目光再次投向凯哥……)

李安在这片里说的很明白了:It's written, it's meant to be. 我举四只蹄子同意。一个人自己最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可怕的是我们总是太忙于去在乎别人做得怎么样,而没空去认知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如果整天想着别人都可以做xxx,我为什么不可以做xxx,那就坏了。这样不仅会去做不适合的事情,还会让本来就不清晰的“自我”变得更加被扭曲。

李安特别牛逼的一点就是,他能在保持对自己深刻“自知”的基础上,还能通过持续探索去挖掘自己的潜力。他的自觉意识是很强的,但他没有停止对自己未知的自觉的挖掘。他本人的创作也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艺高人胆大嘛)。你可以说其实他每一步都是baby steps,但因为对自己有特别理性的认知做前提,这每一小步的含金量可都是不小的。而且它对于个人的意义来讲可以被放到很大。你就试想你在众人瞩目之下踏出自己comfort zone的感觉吧,而且踏完了还要迎接各种评论的吊打,真的很恐怖的好吗!

5
我不懂学术,没什么理论基础。但要我评价李安,一定会放在两个大框架之下去看。内容(表达)上,他是深受传统戏剧影响的。手法上,他是好莱坞经典叙事和连续性剪辑的学生。

刚好昨晚看了今年戛纳的《毕业会考》,第一次看蒙吉的片。一场一镜,手持长镜头,特别新现实主义。这种风格追求的几乎是传统戏剧的反面:去掉表演,去掉功能性,去掉设计感,强调现实生活的零散与随机。有趣的是,李安在中场战事里的某几场戏也是用了自己不太常用的一镜到底的拍法。但他传统戏剧式的表达和新现实主义的东西就是很不一样的。他追求的其实确实是功能性。这种功能性是通过设计、处理,是通过很多调度手段来达到的,可以是事件、台词、行为动作、表情以及镜头等等。关键在于,传统戏剧的表达本来就天然具备很强的功能性。它本身和生活的现实就是有很大区别的。功能性不可能不存在,只有程度的大小,以及使用上段位的高低。特别差的那种相信大家看过很多烂片都有所体会。特别好的就会让你仿佛觉得这个故事很可信。但实际上哪有戏剧就和现实完全划等号的?因为戏剧再怎么写实,都是有表达的。它的剧本背后有个驱动力,来自于创作者的意念。这个意念就驱使创作者要用功能性让作品走向某个方向。在我看来,本片是不存在什么人物、情节太功能性的问题的,而且很多看似有点刻意的设计,都在逻辑上是可以解释的,一点不牵强。所以就没问题。况且整个片情节缩小到一天之内,从头到尾,按照时间顺序流淌下来,闪回的穿插点也都很顺畅,颇像一个公路片,算是很高明的方式了。

所以那些说李安为何不这样这样拍,或者那样那样拍的人不要叫唤了。首先你们提出来的很多东西就不在李安的创作手段之内,风格差太远,风马牛不相及,听你指挥就只能拍出来更糟糕的《路边野餐》。再次,就像我上面说的,李安是一个自洽的整体,你把你的意志真要强加给他的话,李安本人也就灰飞烟灭了,不存在了。说白了就是,我就是我,你要让我去做一点不是我的东西那我就不可能是我了。希望这个逻辑可以让今后此类所有的建议都被淋淋吸走。

6
我发现很蠢的人看电影就是灾难。我特别烦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东西作出很多自以为很到位实际上肤浅到可笑的理解。李安自己都说了,原著小说其实很意识流的。所以你真以为你那么点脑袋瓜子想出来的东西就可以把大家打发了?还非要别人欣赏你的解读吗?

什么一提到结尾就是美国主旋律啊,或者自动联想到反战主题啊(这个太蠢惹你没看到最后男主又回去参战了吗……),或者就说他就是明显不适应回国的生活啊还要去战场上过瘾啊(这个倒也不是完全错的,但是只停留在这就太差了)之类的。Come on! Is this the best you can do? 这些人很奇怪的是他们把电影这个本身可以很复杂的东西简化成了数学等式一般的确定、套路和二元。说这个片太圆滑完整没有思考空间的人其实那是因为你就没想思考好吗?只是留白的确不是李安玩得最精的东西罢了。别说这片了,真想思考的话,小时代里都能看出哲学呢。

我确实有朋友给我反映说,看完觉得结尾有点主旋律。我告诉她,别把主人公回归战场的行为简单的理解成爱国,而是当成一个个人选择去看,其实就会看到更多。这就算一个开始。

拍电影不是写议论文,不是做演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人问电影导演你拍这个想表达啥/你为什么要这样拍/你为什么想拍这个等等这类问题的时候通常得不到明确答案的原因。因为如果他要拍的东西给你用语言能说清楚的话他干嘛不为低碳经济做贡献而是去大费周章组个什么剧组折腾几个月花那么多钱拍电影,他直接讲给你听或者写篇文章表达一下中心思想不就完了???而且还有一点必须要明确的就是,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就与创作者脱离关系了。作品是用来给大家看的,不是光给作者自己看的(当然他的初衷可以是为自己而拍)。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对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而这也是艺术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作品是独立于创作者和受众之外的第三个个体,创作者的意图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严格来讲那是属于人家的隐私,人家想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如果一个人对艺术作品没有自己的理解,就无法与他产生紧密的联系,就没办法把它融入到自己审美经验当中去,就不会有独特而私密的审美体验,从而这个艺术作品对他的价值就几乎是零!

7
缺点当然有。120还没机会看,60相比24的话,表演上的痕迹就已经重了不少。另外某几处节奏有点小问题。中场秀结束之后的部分略微有点长。一些调度太舞台剧以至于和影片形式上所追求的临场感有点背道而驰。但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体会,而且很多都是吹毛求疵,也不太可能避免(鉴于李安本人所属的框架)。所以这片肯定不是完美的。但它已经让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一种曾经被忽略,或者甚至被唾弃、嘲笑没有电影感的技术,最终真的成就了一部出色的电影。而且我已经能看到这种新技术将来可能的用武之地,比如我们应该都期待一部120fps的纪录片(最好还是3D 4K的)看起来会有多么震撼吧!

8
如果我说了这么多还有人唧唧歪歪什么的,那也不怕,不是还有那句杀手锏嘛:
你行你上呗!!!

(本人非电影理论专业人士,技术上的东西也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4 ) 能进入比利·林恩视角,60帧也能进入;进入不了,这只是一部特别清晰的纪录片

双十一除了要清空购物车,对很多人来说,还要第一时间去影院看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这两天,李安在中国内地为这部电影做宣传。李安为它革命性地运用了120帧/4K/3D技术拍摄,内地就北京和上海两家影城可以放映此版本。11月6日,北京媒体场提前观影,11月8日,上海提前观影。 上海场在上海影城一号厅。上次李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做演讲,就在隔壁的酒店。 其实李安也来影厅戴着3D眼镜站着看了电影,看完之后,觉得“稍微有点红”,于是后来还去调试了机器。 先说下观感。 可能之前宣传120帧/4K/3D这种全新技术说得太多了,过于邪乎。我坐在13排最边上(当然,也许你们可以买更前面,更中间的票感受一下),要说感知到新技术,那就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值得强调四遍)清楚。 画面清晰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现在所有网上的剧照都没有120帧银幕呈现的那么清楚。就是有一场戏是比利·林恩回家,镜头在前门,观众可以一直看到他家后院…… 但是李安又不是卡梅隆,《比利·林恩》也不是《阿凡达》,没有那么多炫技的镜头,带着观众如坐过山车的体验。 以至于下午的发布会上,李安甚至这样讲:“技术,可能不需要再说了,大家就去影院看吧”。 那他为什么要做120帧/4K/3D呢? 就像当年用3D技术是为《少年派》服务一样。李安说这次用120帧/4K/3D也完全是为了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如果不是这个技术,可能选别的书。” 有必要先来了解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故事。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因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他的战友都成为美国英雄的代表。这一天他要在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和战友们一起做表演。 然后同时,不停闪回他脑海中的画面:有战场上的战事;有回家与家人的团聚,姐姐劝他不要再去伊拉克了;有战争带给他的恐慌、成长与失去…… 有一张海报特别有意思,远处是中场表演的烟火,近处是比利·林恩独自倚在墙角,墙上的影子是他举枪在战场上的姿势。 本·芳汀这个小说是一部很意识流的小说,几乎没什么故事性,事情就发生在一天内,很多情节都是比利·林恩的主观想法。 李安说:“我如果不是钻研这个新技术,不会想拍这个小说,因为这个小说都是内在的观察,一般技术很难做到第一人称的表达。” 他说:“年轻的男孩第一次打仗,他的感官是全开的,非常敏感,非常尖锐。你把这样一个感官突然放到回到美国虚假的一场活动里面的时候,对他来讲是过度的刺激,所以有这样的反差。” 他说:“我当然希望大家看了一些新的东西以后你根本没有注意,你就看它的故事,沉浸在那个故事里面最好。但我不用这个技术就没办法拍这个思绪性的故事。” 李安希望的是通过120帧/4K/3D这样更清晰,更浸入的新技术,让观众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比利·林恩的视角。从他的视角去看战事,去看中场,去看战友,去看家人,去看那些想要利用他们的人,去看那些嘴上对他说着“我爱你”的人…… 如果你能进入到比利·林恩的视角,你就会了解到李安的苦心。 他当然不是要拍一个简单的歌颂英雄主义的故事,也不是要拍一个粗暴的反战的主题。 电影有“对英雄的投射,主流的价值,体育场里面像一大锅主流在里面,它在里面搅合。我觉得这个反主流的思索,一方面要跟着它,一方面又要反它,这个反反复复不太顺畅的这么一个程序”。然而就是这么复杂与矛盾,才是真实人生的写照。 电影有些情节很讽刺,比如比利·林恩对着国旗敬礼,看台上的大银幕对着他,他泪流满面。现场观众一定被他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了。可实际上,李安的镜头一转,还是处男的比利·林恩脑海中正在想象和刚刚认识的啦啦队女孩在自家的床上翻云覆雨。 电影有些情节很无奈,比如比利·林恩说:“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他成为英雄是因为一段战场上舍身救队长的视频。那一天他为了救队长与敌人近身肉搏,终于把敌人杀了。然后一回头,早已中枪的队长也已经咽气。没有什么胜利可言,大家都一败涂地。 电影有些情节很伤感,比如比利·林恩对那个主动投怀送抱,对他表现出各种不舍的啦啦队女孩佐恩深情地说:“我差点带着你跑掉!” 结果佐恩的反应是:“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怎么可以说不回伊拉克,你是英雄啊!” 于是比利·林恩只能表示自己其实是开的一个玩笑。佐恩这才心满意足离去。 哪怕是对你说“我爱你”的人,有可能爱的也只是他们想要的那个你。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甚至几乎没有设置悬念,不走大片惯有的逻辑。就像李安说的:“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他不可能不回去(伊拉克)的,可是我们还是要思索这个问题,想知道他发生了什么。基本上他的决定不是决定,而是一个了解,对他命运本身的了解。” 比利·林恩最后对开车来想接他去找心理医生努力让他留在美国的姐姐说:“我想这就是我的命运”。 所以这就是一部非常李安的电影。 我们当然知道高伟同最后会办喜宴,李安想要拍出的是他发生了什么。 我们当然知道王佳芝一定会放了易先生,李安想要拍出的是她发生了什么。 我们当然知道比利·林恩还是要回到战场……李安从来拍的不只是故事,而是情绪,而是一个个鲜活饱满,甚至矛盾重重,但却是真实的人。 是他们的选择,和他们的别无选择。 可是如果你对此并不感兴趣,并不想探讨以上,也并不会为比利·林恩最后的走向(是的,不是选择,只是走向)动容,那么确实不建议花高票价甚至昂贵的路费去看120帧。 因为可能对你来说就是一部特别清晰的纪录片而已。 而且贴心的李安其实为每个版本都费了心力。60帧/2K/3D,24帧/3D…… “我想一个影院能够供应什么,我就再重新创造一次,以那个媒体的特色来做它的艺术的表达。所以这个片子我做的非常辛苦,最后有两三个月我就光做这件事情。” 每一个版本都有它每一个版本的命运。 只是,120帧/4K/3D的技术革新,到底拓展了电影的可能性,“我可以做更大的空间,我的伸缩性大了”,从此不是可以拍第一人称电影了,而是可以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这个中间的伸缩力我觉得大了很多”。这是一个电影人的战事。 然后电影上映,面对市场,面对受众。有人眼晴盯在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有人希望看到刺激的视效呈现;有人以为可以看到一部身临其境激烈的战争片;有人挖空心思为营销出更高票房;有人想拿它再得一樽奥斯卡……当然也有人欣喜还是那个熟悉的李安,还是熟悉的味道。这是他和比利·林恩一样也都要面对的中场。 李安的话说得十分诚恳:“我已经62岁了,等不及了,我可能一步走了好几步,因为我自己也不年轻了。我希望在我还在服役的这段时间能够见到它(电影)发展到某一个程度。”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5 ) 一个存在主义者如何回答“普度众生”的问题?

李安的哲学是东方哲学(大乘佛教)与存在主义的深刻结合。这种结合在《少年派》中体现为海阔天空的场景构想和奇幻的宗教体验。派是我们爱做梦的年少,对奇幻和冒险的憧憬。而比利林恩中,所有美丽和幻梦被导演冷酷地打破,只变成三个字,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美色,食物,金钱。

作为一个看《少年派》不下十遍的李安迷,我已经很习惯李安的套路。李安善用暗语,真正的表达和看不见的情绪推动,全部是在冰山之下,要前后结合起来思考的。在这里,我慢慢把自己看见的一些暗线挖出来,昨天晚上刚看的,有很多细节之处可能会有偏差,还请大家指正。

让我们先从“美色”这条线来看。这条线的明线是:林恩和姐姐对话,说明自己是处男。接着作为英雄接受采访,十分钟后跟美丽的菲姗make out。球赛开始,奏乐,在这个圣神的时刻林恩对未来生活产生极其美好的幻想,泪流满面。歌舞表演结束后,B班和工作人员争执,啦啦队姑娘们来拉手走下去,此时林恩和菲姗有了第二次对话,这一段很平淡的对话里藏了很深的玄机。最后,两人在比赛结束后接吻,告别。林恩看到姐姐,又说了这句话:我可能到死都是处男。

在这条线中,大家可以先思考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1、一个长得不错的德州白人男生,为什么19岁还是处男?(这不符合常理)
2、情绪高潮的性幻想,大房子,金毛狗,为什么导演刻意安排的是女上位?为什么比利当时会泪流满面?
3、菲姗和林恩的第二次对话中,说道自己为了琐事烦恼,提到(引擎作响,室友的猫把沙发抓破了),这两句台词是什么含义?
4、告别的时候,菲姗对林恩表达崇拜,大家都解读出来她爱的是英雄的标签,为什么最后林恩对姐姐说自己仍然是处男? (否认和抹去刚刚发生的一切)

第二条线则是“食物”,人活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吃饭而已。从《饮食男女》开始,李安对于食物的语言和意义就已经驾驭得相当纯属,吃什么,和谁吃,怎么吃,食物本身就带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种种含义。我们回顾一下从影片开始:林恩刚刚回家的时候,母亲说做芝士焗鸡给他吃,冰箱里已经放满了他喜欢的可乐和Dr.Pepper。家人的晚饭,菜品是可乐、芝士焗鸡(火鸡)以及一大坨很难看的藜麦。进入体育场内,两边售卖的Papa Johns, Burger King 和各种香肠。刚刚坐下来的时候,他们盯着前面的观众端着大份的Burger和薯条,有了这样一段对话:“你说这些人在想什么呢?”“深沉的问题吧,哲学,上帝,生命的意义。” 接下来,是华丽的午饭,镜头特写又落到了羽毛装饰的火鸡上,被装饰得丰满华丽的自助餐吧,然后是狼吞虎咽的B班大兵们,吓到了旁边穿香奈儿套装的一位老奶奶。餐桌上,一位页岩气开发商过来对话,然后被当成出气筒骂了。之后,B班大兵回到座位上,买来的饮料是一人一杯咖啡。中间有人突然拿到一瓶Whisky,藏起来(重要,注意!) 并不知道那瓶Whisky是哪里来的,只知道有人送的。另一个和食品有关的暗语是“头疼药”,一共出现了三次,从车上跟manager要,到了会场后manager忘记给他,后来见完大老板之后给比利了。此外,牵强一点地说,死去的上校名字,也和食物有关,他叫“蘑菇”(Mushroom)。

在食物这条线中,大家可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为什么死去的上校叫Mushroom(蘑菇)?你知道蘑菇是什么的话,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导演会这样取名了。
2、林恩的家庭晚餐,火鸡,藜麦,可乐,整个餐桌上的画面色彩是非常单调的。儿子载誉归来,为什么我们却完全感觉不到欢乐、庆祝的家庭氛围?
3、导演用食物渲染普通美国民众,肥胖、臃肿、粗鄙,无节制的喝可乐、吃汉堡、吃薯条、披萨的样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在那顿很华丽的午餐中,为什么导演要刻意渲染大兵们狼吞虎咽,惊呆四座的样子?当中有一句重要的台词是:体育场的蛋糕太好吃了(The Stadium Cake is so good), 为什么导演选中的食物是一块没有营养的奶油蛋糕 (而不是鹅肝、牛排等更好更高级的食物)?
5、“头痛药”前后三次的出现,都在说明什么?
6、那瓶Whisky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忽然就有人送他们whisky了,那是谁呢?为什么要送他们Whsiky呢?

最后,刚刚提出的所有问题,明线暗线,可能都要串联到“金钱”“贫富”的主题上来。关于金钱这条线:从高级酒店,加长悍马开始,我们有了一个华丽的场景开端。悍马上黑人公关说,拍电影,一人十万美金,然后他们开始讨论十万美金要拿来买什么。镜头跳转,比利回家,他家的楼很破,年久失修的样子。和嫂子对话,说哥哥出去打工了(后来这个哥哥在整个家庭场景都没有出现)。父亲瘫痪。再到姐姐身上的疤痕,深夜打工开车回来被一辆奔驰撞了,在医院时未婚夫甩了姐姐,比利愤怒地砸烂了有钱未婚夫的新跑车,才被迫入伍。大老板,球队的拥有者Ogasby,第一次问候他们、在镜头面前表达对英雄的崇敬,第二次出现则是和他们谈合约,画风突转。吃饭时,谈到退伍后,有一名技术兵说道自己可以去IT企业,收入很好。中间和waiter小哥一起抽烟,三个人说有人花二十万美金只为了能买个座位的权利,而自己要养家,待遇太差了,也想去当兵,能拿到六千美金,还有很好的福利待遇。三个人默默无语,抽完一支烟。再转回拍电影,十万的报价,希望落空,唯一的offer只要班长和林恩,变成了每人5500美金的巨大落差。到最后结束前,姐姐来找他,开了一辆显然很旧的酒红色二手车。

金钱,是现代社会中所有行动和所有存在的根本原动力。食物、衣着、住房,也无不跟金钱有关,在单纯的金钱线中,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是:

1、林恩和B班的大兵们,从他们想买的东西来看,说明他们的原生家庭状况如何?
2、从林恩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来看,为什么他们的家庭较穷?
3、姐姐想把林恩留下来,除了负罪感和舍不得,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4、关于金钱的矛盾激化,在老板身上得到体现,老板将他们请来体育场,在镜头面前各种尊敬和崇拜几乎流泪,到会议室里谈电影Offer的冷酷无情,老板在想什么?
5、为什么吃午饭的时候,做页岩气的企业家如此友好,却激怒了班长?
6、剧中下台之后,大兵和工作人员发生第一次矛盾冲突,与在停车场内工作人员冲上来打人,为什么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对他们如此粗暴野蛮,甚至还要冲上来报复? (临时工啊,临时工)

好,三条线,几个主要问题讲完了。接下来我们一层层地把冲突、矛盾和价值观的变化,重新构建起来,最终理解,导演在这部戏中,怎样一层层地构建梦想,再打破梦想,最后来完成了——大乘佛教与存在主义深刻结合的哲学表达。

整部电影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比利林恩的自我价值,幻想,崩塌,与重建。

在第一层,我们看见的是荣耀,是大兵们牺牲自己而保卫国家,得到关注和荣誉。此时,他们的意义被构建为国家的英雄,是众人的骄傲。大兵们自己也在这个角色中感到非常飘飘然,这是他们的第一层幻觉,我是英雄,我正在被崇拜、被欣赏,我们可以和真命天女一起演出,我们在全国上各种主流媒体得到关注。这是第一层的幻梦。

然后,第一层幻梦就很快被破掉了。“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这样的人是不是值得被保护?”脑满肠肥的,庸俗不堪,甚至对他们恶言相向的普通民众。很快打破了这种我为人民的幻想。

当他们开始讲冠冕堂皇地话的时候。当比利是为了避免入狱而不得不参军的时候。当他们在媒体面前美化自己的军旅生涯的时候。他们回到第二层的现实——参军也许并非是一种主动的、为意义献身的伟大选择。它其实是每个人出于无奈,走投无路而被迫做出的选择。就像此时此刻银色勋章加身的比利,其实只是为了避免入狱、为了姐姐才不得不参军。就像他们被认为是英雄的那场战役,紧张、混乱而没有章法,策略失误和mushroom的牺牲。他因为那一天而成为英雄,那却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并不光荣,也并不伟大的一天。

从无所不能的英雄开始,李安轻轻就破掉了这个云端的幻梦,把他们拉到了深深的地底,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深渊中挣扎,都只是在美国社会中没有选择的普通人。比利问班长,如果你有选择,你还会回伊拉克吗?班长说了三次,我没有其他选择,所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其实,英雄是假象,没有选择,才是真相。那么,我们因为穷,因为我们无能为力,因为没有其他选择,采取参与战争,我们是loser,这就是全部的意义和答案吗?

这里,还有第三层的幻想,我们曾经没有选择,那今天,当我们已经是英雄之后,是否可以用英雄的名义,来商业社会换一个合理的价码,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上媒体,站台,被采访,都是虚假的光环,但随之可能而来的“十万美金”,却是所有大兵们一直念念不忘最重要的事情。人可不可以单纯地给自己一个对价,把自己当成某种商品出售呢?钱带来某种安全感,选择权,和人生被改变的喜悦。是否可能呢?

而十万美金标志着的,从“英雄”到“成功变现”的路径,最终被证明走不通。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真的有价值吗?对于B班的同学来说,他们将自己的英雄价值,锚定在了拍电影的10万美金Offer上。活在商业社会久了的人,都知道用价码来衡量一切。那么,什么虚无的、爱国的的意义如果不能被“庸俗众人”认同

班长与比利在老板会议室里,因为5500美金,而感到自己像乞丐般受辱,最后说:sometimes nothing is better than something。有时候,什么都没有,比有一点总好。这句话背后,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如果商业社会给出的价码够高,好,那么我们其实是不介意卖自己的。但第二层,心理落差,带来的价码落差之后,就像“英雄值十万”在三小时后通货膨胀就贬值到了“五千五百美金”的时刻,就是自我价值摔得粉碎的时刻。

好,第三个商业变现的梦想破灭了。自我价值该去哪里寻找?

这个体育场不属于他们,这个社会,这些梦想,可能也不属于他们。属于他们的,可能只有战场,真实的,伊拉克战场,真实的远方。他们只拥有彼此,也只属于彼此。

回到悍马车,开往营地。他们如释重负地说,I love u。共同经历一场幻梦,一场破灭,而最终,一切就像是一块好吃却没有营养的奶油蛋糕,像是烟花瞬间绽放却毫无真实。所以,任何事,其实都只是人,面对自己的本心,自己当下状况的选择。当它被标签化,被阐释、被放大,被解读,甚至可以交换和买卖的时候,都只是带来更多痛苦的妄念和假象。

印度教,mushroom,谈因果,谈something larger than life,象征物是那一只白象雕塑。佛教建立在三条绝对真理上,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诸法无我。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诸行无常和诸受皆苦这两个法印,是古印度智者们早已发现的真理,“诸法无我”是佛陀自己发现的真理。那么,李安选择的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的象征隐喻,恰恰是因为,他对诸行无常,诸受皆苦的两个客观真理作出的解答,和佛教不一样。

诸法无我,是佛陀说,痛苦产生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在任何当下都能达到无我的状态,痛苦便无所依附,也无法产生了。

而李安说,诸行无常,诸受皆苦,人在社会中无力,又被各种幻象和外境折磨。我们做不到无我,但我们可以选择全部的我,用最大的诚实,和最大的勇气,来面对现实。纵使没有选择,纵使有软弱和痛苦,但这,就是生命本身。这,就是存在本身。我们不再需要寻找,“赚钱”“做英雄”“保卫国家”这些虚无的,美国梦般的意义。梦碎了,人不骗自己。来这个世界上,人要向前走,人只能也必须向前走。

这是尼采,是加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答。

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每个英雄都说自己普度众生。空中楼阁的意义面对腐烂又浅薄的大众,你这一生所有的血泪真的是为这些人而流?
谭嗣同拿断头台唤醒观众,康有为终究被翻案定性为小人,台面上的人都只留下标签和脸谱,比生命中最惨的一天变成荣耀,媒体嗜血撕咬你作为一个人最深的伤口。终有一天,我么不在寻求理解,不在寻求作为一个人意义上的解释和诉说。

众生不是你旁边的那一个,它中就必须是个虚无到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世界上有一些工作必须要去做,有一些责任必须要去承担。存在的主体终究明白责任只是对自己的救赎,与他人有关,又与他人彻底无关。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不动声色地讲Karma是李安。观众们在台下嬉笑怒骂随意评论,英雄们存在与自己的存在。

因为,我始终明白,自己这一生的责任。

 6 ) 谁此时告别故乡,谁就将永远流浪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20帧回来,有人问我值得不值得去看,我才想起来整个的观影过程中竟然完全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完全进入了比利的世界,看他所看,思他所想。因为太进入情境,所以开演三分钟后我就开始鼻酸,我也为自己的多愁善感而感到不好意思,但是当比利回到家,和一家人一起吃饭,家人吵了起来,妈妈突然一拍桌子的一刹那,我看到比利被吓得一哆嗦,眼泪就再也忍不住流下来了,后面的戏基本就是时不时的哭着看完的。回到家,我在微博上说这电影看得我哭坏了,然后有小朋友纷纷回复我,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啊。是啊,这电影真的有人会看哭,看电影时,我旁边坐着一个二刷的朋友,她哭得稀里哗啦,当我听到她的在黑暗中抽泣的声音,突然觉得自己也不那么孤单了。


为什么要哭?不知道唉,不过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做绿妖老师的电台节目,我说我看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的时候,有一段,是列文在一个政治场合遇到一个邻居,两个地主就聊起天来,我读着读着就哭了。绿妖老师就说,为什么要哭?我想了想说,大概是因为那段很平常的对话,充满了人生的无奈和艰难,是平时人们都注意不到的。可是托尔斯泰注意到了,记在心里,还写了出来。我当时觉得托尔斯泰如果连地主都能懂得,大概也一定会懂得我吧。看比利·林恩的故事就有这样一种相似的感觉,镜头其实就是导演的目光,一个导演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他自己能看到什么,能让观众看到什么。看《比利·林恩》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李安的目光,他真的能看到哎,我们这些小小心灵的世界,我们心中那些不可言说也根本说不清楚的尴尬,痛苦,为难,困惑。他真的全都看得到。我不仅随着他看到了比利的内心,也感觉自己的内心被看到了,我所有说不出的委屈和为难,不用一言一语,他全都懂得,这目光太温柔,于是我哭得像个孩子。


小小士兵比利·林恩的故事并不复杂,所谓“战争创伤”这种理论性的名词,我们也都听说过,但是真正的感同身受,恐怕没人能做到。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学会了一条心理学知识,不要随便对经历过苦难的人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因为你理解不了。也不要对他们说”我懂你的感受”,因为你感受不到。比利从遥远的敌国,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从前是一个普通人家的不引人注目的男孩,他的内心也许是孤独的。但是他现在成为了整个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终于被人看见了,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可他的孤独没有消失,反而膨胀起来,变成了和他的名气一样的大的东西。荣誉,爱情,金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一一从他身边经过,但是他感到的却是越来越孤独,人人觉得自己懂他,他们赞扬他,评价他,定义他,人人看到他站在眼前,但是没有谁真的能体会他的感受,人人在看他这他,却没有人看得到,他的悲伤那么大。(写下这句话,真是好想配张搞笑的图片,配合一下我们这个荒唐的人生啊)。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人们在赞扬你生命中最惨的一天,那感觉真是……



看到即慈悲,被看到就是被抚慰。看到不容易,同床共枕的夫妻,深爱着对方的父母和子女,同学,朋友,同事,每天都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却彼此看不到,走在这人世间,四周都是明眼的人,却像个隐形人,内心无比孤独。很多人说李安这部电影的态度很模糊,甚至是没有态度,我觉得他当然有他的态度,但争论李安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看电影这种事,有时候不仅是需要走脑的,还需要走心,有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去感受和体会,而不是去用逻辑思考和思辨。有些人就是只能走脑,无法走心,无法去感受和体会,或者天生如此,或者后天被各种学习和训练得如此。这很神奇,完全不能靠逻辑思维的讨论方法去达成共识的,走心这种事,如果谁的心门是紧闭的,眼睛是闭上的,他感受不到,看不到,那也确实没办法去强求。



说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关于120帧的问题,到底这样一个故事值得不值得去拍去看120帧?我的答案是,值得。未来我们会看到很多探索宇宙的大电影用120帧去拍摄,我们将来有的是机会去看,而且可以见各种视觉效果会层出不穷。但是把一个普通人的小小内心世界,看得和整个宇宙一样重要,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值得用这样的方式被看到的,也许只有李安这个人,这样的电影,也许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有这一部了。



士兵比利·林恩最后做出了他的选择,在和姐姐告别的时候,他说自己可能到死都是个处男了。这一天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时刻。也是文学里常提到的一个精神顿悟的时刻,这个小故事像极了乔伊斯的小说,在故事的最开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是希望比利能做出留下来的选择的。这有什么难得呢,不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吗,他是战斗英雄,有足够正当的理由离开部队,爱他的姐姐,用力的在抓紧他,新认识的姑娘也许能发展一段美好的爱情,他可以把他的故事卖给好莱坞换一笔钱,他的好形象让他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不是难事,而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和平的世界里活下去,他不是一个家国观念深重的小伙子,经历过了这短短的一天后,也已深知战争的无意义和虚无。那么,他为什么要选择回到战争中去呢?



因为他的孤独太巨大了啊,他的悲伤也太大了,好像房间里的大象,已经大到了他身边的人都看不到,姐姐很爱他,虽然不懂他,但是给他找了心理医生,可心理医生能帮他什么呢?萨特说,他人即地狱。那么对于比利·林恩来说,这一天如果不是还有队友,队长陪伴在他身边,这一天就可以说是一个由所有赞扬他,关注他却不懂得他的人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地狱。所以,在电影的最后,他回到了他的队友身边,回到战争中去,那不是什么为了荣誉为了国家的选择。那是他,一个求生的人,唯一能做出的选择。因为这个世界上,祖国已不是家,伊拉克更不可能是,此时的比利,能做到的决定,可能只是回到那辆装甲车上,回到他的队伍中去,一个叫比利·林恩的士兵的内心,才能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真正的链接,才能觉得自己真正被看见和被懂得。虽然小伙子们都不太会说话,但也只有这样彼此珍惜着,相依为命的走下去了吧。这是孤独的少年在茫茫大海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一点光亮,他只能尽力的游过去。是啊,我们就是会不顾一切的去抓住人世间这一点点仅存的光亮和温暖,因为我们不仅孤独,而且脆弱啊。就像王佳芝最后的选择,是因为脆弱啊。


也许有一天,比利·林恩能活着回到故乡,但是他恐怕也知道,此刻他这一脚踏出去,告别家乡父老,告别原来的生活,从此后万水千山,那个从前的比利,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也许,从他当兵的第一天,他就已经回不来了,再往前推的话,也许从他姐姐出车祸的那一天,就会有今天的结果。所以死去的队长才对他说,这就是命运。突然的车祸,山洪暴发,这种事当然是命运,但人生的很多时候,当你面对抉择,以为自己这回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了,结果很多年后却发现其实你只是又一次被命运选择。纵使一切从来,再给你一百次机会,在当年,当时那样的情境之下,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尽管事情过后你也许会后悔,也许觉得自己再有一次机会,一定会选择另一个答案,但其实并不会,这也是命运。在电影的最后,比利懂了,也接受了,所以他走了,这和爱国无关,反战无关,只和一个叫做比利·怀恩的小小士兵的命运有关。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看到了,也被看到了,这就可以了。



电影结束之后,我在街上走了一会,脑海里一直回想起里尔克的那句诗: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我想接一句:谁此时告别了故乡,就将永远的流浪。如果孤独也是一种命运,那么我们也只能接受它,不是吗?但是我爱你啊,在孤独中静静的用目光陪伴着我的朋友,谢谢你看到我,我想告诉你,我也看到了你。

 短评

开场前李安一直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反倒觉得,技术已经够好了,情节反而大大削弱。

6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 120帧初体验,文戏部分无直观差别,每个人的脸都清晰如潮红,纤毫毕现,太挑战演员的皮肤。最明显的是5分钟战场戏,枪林弹雨,身临其境,但太短了…开头战争时间“2004.10.23”植入了安叔生日,儿子李淳相对酱油。“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

1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2.5。安叔也有能力拍奥运开幕式。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里大人带着第一次去逛大中电器的液晶电视区。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11分钟前
  • 好样的
  • 较差

都嗷嗷什么鬼120帧啊,有几个真的在看电影啊,为毛没人说这个电影就是没什么故事,或者说讲了个特别土的故事,从事件人物到价值观都土,李安以往最会的那种,在有限的电影空间里传达无限暧昧可能性的神手笔几乎没用上。四星给稳定的制作水平和眼珠子美得想攒在手里偷走的鲜肉男主

15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这部电影让我想在结束前冲出影院大哭一场,很久没看到这么沉重的电影了。那场show里的真命天女组合从头到尾都是背影,主角站在大屏幕前,头脑里浮现出伊拉克的战争画面,而此时此刻,周围是明星、焰火、欢呼的美国人,那一刻,我真想大哭一场。李安把人更深的孤独(想不出更好的词)拍得那么好!

20分钟前
  • 席幕瞳
  • 力荐

3D电影的未来一定是高帧数的天下。这部电影就算没打开未来的大门,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时间会证明这是电影史的一座里程碑。

2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 家人不理解 制片商利用 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 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 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 一旦入了军营 就再也出不来了 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感谢安叔亲身经历般的120帧4K体验 电影的未来

26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看到中间差点悲愤得夺门而出。有人为了6000刀的补贴赌上性命奔赴沙场,有人随便花几万刀就为了抢一场球赛的前排座位。军人在战场每日面对生死和炸弹,而你所保卫的国家的人,他们只关心你们是不是搞同性恋。

28分钟前
  • 卡卡森
  • 力荐

120帧+4K+3D,摄影机每秒都很诚实,1秒120次。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拍法有代入,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两个空间的平行剪辑,混淆了战场与生活,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相比中场,战场似乎更安全,很讽刺。

3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是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我想,没有比天秤座更知道选择的重要,和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可能因为我不是技术控,120帧不影响我的观感。#

39分钟前
  • 惘然
  • 力荐

不管技术怎么样,李安始终是李安,除了几个太过于匠气的镜头,故事全程平滑流利又抓人耳目。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43分钟前
  • 夏目的丑猫猫
  • 力荐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44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处林恩对拉拉队女孩只透露出一点离开军队的念头,女孩就瞬间变脸,全然不似刚才甜美的模样。我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绝症后用难以听清的口音艰难说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49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4K 120帧 RealD3D 将观众瞬间拉近电影里 开启电影的新纪元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 更是一个男孩在地球另一侧的成长 短暂的中场休息 却让他意识到更为远大的人生和目标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吧

51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三星半,120帧的确是非常不同,非常独特的体验,亮度,清晰度,立体感都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之前看的3D大多是垃圾。不过,我的问题还是无法入戏,过度关注视觉,而在情感共鸣不多。反而是看24帧的渣版,在剧情和情绪有了更多收获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晕帧

55分钟前
  • 陀思妥曼妥思
  • 推荐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在战争戏和Half time show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李安说自己抛砖引玉,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能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实在是荣幸

56分钟前
  • 引歌
  • 力荐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