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情片丹麦,挪威,瑞典2000

主演:本基特·卡尔森,拉斯·诺德

导演:罗伊·安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2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3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4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5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6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3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4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5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6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7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8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19二楼传来的歌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20:19

详细剧情

「或许得开始承认那些令我们无能为力的环境,我们自己也得负上责任。我相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抑制了人们的潜能发展。你看本片,应该明白人类的行为有多愚蠢。紊乱将人蚕食,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演 洛伊 安德森(...

 长篇影评

 1 ) 安坐者总是可爱的,优雅而从容

太过可爱

你所引以为傲的繁华,会有多少变成衰败? 你所瞧不起的衰败,又有多少会变成繁华?(《红楼梦》曹雪芹) 这部电影是西方导演递给小粉红的刀。

尽管一幕幕幻灯片式的沉闷场景、僵硬的表演、神经质的台词、延时过度的定格并不讨喜,固定机位让做爱都变为静止画面,但它是大师级作品,借助人物间细若游丝的关系,构织出一幅老态龙钟走向衰败的欧陆图景。

有一种僵硬叫做风格化

人口老龄、治理低效、思想保守僵化、观念落后、政经宗教人文全面崩坏……这些发生在世纪末,似乎能用宗教国度的末世情结来解释,但归根结底是社会体制走上了穷途末路,这从百岁将军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便可管窥。

人们除了在绝望中挣扎,毫无办法——他们连交通堵塞的原因都找不出。直到献祭儿童的一幕,其荒诞程度也并未超出设定。当然欧洲从未惨到如此夸张的程度,却能让你认同现实的残酷与那种颓丧感。这已经不是隔靴搔痒的讽刺了,而是硬揭、活扒。

献祭之前运用虚伪的政治正确对儿童说教

安坐者总是可爱的……

歌声总是从二楼传来……

人们总是在拼命逃离云层下的垃圾场……

寻找精神出口,以为是解脱的逃离

人文崩坏引发的诗人病

自阴间而来的债主

发宗教财失败后气急败坏的人

资本高度集中且散发着腐味:坐拥万顷良田却整日睡在形同牢笼的病床上等死的百岁将军

 2 ) ——

片段延想



每扇门都开一点,每个门缝里都有一双眼睛
事物本身的轰响与事物之外的静默。
中断。
关门的声音就像劈开一根骨头的声音
/

一切事情将来的变化?
我们为什么不谈谈它们以前的变化
/

游行片段: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根鞭子或者绳子,半佝偻着行走,每隔一会,他们就会举起手中的鞭子鞭打地面或前面的同行者,然后稍作停顿又继续行走。他们更像是自己压迫着自己,自己鞭打自己,并向着同一个方向行进。
/

两个魔术师因一次失误而断送前程。
观众从此不买他们的账,观众容不得一次失误。

这个世界难道不是一次失误?
/

他们看向你,你看向别的地方。
我们用忽略和被忽略来确立自己的位置。
/

任何一个行为之后紧接着的行为是否是对上一个行为或之后即将发生的行为的反应?不论之前之后的行为多么断裂与不同。仍然有联系
有时它是对当下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
/

倒退着走进坟墓

 3 ) 安坐者是可爱的

至今为止,这个片子我依旧有很多疑惑的地方。尤其是开头的很多片段。由于文化的差异和隔绝,并且对外国人的面部很不敏感,而且影片风格暗淡模糊,出场人物多但特写镜头少,因此,人物关系理不清楚。

乍看起来影片有很多条线索。或者称之为片段。一个个片段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蒙太奇的隐喻效果,表情达意。但其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只要抓住了这条线,便有了打开它的钥匙。正如托尔斯泰在谈到《安娜卡列宁那》时所说“(作品的)两条线在某个地方拼合地天衣无缝”。乍看之下毫无联系是事物往往有着从一而终的关联。

卡尔算是人物中的线。“安坐者是可爱的”是语言形式的线索。

2000年,股票下跌,用神父的话说叫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他的房子5年了还没卖出去,助手付了旅行的钱却一无所得。而卡尔烧了自己的店以求从保险公司捞一把。

2000年,某天交通堵塞几个小时。没有政府插手解决,没有人试图去了解原因。当全人类都兴致勃勃地向2000年迈进时,那个小镇是一个被遗落的角落,无人搭理。

2000年,护士与医生无声对峙。她说你什么时候离婚?医生只管啃他的汉堡。

2000年,打扮光鲜的老男人去上班却被开除。正被他言中:凡事都有个变数。这个镜头拍的实在趣味盎然。办公室的走廊里一扇扇看似关上的门后都有个人在注视着外面发生的一切,西方文明的教养告诉他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放肆。但这关乎桌上面包的事怎可就让它那样既成事实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老男孩跪在老板皮勒面前死死拽住他的裤腿。

2000年,军队高官,大地主,貌似也是个纳粹分子100岁寿辰。他还记得举起左手威严地吩咐:升旗升旗。但这是2000年,所以他在医院在笼子一样的床上大便没有人附和。

2000年,左手拿着公文包的人们右手拿着鞭子。他们每走一步就互相甩一鞭子,弯下腰弓起背叫出疼痛。只有当问题实在严重得不能再忽视下去的时候人们才试图去解决。而他们以为自我鞭笞就能解决。殊不知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00年,卡尔的朋友乌夫卖起了耶稣。他认为向2000年迈进的人们会大大需要绑在十字架上的男人。这边有个讽刺意味极强的地方:掉了个钉子的耶稣像烤鸭一样晃晃荡荡。没人觉得这不妥,因为他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只是个可能会赚钱的玩意儿。而乌夫发现这并不能给自己的户头上加上2个或3个零的时候他愤怒地把这些个“废物”拖到垃圾场,他为自己的判断感到羞耻:居然相信可以从一个被钉死的失败者身上赚到钱。……我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那时个残酷的事实。但我会赶上它的。来为我的银行户头上添个0.

2000年,一群读了什么书都读并且读了很多书的先生们和一个女士将叫安娜的小姑娘推下山崖。这是他们寻求到的解救之道:拿少女来祭奠。之后那女士如何也爬不起来,而先生们累得动弹不得。

2000年,人类就像在开会的那群人看到对面房子在动时争相涌到门口造成的一窝蜂的混乱。说人类存在理性是在和平年代,而危机年代,理性往往无影无踪。

那个俄罗斯小伙不明白,所以他一直追问,却得不到回答。写诗的人不明白,所以他失语并痛哭流涕。斯文不明白,所以他自杀。

年轻不明白老年人也不明白。男人不懂女人也不懂。出租车里的警察说他有哲学的方法:生命是时间,时间是一段旅程,因此生命是一段旅行。旅行需要地图,我们的地图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遗产我们的历史。“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点的话,在我们最终明白之前,我们就只会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接下来他问司机:我们到哪里了?司机答:我们前进了不过几码而已。这回答就是导演对我们整个人类发展的答案。

政治,经济,精神,文明,道德,都遍布危机。导演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问题。人类自身有很多缺陷。

但正如所有的批判者一样,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却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他还是开出了一剂药:安坐者是可爱的。

劳动者是可爱的,无冒秃顶者是可爱的,仰天而卧者是可爱的……

2000年会过去。罢工会过去。堵车会过去。政治恐怖会过去。经济危机会过去。

凡事都有个时间限制。

“说没有人喜欢诗歌是不可能的。他们只是假装不喜欢。你的时间就要到了,托马斯。他们只是在假装。”

最后卡尔和那些牺牲者一起面对镜头,面对观众,面对命运。

安坐者是可爱的。



——————————————————
有人说去理解一个作品需要充分了解创作者的动机,而往往文艺作品的分析总从作者的生平开始。可有法国作家认为作品与作者没有任何关系,读者应该只就作品去理解作品。
影像比语言更易误解的原因是影像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直接的成见。而另一方面,理解影像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才会有人说电影就像一场梦一样。这梦能让你将自己带入,将其塑造成心中的那个样子。
导演Roy Andersson我一点不了解。不过我相信好导演会在每一个镜头里融进自己的思考,而观众总会或多或少知道一点。最成功的导演便是用自己的思考给观众以启发促使观众自己思考,从而那思考便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收获。
所以,就算是误解,也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误解。美的很。


——————————————————————————
影片的镜头用一个词来描述:独具匠心。

 4 ) 二楼的歌声,极乐主义的虚渺之音

「或许得开始承认那些令我们无能为力的环境,我们自己也得负上责任。我相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抑制了人们的潜能发展。你看本片,应该明白人类的行为有多愚蠢。紊乱将人蚕食,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演 罗伊▪安德森

安坐者是可爱的。

【叙事】

形式主义叙事,影片的结构有如戈尔达的论文电影,把先锋片影片和剧情片混冶一炉。罗伊将一系列看似毫无联系的小品场面组成情节松散、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电影:毫无尊严的公司职员遭到屈辱的裁员;外来移民莫名其妙地被不良份子袭击,整个巴士站的人袖手旁观;玩大锯活人的魔术师真的把志愿上台的观众开膛剖腹。一团混乱当中,灰烟满脸的卡尔出现了,他刚刚放火烧了自己的家具店,想骗火灾保险金。一整夜,人人都忙乱得无法阖眼。影片的背景设定于2000年——千禧年

千禧年亦作“千年王国”,基督教神学名词,源于《新约·启示录》。指耶稣基督复临并在世界建立和平与公义国度的1000年。这期间,信仰基督的圣徒们将复活而与基督共同为王;魔鬼暂被捆锁;福音将顺利传遍世界。千年期满,魔鬼又被释出,再次进行迷惑人的活动,最后即是世界末日。

罗伊将这些场景串联,在其中把宗教、经济、世代关系、家庭、情爱、政治、精神和物质种种议题经过奇特而荒谬的扭曲,呈现出世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一面:如弥猴一般在十字架上单手晃荡的耶稣塑像、心智退化的老人在满室各怀鬼胎的贺客面前度过百岁生日、放火诈财的父亲,写诗发疯入院的儿子.......借此种种,罗伊架构及分隔虚构的剧情,讨论了西方社会的体制缺陷、人类行为、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约的关系。 借助这些奇特的视觉语言,罗伊在看似松散的场面之间表达了自己对世界深层面貌的思考。

【场面调度】

本片的场面调度一字以论:绝! 本片多由固定的长镜头和极少数的运动镜头or相对运动镜头组成,电影里多处是期待式镜位,暗示 着宿命及意愿的无奈。 镜头多有稍俯角,象征束缚、压力。 色彩上冷色调,象征着冷静、克制以及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岌岌可危的体制。 封闭形式的场面,整个画面如同牢笼,负重之下,混乱难免。 景框很紧,象征体制下,西方社会的紊乱,荒谬的“事实”。 景深大致分为三层:前景为场景主人公,中景多数为配角(人/鬼魂/堆满基督像的垃圾场),后景多为门框犹如缚茧一般,徒徒挣扎。 演员位置、表演位置、距离关系等不便统一概述。 罗伊通过杰出的构图和调度完成了一部令人大为赞叹的作品。

在一片混乱之中,在千禧年刚始之时,似乎一切都失去了控制,卡尔也察觉了世界的荒谬和作为“人类”的苦难。

 5 ) 歌声

     或许得开始承认那些令我们无能为力的环境,我们自己也得负上责任。我相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抑制了人们的潜能发展。你看本片,应该明白人类的行为有多愚蠢。紊乱将人蚕食,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演 洛伊 安德森(Roy Andersson)


剧情:

  被开除工职的老职员。
无端被殴打的问路人。
将人肚皮剖开的魔术师,
受伤的志愿者。
纵火骗保险的生意人。
堵塞4天的交通。
移动的楼房。
    在人面前发牢骚的神父。
齐唱圣歌的人们。
象猴子一样晃来晃去的耶苏像。
莫名其妙的祭祀。
成群结队的游行者
    不知道在干什么。
孤独的富豪将军
    睡在一个四周像笼子的床上。
写诗疯了的诗人。
老龄化的社会,冷漠的旁观者。

    所有的故事被集中在<二楼传来的歌声>中,故事似乎好无联系,但通过主人公卡勒将他们串连在一起,有点类似<低俗小说>的结构,他们可以独立而成一个个小故事,也可以组成一个整体。


镜头:
     
    镜头很特别,它全部都是使用长镜头,不进行剪切。在每个场景中,镜头就一直放在那里,没动过,这样就得增进深焦距中的影像,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这样的镜头时间长的话会很枯燥,因为里面表达的信息量不够吸引人,说实话,我都是撑着看下去的,看完它还真要点耐心。


有几个场景极具讽刺:
    象猴子一样晃来晃去的耶稣像,商人想靠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赚大钱,结果他输了,就骂耶稣是被定在十字架上的窝囊废。最后,他把一大堆耶稣像扔在垃圾场,而且他的车子居然还压在耶稣像上了。在他们的眼中,金钱已经战胜了信仰。

    病房里,两个病人在谈话:耶稣是好人,托马斯也是好人,只是他没有商业头脑。他们都被商业冲昏头脑了。

    老将军100岁生日,他在四周用铁栏杆围起的病床上大便,病房里一群将军在为他念生日祝词,老人一直想摆脱这个聋子似的窗,白天,晚上在要那个铁栏杆,我觉得他有点象征传统,而现在人把他作为神一样供奉,而传统想挣脱出束缚想获得进步。
     
     
栖息安坐的人将得到爱

    这句诗自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写这首诗的人是卡勒的大儿子托马斯,他在剧中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那样安坐着,有时哭泣。我觉得他其实是很清醒的,就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们都看破红尘了,而托马斯是看破了那个荒谬的世界。想远离那个世界,获得人生的一点安慰。可是现实还是现实,他弟弟说:凡事皆有出头之日。他怎能成为一隐者,逃离这个让他厌恶的世界吗?


军官与的士司机的对话

     生活就是时间
     而时间就是路的延伸
     因此生活就是一场旅行
     要旅行,就要有指南针和地图
     否则你不知道自己在哪?
     而我们的指南针和地图
     就是我们的传统
     我们的遗产,我们的历史

    如果生活只是时间,难道像影片结束时说道:“对于一个人你能怎么要求,你尽你所能,终日为三餐奋斗,享受人生”。他的态度和其他一些人一样是消极的,好像只是为了度过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努力去实现什么,才会为了骗取保险金,纵火将自己的家具店烧了;以为到了21世纪,做生意也很容易,能以成本后加一个甚至两个零的价钱卖出从而赚大钱,其实他们错了。生活不是这样的。

    我们如果靠传统来作为我们的准则,是不是会像导演自己所说的抑止了潜能发展,毕竟还是需要一些个性,就像写“栖息安坐的人将得到爱”的诗人不被其父亲以及其他人所认可。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没明白为什么会叫“二楼传来的歌声”,就像当初看《猜火车》一样,认为猜火车好像和电影内容毫无关系,后来才发现他是种比喻涵义,不知道二楼传来的歌声在瑞典有什么特殊涵义。

http://5tigers.bokee.com/3683941.html

 6 )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也许经历过2015年股市痉挛震荡,一夜之间消灭50万中产这种都市传奇的中国人,会更明白安德森《二楼传来的歌声》所要讲述的内容。 何等讽刺,在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政权执政的国家,竟能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经济危机上找到共鸣。然而,这就是现实,正因为荒诞,才让安德森看似荒诞不经的作品显得现实。 故事的楔子是影片一开始的那段简单的对话,资本家恶意哄抬股市,指数不正常地一路飙升,虽然繁荣假象背后的危机四伏,但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因为赚得满钵之后,“到时候我们都已经不在了”。 果然不出所料,泡沫维持不了多久,股市大挫经济崩盘,于是我们凡人的故事才开始。失业、破产、如同影片主人公的家具店一样,无论多么奢华名贵,一瞬之间化作灰烬,与尘埃看不出分别。被金融危机击中会是什么样的呢?就像是夜总会里魔术师的大锯活人,看似危险却不会胆战心惊的陈旧桥段,“入市有风险”也就是一句虚言,无论是魔法还是机关,人们总是抱着稳赚不赔的信心,走上舞台,躺进箱子里,戏谑地将赤条条的自己交付在魔术师手中,等待奇迹自然而然地降临,可偏巧这一次,竟然失灵了,浑身动弹不得,冷不丁就被斩了个开膛破肚,除了大声叫苦别无他法。魔术师一脸无辜茫然,带上全副道具辗转前往别城谋生,那被锯得鲜血淋漓的你,即便上了药膏绷带,周身稍稍动弹仍被这剧痛牵扯得哀号不止。 若是全城都这般哀号,那该怎么办?总要有人来想办法救市吧,市政厅里一众专家闭门会议,研究了半天水晶球却连一纸建议书都找不出,用官僚的拖沓敷衍掩盖无能,也许是局面严重得无可挽救,也许是有权有钱的谁都不愿丢了既得利益,为这场空前危机负上责任并付出代价。最终,唯一的救赎方法,是将一个纯洁而聪颖的女孩推下山崖献祭,一众政治、宗教、军事、经济和专业领袖们到场祝福,场面神圣而宏大,煞有介事。事情总是这样,坐拥利益者绝不愿放弃利益,牺牲的总是无辜的年轻人和弱者,将种种理想的高尚与奉献的伟大灌输,等着他们把整个社会的种种弊病烂摊子扛起,用血肉之躯来普度众生。 权贵们在自欺、狂欢与醉酒中麻痹自我,牺牲了下一代还是无用,“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于他们而言,至少还有一件事可做,带上高尔夫球杆,带上全副身家,带上几个月收割的韭菜,步履蹒跚地离开,何等丰厚的身家,拖都拖不动,如此沉重的负担,每一两黄金银行账户上的每一个零都是他们辛勤而诚实劳动的明证,都是他们身为正直人不得不背负的重担。却被众人唾骂,他们义愤而不甘地离开,没办法,“你弱你有理”,“仇富风行真是世风日下”,“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不努力活该破产”,他们这么嗟叹着离开。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末世预言,比任何一本启示录都真实形象,比任何一个炼狱都更让人胆战心惊,痛苦万分。 但安德森的目光并不仅停留在贪婪而不负责任的资本家身上,他更喜欢写那些在灰烬中折腾的小人物,每一桩灾难都不只有一个由来。 空旷的城市中,所有的车辆和人群都挤在一条道上,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当社会价值取向愈发单一,当人生目标的只有赚钱、买楼、买车和买名牌,所有人的都挤在一条道上,自然道路壅塞,举步维艰,每个人都挖空心思,期望在主流中博出一条生路,拔得头筹,只有如此做得人上人才显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结果却陷于汪洋大海,了无盼望。 然而,惯于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容不得对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反省,如果失败,如果停滞不前,能怪责的只有自己,所以身着套装的白领们如同中世纪的苦行僧一般,徒步苦行,对于金钱与进步的追求已经不只是简单的追名逐利,于他们而言,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修行,即便看不到出路和希望,只有加倍地受苦与努力,为美好的未来而穷尽一切奋斗,自己被自己的拼搏精神所感动,相信着终有一日,资本主义之神会因他们的虔诚而垂青。然而,与真正的善男信女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次的鞭挞不是落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落在他人的身上。 或许更多的人,都像是片中的主人公Kalle一样,活着也不容易,有一些小聪明,一些小机灵,有一些良知丧失,却又不至于自私得太彻底。没有什么野心勃勃,活着最大的目标,不过是“你尽你所能,为三餐奋斗,享受人生”,至于他人的苦难,被剥削的厄运只要没落在自己的身上便不算得什么,甚至值得庆幸与感恩。在不公的经济制度下残喘,经济繁荣时拾得一些牙慧也算过得踏实,他们是既定社会秩序最忠实的拥泵与追随者,但若是赶上世道不济,他们便成了渣滓,第一个被牺牲与挫骨扬灰。可叹的是,兢兢业业过一生,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与反抗的能力,唯一可做的,只有期期艾艾,对自己一片苦心奋斗却被枉费辜负而叫苦不迭。 当那些坐拥社会资源的权贵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之后,这荒芜的末世垃圾场,便留给了这些自觉无辜的老实人去消受,只有故去的亡灵们在背后追赶着他们,向他们索要着那些不义与损害应有的审判。 或许,在末世的日子,只有救世主才能拯救他们。 然而,救世主在哪里? 基督不在教堂里,连牧師都只会念着投资经而忘却了真理;基督也不在宗教领袖那里,他们甚至是这罪恶制度的帮凶,以基督的名义为谋杀祝福;基督也不在人世间,十字架和耶稣不过是贩卖的商品与牟利的工具。 但事实上基督并没有离去。当自杀却被冷漠对待的Sven伸开双手,露出手腕上的伤痕的时候,基督在那里,他提醒那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的小人物,当为自己曾经的盲从、冷漠与自私而悔改,只有悔改才是他的唯一拯救之道。 另一处,是在精神病院里,耶稣只有在那里才被认真地谈论。两个精神病人认真地讨论着,耶稣是不是神。一个说,耶稣不是神,他只是个好人。就像Tomas是一个好人。 然而,Tomas被认为是个疯子。 他的父亲说他疯了,因为他成为了一个诗人,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只需要利益、发展和金钱,哪里需要诗歌,哪里需要诗人,诗歌不会带来经济效益,做诗人更不能发达,买楼买车买船。 于是,Tomas不再说话,也许是因为一个诗人在这个社会中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沉默,因为他的一切话语都视为于社会无用,没有人去倾听。于是人们说,他疯了。 那是影片中最悲哀的一刻,一个不再说话的诗人,那是黑色幽默而冷峻的安德森的感情无法控制流露的一刻,全然倾注在Tomas的身上,一个不再说话的诗人。 而这也是我感到安德森罕见动情的一刻,因着这份温情,他塑造了Stefan这个角色,Tomas的弟弟,一个无能的小人物。当Tomas的父亲Kalle只会冲着Tomas吼叫,绝望地嚷嚷着“谁能帮帮他呢”的时候,Stefan温柔而忧伤地蹲在Tomas面前,缓缓地念出诗歌,“Beloved the one who sits”,这些在商人看来逻辑不通而毫无意义的呓语,是他哥哥唯一能明白的语言。当人们说只可以欢笑,哭泣对身体不好的时候,只有Stefan念出的诗歌能够打动Tomas,Tomas失声痛哭,将这世界所忘却的悲伤统统都哭了出来,Stefan拥抱着他,任由他痛哭流涕。 Vallejo的Beloved the one who sits原是反英雄主义的,用在这里恰当无比。在这末世,或许没有英雄,也没有良药可以救世。我们需要的,只是这样的小人物,不会说教,只会用简单的言语安慰那些再也无力出声的诗人们,用宽厚的爱安慰他们肯定他们,让他们为这崩坏而扭曲的世界而痛哭,与他们一同哭泣。 2015年如同这部影片一样现实而阴暗,让我感到无望,当这世界变得愈发疯狂与荒诞,无数次地我呼求上帝,却没有回应。 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能开始说话,安慰所有因绝望而沉默,或者被迫沉默的人们,“Beloved be the ones who sits down”。或许这就是“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的意思,在末世,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力量与信仰。 Beloved be the unknown man and his wife. My fellow man with sleeves, neck and eyes! Beloved be the one who sleeps on his back. The one who wears a torn shoe in the rain. Beloved be the bald man without hat. The one who catches a finger in the door. Beloved be the one who sweats out of pain or out of shame. The one who pays with what he does not have… Beloved be the ones who sit down. Beloved be the one who works by the day, by the month, by the hour. Beloved be the one who sweats out of pain or out of shame. The person who goes, at the order of his hands, to the movies. The one who pays with what he does not have. The one who sleeps on his back. The one who no longer remembers his childhood. Beloved be the one who sits down. Beloved be the just man without thorns. The bald man without hat. The thief without roses. The one who wears a watch and has seen God. The one who has honor and does not die! ——Cesar Vallejo (1892-1938)

 短评

罗伊安德森真是奇才,这种人海固定长镜头的模式,特别难拍不说,竟然生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笑点,大多数还非常通俗,虽然我大概还是没有看到所有的… 更惊人的是,虽然好笑但它不是喜剧片,说的是人类对千禧年未知的恐惧,以及岌岌可危的表面的平静啊…

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虽然和《寒枝雀静》一脉相承,但要比较的话, 这个还是偏虚妄无趣了,而近作无疑更笃定更透彻,就算同讲哲理,把观众看得云山雾罩还是似懂非懂抑或一目了然,基本也是执导能力的反映。罗伊·安德森认为伯格曼不幽默,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慢慢进步的。

6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大智者不悲情

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很多隐喻的恐怖片。

1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仅有一个移动镜头和两个相对移动镜头,Roy Anderson全凭构图和导演调度完成了一部惊世之作。

14分钟前
  • 陈乱乱
  • 力荐

【#1200】追求极致美学自然不错,但我认为安德森僵尸化的动作调度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他想要达到的讽刺效果,最终还得透过语言进行表达,整部影片的悲观情绪不仅混乱了社会,更消解了人的意义,这么一来反观卓别林和塔蒂的伟大之处,化平凡为不凡的视听才是真正的电影。

16分钟前
  • TWY
  • 还行

极度晦涩的悲喜剧,从头到尾的固定长镜头。人的物体化,景致的舞台化,剧情的空心化,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小丑。很有魔性的一句台词:“安坐者是可爱的”...(看完后觉得自己都变煞笔了!)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虚掩的门,摇晃的耶稣,街上的苦行,莫名的堵车,游荡于荒野的鬼魅…只要开心无害是现代病,意外事故都是笑料,托马斯的病友说哭是好的。埋葬下一代,库布里克法斯宾德也有类似的“展望”,同样是2000,对国人来说反倒是值得怀念的。还想到了词语,德莱叶活在21世纪还会那么笃定吗?不得不说十字架质量很好,安坐者是可爱的,怪不得霍克尼爱画椅子呢?

23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高冷荒诞超现实喜剧。有时候你只需要把某种思维方式具象化为一种常见的却是大多数人想不到的符号,往往就能获得戏剧化的喜剧效果,比如本片的宗教被具象化为一个个十字架。魔术那段太搞笑了。两段主题曲都很好听。

24分钟前
  • 小A
  • 力荐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之首,2000戛纳评审团奖。千禧年恐慌+末世启示录,信仰失陷,诗人已疯,精神贫瘠,物质至上。依然是白面群像式的荒诞剧影像,冷幽默中透现着悲凉与绝望。除一处后拉镜头(火车旁初遇已逝者)外,均为固定机位深焦长镜头。群戏场面调度精妙,后景中亦有不少重要信息,如无尽的堵车(比较戈达尔[周末]影史最长塞车)与只朝一个方向走、间或弯腰鞭打前排人的游行队伍。最捧腹之景:失败的大锯活人魔术&敲打垃圾堆旁电线/灯杆后溜出的群鼠。| 安坐者是可爱的 | 找不到人却遭街头路人毒打| 全城人齐声张嘴高唱 | 只能呆在铁笼般床上的百岁亿万富翁大地主 | 倾斜晃荡的耶稣+卖耶稣失败将其丢弃的商人 | 惊慌逃跑的开会者&向内开的门 | 诡异的祭礼与震悚的收尾 | 众逃亡者拉挪着过载的行李车。(8.5/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罗伊安德森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卡夫卡,只不过更喜剧些。这种喜剧效果来自于它对于空间的专注:它们把观众倏忽推远了。[二楼传来的歌声]则带着鲜明跨千年特征,它展现的是当历史发展到尽头时,人类可笑而徒劳的试图与"楼上"重建起联系的努力。但最终人还是被独自留在了此岸,被那死去的过往所审视和拷问。

2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不名一文者是可爱的,仰天长卧者是可爱的,遗忘童年者是可爱的,栖息安坐者是可爱的,无帽秃者是可爱的,无花偷者是可爱的,戴表亡者是可爱的,荣耀生者是可爱的,宽容者是可爱的

29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力荐

被二战亡灵少年所缠绕的自己,精神病院里的诗人长子,这两个画面所造成的蒙太奇,不正是阿多诺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当中,人类遭遇历史浩劫面前,所面临的表达之不可能,语言无法承载的身体?一场一镜一个象征性主题,批判的信息量其实很大,很多没看懂,也不想去搞明白。

30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人格面具般的造型,戏剧化的故事冲突,天马行空的电影结构——三部曲一起看完:因为是20年電影经典,所以票一把,真的是第一次看该导演作品。

35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8/10。尴尬派导演的高逼格怪片,极富创意的场景构思,甚至用超现实的还原手法打破时空的间隔:纳粹吊死的俄国青年、债主鬼魂和生者同在一个空间里游荡。管道将尾气送入一群裸体女人列队走进的闷罐车,离奇屠杀同[寒枝雀静];结尾扔掉十字架的广场远方不断有蒙眼的人们聚集过来,象征着集体赎罪的主题?

40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不是很能确定它是电影……正好最近在看英国的黑喜 果然还是欧洲玩得艺术感更强啊 每个场景都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画作 或者是行为艺术的集合(不过果然它们都和诗意有关)不仅是场景的设计 场面调度的凝滞感 吹一波的话它的价值就在于 它时长90多分钟 所以情感累积和其他长度都注定不同

44分钟前
  • 寒莓根
  • 推荐

12/16 这北欧导演用电影定焦广角的镜头,特意编排好简单的场景简练的对白用极简的手法拍摄/异常白的妆容有种荒诞和体验冷漠的人面具感[与寺山死者田园祭有异同处]/油画般的场景和长时间发呆的人体现都市冷漠疏离感/像英格玛一样用现实主义表现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受到98年经济危机显示转化为无为的思想

45分钟前
  • GINGER
  • 还行

理智的表象之下,一切都荒谬如斯;总体感觉很布努埃尔。

4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当初怎么会想看这么冰冷灰色的电影呢? 但它又不是直接的冰冷,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僵硬灰白沮丧停滞,迟缓压抑如行为艺术, 一开始就不舒服,看完仿佛自己都变成这种灰白色。 还是不要想不开去看它了,人要避开心理暗示。 20110628@home

51分钟前
  • 半袖
  • 还行

象征、超现实,甚至有鬼魂,话剧一样简洁的布景。场景:被鞭子抽打向前的上班族游行队伍、大大小小的十字架、献祭、沉默的疯诗人(儿子)、坐在婴儿床样栅栏里的百岁老将军……“人生就是个市场,买东西,然后在后面加一两个零再卖出去”他是个好人,是个诗人,开不了出租车,也不会做买卖,所以他疯了

52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