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综艺内地2022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7-28 03:1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我不在场

最近看了两部08年奥运会的纪录片,看完非常佩服张艺谋。既要向世界最高水准的审美看齐,又要有表达中国意识形态的内容。它对于张艺谋是一个只能成功的项目——『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两年多的策划与预演过程中,他的创造力、责任感、旺盛的精力都让我印象深刻。

08年我在北京念大学。当时我是个傻逼小愤青。奥运会这种事儿自然入不了我的眼睛,觉得跟我无关。我的很多同学都在做志愿者,还有的上了大专题(最美颁奖姑娘什么的),还有的因为陪同高官获得了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虽然就算现在,我也未必会参与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但不会抱着极大的、幼稚的偏见去看这件事。

张艺谋的开幕式,是他个人创造力、美学素养、沟通与圆融能力(中国体制的无奈)的集中表现与释放。他做的很完美,因为他无路可退。

推荐大家都去看看纪录片。

 2 ) 那是你没见过好东西

        伦敦奥运会开幕前,5套在播张艺谋的2008这部纪录片,本来想睡的,实在没忍住看下来了,真是很感动,08奥运会开幕式之所以这么成功确实是理所应当的,因为那么多人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但关键还是张艺谋,完全无法替代。
     其中一个段落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就是开幕式最开始的时候用的缶的选择。当时整个团队都想用鼓,特别是那个张继刚,用词很不客气了,说鼓怎么摆怎么弄,各种优势,但张艺谋就是不同意,然后大家又说不要在意自己已经用过的东西,说张艺谋如何如何。然后张艺谋说不是我不想用,实在是太老套,然后拿出来了他91年拍的广告说是做反面教材给大家看看,我看着那个广告确实拍的挺好,将近20年前了,那些个说鼓好的人看着自己出的主意人家20年前就已经用的比自己现在还好了,再有什么好说的呢。后面有个人就这样评价道,张艺谋见识非常广博,他知道什么好什么坏,一样东西你说出来他总知道比这个更好的东西,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我当时深以为然,认为很多人只是没见识,真正见过了才会知道好,有比较才有发言权嘛,可是我看到很多评论确实是高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理解和思维的能力。
    真不知道那么多人会对这么样的开幕式贬的一无是处,没见识也不能到这样的地步啊,最起码的一个判断能力都没有了,总有比较吧,可看到有人喜欢模特走秀,有的人推崇奇装异服,有的人说射箭才是奥运的精髓,说人家的多好多好,看的我真是吐血了,层次问题,真没办法沟通。我想说很多人确实是文化水平的问题,欣赏能力着实有限,主要不能做个实验,不然看看那些给一星和给五星的做个比较自然能证明我是对的,当然,学历绝不等同与文化,不要污蔑我的文化水平。不过今天在这看到超过一半的人投票5星,有见识的评论更是不少,还是识货的人多呀。当然,我在这里仅对欣赏能力评价,对那些个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的狗奴才不在此讨论,那些人狗还没学做好呢,距离人已不是距离的问题。
    我在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当时就说,这一辈子不会再有比这次更精彩的开幕式了。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我敢说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团结一致,有这样的无私奉献(主要指演员),有这样能拿的出来的科技实力(地面的6万多块led,安装调试都是在全国调的人),当然,除了这些最重要的是体现的一种敢为天下先,一种创新的精神,想想那无数个精妙的奇思构想,脚印、倒计时、日晷、画轴、活字印刷、五环、点火中的奔跑及圣火传递的背景、数不胜数。
    最后想说英国这次能寒碜死人,搞了个破煤堆在那不知道干什么呢,老太太下来的创意人家美国人几个月前就在奥斯卡上用完了,再一次做了美国的跟班,你英国拍过什么电影啊,还有憨豆,不是不好,可你一个人坐在几亿人面前表演这个你觉得合适吗,这好歹是广场艺术吧。唉,也真能理解英国人了,除了装b真也没办法了,就这样的实力和能力了。尤其让人崩溃的闭幕式,搞了个演唱会,还能再丢点人吗?估计很多+2对这次伦敦的开幕式又很推崇吧。
     

 3 ) NBC版有感

刚看完NBC版的奥运开幕式,感觉美国人对中国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有意见又敬畏的感觉),熟悉的是那些与政治相关的描述,而陌生的是如此人口众多,历史厚重,发展迅速的国家带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开幕式开始到结束,能感觉到他们态度的转变。当然,我们有于雅典10倍的资金人力支持。

PS:片头的介绍中国的短片很花功夫也很客观,带来期待,片中广告太多,影响连续感,主持人观点大都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稀奇古怪,但感觉后段,他们还是被大场面唬住了,片尾的精彩剪辑配上歌曲,有意犹未尽之感。

beijing.olympics.2008.opening.ceremony.720p.hdtv.x264-nbc H2 09.6.17 01:00

 4 ) 三看北京奥运会

第三次看北京奥运会

第一次看它还在上初中,那一年所有中国人都忘不了,作为四川人更是忘不了。那时候看不懂却以为自己看懂了,这不就是击鼓,造纸,活字印刷,每个表演都整整齐齐的,和军训表演有什么区别,自以为这种语境太熟悉了,没惊喜。

第二次看完里约热内卢总觉得不够盛大,是不重视吗?再翻出北京奥运会看,那时候人在异国,看的心情完全不同,从熟悉的环境抽离出来,开始各种维度去感受,首先是美的,不用思考的直观感受,然后是艺术的是文化的,是长河落日圆的隽永,也是儿童笔下稚嫩的阳光笑脸。也突然就感受到那个时间点,我们太渴望被看到,被认同,倾尽所有打磨出一场盛宴,努力得让人想哭。

第三次打开电视刚好看到东京奥运会点火仪式,疫情下一再被推迟的日本奥运会,又突然启动,无意闯入只看到结尾,一点点诡异,文化差异?比起盛典更像某种宗教仪式,像祭祀一般,好像过分开心不被允许,当天没看到重播(还是很想从头看的,这可能是一个与日本文化输出有差异的日本,但既然在这样的场合这样表达,还是会好奇他们想表达的自己),又开始看北京奥运会,挺感慨的,十二年在历史长河中太短暂,局势已经完全变了,再没有一个活动值得我们倾全国之力去展示自己,他国的认同变得没那么重要,起码不用费尽心思去寻求认同,作为大国以前渴望的现在不可避免的站在了被聚焦的位置。

大概以后重看北京奥运会会成为每四年一次的固定活动吧。

 5 ) 123

如果把我放到张艺谋曾面临的任一情境下,比如说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0天时,所有的节目都还没有完整地排过哪怕一次,火炬点不燃,LED灯没有全部亮过……我想我99%的概率已经自杀了。

有时候看到好多小孩子,讲自己面临的困难,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遭遇很多困难,不可否认每个人的抗压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能站在旁观角度质问别人为什么不能挺过去,但是,但是,我还是想说,至少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中,从没遭遇过张艺谋当初遭遇的巨大难题,难过的时候,想想他的经历,也许可以觉得轻松一些。

他面临几乎无解的难题,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他,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等着他做决定,等着他下命令,而除工作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在等着他呈现百分百完美的演出。他没有抱怨过,没有推卸过责任,甚至没有花费时间去迷茫、沮丧,他只是坚韧地、理智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揽下所有责任,扛下所有压力。

甚至在距离奥运开幕式还有10天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劝他“LED屏别要了,咱们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击缶取消吧”“画卷撤掉吧”,他都不肯妥协,这才是最令我佩服的地方,他解决难题的方法不是一味妥协,不是轻易放弃,而是把控全局,他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对于这样的东西他会坚定地寻找其他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而不重要的东西,他也不会为了面子、为了所谓完整性而做无谓的坚持。这才是清醒、成熟的个体。

国师名副其实。

上面的话有一些多少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了,其实这场50分钟的开幕式表演,有无数人为它奉献,不辞辛苦。所有人都在克服万难。

整场演出有那么那么多的人,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每个人都在奉献自己的全部。真好,我爱中国人。

 6 ) 200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

时间已走到了2008年31日23时14分,想用最后的一些时间来完成下面这段要在2008年说完的话。
即便时间不停前进,2008年的味道却丝毫没有减退,我在这里,和过2008年的每一天一样,那样的安静,似乎并不认为它就这样离我而去了。
走在这个城市的任何一条道路,依旧可以看到带有蓝黑红黄绿五种颜色的物件,它们是对2008年这一年存在的见证,是证明2008年这一年确实存在过我们的生命中。
那个举办的无与伦比的庞大盛世,已是将近半年前的事情了,转眼间,从穿着半袖却也很热到现在穿着羽绒服和靴子也冷的不行,这期间,已是三个季节的轮换,从绿油油到红橙橙直到现在的光秃秃。
用几十秒的时间回忆2008,除了想起在这一年遇见了某些人,失去了某些人,学会了某些事,成熟了某方面,然后,再无其它深刻的可以记起的记忆。
有那么几首歌,几本书,几部电影,是在这一年中最爱的。
它们或许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更或许只是2008年中当你感到孤独和寂寞时的开胃品。
我们只是尾随着时间不停前进,随着渐渐增长的身高,年岁,或许还有体重,除此之外,我们增长甚快的还有心智,愈加的成熟。
音乐中有雨的声音,它在跳着一段属于它的舞蹈——雨舞。
而我们在最后这一刻,也要在这个只属于2008年的舞台上,杀青,落幕,然后谢幕。
感谢那些愿意看我们幼稚的表演而不断嘲笑我们的人,感谢那些愿意听我们生疏的台词而不断鄙视我们的人,感谢那些愿意买票进场觉得无趣而半路离场的人,感谢那些扔上舞台的鸡蛋与西红柿,感谢那些接触不实的麦克风,感谢那些忽而熄灭的灯光。
我们只是愿意做的更好,等待那个不喜欢却依然耗费时间愿意来看的你。
雨停了,我们的2008年之旅为此画上句点,尘封在日记本中,从此不再翻开,不再修改。
一直喜欢着葛优在甲方乙方中最后的一句台词,只是,时间已改变。
所以,还是会照着台词说:
200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

 短评

奥运会历史上再不可能出现比这更惊心动魄的时刻。

7分钟前
  • 小海
  • 力荐

我记得因为央视那奇葩的机位和镜头切换,我记得因为那首让我哭了的童声版的“歌唱祖国”,我记得当时有多羡慕北京的志愿者同学,我记得那时候有人答应4年后一起看伦敦奥运会。

10分钟前
  • Sophie Z
  • 力荐

傲娇感油生。

13分钟前
  • bird
  • 力荐

老谋子烧钱大办,弄得伦敦不敢造次的作品

1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YYDS !!!借用一个评论:2008年,那时的我以为,在北京能举办一届奥运会,是我们的荣耀。2021年,现在的我感觉,拥有北京那样一届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的荣耀。

19分钟前
  • 凝羽飞
  • 力荐

当年没看电视直播,爸妈带我去了现场……🚬🚬🚬

23分钟前
  • JEFFWONG
  • 力荐

看了央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转播和解说的各个版本。美不胜收,每一次都是享受。只有台湾的解说酸到不行。

24分钟前
  • 小医僧日记
  • 力荐

视觉效果上,张艺谋狂赢各路导演。

26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力荐

NBC版堪称完美!永久收藏!

2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也能喷???…你们有毒啊!

29分钟前
  • 守护蓝天
  • 力荐

张艺谋最好的作品之一!

32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国师出手,举世震惊。

33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北京之后,别的主办国再搞开幕式都是自取其辱。伦敦被打脸了吧~

38分钟前
  • 皮皮一号
  • 力荐

还有这个。。。击缶是我印象最深刻最震撼最喜欢的一段没有之一!水墨画意境太美了!正常画面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40分钟前
  • Havetodance
  • 力荐

狂阿弥_:1908年《天津杂志》的一篇文章向国人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中国运动员何时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花了整整100年!张艺谋,一个人造出让40亿人震碎的夜晚。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多媒体和传统歌舞结合成了一个风向标,在世界上开启了全新的篇章,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变成了一句预言。推荐观看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p4y1U7Z5

4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有功勞亦有苦勞。效果的確長臉,華麗得飄渺,這僅僅只是一場在北京的奧運開幕式。

48分钟前
  • 菇咪咪
  • 还行

奥运要来了!今天把各种版本都翻出来重温了一遍,NBC的高清版很见米国国家台的功力,画面剪接、节奏掌控都没的说,解说很优秀功课真是到位,各种溢美之词一个劲猛夸,但画卷之舞那段不如CCTV,总说政治很闹心,NHK也很棒,泥轰的主持们都惊呆了,某些桥段的功课欠佳,而到了呆弯就只剩下醋缸打翻的酸了

52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我必须说我真的很骄傲和自豪可以在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出生、长大直至老死!曾经您繁荣昌盛,曾经您也满目疮痍,但永远生生不息。

55分钟前
  • 深山松下客
  • 力荐

还是相当不错的,喜欢用舞蹈作画~

5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对于天朝总是贬的人我觉得你们真的可以努力离开天朝了

57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