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匪

惊悚片美国2019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  伍迪·哈里森  凯西·贝茨  金·迪肯斯  约翰·卡洛·林奇 /  

导演:约翰·李·汉考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劫匪 剧照 NO.1劫匪 剧照 NO.2劫匪 剧照 NO.3劫匪 剧照 NO.4劫匪 剧照 NO.5劫匪 剧照 NO.6劫匪 剧照 NO.13劫匪 剧照 NO.14劫匪 剧照 NO.15劫匪 剧照 NO.16劫匪 剧照 NO.17劫匪 剧照 NO.18劫匪 剧照 NO.19劫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3:15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于1934年的美国得克萨斯州,臭名昭著穷凶极恶的抢劫犯邦妮和克莱德越狱成功,重新开启了他们的杀戮之旅。在典狱长李(约翰·卡洛·林奇 John Carroll Lynch 饰)的建议之下,州长马福格斯(凯西·贝茨 Kathy Bates 饰)找到了已经退隐江湖的德州骑警弗兰克(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和曼尼(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委托他们讲暴徒捉拿归案。  弗兰克和曼尼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让弗兰克感到震惊的时,曾经意气风发的搭档,如今沦落成为了一贫如洗的酒鬼。弗兰克逐渐打消了和曼尼合作的念头,但是,对于曼尼来说,这个案子是他想要摆脱生活这个烂摊子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长篇影评

 1 ) 一部技法成熟,工整而略显匠气的网飞电影

本片最值得赞叹的是拍摄上的克制,没有过多的dramatic的情节也没有过度的情绪渲染,但同时追逐的过程又是充满了紧迫感。导演十分清楚如何拍摄一部细节都被现代人条分缕析掌握透彻的人物传记,原历史细节而不在叙事上陷入记流水账。

除了叙事上的炉火纯青,电影在人物情感的处理上非常合理,这并不是一样简单的工作。多年来好莱坞主流将邦尼和克莱德塑造成一个自由不羁的银行大盗形象,追捕他们的海默等人则充当了体制的爪牙。在邦尼和克莱德的众多故事改编中,从执法者的视角进行叙事是反传统的。因此,本片为了取得观众的共情,很取巧地采用了德州骑警这个象征着美国价值的意象。提到Texas Ranger,美国人联想到的是昔日西部开拓过程中仗义、勇敢、倔强不妥协的硬汉形象,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共情。观影当中处处显露出导演塑造这种经典形象所用到的技巧。首先不难看出本片中海默和曼尼的形象都非常的stereotype。海默居住在林荫当中一处郊区别墅,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生活,然而无论是妻子举办的朋友派对,还是这种安逸的生活,他都觉得格格不入。而曼尼则过着相对凄惨的底层生活,银行随时都会上门收回他们家的一切,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不和,连看似童真的孙儿也说出了自己会下地狱这样的话。两人看似有着迥异的晚年,然而他们却对昔日德州骑警的荣光有着相同的怀念之情。这种过时英雄的概念在西部片中比比皆是,典型者如不可饶恕当中的威廉芒尼,就连海默找小孩仍瓶子训练枪法的桥段,看上去也和大地惊雷当中考特柏恩打瓶子的桥段如出一辙。不得不说本片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经典而且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这是获得观众共情的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导演给我们展现了如何给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提供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首先,这并不是为了解释海默和曼尼行为的正义性,海默和曼尼的动机在道义上无可指摘,邦尼和克莱德确实是冷血杀手,他们已经且将来也会实施更多的谋杀。影片需要进行解释的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点,第一,海默为什么那么坚定的要将邦尼和克莱德绳之於法。第二,是为什么海默一行人没有试图捉拿而是直接选择击毙邦尼和克莱德。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多类似的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出于主人公的正义感,或者说主人公为了阻止两人继续杀害无辜的人,然而本片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更深层次的解答。首先我们能在开头Lee登门拜访当中感受到海默身上的正义感,尽管海默反问Lee为什么他要参与这样一项危险的工作,其实观众很容易就能看出,海默根本不在乎那130美元的补贴。在影片的进行中我们也不断加深这种印象,海默在电台听到克莱德一行人歹行时的沉默,以及在加油站胖揍那个"If i see them, I will wish them good luck"的加油站员工。很多观众就会形成海默嫉恶如仇性格的印象。然而影片对海默的动机展现出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显端倪的莫过于两处细节,其一是海默和克莱德父亲的对话,当克莱德的父亲试图将儿子误入歧途归结于人生的偶然,在偶然的时机做出错误的选择时,海默提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也是观众对海默过去第一次有了了解。在他的叙述中,自己拒绝了老板刺杀其合作伙伴的邀请,并差点死在了老板报复的枪口下。他提及这段往事的目的很值得玩味,在这里我倾向于的解读是"we reap what we sow", 即否定克莱德父亲对儿子的辩解。第二处细节在于见到数量庞大的粉丝簇拥在邦尼和克莱德的座驾旁,海默对此表现出的厌恶之情。结合两处细节,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往昔岁月当中,是非曲直是清晰明了的。Texas Ranger存在在他们眼中就是为了扬善除恶。而到了后西部时代的30s,Texas Ranger似乎变成一种不合时宜的产物,政府为了削减开支直接取消了骑警的编制,身为执法者的他们,途径衰败的城镇以及移民者的营地时,无时不刻感受到的是不信任和敌意,在高速公路边红漆写就的标语,城市中衣着光鲜的居民们的狂热追捧以及各处底层人民对巴罗帮的包庇都表现出这个国家由于萧条所引发的是非颠倒与礼崩乐坏。按照我的猜测,海默希望通过对邦尼和克莱德的抓捕,能一定程度纠正这种社会道德的倾颓。(当然结局并没有如他所愿)。

至于第二个问题,导演则通过曼尼和海默的争端进行解答。曼尼坚信他们不应击毙邦尼和克莱德,自己作为执法者要做的是将两人绳之於法,而审判的事情则是法官的工作。而海默则认为这两人太过危险,暗示应该采取更稳妥的方法,即将两人击毙(至少是将克莱德击毙)。这个争端一路伴随着两位退休骑警的追凶之旅。在决战的前夕,假借曼尼之口叙述的往事,事实上表现了导演对海默观点的认可。当时的骑警在实施抓捕之前都需要用西语对匪徒进行劝降,导致匪徒射杀劝降的骑警非常频繁。海默担任队长之后,在一次围剿墨西哥匪帮的行动中决定对匪徒进行偷袭,大部分的匪徒在睡梦中被击杀,当现场所有的墨西哥人都成了尸体时,海默才说出了那句放下武器。这种“你死或者我活”的叙事很容易被观众接受,这也是导演在故事发展受到历史事实限制下所能做成的最合理的解释了,只是这份答案意料之内,略有平庸。

流水账记录了一下大致的观感,下面是一些小小的吐槽。

1. 追逐戏,前面提到导演在叙事上很克制,然而还是增加了追逐戏这种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桥段。对红发男孩两次的追逐,我想导演大致是为了表现海默和搭档默契的提升,而事实上却显得有些多余,甚至让人不禁疑问,红发男孩第一次差点就被抓住了,决定自己生死的通信还要采用同一种方式进行吗?同一种花招被揭穿后还继续使用这真是瞧不起克莱德的智商。至于那段在乡间土路上的追逐戏更是让人无语,这是多大的沙尘才能让尘土散去后发现克莱德的福特车已经踪影全无?这也太侮辱观众的智商了。

2. 为了反衬骑警的经验老到,片中刻意展现“官军”的无能。为了展现海默等人的不妥协的品质,州长夫人不幸背了“从中作梗”这个锅。这些塑造的有些老套的“工具人”对代入感造成很大的破坏。

3. 带有很强的Netflix流水线气息而缺少传统电影的感觉。什么叫网飞气息很难界定,我想一个比较好的对照物就是同样是网飞制作的法外之王。不难看出导演其实也想展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然而也仅仅是浅尝辄止。制作精良但缺乏厚重。

 2 ) 劫匪

  原来“颜值即正义”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美国盛行了。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是一对外形靓丽的金童玉女,杀人如麻,手段凶残,却成了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全美偶像,所到之处,拥趸无数。   两名退休探员横跨数州追杀他们,最后集结了6挺冲锋枪,射了千余发子弹,终于把这对亡命鸳鸯死死钉在车里。   结尾很讽刺,一部拖车拖着那辆被射成马蜂窝的汽车缓缓地从闹市经过,车里原封不动地陈列着两具新鲜的罪犯尸体。

 3 ) 2020的第一部电影:重论经典

我还是更多相信性善论,至少多数人伤害别人是需要理由的。整个事件时值经济大萧条,作为公路片影片到处都有无家可归的公民,就连男二的退休警察的家都是归银行所有“FOR SALE”,人民对政府的怨言可见一斑,而作为代表政府的警察自然也被民众所厌弃。这时候出现了Bonnie and Clyde这对虽然不济贫但至少劫富的“侠盗”,加上Bonnie喜爱照相喜爱着装的极强表现欲,来去无踪的神秘情侣侠盗成为一代顶流也不奇怪。 毕竟荒谬的时代,就产生荒谬的传奇。 就影片本身,可以说是对《雌雄大盗》这部经典的致敬了,整个故事围绕Bonnie and Clyde,也是这两位在推动时间线发展,但不仅不是两位做主角,除了最后一个发现警察被乱枪扫射的镜头,反倒从头到尾都几乎没有正脸,拍出了与《雌雄大盗》截然相反视角的故事,仿佛本身就是想让观众更加客观的看待两位罪犯。 这种客观导演也加在了对两位大盗尸体的特写,她们仿佛睡去一般安详,甚至可以用唯美形容,而与中弹而亡的死因其实是相矛盾。还加在了城中人们争先恐后的拥挤射杀现场、对死者动手动脚大为不敬的表现的展示,还有台词那句shame on you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也许本片的主旨就在于,尊重生命,无论邪正。 其实本片的角色是有些单薄的,一来在时代特质,当时的人本身就比较单纯,二来也在作品风格是非常成熟、套路化的美式公路电影,中规中矩的剪辑,略加一些幽默,加成Bonnie and Clyde这一家喻户晓的传奇题材,著名演员的演技也可圈可点,把投资方的风险是降到了最低。 但这部商业化影片还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氛围沉稳、细腻、严肃,又不同于其他一般套路化商业片的气质,所以在镜头上导演选择更多的慢推和斯坦尼康,是体现功底所在了。 这部电影比较《雌雄大盗》,提到了更多细节,比如说民众对两位大盗的崇拜、对警方的不信任与不配合展现尽致,毕竟警力有限,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啊,这也是警方除了州界限制以外总没抓住他们俩的关键 说了好多,不过bonnie and clyde这个话题本身就有很多可以说的。最后,电影原声真好听,而且弗兰克的演员找的也太像了吧

 4 ) 不是我不服老,是你们不让我安然老去

名为劫匪,却是讲述执法人员的故事,并非以小见大,并非时代缩影,只是在完成使命,你是匪,我是警,我要抓你,或者杀你,就这么简单。

德州骑警,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职业,一批无数次出现在少年梦里的男人。 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夕阳下,月光里,纵马奔腾,疾驰在公路和树林,闪亮的警徽镌刻着他们的荣耀,出膛的子弹书写着他们的坚毅。这是多少人对他们的期望和憧憬。他们是对英雄迟暮有力的驳斥,是对宝刀不老最好的诠释。就像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活在现实里也活在回忆里。 但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不同于古典西部片中老牛仔们的坚强和倔强,这是一个已经放下激情和回忆,走在现代社会边缘的男人。他会被满载年轻姑娘的汽车超越,他会被现代化的执法体系嘲笑,他会被男孩能轻松翻越的篱墙难住……

面对凯文·科斯特纳,我们再看不到如《保镖》中的那般魅力潇洒,这位“弗兰克”有的只是松弛的皮肤,堆叠的下颌,无神的眼睛,稀疏的头发,垮塌的身材……他身上散发着的是疲惫,脸上挂着的是已然服老的苦笑。 扔水瓶练习射击的场景让我瞬间想到《大地惊雷》中杰夫·布里吉斯饰演的那位老法警想要射击抛起的硬币来显示自己的曾经的卓越实力,结果硬币都掉在地上了,又开了数枪才打中。 可是这跟那部电影里老迈豪放的执着不同,我拔枪慢了,眼神不好了,枪法不准了,哦,原来我确实老了,我不行了,好了我知道了。转身离开,没有一丝气恼和不甘。 这是什么时代,虽然他不大跟得上了,但他还认得清,技术不行装备来弥补嘛。拿着枪械介绍手册来到武器店,各式现代化自动半自动武器琳琅满目,照着之前做的标记把中意的家伙什全部买下。这里要是再戴个老花镜,我想我绝对会笑出来。 虽说退休后重新出山处理得有些显得草率乏力,但正邪对立之下暴露出更尖锐深刻的问题:杀人恶魔被民众当做电影明星一样追捧崇拜,这是多么可怕而令人胆寒的现象。 “我祝他们好运。他们只抢银行的钱,而银行的钱是从穷人手里抢的。” 为什么坏人、法外之徒和暴乱分子总能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和支持?那是因为被杀死的不是他们的亲人。

景别总是不断切换着,这部电影很善于用特写来展示苍老,用远景来呈现孤独。

单个场景氛围把控很好,通过配乐、镜头和布光可以营造出任何想要的感觉。但缺点是整体节奏略显冗长。

说实话,很久没看到过这么过瘾的枪战戏,虽然是一次行刑,是一场屠杀。 前后左右多机位,整整几两分钟,没有配乐,没有言语,只有子弹呼啸的声音,玻璃破碎的声音,淋漓尽致,倾泻如雨。

再疯狂凶残的匪徒也终究是血肉之躯,身体被各式各样的子弹打成筛子,痉挛着,颤抖着,抽搐着,血浆四溅,满目疮痍。 再见吧,曾经那个惹人喜欢的女孩儿,再见了,曾经那个爱骑自行车的小子。再也没有所谓的雌雄大盗,再也没有受人尊敬或是唾弃的邦妮克莱德。无论多么黑暗的灵魂都已经被轰出躯壳,只剩下一堆毫无罪恶可言的烂肉而已。

因死亡而无力的脚松开刹车,破败的汽车又踉跄着向前缓缓滑行了几米。这些打空弹夹的执法者和复仇者们又掏出了左轮手枪,把弹仓里的子弹一枪、一枪又一枪地通通招呼了出去。 弥漫的硝烟散尽,年轻的警员五味杂陈地看了看童年玩伴的尸体,警长们彼此沉默不语,曼尼仪式性地说了一句:“举起手来”。

最后把满是弹孔和血迹的汽车拖来“游行”,狂热的群众、错愕的表情,和橱窗后两个同样杀人无数的人那种平静和空虚对比,充满深意。 悠长的配乐缓缓流淌,两人落寞的身影从喧闹的人群背后走过,接受英雄般欢呼的不是他们,仿佛他们才是躺在车里的那两人。

基于历史事件改编的一大好处是,可以看到完全不亚于电影带来的震撼的黑白照片,更加触目惊心,或者令今天的人们感到宽心。 影片的结尾,一个空旷的构图,远景镜头中,两位主角的车仍然向远方行驶,突然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两人下车,饶有默契地顺时针绕了一周,开车的和副驾驶换了一个位置,然后继续上路。

传奇并非不会老去,而是总会随着时代在更替。

 5 ) 嗨………

有点失望。

导演想要的太多,女州长代表的政治立场;普通民众对于雌雄大盗匪夷所思得追捧;两位年事已高的神级人物找寻当年所向披靡时的状态。每个点都提到了,看似结尾也都有着相应解答。但是人物塑造地过于浅显,整个故事也实在是谈不上有多精彩。当人物传记看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合格的作品。

总体来说感觉很可惜,但是也给自己提了醒。什么都想要的时候,就该做减法了。

 6 ) 平平无奇的名字,淡如水的电影

最开始喜欢上凯文是那部经典的

一张略微有些面瘫的脸,经历过了高潮,又重新变得平凡。

两部电影里的他有些相似。

劫匪里,饰演的是德州一代传奇骑警,有真实原型,退休多年,直到雌雄大盗越狱,州长让人请他再次出山。

这个情景,几乎与保镖一摸一样,凯文看似拒绝,最终还是加入,一个传奇很难真的甘于平凡。

电影的主线很简单,没有什么神奇的破案手法,也没有警察与反派的博弈,惊人的与凯文主演的另外一部电影

非常相似。

男主和男二开着凯文媳妇刚买的新轿车,一路沿着大盗们逃离的方向追击。

中间的节奏很慢,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不紧不慢的沿着线索前进,最终设了个局将两位反派乱枪打死。

主线很简单,导演用的手法比较冷淡,既不是传奇回顾的方式,也不是多线叙事的方式,甚至作为对手的盗贼这部戏只露了一次脸,有点春秋笔法的意思。

很显然,这部名为劫匪的电影,讲的并不是劫匪,那只是导演想表达的一种符号。

正如反派克莱德的父亲说的,他的儿子是个好人,只是选错了路。

而凯文则说,路其实都是自己选的,他已经不是从前的他,至少现在他是黑暗的。

加油站的工人,围观的粉丝,死后参加葬礼的旁观者则各有各的看法,在他们心中,劫匪确实成了宣泄的点,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算是比较出名的危机。

导演没有直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悄咪咪的用两个老男人的密集的台词,表达了非常多的私货。

这些私货就不剧透了,大家可以在里面细细趴一趴。这个大概才是看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吧。

 短评

萧条时势绿林英雄,千里送兔瘸腿爆头,高油价怒拳问路,捉迷藏沙尘迷途;胡佛干涉,父亲嘱托,老德州骑警出山就地正法;没有花里胡哨动作场面,只有人命草芥千苍百孔;老派,好看

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我们杀死了最危险的罪犯,而他们成为了英雄,一曲西部硬汉的悲歌。

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身为奇云高士拿老师的狂热粉丝,任何他演的电影都自带1星。本片中规中矩不功不过,但是有奇云高士拿老师啊!而且还有伍迪哈里森!就看他俩说话都够了。

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电影用特写来展示苍老,用远景来呈现孤独。单个场景氛围把控很好,通过配乐、镜头和布光可以营造出任何想要的感觉。但整体节奏略显冗长。正邪对立之下暴露出更尖锐深刻的问题:杀人恶魔被民众当做电影明星一样追捧崇拜,这是多么令人胆寒。“我祝他们好运。他们只抢银行的钱,而银行的钱是从穷人手里抢的。”为什么法外之徒和暴乱分子总能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和支持?那是因为被杀死的不是他们的亲人。最后把满是弹孔和血迹的汽车拖来“游行”,狂热的群众、错愕的表情,和橱窗后两个同样杀人无数的人那种平静和空虚对比,充满深意。悠长的配乐缓缓流淌,两人落寞的身影从喧闹的人群背后走过,接受英雄般欢呼的不是他们,仿佛他们才是躺在车里的那两人。

11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可能又有人抱怨平铺直叙,流水账,冗长。NO,这是一部非常工整、沉着老派、手法娴熟的公路片,不炫技,不煽情,不脸谱化。尤其对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雌雄大盗,被民众封神的那种魔幻现实主义,呈现的淋漓尽致,另一个角度体现一种类似斯德哥摩尔综合症的扭曲社会价值观。以小见大管中窥豹,重现那个时代广泛的一种焦虑。

14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主要就是解释为何要直接连人带车打成蜂窝。美國還是美國的時候,手提機關槍和自動步槍自由買賣,路牌用的鋼板厚到30-06普通彈打不穿。哈墨在槍店挑的那隻BAR當年零售價超過1500美元,說明幹什麼都離不開錢。

17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人在时代里被碾压过去,回望过去,悍匪与真探都是砂子

2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太沉闷了,硬生生把悬疑片拍成了传记片。

2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他者视角的邦妮与克莱德,对这对亡命鸳鸯所吸引的狂热的刻画倒是透着对当下的思索;不过拍的太情绪化也太现代化,失去了时空距离所带来的幻想美感。

2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真实故事,主要看两个硬汉演员。对比之下,其实有意思,1967年嬉皮士年代拍摄的《邦妮与克莱德》,站在劫匪角度全然是浪漫爱情故事,雌雄大盗是反政府、反主流、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英雄,时髦人物,像大众偶像一样挑拨人们的神经,获得粉丝无数;现在拍的这部《劫匪》,站在警方、政府的角度,是捍卫警方尊严,捍卫老牛仔精神的传统故事,就像辛辛苦苦去狩猎怎么说都要有个结果,没想到凯文·科斯特纳、伍迪·哈里森这么老了,只有骨头还这么硬朗。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放在5年前,这样的片子我可能连简介都懒得看。如今的我,听着窗外的春雨,泡上一杯茶,看两个老戏骨娓娓道来。就连结尾处的小趣味,都只是在内心哼哼了一下。年迈骑警的心境,想必能理解一二

31分钟前
  • Jason_波波
  • 推荐

又是一部网飞被骗投资之作(误)也不能说被骗,就是导演OK,演员OK,但看完就是中规中矩,还不如从两个劫匪的视角拍。

33分钟前
  • 今 敏
  • 还行

《邦妮与克莱德》的背面,一次异样的「翻拍」,相较于背负着新好莱坞盛名的前作以及其放置于时代语境下的多重解读性,这部干脆做成了工整老派的公路追击戏,把重心集中在事件本身,编导演协调的都相当不错,两个暮年警探更是让人瞧出了某些西部片里的悲情意味,说起西部片,《虎豹小霸王》也完全可以照着这个路子来一部嘛。

3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他们在偶像化邦妮和克莱德。我要阻止此事!”……片中科斯特纳的台词,既在谈史,也好像在评论那部六十年代同名经典。早就有评论反思,说它为了捕捉六十年代反文化浪潮的时代脉搏而将臭名昭著雌雄大盗包装成偶像的方式终将无法经受时代考验。不过转念再想,科斯特纳和哈里森不也是明星吗?网飞敢不敢让无名老头领衔以求表里如一?用电影的方式反思电影本身问题,终归难免打脸。更何况,这故事如改为全警方视角去讲,单纯在叙事张力上也有问题――强弱悬殊,很难融情。

42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同样是讲两个人的故事,《邦妮与克莱德》以小见大,以个人行为彰显一个时代,而《劫匪》就仅仅是两个人的表面行动,老演员虽好,但内容空洞无物。

46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其实挺工整挺对味的,只是看着科斯特纳老爷子连跑步都快跑不动的身影,难免太让人太心酸了。

50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失望,我原本期待是老无所依呢,结果连黄石都不如

51分钟前
  • 走马
  • 还行

除开故事,两个主演的演技和魅力就值五星!画面和氛围十分对味,观看的每一分钟都很享受。和伍迪演的角色不同,潘乔怎么一直在换领带啊,出来抓人还不忘穿衣打扮么...

5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老无所依,但他们仍然还是德州骑警。

59分钟前
  • 阿克曼·屋
  • 力荐

穿了制服後看了更有感觸,某些部分還是有神學基調和所謂「呼召」的影子存在,一個清教徒和酗酒者依循德州古法執行必要的制裁。巴洛幫車上繳獲那三隻上了膛的BAR和多次蓄意殺警的鏡頭只更確定當場格斃和補槍的必要性,福特車已被證明無法用點四五湯米槍射穿,點三零零六是必要而非執法過當的有效選擇。那位達拉斯童年玩伴警員自願端起BAR和其他人一同開火也是表現了相當的勇氣和決斷。

1小时前
  • John Coe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