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

大陆剧大陆2001

主演:斯琴高娃,刘佩琦,陈宝国,蒋雯丽,张丰毅,贾妮,张艺谋,何赛飞,姜文,李雪健,茹萍,李洪涛,毕彦君,雷恪生,艾丽娅,张定涵,雷娟,谢兰

导演:郭宝昌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宅门 剧照 NO.1大宅门 剧照 NO.2大宅门 剧照 NO.3大宅门 剧照 NO.4大宅门 剧照 NO.5大宅门 剧照 NO.6大宅门 剧照 NO.13大宅门 剧照 NO.14大宅门 剧照 NO.15大宅门 剧照 NO.16大宅门 剧照 NO.17大宅门 剧照 NO.18大宅门 剧照 NO.19大宅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6:50

详细剧情

  《大宅门》由郭宝昌出任编剧和导演,2001年荣获中央电视台收视冠军。  剧中讲述了医药世家白府经历清末、民国、军阀混战、解放等时期的浮沉变化,忠实地反映了同仁堂这个大家族随着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渐变过程。故事横跨光绪年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911年清朝覆灭、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官场恩怨、情场爱恨、商场输赢。谱写了一曲“宅门”史,展一幅波澜壮阔动荡社会生活画卷,父母子孙、妻妾丫妓、至爱亲朋;“宅门”人,谱一曲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命运之歌。

 长篇影评

 1 ) 9分国剧经典,就这?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重刷《大宅门》。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一部剧,原来槽点这么多。

首先我还是要肯定《大宅门》的演员以及服化道。有一说一,虽然我对这部剧意见颇深,但在这方面没得说。

还有,它在结构上也没问题,尤其是喜欢前后对比,这种手法也确实很好。

那么它的槽点在哪儿呢?

整个故事的推动全靠生硬的转折,还有剧集整体传递出来的价值观,也实在不敢恭维。

下面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1.白家和王府斗争

白家和詹王府的斗争是剧集前期重要的一个冲突,甚至于对后面剧情也有影响,但坏就坏在,这事它不符合逻辑。

白家只是大夫加药店,虽然白颖园经常去宫里看病,但并没有具体官职,而他们的后台也就只是太医院的魏大人。

当然,这点背景要是面对普通人家,那也绰绰有余。

可对手是詹王府啊!

这个詹王爷历史上查无此人,但根据一些线索,还是有据可依的。

詹王爷是蒙古族的王爷,女儿是同治帝的嫔妃,这在历史上确有原型。

同治皇帝的后宫有两位蒙古族美女,一后一妃,分别为孝哲毅皇后和庄和皇贵妃,两人是姑侄,只不过这皇贵妃是皇后的姑姑。

而他们的父亲是谁呢?

一个是军机大臣赛尚阿,一个是吏部尚书崇绮,当然这俩人是父子。

赛尚阿早在光绪元年就已经去世,那最为接近的就是崇绮了。

一个吏部尚书,正一品,一个民间卖药的郎中,虽然百草厅的名声也很大,但在吏部尚书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有人说,电视剧有改编,不一定是真实的还原。

那就来看一看电视剧里詹王爷权力有多大。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詹家是蒙古的没落贵族,那到了晚清自然是不受宠。

这个对于贵武来讲,可能合适,但詹王爷并不是。人家可是在新疆带兵打过仗的,而且大格格生孩子的时候,他正是去了新疆,所以说,他可不是吃闲饭的,不能说手握重兵,但也是功勋卓著。

其实,再发散思维想一下,晚清在新疆打仗,不就是跟着左宗棠的人吗?这能是一个吃闲饭的主?

而且詹王爷可是有直接向老佛爷递奏折的权利,白家完全没有。

所以,两方势力完全不对等。

剧里面把白萌堂塑造成一个不畏强权的一根筋,其实要我说,这不是意气用事不意气用事的问题,这是典型的脑袋有坑!

2.白景琦堂兄弟形象塑造得太失败

导演为了塑造白景琦的天生不凡,不仅让他一出生就不哭,而且还给他找了几个反面教材。

那自然就是他的几个堂兄弟了,其中白景武首当其冲

因为老三白颖宇不是个东西,所以,导演就把他的儿子也塑造地极其不堪入目,爱告状、特怂、动不动就惹别人、瞧不起其他人等等。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捧一踩一这种方法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

可问题是你把白景武塑造的这么坏,之后发展也总得符合逻辑吧。

但在没有任何的征兆下,白景武就改好了,而且最后还成了抗战英雄,这就有点不合逻辑了。

白景琦小时候也调皮捣蛋,但中间出现了一个季宗布,他才改邪归正。

可白景武呢?

3.关家和白家的仇怨莫名其妙

关家是白家的宿仇,从最开始的晚清的关少沂到民国的关静山,他们的作用就是给白家添堵。

两家的仇怨起因是关少沂的儿子被老婆雅萍摔死,地点就是在白家。

再加上白老三的扯淡,让他误以为摔死孩子的原因是为了哄白家的孩子,指的就是景琦。

如果说是这个理由,还说的过去。

可后来又出了一个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关少沂把雅萍一个人扔下不管。

随后被白老三带过来的洋人给强暴,这事又成了他恨白家的第二个理由

但仔细想想,当年假传信息的是白老三,后来让他媳妇被强暴的也是白老三,他对老三倒是客客气气,却追着二奶奶往死里打,这也不知道到底是图啥?

4.二奶奶收留韩荣发

前期的二奶奶可真是神人一个,在商业场上呼风唤雨,所向披靡,但在韩荣发的这件事上完全没道理。

当时朱顺说的就是,韩家没有后人,只有一个遗孀。

可二奶奶收留人的理由是,只是怕他出去嚷嚷。

白景琦后来曾经就说过,他有什么证据,二奶奶回答,莫须有的罪名杀的人还少吗?

那如果是“莫须有”的话,你找着朱顺就能怎么着呢?

后来朱顺出面去大理寺澄清,还把李总管拉扯进来,然后底下的人就冷处理了。

如果底下的人都能处理的话,你白家还怕什么?你们怕的不是老佛爷吗?可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那你白家又在怕啥呢?

所以,我只能用美国队长的战斗力评价白家,上可战王府,下能挑无赖,见谁都五五开。

5.贵武是怎么知道白大爷没死、还有韩家的事的呢?

韩荣发招供是受了贵武的指使,那么问题来了,贵武是怎么知道的。

这件事情连除了二奶奶、朱顺和另一位官差,就连白家的人都不知道,贵武是怎么知道的?

剧里没有交代,反正他就是知道了。

6.二奶奶对杨九红的态度

在剧集中后期,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

玉芬曾经预言过,杨九红进了白家大宅门也没好日子过。

确实,风尘女子从良大多都日子不好过,因为她面对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对性工作者的偏见。

可在白家,除了二奶奶,好像所有人都对她挺好的。

尤其是她被二奶奶侮辱,女儿佳莉不认她,她准备上吊自杀那段,你可以看得出来,其他人都对她很好。

这样一来,导演抨击社会现象或者封建制度的角度就站不住了。

因为如果这是个社会问题,那大家都有责任,可在这件事情上,只有二奶奶有责任,因为只有她为难杨九红。

郭宝昌面对观众的质疑曾经这么说过,如果你儿子娶回来一个风尘女子,你能认她吗?

这话简直就是在耍流氓。

如果把二奶奶换成是我,我连百草厅都盘不回来,《大宅门》还没开始就得结束了。

退一万步讲,二奶奶是家里的掌门人,为了家族的荣誉、祖上的荣光不让她进门,这都还能接受。

可到后面临死的时候都不让人家戴孝,这就太过分了。

为了能让矛盾升级,非得让二奶奶做坏人,这不是黑二奶奶吗。

7.杨九红把佳莉孩子抱走

导演为了呼应前面二奶奶抱走杨九红的孩子,就让杨九红把自己女儿佳莉的孩子也抱走了。

这就太扯淡了。

首先是时代的因素,二奶奶抢孩子时还是大清;可杨九红抱孩子时,已经是民国了。

而且白佳莉又不是白景琦,她又不是一个孝顺到迂腐的人,人家不能说是新时代女性,但起码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吧(要不然也不会和一个黄埔学生结婚),你就不怕她揍你?

再说了,这只是你的外孙女,又不是孙女,人家姓何。

说的不好听一点,你一个窑姐,把人家姓何的孙子抢走,人家能干。

剧里没有明确说佳莉的婆家到底是什么人,但应该不会很差。

8.杨九红整槐花

关于杨九红的塑造一塌糊涂,她很能干,可以女扮男装去关外进药材。

但在宫斗上,简直就是脑子有病。

就像没事干一样,香秀这么一个强势的人你不管不问,就逮着槐花这么一个怂人使劲折腾,这不脑子有病吗?

9.关于调皮孩子成大才的傻X言论

在我们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当然是最听话的还在最有出息。

当然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可后来风向一转,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最调皮捣蛋的孩子最有出息。

而《大宅门》的白景琦更是为这种观点添了一把火。

以至于,我现在都记得小时候大人总是拿白景琦举例子,你看看人家多厉害,小小年纪就怎么怎么着。

那时候小,也不太懂,但还是觉得不对劲,一个小孩子动不动就拔刀,这就是有出息?

今天,我算是终于明白了。

其实,这都是一帮根本不懂家庭教育的人瞎起混。

暂且不提他是不是有虚构的成分,人家什么家世,只要不惹到老佛爷那儿,一切都能用钱摆平。

另外,剧里面白景琦虽然从小刀子不离身,但他只使用过一次,就是杀了一个德国兵。

我比较好奇,他要是小时候一刀子把白景武给捅死了,白家该怎么收拾。

10.对白景琦人物的定义有问题

这部2000年的剧放在今天,有人依旧把它当成经典,可也有人却认为它三观不正。

为什么会有后面的这种想法呢?

这个三观不正就源于导演对白景琦的态度。

我想起了前几年的《娘道》,观众清一色地认为这部剧就是宣扬封建思想、鼓吹三从四德。

可郭靖宇导演却说自己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反封建的,而很多支持他观点的人也觉得,剧里的很多片段,包括大家认为的“一定要生儿子”这种戏份其实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它只不过是把它重新展现在大家眼前,不能说就说是在宣扬封建糟粕。

问题来了,文艺作品在展现历史的时候,肯定会有作者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些是通过里面人物的反映,有些则是直抒胸臆。

《娘道》就在前者的问题上出错了。

这女人也许真的有优点,但她无论如何是封建制度的守墓者,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基于这一点,你就应该不遗余力地批评。

这个问题同样在《大宅门》里也有。

白景琦确实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优点。

但如果我们通过今天的观点去看的话,他的缺点更多。

比如,他对待爱情和女性的态度。

事实上,正是因为他,最后造成悲剧的女性起码有两个,杨九红和槐花。

杨九红的悲剧源于白景琦的愚孝,这也直接造成了后来的白佳莉和槐花。

槐花则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牺牲品,白景琦作为无形的手,间接害死了她。

导演竟然不为所动,反而还把他塑造成“为槐花坐牢”的情义男子,这就有点过分了。

他坐牢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和王喜光的恩怨,如果是其他人,肯定就没这事了。

而“为槐花坐牢”这句话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在牢里还有香秀暖床呢!

而在牢里的戏份,更是将导演的“三观不正”体现得淋漓尽致。

白景琦因为槐花的死进了监狱,但因为堂哥白景肆是北平警察局局长,所以,人家根本不是坐牢,而是住旅馆,甚至还有女人陪。

可这么一段极具讽刺意味的戏份,导演却只将笔墨放在了白景琦在牢里研究秘方之上,对于有钱人的随心所欲和目无法纪以及官商勾结的恶行却熟视无睹,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虽然我自己不是“三观党”,用这“三观不正”四个字来评价文艺作品,也不太合适。

但是,你总不能在一部作品里为纳粹、日本军国主义背书吧,你总不能替封建主义摇旗呐喊吧。

退一万步讲,就算主角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杀人狂魔,但也应该更多地展现他的心理活动,他为什么怎么做?他这么多的原因是天性使然,还是后天影响?

如果再发挥,那就要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由特殊到普遍,发展到了社会心理学的层面,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大宅门》有吗?

很多伟大的作品,它所传递的思想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它对于时代有一种批判的精神。

比如《红楼梦》,贾宝玉已经算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另类了,可作者还是一个劲地黑他。那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亦或者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比起其他的土匪,已经很好了,但还是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态度,并不是一味地称颂。

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是清朝,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而郭宝昌创作《大宅门》的时间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了。

充其量,《大宅门》只是一部爽文式的古装剧罢了,正好它又出现在中国电视剧蓬勃发展的2000年前后,再加上童年滤镜的加持,所以,我们认为它是经典。

但事实上,它根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作品里的弊端就显露无遗;

再过二十年,它就像很多我们从未听说过影视剧一样,被历史的车轮远远抛在后面,至于经典,还差得很远呢?

 2 ) 《大宅门》:翻开封建礼教一查,写满“驯化”两个字

就像所有的战争片都会反战一样,描写封建社会的电视剧,也会反封建。《大宅门》是国产电视剧中传记/历史题材的一座高峰,以封建氏族大家庭为焦点,入木三分地剖析了封建礼教的残酷,也白描了中国人的人性内涵。 这部剧最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以忠实记录者的视角,在历史的维度上,将封建礼教对于人的驯化、压抑,以及人对于封建礼教的服从、反抗完整展露;而且,它是以饱含敬意和温情的姿态来展露这些的。

封建礼教的本质不是“吃人”,而是驯化

已故著名先锋派作家王小波说过:“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如果把观察的维度拉长到一个人的一生中,那生活依次就是这样几个阶段:少年时期的天性成长阶段、青年时期的激烈反抗阶段、中年时期的缓慢受锤阶段、老年时期的保护铁锤阶段。这几个阶段,在《大宅门》的主角白景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时期的白景琦是个“混世魔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大宅门里,全族人拿他没有办法,他张扬着爱玩、爱探索的天性,直到季先生的出现,稍微压抑了他的天性,塑造了他早期的世界观、价值观。

青年时期的白景琦依然“混世”,此时已经有了相当的破坏力。因为他是大宅门里的主人,年富力强,有地位又有经济能力。他的破坏性,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到达极致:当时,白家人全家跟着慈禧太后逃亡西安,白景琦被留下来看家。他干了三件大事儿:跟黄春私定终身并在没有嫁娶的情况下导致其怀孕,杀了抓捕其老师季宗布的德国兵,与占领北京城的日本兵田木青一交朋友。

这三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在当时都是“要命的大事儿”,这三件大事儿,也足见青年白景琦的破坏力。 《大宅门》也是通过这三件大事儿,集中表现了白景琦对于封建礼教的激烈反抗。封建礼教里讲究的明媒正娶、隐忍躲避、忠君爱国理念,都被他弃之脑后。

这一时期的白景琦躁狷、傲慢、邪性,也最吸引人。因为在他身上有足够的自我和活力,所以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道理等同于“有趣才是一辈子的春药”这一说法。历史古装剧《大宅门》塑造出这样一个角色,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20年前,不知道多少看着《大宅门》的少女,想嫁给白景琦。当然,也包括剧中那个遗落民间的贵族之后黄春。

做完这三件大事儿后,封建礼教第一次对白景琦出手了,白景琦被大宅门的当家人二奶奶赶出了北京城,阴差阳错来到山东济南,并进入泷胶行业。凭借着家族力量(堂姐白玉芬,济南提督之子路广义太太)以及耳濡目染百草厅经营所学到的经验,迅速独霸济南泷胶行业。于是,封建礼教打压了白景琦,但封建大家族势力又帮助了白景琦。

在济南站稳脚跟后,白景琦对封建礼教发起了最激烈,也是最后一次反抗:不顾家族反对,娶了风尘女子杨九红。

在当时,这种自由恋爱是对大宅门里的规矩、封建礼教最激烈的挑战,远比吃喝嫖赌抽要严重得多。白母(二奶奶)对白景琦进行了最为严格的礼教审判,终生也没有原谅杨九红。

为什么说这是最后一次挑战?因为:从这次之后,白景琦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开始敬畏大宅门当家的二奶奶,遵守大宅门的规矩,即使杨九红的女儿被二奶奶强行抱走,他也爱莫能助,二奶奶要求他打杨九红,他最大的反抗也只是呆呆地站着。

曾经那个充满反抗和活力的青年,早已变成了沉默的中年人,他上有老、下有小,外有应酬、内有算计,虽然已经完全独立,有了足够的名望地位和权力,但反而更加害怕、更加恭敬于二奶奶(或者说封建礼教)。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接受阉割的过程,在封建社会这点尤其明显。封建礼教要求人守规矩、敬畏,要求人只问规矩不问对错、只敬畏嫡长不敬畏真理。 到了剧集结尾处,八年抗战时期,二奶奶去世多年,白景琦已经掌握了封建礼教的权柄,他除了保护好权柄、不停地锤打下一代的天性,也非常善于用这个权柄为自己谋利。比如,他顶着门不当户不对的压力,娶了香秀为太太。表面看这是对封建礼教中门当户对的反抗,实际上是他以封建礼教掌权者的姿态把自己的欲望强加于整个氏族。

至此,封建礼教最真实的一面被放大:封建礼教既是对个体天性的驯化,也是对个体的同化。这套封建礼教厉害的地方在于:管你是孙悟空还是活土匪,他都让你潜移默化中接受驯化,最后信奉那一整规矩,哪怕这套规矩是错的,你都会不由自主得接受,并且最终成为他的护卫者并乐在其中

一个时代,总有人坚守,也总有人反叛

著名国产历史剧《走向共和》里,给李鸿章设计了一句经典台词:“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把这个说法放在《大宅门》里,也很贴切。 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同一时代里存在的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人会怎么样?他们会以这个时代为大舞台,要么坚守要么反叛。 光绪朝的坚守者就是二奶奶,反叛者就是她的后代,青年白景琦;到了民国,坚守者就是白景琦,此时的反叛者就是更年轻思想更新潮的白玉婷;八年抗战时期,坚守者变成了杨九红,此时的反叛者就是香秀…… 杨九红是这部剧里最悲情,也最有反抗精神的人。作为一个“下九流”出身,她一开始代表突破封建礼教、为爱情不顾一切的青年,与二奶奶老死不相往来,激烈的对抗也换来了她艰难的处境:她自己的女儿从来不承认自己,甚至以母为耻。

讽刺的是:等到二奶奶和黄春相继去世,杨九红一朝得势,她开始对白景琦的三姨太小姨奶奶颐指气使,同时对香秀发威。 第34集,她趁女儿佳莉不在家,去她家抢夺孩子,这一幕像不像当年二奶奶抢她的孩子?之后,白景琦要娶香秀为大太太,杨九红带头抵制他们的婚礼,像不像当年大家难为她?

天道好轮回!这样的情节使这部历史大剧形成了巧妙的首尾呼应,也使得整部剧都笼罩着浓浓的宿命色彩。 有没有那种从一而终的、彻底的反叛者?也有,不过只此一例。她就是蒋雯丽饰演的白玉婷。白玉婷从少女时期就开始疯狂迷恋京剧名角万筱菊,一定要跟万筱菊结婚,但终究天负红颜。

最终,白玉婷与万筱菊的照片结婚并厮守后半生。她的反叛成功了吗?并没有,她的反叛是一种自毁式的,牺牲掉了自己的幸福并且成为了世人的笑柄。这样的反叛很珍贵,也很可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人顺应封建礼教的方向坐到了那辆马车上,于是活得风生水起,也有人天生卑贱成了赶车、拉车的人,甚至成了车辙压过的泥土,只有白玉婷像一块坚硬的小石头,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引起了车身的轻微抖动,但也仅此而已,历史的马车旁若无人地走远,而那块小石头长久地、孤零零躺在车辙里。

这部剧用一种冷静的旁观者视角,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但偶尔,也有激烈的直白的批判。封建礼教最讲究孝道,但从小受到礼教教化的佳莉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耻辱,怨恨生母;而武贝勒则死在了自己亲儿子的手中——这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讽刺,同样具有浓厚的天道轮回和宿命色彩

对历史保持敬意和温情

《大宅门》这部大剧,有着一明一暗两条线。 所谓明线,就是在历史大潮的冲刷下,大宅门这个家族、百草厅这个企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并最终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得不变。 百草厅所经历的变故,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变化,更是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具有政治经济学色彩。

到了二奶奶晚年,百草厅作为一个企业已经足够庞大,资本的原始积累已经足够多。此时,这个企业产生了一种“拟权力性”——资本与政治权力有了某种相通性。白家的势力足够大的时候,二奶奶也像西太后一样,出门抱着狗、有前清的公公(王喜光)伺候,听热闹的京剧大声叫赏,与家人一起去新宅游湖…… 民国开始,人们剪了辫子,白家的资本积累更丰厚了,于是白景琦开始在海淀修花园,前朝的贝勒、公公都来巴结他,希望承办工程。此时,资本的“拟权力性”被发挥到了极致——资本就跟权力一样,也有了资源、权利分配的能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时代,也表明了封建权力的没落,两种权力正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所谓暗线,就是二奶奶、白景琦等人的成长,以及他们被封建礼教驯化的过程,上文已详细表述。在这条暗线上,最核心的点则是对中国人人性的深度挖掘。 剧集挖掘出来的人性最重要特点就是:顽强,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坚韧,在苦难中撑下去的顽强,也可以概括为“骨气”。从剧集开始白萌堂舍得一身老骨头也要与詹王府作对保住白家老号的名声,到后面白景琦不与日本人合作,这都是骨气的表现,就是这骨气永葆这个大家族历经风霜雨雪屹立不倒。

当然,剧中也有对于中医行业的正名:第29集,白景琦以药业协会会长的身份,烧毁了自家7万两银子的药,并借此号召同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其实就是要秉守医者仁心。 历史是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在,有哪个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想起了梁文道的一档名叫《一千零一夜》的读书节目,梁文道主张:对历史保持敬意和温情。看《大宅门》对此感觉尤其深刻:历史不仅是对现实的映照,历史也早已经预演了现实,说得更直白点:我们今天自我感觉很发达、很先进的东西,也许历史上就有过彩排。 不信你品,你细品:白玉婷与万筱菊的照片结婚,像不像现在很多二次元人群与动漫形象恋爱?前不久,偶像剧《爱情公寓5》里,向尚喜欢上了游戏NPC叶雪青师姐,并一直抱着她的抱枕谈恋爱;本剧倒数第二集,大宅门里的少爷小姐不好好吃饭,白景琦请来了郑老屁,他用个大盆一个人吃完了一桌子菜,这样的大胃王人设,算不算现在直播平台上的吃播祖宗?这也是这部剧的穿透力之所在,20多年来,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都能映照新的现实。

对于历史的敬意和温情,也是这部剧成功的关键之一,正是通过这样的笔触,编剧兼导演郭宝昌才完成了一次有深度、有价值的历史重塑。就冲这份赤子之心,这部剧值得一看再看。

 3 ) 白家为什么少不了白三爷

看过《大宅门》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共识,白家门里最该死,最王八蛋的就是白三爷——白颖宇。

咱来列列老三干了哪些混蛋事

去办药材贪了两万两银子,账房和管库的对不上账,大房长年替他隐瞒。

和二奶奶闹矛盾的时候驴脾气上来踹门,吓得雅萍失手摔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因此丧命。白家请他去关家说和这件事,他不但没有化解矛盾,反而夹带私人恩怨,把屎盆子扣在二奶奶身上,致使关家要摔死还在襁褓中的白景琦泄愤。

白家老铺被查封,他吃里扒外和一帮人盘下老铺,吃暗股。又和贵武承办百草厅南记,全然不顾整个家族的死活。

把贵武的女儿绑了票儿,要挟贵武拿钱赎人。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他带着士兵砸关家,报私仇,没想到自己的亲妹妹雅萍没被带走,她被士兵轮奸。

把白景琦私藏黄春的事全部抖落出来,导致二奶奶第一次吐血。二奶奶为了保住家族地位不得不把白景琦和黄春赶出家门。

勾结白景琦的大儿子白敬业开被服厂,挪用白家的银子结果制造了一批假货被查封,银子打了水漂,白敬业下了大狱。

指点窑子里的老鸨不要拒绝白敬业,让他随便花钱,欠下的账找白景琦要。

这么混蛋一个人,家里岂能容他?白老爷还活着的时候,并非不知道他贪污家里的钱,为什么不制裁他?白老爷明明知道大儿子一家一直在拿自己的钱堵老三的窟窿,为什么不戳穿?为什么不家法处置?

因为白家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窝囊废,白老三虽然是个混蛋,但家里唯一能指望上的只有他。



白家遭难与老大无能有直接关系

白家没遭难的时候,家里是白老爷主事,他年事已高,自知以后总要托付一个儿子来管家,那时候还没二奶奶什么事。二奶奶是媳妇,就是再精明,按照家里的规矩,她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可看看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也就老三还凑合。

你可能要反对了,老大多好啊,医术高明,宫里都常进常出,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要不是因为冤假错案判了死刑,他前途无量。

呵呵,他幸亏被判了死刑远走高飞,不然白家真的给了他,也早晚会败。

他为人太正直,也太迂腐,难当大任。

最简单一件事,也是最致命的一件事,白家与詹王府结仇,他被判了斩监侯,白家遭难是谁的错?

他确实很无辜,但是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起因是白二爷代替大爷去詹王府给老福晋看病,顺便给大格格把脉,发现格格有喜了。没想到詹王爷回来非常生气,因为大格格还没结婚,在那个年代怎么可能有喜脉呢?要么是脉号错了,要么是大格格未婚先孕。这可太打脸了。他更愿意相信二爷号错了脉,于是打人杀马昭告天下,你们白家号错了脉。



白老爷哪肯吃亏,又去拜访,暗自下安胎药。让格格把孩子生了下来,证明白家没错,错的是王府。从此两家结怨。

谁也想不到大格格的孩子是贵武的,贵武恨白家入骨。恰逢太后老佛爷弄死了詹王府送去宫里当妃子的二格格。贵武嫁祸给白大爷,改了药方,致使宫里找到白大爷这个替死鬼,说嫔主子是他害死的,詹王府誓要整死白家。

这一切本不该发生的。

在白二爷号脉出事后,白老爷曾派下人去打听詹王府的情况。过去大家族女儿出嫁是有规矩的,大女儿没嫁出去,二女儿一般不会领先一步。但詹王府的二格格送去了宫里,所以就没有顾及这些礼数,导致大格格成了29岁的老姑娘,一直没结婚。



如果白家早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就不会在号出喜脉之后贸然说实话了?

没有及时得到这个消息谁的责任?老大的。

电视剧中演了,詹王府的老福晋最信任白大爷,每次看病必定找他,这么铁的关系,你白大爷连人家姑娘结没结婚都不知道?过去,女性虽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尤其没结婚的不允许见客,可跟家里人熟悉了聊天什么的总会提起吧?你给人家看了那么久的病,连人家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这难道不是说明白大爷无能?



换成是二奶奶,去个一次两次就能把别人家里的情况摸个透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正因为白大爷的失职,才使得一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毫无外交才能,只会看病当老好人,这样的人哪当看家大任?

白二爷为人比较窝囊,就不用说了。

在二奶奶还没抛头露面的时候,家里能指望谁?只有白三爷

他人脉广,三教九流都认识,和宫里的公公也有交情。白家是卖药的,还是专门跟宫里做医药买卖的,如果外交不行,搞不来情报,那真是举步维艰。所以无论白三爷怎么闹腾,白老爷总还用得着他,这个家还要靠他,这也实属一种无奈之举。




雅萍的孩子摔死之后,需要到关家做公关,去的是白三爷。如果不是因为死他导致了孩子摔死,他想撇干净责任,他是不会暗害二奶奶的。

白大爷被诬陷害死了嫔主子,前去跟太监打探消息的也是白三爷。

白老爷要抗争到底,需要把奏折递上去的时候,去疏通关系把奏折递上去的人还是白三爷。

可以说,在二奶奶出来管家之前,白家的所有外交都要靠白三爷。

二奶奶给常公公买外宅那一次,白三爷为什么那么气愤,非要置她于死地。因为这是在和他抢饭碗,二奶奶买通了常公公就相当于建立了新的外交,一旦建立成功了,白三爷在这个家里就再无利用价值。不要说管家了,二奶奶可以一脚把他踢开,毛儿都不让他沾。

后来的结果也确实是这样的,二奶奶把持了外交权,二爷是技术宅男,两个人一唱一和,白家再也不需要白三爷了。二奶奶不允许白三爷参与家族经营,只给他钱供他生活。其实这对一个家族企业里的儿子来说是非常残忍的。他各种闹腾要对付二奶奶,甚至在二奶奶帮助他之后还要找机会挑事儿,也就不足为奇了。

白三爷的第二个“不可多得”电视剧里并没有直接表现,通过其他的人可以看出来。

他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者

看上去白三爷很欠德行。但奇怪的是,他手底下的孩子一个个的都挺出息。

比如他的儿子,后来都事业有成。

比如黄春。

我想其实黄春应该感谢白三爷绑了她的票,把她从深山老林带出来。不然她的一辈子都毁在那个后爹的手里了。詹王府虽然想找孩子,可绝对不会像白三爷对待孩子那样对待黄春。从他们把孩子卖到什么地方就可以看出来。

白三爷绑孩子动机是很恶心,为了讹贵武的钱。

但他那么多年养着黄春没有为难孩子一丝一毫。

而且在他的养育下,黄春成了不可多得的善良、贤惠、大气、温婉的女性。也许这和神父有关系,和白景琦与她两小无猜有关系,也一定与白三爷的教育有关系。她不但识字,并且知道礼义廉耻,懂得进退,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请老师教,不可能自学成材,如果不是白三爷,又有谁肯拿出这份钱呢?

正是白三爷的培养,黄春德才兼备,深得白景琦的喜欢,才成为白景琦的结发妻子。两个人的感情深厚,在白家的日子里,白景琦忙事业,黄春不计较他和杨九红结合,一面大度处之,一面孝敬二老太太。这样一个大家族,她的身世如此不明,没有人因此小看她,她也从来没有得罪过谁,在家族中如鱼得水。这不是天赋,这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的,谁给她耳濡目染,当然是白三爷。

黄春和白景琦第一次相遇就是家里的堂会,如果真的把她当成一个绑票的孩子,白三爷会带着她去看家里的堂会吗?很显然,白三爷虽然爱钱,为了钱不择手段,可往往他心太软,从没有真正打算朝一个孩子下手,并且还很负责地养育了这个孩子。



等到黄立出场,就可以很容易对比出来了,一个黄春,一个黄立,一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不同的成长环境,差别多大。黄立做事莽撞,嫉恶如仇,从来不考虑后果,为了泄愤不惜打死爸爸,后来又得罪了杨九红。这一切的一切,都和他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有关。

白三爷是家族里心里最有数的人

早在白景琦刚出生的时候,他就预言过家族要遭难,果不其然。

二奶奶到了后期已经像一个打江山的领导人,稳坐泰山开始吃香的喝辣的享受生活了。家里所有的人也都报喜不报忧,瞒着她做事。

白家要破百是早晚的事,家族摊子只能越来越烂。

最先看出来这一点的是谁?白三爷。

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想掺和家里的破事了。一个最明显的事件就是,冬至他自己在家里白了碗筷,打算关起门来自己过。最后被二奶奶拎着耳朵拽了出来。




这么重要的日子他为什么要自己过?他知道大家族维持不了多久了,表面上其乐融融,其实暗潮汹涌,他已经厌倦了大家在一个饭桌上说假话。

他被二奶奶叫过去吃饭,二奶奶就得知了白敬业在安国输了十万两银子,被白景琦打断了一条腿。

让她生气的不是白敬业被打断了一条腿,而是,白景琦这个败家子儿从来不把钱放在眼里,竟然会因为十万两银子把亲儿子的腿打断,说明白家快不行了,连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说来说去,白家是谁败的?

是白景琦和他的儿子们。

二奶奶退居二线,常公公死了之后,白家再次失去了外交官。白三爷已经得不到信任,他也没心力再去搞外交。白景琦呢?高傲自大狂,觉得自己伟大得不得了,根本不需要外交。后来白家是被宫里、军队等各种外债拖垮的。人家为啥看你眼红都找你要钱?因为你白景琦太咋呼,挣了点钱就鼻孔朝上,谁也不服,一掷千金,连吃个饭都要散一袋子钱,还说钱是王八蛋,大家为什么不掏空你这个冤大头?

你是能为家里挣钱,可你花钱如流水,外面得罪人太多,儿子们又都不争气,帮着霍霍钱,再大的家族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后来白三爷也是看明白了,这个钱我不贪也都流到别人手里了。别人贪还是白家人贪?还不如我们白家人自己揣起来。他早就看透了大总管王喜光贪了白家巨额财产,可白景琦从来不屑于管理钱财,看着财产白白外流,白三爷这才挑唆白敬业去找王喜光挪钱十万,办被服厂。

如果说两个人的做法都恶心,我想王喜光应该比白三爷恶心一万倍。



最后白三爷用生命换来家族最后一丝喘息的时间,真的是可以把他从前的过错都抵消了。

白三爷死得太不值了

王喜光贪污败家财产,早就有人通风报信。白景琦这个浪荡公子从来不当回事,从来不查账,任由王喜光一手遮天。等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曾经买给二奶奶的汽车竟然停在了一户宅院门口,车子里出来一个妖艳的女人。他才知道原来是王喜光买了这辆车,找了女人。当时白家距离落败也就一步之遥,全家都没钱了,他手下一个大总管竟然能众目睽睽下买走他的车,还买女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他自己的面子受损了才开始惩罚王喜光。而且惩罚手段极其不光明正大,及其二逼。

王喜光贪污白家的钱,应该叫他把钱吐出来才是正道。结果呢,少爷脾气又犯了,钱不要了,就要找回面子。怎么找回面子呢?扒王喜光的裤子,你要是假太监,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你要是很太监,就把你赶出去,真太监凭啥找女人?说实话,真太监假太监跟你白景琦有什么关系?假太监有钱找女人,人家女人也愿意跟,与你白景琦何干?

王喜光的裤子被扒下来了,白景琦面子挣足了。仇恨也就结下了。

后来王喜光当了汉奸,谁也不为难专门为难白家,让白景琦出面当药行会长,就是要搞臭他的脸面。

白三爷为了缓和矛盾,当了冲锋枪,自愿当会长,在当会长的那天自杀身亡。

如果不是白景琦得罪了王喜光,白三爷不会死。

或许正是因为白三爷的死才震慑了白景琦,才让他明白,领导一个家族究竟需要干些什么。



《大宅门》里的白三爷,亦正亦邪,有血有肉。他从来不是一根红蜡烛,从来不会牺牲自己去照亮别人,他外表自私混蛋,却有一颗柔软的心。可惜他不懂什么叫无欲则刚,如果不是那样贪婪,或许他真的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不过他活着的时候享尽了荣华,死的时候也够光明磊落,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4 ) 大宅门其实是二三流货色

对比大宅门和金粉世家(小说), 就知道大宅门其实只是故事会加作者想象,可能还从其他的同类影片中剽窃的些情节。比如金粉世家里有金七,人称七爷,是主角,大宅门主角也叫白老七,人称七爷。金家老大逛窑子,娶了个窑姐做二房,白老七也逛窑子,也娶了个妓女做小老婆。金家二姨太没进门,白家二姨太也不让进门。。。

比较两个作品中逛窑子的情节,金凤举逛窑子,从同事蹿腾,凤举请客开始,什么时候去的,进去以后房间布置,要了什么小菜水果,说了什么话,给谁送了名片,又收了谁的片子,一路逛过去,直到天快亮,回家在吊床上睡,一直到慧芳早晨起来,无意中发现名片,情节非常细腻,很有生活。白老七逛窑子,就是老鸨想坑他钱,宰他冤大头,来回交锋几次,没有什么细节性的东西,对话一看就是编剧在家里编的,非常粗糙。

再比如日本人有关的故事,从打了日本兵却交上朋友开始,到日本人后代来访,到出关买药,到抗战开始后怎样拒绝当会长,日本人派特务坐在店里不走,不让做生意,最后3叔为了不当会长自杀,这一连串的事情,全是玄之又玄,没有真实感,还是编辑瞎编的。

总之,这部片子的情节以离奇见长,编剧本着越邪乎越好,反正他老人家也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于是胡编一气,整体缺乏历史感,编者本着“一切历史皆为现代史”的原则,以周围的人物形象为蓝本,穿上古装,把道听途说和同类戏剧东拼西凑搅合搅合,就端了上来。这种戏就是看着像那么回事,仔细看完全不对。没有生活是这部戏的致命伤,这类历史长卷类的影视作品,比如金瓶梅,红楼梦,金粉世家,战争与和平等等,作者都是对所描述的情节非常熟悉,信手拈来,所以能栩栩如生,身临其境。大宅门的编剧是本朝人士,很显然,他对过去100多年中发生的事情,缺乏深刻的理解,做的功课也不够,因此弄出了个故事会作品。

多废话一句,好作品和看上去像好作品的关系,就像真品和赝品,经不起比较,拿金粉世家,更不要说红楼梦了,一比就产生了货比货要扔的感觉,大宅门现在豆瓣评分9.2,我看它打8分都勉强,和甄嬛传都比不了,甄嬛传摆明了不是历史剧,而赢在扣人心弦的宫斗戏上,不像大剧,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货色。

 5 ) 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

       白家老号”最终没有保住,九红最终没有挽回佳莉的心,佳莉最终没有得到自己的女儿,香秀虽然过继了个儿子,却也没照她的愿望生活。三爷是不争气的;儿子敬业又是个纨绔子弟,挥霍无度;白玉婷求嫁无门,竟与万筱菊的照片结婚;槐花是死了,可又来了个香秀;九红不讨老人的喜欢,不讨丈夫的喜欢,不讨女儿的喜欢;孙子占元管爷爷叫“同志”;天意既不满养母香秀握有私产,又无法认同卖儿卖女的亲妈。
    看完这部片子,真是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抓得住,没有什么可以永存。人都是软弱的,无法掌控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无法掌控环境,无法掌控自己所拥有的。所以约翰一书说:“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希伯来书说:“天地都要象衣服渐渐旧了”。
    想起曹雪芹写的《好了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舒婷说:“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
    大宅门讲的是一个富户,一个有理想有情操努力奋斗的富户,然而他们既无法带什么到这个世界中来,也无法带什么走。由此我们要深深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目标、生命的去向以及由此决定的生命的态度。

 6 ) 死亡有多大

    05年写的,重贴一下。
    
    中午看电视,正演《大宅门》白文氏作古一段,堪称经典,每次看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小的时候看比较麻木,就是觉得大户人家葬礼也搞得声势浩大。后来上了大学,在武汉看到一场风光大葬,一路的黑色轿车,黑衣的随从,肃敬的表情,让我不禁叹到:人死当如是!再后来外祖父的去世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死亡,原来亲人的离去胜似切肤之痛。
      而重看《大宅门》的此幕,意境就不相同了。白门文氏二老太太,是位伟大的女性,她的智慧果敢,厚德载世,大气从容,不让须眉。她用柔弱的身躯和不朽的精神,支撑了一个庞大的家族长达半个世纪,不仅影响了几代子孙,更令整个京城为之叹服。在出殡的路上,无论是执政府还是药行都诚心诚意摆出路祭篷,就连与白家有着难解恩仇的关静山也亲自侯在路旁,如此拥戴当之无愧。
      她一次又一次把玩世不恭的白三爷救出火海,为的是家族血脉的完整;她怀数月身孕叫板百草厅,拆牌匾、入干股,为的是白家老号的威名不倒。她忍辱负重,保护秘方,默默保守大爷逃狱的秘密,等等的一切,其魄力与坚韧,敢问哪个男人能比?也许她一生唯一的错误就是对杨九红的残酷,临死就留下一句遗言就是:不许杨九红戴孝。她的固执决绝在此造就了另一个女人永难抚平的伤痕,这也是那个年代尴尬的信仰。杨九红的一生就此绝望。
      一个人的死可以如此盛大,正因生得伟大,故而死亦壮烈。
       死亡可以结束死者的苦难,却造成生者的伤痛,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就有无数的人脱离苦海,又有无数的人陷入悲伤,死亡到底有多大?

 短评

我妈在追那时花开,我看了点实在受不了,女强人不是女流氓好吗!!还是回来看类似题材的大宅门洗洗眼睛

2分钟前
  • vivi
  • 力荐

【由来一声笑 情开两扇门 乱世风云乱世魂 平生多磨砺 男儿自横行 站住了是个人 有情义有担当 无依无傍我自强 这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的响 有情义有担当 无依无傍我自强 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哎~ 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哎~ 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 无悔一腔血 有意济苍生 百年风雨大宅门】

3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全程无尿点,每一场都是戏,每一个演员都无可挑剔,国产神剧,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6分钟前
  • 北海歌者
  • 力荐

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带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10分钟前
  • LEMON酱
  • 力荐

经典,小说好,本子好,导的好,演得好!

1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国剧

14分钟前
  • LODIS
  • 力荐

又是一经典 没啥好说的 都是神们在演 您们都是神

17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力荐

绝对经典之作,斯琴高娃气场超强,撑起一片天。

22分钟前
  • jess
  • 力荐

其实我一直很同情杨九红。。。

27分钟前
  • GREY dreams
  • 力荐

看完之后,一声叹息。最打动我的是杨九红。我本以为这个凌厉的女子的命运会有所转变,那些有亏于她的人会做出一点点补偿,但编剧最终让她凄凉如死灰地绝食而死。

29分钟前
  • 梅花牛
  • 力荐

一万遍也看不够

32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京味儿,有味儿

34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百看不厌的部分还是白景琦成年前的十来集。成年后主角光环太重了。

39分钟前
  • 鶩習
  • 力荐

斯琴高娃誉其为当代《红楼梦》,郭宝昌潸然泪下。论角色的丰富、台词的深刻、音乐的到位、故事的辗转,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一百个最好的演员集体爆发了这么一部一百年也未必有的集大成之作,强推之!

40分钟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俺稀罕杨九红,天字第一号悲情人物

43分钟前
  • 一丁目
  • 力荐

喜歡斯琴高娃演的白家二奶奶撐住白家的奮鬥過程,喜歡陳寶國演白老七天不怕地不怕的痞樣。也喜歡茹萍演的黃春(她在武則天演上官婉兒;陳寶國演唐高宗!)對後半段白老七事業有成之後比較沒興趣,楊九紅被逼得太慘了,只有白妹妹要嫁萬筱菊那裡比較有喜感。總之,是一部值得五星的好作品。

48分钟前
  • mingjoyce
  • 力荐

记得小时候大宅门独具特色的开场曲响起来,我就知道我爸又要追剧了😂️斯琴高娃和陈宝国等一众演技派,实力诠释了那个年代大院生活的悲欢离合及喜怒哀乐,或许那个哀是整个时代的不幸!

50分钟前
  • bekey
  • 推荐

香秀出现以后就不大爱看了

55分钟前
  • minnowspirit
  • 推荐

每一个情节都值得玩味,京剧真好听。

58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一个人的多彩生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光荣与血性

1小时前
  • 老阿飞—故园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